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二、研究計畫內容:

(一) 摘要

壓力調控是高爾夫運動重要的心理技能,在高壓比賽環境中利用有效的壓力調
節策略,能夠幫助選手發揮實力。利用 OPTIMAL theory 中提到的三個關鍵因素 (增
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外在注意力) 進行訓練,不僅有助於高爾夫推桿的學習效率,
此三個關鍵因素又與壓力調節有緊密的關聯性,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利用 OPTIMAL 高
爾夫推桿訓練,是否有利於壓力情境中的推桿表現。本研究預計招募 30 位高爾夫的
初學者來進行實驗,並且隨機分派至樂觀組和控制組,兩組別在前測時給予一樣的
壓力情境且都不給予指令,在練習階段,樂觀組將依照特定的指示進行推桿,分為
正面的回饋、讓參與者自己選擇高爾夫球的顏色、要求參與者感覺揮桿動作像是鐘
擺一樣並保持專注等三種指令,而控制組則不給予特殊指令。統計分析將採用重複
量數二因子 ANOVA 對推桿表現、狀態焦慮、和自信心進行分析,顯著水準設 alpha
為.05,事後分析採用 Bonferroni 進行校正並進行成對比較。期望本研究能夠檢測由
OPTIMAL theory 所延伸的訓練方法對壓力調控之效益,一來可以提供更多科學證據
供未來研究參考,二來可以提供高爾夫教練對於初學者提升推桿表現之參考。

(二) 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高爾夫運動是全世界最不拘性別,最適宜老、中、青、少各年齡層所從事,有
益身心健康的戶外運動。因爲最不具人為約束,且獨立之特性,更能突顯出它所需
要的技術及智慧。在台灣最為出名的高爾夫選手曾雅妮,於 2011 年女性高爾夫選手
排名登上世界第一並拿下 5 座大滿貫冠軍,在台灣掀起了高爾夫炫風,讓高爾夫變
成了台灣的全民運動。而曾雅妮在 2010 年時,靠著關鍵的推桿在延長賽贏得了英國
公開賽,在賽後訪問時,曾雅妮也說到良好的心裡因素在比賽過程中幫助她能夠更
加穩定地發揮平常的實力,由此可知,心理狀態的調節為高爾夫比賽表現的重要影
響因素,而如何使高爾夫選手在高壓的比賽環境下展現最佳的表現,為運動科學待
解決之議題。

推桿是高爾夫重要技能之一,相較於劈起桿等其他高爾夫技能,推桿屬於較低
動作複雜性的動作,而關節活動的範圍也較小,但高爾夫推桿表現好壞卻往往是比
賽決勝的關鍵。根據 Wulf and Lewthwaite (2016) 提出的 Optimal theory,增強高爾夫
推桿表現的三大因素分別為「增加預期 (Enhanced Expectancies, EE)」、「自主性支
持 (Autonomy Support, AS)」和「外在注意力 (External Focus, EF)」,透過將此三因
素融入高爾夫推桿學習,能夠有效增加學習的效率 (An, Chua, &Wulf, 2020)。除此之
外,過去相關研究亦提到此三因素與壓力調節有密切的關係,像是增加高爾夫球選
手的個人預期,可以有利於選手面對挑戰性的情況,能夠比改善生理條件的訓練更
有效地改變選手在面對挑戰的心態、行為和自信心;另外, Masters (1992) 曾說到,
對於一個專業運動員來說,在壓力情境的當下,如果可以有自主性動機的能力,便
能夠有效地避免運動表現崩潰或者是落差太大;而當選手 在緊張的環境當中,對於
當下運動表現相關的專注力經常會被不相關的事務所轉移,這個轉移導致選手降低
執行效率且無法找回練習中較好的狀態,此時注意力焦點的轉移將會有助於選手的
表現 (Behan & Wilson, 2008),上述三種因素皆有助於選手在壓力情境的狀態調節,
然而,目前的文獻當中較少明確的實驗是針對 Optimal theory 的高爾夫推桿訓練對於
壓力調節之影響進行探究,因此本研究以三十位未接觸高爾夫球技能者為研究對象,
經過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外在注意力) 後,探討這三
種因素對於壓力情境之影響以及一週保留效果之差異。

(三) 文獻回顧與探討
針對研究之背景與問題,本章節將相關文獻之內容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說明,分別為
高爾夫推桿、Optimal theory 的介紹、壓力調控以及文獻探討總結。

1. 高爾夫推桿

高爾夫球比賽中,由發球開始的長桿,不管是木桿或者是鐵桿,都是為了要能夠
靠近洞口,但是靠近洞口以後就是要靠著推桿來完成球洞,所以推桿在比賽中佔有
一席之地,因為 300 碼的開球算一桿,而短短一步的推桿也算一桿,不穩定的推桿
是影響成績的因素之一。高爾夫推桿屬於精準性運動,在比賽中表現會受到心理因
素影響,我們很常在比賽中看到決定冠軍的關鍵都是在果嶺上推桿比出勝負的,所
以在決勝時刻心理因素好的選手就會有較高的機會可以贏得冠軍 ,高爾夫球名將尼
克勞斯曾說過,高爾夫比賽結果有 80%受心理因素所決定 (Boutcher, 1992)。在看似
不長的距離下,推桿是極需良好的專注力的,從風向到草紋、坡度都要考慮。如果
只具備了完善的動作技能、體能而缺少了良好的專注力,便很有可能在決勝關鍵錯
失贏得比賽的機會。

2. Optimal theory 的介紹

動作學習有關的 OPTIMAL (Optimizing Performance Through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ttention for Learning) theory 是由 Wulf 和 Lewthwaite (2016) 所提出,此理論闡述將
能夠使動作表現或學習達到最佳化的三個關鍵因子,分別為:增加預期、自主性支
持、外在注意力。不管是立即的表現或是長期的學習,此三個關鍵因子都能夠為動
作者帶來效益。我們可以透過很多種方式來增加預期且幫助未來的表現,增加預期
的好處是所有的動力產生都是來自自我的意志力,而不是被外在因素而強迫的,而
這種自我學習會使個人的運動表現產生更好的自我效能。Ziv et al. (2019) 指出擁有正
面回饋的長跑者有比較好的能力產生瞬間爆發力進而提升跑步效率,我們可以用不
同的角度去幫助受試者定義成功,像是在比賽中最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或者看到
競爭對手表現比自己好,會有想要打敗他的動力;另外一個有效的方式是自我仿效 ,
投擲標槍的選手在賽前觀看自己最好狀態的影片,結果發現選手有更好的自身動機
並更加滿意自己狀態的現象,從此研究得知自我仿效幫助選手提升信心進而增加預
期 (Clark & Ste-Marie, 2007)。上述的研究結果彰顯出增加預期的重要性,藉由幫助
選手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與動機,進而提升運動表現。

自主性支持是指透過滿足選手的要求並且給他們選擇,而不要給予太多限制造成
選手的壓力,來幫助他們更有效率的執行動作表現和學習。讓選手決定自己的實驗
環境和因素不只可以滿足基本的心理學條件,也可以反映在運動表現上,根據 Eitam,
Kennedy, and Higgins (2013) 的研究,證明人類的動機是與一個動作對於環境的影響
有關,儘管是一件瑣碎而不起眼的小細節,只要提供給選手做選擇,都可能增強選
手在執行推桿和學習推桿的動力。舉例來說,當選手能夠自己決定他們要何時接到
指令、自己決定要推幾顆球,能夠有效地增強運動表現。另外 ,我們也可以藉由讓
選手自己選擇推桿的次數來提升動作的準確性 (An, Chua, &Wulf, 2020),或是多補充
關於實驗的內容、輔助性器材、動作的示範、和控制力量相關的效率等
(Chiviacowsky et al., 2012),這些都是自主性支持的操弄方式,對於運動表現和學習
都有顯著的效益 (Watkins, 1984)。

在 Optimal theory 中,外在注意力也是提升動作表現或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過去


相關研究是利用不同的指示調查外在注意力對於瞬間的運動表現有無幫助,研究結
果顯示在訓練一個人的外在注意力時,給予參與者特定的指令時,訓練階段會有和
比賽情況相似的影響因素,藉此幫助學習並且提升我們預期的動作效能和效率
(Wulf, 2013)。另外,外在的注意力對於外面的指令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控制注意
力的能力經常會被外面接收到的訊息影響導致分心,所以唯獨讓選手了解到如何控
制外在注意力,才能最有效的執行動作,控制外在注意力的方法包含貼一個貼紙在
身體上,設立一個推球目標,或是要求選手感覺揮桿動作像是鐘擺等 (An, Chua,
&Wulf, 2020)。相較於內在注意力或是沒有任何專注想法,外在注意力已經被證實有
利於運動表現以及學習效率,透過強化多種不同的技巧,提升專項領域的等級。

不管是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和外在注意力,皆能夠幫助選手增強運動表現和學
習。近年來,相關研究將此三種因素進行整合式的高爾夫推桿訓練 (OPTIMAL 高爾
夫 推 桿 訓 練 ) , 發 現 此 訓 練 能 夠 產 生 更 好 的 優 勢 提 升 動 作 學 習 效 率 (Singh et al,
2020)。

3. 壓力調控
Christopher et al. (2017) 解釋了壓力造成的 choking 的定義,choking 是在壓力情境
中導致推桿表現不理想的狀態,通常是兩種因素所影響的,分心和自我專注,而高
爾夫選手的共同問題大多是在壓力情境當中,希望表現出比平常推桿成績更好的動
力,卻因為期待太高導致運動表現不如預期,而這種情況大多發生於初學者或是推
桿技術相對沒有那麼好的運動員,對於有經驗的運動員來說可能已經習慣面對壓力
情境的狀態,但是有經驗的運動員仍然會有壓力造成的 choking 狀態發生,像是一再
的發生推桿失誤或是推桿表現不如預期一段時間,進而降低運動表現執行的效率。
總而言之,壓力造成的 choking 是和技術以及自我動機無關的而且會降低每個人的運
動表現,尤其是初學者(Singh, H., & Wulf, G. 2020)。過去相關研究發現,理想的運動
表現大部分出現在運動員在訊息、過程、行為相關的專注力並且隔絕了所有不相關
的訊息,相對來說,我們可以透過給予選手專注力訓練來維持運動表現相關的專注
力,也可以幫助選手達到最理想狀態 (Moran, 1996; Nideffer, 1992)。那不相關的訊息
也就是所謂會讓人分心的想法,像是擔心或是吵雜的聲音,這些都是無關運動表現
的事情,而大部分在面對壓力造成的 choking 而無法解決的選手,通常都是因為不相
關訊息的產生導致分心進而降低運動表現的效率。

由於 choking 所帶來的負面因素不可計量,因此如何改善 choking 狀態成為高爾夫


教練與運動科學訓練團隊首要解決的重要議題。本段落將從 OPTIMAL theory (Wulf
& Lewthwaite, 2016) 所提出的動作表現三大關鍵因子 (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外在
注意力) 來探究其與壓力調控之間的關係。根據利用高爾夫推桿增加預期的相關研究,
如果在訓練階段讓選手提升期待感並給予正面的回饋,皆會出現進步或是表現優異
的結果,作者提到當藉由和同儕競爭所獲得的正向回饋並表現好的同時,也代表著
他們也是在壓力情境下表現出色 (Wulf et al., 2015)。對於感受不同的自主性支持和控
制檢視壓力調控的研究中,發現如果教練可以給予選手自行決定的空間或是降低對
於選手的控制條件,可以有效降低選手的壓力調控和提升動作表現(Pascua et
al,2015),特別是在有些研究採用競爭的方式進行實驗的狀況,其效果更加明顯
(Haerens et al., 2017)。另外,過去研究也有以外在注意力來改善壓力情境的影響,在
壓力情境產生的當下,儘管選手不是專注在動作,而是專注在外在注意力,仍有能
可因為非任務相關的訊息造成干擾,而這些產生的負面影響會造成分心的問題(Smith
et al,2003)。所以希望可以藉由好的外在注意力來幫助選手作壓力的調控 (Bell, J. J., &
Hardy, J,2009)。由上述結果得知,OPTIMAL theory 中的三大因子似乎都有助於壓力
調控,然而應用此三因子進行推桿訓練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 是否能夠讓選手
在壓力的情境中,發揮高爾夫推桿的實力,即為本研究欲探討之研究問題。

4. 文獻探討總結

高爾夫球是一項容易受到心裡條件狀態影響的精準性運動,尤其在壓力情境中,
將會導致 choking 的狀態發生進而導致自信心不足,不論是對於初學者或是專業運動
員都會面臨到這種狀態,如果無法即時解決,就可能導致運動表現持續低落,但是
根據先前的實驗內容都是利用命令式的指令,這種反向利用言語刺激選手的訊息可
能對參與者無效甚至產生更差的運動表現。基於這個問題,OPTIMAL theory 所提出
三個較於樂觀的動作表現和學習的關鍵因子: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和外在注意力,
增加預期利用正向指示激勵參與者,自主性支持給予參與者自主性的選擇而不是使
用強制的規定,外在注意力則是讓參與者學習樂觀的想法而不是被負面的外在注意
力所影響,三者皆對壓力調節有益,因此本研究欲在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之前
後,比較選手對於壓力情境下進行推桿之效果,希望能夠藉此幫助選手的訓練效果 ,
且有效地避免在面對壓力時出現運動表現失常之問題。

(四) 研究方法及步驟
1. 實驗參與者

本次實驗預計招募 30 位健康成年人,每個參與者皆為高爾夫初學者,高爾夫訓練
經驗少於一年,此外,參與者不能參加過 OPTIMAL theory 有關的課程,必須是經由
主試者講解才得知這個實驗內容,並且在實驗開始前簽下同意協議書。

2. 推桿作業

根據 An, Chua, &Wulf (2020) 提出的文章中,在實驗的過程中,參與者需要進行兩


公尺的推桿,採用標準直徑 10.8cm 的洞口,整個實驗過程是在室內的人工草皮進行,
為了更方便測量推桿精準度,實驗將會設計四個由內圈到外圈的同心圓,每個圓的
直徑分別是 30,50,70,90cm,而分數的計算是依據球停住的地方,分別是 4 分、3 分、2
分、1 分,而進洞是五分,如果求沒有停在任何一個圓或是進洞將不予計分,如果球
停在線上的話以較高得分來計算,所有的參與者將會使用同一隻推桿 (Odyssey Hot 2-
Ball Blade)。

3. 步驟

本研究步驟將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前測、訓練階段以及後測,在每個階段結
束後進行問卷調查 (圖一),各階段之詳細內容將於下文進行說明。

訓練一 訓練二
訓練三
Pre-test 增加預期 自主性支持 保留測
外部的注意力
(Enhanced (Autonomy
60 顆球 (External 60 顆球
Expectancies,EE) Support,AS) 20 顆
Focus,EF) 20 顆球
60 顆球 球

圖一、實驗流程

3.1 前測

在測試前聯繫參與者,告知參與者在受測當天不能攝取任何含有酒精、咖啡因的
飲品或食品。確認施測當天沒有從事過任何運動後會給予參與者填寫研究同意書及
介紹實驗流程、目的。在實驗開始前,參與者會隨機分配到樂觀組或是控制組,每
一組 15 人,在實驗的一開始,我們會讓每一位參與者觀看同樣的推桿示範教學影片,
這個影片是由專業的高爾夫教練所拍攝,在影片中會有動作示範握桿、站姿、球位 、
瞄準,以不加入口語指導的前提下讓參與者有基本的推桿知識。在觀看示範教學影
片以後,參與者會開始進行 40 顆球的前測,在這 40 顆球中,其中的 20 顆球我們會
加入壓力情境,會跟參與者說明我們將會開始錄影並且直播,後台會有專業的教練
對受試者的推桿進行分析,並且告知他們在後測成績前三名的選手將會得到額外的
獎金,藉此作為比賽的壓力情境,實驗將會採取平衡次序法,即一半的參與者前 20
顆球加入壓力情境,另一半的參與者後 20 顆才加入壓力情境,我們在每一個階段結
束都會給參與者 3 到 5 分鐘的休息。

3.2 訓練階段

兩組在進行完 40 顆球的前測過後將會開始總共 60 顆的推桿,樂觀組會進行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分別在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外在注意力等三階段,
進行每階段 20 顆球的推桿作業,而控制組一樣保持在不接受任何指令的情況下進行
推桿),一個因素 (增加預期、自主性支持或外在注意力) 將只會應用在一個區間,基
於平衡次序的原則,實驗將會設計六種實驗順序,在增加預期的部分,我們使用的
是社會比較性回饋 (social comparative feedback),例如我們會跟「參與者說你表現得
很好、你的得分高於平均值」,以此鼓勵參與者,頻率是每推完 5 球就講一次。在
自主性支持的部分,參與者可以自己選擇每一個推桿球的顏色。在外在注意力的部
分,參與者會被要求專心的想像如同鐘擺一樣的推桿節奏,藉此可以讓 參與者有一
樣的上桿和下桿距離,我們在每一個階段結束都會給參與者 3 到 5 分鐘的休息。以上
所有給樂觀組的說明和指令都不會跟控制組的參與者提起,此外,每一個控制組的
參與者都會和樂觀組的一位參與者使用同ㄧ個球的顏色的排序,除此之外其他的實
驗程序都是使用白色的高爾夫球來進行。

3.3 保留測

保留的施測日期設在後測測試完的隔天,實驗方法跟順序都和前測相同。

4. 問卷調查

在前、後測結束和訓練結束後都會給參與者壓力和自信心的量表,在量表的內
容當中參與者會被要求評分自己的狀態,在壓力情境的部分中,總共有 17 個問題,
讓參與者評分自己在實驗過程中對於自己壓力的感覺和想法,評分的標準是 1(壓力
非常大)至 4 分(完全沒壓力),這個量表是根據競賽狀態焦慮量表 (Competitive
State Anxiety Inventory-2, CSAI-2) 進行中文改編 (附件一)。在自信心的部分,自信心
量表評分的標準是 1(完全沒有自信心)~4 分(非常有信心),我們將讓參與者評
價三個自我的狀態(我對我的推桿表現很有信心、我在推每一個推桿時都會期待有
更好的表現、我相信我的推桿表現可以在訓練當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此量表是以
McAuley et al. (1989) 所採用的自信心量表改編成中文版本 (附件二)

5.數據分析

本研究使用 IBM SPSS 22.0 統計軟體進行分析,高爾夫表現是用前、後測 60 顆球


的得分平均值,而練習階段則是每 20 顆的得分平均值,高爾夫球表現的分析是採用
2 時間 (前、後側) × 2 組別(樂觀組、控制組)的二因子重複量數 ANOVA。問卷分
析是採用 3 時間 (前、訓練階段、後側) × 2 組別(樂觀組、控制組)的二因子重複量
數 ANOVA。所有統計分析之顯著水準設 alpha 為.05,事後分析採用 Bon-ferroni 進行
校正並進行成對比較。另外,我們也將計算出每個階段的進球數來作為實驗觀察的
依據,實驗結束時,會依照收集到的資料點繪製成曲線圖並作出分析,整理出各階
段的成績與趨勢變化分析表和相鄰階段間的變化分析表。

(五) 預期結果
基於上述所提及的相關研究發現 (Wulf & Lewthwaite, 2016; An, Chua, & Wulf,
2020),經歷過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後,樂觀組的高爾夫初學者比控制組有更
佳的推桿表現,並且自信心有顯著提升,因此, 我們提出以下預期結果,參與者在
經歷過 OPTIMAL 高爾夫推桿訓練後,顯著提升運動表現,並在問卷結果中觀察到
樂觀組的信心程度有較大的提升。另外,本研究預期樂觀組在訓練後,增加壓力調
控的能力,因此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推桿表現較不受影響,且壓力情境之推桿表現
優於控制組。
(六) 參考文獻
Abdollahipour, R., Valtr, L., & Wulf, G. (2019). Optimizing bowl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ot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8(2), 233-244. doi:10.1123/jmld.2019-0017
An, J., Chua, L. K., & Wulf, G. (2020). Optimising golf put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3. doi: 10.1080/1612197X.2020.1854823
Baumeister, R. F. (1984). Choking under pressure: Self-consciousness and paradoxical
effects of incen-tives on skillfu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610–620. doi:10. 1037/0022-3514.46.3.610
Bell, J. J., & Hardy, J. (2009). Effects of attentional focus on skilled performance in
golf.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1(2), 163-177.
doi:10.1080/10413200902795323
Chiviacowsky, S., Wulf, G., Lewthwaite, R., & Campos, T. (2012). Motor learning benefits
of self-con-trolled practice in person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Gait & Posture, 35(4),
601–605. doi:10.1016/j.gaitpost.2011.12.003
Coombes, S. A., Higgins, T., Gamble, K. M., Cauraugh, J. H., & Janelle, C. M. (2009).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 Anxiety, emotion, and motor planning.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3, 1072–1079. doi:10. 1016/j.janxdis.2009.07.009
Englert, C., & Oudejans, R. R. (2014). Is choking under pressure a consequence of skill-
focus or increased distractibility? Results from a tennis serve task. Psychology, 5(9),
1035-1043.doi:10.4236/psych.2014.59116
Gröpel, P., & Mesagno, C. (2019). Choking interventions in sport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2(1), 176-201.
doi:10.1080/1750984X.2017.1408134
Halperin, I., Chapman, D. T., Martin, D. T., Lewthwaite, R., & Wulf, G. (2017). Choices
enhance punch-ing performance of competitive kickboxer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81(5), 1051–1058. doi:10.1007/s00426-016-0790-1
Lewthwaite, R., & Wulf, G. (2010). Social-comparative feedback affects motor skill
learn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3(4), 738–749.
doi:10.1080/17470210903111839
McAuley, E., Duncan, T., & Tammen, V. V. (1989).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Inventory in a competitive sport setting: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0(1), 48-58.
doi:10.1080/02701367.1989.10607413
McKay, B., Lewthwaite, R., & Wulf, G. (2012). Enhanced expectancies improve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8.
doi: 10.3389/fpsyg.2012.00008
Mesagno, C., & Mullane-Grant, T. (2010).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re-performance
routines as possible choking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22,
343–360. doi:10.1080/ 10413200.2010.491780
Moran, A. P.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oncentration in sport performers: A cognitive
analysis.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doi:10.4324/9781315784946-12
Peter Gröpel & Christopher Mesagno (2019) Choking interventions in sports: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2:1, 176-201, DOI:
10.1080/1750984X.2017.1408134
Shannon E. Clark & Diane M. Ste-Marie (2007) The impact of self-as-a-model
interventions on children's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swimming performance,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Volume 25, 2007 - Issue 5: Observational Learning, Pages
577-586 doi:10.1080/02640410600947090
Singh, H., Hockwald, A., Drake, N., Avedesian, J., Lee, S.-P., & Wulf, G. (2020). Maximal
force pro-duction requires OPTIMAL conditions. Human Movement Science, 73,
102661. doi:10.1016/j.humov.2020.102661
Singh, H., & Wulf, G. (2020). The distance effect and level of expertise: Is the optimal
external focus different for low-skilled and high-skilled performers? Human Movement
Science, 73, 102663. Doi:10.1016/j.humov.2020.102663

Smith, A. M., Adler, C. H., Crews, D., Wharen, R. E., Laskowski, E. R., Barnes, K., ... &
Kaufman, K. R. (2003). The ‘Yips’ in golf. Sports Medicine, 33(1), 13-
31.doi:10.2165/00007256-200333010-00002

Watkins, D. (1984).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ertiary learn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 33–50. doi:10.1080/0729436840030103
Wulf, G., & Lewthwaite, R. (2016). Optimizing performance through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ttention for learning: The OPTIMAL theory of motor learn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3(5), 1382-1414. doi:10.3758/s13423-015-0999-9
Wulf, G. (2013). Attentional focus and motor learning: a review of 15 year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6(1), 77-
104.doi:10.1080/1750984X.2012.723728
Ziv, G., Ochayon, M., & Lidor, R. (2019). Enhanced or diminished expectancies in golf
putting – which actually affects performanc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40,
82–86. doi:10.1016/j.psychsport.2018.10.003

(七)附件

附件一、競賽狀態焦慮量表

1 (完全不會) 2 (有一點) 3 (感覺普通) 4 (非常認同)


1. 我很擔心這個比賽
2. 我感到很緊張
3. 我覺得很輕鬆
4. 我感到自我懷疑
5. 我感到緊張不安
6. 我很擔心我沒辦法發揮平
常實力
7. 我的身體很緊繃
8. 我覺得我精神上很放鬆
9. 我怕我會輸
10. 我的胃很不舒服
11. 我覺得很安全
12. 我很擔心能不能達成我的
目標
13. 我的身體很放鬆
14. 我覺得我的手很冰
15. 我很擔心我表現得不好
16. 我的心跳很快
17. 我很擔心別人會不會對我
的表現感到失望

附件二、自信心量表

1 (壓力非常大) 2 (壓力有一點大) 3 (沒有感覺) 4(完全沒壓


力)
1. 我 對 我 的 推 桿
表現很有信心
2. 每 一 次 推 桿 我
都會期待有更好
的表現
3. 我 相 信 我 的 推
桿表現可以在訓
練當中獲得更好
的成績

(八)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1.運動表現心理學之背景知識

2.實驗執行之細部控制

3.研究法之資料處理

4.研究結果之解讀與稿件撰寫

5.指導語的使用

6.統計方法

7.參考資料的提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