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40 卷 第4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40 No.

4
2018 年 7 月 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ly 2018

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语言景观研究
—以北京为例
——

袁 媛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北京华文学院,北京 102206 )

摘要:从语言景观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北京中心城区 12 条代表性街道的 1 513 个有效语言景观样本,研究北京城


市公共空间中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研究发现,北京市的语言景观保持以汉语为绝对主导语言、以英语为第一辅助
语言的状态。 还从语言数量、语言种类、翻译对应程度等角度分析了官方标识和非官方标识的差异,并从繁简字角度
分析了语言景观的用字情况。 这些语言使用情况和差异既反映了权势关系、充分理性等语言景观构建原则,也体现
了语言选择理论。 英语在北京市语言景观中的外语使用上占据绝对优势,不仅体现了全球化的总体趋势,而且反映
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寻求更大话语权的立场和态度。
关键词:语言景观;北京;多语标识;官方标识;非官方标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 (2018 )04-0008-06

语言景观是一个社会、 地区或城市的象征符 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包括 Ben-Rafael 的语言景观


号,能够展示该地区的社会文化语境。 随着经济全 建构四原则、Spolsky 的公共标 牌语言选 择理论 、场
球化不断发展的整体趋势,语言景观还能反映不同 所符号学理论和 SPEAKING 模型等 [8-9]。田飞洋和张
语种在国际社会的传播和扩散情况,体现该语种的 维 佳 用 全 球 化 社 会 语 言 学 的 核 心 概 念——
—超 多 元
语势和语言影响力。 性、移动性和标准性解释了学院路街道双语路牌中
我国的语言景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 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10]。
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景观的翻译和规范。 本文主要调查了北京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名
最具代表性 的 是 杨 永 林 课 题 组 对 北 京 市 公 共 标 识 称、商店名称、交通指示牌等语言景观,尝试建立一
设施外语使用情况的系列调查, 涉及交通标识、街 个北京市语言景观数据库,以此展示北京市公共空
名标 识、提示标识 、体育旅游标 识、通 告 标 识 、通 用 间区域内文字的使用状况,特别是建设国际化大都
标识等多个领域。 除此以外,郭风岚等分别从商店 市 过程中英语 对 北 京 市 的 语 言 文 字 应 用 所 产 生 的
店名 、城市地名 标识语标 写 和 语 言 景 观 拼 写 、用 字 影响。
及 翻译等角度 对 不 同 城 市 的 语 言 景 观 进 行 了 实 证
一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 [1]。 第二,特定地区的语言景观研究。 北京、
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始终是语言景观研究的重点 根 据 《 北 京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2016 年— 2035
区域,旅游景区和国家重点经济区的语言景观也是 年)》,北京 未来 将 在 市 域 范 围 内 实 现 “一 核 一 主 一
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 俞玮奇等 、张媛媛等 、 [2] [3]
副、两轴多点一区”的空间格局。 其中,“一主”即中
尚国文 、王克非等 、刘楚群 等的文章分别从不
[4-5] [6] [7]
心城区,也 就是城六区 ,包括东城区 、西 城 区 、朝 阳
同角度对 上述 城 市 和 地 区 的 语 言 景 观 进 行 了 调 查 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中心城区是政治中
研究 。 第三,语言景 观研 究 的 理 论 、方 法 和 研 究 综 心、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 中 心 和 科 技 创 新 中 心 的 集
述。 尚国文等详细介绍了语言景观的概念、分类、功 中承载地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相互
能、研究对象、研究维度等内容,并阐述了语言景观 交融,是建设国家级和谐宜居城市的典范地区。 由

收稿日期:2018-06-13
作者简介:袁媛(1985—), 女,
河北保定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教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
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8 —
此可见,中心城区的语言景观即可反映整个北京市 在语言景观记录方面,我们使用华为手机的照
的语言景 观现状,因 此,我 们 的 调 查 主 要 在 中 心 城 相功能对语言标识进行拍摄和存储,全部拍摄工作
区进行。 于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 月完成。 参照上述标
参 照 Mee LingLai 对 香 港 语 言 景 观 的 研 究 框 准,本次调查 最终得到的 有 效 样 本 数 量 如 下 :东 城
架 [11],本 次 调 查 拟 在 每 个 区 域 选 择 两 条 街 道 ,一 条 区 293 个 、 西 城 区 225 个 、 朝 阳 区 261 个 、 海 淀 区
是该区的主要街道, 另一条是常住居民生活街道。 293 个、丰台区 276 个、石景山区 259 个。 我们进一
主 要街道的语 言 景 观 可 以 从 宏 观 上 反 映 出 该 地 区 步对这六个城区的语言标识进行整合,将那些在不
的语言使用情况,而常住居民生活街道的语言景观 同城区中重复出现的语言标识合并,从而得到代表
则体现了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现状。 选 北京城六区语言景观的样本,共计 1 513 个。 我们分
择主要街道时,既要考虑到该区的主导功能和未来 别从语言种 类和数量、语 码 取 向 、语 言 景 观 设 立 主
发展趋势,同时也要结合该区区政府驻地所在街道 体、语言景观 出现场合 、多 语 景 观 的 翻 译 对 应 程 度
的具体位置。 常住居民生活街道则位于主要街道附 等方面对每个语言标识进行了分类和标注。
近,长度与主要街道基本持平。 由于中心城区基本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覆盖五环以内的全部区域,我们在选择街道时还应
平衡其在不同环路的分布。 另外,为了保证数据的 (一)标牌总体语言使用情况
可比性,各区所选街道在长度上应大致相当。 在全部 1 513 个语言景观有效样本中, 超过半
综合上述因素,最终确定下列街道为语言景观 数为单语 标识 ,有 876 个 ,是 所 占 比 例 最 高 的 标 识
采集地区:(1 )东城 区 的 王 府 井 大 街 和 灯 市 口 大 街 类别,达到 57.9% ,其余 42.1% 为多语标识。 在多语
部分路段;(2 )西城区的金融大街和二龙路、太平桥 标识中,数量最多的是英汉双语标识(552 个),其次
大街东西方向路段;(3 )朝阳 区 的 建 国 门 外 大 街 和 是 纯 英 语 标 识 (68 个 ), 分 别 占 全 部 语 言 景 观 的
朝外南街部分路段;(4 )海淀 区 的 中 关 村 大 街 和 远 36.48% 和 4.49% 。 北京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情况详
大路部分路段;(5 )丰台 区 的 莲 花 池 东 路 和 六 里 桥 见表 1 。
南路部分路段;(6 )石景 山 区 的 石 景 山 路 和 鲁 谷 大
表1 北京语言景观的语言使用情况
街部分路段。 以上所选街道为该区代表性街道,长
度均在 1 000 米左右,分布于北京市二环 、三环、四 标识使用语言 数量 百分比 / %
环、五环之间。 汉语(含汉语拼音) 876 57.90
确定语言景观样本时,采用 Backhaus 的标准 [12],
英语 68 4.49
将 每一个有明 显 边 框 的 语 言 标 识 视 为 一 个 计 量 单
位。 同时,还要遵循以下选取标准:第一,只选取地 法语 2 0.13
面一层的语言标识,高于地面一层的语言标识不计 汉语 + 英语 552 36.48
入样本(建筑物外立面大型标识除外)。 第二,如果
汉语 + 韩国语 2 0.13
语言景观载体有两个或多个面,那么位于该取样点
视野范围内的每一个面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样本。 汉语 + 蒙古语 1 0.07

第三,文字不清晰或没有文字内容的语言标识不计 汉语 + 俄语 1 0.07
入样本。 第四,本研究只收集固定的语言景观,其他
汉语 + 阿拉伯语 1 0.07
出现在交通工具、商品上的移动性语言景观不计入
样本,出现在报刊亭、电话亭、信息亭等临时性建筑 汉语 + 自创英语词汇 4 0.26

物上的语言景观不计入样本。 第五,十字路口的建 英语 + 日语 1 0.07


筑物转角,其位于与调查街道相交的街道的语言标
英语 + 韩国语 1 0.07
识,只将最靠近调查街道的第一个语言标识计入样
汉语 + 英语 + 韩国语 1 0.07
本。 第六 ,商店门口长 方 形 的 说 明 性 钢 板 (如 写 明
“营业时间”等)、门上小型贴纸和挂牌(如标明“推 / 汉语 + 英语 + 法语 2 0.13
拉”等)不计入 样本,建筑 物楼牌号 码 不 计 入 样 本 。
汉语 + 英语 + 泰语 1 0.07
第七,同一取样街道中语言文字相同的语言标识多
总数 1 513 100.00
次出现,只计一个样本。

— 9 —
由表 1 可知,所有标识中,仅有 72 个标识没有 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和最重要的国际交往用
使用汉语(含汉字或汉语拼音),汉语的使用率高达 语, 自然成为在北京仅次于汉语的语言景观用
95.25% 。 使用率位列第二的是英语,出现在 626 个 语, 不仅市内超过四成的语言景观上都出现了
标识中,占全部语言景观的 41.38% 。 英语, 多语景观中的英汉双语标识也占有绝对
我国以 汉 语 为 官 方 语 言 , 以 汉 字 为 通 用 文 优势,还有一 定数量的纯 英语标识。 除 了英语之
字,是典型的单语社会。 北京作为我国 的首都 , 外,韩 国语、法语 、日语、阿拉伯 语、泰 语 、俄 语 和
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功能上来考虑, 汉语都是 蒙古语等七种语言也出现在北京的语言景观
最重 要的语言景 观用语。 因此 ,汉语在北 京语言 中。 多语景 观和单语景 观在数量上 大致相当 ,不
景 观 上 的 使 用 率 超 过 95% 。 但 同 时 , 北 京 也 是 一 仅增加了北京的国际化色彩, 也直接方便了在
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 北 京旅行、生活 的外国友 人。
各领域对外交往活动的窗口和平台。 英语是世 (二)多语标识的语言使用情况(表 2 )

表2 北京多语标识的语言使用情况

语码取向
多语标识使用语言 数量 百分比 / %
汉语 英语 其他语言

英语 68 10.68 / 68 /

法语 2 0.31 / / 2

汉语 + 英语 552 86.66 512 40 /

汉语 + 韩国语 2 0.31 2 / 0

汉语 + 蒙古语 1 0.16 1 / 0

汉语 + 俄语 1 0.16 1 / 0

汉语 + 阿拉伯语 1 0.16 1 / 0

汉语 + 自创英语词汇 4 0.63 4 / 0

英语 + 日语 1 0.16 / 1 0

英语 + 韩国语 1 0.16 / 1 0

汉语 + 英语 + 韩国语 1 0.16 1 0 0

汉语 + 英语 + 法语 2 0.31 1 0 1

汉语 + 英语 + 泰语 1 0.16 1 0 0

总数 637 100.00 524 (82.26% ) 110 (17.27% ) 3 (4.7% )

由表 2 可 知 ,在 多 语 标 识 中 ,英 语 是 使 用 率 最 多语标识的语码取向。 我们发现,在多语标识中,语
高的语 言,共 有 626 个 多 语 标 识 使 用 了 英 语 ,占 全 码取向为汉语的共有 524 个,占 82.26% ,汉字常常
部多语标识的 98.29% , 其中还有 68 个标识使用纯 占据标牌左边、上边、中心等视觉显著位置,字号更
英语。 这表明,英语是北京语言景观用语中最重要 大、字体和颜色使其更加醒目。 还有 110 个标识的
的外语语种。 多语标识中还出现了韩国语、法语、日 语码取向为英语,占 17.27% 。 而语码取向为汉英之
语、阿拉伯语 、泰语、俄语和 蒙古 语 等 七 种 语 言 ,但 外的其 他语言的 标识数量 非 常 少 ,只 有 3 个 ,所 占
只有两个标识使用法语,其余六种语言均搭配汉语 比例不足 5% 。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双语和三语标
使用,且使 用率非常低 ,在 全 部 多 语 景 观 中 所 占 比 识中,如果 有汉语出现 ,那 么 此 类 标 识 的 语 码 取 向
例均不超过 1% 。 大多为汉语,而如果该标识只出现了英语和其他外
我们根据多语标识上文字的排列顺序、摆放位 语,那么其语码取向则为英语。 通过上述信息可以
置及其在字号、字体、颜色等方面的属性,确定每个 看出,虽然北京单语景观和多语景观在数量上相差

— 10 —
不多,英语在语 言 景 观 上 的 出 现 率 接 近 一 半 ,但 汉 地位。
语仍然是最 为强势的 语言 ,这 与 国 家 语 言 政 策 、读 (三)官方标识与非官方标识
者的语言 能力 等 因 素 有 关 。 而 英 语 在 非 汉 语 语 码 从语言景观的设立主体来看,官方的自上而下
取向中明显优先于其他外语语种,则再次表明英语 的标识共计 529 个,非官方的自下而上的标识共计
在北京语言 景 观 外 语 语 种 中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核 心 984 个。 其分类和具体数量见表 3。

表3 语言景观分类和数量

语言景观
官方标识(共 529 个) 非官方标识(共 984 个)
设立主体
合计
语言景 指示牌、 路牌、 政府机 学校 医院 酒店、饭 商店 公共服 民间指 其他民
观功能 警示牌等 站牌等 关门牌 门牌 门牌 店门牌 门牌 务机构 示牌等 间标牌
单语标
229 38 27 13 13 126 174 7 68 181 876
识数量
多语标
41 191 3 4 4 70 163 46 22 93 637
识数量

合计 270 229 30 17 17 196 337 53 90 274 1 513

在 全 部 529 个 官 方 标 识 中 , 多 语 标 识 有 235 语言。 还有 71 个非官方标识完全没有使用汉语,而


个, 占 44.4% 。 而在非官方标识中, 多语标识则占 是选择了英、法、日、韩等语言。
40.9% 。 从整体上来看,官方和非官方标识还是以单 官方标识与非官方标识的差异还体现在翻译
语标识为主,多语标识所占比例均不到 50% 。 但多 对应程度上。 调查中我们得到双语 / 三语标识共计
语标 识在官方标 识 中 的 出 现 频 率 稍 微 高 于 其 在 非 568 个,其中,235 个为官方标识,333 个为非官方标
官方标识中 的出现频率 ,特 别 是 路 牌 类 标 识 ,其 多 识。 标识的具体翻译对应程度详见表 4 。 从整体上来
语标识的比例高达 83.4% 。我国是单语社会,路牌类 看,最主要的两种翻译对应程度为一一对应和部分
标识的多语 化 凸 显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体 现 了 官 方 对 外 对应,共有 476 个 标 识 符 合 这 两 种 对 应 程 度 ,占 全
语,特别是英语的重视和北京的国际化趋势。 而其 部双语 / 三语标识的 84% 。符合这两种翻译程度的官
他两类官方标识中多语标识所占的比例却比较低, 方标识和非官方标识在数量上差别不大。 部分对应
只有 15.2% 的指示牌、警示牌类标识和 10% 的政府 的标识中,绝 大多数使用 汉 语 提 供 完 整 信 息 ,使 用
机关门牌是多语标识。 这两类标识的较低外语使用 英语或其他外语翻译其核心信息。 而在重叠式和互
率则体现了汉语的权势地位。 另外,公共服务机构 补式翻译对应程度上,官方标识和非官方标识则表
类标识的单 语 和 多 语 景 观 的 数 量 分 布 明 显 不 同 于 现出巨大差异。 仅有两个官方标识采用重叠式,而
整体和其他非官方标识的分布趋势。 在全部 53 个 同类别的非官方标识则有 40 个。 同样,仅有一个官
标识中,单语标识只有 7 个,其余 46 个标识均为多 方标识采用互补式, 而此类非官方标 识则高达 42
语标识,占 86.8% 。非官方标识中的这种类别上的差 个。 从意义传达上来看,重叠式翻译缺少规范性,随
异可以从我们对标识的分类进行解释。 本研究中, 机性和主观性较强,尚未有相关标准明确规定标识
我们将银行 、邮局、通信 公 司 等 企 业 门 牌 划 入 非 官 上哪部分信息有必要或者必须使用不同语言、哪部
方标识,但 这些企业大 部 分 为 国 有 性 质 ,行 业 规 范 分信息只需要一种语言。 因此,这种翻译形式不适
性较强 ,在标识设立 上,其 余 为 数 不 多 的 非 国 有 性 用于规范化的官方标识。 互补式翻译则对信息接收
质的企业倾向于与其保持一致。 另外,国际化也是 人的外语语言能力有较高要求。 如果信息接收人没
这些国有大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多语 有外语能力或者外语能力较低,其对互补式翻译标
标识在此类别中占绝大多数。 识的理解则存在较大障碍。 我国是单语社会,国民
从语言种类来看,官方标识在语言使用上更为 整体外语语言能力不高,在信息识别和接收方面还
单一,仅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汉语出现于全 是习惯于依靠汉语和汉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
部官方标识中,非官方标识则表现出多样化的语言 对互补式标识的理解和认知。 为了保证官方标识的
选择。 在汉英双语之外,还使用了韩、法、日等七种 可理解性,设立者自然会回避这种翻译方式。 与官

— 11 —
方标识相比,非官方标识在翻译对应程度和语言选 识,占全部标识的 3.8% 。其中有 16 个标识属于中华
择方面更为灵活,使用外语更能体现该标识的特殊 老字号,占所有含繁体字标识的 28.1% 。 17 个标识
属性,彰显设立者的独特个性,因此,非官方标识存 出现于餐饮饭店门牌,24 个标识出现于商场和商店
在一些重叠式和互补式的标识。 但总体而言,这两 门牌,分别占含繁体字标识的 29.8% 和 42.1% 。
类标识在全部双语 / 三语标识中仍占很少比例。 我国于 2001 年起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该法规确立了简化汉字作
表4 双语 / 三语标识的翻译对应程度 为国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 因此,繁体字不会出
现在官方标识中,出现在非官方标识上的数量也非
标识类别
官方标识 非官方标识 合计 常有限。 繁体字出现在中华老字号标识上,则是通
翻译对应程度
过文字形式凸显自身特色和年代感,以此帮助老牌
一一对应(复制式) 148 168 316
店铺获得更多关注。 除了老字号使用繁体字之外,
部分对应(片段式) 84 80 164
商铺也是繁体字出现较多的领域。 我国香港、澳门、
重叠式 2 40 42 台湾地区以 及新加坡、马 来 西 亚 、日 本 等 国 家 目 前
互补式 1 42 43 仍在使用繁体字。 因此,与简化字相比,繁体字更能

不确定翻译方式 0 3 3
体现更高层次的格调和更先进的消费理念;超过四
成的含繁体字标识用于商场和商店门牌,以此彰显
合计 235 333 568
该商家或商品紧跟时尚潮流。 使用繁体字的餐饮饭
店除了老字号饭店以外,还有如下两类:一是日式、
官方和非官方的双语 / 三 语标识在语 码取向上 港式等繁体字地区特色餐厅, 二是普通中餐餐厅。
也有所不同。 全部官方标识的语码取向均为汉语, 前者通过繁体字表明自家食物正宗、 口味地道,能
而非官方标识中,虽然有 290 个标识以汉语为第一 为食客们模拟在当地就餐的真实环境,以此提升消
取向语言,占 87.1% ,但还有 42 个标识的语码取 向 费满意度。 后者则借用繁体字为自身增加年代感,
为英语,一个标识的语码取向为法语,即 12.6% 的标 以此获得更多食客的青睐。
识并未以汉语为第一取向语言。 具体数量及所占比
三 讨 论
例见表 5 。 官方标识完全以汉语为第一取向,这体现
了汉语作为 我 国 官 方 语 言 所 获 得 的 政 治 上 的 权 势 1.北京市语言景观的构建原则
地位。 非官 方 标 识 绝 大 部 分 还 是 以 汉 语 为 第 一 取 通过上述不同角度的对比和分析, 我们发现,
向,则体现了标牌设立主体对信息接收人语言能力 汉语在北京市语言景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这可
的判断。 以从汉语单语标识的数量、汉语在语言景观中的使
用率、多语标识的语码取向和翻译对应形式等多方
表5 双语 / 三语标识的语码取向
面得到印证。
语言 官方标识 非官方标识
官方标识以汉语为主导,体现了语言景观构建
景观 (共 235 个) (共 333 个)
语码 的权势关系原则。 汉语作为我国唯一的官方语言,
标识数量 所占比例 / % 标识数量 所占比例 / %
取向 其地位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和保护。 因此,汉
汉语 235 100 290 87.1 语不仅应用于全部官方标识,同时也是双语 / 三语官
英语 0 0 42 12.6 方标识的第一取向语言。 另外,官方标识中最典型
法语 0 0 1 0.3 的路牌类标识具有最高比例的中英双语标识,也是
权势原则的一个体现。 政府发布相关政策法规,规
总体来说, 官方标识与非官方标识在语言数 范公共空间中英语的使用,表明其对英语的重视已
量、语 言种类、翻译 对应 形 式 和 语 码 取 向 等 方 面 都 经上 升到国家 行 政 层 面 , 使 北 京 在 与 国 际 社 会 接
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反映出两种标识不同的语言意 轨 、发展为国际 化大都市的 过 程 中 ,始 终 都 有 政 策
识与观念。 上的指导和保障。
(四)繁简字的使用情况 而非官方标识仍以汉语为主导,则体现了语言
在我们所获得的 1 513 个标识中,共有 57 个标 景观建构的充分理性原则。 对非官方标识设立者而
识使用了繁 体 字 , 均 属 于 非 官 方 的 自 下 而 上 的 标 言,只有揣摩到读者的意愿,抓住其注意力,才能实

— 12 —
现利益最大化。 相比英语等线性拼音文字,结构分 外语语种, 其 出 现 率 更 是 遥 遥 领 先 于 其 他 外 语 语
明的方块汉字无疑具有最强的辨识力,出于美化目 种。 超过 40% 的语言景观使用了英语,超过 98% 的
的对其进行变形、装饰,更符合读者的审美标准。 另 多语景观出现了英语,使用英语的官方标识占全部
外,充分理性原则还表现在英语的使用上。 英语是 官方标识的 40% 以上等等。 这些数据都表明,英语
北京市语言 景 观 中 除 了 汉 语 之 外 出 现 最 多 的 外 语 在北京市的语言生活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其
语种,英 语不仅是国 际交 流 中 的 通 用 语 言 ,更 被 赋 他外语语种所不可替代的。 英语的广泛使用是城市
予了 国际化、现代 化、创新性、高 品 质 等 积 极 属 性 。 日益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并已经获得官方的认可和
非官方标识使用英语, 一方面传达了标识信息,另 支持。
一方面则是借用英语的象征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 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 在北京语言景观中,
增加该标 识所属机构 的潮 流 性 、时 尚 感 ,从 而 帮 助 仅出现英语一种语言的标牌只有 68 个, 在全部语
其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除此之外,非官方标识中繁 言景观中所占比例不到 5% 。在双语 / 三语标识中,只
体字的使用也反映了充分理性原则。 老字号商店使
有 7.4% 的标识的语码取向为英语,其中,官方标识
用繁体字,以 此凸显其悠 久 历 史 和 品 质 保 证 ;传 统
因受政策法规所限, 不能以英语为第一取向语言;
行业使用繁 体字,以此 表 明 其 行 业 特 色 ;现 代 餐 厅
非官方标识即使没有法律法规的限制,但以英语为
使用繁体 字,以此营造 更 优 越 的 就 餐 环 境 ,这 些 行
第一取向语言的标识也只占 12.6% 。这些都表明,虽
为都以获得更多利润为根本目的。
然英语在标识上的使用率不低,且以官方法规为保
2.北京市语言景观所体现的语言选择理论
障,但它只 是作为辅 助性 语 言 出 现 的 ,在 信 息 传 递
从语言景观设立主体来看,汉语的主导地位则
方面不承担主要任务。 另外,一半以上的双语 / 三语
体现了语言选择理论中“使用创设者熟知的语言 书
标识在翻译时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仅有不到 10%
写”和“使用 读者能读懂 的语言书 写 ”这两条 选 择
的标识采用互补式翻译。 翻译对应程度上的这种差
原则。 在我 国,汉语具有 最 高 的 普 及 度 ,汉 字 既 是
异表明,英语 在社会生活 中 的 普 及 度 不 高 ,普 通 市
语言景观设立者最熟悉的文字,也是直接刺激读者
民的英语实用能力也有限。
视觉的文字 符号,因此,汉 语 是 北 京 语 言 景 观 的 首
选语言。 四 结 语
从信息翻译方面来看,官方标识相比非官方标
本次调查抽取了北京城六区共 12 条街道内的
识 ,更注重中英 双语的信 息 呈 现 方 式 ,表 明 政 府 将
语言景观,这些虽然无法覆盖北京市语言景观的全
北京市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并努力提升其国际化
貌, 但我们能 大 致 了 解 到 北 京 城 市 语 言 的 使 用 情
程度的决心。 英语作为世界性通用语,是向在北京
况。 北京的国际化进程日益推进,但市内语言景观
的各国读者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语言。 以政府
仍保持以汉语为绝对主导语言、以英语为第一辅助
部门为设立主体的官方标识自然会包括英语,这也
语言的现状。 我们还从语言数量、语言种类、翻译对
是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的必然选择。 但在翻译对应
应程度等方 面 分 析 了 官 方 标 识 和 非 官 方 标 识 的 差
程度上,大部分双语 / 三语标识使用一一对应和部分
异。 从标识设立者的角度来看,上述现状和差异反
对应的翻译形式,重叠式和互补式翻译的标识仅占
映了权势关系、充分理性等语言景观构建原则。 从
16% 。 这是因为后两种翻译形式对读者的外语能力
读者 的角度出 发 , 这 些 情 况 则 体 现 了 语 言 选 择 理
有一定要求,为了保证读者能读懂标识所传递的信
论。 英语在北京市语言景观的外语使用方面占据绝
息,标识设立主体更倾向于采用一一对应和部分对
对优势,既体 现了全球化 的 总 体 趋 势 ,也 反 映 出 我
应的翻 译形式,这体 现了 “使 用 读 者 能 读 懂 的 语 言
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寻求更大话语
书写”的语言选择原则。
权的态度。
繁体字在老字号商店的使用则体现了语言选
参考文献:
择理论中“使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能表明自己身份的
[1 ]郭风岚,吴江 菊 . 北 京 市 城 区 地 名 标 识 语 标 写 存 在 的 问 题
语言书写”这条原则。 老字号商店无一例外地均使
及规制途径[J ]. 城市问题,2015 (6 ):27-32.
用了繁 体字,并以此 为第 一 取 向 语 码 ,正 是 因 为 繁 [2 ]俞 玮 奇 ,王 婷 婷 ,孙 亚 楠 . 国 际 化 大 都 市 外 侨 聚 居 区 的 多
体字能够直接表明其百年老店的身份。 —— 北 京 望 京 和 上 海 古 北 为 例 [J ]. 语 言 文
语 景 观 实 态 —以
3.英语在北京市语言景观中的使用现状 字应用,2016 (1 ):36-44.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英语不仅是使用率最高的 (下转第 24 页)

— 13 —
我 们 看 到 上 述 三 例 清 代 文 献 中 的 “蔓 ” 可 冠 枝蔓、根蔓”等 的多个义 项 均 不 见 录 于 一 些 大 型 辞
“兄”“孙”前,构成“蔓兄”“蔓孙”等词作亲属称谓。 书如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从上述诸例我们看到,含 “蔓”的词语喻 指子 等,这是辞书编纂的疏失。
孙、亲族、分支等在历史上很常见,所以说“蔓儿”在 参考文献:
今天阳泉方言中表示远孙称谓是有根源的。 [1 ]侯 精 一 ,温 端 政 ,田 希 诚 . 山 西 方 言 的 分 区 (稿 )[J ]. 方 言 ,

以上通过对“蔓”及含“蔓”词语的用法考察,我 1986 (2 ):81-92.


[2 ]仲 威 . 金 石 善 本 过 眼 录·《黄 任 瓜 瓞 砚 》吴 大 澂 跋 本 [J ]. 艺
们也发现《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
术品,2015 (8 ):72-75.
典》等辞书都存在收义不全的疏漏。
[3 ]徐艺乙 . 瓜瓞绵绵荷包[J ]. 民族艺术,2017 (6 ):114-115.
以上是我们对山西阳泉方言表示远孙的三个
[4 ]宋康年 . 寓意深邃的瓜瓞形紫砂盂[N ]. 中国艺术报,2008-
词 语来源的探 究,其中,“瓜 瓞”和“蔓儿”能 表 远 孙
03-18 (4 ).
的历史来源具有一致性,都是由具有“绵延不绝、孳 [5 ]田 佳 ,黄 燕 玲 . 极 富 时 代 特 征 的 结 婚 证 书 [J ]. 云 南 档 案 ,
蔓繁衍”特征的词语经过比喻引申发展而来的。 在 2017 (4 ):37-40.
阳泉方言中,“瓜瓞”多说成“重孙瓜瓞”,“提溜”“蔓 [6 ]王俭 . 平定话[M ].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52.
儿”多合在一起说成“提溜蔓儿”,在实际语境中,多 [7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语 言 研 究 所 词 典 编 辑 室 . 现 代 汉 语 词 典

合说为“重孙瓜瓞提溜蔓儿”,用来指称被骂之人的 [M ]. 第 6 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78.


[8 ] 孙 剑 艺 . “ 大 腕 ” 语 源 的 民 俗 语 言 学 阐 释 [J ]. 民 俗 研 究 ,
子子 孙孙,包括其 后很多 辈 的 后 代 ,这 是 一 种 非 常
2006 (1 ):194-202.
狠的骂人方式。
【责任编校 芮 芳】
在考察中我 们也发现,“瓜 瓞、提 溜 、蔓 、瓜 蔓 、

(上接第 13 页)

[3 ]张 媛 媛 ,张 斌 华 . 语 言 景 观 中 的 澳 门 多 语 状 况 [J ]. 语 言 文 [9 ]尚 国 文 ,赵 守 辉 . 语 言 景 观 的 分 析 维 度 与 理 论 建 设 [J ]. 外
字应用,2016 (1 ):45-54. 国语,2014 (6 ):81-89.
[4 ]尚国文,赵守辉 .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 论 与 方 法 [J ]. 外 [10 ]田飞洋,张维 佳 . 全 球 化 社 会 语 言 学 :语 言 景 观 研 究 的 新
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 (2 ):214-223. 理论——
—以北京市学院路双语公示语为例[J ]. 语言文字
[5 ]尚 国 文 ,赵 守 辉 . 语 言 景 观 的 分 析 维 度 与 理 论 建 设 [J ]. 外 应用,2014 (2 ):38-45.
国语,2014 (6 ):81-89. [11 ]Mee Ling Lai.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of Hong Kong
[6 ]王克 非 ,叶 洪 . 都 市 多 语 景 观 —北
—— 京 的 多 语 生 态 考 察 与 after the change of sovereign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分析[J ].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6 (1 ):10-26. of Multilingualism ,2013 (3 ):251-272.
[7 ] 刘 楚 群 . 语 言 景 观 之 城 市 映 像 研 究 [J ]. 语 言 战 略 研 究 , [12 ]Peter Backhaus.Multilingualism in Tokyo A Look into
2017 (2 ):20-26. the Linguistic Landscap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8 ]尚国文,赵守辉 . 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 论 与 方 法 [J ]. 外 Multilingualism ,2006 (1 ):52-66.
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4 (2 ):214-223. 【责任编校 芮 芳】

— 24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