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19 年 1 月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J ,

an.2019
第 40 卷 第 1 期 J
our
nalo
fHi
ghe
rEduc
ati
on Vo
l.40 No.



· 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
宏观制度变革

张晓莉 ,饶从满1 2


1.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2.

摘 要:20 世纪末,加拿大将高等 教 育 公 平 框 架 由 “入 学”起 点 延 伸 至 “入 学 - 持 续 保 留


- 毕业”全程。新公平框架促进了制度层面的全方位深刻变革。近二十年来,联邦和各省区政
府通过创新经费保障机制、深化学制体系改革、完善 社 会 参 与 制 度、加 强 数 据 收 集 与 监 控 机 制
建设四大核心举措初步完成了宏观制度体系改组与重 构,为 践 行 和 推 进 高 等 教 育 全 程 公 平 提
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加拿大;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制度变革
中图分类号: 1 文献标志码:
G649. A 文章编号:
1000-4203(
2019)
01-0093-10

The Ma
cro-s
ystemsRef
ormt oPromot
ePo s
tse
condar
yEdu
cat
ion
Equit
yinCanadainthe21s
tCen tu
ry
ZHANG Xi i1 ,RAO Cong-man2
ao-l

1.Scho
olof Educa
tion,Changchun No lUn
rma ive
rsi
ty,Changchun 130032,Ch
ina;
Facu
2. ltyof Educa
tion,No
rthea
stNo
rma
lUn
ive
rsi
ty,Changchun 130024,Ch
ina)
Ab
str
act:Att
heend o
fthe20
thc
ent
ury,Canad
ianf
ede
ralgove
rnmen
tex
tendedt
he
conc
eptua
lframewo
rkofpost
secondar
yeducati
onequ
ityf
romacce
sstosucc
ess.I
tpromoted
thepro
foundref
orminal
laspect
so fthesys
tem.Inthepas
ttwentyye
ars,thefede
raland
prov
inci
algovernment
simplementedsys
temr efo
rmsi
nt hefol
lowi
ngf ourare
as:s
treng
the-
ni
ngt hecons
truct
ionoff
inanc
ialguar
anteesys
tem,deepen
ingeduca
tionsys
temrefrm,
o im-
pr
ovi
ngcommun
ity-i
nvo
lved s
yst
em and e
stab
lish
ing da
ta co
lle
cti
on and ana
lys
is me
cha-
nisms.Thereorgani
zat
ion andr
econs
truc
tion o
ft he ma
cro-s
yst
em had be
en pr
elimi
nar
ily
comple
t ,
ed ensuri
ngpostse
conda
ryeducat
ionequit
y.
Ke
ywo
rds:Canada;pos
tse
conda
ryeduc
aton;educ
i ati
onequ
ity;ma
cro-s
yst
emr
efo
rm

① 收稿日期:2018-09-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JD880010);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2J 2018BS58)
作者简介:张晓莉( 1985- ),女,河北石家庄 人,长 春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副 教 授,教 育 学 博 士,从 事 比 较 教 育、高 等 教 育 研
究;饶从满(1966- ),男,安徽六安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 93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自 1971 年美国 率 先 进 入 高 等 教 育 普 及 化 阶 段 率;
21 世纪伊始,加拿大进一步将其 凝 练 升 华 为“多
至 20 世纪末,已有 27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陆 续 加 入 此 行 而不同”(Mor
ebu
tDi
ffe
r t)。4 “多 而 不 同 ”意 指
en
[]

列。[1]普及化进程的加快极大地改进了入学机会,但 在增加经费投入的 同 时,重 点 改 善 高 新 科 技 领 域 和


同时也引发了对公平问题更深层次的探讨。普及化 处境不利人群的高 等 教 育,以 便 在 发 挥 提 升 高 等 教
水平通常以整体入 学 率 为 评 价 指 标,各 类 弱 势 人 群 育经济促动作用的同时,推进社会公正。
的具体数值远低于此,未实现普及化。基于此,各国 以直接拨 款 扩 大 招 生 规 模,以 定 向 拨 款 推 动
1.
致力于锁定 弱 势 人 群,分 析 影 响 因 素,探 究 增 进 路 弱势招生
径,确 保 入 学 机 会 公 平。 但 是,入 学 不 等 于 能 够 毕 通过 增 加 直 接 拨 款 鼓 励 高 校 扩 大 招 生 规 模,是
业,高校辍学、休 学 现 象 屡 见 不 鲜。2008 年,OECD 加拿大经费制度的惯用方式。[5]二战后,联邦政府 鼓
报告指出,“大 量 处 境 不 利 学 生 被 招 收 进 入 高 等 教 励高校接收退伍军 人,并 严 格 按 照 招 生 数 额 给 予 直
育,使得持续保留及 成 功 完 成 成 为 高 等 教 育 领 域 的 接资助。此后,联邦政府保留了此部分经费,只是经
重要研究问题”[2]。在此背景下,探索如何确保所有 费投入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变革。为了确保各省区政
合格候选人尤其是弱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程公平 府对高等教育的绝 对 领 导,联 邦 政 府 通 过 税 点 或 现
受教成为普及先行国家深化普及的政策要点和实践 金转移的方式把资 助 款 转 拨 给 省 政 府,由 省 政 府 统
难点。 一分配给 高 校 [6],该 制 度 一 直 沿 用 至 今。2005 年,
加拿大作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安大 略 省 发 布 了 一 项 名 为 “达 至 更 高 ”(Re
ach
ing
强国,其政策规范与实践探索代表着国际前沿进展。 Hi r)的高等 教 育 战 略 规 划,提 出 到 2009-2010
ghe
20 世 纪 末,加 拿 大 联 邦 政 府 提 出 “确 保 所 有 具 有 接 学年省政府总计将 提 供 62 亿 加 元 拨 款 来 增 进 高 校
受高等教育意愿并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在接受和完 本科扩招。稳定的资金来源带来了高校招生的空前
成高等教育的过程 中 不 受 任 何 因 素 的 阻 碍” 。 这 [
3] 2010-2011 学年高校 入 学 人 数 达 到 42 万 人,
繁荣,
一政策使命蕴含了对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纵深化建 比十年前增加了 50% 。[7]
构,将 20 世纪 80 年代 以 来 以 “入 学 机 会”为 焦 点 的 除了 提 升 整 体 入 学 率 外,各 省 区 政 府 还 创 设 了
起点公平延伸至“入学 - 持续保留 - 毕业”的全程公 针对处境不利人群的定向拨 款 机 制(
Tar
get
edFun-
平。在新公平理念 框 架 下,加 拿 大 各 级 政 府 大 胆 创 d
ing Me
chan
ism)。在加拿大,原住民是最大的弱势
新、积极作为,初步完成了宏观制度体系的改组与重 群体。联邦统计局 2006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原住民
建。虽然全程公平的最终实现有赖于高等教育教学 中仅有 35% 获得了高等教育机 会,远 低 于 非 原 住 民
的深刻变革,但一系 列 具 有 开 创 性 的 宏 观 制 度 建 设 群体(
51% )。8 2007 年,不列 颠 哥 伦 比 亚 省 (以 下 简
[]

开启了改革的先声,为 全 面 践 行 全 程 公 平 提 供 了 有 称 BC 省)政府通过《原住民高等教育培训 策 略 与 行
力的制度保障。 本 文 将 重 点 阐 述 和 剖 析 经 费 制 度、 动计划》( Abor
igi
nalPos
t-Secondar
yEducationand
学校教育制度、社会 参 与 制 度 以 及 监 控 机 制 等 四 大 Tr
ain
ingSt
rat
egyand Act
ion Plan),设 置 6500 万
领域的革新,以期为 我 国 把 握 先 行 国 家 推 进 以 全 程 加元专项拨款用以提升原住民的高等教育参与。安
公平深化普及的战略决策的新进展提供参考。 大略省政府也将原 住 民 招 生 作 为 “入 学 机 会 获 得 策
略”(
Acc
esst
o Oppo
rtun
iti
esS
tra
tegy)的 一 部 分,
在 2005-2006 学年和 2009-2010 学年分别提供了
一 、创新经费保障制度 ,调整投入方向 ,
5500 万加元的处境不利儿童专款。
优化分配结构 重新审视学生资助制度,创新资助方 式,调 整
2.
资助结构
经费制度是政府采用经济手段干预高等教育的 1)弱化普遍性资助,创设目标本位资助。

重要路径。近六十年来,加拿大经费制度应时而动, 普遍性资助是指绝大部分高校学生都可以申请
屡经变革:
20 世 纪 六 七 十 年 代,以 推 进 高 等 教 育 普 的资助类型,以税收 抵 免 计 划 和 注 册 教 育 储 蓄 计 划
及化为目标,以人力 资 本 理 论 为 依 据,确 立 了 “多 多 为典型代表。税收抵免计划通过学费、书本费、生活
益善”(Mo
rei
sBe
ttr)的 指 导 理 念;
e 20 世 纪 八 九 十 费、学生贷款利息、迁居费、儿童看护费等的退税,降
年代,经济危机造成经费大幅削减,严峻的财政窘境 低学生接 受 高 等 教 育 的 费 用。[9]“注 册 教 育 储 蓄 计
激发了对先前理念的批判与反思,提出“更多不等于 划”旨在为孩子未来接受高等教育储蓄资金,政府对
更好”(Mo
rei
sPr
obl
ema
tic),强 调 提 高 经 费 使 用 效 参加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普遍性资助在
· 94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推动高等 教 育 普 及 化 进 程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然 金(
Canada Mi
llenn
ium Scho
lar
shp)就是典型代表,

而,在新经费制度理念下,普遍性资助表现出两点不 其获得者群体分布 表 现 出 了 明 显 的 不 均 衡 性,处 境
足:一是针对性差,大额的资金并没能带来处境不利 不利群体的弱势显著。安大略省政府的资助拨款也
人群高等教育获得 的 显 著 提 升;二 是 资 助 金 获 得 的 经历了 优 异 取 向 和 需 求 取 向 的 博 弈。2013-2014
延迟性,大约 70% 的“无偿援助”是 通 过 纳 税 减 免 的 学年,在 该 省 5.
61 亿 加 元 大 学 奖 助 学 金 拨 款 中,
方式提供的,学生不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援助。 61% 的拨款是基于 学 业 或 课 外 活 动 的 优 异 表 现,仅
为 弥 补 普 遍 性 资 助 的 不 足,加 拿 大 提 出 并 设 立 有 21% 基 于 需 求 (
need-ba
sed),表 现 出 了 明 显 的 优
了“目标本位资助”。安大略省拥有全加最健全的学 异本 位 (me
rit-ba
sed)倾 向。10 事 实 上,由 于 受 到 多
[ ]

生资助体系,陆续创 设 了 针 对 不 同 弱 势 群 体 的 分 类 重限制,弱势人群获 得 优 异 本 位 的 奖 学 金 要 困 难 得
资助项目,如 原 住 民 学 生 助 学 金、第 一 代 学 生 助 学 多。据此,安省政府 已 开 始 重 新 思 考 奖 学 金 的 分 配
金、残疾学生 助 学 金 等。2017 年,该 省 最 权 威 的 安 问题,致力于健全需求测评体系。
省学生资 助 项 目 (On
tar
ioS
tuden
t As
sis
tanc
ePr
o- 强化高校学费行政干预,规制学费过快上涨
3.

g OSAP)也做出 重 大 调 整,强 调 资 助 项 目 应 更
am,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 发 达 国 家 共 同 经 历 了
加透明,更精准 地 指 向 最 需 要 财 政 资 助 的 学 生。 此 高等教育经费大幅 削 减 及 学 费 飞 涨,这 意 味 着 高 等
外,加拿 大 联 邦 政 府 也 分 别 在 1998 年 和 2004 年 通 教育投资由以国家 为 责 任 主 体 向 国 家、学 生 及 其 家
过设立“教育储 蓄 津 贴”(
CanadaEduc
ati
onSav
ings 庭共同 分 担 转 变。[11]2001-2002 学 年,加 拿 大 本 科
Gr
ant)和“学 习 优 惠 券”(
CanadaLe
arn
ingBond)来 生平均 学 费 达 到 3452 加 元,是 1991-1992 学 年
加强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贴。 1714 加元)的两 倍 多。12 在 加 拿 大,大 学 本 是 高 度
( [ ]

2)完善学生贷款制度,整合助学金体系。
( 自治的法律实体,具有确定学费的自主权,但是出于
贷 款 计 划 是 政 府 最 大 的 学 生 资 助 计 划,其 覆 盖 学费飞涨可能制约 高 等 教 育 公 平、引 发 政 治 争 端 等
范围、资助金额、受益人数在所有资助方式中居于首 考虑,各省 区 政 府 对 学 费 进 行 了 积 极 的 行 政 干 预。
位。近二十年来,为 了 回 应 大 幅 上 涨 的 高 等 教 育 费 通过削减、冻结、补 偿 等 措 施 来 管 制 和 平 衡 学 费,学
用,政府逐步提高了贷款限额。然而,这又导致了新 费增长的速度和幅 度 均 得 到 一 定 控 制,确 保 了 经 济
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时大量负债,而且 弱势人群的受教育机 会。2017-2018 学 年,各 省 学
有 1/4 至 1/3 的 学 生 出 现 债 务 拖 欠。 研 究 表 明,大 费年度 增 幅 在 0. 5% 之 间,平 均 增 幅 为 2.
1% -5.
量负债对高校学生尤其是处境不利学生的入学和保 64% ,本科生平均学费为 6571 加元,约为 21 世纪初
留负面影响巨大。 为 此,加 拿 大 政 府 通 过 利 息 减 免 的 1.
9 倍。13 根据在高 等 教 育 学 费 问 题 上 所 持 的 观
[ ]

和债务免除计划进行补 偿。2009 年 后,出 台 了 偿 还 点、应对举措及学费增长趋势的差异,可粗略地将加


援助计 划 (
Repaymen
t As
sis
tanc
ePan),提 出 按 收
l 拿大各省区的学费制度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入比例进行还款(
Income-con
tingen
tloans),减轻了 1)持续管制 - 学费缓增型。

高校学生及其家庭的还款压力,消解了贷款顾虑。 此种 学 费 管 理 制 度 基 于 如 下 认 识:学 费 是 制 约
助 学 金 是 贷 款 的 有 力 补 充,与 贷 款 最 大 的 不 同 高等教育公平的重 要 因 素,要 确 保 将 学 费 限 定 在 学
是不需要学生偿还。2009 年,加 拿 大 对 助 学 金 体 系 生付得起的范畴。魁北克、曼尼托巴、纽芬兰与拉布
进行了整合,将原有 的 加 拿 大 学 习 助 学 金 计 划 和 加 拉多省均 属 此 种 类 型,其 中 以 魁 北 克 省 最 为 典 型。
拿大机会助学金计划合并为加拿大学生助学金计划 20 世纪 60 年 代,魁 北 克 便 创 建 了 免 费 的 大 学 预 备

CanadaS
tuden
tGr
antPr
ogam),以 简 化 程 序、提
r 教育 学 院,并 实 施 了 大 学 学 费 冻 结 与 管 制。1968-
高效率。针对不同 人 群,加 拿 大 学 生 助 学 金 分 设 如 1990 年 间,大 学 年 度 学 费 一 直 限 定 为 540 加 元;
下 7 项计划:低收入家庭学生助学金、中等收入家庭 1994 年上涨到 1668 加 元 之 后 再 次 冻 结,直 至 2007
学生助学金、抚养 人 学 生 助 学 金、残 疾 学 生 助 学 金、 年。2007-2012 学 年,限 额 每 年 增 长 100 加 元,
残疾学生服务和设备助学金、非全日制学生助学金、 2012 年上涨到 2168 加 元。2012 年,自 由 党 政 府 提
非全日制抚养人学生助学金。 出到 2018 年 预 计 将 学 费 提 高 到 3793 加 元,招 致 大
3)限制优异本位资助,强化需求本位资助。
( 规模的学生反抗运动,最终酿成政治事件,导致政府
奖学金是基于申请者的学术成就而提供的一种 改选。[14]但是,政治手段治标不治 本,财 政 赤 字 压 力
经济支持。与贷款 和 助 学 金 不 同,奖 学 金 往 往 更 注 下,
2017-2018 年度学费 还 是 上 涨 到 了 3772 加 元。
重学生的表现而不是经济需求。著名的千禧年奖学 曼尼托巴省、纽芬兰 与 拉 布 拉 多 省 历 来 有 学 费 冻 结
· 95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的传统,同时 2000 年前者 还 提 出 削 减 学 费 10% ,后 了“高学费、高 资 助”的 经 费 管 理 制 度。2017 年,加
者 2001 年 提 出 削 减 经 费 10% ,三 年 内 削 减 拿大环球邮报指出,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在安
25% 。15 目前,纽芬兰与拉布 拉 多 省 学 费 为 2550 加
[ ]
大略省上大学比在 魁 北 克 费 用 低,有 未 成 年 孩 子 的
元,全加最低;曼尼托巴省为 3585 加元,排在倒数第 学生可获得平均超过 11000 加元的不需偿还的财政
二位。 在持续管制下,三省学费 增 长 较 为 缓 慢,位

16]
援助。
于全加后三位,远远低于全加平均学费。
2)部分管制 - 学费稳增型。
( 二 、深化学制体系改革 ,增进衔接互通 ,
BC 省、阿 尔 伯 塔 省、爱 德 华 王 子 岛 省 属 于 此 种
创新高校职能
类型。它们认为,学费是制约高等教育公平的因素,
但不是唯一重要 因 素。 基 于 此,三 省 实 行 了 部 分 时
高等 教 育 公 平 意 涵 的 深 化 与 拓 展,要 求 并 促 使
段管 制。BC 省 在 2001 年 更 改 《学 费 冻 结 法 案 》
各级政府在更宽泛的制度框架内思考应对策略。加

Tuit
ionFeeFre e
ze Act),放 松 管 制,导 致 学 费 飞
拿大通过优化中、高等教育衔接,加强高等教育内部
涨,2001/02 与 2002/03 学 年 期 间,学 费 增 长 了
互通,重构高校角色 与 职 能 等 满 足 学 生 的 多 样 化 和
25% ,是全 加 同 时 期 平 均 增 速 的 五 倍。2002/03 与
个性化需求,从而 减 少 入 学 障 碍,促 进 持 续 保 留,确
2003/04 学年期间又 增 加 了 30% ,是 全 加 同 时 期 平
保顺利毕业。
均增 速 的 四 倍 多。[17]2005 学 年 至 今,该 省 重 新 加 强
纵向衔接:中、高 等 教 育 双 向 对 接,增 加 入 学
1.
管制,规 定 学 费 增 幅 不 得 超 过 2% 。[18]阿 尔 伯 塔 省
率与保留率
2005 年便提出实施学费冻结制 度,寻 求 多 种 路 径 降
纵向衔接是指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两阶段对接
低学费,但是直至 2015 年才列入法律条文并加以推
的历时态,是相对于 高 等 教 育 内 部 互 通 的 共 时 态 而
行,2015-2018 三 年 增 幅 持 续 全 加 最 低,分 别 为 0.
言的。双向对接是指中等教育的上构设计和高等教
2% 20 和 0. 2018-2019 学 年 将 继
[ ] [ ] [ ]
0% 19 、
0. 1% 21 ,
续实行。基于上述 举 措,三 省 学 费 在 近 十 年 内 呈 现 育的下延设计同时发力,为学生升学做好充分准备,

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并使其尽快适应高校生活。

3)放松管制 - 学费剧增型。
( 1)上构设计:设置专门衔接时段,强化升学/就

当 前 实 施 此 类 管 理 模 式 的 省 份 包 括 安 大 略 省、 业预备教育。

新不伦瑞克省、萨斯喀彻温省和新斯科舍省,以安大 为了 实 现 两 阶 段 教 育 的 无 缝 对 接,各 省 探 索 进

略省为典型代表。 它 们 认 为,学 费 与 学 生 毕 业 之 间 行学制改组,具体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以魁北克为代

没有直接相关 [22],以行政手段降低总 体 学 费 不 是 治 表的“单独分段”学 制 体 系;二 是 其 他 省 份 普 遍 采 用


本之 略,高 学 费、高 资 助 是 首 选。 事 实 上,安 大 略 省 的“内部分流”设计。
也曾在 20 世纪 60 年 代 至 90 年 代 期 间 实 行 学 费 管 魁北克省实 行 特 色 鲜 明 的 6-5-2-3 学 制。
制,期间学费 一 直 保 持 稳 定。90 年 代 后,随 着 政 府 小学 6 年,中学 5 年,中 学 毕 业 后 不 直 接 进 入 高 校,
经费投入削减,大学 被 赋 予 了 在 最 高 涨 幅 规 制 内 制 而是设计了大学预 备 教 育 性 质 的 两 年 制 “普 通 和 职
定学费标准的自 主 权,导 致 部 分 专 业 学 费 飞 涨。 于 业教育学 院 ”(
CEGEPs)。CEGEPs 由 原 来 的 中 学
是自 2004-2006 年起,安大略省重新全面规制学费 12 年级和大学一年级重组而成,专 门 为 促 进 衔 接 而
上涨。[23]2006-2013 年,政 府 出 台 新 政,规 定 年 度 设。研究数据显示,这 种 “单 独 分 段”设 计 取 得 了 切
学费增幅不得 超 过 5% 。2013-2018 年,安 大 略 政 实成效,该 省 77% 的 中 学 毕 业 生 直 接 进 入 高 校 学
府将限额调 整 为 3% ,但 是 这 只 是 作 为 各 大 学 制 定 习,高于安大略省(
62% )和 BC 省(
51% ),位 居 全 加
学费标准的参照,原则上不要求强制执行,强调了学 之首。[26]
费制定中市场的 自 发 调 节 作 用。 因 此,虽 然 安 大 略 从加 拿 大 教 育 部 最 新 公 布 的 学 制 图 来 看,魁 北
省学费再没有出现 20 世纪末的暴涨局面,但是近年 克以外的其他省份没有打破传统学制结构的显性重
来一 直 为 全 加 最 高,十 年 来 已 经 增 长 了 70% 以 组,而 是 采 取 了 内 部 分 流 的 隐 性 设 计 来 增 进 衔
上。 [
24] 接。[27]以 BC 省为例,该省将 10-12/11-12 年级设
但 值 得 注 意 的 是,安 大 略 省 是 政 府 经 费 投 入 最 定为“毕业/衔接阶段”,其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锁定
低,学 费 最 高,但 高 等 教 育 入 学 率 增 长 最 快 的 省 兴趣领域并提供学 习 机 会,为 毕 业 后 就 业 或 升 学 衔
份。 该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 安 大 略 省 确 立

25]
接提供支持。[28]
· 96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2)下延设计:完 善 大 学 第 一 年 教 育,直 面 转 折
( 学与 转 移 委 员 会 (Al
ber
ta Counc
ilon Admi
ssi
ons
初期震动。 andTr
ans
fe ACAT)始 建 于 1974 年,主 要 负 责 政
r,
建立 “第 一 年 教 育 ”(
Fir
st Ye
ar Expe
ri e,
enc 策、程序和指南的制定与实施,推动高等教育机构间
FYE)制度是世界各 国 应 对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所 带 来 协议 的 达 成,促 进 转 移 过 程 规 范 化。2007 年,
的生源质量下降及辍转学率升高等问题的共识性举 ACAT 实证调研报告指出,该制度为学生提供了 更
措,是近 30 年来诸多国际会议 的 核 心 议 题。 加 拿[
29]
多的选择和流动机 会,为 那 些 原 本 没 有 能 力 转 移 到
大第一年教育制度始建于 1978 年,最初是为了解决 满足其个性化需求项目的学生提供了机会。在安大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与衔接问题。进入 21 世纪后, 略省,起 初 是 通 过 1996 年 创 立 的 学 院 大 学 联 合 会
随着高校辍学问题 的 日 益 凸 显,第 一 年 教 育 制 度 开 (t
he Col
lege Univer
sit
y Conso r
tium Counc l,

始兼顾“过渡”和“保留”,以降低流失率。当前,第一 CUCC)来推 进 流 动 与 转 移 的。 委 员 会 创 编 了 安 大
年教育涉及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通过 略学院 大 学 转 移 指 南 (On
tar
io Co
llege Un
ive
rsi
ty
“入学参观”、“教 育 资 源 使 用 介 绍”、“社 交 平 台 创 建 Tr
ans
ferGu
i OCUTG),用以 指 导 学 生 理 解 入 学
de,
和社交能力提升”、“和谐人际关系构建”、“自主学习 和学习路径、转移协议以 及 流 动 机 会。2011 年 安 大
习惯养成”、“批判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发展” 略省入 学 与 转 移 委 员 会 (The On
tar
io Counc
ilon
等多种形式实施。 第一年教育制度 是 高 校 为 及 时

30]
Ar
ticu
lat
ionand Tr
ans
fer,ONCAT)成 立,将 前 者
补救新生短板而在 入 学 初 始 阶 段 开 展 的 积 极 干 预, 取而代之,以更加强 有 力 的 领 导 和 更 加 有 效 的 研 究
为实现顺利衔接又增加了一重保障。 支持公立学院和大 学 间 转 移,减 少 学 生 接 受 高 等 教
横向互通:高校间的转移与流动制度,促 进 保
2. 育过程中的障碍。[31]
留与文凭获得 二是运行策略与实践路径。针对特定人群和特
横向是指高等教育内部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之间 定目标,加拿大衔接 与 转 移 委 员 会 探 索 了 类 型 多 样
的共时样态。高校 间 互 通 是 博 洛 尼 亚 进 程、哥 本 哈 的互通项目与服务,有 的 适 用 于 学 院 或 大 学 层 次 内
根进程、里斯本 战 略 等 的 核 心 主 题。 加 拿 大 应 世 界 部不同证书、文凭或学位的转移,有的则适用于从学
潮流而动,致力于打通高校间的屏障,促进高教资源 院到大学的跨层次流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类型:
整合,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其持续保留 一是先前学 习 评 价 和 认 可 服 务,已 遍 布 8 省 区 [32],
和顺利毕业提供支持。 超过 80% 的 学 院 已 实 施 [33];二 是 整 体 学 分 转 移 协
1)国家层次的中学后教育转移促进机制。
( 议,指向对先前课程学习的整体认可;三是大学与学
为了增进高校互通,国家层面创设了如下机构: 院联合项目,意在使 学 生 同 时 获 得 学 院 文 凭 和 大 学
一是加拿大部长委员会下设学分转移工作组。工作 学位;四是大学转移项目,侧重在学院中提前学习大
组成立于 2002 年,目的是探索构建学分转移与认可 学课程;五是学位项目,学院开设的颁发学士学位的
的泛加拿大策略。学分转移制度不仅可以通过为学 项目;六是原住民高校联合项目,原住民学院与普通
生提供更多机会从 而 提 高 入 学 率 和 保 留 率,而 且 可 学院联合以获得颁 发 文 凭 证 书 的 资 格;七 是 与 私 立
以从时间和金钱两 方 面 降 低 学 生、高 校 和 政 府 的 教 高校的合作项目;八是与工商业组织合作,达成工作
育成本。二是泛加 拿 大 入 学 与 转 移 联 合 会 的 创 建。 培训/实 践 课 程 认 可 协 议;九 是 高 等 教 育 国 际 化,增
该联合会成立于 1995 年,目的是促进转移政策在各 进跨国高校间转移;十 是 发 展 远 程 教 育 和 在 线 网 络
省区的落实,并 授 予 转 移 学 分。 联 合 会 通 过 召 开 年 学习。[34]上述由 不 同 机 构 合 作 开 展 的 项 目,促 进 了
会、自动化分布式邮件系统、网站等多渠道保持持续 学生文凭获得,甚至是两种文凭的同时获得,改进了
对话,促进信息 共 享。 三 是 加 拿 大 先 前 学 习 评 价 协 高等教育公平。
会的成立。2009 年,协会首创 全 加 先 前 学 习 评 价 战 优化高校职能,促进转型重组,创新高校类型
3.
略咨询小组,集结多方专家,共同致力于开发先前学 加拿 大 各 省 政 府 还 通 过 增 加 学 位 法 定 授 权、设
习评价方法,强化对加拿大人学习经验的认定。 计跨界高校类型、拓 宽 高 校 范 围 等 打 破 社 区 学 院 和
2)省域中学后教育转移制度的组织运行。
( 大学之间严格界限的举措,增加高等教育毕业率。
一是管理机 制。 加 拿 大 的 诸 多 省 份,尤 其 是 阿 1)完善学院职能,赋予部分学院学位授予权。

尔伯塔省和安大略 省,很 早 就 认 识 到 了 高 等 教 育 制 从传 统 意 义 上 讲,加 拿 大 社 区 学 院 只 有 颁 发 职
度内部 互 通 的 重 要 性,并 且 创 立 了 专 门 的 管 理 机 业技术证书或文 凭 的 权 力。 后 来,虽 然 部 分 学 院 开
构———入学与转移委员会来推进变革。阿尔伯塔入 始提供大学转移或 大 学 预 备 项 目,但 却 一 直 没 有 获
· 97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得学位授予权。21 世纪以来,随 着 社 区 学 院 在 提 升 等教育获得 的 唯 一 代 理 人。[38]研 究 显 示,学 校 的 发
高等教育公平中作 用 的 不 断 凸 显,这 一 局 面 逐 渐 被 展和建设 对 于 那 些 出 身 贫 寒 的 学 生 的 来 说 影 响 甚
打破。2009 年,时任美国总统 奥 巴 马 强 调 了 社 区 学 微,而真正能够改善 他 们 教 育 环 境 的 因 素 正 根 植 于
院在本国达至世界最高高等教育毕业率中的地位和 这些孩子所处的小环境(如家庭、社 区 等)中。21 世
作用。调查数据显 示,美 国 有 超 过 一 半 的 高 校 学 生 纪,加拿大立足根源追溯和深度干预,不断加强与家
在社区学院 就 读。 与 美 国 相 似,加 拿 大 社 区 学 院

35]
庭、社区的联系,完 善 多 方 参 与 制 度,建 立 更 具 对 外
也是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进入高等教 性的体系框架。
育的主要通道,学院 甚 至 比 大 学 招 收 更 多 的 弱 势 学 1.完善社会参与制度的背景与目的
生。加拿大各省政府赋予社区学院有限的学位授予 (1)排除阻力:家庭和社会是制约学生高等教育
权,有利于在确保 质 量 的 前 提 下,激 发 动 机、提 高 层 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次、促进公平。 21 世纪伊始,加 拿 大 教 育 部 长 理 事 会、人 力 资
2)推进高校改组,建设跨界大学。
( 源开发署等陆续深度调研了制约加拿大高等教育公
所 谓 跨 界 大 学,是 指 大 学 学 院 (
uni
ver
sit
yco
l- 平 的 因 素。 结 果 显 示,除 高 等 教 育 费 用 外,家 庭 环
ege),由社区 学 院 升 格、社 区 学 院 合 并 或 者 社 区 学
l 境、社会环 境、中 小 学 教 育 经 历 是 三 大 核 心 制 约 因
院与大学联合而成。此类高校在提供大学学位项目 素。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
的同时保留了先前提供职业技术项目的功能,,实现 结构等;社会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
了优势有机 整 合。1990 年,
BC 省 率 先 将 部 分 社 区 境;中小学 教 育 经 历 包 括 学 业 成 就 和 学 习 体 验 等。
学院升格为大学学院。21 世纪 前 后,安 大 略 省 将 大 同时,根据各因素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程度的差异,
学和学院联合起来,以 圭 尔 夫 大 学 和 约 克 大 学 最 具 高等教育费用通常 被 认 为 是 表 层 原 因,家 庭 和 社 会
特色。阿尔 伯 塔 省 将 两 所 社 区 学 院 合 并 为 大 学 学 环境为较深层次的 原 因,而 中 小 学 教 育 经 历 则 为 深
院,承担特定的 本 科 教 育 使 命。 大 学 学 院 提 高 了 社 层次原因。[39]因 此,关 注 家 庭、社 区,建 立 多 方 参 与
区学院的办学层次,具 备 了 职 业 技 术 训 练 和 学 术 训 制度,是深度回应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必然要求。
练的双重职能,能够 更 好 地 满 足 学 生 的 多 样 性 和 个 2)挖掘潜力、增 加 动 力:发 挥 社 会 参 与 的 反 馈

性化需求,为学生成功完成高校学业提供了条件。 者、监督者、合作者职能。
3)建立面向特定目标群体的新型高校。
( 1999 年,加拿大教育部长 理 事 会 调 研 了 高 等 教
弗 雷 特 指 出,加 拿 大 学 生 都 希 望 在 本 地 区 就 近 育的公众期待。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加拿大人对高
接受高等教育,如果社区附近没有高等教育机构,他 等教育质 量 相 当 满 意,但 依 然 有 需 要 改 进 的 领 域。
们可能选择 不 接 受 高 等 教 育。[36]据 此,各 省 区 一 方 比如,高等教育应更具公平性;加强高等教育机构间
面创设了具 有 明 显 “社 区 配 送 ”(
Commun
ity De
liv- 流动与转移的制度 协 调;高 校 应 聚 焦 地 方 和 区 域 经


ry)特点的新 型 高 校 和 学 位 类 型,另 一 方 面 借 助 远 济和 社 会 发 展 等。[40]2006 年,加 拿 大 政 策 研 究 网 络
程教育和开放学习 机 构,通 过 学 分 累 积 增 进 文 凭 获 (
Canad
ianPo
lic
y Re
sea
rch Ne
two CPRN)调 研
rks,
得。这些举措有利于消除由于长途跋涉去接受高等 了大学生和准大学 生 对 高 等 教 育 全 程 公 平 的 看 法。
教育而产生的经济 和 社 会 困 境,尤 其 对 原 住 民 学 生 学生们提出,“增强 高 校 项 目 的 地 方 取 向,认 为 高 校
和偏远地区 学 生 具 有 重 要 意 义。[37]与 此 同 时,萨 斯 应植根于社区,而且不能仅仅提供课程,更应该促进
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创设了满足原住民高等教育 社区发展和学生 学 习。”和 公 众 一 样,学 生 们 也 强 调
需求的第一民族大学和北方大学学院等;
BC 省和新 了高校内部、高校之 间 以 及 跨 省 域 流 动 问 题 以 及 文

不伦瑞克省根据对本省学生及市场需求的调查各自 凭的可比性问题。 另 外,学 生 还 建 议 高 校 应 加 强 与

创建了富 有 区 域 特 色 的 地 区 性 大 学 和 多 科 技 术 学 雇主合作,培 养 学 生 适 应 未 来 工 作 的 核 心 素 养。[41]

院。 实践表明,建立多 方 参 与 制 度,搭 建 多 方 合 作 平 台,
有利于将原本静态的、潜在的因素激活,从而发挥其
应有的反馈者、监督者与合作者功能。
三 、完善社会参与制度 ,借助多方
多方参与制度的推进与落实
2.
合作强化根源干预 基于 多 重 社 会 因 素 的 重 要 影 响,加 拿 大 政 府 加
强与社会合作,探索 推 进 了 类 型 多 样 的 社 区 本 位 项
新 公 平 框 架 下,政 府 和 高 校 不 再 是 改 进 学 生 高 目,通过提供社会性 和 学 术 性 支 持 提 高 高 等 教 育 获
· 98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得率。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当属外 巨大潜力。“教 育 之 路”
2001 年 首 创 于 安 大 略 省 多
展项目(Ou
tre
achPr
ogam)。
r 伦多 地 区,目 前 已 遍 及 八 省 的 20 个 地 区。 而 且,目
1)外展项目及其类型。
( 前取得的成果远超预期:第一,项目地区学生的入学
“外展”取 Re
ach
i t 之 意,即 向 外 延 伸 援
ng Ou 率高于 80% ;第二,辍学率下 降 到 全 国 平 均 数 值;第
手。外展项目是指 主 动 接 触 有 需 要 服 务 的 人,并 且 三,学生毕业率平均增 长 了 75% ;第 四,
73% 参 与 项
将服务以最直接的 方 式 带 给 他 们,同 时 不 要 求 这 些 目的学生从高中毕业后进入了大学学习。除上述教
接受服务的人做出任何不必要的牺牲和改变。外展 育影响之外,该项目 对 社 会 发 展 也 做 出 了 卓 著 的 贡
项目涉及医疗、卫 生、教 育 等 诸 多 领 域,强 调 自 主 去 献:第一,项目每收 到 1 加 元 的 投 资,将 会 为 社 会 带
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社群。 来 24 加元的回报;第 二,“教 育 之 路”的 每 一 位 毕 业
根 据 实 施 时 段 不 同,外 展 项 目 可 分 为 早 期 和 共 生会 为 社 会 带 来 持 续 性 的、高 达 600000 加 元 的 收
时两种类型。早期外展项目通常在初中阶段或高中 益;第三,项目推动 了 社 会 的 平 均 寿 命 和 健 康 发 展;
第一年便开始实施,主 要 目 的 在 于 及 早 补 救 由 于 种 第四,高中毕业生 高 血 压、心 血 管 疾 病、糖 尿 病 和 吸
族、社会经济地 位 或 地 域 等 造 成 的 教 育 缺 陷。 项 目 烟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得病率大大降低。[43]
通过高校选择、申请、资助等系列化的辅导、咨询,为
那些没有机会考虑 高 等 教 育 的 学 生 提 供 支 持,拓 宽
四 、建立数据收集机制 ,强化高校
学生对高等教育的 理 解,并 帮 助 他 们 找 到 在 高 等 教
育机构中的位置。共时外展项目主要致力于为即将
学生流转全程监控
申请高校以及在高校学习期间的弱势人群提供持续
支持,项目的核 心 焦 点 是 应 对 高 校 辍 学 问 题。 研 究 高校 学 生 的 教 育 过 程 具 有 复 杂 性,教 育 年 限 富

显示,加拿大 高 等 教 育 辍 学 率 高 达 近 40% ,少 数 民 有弹性,教育体系开放灵活,转学、休学、辍学等样态

族、兼职学生、大龄学生(Ma 贯穿其中。因此,为 了 实 现 高 等 教 育 公 平 由 起 点 向
tur
est
uden
ts)辍学率更
高。[42] 全程延伸,清晰呈现 高 校 学 生 的 教 育 轨 迹 与 发 展 路
(2)外展项目的组织运行。 径,准确把握影响高校学生教育进程的核心要素,便
“教育 之 路”(
Pat
hwayt
o Educ
aton)属 典 型 早
i 显得尤为必要。据 此,加 拿 大 探 索 并 建 立 了 多 层 次

期外展项目,以下通 过 对 这 一 成 功 个 案 的 解 析 来 透 多类型的高校学生衔接、流转数据收集机制,以此加
视外展项目的组织运行。“教育之路”意在解决高中 强全程监控。
辍学高发、毕业率低 下 问 题,目 标 是 “建 设 高 毕 业 率 背景与功 能:借 力 时 代,明 晰 路 径,多 渠 道 助
1.
国家”(
Bui
ldi
ngaGr
adua
tionNa
tion)。“教育之路” 力全程公平
是一个建立在社区 基 础 上、以 结 果 为 导 向 性 的 综 合 数据收集机制的创建源于教育信息化的促动和
性项目。通过弱势学生所在地区的地方组织与需要 高等教育数据缺失的现实困境。加拿大教育信息化
帮助的学生及其家庭进行对接,将学术与资金、个人 水平处于世界领先 地 位,已 建 立 了 完 善 的 国 家 数 据
与社会的支持结合 起 来,为 需 要 资 源 的 孩 子 提 供 一 平台,推进实施了诸多大型评估项目,切实发挥了教
个安全、有效且 强 大 的 教 学 空 间。 在 教 育 资 源 稀 缺 育信息管理、科学 研 究、决 策 支 持、社 会 服 务 等 多 项
的家庭社区,“教育之 路”为 学 生 提 供 “四 管 齐 下”的 职能。前期探索则为高等教育数据收集机制的开发
支持:第一,一周四次的“课业辅导”;第二,团体和职 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思路和蓝本。同时,由于实行绝
业向导们向学生提供社交技能发展和冲突解决技巧 对的地方分权制,泛 加 拿 大 数 据 缺 失 一 直 是 困 扰 高
的课程以及其他一些工具和技术的使用方法;第三, 等教育发 展 的 难 题。 加 拿 大 学 习 委 员 会 (
Canad
ian
学生 - 家长关系维护人员为学生提供家庭事务的咨 Counc
ilonLe
arn
i CCL)指 出,“关 键 数 据 信 息 的
ng,
询和支持,和学生的家长、所在学校的老师及相关工 缺失使得加拿大不能清晰地了解本国高等教育及其
作人员进行积极 且 及 时 的 联 系;第 四,以 免 费 车 票、 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 2007 年 9 月,该 委 员 会 发 布
免费午餐券和大学奖学金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短期或 “泛加拿大高等教 育 数 据 战 略”,并 提 出 了 战 略 计 划
长期的经济援助。 实施的三项短期目标:第一,对重要数据工具给予持
3)外展项目的实施成效。
( 续且充足的资助;第二,为高等教育八大优先领域提
如上所述,“教育之路”(
Pat
hwayt
oEduc
aton)
i 供全面的数据资 料;第 三,创 设 学 生 标 识 符,加 强 学
是最具代表性的外 展 项 目,成 功 显 示 了 外 展 项 目 的 院教职员、成人教育、私立教育等方面的数据收集。
· 99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正 是 在 上 述 背 景 下,加 拿 大 高 等 教 育 通 过 加 快 高等 教 育 的 障 碍 提 供 了 重 要 依 据。[46]2009-2010
完善学生层面的数 据 收 集 机 制,明 晰 了 学 生 衔 接 与 年,该项目被加拿大学生助学金项目替代。“加拿大
流转路径,全面 推 进 高 等 教 育 公 平 向 全 程 延 伸。 具 学习研究 委 员 会 ”(
Canad
ian Counc
ilon Le
arn
ing)
体而言,其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渠道得以发挥的:一 成立 于 2002 年,高 等 教 育 是 其 重 要 关 注 领 域 之 一,
是为政策制定者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增强社 通过发表年度报告集中呈现全加高校学生学习样态
会公众参与。三是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化拓展。四是 及进展,圈定实践中 的 有 效 举 措 以 及 有 待 改 进 的 领
确保学生的知情权,促使其提早规划、理性选择。 域,为教育行政部门 做 出 明 智 决 策 提 供 科 学 有 效 的
组织实施:两级机制的创建与运行
2. 依据。2010 年,联 邦 政 府 停 止 拨 款 资 助,项 目 就 此
21 世纪以来,国家级和省 级 高 校 学 生 数 据 收 集 终止。
机制大量涌现,数据 资 料 以 及 研 究 成 果 的 出 现 充 实 2)各省区数据收集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了原本薄 弱 的 高 校 学 生 衔 接、流 转 路 径 研 究 环 节。 近二 十 年 来,各 省 区 致 力 于 加 强 唯 一 标 识 符 系
之前,国家级 与 省 级 项 目 并 驾 齐 驱,
2010 年 后 由 于 统(
Un i
queidenti
fie
rsysem)建设,陆续开启了高等

联邦拨款的削减,国家级项目逐渐衰落,省级项目依 教育 及 跨 高 等 教 育 与 K-12 的 学 生 流 转 数 据 资 料
然延续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搜集机制创建,当前具体推进情况见表 1 和表 2。
1)泛加拿大数据收集机制:从繁荣到衰落。
( 表 1 加拿大各省区高等教育领域
加 拿 大 统 计 局 发 挥 了 不 可 替 代 作 用,其 创 建 实 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应用情况
施的“衔接中的 青 少 年 调 查”(
The You
thi
n Tr
an- 领域 应用省区 比率

iti
onSurvey,YITS)、“高 等 教 育 学 生 信 息 系 统 ”
公立 BC 省、阿尔伯塔省、
( 30.
7%
ThePos
t s
econda
ryStuden
tInformat
ion Sys
tem, 大学 安大略省、魁北克省
IS)、“全加毕业生调查”最 具 典 型 性。YITS 是 一
PS BC 省、阿尔伯塔省、魁北克省、
学院 38.
5%
项纵向跟踪调查,致 力 于 收 集 青 少 年 从 中 学 到 大 学 新布伦瑞克省、努纳武特地区

再到工作的历程中 衔 接 样 态 的 数 据 信 息,由 加 拿 大 学生资


十省三区 100%
助体系
统计局、人力资 源 及 技 能 发 展 部 联 合 开 展。 项 目 筹
划始于 1999 年,择取 15 岁和 18-20 岁两个年龄组
表 2 加拿大各省区 K-12 与高等教育一体化
作为研究对象,先 后 于 2000 年、
2002 年、
2004 年 和
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建设情况
2006 年对两个年龄组学生进行 四 次 跟 踪 访 谈,获 得
进展 省区 比率
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揭 开 了 学 生 从 中 学 到 大 学 毕 业
发展历程 的 “黑 盒 子 ”。[44]PS
IS 也 是 统 计 局 下 设 的 正在实施 安大略省 7.
7%
一个项目,由 加 拿 大 教 育 统 计 委 员 会 主 办,涵 盖 机
已建成 BC 省、阿尔伯塔省、魁北克省 23.
1%
构、项目和学生三大层面。PS
IS 的主要目的之一是
为研究者开展高校 学 生 流 动、转 移 路 径 及 其 与 教 育 曼尼托巴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正在讨论 30.
8%
和就业结果之 间 关 系 的 研 究 提 供 数 据 支 撑。 据 此, 约克地区、努纳武特地区

IS 通过赋予每 一 名 学 生 全 国 学 生 代 码 建 立 了 高
PS 萨斯喀彻温省、新斯科舍省、新布伦
未建立 38.
5%
瑞克省、爱德华王子岛省、西北地区
校学生纵向 跟 踪 调 查 数 据 资 料 库。[45]“全 加 毕 业 生
资料来源:
Counc
ilo
f Mi
nis
ter
sofEduc
aton,Canada.The Us
i e
调查”则致力于 调 查 学 院 毕 业 生 的 发 展 轨 迹。 此 项

fSt
uden
t-l
eve
lDa
tat
o Pr
ovi
deI
nfo
rma
tion on S
tuden
tPa
thways
调查明晰了学院毕 业 生 的 来 源 与 构 成,呈 现 了 学 院 and Mob
ili
ty[
R].On
tar
io: 2009:
CMEC. 12,
15.
毕业生的总体去向以及各专业毕业生继续接受大学
教育的状况。 表 1 集中反映了加拿大高校学生数据收集机制
此外,联邦政府 组 织 实 施 的 “千 禧 年 研 究 项 目” 在各省区的推进情况。关于学生资助体系的数据资

the Mi
llenn
ium Re
sea
rch Pr
ogam)与 “学 习 研 究
r 料在 13 省区均已建立。与此同 时,
4个省份在公立
委员会项 目 ”也 作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千 禧 年 研 究 项 5个省份在学院层次
大学 实 施 了 唯 一 标 识 符 系 统,
目”是“千禧年奖学金基金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 实施了该系统,分 别 占 到 13 个 省 区 的 30.
7% 和 38.
目通过广泛开展调研、推行试验项目等收集、整理了 5% ,由此可见,学生数据收集系统正逐渐拓展,并走
大量数据资料,形成了系列年度报告,发表了系列研 向完善。表 2 反映了跨领域一体化数据收集机制在
究论文,对增进高等教育理解,明确并克服学生接受 各省区的推进情况。在安大略省此系统已经付诸实
· 100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施,在 BC 省等 3 个省 份 已 经 建 成,在 曼 尼 托 巴 等 4 全面建设永远在路上。三是四大领域的革新是联邦
个省份正在讨论,这 意 味 着 在 不 久 的 将 来 实 施 一 体 及各省区政府长期 探 索 经 验 的 综 合 呈 现,而 非 一 时
化数据收集机制的省份将达到 60% 以上。 一域之功。四是由 于 改 革 推 行 时 间 有 限,本 文 无 法
系统呈现制度变革成效,这将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
五 、结 语
参考文献:

普及与公平 相 互 促 进。 与 精 英 化 阶 段 不 同,普 [
1] OECD.Educ
ati
ona
ta Gl e:OECDI
anc ndi
cat
ors2003

R].Wa
shi
ngon:OECD,2003:82-91.

及化阶段本身就蕴 含 着 更 加 丰 富 的 公 平 价 值 追 求。

2] SANTIAGO P,
TREMBLAY K,
BASRIE,
ARNALE.
同时,高等教育公平 的 推 进 也 必 将 为 确 保 普 及 不 断
Spe
cia
lFe
atu
res:Equ
ity,
Innova
tion,Labou
r Ma
r t,
ke
深化提供持续动力。20 世纪八 九 十 年 代,很 多 国 家

nte
rna
tiona
liz
aton [
i J].Te
rti
ary Educ
ati
on f
ort
he
通过增进弱势群体 高 等 教 育 入 学 机 会,打 破 了 普 及
edgeSo
Knowl cie
ty,
2008,(
2):
50.
化之初高等教育入 学 率 增 长 滞 缓 的 瓶 颈 期,促 使 普 [
3] HumanRe
sou
rce
sDe
vel
opmen
tCanada.Ensu
ring Op-
及取得新突破。然 而,大 量 弱 势 人 群 进 入 高 等 教 育 po
rtun
iti
es:
Acc
esst
o Po
st-s
econda
ry Educ
aton[M ].

又萌生了新问题,辍 学、休 学 等 层 出 不 穷,毕 业 率 不 Ot
tawa: Human Re
sou
rce
s De
vel t Canada,
opmen
高。这一现象促成 了 21 世 纪 以 来 高 等 教 育 公 平 框 1998:
2.
架由聚焦入学机会公平向关注过程与结果公平延伸 [
4] JONES G,
SHANAHAN T,PADURE L,LAMOU-
的新局面。 REUX S,GREGOR E.Ma
rsha
lli
ng Re
sou
rce
sfo

近 二 十 年 来,加 拿 大 积 极 探 索 并 初 步 完 成 了 全 Change:
Sys
tem-l
eve
lIn
iti
ati
vest
oInc
rea
seAc
ces
sib
il-

tyt
o Po
st-s
econda
ry Educ
aton[R].Mon
i tre
al,QC:
程公平框架下的宏 观 制 度 改 革,为 世 界 各 国 落 实 以
Canada Mi
ll
enn
ium Scho
lar
shi
pFounda
tion,
2008:
4.
公平深化普及的战 略 决 策 提 供 了 加 拿 大 经 验,贡 献

5] KIRBY D.S
tra
teg
iesf
or Wi
den
ing Ac
ces
sina Qua
si-
了加拿大智慧。经费 保 障 机 制 中,“多 而 不 同”的 制
ma
rke
tHi
ghe
rEduc
ati
on Env
ir t:
onmen Re
cen
tDe
vel-
度理念;以定向拨款增加弱势招生;目标本位资助的
opmen
t nCanada[
si J].Hi
ghe
rEduc
aton,
i 2010,(
62):
设立,贷款偿还制 度 的 革 新,助 学 金 体 系 的 重 组,需 267-278.
求本位资助的提出;加强行政干预,确保高校学费的 [
6] JONES G A.Gove
rnmen
ts,
Gove
r e,
nanc and Canad
ian
可支付性等,体现 了 对 增 加 入 学、防 控 辍 学、确 保 毕 Un
ive
rsi
tis[M ]
e //JOHN C S.Hi
ghe
r Educ
aton:

业的全程保障。学 制 体 系 改 革 中,纵 向 衔 接 体 现 了 Handbooko
fThe
oryandRe
sea
rch.New Yo
rk:
Aga
th-
终身教育体系下的 一 体 化 设 计,关 照 了 学 生 发 展 的 onPr
ess,
1996:
337-371.

7] PIN L,MARTIN C,
ANDERY S.Ri
singCo
sts:
aLook
连续性,致力于弥合中高等教育的制度鸿沟;横向贯

tSpend
inga
t On
tar
io Un
ive
rsi
ty[
R].To
ron
to:On-
通则是对当代学生 多 样 性 需 求 的 回 应,只 有 不 断 加

ari
o Unde
rgr
adua
teS
tuden
tAl
li e,
anc 2011:
6.
强教育资源整合,才 能 满 足 各 类 学 生 群 体 个 性 化 发

8] S
tat
ist
icsCanada.Educ
ati
ona
lPo
rtr
ai fCanada,
to Cen-
展的要求;高等教 育 职 能 优 化 与 新 型 高 校 建 设 则 是
sus2006 [EB/OL].[
2017-07-21].Ht
tp:
//www12.
致力于通过提高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适宜性来改善 /c /2006/a /97-560/

tat
can. c
a ensus-r
ecens
emen
t s-s

弱势群体的高 等 教 育 获 得。 社 会 参 与 制 度 建 设 中, pd
f/97-560-XIE2006001.
pdf.
对多方参与的强调体现了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深 [
9] NEILL C.Canada’
sTu
iti
onand Educ
ati
on TaxCr
ed-
度剖析,外展项目实施的根源干预策略,致力于筑牢 i
ts[R ]. Mon
tre
al:Canada Mi
ll
enn
ium Scho
lar
shi

持续保留与顺 利 毕 业 的 根 基。 数 据 收 集 机 制 建 设, Founda
tion,
2007:
10-25.
强调全程监控,对过 程 的 持 续 跟 踪 能 够 为 精 准 施 策 [
10] SPENCER S.Spend
ing Sma
rte
ron S
tuden
t Ai
din

提供重要依据和持续动力。加拿大高等教育全程公 On
tar
io[
EB/OL].[
2016-03-02].h
ttp:
// www.

ink-
ed
in.
com/pu
ls/spend
e ing-sma
rte
r-s
tuden
t-a
id-on
tar
io-
平框架下的宏观制度构建代表了高等教育公平实践
spenc
er-s
emi
aniwt
rk.
探索的国际前沿进展。

11] JOHNSTONE D B.Hi
ghe
r Educ
ati
on Ac
ces
sib
ili
ty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以下几点:一是高等教育全
andF
inanc
ialVi
abi
li
ty:
theRo
leo
fSt tLoans[
uden EB/
程公平的 最 终 实 现 有 赖 于 高 校 教 育 教 学 的 深 刻 变
OL].(
2009-02-11).
htp:
t //www. edu/bc_
bc. org/avp/
革,宏观制度革新是革新的先声和前奏,为全面落实 s
oe/c
i /
heihe
c/po
licy/S
tuden
tLoans.
pdf.
全程公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宏观制度建设是一 [
12] LINDA Q,
SCOTT D.The New En
trep
reneu
rsh
ipi

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四大领域革新体现了当前进展, Hi
ghe
rEduc
aton:
i TheImpa
cto
fTu
iti
onI
ncr
eas
esa

· 101 ·
21 世纪加拿大推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宏观制度变革

an On
tar
io Un
ive
rsi
ty[
J].The Canad
ian J
our
nalo
f t
rans
fer.
ca ndex_
/www/i php?page=who_
en. we_
are.
Hi rEduc
ghe aton,
i 2001,(
3):
87. [
32] VAN KJ.Tak
ing Ac
c t:
oun A Repo
rtont
heNumbe


13][
16][
21][
24] S
tat
ist
icsCanada.Tu
iti
onFe
esf
orDe- o
fPLAR As
ses
smen
ts[
EB/OL].
htp:
t //www.
cc
l-c
ca.

gee Pr
ogams,2017/2018[EB/OL].[
r 2017-09-06]. c
a/pd
fs/ad
l /r
kc epo
rt08/Tak
s ingAcCoun
tEN.
pdf.

ttp:
//www.s
tat
can.gc.c
a/da
ily-quo
tid
ien/170906/ [
33][
34][
35] As
soc
iat
iono
fCanad
ian Commun
ity Co
lle-
dq170906-eng.
htm. ge
s.Tr
ans
fer
abi
li
tyandPo
st-s
econda
ryPa
t s[
hway R].

14] ANTHONY T.2012 Quebe
cSt
uden
tPr
ote
sts[
EB/ Vi
cto
ria:
ACCC,
2011:
22,
19-40,
44.
OL].[
2018-02-10].h
ttp:
//en.
m.wi
kiped
ia.
org/wi
ki/ [
36] FRENETTE M.Do Un
ive
rsi
tie
s Bene
fit Lo
cal
2012-Qebe
c-s
tuden r
t-pot
est
s. You
th?Ev
idenc
efr
om Un
ive
rsi
tyand Co
llegePa
rti
ci-

15] TheCanad
ianFede
rat
iono
fSt
uden
ts.A Br
iefHi
sto
ry pa
tion,
and Gr
adua
te Ea
rni
ngsFo
llowi
ngt
he Cr
eat
ion
fVi
o cto
rie
sove
rtheLa
st15 Ye
ars[
EB/OL].[
2017- faNew un
o ive
rsi
ty[
J].Ana
lyt
ica
lSt
udi
esBr
anch Re-
08-12].
htp:
t //www.
yes
cfs.
c/.
a s
ear r,
chPape 2007,(
3):
38.

17] LAROQUE N.
Set
ting Hi
ghe
r Educ
ati
on Tu
iti
on [
37] MALATEST R A.Abo
rii
gna
lPe
opl
esandPo
st-s
ec-
Fe
es:
Les
sonsf
r r[
om Down Unde J].Fr
ase
r Fo
rum, onda
ryEduc
aton:Wha
i tEduc
ato
rs HaveLe
arned[
R].
2003,(
11):
15. Mon
tre
al:Canad
ian Mi
ll
enn
ium Scho
lar
shi
p Founda-

18] Mi
nis
tryo
fAdvanc
edEduc
ati
on.Tu
iti
onL
imi
tPo
licy t
ion,
2004:
26.

EB/OL].[
2016-03-03].h
ttp:
//www.aved.
gov.
bc. [
38] GLEN A J.Ma
rsha
lli
ng Re
sou
rce
sfrChange:
o Sys-

a/t
uit
ion/we
lcome.
htm. t
em-l
eve
lIn
iti
ati
vest
oInc
rea
se Ac
ces
sib
ili
tyt
o Po
st-

19] S
tat
ist
icsCanada.Tu
iti
onFe
esf
orDeg
reePr
ogams,
r Se
conda
ryEduc
aton[
i R].Mon
tre
al:The Canada Mi
l-
2015/2016[
EB/OL].[
2017-09-06].
htp:
t //www.

tat- l
enn
ium Scho
lar
shi
pFounda
tion,
2008:
13.

an.
gc.
ca/da
ily-quo
tid
ien/170906/dq170906-eng.
htm. 39] 张晓莉 .加拿大高等教育入学政策新动向[
[ J].外国教

20] S
tat
ist
icsCanada.Tu
iti
onFe
esf
orDeg
reePr
ogams,
r 育研究,
2014,(
12):
70-73.
2016/2017[
EB/OL].[
2017-09-06].
htp:
t //www.

tat- [
40] Counc
ilo
f Mi
nis
ter
sofEduc
aton,
i Canada.A r
epo
rt

an.
gc.
ca/da
ily-quo
tid
ien/170906/dq170906-eng.
htm. onPub
lic Expe
cta
tionso
fPo
sts
econda
ry Educ
ati
oni


22][
25] HEATHER M.Un
ive
rsi
ty Tu
iti
on Fe
e Po
licy Canada[
R].To
ron
to:
Aut
hor,
1999:
5-10.
Too
ls[
J].
Jou
rna
lofPub
licPo
licy,
Admi
nis
tra
tionand [
41] DE B P.Po
st-s
econda
ry Educ
ati n Canada:A Vi-
oni
Law,
2009,(
12):
3-4. s
ionf
rom Canad
ian You
th[
R].Ot
tawa:
Canad
ianPo
li-

23] KEN N,MARY C L.Tu
iti
onFe
ePo
licy Op
tionsf
or cyRe
sea
rch Ne
two
rks,
2006:
15.
On
tar
io[
R].To
ron
to:
Highe
rEduc
ati
onQua
lit
yCoun- [
42] GRAYSON P,
GRAYSON K.Re
sea
rchon Re
ten
tion

ilo
fOn
tar
io,
2011:
5. and At
tri
tion[
J].Mode
rnF
ishe
rie
sIn
forma
ti 2003,
on.

26] JOANNA T,
TRACEY B.WhoGoe
stoPo
st-s
econd- (
1):
8.

ryEduc
atonand When[
i R].Ot
tawa:
Sta
tis
tic
sCana- [
43] Pa
thway
stoEduc
ati
on.Bu
ild
ingaGr
adua
tion Na
tion
da,
2003:
23. [EB/OL]. [
2018-2-22].Ht
tps:
//www.pa
thway-

27] CICIC.An Ove
rvi
ew o
f Educ
ati n Canada[EB/
oni s
toeduc
ati
on.
c/.

OL].[
2018-01-21].
htps:
t //www.
cic
ic.
ca/1130/an_ [
44] STEPHEN E,
CHILDS,
ROSSF,
FELICE M.Po
sts-
ove
r-v
iew_
of_
educ
aton_
i in_
canada.
canada. e
conda
ryS
tuden
tPe
rsi
stenc
eand Pa
t s:Ev
hway idenc


28] BC Mi
nis
tryo
f Educ
ati
on.Enab
ling I
nnova
tion: Fr
om t n Canada[
he YITS-Ai J].Re
sea
rchi
n Hi
ghe

Tr
ans
formi
ng Cu
rri
cul
um and As
ses t[R].Vi
smen c- Educ
aton,
i 2016,(
58):
1-25.

ora:
i BC Mi
nis
tryo
fEduc
aton,
i 2012:
4. [
45] Counc
ilo
f Mi
nis
ter
sofEduc
aton,
i Canada.The Us


29] DIANE N,
DENI
S C.TheF
irs
t-Ye
arExpe
ri e:
enc An fS
o t
uden
t-l
eve
l Da
tat
o Pr
ovi
de I
nfo
rma
tion on

nte
rna
tiona
lPe
rspe
ctve [
i EB/OL].[
2017-09-25].
ht- S
tuden
tPa
thway
sand Mob
ili
ty[
R].On
tar
io:
CMEC,
ps:
t //www.s
c.edu/
f /pub
ye lic
ati /monog
ons raph/ex- 2009:
34-35.

ert
p/M52_
int
ro.
pdf. [
46] ANDREW P,
NOELB.
Per
sis
tenc
einPo
st-Se
conda
ry

30] JAMESF.Evo
lut
iono
ftheF
irs
t-Ye
arExpe
rienc
ein Educ
ati n Canada:
oni the La
tes
t Re
sea
rch[EB/OL].
Canada[
EB/OL].[
2017-05-24].h
ttps:
//f
ile
s.e
ric.
ed. [
2017-10-22].h
ttp//:www.mi
ll
enn
iums
cho
lar
shi
ps.
gov/
ful
ltex
t/ED390330.
pdf. c
a.

31] On
tar
io Counc
ilon Ar
ticu
lat
ionand Tr
ans
fer.Who
we a
re:The On
tar
io Counc
il on Ar
ticu
lat
ion and (本文责任编辑 曾甘霖)
Tr
ans
fer[EB/OL].[
2018-3-21].h
ttp:
//www.
on-

· 102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