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学 校 代 码 1 06 0 8



| 

学  号 L 2 0 1 405 0 1 0 20 9

分 类 号 H0 8

密 级 公幵

Gu a n g x i  U n i v e r s i t y fo r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碩 士 学 位 裕 文

越 南 学 生 学 习 汉语 惯 用 语 偏 误 研 究


以 岘 港 外 国 语大 学 中 文 系 中 高 级 学 生 为 例

研 究 生 姓 名 : 陈 阮玉香

导 师 姓 名 职 称 : 韦树关 教授

学 科 专 业 : 语言 学及应用 语 言学

所 属 学 院 : 文学院

年 级 : 20 14 


论 文 完 成 时 间 : 20 1 7 年 5 


分类号: H08 密级: 公开

硕 士 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
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研 究 生 陈阮玉香

指导教师 韦树关

论文起止日期: 2016 年 5 月至 2017 年 5 月


论 文 独创 性 声 明

本人郑 重 声 明 : 所提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 是本 人在导 师 的指 导下 , 独立撰 写 完成 的 。 除文 中



已经 注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 不 含 其 他 个 人 或 其 他 机 构 己经 发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没 有 剽 窃 抄 袭等 违 反 学 术 道 德 规 范 的 侵 权 行 为 对 本 文 的 研 究 做 出 重 要 贡 献 的 个 人 和 集 体
、 。


均 己 在文 中 以 明 确 方式标 明 。
本 人 愿 意 承 担 由 本声 明 而 引 起 的 法律 责任 

研 究 生签 名 期 年
g ^
日 6 月 匕 



: :

论 文使 用 授 权 声 明

本人 完全 了 解广西 民 族大 学 有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定 。 学校有权保 留 并 向 国 家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学 位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文 档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 缩 印 或 其 他 复 制 手段 保 存 

汇编 学 位 论 文 。 除 在保密 期 内 的 保密 论文外 ,
允许 学位论文被查 阅 和借 阅 ,
可以 公布 ( 包括

刊登 ) 论文 的 全 部或部分 内 容 

研宄 生签名
元 5 奢 曰 期 鉍门 年 W

月 


P东 f

导 师 签 ^
1 > /7 年 /月 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究
——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

摘要

惯用语作为与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长期以来,不少专家、学
者对惯用语的界定、性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仅就某一结构
类型的惯用语的研究还不多见,尤其是对使用较多的动宾式惯用语的研究就更少。
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的问卷调
查,以及学生的各种作业、试卷,了解与分析了惯用语的习得现状,对对越汉语
惯用语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以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主要
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从前人的研究,概括了关于惯用语的观念,
概括了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主要是从惯用语本身和教学两个角度指出
研究的意义,并从惯用语的界定、分类、理解进行概括惯用语的性质。从此,通
过问卷调查分析找出学习者习得惯用语时经常犯到的偏误。第三章,在分析学生
习得惯用语常犯到的偏误基础下,进行归纳从此找出原因。第四章,论文对教师、
学生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最后是结论总结的部分。

关键词:越南;惯用语;习得;偏误;原因

I
THE VIETNAMESE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IDIOMS
ERRORS -- A CASE STUDY ON SENIOR STUDENTS CHINESE
DEPARTMENT OF DA NANG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dioms are as idioms and proverbs, allegorical sayings. For a long time,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more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nature,
structure of inertial terms etc., but only on a certain type of idioms are rare, especially
for the use of more verb object idioms research is fewer.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senior students Chinese Department
of Vietnam Da Nang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and the students in a variety of
assignments, papers,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acquisition of
idioms, on the full range of Idioms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evidence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ncludes five chapters. First of all,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In the past,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concept of idioms 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chapter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sage of the language itself and teaching, and summarizes the nature of
the idiom from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usage of the two
languages. From then 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mistakes often made by the learners when they acquire the idioms. The third chapter,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errors in the acquisition of idioms, i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student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Finally,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Keywords:Vietnam, idioms, acquisition, errors, causes

II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2
一中国研究现状 ................................................................................................ 2
二越南研究现状 ................................................................................................ 5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7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7
一研究思路 ........................................................................................................ 7
二研究方法 ........................................................................................................ 7
第二章 越南学生学习惯用语情况调查 ...................................................................... 9
第一节惯用语概述 .................................................................................................. 9
一定义 ................................................................................................................ 9
二感情色彩 ...................................................................................................... 10
三结构、分类 .................................................................................................. 10
四语法功能 ...................................................................................................... 14
第二节 问卷设计 .................................................................................................. 15
一语料来源 ...................................................................................................... 15
二问卷设计 ...................................................................................................... 17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 18
一学生准确地运用惯用语的情况.................................................................. 18
二学生误用惯用语的情况 .............................................................................. 18
第三章 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偏误原因分析 ............................................................ 23
第一节 语义偏误原因分析 .................................................................................. 23
一 误解字面意义 .......................................................................................... 23
二 母语负迁移 .............................................................................................. 23
三 汉语惯用语本质复杂 .............................................................................. 25
第二节 语法偏误原因分析 .................................................................................. 27
一语法结构的定型性和灵活性...................................................................... 27
二 教材编写不清楚 ...................................................................................... 28
III
第三节 语用偏误原因分析 .................................................................................. 30
一 教师讲解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 .......................................................... 30
二 语言环境 .................................................................................................. 31
三 惯用语变动毫无规律的本质 .................................................................. 31
第四节 小结 .......................................................................................................... 31
第四章 对对越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建议 .................................................................... 33
第一节 对教师 ...................................................................................................... 33
一 精讲多练 .................................................................................................. 33
二 字面解释,引讲故事 .............................................................................. 36
三 与母语的对应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 38
四 设定语境进行模拟训练 .......................................................................... 39
第二节 对学生 ...................................................................................................... 40
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 .............................................................................................. 41
一 对中级教材 .............................................................................................. 41
二 对高级教材 .............................................................................................. 44
结语 .............................................................................................................................. 46
参考文献 ...................................................................................................................... 47
附录 惯用语手册 ........................................................................................................ 50

IV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国各方面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中国语言、文化最受欢
迎。因此越来越多外国人学习汉语,并希望能更加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
惯等。但实际上,人们所接触往往只是表面上而不是汉语本质。
本人当过十年的老师,经验也不算是丰富,但能够发现越南学生,特别是岘港外国语大
学中文系的学生汉语习得的优点和弱点。他们基本掌握了语法、词汇,能够跟中国人交往。
但即使他们发音得很准确、运用的语法大部分都没有错误,中国人还认出来他们是外国人。
真正的原因在哪儿呢?
中国人生活日常里交际时使用最多的就是惯用语。惯用语被看成汉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
分,它词语简单、结构灵活,口语色彩浓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使用频率高,每天能碰到
的都很多。刘正光(2001)指出:
“惯用语在母语或第一语言使用者的言语中是一种较为普遍
的语用现象,在成人本族语言的言语中更高达 80%。”①从此可以看出,惯用语在习得汉语的
过程当中那么重要,它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惯用语有着双层性、变异性的语
义特点,因此中国人常使用惯用语来简明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意图。
越南学生甚至最优秀的学生在运用惯用语时也出现了错误,所以他们交往时经常有意回
避使用惯用语。学生说汉语惯用语的字面意义他们都懂,但整个惯用语来说他们却不知所云。
比如:“开夜车”分开来看“开”、“夜”、“车”,学生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这个惯用语的意
义、用法大部分学生指了解一二。惯用语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不是简单的事情,
所以惯用语被称为外国人掌握汉语的障碍。
很久以来,本人对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非常感兴趣。虽然在教学方面已尽量努力,但学
生使用惯用语时经常出现回避的情况,在交际过程中很少看见学生使用过惯用语,甚至可以
说是罕见。从此,本人决定对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指出学生学习和运用


刘正光:
《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
1
惯用语的强点和弱点,找到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本人以《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惯用语偏误研
究——以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为例》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题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中国研究现状
惯用语可以称为中国文化表现力最丰富的成分,惯用语形式虽短小可是它所包含的意义
颇为深刻。它能生动地体现了汉族人的文化特色、道德观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甚至是宗
教信仰。比如,“贫不忧愁福不骄”,意思是“贫困时不忧愁,富贵时不骄傲”;“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用来希望“犯了大罪恶的人,只要彻底改悔,就有光明的出路”。惯用语早就出现,
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慢慢被学术界研究。
吕叔湘、朱德熙(1951)在《语法修辞讲话》使用了“习惯语”的名称,他们讲到“语
法不是逻辑”时,列举了“好不热闹”、“除非你去请他,他才肯来”、“他的北京话比我好”、
“在我没有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很冷”等作为例子,加以说明:
“好不热闹”是“很不热
闹”的意思,等于“好热闹”。①又如“除非你去请他,他才肯来”,既然把你请他当作他来的
条件,那不应该加上“除非”表示条件不存在的,但如已经加上“除非”第二分句只能说“他
不来”,可是大家都说“他才肯来”。又如“他的北京话比我好”,“北京话”怎么能跟“我”
比呢?按说该是“他的北京话比我的好”,才合于逻辑,可是很少人愿意加上这个“的”字。
又如“在我没有来北京以前,我以为一定很冷”,既然“没来”,就谈不上“以前”、“以后”。
应该说“在我来北京以前”才对,可是大多数人都习惯加上“没”这个字。但这里的“习惯
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惯用语,他们所指称的“习惯语”还不是词汇单位。
周祖谟(1958)提出了“习惯语”这个名称,专指“碰钉子”、
“拉后腿”、
“露马脚”、
“吃
不消”等,把它们跟成语区别开来。②还有,郎峻章(1963)在《现代汉语里的惯用语》曾用
“惯用语”来指称“特别是”、“首先是”、“可不是”、“差不离”等与语法有关的惯用语法,
也跟我们所说的惯用语没有什么关系。③


吕叔湘、朱德熙:
《语法修辞讲话》,人民日报,1951 年 6 月 6 日

周祖谟:
《词汇和词汇学》
,语文学习,1958 年,第 9 期

郎峻章:
《现代汉语里的惯用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63 年,第 1 期
2
我们所说的惯用语属于词汇单位。马国凡(1961)在《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指出惯
用语本身是一种定型的词组。①它的结构是词组,意义却是整体化了的。比如,“炒冷饭”是
“炒”和“冷饭”的组合,意思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戴高帽子”是“戴”和“高
帽子”的组合,意思是“奉承人”,“炒冷饭”和“戴高帽子”就都是惯用语。从结构上看它
们都是词组,但从意义上看,
“炒冷饭”、
“戴高帽子”的整体意义不同于“炒”和“冷饭”、
“戴”
和“高帽子”的个体意义。定型的惯用语与一般词组不同,惯用语是字面意义的虚指,一般
词组则是实指。
胡裕树(1962)主编的《现代汉语》则把惯用语作为“熟语”的一种。他指出“惯用语
是一般人所熟悉和经常使用的固定词组,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他还分析出“有
些惯用语可以拆散开来,插进一些别的词语,它们的固定性并不很强”,如“碰钉子”可以说
成“碰了一个大钉子”;
“钻空子”可以说成“钻我们的空子”。惯用语有很大的精炼性,多数
是表义准确、形象生动的。②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惯用语的名称确立上,对其性质、特点等方面
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而且对其进行讨论的学者,所以这一阶段只能算是惯用语研究的初
始阶段。
研究惯用语的论著主要发表在八十年代初期以后。马国凡(1980)在《惯用语的性质》
讨论了惯用语的性质,他认为惯用语性质的特点主要是:是固定词组、整体意义在于它的抽
象化、有定型性与灵活性的结构。③马国凡、高歌东合著的《惯用语》第一次对惯用语的性质、
特色、范围、来源、发展与演变以及惯用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④杨知文(1984)的《谈惯用
语》进行研究惯用语的性质,从此区分惯用语与其他熟语单位,他还论起了惯用语的来源、
结构、语法作用、运用等。⑤刘叔新(1990)在《汉语描写词汇学》⑥重申了他(1984)在《词
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里的观点,指出“意义的双成性是汉语成语的区别特征,据此可把
成语同其他熟语单位区别开,特别是同惯用语区别开”。⑦温端政(1996)在《汉语常用语辞
典》中重申了惯用语属于描述性语言单位,除了结构上“二二相承”的描述性成语外,都是
惯用语。⑧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主要涉及惯用语的性质、范围、结构、来源、特点、功能、
发展、运用等方面。


马国凡:
《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年

胡裕树: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年

马国凡:
《惯用语的性质》,语言文学,1980 年,第 1 期

马国凡、高歌东:
《惯用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年

杨知文:
《谈惯用语》,南京大学学报,1984 年,第 3 期

刘叔新:
《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年

刘叔新:
《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

温端政:
《汉语常用语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年
3
惯用语在日常生活里随时都可以运用,比如要比喻情况反常、罕见,汉族人常说“太阳
从西边出来”;指考试或比赛得零分,人们常用“吃鸭蛋”来表示等。虽然惯用语的意义表现
力非常丰富,但由于它的双层性而给惯用语的对外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障碍。从二十世纪五十
年代学术界已注重研究惯用语但只是关于惯用语本质的研究,而忽略惯用语对外汉语教学。
可以说,二十世纪后是关于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研究的初级阶段。目前,根据研究角度可以
分为两种:
第一种:用偏误分析法对教师、教程、学生提出建议。最早的就是马晓娜,她 2008 年写
了《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一篇文章,她指出,留学生在使用惯用语时
经常犯了错误,如不了解惯用语的感情色彩,把字面意义当做实面意义,语义不明;误带宾
语错误,误作宾语错误,搭配错误,误用“活用”等,从此,提出教学策略。①王艳芳(2009
年)在《留学生运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及成因》②探讨了从学生运用惯用语的错误指出原因,
本文是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偏误的原因。首先是从中介语理论,原因包括母语文化对目的
语的干扰,已掌握的目的语知识对新学习的目的语知识的干扰等。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中
的讲解和训练的失误。从此,文章提出了教学策略。吕霁航(2009)在《现代汉语惯用语研
究级对外汉语教学》中探讨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留学生的惯用语偏误原因:第一个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留学生对惯用语不太熟悉而发生了偏误,第二个是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来
看,留学生的母语知识、本国文化、他们已经学过的汉语知识也使留学生在使用惯用语过程
中产生偏误。③丁丽萍(2013)在《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指出除了从语用、
语义、语法三个层面还可以从书写形式上的找出学生使用惯用语偏误的原因。她认为,有三
个原因:惯用语本身的因素、学生习得和教师教学因素的影响、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
此,提出教学原则和策略,她特意注重语境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面。陶氏周江(2011)
在《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分析》论文里也是从语义、语法、语用这三个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偏误的原因,从此提出对教师、学生以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她设计的问卷总共有三部分,但其中两部分都是选择题,让学生在 A、B、C、D 四个答案中
选出最正确的。这样的题目占多数会使调查结果带有片面性,不能体现出学生真正的水平。
在分析偏误原因的部分,陶氏周江写得太简单,没有具体地进行分析偏误的原因。对教师的
建议也缺乏示例,只用其他作者的意见来总结。黄阮泰河(2012)在《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惯
用语偏误分析》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找出偏误的原因。⑤她认为,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习


马晓娜: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 年,第 2 期

王艳芳:
《留学生运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及成因》,理论界,2009 年,第 6 期

吕霁航:
《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级对外汉语教学》,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陶氏周江:《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黄阮泰河:《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偏误分析》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4
和教学两大方面,学习方面谈到有关学习者的问题,如母语负迁移、汉语过度泛华、学习者
的学习策略缺乏汉语文化,教学方面包括教程、课堂教学等问题。从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的
偏误原因,她提出解决策略,主要集中在学习和教学方面而忽略教材编写的问题。在调查过
程中也分不清学生的水平,所以问卷里的题目难易程度混乱。
第二种是通过语境来研究对外汉语惯用语的教学法。汉语惯用语教学法的研究者需要不
仅通过偏误分析提出适当的策略,而且也关注使用惯用语的语境。车晓庚(2006)研究了对
惯用语的理解是以整体提取而不是以构造其比喻意义为主,因此为了更好地教惯用语,应该
在日常教学中引入惯用语,例如用语境练习和完型练习形成汉语惯用语心理习惯。谭宏(2009)
由于惯用语的字面意义与比喻意义不等值所以已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对汉语惯用语
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议:在以意义为先导的前提下设置语境进行交际
训练。吴青叶(2011)指出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语境理论的重要性,如何运用语境理论
阐释惯用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惯用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使他们能够更恰当地使用惯用语表情达意。李莉(2011)在她的论文中也提到运用语境来教
惯用语的教学法,她不但提出语境教学法而且提出让学生理解隐含的寓意和语用特征、精选
教材等的方法。
综上所述,学术界有关惯用语的研究不论是本体研究还是与对外汉语教学有关的研究,
都是在逐渐发展着的。由此可见,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这
些关注和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随着未来社会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发展,惯用语教
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越南研究现状
越南语里也有惯用语这种说法,惯用语这个概念对越南语研究界并没有新鲜性了,而对
大部分越南人来说其概念却很陌生,很少人听到。通过探寻关于惯用语的各个研究,可以看
出多半研究者都认为惯用语带有固定性或半固定性。
阮文修(Nguyễn Văn Tu)在《现代越南语词汇学》(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把
惯用语概念成固定词组。在越南语里有一些词相似自由词组,但结构比较稳定,用起来相当
熟悉。组成这类惯用语的词组还保持着独立性,有时这类词组中的词语可以用其他词来替换,
它的意义是通过字面的本义或引申表现出来的。之所以可以把这些词组归类于固定词组,是
因为跟自由词组比较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还相当紧密。按理,词组的这些词会结合在一起,
并会人们通用起来。①作者还拿“bạn nối khố”作比例,他指出“bạn nối khố”是个惯用语,
指很切近的朋友。“Nối”、“khố”跟“bạn”组合起来的这个词组很长时间已经被人们使用起
来。它们之间的关系很紧密,所以整个词组成为语言里的一个单位,“nối”跟“khố”的意义


Nguyễn Văn Tu(阮文修)
:《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
(现代越南语词汇学)
,河内:教育出版社,1986 年,第 143 页
5
已经失去了独立性。类似还有“cười nụ”、“bạn cố tri”、“anh hùng rơm”、“kỷ luật sắt”都被
Nguyễn Văn Tu 称为惯用语。另外,一些固定词组如“lành như bụt”、
“dốt đặc cán mai”、
“giấu
đầu hở đuôi”、“được voi đòi tiên”也都被称为惯用语。
阮善甲(Nguyễn Thiện Giáp)在《越南语词汇学》
(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也把惯用语归
类于自由词组与固定词组之间的中间部分。①他认为惯用语的形式和意义相当于自由词组,它
们的内容成为人们思考与表达时经常需要使用的,可以用来用去像一个具备单位似的。Nguyễn
Thiện Giáp 对惯用语概括范围的观念跟 Nguyễn Văn Tu 的观念比较小,他指出惯用语是多次使
用于各种文本以便连接、留余地、拐弯抹角或强调要表达的某个内容的一些词组。每个风格
都有自己的惯用语,比如口语风格有“của đáng tội”、“nèi khæ vô phãp”、“nói bỏ ngoài tai”;
“thiết nghĩ”、
书面风格有“như đãnèi”、 “cóthể nghĩ rằng”、
“nèi cách khác”、
“trước hết”、
“một
mặt thì”、
“mặt khác thì”、 “đáng chú ý”。②Nguyễn Thiện Giáp 的观念有利于对惯用
“nghĩa là”、
语与成语之间划分的明显性。
在《小学越南语教材词典》,很多学者概括了惯用语的概念,具体如下“是自由的说法,
‘lên mặt dạy đời’、
同时使用频率高成习惯性,跟其他的通用语相似,如‘lên mặt’、 ‘ra oai’。
固定词组分成两类:惯用语以及成语。惯用语因使用频率高而有习惯性的说法,从此成为固
定词组”。
邓氏灵(Đặng Thị Lanh)、裴明算(Bùi Minh Toán)、黎友醒(LêHữu Tỉnh)在《越南语
第一册-培训 12+2 师范中专以及师范本科小学教师的正式教材》
(Tiếng Việt(tập 1)- giáo trình
chính thức đào tạo giáo viên tiểu học hệ CĐSP và SP 12+2)已提出跟 Nguyễn Thiện Giáp 观念贴
近的定义,他们认为“惯用语是跟自由词组很贴近的固定词组,是有留余地、拐弯抹角、转
折、提示或引别人注意、创造交际环境、交际气氛的说法、表达法”。各学者还把惯用语划分
为两类:口语与书面语。
杜友洲(Đỗ Hữu Châu)却认为惯用语是固定词组的一部分之一,大部分没有中心语,没
有结构。它们是一定词组多次使用的公式,没有定名的作用,也没有色太化事物、活动、性
质、状态。而主要用来连接、留余地、转折以及表现各种说法。他把“chuột sa chỉnh gạo”
“chuột
sa lọ mỡ”或表现事物、活动、性质、状态各种色太的词组如“mắt lươn”、
“mắt phượng”、
“dai
như đĩa”、“chạy long tóc gáy”归类于名语或成语的一类。而惯用语只包括不充当句子成分的
词组,而有转折、插入的功能。③
黄批(Hoàng Phä)(2017)在《越南语词典》(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里已指出惯用语是使


Nguyễn Thiện Giáp(阮善甲):《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
(越南语词汇学)
,河内:教育出版社,1985 年

Nguyễn Thiện Giáp(阮善甲):《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
(越南语词汇学)
,河内:教育出版社,1985 年,第 109 页

Đỗ Hữu Châu(杜友洲) :《越南语词汇学教材》 ,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用时间长而成习惯的词组,它的意义可以从每个词的意义判断出来。①
总的来说,各学者对惯用语的定义向来比较充当、具体。根据各学者关于惯用语的研究
再进一步仔细地研究可以确定惯用语的功能,具体是拐弯抹角、留余地功能。

第三节 研究范围

本文主要以四套发展汉语的教材作为研究依据,具体是《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
(徐桂梅、牟云峰 2005、武惠华 2005),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下)》
(岑玉珍 2005、杨
存田 2005),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上、下)》
(路志英 2006、王改改 2006),
《发展汉语:
高级汉语口语(上、下)》
(王淑红 2005、李禄兴 2006)。由于这四套材料的惯用语数量偏少,
形式、结构、意义方面不够丰富多彩,所以本人在《汉语惯用语词典》②中再收集一些比较常
用的惯用语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人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问卷调查及平时语料的收集,详细分析母语为越南语的学
生习得汉语惯用语所产生的偏误,归纳偏误类型,找到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和
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Hoàng Phä(黄批)《Từ điển Tiếng Việt》
(越南语词典)
,河内:宏德、文朗出版社,2017 年

黄斌宏: 《汉语惯用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 年
7
文献资料法:参考教材、词典、期刊与学位论文等文献资料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
对比分析法: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汉语惯用语与越南惯用语的区别,从而确定汉语
惯用语的特征。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越南学习者的惯用语习得情况。
归纳总结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和结果分析,归纳总结汉语惯用语教学的情况,
进而提出针对中高级越南学生的汉语惯用语教学法。

8
第二章 越南学生学习惯用语情况调查

第一节 惯用语概述

一、定义
笔者在研究过程当中发现,越南学生对惯用语这个概念有时也一头雾水,分不清哪个是
成语,哪个才是惯用语。因此想在这个方面来引用几个学者的定义,加用归纳法来划分惯用
语和成语。
在汉语的词汇里,成语、谚语、歇后语的名称已早出现,但惯用语这个名称却是后起的。
上个世纪 50、60 年代,沿着语言研究的深化,学者发现汉语里存在着诸多比较独特的语言现
象。它们跟谚语和成语都不同,从而引起学界的注目。有学者开始用惯用语这三个词来指称
这种语言现象。
马国凡指出:“惯用语本身是一种定型的词组。它的结构是词组,意义却是整体化了的。
比如,我们管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叫‘炒冷饭’,管奉承人叫‘戴高帽子’,
‘炒冷饭’和‘戴
高帽子’就都是惯用语。
‘炒冷饭’和‘戴高帽子’从结构上看都是词组。
‘炒冷饭’是‘炒’
和‘冷饭’的组合,‘戴高帽子’是‘戴’和‘高帽子’的组合。从意义上看,‘炒冷饭’的
整体意义不同于‘炒’和‘冷饭’的个体意义,
‘戴帽子’的整体意义也不同于‘戴’和‘高
帽子’的个体意义。 定型的惯用语与一般词组不同:惯用语是字面意义的虚指,一般词组则
是实指”①。
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则把惯用语与谚语、成语、歇后语归成“熟语”一类:
“惯用
语是一般人所熟悉和经常使用的固定词组,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但是有些可以
拆散开来,插进一些别的词语,它们的固定性并不很强。”② 胡裕树先生再次确定了惯用语在
汉语词汇中的地位。从此,惯用语的名称开始被许多学者使用。
李行健和刘叔新认为:
“惯用语是从字面上可以直接理解的固定词组,由于它的意义是组
成成分的意义的组合,它没有成语那种比喻的形象烘托”③。他们还指出:成语,惯用语不能


马国凡:
《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年

胡裕树:
《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年

李行健、刘叔新:
《词语的知识和运用》,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105 页
9
明显地划分出来,
“有的成语只有微弱或不完全的意义双层性,有的惯用语,部分的组成部分
含有比喻性”,从此,字面意义局部的不是真实意义,跟成语有点相似。李行健和刘树新先生
特别强调,惯用语的意义不是语素的字面意义的总和。
从上面已述的几个定义,可以归纳出,惯用语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比喻、
引申等途径来表达更深一层的意义。惯用语的实际意义则强调转化。
惯用语这个名称并不是完全理想的,因为它跟其他熟语在某个意义上也都有惯用性,只
是到现在还找不到更合适的叫法来代替。这个名称已经约定俗成,很难改变,也不用更改了。
二、感情色彩
惯用语大部分带有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本文研究方向是从调
查越南学生学习惯用语所遇到的错误来分析原因,而感情色彩是对越南学生惯用语的理解有
很大影响。因此,笔者想从这个方面进行探讨。
惯用语蕴含了中国丰厚的历史积淀,它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风俗习惯、大众的情感态
度、价值取向,所以具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惯用语大部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大多数具有贬
义感情色彩,主要用来讽刺社会现实,或给人民供给经验教训,以便后代在生活或学习中避
免犯到错误,比如“穿连裆裤”、“打官腔”、“扯后腿”等。比较起来,褒义色彩的惯用语少
得多,如:“白手起家”、“半边天”、“沉默是金”、“打抱不平”等。除了褒贬色彩的,还有中
性的惯用语,它只占了小部分,如“单干户”、“打夜作”、“倒插门”等。另外,还有小部分
惯用语不仅带有褒义感情色彩,而在其他情景中还带有贬义感情色彩,如:“称兄道弟”、
“一
本正经”等。
惯用语除了实际意义外,还隐含着感情色彩的意义。在具体情况下,如果忽略了语境和
对象,会导致语用错误。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学汉语时最重要的就是实际运用。但在学习过
程中,学习者常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也就是说,他们掌握了一个惯用语时,只知道意思却
不关注它的语言色彩和语用条件,使用时不分褒贬。
汉语惯用语是一种典型的汉民族文化词汇,它反映的是汉族文化的特点,包含了汉民族
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深刻的文化因素,折射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代表了中国
人的人生哲学。只有广泛联系汉民族历史、民俗、思维、心理等各方面知识,才能做到对惯
用语的透彻理解和准确应用。
三、结构、分类
(一)结构
惯用语在结构上有的是词组,有的类似于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笔者所说的是相当的,
是指惯用语作为语汇单位存在的时候,具有相当句子的结构,但没有一定的语调,不是完全
意义上的句子。
10
温端政、温朔彬(2014)在《惯用语》这一书里从结构类型已经把惯用语分为两个大类,
是单语节型和双语节型惯用语。他们又根据结构特点、语法关系的不同把这两个大类分成很
多小类。①但“单语节”与“双语节”这两个概念会使人难懂,容易误会。为了方便论文对这
两个概念进行简单化,用别的说法来概念,也从结构类型把惯用语分为两个大类,是简单型
和复杂型惯用语
1.简单型惯用语的类型
简单型惯用语字数不一样,有的三、四个字,有的八九十来个字。根据结构又能分为词
组型、单句型和复句型。简单型惯用语,根据组合成分所形成的语法关系又可分为偏正词组
型、述宾词组型、述补词组型、连谓词组型、兼语词组型、联合词组型。偏正词组型有的属
于定心词组型,由定语和中心词组合成,如“两张皮”、“没嘴的葫芦”、“没笼头的马”、“热
锅上的蚂蚁”、
“泄了气的皮球”;有的属于状心词组型,由状语和中心词组合成,如“两面光”、
“随风倒”、
“连锅端”、
“空口说白话”、
“往脸上贴金”、
“一棍子打死”。述宾词组型由述语和
宾语两个部分组成,这种类型的惯用语比较多,如“炒冷饭”、“泼冷水”、“吃哑巴亏”、“耍
嘴皮子”、“卖狗皮膏药”、“不知天高地厚”等。述补词组型由述语和补语两个部分组成,这
种类型的惯用语比较少,如“矮半截”、“吃不开”、“蒙在鼓肚里”、“乱成一锅粥”、“摆到桌
面上”等。连谓词组型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如“先打后商量”、“吃不了兜着走”、“骑着驴
找马”、“带着铃铛去做贼”、“穿上新鞋走老路”等。兼语词组型由一个述宾短语套一个主谓
短语构成,其中述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主语,如“赶笨鸭子上架”、“拉住黄牛当马骑”、
“有眼不识泰山”等。联合词组型由语法性质、结构关系相同或相近的两个部分构成,如“脸
红脖子粗”、“吹胡子瞪眼”、“认钱不认人”、“缺胳膊短腿”、“横挑鼻子竖挑眼”等。单语节
单句型惯用语,这种类型的惯用语,相当于一个单句,如“耳朵软”、“脸皮厚”、“狗咬狗”、
“肉烂在汤锅里”、
“胳膊肘子往外弯”。单语节复句型惯用语,结构形式是一个语节,但语义
内容则表现为一种复句关系,包括几种类型,条件关系型(惯用语的一部分表示有或没有某
种条件,另一部分表示在这种条件下所发生的情况或产生的行为,如“有奶便是娘”、“不撞
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下泪”)、让步关系型(惯用语的一部分讲某种假定性的事实,另
一部分讲这种假定性事实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情况,或采取的行动,如“泰山压顶不弯腰”、
“打
着灯笼没地方找”)、转折关系型(是由语义相反或相对的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讲某种事实
或现象,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相反或相对,如“吃力不讨好”、“中看不中吃”、“好心不得好
报”、“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果关系型(前后两部分语义上具有因果性,如“打骡子马惊”、
“树倒猢狲散”、“打着绵羊驹驴战”)、目的关系型(如“打肿脸充胖子”、“杀鸡给猴看”)、
连贯关系型(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是承接的,其中有个重复的语素,使得前后连接得更加紧


温端政、温朔彬:
《惯用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年
11
密,如:“现烧香现捏佛”、“说曹操曹操就到”)。
2.复杂型惯用语的类型
复杂型惯用语由两个语节组成,两个语节之间有明显的停顿,书面上中间常用逗号(,)
或顿号(、)隔开。两个语节都是对偶并列式,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相同。如“茶不思,饭不
想”(是由两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组成的)、“陈芝麻,烂谷子”(是由两个相同的偏正结构组成
的)、“挂羊头,卖狗肉”(是由两个相同的述宾结构组成的)。这与单语节联合词组型的惯用
语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人生地不熟”、
“陈猫古老鼠”,进行比较一下,就发现“人生地不熟”、
“陈猫古老鼠”前后两个部分联系得比较紧,而且结构方式不同。从此,可以把复杂型惯用
语分为并列型和非并列两个小类。
惯用语在结构上有相对的固定性,是词组的共同特点,表现在惯用语上更为明显。一方
面,惯用语具有固定的结构,这使它跟自由词组区别开来。另一个方面,惯用语的结构具有
灵活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种,有的惯用语某个语素可以进行同义或近义替换,
如“大眼看小眼”、
“大眼望小眼”、
“大眼瞪小眼”。这种同义、近义语素的变换现象,不仅于
述语,有的宾语也可以替换。如“打秋风”、
“打抽丰”、
“打秋丰”、
“打抽风”。第二种,有的
惯用语结构成分可以拆开,插入其他成分,这种现象常见于述宾词组型的惯用语,述语和宾
语之间多可分开。如“碰钉子”、
“碰软钉子”、
“碰大钉子”、
“碰硬钉子”、
“碰橡皮钉子”。第
三种,有时可以改变结构关系或调换语序,如“黄土埋了半截”、“黄土买到脖子”、“半截身
子入土”。第四种,结构形式可以扩展或紧缩,如“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
“大事化
小事,小事化无事”、“将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
(二)分类
各位学者对惯用语的分类曾做过许多探讨。孙维张先生认为可以从功能和性质两个方面
来划分惯用语①,他指的“功能”就是惯用语在言语表达中的作用,即语义表达功能;他所提
到的“性质”就是惯用语的整体的语法性质。根据惯用语的语义表达功能,可以把惯用语分
为两类:一类主要是表现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以及行为的状态和方式的,称之为“描绘性”的。
描绘性惯用语的整体语义表达功能具有描绘性,有的是偏正结构中的“定心型”,中心语表示
一般的概念,前面的定语是描绘性的修饰语,如“顶头上司”、
“黄毛丫头”。孙维张学者认为
这类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是利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段,对事物或其性状,行为动作进行
描绘”,②再现出来抽象事物,让人们去感受具体形象,从此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如“拿
手好戏”、
“眼中钉”、
“旧皇历”用的是比喻手法,
“锅碗瓢盆”用的是借代手法。另一类主要
是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的,称之为“插说性”的。插说性惯用语在语言运用中,它的功


孙维张:
《汉语熟语学》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年,第 18 节

孙维张:
《汉语熟语学》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第 18 节
12
能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可分为五种:一是提起话头,如“别的不说”、
“话休絮烦”;
二是提起听话人注意,如“你们晓得”、
“大家知道”;三是表明说话人的态度,如“实不相瞒”、
“毫无疑问”;四是对自己的话语进行解释,如“这就是说”、“一般来说”;五是用来进行总
结,如“总而言之”、
“综上所述”。按照惯用语的语法功能,张先生认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
是体词性惯用语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一种人、一种事物或一种状态和性质,如“母
老虎”、“风凉话”、“硬骨头”、“热心肠”等。另一类是谓词性惯用语,相当于一个动词或形
容词。它的语义表达可划分为两小类:以动作、行为为中心,如“安钉子”、
“出洋相”;以事
物的性质、状态为中心,如“一窝蜂”、“钻牛角尖”。
从上面可以看出,孙维张主张先从功能和性质给惯用语分类,然后又根据不同的语义表
达功能和语法性质进行再分类。但这一分类法有着明显的疏漏之处。一是根据语义表达功能,
把惯用语分为描绘性惯用语和插说性惯用语,并不妥当。因为所谓“插说性惯用语”并不是
语汇单位,它实际上是自由词组,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二是不注意划分词和语,常混在一
起。三是不注意划分惯用语和成语。
武占坤却按照惯用语的字数来划分为两类:简言惯用语和多言惯用语,然后又分别在分
类①。他按字数把简言惯用语分为三言式、四言式和五言式三类;按感情色彩分为贬义的、褒
义的和中性的三类;按结构分为动宾式、偏正式、主谓式、主谓宾式、并列式五类。而多言
惯用语根据感情色彩分为“表示否定意味的”和“色彩是褒义和中性的多言惯用语”。可以说
武占坤把惯用语分为“简言惯用语”和“多言惯用语”只是从字数上分,而不是根据意义、
结构、性质或功能等来分,没有多大实质意义。而且也存在语、词部分的现象。
言佳佳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论文中根据惯用语语义生成方式的不同却
把惯用语分成四大类:隐喻转喻类、举例说明类、背景知识类、约定俗成类。其中她还把隐
喻转喻类分成三小类:隐喻类(如:半边天、穿小鞋、泼冷水、走后门、交白卷、碰钉子、
血汗钱等)、转喻类(如:热心肠、老顽固、石榴裙等)以及部分发生隐喻部分发生转喻类(如:
铁饭碗、铁交椅、门外汉等)。言佳佳认为有一些惯用语只通过字面意义会难以理解规约意义,
必须依赖语言材料才能理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如“不到黄河不
死心”、
“风马牛不相及”、
“蚂蚁啃骨头”、
“羊毛出在羊身上”。对于背景知识类惯用语,她指
出只能通过背景知识才能理解惯用语的规约意义,这也是外国人掌握惯用语的难题,因为这
也同义与需要理解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她还列出七条背景知识类惯用语:
“东道主”、
“马拉松”、
“马大哈”、
“莫须有”、
“破天荒”、
“敲竹杠”、
“好好先生”。至于约定俗成类惯用语,在核心
惯用语中一共只有六条,如: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顺眼”、
“呱呱叫”、
“三下五除二”、
“有
两下子”、
“有一手”,这类惯用语的特点就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理据可循的。这种分类法主要


武占坤:
《汉语熟语通论(修订版)
》,河北“石家庄”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3

是从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两个意义来划分的。
那如何做好惯用语的分类呢?我们应该探讨新的思路和做法,就是根据惯用语的结构和
语义来进行划分惯用语。
根据惯用语的结构分类,这种做法具有界限清楚的优点。把惯用语分成七大类:单语节
词组型、单语节单句型、单语节复句型、双语节并列型、双语节非并列型、三语节并列型、
四语节并列型。根据惯用语的语义表达方式分类,可以把惯用语分为六类:白描式、引申式、
比喻式、借代式、夸张式、拟人式。
四、语法功能
惯用语在结构上有的相当于句子,单独成句;有的相当于词组,在句子里作句法成分也
可以作句子成分。在结构上属于句子型的惯用语运用时可以单独成句。惯用语单独成句时跟
谚语一样,前面也常加上“俗话说”、“俗语说得好”等,表示它的俗语性质。
由于在结构方面惯用语带有灵活多样性,所以在语法功能上也具有很多特点。温端政认
为惯用语有的作用相当于词组,在句子中作句法成分,有的作用相当于句子,单独成句或充
当复句里的分句,也可以做句子成分。②
1.作主语:惯用语能充当主语属于体词性结构,带有名词性质。如:
(1)他的顶头上司真不会做人。
(2)这么干,铁饭碗也会变成泥饭碗,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3)开场白说一些真诚话。
2.作谓语:惯用语能充当谓语属于谓词性结构,带有动词性质,前面常加上“就”、
“又”、
“真”、“别”。如:
(1)大卫不肯参加球赛,因为他知道他的球艺不好,而他又爱面子。
(2)你对这套型公寓满意吗?那座旧公寓真不顺眼。
(3)他翻白眼,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
(4)许多厂商将旧产品改头换面变成新产品,这种企图欺骗消费者的作法,殊不可取。
3.作宾语:惯用语能充当宾语属于体词性结构,带有名词性质,前面常加上“个”、
“是”、
“叫”。
(1)我的一番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
(2)我们劝过阿政很多次,但他全当做耳边风,以致事态越来越严重。
(3)确切地说,经理就是宾馆款待客人的东道主。
(4)对于一直坚持锻炼身体的大卫来说,干这些体力活简直是小菜儿一碟。


言佳佳: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年

温端政:
《中国惯用语大全(辞海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年
14
4.作状语:惯用语能充当宾语属于体词性结构,带有名词性质;谓词性结构的惯用语有
时也作状语。如
(1)爸爸出远门了,要三年五载才能回来。
(2)幸亏事先王大力给我看过这个地方的地图,于是我熟门熟路地找到一个超市。
(3)他把那事添枝加叶地向校长报告了。
(4)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在校园里散步。
5.作定语:体词性或者谓词性的惯用语都能充当定语,如:
(1)爸爸,收音机不是拖后腿的东西。
(2)如果你在家工作,你应该考虑给自己弄一个像模像样的工作空间。
(3)看他们夫妻两人含情脉脉、心心相印的样子,有多幸福啊!
(4)那个要人彬彬有礼,是一位毫不摆架子的人。
6.作补语:惯用语充当补语时常加上助词“得”,有时用量词“个”引进。如:
(1)那只动物气得龇牙咧嘴。
(2)他因经商失败,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
(3)小女孩疼得哭丧着脸。

第二节 问卷设计

一、语料来源
文章主要使用四套中高级汉语综合教程、中高级口语教程,这四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四套教材分别是《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下)》
(徐桂梅、牟云峰 2005、武惠华 2005),
《发
展汉语:高级汉语(上、下)》
(岑玉珍 2005、杨存田 2005),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上、
下)》
(路志英 2006、王改改 2006),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口语(上、下)》
(王淑红 2005、李
禄兴 2006)。具体情况如下: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上)》(徐桂梅、牟云峰 2005)一共有五个惯用语,包括:打交
道(第 15 课)、护身符(第 3 课)、马马虎虎(第 15 课)、小气鬼(第 3 课)、有两下子(第
14 课)。

15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武惠华 2005)一共有 18 个惯用语,包括:白日梦(第
23 课)、败家子(第 18 课)、不顺眼(第 18 课)、不像话(第 18 课)、出洋相(第 18 课)、打
招呼(第 28 课)、丁是丁,卯是卯(第 19 课)
、话匣子(第 29 课)、闹笑话(第 29 课)、碰
钉子(第 19 课)、人见人爱(第 16 课)、伤脑筋(第 22 课)、守财奴(第 18 课)、无论如何
(第 17 课)、心上人(第 16 课)、幸运儿(第 23 课)、一股脑儿(第 22 课)、一口气(第 16
课)。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
(岑玉珍 2005)一共有 33 个惯用语,包括:闭门羹(第 1
课)、称兄道弟(第 7 课)、吃喝玩乐(第 2 课)、大块头(第 2 课)
、低三下四(第 11 课)

东道主(第 3 课)、鬼迷心窍(第 10 课)、话里有话(第 11 课)、混日子(第 8 课)、胡说八
道(第 4 课)、见钱眼开(第 9 课)、精打细算(第 7 课)、久而久之(第 6 课)、侃大山(第
14 课)、开场白(第 6 课)、宽宏大量(第 14 课)、驴肝肺(第 12 课)、马不停蹄(第 3 课)、
没好气(第 4 课)、热气腾腾(第 8 课)、神经兮兮(第 4 课)、熟门熟路(第 15 课)、下不为
例(第 9 课)、橡皮筋(第 4 课)、像模像样(第 8 课)、虚虚实实(第 4 课)、一本正经(第
12 课)、一团糟(第 11 课)、一溜烟(第 8 课)、有色眼镜(第 1 课)、龇牙咧嘴(第 10 课)、
做手脚(第 9 课)、走投无路(第 15 课)。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
(杨存田 2005)一共有 45 个惯用语,包括:爆栗子(第 4
课)、摆架子(第 4 课)、摆龙门阵(第 4 课)、冰山一角(第 9 课)、拆东墙补西墙(第 6 课)、
嗤之以鼻(第 4 课)、打抱不平(第 2 课)、定时炸弹(第 1 课)、翻白脸(第 4 课)、粉墨登
场(第 1 课)、风云人物(第 8 课)、改头换面(第 10 课)、供不应求(第 10 课)、厚脸皮(第
1 课)、花天酒地(第 6 课)、化整为零(第 1 课)、见怪不怪(第 9 课)、开门见山(第 14 课)

哭丧着脸(第 2 课)、苦尽甘来(第 14 课)、老掉牙(第 14 课)、聊以自慰(第 3 课)、炉火
纯青(第 8 课)、明里暗里(第 13 课)、牛脾气(第 2 课)、攀龙附凤(第 5 课)、起死回生(第
10 课)、敲边鼓(第 1 课)、清一色(第 5 课)、全天候(第 5 课)、群起而攻之(第 4 课)、三
年五载(第 14 课)、三言两语(第 8 课)、十字架(第 10 课)、势利眼(第 4 课)、套近乎(第
4 课)、添枝加叶(第 4 课)、想当然(第 5 课)、小报告(第 4 课)、小菜儿(第 1 课)、心腹
之患(第 11 课)、心心相印(第 8 课)、血汗钱(第 2 课)、冤家路窄(第 5 课)、在劫难逃(第
6 课)。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上)》
(路志英 2006)一共有八个惯用语,包括:有出息(第
2 课)、打招呼(第 2 课)、闹别扭(第 4 课)、找麻烦(第 4 课)、男子汉(第 6 课)、凑热闹
(第 7 课)、抬不起头来(第 9 课)、保护神(第 10 课)。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下)》(王改改 2006)一共有六个惯用语,包括:白手起家
(第 3 课)、凑份子(第 8 课)、东道主(第 13 课)、老大难(第 9 课)、无价之宝(第 6 课)、
16
献殷勤(第 2 课)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口语(上)》
(王淑红 2005)一共有 12 个惯用语,包括:举手之劳
(第 1 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 3 课)、有过之而无不及(第 6 课)、三三两两(第 6 课)

狼吞虎咽(第 7 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 12 课)、隔三差五(第 14 课)、斤斤计较(第
14 课)、久而久之(第 14 课)、合情合理(第 14 课)、掏腰包(第 14 课)、大手大脚(第 14
课)。
由于这四套材料的惯用语数量偏少,形式、结构、意义方面不丰富多彩,所以论文在《汉
语惯用语词典》①中再收集一些比较常用的惯用语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有:“爱面子”、“半边
天”、“炒鱿鱼”、“炒冷饭”、“沉默是金”、“吹牛皮”、“穿小鞋”、“打折扣”、“打主意”、“打
官司”、
“打光棍儿”、
“顶头上司”、
“丢面子”、
“耳边风”、
“喝西北风”、
“红眼病”、
“黄昏恋”、
“黄金周”、
“活地图”、
“交白卷”、
“脚踩两只船”、
“开夜车”、
“开绿灯”、
“笼子不怕累”、
“落
汤鸡”、
“落井下石”、
“马大哈”、
“没面子”、
“拍马屁”、
“拍桌子”、
“贫极无君子”、
“泼冷水”、
“气管炎”、
“热心肠”、
“人不知,鬼不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书呆子”、
“死脑筋”、
“谈何容易”、“铁饭碗”、“拖后腿”、“眼中钉”、“走后门”、“走过场”、“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
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三、四年级学生共 222 名参加调查,收回问卷 220 份,其中有效
问卷 215 份,作为论文所研究的语料。除此以外,笔者还进行收集学生关于惯用语的作业、
试卷来做研究语料库。
二、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一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选择出句子中的惯用语的恰当解释,第二部分选择
恰当的惯用语填空,这两个部分都用来考察学生在有语境的情况下对惯用语含义的理解;第
三部分选择对提出的惯用语的了解程度,主要考察学生对惯用语掌握的熟识程度;第四部分
回答问题,考察学生学习惯用语的策略和态度。
第一部分提供了 20 个惯用语,主要使用以上所述两套教程中出现的惯用语。每个惯用语
有三个答案,要求学生给提出的 20 个惯用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第二部分有 10 个句子,要求学生按照已提供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惯用语填空。
第三部分提供 10 个惯用语,每个惯用语有 3 个答案,分别是 A.不清楚含义,B.知道含义
但不知道用法,C.知道含义与用法,从此能让学生对惯用语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部分提供 5 个问题,跟学习惯用语的策略和态度有关的,主要有以下问题:
1.你对惯用语感兴趣吗?
2.你觉得这些题难吗?


黄斌宏:
《汉语惯用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 年
17
3.你用汉语交流时常用惯用语吗?
4.你认为最能很快地记住这些惯用语的方法是什么?
5.你觉得应该学会这些惯用语吗?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一、学生准确地运用惯用语的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分析后可以看出,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习得惯用语
时有些惯用语在语用、意义方面还是使用得很正确,很少出现失误。比如“不顺眼”、“沉默
是金”、“交白卷”、“开绿灯”等。其原因在于一些汉语惯用语在越南语里也有相应形式,比
如:
例如 1:
汉语惯用语:不顺眼
越南语相应形式:Không thuậnmắt
直译: 不 顺 眼
汉语惯用语变形: 看谁不顺眼
越南语相应形式: Thấy ai không thuận mắt

例如 2:
汉语惯用语: 开绿灯
越南语相应形式:Bật đèn xanh
直译: 开 灯 绿
汉语惯用语变形:给谁开绿灯
越南语相应形式:Bật đèn xanhcho ai
直译: 开 灯 绿 给 谁
二、学生误用惯用语的情况
在分析调查问卷过程当中,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习得惯用语时除了一

18
些使用惯用语的正确点,也出现了不少失误。这些失误关于三个方面,具体是语义、语法、
语用。从收集资料过程中,通过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偏误,具体如下:
(一)语义偏误
1.字面意义当成实际意义
除了不了解惯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外,越南学生还把字面意义当作实际意义。惯用语的意
义并不是构成惯用语的各成分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温端政认为,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只是语
源意义,字面意义不能起作用,只有抽象性的虚指义或泛指义才是实际意义。① 只有通过比
喻、借代等修辞手段惯用语才能体现出实际意义,再说这个实际意义与字面意义有很大的差
别,完全不相同。对越南学生来说,他们没有汉文化背景所以很难从字面意义联系到实际意
义,使用的时候常发生错误或者回避使用惯用语。
例如 1:每次洗澡时,妈妈都给我泼冷水。
例如 2:我爸爸开出租车的,每天都要开夜车,开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家。
例如 1 的“泼冷水”通常用来打击别人的热情或让人清醒,并不是指一般的水。例如 2
的“开夜车”比喻夜间工作或学习熬到很晚,而例如 4 中所表达的是开车开了一个晚上。由
此可见,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相差甚远,若不了解惯用语的比喻义,而误会字面意义成实际
意义,就很容易在语言交际中产生偏误。
2.语义不明导致误用
在惯用语常出现的语义偏误中,还有一种归于语义不明的偏误。
例如 3:我跟女朋友去饭店吃饭,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指为避免纠纷而对发生的问题或所见到的事情装作不知,多用于
对不好的、不应该的事情。例如 3 表达得不清楚,让人难以理解,不知是对周围顾客的不好
的行为还是对饭店的服务不周到假装没看见。
例如 4:在亚洲,一个女孩子如果到了三十岁还在打光棍儿,就该着急了。
“打光棍儿”主要用于男人,而学生在例如 4 已经误用了这个惯用语。
(二)语法偏误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惯用语的语法功能相当于词,但是实际上它比词还更复杂。从结构
上看,惯用语有动宾、偏正、连谓、联合、主谓、补充、等结构方式。越南学生在运用惯用
语时往往把它跟词的语法性质和功能混在一起,所以常出现了很多偏误。根据问卷调查学生
常犯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误用动宾式惯用语:
很多惯用语,特别是动宾式惯用语一般是不能带宾语的,可是大部分越南学生使用时把


温端政:
《汉语语汇学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
19
惯用语当成动词,直接带宾语的。这种类型的错误相当大的。
例如 1:她碰钉子了我的邀请。
例如 2:经理炒鱿鱼我了!
上述的“碰钉子”、
“炒鱿鱼”都是动宾式的惯用语所以不能直接带宾语。例 1 应改为“她
对我的邀请已碰钉子了”。例 2 改为“我被经理炒鱿鱼了”。
2.误作句子成分:
偏正式惯用语可分为定中和状中结构,比如“白日梦”是定中结构的,可以作主语、宾
语和定语,但有时学生就把它当成谓语成分。
例如 3:他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大明星,真是白日梦!
“白日梦”是名词性的,不能直接作谓语,通常加上“做”。例如 3 应改为“他希望自己
以后能成为大明星,真是白日做梦”。
3.搭配错误
惯用语的固定性要求搭配对象固定的,不能轻易更改的。学生若不认真掌握惯用语的搭
配形式会容易导致偏误。
例如 4:我到他公司联系时,总是喝闭门羹。
例如 5:不要听凭耳边风刮来刮去,成事要靠自己。
以上所述的例句中惯用语的搭配对象都是错误的。例如 4,“喝闭门羹”应改为“吃闭门
羹”,学生看见“羹”就以为是字面意义上的“羹”,所以用错了搭配对象。例如 5 的“耳边
风”,学生也如此用错了搭配动词,应改为“吹耳边风”。
除了这些搭配词组以外,还有一些惯用语的固定搭配也需要学生认真地把握,如“喝西
北风”、“炒冷饭”、“泼冷水”、“吹牛皮”等。
4.误解惯用语的灵活性
惯用语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固定性,但除了固定性以外有一些惯用语还有了灵活性,可
以拆开、插入其他成分。如“炒她的鱿鱼”、“拍上级的马屁”等。但也有例外的,有一部分
动宾式惯用语没有这个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在运用惯用语时也经常碰到这种错误。
例如 6:他工作没做好,常穿经理的小鞋。
例如 7:我说的话他全当成耳边的风。
例如 8:你是劝我不要打他的官司?
例如 6 的“穿小鞋”常用的格式是“给谁穿小鞋”,通过介词引入被施事者。例如 6 应改
为“老板常给他穿小鞋”。学生常把所学的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插入相关成分的格式过度泛化,
造成了偏误的出现。例如 7 的“耳边风”是有固定性的,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应改成“我说
的话他全当成耳边风”。例如 8 的“打官司”也有固定性的,应改为“你是劝我不要跟他打官
20
司?”。
5.不理解惯用语的“词性”
惯用语的语性是指惯用语的语法特征,但由于教材编写的内容在对惯用语的解释中一般
没有语性的说明,从此引起学生无法对语法功能做出判断,导致运用惯用语的偏误。
例如 8:我们班的班长很热心肠。
例如 9:他以为他的工作很铁饭碗。
例如 8 的“热心肠”是一个名词性的惯用语,指“很热心的人”。学生已经学过“热情”
的意思和用法,就把“热心肠”当作形容词。例如 9 的“铁饭碗”是指“很非常稳定的工作
或职位”,是一个体词性的惯用语,但学生也一样把它当作形容词来造句。
例如 10:我和邻居的打交道很好。
“打交道”是动宾式的惯用语而学生把它当成体词性来使用。例如 10 应改为“我和邻居
的关系都很好”。
(三)语用偏误
因为惯用语有明显的口语色彩所以限制了它使用的语言环境,所以如果不能掌握使用场
合或不了解感情色彩就随便运用很容易闹笑话或造成尴尬。
1.误用惯用语
通常在交际场合中惯用语适用于非正式的,可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包括越南学生在内,
都以为惯用语生动,又有戏弄的特点,能用惯用语让气氛更加活跃。因此学生在正式庄重的
场合误用惯用语。
例如:在新年招待会上,领导宣扬取得了成功的员工,不鼓励炒冷饭的现象。
“炒冷饭”指的是“言语或行为等缺乏新意”,但具有口语色彩,不适合使用在这个正式
的场合下。
2.惯用语色彩意义理解不当
惯用语中反映着中国社会的风俗习惯、生活观点、文化价值。由于文化背景的区别,很
多外国学生,特别是越南学生对惯用语的理解仅限于字面意义,很少关注惯用语的感情色彩,
从此不能正确地使用。
例如 1:他很喜欢读书,同学都说他是书呆子。
“书呆子”含有贬义色彩,指只会读死书却不懂得联系实际的人,而句子本意是表达读
书很刻苦、很认真,显然表达的意义不一致,贬义词褒用了。
例如 2:在西方,大部分人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工作,半年拼命的工作,剩余的半年
去旅行。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工作或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恒,但却带有贬义色彩,
21
不能用于含有积极性的句子中。
掌握惯用语的色彩意义是学生习得惯用语过程当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如果不了解惯用语
的色彩意义,就很容易造成运用惯用语的错误。
例如 3:我们都参加今天的晚会,希望在新年里能出洋相。
“出洋相”的确是指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但却有贬义色彩的,带有“闹笑话、丢丑”
的意思。用在这句里表明“我们”自己的意愿,显然感情色彩是相反的。
例如 4:张宏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旷课,学校决定炒他的鱿鱼。
“炒鱿鱼”主要是指“职工被老板开除”,多用于领导对下属、老板对职工。而老师和学
生之间没有雇佣关系的,这里“炒鱿鱼”的使用对象出现了失误。
例如 5:那些坏人真是有两下子。
“有两下子”指有本事或有办法,带有褒义感情色彩,有赞许的意思,而例如 5 却把这
个词和“坏人”用在一起,误用了惯用语的色彩意义,混淆褒贬义。

22
第三章 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语义偏误原因分析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当中出现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虽然这种失误已经被老
师修改过,但在运用时学生却不发现出自己的偏误。造成越南学生使用惯用语偏误的原因可
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鲁健骥教授指出:
“根据中介语理论,第二语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
原因包括:本族语、本族文化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把掌握的目的语知识对学习新的目的语
知识的干扰,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教学中的讲解和训练中的失误等。”① 本文以这个理论为基
础,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已经仔细地找出影响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一、误解字面意义
因为惯用语使用了借代法、比喻法、夸张法等修辞手法所以具有双层性和变异性,这个
含义并不是组成成分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抽象性的虚指义或泛指义有时才是它的实际
意义”②,惯用语本身还有固定性和灵活性。使得学习者感到毫无规律可循,他们可能会认识
惯用语中的每一个字,明白它们所隐含的意义,但对整个惯用语来说能理解它的含义就没那
么简单。从此造成误解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如“开夜车”从字面上理解为“晚上开车”或“开
一晚上车”,“拍马屁”理解为“用手掌轻轻地打马的屁股”等。
二、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是导致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偏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
因因素。刘询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指出,所谓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
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
偏误”③。
由于惯用语隐含着一个深厚的传统文化,使得越南学生对汉语产生兴趣,但大多却没有
中国文化背景知识,在学习语言和文化时,很容易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并运用惯用语,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年第 4 期第 122 页

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第 106 页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94 页
23
这样就会出现母语负迁移现象,干扰学习者对惯用语的正确理解,也就是说母语负迁移对二
语习得有很重要的影响。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如果不真正地掌握就很
容易用母语思维去理解,对惯用语的习得也如此受到母语的影响。
惯用语蕴含了中国丰厚的文化历史,记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
等。这就使得越南学生在习得惯用语时很容易接受和理解与自己母语文化相似的内容,反之
则会很难理解。
比如汉语惯用语的“白日做梦”在越南语里也有相应形式就是“Nằm mơ giữa ban ngày”
所以越南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个惯用语。
汉语:白日做梦
越南语:Nằm mơ giữa ban ngày
直译:做梦 中间 白 日
除此以外,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

例如 1:
汉语:开绿灯
越南语:Bật đèn xanh
直译:开 灯 绿

例如 2:
汉语:交白卷
越南语:Nộp giấy trắng
直译:交 卷 白

例如 3:
汉语:泼冷水
越南语:Dội gáo nước lạnh
直译: 泼 蠡 水 冷

例如 4:
汉语:眼中钉
越南语:Gai trong mắt
直译:刺 中 眼
24
例如 5:
汉语:聋子不怕雷
越南语:Điếc không sợ súng
直译:聋子 不 怕 枪
但汉语惯用语的“闭门羹”在越南语里的相应形式不用“羹”的形象来形容,而且越南
学生把“羹”翻译成越南语就是“canh”。而在越南语里“canh”的搭配动词就是“uống”,说
成“喝闭门羹”,因此造成习得这个惯用语的偏误。
汉语:喝闭门羹 
直译:Uống đóng cửa canh
汉语: 吃闭门羹
越南语:Bị sập cửa vào mặt
直译: 被 闭 门 上 脸
“开夜车”也如此,越南语里没有用“夜车”的形象来形容“工作或学习熬到很晚”,而
只有“晚上开车”的意思所以学习者很难理解这个惯用语,并且运用时会出现语用和语法结
构的偏误。
例如 1:
汉语: 他 昨天 晚上 要 开夜车 回去, 十二点半 才 回
直译:Anh ấy hôm qua tối phải lái xe đêm đi về mười hai giờ rưỡi mới về
到 家
đến nhà
例如 2:
汉语: 开夜车
越南语:Cày đêm
直译:耕 夜里
由此可见,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
念的不同就使得越南学生在掌握并运用某个惯用语时会产生困惑。
但话说回来,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时虽然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也常出现了偏误。
但是由于他们所学的母语知识与汉语差异不大,中越两国都处于相同的文化卷内,而且由于
两国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所以母语负迁移不是对惯用语习得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三、汉语惯用语本质复杂
(一)结构上,有固定性,又有灵活性
如上文所述,惯用语本身有固定性。它在结构上是不可变的,它的意义是从整个意义来
25
用的。也就是说惯用语的结构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给学习者习得惯用语的难度再深一步。
但惯用语的固定性并鄙视之一成不变,它同样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汉语惯用语的灵活性表现
在可以进行插入其他成分,语序可以稍作改变的方面,况且这种变动是毫无规律。
越南学生或者课本上没有清楚地解释或者教师没有仔细地讲解,所以只能掌握惯用语的
意义。至于惯用语的固定性、灵活性就无法接触,使得学生使用惯用语时经常出现偏误。汉
语惯用语的结构很复杂,有的要求固定的,一般不能轻易改变,如“喝西北风”、
“吹耳边风”、
“泼冷水”、
“吃闭门羹”、
“吹牛皮”都有固定的搭配成分,如果随意删减、增添、改换顺序、
替换会造成习得惯用语的失误。
但有的惯用语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或者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这就是惯用语的灵活
性。且这种变动主要体现在动宾式结构,如“拖后腿”——“拖她的后退”或“拉后腿”;
“走
过汤”——“走走过汤”;“泼冷水”——“泼点冷水”或“泼凉水”;“闹笑话”——“闹出
笑话”;
“碰钉子”——“碰了不少钉子”或“吃钉子”。以上的这些惯用语虽然改变了形式但
它的本意都未改变,这就是惯用语的“活用”。因为这种变动没有明显的规律,所以这可能是
对掌握并运用惯用语的偏误的最重要原因,学生最好要牵记惯用语的变换形式。
(二)惯用语的双层性
惯用语的双层性就是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惯用语的实际意义不像其他词语能通过字面
意义来解释,而是隐含在字面下。因此越南学生使用惯用语时若不认真地理解它的含义会觉
得难以运用。明明字面上是这样,但实际意义却是另一个意义,而且它们之间的意义相差很
远,甚至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炒鱿鱼”,字面意义是煮一个菜,可如果这样理解的
话,那么这个惯用语就没有特别意义的。其实这个惯用语的真实意义是借指职工被老板开除
的。学生对这个真实意义起了疑问,
“炒鱿鱼”跟“开除”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炒鱿
鱼”的形象。最早人们外出工作是自带行李,如果被老板开除了,那就得卷起自己的行李走
人。而炒熟的鱿鱼刚好也是卷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用炒鱿鱼来比喻被开除的人。
“穿小鞋”也如此难以形容真实意义,学习者会因此而觉得困惑。为什么“穿小鞋”又跟
“暗中打击、刁难别人”有关?其实“穿小鞋”这个惯用语是出于宋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北
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妈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富翁,巧玉坚决不从。
后娘也没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刚好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
后妈却在背地里减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家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
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
事引申到社会生活中,用来比喻暗中打击、刁难别人。
因为惯用语的双层性,是通过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才能解释清楚真实意义,但因为如
此让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时“不解其中味”而产生失误。这也是一个重点的原因之一。
26
(三)惯用语的文化内涵丰富
惯用语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社会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它带着中国独
特的文化印记。比如“拍马屁”,它的来历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元代蒙古人有一个习惯,
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儿,表示尊敬;第二种是蒙古族好骑手遇到烈性马
便拍拍马屁股,使马感到舒服,随即乘势跃身上马,纵马而去;最后一种就是蒙古人爱马,
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可见,
“拍马屁”是
一种风俗,并无贬义。现在人们用“拍马屁”来比喻曲意逢迎某人,进行巴结奉承。
“走后门”却跟一个典故有关,据说宋哲宗死后,宋微宗继位,以蔡京为相。蔡京拼命
贬谪和排斥旧吏,并规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连其诗文也不准流传,因此引起了人
们强烈的不满。一次朝廷设宴,艺人们在宴间演出了这样一幕戏:一个大官据案中坐,传判
各事。一个道士遗失了度牒请求补发,但是由于他是哲宗年间出家的,故立即被剥下道袍,
复为百姓。这时,一个属官上前低声问道:
“今国库发下的俸钱一千贯,皆为旧时钱文,如何
处置?”这个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说:
“那就走后门,从后门搬进来吧!”。从此这个词语在
民间广为传播,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职权等不正当的途径牟取利益,并被人们频繁使用。
文化是心理的一种折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经过悠久的历史而成的。越南学生若想正真
地掌握惯用语时就应该加深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
等。

第二节 语法偏误原因分析

一、语法结构的定型性和灵活性
惯用语由于具有一定的定型性,因此被看成一个固定词组,结构上或者意义上都是完整
统一的。如“半边天”、“不像话”、“吃闭门羹”、“开场白”等,从这几个例如可见惯用语的
固定性多以动宾式和偏正式为主。反之惯用语的定型性同时也存在着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
要在运用惯用语时从具体情况下出现“变动”。也就是说,惯用语在结构上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或者有的惯用语可以互相替换,也有惯用语可以改换顺序。
可以插入其他成分的惯用语有“白日梦”——“白日做梦”、“打主意”——“打谁的主

27
意”、“丢面子”——“丢了面子”、“闹笑话”——“闹出笑话”、“拍马屁”——“拍拍谁的
马屁”、“碰钉子”——“碰了不少钉子”、“泼冷水”——“泼点冷水”、“拖后腿”——“拖
谁的后退”等。可以互换代替的动宾式惯用语有“一溜烟”——“一溜风”或“一溜烟尘”、
“有两下子”——“有两手”、“走后门”——“走路子”、“守财奴”——“守钱奴”、“侃大
山”——“砍大山”。可以改换顺序的惯用语有“穿小鞋”——“给谁小鞋穿”、
“开夜车”—
—“谁夜车开到几点”等。
越南学生在学习惯用语时,如果碰到一个陌生的惯用语他们会通过已学到的汉语知识与
母语知识来解释,从而导致惯用语习得的偏误。
二、教材编写不清楚
首先,最明显就是教材编写对惯用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收集惯用语的过程当中,本人
就发现关于惯用语的句子、例子甚至注释出现频率很少,可以说是罕见,并且很多惯用语并
没有出现在生词手册。若教材理有的话,注释会很简单,没有解释它的语法结构,它的词性,
甚至没有介绍惯用语的适用场合。如在武惠华编著的《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一书中,
有很多惯用语在课文部分中会提到,但生词部分并没有列出,比如“人见人爱”、
“拍桌子”。其
他教材也如此,缺乏对惯用语的重视,在《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中,“翻白眼”只出
现在课文里,没有给学习介绍它的含义、用法。另外,有惯用语虽然在生词部分介绍过但只
是简单地介绍它的意思,如“守财奴”①,英文解释是“miser”,
“败家子”,英文解释是“spendthrift;
black sheep”,并没有介绍这个惯用语的词性、使用场合、感情色彩。甚至,用不相当的英文
词语来解释,如“spendthrift”若翻译成越南语是指“người ăn tiêu hoang phí, người tiêu tiền như
rác”也就是“败家子”的意思,而“black sheep”翻译成越南语却是“những đứa trẻ khác biệt
trong một gia đình hoặc những nhân tố nổi loạn trong một tập thể”,用来指“在家庭里跟其他成员
有区别的孩子或集体里的反水分子”,根本没有“败家子”的相当意思。“出洋相”在第十八
课的重点词语部分也简单地解释“闹笑话;出丑”,同时也介绍它的语法成分。但它的感情色
彩、使用场合却没提到。
越南语: người ăn tiêu hoang phí, người tiêu tiền như rác
直译: 人 吃 花 荒 废 人 花 钱 如 垃圾
越南语: những đứa trẻ khác biệt trong một gia đình hoặc
直译: 些 个 小孩 区别 里 一 家庭 或
những nhân tố nổi loạn trongmột tập thể
些 要素 反水 里 一 集体
其次,惯用语的数目都很少,数量确实有限。像《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口语(下)》中只


武惠华: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43 页
28
出现 6 个惯用语,分别是“白手起家”、“凑份子”、“东道主”、“老大难”、“无价之宝”、“献
殷勤”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中,只有 16 个惯用语,具体是“白日梦”、“败家子”、
“不顺眼”、“不像话”、“出洋相”、“丁是丁,卯是卯”、“话匣子”、“碰钉子”、“人见人爱”、
“伤脑筋”、“守财奴”、“无论如何”、“心上人”、“幸运儿”、“一股脑儿”、“一口气”;《发展
汉语:高级汉语(下)》中,出现了“摆架子”、
“摆龙门阵”、
“冰山一角”、
“拆东墙补西墙”、
“嗤之以鼻”、“打抱不平”、“定时炸弹”、“粉墨登场”、“风云人物”、“改头换面”、“供不应
求”、“厚脸皮”、“花天酒地”、“化整为零”、“见怪不怪”、“开门见山”、“哭丧着脸”、“苦尽
甘来”、“老掉牙”、“聊以自慰”、“炉火纯青”、“明里暗里”、“牛脾气”、“攀龙附凤”、“起死
回生”、“敲边鼓”、“清一色”、“全天候”、“群起而攻之”、“三年五载”、“三言两语”、“十字
架”、
“势利眼”、
“套近乎”、
“添枝加叶”、
“想当然”、
“小报告”、
“翻白眼”、
“心腹之患”、
“心
心相印”、“血汗钱”、“冤家路窄”、“在劫难逃”,一共 43 个惯用语。这些惯用语只是随机地
分布在教材书本中,没有系统的编排。
再则,教材练习部分缺乏对惯用语的复习、巩固。张文一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以往现
象的发生,一方面是与已经学到的知识留下的痕迹没有得到强化有关,再说与来自附加的干
扰作用而产生的抑制有关。①可是,现在的大部分教材对惯用语设计的练习大大减少,这会限
制了学生对惯用语的水平提高。比如,在《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中,第十六课出现了
三个惯用语,但只有“一口气”这个惯用语用汉语进行了例释,而在练习部分却没有课后复
习。第十七课只有一个惯用语“无论如何”,也用了汉语进行例释,在课后练习部分设计了练
习,但只有两个句子用“无论如何”完成句子“北京有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要不身体该受不了了。”第十八课的惯用语最多但也只有两个“出洋相”
和“不像话”用汉语进行了例释,其中却只有“不像话”设计了课后练习,要求用“不像话”
完成句子“____________,怎么能不看红绿灯就往前开呢?”、“五块钱的东西卖二十块钱,
___________。”教材中对惯用语设计的课后练习不够,虽然课文中出现了惯用语,但是若没
有复习、巩固学生很可能会一带而过,对惯用语的语义理解和语法语用掌握不够深,使用时
难免出现各种错误。
那么, 造成这种编写材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刘珣先生认为:
“教材高低的水平不但反应教学法研究与教学理论的深度,而且在很大的
程度上还决定教和学的效果”②从这个观点分析出来可以提出结论:主要的原因在于对外汉语
教材和教材大纲的偏面性,只注重书面语方面而忽视口语词汇的教学。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
中以及学生在学习中对惯用语的不重视。教师在讲解惯用语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讲一个。


张文一:《中高级程度留学生汉语四字格成语习得与教学》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年
29
教学中缺乏对惯用语的系统讲解并集中练习,从此影响学习者习得惯用语的水平。

第三节 语用偏误原因分析

何自然认为:
“把人们在言语交际当中因为达不到完美的效果而出现的偏误称为语用失误”

。王美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论文中也指出:“这种失误不是来自语言运用本
身的语法错误,既不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这类语用失误主要是由说话方式欠妥,
或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②通过问卷调查就发现,使用惯用语的大部分偏误都
集中在语用方面,造成其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有三个原因:
一、教师讲解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
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或多或少会
对惯用语习得产生一定的影响。再说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汉语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对惯用语的讲解却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教师在讲解惯用语时,一般只是按照教材
编写的内容单纯地解释,而对于与这个意思相近或相关的惯用语却没提到,甚至教师有时怕
学生不能理解,就故意回避使用惯用语而用其他相关的词语来代替。教师这样做虽然让学生
很容易听懂并理解但不利于学生对惯用语的知识积累。比如,教师在讲解《发展汉语:中级
汉语(下)
》第 18 课的“出洋相”时,只简单地解释它的意义,是“闹笑话;出丑”而不介
绍它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教材里面虽然已经提出了五个例如,但是如
果教师没有再次给学生仔细地分析句子成分,那么学生很容易忘掉惯用语的用法。再比如,
对《发展汉语:上级汉语(上)》第 2 课的“大块头”,教师只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简单地介
绍这个惯用语的意义“身体高大、较胖的人”。而忽略“大块头”的感情色彩、词性、结构等,
甚至也不提出例子。
另外,也有教师只对惯用语的实际意义进行讲解,而对惯用语相关的文化内涵避而不谈。
这样会导致学习者不能完全地理解,甚至不能真正地掌握一个惯用语的含义以及使用的语用
环境,从此导致使用惯用语失误产生。比如,教师在讲解“炒鱿鱼”时,先把“炒”、
“鱿鱼”
分开解释字面意义,然后才解释到它的实际意义,是“被开除”的意思。但没有讲解文化内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年

王美玲: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年,第 21 页
30
涵、惯用语的来源,导致学生的误会。
二、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过程当中也很重要,一个学习者若能在目的语社会环境中学习,他
的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的。可是,实际上越南学生,包括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的中高级学
生在内,学习汉语时间有限。他们的课程还被其他门课制约,所以除了每周上 25-30 节课以外,
学习者就没有机会说汉语了,何况用惯用语的机会会更少。再说,教师上课跟学生交往时大
部分时间使用越南语,学习者作为习得惯用语的主体,若没有语言环境在学习汉语惯用语的
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学习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但是在课堂
上,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害怕开口说汉语,不愿意交流,也害怕教师对他们提问,这样对语
言学习是一种制约。
三、惯用语变动毫无规律的本质
惯用语从以前的三字形式,随着运用的演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三个字了,有了四、五
个字。再说,惯用语的变形过度泛化,表现在“惯用语中的一些动宾结构能够进行成分替换”,
也有一些动宾结构“可以插入一些成分修饰宾语”。比如“拖后腿”可以插入定语成分“拖谁
的后退”,类似的也有“泼冷水”——“泼点冷水”、
“碰钉子”——“碰了不少钉子”等。从
此,可以看出,惯用语什么时候是固定搭配,什么时候能变形,能怎么变形,都无一定的规
律可循,自然会给学习者带来增添的难度。

第四节 小结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出现偏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往往存在于习得的整个过程中。
所以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越南岘港外国语大学中文系中高级学生在习得惯用语的过程中
也常出现偏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语义、语法、语用的偏误,而这每个方面都可以细
分为几个小类,从此可见失误的产生存在多个情形。
第二语言习得的偏误理论分析指出,导致惯用语习得偏误的原因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
因素一直同时存在。这本章是从惯用语的三个角度语义、语法、语用进行仔细分析,从此找
出几个小类别,像语义偏误原因有误解字面意义、母语负迁移、汉语惯用语过度泛化,语法

31
偏误原因有语法结构的定型性和灵活性、教材编写不清楚,语用偏误原因包括教师讲解不够
重视、缺乏针对性、语言环境、惯用语变动毫无规律的本质。同时也例举了相关的例子加以
仔细的分析。
对惯用语偏误原因分析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汉语惯用语教学,帮助教师以及学习者制定
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此减少偏误发生的数次,提高学生习得惯用语的水平。

32
第四章 对对越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偏误原因分析以及关于学生习得惯用语的各个作业,可以看出教学因素
对汉语惯用语习得具有一定的影响。惯用语在汉语词汇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大部分惯用语
的来源是来自人们的生活劳动中,反映汉民族特有的历史、风俗习惯等。因此惯用语教学在
对越汉语词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越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再说,因为种种
原因又成为对越汉语词汇教学的难点。

第一节 对教师

越南有一句俗语:“Không thầy đố mày làm nên”,翻译成汉语就是“没有老师的教导,学


生就不可能习得关键的知识”,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指出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对对越汉语惯用语
的教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从此,本论文对教师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
越南语: Không thầy đố mày làm nên
直译: 无 师 咋 你 作 成
意译: 没有老师的教导,学生就不可能习得关键的知识
一、精讲多练
陈昌来认为,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求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
任务和教材,同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固定班级的学生进行某门课程教
学。①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是我们在对越汉语惯用语教学中应该提倡的。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
重精讲多练,只把最重要的知识讲给学生但同时也概括了关于惯用语的基本知识。比如:在
讲解“爱面子”这个惯用语时,教师要注重它的实际意义、感情色彩、语法结构。“爱面子”
指爱惜或维护自己的体面,生怕被人看不起;它带有贬义色彩,有动宾式述宾结构;
“爱面子”
是谓词性的,具有动词性质,担当谓语。学生掌握这个惯用语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提
供提高并巩固练习。比如,在讲解完“爱面子”惯用语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爱面子”
完成句子:
“他__________________而故意说那些话。
(爱面子)”;
“朋友叫他去打乒乓球,虽


陈昌来: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 月,第 185 页
33
然他不想去,___________________。(爱面子)”。学生练习完成句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往
更高一步要求。让学生用“爱面子”造句,从此可以看出学生掌握这个惯用语的水平。
课堂上,为了给学生带来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多用汉语来讲课,但不能用太难懂的词
语否则会反作用,造成学生的偏误。甚至,课外活动教师也应该尽量使用汉语,特别是惯用
语跟学生谈话、交流。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练习口语,而且还使学生对汉语惯用语产生感兴
趣,减少学习气氛的枯燥性。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该以学生为主导,把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改成新型的学生自主
的教学模型。教师除了主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提问和翻阅
资料来解决一些有理可居的疑问,再通过模拟现实的实际环境来让学习者把学到的惯用语及
时地熟练和巩固,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新词马上
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此可以达到提高和巩固的效果。
因为惯用语种类多样化,语义比较复杂,又是大量文化背景知识的结晶,所以在教学时
更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每个教学手段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水平、
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情况来运用。这些教学手段可以单用,也可以结合在一起以便更发挥效果。
本人在当老师的过程当中,对讲解惯用语的经验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及教学手段,自己总结
了四个方法,具体如下:
(1)知识讲解法:教师用对惯用语的讲解使学习者正确地掌握惯用语的意义,这也是学
习者会使用惯用语的前提。只有真正地掌握了惯用语的意义,才能在实际交际中正确地使用。
根据惯用语生成语义方式的不同,对惯用语进行语义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解“出洋
相”时,要让学生先明白“洋相”的意思。
“洋相”是指洋人之相,不可理喻的怪模怪样,以
前,人们认为洋人(西方人)都是猫,狗和其他动物脱胎承认的品种而不是人脱胎来的,所
以他们的样子很奇怪,也很丑陋。这样学生会容易形容“出洋相”是用来指一些人做事尴尬,
不注意实际,结构被别人嘲讽,像洋人的面相一样丑陋和奇怪,引申为人言行失据违犯常识,
使人感到滑稽突梯。
(2)直观教学法:惯用语的本质特性,是直观描述。教师讲解惯用语时可以利用直观教
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正确地感知,激发兴趣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如:挂图、实物、动
画、板书甚至可以借助电影、动画片。但在选择直观教学法时需要注意到三个原则:形式为
内容能够服务,少而精,系统化原则。比如:教师在讲解“冰山一角”时,可以出示一角的
冰山漂浮而下面还存在着大部分冰山的形象图片,对比对一个事物我们只看见事物暴露在外
的小部分,揭示其暗含的相似性,从此帮助学生容易形容并理解这个惯用语。

34
冰山一角
本人在《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第 9 课里的“冰山一角”使用过这种直观教学法(使
用图片),学生只要看图片再加上教师简单的解释就马上能掌握了这个惯用语的意义。对简单、
易懂的惯用语教师只要使用图片或多种直观教学法,学习者会很快就掌握,而不要多讲。但
对意义比较难懂的惯用语,教师应该跟其他教学手段结合,否则会反作用,造成偏误。
(3)偏误预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会经常发现学生出错的地方,从此能积累成教学
经验。所以在讲解惯用语时可以利用教学经验来使用偏误预测法,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学生
对惯用语用法的知识。如在讲解“有两下子”时,教师要强调指有本事或有办法,一般是用
来形容别人。可是在表示否定的句子中可以说“我哪有这/那两下子”、
“我没有这/那两下子”。
再如“半边天”,教师要解释清楚,
“半边天”指用来比喻女人的地位,不能用于男人。而“打
光棍儿”却用来指“男人没有娶妻过单身生活”。“打交道”惯用语学生有时会误用,把它当
成名词性的,所以在讲解时,老师要强调“打交道”是一个述宾式的惯用语,带有体词性,
相当于动词。
(4)色彩划分法:惯用语的感情色彩丰富鲜明,贬义色彩的惯用语变多,另外还有褒义
色彩、中性色彩的惯用语,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惯用语有时带有褒义词,有时却带有贬义词。
面对感情色彩的多元化,讲解惯用语时教师应该把惯用语的感情色彩划分清楚,这样有利于
学生掌握惯用语。比如“书呆子”形容只知道看书本,言谈形式不切实际、不知变通的读书
“她读书很厉害,是个书
人,学生若指理解它的意义,会容易误用,把它带有褒义色彩来用,
呆子”。因此,教师要把惯用语的感情色彩划分清楚,指出“书呆子”带有贬义词的感情色
彩。
贬义色彩惯用语:爱面子、白日梦、摆架子、摆龙门阵、败家子、冰山一角、不顺眼、
不像话、闭门羹、出洋相、炒鱿鱼、炒冷饭、拆东墙补西墙、吃喝玩乐、嗤之以鼻、吹牛皮、
穿小鞋、凑份子、打官司、打光棍儿、大手大脚、低三下四、定时炸弹、丢面子、耳边风、
翻白脸、粉墨登场、鬼迷心窍、喝西北风、混日子、话匣子、红眼病、厚脸皮、花天地酒、
化整为零、胡说八道、见钱眼开、交白卷、脚踩两只船、斤斤计较、久而久之、哭丧着脸、
狼吞虎咽、老大难、老掉牙、聋子不怕累、驴肝肺、落汤鸡、落井下石、马马虎虎、马大哈、
没好气、没面子、闹别扭、闹笑话、闹着玩儿、牛脾气、拍马屁、拍桌子、攀龙附凤、碰钉

35
子、贫极无君子、泼冷水、气管炎、人不知,鬼不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伤脑筋、神经
兮兮、十字架、势利眼、守财奴、书呆子、死脑筋、套近乎、添枝加叶、谈何容易、抬不起
头来、拖后腿、献殷勤、想当然、橡皮筋、小报告、小气鬼、心腹之患、虚虚实实、眼中钉、
一团糟、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色眼镜、冤家路窄、在劫难逃、找麻烦、龇牙咧嘴、做手脚、
走后门、走过场、走投无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褒义色彩惯用语:白手起家、保护神、沉默是金、打抱不平、打折扣、大块头、道高一
尺,魔高一丈、丁是丁,卯是卯、风云人物、供不应求、合情合理、护身符、化整为零、黄
昏恋、黄金周、活地图、见怪不怪、精打细算、举手之劳、开场白、开门见山、开夜车、苦
尽甘来、宽宏大量、聊以自慰、炉火纯青、马不停蹄、男子汉、起死回生、敲边鼓、全天候、
群起而攻之、热气腾腾、热心肠、人见人爱、三言两语、熟门熟路、铁饭碗、无论如何、无
价之宝、下不为例、像模像样、小菜儿一碟、心心相印、心上人、幸运儿、血汗钱、有出息、
有两下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性色彩惯用语:半边天、爆栗子、打交道、打主意、打招呼、顶头上司、东道主、改
头换面、隔三差五、话里有话、侃大山、明里暗里、清一色、三三两两、三年五载、一溜烟、
一股脑儿、一口气、沾亲带故。
有时是褒义色彩惯用语有时是贬义色彩惯用语:称兄道弟、凑热闹、一本正经。
有时是中性色彩惯用语有时是贬义色彩惯用语:掏腰包。
二、字面解释,引讲故事
一般惯用语的讲解是在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此时越南学生对汉语词汇已经有了一定
的知识。从此在讲解惯用语时,教师不能只注重惯用语的语义、语法和语用解释,而还要联
系到文化背景知识,这样更让学生对惯用语感兴趣,化解语言学习的枯燥。
当教师讲解一个惯用语时,可以通过讲授语言意义和形式以及它的来源让学生不仅很快
就记住而且还给学生介绍了中国文化。因为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当中,
也就是掌握一种文化的过程”,“只有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掌握这个民族的语
言”①汉语惯用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表现出中国人们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等,十分切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因此,在讲解惯用语时,教师除了讲授惯用语的基本知识,如实际意义、感情色彩、语
法结构,为了让学习者能对惯用语更加感兴趣可以加上讲解故事。每个惯用语都隐含着一个
有意思的故事,如“闭门羹”的典故是来自唐代的,唐代有一位妓女,名叫史凤。她人长得
很漂亮,可以说是沉鱼落雁、玉洁冰清之貌,不仅如此她还能轻歌曼舞。她唱歌的声音很好
听到让人不敢相信人间有这么好听的声音,真令人羡慕。史凤琴棋诗画都精通,她是那时的


杨德峰:
《汉语与文化交际》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6
一名才女。正是如此,城里风流才子、好色之徒甚至连望族名家的公子们都纷纷登门拜访,
带来很多金银财宝希望能跟史凤喝酒吟诗,欣赏她的美貌。妓院何时都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然而,史凤姑娘却依仗自己的美貌而觉得自高自大,对这些金银财宝却毫不关心。她只重视
有才的,喜欢才貌双全跟自己般配的人所以把前来求见的人,把品貌才学分成三六九等。对
上等的客人来,她下楼接待;但如果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人上门,却全都拒绝不让他们
进门。久而久之,一些多次被慢待的公子们把对她的怨恨藏在心里,四处制造谣言,诬蔑史
凤。聪明的史凤就想出了个办法,对被拒绝的人都赏一碗羹汤,这样一来会堵住了他们乱说
的嘴皮。后来,登门求见的公子们只要一看见摆上羹汤,就知道史凤不愿接待,心里已经领
会而知趣地离开告退。心中虽然感到很不满意,但也无话可说。那么,史凤摆的“闭门羹”
到底都用什么原料来做的呢?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来对凡熬煮
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据说史凤的“闭门羹”是用豆
腐和鸭肠子作原料的,之所以用这些不值得一提的原料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表达主人对客
人的轻视。不过,让史凤自己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些不知趣的人吃了史凤的“闭门羹”后,
觉得味道不错而引得一些人专门来尝“闭门羹”。如今,“闭门羹”还成为了安徽沿江一带的
传统名菜!
“闭门羹”也就由此事而得名并流传至今,后来“闭门羹”也就成了拒绝客人的代
名词。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

吃闭门羹

37
再如“吹牛皮”,起源于屠夫,杀猪宰羊,血放完了之后屠夫会在猪羊的腿上靠近蹄子处
割开一个小口,用一根铁条插进去捅一捅,然后把嘴凑上去使劲儿往里吹气,直到猪羊全身
都膨胀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就会很方便,用刀轻轻一拉,皮就会自己裂开。这叫吹猪或
吹羊。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付牛,就叫吹牛。但宰牛的时候,屠夫极少用这种方法,因为牛体
形庞大,皮又很坚韧,皮下脂肪又少,要把整头牛吹胀起来,非有极为强健的横膈肌和巨大
的肺活量不可,断非常人所能为。谁要是说他能吹牛,那他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是在“吹
牛”!“吹牛”又叫“吹牛皮”用来比喻夸海口,说大话,带有贬义词。

吹牛皮

三、与母语的对应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的惯用语,越南语也不例外。但越南语里的惯用语有的跟汉语
的惯用语有很大差别,而有的却跟汉语惯用语有相同之处。比如在《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
第 2 课中的“血汗钱”,在越南语也有类似的说法,叫“Đồng tiền xương máu, đồng tiền mồ hôi
nước mắt”;说到“半边天”、“闭门羹”,越南语的惯用语里没有这种说法。
汉语惯用语: 血汗钱
越南语类似说法:Đồng tiền xương máu, đồng tiền mồ hôi nước mắt
直译: 块 钱 股 血 块 钱 汗 水 泪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母语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异同,充分利用学生母语的正迁
移因素,加深对惯用语的理解并掌握其用法,这样一定会减少使用时的偏误。如:
例 1:
汉语惯用语: 白手起家
越南语相应形式:Tay trắng dựng cơ đồ
直译: 手 白 建 事业
相同点:都指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建立家业;语法结构方面,都有偏正
式状中结构;感情色彩,都带有褒义色彩;字面意义同时也是实际意义。

38
不同点:基本上没有区别。
例 2:
汉语惯用语: 吹牛皮
越南语相应形式:Nói khoác, chém gió
直译: 说 大话 砍 风
相同点:都比喻夸海口,说大话。语法结构方面,都有动宾式述宾结构。感情色彩,都
带有贬义色彩。“吹牛皮”跟“chém gió”一样,都带有双层性意义。
不同点:“吹牛皮”用牛皮的形象来形容,搭配动词是用“吹”的。而“chém gió”用风
的形象来形容,搭配动词用“chém”(“砍”的意思)。
例 3:
汉语惯用语: 有色眼镜
越南语相应形式:Cái nhìn phiến diện, thành kiến
直译: 个 看 片面 偏见
相同点:都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都有偏正式结构。
不同点:越南语的没带有习惯用性质。汉语用“眼镜”的形象来形容“看法”,汉语的这
个惯用语意义不表示在字面意义,用有色的眼镜来形容偏见的看法。偏见之于看风景,是大
有差异的,风景没变但倘若看风景的人戴上一双有色的眼镜,那么景致也就大不相同了。
四、设定语境进行模拟训练
“若要考虑惯用语的语源,大多属于俗语源性质。”①正是如此,惯用语的
陈光磊曾指出:
交际语境一般都是非正式场合。讲解惯用语,我们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
学会正确使用达到交际自如的程度,因此我们要在以意义为先导的前提下设置语境,进行交
际训练。
学第二语言时语境对词汇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惯用语教学也不例外。惯用语具有语
义上的变异性和双层性,这使得学习者,包括越南学生在内,对惯用语的语义理解碰到困难。
在课堂上,教师讲授一个惯用语时若指单独介绍惯用语的字面意义是不够的,学习者很难理
解它的含义,灵活运用它更别提了。但如果教师设定特定的语境,理解惯用语的意义就容易
多了。语言是为服务交流而出现的,只有在交流运用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真是含义。惯用语的
理解和运用就要放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在情境中熟悉地运用,在情境中了解文化知识,这
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这个惯用语的语用。但教师在选择与设计语境时,尽量使用与学生的生活
方式、学习环境有密切相关的语境,同时也应该选择给学生带来兴趣的语境,避免学生因枯
燥而对惯用语死记硬背的情况。如“驴肝肺”的字面意义是驴的肝和肺,若这样理解会产生


陈光磊:
《中国惯用语》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年
39
失误,但是当放在具体情境如“在驴的身上,驴肝和肺是最不好吃的,也是最便宜最廉价的
东西,一个人心地丑恶,这个人一肚驴肝肺”中时,学生会透过字面意义而很容易理解了。
教师在讲授一个惯用语时应该以教师的讲解和例释为主,教师讲解前可以先让学生猜测惯用
语的含义。如在《步步高汉语阅读教程》这一书中,第 5 册的一篇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当有的小孩儿在一些喜庆的场合突然说出了不吉利的话来时,妈妈就会说他长了一张‘乌
鸦嘴’!”教师先让学生猜测“乌鸦嘴”的含义,根据课文上下文语境的提示,学生可能会猜
到“乌鸦嘴”表示“在喜庆的场合说出不吉利的话”。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
修正之后,就向学生再次解释,以前中国人认为人快要死时会发出一种气味吸引了乌鸦,它
闻到之后会在旁边不停地叫,所以乌鸦被认为是不祥的动物,听到它的叫声家里会有人死的,
从此人们才用“乌鸦嘴”来形容对事情发展提出不好的预测的人。教师讲解之后在举例子进
“妈,我发现你真是乌鸦嘴!每次你提醒我带作业本没有,带书没有,我就总有
行强化。如:
没带齐的。”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有意识地运用惯用语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积累惯用语
的。在这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意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每时每刻维持明确的教学意
识,从发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件事做起,包括小事,抓住一切随机发生的事件对学生进行惯用
语的渗透与讲解。比如,有一个学生带来一幅很美的风景画儿,他说是他自己画的,这时老
师可以借这件事来夸这个学生“你真有两下子!”,以便教大家“有两下子”这个惯用语。
况且为了给学生提供模拟训练以及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还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用惯用语。更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用惯用语时尽
可能选用一些中国人生活中常用的。有的惯用语,尽管含义比较丰富,但中国人使用频率较
低或在日常生活里没有相关的,教师在课堂上就不用引入这种惯用语。如“粉墨登场”比喻
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在日常生活根本就没有使用所以就没必要详细讲授。反过来,
有的惯用语并没有出现在教材书中但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却较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时也可以
向学生讲授。如“厚脸皮”、“沉默是金”、“喝西北风”等。简言之,教师在课堂上引用惯用
语时要重视惯用语的实用性,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节 对学生

学习者要真正地掌握一个惯用语不仅只依赖教师的讲授而且还要靠自主学习。在平时生
40
活中,对惯用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导致不同学习者对惯用语的掌握水平不同的现
象。
汉语惯用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认识、理解、接受开始并逐渐发展到能
熟练运用的过程。①首先,学生要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的兴趣引导下善于发现和积
累教师课堂上使用的惯用语,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和提问,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问题,这样才
能有所提高。其次,遇到不懂的惯用语不要用母语思维去理解,而且要请教老师和同学,这
样才能得到正确理解,从此规范地运用。同时要对经常出现的偏误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识
记,并且养成课后巩固和做笔记的习惯,这样就避免再重复失误,以及减少产生偏误。再次,
应该多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比如上网跟中国朋友交流,同时多接触汉语报纸杂志,多看中
国电影,在娱乐中会发现和习得惯用语,这样学习惯用语的效果会越来越提高。
此外,学习者应该具有自己的学习策略。首先学生应该自己多加练习或者通过广播、电
视、电影等大量输入第二语言,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目的语水平,把听到的、看到的惯用语
记下来,自己不断积累汉语惯用语。其次,学习者不应该随便使用简化方式来运用惯用语。
最后,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交际接受能力,就是说能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用目标语所表达的
内容,能领会内容所包含的意和情。另外,也要培养自己的交际表达能力,意思是能恰当地
运用目标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能得体地传情达意。

第三节 对教材编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也是直接影响到惯用语的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除了教师
的讲授,好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材的编写对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理想的教材应该有实
用性、针对性和规范性。
一、对中级教材
首先,要提到惯用语的实用性、复合性。中级学习者在习得惯用语的过程中应该是过期
时期的,学习者在这个阶段对惯用语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教材中的课文应该适当出现
一些作为知识点的惯用语,如“白日梦”、“爱面子”、“不顺眼”、“炒鱿鱼”、“开夜车”、“打交


杨思燕:
《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中隐喻词汇教学研究.浙江大学,2012 年,3:36
41
道”、
“打折扣”、
“打光棍”、
“丢面子”等。教师应该根据课文中出现的惯用语进行讲解语义、
语法结构、语用,使学生能够运用已习得的惯用语进行交际。
其次,是惯用语的数量和质量。惯用语作为汉语词汇的一个单位,隐含着中国文化以及
语言特性,因此需要在数量方面受到重视。教材中应该在考虑词汇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惯
用语的比例,是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惯用语的重要性。再说,在课文后面的生词表,应该
注意到惯用语的整体性,如“吃闭门羹”、“做白日梦”、“小菜儿一碟”等。
再次,要注意惯用语的难易度,对惯用语难易程度的选取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也可以说是教学对象的水平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况。对外国学生来说,具体是越南学生,应该
选取难度偏小、容易理解、贴近生活的惯用语。这样不仅让学生容易掌握并正确地运用惯用
语而且可以调节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为了让学习者方便地查阅惯用语,
可以在教材后面的生词手册中把出现在课文中的所有惯用语集合在一起,制作一个“惯用语
手册”
第四,是对教材中惯用语的讲解和句法知识的扩展,生词表中对惯用语的讲解要适当地
扩展它的来源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惯用语的意义。以“丁是丁,卯是卯”
这个惯用语为例:语义,形容说话、做事认真,毫无含糊;文化典故:丁是天干的第四位,
卯是地支的第四位,虽然都位居第四但二者不能混淆。在教材编写时也要对惯用语的句法知
识做适当的补充。在《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第一课的“词语、句式例释”中的第六题,
对“敲敲边鼓”的具体用法进行展开,不仅介绍了这个惯用语的意义,还介绍了它的句法、
语用,甚至还列举了七个例释。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如,在《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第 4
课中的“摆架子”,编写者指简单地介绍它的意义以及感情色彩而忽略这个惯用语的语用与语
法结构。下面笔者会再次给它编写充分的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这个惯用语,具体
如下:
“摆架子”,是一个动宾式结构(或述宾结构),形容装腔作势,以显示自己的身份或地
位;也指自高自大,硬摆威风。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主要用法有:
A. 是固定性的惯用语,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具有谓词性特点,相当于动词,多作谓
语,前面常加状语。
(1)他是个势利鬼,经常摆架子。
(2)他和群众打成一片,从来不摆架子。
(3)我受不了小明,他老摆架子,因为他自以为比别人好。
B. 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
(4)你听着,王丽,别跟我摆架子。
(5)他最好不要对我摆架子,我不喜欢那一套。
42
C. “摆”可以重叠。
(6)别理他们,他们不过是摆摆架子罢了。
(7)只要她摆摆架子,做一个权威性的手势就能使任何人在她面前屈服。
D. 有时可以充当宾语、定语。
(8)我不喜欢摆架子,更不愿意让人家兴师动众来照顾我。(宾语)
(9)李静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他讨厌摆架子,爱开同事的玩笑。(宾语)
(10)那个人彬彬有礼,是一位毫不摆架子的人。(定语)
为了让这内容更加清楚,笔者再举几个例子,给惯用语编写具体、详细地介绍。
例如 1:
“话匣子”是偏正式定中结构,比喻喜欢说话的人。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主要用法有:
A. 是固定性的惯用语,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具有体词性特点,相当于名词,多作主
语、宾语。
(1)他受不了话匣子,最多能忍耐五分钟。(宾语)
(2)那个话匣子如果晚上不用睡觉的话,可以二十四个小时喋喋不休。(主语)
(3)一群无聊的话匣子,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件事呢?
B. 常说“打开话匣子”。
(4)他们吹熄了灯,就打开了话匣子了。
(5)他打开话匣子就没个完。
例如 2:
“拍马屁”是动宾式述宾结构,比喻曲意逢迎某人,进行巴结奉承。带有贬义的感情色
彩,主要用法有:
A. 是灵活性的惯用语,具有谓词性特点,相当于动词,能作谓语,前面常加状语。
(1)你别拍马屁了,人家早就对你没有好感了。
(2)你大拍马屁,一般的臭不可当。
B. “拍马屁”是离合词,不能直接带宾语,若句里有宾语的话宾语常插入在中间,常说
“拍...马屁”。“拍马屁”中间也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3)他公开地对经理拍马屁。
(4)那个讨人厌的阿山又在拍班主任马屁。
C. 有时可以充当主语、定语。
(5)一个公司发展不是靠那些拍马屁的人来支撑的。(定语)
(6)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主语)
D. 有时可以充当宾语。
43
(7)他性子不坏,但总喜欢拍别人马屁。
最后,是教材中惯用语课后练习的设计,在课后练习部分应该设计搭配练习,以便让学
生巩固并复习已学会的惯用语。在《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赵金铭先生认为练习是一个重要
的内容,可以把练习的编写质量作为汉语教材的评估标准①。可见练习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
一本教材的效果,课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复习已学会的知识。甚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
的练习状况,了解学生的习得程度从此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惯用语练习的要求不仅数量多而
且要有效率。首先要提到惯用语练习的数量与形式,如果数量过大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伤害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数量若偏少可能达不到强化练习的效果。因此要根据课文中
惯用语的具体情况,从此可以确定练习的数量和形式。如果在课文中的惯用语数量偏少,可
以把惯用语的练习融入到其他练习中。但如果课文的惯用语数量多或比较重要就要给惯用语
设计单独的练习。课后练习题目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基础练习,对简单的惯用语进行替换,
或对惯用语的形式和意义进行反复感知从此形成比较巩固的意识;巩固练习,教材中一般在
基础练习后面需要进行实际训练关于惯用语语义的内容,比如:选词填空、回答问题;运用
练习,复习并巩固学习者对惯用语的运用能力,如:用惯用语造句、模拟对话等。教材中惯
用语的练习应该多样化、整体性、灵活性。
二、对高级教材
学习者进入高级阶段之后,教材的课文中应该选用作为语言点进行重点理解的惯用语,
这些惯用语在语义上应具有双层性,即既具有字面的理性意义,又具有复杂的转义。更重要
的是,教材中不应该只注重选取较难理解的惯用语,而忽略日常生活里常用的惯用语。对于
那些很难理解又很少出现在实际交际中的惯用语,不应该出现在教材中。在这个阶段的教材,
也可以加入“四、五字格”的惯用语,让学习者了解到惯用语的“多字格”形式。如“摆龙
门阵”、“冰山一角”、“拆东墙补西墙”、“脚踩两只船”、“聋子不怕雷”、“贫极无君子”等。
其次,是惯用语的课后练习,每一课后面的复习课和复习练习题中,应该对本课所学过
的惯用语加以总结和操练,帮助学生有系统性地掌握本课中所出现的惯用语。苏瑞霞指出高
级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惯用语练习应该按照机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活用性练习这三个步骤
进行②。比如:
1.机械性练习
(1)反复读句子,注意下面的惯用语
听他的口气,也是“小菜儿一碟”的事儿,我也就一口答应了下来。③
不能带上有色眼镜,否则你就看不清周围人群真正的样子。①

赵金铭:
《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年,第三期

苏瑞霞:
《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惯用语的考察与思考》 ,北京语言大学,2007 年

杨存田: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 页
44
我决定化整为零,把 20 多个人分成四组,每组四盘菜。②
(2)选词填空
A.无( )之宝 B.( )闭门羹 C.称兄( )弟 D.( )抱不平
2.理解性练习
(1)根据释义,选择恰当的惯用语
指将食指、中指弯曲起来敲击人头顶的一种动作。
A.爆玉米花 B.爆栗子 C.爆米花 D.爆花
表示对人的蔑视、不满、厌恶等。
A.翻黑眼 B.翻红眼 C.翻黄眼 D.翻白眼
(2)根据释义选择正确的惯用语
风云人物 泛指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花天酒地指地位低贱;也指态度卑琐,低声下气
东道主比喻对人不屑一顾
低三下四比喻只看到事物暴露在外的一小部分
嗤之以鼻 泛指款待或宴客的主人
冰山一角 指在社会上很活跃、很有影响力,其言行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3. 活用练习
(1)用给予的惯用语造句
摆架子 拆东墙补西墙 大块头 定时炸弹 改头换面
(2)谈一谈
你对“打抱不平”的行为是怎么想?你曾经见过了吗?请举例说明。
人们认为家里有还没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定时炸弹”,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想法?
你有什么时候借别人钱吗?请举例说明。
最后,惯用语课后练习的趣味性,刘颂浩认为,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取决于创造,要
下大功夫去创造“趣味点”③。可以说惯用语有时可以成为课文中的一个“趣味点”,从此惯
用语的课后练习也成为练习部分中的“趣味点”。惯用语的课后练习形式除了参照其他词语的
练习形式外,也可以根据它的特性来所创新。


岑玉珍: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3 页

杨存田: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 页

刘颂浩:
《我们的汉语教材为什么缺乏趣味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45
结语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系统里的部分之一,它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方式,生动形象,精确洗
练。由于惯用语的语义、语法以及语用方面有很复杂的特点,所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
与难点。在各学者关于惯用语研究的基础下,本文再次对惯用语的定义、特点进行了分析。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学生的作业、写作等语料库,找出学生使用惯用
语的偏误。从此把这些偏误划分、归类于惯用语的偏误类型,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
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分别是对教师、对学生以及对教材。

46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1]刘正光.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1(1).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N].人民日报,1951 年 6 月 6 日.
[3]周祖谟.词汇和词汇学[J].语文学习,1958(9).
[4]郎峻章.现代汉语里的惯用语[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63(1).
[5]马国凡.谚语·歇后语·惯用语[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6]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7]杨欣安.谈谈惯用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79(2).
[8]马国凡.惯用语的性质[J].语言文学,1980(1).
[9]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10]刘叔新.语言研究论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11]杨知文.谈惯用语[J].南京大学学报,1984(3).
[1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3]陈光磊.中国惯用语[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14]温端政.汉语常用语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15]周荐.论四字语和三字语[J].语文研究,1997(4).
[16]周荐.惯用语新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17]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潘先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习惯用语问题[J].汉字文化,2003(4).
[19]沈建华.汉语口语习惯用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20]钱理.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1]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06(2).
[22]袁䂀.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3]马晓娜.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4]王艳芳.留学生运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及成因[J].理论界,2009(6).
[25]吕霁航.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谭宏.汉语惯用语特征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
[27]吴青叶.浅议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9).
[28]李莉.惯用语的特征和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语文学刊,2011(15).
47
[29]丁丽萍.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0]温端政、温朔彬.惯用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1]黄阮泰河.越南学生习得惯用语偏误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2]陶氏周江.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34]李行健、刘叔新.词语的知识和运用[M].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第 105 页.
[35]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第 18 节.
[36]武占坤汉语熟语通论(修订版)[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
[37]言佳佳.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8]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全(辞海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39]黄斌宏.汉语惯用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9.
[40]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1]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4),第 122 页.
[42]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 106 页.
[43]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第 194 页.
[44]武惠华.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第 43 页.
[45]张文一.中高级程度留学生汉语四字格成语习得与教学[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4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8]王美玲.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第 21 页.
[49]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 月,第 185 页.
[50]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1]杨思燕.汉语水平考试(HSK)词汇大纲中隐喻词汇教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3:36.
[5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53]苏瑞霞.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惯用语的考察与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4]杨存田.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 1 页.
[55]岑玉珍.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 3 页.
[56]杨存田.发展汉语.高级汉语(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 1 页.
[57]刘颂浩.我们的汉语教材为什么缺乏趣味性[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2).
48
越文文献
[58]Nguyễn Thiện Giáp(阮善甲).Giáo trình ngôn ngữ học(语言学教程)[M].河内:国家大学出
版社,2008.
[59]Mai Ngọc Chừ(梅玉池)、Vũ Đức Nghệu(武德尧)、Hoàng Trọng Phiến(黄重片).Cơ Sở ngôn
ngữ học vàtiếng Việt(语言学基础及越南语)[M].河内:教育出版社, 2005.
[60]Nguyễn Thiện Giáp(阮善甲).Từ vựng học tiếng Việt(越南语词汇学)[M].河内:越南教育出
版社,2010.
[61]Nguyễn Văn Tu(阮文修).Từ vựng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现代越南语词汇)[M].河内:教育出
版社,1986.
[62]Nguyễn Văn Tu(阮文修).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 từ vàngữ(现代越南语: 词与语)[M].河内:中
专及大学出版社,1978.

49
附录 惯用语手册
序 感情
惯用语 词性 种类 解释 性质 其他说法
号 色彩
A
指爱惜或维护自己的体面,生怕被人看
动宾式
1 爱面子 谓词性 不起。 灵活性 爱脸面 贬义词
述宾结构
Sĩ diện hão
B
比喻非常接近实际情况。
2 八九不离十 谓词性 主谓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Mười phần chắc, mười phần được tám
白日梦
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或完全没有实现可 白日做
《发展汉语中 偏正式
3 体词性 能的事。 灵活性 梦、做白 贬义词
级汉语(下)》 定中结构
Nằm mơ giữa ban ngày 日梦
第 23 课
白手起家
指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努力
《发展汉语中 偏正式
4 谓词性 建立家业。 固定性 褒义词
级汉语口语 状中结构
Tay trắng dựng cơ đồ
(下)》第 3 课
摆架子
形容装腔作势,以显示自己的身份或地
《发展汉语高 动宾式
5 谓词性 位;也指自高自大,硬摆威风。 固定性 贬义词
级汉语(下)》 述宾结构
Tự cao tự đại, ra vẻ ta đây
第4课
摆龙门阵
意为讲故事;也泛指一般的闲谈、聊天。
《发展汉语高 动宾式
6 谓词性 Tám chuyện, nói nhăng nói cuội, con cà 固定性 中性词
级汉语(下)》 述宾结构
con kê
第4课
败家子 指不务正业、挥霍家产的人;也用以比
《发展汉语中级 偏正式
7 体词性 喻挥霍浪费集体或国家财产的人。Phá 灵活性 败家精 贬义词
汉语(下)
》第 18 定中结构

gia chi tử
50
偏正式 借指新社会的妇女。
8 半边天 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Nửa thế giới
保护神
偏正式 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人。
9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Thần hộ mệnh
口语(上)》第 10 课
爆栗子 指将食指、中指弯曲起来敲击人头顶的
偏正式
1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一种动作。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4 课 Gõ đầu người khác
冰山一角
比喻只看到事物暴露在外的一小部分。
11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Tảng băng nổi
语(下)》第 9 课
不顺眼 看谁不顺
动宾式 看着不舒服,不合心意。
12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眼、看见 贬义词
述宾结构 Không thuận mắt
语(下)》第 18 课 谁不顺眼
(言语、行动)不合理、不合规矩,令
不像话
动宾式 人不能容忍。也指坏得无法形容、没法 太不像话
13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说。 了
语(下)》第 18 课
Không ra gì
闭门羹
偏正式 泛指拒绝客人进门。
14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体词性 固定性 吃闭门羹 贬义词
定中结构 Bị đuổi khéo, bị sập cửa vào mặt
(上)》第 1 课
C

出洋相 指出丑、闹笑话;指做出滑稽的动作逗
动宾式
15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谓词性 人发笑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下)
》第 18 课 Làm tròhề
动宾式 借指职工被老板开除。
16 炒鱿鱼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Bị sa thải
动宾式 喻指言语或行为等缺乏新意。
17 炒冷饭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i theo lối mòn
51
拆东墙补西墙 比喻采取临时应付的补救办法。常指用
18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体词性 联合式结构 新借的钱还旧时的错款。 灵活性 贬义词
(下)》第 6 课 Giật gấu vávai, chặt đầu cá vá đầu tôm
喻指沉默的珍贵;也指对事情、现象等
19 沉默是金 体词性 主谓式结构 不做评价,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 固定性 褒义词
Im lặng làvàng
指彼此以兄弟相称,表示情谊深,关系
称兄道弟
密切;也用于贬义,指无原则地讲哥们
20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褒义词
义气。
(上)》第 7 课
Xư ng anh xư ng em
谓词性
吃喝玩乐
作主、 指一味贪图物质享受,不务正业。
21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宾、定 Ăn chơi nhậu nhẹt
(上)》第 2 课

嗤之以鼻
比喻对人不屑一顾。
22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灵活性 嗤鼻子 贬义词
Khịt mũi khinh bỉ, dèbỉu
(下)》第 4 课
比喻夸海口,说大话
动宾式
23 吹牛皮 谓词性 Nói khoác, chém gió 灵活性 吹大牛 贬义词
述宾结构
比喻暗中打击、刁难别人。
动宾式 给谁小鞋
24 穿小鞋 谓词性 Gây khódễ 灵活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穿
各人凑一份钱一起送礼或办事;也指添
凑份子
动宾式 麻烦。 中性词、贬义
25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谓词性 灵活性 攒份子
述宾结构 Góp tiền, chung tiền; rách việc, thêm 词
口语(下)》第 8 课
phiền phức
凑热闹 指加入热闹的场景中去;也指增加了别
动补式 中性词、贬义
26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谓词性 人的麻烦。 灵活性 凑个热闹
述补结构 词
口语(上)》第 7 课 Chung vui; rách việc
52
D
打交道
动宾式 指互相交往联系。 打交对、
27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灵活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Chào hỏi 打交待
语(上)》第 15 课
指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
打抱不平
欺负的一方。
28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Bênh vực kẻ yếu, giữa đường hễ thấy bất
语(下)》第 2 课
bằng nào tha
比喻没有完全按照原来规定的或承诺的
动宾式
29 打折扣 谓词性 去做。 固定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Sale, giảm giá
指想办法,设法谋取。
动宾式 打谁的主
30 打主意 谓词性 Nghĩ cách 灵活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意
指诉诸法律,提起诉讼。
动宾式
31 打官司 谓词性 Đi kiện, kiện ra tòa 贬义词
述宾结构
动宾式 指成年人过单身生活(多用于男子)。
32 打光棍 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Ở giá
打招呼
《发展汉语中级汉
动宾式 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 跟谁打招
33 语(下)》第 28 课《发 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Chào hỏi 呼
展汉语中级汉语口
语(上)》第 2 课
大块头
偏正式 身材高大的人。
34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To con, lớn xác
语(上)》第 2 课
大手大脚
形容花钱或用东西毫无节制。
35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Vung tay quá trán
语口语(上)》第 14
5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比喻正义的力量总能战胜邪恶的力量; 魔高一
《发展汉语高级汉 也比喻一方力量必定比另一方力量更强 尺,道高
36 体词性 联合结构 灵活性 褒义词
语口语(上)》第 12 大。 一丈
课 Vỏ quýt dày móng tay nhọn
低三下四
指地位低贱;也指态度卑琐,低声下气。
37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Thấp hèn
语(上)》第 11 课
丁是丁,卯是卯 丁对丁,
形容说话、做事认真,毫无含糊。
38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联合结构 灵活性 卯对卯 褒义词
Ra ngôra khoai
语(下)》第 19 课
偏正式 指自己的直接领导或机构。
39 顶头上司 体词性 灵活性 顶门上司 中性词
定中结构 Sếp,cấp trên
定时炸弹
偏正式 比喻潜在的危险、威胁。
40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状中结构 Quả bom hẹn giờ
语(下)》第 1 课
动宾式 指丧失体面,丢脸。 丢脸面、
41 丢面子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Mất mặt 丢了面子
东道主
《发展汉语中级汉
语口语(下)》第 13 偏正式 泛指款待或宴客的主人。
42 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课 定中结构 Chủ nhân bữa tiệc
《发展汉语高级汉
语(上)》第 3 课
E
比喻他人的劝告、嘱咐等。多用以指听
偏正式
43 耳边风 体词性 过这些话后并不放在心上或不以为然。 灵活性 耳旁风 贬义词
定中结构
Gióthoảng ngoài tai
F
44 翻白眼 谓词性 动宾式 表示对人的蔑视、不满、厌恶等。 固定性 贬义词
54
《发展汉语高级汉 述宾结构 Hai mắt trắng dã, mắt trợn trắng
语(下)》第 4 课
粉墨登场
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
45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Hóa trang lên sân khấu
(下)》第 1 课
风云人物 指在社会上很活跃、很有影响力,其言
偏正式
46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体词性 行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下)
》第 8 课 Người làm mưa làm gió
G
改头换面
动宾式 比喻只改变外表和形式。
47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Thay hình đổi dạng
(下)》第 10 课
隔三差五
《发展汉语高级汉 每隔不久,时常。
48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语口语(上)》第 14 Thường xuyên

供不应求
形容市场购销紧张,货源不足。
49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Cung không đủ cầu
语(下)》第 10 课
比喻因一时的糊涂、受蒙蔽等而使自己
鬼迷心窍 鬼迷心、
不知不觉失去理智,稀里糊涂地做出愚
5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灵活性 鬼迷了心 贬义词
昧或不可思议的事情。
语(上)》第 10 课 窍
Bị quỷ ám
H
合情合理
《发展汉语高级汉 合乎情理。
51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语口语(上)》第 14 Hợp tình hợp lý

动宾式 比喻没有东西吃,挨饿。也比喻闲待着
52 喝西北风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没事干,也没有经济收入。
55
Ăn không khí
话里有话
形容语带双关,意在言外。
53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Ý trong lời nèi
语(上)》第 11 课
混日子 指没有长远目标,得过且过,浑浑噩噩
动宾式
54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地过日子。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语(上》第 8 课 Qua ngày đoạn tháng
话匣子 开话匣
偏正式 比喻喜欢说话的人。
55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子、打开 中性词
定中结构 Người ba hoa chích chòe
语(下)》第 29 课 话匣子
比喻羡别人成名或发财而心怀嫉妒的毛
红眼病 偏正式
56 体词性 病。 固定性 害红眼病 贬义词
定中结构
Bệnh đỏ mắt
厚脸皮 指不知羞耻,厚颜无耻的人;也指耍赖
偏正式
57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体词性 使泼,不达目的不罢休。 灵活性 厚着脸皮 贬义词
定中结构
(下)》第 1 课 Mặt dày
护身符 比喻可仗以保护自己、避免损害的人或
偏正式
58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体词性 势力。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上)》第 3 课 Bùa hộ mệnh
花天酒地
泛指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59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Ăn chơi đàng điếm
(下)》第 6 课
化整为零 把整体分化成若干零散部分,以便灵活
60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运用。 固定性 褒义词
(下)》第 1 课 Xéchẵn ra lẻ, chia thành tốp nhỏ
偏正式 比喻丧偶的老年人再次结婚或者恋爱。
61 黄昏恋 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Tình yêu xế bóng, tình yêu tuổi hoàng hôn
多指春节、五一和国庆三个节日的休假
偏正式
62 黄金周 体词性 时间。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Tuần lễ vàng
56
偏正式 指非常熟悉某个地方情况的人。
63 活地图 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Bản đồ sống
胡说八道
毫无根据地乱说。
64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动宾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Nói hươu nói vượn, nói bậy nói càn
(上)》第 4 课
J
见怪不怪 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 见怪不
65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着镇静。 灵活性 怪,其怪 褒义词
(下)》第 9 课 Không kinh sợ khi thấy chuyện quái dị 自败
见钱眼开 看到金钱就喜笑眼开,形容贪财好利。
66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Coi trọng đồng tiền, coi đồng tiền như 固定性 贬义词
(上)》第 9 课 bánh xe
动宾式 比喻工作中一点成绩也没有,无法交差。
67 交白卷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Nộp giấy trắng
形容投机取巧,从对立的两方面捞取便
脚踩两只船 宜或两面讨好,也比喻做事不专心,干 脚踏两只
68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灵活性 贬义词
着这件同时又干那件。 船
Bắt cáhai tay
斤斤计较
指过分计较的人得失,纠缠在琐细的事
《发展汉语高级汉 动补式
69 谓词性 情上。 固定性 贬义词
语口语(上)》第 14 述补结构
Tænh toán chi li

精打细算
形容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仔细。
7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Tính toán kĩ lưỡng
语(上)》第 7 课
久而久之
《发展汉语高级汉
形容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71 语(上)》第 6 课 谓词性 联合式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发展汉语高级汉
语口语(上)》第 14
57

举手之劳
《发展汉语高级汉 偏正式 指办事情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72 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语口语(上)》第 1 定中结构 Dễ như trở bàn tay

K
侃大山 形容漫无边际地闲聊
动宾式
73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Tám chuyện, nói nhăng nói cuội, con cà 灵活性 砍大山 中性词
述宾结构
语(上)》第 14 课 con kê
开场白
指文章或讲话的开始部分。 说了一套
74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述补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Lời mở đầu 开场白
语(上)》第 6 课
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直入正题。
75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连谓式 固定性 褒义词
Nói toạc móng heo
语(下)》第 14 课
动宾式 比喻夜间工作或学习熬到很晚 开夜工、谁夜
76 开夜车 谓词性 灵活性 中性词
述宾结构 Cày đêm, thức ngày cày đêm 车开到...点

开了绿
灯、为...
指允许做某事;也比喻办事不讲原则,
动宾式 开绿灯、 中性词、贬义
77 开绿灯 谓词性 利用职权之便,放任不法行为。 灵活性
述宾结构 开开绿 词
Bật đèn xanh
灯、给谁
开绿灯
哭丧着脸
指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78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Buồn rười rượi, như đưa đám
语(下)》第 2 课
苦尽甘来 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幸福的生活已经
79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式结构 到来。 固定性 褒义词
语(下)》第 14 课 Khổ tận cam lai
58
宽宏大量
形容人心胸宽广,度量很大。
8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Khoan hồng độ lượng
语(上)》第 14 课
L
狼吞虎咽
《发展汉语高级汉 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大口吞吃的样子。
81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语口语(上)》第 7 Ăn như hổ đói

老大难
比喻历来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很难攻克
《发展汉语中级汉
82 谓词性 联合结构 的难关。 固定性 贬义词
语口语(下)》第 9
Nan giải

老掉牙 比喻言论或事物等陈旧、老套、落后,
偏正式
83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与时代脱轨。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下)
》第 14 课 Giàcỗi, cũ rích, không hợp thời
聊以自慰
偏正式 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84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状中结构 Tự an ủi bản thân
(下)》第 3 课

比喻无知者无畏。
85 聋子不怕雷 谓词性 主谓式 固定性 贬义词
Điếc không sợ súng
炉火纯青
比喻技艺或学问达到成熟、完美的地步。
86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式 固定性 褒义词
Dày công tôi luyện
语(下)》第 8 课
驴肝肺
体词性 比喻心地丑恶、心肠坏的人。
87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偏正式 固定性 贬义词
做宾语 Lòng lang dạ sói
(上)》第 12 课

59
比喻被雨淋或者落水后浑身湿透的样
偏正式 子,也比喻人意志消沉,落魄狼狈的样
88 落汤鸡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子。
Ướt như chuột lột
比喻在别人遇到危险之际乘机加以陷
害。 对谁落井
89 落井下石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Giậu đổ bìm leo, đánh thằng chết rồi, thấy 下石
người gặp nguy thừa cơ hãm hại
M
马不停蹄 比喻不间歇地前进或持续地工作。
Ngựa không dừng vó
9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语(上)》第 3 课
马马虎虎
形容处事草率。
91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Cẩu thả, qua loa đại khái
语(上)》第 15 课
指处事疏忽大意,不细心;也指做事马
体词性
92 马大哈 联合结构 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 固定性 贬义词
形容词
Người hời hợt
没好气
指因不高兴而表现出态度不好的样子。
93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动宾式 固定性 贬义词
Không vui
(上)》第 4 课
让谁没面
指不给面子让人难堪或者翻脸。
94 没面子 谓词性 动宾式 灵活性 子、没面 贬义词
Không còn mặt mũi nào

明里暗里
指公开或暗地里。
95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Trong sáng trong tối
(下)》第 13 课
N
96 男子汉 体词性 主谓结构 有作为、有志气的男子。 灵活性 男子汉大 褒义词
60
《发展汉语中级汉 Nam tử hán 丈夫
语口语(上)》第 6

闹别扭
《发展汉语中级汉 对对方印象不好,彼此有意见而不合。
97 谓词性 动宾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语口语(上)》第 4 Làm mình làm mẩy

闹笑话 动宾式 指做出可笑或让人嘲笑的事。
98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 谓词性 灵活性 闹出笑话 贬义词
述宾结构 Làm trò cười cho thiên hạ
(下)
》第 29 课
做游戏;用言语或行动戏弄人;对关系
动宾式 重大的事物采取轻率、不认真的态度 。
99 闹着玩儿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ùa vui; trêu chọc, trêu ghẹo; trò đùa,
chuyện đùa
牛脾气 比喻不随和、顽固,不驯服、不平和的
偏正式
100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性情或有这种性格的人。 灵活性 牛性子 贬义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2 课 Tính ương ngạnh
P
拍拍谁的
比喻曲意逢迎某人,进行巴结奉承。
101 拍马屁 谓词性 动宾式 灵活性 马屁、拍 贬义词
Bợ đít

动宾式 形容人怒气冲天的样子。
102 拍桌子 谓词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ập bàn đập ghế
攀龙附凤
动宾式 比喻巴结权贵以求富贵。
103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Thấy sang bắt quàng làm họ
语(下)》第 5 课
碰钉子 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批评、斥责;比喻 吃钉子、
动宾式
104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遇到阻碍、挫折。 灵活性 碰了不少 贬义词
述宾结构
语(下)》第 19 课 Vấp phải trắc trở, vấp váp 钉子

61
指人贫困到了极点就会不顾及道德规
105 贫极无君子 谓词性 范,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 贬义词
Bần cùng sinh đạo tặc
泼凉水、泼
动宾式 比喻打击人的热情,或让人清醒。
106 泼冷水 谓词性 灵活性 点冷水、向 贬义词
述宾结构 Dội gáo nước lạnh 谁泼冷水
Q
起死回生 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挽救了本来没有
偏正式
107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希望好转的事情。 固定性 褒义词
状中结构
语(下)》第 10 课 Cải tử hoàn sinh, chết đi sống lại
偏正式 丈夫被妻子管得很严。
108 气管炎 体词性 固定性 妻管严 贬义词
定中结构 Bị vợ quản
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也比喻帮讲话的
敲边鼓
动宾式 人向听者传达思想(略带些许贬义)。 打边鼓、
109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灵活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Cổ vũ, trợ giúp 敲边锣
语(下)》第 1 课
比喻全部有一种成分构成,全部一个样
清一色
110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动补结构 子。 固定性 中性词
Thuần một sắc, cùng một màu
语(下)》第 5 课
全天候 泛指不受各种复杂环境或情况影响。
偏正式
111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Mọi thời tiết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8 课
群起而攻之 指所以人都起来一同攻击、反对同一个
112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目标。 固定性 褒义词
(下)》第 4 课 Cùng nhau công kích, cùng nhau phản đối
R
形容热气很盛,蒸蒸向上的样子;也比
热气腾腾
113 谓词性 主谓结构 喻气氛热烈,情绪高涨。 固定性 褒义词
《发展汉语高级汉
62
语(上)》第 8 课
指待人友善热情,愿意并且乐于帮助别
偏正式
114 热心肠 体词性 人。 灵活性 热肠子 褒义词
定中结构
Tấm lòng vàng, lçng nhân ái
形容行动极端诡秘,谁也察觉不到。
115 人不知,鬼不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贬义词
Người không biết, quỷ không hay
人见人爱
谁见了都觉得可爱。
116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Ai nhìn cũng thích
语(下)》第 16 课
S
三三两两
《发展汉语高级汉 形容为数不多。
117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语口语(上)》第 6 Tốp năm tốp ba, tụm năm tụm ba

三年五载
偏正式 指多年。
118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Nhiều năm
语(下)》第 14 课
三日打
比喻工作或学习时常中断,不能持之以
鱼,两日
恒。
119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谓词性 联合结构 灵活性 晒网、五 贬义词
Bữa đực bữa cái, một ngày vãi chày bảy
日打鱼,
mươi ngày phơi lưới
十日晒网
三言两语
偏正式 指说话简单扼要。
120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灵活性 三言五语 褒义词
定中结构 Nói tóm gọn, nói tóm tắt
语(下)》第 8 课
伤脑筋 动宾式 形容事情难办,让人费心。
121 谓词性 灵活性 费脑筋 贬义词
《发展汉语中级汉语(下)》第 22 课 述宾结构 Đau đầu nhức óc
神经兮兮 思想与情绪高度集中紧张,甚至达到不
122 谓词性 主谓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发展汉语高级汉 正常的程度。
63
语(上)》第 4 课 Tập trung cao độ
十字架
偏正式 象征受难或死亡;也比喻苦难。
123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Cây thánh giá
语(下)》第 10 课
势利眼 比喻势利的眼光,势利的作风或作风势
偏正式
124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利的人。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4 课 Tác phong bợ đít, kẻ nịnh bợ
守财奴
指富有而吝啬的人。
125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偏正式 灵活性 守钱奴 贬义词
Nôlệ đồng tiền
语(下)》第 18 课
形容只知道啃书本,言谈形式不切实际、
偏正式
126 书呆子 体词性 不知变通的读书人。 灵活性 书毒头 贬义词
定中结构
Mọt sách
谓词性
作宾
熟门熟路
语、定 形容对情况熟悉,做起来得心应手。
127 《发展汉语高级汉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语、状 Quen đường quen lối
语(上)》第 15 课
语、谓

指思想意识陈旧,头脑又不会灵活变通
偏正式
128 死脑筋 体词性 的人;也指古执守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Cổ lổ sĩ
T
套近乎 指为达到目的设法拉近与某人的关系, 跟谁套近
贬义词、中性
129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动宾式结构 表亲近。(贬义词) 灵活性 乎、拉近

(下)
》第 4 课 Lôi kéo làm quen 乎
掏腰包
指掏钱、出钱;也指小偷从别人钱包里
《发展汉语高级汉 动宾式 中性词、贬义
130 谓词性 投钱。 灵活性 掏荷包
语口语(上)》第 14 述宾结构 词
Bỏ tiền túi; móc túi

64
添枝加叶 比喻夸大事实或在原来事实的基础上编
动宾式 添枝叶、
131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造一些情节。 灵活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加枝叶
语(下)》第 4 课 Thêm mắm thêm muối, thêm râu thêm ria
事物做起来不像说的或想象的那么容
132 谈何容易 谓词性 动补结构 易。 固定性 贬义词
Nói thìdễ làm mới khó; nói thìdễ lắm
抬不起头来
指做错事或受人欺凌压制而不敢面对他
《发展汉语中级汉
133 谓词性 动宾结构 人。 灵活性 抬不起头 贬义词
语口语(上)》第 9
Không ngóc đầu lên nổi

偏正式 比喻非常稳定的工作或职位。
134 铁饭碗 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Bát sắt, công việc làm ổn định

指成为某人或某事的负担或前进的阻碍 拉后腿、
动宾式
135 拖后腿 谓词性 因素。 灵活性 拖谁的后 贬义词
述宾结构
Cản trở, gây trở ngại 退
W
无论如何 不管怎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
136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主谓结构 结果始终不变。 固定性 褒义词
语(下)》第 17 课 Bất luận thế nào
无价之宝
指特别珍贵的东西或物品,不能用价值
《发展汉语中级汉 偏正式
137 体词性 进行衡量。 灵活性 无价宝 褒义词
语口语(下)》第 6 定中结构
Vật báu vôgiá

X
下不为例 下次不能以此为例,表示只能通融这一
138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结构 次。 固定性 贬义词
语(上)》第 9 课 Lần sau không được như thế nữa

65
献殷勤
《发展汉语中级汉 动宾式 为了获取别人的欢心而奉承、讨好他人。
139 谓词性 灵活性 献勤劳 贬义词
语口语(下)》第 2 述宾结构 Xum xoe, tỏ vẻ bợ đỡ

想当然 没有事实根据,仅凭主观感觉就认为事
动宾式
14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情应当是怎样。 固定性 贬义词
述宾结构
语(下)》第 5 课 Chắc hẳn phải vậy
橡皮筋
偏正式 比喻有弹性的事物。
141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Dây thun
语(上)》第 4 课
像模像样
指体面好看。形容珍重或隆重的样子。
142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Sang bảnh, bảnh chọe
(上)》第 8 课
在私下不怀好意向领导反应的有关别人
小报告
偏正式 的情况或说些无中生有的恶意中伤别人 向谁打小
143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的话。(贬义词) 报告
语(下)》第 4 课
Nói lại, kể lại
比喻事情很小,很容易做。
小菜儿 Chuyện nhỏ như con thỏ
偏正式 小菜儿一
144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碟
语(下)》第 1 课

小气鬼
指吝啬/lånsâ/的人。
145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偏正式 固定性 贬义词
Đồ keo kiệt
语(上)》第 3 课
心腹患、
心腹之患
偏正式 指藏在内部和身旁的祸患。 心腹之
146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灵活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Nuôi ong tay áo, nuôi khỉ dòm nhà 疾、心腹
语(下)》第 11 课
之忧
66
心心相印
指情投意合。
147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主谓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Tâm đầu ýhợp
语(下)》第 8 课
心上人 多指内心暗恋而并未表达出感情的对
偏正式
148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象。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16 课 Người trong mộng
幸运儿
偏正式 有运气、时机好的人。
149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Người may mắn
语(下)》第 23 课
指人说话、做事有虚有实,让人捉摸不
虚虚实实 透。
15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Thật thật giả giả 固定性 贬义词
语(上)》第 4 课

指用艰辛的劳动赚取的钱财。
血汗钱 Đồng tiền xương máu, đồng tiền mồ hôi
偏正式
151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nước mắt 固定性 褒义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2 课

Y
偏正式 比喻心目中最讨厌、最痛恨急于除掉的 眼中钉,
152 眼中钉 体词性 灵活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人。Gai trong mắt 肉中刺

形容态度严肃、庄重;有时含有讽刺意
一本正经
偏正式 味。
153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褒义词
定中结构 Trịnh trọng, trang nghiêm
语(上)》第 12 课

形容乱得不可收拾或糟糕透顶;也形容
一团糟
偏正式 情况很严重。
154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Một đống bùi nhùi
语(上)》第 11 课
67
一溜烟 形容人或物移行迅速,一眨眼就不见了。
偏正式 一溜风、
155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Như làn khói 灵活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一溜烟尘
语(上)》第 8 课
一股脑儿 全部,统统
偏正式 Toàn bộ, hết thảy
156 《发展汉语中级汉 体词性 灵活性 一古脑儿 中性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22 课

一口气 形容人做某事从头到尾不停顿。
偏正式 Một mạch, một hơi
157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固定性 中性词
定中结构
语(下)》第 16 课
有出息 指人有发展前途。
《发展汉语中级汉 偏正式 Cótiền đồ
158 谓词性 固定性 褒义词
语口语(上)》第 2 动宾结构

有过之而无不及 指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159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口语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褒义词
(上)
》第 6 课
Chỉ có hơn chứ không kém
指有本事或有办法,一般是用来形容别
有两下子 人。可是在表示否定的句子中可以说“我
动宾式 有两手、
160 《发展汉语中级汉 谓词性 哪有这/那两下子”、“我没有这/那两下 灵活性 褒义词
述宾结构 有一手
语(上)》第 14 课 子”。
Cóbản lĩnh
有色眼镜 比喻早已形成的不正确的看法;指人的
偏正式
161 《发展汉语高级汉 体词性 偏见或成见。 固定性 贬义词
定中结构
语(上)》第 1 课 Cái nhìn phiến diện, thành kiến
冤家路窄
比喻矛盾不可回避。 冤家路儿
162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灵活性 贬义词
Oan gia ngõhẹp 狭
语(下)》第 5 课
Z

68
在劫难逃 多指无法避免的坏事情。
163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状中结构 Chạy trời không khỏi nắng, số kiếp đã 灵活性 定数难逃 贬义词
语(下)》第 6 课 định
找麻烦
《发展汉语中级汉 给自己或别人增添不便。
164 谓词性 动宾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语口语(上)》第 4 Gây phiền phức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发展汉语高级汉 形容只能心领神会,而无法用语言表达。
165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语口语(上)》第 3 Chỉ hiểu chứ không thể diễn tả bằng lời

谓词性
龇牙咧嘴 作谓 喻人气愤或痛苦难忍。
166 《发展汉语高级汉语 联合结构 固定性 贬义词
语、状 Phồng mang trợn mắt; cắn răng chịu đựng
(上)
》第 10 课

做手脚
动宾式 比喻施展手段,暗中耍花样。
167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灵活性 作弄手脚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ộng tay động chân, gian lận
语(上)》第 9 课
比喻通过托情或利用取权等不正当的途 走路子、
动宾式
168 走后门 谓词性 径牟取利益。 灵活性 走门路、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i cửa sau 走门子
动宾式 泛指办事走形式,不讲实效。
169 走过场 谓词性 灵活性 走走过场 贬义词
述宾结构 Qua loa, đưa đẩy cho xong chuyện
走投无路 走头没
动宾式 形容陷入困境,没有出路。
170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灵活性 路、走投 贬义词
述宾结构 Đến bước đường cùng
语(上》第 15 课 无计
沾亲带故
指有亲属故友的关系。
171 《发展汉语高级汉 谓词性 联合结构 固定性 中性词
Cóquan hệ thân thích
语(上》第 2 课
69
指为避免纠纷、麻烦等而对发生的问题 睁一眼闭
或见到的事情装作不知;也比喻办事不 一眼、睁
172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谓词性 联合结构 灵活性 贬义词
认真,马马虎虎。 只眼闭只
Mắt nhắm mắt mở 眼

70
致 谢

本人在广西民族大学读研的三年时间,即将过去。在论文结束之际,我要向教导和帮助过
我的人表示我真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韦树关教授。韦老师的不断鼓励与无私帮助使我顺利地完成论文
的写作。从论文的选题、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论文的修改,都有老师的
悉心指导。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开阔了我的研究视野。同时,感谢在这三年
的学习中,教导过我的所有老师:何山燕老师、康忠德老师、黄平文老师、李宗宏老师、丘
冬老师。各位老师知识渊博、循循善诱,使我顺利完成我的学业及论文。

其次,深深感谢我的父母、丈夫、同学、朋友,他们以最无私深沉的爱包容我、支持我,
给予我奋斗的勇气和动力。

最后,我再次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的所有老师、所以爱我和我爱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阮玉香

广西民族大学

二零一七年五月

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