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1

東吳大學心理學碩士論文

指導老師:葉啟斌 博士
徐儷瑜 博士

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關聯性:
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之角色探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ias

研究生:陳柔羽撰
中華民國一○七年七月
謝誌

漫長的研究生生涯終於結束了!這一路走來有許多困難,但也獲得了許多幫助,

才能支持我走過這段旅程。

首先要謝謝我的指導老師們,三總 葉啟斌主任及 徐儷瑜老師,謝謝葉主任在寫

論文時,指引我方向、給予寶貴的建議及協助。也感謝儷瑜老師不辭辛勞地幫助學生

修改論文,時常督促學生在學業、實務、論文上求進步。也感謝柯慧貞、譚偉象兩位

老師,給予許多寶貴的建議,使論文更加的完善。謝謝北投國中輔導老師的幫忙及學

生熱情的參與,因為你們,這份研究才能順利完成。

在專業知識上,也謝謝儷瑜老師及本聖老師的悉心教導,與學生分享許多自身經

驗及豐富知識,提升學生的內涵,鼓勵學生學習,並肯定學生的努力,讓學生能順利

的進行臨床實務上的學習。也感謝在實習時,遇到的心曼老師、淑娥老師、素琴老

師、于涵老師、婉婷老師,謝謝老師們的傾囊相授,無私的教誨,帶領學生探索自己

的長處及短處,激發學生能從更多不同得面向去思考,讓學生在實習的階段能夠大大

的成長。

謝謝我的同窗好夥伴珮淇、惠珺、昕慈及雅方,能與你們一起經歷這段旅程是我

的福氣,可以一起說說笑笑,互相支持,加油打氣,因為有你們,我才能一起達成目

標。也謝謝我的好朋友嘉予時常的關心與陪伴,讓我有力量能繼續走下去,最後,我

要謝謝我的爸媽及家人願意支持我,讓我能無後顧之憂的追尋夢想完成學業。

謝謝大家,我終於畢業了!

i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想從情緒調節、生氣情緒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探討青少年網路成

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進一步驗證情緒調節、生氣情緒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對青

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 341 位七年級與九年級的國中生為研究對象(男生 157 位,女生 184

位),由受試者填寫陳式網路成癮量表,將得分 64 分以上的受試者分為網路成癮高風

險群 67 名,其餘為一般網路使用組,共 274 名。受試者同時也填寫社會問題解決問

卷、情緒調整量表及攻擊量表等自陳式量表。並以描述統計、卡方檢定、皮爾森積差

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

網路成癮可負向預測情緒調節,且可正向預測生氣情緒、敵意歸因偏誤、反應評

估與決策偏誤及攻擊行為。此外,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皆可正

向預測攻擊行為。研究結果亦顯示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是網路

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部分中介變項。

結論

本研究中發現,青少年的網路成癮會透過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策

偏誤間接預測攻擊行為,網路成癮也可直接預測攻擊行為。臨床上可針對網路成癮青

少年的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給予適切的介入,以減少其攻擊行

為。

關鍵字:網路成癮、攻擊行為、情緒調節、生氣情緒、社會訊息處理、青少年

ii
Abstract

Research Objectives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from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and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P)

among adolescents. One further aim was to exam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and

SIP as the mediator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There were 341 7th and 9th grade students (157 boys and 184 girl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participants’ rating on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 Sixty-seven participa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internet addiction high-risk group, with a score higher than 64 , while the other 274

participa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general internet user group. Participants also completed

the Social Problem Solving Questionnaire, the Emotion Regulation Inventory, and 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AQ) at the same time. 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on

statistics, chi-square verification,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Research Results

Internet addiction negatively predicted emotion regulation in a significant wa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lso positively predicted anger, hostility attribution biased, respons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bia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 significant way. In addi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was positively predicted by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respons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bia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upport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respons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bia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iii
addic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Discuss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ternet addiction predicts aggressive behavior through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respons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bias in adolescents. Internet addiction also

directly predicte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medical professionals should

intervene based on emotion regulation, response assessment and the decision bias of internet

addicted adolescents in order to offer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ir aggressive

behavior.

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aggressive behavior, emotion regulation, anger,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dolescents

iv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章 文獻探討………………………………………………..…………………………….3

第一節 網路成癮………………………………………..……………………………….3

第二節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7

第三節 影響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機制探討…..…………………………………...15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33

第四節 研究流程………………..……………………………………….………..……38

第五節 統計分析…………………………………………………………………..…...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41

第一節 國中生網路使用概況分析…………………………………………………….41

第二節 網路成癮、生氣情緒、情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與攻擊行為之關聯.45

第三節 「情緒調節」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48

第四節 「生氣情緒」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51
v
第五節 「敵意歸因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52

第六節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53

第七節 研究結果整理……………………………………………………...…………..54

第五章 討論……………………………………………………………………..…………...57

第一節 網路成癮、生氣情緒、情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與攻擊行為之關聯.57

第二節 「情緒調節」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60

第三節 「生氣情緒」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61

第四節 「敵意歸因偏誤」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61

第五節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62

第六節 研究限制………..……………………………………………………….……..63

第七節 研究貢獻………..……………………………………………………….……..65

參考文獻………………………………………………………………………………….......66

附錄一、父母同意書…………..……………………………………………………….……75

附錄二、量表使用同意書………..……………………………………………………….....77

附錄三、研究問卷…………………..……………………………………………………….80

vi
表目次

表 2-1-1 網路遊戲成癮症診斷準則………………………………………….………...……5

表 3-2-1 全體樣本群背景變項描述分析………………………………………………...…33

表 4-1-1 網路使用描述分析…………………………………………….…………………..43

表 4-1-2 網路使用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之卡方檢定一覽表………..…….…………....…45

表 4-2-1 所有變項之間的相關係數摘要表……………………...………..…….……..…...47

表 4-3-1 結構模型之路徑係數表……………………….……..….………………………...50

表 4-5-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彙整表………………………………………………………....54

vii
圖目次

圖 2-2-1 修訂後社會訊息處理理論……..………………………………………………….11

圖 2-3-1 情緒調節歷程……...………………………………………………. ……………..17

圖 3-1-1 研究概念架構圖…...…………………………………………………. ………..…31

圖 4-3-1 網路成癮透過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社會訊息處理預測攻擊行為的結構模型

圖。…………………………………………………………………………………………...49

vi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3C 產品越來越發達,網路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是隨處都有提供

免費的網路,讓人不論到哪裡都可以使用行動裝置上網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如此便利

的生活相對也為人類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由於網路具有操作簡易、聲光效果一流的

特性,因此讓許多喜歡尋求刺激的現代人沉迷於網路的世界中,導致逐漸上癮而完全

不自知(Ko, Yen, Liu, Huang, & Yen, 2009)。且因不當使用網路或過度使用所產生負面

影響,會對社會及個人帶來潛在危機(Jang, Hwang, & Choi, 2008)。

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網路成癮的人數越來越多,根據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TWNIC)於 2016 年公布的「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地區上網人口

已突破 1,993 萬人,共計有 19,932,593 人曾上網(整體人口 0-100 歲),全國可上網家

戶數更高達 745 萬戶;其中 12 歲以上的年齡層中上網的比例為 89.4%。根據柯慧貞

(2015)接受教育局委託,調查度國小四、五、六年級、國中一至三年級及高中職一

至三年級學生網路使用情形之現況,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平日上

網將時間花在課業上分別為 45.4、67.1、75.2 分鐘,在非課業上分別為 57.8、115.8、

147.2 分鐘;假日部分,課業上網時間分別為 46.4、70.0、80.6 分鐘,而非課業上網時

間分別為 120.1、231.0、266.1 分鐘。研究結果也將學生篩選出網路沉迷組、網路成癮

高風險組及網路成癮重風險組,其盛行率分別為國小生 3.8%、2.6%、6.7%;國中生為

6.1%、4.9%、12.6%;高中職生則為 6.5%、5.6%、13.9%。

上述研究顯示學生每天都花許多時間在上網,且花費在非課業的時間上更多,假

日所花的時間甚至是平日的兩倍以上。且國中生使用網路的比例提高許多。當學生花

太多時間流連於網路虛擬世界中,所衍生的失眠、焦慮及暴力傾向等偏差社會行為時

有所聞,且青少年沈迷於網路而造成人際關係疏離及偏差行為有顯著的相關(陳淑

1
莞,2009)。

柯慧貞於「2016 媒體、網路及心理健康國際研討會」中發表有關台灣學生之網路

成癮與心理健康的專題演講,其領導的團隊,接受教育部委託於民國 103、104 年進行

全國中小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調查。她抽出兩年都受調查的 2359 人進行縱向分析,發現

第一年網路成癮高風險的學生,與第二年測量的憂鬱、人際問題、過度敏感、被迫害

意念、敵意增加等,呈現高度相關。

過去研究也顯示,情緒調節困難在問題性網路使用(Caplan , 2010)和病態性社交

網站(Hormes, Kearns & Timko, 2014)中有重要的影響。澳洲針對 525 名高中學生的

研究中,發現在情緒調節方面有困難的青少年與問題性網路使用呈顯著相關(Yu, Kim

& Hay , 2013)。 另一項研究,針對義大利一所中學的 380 名青少年進行了抽樣調查,

結果亦證實情緒調節與問題性網路使用呈負相關(Spada & Marinoa , 2017)。但跟成人

的研究相比,很少有研究是探索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之間的關聯性。

綜合上述,不論是情緒調節或是認知方面的敵意,與網路成癮階有關聯,而網路

成癮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會對青少年造成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攻擊行為,值得更進

一步探討。故本研究想從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

為之間的關係。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網路成癮

(一)、 網路成癮的定義

2000 年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認為「過度的使

用網路」會造成一種無法控制的上癮行為(Addictive behaviors),甚至忽略人際關係相

處,及脫離現實生活。而成癮的概念雖然傳統上用於描述物質上的生理依賴

(Holden,2001),但現在已被應用於過度使用網路上。過去有許多辭彙都與網路成癮

有關,包含: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Bai et al., 2001)、過度網路使用

(excessive Internet use)、衝動性網路使用(compulsive Internet use)、問題性網路使用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Davis,Flett, &Besser, 2002)、及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

Internet use)(Young, 1998),而目前主要使用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一詞來代表。目前對於網路成癮的定義並沒有一致的說法,我們將常用的定義簡

述如下:

1. Goldberg 的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網路成癮一詞,最早是由 Goldberg 於 1996 年提出,學者認為網路成癮是

因為過度的使用電腦網路,造成個體在網路使用上產生適應問題,影響個體

在職業、學業、社交、工作、家庭生活、管理財物及心理與生理功能之表

現。

2. Young 的病態性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家 Young 於 1998 年提出,將依賴且沉迷於網路的現

象稱作有問題的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網路成癮),認為這是一種沒

有物質性中毒或麻醉的衝動控制障礙症(impulse-control disorder),並於 1998 年


3
修訂 DSM-IV 的病態性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 disorder)的標準,設定了八項

檢測標準,來檢測是否具有網路成癮症。只要受試者檢測後符合其中五項,初步

便可被診斷患有網路成癮;如果再加上每周上網時間超過四十小時,就更加確定

已經患有網路成癮。這八項檢測標準為:

(1) 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活動,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2) 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上網才能獲得滿足。

(3) 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 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5) 花費在網上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久。

(6) 為了上網,寧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7) 曾向家人或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8) 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3. 柯慧貞團隊的網路成癮

柯慧貞團隊為發展有關網路成癮評估的簡式問卷,參考 DSM-5 擬將網路遊戲

成癮納入精神疾患的九項診斷標準,如表 2-1 所示,設計出評估網路成癮傾向之

自填式量表,其撰寫不同的網路使用行為成癮項目,分別為線上遊戲、

Facebook、智慧型手機/平板與網路使用,請受測者在最近一年內依實際情形勾選

出「是、否」符合該描述。(柯慧貞,2015)

4
表 2-1-1
網路遊戲成癮症診斷準則
網路遊戲成癮症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診斷準則
在過去 12 個月中,持續、重複參與網路遊戲,並經常與其他玩家一起玩,導
致臨床上顯著受損或痛苦。並出現以下九個症狀中五個或以上的症狀,即符
合診斷。
1.全神專注在遊戲上。
2.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戒斷症狀。
3.耐受性:花越來越多時間在玩遊戲上。
4.無法控制自己玩遊戲的情形。
5.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6.即使瞭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心理社會影響,仍然過度的玩遊戲。
7.向家人、治療師或他人隱瞞自己玩遊戲時間。
8.通過玩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9.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社交、工作、學業或工作機會。
註: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

4. 陳淑惠的網路成癮

陳淑惠(1999)綜合 DSM-IV 的診斷標準以及臨床個案的觀察,依循傳統網

路成癮症的診斷概念模式,側重心理層面的原則,編制『中文網路成癮量表』,將

網路成癮的徵狀分成四個面向:

(1) 網路成癮耐受性(tolera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隨著網路使用的時間增

加,原先獲得的上網樂趣,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使用時間才能得

到滿足。

(2) 網路成癮戒斷症狀(withdrawa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如果被迫離開電

腦,會產生類似挫敗的情緒反應,例如:生氣、空虛、注意力不集中

等。

5
(3) 強迫性上網行為(compulsive internet use):指的是一種難以自拔的上網

渴望或衝動。在想到或是看到電腦時,會有想要上網的渴望或是衝動。

使用網路之後精神較為振奮,並渴望有更多上網時間。

(4) 網路成癮相關問題(internet addiction related problems):指的是因為沈溺

於網路的時間太長,因而產生的人際健康問題與時間管理問題。

(二)、 青少年發生率

雖然網路是現代生活中的一個很方便的工具,但發現已有很高比例的青少年產生

網路使用的成癮現象,而網路成癮會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與同儕和家庭互動以及學

業成績(Young, 1998)。根據臺灣於 2015 年針對學生的網路成癮研究發現,國小生的

網路成癮比率為 6.7%;國中生的網路成癮比率為 12.6%;高中職生的比率則為 13.9%

(柯慧貞,2015)。顯示從國中時期開始網路成癮的比例大幅增加,且根據過去研究,

發現影響判斷和自我調節的前額葉皮層和其他皮層網絡在 21 至 25 歲之前並不完全成

熟(Giedd 等人,1999),故青春期是成癮的特別危險的時期

(Volkow,Koob,&McLellan,2016)。且根據研究在青少年期間發展出網路使用成癮可能

會阻礙青少年實現心理社會發展的任務(Mitchell,2000)。故本研究選擇以國中生為

樣本,主要是想了解國中生的網路成癮對其行為之影響。

6
第二節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

(一)、 網路成癮青少年的攻擊行為

如前所述,網路會導致網路成癮,產生生活適應問題,影響個體在職業、學業、

社交、工作、家庭生活、管理財物及心理與生理功能之表現等負面影響。但網路成癮

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成癮者也會出現攻擊他人之行為。而網絡成癮症已成為許多社

會的嚴重問題。自 1990 年代以來,網絡成癮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新型的成癮和心理健康

問題,涉及與其他成癮症相似的症狀。特別是青少年網路過度使用是各國的重大研究

課題。青春期是心理成熟快速和網路吸引力敏感的時期,青少年特別容易受到網路過

度使用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Ko、Yen、Chen、Yeh 與 Yen (2009)研究表示儘管

網路使用可能藉由即時的獎勵和參與不同的活動來減少使用著的痛苦,但過度使用網

路是攻擊行為的重要風險因素。同樣,Yen、 Ko 與 Yen (2008)也發現攻擊行為與

網絡成癮有很高的相關性。

(二)、 攻擊行為的定義

社會心理學家 Buss (1961)將「攻擊行為」定義為:是一種有意圖的行動,以

引起他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或傷害為目的,而表現出來的行為,他同時認為「攻擊

行為是一種將有害或不具善意的刺激加諸於其他個體的行動」。Bandura (1973)將攻

擊行為註解為「是一種會產生傷害結果的行為,並由於經歷社會標籤化過程,讓攻擊

行為的結果變得更加複雜」。Berkowitz(1988)認為攻擊是任何可用來有意圖地傷害他

人的行為(包括身體或語言),Buss 與 Perry(1992)也主張攻擊行為是一種以身體或

語言表現的外顯行為,並強調攻擊傾向常受到潛在的情緒及認知歷程所影響。總括而

言,攻擊行為的成立需要具備三個變項,包括行動者與接受者(包括人、事或物),以

及兩者之間發生具破壞性的行為與反應。

(三)、 攻擊行為的成因

7
1. 挫折攻擊論

Dollard、Doob、Miller 與 Sears 等人於 1939 年提出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

aggression hypothesis),假定個體的攻擊行為是因遭受外在挫折所引起的,當個體遭遇

挫折或威脅時,會引發憤怒情緒,並以攻擊行為的方式來回應,而攻擊必然是挫折的

結果。挫折是指個人的目標導向行為受到干擾,雖然攻擊可能被掩飾、延宕,甚至轉

移至其他事物,但絕對不會消失;然而並不是每一次的挫折經驗,皆會引發攻擊行

為,有時反而造成抑鬱或退縮。故後有學者提出修正,Berkowitz(1982)主張攻擊是

挫折所引起的是一種未分化的喚起狀態(undifferentiated arousal state),認為由於認知

線索的引導,引發個體的反應,但並非所有的挫折都會引發特定形式的反應,然而個

體的反應強度,取決於挫折引發的喚起程度,此理論稱之為「線索喚起理論(cue-

arousal theory),但從其他研究也發現,挫折為引起攻擊的一個條件。

2. 社會學習理論

Bandura(1973)認為個體會將所觀察到的、知覺到的經驗,以抽象的符號儲存於

記憶系統中,經過一段時間後有類似的刺激出現時,會將記憶系統中的感覺經驗取

回,而付諸於實際的行動,攻擊行為的形成也是經過此一歷程。

3. 社會訊息處理理論

當認知心理學興起後,影響攻擊行為的認知因素也逐漸受到重視,Dodge 想瞭解

兒童的社會適應問題,並在 1986 年所提出社會訊息處理模式(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簡稱 SIP),試圖以此模式來解釋攻擊行為。當兒童面對社會情境線

索時,會運用其有限能力,建立一個從過去經驗累積下來的記憶資料庫,接收並輸入

線索,進而產生行為反應。社會訊息處理模式包含:訊息的登入、解釋、訂定社會目

標、建構反應、反應決定與實際行動等六個階段。此歷程中每一個步驟會彼此相互影

響,形成一個迴圈路徑。此認知模式雖然是從兒童開始探討,但此認知模式是會隨著

8
自身的經歷跟著變化,並沿用下去,故青少年的攻擊行為也能以此理論作探討,故本

研究主要以此理論來探討青少年的攻擊行為,以下將概述此六個階段:

(1) 第一步驟:登入線索(Encoding of Cues)-內在和外在線索編碼

兒童經由過去的經驗及學習,透過感覺知覺的操作,選擇性地注意特定情境和

內在線索。這些訊息編碼後,兒童將其輸入短期記憶中儲存。

(2) 第二步驟:解釋線索(Interpretation of Cues)

當線索被登入後,兒童依據知識及過去的社會交換 social exchange)經驗,對線

索進行因果分析與歸因等主觀詮釋,並賦予此線索意義。其中包括對相關人物的動

機及意圖推論、對事件意義的推論、對過去經驗中社交腳本、基模的分析等。解釋

的歷程可能包括一個或多個獨立的歷程,包括:

a. 將情境的線索過濾,進行個人化的心理表徵,並存儲在長期記憶中

b. 對情況中發生的事件進行因果分析(包括評估為什麼沒有達到原先預期的目

標);

c. 推論情境中他人的意圖(包括意圖的歸因);

d. 評估先前社會交換的目標是否達成;

e. 評估之前與同儕之間社會交換的結果預期及自我效能的準確性,也就是評估

過去的表現;

f. 推論過去及現在在進行社會交換時,對於自我(自我評價)及他人(對他人

評價)的意義。

Dodge(1980)研究指出高攻擊性兒童比一般兒童對於模糊刺激更容易做出敵

意歸因。

9
3. 第三步驟:目標澄清(Clarification of a goal)

在解釋情境後,兒童會對此情境選擇一個目標或期望的結果(例如,避免麻

煩、挑釁他人、交朋友或獲得想要的玩具),或延續先前的目標,並聚焦在產生想

要的特定結果。假設兒童會依社會情境建立目標,並針對當下的社會刺激修改既有

目標或是建立新的目標。

4. 第四步驟:反應搜尋(Response Access or Construction)

假設兒童從記憶中提取對該情況可用反應,若情境是新穎的,則他們會建構一

個新的行為反應,用以回應當下的社會情境。在 Richard 和 Dodge (1982)研究

中發現高攻擊性兒童比一般兒童有效人際問題解決方法較少,無效解決的方法較

多。

5. 第五步驟:反應的評估與決策(Response Decision)

假設兒童評估先前所提取的反應,並選擇最正向評價的反應來執行。有許多因

素會影響兒童對反應的評價,包括:

(1) 他們在使用每種反應後會預期可能產生的結果(結果預期)

(2) 他們對執行每種反應的能力的信心程度(自我效能)

(3) 評價每個反應的適當性(反應評價)

高攻擊性兒童在解決人際問題時,多選擇無效的、不符合社會期待的解決方式

(Dodge, 1986)。

6. 第六步驟:行為的展現(Behavioral Enactment)

選擇一個反應並執行。

社會訊息處理模式強調認知在攻擊行為中扮演的角色,在任何一階段中出現認知

10
偏誤或有不適切的反應,將使攻擊行為發生的比率增加。

圖 2-2-1 修訂後社會訊息處理理論(Crick & Dodge, 1994)

(四)、 攻擊行為的表現形式

攻擊行為依其展現型式可以分為外顯型與內隱型,外顯型是指直接的、面對面的

以語言或肢體對抗他人或環境,也就是透過顯而易見的肢體上傷害,如打、推、語言

恐嚇、侮辱、指使他人來達成其目的(Crick, 1995);內隱型是指任何隱藏的、鬼鬼祟
11
祟的、間接式的攻擊行為,如:以傷害對方人際關係為目的關係攻擊以及欺騙、說

謊、偷竊、縱火、逃學、逃家等(Conner, Steingard,Cunningham, Anderson,&Mellon,

2004)
。此外,Dodge(1991)將攻擊行為依據個體是否涉及情緒反應,區分為以下二

種類型:

1. 反應型攻擊行為(reactive aggression behavior)

反應型攻擊行為(Reactive Aggression)的基本理念為「挫折攻擊假說」,

當個體因事情不如預期、遭遇失敗挫折或威脅時,便會挑起憤怒激動的情

緒,進而使用攻擊行為反應。故此種攻擊行為是憤怒情緒的反應,對他人產

生爆炸性的敵對效果,且會使用極端的手段以達到傷害他人的目的。

2. 主動型攻擊行為(proactive aggression)

主動型攻擊行為較前者涉及情緒的反應為低,攻擊者的目的只是藉著攻

擊行為來達成支配他人或取得優勢地位(Dodge, 1991)。也稱為工具式攻擊

(instrumental aggression)
。此外,主動型攻擊行為主要以 Bandura 的「社會

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來解釋,認為個體的攻擊行為是透過模

仿他人的行為學習得來的。如果攻擊行為能帶來好處,就會為攻擊者提供誘

因去複製及重演這些行為(Bandura, 1973)。

也可從社會訊息處理模式來理解主動型攻擊者。他們在決定採用及執行

回應方法的步驟上出現了偏差。且回應方法傾向著重自我利益,較忽視人際

關係及別人的需要(Crick & Dodge, 1996)。

(五)、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實徵研究

回顧相關的研究,可知攻擊、暴力與網路成癮有關(Lim et al., 2015;Ko et al.,

2009;Gao, Xu, Ren & Han, 2016),顯示攻擊是網路成癮常見伴隨的症狀之一,然而,

網路成癮的攻擊及暴力行為並不能只認為是戒斷或容忍等成癮症狀的後果來做解釋。
12
根據 Ko 等人(2009)收集南台灣 9045 名國中生及高中生為樣本,並測量受試者

的網路成癮、網路使用習慣、觀看暴力節目頻率、家庭功能、憂鬱症狀、自尊心等資

料,發現男性、就讀國中、經常觀看暴力節目、較年輕、家庭支持度低及較低自尊心

的青少年較具有攻擊行為及網路成癮。且國中生的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聯性比高

中生更高。

根據 Lim 等人(2015)想了解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是否真的會有攻擊行為的傾向。

從南韓首爾隨機抽選出 714 名中學生,並完成自填式問卷。研究使用 Young 的網路成

癮量表(Young’s Internet Addiction Test,Y-IAT)測量其網路成癮的程度,量表共有 20

題,每題五分,總分落在 20-39 分者,為一般組;總分落在 40-69 分者,為高風險組;

總分落在 70-100 分者,為網路成癮組。及使用三種量表:攻擊行為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衝動量表(The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 11,BIS-

11)、情境-特質生氣表達量表(The 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STAXI-

2)來代表攻擊的不同面向。研究篩選出網路成癮組共有 13 人,網路成癮組與攻擊行

為、衝動性及生氣表達皆有顯著正相關,顯示網路成癮的青少年確實有攻擊行為之傾

向。Gao 等人(2016)的研究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此篇研究主要探討

網路成癮、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此研究以山東省某大學為研

究對象,隨機抽選出 350 名大學生,年齡分布介於 17 到 24 歲。測驗工具,請受試者

填寫自陳式量表,使用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 , CIAS-

R)測量網路成癮的程度,及 Buss 與 Warren 的攻擊量表(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

AQ)測量攻擊行為程度,包含五個面向:身體攻擊、語言攻擊、生氣、敵意及直接攻

擊,當總分越高,代表攻擊行為越高。以網路成癮為自變項,攻擊行為為依變項。研

究結果發現網路成癮得分高,攻擊行為得分也越高,且網路成癮對攻擊有直接的影響

效果,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不過,此研究沒有詳細探討網路成癮與攻

擊行為各個面向的關聯性,故本研究欲詳細探討之間的關聯。

13
此外,兒童和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是成年人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Huesmann ,

。因此,了解青少年攻擊行為的成因,也能預防成年之後的暴力行為。
2007)

14
第三節 影響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機制探討

上一節,在網路成癮與攻擊的相關研究中有提到,Gao 等人(2015)的研究,研

究者認為網路成癮的其中一個特徵是環境壓力,包含家庭、學校、工作及朋友等壓力

源,故網路成癮者可能會經驗到更多的負面生活事件,及較少的社會支持,當網路成

癮者面臨到不利的情境(長期暴露在暴力環境、負面生活事件、缺乏社會支持)時,

可能更容易產生攻擊行為,故探討網路成癮、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攻擊行為之間的

關係,並建立結構方程模式,了解生活事件及社會支持在網路成癮及攻擊行為之間的

中介效果。結果發現,攻擊與網路成癮及負面生活事件呈正相關,與社會支持呈負相

關;網路成癮與生活事件呈正相關,與社會支持呈負相關。且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在

網路成癮與攻擊之間確實有多重中介效果,網路成癮會經由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來影

響攻擊行為的程度。從結構方程模式的結果看,加入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兩個中介變

項後,網路成癮對攻擊的直接效果仍然達顯著。顯示網路成癮還有其他可能導致攻擊

行為的原因及機制。

過去有學者,想了解情緒調節在社會訊息處理(敵意歸因和生氣)與攻擊行為之

間扮演何種角色,根據 Calvete 與 Orue (2012)的研究,他們收集 1125 名年齡介於

13-17 歲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讓受試者填寫社會訊息處理量表(The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questionnaire , SIPQ)、反應型和主動型攻擊問卷(reactive proactiv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 RPQ)及使用同儕提名法(peer nomination instrument),請同

儕寫出符合描述(如:哪位同學生氣時會推打他人)的同儕名字,共三位。結果發

現,SIP 中的敵意歸因和生氣情緒能預測反應型攻擊行為增加,而適應性情緒調節則能

預測反應型和主動型攻擊行為的降低,也就是說,敵意歸因與適應性情緒調節可當作

攻擊行為的預測因子,且在反應型攻擊的效果更顯著。此外,適應性情緒調節能調節

生氣情緒和反應型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

根據前述研究結果顯示,針對青少年,敵意歸因與適應性情緒調節皆是攻擊行為
15
的預測因子進一步,但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偏誤的社會訊息

處理與情緒調節是否也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這將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接下來將逐

一回顧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之相關研究。

(一)、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情緒調節觀點

1. 情緒調節(emotion regulation)的定義

在 1980 年以前,一般將情緒界定為個體的主觀感受狀態,純粹是個人內在的心

理歷程,直到情緒功能論者強調情緒是一種建立、維持、或破壞個體與內、外在環境

關係的歷程,情緒調節成為近年來心理領域關注的議題(江文慈,1999)。由於各個學

者著重的面向不同,對情緒調節的意義也有不同的看法。

從歷程的觀點來看,Thompson(1994)認為當個體發生短暫且強烈的情緒時,情

緒調節會負責監控、評估、調整個體情緒反應的內外在歷程,透過影響情緒的強度及

頻率來幫助個體完成他的目標。Gross (1998)亦提出「輸入-輸出」的歷程模式,說

明情緒調節的運作。Gross 認為情緒起於對內、外在情緒線索的評估,此評估會引發

行為、經驗、與生理的情緒反應傾向,而這些反應傾向是可依目標進行調整,以形成

最後的情緒反應。Gross 將情緒調節分成:事前情緒調節(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與反應情緒調節(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當情緒調節是在輸

入階段進行調整,則為事前情緒調節,若在輸入階段進行調整,則為反應情緒調節。

近幾年 Gross 與 Thompson(2007)提出一個更統整的架構來解釋情緒調節的歷

程。將情緒調節定義為,負責監督、評估和修正情緒反應以達成個體目的的歷程,特

別是對於情緒反應的內涵、強度(intensity)和時間的介入,由內在和外在調節歷程所

組成。內在調節歷程意指,個體調節自己內在情緒狀態,而外在調節歷程則是個體受

到外在他人的影響而調節情緒狀態。Gross 依照情緒產生的特定順序,將情緒調節的歷

程區分出五個階段。首先,個體處在避免情緒被喚起的階段,接著,當個體的情緒被

16
喚起,會依序經歷情境、注意力、評價以及反應等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情緒調節的

潛在目標。並根據這幾個階段各自的影響力提出情緒調節歷程的五大核心要素:情境

選擇(situation selection)、情境修正(situation modification)、注意力分配(attentional

deployment)、認知改變(cognitive change)以及反應調整(response modulation)。

圖 2-3-1 情緒調節歷程(Gross &Thompson, 2007)

Gross 強調此五大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影響,形成獨特的相對關係。五大要素間彼此

角色互異,但也具共同的特徵,例如前四大要素皆具有事前情緒調節的特性,其中,

情境選擇是最具前瞻性的要素,主要作用在能預測情境可能帶來的結果,因而在情緒

產生前傾向或逃避情境可能帶來的衝擊;情境修正則傾向調整所處環境以變更當下的

情緒衝擊,因而情境選擇與情境修正也就幫助形成了個體所處的情境狀態。但當個體

在不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去調節情緒,則經由透過對情境注意力的調整或轉移亦可以影

響情緒,此即注意力分配。最後,當情境已經被選擇、修正和注意,個體仍然可以藉

由改變對情境的看法或自己對管理情緒的能力去改變情緒的意義,此即認知改變。

此外,相對於上述事前導向情緒調節的概念,第五大要素為反應調整,它是一種

反應情緒調節的概念,包括強化、減弱、維持或縮短當下情緒經驗、情緒表達或生理

的反應等。而無論事前導向或反應導向的情緒調節,這五大核心要素皆受到個體目標
17
所引導(Gross,1998)

從能力的觀點來看,Saarni(1997)則認為情緒調節是兒童使用管理強烈情感的技

巧所達到之結果,而提出八項情緒調節成熟者所需具備的能力,包含:覺察自己的情

緒、辨識他人的情緒、適當的表達情緒、理解他人的情緒、具有情緒知識、能使用適

當調整策略、具情緒溝通能力及情緒效能。

江文慈(1999)整合歷程觀點與能力觀點,將情緒調節的內涵分為情緒覺察、情

緒表達、調節策略、情緒反省及情緒效能五個層面,本研究主要想探討整體的情緒調

節,而江文慈的統整的內容頗有條理且全面,故本研究亦採用其所提出的五個層面來

探討情緒調節,分述如下:

(1) 情緒覺察

情緒覺察指當情緒產生時,個體能知覺到情緒訊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

狀態、變化、感覺和思想,覺察該情緒存在的事實,以及引發情緒的原因。

(2) 情緒表達

情緒表達指個體能夠適當地表達自身的正向或負向情緒感受,並且能控

制該情緒所引發的衝動行為。

(3) 調整策略

調整策略指個體運用可行的策略,進而調整、改善或舒緩情緒狀態的強

度和持續度,以控制負向情緒或是維持正向情緒,此為情緒調節的重要手

段。

(4) 情緒反省

情緒反省指個體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反應和表現,並能主動省思、

評估情緒調節的適當性及效果,並適時加以修正和改善。此為了解情緒行程
18
及情緒處理結果的重要過程,也是一種處理情緒的後設認知能力。

(5) 情緒效能

情緒效能指個體對自己處理情緒能力的判斷或信念,包括:正向的評估

狀態、調整負向情緒和主觀的幸福感。

綜合上述所言,情緒調節的定義涉及了神經生理機制、外在情境與心理過程。當

個體在面對情緒激起時,要能覺察、接納,藉由行為表達或調節策略來因應,而事後

則能對自己的情緒做省思與評估,才能協助個體達成目標。情緒激發不是個體所能掌

控的,所以情緒調節的歷程對個體的身心適應就更為重要,故若有任一面向形成不適

宜的反應,皆有可能影響個體的行為。

2. 「情緒調節」與「網路成癮」的實徵研究

過去研究顯示網路成癮與自我控制障礙有關,指個體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

及容易被誘惑。而衝動性及攻擊性是網路成癮的特徵,並認為衝動攻擊與暴力是情緒

調節不良的後果(Kim, Namkoong, Ku, et al., 2008)。且實證研究表明,心理問題,情

緒失調和自尊是網路成癮的預測因素。這幾年心理病理學理論越來越注重情緒失調的

影響(Silk, Steinberg, & Morris, 2003),情緒失調反應出個體調節負面情緒或保持正向

情緒的能力不足(Cole, Michel,& Teti, 1994)。且過去研究顯示,情緒調節與網路成癮

有關(Kim&Han, 2010)。而情緒失調的個體更有可能形成成癮的行為,藉此逃避或減

少負面情緒和/或試圖從情緒困擾中獲得緩解(Schreiber, Grant, & Odlaug, 2012)。此

外,Caplan(2010)測試了網路成癮的認知行為模型,顯示不適切的情緒調節會顯著

影響網路成癮。

Chun 在 2016 年的研究想了解青少年的問題性網路使用與心理問題(如:焦慮、

憂鬱及身體化症狀)、情緒失調及自尊之間的關係,並以 351 位國中生為研究對象,讓

受試者填寫網路成癮量表( Korean Internet Addiction Proneness Scale)來評估問題性網

19
路使用程度,並依據嚴重度區分為正常組(165 名)、風險組(32 名)及高風險組

(154 名),並填寫情緒調節困難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DERS),評估情緒失調程度。使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變項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情

緒失調對於問題性網路使用沒有直接預測效果,但會透過低自尊的調節效果間接影響

問題性網路使用。但根據 Spada 與 Marinoa(2017)的研究,認為問題性網路使用是因

為個體自我調節有困難所導致的,因此學者認為進一步探討情緒調節對問題性網路使

用的影響有助於瞭解問題性網路使用的成因,故此研究探討情緒調節與問題性網路使

用之間的關聯,並以年齡分布在 13-20 歲的 380 名青少年為對象,使用 Short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Test(SPIUT)測量問題性網路使用,Social and Emotion Health

Survey(SEHS)量表測量情緒調節,例如:我能為我的行為負責、當我犯錯時我能承

認。其結構方程模式則顯示情緒調節對問題性網路使用有直接負向影響,表示青少年

的情緒調節越差,其問題性網路使用越嚴重。上述研究顯示關於情緒調節對網路成癮

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3. 「情緒調節」與「攻擊行為」的實徵研究

從攻擊行為的機制來看,過去很少有研究同時探討情緒、認知歷程與攻擊行為的

之間的關係,Orobio de Castro 等人(2005)分析情緒歷程(情緒,情緒調節)與 SIP

(敵意歸因,攻擊反應的生成和評估)之間的關係,以假設情境來評估,並經由教師

評估兒童的攻擊行為。攻擊行為包括外顯攻擊(overt aggression)和各種破壞性行為問

題(例如,尋求關注,爭論)。研究對象包括:攻擊組(54 名)和非攻擊組(30 名),

皆為男童,年齡落於 7-13 歲。他們發現生氣可正向預測攻擊反應的評估,適應性情緒

調節(例如,解決問題,分心)可負向預測攻擊反應的生成和攻擊行為。

從上述研究可知,網路成癮跟攻擊行為之間是有相關的,而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

之間有負相關,網路成癮越高,情緒調節越差,而情緒調節,可負向預測攻擊行為,

故想瞭解情緒調節在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是否有中介效果。

20
(二)、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生氣情緒觀點

Ladd 與 Crick (1989)主張情緒是促發個體去選擇行為策略或執行行為反應的主

要動機,可見情緒似乎是個體是否做出攻擊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Berkowitz 提

出生氣是導致攻擊行為最重要的情緒,但生氣只是一種促發攻擊行為的內在狀態,而

且會伴隨一些評估或歸因。而且,生氣雖然會有內在的攻擊衝動,但是生氣不一定會

做出攻擊行為(Berkowit, 1993)。且過去研究也顯示,網路成癮與生氣情緒顯著相關

(Lim et al., 2015),因此本研究將聚焦在生氣情緒,進一步探討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

及相關研究。

1. 生氣情緒定義

Tavris(1989)認為生氣是一般人常有的經驗,是一種能量。Berkowitz(1993)

認為生氣是一種基本情緒,通常會由特定的行為所引發,當個人感受到威脅或遭遇挫

折時就會產生生氣,愈是不愉快的事件愈會引發生氣。此外 Berkowitz 也認為生氣會伴

隨生理反應、肢體動作反應、臉部表情及思考想法的轉變。Avereill(1982)認為生氣

是一種衝突的情緒,它有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層面。在生理層面和攻擊反應相似,生

氣比煩躁更強烈,並可能影響到人際關係,它包含有責備的歸因及報復的慾望;在心

理層面上的功能是矯正一些個體評估為錯的狀況;在社會層面上的功能則是維護可被

接受的標準。Spielberger (1988)更進一步將生氣區分為情境生氣(state anger)及

特質生氣(trait anger),情境生氣為個體因情境或環境因素所產生的生氣,是一種

個體主觀感受的情緒狀態,強度從輕微的煩擾到強烈的激怒到憤恨;特質生氣,則

為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生氣的頻率、強度、及持續時間會因人而異。

綜合上述可知,生氣是當個體遭受挫折、尊嚴受到傷害、期望破滅等事件時,產

生的一種短暫的情緒狀態,它包含了生理、認知、情感及行為各層面的交互作用。

2. 「生氣情緒」與「網路成癮」的關聯性

21
過去研究發現與非網路成癮的青少年相比,有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更容易對網路的

負向評價產生生氣反應。故想進一步探討生氣情緒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

Şenormancı, Konkan, Güçlü, & Şenormancı (2014)針對 40 位網路成癮的男性進行

憂鬱、寂寞、生氣行為與人際關係的研究,以「情境-特質生氣表達量表」(the State

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STAXI)進行施測,發現網路成癮與內向生氣有顯著相

關,其作者認為若生氣情緒沒有明確的表現出來,可能會導致網路成癮。

根據韓國 2014 年的研究,想瞭解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特質,研究醫院門診

中篩選出 30 位診斷有網路成癮的患者(平均年齡 22.67 歲)為網路成癮組與 30 位一般

人作為健康控制組(平均年齡 25.33 歲)進行比較。研究使用 Young's Internet Addition

Test (IAT)來進行篩選,篩選出分數達到 70 分以上的患者為網路成癮組,以確保患

者網路成癮達到嚴重程度。使用「情境-特質生氣表達量表」(the State Trait Anger

Expression Scale,STAXI)測量生氣表達。結果發現其網路成癮組的生氣表達顯著高於

健康控制組(Hwang et al., 2014)。顯示網路成癮越高,越容易產生生氣情緒。

先前 Lim 等人(2015)的研究,也發現網路成癮組與一般組相比,生氣表達有顯

著差異,顯示網路成癮的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有更高的生氣表達。顯示不論是青少年

或成年人,若其網路成癮越高,亦越容易表現出生氣。

3. 「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的關聯性

Averill(1982)認為生氣會導致負向的後果,因為它常會造成傷害性的活動。

Tavris(1989)也認為生氣和攻擊經常聯結在一起,生氣是一種情緒,而攻擊則是外顯

行為,兩者都與攻擊的本能有關。且攻擊行為常是生氣情緒的表達方法之一。

Smithmyer(2001)以國小二年級兒童為對象,共有 67 名,採用實驗研究法,透

過生氣誘發模擬情境(anger-inducing social situation)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生氣誘發

模擬情境中,反應性攻擊與生氣反應成顯著的正相關。顯示生氣情緒愈高,則愈容易

22
出現反應性的攻擊行為。且根據先前 Hwang 等人(2014)想瞭解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

之間的特質的研究,其結果也發現網路成癮組的生氣表達與攻擊行為有關聯。

綜合上述研究可知,網路成癮跟生氣情緒之間是有正相關的,而攻擊行為可能是

生氣情緒的表現,且生氣情緒與攻擊行為之間有正相關,故想瞭解情生氣情緒在網路

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是否有中介效果。

(三)、 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觀點

1. 「敵意歸因偏誤」與「網路成癮」的關聯性

敵意是一個重要的心理健康議題,近十年的研究發現,19.8%的青少年有網絡成癮

(Ko et al., 2005),而且與敵意有關(Ko et al., 2006)。根據 Yen、Ko、Yen、Wu 與

Yang (2007)的研究,以 2114 名高中生及高職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網路成癮及敵意

之間的關聯,該研究使用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及

短式華人敵意量表(The Chinese Hostility Inventory-Short Form, CHI-SF)為研究工具,

將填寫 CIAS 的得分高於等於 64 分的受試者區分為網路成癮組,共有 338 人

(17.9%)。結果顯示網絡成癮青少年的敵意較高,並有性別差異,男生多於女生。且

根據 Ko 等人於 2009 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敵意較高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現網路成癮,且

敵意是男性網絡成癮的最佳預測因子。

但也有研究認為,敵意不是網路成癮的預測因子,而是網路成癮的後果。根據

Dong、Lu、Zhou 與 Zhao(2011)等人想了解,網路成癮前的心理狀態及引發網路成

癮的病理特徵,進行為期一年的縱貫性研究,首先在 2008 年 9 月,讓 2132 名大一新

生填寫症狀檢核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了解其身心狀態,經過一年

後,於 2009 年 9 月,讓受試者填寫 Young 氏網路成癮量表(Young’s Online Internet

Addiction Test),根據 Young 的定義,以 80 分為切截點,得分超過 80 分者視為網路

成癮者,並篩選出共 66 位學生為網路成癮者。針對此 66 名學生進行回顧性診斷,發

23
現其中 59 名學生的網路成癮變化是在過去一年中發生的,之後,再讓此 59 名學生填

寫第二次 SCL-90,了解其身心變化,進一步分析這 59 名受試者的資料。結果發現,

網路成癮者的敵意表現相較於成癮之前有明顯提高,並達顯著差異。顯示敵意可能是

網路成癮的後果,且對青少年而言,較高的敵意可能會導致人際衝突及拒絕。

Yen、Yen、Wu、Huang 與 Ko(2011)認為網路是一個匿名性的環境,不容易監

控,許多線上遊戲提供一個觀看也能做出暴力行為的場所,且網路上的攻擊行為很少

被禁止或監督,使用網路可能有助於產生敵意或攻擊行為。故想瞭解真實世界的敵意

與虛擬世界的敵意有無差異,而此差異是否與網路成癮有關。此研究招收 2,348 名大學

生,填寫陳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評估其網路成癮的程度,

以及填寫短式敵意量表(Buss-Durkee Hostive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short form),

用於評估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中的敵意。研究結果發現與其假設相違背,當正常組上

網時,其敵意狀態,包括表現敵意行為,敵意認知,敵意情感,抑制敵意行為均有所

下降,表示個體使用網路後,不會增加其敵意程度。但網路成癮者與正常組相比,不

論在真實世界或虛擬世界其敵意表現皆較高,且網路成癮者在上網時表現敵意行為會

增加。故推測網路成癮者,原先就存在的敵意會提升其網路成癮及攻擊行為。上述研

究結果顯示,網路成癮與敵意之間存有強烈的關係,且可能會影響攻擊行為。

2. 「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與「網路成癮」的關聯性

Seok 等人(2015)研究顯示網絡成癮者其有關獎勵、衝突監控和認知控制方面的

大腦區域的功能產生變化,且與物質成癮者有相似的特徵:對獎勵預期提高,評估獎

勵行為導致的實際後果的能力降低,且控制此類行為的能力也降低。這些特徵影響了

決策過程,個體會忽略行為後果的風險和危害,故作者認為風險決策可能是“網絡成癮

的生物學風險因素”。但此研究為橫斷設計,故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不明確,風險決

策可能是網路成癮的因也可能是網路成癮的果。

3. 「敵意歸因偏誤」、「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與「攻擊行為」的關聯
24
研究發現敵意與攻擊行為有高相關,而攻擊行為與認知因素有高度相關,過去社會

訊息處理理論被廣泛用來研究有攻擊行為的兒童,高攻擊性兒童在面對衝突或模糊不

清的社會情境時,很難細心的遵循訊息處理過程的五個階段,導致外在攻擊行為的比

率較一般正常兒童為高(Dodge, 1986)。

Dodge 與 Newman(1981)研究發現高攻擊性兒童比一般兒童在判斷他人意圖

時,在較少線索下即做出決定,因此容易造成錯誤的敵意歸因,並顯示出較高的衝動

性及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Dodge 也針對高攻擊男童進行研究,發現與非攻擊男童相

比之下,高攻擊男童有明顯社會認知缺陷。高攻擊男童在進行解釋線索(步驟二)

時,常出現敵意歸因偏誤(hostile attribution bias)。且高攻擊男童在進行反應決策

(步驟五)時,時常出現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步驟五)。高攻擊男童在模糊刺激的

情境下,特別容易選擇攻擊行為反應(Dodge, 1980)。敵意歸因偏誤是指是他人的行

為是有目的、蓄意的一種穩定的歸因型態,例如將他人行為視為挑釁、欺負、或是不

可信賴(Smith & Christensen, 1992a)。當高攻擊男童面對模糊刺激或同儕挑釁之下,

容易將他人動機或行為解釋為具有敵意(Dodge & Frame, 1982)。此外,Dodge

(1980)也以敵意情境、良性情境與模稜兩可的情境來探討高攻擊行為兒童與低攻擊

行為兒童的差異,結果發現所有兒童皆能正確解釋敵意情境與良性情境,但在模稜兩

可的情境中兩組兒童有明顯差異,低攻擊行為兒童會如同在良性情境中顯露出良性意

圖,而高攻擊行為兒童會像在敵意情境中顯露出敵意歸因意圖,Dodge 認為這種敵意

歸因偏誤會讓兒童將他人中性行為解釋為對立、敵對、或具威脅性。當在做歸因決策

時,高攻擊男童無法正確回想起先前接收到的所有訊息,因此在進行對他人行為的意

圖歸因時,難以有效運用步驟一中所接收到的外在社會線索作為輔助,而此步驟的缺

陷會進一步影響到兒童在社會訊息處理過程中的反應決策步驟(Crick & Dodge,

1994)。

而 Orobio de Castro 等人(2005)的研究也發現 SIP(如:攻擊反應評估)對情緒

25
歷程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未達顯著。另一研究,Crozier 等人(2008)對 10-12

歲的青少年進行縱貫研究,其結構方程模型顯示,偏誤的 SIP(即敵意歸因,攻擊性反

應的生成和攻擊反應的正向評估)對高心跳反應性與對挑釁產生反社會行為(例如身

體攻擊,暴力)有中介效果。

整體而言,社會訊息處理理論被廣泛用來研究有攻擊行為的兒童,他們在接收外

在訊息刺激時,無法正確登錄情景中的資訊或線索,特別是面對模糊刺激或同儕挑釁

之下,在詮釋他人動機或行為時,無法有效運用先前接收到的外在社會線索作為輔助

外,並容易將他人動機或行為解釋為具有敵意或具有威脅性,此歸因決策缺陷會進一

步影響兒童在反應決策步驟中,特別容易選擇攻擊行為做當下情境之反應。

26
第四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本研究想瞭解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係,並探討網路成癮青少年的情緒及

認知是否會影響青少年的攻擊行為,故從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等

變項,來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

目前雖然缺乏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在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

間具有中介調節效果的研究。但根據過去研究顯示,網路成癮、攻擊行為與情緒調節

三個變項之間是有相關性的;網路成癮、攻擊行為與生氣情緒三個變項之間也是有相

關性的;且網路成癮、攻擊行為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三個變項之間也是有相關性的,

故本研究根據過去的研究在此提出一假設模式,希望藉由驗證模式瞭解青少年的情緒

(生氣情緒及情緒調節)及認知(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在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

中介機轉,故本研究在此中介模式中,網路成癮可預測生氣情緒、情緒調節、敵意歸

因偏誤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及攻擊行為,而生氣情緒、情緒調節、敵意歸因偏誤及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亦可預測攻擊行為,故分成四個研究目的,並各別提出以下假

設:

研究目的一: 探討「情緒調節」及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中

介效果?

根據 Lim 等人(2015)及 Gao 等人(2016)的研究,網路成癮程度越高的中學

生,攻擊行為越高。且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情緒調節能力越差(Spada &

Marinoa, 2017)。同時,根據 Calvete 與 Orue(2012)的研究,適應性的情緒調節可以

當作攻擊行為的預測因子,故本研究想探討「情緒調節」在網路成癮或攻擊行為之間

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並提出以下假設:

研究假設 1-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1-2:網路成癮可負向預測情緒調節。
27
研究假設 1-3:情緒調節可負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1-4:情緒調節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研究目的二:探討「生氣情緒」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中介

效果?

根據 Lim 等人(2015)及 Hwang 等人(2014)的研究可知,網路成癮的程度越

高,其生氣情緒的表現也越高,而網路成癮者,其生氣表達與攻擊行為有相關

(Hwang et al., 2014)。且 Averill(1982)認為生氣會導致負向的後果,而攻擊行為常

是生氣情緒的表現方法。故本研究想探討「生氣情緒」在網路成癮或攻擊行為之間是

否具有中介效果,並提出以下假設:

研究假設 2-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2-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生氣情緒。

研究假設 2-3:生氣情緒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2-4:生氣情緒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研究目的三:探討「敵意歸因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

中介效果?

根據 Yen 等人(2011)的研究,網路成癮者具有較高的敵意,且更容易表現處敵

意行為。而 Dodge(1980)的研究,高攻擊兒童傾向出現敵意歸因偏誤。且 Dong 等人

(2011)的研究結果,認為敵意是網路成癮的後果,並且敵意歸因可當作攻擊行為的

預測因子(Calvete & Orue,2012)。故本研究想探討「敵意歸因偏誤」在網路成癮或

攻擊行為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並提出以下假設:

研究假設 3-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28
研究假設 3-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敵意歸因偏誤

研究假設 3-3:敵意歸因偏誤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3-4:敵意歸因偏誤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研究目的四: 探討「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

否具有中介效果?

根據先前研究可知,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正相關(Lim et al., 2015;Gao et

al., 2016),網路成癮者也傾向作出高風險決策(Seok, 2015),而高攻擊兒童傾向出現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Dodge, 1980)。故本研究想探討「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在網路

成癮或攻擊行為之間是否具有中介效果,並提出以下假設:

研究假設 4-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4-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

研究假設 4-3: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研究假設 4-4: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目的是從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及情緒調節來探討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

之間的關聯性。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來蒐集資料,進行量化研究。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前述之研究目的「從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社會訊息處理及來探討網

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性」,對本研究之相關變項,提出如圖 3-1 的研究

概念架構圖。

研究架構如下圖所示:

情緒調節

生氣情緒

網路成癮 攻擊行為

敵意歸因偏誤

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

圖 3-1-1 研究概念架構圖
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透過學校招募的方式,招募台北市一所國民中學的一、三年級的學生為研

究樣本,並徵得家長同意後參與本研究。排除作答不完整的問卷後,本研究有效樣本

數為 341 份。

經資料處理後,根據表 3-2-1 可知,受試者中男性共 157 人(46.0%),女性共 184

人(54.0%)。顯示本研究樣本女性多於男性;七年級共 103 人(30.2%),九年級共

238 人(69.8%),顯示本研究樣本較多為九年級的學生;本研究年齡採開放性填答,

全體樣本年齡層落在 11-16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 13.69 歲,其中 14 歲的人口最多共

182 人(53.5%);受試者對這學期學業成績的滿意程度,其中,非常不滿意,佔

3.2%、不滿意,佔 24.4%、尚可接受,佔 44.1%、滿意,佔 21.2%、非常滿意,佔

7.15%。顯示本研究樣本大多能接受自己的學業成績;受試者的主要照顧者,其中,父

母,佔 90.9%、祖父母,佔 7.0%、其他親友,佔 1.8%、社福機構志工,佔 0.3%,顯

示本研究樣本大部分的主要照顧者為其父母親;受試者的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其

中,國小,佔 0.9%、國中,佔 7.9%、高中職,佔 34.9%、大專大學,佔 41.3%、研究

所以上,佔 7.9%、其他,佔 7.0%,顯示本研究樣本大部分的主要照顧者其教育程度為

大專大學。

根據 Ko 等人(2005)對「陳氏網路成癮量表」的研究指出,以國高中生為研究樣

本,測得 57/58 分為最佳篩檢切截點,具有 85.6% 之敏感度,可作為兩階段診斷研究

方式之適當篩檢工具;同時 63/64 為最佳診斷切截點,可以正確診斷 87.6% 之個

案,可作為單階段調查之適當診斷工具。因此,在「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得分為 58 分

以上的受試者有網路成癮的風險,而得分為 64 分以上的受試者則可診斷為網路成癮。

本研究以受試者填寫的陳式網路成癮量表(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 CIAS)

的總分作區分,得分 64 分以上的受試者為網路成癮高風險群,共有 67 人(19.6%),

31
其餘受試者為一般網路使用者,共 274 人(80.4%)(看表 3-2-1)。

表 3-2-1
全體樣本群背景變項描述分析
變項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男生 157 46.0%
性別
女生 184 54.0%
七年級 103 30.2%
年級
九年級 238 69.8%
11 1 .3%
12 58 17.1%
13 44 12.9%
年齡
14 182 53.5%
15 54 15.9%
16 1 .3%
非常不滿意 11 3.2%
不滿意 83 24.4%
我對這學期學業成績的滿意程度 尚可接受 150 44.1%
滿意 72 21.2%
非常滿意 24 7.15%
爸媽 310 90.9%
祖父母 24 7.0%
主要照顧者
其他親友 6 1.8%
社福機構志工 1 .3%
國小 3 .9%
國中 27 7.9%
高中職 119 34.9%
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
大專大學 141 41.3%
研究所以上 27 7.9%
其他 24 7.0%
一般網路使用者 274 80.4%
網路成癮分組
網路成癮高風險險群 67 19.6%
合計:總人數 341 人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測量變項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症狀、攻擊行為、情緒調節及社會訊息

處理歷程等。各變項之測量工具如下:

(一)、 網路成癮量表

本研究是採用台大心理系陳淑惠教授等(2003)所編製的陳式網路成癮量表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 CIAS)為研究工具,該量表是綜合 DSM-IV 對各種成

癮症的診斷標準,透過對臨床個案的觀察,以及對網路重度使用者的焦點訪談所得,

共得 26 題網路成癮的行為描述,分成「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及「網路成癮相關問題」

兩個分量表所組成,其中「網路成癮核心症狀」分量表,包括「強迫性上網」(5 題)、

「網路成癮戒斷反應」(5 題)、「網路成癮耐受性」(4 題)等三個因素,而「網路成癮

相關問題」分量表,包括「人際與健康問題」(7 題)、「時間管理問題」(5 題)等兩個

因素;全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 為 .93。此量表採用李克特式的四點量

表,圈選「極不符合」表示 1 分、「不符合」表示 2 分、「符合」表示 3 分、「非常符

合」表示 4 分,最低得分為 26 分,最高得分為 104 分。以受試者所得總分為個體網路

成癮的程度,總分越高,表示其網路成癮的程度越高;反之,則表示其網路成癮的程

度越低。

(二)、 社會問題解決問卷

本研究採用莊季靜(2006)所編製的社會問題解決問卷,此問卷為針對國中生所

編製的自陳式問卷,學者設計出四個假想故事情境來測驗社會訊息處理歷程中的「線

索解釋及歸因」、「目標設定」、「反應建立」、「反應決定」等歷程。內容包含兩種情

境:工具性激怒情境(instrumental provocation situation)及關係性激怒情境(relational

provocation situation)。

受試者需假想自己為情境中的主角並做意圖歸因,判斷他人的行為是否為故意
33
的、可惡的,並回答若故事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所感到生氣及難過的程度。接著

排出設定目標的優先順序及反應決策歷程,反應決策歷程包含:反應評估、自我效能

及預期結果。

此問卷計分方式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問卷中每個假想故事中的第一、二題為測量意圖歸因,圈選正向意圖的答案為 0

分;若圈選負向意圖的答案為 1 分,總共四個假想故事,意圖歸因的分數介於 0 到 4

分,分數越高代表意圖歸因越負向。

第二部分:

問卷中每個假想故事中的第三、四題為測量被情境引發的生氣及難過情緒,此部

分為李克特式三點量表,圈選「一點也不生氣/難過」得 1 分、「有一點生氣/難過」得

2 分、「非常生氣/難過」得 3 分。越高分表示對於該情境有更高的負向情緒。

第三部分:

問卷中每個假想故事中的第五題為目標設定,每題皆有六個面向的目標,工具性

情境的目標為「維持個人興趣利益」、「展現個人控制力,與對方隔離」、「不讓爸媽或

老師知道」、「維持和諧」、「維持跟對方的關係」、「維持跟團體同儕的關係」;關係性情

境的目標為「維持個人興趣利益」、「展現個人控制力,不理對方」、「不讓爸媽或老師

知道」、「了解原因」、「維持跟對方的關係」、「維持跟團體同儕的關係」。受試者需排列

出目標的優先順序,數字 1 表是最有可能選擇的目標,數字 6 表是最不可能選擇的目

標。

第四部份:

問卷中每個假想故事中的第六、七、八、九題為反應建立及反應決定,將情境與

34
攻擊策略配對,可共得四個組合分數,分別是工具性情境-外顯攻擊、工具性情境-關係

攻擊、關係性情境-外顯攻擊、關係性情境-關係攻擊。外顯攻擊包含:打人、罵人,關

係攻擊包含:不跟對方說話及扇動其他同學不要理他。受試者需評估該攻擊行為是否

被大家接受(反應評估)、自己是否可達成(自我效能)及對結果預期的評估,計分時

將此三小題分數加總即為對該攻擊行為的評估情形。此部分為李克特式四點量表,圈

選 a 選項:「完全沒關係」、「非常簡單」、「非常確定」者得 4 分,圈選 d 選項:「非常

不應該」、「非常困難」、「非常不確定」得 1 分,總個可得 4 個分數,總分介於 12 到 48

之間。越高分表示在該情境對使用此種攻擊行為的評估越正向。

此問卷第一、二部份為「意圖歸因與痛苦感」其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 介

於.73 至.83 之間,第三部分「目標設定」的 Cronbach’s α 為.520,信度尚可,第四部分

「反應決定與評估」以 Cronbach’s α 考驗各情境,其信度介於.85 至.88 之間。

效度部分,根據莊季靜(2006)以此問卷為測量工具的研究顯示,發現利社會行

為者與不同攻擊型態者在不同情境的敵意歸因、目標設定、攻擊策略及反應決定有顯

著差異。在「反應決定」分量表方面,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分別從「絕對適配度」、

「增值適配度」及「精簡適配度」來評估社會問題解決量表的「整題模式適配度」。絕

對適配度的指標有 GFI、RMR 與 RMSEA,本量表的 GFI 指標為 .769,未達標準;

RMR 指標 .576 及 RMSEA 指標.063,皆符合標準。增值適配度的指標有 NFI、NNFI

與 CFI,本量表的 NFI 指標為 .934、NNFI 指標為 .952 及 CFI 指標為 .959,皆符合標

準。精簡適配度的指標有 PNFI 與 PGFI,本量表的 PNFI 指標為.69 與 PGFI 指標

為 .626,均符合標準。本量表的各分量表其因素負荷量均達顯著水準(p < .05)。其

「整體模式適配度」與「內在結構適配度」,在各項指標與參數大多符合標準,顯示此

問卷有不錯的建構效度。

因本研究僅探討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對網路成癮及攻擊行為之間

的影響,故僅使用第一、二部份「意圖歸因與痛苦感」及第四部分「反應決定與評

35
估」,作為研究問卷。是故,本問卷中第一、二、三、四題題為第一、二部分「意圖歸

因與痛苦感」
,第五、六、七題為第四部分「反應決定與評估」。

(三)、 情緒調節量表

本研究採用趙榆茹(2009)修訂江文慈教授於 1999 年根據情緒智力理論所編製的

情緒調整量表(Emotion Regulation Inventory),做為評估國中生的情緒調節工具,共有

21 題,包含:情緒覺察、情緒表達、調整策略、情緒反省及情緒效能五個層面。此量

表採用李克特式的四點量表計分,受試者根據自身經驗和主觀感受來圈選,圈選「完

全不符合」表示 1 分、「小部分符合」表示 2 分、「大部分符合」表示 3 分、「完全符

合」表示 4 分,最低得分為 21 分,最高得分為 84 分,得分越高,表示受試者情緒調

節程度越佳。量表內涵如下(引自趙榆茹,2008)

1. 情緒察覺:為情緒調整的基礎,指個體對自己情緒訊息的覺察及區辨能力,包括

情緒狀態和情緒原因的覺察,並使用語言文字或其他符號來標記與分類。

2. 情緒表達:當個體感受到情緒後,將情緒轉化成語言或非語言的表達,以控制情

緒所引發的衝動行為,此為一種掌控情緒的能力,為情緒調的重要環節。

3. 調整策略:意指受試者運用可行的策略去調整、改善或舒緩情緒狀態的強度和持

續度,以增加正向情緒並減少負向情緒的策略,是情緒調整的重要手段。

4. 情緒反省:即情緒調節的後設認知能力,意指受試者能夠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反

應並主動省思、評估情緒調整的適當性及效益,適時加以修正和改善。

5. 情緒效能:即受試者對自己處理情緒能力的判斷或信念,高情緒效能者,不容易

被負向情緒所打敗,也不會採取抑制或不適當的方式來處理情緒。

信度方面,此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 為 .898,各分量表的

36
Cronbach’s α 在 .612 至 .805 之間。效度方面,其內容效度經過八位學者專家評定修正

題目內容,並以因素分析法考驗其建構效度,各向度的因素負荷量皆在 .40 以上,其

五個因素可解釋的變異量分別為 14.29%、14.00%、10.89%、9.23%、7.91%,累積解釋

變異量為 56.33%,顯示此量表之建構效度良好。

(四)、 攻擊行為量表

本研究採用學者 Buss 及 Warren(2000)所編製的攻擊量表(Aggression

Questionnaire,AQ),年齡層介於 9-88 歲的人皆可使用此量表,共有 34 題,內容包

含:「肢體攻擊」、「言語攻擊」、「生氣」、「敵意」、「間接攻擊」、「不一致反應」等六個

分量表,並以不一致反應分數當效度指標。此量表採用李克特式的五點量表,圈選

「一點都不像我」表示 1 分、「有點像我」表示 2 分、「很像」表示 3 分、「非常像我」

表示 4 分、「完全像我」表示 5 分,最低得分為 34 分,最高得分為 170 分。

本量表具良好信、效度,總量表信度為.94,其中肢體攻擊分量表信度為.88、言語

攻擊分量表為.76、生氣分量表為.78、敵意分量表為.82、間接攻擊分量表為.71。效度

部分,與學者 Novac 所編制的憤怒量表(Novaco Anger Scale)及挑釁問卷

(Provocation Inventory)的相關係數為.74 及.59(Buss & Warren, 2000)

本研究主要聚焦在攻擊行為,故只使用「肢體攻擊」、「言語攻擊」及「間接攻

擊」等三個分量表。另外使用「生氣」分量表來代表本研究中的「生氣情緒」。

3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以便利取樣的方式,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徵詢有意願協助的國中,與學

校老師聯繫後,向學校說明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招募學校推薦的一、三年級學生。

研究程序為,先請各班輔導老師宣導並先由學生將同意書帶回請家長閱讀,讓家

長了解研究目的與研究流程後,欲參加研究的學生將家長填好的同意書帶回學校。學

生的部分,與老師聯繫後,直接到班上進行團體施測,統一發放問卷給參與研究的學

生作填寫,問卷內容包含:基本資料、網路成癮量表、社會問題解決問卷、情緒調節

量表及攻擊行為量表。預計使用一節課的時間完成施測,填寫結束後,輔導老師統一

收回問卷,再轉交給研究者。最後研究者致贈學生禮物。

38
第五節 統計分析

本研究採取 IBM SPSS Statistics 19.0 繁體中文版,及 AMOS 6.0 針對本研究目的

與假設,分別進行資料處理及統計分析。

(一)、 背景資料處理

以描述統計及卡方檢定瞭解受試者之基本人口資料、一般國中生之網路使用模

式,及網路成癮組與一般使用者在網路使用上的狀態。

(二)、 各變項間彼此的關聯性

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瞭解所有變相之間相關狀態。

(三)、 檢驗「情緒調節」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

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以結構方成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考驗本研究所提之研究架構、

倫理基礎與所蒐集資料的適配性,探討情緒調節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為網路成癮與攻

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效果。而理論模型與觀察數據適配度指標(goodness-of-fit index)的

決斷準則之依據如下:

1. 卡方自由度比值:

卡方值是 SEM 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標,卡方值不但會受到樣本數的影響,也會受到

模型複雜度(參數數目)的影響,使卡方值容易答顯著,造成模型契合度不佳。因

此,須同時考量自由度大小的影響,並計算出一個卡方自由度比,來進行模型契合度

比較,卡方自由度比值是愈小愈好,表示模型契合度越高,一般判別標準為小於 3,表

示假設模型的適配度良好(邱皓政,2011)。

2. 適配度指標(goodness of fit index, GFI):

此指標可呈現整體適配度程度,數值介於 0 到 1 之間,GFI 值越接近 1,表示模式

配適度越高;反之,則表示模式配適度越低。通常學者建議 GFI 值大於 0.9 時表示模

式有良好的適配(黃芳銘,2007)。

39
3. 調整適配度指標(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 AGFI):

在計算 GFI 時,將自由度納入考慮之後所設計出來的模型配適度指數,當參數越

多時,AGFI 指數數值將會越大。通常建議 AGFI 值大於 0.9 時表示有良好的配適度

(黃芳銘,2007)。

4. 標準配適度指標(normed-fit index, NFI)

NFI 數值介於 0~1 之間,通常採用 NFI 值大於 0.9 為標準(邱皓政,2011)。

5. 比較性配適指標(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

CFI 類似於 NFI,但對樣本數有加以調整,即使在小樣本之下,CFI 對模式配適度

的估計表現仍相當好。CFI 介於 0~1 之間,CFI 指數越接近 1 代表模型契合度越理想,

認為 CFI 在 0.9 以上為良好配適(邱皓政,2011)。

6. 成長配適指標(incremental fit index, IFI)

IFI 較不受到樣本數的影響,IFI 要大於或等於 0.9 為模型可接受值(黃芳銘,

2007)。

7. 標準化均方根殘差值(standardized 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SRMR):

主要用來反應理論假設模型的整體殘差。SRMR 值介於 0 到 1 之間,SRMR 愈

小,表示模型配適度愈好。小於 0.08 一般稱為可接受適配(邱皓政,2011)。

8. 近似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

RMSEA 值越大表示假設模型與資料愈不適配,RMSEA 小於 0.05,表示有好的模

型適配度,若介於 0.05~0.08 之間,則稱模型有不錯的配適度(黃芳銘,2007)。

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本章的目的在了解國中青少年,依照網路成癮程度分成高低兩組之後,比較兩組
在攻擊行為、情緒調節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中的敵意歸因偏誤與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
的表現是否不同;以及檢驗情緒調節及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
為之間的關係,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第一節 國中生網路使用概況分析

以下根據樣本的基本背景資料及網路使用進行描述分析,如表 4-1-1 所示:

(一)、 網路使用特性

1.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調查學生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結果顯示在平日上,學生平均的

上網時間為 165.1 分鐘,標準差為 159.606;在周末時,學生平均的上網時間

為 363.2 分鐘,標準差為 279.877。

2. 是否擁有可上網的電腦/手機

調查學生網路使用情形,結果顯示家裡沒有無可以上網的電腦/手機,佔

2.4%、有上網電腦,但不再自己房間,佔 59.0%、有上網電腦,且再自己房

間,佔 25.7%、自己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手機,佔 75.5%。顯示本研究樣本中

有 3/4 的學生擁有可上網之手機,且大多數學生家中都有可上網之電腦,但不

再自己的房間內。

3. 上網地點

調查學生上網地點的情形,結果顯示學生在家中上網的比例最高,佔整

體樣本 92.6%,第二高則是使用手機上網,佔 77.6%。

4. 多常玩網路遊戲
41
調查學生玩網路遊戲的頻率,結果顯示沒有玩網路遊戲,佔 10.9%、偶

爾玩,佔 38.9%、經常玩,佔 17.1%、常常玩,佔 12.1%、每天玩,佔

20.4%。

5. 常玩的網路遊戲類型

調查學生玩的網路遊戲類型,結果顯示學生常玩的網路遊戲類型前三名

分別是,戰略遊戲類、動腦休閒類、射擊類,各佔 53.1%、34.6%、30.2%。

表 4-1-1
網路使用描述分析
變項 平均數 標準差
使用網路已有多久(月) 67.94 41.534

平日上網的平均時間(分鐘) 165.10 159.606

周末上網的平均時間(分鐘) 363.20 279.877

變項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家中是否擁有可以上網的電腦/手 1. 家裡沒有任何可以上網 8 2.4%
機?(複選) 的電腦/手機。
2. 有一臺(或一臺以上) 200 59.0%
可上網電腦,但不再自
己房間。
3. 有一臺(或一臺以上) 87 25.7%
可上網電腦,且再自己
房間有一臺(或一臺以
上)。
4. 自己擁有一台可以上網 256 75.5%
的手機。
最常在哪裡上網?(複選) 1. 從未上網 2 .6%
2. 家中 315 92.6%
3. 手機 264 77.6%
4. 學校教室 28 8.2%
5. 網咖 4 1.2%
6. 親友家 48 14.1%

42
7. 圖書館(文化中心等) 33 9.7%
8. 校外租屋處 2 .6%
9. 補習班/安親班 38 11.2%
10. 其他 13 3.8%
每週有多常玩網路遊戲 1. 沒有玩網路遊戲 37 10.9%
2. 偶爾 132 38.9%
3. 經常 58 17.1%
4. 常常 41 12.1%
5. 每天 69 20.4%
常玩的網路遊戲類型?(複選) 1. 沒有常玩網路遊戲 56 16.4%
2. 角色扮演類 97 28.4%
3. 音樂舞蹈類 61 17.9%
4. 射擊類 103 30.2%
5. 戰略遊戲類 181 53.1%
6. 動腦休閒類 118 34.6%
7. 經營養成類 42 12.3%
8. 競速類 67 19.6%
9. 體育競技類 46 13.5%
10. 其他 25 7.3%
合計:總人數 341 人

(二)、 網路成癮高危險群與一般網路使用者差異性之探討

本研究使用卡方檢定來探討網路成癮高危險群與一般網路使用者在各變項上的差
異。如表 4-1-2 所示:

根據表格顯示,在性別方面, 其 χ2 值為 1.289,p >.05;在年級方面,其 χ2 值為


0.005,p >.05,表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與一般網路使用者在性別及年級方面沒有達顯
著差異,變項之間互相獨立。

在學業成績滿意度方面,其 χ2 值為 10.944,p = .027,表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與一


般網路使用者學業成績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在每週有多常玩網路遊戲方面,其值為 21.360,p = .002,表示網路成癮高危險群


與一般網路使用者學業成績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

43
表 4-1-2
網路使用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之卡方檢定一覽表
一般網路 網路成癮
使用者 高風險群
χ2 值 自由度 P值
(n=274) (n=67)
n(百分比) n(百分比)
男生 122(44.5) 35(52.2)
性別 1.289 1 .256
女生 152(55.5) 32(47.8)

七年級 83(30.3) 20(29.9)


年級 0.005 1 .944
九年級 191(69.7) 47(70.1)

非常不滿意 5(1.8) 6(9.1)

學業 不滿意 67(24.5) 16(24.2)


成績 尚可接受 120(43.8) 30(45.5) 10.944 4 .027
滿意
度 滿意 63(23.0) 9(13.6)
非常滿意 19(6.9) 5(7.6)

沒有玩 31(11.4) 6(9.0)

每週 偶爾 118(43.4) 14(20.9)
有多
常玩 經常 48(17.6) 10(14.9) 21.360 6 .002
網路
遊戲 常常 27(9.9) 14(20.9)

每天 46(16.9) 23(34.3)

N=341

44
第二節 網路成癮、生氣情緒、情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與攻擊行為
之關聯

本節使用 spss 統計軟體,在.05 顯著水準下進行皮爾森績差相關分析,以進一步了


解網路成癮、情緒反應、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聯性。

由表 4-2-1 可知,網路成癮與總攻擊行為及其三個向度(肢體攻擊、語言攻擊、間
接攻擊)有顯著相關;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顯著正相關(r = .37, p <.001 ),網路成
癮與肢體攻擊有顯著正相關(r = .29, p < .001),網路成癮與語言攻擊有顯著正相關(r
= .20, p < .001),網路成癮與間接攻擊有顯著正相關(r = .33, p < .001)。顯示,網路成
癮與總攻擊行為及其三個向度之間皆各別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表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
程度越高,其攻擊行為的表現越多,肢體攻擊、語言攻擊及間接攻擊也越高。

網路成癮與整體情緒調節及其三個向度(情緒效能、情緒反省、調整策略)有顯
著負相關;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有顯著負相關(r = -.16, p < .01),網路成癮與情緒效
能有顯著負相關(r = -.14, p < .01),網路成癮與情緒反省有顯著負相關(r = -.16, p
< .01),網路成癮與調整策略有顯著負相關(r = -.12, p < .05),而網路成癮與情緒覺察
及情緒表達的相關未達顯著。顯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其整體情緒調節能力越
差,且情緒效能、情緒反省及調整策略亦越弱。網路成癮與生氣情緒有顯著正相關(r
= .28, p < .001)。顯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其生氣情緒越高。

網路成癮與敵意歸因偏誤有顯著正相關(r = .17, p <.01 ),網路成癮與反應評估與


決策偏誤有顯著正相關(r = .25, p <.001 )。顯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越傾向作出
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決策偏誤。

攻擊行為與情緒調節的兩個向度(情緒效能、調整策略)有顯著負相關;攻擊行
為與情緒效能有顯著負相關(r = -.18, p < .01),攻擊行為與調整策略有顯著負相關(r
= -.12, p < .05),而攻擊行為與整體情緒調節、情緒反省、情緒覺察及情緒表達的相關
未達顯著。顯示青少年的攻擊行為越高,其情緒效能及調整策略越差。攻擊行為與生
氣情緒有顯著正相關(r = .77, p < .001)。顯示青少年的攻擊行為越高,其生氣情緒表
現亦越高。

45
攻擊行為與敵意歸因偏誤有顯著正相關(r = .36, p <.001 ),攻擊行為與反應評估
與決策偏誤有顯著正相關(r = .45, p <.001 )。顯示青少年的攻擊行為越高,越傾向作
出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決策偏誤。

46
表 4-2-1
所有變項之間的相關係數摘要表(N = 341)
網路 攻擊 肢體 語言 間接 生氣 情緒 情緒 情緒 調整 情緒 情緒 敵意 反應
成癮 行為 攻擊 攻擊 攻擊 情緒 調節 效能 反省 策略 覺察 表達 歸因 決策

性別

年級
網路成癮 -
總攻擊行為 .37*** -
肢體攻擊 .29*** .78*** -
語言攻擊 .20*** .66*** .41*** -
間接攻擊 .33*** .79*** .52*** .44*** -

47
整體生氣情緒 .28*** .77*** .45*** .47*** .51*** -
***
情緒調節 -.16** -.08 -.09 .16** -.05 -.24 -
***
情緒效能 -.14** -.18** -.09 .04 -.10 -.39 .89*** -
情緒反省 -.16** -.04 -.08 .14** -.07 -.14* .88*** .71*** -
**
調整策略 -.12* -.12* -.16** .05 -.05 -.19 .77*** .64*** .56*** -
**
情緒覺察 -.09 .05 .03 .18** .06 -.17 .78*** .64*** .61*** .53*** -
情緒表達 -.09 .08 -.03 .35*** .01 .00 .68*** .46*** .55*** .43*** .47 -
***
敵意歸因 .17** .36*** .27*** .20*** .28*** .29 -.11* -.18** -.11* -.10 -.01 .07 -
***
反應決策 .25*** .45*** .38*** .28*** .40*** .29 -.10 -.13* -.11* -.10 -.02 .05 .49 -
註:*p<.05 ** p <. 01 *** p< .001
第三節 「情緒調節」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

本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整體青少年樣本,將網路成癮視為獨變項,攻擊行
為視為依變項,
「生氣情緒」、「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則為中介變項。
檢驗「生氣情緒」、「情緒調節」與「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
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檢驗是否有中介效果。

本模型之模型契合度數據顯示:卡方檢驗結果,其卡方自由度比(χ2 ∕ df)為
0.933,其數值小於 3,顯示模型具理想契合度。在適配度指標中,GFI 值為.992,
AGFI 值為.974,NFI 值.983,CFI 為 1.000,IFI 為 1.000,皆大於可接受值.90,顯示
模型具理想契合度,RMSEA 值為.000,SRMR 值為.0252,小於建議值.05,也顯示
模型契合度佳。另外,整體模式可解釋 65.7%攻擊行為的變異量(表 4-3-1)。

整體而言,本模型的適配度指標皆通過各指標所要求之標準值檢測,顯示本模
型可以被接受。

從路徑分析如圖 4-3-1 與表 4-3-1 可知,


「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β

= .180,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亦越高。結果

支持研究假設 1-1。「網路成癮」可負向預測「情緒調節」(β = -.14, p < .01),顯示當

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調節情緒的能力越差。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2。
「情緒

調節」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β = .106, p < .05),顯示當青少年的調節情緒的能

力越好,其攻擊行為表現越多。結果不支持研究假設 1-3。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當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同時預測攻擊行為時,其網路
成癮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仍達顯著,顯示,「情緒調節」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
中介效果。 換句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時,會透過自身的情緒調節能
力,進一步影響攻擊行為的表現。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4。

48
情緒調節

-0.14**
0.106*

0.277*** 生氣情緒
0.578***

0.180***
網路成癮 攻擊行為

0.173** 0.039
敵意歸因偏誤

0.253*** 0.317***

反應評估及決
策偏誤

圖 4-3-1 網路成癮透過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社會訊息處理預測攻擊行為的結構模
型圖。
註:圖中為標準化係數。*p < .05, **p < .01, ***p < .001

49
表 4-3-1
結構模型之路徑係數表
依變項 獨變項 標準化路徑係數 t值
攻擊行為 0.657
網路成癮 0.180 3.603***
情緒調節 0.106 2.065*
生氣情緒 0.578 9.531***
敵意歸因偏誤 0.039 0.722
反應決策偏誤 0.317 5.560***
情緒調節 0.019
網路成癮 -0.14 -2.672**
生氣情緒 0.077
網路成癮 0.277 5.321***
敵意歸因偏誤 0.03
網路成癮 0.173 3.240**
反應決策偏誤 0.064
網路成癮 0.253 4.829***

50
第四節 「生氣情緒」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析

從路徑分析如圖 4-3-1 與表 4-3-1 可知,「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β = .180,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亦越
高。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生氣情緒」(β = .277 ,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越容易表現出生氣情緒。結果支持
研究假設 2-2。「生氣情緒」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β = .578, p < .001),顯示當青
少年的生氣情緒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越多。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3。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當網路成癮與「生氣情緒」同時預測攻擊行為時,其網路
成癮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仍達顯著,顯示,「生氣情緒」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
中介效果。 換句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時,越容易產生生氣情緒,而
產生越多攻擊行為。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4。

51
第五節 「敵意歸因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效果分

從路徑分析如圖 4-3-1 與表 4-3-1 可知,「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β = .180,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亦越
高。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3-1。「網路成癮」也可正向預測「敵意歸因偏誤」(β = .173,
p < .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越傾向認為他人對待自己的行為是帶
有敵意的。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3-2。而「敵意歸因偏誤」與「攻擊行為」之間有正相
關,但相關不達顯著(β = .039, n.s.)。顯示,研究結果不支持假設 3-3。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當網路成癮與「敵意歸因偏誤」同時預測攻擊行為時,敵
意歸因偏誤無法顯著預測攻擊行為,顯示,「生氣情緒」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沒有
中介效果。研究結果不支持假設 3-4。

52
第六節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中介
效果分析

從路徑分析如圖 4-3-1 與表 4-3-1 可知,「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β = .180,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亦越
高。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4-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β
= .253 ,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在面對問題時,越傾向認為
使用不適且的處理方式(攻擊行為)可帶來正面後果,進而做出不適當的決策。結
果支持研究假設 4-2。「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正向預測「攻擊行為」(β = .317, p
< .001)。顯示當青少年越傾向認為使用不適且的處理方式可帶來正面後果,越容易
作出攻擊行為。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4-3。

綜合上述結果顯示,當網路成癮與「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同時預測攻擊行為
時,其網路成癮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仍達顯著,顯示,「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對網路
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中介效果。 換句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時,傾
向認為使用不適且的處理方式可帶來正面後果,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進而產生攻擊
行為。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4-4。

53
第七節 研究結果整理

本節將統整上述之研究結果,以回應本研究目的與假設。

表 4-5-1
各研究目的假設驗證之結果
是否獲
研究假設與內容
得支持

研究目的一: 探討「情緒調節」及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

中介效果?

假設 1-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1-2:網路成癮可負向預測情緒調節。 支持

假設 1-3:情緒調節可負向預測攻擊行為。 不支持

假設 1-4:情緒調節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支持

說明:

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負向預測「情緒調節」,當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同

時預測攻擊行為時,「情緒調節」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且網路成癮正向預測攻擊

行為仍達顯著,顯示,「情緒調節」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中介效果。 換句

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時,會透過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進一步影響

攻擊行為的表現。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1-1、1-2、1-4,不支持研究假設 1-3。

(接續下頁)

54
研究目的二:探討「生氣情緒」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中介

效果?

假設 2-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2-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生氣情緒。 支持

假設 2-3:生氣情緒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2-4:生氣情緒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支持

說明:

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生氣情緒」,當網路成癮與「生氣情緒」同
時預測攻擊行為時,「生氣情緒」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且網路成癮正向預測攻擊
行為仍達顯著,顯示,「生氣情緒」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中介效果。 換句
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時,越容易產生生氣情緒,而產生越多攻擊行
為。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2-1、2-2、2-3、2-4。

研究目的三:探討「敵意歸因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是否具有

中介效果?

假設 3-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3-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敵意歸因偏誤 支持

假設 3-3:敵意歸因偏誤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不支持

假設 3-4:敵意歸因偏誤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果。 不支持

說明:

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敵意歸因偏誤」,當網路成癮與「敵意歸因
偏誤」同時預測攻擊行為時,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但敵意歸因偏誤無法顯
著預測攻擊行為,顯示,「生氣情緒」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沒有中介效果。研究
結果支持 3-1、3-2,不支持假設 3-3、3-4。

(接續下頁)

55
研究目的四: 探討「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對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的關係,

是否具有中介效果?

假設 4-1: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4-2: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
支持
假設 4-3: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
支持
假設 4-4: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在青少年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中介效
支持
果。

說明:

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當網路成癮與「反
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同時預測攻擊行為時,「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可正向預測攻
擊行為,且網路成癮正向預測攻擊行為仍達顯著,顯示,「反應評估及決策偏誤」
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部分中介效果。 換句話說,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
高時,傾向認為使用不適且的處理方式可帶來正面後果,而做出錯誤的決策,進而
產生攻擊行為。結果支持研究假設 4-1、4-2、4-3、4-4。

(接續下頁)

56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網路成癮、生氣情緒、情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與攻擊行

為之關聯性

首先,探討與網路成癮有關聯之變項,彼此之間的關聯性,過去 Lim 等人

(2015)的研究指出具有網路成癮傾向的青少年有攻擊行為之傾向。過去針對高中

生網路成癮的研究也顯示,網路成癮高風險群者其攻擊傾向較高,而網路一般使用

者的攻擊傾向較低(孟繁中,2010)。而本研究針對國中生進行研究,亦有同樣的發

現,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有顯著正向關。結果與過去研究一致。

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討網路成癮的攻擊型態,發現網路成癮與肢體攻擊、語言攻

擊及間接攻擊且有顯著正向關。表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越容易作出肢

體暴力及語言暴力的行為,且不只是使用外顯性的行為或語言來展示其攻擊行為,

也會使用像是,說他人壞話或冷戰等間接的方式攻擊他人。過去溫雅馨(2005)以

國高中生為對象的研究也指出,網路成癮者在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等攻擊行為上比

例明顯偏高。故本研究與過去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也發現網路成癮與情緒調節上達顯著負相關,與 Spada 與 Marinoa

(2017)一致,顯示青少年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情緒調節能力越差。且網路成

癮與生氣情緒亦有顯著正相關,此結果與 Hwang 等人(2014)的研究結果一致,

顯示網路成癮越高,其生氣情緒亦越高。

而過去 Hormes、Kearns 與 Timko(2014)的研究結果也發現網路成癮者與一般

使用者相比在接受情緒有困難(non-acceptance of emotions)、有限的情緒調節策略

(limited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及形成目標導向的行為有困難(difficulties

with goal-directed behaviors)等情緒調節面向上有困難。而本研究亦發現網路成癮與

情緒效能、情緒反省及調整策略之間皆達顯著負相關,表示網路成癮高風險群認為
57
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是不佳的,在面對自己的情緒時,較無法主動省思、評估情

緒,且較少運用調節策略去減少負向情緒、增加正向情緒,傾向採取抑制或不適當

的方式處理情緒。

同時,研究結果發現網路成癮與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有顯著正

相關,顯示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在情境中越傾向認為他人對待自己的行為是帶有敵

意的,且在回應他人時,也傾向用攻擊行為的方式做回應。此結果與 Yen 等人

(2011)的研究一致,顯示網路成癮者具有較高的敵意,且更容易表現出敵意行

為。但也有研究結果是不一致的,Jang、Hwang & Choi(2008)等人針對南韓國高

中生為對象進行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與敵意之間的相關是不達顯著。此結果也與

Seok(2015)的研究一致,顯示網路成癮者在行為決策過程中,容易忽略行為後果

的風險,因而容易做出負向的行為。

接著,再進一步探討探討與攻擊行為有關聯之變項,彼此之間的關聯性。過去

Holley、Ewing、Stiver & Bloch (2017)的研究指出情緒調節與攻擊行為成負相

關,情緒調節越差其攻擊行為越高。但本研究結果顯示情緒調節與攻擊行為之間雖

呈現負相關,但未達顯著差異與其研究不相符,但進一步分析發現,情緒調節各層

面中,情緒覺察與情緒表達與攻擊行為呈現正相關,雖未達顯著性,但結果與預測

相反,著實奇怪,可能與分量表的信度較差有關(情緒覺察:α = .614;情緒表達:

α = .638),但調整策略與情緒效能與攻擊行為呈顯著負相關,雖然,攻擊行為雖與

整體情緒調節不達顯著相關,但與分向度還是有顯著關聯性,可能是受測量工具的

信度而影響結果。此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本身能使用的調節情緒策略越少,認為

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越差,越容易表現出攻擊行為。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攻擊行

為與生氣情緒有顯著正相關。與 Smithmyer(2001)的研究結果一致,顯示生氣情

續越高,其攻擊行為表現亦越高。

研究結果發現攻擊行為與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有顯著正相關,

此結果與 Doge 在 1980 及 1986 的研究結果一致,攻擊行為較高的兒童在進行社會


58
訊息處理時,在處理敵意歸因時,容易出現偏誤,高攻擊性兒童對於環境中的模糊

刺激傾向認為他人對自己做出的行為是帶有敵意的,且認為使用攻擊的行為回應他

人的解決方式,會有正向的後果,因此,進行反應決策時,傾向使用攻擊的方式做

回應,形成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也就是說,高攻擊兒童容易出現敵意歸因偏誤及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因此,本研究亦顯示青少年越傾向認為他人行為是帶有敵意

的,其攻擊行為越高;青少年面對問題時,當他認為使用負向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決

策是好的,越容易作出攻擊行為。

59
第二節 「情緒調節」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

在回顧過去文獻發現,目前尚未有研究在探討情緒調節、生氣情緒、社會訊息

處理偏誤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影響,故將在下述分別進行討論。

在結構方程模式的分析下,其整體路徑分析顯示,本研究假設大部分獲得支

持,本研究指出網路成癮能預測「情緒調節」、「生氣情緒」、「敵意歸因偏誤」、「反

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及「攻擊行為」,而「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

決策偏誤」皆能預測攻擊行為,其中「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

策偏誤」在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

首先,探討情緒調節的中介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當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

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就越弱,進而出現更多的攻擊行為,有部分中介效果。過去研

究也顯示網路成癮者其接受情緒有困難、且情緒調節策略有限,對於形成目標導向

的行為有困難(difficulties with goal-directed behaviors)(Hormes, Kearns & Timko,

2014)。且情緒調節能力的對於個體在決定做出攻擊行為時特別重要(Davidson,

Putnam & Larson, 2000)。情緒調節有困難的人可能缺乏有效減弱對厭惡情緒反應

的能力,因此可能更容易進行口頭或身體攻擊等適應不良行為。

故本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其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其情緒調節表現越差,個體不

善於覺察、表達自己的情緒,其情緒調節策略較有限,不願面對自己的情緒並主動

反省,試圖改善,且認為自己在處理情緒能力不佳,容易受負向情緒影響,進而採

取不適當的方式,使用攻擊行為的方法來因應情緒或問題。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情緒調節」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這與假設不符合,

但細看相關表(表 4-2-1)可知,攻擊行為與情緒調節有負相關(r = -.08, n.s.),發

現預測與相關的方向性是相反的,再細看情緒調節的分量表。發現情緒覺察與情緒

表達兩個分量表也與攻擊行為呈正相關,但未達顯著,且這兩個分量表的信度較

60
低,Cronbach’s α 為 .6 左右,故可能所測得的內涵是與情緒調節不一致的,進而影

響情緒調節預測攻擊行為的方向性。

第三節 「生氣情緒」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透過「生氣情緒」正向預測其攻擊行為,並有部

分中介效果。從整體路徑模式顯示,可知個體的生氣情緒對其自身攻擊行為影響較

大。網路成癮程度高的青少年主要是透過生氣情緒對攻擊行為產生最大的影響,過

去認為學者認為生氣會導致負向的後果(Averill,1982),且攻擊行為常是生氣情緒

的表達方式之一,由此可知,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越容易產生生氣情緒,進一

步影響個體產生攻擊行為來表達生氣情緒。

第四節「敵意歸因偏誤」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中介模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正向預測「敵意歸因偏誤」,但「敵意歸因偏誤」

與攻擊行為之間沒有直接效果。表示在本假設模型中,「敵意歸因偏誤」在網路成癮

與攻擊行為之間不具有中介效果。與本研究假設不符,根據情感歸因理論

(attribution–emotion theory)指出個體的生氣情緒是受到自身如何看待他人的行為

(認為他人行為是故意的、帶有敵意或應備受到懲罰的)所驅動的(Kelley &

Michela, 1980),且研究也發現負面的歸因可以顯著預測生氣及攻擊行為(Smith &

Kirby, 2004),故生氣是敵意歸因的後果。且如上節結果所示,生氣情緒可顯著預測

攻擊行為,故推測當「敵意歸因偏誤」與「生氣情緒」同時與攻擊行為時,敵意歸

因偏誤的預測力可能會受到生氣情緒的影響,導致不達顯著。或可能「敵意歸因偏

誤」可透過「生氣情緒」進一步預測攻擊行為,此有待未來的研究做進一步驗證。

61
第五節 「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在網路成癮青少年與攻擊行為之間的

中介模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網路成癮可透過「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正向預測其攻擊行

為。過去研究發現網絡成癮青少年在冒險情境下傾向做出高冒險、高獎勵的選擇,

且在決策時思考時間偏少,在缺乏獎懲信息的冒險情境下也容易促使網絡成癮青少

年做出衝動性行為(聶佳、鄭麗娜與張微,2016)。而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網路成癮能

正向預測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與過去研究一致,顯示青少年網路成癮越高,也越

容易作出負向的行為,同時認為自己的決策是好的。先前的研究發現攻擊型的反應

決策風格與反社會行為之間呈現中度到高度之間的正相關。顯示青少年在模糊情境

時,評估使用攻擊行為回應問題是較有利的(Fontaine, Yang, Dodge, Pettit & Bates,

2009)。過去研究也指出對行為結果的「酬賞預期」與「逃避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可

能引發偏差行為青少年較大的情緒反應,再加上個人較少評估行為結果可能招致

「損失的嚴重性」,使青少年更容易從事於偏差行為(吳中勤,2015)。而本研究結

果也顯示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可正向預測攻擊行為,與過去研究一致,顯示青少年

面對問題時,當他認為使用負面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決策是好的,越容易作出攻擊行

為。

而本研究結果,發現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對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有部分中

介效果,由此可知,青少年的網路成癮越高,越傾向認為使用攻擊的方式回應問題

的結果是好的,進而影響個體遇到問題時傾向做出攻擊行為。

此外,因情緒調節、生氣情緒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對於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

之間只有部分中介效果,而先前研究也指出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與攻擊

行為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攻擊行為的成因也受到許多因素影響,故網路成癮也可

能還透過其他因素引發攻擊行為的機制。

62
第六節 研究限制

壹、樣本群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認知發展、情緒調節與攻擊行為在年齡上是有差異的,過去

也有針對高中生的研究,發現越高年級的學生,其使用網路的時間愈長,且攻擊行

為傾向愈高(孟繁中,2010),故可推論網路成癮風險高的青少年,到了高中至大學

後,其網路成癮的情形及攻擊行為的問題會益發嚴重。但本研究為社區樣本,且本

研究對象主要為台北市的七年級與九年級國中生為主,樣本群的多樣性較低,故研

究結果較難以類推到其他年齡層及其他地區的青少年。

貳、研究設計方面

本研究想探討網路成癮對於攻擊行為的影響,但在研究設計上為橫斷式設計,

只探討單一時間點上的情形,故測量的網路成癮、情緒調節、社會訊息處理偏誤及

攻擊行為可能是,個體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模式,不一得是因網路成癮後才導致的後

果,因此,並無法分析網路成癮與攻擊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造成本研究在分析推

論上的限制。綜合壹、貳點的限制,故建議未來研究在選取研究對象上,可橫跨國

小、國中、高中和大學,或以縱貫式的研究探討網路成癮與攻擊之間的關係。

參、資料收集方面

本研究僅由青少年單一評量者自評,此作法容易產生評量者的反應偏誤,建議

未來研究可以採用多元評量,以獲得更客觀的資料,例如評量攻擊行為除了青少年

自評,也可由父母或老師評量(Quiggle et al., 1992;Fontaine et al., 2009)。

肆、研究工具方面

細看本研究測量各變項的工具,可發現其題目內容並未包含時間點,因此,測

量到個體長期以來的狀態,而不是某一段時間點的狀態,因此,可能是測到個體長

期以來的網路成癮狀態,在測量敵意歸因偏誤、及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等社會訊息
63
處理偏誤方面,也可能測到的是個體網路成癮前就有的行為風格,不是形成網路成

癮後才出現的結果,攻擊行為亦是如此,可能測量到的是個體長期以來的攻擊特

質,這樣的測量因素也會影響到研究結果的表現。

本研究所使用的情緒調節量表,雖然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

達 .898,但其各分量表的信度稍低,可能影響研究的結果,故建議未來研究可選擇

信度較佳的情緒調節量表,如此,研究結果會更加穩定。

伍、控制變項

本研究僅將年級做為控制變項,但根據先前的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的人格特

質,也會影響個體的攻擊行為,故未來的研究也可將這因素納入考量。且本研究僅

針對敵意歸因來探討兒童的認知缺陷,然而,攻擊性兒童的認知缺陷尚包括其它因

素(例如:訊息登錄、目標設定、反應搜尋等),因此,是否因其它認知缺陷導致攻

擊行為,可進一步予以探討。

64
第七節 研究貢獻

經本研究發現,第一點具有網路成癮的青少年的確有攻擊行為傾向,包含肢體

攻擊、語言攻擊及間接攻擊。第二點網路成癮的青少年容易表現出生氣的情緒,且

在情緒反省、情緒效能及調整策略上表現較弱,其認為自己處理情緒的能力是不佳

的,在面對自己的情緒時,較無法主動省思、評估情緒,且較少運用調節策略去減

少負向情緒、增加正向情緒,傾向採取抑制或不適當的方式處理情緒。因此做治療

時,可從情緒調節方面介入。第三點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著重在網路成癮及攻擊行為

之間的關聯性,但少有研究從情緒及認知的角度來探討之間的機制,而本研究結果

也發現網路成癮青少年會受到認知及情緒因素影響其攻擊行為,網路成癮會透過情

緒調節、生氣情緒與反應評估與決策偏誤作為中介,進一步影響攻擊行為。

本研究結果也可提供實務教育者、臨床及諮商人員在面對沉迷於網路的青少年

其攻擊行為,可以分別從情緒及認知兩個方面處理。首先,可透過演練的方式增加

青少年情緒調節策略的多樣性,進而調節自己的負向情緒、增加正向情緒,並經由

演練的方式,讓青少年能夠經歷更多成功調節情緒的經驗,提升自己自信心。認知

偏誤的部分,青少年在情境中,容易誤認他人是帶有敵意的,可透過引導青少年多

去關注周遭的線索,再評斷他人的意圖,並引導青少年瞭解自己做的決定會帶來怎

樣的後果,增加反應的豐富度,讓他瞭解還有許多反應事可以選擇的,並不是只有

攻擊行為一個選項。

6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理
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中勤. (2015). 探討國中青少年偏差行為的社會心理決策歷程. 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學位論文, 1-318.

孟繁中(2010),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人際關係與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二版)。臺北市:雙
葉書廊。

柯志鴻(2009)。以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大學生網路成癮之認知神經機轉。高雄醫學
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慧貞(民 105 年 5 月)。台灣學生之網路成癮與心理健康。張少樑(主持人),


台灣網路成癮與網路健康促進研究。2016 媒體、網路與心理健康國際研討會,
亞洲大學。

柯慧貞主持(2015)。104 年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報告。教育部委任計畫。取自: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0217161130F0B192&s=F1AA06D56E8D
6B20.

洪榮照(2006)。《兒童攻擊行為之認知因素探究》。台中: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中
心。

莊季靜(2006)。國中學生同儕攻擊者之社會訊息處理歷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連秀鸞(1999)。國中生認知扭曲與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沈迷現象
的心理病理之初探 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
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 -294。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台北:五南。

66
溫雅馨(2005)。宜蘭地區中等學校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其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佛
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全涼(2008)。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與情緒管理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某國中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6)。2016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16 年 7 月。取


自 https://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60922c.pdf

趙榆茹(2009)。國中生親子關係、情緒調整與友誼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蕭瑞玲(2002):國小學童情緒調節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
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魏希聖, 李致中, &王宛雯. (2006). 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危險因子與偏差行為研


究: 以台中縣霧峰大里地區為例.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 20(1), 89-105.

67
二、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0). Internet can be addicting as alcohol, drug


and gambling says new research. APA Public Communications. 〔On-line 〕.
Available: http:// http://www. apa.org/ releases/internet.html.

Averill, J. (1982). Anger and aggression: An essay on emotion.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Bai, Y. M., Lin, C. C., & Chen, J. Y. (2001).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among clients of a
virtual clinic. Psychiatric services, 52(10), 1397-1397.

Bandura, A.(1973). Aggression: 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doi: 10.1037/0022-
3514.51.6.1173

Berkowitz, L. (1988). Frustrations, appraisals, and aversively stimulated


aggression. Aggressive behavior, 14(1), 3-11.

Berkowitz, L. (1993). Aggression: It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Buss, A. H.(1961). The psychology of aggression. New York: Wiley.

Buss, A. H., & Perry, M. (1992). 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3), 452.

Buss, A. H., Warren, W. L.(2000). The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manual. Los Angeles:
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s.

Calvete, E., & Orue, I. (2012).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predic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36(5), 338-347.

Caplan, S. E. (2010).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generalize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


two-step approac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6(5), 1089–1097.

Casale, S., Caplan, S. E., & Fioravanti, G. (2016). Positive metacognitions about Internet
use: the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nd
problematic use. Addictive behaviors, 59, 84-88.

68
Chun, J.(2016).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emotional dysregulation, and self-
esteem on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68, 187-192.

Cole, P. M., Michel, M. K., & Teti, L. O. D. (1994).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regulationand dysregulation: A clinical perspective.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9(2–3), 73–102.

Connor, D. F., Steingard, R. J., Cunningham, J. A., Anderson, J. J., & Melloni, R.H.(2004).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in referr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74(2), 129-136.

Crick, N. R.(1995). Relational aggression: The role of intent attributions, feelings of


distress, and provocation type.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7, 313-322.

Crick, N. R., & Dodge, K. A.(1994).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1),
74.

Crick, N. R., & Dodge, K. A.(1996).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 in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Child Development, 67(3), 993-1002.

Davidson, R. J., Putnam, K. M., & Larson, C. L. (2000). Dysfunction in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regulation--a possible prelude to violence. Science, 289 (5479),
591-594.

Davidson, R. J., Putnam, K. M., & Larson, C. L. (2000). Dysfunction in the neural
circuitry of emotion regulation--a possible prelude to violence. science, 289(5479),
591-594.

Davis, R. A., Flett, G. L., & Besser, A.(2002). Validation of a new scale for measuring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mplications for pre-employment screen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5(4), 331-345.

Dodge, K. A. (1980). Social cognition and children's aggressive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51, 162-170.

Dodge, K. A. (1986). A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In M. Perlmutter(Ed.), The Minnesota symposiumon child psychology (pp.
77-125). Hillsdale, NJ: Erlbaum.

Dodge, K. A. (1991).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K.
J. Pepler & K. H. Pubin (Ed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pp. 201-20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69
Dodge, K. A., & Frame, C. L. (1982). Social cognition biases and deficits in aggressive
boys. Child Development, 53, 620-635.

Dodge, K. A., & Newman, J. P. (1981). Bias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ggressive


bo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0(4), 375-379.

Dollard, J., Miller, N. E., Doob, L. W., Mowrer, O. H., & Sears, R. R.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CT, US: Yale University Press.

Dong, G., Lu, Q., Zhou, H., & Zhao, X. (2011). Precursor or sequela: pathological
disorders in peopl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PloS one, 6(2), e14703.

e97920.

Fontaine, R. G., Yang, C., Dodge, K. A., Pettit, G. S., & Bates, J. E. (2009). Development
of response evaluation and decision (RED)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5(2), 447.

Gao, F., Xu, J., Ren, Y., & Han, L.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 multiple mediating effects of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6(1), 42-49.

Giedd, J. N., Blumenthal, J., Jeffries, N. O., Castellanos, F. X., Liu, H., Zijdenbos, A., …
Rapoport, J. L.(1999). Brain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MRI study. Nature Neuroscience, 2(10), 861–863. DOI: 10.1038/13158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November, 24, 2004.

Gross, J. J. (1998). Antecedent-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 224.

Gross, J. J., & Thompson, R. A. (2007).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foundations. In J.


J. Gross (Ed.), 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pp.581–605).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Ha, J. H., Kim, S. Y., Bae, S. C., Bae, S., Kim, H., Sim, M., ... & Cho, S. C. (2007).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Psychopathology, 40(6), 424-430.

Hahn, C., & Kim, D.-J.(2014). Is there a shared neurobiology between agg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3 (1), 12–20.
doi:10.1556/JBA.3.2014.1.2

Helmsen, J., Koglin, U., & Petermann, F.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preschool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hild
70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43(1), 87-101.

Holden, C.(2001). ‘behavioral’ addictions: do they exist? Science, 294 (5544), 980-982.

Holley, S. R., Ewing, S. T., Stiver, J. T., & Bloch, L.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regulation, executive function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32(11), 1692-1707.

Hormes, J. M., Kearns, B., & Timko, A. (2014). Craving Facebook? Behavioral addiction
to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deficits.
Addiction, 109(12), 2079-2088.

Huesmann, L. R. (2007).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violence: Scientific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6), S6-S13.

Hwang, J. Y., Choi, J. S., Gwak, A. R., Jung, D., Choi, S. W., Lee, J., ... & Jung, H. Y.
(2014). Share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linked to aggression between
pati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ose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3(1), 6.

Jang, K. S., Hwang, S. Y., & Choi, J. Y. (2008).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8(3), 165-171.

Kelley, H. H., & Michela, J. L. (1980).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31, 457–501. http://dx.doi.org/10.1146/annurev.ps.31.020180.002325

Kim, D., Lee, Y., Lee, J., Nam, J. K. & Chung, Y.(2014). Development of Korean
Smartphone addiction proneness scale for youth. PLoS One, 9, e97920.

Kim, E. J., Namkoong, K., Ku, T., & Kim, S. J.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game addiction and aggression, self-control and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traits.
European Psychiatry, 23(3), 212-218.

Kim, J., & Han, J. -A. (2010). Maternal parenting behaviors, social supports,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problem behavior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addictive level of
Internet-game? Journal of Korean Council for Children & Rights, 14(4), 609–632.

Ko, C. H., Yen, J. Y., Chen, C. C., Chen, S. H., & Yen, C. F. (2005).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Internet addiction for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3(11), 728-733.

Ko, C. H., Yen, J. Y., Chen, C. C., Chen, S. H., Wu, K., & Yen, C. F. (2006).
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of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use
experience.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1(14), 887-894.

71
Ko, C. H., Yen, J. Y., Chen, C. S., Yeh, Y. C., & Yen, C. F. (2009). Predictive values of
psychiatric symptoms for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a 2-year prospective study.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163(10), 937-943.

Ko, C. H., Yen, J. Y., Liu, S. C., Huang, C. F. & Yen, C. F.(2009).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online activities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4(6), 598–605.

Ko, C. H., Yen, J. Y., Yen, C. F., Chen, C. C., Yen, C. N., & Chen, S. H.(2005). Screening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cut-off points for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1(12), 545-551.

Ko, C. H., Yen, J. Y., Yen, C. F., Chen, C. S., & Chen, C. C. (201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opean Psychiatry, 27(1), 1-8.

Ladd, G. W., & Crick, N. R.(1989). Probing the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 Children’s
cognitions, perceptions, and feelings in the peer culture. In M. L. Maehr & C. Ames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 Motivation enhancing environments
(pp. 1-44). Greenwich, CT : JAI Press.

Lim, J. A., Gwak, A. R., Park, S. M., Kwon, J. G., Lee, J. Y., Jung, H. Y., ... & Choi, J. S.
(2015). Are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prone to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linical comorbidities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aggression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8(5), 260-267.

Lochman, J. E.(1987). Self and peer perceptions and attributional bias of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boys in dyadic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3), 404-410.

Marino, C., Finos, L., Vieno, A., Lenzi, M., & Spada, M. M.(2017). Objective Facebook
behaviour: Differences between problematic and non-problematic user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3, 541-546.

Mitchell, P. (2000). Internet addiction: genuine diagnosis or not?. The Lancet, 355(9204),
632.

Orobio de Castro, B., Merk, W., Koops, W., Veerman, J. W., & Bosch, J. D. (2005).
Emotions in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reactive and
proactive aggression in referred aggressive boy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34(1), 105-116.

72
Park, S. M., Park, Y. A., Lee, H. W., Jung, H. Y., Lee, J. Y., & Choi, J. S. (2013). The
effects of behavioral inhibition/approach system as predi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adolesc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4(1), 7-11.

Richard, B. A., & Dodge, K. A. (1982). Social maladjustment and problem solving in
school-aged childre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0, 226-233.

Rosen, B. V. (2017). Longitudinal relations between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aggress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 dysregulation.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Saarni, C. (1997).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self-regulation in childhood. In P. Salovey &


D. J.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pp. 35-69). New York, NY, US: Basic Books.

Schreiber, L. R. N., Grant, J. E., & Odlaug, B. L.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mpulsivity in young adult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6(5):651-658.
doi: 10.1016/j.jpsychires.2012.02.005..

Şenormancı, Ö., Konkan, R., Güçlü, O., & Şenormancı, G. (2014). Depression, loneliness,
anger behaviour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yles in male patients admitted to
internet addiction outpatient clinic in Turkey. Psychiatria Danubina, 26(1), 0-45.

Seok, J. W., Lee, K. H., Sohn, S., & Sohn, J. H. (2015). Neural substrates of risky decision
making in individual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ustralian &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49(10), 923-932.

Spielberger, C. D. (1988). 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 (STAXI),
Odessa, FL.

Shapira, N. A., Goldsmith, T. D., Keck, P. E., Khosla, U. M., & McElroy, S. L. (2000).
Psychiatric features of individuals with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57(1), 267-272.

Shrout, P. E., & Bolger, N. (2002). Medi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studies: New proced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Psychological Methods, 7(4), 422-
445.

Silk, J. S., Steinberg, L., & Morris, A. S. (2003). Adolescents'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daily
life: Links to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roblem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74(6),1869–1880.

Smith, C. A., & Kirby, L. D. (2004). Appraisal as a pervasive determinant of anger.


Emotion, 4, 133–138. http://dx.doi.org/10.1037/1528-3542.4.2.133
73
Smithmyer, C. M. (2001). Reactive aggression and low social preference versus proactive
aggression: Differential autonomic reactivity to an anger-inducing social
situ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61(12-B), 6754.

Spada, M. M., & Marino, C. (2017). Metacognition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in adolescents. 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14(1), 59-63.

Thompson, R. A. (1991).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 269-307.

Tavris, C. (1989). Anger: the misunderstood emotion. New York: Simon & Schoster.

Volkow, N. D., Koob, G. F., & McLellan, A. T.(2016). Neurobiologic advances from the
brain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4 (4),
363–371. doi: 10.1056/NEJMra1511480

Yen, J. Y., Ko, C. H., Yen, C. F., Chen, S. H., Chung, W. L., & Chen, C. C. (2008).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Comparison with
substance use.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62(1), 9-16.

Yen, J. Y., Ko, C. H., Yen, C. F., Wu, H. Y., & Yang, M. J.(2007). The comorbid psychiatric
symptom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depression, social phobia, and hostility.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41(1), 93-98.

Yen, J. Y., Yen, C. F., Wu, H. Y., Huang, C. J., & Ko, C. H. (2011). Hostility in the real
world and online: the effect of internet addiction, depression, and online activit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4(11), 649-655.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3), 237-244.

Yu, J. J., Kim, H., & Hay, I. (2013).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s’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from a social/cognitive and addiction research framework.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6), 2682-2689.

74
附錄一、父母同意書
親愛的家長您好:

由於手機與網路使用問題日益嚴重,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網路使用與情緒調
控、認知想法及行為問題之間的關係。研究方式主要由青少年填寫網路使用問卷、
社會問題解決問卷、情緒調控問卷及生活經驗問卷。懇請您同意貴子女參與本研
究,研究所得到的寶貴資料,將對輔導青少年網路使用、減少網路成癮提供建議。

本研究將針對國中生進行團體施測,研究所蒐集的問卷結果皆遵守專業倫理守
則,對個人隱私嚴格保密。本研究只做團體分析,不進行個別探討,請您放心。若
您想了解研究結果,我們將會在研究結束後將結果摘要寄給您,非常期盼能獲得您
的鼎力協助。

若您同意貴子女參與本研究,請在以下同意處打勾。無論同意與否都煩請將此
問卷由學生帶回學校轉交老師,感謝您的協助!

□ 同意
(請繼續往下填答)
本人已詳細閱讀本說明書,並且 我的孩子參與這次研究。
□ 不同意

家長簽名:______________

東吳大學心理系碩士班
指導教授:葉啟斌博士
徐儷瑜博士
研究生:陳柔羽敬上
通訊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 70 號東吳大學心理系碩士班

請接續背面

75
青少年基本資料

班級:___年___班___號學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您是孩子的:□父親 □母親 □爺爺/外公 □奶奶/外婆

□姑姑/阿姨 □舅舅/叔叔 □其他:_______________

*************************************************************************
**

您需要研究報告摘要嗎?

□不需要

□需要電子檔,請填電子郵件信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紙本,請填寫收件人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白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76
附錄二、量表使用同意書

一、陳氏網路成癮量表同意書

77
二、情緒調整量表使用同意書

78
三、社會問題解決問卷使用同意書

79
附錄三、研究問卷

親愛的同學,你好:

這份問卷是用來了解國中生的網路使用情形、與他人互動的生活經
驗,生活中遇到問題及面對情緒時,會怎麼反應、處理。這不是考試、沒
有對錯之分,只要依照自己生活中實際情況來回答就可以了。

你所填答的每個答案,都對我們的研究有很大的幫助,所有內容我們
也都會保密,所以你可以放心地填寫。非常謝謝你(妳)的幫忙!

敬祝 學業進步
平安喜樂
東吳大學心理系碩士班
指導教授:葉啟斌博士
徐儷瑜博士
研究生:陳柔羽敬上

一、基本資料

1. 班級:___年____班____號

性別:(1)□男生(2)□女生

2. 我目前足歲年齡:_____歲

3. 我對這學習學業成績的滿意程度?

(1)□非常不滿意(2)□不滿意(3)□尚可接受(4)□滿意

(5)□非常滿意

4. 每天主要照顧我的人是:

(1)□爸媽(2)□祖父母(3)□其他親友

(4)□社福機構的志工爸媽或叔叔阿姨

5. 家長/主要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填寫其中一人的最高學歷即可):
(1)□國小(2)□國中(3)□高中職(4)□大專大學
(5)□研究所以上(6)□其他

80
6. 我家中是否擁有可以上網的電腦/手機?
(1)□家裡沒有任何可以上網的電腦/手機。
(2)□有一臺(或一臺以上)可上網電腦,但不再自己房間。
(3)□有一臺(或一臺以上)可上網電腦,且再自己房間有一臺(或一臺
以上)。
(4)□自己擁有一台可以上網的手機。

7. 自從你使用網路以來已經有多久?___年___月

8. 我平均每日上網的時間:

(1) 週一至週五:平均每日___小時___分鐘

(2) 週六至週日:平均每日___小時___分鐘

9. 我最常在哪裡上網?
(0)□從未上網(1)□家中(2)□手機(3)□學校教室(4)□網咖
(5)□親友家(6)□圖書館(文化中心等)(7)□校外租屋處
(8)□補習班/安親班(9)□其他

10. 我每週有多常玩網路遊戲?

(1)□沒有玩網路遊戲(2)□偶爾(3)□經常(4)□常常(5)□每天

11. 常玩的網路遊戲類型?
(1)□沒有常玩網路遊戲(2)□角色扮演類(3)□音樂舞蹈類
(4)□射擊類(5)□戰略遊戲類(6)□動腦休閒類(7)□經營養成類
(8)□競速類(9)□體育競技類(10)□其他

81
二、網路使用問卷
下面是一些有關你使用網路情況的描述,請評估你目前的實際情形是否與句中
的描述一致。請你依照自己的看法來圈選。數字越大,表示劇中所描述得情形與目
前你實際的情形就越符合。

極 不 非
不 符 符 常
符 合 合 符
合 合

1. 曾不只一次有人告訴我,我花了太多時間在網路上。 1 2 3 4
2.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有上網,就會覺得心裡不舒服。 1 2 3 4
3. 我發現自己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 1 2 3 4
4. 網路斷線或接不上時,我覺得自己坐立不安。 1 2 3 4
5. 不管再累,上網時總覺得很有精神。 1 2 3 4

6. 其實我每次都只想上網待一下子,但是常常一待就待 1 2 3 4
很久下不來。
7. 雖然上網時對我日常人際關係造成負面影響,我仍未 1 2 3 4
減少上網。
8. 我曾不只一次因為上網的關係而睡不到四個小時。 1 2 3 4
9. 從上學期以來,平均而言我每週上網的時間比以前增 1 2 3 4
加許多。
10.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上網就會情緒低落。 1 2 3 4

11. 我不能控制自己上網的衝動。 1 2 3 4
12. 我發現自己投注在網路上而減少和身邊朋友的互動。 1 2 3 4
13. 我曾因為上網而腰酸背痛,或有其他身體不適。 1 2 3 4
14. 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上網。 1 2 3 4
15. 上網對我的學業或工作已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1 2 3 4

16. 我只要有一段時間沒上網,就會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什 1 2 3 4
麼。
17.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和家人的互動減少了。 1 2 3 4
18. 因為上網的關係,我平常的休閒活動時間減少了。 1 2 3 4
19. 我每次下往後,其實是要去做別的事,卻又忍不住在 1 2 3 4
次上網看看。
20. 沒有網路,我的生活就毫無樂趣可言。 1 2 3 4

21. 上網對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1 2 3 4
82
極 非
不 不 符 常
符 符 合 符
合 合 合

22. 我曾試過想花較少的時間在網路上,但卻無法做到。 1 2 3 4
23. 我習慣減少睡眠時間,以便能有更多的時間上網。 1 2 3 4
24. 比起以前,我比須花更多的時間上網才能感到滿足。 1 2 3 4
25. 我曾因為上網而沒有按時進食。 1 2 3 4
26. 我會因為熬夜上網而導致白天精神不濟。 1 2 3 4

83
三、生活經驗問卷
下面的句子是描述你如何和別人相處,沒有對或錯的答案,請儘量真實作答,從下
列每個句子中圈選一個最符合自己狀況的答案。
一 有 很 非 完
點 點 像 常 全
都 像 我 像 像
不 我 我 我


1 朋友說我愛和別人爭執。 1 2 3 4 5
2 其他人總是運氣比較好。 1 2 3 4 5
3 我很容易生氣,但也很快就不生氣了。 1 2 3 4 5
4 我發現自己常常和別人有不同意見。 1 2 3 4 5
5 我有時覺得別人對我不公平。 1 2 3 4 5

6 別人不同意我說的話時,我忍不住和他們吵架。 1 2 3 4 5
7 我常常毫無理由地很生氣。 1 2 3 4 5
8 如果有人故意讓我生氣,我會想打他。 1 2 3 4 5
9 我不知為何有時我會感到很痛苦。 1 2 3 4 5
10 我曾經恐嚇過我認識的人。 1 2 3 4 5
*恐嚇:以強硬的態度讓別人同意某些事情。
11 曾有人對我很過分,讓我打了他。 1 2 3 4 5
12 我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 1 2 3 4 5
13 如果我很生氣,我會弄亂別人的東西。 1 2 3 4 5
14 我曾因為很生氣而在別人面前甩門離開。 1 2 3 4 5
15 面對態度強勢的人,我會照他們說的做。 1 2 3 4 5

16 當別人對我好時,我會懷疑他們想要從我這裡得 1 2 3 4 5
到什麼。
17 當我弄壞東西時,我會很生氣。 1 2 3 4 5
18 我有時會在背後說別人的閒話,尤其是我不喜歡 1 2 3 4 5
的人。
19 我是個冷靜的人。 1 2 3 4 5
20 當有人激怒我,我會告訴他我對他的想法。 1 2 3 4 5

21 我有時覺得別人會在背後取笑我。 1 2 3 4 5

84
一 有 很 非 完
點 點 像 常 全
都 像 我 像 像
不 我 我 我

22 如果我沒有得到想要的,我會大發脾氣。 1 2 3 4 5
23 有時我會克制不住地想要打某個人。 1 2 3 4 5
24 我比大部分的人更常和別人打架。 1 2 3 4 5
25 如果有人打我,我會打回去。 1 2 3 4 5

26 當我和朋友有不同意見時,我會直接跟他們說。 1 2 3 4 5
27 為了保護我擁有的,我不在乎做些暴力的事情。 1 2 3 4 5
28 我不相信太過友善的陌生人。 1 2 3 4 5
29 有時我覺得自己像是就要爆炸的炸彈。 1 2 3 4 5
30 如果有人真的激怒我,我會和他冷戰。 1 2 3 4 5

31 我知道我朋友會在背後討論我。 1 2 3 4 5
32 有些朋友認為我脾氣暴躁。 1 2 3 4 5
33 有時候我會因太忌妒而無法思考其它事情。 1 2 3 4 5
34 我喜歡對人惡作劇。 1 2 3 4 5

85
四、情緒調節問卷
下面主要是在了解你處理情緒的狀況,請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和感受程度,圈
選出最符合個人情況的數字。數字 1 代表「完全不符合」、2 代表「小部分符合」、3
代表「大部分符合」、4 代表「完全符合」。

作答說明:

完全 小部 大部 完全
不符 分符 分符 符合
合 合 合
1. 我會說出內心的感受,讓別人知道我的心情。 1 2 3 4
2. 心情不好時,我知道如何紓解內心的不愉快。 1 2 3 4
3. 我會注意自己的感覺或情緒。 1 2 3 4
4. 遇到不如意的事,我會尋求他人建議,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1 2 3 4
5. 我有能力調整自己的情緒,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1 2 3 4

6. 壓力大時,我會安排一些休閒活動,好讓自己保持活力。 1 2 3 4
7. 我會省思過去表達情緒或處理情緒的方式。 1 2 3 4
8. 我認為自已能夠化解人際衝突所帶來的情緒困擾。 1 2 3 4
9. 當我焦慮不安時,我知道自己焦慮的原因。 1 2 3 4
10. 生氣時,我有辦法可以讓自己很快地平靜下來。 1 2 3 4

11. 當我煩惱不安時,我會嘗試去想像生活中愉快的事。 1 2 3 4
12. 我發覺反省自己的情緒或感覺,可以增加對自己的瞭解。 1 2 3 4
13. 遇到挫折時,我會努力去克服。 1 2 3 4
14.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會花時間思考我真正的感受及情緒。 1 2 3 4
15. 我能接納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感覺更好。 1 2 3 4

16. 我相信自己能夠因應壓力帶來的焦慮,並進一步解決問題。 1 2 3 4
17. 我知道自己會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而不高興。 1 2 3 4
18. 當我遇到很快樂的事情,我會跟身旁的朋友們分享。 1 2 3 4
19. 當我生氣時,我會試著轉移注意力好讓自己心情平靜。 1 2 3 4
20. 我能從生活中的挫折的到啟示。 1 2 3 4
21. 整體而言,我認為自己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1 2 3 4

86
五、社會問題解決量表

這是一份想了解你對一些假想故事的看法、感覺以及處理方式的問卷。等一下
妳會讀到四個不同的故事,想像每一個故事中敘述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請依照你
自己的想法,回答每一個故事後面的問題,把你覺得最符合你的、你最有可能這麼
做的選項填在前面的空格中。

A. 隨身聽的故事

想像你今天帶了新的隨身聽去學校。這個隨身聽是你存下零用錢買來的,你很
想把它秀給學校的其他同學看。當你去喝水的時候,你借給班上另一個同學聽了幾
分鐘。當你回來時,你發現這個全新的隨身聽壞掉了。

不是的 是的
1. 你覺得那個同學是故意的嗎? 0 1
2. 覺得那個同學是可惡的嗎? 0 1

不生氣 有一點生氣 非常生氣


3.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生氣嗎?
不難過 有一點難過 非常難過
4.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難過嗎?

5. 你覺得因為隨身聽壞掉這件事,而這 非常 有點 應該 完全
樣做是沒有關係的嗎? 不應該 不應該 沒關係 沒關係
a. 因為隨身聽壞掉,而把他打一頓
1 2 3 4
是沒有關係的嗎?
b. 因為隨身聽壞掉,而嘲笑他、叫
1 2 3 4
他的綽號是沒有關係的嗎?
c. 因為隨身聽壞掉這件事,而不再
1 2 3 4
跟他說話是沒有關係的嗎?
d. 因為隨身聽壞掉,而發動你的朋
1 2 3 4
友們不要理他是沒有關係的嗎?

6. 對你而言,去做這件事是簡單還是困 非常困難 有點困難 還算簡單 非常簡單


難?
a. 對你而言,把他打一頓是簡單還
1 2 3 4
是困難?
b. 對你而言,嘲笑他、叫他的綽號 1 2 3 4
87
是簡單還是困難?
c. 對你而言,不再跟他說話是簡單
1 2 3 4
還是困難?
d. 對你而言,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
1 2 3 4
理他是簡單還是困難?

7. 你確定這樣做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非常
不太確定 有點確定 非常確定
嗎? 不確定
a. 你確定把他打一頓會達到你想要
1 2 3 4
的結果嗎?
b. 你確定嘲笑他、叫他的綽號會達
1 2 3 4
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c. 你確定不再跟他說話會達到你想
1 2 3 4
要的結果嗎?
d. 你確定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他
1 2 3 4
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B. 看電影的故事

想像某天你在跟班上一群同學討論某部電影,你還沒看過,但其中一個同學
說,我們是一群人去看得。一問之下,這群同學以及班上跟你比較熟的同學都有已
起去看了這部電影,但你並不知道他們約去看電影這件事。

不是的 是的
1. 你覺得那個同學是故意的嗎? 0 1
2. 覺得那個同學是可惡的嗎? 0 1

不生氣 有一點生氣 非常生氣


3.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生氣嗎?
不難過 有一點難過 非常難過
4.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難過嗎?

5. 你覺得因為沒有受邀看電影,而這樣 非常 有點 應該 完全
做是沒有關係的嗎? 不應該 不應該 沒關係 沒關係
a. 因為沒有受邀看電影,而把那群
1 2 3 4
同學罵一頓是沒有關係的嗎?
88
b. 因為沒有受邀看電影,而嘲笑他
們、叫他們的綽號是沒有關係的 1 2 3 4
嗎?
c. 因為沒有受邀看電影,而不再跟
1 2 3 4
那群同學說話是沒有關係的嗎?
d. 因為沒有受邀看電影,而發動你
的朋友們不要理那群同學是沒有 1 2 3 4
關係的嗎?

6. 對你而言,去做這件事是簡單還是困
非常困難 有點困難 還算簡單 非常簡單
難?
a. 對你而言,因為沒有受邀看電
影,把那群同學罵一頓是簡單還 1 2 3 4
是困難?
b. 對你而言,因為沒有受邀看電
影,嘲笑他、叫他的綽號是簡單 1 2 3 4
還是困難?
c. 對你而言,因為沒有受邀看電
影,不再跟那群同學說話是簡單 1 2 3 4
還是困難?
d. 對你而言,因為沒有受邀看電
影,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他那 1 2 3 4
群同學是簡單還是困難?

7. 你確定這樣做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非常
不太確定 有點確定 非常確定
嗎? 不確定
a. 你確定把那群同學罵一頓會達到
1 2 3 4
你想要的結果嗎?
b. 你確定嘲笑他、叫他的綽號會達
1 2 3 4
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c. 你確定不再跟那群同學說話會達
1 2 3 4
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d. 你確定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那
1 2 3 4
群同學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C. 繪畫的故事

想像你剛完成一個學校的美術作品。你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你對於自
89
己這個作品非常滿意。另一個同學過來看你的作品,他手上正好拿了一罐顏料。然
後你出去洗東西,當你回來時,那個同學已經把顏料灑到你的作品上。你做了好長
一段時間的作品現在毀了。

不是的 是的
1. 你覺得那個同學是故意的嗎? 0 1
2. 覺得那個同學是可惡的嗎? 0 1

不生氣 有一點生氣 非常生氣


3.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生氣嗎?
不難過 有一點難過 非常難過
4.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難過嗎?

5. 你覺得因為作品被顏料灑到這件事, 非常 有點 應該 完全
而這樣做是沒有關係的嗎? 不應該 不應該 沒關係 沒關係
a. 因為作品被顏料灑到,而把他打
1 2 3 4
一頓是沒有關係的嗎?
b. 因為作品被顏料灑到,而嘲笑
他、叫他的綽號是沒有關係的 1 2 3 4
嗎?
c. 因為作品被顏料灑到,而不再跟
1 2 3 4
他說話是沒有關係的嗎?
d. 因為作品被顏料灑到,而發動你
的朋友們不要理他是沒有關係的 1 2 3 4
嗎?

6. 對你而言,去做這件事是簡單還是困
非常困難 有點困難 還算簡單 非常簡單
難?
a. 對你而言,作品被顏料灑到,把
1 2 3 4
他打一頓是簡單還是困難?
b. 對你而言,作品被顏料灑到,嘲
笑他、叫他的綽號是簡單還是困 1 2 3 4
難?
c. 對你而言,作品被顏料灑到,不
1 2 3 4
再跟他說話是簡單還是困難?
d. 對你而言,作品被顏料灑到,發 1 2 3 4

90
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他是簡單還
是困難?

7. 你確定這樣做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非常
不太確定 有點確定 非常確定
嗎? 不確定
a. 你確定把他打一頓會達到你想要
1 2 3 4
的結果嗎?
b. 你確定嘲笑他、叫他的綽號會達
1 2 3 4
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c. 你確定不再跟他說話會達到你想
1 2 3 4
要的結果嗎?
d. 你確定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他
1 2 3 4
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D. 走廊上的故事

想像你某天早上站在學校的走廊喝飲料,兩個你們班的同學經過。當他們經過
你旁邊時,他們看著你,然後交頭接耳輕聲地說了一些話,一邊說一邊笑著。

不是的 是的
1. 你覺得那個同學是故意的嗎? 0 1
2. 覺得那個同學是可惡的嗎? 0 1

不生氣 有一點生氣 非常生氣


3.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生氣嗎?
不難過 有一點難過 非常難過
4. 如果故事中的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你
1 2 3
身上,你會難過嗎?

5. 你覺得因為這件事,而這樣做是沒有 非常 有點 應該 完全
關係的嗎? 不應該 不應該 沒關係 沒關係
a. 因為這件事,而對他們大吼一頓
1 2 3 4
是沒有關係的嗎?
b. 因為這件事,而嘲笑他們、叫他
1 2 3 4
們的綽號是沒有關係的嗎?
c. 因為這件事,而不再跟他們兩個
1 2 3 4
說話是沒有關係的嗎?

91
d. 因為這件事,而發動你的朋友們
不要理他們兩個是沒有關係的 1 2 3 4
嗎?

6. 對你而言,去做這件事是簡單還是困
非常困難 有點困難 還算簡單 非常簡單
難?
a. 對你而言,對他們大吼一頓是簡
1 2 3 4
單還是困難?
b. 對你而言,嘲笑他們、叫他們的
1 2 3 4
綽號是簡單還是困難?
c. 對你而言,不再跟他們兩個說話
1 2 3 4
是簡單還是困難?
d. 對你而言,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
1 2 3 4
理他們兩個是簡單還是困難?

7. 你確定這樣做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非常
不太確定 有點確定 非常確定
嗎? 不確定
a. 你確定對他們大吼一頓會達到你
1 2 3 4
想要的結果嗎?
b. 你確定嘲笑他們、叫他們的綽號
1 2 3 4
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c. 你確定不再跟他們兩個說話會達
1 2 3 4
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d. 你確定發動你的朋友們不要理他
1 2 3 4
們兩個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嗎?

9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