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第 四单 元




记 叙
的要 素

107
108
第四单元 记 叙的要素

单元特点说明

本单元主要是训练学生理解记叙的要素。在阅读时能够进行记叙要素
的分析,在写作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记叙要素的安排。
在单元所选的课文中,多数都是记叙文,但其中也有记叙与议论结合
的(《太阳路》),这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记叙这种表达方式并非记叙
文所专有,在其它文体中,也经常有记叙。在记叙中,情况也是很复杂的
有些是记一件事(《这不是一颗流星》《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太阳路》),
有些是记两件以上的事(《王冕学画》)。所有这些记叙,都需要注意记叙
的要素。至于哪些要素可以省略,哪些要素详记或者略记,就要由文章的
主题来决定了。
本单元的课文中,有一篇是浅白的文言文,要适当注意其中的文言词
语理解的指导。
所选课文,多属于人伦道德方面的内容,宜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相关
的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和要求

1. 使学生懂得记叙的要素及其在文章中的各种安排,并在阅读和写

中加以训练。
2. 树立记叙要素的安排必须服从主题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博爱、相互关怀、友好亲善、少年立志、勤奋学习的精神。

109
第四单元 记 叙的要素

单元教学整体设想

在初一的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记叙文。所以可以从复习学过的
记叙文入手,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可指导学生先阅读“单元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记叙文(如《牵牛花开了》 《止偷》
《妈妈的手》
《永
恒的怀念》等)的内容,分析其中某些篇章的记叙要素。
进入单元课文学习时,除了掌握记叙要素的一般要求外,还要注意各
篇课文在实现单元目标中的作用和特点:如以记人为主的记叙(《王冕学
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星期一早晨的奇迹》),记一事的,记多事
的,在阅读与写作中,都应提示学生注意。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 10 课时完成。具体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单元学法指导 1 课时
《这不是一颗流星》 2 课时
《王冕学画》 2 课时
《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1 课时
《太阳路》 1 课时
写作训练 3 课时

课文备课资料

这不是一颗流星
第十三课

110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记叙文中的基本要素。
2. 体会文章中主要人物间真挚的爱。

二 作者资料

王周生,中国作家。1947 年生于江苏启东,现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著有小说《陪读夫人》《性别:女》《心灵的天
堂》《东边日出西边雨》《笑的印记》等著作。

三 课文分析

体裁: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记事散文,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则可以按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来讲。

111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记叙一个 5 岁孩子要给阿婆买熊皮手套的故事,
赞扬了幼小孩童天真、纯朴、时时不忘孝敬老人的美德。
结构: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8 自然段)写浩波为阿婆做熊皮手套的急切心情,
表现了他的天真。
第二部分(第 9—14 自然段)通过“我”的回忆,写出阿婆与浩波之
间动人的往事,以及纯真的感情。
第三部分(第 15—17 自然段)赞美孩子纯洁的心灵,以议论结束全
篇。

写作特点:
1.内部线索与外在线索的结合。本文是以两代人的情感交流与撞击为内
部线索的。但是,本文却以物为外在线索。文章以“熊皮手套”贯穿
全篇,表现出孩子对阿婆深挚、持久的感情。它是孩子感情的聚焦点,
以此连缀全文,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2.倒叙的手法。文章运用倒叙,制造了悬念。先写孩子看戏熊时萌发了
要做熊皮手套的愿望,使读者感到好奇,引人思索;文章并没有直接
抒情或议论,但通过运用倒叙,孩子感情的执著、持久,心灵的纯洁
被表现得真实、感人。结构上运用倒叙,使文章中心的表达更生动。
3.质朴、生动的语言。小浩波的语言,作者在文中只写了 7 次,共 101
字。就是这简短的百字言语,不仅透出了小浩波对阿婆的那种深挚的
感情,更折射出了小浩波那颗纯朴天真的晶莹童心。

四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1. 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飞入地球大气层时,跟大气

112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擦发生热和光,这种现象叫做流星。
2. 流星在空中是一闪即逝的。浩波对阿婆的爱,孩子那颗纯洁、善良
真诚的心灵是永恒的,并非瞬间即逝,所以不是一颗流星。

二 记叙要素 在课文中的体现
时间 孩子五岁的一天,正在看熊戏时
地点 万人体育馆
人物 浩波、阿婆、“我”
事情 孩子看到舞台上出现熊的时候,说熊死了,给阿婆
做熊皮手套就好了。
阿婆疼爱浩波,在浩波三岁时,曾为阻挡开水烫伤
原因 浩波而自己烫伤了手,手背上生了冻疮。浩波说过
长大后要给阿婆买一副熊皮手套。
结果 浩波被周围的观众和妈妈错怪,妈妈听浩波解释后
受到心灵的震撼,理解和赞赏孩子纯洁的心。

三 她就最爱这第十九个。
于是她使劲地张了张嘴:“浩——波——”,发出三天来第一个声音,
然后,她吃力地伸过手来抓住孩子的小手。
有一次,三岁的小浩波一个人钻进厨房,好奇地想拎起装满开水的水
壶,眼看水壶要从小凳上翻下来了,阿婆一把挡住了它,开水泼了出
来,阿婆手背上烫起了好大好大的泡,她缠上绷带,还和妈妈抢着烧
第十三课 这
饭,抱孩子。从此,一到冬天,阿婆烫伤的手背就要生冻疮。
不是一颗流星

四 1. ① “更响地震动”表现了浩波的激动情绪。②用“怕打针”的孩
子心态去安慰鼓励阿婆,表现了对阿婆的关怀。 ③“突然顿
住”
表明浩波看到阿婆的冻疮而吃惊、同情。
2. ① “一定”表现了浩波强烈的愿望,也成为他看戏时说熊死就有

113
熊皮的原因。②“就不会”表明浩波不完全理解阿婆生冻疮的
原因,坚信戴上熊皮手套是治好阿婆冻疮的有效方法。
3. ① 浩波毫无顾忌、脱口而出地说“熊死”的话,表现了他对买熊
皮手套给阿婆治冻疮的事,时时刻刻都放在心上。②“不是…

吗”的句式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而且比肯定的句
式更强烈。
4. ① 不理解梦和现实的区别,表现了语言的孩子气。②用问句的形
式表现了他的“不相信”是强烈的。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一)作者谈课文
1983 年清明节前,我们家的老保姆卢渭南阿姨中风去世,全家悲痛
万分。她很小就跟着母亲从常熟乡下到上海当保姆。结婚生孩子后,忍痛
把自己的三个孩子丢给乡下亲戚,出来当奶妈。后来她来到我婆婆家,断
断续续做了二十几年。文革中,婆婆的父亲被抄家揪斗,红卫兵要她划清
界线,她不但没有这样做,相反以自己“红五类”的出身保护他,照顾
他,使婆婆一家感激不尽。她带大我丈夫又带我儿子,把孩子养得既健康
又活泼。结婚后,我住在婆婆家与她共同生活,亲眼看见她任劳任怨,勤
勤恳恳地工作;亲身感受到她善良、诚实、一心为别人的高尚品格,虽然
和她隔着整整一个时代,但是我们成了知心朋友。我把她当自己的母亲,
她把我当女儿,常常和我讲她当保姆的经历。尽管那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工
作,其中的辛酸只有她知道。但是,只要一说起她带过的那些孩子,她话
里就充满深情,脸上就露出幸福的微笑,仿佛那些孩子都是她的亲生骨
肉。正因为这样,她带过的孩子都和她有很深的感情。我儿子也一样,每
次吃什么,总要问一声:“阿婆有哦?”吃糖总不忘记在阿婆嘴里放一粒,
他还常常喜欢帮阿婆端个板凳拿块抹布什么的。后来他上全托,每星期回
来,先要扑到阿婆身上亲一亲。

114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但是,突然之间,阿婆死了!我带儿子去医院看过她,他知道阿婆生
病。后来我去幼儿园接他去火葬场开追悼会。他那时 4 岁,还不懂什么叫
死。在火葬场,他一直问我,阿婆为什么睡在这里,为什么这么多人叫她
她也不醒?看见许多人哭,他就问我为什么大家要哭?他们哪里痛?我向他
解释阿婆死了,大家心里痛。他显得很困惑。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他星
期六从幼儿园回来总要问:“阿婆怎么还不回来?我们去接她好不好?”
每当这时,我心里好难过。我一再解释,阿婆死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没
想到,有一次,他睡觉醒来突然说:“你骗人!我怎么做梦还梦见阿婆的
呢?”我的儿子始终没有接受阿婆死了这个事实,或者说,他始终不懂什
么叫死。有一天我带他去看北京马戏团来上海演出,他很高兴,乖乖地坐
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两个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舞台中央的马戏演员。然
而,当那只又高又大的黑熊出现时,他开始坐立不安,以至最终嚷了起
来:“妈妈,如果狗熊死了,不就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他始终
没有忘记阿婆!他曾经看见阿婆生冻疮的手肿得很高,红得发亮。后来冻
疮烂了,我给阿婆敷药膏,儿子盯着我问,阿婆为什么会生冻疮?世界上
什么手套最暖和?我随口说熊皮手套最暖和,没想到他一直记在心里。当
时,他的嚷嚷引来邻座一双双诧异的目光,我连忙阻止他,让他安静下
来。但是,黑暗中,儿子由于兴奋而发亮的眼睛像一道闪电在我心中掠过
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忍不住记录下在体育馆那感人的一幕。我一直想把阿婆的经历构思
成一个中篇小说,孩子对她的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可是,我急于告诉人
们这份真挚的感情是多么可贵,也想给死去的阿婆一个纪念,于是流泪
写成这篇散文。写完了,没有题目。我苦苦思索,孩子在黑暗中那双发亮
的眼睛一直出现在我眼前,那眼神充满对阿婆刻骨铭心的爱,那是一个
纯洁的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在闪光,那是我们人类得以延续至今的灵
魂——爱的光芒。那眼睛,多么像天上的星星。突然,一个题目在我脑中
出现:“那不是一颗流星!”是的,流星很亮,可是在天空一划而过。我
希望我儿子对阿婆的爱不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人类的爱应该像日月星
辰那样永恒!
这篇散文有感而发,一气呵成。题目想好后又作了点修改,这一改好
像更有味道,我为这个题目兴奋了好半天。我的文章,题目常常在最后才
冒出来。没有内容,就不可能有题目。

115
(二)本文的结构和线索的特点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十三课 这
第一部分(第 1—8 自然段):写浩波为阿婆做熊皮手套的急切心情,
不是一颗流星
表现了他的天真。浩波五岁时,由看戏熊立刻想到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作
者抓住了浩波看戏熊时的语言、动作,充分表现了他对阿婆的爱心,以及
他天真、纯朴的性格,当他听到报幕员说出“戏熊”两字时,“突然站了
起来,圆睁着两眼盯住演员出口处”。作者通过对孩子的动作、神态的描
写,表现了孩子想马上看到熊的急切心情。接着,还详细地记叙了孩子看
到熊后的一系列语言和动作。浩波看到熊激动地使劲推推妈妈,妈妈没有
理解他的心思,他大声嚷嚷:“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熊皮了吗?”当
妈妈感到奇怪而责备他时,他又委屈地摇着妈妈的手臂,喃喃地说:
“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孩子的动作和一连串的
反问,使妈妈由“奇怪”“生气”,到“感动”,终于明白了孩子纯真
的心。作者写道:“我的心猛烈一震,孩子水晶般的眼睛望着我,犹如黑
暗里闪亮的星。”这句话是对孩子的美好心灵的热情歌颂。第一部分最后
一句是:“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记忆”的本意是保持在脑子里的对
过去的事物的印象,不存在“门”。作者用这个词的意思是,她想起过去
的往事,伤心地流出了眼泪。文章至此,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回忆内容,
因此说这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过渡作用。
第二部分(第 9—14 自然段):通过“我”的回忆,写出阿婆与浩波
之间动人的往事,及纯真的感情。
为了交待浩波深爱阿婆的原因,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方法,高度概括地
写出了最能表现阿婆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内容,为下文写浩波始终不
忘买熊皮手套作了铺垫。写阿婆在病房时很自然地引出了阿婆的“手”。
为了表达阿婆对孩儿的爱,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长满老茧的手不知
换过多少婴儿的尿布,洗过多少孩子的脚丫,也煮过多少味美可口的佳
肴。”还具体地叙述阿婆为救浩波而烫伤了手和每年冬天阿婆手生冻疮的
经过。这些事例像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阿婆平凡而勤劳的保姆
生涯,也树起了一个典型的令人尊敬的劳动妇女的形象。作者这样安排材
料,使读者感到阿婆爱浩波的深厚感情和浩波爱阿婆的根源。
作者为突出主题,还选取了在医院中生动的一幕。阿婆有病住院,浩

116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波到医院看望,连声叫阿婆,用稚气的声音把中断思维的阿婆唤醒,进
而引出了一些浩波爱阿婆的事例。作品还写了浩波嘱咐阿婆的话:“你好
好休息,不要怕打针,要勇敢……”孩子的小嘴还一次又一次凑到阿婆
的耳边说俏俏话:“阿婆,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一副熊皮手套,你
就不会生冻疮了。”多么真挚可贵的一颗童心啊!熊皮手套凝聚了浩波对
阿婆全部的爱。从而,解开了文章开头设置的悬念,回答了浩波盼望得到
熊皮的原因。
这一部分是回忆的内容,突出表现了两个人物:一是阿婆,一是孩
子。需要明确的要点有:阿婆是怎样一个人?孩子和阿婆之间的深厚感情
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是以表现阿婆为主,还是以表现孩子为主?
首先,阿婆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作者着重描写了她的手。这双
“长满老茧的手……还是想再一次拎起她的菜篮?”这句对手的“赞歌”,
主要表现了阿婆是一位吃苦耐劳的劳动妇女。她勤快了一生,始终在奉献
只要能动就闲不住。这不正是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吗?
其次,这一部分作者着重写了孩子和阿婆之间的深厚感情。孩子是阿
婆照看的第 19 个孩子,阿婆对这个孩子格外偏爱;孩子对阿婆也格外亲
热,给她拿板凳、塞糖,当成自己的亲人。最使孩子感激的是,阿婆为了
孩子而烫坏了手。孩子决心长大后一定给阿婆买一副熊皮手套。这一段通
过阿婆和孩子感情交流的描述,比如对话描写和行动描写,表现了阿婆
善良的心地,也表现了孩子那颗纯洁而晶莹的赤子之心。
第三,这部分仍是以表现孩子为主。本文的题目是《这不是一颗流星》,
意思是孩子这颗赤子之心是美的象征,永远具有审美价值。作者是通过孩
子与阿婆的感情交流来表现孩子的赤子之心的。
第三部分(第 15—17 自然段):赞美孩子纯洁的心灵,以议论结束
全篇。
在这部分中,作者写道:“我的模糊的眼睛里只有孩子那星星般的眼
睛在一闪一闪。”这已是第三次写到孩子的眼睛,而且是运用了对比的方
法。“我的模糊的眼睛”一句,令人深思。作者还写道:“我原以为,孩
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
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这一感叹的议论,写得恰
到好处,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明确点了题,又揭示了本文的中
心思想。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到这一部分,文章的思路便呈现出来了:

117
第十三课 这 不是一颗流星

“现实——回忆——现实。”妈妈也由误解了孩子到完全理解了孩子的感
情世界。
文章运用倒叙,制造了悬念,也是它结构上的一个特点。文章先写孩
子看戏熊时萌发了要做熊皮手套的愿望,既使读者感到好奇、引人思索,
又由第 8 自然段的“我紧紧地抱住他,眼泪洒在记忆的门里”一句很自
然地引出回忆来解悬念。回忆部分则具体记叙了孩子要为阿婆买熊皮手套
的缘由,解了疑惑。更重要的是,这部分的回忆,不仅仅只使读者对文章
开头所写的孩子的言行感到真实可信,还能让人感到:买熊皮手套决不
只是孩子一时的戏言,这个念头已经扎根在他的心里。孩子对阿婆的深挚
执着的感情令人惊讶,更令人感动。在这两个部分里,文章并没有直接抒
情或议论,但通过运用倒叙,孩子感情的执着、持久,心灵的纯洁被表现
第十三课 这
得真实、感人。 而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有了上面的基础,由倒叙部分回
不是一颗流星
到现实的点题就显得根底很深,恰到好处了。结构上运用倒叙,使文章中
心的表达更生动。
这篇散文的线索特点是,它既有一个内部线索,又有一个外在线索。
首先,我们要注意到情感撞击式的内部线索。本文是以两代人的情感
交流与撞击为内部线索的。浩波与阿婆的感情碰撞,是纯稚型与慈爱型心
理的对流性的轻撞。当小浩波“用胖胖的小手抚摩阿婆满是皱纹的脸”,
并“连声叫着”的时候,阿婆终于“发出三天来第一个声音”。无疑,这
一颗童心与一颗慈心的相撞,产生了巨大的感情热浪,竟能奇迹般地让
垂死的老人发出声音,还“吃力地伸过手来抓住孩子的小手”。撞击也引
起了“我”对“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的人性美的思考。同时,这真诚
的感情热浪与美的思想火花,也引发了读者(尤其选为教材后以学生为读
者)的自问:“我的心灵空间有没有这种美?我的生活空间有没有这种
美?”文中好多细节都体现了这种效应。
本文是以物为外在线索的。文章以“熊皮手套”贯穿全篇,表现出孩
子对阿婆深挚、持久的感情。它是孩子感情的聚焦点,以此连缀全文,有
力地突出了中心。文中四次提到熊皮手套。第一次是在文章开头,孩子看
戏熊时想到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从孩子激动异常的行为,可见其愿望强
烈,对阿婆怀有非同寻常的感情。第二次是在回忆中,孩子看到昏迷中阿
婆红肿的手背,许下要为阿婆买熊皮手套的诺言。这是因为孩子从阿婆为
保护他而用自己的手挡住了装满开水的水壶的行为里感受到了阿婆对他

118
的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买熊皮手套就是孩子爱阿婆的具体
表现。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孩子看戏熊时的怪异表现了。第三次紧
承第二次,侧重表现熊皮手套给阿婆带来的神奇的力量。熊皮手套给了阿
婆欣慰和满足,而“更紧地握住了孩子的小手”。第四次由回忆又回到现
实,孩子不相信阿婆去世了,做梦都梦到阿婆,这时就更能理解孩子看
戏熊时的“离奇”语言了。这样,以“熊皮手套”贯穿全篇,表现出孩子
对阿婆的爱的深挚、持久,使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了扎实的基础而更加鲜明
突出。

(三)质朴、生动的语言描写
小浩波的语言,作者在文中只写了 7 次,共 101 字。就是这简短的百
字言语,不仅透出了小浩波对阿婆的那种深挚的感情,更折射出了小浩
第十三课 这
波那颗纯朴天真的晶莹童心。 不是一颗流星
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作者刻画了小浩波的三次语言:

① “妈妈,熊!”儿子嚷着,使劲推推我。
② “妈妈,”孩子仍是大声地嚷嚷,“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
熊皮了吗?”
③ “妈妈!”孩子委屈地摇着我的手臂,喃喃说,“有了熊皮,
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
① 是小浩波在看到“可爱的马戏演员”黑熊出场而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时对妈妈说的。在他这个仅只 5 岁的小孩子看来,这熊的出现,似乎就可
马上了却他积存已久的一种心愿!因此,小浩波喜出望外,边“嚷”边
“使劲推”他的母亲,话语也说得急切、惊奇。② 是小浩波在母亲并没理
会到他的心情时讲的。尽管小浩波也曾“早见过了”“动物园的熊”,可
是他妈妈却没理会到小浩波此时见到熊后激动是另有所思,所以,当妈
妈只应付式地简单作答(“是的,熊。”)之后,小浩波就“大声地嚷嚷”
开了:“要是这只熊死了,不是有熊皮了吗?”小浩波这时的言语,是顺
着他自己的思维流程演进的,直接、明白,没有大人式的顾忌,自然得不
能再自然了。③ 是小浩波在被周围的观众误解并遭到母亲的训斥后,倾
吐自己的委屈时说的。正是因为他急切地想得到熊皮为阿婆做手套,以完
成他自己的心愿,而母亲又没有理会到他的心思,却对他大加训斥,所

119
以,他饱含着一腔的委屈,道出了他之所以“要咒这可爱的马戏演员死
掉”的原委。这里,小浩波虽是“喃喃”之语,但却道出了他对阿婆浓浓
的情和深深的爱!
这部分课文中小浩波的这三次言语,一次比一次更真切地把他对阿婆
的挚爱向前推进着。小浩波的三次言语就像一根线串起了一串悬念,从而
将课文的内容向纵深处推进,以引起情节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从中领
略作者借此而精心安排材料的匠心。
第十三课 这
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作者也是三次描写了小浩波的语言:
不是一颗流星

④ ……(小浩波)用胖胖的小手抚摩阿婆满是皱纹的脸,连声叫着:
“阿婆,阿婆!”
⑤ “阿婆,阿婆!”稚气的声音更响地震动阿婆的鼓膜,“你好
好休息,不要怕打针,要勇敢……”
⑥ ……孩子的小嘴又一次凑到阿婆的耳边:“阿婆,等我长大了,
一定给你买一副熊皮手套,你就不会生冻疮了。”
④ 是小浩波去医院看望已中风三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脑子始终
昏迷着”的病危中的阿婆,刚一见到她时的喊声。从他“连声”的喊叫以
及他“跑进病房”“跑到阿婆的床头”的急切心情和他“用胖胖的小手
抚摩阿婆满是皱纹的脸”的亲切举动里,我们不难看到小浩波对阿婆的
那种特别亲密的感情,也看到了小浩波对阿婆的那种拳拳之心。⑤ 是小
浩波在阿婆“中断的思维”被他“稚气的声音唤醒”后对阿婆说的。这短
短的 17 字中,既展示了小浩波的童稚天真,又体现了小浩波对阿婆的悉
心安慰,更浓缩了小浩波对阿婆的挚爱之情。由小浩波的“稚气的声音”
联系到课文所写的阿婆在昏迷中因此而产生的奇特反应,小浩波与阿婆
相互间的特殊感情,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⑥ 是继⑤ 之后,小浩波又一
次看到阿婆手背上的冻疮时对病危中的阿婆说的。这短短的言语,在揭示
小浩波强烈心愿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小浩波念念不忘熊皮手套的原因。因
此,我们也更清楚地看到了阿婆疼爱小浩波和小浩波对阿婆感情执着的
深刻程度。试想,如果阿婆不疼爱小浩波,小浩波对阿婆的感情又何以如
此真挚!如果阿婆不疼爱小浩波,小浩波对阿婆的感情又何以这般深厚!
如果阿婆不疼爱小浩波,小浩波对阿婆的感情又何以那样执着!
这部分课文中对小浩波语言的描写,很好地传达出了阿婆疼爱小浩波,

120
小浩波疼爱阿婆的那种真诚纯洁之情,也揭示了小浩波之所以盼望得到
第十三课 这
熊皮为阿婆做手套的强烈心愿的原因,更解开了前一部分课文中的那一
不是一颗流星
串悬念,使得课文的情节更完整,结构更精巧,内容更丰厚,人物的思
想感情更饱满。
在课文的最后部分,作者又一次对小浩波的语言进行了刻画:
⑦ “那我昨天晚上怎么还梦到阿婆了呢?”孩子不相信地望着我。
小浩波对阿婆的深情,通过⑦ 的刻画而表现得更加浓郁炽烈,更加淋漓
尽致。他不相信“阿婆已经去了”,他不认为阿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不愿意他的“熊皮手套”阿婆“她戴不到了”。因此,小浩波是那样执
着那样自信那样情深地质问着他的妈妈——尽管他现在还不懂得“梦的
原理”,也不知道“人死了就不能复生”的道理。正因为阿婆在小浩波心
中占有着极其突出的地位,使他念念不忘,所以小浩波对阿婆的感情也
就执着得出奇。因此,即使是在梦中,他也仍然还与阿婆在一起!小浩波
对妈妈的那句简单的质询问话,既是对阿婆的真情流露,又是对阿婆的
至爱体现。
作者这次对小浩波语言的刻画,为深化课文的思想内容,再次涂抹出
鲜艳的一笔,为结尾的发人深思的议论,又一次注入了汩汩的感情之流。

(四) 对这篇文章进行的课堂讨论(汪新建)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细察题目这个“文之眼”,从而猜测
出文章的一些思想内容。如果我们带着对题目的一些疑问和猜测再有目的
地去深入细致阅读文章内容,是不是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今天
我们不妨就用这个方法来学习一下《这不是一颗流星》。
请问,你们在未读这篇课文之前,一见到这个题目,有什么看法,
等读了这篇文章后,这想法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生:不一致。我一看到这个题目,就认为它是介绍天文知识或科学道
理的。可是……
第十三课 这
生:我也不一致。我先以为它是写天文知识的或者是介绍革命烈士的
不是一颗流星
精神永垂不朽的。可是读完了才知道,它是写一个阿婆和一个小孩的故事
跟原先猜想的完全沾不上边。
师:这是不是文不对题或者说题目取得不合适呢? 请大家讨论讨论。
生:我觉得这题目不但没问题,而且很合适。

121
师:你说得很好。我们刚才说过,这节课我们要用既猜测题目又深入
阅读课文的方法来学习。猜测题目的方法之一,就是对题目提问,并猜想
课文中如何解答它,然后带着这问题去阅读课文,将所得答案与自己原
先的答案对照印证。
从刚才情况来看,大家对这方法已很感兴趣了。那么,围绕这篇课文
题目,我们将提出以下方面的问题来思考学习,现在由我来提出第一个
问题。“流星”在本文中有一种特别的意思,现在我的问题就从这儿开始
课题中的“这”和“流星”到底是指什么? 请读课文,再回答。
生:我认为,“这”是指“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我”原以为,
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明白了,这绝不是流
星,而是一颗心……
师:再说具体点,这“天真纯朴的念头”又到底是指什么呢?
生:是指孩子对阿婆深厚的爱心。课文一开始就写,孩子非常想要一
双熊皮手套,送给阿婆,因为阿婆的手烫伤了,而且还……
师:如果说“这”是指孩子的爱心,那么,“流星”是指什么呢?
生:就从刚才所念的那句话中可以看出,“流星”是指某种转瞬即逝
的东西。
师:说得对。转瞬即逝,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生:就是一眨眼就不见了的意思。
师:这个词在这儿是想说明什么?
生:是想说明原以为孩子的纯朴念头会一闪而过。 这 不是一颗流星
第十三课

师:对。这念头不会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而是深深地保留在孩子心
中。如果说,孩子的念头不会像流星一样,会像什么星呢?
生:像恒星,永远闪闪发光,永远对阿婆有一片爱心。
师:说得对,那么谁能把“这不是一颗流星”的深刻含义完整准确地
说一遍?
生:这个题目的含义是:孩子对阿婆那种纯朴的念头不会像流星一样
转瞬即逝,而会像恒星那样在暗夜中永远闪闪发光,永远拥有一颗爱心。
师:说得好!刚才××同学所说的话其实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意思。可
是文章为什么不直接用“他拥有一颗爱心”来作题目呢?
生:这样会太直露。而用“这不是一颗流星”作题目,用了比喻的手
法,更形象更生动,而话也不全说完,就很含蓄,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

122
又有悬念,看了这题目,就急于想读下去。
师:话说到这儿,我就有点疑问了,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孩子,怎么会
那么懂事呢? 不知你们有没有同感,有,请提出来。
生:我对题目提的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不是一颗流星而是一颗恒
星呢?
师:提得对,请读课文,看谁能准确回答出××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
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阿婆为了不让孩子被开水烫伤,用自己的手
去挡开水壶,烫伤了自己的手,这以后每到冬天手上的烫伤就疼得厉害
……所以孩子很爱阿婆。
师:这是最感人的一件事,可如果仅仅是这一件事,而平时阿婆对孩
子并无爱心,孩子纯朴念头会不是“流星”么?
生:课文里还写到,阿婆平时一直对这孩子是照料得无微不至的,比
第十三课 这
如…… 不是一颗流星
生:阿婆不仅一直对这个孩子有持久的爱心,她对她一生中照料过的
所有的孩子都充满了深深的爱心,比如课文中写道,阿婆做了一辈子的
奶妈和保姆……就正说明了这一点。
师:你们都说得很好。怎么回答这问题呢?
生:我的回答是:因为阿婆天长日久的爱心和关键时刻的舍己救人潜
移默化深深打动了这孩子,所以孩子的爱心不仅被唤醒了,而且像恒星
一样将永远闪闪发光,去把爱心献给每一个人……

123
第十四课
王冕学画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人数事的记叙,要注意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
2.理解记事与表达主题的关系。
3.真切体会王冕对母亲的孝敬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124
二 作者资料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安徽
全椒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吴敬梓本人科举考试屡屡落败,从中也使他
看到了科举制度及社会政治的腐败。他的代表作《儒林外史》就是对当时社
会腐败的暴露和谴责。这是一本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艺术典范之作。作者
还有《文木山房集》《吴敬梓集外诗》传世。

第十四课 王 冕学画

三 写作背景

《儒林外史》写的是读书人的故事。书中描写人物多带讽刺的态度。但
写王冕却例外,带有明显的褒扬的意味。故事并非完全写实,但作者对历
史上真实存在的这名画家的尊敬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

四 课文分析

文题:文题不是原来的题目,是课本编者根据选段的内容加上去的。
其实,内容不仅是学画,还写了放牛。但放牛与学画两件事相比,学画更

125
主要,所以还是以学画为题。

体裁: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主题思想:写王冕放牛和学画,表现了王冕勤奋学习、孝敬母亲的优
良品德。

结构:
第一意义段(第 1 自然段)介绍主人公的基本情况(地、时、姓名、家
境及停学放牛的原因)。
第十四课 王
第二意义段(第 2-3 自然段)写主人公放牛的生活,表现他对母亲的
冕学画
孝敬和勤奋的学习精神。
第三意义段(第 4-5 自然段)写主人公学画成功。第 4 自然段表现他
热爱自然美,并有心要表现自然美。第 5 自然段写他学画成功,孝敬母亲
写作特点:
1.在一人数事的记叙中,注意事情之间的有机联系:课文既写了学画,
还写了放牛。放牛为他学画创造了条件,两者间是互不脱节的。
2.交代记叙要素详略得当。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对王冕放牛的原因、
学画的原因、学画的结果都写得比较详细,但对王冕放牛的结果没有
直接提,放牛和学画的过程也记叙得很简略。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本文为必读课文。文章以写人为主。但写人离不开写事。教学中除了分
析记叙要素外,也要注意写事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

五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126
一 课文主要记叙了王冕少年时代的两件事:放牛和学画。这两件事的关
系是:先有放牛才有学画;王冕家穷,没有放牛维持生活,就不可能
有心思学画,也没有钱买画具,所以放牛是学画的前提条件;王冕是
在放牛中发现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画的欲望的,在放牛中他才有机会
不断地观察和欣赏大自然中的荷花,所以放牛是他学画的基本环境。

二 时间:元朝末年。
第十四课王 冕学画
地点:诸暨县乡村里。
人物:王冕。
事情:放牛和学画。

放牛的原因:家穷,母亲供书无力,只好让十岁的王冕去放牛。
放牛的结果:1. 得到酬劳,孝敬母亲,买书看;2.热爱自然,决心

画。
学画的原因:放牛中发现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画的欲望。
学画的结果:成了名家,学画取得成绩后更加孝敬母亲。

三 对王冕放牛的原因、学画的原因、学画的结果都写得比较详细,以此
表现王冕家境的贫困以及他对母亲苦衷的理解、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画取得成绩后对母亲的孝敬。但对王冕放牛的结果一笔不提,放牛
和学画的过程也记叙得很简略。因为文章的主题在于表现王冕对母亲
的孝敬,故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而放牛的过程、结果与学画
的过程对表现这一主题关系不大。

四 1. 表现王冕对母亲的孝敬的:
(1) 王冕道:“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
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2) 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
递与母亲。
(3) 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

127
2.表现王冕勤奋学习的:
(1) “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
第十四课 王
(2) 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
冕学画
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逐把牛
拴了,坐在柳阴树下看。
(3) 王冕看书,心下也着实明白了。
(4) 又心里想道:“天下那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
枝?”
(5) 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
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
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
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
(6) 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王冕(1287-1359),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
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省)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
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
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
朱元璋攻下婺州(即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
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或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
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是他创始。其诗多
写隐逸生活,部分作品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有《竹斋
集》。(《辞海·文学分册》)

128
第十五课
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 运用记叙六要素的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记叙要素。
2. 认识作者对记叙要素的处理与表现主题的关系。
3. 学习本文选材的特色。

二 写作背景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戒备的心理,形成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这篇
文章提倡人与人之间互相表示友好,就是有感于这样的不良风气而作的。

129
三 课文分析

星 期一早晨的奇迹
第十五课
文题:题目已经明确地揭示出文章记叙的中心是“奇迹”。我们看了
我 “星期一早
题目,就要留心作者在文章中要告诉我们的“奇迹”是什么。
晨”只是表明“奇迹”发生的时间。

体裁:这是一篇记叙文。

主题思想:揭露了社会上冷漠的人伦关系,表达了创造欢快、亲善的
人际环境的强烈愿望。

结构:
第一意义段(第 1-3 自然段),交代了“奇迹”发生的环境、地点、
时间。
第 1 自然段写了冬天的景色,对奇迹发生前冷漠的人际关系,起着烘
托的作用。
第 2 自然段写的虽是秀丽的公园,但人们变态的心灵还是不会欣赏而
烦闷,这是一种反衬写法。
第 3 自然段写车上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冷漠。以上
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奇迹”发生的自然环境,这个自然段写的是“奇
迹”发生的社会环境。
第二意义段(第 4-14 自然段),写司机引导乘客改变了冷漠的局面,
创造奇迹。这是记叙“奇迹”发生的过程,是文章中描述最详细的部分。
这段的描述,令读者觉得好笑,笑司机的幽默,更笑乘客自身心灵与感
情的扭曲,带有喜剧意味。
第三意义段(第 15-17 自然段),写奇迹的出现,创造了欢快的人
际新局面。
第四意义段(第 18 自然段),写司机创造了奇迹后若无其事地继续

130
第十五课星 期一早晨的奇迹
前进。这表明他只是以平常心看待奇迹。对他而言,用平常心看奇迹并不

奇,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相互防范的冷漠关系,所以才把正常的看作
“奇迹”,而把习以为常的怪现象当作正常。

写作特点:
1.选材:作者所选择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但作者有不同
于常人的眼光与嗅觉,看出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异化,并产生改变它的
愿望。作者选择了这样一个普遍而深刻的主题,说明作者选材时眼光
的独到。
2.第一人称的运用:文章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给人以身历其境的真切
感受。特别是在描述到“奇迹”发生以后,作者用带有自嘲的笔调
(见
第 11 自然段),大大地增加了文章的诙谐色彩。
3.衬托手法的运用:作者善用衬托法,如文章开头的冬天景色描写映衬
了当时的人际关系,公园美景的描写,结尾部分 151 号车乘客与其它
四辆车中乘客的对比,乘客心理与司机心理的对比,都起着反衬的作
用,加强了艺术表现的效果。

本文在单元教学中的地位:
本文是选读课文。课文只记载一件事,记叙要素鲜明,可作本单元复
习用,宜让学生自学。

四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记叙要素 内 容
人 物 司机、乘客
时 间 冬天一个星期一的早晨
地 点 芝加哥的 151 号汽车上

131
星 期一早晨的奇迹
第十五课

事件经过 我
司机“命令”乘客相互问好,打破了车上相互隔阂
的沉闷局面

原 因 司机不满乘客“比邻”若“天涯”的冷漠关系
结 果 变窒息燥热的气氛为温暖悦耳的欢笑

二 一种长期存在的恶习,在一瞬间被改变,一奇也;改变这种恶习的是
一位对此完全可以熟视无睹的司机,二奇也;司机用一种开玩笑的
“命
令”方式而获得成功,三奇也。

三 作者写了另外的四辆客车中乘客的状态,是为了和 151 号车的乘客作


对比。这种对比还给 151 号车的乘客一种回味,再看看自己原来的样
子(“乘客都如同一尊尊雕像──木然不动、毫无声息”),而现在
却看
到“那一张张生气勃勃的面孔”,令人感到“不能再好了”。

五 与课文教学相关的参考资料

一篇与课文同一主题的文章:

邻 人 /丰子恺

前年我曾画了这样的一幅画:两间相邻的都市式的住家楼屋,前楼外
面是走廊和栏杆。栏杆交界之处,装着一把很大的铁条制的扇骨,仿佛一
个大车轮,半个埋在两屋交界的墙里,半个露出在檐下。两屋的栏杆内各
有一个男子,隔着那铁扇骨一坐一立,各不相干。画题叫做“邻人”(画

132
第十五课 星 期一早晨的奇迹

见开明版子恺漫画全集)。
这是从上海回到江湾时,在天通庵附近所见的实景。这铁扇骨每根头
上尖锐,好像一把枪。这是预防邻人的窬(yú,从墙上爬过去)墙而设的。
若在邻人面前,可说这是预防窃贼的蔓延而设的。譬如一个窃贼钻进了张
家的楼上,界墙外有了这把尖头的铁扇骨,他就无法窬墙到隔壁的李家
去行窃。但在五方杂处,良莠不齐的上海地方,它的作用一半原可说是防
邻人的。住在上海的人有些儿太古风,“打牌猜拳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
往来”。这样,邻人的身家性行全不知道,这铁扇骨的防备原是必要的了
我经过天通庵的时候,觉得眼前一片行行色色的都市的光景中,这把
铁扇骨最为触目惊心。这是人类社会的丑恶的最具体最明显最庞大的表象
人类社会的设备中,像法律刑罚等,都是为了防范人的罪恶而设的;但
那种都不显露形迹。从社会的表面上看,我们只见锦绣河山,衣冠文物之
邦,一时不会想到期间包藏着人类的种种丑恶。又如城郭门墙,也是为防
盗贼而设的,这虽然是具体而又庞大的东西,但形状还文雅,暗藏。我们
看了似觉这是与山岭,树木等同类的东西,不会明显地想见人类中的盗
贼。更进一步,例如锁,具体而又明显地表示着人类互相防备的用意。可
说是人类的丑恶的证据,羞耻的象征了。但它的形象太小,不容易使人注
意;用处太多,混迹在箱笼门窗的装饰纹样中,看惯了一时还不容易使
人明显地联想到偷窃。只有那把铁骨扇,又具体,又明显,又庞大地表出
着它的用意,赤裸裸地宣示着人类的丑恶羞耻。所以我每次经过天通庵,
这件东西总是强有力地牵惹我的注意,使我发生种种的感想。造物主赋人
类以最高的智慧,使他们做了万物之灵,而建设这庄严灿烂的世界。在自
称文明进步的今日,假如造物主降临世间,一一地检点人类的建设,看
到锁和那把铁骨扇而查问它们的用途与来历时,人类的回答将何以为颜?
对称的形状,均齐的角度,秀美的曲线,是人类文化最上乘的艺术的样
式。把这等样式应用在建筑上,家具上,汽车上,飞机上,原足以夸耀现
代人生活的进步;但应用在锁和这铁扇骨上,真有些儿可惜。上海的五金
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四不灵”锁。有德国制的,有美国制的,有几
块钱一把的,有几千块钱一把的,有方的,有圆的,有作各种玲珑的形
状的。工料都很精,形式都很美,好像一种徽章。这确是一种徽章,这是
人类的丑恶与羞耻的徽章!人类似嫌这种徽章太小,所以又在屋上装起
很大的铁骨扇来,以表扬其羞耻。使人一见就可想起世间有着须用这大铁

133
扇骨来防御的人,以及这种人的产生的原因。我在画上题了“邻人”两字
联想起了“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诗句。虽然自己不喝酒
但想像诗句所咏的那种生活,悠然神往,几乎把画中的铁骨扇误认为篱
了。

(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

第十六课
太阳路

134
一 课文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自学,独立分析课文中的记叙要素。
2.领会太阳路也是人生道路的道理。

二 课文分析

体裁:文章以记叙为主,但有很多的议论成分。这些议论往往又是以
对话的形式表达的,所以,还是属于记叙文。

中心思想:通过奶奶和孩子们的对话,说明了“太阳路”是一条向上
攀登、走向光明的路,这条路又陡又长,谁也走不到尽头,但只要我们不
怕艰难,全力攀登,就会越来越接近光明。

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意义段。
第一意义段(从开始至“怎样走呀”):提出什么是太阳路的问题。
首句“小时候”,作者就向读者交代了所记的事情是对小时候的回忆。为
什么用回忆的形式呢?因为关于太阳及到太阳去的路的问题,只能是天

135
第十六课 太 阳路

真的小孩子提出的问题。
“(太阳)住在金山上”,奶奶的回答尽管是虚幻的,但能引导孩子
美好的憧憬。所以孩子马上提出“去太阳上有路吗”的问题。从一般的认
知而言,是没有路的。可奶奶出乎常人的意料,回答说:“当然有的。”
向往到太阳去的孩子接着就心急地再问:“怎么走呀?”这个问题,是
很难回答的。作为读者,我们觉得,似乎奶奶给自己出了难题。而作为文
章的写作,正是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奶奶怎样给孩子满意的答复呢?
第二意义段(从“奶奶笑着”到“苗儿长得老高了”),为回答孩子
的问题创造条件。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着我们来到门前的花园里”是过渡句。既是
承接着孩子“怎么走呀”的问题引起的活动,又是下面一连串种植活动
的开端。
到了花园,种下种子,与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奶奶说:
“以后就什么都知道了。”不仅小孩子,就是成年的读者,也还摸不清奶
奶的意图,只好等着瞧。
孩子播种、种子发芽,苗儿长得挺快、长得老高了。给孩子和读者触摸
“太阳路”准备了条件。
第三意义段(从“可是”到结尾),通过奶奶和孩子的对话,说明了
太阳路的含义。
“这苗儿,跟去太阳的路有什么关系呢?”这也是第二和第三意义段
的过渡句。
第十六课 太 阳路
写作特点:
1. 层层深入地阐明道理。通过奶奶的答话,从三层意思来说明太阳路:
① 苗儿一天天地长高,走近太阳,走上太阳路;② 世界上凡是有生
命的东西,都在这条路上攀登;③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都得走上这

阳路。这条路又陡又长,谁也走不到尽头,但只要我们不怕艰难,全
力攀登,就会越来越接近光明。
2. 具体形象地阐明哲理。作者用种子到苗儿的生长,颇难触摸的“太阳
路”具体形象地展现给读者,并引导到与人生道路的结合上来,富有
生动深刻的哲理。

136
三 “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 课文可分三个意义段:
第一意义段(开头至“怎么走呀”):提出什么是太阳路的问题。
第二意义段(从“奶奶笑着”到“苗儿长得老高了”):记述在奶奶

启发下“我”和弟妹在园子里播上种子,观察其发芽、苗儿不断成长
的状态。
第三意义段(从“可是”到结尾):通过奶奶的分析,悟出“太阳
路”
的道理。

二 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文中的“我”是一个小孩。但“我”不等于
作者,而且文章开头就说是“小时候”,就算文中所记的“我”真的

作者,也不是他小时候写的,而是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所以
作者不是一个小孩。

三 时间:小时候
地点:门前的花园
人物:奶奶、“我”、弟弟、妹妹

事件:每人种下自己喜爱的种子
原因:奶奶拉着我们来到门前的花园里,让我们一块儿来种园子。
结果:种子居然陆陆续续地发芽了。苗儿五天长高一截。

四 课文中所说的“太阳路”是生物成长向上的路,是通往太阳、通向光

137
明的路,也是每个人成长的路。
现代科学正在探索通往广阔的宇宙空间,到达月亮已经成为现实,将
来也有可能通往太阳乃至其它星系。所以太阳路也可能成为人类扩展
生存空间,探索宇宙之路。

教 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

单元学法指导 1 课时
1. 指导学生先阅读“单元学法指导”。
2. 要求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记叙文(如《牵牛花开了》《止偷》《妈妈
的手》《永恒的怀念》等)的内容,分析其中某些篇章的记叙要
素。

138
《这不是一颗流星》 2 课时
第一课时:
1. 要求学生带着练习的第一个问题阅读课文,后展开讨论。可参考
讨论的资料。
2.完成练习的第三、四题。

第二课时:
1.分析课文中的记叙要素,填写练习第二题的表格。
2.要求学生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课文中所记事件重新安排。(为
理解下一单元的倒叙作准备)

《王冕学画》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设计建议
1.老师对《儒林外史》及其作者作介绍,并说明这篇课文的出处。
2. 由学生阅读课文。阅读前要求学生注意:
(1)课文写了什么事?
(2)作者写这些事,是要向读者说明什么?
第二课时:
1. 讨论阅读前提出的问题。
2. 老师总结,解决练习第一、二题。
3. 由学生划出直接表现课文主题的语句。
4. 布置作文:一个人的二三事。

《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1 课时
1. 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记叙要素。
2.讨论:
(1)揣摩文章题目,为什么作者用“奇迹”两字?
(2)“奇迹”奇在什么地方;文章中有没有写到有人并没有以
“奇
迹”为奇,原因是什么?
(3)老师总结。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际关系,学会热情待人,

139
相互关怀。

可参考丰子恺的《邻人》(见前附录),或引导来自农村与大城市的
学生,分别回忆一下两地人际关系的变化,发表自己的感想。

《太阳路》 1 课时
1. 学生自学课文。
2. 完成练习。可适当地进行讨论。

写作训练 3 课时

14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