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 32 卷 第 10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2, No.

10
2013 年 10 月 PROGRESS IN GEOGRAPHY Oct., 2013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毛汉英 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2.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北京 100107)

摘 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供应安全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
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来扩展石油与天然气来源,与传统的海运进口方式相比,不
仅可以大幅度节省运费和时间,而且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可大大提高。本文从地理学和地缘政治角度,在深入分
析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开展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现实需要、资源储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能源
合作项目和发展计划,预测了未来至 2030 年不同时间点的能源合作潜力与规模。主要结论如下:① 至 2015 年,来
自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原油在中国原油进口总额中所占比例将由 2010 年的 12.3%上升至 20%,而天然气由 10%上
升至 50%,两者相加占中国油气综合进口量的 28%;② 至 2020 年,来自俄罗斯和中亚五国的原油、天然气和油气
综合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上升至 28%、70%和 40%;③ 至 2030 年,分别占 26%、75%和 43%。本文筛选并展望了中
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已经开展或即将开展的 10 项重要能源合作项目。为进一步提升能源合作,本文重点推荐
了 4 种合作模式,即贷款换石油模式、产量分成模式、联合经营模式和技术服务模式,认为应妥善协调能源合作中
的矛盾与问题,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视改善能源合作开发区域的民生状况。
关 键 词:能源合作;
中国;
俄罗斯;中亚五国
doi: 10.11820/dlkxjz.2013.10.001

1 引言 量的 88%)相比,由于不需要通过别国控制的海上
战略通道,可大大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性,这
能源作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公用性资源, 也是中国能源进口 “多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保 本文从地缘政治角度,对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
障。能源既是经济资源,也是战略资源和政治资 五国能源合作的背景、现状、潜力进行深入分析的
源,能源安全供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现 基础上,预测未来能源合作的前景与分阶段规模,
代化进程(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2009; 提出重点合作项目、合作模式及对策建议。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2010),因
此,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加深能源合作的战略背景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
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国和进口大国,2011 年中 2.1 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地缘政治合作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 56.5%,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 的需要
50%的安全警戒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 俄罗斯及中亚五国①是中国的近邻。中国与俄
2012)。如何确保中国能源长期、持续、安全、可靠 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
供应,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中之重”。而通过能源 间有 7200 多 km 的边界线。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与
合作,不断扩大俄罗斯与中亚五国进口的石油与天 俄、哈、吉、塔四国顺利解决边界问题后,建立了睦
然气来源,不仅由于地缘上邻近,运距较短,并可采 邻友好的地缘政治关系。为了应对国际复杂、深
用高效的管道运输,因此可大幅度地节省运费和时 刻、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联合打击国际恐怖势力、
间;而且与传统的海运进口方式(占中国原油进口 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共同

收稿日期:2013-10;修订日期: 2013-1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三五”战略科技项目 “中亚地区资源环境格局与区域发展”

作者简介:毛汉英(1938-),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及世界经济地理研究。E-mail: maohy@igsnrr.ac.cn
① 本文所指的中亚五国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国土总面积约 400.35 万
km2,总人口 6347 万(2011 年)。
1433-1443 页
1434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2 卷

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2001 年,中国与俄罗 气候变暖和大幅度削减 CO2 排放要求(中国政府在


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 2010 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到 2020
别克斯坦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关系也 年单位 GDP CO2 排放削减 40%),以及加大治理大
由“睦邻友好合作”向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气污染的需要,中国对作为清洁能源的石油和天然
良好的地缘政治关系,推动了中国与俄罗斯及 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将从 2010 年的
中亚五国地缘经济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经贸领 23.4% ( 其 中 石 油 占 19% ,天 然 气 占 4.4% ) 上 升 到
域,通过广泛有效的合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 2015 年的 26%~28%和 2030 年的 30%以上(中国工
效。例如,2012 年,中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 875 亿 程院, 2010)。石油、天然气的消费量也将分别从
美元,为 2000 年的 10.9 倍;中哈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2010 年的 4.29 亿 t、1076 亿 m3 增至 2015 年的 5.6 亿 t
250 亿美元,较 2000 年增长了 15.1 倍。而能源贸易 和 2300 亿 m3(国家能源局:2011 中国能源发展报
是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地缘经济不断发展壮 告)。据国际能源署及国内相关部门预测,2020 年
大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 2012 年中俄贸 和 2030 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 4.5 亿 t 和 5.7 亿 t,
易总额的 28%和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的 60%。 对外依存度分别达 72%和 81%(IEA, 2010; 中国能
由于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 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2011)。
进的关系,未来凭借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更为 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资源进口面临着来源集
紧密的地缘政治关系,建立在能源合作基础上的地 中、品种和运输方式单一等问题。例如,2011 年中
缘经济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杜德斌等, 2012; 陆俊 国石油进口的地区结构中,中东占 51.24%,非洲占
元, 2011; 余建华, 2011)。 23.7%,俄罗斯及中亚占 12.3%,拉美占 9.35%,亚太
2.2 基于中国能源安全及优化能源进口战略的需要 地区占 3.4%;在进口的油气资源品种上,按油当量
中国现有的化石能源资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 折 算 ,石 油 占 91.3% ,天 然 气 及 液 化 天 然 气 仅 占
(保有储量 10345 亿 t,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 7.9%;在进口的油气资源的运输方式上,海运占
的 13%),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对不足。据 87.7%,管道及铁路运输仅占 12.3%(田春荣, 2012;
BP(英国石油公司)2012 年世界能源统计公布的数 王 多 云 等, 2011;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工 业 经 济 所,
据,2011 年中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 20 亿 t,天 2012)。由于占中国原油进口量 3/4 的中东、非洲地
然气探明可采储量 3.1 万亿 m3,分别占世界石油探 区的一些主要产油国(如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南
明 可 采 储 量 的 0.89% 和 天 然 气 探 明 可 采 储 量 的 苏丹、阿曼等国)局势长期动荡不定,加之海运要穿
1.5%,且储采比较低(2011 年世界石油平均储采比 越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红海与亚丁湾之间的曼
为 54.2 年,中国仅为 9.9 年)(BP, 2012)。与世界其他 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及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战
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 时易遭到封锁和攻击,对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极为
条件较差,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小 不利。
(中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 因此,从 2006 年起,中国就着手对能源进口战
平均水平的 10%和 5%),与中国人口和经济大国的 略进行调整,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优化能源进
地位很不相称,不足以支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 口的地区、品种和运输方式结构,而加强中国与俄
需要。 罗斯及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是实施能源进口“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 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力地提升中国
展,对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 能源供应的长期、安全、可靠性。
量呈高速增长态势。自 199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3 俄罗斯及中亚五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
以来,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 能源资源
从 1995 年的 11.8%提高到 2000 年的 31.7%和 2010 2.3.1 俄罗斯的油气资源
年 54.6% ② 。据国家海关统计,2012 年中国原油进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据 BP2012 世界
口量达 2.71 亿 t,对外依存度创 58%新高;天然气进 能源统计,俄罗斯石油探明储量为 119 亿 t,天然气
口量 440 亿 m3,对外依存度为 30%。 探明储量为 32.9 万亿 m3,分别占世界石油、天然气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为应对全球 探明储量的 5.2%和 17.6%,其储采比分别为 22.4 年

② 油气对外依存度计算公式为:
净进口量/表观消费量。
10 期 毛汉英: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1435

和 55.6 年。此外,俄罗斯煤炭探明储量为 1570 亿 t, 拿—维柳伊盆地和东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先后


占全球的 18.2%;水力资源经济可开发量达 8520 亿 发现了 30 多个大型油气区,其预测石油储量达 115
kWh/年(裘新生, 1987)。 亿 t,天 然 气 44 万 亿 m3( 刘 家 磊, 2005; 韩 学 强,
俄罗斯现状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 2011a, 2011b)。此外,在远东区萨哈林岛大陆架探
在以秋明州为主体的西西伯利亚油气区,石油探明 明石油储量达 19.2 亿 t(BP, 2012; 王丹辉, 2010)。由
储量约 65 亿 t,天然气探明储量 27 万亿 m3,2010 年 于这些新发现的油气资源大部位于距中国较近的
该区原油开采量 3.07 亿 t,天然气开采量 5860 亿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为今后中俄开展大规模的
m3,分 别 占 全 俄 的 60% 和 90% ( 俄 罗 斯 统 计 局, 能源合作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011)。其他主要原油产区还有俄欧洲部分的伏尔 2.3.2 中亚五国的油气资源
加河流域油气区(约占全国石油开采量的 20%),西 中亚五国的里海沿岸地区、咸海盆地、费尔干
北区科米共和国境内的季曼—伯朝拉油气区,以及 纳盆地以及卡拉库姆沙漠是世界著名的油气沉积
远东区萨哈林岛(库页岛)等(图 1)。 盆地。据 BP 和 IEA 统计,中亚五国 2011 年石油探
近 10 多年来,俄国相继在东西伯利亚、远东地 明储量 41 亿 t,其中 95%位于哈萨克斯坦;天然气探
区及北冰洋沿岸大陆架发现了一批有较大开发价 明储量 27.8 万亿 m3,其中 87.4%分布于土库曼斯
值的油气区,其中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勒 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仅分别占 6.8%和
5.8%(BP, 2012; IEA, 2012)(表 1)。中亚五国不仅油
气资源储量大,而且分布集中,其中里海沿岸及近
海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高达 27.4 亿 t、天然气储
量 7.89 万亿 m3,分别占五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
的 66.8%和 28.4%(BP, 2012)。此外,中亚五国还拥
有多种能源资源,如哈萨克斯坦煤炭探明可采储量
达 313 亿 t,乌兹别克斯坦的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
2 位,塔吉克斯坦的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 8 位
(王正立等, 2005)。
近年,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又相
继在里海近海及沿岸地区、咸海盆地、图尔盖盆地、
阿姆河与锡尔河下游,以及土库曼斯坦东南部的马
雷等地发现了一大批油气田,其中里海北岸 21 世
纪新发现的卡沙甘油气田是近 50 年来发现的最大
油气田,其石油总储量达 48 亿 t,天然气储量超过 1
万亿 m3。土库曼斯坦近期投产的“复兴”气田为世
图 1 俄罗斯东部主要油气区分布及通往中国的输油(气)管线 界第二大单体天然气田,现探明储量达 4~6 万亿 m3
Fig.1 Distribution of main oil/gas-rich regions in eastern (BP, 2012),为中土合作天然气项目的重要气源地
Russia and oil/gas pinelines to China (图 2)。
表 1 中亚五国 2011 年油气资源储量及开采状况
Tab.1 Reserves of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and mining status in 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n 2011
石油 天然气
国家
探明储量/亿 t 产量/万 t 储采比/年 探明储量/万亿 m3 产量/万亿 m3 储采比/年
哈萨克斯坦 39.0 8240 44.7 1.9 193 97.6
土库曼斯坦 1.0 1070 7.6 24.3 593 408
乌兹别克斯坦 1.0 360 18.9 1.6 570 28.1
塔吉克斯坦 0.017 2 82 0.006 5.2 110
吉尔吉斯斯坦 0.055 5 110 0.006 2.5 225
合计 41.072 9677 27.812 1365.7

资料来源:BP, 2012; IEA, 2012。


1436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2 卷

2.4 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稳定扩大能源出口是发展 发展关系十分密切。2011 年,中亚五国按人均 GDP


本国经济的需要 可分为以下 3 类:① 较发达类型,油气资源丰富、开
俄罗斯是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和出口 采量和出口量均较大,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人均
大国。2011 年,俄罗斯石油开采量 51850 万 t,居世 GDP11244 美元;② 中等发达类型,天然气资源丰
界首位;石油消费量为 14800 万 t,出口量达 37050 富、但开发较晚,目前油气出口量尚不大,以土库曼
万 t,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天然气开采量为 6070 亿 斯坦为代表,人均 GDP3847 美元;③ 欠发达类型,
m3,出 口 量 为 1824 亿 m3,居 世 界 首 位 (BP, 2012; 有一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或油气资源储量不大、
IEA, 2012)。长期以来,石油、天然气出口是俄罗斯 但其他能源(如水能、核能)储量较丰富,包括乌兹别
能源外交的基础,并在其外贸出口中占据十分重要 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人均 GDP
地位。2010 年俄石油及天然气出口总额为 2524.2 940~1545 美元。今后,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矿
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63.6%(俄罗斯统计局, 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出口,是中亚其他四国摆脱贫
2011),对平衡外贸逆差、确保本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困、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
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长远来看,维持大规模的石油
出口仍将是俄罗斯既定的对外政策,也是确保其经 3 扩大能源合作的前景
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客观需要。
中亚五国油气资源勘探和大规模开发较晚,但 3.1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现状
开发速度较快,出口比重较高。2011 年,中亚五国 3.1.1 中俄能源合作现状
石油开采量 9670 万 t,其中哈萨克斯坦占 85.2%,土 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
库曼斯坦占 11.1%,乌兹别克斯坦占 3.7%;天然气 代,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双方合作仅限于小规模
开采量占 1366 亿 m3,其中土库曼斯坦占 43.6%,乌 的供油协议。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缘政治关系
兹别克斯坦占 41.7%,哈萨克斯坦占 14.1%;油气开 的日益密切,能源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05 年 7
采量分别比 2002 年增长了 51.4%和 9.8%(BP, 2012; 月,中石油与俄石油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
IEA, 2012)。中亚五国开采的石油、天然气本国消 协议,其后又于 2006 年 3 月签署了在俄罗斯境内开
费量较低,出口比重较高,2011 年石油出口量 7720 展石油勘探和开发合作,以及在中国境内开展加工
万 t,天然气出口量 525 亿 m3,分别占当年石油产量 和销售一体化的合作协议,还与俄管道运输公司就
的 79.8%和天然气开采量的 38.4%(BP, 2012)。 建设中俄石油管道达成协议。2006 年,中石油取得
中亚五国油气资源开发与出口规模同其经济 了俄石油工业公司全资子公司的部分股票,中石化

图 2 中亚五国主要油气区分布及通往中国的输油(气)管线
Fig.2 Distribution of main oil/gas-rich regions in the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and oil/gas pinelines to China
10 期 毛汉英: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1437

还与俄石油工业公司联合收购乌德穆尔特石油公 2006 年,中土两国元首签署了开展天然气合作协


司,并持 51%股份;中石油还与俄石油成立合资公 议,规定自 2009 年起的 30 年间,土方每年向中国出
司,主要从事俄境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地质勘探、 口天然气 300 亿 m3,2008 年和 2011 年又相继追加
开采和销售,中方持有 49%的股份。2007 年 11 月, 100 亿 m3/年和 250 亿 m3/年,即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
中俄双方商定,在中国天津成立东方石化有限公 气 650 亿 m3。为此,从 2008 年开始建设连接中国与
司,中石油和俄石油分别持 51%和 49%的股份(史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中国—
春阳, 2010; 徐小杰等, 2007)。 中亚天然气管道 A 线,于 2009 年底单线建成并通
此后,由于俄罗斯欲强化其能源外交战略,加 气。与此并行的 B 线也于 2010 年 10 月投入运营。
之两国在进口油气价格上的分歧,中俄两国能源合 至 2012 年 6 月,A、B 两线的年输气能力为 300 亿
作曾一度出现停滞。直到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冲 m3,2012 年中亚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250 亿
击,国际油价下跌,俄罗斯为确保能源出口的相对 m3)均经由此线。2011 年开工建设的中国—中亚天
平衡与稳定,对中俄能源合作采取积极姿态,双方 然气管道 C 线,计划于 2013 年底竣工,设计年输气
签订了《石油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框架协议,中 能力为 250 亿 m3(图 2)。上述 3 条中国—中亚天然
国向俄石油公司和管道公司分别提供 150 亿美元 气管道与中国境内的“西气东输”二线和三线相接,
和 100 亿美元贷款,俄在 2011-2030 年期间以每年 其供气范围最远至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地区。
1500 万 t 规 模 向 中 国 出 口 原 油 3 亿 t( 王 丹 辉, 3.2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的潜力与
2010)。2010 年,中俄合建的中国(天津)东方石化厂 前景
1500 万 t 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始建设,俄罗斯东西伯 3.2.1 中俄能源合作的潜力与前景
利亚—太平洋原油管道中国支管(安加尔斯克—大 根据俄罗斯国家经济部和能源部制定的
庆)正式投入运营(图 1)。2011 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 《2010-2030 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经济发展长
原油 1972.5 万 t,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 7.8%,仅次于 期规划》,按最佳和良好方案,其石油开采量将从
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为中国第四大石油进口 2010 年的 5.1 亿 t 增至 2020 年的 5.8~5.9 亿 t,2025 年
国;2012 年,俄出口至中国的原油达 2433 万 t,在中 达到峰值以后,2030 年稳定在 5.6~5.9 亿 t 水平上,
国进口原油总量中所占比重升至 9%,并超过伊朗, 天然气开采量从 2010 年的 6810 亿 m3 增至 2020 年
成为中国第三大原油进口国。 的 8900 亿 m3 和 2030 年 的 9100 亿 m3( 付 庆 云 等,
3.1.2 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现状 2008; 韩学强, 2009; 王丹辉, 2010)。随着俄罗斯能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始于 1997 年,中石 源出口战略的调整,能源出口将更多的关注亚太地
油通过签订购买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现名 区。根据上述长远规划,俄罗斯向亚太地区出口的
“阿克托别”)石油项目 60.3%的股权,开始进入中亚 石油将从 2010 年的 4400 万 t 增加到 2020 年的 1.35
地区里海沿岸油气区。接着,中石油在哈第二大油 亿 t 和 2030 年的 1.4 亿 t,其中出口中国的分别从
田新乌津油田私有化招标中中标。2004-2005 年, 3200 万 t 增至 8100 万 t 和 9000 万 t(表 2);向亚太地
中石油又与乌兹别克斯坦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合 区出口的天然气从 2010 年的 134 亿 m3 增加到 2020
作协议,成功收购拥有 11 个油田股份、6 个勘探区 年的 1080 亿 m3 和 2030 年的 1650 亿 m3,其中出口中
块以及 700 万 t/年炼油厂(希姆肯特)的 PK 公司。此 国的天然气从 2010 年的 5 亿 m3 增至 2020 年的 780
外,中哈两国还在开发北布扎齐项目、里海达尔汗 亿 m3 和 2030 年的 1250 亿 m3(表 3)。
区块开发项目上进行了长期合作。在中哈两国的 2013 年习近平主席两次访俄,有力地推动了中
共同推动下,中哈石油输油管道于 2004 年 9 月动工 俄能源向全方位、宽领域方向发展,俄将对华出口
修建,该管道西起里海北岸的石油城阿特劳,经该 油气作为优先方向,并达成了建设“西伯利亚力量”
国的肯基亚克、库姆科尔、阿塔苏,至中国新疆的阿 东线的输气管(年供气 380 亿 m3)、新建输油管线及
拉山口,全长 2800 km,设计年输油能力 2000 万 t(王 油港(远东区科兹米诺港),扩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晓梅, 2008; 王越等, 2009)。经过 5 年建设,2009 年 及炼化一体化项目等。此外,还规划建设从东西伯
全线正式投入运营,2011 年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 利亚油气区通往中国新疆阿勒泰的西线输气管(年
原油 1121 万 t(占中国原油进口比重 4.4%)均经由 输气能力 300 亿 m3)。
此线。 3.2.2 中国与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的潜力与前景
中土能源合作起步稍晚,但合作步伐较快。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
1438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2 卷

坦三国油气资源探明储量大、储采比高、未来油气 1200 万 t 增至 2015 年的 2000 万 t、2020 年的 4000 万


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据国际能源署 2010 年预 t 和 2030 年的 6000 万 t,天然气出口量将从 2012 年
测,中亚五国的石油开采量将从 2011 年的 9677 万 t 的 250 亿 m3 提高到 2020 年的 700~800 亿 m3 和 2030
增至 2020 年的 1.47 亿 t 和 2030 年的 2 亿 t,相应地, 年的 1000 亿 m3。
原油出口量也将从 7720 万 t 增至 1.2 亿 t 和 1.5 亿 t; 3.2.3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的综合潜
天然气开采量将从 2011 年的 1366 亿 m3 增至 2020 力测算
年 1600~1800 亿 m3、2030 年的 2300~2500 亿 m3,天 综上所述,在 2012-2030 年的近 20 年中,通过
然气出口量则相应地从 525 亿 m3 增至 1000 亿 m3 和 加强双边或多边能源合作,俄罗斯和中亚五国规划
1500~1600 亿 m3(表 4)。 向中国提供的原油、天然气数量及其在中国油气资
根据作者综合测算,中亚五国未来出口的石 源进口中所占的比重如下:
油、天然气中,向中国出口的原油将从 2011 年的 ——2015 年,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规划可能向中
国提供原油 7000 万 t、天然气 500 亿 m3,占届时中国
表 2 2010-2030 年俄罗斯各产油区向亚太地区 石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的比重将分别达 20%和 50%。
出口石油计划 ——2020 年,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规划可能向中
Tab. 2 Estimated exports of petroleum from the oil-rich 国提供原油 1.2 亿 t、天然气 1500 亿 m3,占届时中国
regions of Russia to Asia-Pacific in 2010-2030 石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的比重将分别达 28%和 70%。
产油区域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0 年,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规划可能向中
西西伯利亚 2000 3000 3500 3500 3000 国提供原油 1.5 亿 t、天然气 2250 亿 m3,占届时中国
东西伯利亚(含萨哈共和国) 600 2000 7500 7500 7500 石油与天然气进口量的比重将分别达 26%和 75%。
萨哈林州 1800 2000 2500 2700 3500 如按能值标准 1 亿 m3 相当于 8.16 万 t 原油折
合计 4400 7000 13500 13700 14000 算,2015 年俄罗斯及中亚五国在中国油气综合进口
其中向中国出口 3200 5000 8100 8500 9000
量中所占比重为 28%,2020 年提升为 40%,2030 年
将达到 43%。
资料来源:王丹辉, 2010; 韩学强, 2011a;单位:万 t。
3.3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的重点项目
表 3 2010-2030 年俄罗斯各产气区向亚太地区 通过筛选,2030 年前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
出口天然气计划 能源合作项目主要有以下 10 项。
Tab. 3 Estimated exports of natural gas from the gas-rich (1) 东西伯利亚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勒拿—维
regions of Russia to Asia-Pacific in 2010-2030 柳伊油气区的勘探、开发与管道建设项目
产天然气区域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该油气区位于萨哈共和国西部,主要油气田
西西伯利亚 0 150 300 400 600 有:中维柳伊、乌斯季维柳伊、索博洛赫、中秋格、马
东西伯利亚(含萨哈共和国) 0 300 600 820 820 斯塔赫等油气田(Хрушев А Т, 2009; Морозовая Т
萨哈林州 134 134 180 200 230 Г, 2010)。目前已进行部分油气资源开发,2015 年
合计 134 584 1080 1420 1650 后着手大规模开发,到 2020 年进入开发高峰阶段,
其中向中国出口 5 40 780 1020 1250 年开采石油达 7500 万 t、天然气 600~800 亿 m3。需
资料来源:王丹辉, 2010; 韩学强, 2011a;单位:亿m 。 3 配套建设年输油能力 5000 万 t 的大口径输油管及
年输气能力 600 亿 m3 的复线输气管。
表 4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开发与出口潜力 (2) 东西伯利亚通古斯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及管
Tab. 4 Exploitation and export potential of petroleum and
道建设项目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Central Asia
该油气区又名叶尼塞—阿纳巴尔油气区,主要
石油/亿 t 天然气/亿 m3 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伊尔库茨克州的
年份
产量 出口量 产量 出口量 北部,部分分布于萨哈共和国西北部。包括叶尼塞
2011 0.97 0.77 1366 525 —哈坦加及勒拿—阿纳巴尔两个油气区。主要油
2020 1.47 1.2 1600~1800 1000~1100 气田有:科维克金、北索列宁、彼利亚特金、杰梁宾
2030 2.0 1.5 2300~2500 1500~1600 油 气 田 等 (Хрушев А Т, 2009; Кузьбожев et al,
资料来源:IEA, 2010; 寇忠, 2010。 2009),重点勘探、开发天然气。今后将以此为基
10 期 毛汉英: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1439

础, 将于 2020 年建成通往中国输气管。 好,油田开发、原油加工、管道建设方面合作潜力


(3) 萨哈林岛及沿岸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 巨大。
开发与炼化项目 (7) 咸海盆地及锡尔河下游油气资源的勘探开
该区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萨哈林岛(库页岛)周 发项目
边的鄂霍次克海及鞑靼海峡大陆架。目前已投入 咸海油气盆地属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
开发,年开采石油约 2000 万 t(其中大陆架占 60%)、 坦两国。咸海原为世界上仅次于里海的第二大咸
天然气 134 亿 m3。原油及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至 水湖,20 世纪 50 年代初面积为 6.65 万 km2,由于受
中、日、韩等国,到 2020 年原油开采能力将提高到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之对流入咸海的锡尔河与
2500~3000 万 t,天然气开采量达 180~200 亿 m3。可 阿姆河的水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导致湖面急剧萎缩
在沿海大陆架油气勘探、开发及炼油与石油化工方 (2004 年已缩小为 18000 km2),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面开展合作。 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咸海盆地西部以及哈萨克斯
(4) 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运输 坦南部的克孜勒奥尔达州。目前总体探明程度不
项目 高,中方已加入该区域油气资源勘探,今后大规模
俄罗斯北冰洋沿岸西起喀拉海,向东依次为拉 开发必须考虑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与水资源供应。
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其大陆架宽 (8) 土库曼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勘探开
度一般为 400~500 km,水深 50~150 m,其中东西伯 发及管道建设项目
利亚海(面积 98.6 万 km2)、楚科奇海(面积 58.2 万 该油气区以天然气资源为主,集中分布区为:
km2)平均水深分别为 58 m 和 88 m。北冰洋油气资 ① 土、乌两国接壤地区的阿姆河下游的卡拉库姆
源十分丰富。据俄石油部门估计,2025 年前后其油 沙漠,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布哈拉州、卡什卡
气资源总储量相当于 90~100 亿 t 油当量,石油的远 河州以及土库曼斯坦的莱巴普州;② 土库曼斯坦
景开发潜力为每年 8000~9000 万 t,天然气 1500~ 马雷州的西南部;③ 土库曼斯坦西部里海沿岸的
2000 亿 m3。目前俄罗斯已在喀拉海的亚马尔半岛 巴尔坎州,该区天然气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开发,
周边大规模开发天然气,年开采量超过 500 亿 m3。 建有通往俄罗斯中央区的输气管。2000 年以来,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沿岸通航期已从原来的 着外国资本的进入,特别是 2006 年起建设中国—
2 个多月延长到目前的 3~4 个月。今后可在高纬度 中亚天然气管道 A、B 两线,土、乌两国天然气开采
地区近海油气资源开发及运输方面进行合作。 量 从 1998 年 的 672 亿 m3 增 至 2011 年 的 1165 亿
(5) 西西伯利亚老油田的二次开发项目 m3。近期要加快“复兴”气田的二期开发,并抓紧建
西西伯利亚油气田是 1964 年投产的超大油 设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D 线(年输气能力为 300
田,经过 40 多年的大规模开发,南部鄂毕河中游的 亿 m3,计划于 2016 年建成通气)(图 2)。
老油田濒于枯竭。原油开采量从 1990 年高峰时的 (9) 塔吉克斯坦阿姆河上游喷赤河干支流水电
3.65 亿 t 下降至 2010 年的 3.07 亿 t,现主要靠开发新 开发项目
油气区维持产能。今后可在老油田挖潜及在周边 塔吉克斯坦地处帕米尔高原西南部,河流落差
油气田的拓展方面进行合作。 大,谷深流急,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可开发的
(6) 里海沿岸及大陆架油气区勘探、开发加工 水 电 资 源 蕴 藏 量 6017 万 kW,年 发 电 量 527.1 亿
及管道建设项目 kWh,居世界第八位。水电资源分布集中,适于建
里海沿岸及大陆架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最富集 高坝、大电站,其中喷赤河的支流瓦赫什河及巴德
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里海西岸的 日河分别占全国水电资源的 47.7%和 23.3%。现开
巴库油田是前苏联时期著名的油田,现已枯竭。现 发程度不到 10%(435.5 万 kW),主要有瓦赫什河上
状探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里海北岸、西岸及大 的努列克水电站(装机 300 万 kW)和拜帕兹水电站
陆架,探明可采储量超过 40 亿 t,主要集中于哈萨克 (60 万 kW),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修建的罗贡水电站
斯坦西部的阿特劳州、曼吉斯套州,向东北延伸至 (装机 360 万 kW)由于资金不足,尚未建成。今后中
阿克托别州(原名阿克纠宾斯克州)。该油气区于 塔两国在水电建设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20 世纪 60 年代开发,80 年代以来随着勘探进程加 (10)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快,探明油气储量大幅增长(如 2002 年发现的卡沙 坦核能开发项目
甘油气田)。今后里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前景良 中亚地区的哈、乌、吉三国铀矿资源丰富,其中
1440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2 卷

哈萨克斯坦为世界著名的富铀国,铀矿探明储量约 4.1.2 产量分成模式


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其中 B+C 级储 该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能源合作模式。在
量 50 万 t,占全球的 25%(王正立等, 2005)。主要铀 资源国政府拥有油气资源所有权与专营权的前提
矿有斯捷普诺戈尔斯克、舍甫琴柯及塔博沙拉等。 下,外国油气公司为某一区块的油气资源开发承担
乌兹别克斯坦铀探明储量 18.6 万 t,居世界第 8 位, 勘探、开发和生产费用,并与资源国进行产量分成
但开采量占全球的 6%,主要分布于乌国中部的乌 达成协议,其核心条款为成本回收和与产量分成相
奇库杜克、扎法拉巴特、努拉巴特,在纳沃伊市建有 关的财税费用(闫鸿毅等, 2010)。目前该模式在中
年产 3000 万 t 天然铀能力加工企业。 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油
现哈、乌两国主要与日、韩、美等国从事铀矿开 气资源开发中运用最多,通常是中国公司直接投
采投资及加工技术合作。2009 年,中国中广核与哈 资,与资源国油气公司联合成立财团,签订产量分
国核电合作成立了第一个铀矿合资开发企业(谢米 成协议,参与一个或多个项目开发。
兹拜伊铀有限责任公司)。2007 年中国广东核电铀 4.1.3 联合经营模式
发展有限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地质与 该模式是深化能源合作的需要,可分为合资经
矿产资源委员会签订了开展铀矿商务合作合同, 营和联合作业两种模式。
2009 年又成立了中乌合资铀业有限公司。此外,吉 合资经营又称双向合作模式,是由资源国与合
尔吉斯斯坦的铀矿储量也很可观,主要分布于北部 作国的国家油气公司按一定比例出资组建一个新
天山北支的吉尔吉斯斯阿拉套山和昆格山,以及南 公司,新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生
部费尔干纳盆地南缘的巴特肯州。前苏联时期建 产、运输和销售业务,组建双方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有卡拉巴尔塔铀加工厂,20 世纪 80 年代本国铀矿 和分担纳税责任,并按合作规定比例分享收益。如
停止开采后, 加工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铀矿。 2009 年中俄在北京成立了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并取
得了东西伯利亚的天然气勘探权;又如 2010 年中
4 提升能源合作的对策建议 俄双方合资组建中俄东方(天津)炼油化工厂,将能
源合作从上游的勘探、开发向下游的炼化、销售
4.1 选择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发展。
能源合作是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 联合作业模式是指双方通过协议,不需再重新
五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出资、共同作业、共同承担风险
是新形势下不断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要求, 和分享收益(闫鸿毅等, 2010)。这类模式在中国与
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并借鉴国际上已有的油气 中亚哈、乌、土三国能源合作中应用较多,如中哈合
资源开发合作模式, 重点推荐以下 4 种合作模式。 作的阿克纠宾斯克(现名“阿克托别”)油气勘探合作
4.1.1 贷款换石油模式 项目、希姆肯特炼油厂的 PK 项目、里海达尔汗区块
该模式通过签订“贷款换石油”协议,为油(气) 开发项目,中乌合作的乌斯秋尔特、布哈拉—希瓦
资源国提供资金扩大油气资源勘探及开发,实现油 和费尔干纳盆地为期 5 年的油气勘探项目等。
气产量的持续增长。这也是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 4.1.4 技术服务模式
及中亚五国油气开发中广泛采用的和行之有效的 该模式作为服务模式的一种,是合作国以技术
合作模式(杨宇等, 2013)。例如,2008 年中俄两国 和知识为载体,解决资源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
签署的长达 20 年、供油总量达 3 亿 t、并包括管道建 工、运输中的技术问题而开展的合作。中国在近海
设在内的长期贸易协定就是采用贷款换石油的合 大陆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具
作模式。根据《2010-2030 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 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可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对中亚
业经济发展长期规划》,预计到 2030 年,俄石油勘 的哈、土、乌三国则可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炼
探开发投资总额将达 3000 亿美元,其中 40%需靠吸 油厂和油气输送管道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先进技术
引国外投资,因而未来中俄在这方面合作潜力巨 支持。
大。中亚五国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对资金密集的石 在实际合作中,上述 4 种模式往往相互交叉,
油天然气等能源勘探开发,更需要借助国外资金, 形成 “混合合作模式” 。
中国公司可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提供贷款,以 4.2 妥善协调好能源合作中的矛盾与问题
此换取一定比例的油气资源。 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由于国情不同,政治
10 期 毛汉英: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1441

和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能源合作中经 境污染。
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于:油气价格、 4.4 重视改善能源合作开发区域的民生状况
合作中的持股比例与股份转让、利益分成、结汇方 中亚五国中,除哈萨克斯坦外,其他四国按人
式、油气管道的走向、经营管理、劳动工资、法律仲 居 GDP 处于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类型,大规模合
裁等方面。例如,目前影响中俄天然气大规模合作 作开发油气资源是发展当地经济和改善民生的重
的关键在于天然气价格分歧。俄方提出以向欧洲 要途径。要吸取国内一些大型央企以往在非洲等
供气的价格 350 美元/千 m3 向中国供气,中方认为 地资源开发中走过的弯路与教训,牢固地树立:我
此价格已经大大超过中国的平均气价,希望能降至 们不仅需要资源,更需要在资源开发中收获友谊,
中国用户的要求水平 250 美元/千 m3。中国与中亚 并通过资源开发惠及所在地区的所有普通居民。
三国能源合作中也存在机制、利益分成、经营管理、 为此,要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将油气开发区域
劳动工资等方面的矛盾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的道路、通讯、供水、供电、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基
必须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利益以及深化全面战略伙 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放在十分重要地位;同时,要尽
伴关系的大局出发,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基 可能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和
础,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相互尊重、平等协 塔吉克斯坦等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其人口
商, 逐步缩小并最终解决彼此分歧。 密度虽分别只有 65.5 人/km2 和 48.5 人/km2,但按绿
4.3 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洲地区计可达 200~300 人/km2),更应重视吸收当地
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矿资源富集的地区自然 农牧民就业,并加强就业培训,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环境普遍比较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中俄罗 走上小康和富裕之路。
斯当前及今后石油、天然气重点开发的西西伯利亚
北部和东西伯利亚及远东油气区,地理位置十分偏 致谢:本文写作过程中,承首都师范大学与中国科
僻,大多属于寒带和寒温带,冬季严寒,1 月份平均 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硕士生赵
气温-16℃~ -48℃,极端最低温可达-60℃~ -70℃,地 亚博帮助收集部分资料,地理所黄金川副研究员协
表大多为永冻土和冻土,森林、沼泽广布,不仅油气 助翻译英文摘要,谨致谢意!
田开发、管道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
较高,而且由于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更新恢复能力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差,受破坏后难以修复,因而,俄罗斯将这些地区中 British Petroleum (BP). 2012.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
的相当一部分列为自然保护区(毛汉英等, 1983),提 gy 2012[EB/OL]. June 1, 2012[October 1, 2013]. http://
高了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门槛和要求。 www.bp.com/assets/bp_internet/globalbp/global-
bp_uk_english/reports_and_publications/statistical_ener-
中亚五国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中部,属于强烈的
gy_review_2011/STAGING/local_assets/pdf/statisti-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
cal_review_of_world_energy_full_report_2012.pdf
季寒冷,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 150~250 mm,不
Chen C, Mao H Y. 1987.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少地区不足 50 mm。区内地表水资源严重不足,大 USSR (vol. 2: District).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部分为荒漠、半荒漠带,居民点及城镇主要分布于 [陈才, 毛汉英. 1987. 苏联经济地理(下册: 区域). 北京:
绿洲。20 世纪 50-60 年代以来,由于对地表水资源 科学出版社.]
长时期、大规模、超强度的开发,加之受全球气候变 Du D B, Ma Y H. 2012. Geography of containment and an-
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 ti-containment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World Regional
危机:沙尘暴发生频繁、沙漠化范围扩大、湖泊、河 Studies, 21(1): 1-16. [杜德斌, 马亚华. 2012. 中国崛起的
流干涸,绿洲萎缩、农田盐碱化加重、环境污染加重 国际地缘战略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21(1): 1-16.]
Fu Q Y, Lan Y. 2008.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陈才等, 1987),等等。
of oil & gas resources in Russia for the world’s energy
在这样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进行大规模的油
supply.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5): 45-48. [付
气资源勘探、开发、运输和加工,必须十分重视生态
庆云, 兰月. 2008. 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在世界能源供
保护和环境治理,油气资源开发建设的规模应与区 应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土资源情报, (5): 45-48.]
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特别对水资源应本着 Han X Q. 2009. The status of Russia's oil-gas industry as well
节约、治污、综合利用的原则集约利用,重视生物多 as its long-term pla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Petro-
样性保护,推广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环 leum & Petrochemical Today, 17(3): 36-40. [ 韩 学 强.
1442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32 卷

2009.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其长期规划与发 工程院. 2010. 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2030、2050).


展前景. 当代石油化工, 17(3): 36-40.] 北京: 科学出版社.]
Han X Q. 2011a.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xploration and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Russia. Oil Forum, Project of China's Energy. 2011. The medium and
(6): 47-55. [韩学强. 2011a. 俄罗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 long-term (2020, 2050)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略. 石油科技论坛, (6): 47-55.] China's energy (Synthesis). Beijing, China: Science
Han X Q. 2011b. Summary of Russia's oil industry develop- Press. [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2011. 中
ment in past 30 years. Oil Forum, (1): 41-47. [ 韩 学 强. 国能源中长期(2020、2050)发展战略研究(综合卷). 北
2011b. 近 30 年来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概述. 石油科技 京: 科学出版社.]
论坛, (1): 41-47.] The Research Group of Energy Strategy in CAS. 2009. Ener-
IEA. 2010.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0. Paris: Organisation gy sciences & technology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 [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
al Energy. 研究组. 2009. 中国至 2050 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北
IEA. 2012.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2. Paris: Organisation 京: 科学出版社.]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 The Research Group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Strategy in
al Energy. CAS. 2010. Oil and gas resources sciences &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 of CASS. 2012. China's indus- in China: A roadmap to 2050. Beijing, China: Science
try development report: The industry of China at the be- Press.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2010. 中
ginning of 12th Five-Year Plan. Beijing, China: Econom- 国至 2050 年油气资源科技发展路线图. 北京: 科学出版
ic Management Press.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 社.]
所. 2012.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中 Tian C R. 2012. Analysis of China's oil & gas imports and ex-
国工业.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ports in 2011.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3):
Kou Z. 2010. A new pattern of oil and gas exports in Central 56-66. [田春荣. 2012. 2011 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
Asia.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5): 39-47. [寇 状况分析. 国际石油经济, (3): 56-66.]
忠. 2010. 中亚油气资源出口新格局. 国际石油经济, Wang D H. 2010. A review of Russia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5): 39-47.] and export trade. Sino-Global Energy, 15(8): 19-24. [王丹
Liu J L. 2005. Oil and gas projects in the Russia Far East and 辉. 2010. 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及出口贸易进展评述.
East Siberia: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中外能源, 15(8): 19-24.]
Siberian Studies, 32(4): 27-29. [刘家磊. 2005. 俄罗斯远 Wang D Y, Zhang X Y. 2011. China's international coopera-
东和东西伯利亚油气开发项目现状、问题及前景. 西伯 tion in oil-gas resource: Reality and the path. Beijing,
利亚研究, 32(4): 27-29.] China: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 王 多 云, 张 秀
Lu J Y. 2011. A new geopolitical pattern in Central Asia and 英. 2011. 中国油气资源国际合作: 现实与路径. 北京:
its strategic influence on China. World Regional Studie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 8-14. [陆俊元. 2011. 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及其对 Wang X M. 2008. The cooperation of oil with Central Asia
中国的战略影响. 世界地理研究, 20(2): 8-14.] and the energy security strategy of China. International
Mao H Y, Chen C. 1983.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6): 21-28. [王晓梅. 2008. 中亚
USSR (vol. 1: Pandect).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石 油 合 作 与 中 国 能 源 安 全 战 略. 国 际 经 济 合 作, (6):
[毛汉英, 陈才. 1983. 苏联经济地理(上册: 总论). 北京: 21-28.]
科学出版社.] Wang Y, Wang N, Zhang J. 2009. The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Qiu X S, Wang G Q. 1987. The petroleum geography of th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 Central
USSR.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裘新生, 王国清. Asia. China Mining Magazine, 18(4): 4-7. [ 王 越, 王 楠,
1987. 苏联石油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张静. 2009. 对中亚三国油气合作现状及分析. 中国矿
Shi C Y. 2010.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exists in participat- 业, 18(4): 4-7.]
ing in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of Russia for China’s en- Wang Z L, Zhang Y X, Geng W H, et al. 2005. An analysis of
terprise.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15): 39-40.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mining industry in Central
[史春阳. 2010. 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油气资源开发的机 Asia. Beijing, China: China Land Press. [ 王 正 立, 张 迎
遇与挑战. 中国经贸导刊, (15): 39-40.] 新, 耿卫红, 等. 2005. 中亚五国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北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AE). 2010. The de- 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velopment strategy of medium and long-term of China's Xu X J, Cheng J, Wang Y Q. 2007. Energy strategy adjust-
energy (2030, 2050).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中国 ment of Russia and the co-operation of oil & gas resourc-
10 期 毛汉英: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1443

es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Russian Studies, (2): Press. [余建华. 2011. 世界能源政治与中国国际能源合
54-58. [徐小杰, 成键, 王也琪. 2007. 俄罗斯能源战略调 作. 长春: 长春出版社.]
整与中俄油气战略合作. 俄罗斯研究, (2): 54-58.] 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 2011.
Yan H Y, Li S Q, Xu X. 2010. Research of petroleum contract Росийс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ежегодник 2011. Москва
modes of the thre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Russian, Cen- Официальное издание: 390-392, 511-528.
tral Asian & East European Market, (5): 17-24. [闫鸿毅, Под Ред, Морозовой Т Г. 2010.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география.
李世群, 徐行. 2010. 中亚三国石油合同模式研究. 俄罗 России, ЮНИТИ-ДАНА.
斯中亚东欧市场, (5): 17-24.] Под Ред, Хрушева А Т. 2009.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и
Yang Y, Liu Y. 2013.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world energy социальная география. России, Москва, ДРОФА.
geography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5): Кузьбожев Э Н, Козьева И А, Клевцова М Г. 2009.
818-830. [杨宇, 刘毅. 2013. 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география и регионалистика
学科发展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32(5): 818-830.] (История, Методы, состояние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Yu J H. 2011. World energy politics and China's energy inter- размещения 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ых сил). Москва,
national cooperation. Changchun, China: Changchun ЮРАЙТ: 219-228.

Prospects of energy cooperation of China with Russi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MAO Hanying1,2
(1. Institud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100101, China;
2. China Science Center of 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107, China)

Abstract: Security of energy supply directly influences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
tion. In 2011, China's dependence on foreign petroleum has run up to 54.95%, exceeding 50%, the international-
ly accepted alarm level. Therefore, how to ensure long-term, sustained, secure and reliable energy supply for
China becomes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a's energy security. By energy cooperation in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resources with Russia and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China can remarkably reduce the costs of freight and
time because of not only the geographical proximity but also the efficient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As opposed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seaborne imports (accounting for 88% of China's crude oil imports), the energy coopera-
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energy supply because there is no need to pass through the
maritime strategic channels under the control of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geopolitical point of
view, based on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geopolitical background, strategic needs, resource basis and the status of
the energy cooperation of China with Russia and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the author predicts the prospects
of energy cooperation and the scales of the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to the year of 2030, and proposes ener-
gy cooperation projects and development plan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In 2015, Russi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will account for more of China's import, from 12.3% (2010) to 20% in crude oil, from
10% (2010) to 50% in natural gas, and 28% of the import of comprehensive crude oil and gas resources; (2) In
2020,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imports from Russi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will rise to 28% and 70% re-
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40% of the import of comprehensive crude oil and gas resources; (3) In 2030,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imports from Russi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will steadily stand at 26% and 75% respec-
tively, accounting for 43% of the import of comprehensive crude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is paper lists ten essen-
tial energy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China with Russia and five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energy cooperation modes: loans for petroleum, produc-
tion-sharing, joint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ervices.
Key words: energy cooperation; China; Russia;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