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朝三暮四

狙1公赋2芧3,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庄子》

翻译

养猴人给猴子橡实吃,(对它们)说:“(给你们橡果,)早上三颗,晚
上四颗。”所有的猴子都很生气。他又说:“不然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
吧。”所有的猴子都很高兴。

讲解

初次拿到文本,很多学生一看到“狙公赋芧”就崩溃了。这四个字怎么读 ?
啥意思?别担心,在考场上,遇到特别难的字词,一般都会给注释的。所以,
只需要根据注释就能大概读懂这四个字的意思。
有的人可能会翻译成:“猕猴公给橡果。”这就有点可爱了。“公”在文
言文中一般指“对男子的尊称”,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一句:“吾与
徐公孰美?”所以,本句应当翻译为“养猴的人给(猕猴)橡果”。
“朝”和“暮”在古文中的意思也一直用到今天,分别是“早上”和“晚
上”的意思。例如成语“朝朝暮暮”,指的就是“从早到晚”。
在“朝”和“暮”的后面分别写了“三”和“四”,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结合前面写养猴人给猴子橡果吃,那“三”和“四”在这里就是数量词了。
需要注意的是,古文中的数字可以实指,例如本文,指的是具体的、实在
的数量。也可以虚指,表示概数,例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
一句,“千”就是虚指,表示潭水很深而已。在本文中,由于后文有“朝四而
暮三”,因此可知,这里的数词是实指。
“众”表示全部、大家,例如“芸芸众生”这个词,“众”就表示大家、
许多的意思。“皆”是一个很常见的词,表示“都”,例如成语“比比皆是”。
所以,“众狙皆怒/悦”就表示“所有的猴子都很生气/喜悦”。

重点字词

“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
大家至少要掌握“然”的三种基本用法:

(1)......的样子。一般放在形容词或副词的后面。

1
狙[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
2
赋:给。
3
芧[xù]:橡实,一种粮食。

1
例如,成语“庞然大物”出自柳宗元《三戒》,“庞”表示“大”,
“然”就是“......的样子”,合起来为“巨大的样子”。
再比如,朱自清的名篇《春》中有这样一句:“欣欣然张开了眼”,这里
“然”就是形容万物复苏的样子。

(2)表示转折。

例如,《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这里的“然”表示转折 ,
类似于英语中的 but。
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的“然而”,也表达转折之意。
表示转折的时候,“然”一般放在句首。也就是说,当我们不确定“然”
的意思时,可以通过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

(3)这样。

我们口语中常说:“不然呢?”其实就是“不这样的话呢?”
再比如,成语“不以为然”,表示的是“不认为是这样”,指反对、不同
意。还有一个类似的成语是“不以为意”,指的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
不关心。这样,两个成语就很好区分了。
在本文中,是哪一个意思呢?有经验的同学能够准确地发现,是第三种意
思。“然则”可以翻译成“这样的话就......”。“然”放在句首,为什么不
是表示转折呢?当你有这样的疑问时,把这个意思带进句中翻译——“但是
就”,很明显就说不通,所以表示转折就不是恰当的意思。

启示

“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在生活中要注重实际,不要被花言巧语所
蒙蔽。
作为成语,“朝三暮四”被引申为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练习题

下列哪一项中“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
A.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欧阳修《醉翁亭记》)
C.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左丘明 《烛之武退秦师》)
D.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