You are on page 1of 2

歷史二_111103012_黃梓育

越南媽媽•台灣囝仔:

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初探
在逐漸商品化的臺越婚姻市場中,越南女性的婚姻移民面臨語言實踐困
難、負面的跨國處境與文化本位的社會偏見等孤苦經驗,不過少受到關注的
是,「新台灣之子」在台越雙文化與雙語言的學習、消長與融合下,緩慢且長期
的社會化進程,尤其越南母親進入家庭該種封閉空間中,是如何「偷渡」、傳承
母國文化的口傳語言、肢體語言乃至於特色文化予子女。
於臺越家庭單位的文化交流,時常能嗅到「文化相對論」的況味。迎娶越
南女性的台灣男性,在台灣當地的婚姻市場許多是較為弱勢的一群,但在婚姻
仲介等跨國管道接觸後,發掘越南在物質文化與財富累積是劣於臺灣的,因此
在日常相處上,多抱持著「憐憫」、「優越」的情感基礎,比如文章中提及,貝
比爸爸嘗試越南特色調味料「魚露」的痛苦經驗後,之後就要求太太烹煮富台
灣口味的中式料理,並要求太太須儘早學會中文以利溝通,自此在家庭這種封
閉的社群單位中,主流文化(台式文化)壓制次文化(越南文化)的延展空
間。再者,在強勢文化導致的社會化歷程,在臺的台灣男性、越南女性乃至於
子女的能動性是有限的,這個情況體現在「語言學習」上:有些母親受限於社
會對於越南口音的歧視與偏見,會選擇將子女送去托兒所接受當地文化的「薰
陶」,而自己為了能快速融入台灣社會,會奮力工作攢夠資本去上識字班,生怕
孩子長大上學後自己無法理解問題而幫倒忙,充分展現再社會化(re-
socialization)習得台灣社會社群內普通接受文化的目標;同樣問題亦發生在台
灣父親的身上,即使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亦會有擔心自身或是家庭成員無法
融入社會的情況,在無力反抗主流文化的動機下,只能消極地禁止子女與妻子
在家不得講越南語,這吻合社會功能論者 Merton 提出的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將行動者與文化的多元關係類型化,而行動者(台灣父親)多為「順從
型」,他們傾向同時接受文化提供的目標(抹除越南文化元素)與允許的達成手
段(具象的歧視與偏見),認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子女不在成長過程中遭受異樣
的眼光與學習發展不受外界影響。
越南女性雖然在臺灣婚姻中遭受諸多文化壓迫,但他們高度的「涵化」、
「文化適應」能力卻是不可輕忽的,快速學習新的台灣語言與文化,並在社會
的高度檢視下,實行「自我省察」,嘗試拋除母國的用語習慣與肢體語言,不過
不代表越南女性全然拋棄母國文化,而是採用「消極進入」台灣社會的模式,
挑出禮貌、孝道與親情等與台灣主流價值相差不遠的文化元素,傳遞給子女,
歷史二_111103012_黃梓育

使其更接近台灣社群的一員。不過筆者終究期望,台灣社會得以正視這些東南
亞的移民所帶來的文化與語言,一則發展台灣社會的文化多元性,使其對於不
同文化有與主流文化對話、反抗的空間;二則讓新住民子女於雙文化、雙語言
的洗禮下,有得以好好成長、發光發熱的舞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