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8

中国戏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2011 级)

论文题目:舞台艺术中的奇葩——舞台灯
光技术的作用与表现初探
研究生:高圆圆
指导教师:马路
系(所)
:舞台美术系
学科专业:戏剧戏曲学
研究方向:舞台灯光设计
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戏曲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中国戏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系本人在中国戏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
人完全了解中国戏曲学院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
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戏
曲学院,可以将本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优秀博
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发表,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印手段保存学位
论文。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1
摘要

舞台灯光设计作为舞台美术的一部分,作为舞台演出的一部分具有其重要的
作用与地位。舞台灯光是视觉艺术,但它同时也是技术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它需
要舞台灯光设计者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同时具备专业涉及的各类技术能力。
舞台灯光技术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发展迅速,其技术手段也很丰富。当今,
随着舞台科技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灯光设备应用在各种演出中,丰富创作
手段。而灯光设计专用软件的出现,也为灯光设计师在创作以及再现时提供有力
的支持。从制作灯位图、布光图、灯光效果图等到离线编程以及再现展示,这些
软件工具为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让灯光设计师得到更多的创作灵感。灯光
控制台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功能愈加强大,为灯光程序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
能性。本文以舞台灯光创作流程为基线,讨论在创作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与各
类工具的作用并对之进行比较,希望本文能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舞台灯光设计、DMX512、电脑灯、灯光网络协议、舞台灯光设计软件、
Wysiwyg、灯光控制台

2
Abstract

The stage lighting design as part of stage art and alsoas a part of the
performance have its important role and status.Stage lighting is a visual
art,but it is also a highly technical discipline. It not only need a stage
lighting designer has a certain artistic accomplishment,but also has a
professional technical ability which could involved in many kind of stage
departments.

The history of stage lighting technology is not long, but h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The method of the technology is also various. 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stage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lighting
equipments used in various performances, and enrich the creation
means.Appearance of stage light design software powerfully support the
lighting designer in the creation and reproduction. From making lighting
position plan, lighting foucsing plan, lighting effect drawing and even
lighting off-line program, those software provides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theatre work, and also let the lighting designers have more creative
inspi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console provide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lighting design program. This
paper base on stage lighting creative process to discuss technical methods,
and to compare those methods. I hope this paper can have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stage lighting design, DMX512, moveing light, lighting network,


stage lighting design software, Wysiwyg, lighting console

3
目录

绪论 ........................................................................................................................................................... 6
第一章舞台灯光的作用与发展现状............................................................................................ 6
一、从了解舞台灯光的作用选择合适设备 ................................................................... 6
1、照明 ................................................................................................................................ 7
2、再现戏剧情节与情景 .............................................................................................. 7
3、刻画戏剧人物............................................................................................................. 8
4、强调戏剧冲突............................................................................................................. 9
5、对舞台布景和人物服饰进行二次着色和塑造 .......................................... 10
6、参与或独立完成戏剧情节、情境的表演 .................................................... 11
7、灯光对时空的划分 ................................................................................................ 11
二、舞台灯光的发展 ............................................................................................................ 12
1、戏剧舞台用光的起源 ........................................................................................... 13
2、19 世纪舞台灯光的发展 .................................................................................... 14
3、20 世纪舞台灯光的飞速发展........................................................................... 15
三、舞台灯光的现状 ............................................................................................................ 16
1、多样化的灯具选择 ................................................................................................ 16
2、控制协议 ................................................................................................................... 18
3、网络化、智能化的灯光控制台 ....................................................................... 19
4、灯光辅助设计软件 ................................................................................................ 20
第二章舞台灯光设计的应用与规划......................................................................................... 21
一、舞台建模的应用比较................................................................................................... 21
二、灯位图的创建与比较................................................................................................... 24
三、分场布光图的生成与表现 ......................................................................................... 28
四、灯光效果图中的表现能力与比较 .......................................................................... 29
五、离线预编程中的优势与比较 .................................................................................... 32
第三章舞台灯光的操作与运行 .................................................................................................. 36
一、设备配置 ........................................................................................................................... 36
1、灯具的选择 .............................................................................................................. 36
2、灯光附件的选择 ..................................................................................................... 37
3、控台的选择 .............................................................................................................. 39
二、安装、调试、对光 ....................................................................................................... 44
1、进场,装台前的准备 ........................................................................................... 44
2、装台、对光、布线 ................................................................................................ 45
三、编程与再现 ...................................................................................................................... 47
1、编程前的准备工作 ................................................................................................ 47
2、编程 ............................................................................................................................. 48
3、合成演出 ................................................................................................................... 49
四、关于演出资料及文件的管理与保存 ..................................................................... 50
第四章一些技术性课程在灯光教学中的作用之我见....................................................... 51
一、灯具的认识、系统的了解 ......................................................................................... 51

4
二、软件与控台的学习 ....................................................................................................... 51
三、实践演出 ........................................................................................................................... 53
结束语 ................................................................................................................................................... 54
参考书目 .............................................................................................................................................. 55
致谢 ........................................................................................................................................................ 56

5
绪论

舞台灯光设计的发展,早已突破了传统观念,现代舞台技术的日益丰富和多
样化,能使灯光设计师实现美轮美奂的灯光效果以融入到演出中,丰富了舞台创
作的表现形式。
关于舞台灯光设计,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舞台灯光设计需要通过技术手段
来体现它的艺术性。
这些设计手段从演出策划开始一直到演出结束,贯穿始终。包括演出策划阶
段主创人员之间的交流,在设计之前对演出场地的勘察,对可用资源的了解,设
计过程中案头工作所用的软件工具,演出过程中的操作设备及演出之后的备份与
管理等。而在当代舞台灯光设计的过程中,很多技术手段已经开始占据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甚至将直接影响舞台演出效果。这就需要灯光设计师及灯光从业人员
能够深入了解这些技术手段并能加以应用。
舞台灯光设计的技术手段很多,而如何去选择应用很重要。比如选择使用哪
种灯具,是使用换色器还是滤色片,选择什么样的图案,选择什么软件辅助设计,
选择什么控制系统,选择什么操作设备等等。这些工具将会在演出中担任重要的
角色。在选择这些工具之前,设计师首先要了解他们的作用以及它们在演出中能
够完成一种什么效果。对这些技术手段的选择取决于演出本身,取决于创作团队
希望灯光在演出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舞台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当今智能网络化的大氛围中,
舞台灯光这个兼具艺术性与技术性的专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与时俱进的能
力,随时洞察新兴技术与设备的更新,为舞台灯光设计创作做好技术储备。

第一章舞台灯光的作用与发展现状

一、从了解舞台灯光的作用选择合适设备

“灯光是舞台的灵魂”据说是阿皮亚说过的名言,相信几乎所有舞美从业

6
者都听说过,虽然无从考究其出处的真实性,也有很多人怀疑是否言过其实,但
这确实强调了舞台灯光的重要性。没有光,舞台演出也无法成立。
舞台灯光设计是一种视觉艺术。不论是灯光对戏剧气氛的渲染,还是灯光配
合音乐、剧情的情绪变化,都会传达给观众一种视觉感受,从而产生对戏剧情感
的理解、对戏剧人物的联想,以及对音乐的体会。

1、照明

照明是舞台灯光最基本的功能与作用,保证舞台表演的可视性。
每个舞台作品在灯光设计创作之前,设计师们往往要在心里对这部演出剧目
预想一个基本的亮度基调,并且设想整剧希望达到的最大亮度。从而根据预想的
亮度与实际情况去选择合适的灯具与附件。
影响照明功能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光强,而影响光强的几个重要物理因素
也需要设计师铭记于心。
A、 灯具的类型、数量及质量,光源的品种、功率,电源电压、电量、灯具
的投射距离、颜色及角度等。
B、 舞台布景道具、地面、边檐幕及人物服饰的颜色、材质,对光的吸收反
射能力及他们之间的对比反差关系。
C、 舞台空间的大小及观众离舞台的视距也会对观众的视觉造成一定影响。

2、再现戏剧情节与情景

在舞台演出中的舞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灯光设计的风格。“舞美采取
什么样式,灯光设计就需要满足这种艺术效果的要求。灯光设计构思的主导思路
也要沿着这种样式的思路去思考,去处理。”1
比如写实舞美风格中写实灯光的环境与时间表现,写意舞美空间中写意灯光
对环境的渲染。当然在很多时候灯光也需要对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进行渲染,在
写实的剧目与舞美环境中,也会有特殊的剧情需要跳出原有的定势。在这方面,
因为舞美的相对固定性可能会有一定难
度,但是对于灯光来说却是轻而易举。
如图 1,
《古城女人》
“拷打”一场中,
女主角陶贞兰受不住日军的严型拷打,晕

1
引自《舞台灯光》金长烈等 图1

7
倒在平台上,用蓝色与红色的两只电脑灯定点投于演员身上表现她的惨烈与无助,
用带有切割片的电脑灯制造牢狱中的铁窗意境,并进行夸张化,表现监牢的冰冷
与残酷以及突出这位“古城女人”在日本军队压迫下的弱小。
特定环境下,设计师要选择合适的设备来达到自己的设计想法。比如写实灯
光中,常规灯往往是选择较多的对象,既卤素灯。因为它的光谱、显色更接近自
然光,而它的调光曲线也很柔和,能够很好的对自然环境中光线的转换进行模拟。
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卤素灯在低亮度与高亮度的状态下,色温存在一
定差异。而气体放电泡类以及 led 类灯具的光与自然光相比,显色上比较生硬,
给人感觉“演艺性”很强,若是在写实舞美环境中大量应用会让人觉得很跳,格
格不入。在调光曲线上,虽然目前有部分产品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国内
常用的这类灯具,特别是 led 类灯具,大部分还处在调光不柔和的阶段,这就很
容易在演出中造成灯光变化分散观众对剧情本身的注意力。
在并不要求写实的环境中,灯具及其他设备和附件的选择性可能就更加灵活。
比如为了让整体舞台颜色更加浓烈,选择大量染色灯或 led 灯具有意追求非自然
的,纯度更高的光色以突出戏剧感。或者希望通过光束感较强的灯具制造更多的
光束强调空间与构图以及形式感。甚至一些实验类剧目干脆让灯光直接作为“演
员”进行表演。这些特别的构思,光靠常规灯我想将会难以实现,当然这些特殊
效果,仍然不能脱离剧目本身,一个好的灯光设计师,需要永远记得灯光设计应
该服务于剧情,不能让灯光只流于表面。如图 2,晋剧《上马街》写实风格舞美
与灯光,如图 3,《仲夏夜之梦》非写实舞美与灯光。

图3 图2

3、刻画戏剧人物

“通常认为戏剧有四个要素,即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
“演员扮演

8
人物、当众表演和展示故事情节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戏剧,也才能成为戏剧。这
是戏剧的总体特征。”2这表明了演员所扮演的戏剧人物的地位,这也说明了刻画
戏剧人物的重要性。
“人物光是沟通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视觉媒介和桥梁,是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
力的主要手段。人物塑造的如何,直接影响演出的现场感染力和整体演出效果。”
3灯光对戏剧人物进行刻画时要考虑人物的性格、着装、年龄等特质,并且要结

合剧情。不同的光位、光色、光质投于人物都能表现出不同的感受。
在灯光教学中,人物布光作为基础课程,需要让所有的学生能够理解其作用,
掌握其布光手段,因为人物布光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4、强调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情节的组成部分,是两种对抗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
果,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
征。戏剧冲突产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物的行动和内心活动。戏剧冲突来自生活中
的矛盾冲突,但并非生活中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可以提炼成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在
戏剧文学中有不同的表现:
A、主人公与自然力量之间;
B、主人公与另一个人物之间;
C、主人公与社会力量之间;
D、人物内心世界中的两种矛盾力量之间的斗争等。
在戏剧理论中,很多人曾在不同程度上强调戏剧冲突在戏剧作品中的地位和
作用。如伏尔泰认为:每一场戏必须表现一次争斗;黑格尔把“各种目的和性格
的冲突”
看作是戏剧的“中心问题”;
法国戏剧理论家布伦退尔在《戏剧
的规律》中,则明确把冲突作为戏
剧艺术的本质特征;此后很多理论
家同意布伦退尔的观点,遂形成了
解释“戏剧的本质”这一命题的一

图4

2
《艺术概论》第二章、艺术门类论四、戏剧
3
《舞台灯光设计》王宇钢周新阳

9
种观念──冲突说。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长时间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
没有戏剧。
如图 4,
《古城女人》最后一场中,陶珍兰举枪指向日本宪兵队长山岛,开枪
打死了他。全场灯光转为红色,突出本剧高潮,表现“古城女人”在经过一次次
的严刑拷打,一次次目睹日军的残暴屠杀后,从一个柔弱的女子转变为为最后的
坚决与勇敢的女人。
灯光在表现戏剧冲突时,需要控制灯光变化节奏以符合戏剧节奏。每部戏剧
作品,其戏剧冲突的爆发往往代表该剧的一次高潮。而戏剧冲突的爆发一定会存
在酝酿阶段,理解并把握其规律,充分利用灯光设计手段,及各灯具、附件的特
性来表现戏剧冲突。

5、对舞台布景和人物服饰进行二次着色和塑造

在戏剧表演中只要进入到表演空间并被灯光照亮的所有人与物,包括演员、
演员的服装头饰、舞美景物、道具等等都参与到了表演中。这些人与物本身的固
有色与光色相配合,必然将会在其基础颜色上有所改变。
色彩是光的产物,它给予人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可以找到各种专门研究色彩
特性的论著。图 5 参考了海门达尔(Heimendahl)的《光线和色彩》和《弗里
。4
林》(Frieling)的《色彩原理》

图5
4
《戏剧舞台灯光设计》马克斯•凯勒

10
当然这个表格不能代表所有人,也不是那么的绝对,对于色彩的感受,不同
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人群都会有一定差异。
如图 6,
《再唱山歌给党听》
中的一幕,充分利用光色的特
性,用红色和青色分割开平台
上牺牲的先烈与平台下的先
烈雕塑,对他们进行二次着色
以进行区分,既分割了时空,
也刻画了人物,又再现了戏剧 图6

情节与情境。
改变光色的手段很多,通过灯具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如带有色轮通道的电脑
灯,可以混色的 led,使用滤色片或是换色器。设计师需要了解各类灯具与附件
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设备使用于剧目中。

6、参与或独立完成戏剧情节、情境的表演

“运动”是舞台灯光很重要的语言之一,很多时候舞台灯光通过运动能够直
接参与到表演之中,特别歌舞类节目。甚至在一些试验类的剧目中,灯光直接充
当演员来独立完成表演。
如图 7,中国戏曲学院在 2001 年
排演的试验剧目《鸡鸣三省》。在当时
的环境,摇头电脑灯作为新兴灯具,
直接搬上舞台充当演员随音乐舞动,
给当时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
当然,灯光参与演出进行表演不
能脱离剧目本身,舞台灯光的运动与
表演要符合剧情,要符合演出节奏, 图7

要符合音乐变化;要辅助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而不能抢占表演“出风头”。

7、灯光对时空的划分

戏剧表演需要在舞台这个真实的空间中进行虚拟的时空表演。在舞台上如何
做到时空的划分?这可以有很多种手段,通过舞美景物,通过演员的表演,还可

11
以通过舞台灯光的渲染。
舞台灯光的语汇包括光强、
光色、光质、光位、光束、光影、
光区、运动等,设计师通过对这
些语汇的结合运用,表现时间的
变化:如白天、黑夜;春、夏、
秋、冬等,表现空间的分割:如
屋里与屋外,近处与远处等;甚
图8
至表现不同的世界:如活着的与
死去的;真实的与虚幻的等。
如图 8,
《都是我儿子》其中一
场,用布景与灯光表现夜间路灯下
屋外门口的环境与黑暗的小院还有
透出灯光的屋里的对比。强调了屋
子门口的表演区。如图 9,
《宝莲灯》
中用三个光区表现三个不同空间的 图9

表演。如图 10,
《红腰带》里矿
井中矿工们与家中矿工们妻子
的两个空间之间的表演与对比。
因为在戏剧表演中,需要在
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表现无限的
时空表演,这要求设计师能够发
挥自己的创作能力,充分利用舞 图 10

台与有限的设备与条件。因此对于灯光设计师来说,了解这些硬件设施的作用并
能熟练运用其功能极为重要。

二、舞台灯光的发展

舞台灯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电科技的发展,同时戏剧形势的演变,
剧场结构的变革都推动着舞台灯光的发展,而舞台灯光的演变与发展也在一定程

12
度上促进着戏剧形势的多样化。观察和研究舞台灯光的发展,会发现这也同时在
了解灯具的发展历史,在学习戏剧与剧场的发展历史。

1、戏剧舞台用光的起源

戏剧的发展历史悠久,自从有了戏剧,人们已经有意识的利用光的手段服务
于演出。
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如图 11,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在白天进行,利用太
阳的自然光进行照明。直到中世纪时期,
当时欧洲的剧场会举行各种宗教或非宗
教演出,剧场中仍然没有特别的照明方式,
依旧利用自然光白天进行演出。在当时浓
厚的宗教色彩下,自然光如同神一般的存 图 11

在,不能被人造光源所代替。“中世纪的基督徒追溯古代宗教的源头,寻找对光
的看法。例如,哥特式大教堂就是天堂在人间的一种象征,光线投射过彩色玻璃
窗,具化了神的光彩。美,特别是色彩的美,就如同是宇宙的光辉。光,不止是
表面上的、美学的功能,它表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带有强有力的宗教色彩。光
表现了空间的灵魂,被中世纪的学者称为‘勒克斯’,而让我们能感知光本质(勒
克斯)的介质被称为‘流明’”。5当时的戏剧工作者会牢记一天中太阳的不同位
置和光线照射效果,合理安排演出内容,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已经有意识的
去设计光在舞台上的作用。
直到 11 世纪,希腊的剧场演出开始在晚上进行,进入了火把照明的时代。
装着油布火苗的铁框和一种称为爝的专门燃烧物品在舞台上出现,它们类似于火
把,为演出专门设计,在当时同时解决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照明。随着时间推移,
从 15 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剧场开始使用蜡烛进行照明,也开始逐渐有了光位
意识。蜡烛开始被安装在乐池前沿和侧幕两边的架子上,这标志脚光和侧光开始
采用。而在光区控制上,也有过去不加控制的泛泛照亮,转向有意识的将照明范
围缩小到表演区域。直到 18 世纪,油灯的出现取代了蜡烛和烛台。
从 15 世纪到 18 世纪,蜡烛和油灯作为主要的照明手段,虽然在控制方面非

5
《戏剧舞台灯光设计》第 16 页 马克斯•凯勒

13
常不稳定,但是当时的戏剧工作者已经开始思考各种方法使得光源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进行控制以服务于演出。他们利用瓶装有色液体改变光色;用锡皮桶遮罩烛
光,实现切光效果;后来玻璃灯罩发明后,使用彩色玻璃罩使火具有色彩且更加
稳定,不闪烁。
人们不再简单利用自然光去配合演出,而是开始把控制“光”作为一项基本
元素参与到演出中。

2、19 世纪舞台灯光的发展

19 世纪,欧洲开始兴起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文学作品开始主张真实反映历
史和现实生活。在这种思潮下,西方戏剧也朝着现实主义发展。
写实戏剧在内容与形势上,都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不论是剧本还是演员
的表演都更加真实、自然。这使得舞台美术也越来越趋写实,布景的目的是为剧
中的人物创造逼真的环境。“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光线是帮助我们知觉空间的最
重要的标志物,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视觉现象来对
待,或者至少没有把它当作各种物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性质。”6但随着写实布景
的出现与发展,也给舞台照明带来了新的要求,舞台照明也必然趋向更加真实、
自然化。
19 世纪照明光源也有很大的变化。19 世纪初,西方大多数国家在舞台照明
上开始使用以瓦斯为燃烧原料的照明系统。瓦斯灯一般被安装在顶光、侧光和脚
光的位置,并且进行编组,集中由控制台通过控制气体流量来控制照明亮度。 在
同一时期,托马斯•德拉蒙德利用生石灰在用氧气和氢气作用下,加热到白热化
时会发光的原理,将灰光灯(石灰灯)
应用于舞台演出,如图 12。因为灰光
灯(石灰灯)在燃烧时具有一定危险
性,需要专门的人员来进行操作。这
种燃烧光源很容易控制,在当时可很
好的用在追光中被模仿阳光或月光。 图 12
19 世纪中期电灯开始出现在大众视线内,电弧灯的出现逐渐取代了灰光灯
(石灰灯)作为舞台演出的特殊光源,它的光效非常强,能够非常好的模仿太阳

6
《艺术与视知觉》第 432 页,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

14
的效果。1846 年在巴黎歌剧院利用碳弧光源制造太阳效果——将碳棒装在凹面
镜焦点处,发出平行光线通过特制的光芒器所产生的众多光束投在布幕的背后便
产生夺目的光芒。7
19 世纪后期,白炽灯的出现逐渐代替了瓦斯灯、灰光灯(石灰灯)
、碳弧灯。
据记载,1882 年在奥地利举办了一场电器博览会,专门设置了一个剧场,安装
了一套白炽灯的舞台灯具来进行演示。这次的演示,可以看到白炽灯能够通过机
械操作改变光色,还可以通过调光器来控制光的明暗。这次的博览会对使用白炽
灯作为舞台照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白炽灯与之前的灯具相比,
不管是光效、显色、调光控制上,都更加优秀,这让舞台工作者有了更多的构思,
让演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毫不夸张的说白炽灯进入舞台演出,标志着舞
台灯光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3、20 世纪舞台灯光的飞速发展

写实主义戏剧确实让舞台照明设计走向一个高度。但是到了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人们的观念开始变化,戏剧演出的舞台美术开始从写实到非写实发展。
以瑞士戏剧家阿道夫•阿皮亚为代表,他认为“就是要把戏剧完全内在的、诗意
的、音乐的性质表达出来。”8当时的戏剧变革者们不再是注重制造“森林幻觉”,
而是制造“处在森林中人的幻觉”。因此,舞台布景不再是只为了再现客观的物
质环境,而是更加讲究深入到戏剧情感中,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写意的戏剧观
不光只带动舞美的写意化,舞台灯光必然也将受到写意思想的影响,它不再只是
表现自然环境,而是更加注重了光的写意传情。
20 世纪开始,舞台光也更加重视塑形作用。阿皮亚认为:
“舞台布景是塑出
来的,而不是画出来的。”9舞台布景开始不再只是传统的平面绘画,而是走向塑
造立体空间,大量运用平台、台阶以及斜坡这些简练的素材去组织演出空间。舞
台灯光更加注重塑形效果,更加有节奏的去勾勒重点。阿皮亚反对舞台上一切—
—包括每个演员和每样东西都要照亮,他要求舞台光应创造出具有雕塑性价值的
光。10
20 世纪中后期是科技与经济大发展时期,演出形式更加多样化,在这种大

7
《舞台灯光》第 10 页 金长烈
8
《西方演剧史论稿》第 276 页吴光耀
9
《西方演剧史论稿》第 267 页吴光耀
10
《舞台灯光》第 14 页金长烈

15
环境下,舞台灯光也是高度发展,高度被利用的时期。电光源经过不断改进,白
炽灯已经突破了 1000w,并开始广泛的在舞台上应用,各种新型灯具,如紫外
线光源和其他较多种类的气体放电光源等,也随之研发出来并被推广。20 世纪
中期,可控硅的发明与使用,为舞台灯光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舞台
灯光进入了可控新纪元。计算机的发明为舞台灯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20 世
纪后期,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舞台灯具与控制系统中。电脑灯的出现为舞台灯光
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基础与创作灵感,而灯光控制系统也逐渐实现了编程
的功能,并且可以进行储存纪录。20 世纪,特别是 20 世纪中后期,是一个信息
高度发展时代,不论是戏剧文学的发展多样性,还是科技的大踏步发展都不断促
进、催化着舞台灯光的全面发展。

三、舞台灯光的现状

1、多样化的灯具选择

当代舞台灯光设备品种繁多,国内国外的专业舞
台设备公司、厂家也是层出不穷,为舞台工作者提供
坚实的设备物质基础。
目前来看,舞台演出中,卤素灯具仍然占据着很
重要的位置,如图 13。相对与现在舞台上常用的灯具,
卤素类灯具是使用历史较长的灯具,他的许多有点,
很多新型光源灯具仍然无法代替。比如在显色上,卤
图 13
素灯具更加接近自然光,且在调光曲线上更加柔和。
其光学、电学系统都较成熟,品种繁多,如聚光类、泛光类、成像类等,其周边
附件产品种类也较齐全,如滤色片、图案片、遮非、棱镜等等。但是我觉得卤素
灯具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其高耗能的缺点可能将在国家的干预下渐渐被新型节
能灯具所取代。卤素灯今后的发展除了更加提高光效,更加节能之外,还有什么
值得突破的改进?这是行业每个从业人员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不是可以改变卤
素灯在调光时色温不稳的现象,是不是可以将卤素光源与电脑灯结合?

16
电脑灯的发展,让舞台演出更加炫彩夺目,如图
14。从早期的镜片扫瞄灯到现在的摇头电脑灯,电
脑灯从第一次登上舞台,就吸引了所有舞台工作者的
目光,它多通道、多功能的控制让设计师们有了更多
的创作灵感。灯具的开发者们不断和设计师沟通,吸
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电脑灯的功能更加丰富,更
加实用。而近几年光束灯,俗称 beam 的灯具在舞台 图 15

演出中越来越走俏,它强烈的光束感,快速的运
动能力受到很多设计师的青睐,已经成为一种流
行趋势。因为它的高光效,非常明显的光束能给
观众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赋予舞台震撼的形
式感,而它灵活、快速的运动和音乐结合能够完
成很多其他灯具不能完成的动作。
近几年,LED 灯具的发展开始应用于舞台演
图 14
出,如图 15。它与卤素灯具相比,有很多优势和
特点,LED 灯具更环保、节能、发热量小。现在常用的 LED 灯具可以通过红、
绿、蓝、白四个颜色进行混色,可以创造除各种颜色,改变了以往常规灯用色光
时频繁换滤色片或者换色器色彩不够用的现象。LED 的纯色显色纯度非常高,这
是常规灯达不到的。但是这也是缺点所在,LED 的混色总是不自然,特别是黄色
与白色的光,总是很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所以在黄色与白色光的运用上似
乎使用常规灯配合色纸会更加合适。近几年,LED 灯具的调光性能也较前些年有
了很大改进,有些厂家的 LED 灯具的调光曲线已经足够精细,完全可以与普通
常规灯具媲美,起光过程很柔和,几乎看不到闪烁。在色温方面,很多厂家一直
在努力研发类似于常规灯的低色温 LED 以代替常规灯,也有一定的成果。国家
对于新型节能光源的支持也让 LED 灯具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北京长安大戏院
已经改造成为演出灯具和剧场建筑照明灯具都为 LED 的试点剧院,经过几年的
演出实践考验,业界对于长安大戏院的 LED 改造,给予了认可和高度评价。现
在,越来越多的剧院和新建剧场都进行了 LED 灯具的更新。

17
2、控制协议

DMX512 控制协议仍然是现今实用最多的舞台灯光控制信号。目前,舞台上
使用的灯具、换色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特效设备,如烟机、雪花机等都可以使
用 DMX512 协议。
DMX 的全称是 Digital Multiple X,其意思为多路数字传输,是美国剧场技术
协会(USITT)于 1990 年发布的灯光控制器与灯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工业标
准,称为 USITT DMX512(1990)。一个 DMX 控制回路可以最多控制 512 个通道。
后来又发布了 DMX512‐A 协议标准,可以双向传输数据的 DMX,比如控制台在
给灯具输出信号时,也可以收到灯具传回的信息,如错误报告等。
在 DMX512‐A 的基础上,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简称 ANSI)发布了新型的控制协议 RDM,远程设备管理(Remote Device
Management)。RDM 最大的特点在于,除了信息的双向传输之外,它可以通过
控台直接访问灯具并对灯具进行修改。比如装台时,系统连接好后,控台可以直
接访问舞台上的灯具,生成地址码列表,并可以在控台上对舞台上的灯具进行地
址码修改。如果没有灯具灯库,RDM 协议可以访问该灯具的各通道信息并为其
生成灯库。目前,已经有少数灯控台和灯具开始支持 RDM 协议标准,但是 RDM
协议的推广仍需要行业内更多的兼容 RDM 设备出现。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灯光控制领域带来了网络化标准。其主要代表为:ACN
和 Art‐Net。这两种网络控制协议基于 TCP/IP 标准网络协议,都支持同一网络,
兼容不同厂家设备相互通讯和操作。通过网线、光纤和集线器可组成庞大的灯光
控制网络,连接设备更多、连接距离更长、使用更灵活、构建大规模调光系统时,
成本也相对低。一些有实力的厂商也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标准以供自家产品之间的
互相通讯。例如 Compulite 公司的 VC 协议、MA 公司的 MA‐Net 协议、Strand
公司的 Show net 和 High End System 公司的 Hog‐Net 等。这些公司在使用自家
网络协议标准的同时也都支持 ACN 和 Art‐Net,大大提高了灯光控制系统的兼容
性。
近几年,无线 DMX 控制器出现在大家的视线内,它通过一个 DMX 发射器
和接受器实现了设备之间无线连接,在一些大型演出中能够省去大量的系统搭建
时间,节省更多成本。但是该技术还处在不是非常成熟的阶段,虽然有些公司的

18
产品已经具有多波段自适应的功能,但是在一个复杂的演出环境中,我认为还是
难以做到百分百稳定、可靠。

3、网络化、智能化的灯光控制台

随着舞台科技的发展,舞台灯具设备越来越多样化,功能越来越复杂化,必
然要求控制设备的智能化,要有足够的能力管理与控制整个灯光设备网络。
如今,各大主要的灯光控制台厂商不断的在研究新的更加智能化的灯光控台
系统,并已经推出很多功能强大的灯光控制台。如以色列 Compulite 公司的 Vector
系列、德国 MA Lighting 公司的
MA2 系列、美国 High End
Systems 公司的 Hog4 系列、丹麦
马田公司的 M6 系列控台,如图 16。
它们在除了支持自身的网络控制
协议外,都支持主流网络协议
Art‐Net 和 ACN,这让不同厂家的
设备之间能够做到兼容使用。控 图 16

制台的网络化大大扩大了控台所能连接管理设备的数量,通过与 DMX512 协议
兼容的网络节点,可以扩展控台的信号输出口。比如 Compulite 公司的 Vector Red
灯光控制台,它本身具有 8 个 DMX512 输出口,但是通过几个网络节点可以扩
展至 32 个 DMX512 信号输出单位。而 MA Lighting 公司的 grandMA2 系列的 full
-size 控台甚至能够达到 256 个 DMX512 信号输出单位,形象一点说,一个
grandMA2full-size 控台所能控制灯的数量相当于四十四台珍珠控台所能控制
的数量。网络化灯光技术的出现大大的简化了繁杂的灯光线路系统,提高了工作
效率,减少成本,也解放了部分人力。
很多灯光控台厂商研发新设备时也同时基于个人电子计算机,推出了 PC 端
灯光控台软件。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 PC 端灯光控制软件后,通过网络信号转换
器,可以将个人计算机发出的网络信号转为 DMX512 信号,实现个人计算机对
灯具与设备的控制、编程操作。Vector PC、MA on PC、Hog PC 等都是基于这个
概念推出的灯光控制台 PC 版软件,它们与实物控台做到文件的兼容,极大方便
了灯光操作人员可以不受场地、设备限制进行编程或修改灯光程序。为了操作方

19
便,这些 PC 版软件可以与同厂家的便携式扩展操
作面板组合,比如扩展执行器,如图 17。这样的
组合完全可以胜任一次规模不大的演出,相比大尺
寸的控台,这在运输与收纳管理上有更大的优势。
此外,装有 PC 版灯控软件的计算机通过网络协议
与实物灯光控制台相连接,可以设置为备份控台以
图 17
保证现场灯光程序的安全、稳定。

4、灯光辅助设计软件

在舞台灯光设计创作过程中,设计师们会有大量的案头设计工作。曾经的一
段时间,在进行舞台灯光创作时,灯位图、分场布光图、灯光效果图、各类灯光
管理表都需要设计师们手绘来完成。虽然,有坐标纸、灯位图绘制模版这类工具,
但是纯手工的绘制想要达到精准的程度仍有一定难度,全凭设计师的感觉去绘制,
难免会出现差错。特别是灯光效果图,虽然绘画能力强的设计师能够绘制出效果
出色图纸,但是绘制效果往往会与现场有较大出入。而要对设计手稿进行修改,
几乎需要重新绘制,较为费时费力。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各种专业类灯光设计软件开始出现在设计师
的视线内。现在更多的设计师更愿意使用这类软件工具来辅助自己的设计工作,
包括灯位图、分场布光图、
灯光效果图、各类灯光管
理表已经有专业的软件可
以完成制作,并且技术已
经非常成熟。比如加拿大
Cast 公司的 Wysiwyg 专业
灯光设计软件,如图 18 为
Wysiwyg 软件界面。它集
建模、制作灯位图、配线
图、舞美灯光效果图、制 图 18

作灯光工作技术管理表、离线编程等功能为一体,可以辅助设计师从灯光设计方
案构思到演出程序编程以及全过程中各数据的管理工作。每个设计师习惯使用的

20
软件可能并不一样,针对国内,在舞台灯光设计方面,其他较为常用的设计类软
件有 3D maxs、Photoshop、Sketchup、Auto CAD 等,以及一些较有实力的灯光
厂商自己研发的应用于灯光设计的软件,如 MA Lighting 公司的 MA 3D 等。相比
于 Wysiwyg 这类功能齐全的专业灯光设计软件,虽然这些软件的功能可能只适
合灯光设计创作中某一环节的工作,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建模方面,
3D maxs 的强大功能,Sketchup 的快速便捷;图像处理方面,Photoshop 的出图
快速、易于修改;离线编程上,MA 3D 的高质感画面及流畅性等等。
更多的时候,设计师在进行灯光设计创作过程中,会利用各软件的优势,多
个软件综合使用以使设计创作工作更加准确、方便、高效。

第二章舞台灯光设计的应用与规划

前一章提到,现在的舞台灯光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师会借助各设计类软件
工具来辅助进行设计。有灯光专业类软件,如 Wysiwyg、LightingStudio、Martin
ShowDesigner(MSD)等,还有一部分非专业灯光软件,但是能够在灯光设计
中起到辅助作用的软件,如 3ds MAX、Sketchup、Photoshop 等。在这一章中,
我想谈一谈我对这些软件的一些感受与使用心得。我在这些年的学习中,接触使
用过不少软件,而最常用的是舞台灯光设计专业软件 Wysiwyg,所以对它也会有
较多感受,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希望基于 Wysiwyg,谈论国内常用的同类软件
与它之间的比较。
Wysiwyg 是加拿大 CAST Software 推出的一款功能强大的专业灯光设计软件,
名称来源于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所见即所得)
。在当今各个领域内被广
泛使用,已经逐步成为业界的标准。发展到今天,Wysiwyg 可以运行在装有
Windows XP、Vista 和 Windows 7 的 PC 及 MAC 平台上。并且从最初的单一版
本发展为现在的三个级别的多个版本,以适合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

21
一、舞台建模的应用比较

通过用设计类软件建造舞台模型去虚拟一个真实的舞台场景,设计师利用这
种手段可以为设计工作提供一个基础的舞台参考,如此便可以在这个虚拟的舞台
中进行一系列的虚拟创作,如灯位设计、分场布光、现场效果预览、离线预编程
等等,为后期的现场工作预备充足的设计资料。
Wysiwyg是一个非常强大,功能非常齐
全的软件,但是在模型建造方面与专业的建
模软件相比,这并不是它的强项。不过作为
专门为舞台灯光创作而设计的软件,在舞台
建模方面也具备一些其他软件没有的优势。
首先,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系列演出场
地场地模版,如黑匣子剧场、体育场、镜框
式舞台和帐篷。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演出选
择这些基础模版,并对其修改。而它的修改
方式也很方便,只要右键点击模版的属性,
就可以修改舞台的基本信息,如台宽、台高、
台深等一系列数据,如图19,这大大节省了
建造初始基础建筑的时间。而3Ds MAX、 图 19

Sketchup等就需要从空白文件开始建造舞台,即使能够在网络素材库中找到舞台
的模型,但是尺寸不一定符合需求,而要将素材的尺寸修改准确需要一系列的拉
伸、旋转、放大、缩小的工具来进行操作,较为费时费力。
其次,针对与舞台演出,吊杆、truss架、边檐幕都是经常使用的配置。3Ds
MAX、Sketchup中要建造这些基础设施需要通过基本图形来进行创建,比如用圆
柱拉伸成吊杆,用面做边檐幕。这些还相对简单,但是当使用到truss架这类形
状较复杂的物件时,创建步骤就比较繁杂。而Wysiwyg因为是针对演出而设计的
软件,所以吊杆、truss架这些基本素材都可以直接调取,并且可以直接利用吊
杆衍生为边檐幕。其中有一功能,能够将线转化为吊杆,这让异型吊杆的创建异
常简单。并且在Wysiwyg中,Truss架更是自带有专门的素材库,素材库中包含
各类型的truss以供用户调取使用,并且每年软件更新都会同时更新素材库,以

22
保证软件与市场的同步。吊杆和truss架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能直接吊装灯具,
防止像其他软件误操作造成灯具与它们分离而“漂浮”于空中。
而后还有Wysiwyg的图层系统。大多数软件都具有图层系统,包括Wysiwyg、
3Ds MAX、Sketchup。图层系统方便用户对物体的抓取选择、对物体的分类、图
纸更清楚的分类标示等。Wysiwyg的图层系统除了这些基本功能外,与其他软件
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图层
系统,它扩展其能力衍生出
场景功能。场景功能可以将
各个图层进行分组,比如将
图层a、b、c分为第一场,图
层d、e分为第二场,图层f、
g、h分为第三场,以此类推,
如图20。用户可以根据分好
图 20
的场景进行选择,只显示某
一场景所包含的图层,方便了用户在进行分场设计时的工作,实现了所有场次的
所有内容在同一个软件文件中进行设计的可能。若是在3Ds MAX或者Sketchup中,
多个场次的模型若在同一个文件中叠加在一起,虽然有隐藏功能,但是在选取物
体上还是较为麻烦,容易出错。通常用3Ds MAX或者Sketchup进行舞台建模,会
用不同的文件或是在同一文件中创建多个舞台来进行分场设计。
之前提到Wysiwyg模型建造方面能力有限,这是确实存在的问题。相比与3Ds
MAX,它在建模方面并不是太自由,特别曲面模型。3维软件中要想制作带有曲
面的模型,需要通过平面拼接成为曲面,比如创建一个圆柱,它的立面平滑度取
决于立面的分割数量,数量越大,给人的感觉越平滑。但是Wysiwyg在制作模型
时对模型的端点数量有一定的要求,太过复杂的、端点数较多的模型,Wysiwyg
并不能完成。还以圆柱体为例,3Ds MAX中圆柱体立面的分割数量可以达到200,
而Wysiwyg只能达到40。3Ds MAX在建模方面功能较全,创建很自由,几乎是能
想到的形状,3Ds MAX都能完成。但是有时候舞台模型的建造并不需要太过复杂
的模型,而3Ds MAX在做简单图形绘制时较为麻烦,如绘制一个窗户要用“布尔”
运算将其减除,加几条线需要有“连接”命令等等。这个时候或许Sketchup是更

23
好的选择,它做图直观、简洁,易上手。Sketchup建造模型的总体概念是,通过
基本图形变形为需要的图形,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操作命令并不复杂。比如将正方
形变为立方体,只要选中面用鼠标拖动就能实现。而要将正方体变成一个异型的
其他物体,只要在正方体上用鼠标绘制要变形的区域与形状,再用鼠标拖动就能
完成。
Wysiwyg支持dwg.、dxf.、Sketchup.文件的相互导入导出,这让综合使用软
件成为可能。我偏向于简单的不涉及曲面的模型在Wysiwyg中创建,同样简单但
是有大量曲面的模型可以借助Sketchup来完成,而复杂的异型模型3Ds MAX是很
好的选择,最后再将所有模型合并到Wysiwyg中,这样就能使创作工作更加高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模型运算方面,3Ds MAX能力较为强大。比如同一个模
型,相同数量的端点,在同一台电脑里,使用Wysiwyg没有3Ds MAX流畅,并且
在Wysiwyg中对模型的端点数量有一定要求,不能超过1280。若是要导入大型文
件,需要在3Ds MAX中做简化后再进行文件合并。

二、灯位图的创建与比较

在灯光设计创作过程中,制作灯位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份全面、详尽
的灯位总图应该包括所有灯具吊装位置的信息、配线信息、详细的图例、正确的
比例尺、绘制图纸的时间和版本、绘制人的姓名、演出信息、主创团队信息以及
有效的备注信息。其中图例应该包含灯具符号、名称、型号与数量,各类附件及
其他设备的名称、型号、符号、数量;演出信息应包含剧目名称、演出日期、演
出场地、演出单位等。
灯位图对于舞台的施工和灯具的安装起到了提示、提醒作用,合格的灯位图
应该信息越详尽越好,需要做到施工人员能看懂,能够通过图纸正确吊装设备。
灯位图的制作,不同设计师也是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软件工具,也有一些设计
师仍然使用手绘灯位图。手绘灯位图在考验设计师的手绘能力的同时,也考验设
计师对尺寸、比例的把握,但是毕竟人脑不像计算机,难免出现误差。
在生成灯位图方面,较为常用的软件有 Wysiwyg、Auto CAD、Photoshop
等,也可以使用 MA 3D、LightingStudio 等软件。我更加倾向于使用 Wysiwyg。
Wysiwyg、MA 3D、LightingStudio 与其他软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专业的灯

24
光设计软件,他们自带有灯库,Wysiwyg 内置灯库更是多达 20000 多种,几乎
市面上的主流舞台灯具都能在软件的灯库中找到,并且内置灯库中的灯具都能与
现实中的产品对应,包含了这些产品的各项功能和参数。而且这些灯库的灯具在
吊装后除了制作灯位图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之后的设计中进行使用,比
如在 Wysiwyg 的设计模式(DESIGH)中,可以直接对这些灯具进行控制,调光、
换色、换图案、光圈变化、移动等等动作;或者在现场(LIVE)模式中和控台连
接进行离线编程。
Wysiwyg 可以在吊装灯具或安装其他设备、附件的过程中,同时在它的报告
(PRES)模式里生成灯具与设备信息表格,包括设备的型号、数量、灯泡型号、
所用附件等。这些信息在之后的出图报告中可以进行筛选是否加入到灯位图中。
Wysiwyg 在进行图例制作时也是异常简单,
因为设备信息已经在画图过程中自动
生成,并且每种灯具都有自己的符合标准的专属符号,用户只需筛选需要的信息
在图例里显示就可以,然后在灯位图中点击右键插入设置好的图例以完成图例制
作。而且在对图纸进行修改时,这些图表、图例会自动跟随更正,这也让经常需
要修改的设计工作更加高效。
灯具配接是舞台灯光安
装、调试中必然要完成的工
作,在 Wysiwyg 中有为灯具
进行配接的功能,且查看、
管理非常直观、方便,如图
21。配接功能能够经过用户
设置选择显示于灯位图中,
并一一对应每一只灯,每一
个设备。这样,在装台过程
中,工作人员就能够通过图
图 21
纸一目了然的知道地址码的
拨码方式以及如何布线。因为 Wysiwyg 中的设备库完全是按照现实设备的功能、
信息而写的程序,所以它完全可以与控台兼容,进行操作。软件中的设备配接功
能其更大的作用是可以在之后的工作中,与控台连接,控制软件中的设备进行离

25
线编程,并且 Wysiwyg 与某
一些控台连接,可以通过
“Auto Patch”功能,将配接
信息自动发送于控台,节省了
在控台中为灯具配接的时间。
如图 22,Wysisyg 为《魅力西
藏》所做的灯位图。
MA 3D 在制作灯位图方
面比较少用,但是它有其优点。
MA 3D 与控台相连后,控台中
配接的灯具将在 MA 3D 中自
动生成,通过调整位置,设计
师可以得到一个三维的灯位
图。但是若需添加灯具配接信
息或其他标注内容,需要借助
图 22
其他软件辅助。
Auto CAD、Photoshop 在制作灯位图时没有像 Wysiwyg 的灯库、自动生成
设备数据、自动制作图例这些功能。但是它们也有自身的优势。
如 图 23 是
Auto CAD 制作的
灯 位 图 , Auto
CAD 在制图上的
优势是在尺寸、距
离上的绝对精准,
能够完成复杂的
工程绘图。虽然
Wysiwyg 在绘图
的功能上结合了
CAD 与 3D 建模的
图 23

26
概念,但是在计算功能上并不像 Auto CAD 那么全面。Auto CAD 的操作概念给人
的感觉是纯理工的方式,需要通过各种快捷键及公式的计算来代替鼠标操作进行
制图,这能够保证制图上的精准度,一般制作工程图更多的会选择专业的 CAD
类软件。但是也因为使用 Auto CAD 时需要记住繁杂的快捷命令以及各种计算公
式,也让初学者难以上手。在吊装灯具或其他设备时,因为 Auto CAD 没有自带
的灯库,设计师需要自己通过软件绘制,同样灯具信息、配接信息、图例等一系
列都需要设计师自己计算制作。而且这些信息并不能和图纸自动关联,所以在修
改图纸时,不能忘记再次修改这些信息。
Photoshop 是完全另一种概念的软件,它是专业的平面设计软件,其实我并
不倾向于用它来制作灯位图,因为它是纯二维的。而在作图方面它的准确度完全
只能靠软件的标尺来
度量,容易出错。那为
什么要在这里提到
Photoshop?因为还是
有大量的设计师在使
用它来制图,如图 24。
用 Photoshop 制图给
我的感觉更接近手绘,
没有 Wysiwyg、CAD 类
图 24
软件条条框框的限制,
完全随设计师的心意而画,其实这并不适合要求准确度高的灯位图的制作。但是
根据现实情况,有时候某一些演出工期很短、演出形势也较简单,灯位图的制作
并没有那么高的准确度要求,只要求能够表达正确意思,能够看明白灯具类型、
数量、悬挂位置就可以进行装台。这个时候,很多设计师就选择了 Photoshop,
因为它上手很快,绘图迅速,不需要搜索各类灯具、设备,灯具符号也是经常绘
制或下载某个特殊符号代替,并且 Photoshop 的图层系统能够让修改变得很简单
很迅速。
灯位图的绘制是为了让装台、演出、后期的管理更加方便、高效,也能为再
次演出提供依据,所以资料能够越详细越精准越好。但是有时候为了赶工,设计

27
师会草草做图,虽然也能将工作应付过去,但是往往到了要再次演出时才发现当
初的资料不够详尽,有些关键的地方已经没多大映像。所以我觉得不管是什么演
出,各种图纸都应该详细绘制、仔细纪录并妥当保存,即使当时没有足够的时间,
事后也一定要补上,这是为了留底的同时也为以后再次演出做好准备。

三、分场布光图的生成与表现

布光图是基于灯位图基础上需要有详细的灯具投射方向,投射角度,投射对
象的舞台灯光设计图纸。详细、准确的布光图在装台布光时能够起到很好的提示
作用,能够提示装台的工作人员每一只灯的投射方位与对象、光圈大小与虚实、
使用什么颜色的滤色片或图案片。分场布光图也提示灯光操作者在演出中每一场
的灯光投射方向或对象、颜色、图案等信息。
前面提到 Wysiwyg 基于图层系统的场景功能,能够通过对图层的分组,在
软件中编辑演出中每一场所用的布景。这让设计师在进行分场设计时能够在一个
文件中轻易的做到场景切换,而不用创建多个文件。软件中自带的灯库因为其高
度接近现实也让设计
师能够在软件中进行
设计时,提前“试用”
灯具的效果,并结合
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灯
具。并且在进行对光
时,能够高度虚拟现
实,在图纸中绘制出 图 25

精确的投光方向、光圈大小与形状。所以使用 Wysiwyg 能够较为高效的制作精


准的分场布光图,如图 25。
使用 Auto CAD 制作分场布光图与 Wysiwyg 比较有一定的劣势,因为它本身
并不是专业的灯光设计软件,所以没有自带的设备库,即使可以在互联网上下载
到灯具的模型,但是它们仅仅只有外形,并没有可控功能。而要在图纸上表示光
区、投光方向、颜色,只能靠用户通过软件绘线功能手动绘制并进行标注。虽然
经验丰富的软件使用者通过计算以及对灯具的深度了解能够在 Auto CAD 中绘制

28
精确完整的布光图,但是缺少了场景功能与灯库系统,在绘制过程中难免会事倍
功半。而 Photoshop 之前已经提到过用它制图更接近手绘,习惯于手绘制图的设
计师,可能更偏向于使用 Photoshop,但是它的精确度完全不能与 Wysiwyg 或
Auto CAD 相比较,我认为用它制作布光图只能表达示意性的布光效果,若是到
了现场,仍然需要设计师更多的现场表达与尝试。

四、灯光效果图中的表现能力与比较

灯光设计草图和灯光效果图的绘制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灯光设计师在装台
演出前,对脑海中设计的灯光场景进行视觉上的呈现,并向其他主创人员进行展
现和讨论。
在曾经计算机还未普及时期,
老一辈的灯光设计师们需要通过
手绘来表现灯光效果,这非常考验
绘画能力,而且舞台空间是三维的
空间,同时考验着设计师的三维空
间感受,如图 26 为中国戏曲学院
灯光本科学生赵鑫杰手绘灯光效
果图作业。而自从各类制图软件的 图 26

出现,手绘效果图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设计师们开始借助软件的强大功能来辅
助设计,灯光效果图也更多的是使用软件制作。在国内灯光效果图的制作较为常
用的软件有 Wysiwyg、3Ds MAX、Photoshop 等。
Wysiwyg 和 3Ds MAX 都具有材质系统,但是 Wysiwyg 的材质系统并不如
3Ds MAX 的功能全面。Wysiwyg 只提供了几种材质参考,如织物、玻璃、金属、
镜子、纸、塑料等,并可以在提供的默认材质基础上进行透明度与反射度的修改
以达到接近要求的材质效果,如图 27。因为这些提供的材质可修改的范围不够
丰富,有时候一些特殊材质的效果往往较难达到。而 3Ds MAX 的材质系统具有
强大优势,它在提供各类材质模版的同时,用户可以对这些基本材质模版进行丰
富的细节修改,如透明度、反射度、漫反射、折射、光泽度、过滤色、凹凸、环
境光影响、高光调整等等,并且根据预设材质的不同,可调节的属性也有差别。

29
通过对这些材质属性进行编辑、微调,有经验的用户完全可以设置出任何材质效
果的模型。

图 27

在贴图方面,Wysiwyg 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它的贴图只能作用于平面。之
前提到过 Wysiwyg 中的曲面是通过多个平面组合而成的,因此 Wysiwyg 不具备
桶形贴图功能,它的贴图不能作用于曲面,因为它不是单一的一个面。Wysiwyg
之前的版本在进行曲面贴图时,需要借助其他软件对图片进行分割,然后依次贴
于曲面的各个平面上以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虽然到 R28 以后的版本,增加
了图片管理器,可以在软件内部对图片进行切割,并且分配给需要贴图的每一个
平面,但是在组成曲面的平面较多时,这些重复的分配命令就显得非常占用时间,
而且对这些贴图进行材质设置时,效果并不明显。在 3Ds MAX 中就没有这些问
题,贴图可以很轻松的贴于任何不规则的形状物体上,操作方便简单。
但是对于灯光效果图来说,灯光效果才是主体。Wysiwyg 在灯光方面更加贴
近现实。在 Wysiwyg 的设计(DESIGH)模式中,可以对灯具进行各通道的调试,
在现场(LIVE)模式中也可以通过控台的连接对灯具进行编辑,可以虚拟非常接
近现实的灯光效果,如图 28 为使用 Wysiwyg 为《大宇华裳》制作的灯光效果图。
这是 3Ds Max 无法比拟的功能,在 3Ds Max 中虽然也有灯光系统,但是却无法
与现实的灯具相联系,它只提供几种光源类型,如点光源、自由平行光、目标平
行光等。原则上,用户是可以通过对这些基本光源进行调整来让 3Ds Max 中的

30
灯光与现实一致,但是真实操
作时往往只依靠设计师自身
对灯具的了解很难做到软件
中的这只灯完全模仿现实中
的那只灯。不过,也因为其与
现实的灯具没有固定的联系,
光效完全通过设计师的感觉
图 30
去设置,不受束缚,所以可以
设置出现实灯具所不能达到
的效果,比如自然界的阳光、
月光,甚至是更加特效、奇幻
的光效,如图 29。
Wysiwyg 和 3Ds MAX 的
渲染器没有本质的差距,在对
图 28
图像质量进行调整的同时,可
以进行整体光效、大气效果、光影等进行调整。最大的区别在于 3Ds MAX 的渲
染器具有逐帧渲染的功能,通过与软件中摄像机的结合可以制作精细的舞台灯光
效果动画演示。Wysiwyg 的渲染器没有逐帧渲染的功能,但是想在 Wysiwyg 中
制作灯光效果动画视频,还是有方法可寻的。Wysiwyg 每一年都会有升级版的软
件面世,每一个新版本预览窗口的显示效果都会有所改进,现在最新的 R32 版
本在预览窗口上已经达到非常接近渲染效果的显示效果。所以很多设计师也直接
跳过渲染选择直接使用预览窗
口的画面作为灯光效果图,或者
同时借助 Wysiwyg 中的漫游摄
像机配合舞台灯光变化,使用外
部的屏幕录像软件录制灯光效
果动画视频,如图 30,这是与
北京中视节点文化发展有限公
司合作使用 Wysiwyg 制作的某 图 29

31
演播厅的舞台灯光演示视频的截图。
也有很大一部分设计师喜欢使用 Photoshop 来制作灯光效果图,因其出色的
图层系统,能够很快的“拼贴”出灯光效果图。但是它毕竟是二维的平面软件,
要想制作非常接近现实的灯光效果图,有较大难度。虽然 Photoshop 也有 3D 模
块,但是它的 3D 模块只是通过二维绘图以模仿三维空间的效果,最后文件仍然
是平面图片格式。也因其没有三维功能,在制作多角度的效果图时,没办法像三
维软件那样转个方向就能再次渲染,它需要重新绘制另一个角度的效果。但是,
Photoshop 能够外接手绘版,通过手绘制作效果图,手绘能力强的设计师能够制
作风格独特的灯光效果图,这也是三维软件不具备的功能。
我认为灯光效果图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更加接近现实的,为舞台效果做
预览的效果图,这时候 Wysiwyg 是比较合适的工具,因为它更接近真实,更具
有参考价值。另一种是为了展现概念,表达创作理念的效果图,用 Wysiwyg 能
够在不脱离现实的情况下制作出效果眩目的效果图,而 3Ds MAX 在表达概念和
理念的时候则更加自由,没有限制。这就需要设计师视实际情况与目的,选择合
适的软件工具来辅助自己的设计。

五、离线预编程中的优势与比较

当设计师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设计想法,并已经确定了灯位总图和分场的布
光效果以后,就可以通过专业灯光设计软件与控台相连接,进行离线灯光程序虚
拟编程。
在使用传统的灯光控制台进行对
光、编程、调光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
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有时候设计师希
望在演出排演之前就开始进行灯光的
编程,能够在排演之前为演出提供一个
灯光预设程序,但是没有灯具、没有灯
控台而无法实现,只能到了现场再进行
操作。又比如创作团队希望在排演之前
看到一些虚拟演出的舞台灯光效果,传

32 图30
统的方法只能提供一些静态的灯光效果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灯光控制领域,设计师的理
想已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舞台灯光虚拟离线编程软件出现在设计师的视线里。
通过软件虚拟演出现场的灯光变化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提前“预览”舞台演出现
场灯光效果,也更好地向主创团队展示灯光效果的现场画面感,而且还可以在技
术合成阶段节省灯光程序编程的时间。
Wysiwyg 在离线编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当下市场主流的灯光控制台基本
都能够在软件本身自带的设备库中找到。比如 Compulite 公司的 vector 系列控
台、MA lighting 公司的 Grand Ma 和 Grand Ma2 系列控台、High End Systems 公
司的 Hog 系列控台等等。这些控制台能够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连接,实现对软
件中的设备进行控制、编辑,进行离线编程。并且,因为软件中的设备与现实的
高度一致性,使储存的控台程序在搬上实际舞台后,经过合适修改完全可以应用
于实际演出。但是,在进行软件与控台连接之前,需要安装这些控台相应的连接
驱动的插件。当然,Wysiwyg 的灯控库也不是万能
的,并不是市场上所有的灯控都能够在软件中找到。
为了能够兼容各种控台,Wysiwyg 在设备库中配置
了 Art‐net、wyg‐it 等虚拟附件工具,能够与现实中
的这些信号处理工具进行连接,这样软件中没有的 图 31

控台,也可以通过 Art‐net,如图 31、wyg‐it,如图


32 等工具与 Wysiwyg 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几乎所有
的控台都能够与 Wysiwyg 兼容、连接并进行离线编
程。 图 32

LightingStudio 是一款针对灯光效果动画演示的软件,同时,它也能完成离
线编程的任务。并且通过 USB DMX512 信号转换器可以与各种控台相连接。它
的优势在于 LightingStudio 能够导入音频文件,并在软件内部进行动画渲染,配
合控台对灯具的控制,可以直接输出舞台灯光动画演示视频。
现在较为常用的还有 MA lighting 公司研发的 MA 3D 软件,如图 33,它是
针对公司自己的产品 Grand Ma 系列控台所研发的舞台灯光虚拟离线编程软件。
软件的针对性较强,通过以太网与 Ma 系列控台的连接很方便,只需要通过设置

33
灯光控制台与 MA 3D
软件所在的计算机的
IP 地址,保证在同一号
段,就能进行连接设置。
不需要像和 Wysiwyg
连接时安装连接驱动
的插件。
Wysiwyg 和 MA
3D 在进行离线编程时 图 33

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针对舞台灯光设计而研发的软件,专业性较强,
软件内部都自带有强大、丰富的灯库,以及舞台上常用的设施,如 truss 架、平
台、台阶、乐器等。能够非常真实的虚拟舞台灯光的效果与变化,在软件中灯具
型号与吊装位置和现实舞台一致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为舞台演出进行离线预编程。
Wysiwyg 相比于 MA 3D,它的功能更加全面,此处仅以我的感受列出以下
几点。
A、Wysiwyg 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就与控台的连接方面,它不单单只依附于
某一类型控台。通过软件内部的预置灯光控制台,能够与大部分的主流控台相连
接。部分控台在 Wysiwyg 中没有预置的虚拟控台,但是通过 art‐net 经过信号转
换仍然可以与软件相连,即使没有网络功能的老一代控台,也能够通过 wyg‐it
连接 Wysiwyg。而 MA 3D 是基于 Grand Ma 系列控台而研发的软件,只能够与
自家公司的 Grand Ma 和 Grand Ma2 系列控台进行连接。
B、Wysiwyg 在 R28 以后的版本增加了运动轴和运动框架的功能。运动轴具
有单轴的运动方向、运动距离以及旋转方向、旋转范围的属性,而运动框架是在
三维空间中,基于 x、y、z 轴对这些属性进行控制,达到任意方向运动。它们可
以附加于软件中创建的物件,如舞美景片、平台、人物、吊杆、truss 等,通过
对运动轴的控制达到控制这些物件的效果。为什么要在离线编程里谈到这点?因
为在 Wysiwyg 中,可以对运动轴进行 DMX512 地址配接,如此就可以通过控台
对运动轴和运动框架进行控制,以达到对舞台上的场景进行切换。MA 3D 没有

34
这样的功能。
C、新版本的 Wysiwyg 具有摄像机漫游功能,在软件中可以对摄像机进行路
径设置,可以设置多个摄像机的拍摄目标,以及摄像机移动速度。在离线编程结
束后,可以结合软件中的摄像机录制多角度的舞台灯光效果动画视频。这是在
MA 3D 中没有的功能,在 MA 3D 中若需要转换舞台角度,只能手动通过鼠标旋
转舞台。
D、Wysiwyg 和 MA 3D 都能对预览画面的画质进行调整,通过调整画面的
明暗对比度,光束的质感与强弱可以调整到非常接近现实的画面。而 Wysiwyg
的预览画面设置窗口中,更可以进行烟雾模拟设置,能够设置非常真实的烟雾效
果,甚至是烟雾的动态效果。
如图 34,这时中国戏曲
学院灯光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使用 Wysiwyg 离线编程制作
的音乐小品作业截图。
当然,MA 3D 也有比
Wysiwyg 更加有优势的方面。
A、因其是针对 Grand Ma 图 34

系列控台研发的软件,它与 Grand Ma 系列控台的契合度很高。MA 3D 与 Grand


Ma 系列控台连接后,在控台里进行灯具配接的同时,MA 3D 里将自动同步生成
灯具,不需要像 Wysiwyg 中手动从灯库中寻找灯具。并且,生成灯具的位置能
够与控台中“stage”功能中的灯具吊装位置自动同步。
B、也因为 MA 3D 针对性更强,不像 Wysiwyg 的功能那么全面,它撇弃了
更多与离线编程无关的程序与功能,使得整个软件更加“轻巧”,在进行画面渲
染时运算量也更小,相比于 Wysiwyg,MA 3D 对计算机配置要求并不高。针对
相同的演出,相同的场景,同等数量的设备,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当虚拟场景中
的这些设备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布景复杂到一定程度,在 Wysiwyg 可能已经出
现“卡”的现象,但是 MA 3D 仍然能轻松、流畅的演示灯光效果。

35
第三章舞台灯光的操作与运行

舞台演出是现场艺术,同样舞台灯光也是。前期的案头设计工作最终要落实
到舞台上,通过舞台演出展现在观众面前。不管是前期案头的设计工作还是在舞
台现场的安装调试工作都是为最后的演出而服务。现场的工作包括设备的配置、
安装调试、再现与编程以及最后演出资料的管理与保存。

一、设备配置

通常设备的选择是与前期设计同时进行的,设计师需要提前了解可用的设备,
了解这些设备的特性并进行选择。

1、灯具的选择

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了现在灯具选择的多样化,从光源的分类,有卤素灯、
气体放电灯、LED 灯等;从光质分又分为聚光灯和泛光灯;从操控性又分为常规
灯、摇头灯、追光灯等。如何选择灯具,需要设计师根据剧目本身以及自己的设
计思路来选择。
如图 35,山东梆子《古城女人》
在进场与尾声中的城墙布景,它位
于舞台后区的平台后,天幕的前区,
由两道硬质墙片前后错开,上下错
落悬挂组成。整个城墙景片给人的
视觉感觉是自左上角至右下角斜穿
过舞台,给人形式感较强,而景片 图 35

上的砖石肌理也很丰富。所以从一开始拿到舞美设计图,设计师就确定了要顺着
墙片的方向,从侧面斜着投光于城墙片,这样能在照顾整个景片的照明下更加突
出城墙片的肌理。当时演出的剧场配备有电影回光、2000 瓦的螺纹聚光灯、碘
钨灯,一开始选择的是使用四只电影回光灯配置换色器。当时灯具并不是吊装在
吊杆上,因为吊杆离景片距离太近,容易投光不匀,也会使投光面太小,所以选
择将灯具吊装于上场门的二层马道上。因为投光距离远了,需要亮度更高的灯具
来完成这个任务,所以选择了回光灯,而不是螺纹聚光。而回光灯的光质比螺纹
36
聚光更硬,更能突出城墙片的肌理感。
经过几次演出后,设计师将四只回光灯替换成六只 LED par 灯。因为 LED par
灯具有混色功能,省去了换色器的安装以及换色器的布线,更重要的是 LED par
灯的蓝色更纯,更适合《古城女人》进场光时的气氛。而且与电影回光灯相比,
它的体积更小,更能够符合安装时尽
可能与景片在一条线上的位置,让城
墙片的肌理效果更强。
如图 36,在《菏泽 2013 春节晚
会》上,LED 大屏后方布满了 LED par
灯来充实空白的区域。吊装这些 LED
par 灯的目的与照明无关,只是为了 图 36

让灯具的灯头点缀画面。其实能用的灯具很多,选择 LED par 灯是因为,它体积


小,能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它的灯头显示明显,颜色变
化丰富,编辑跑灯、换色、
频闪简单方便。而现有,更
多功能更全面 LED 灯具的面
世,让设计师在设计时有了
更多选择。比如更加眩目漂
亮的灯头,能够迅速动作的
摇头 LED 等等,如图 37,
这些都让设计师能有更多的 图 37

设计空间和可能。

2、灯光附件的选择

灯光附件的选择包括遮扉、换色器、滤色纸、图案片。这些附件除了现成的
选择之外,某一些还可以通过厂家进行专门的定制以达到设计师的设计目的。
遮扉一般用于不能调焦且光束角较大的灯具,如螺纹聚光灯、碘钨泛光灯灯。
他们的作用是通过调整遮扉的四个挡片,遮挡灯具投出的多余的光,避免“野光”。
在演出中使用色光是很常见的手段,电脑灯和 LED 灯具基本上都具有换色

37
功能,而常规灯就需要使用换色器或滤色纸让白光成为有色光。国内常用的换色
器一般为八色与十一色,不同厂家的换色起采用的颜色与色序也有不同,设计师
也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合适的颜色与色序。换色器作为经常重复使用的附件,一般
情况下会选择使用常用颜色,它换色灵活,舞台上经常需要换色的常规灯具一般
选用换色器,这样减少了灯具的吊挂数量,节省了吊装空间。如图 35,前面提
到《古城女人》的城墙片,一开始的回光灯选择使用换色器而不是滤色纸便是为
了提高灯具使用率。虽然城墙片在整个演出中只用了两次,但是使用的是不同颜
色。如果用滤色纸,就需要安装八只回光灯,而使用换色器则只需要四只回光灯,
也节省了吊装空间。滤色纸的颜色繁多,基本上除了黑色,什么颜色都有。一些
特殊要求的颜色,就可以通过使用滤色纸来达到目的。
如图 38,《晋德裕》
第三场“烧油”,所有的
灯具转为红色,配合着油
壶道具上的“火焰”,表
现整个烧油的场景。天幕
区的“长城”纱幕后面是
米白色的丝质幕布,为它 图 38

投光的是八只电影回光灯加上红色的色纸。为了让烧火的效果更加真实,我们将
红色的色纸切割成多个条形的形状,错落的拼接在一起,制造空隙,让回光灯隐
隐露出橙色光。同时,配合上舞台上的工作人员抖动丝质幕布,仿佛真的是一场
熊熊大火在舞台上燃烧一般。
现在常用图案片的灯具有电脑灯和成像灯,因为图案需要硬光质才能体现,
通过对图案的叠加,虚实的调整,能够表现不同的效果。不同厂家的图案电脑灯,
图案不一样,图案的数量也不一样,每个厂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图案,在选择使
用哪个型号的电脑灯时,有时候图案也是参考的因素之一。成像灯因其出色的成
像效果,在使用图案片时能够非常清晰的表现图案,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来调
整图案的虚实效果。其图案片的发展也很成熟,图案很丰富,一般情况下都能满
足设计师的需求,即使有特殊需要,也可以通过厂家进行定制,甚至可以自己制
作。

38
如图 39,这是《仲夏夜之梦》
中的一场,夜晚,仙女们在森林
中嬉耍的场景。为了表现奇幻的
感觉,整个舞台以深蓝色为基调,
侧光用偏紫的玫红色从侧面横扫
舞台,而整个舞台的点睛之笔在
于洒满舞台的星星点点的光斑。
图 40

这些光斑是由面光的和耳光位置的电脑灯所
投射的。在前期开始设计时,设计组就选择了
使用图案电脑灯来代替成像灯,因为电脑灯更
加灵活。然而任何电脑灯也没有类似这样图案
片,为了能让舞台能够更加美轮美奂,设计组
选择设计图案进行定制,最终让舞台有了更加
丰富的呈现。如图 40,这是为《仲夏夜之梦》
图 39
定制的电脑灯图案片。

3、控台的选择

灯光控制台也经历了从模拟控台到数字化控台再到网络化智能控台的发展。
灯光控制台主要作用是操作调整灯具参数、编辑储存灯光程序、演出回放与管理
等。如今,灯光控制台除对灯具的操作和管理外,还可以配接视频服务器等设备,
实现对演出中视频的控制,切换,转场,叠加等,操作方便,稳定性强。灯光控
制台除还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协议与灯光设计专业软件配接,控制、操作管理软件
中虚拟场景和灯具,实现离线编程。方便操作人员提前熟悉灯光程序,提工作高
效率。
现在国内能选择的灯光控制台很多,较为常用的灯光控制台有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MA lighting 的 Grand MA 系列、High End 的 hog 系列、Avolite 的
Pearl 系列、Strand 的 500 和 Palette 系列等。
每一种控台都有其特性,有自身的优势,在这里我想以我的了解基于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控台,就几方面对某几种控台进行比较。

39
A、操作感
新一代的控台,在操作面板
方面与传统的控台有很大差别。
以 CompuliteVecter Red 为例,如
图 41。在操作面板上,它与传统
灯光控制台最大的区别,不是硬 图 41
件操作键盘与重放推杆,而在于
它的软件面板。它具有三个触摸显示屏,每
一个显示屏都能够通过自定义设置,显示用
户需要的窗口。比如电脑灯属性、常规灯属
性、组、cue 列表、灯具分布图、时间线、
预置素材、重放杆等等。用户可以根据现实
情况选用常用的窗口,并可以调整窗口位置、
大小,让使用更加顺手。用户也可以对这些
图 43
窗口中的内容进行重命名,非常直观。另外,
CompuliteVecter Red 还可以外接三个显
示屏,为复杂的灯光系统做准备。MA
lighting 的 Grand MA 系列如图 42、High
End 的 hog 系列如图 43 等,这类新控台
都遵循这个概念,让操作更加人性化。
Vecter Red 区别于他们在于,它是
图 42
Windows 系统,让初学者能够很快适应它
的基本操作方式,而新版的操作系统更是添加了中文语言,能够进行切换,更加
直观。这几个控台都使用的电动推杆,能够记忆推杆的位置,在进行翻页时,不
出现错误。并且,它们的重放推杆与按键可以进行功能设置,根据用户的习惯与
演出的需要,重新定义它们的功能,比如淡入、淡出、亮度控制、频闪等,甚至
可以对推杆进行组合,设置成为 A/B 杆。这几个新型灯光控制台,他们在操作
概念上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在控制命令语言上稍有不同。

40
老一代的灯光控制台在操作上没
有这些功能,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
特点。像 Avolite 的 Pearl 系列控台,
如图 44,它标志性的翻页滚轮是其他
任何灯光控制台都不具备的。虽然在硬
件上只有十五个重放推杆,但是通过滚
轮的 A 至 J 页与翻页按钮配合,能够达
到 450 个重放推杆。而且滚轮式的翻
页方式,使得翻页目标大了,防止了很 图 44

多因为快速切换灯光场景时的翻页误操作,滚轮翻页的手感也受很多操作者的青
睐。Pearl 系列的六十个光路推杆也是其特点之一,整个控台,光路推杆占据了
一半的空间,通过翻页,可以达到 240 个光路推杆。在小型演出中,这些推杆
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相比于键盘敲号找灯,光路推杆让操作者能够非常快速的
指定灯具来进行操作、编辑。然而,对于稍大型的,设备使用较多的演出,这
240 个光路推杆就显得不够用,而且 Pearl 系列控台无法通过键盘敲号找灯,要
想掌控全场的设备,只能通过并号或者配置多部控台。在当今,不断出现的更新、
功能更强大的灯光控制台,让 Pearl 系列灯光控制台在大型演出面前没有了竞争
力。
B、系统连接
“对于任何灯光系统而言,灯光控制台就是’中央神经系统’。”11灯光控制台
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
当代灯光控制台开始向着网络化发展,大多灯光控制台在开始具有自身的网
络协议外也开始支持主流网络控制协议 Art‐Net 和 ACN。网络化让灯光控制台对
所能连接管理设备的数量大大扩大了。比如 Vector Red 灯光控制台,通过几个
网络节点可以将它本身具有的八个 DMX512 输出口扩展至三十二个 DMX512 信
号输出单位。而 MA Lighting 公司的 grandMA2 系列的 full-size 控台甚至能够
达到 256 个 DMX512 信号输出单位,这些是老一代的控台无法比拟的。像 Avolite
的 Pearl 系列控台只有四个 DMX512 输出口,要想达到 grandMA2 系列的 full-

11
《戏剧舞台灯光设计》第 147 页马克斯•凯勒

41
size 控台的输出数量,需要连接四十四个 Pearl 控台。网络化灯光控制台大大的
简化了繁杂的灯光线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成本,也解放了部分人力。
通过网络连接,也让
灯光控制台能够有更多
的外延设备,如图 45。
大多数灯光控制台厂商
还会提供灯光控制离线
PC 版软件,一般情况下
都能够免费下载到。这些
PC 版软件除了供平时练
习与离线编程外,在现场
演出时也可以通过网络,
连接专用信号输出转换 图 46

器成为完整的控台。像 Compulite 公司
与 Grand MA 公司还专门为 PC 版控台
开发了扩展执行器与扩展编辑器,如图
46,让 PC 版控台在操作时更加方便。
这样,PC 版控台完全可以单独进行演
出,相比较体积较大的灯光控制台,控
台软件与便携式控台操作面板的组合
在功能上并不比大型控台少,且体积小, 图 45

运输方便,也逐渐成为灯光控制台的另一发展方向。另外,通过网络协议还能将
装有 PC 版软件的计算机与主控台相连,设置成为热备份控台,在保证现场灯光
控制系统的稳定之外,也减少了备份系统的成本。另外,像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MA lighting 的 Grand MA 系列控台等,还专门研发了基于苹果系统和安卓
系统的手机终端控制软件,通过无线网与控台进行连接,就能对系统内的设备进
行控制,这让现场的工作能够更加自由、方便,操作者告别了被“困”在灯控区
的尴尬状态。
C、功能

42
随着舞台灯光科技的发展,灯光控制台在功能上也越来越全面。
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常规灯与电脑灯专门配置有专业的控台分别对它们
进行控制。现在常规灯控台与电脑灯控台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甚至已经不再专门
的区分,大多数控制台都具有控制电脑灯、换色器以及调光控制的功能。像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MA lighting 的 Grand MA 系列、High End 的 hog 系列
控台等都是基于这种概念研发的控台,它们功能全面,几乎舞台上所有遵循
DMX512 协议的设备都能够进入到它们的系统并被控制、编辑、储存,而且操作
方便。
这些新控台能够在控台中制作灯位图,并且能够通过灯位图进行选灯。比如
Grand MA 系列的 stage 功能,Vecter 系列的 topo 功能。MA 的 stage 与 Vecter
的 topo 相比,它们存在着不同。Stage 是三维的灯位图,如图 47,能够很直观
的看到灯具的前后、上下位置,在有灯具叠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旋转舞台改变
视角,在对灯具进行编辑时还能很直观的看到灯具投光的方向与颜色。而 topo

图 47 图 48
是二维灯位图,如图 48,要让所有的
灯具在一张灯位图上展现还能方便选灯,需要在 topo 里有意的将叠加的灯具错
开摆放。topo 中也能表现灯具的颜色,并且每种类型的灯具都有其特殊的符号,
方便区分灯具,而 MA 的 Stage 中所有的灯具都是以方块表示。但 Vecter 的 topo
因其是二维灯位图,所以表现不了灯具的投光方向。
灯光控制台只是针对灯具的控制已经满足不了当下演出越来越复杂的设备
配置,它们也开始可以对 LED 显示屏进行控制。比如 Compulite 的 Vecter 在 3.20
R04 版本以后,增加了连接视频服务器的功能,通过控制视频服务器来控制视频
播放。又比如 High End 的 hog4 控台,它独有的 Media Picker 文件浏览功能,不
仅可显示媒体服务器中视频文件的第一帧,还能够支持视频素材的点击播放,从

43
而在服务器及灯光控制方面赋予控台更高的方便性和灵活性。灯光控制台能够直
接控制视频有很大的意义,这让灯光程序与视频播放更加同步,让现场演出程序
更加流畅。
在演出中,灯光控制与音乐的结合尤为重要。很多控台操作者都有这样的经
历,很难找准与音乐同时起的第一个灯光程序的时机。而现在很多的控台都有
MIDI 触发功能,能够通过程序触发音乐播放,这样就能让灯光程序与音乐更加
同步。像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MA lighting 的 Grand MA 系列这样的控台都
会有这样的功能。它们还具有另一项功能:时间线,如图 49,这是 Vecter 中的

图 49

时间线界面。时间线能够将演出中使用的每一个 cue 进行录制,就像录像一般,


并在时间线中对 cue 进行触发时间上的调整,设置完成后,点击播放按钮就能自
动触发录制在时间线中的灯光程序,并且每一次播放都能在时间上非常精确的一
致。时间线的功能在固定演出模式中的作用非常大,比如歌舞类演出,因其音乐
的固定性,时间线的精准度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的失误与误差。
对于灯光控制台的选择,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确定演出
中将使用什么灯具,常规灯还是电脑灯还是两者皆有,是否要控制其他设备,如
视频服务器;其次,不同类型的设备是分开多人控制,还是集中到一个控台中控
制;然后,确定演出的规模,使用设备的数量,占用通道的数量;最后,了解操
作人员对设备的熟悉度,习惯使用哪种控台。

二、安装、调试、对光

在一系列的案头设计与设备配置工作的完成后,灯光工作团队开始进入舞台
现场工作。

1、进场,装台前的准备

当演出设备到达现场后,工作组需要对设备进行核对、清点、检查,并在开

44
始装台前,将设备分类分区放置,方便在之后的工作寻找、拿取。
虽然在前期设计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场地情况,但是在进行装台前向剧
场负责人询问与确认一些信息还是很有必要,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A、明确演出场地的灯光负责人与舞台装置负责人,方便在工作中进行有效
交流。
B、询问舞台机械的使用情况,包括吊杆、吊笼、升降台、假台口等舞台设
备的功能参数(速度、运行、载荷等)和硅箱电源的限定载荷,以及明确使用的
权限要求和安全警示要求。
C、提供灯光部门的装台计划,包括总灯位图、灯光设备清单、借用剧场设
备清单,以及灯光部门进场、装台、技术合成的时间计划表。提供灯光团队工作
人员的数量和大致的岗位分布。
D、询问剧场灯光装台工作中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如布线方式、有无限用的
灯具等。

2、装台、对光、布线

在装台工作中,任何部门都应该按照规范的装台程序正规操作,灯光组管理
者应该合理规划装台工作,合理分配人员。在此,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工作中装台
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A、在开始工作前,架置好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无线耳麦等,保证工作中
沟通的流畅。
B、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吊装上空的设备,如吊杆上的灯具。因为在大
部分情况下,各工作组会同时进行工作,比如舞美组和音响组,所以舞台上需要
大量的工作空间,并且情况允许下需要在舞台台面上的大型装置搭建之前进行,
才能不受舞台繁杂工作环境影响下增加吊装难度。不建议在开始阶段安装吊笼,
因为吊笼在舞台两侧位置,安装时需要下降,而往往开始阶段是装台最繁忙阶段,
容易造成其他设备的运输困难。
C、优先安装容易与装置或布景有冲突的灯杆。因为,很多时候在舞台布景
和装置安装完成后,某些吊杆将受到影响不容易升降。
D、在允许的情况下,吊装完成的设备经过开机、测试,没有问题应该尽量
上升,不要影响舞台台面工作。

45
E、完成以上步骤后,在安装其他位置的设备时需要注意是否和其他人员、
其他部门有冲突,应优先选择不存在冲突的位置进行工作。如面光、耳光、吊笼
位置。
F、在整个装台过程中,各部门应该有效沟通,尽可能防止冲突,防止错误、
防止返工。
G、电源线、信号线在遵守剧场布线规章前提下,尽量沿着边缘布线,不要
妨碍演员、道具、舞台装置上下场。尽量隐藏线路,裸露于台面的线路,应用盖
线板隐藏。尽量不从观众席走线,若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需要做好安全措施,
如绕过出入口的门,从上面布线,沿着墙角布线并固定。尽量用长整线,有接口
的地方,需要确认是否结识,做好保险。
H、连接信号线时,需要注意哪几组灯应该串在同一条 DMX512 里,哪些灯
应该避开同一线路,要注意每一条线路不能超过 512 个通道。
I、对光时要注意防烫、防电、防止炸泡,做好高空作业保险。对光人员与
指挥人员应该装备好沟通设备,保证有效沟通。对光人员需要准备好工具,随身
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J、在允许的条件下,只点亮需要对光的灯具与参考灯具,防止其他光源的干
扰。当需要对特定场景布景进行对光时,与舞美组协调工作,征求配合。
K、工作组在工作中应该分工明确,在完成自己的本职任务后,应该尽可能
的帮助他人工作,加大效率。
L、在工作中,
任何部门的任何人
员,只要进入工作环
境,就需要遵守该场
地的规章制度,严格
遵守安全守则。如图
50 为中国戏曲学院
关于在剧场进行实
习实践的安全管理
规定。
图 50

46
三、编程与再现

1、编程前的准备工作

编程是整个舞台灯光设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体现整个演出
中舞台灯光的内容。在开始正式编程之前,灯光控制台操作人员需要做一系列准
备工作:
A、配接
配接前应该确定哪些灯具是多对一(多个硅号配接一个灯号),哪些灯具是
一对一(一个硅号配接一个灯号)。多对一的灯具一般为常规灯,需要注意配接
到一起的灯具,在操作时只能同时同步操作,要确认哪几只灯配接到一起能够方
便之后的编组与操作。对与之前有过离线编程的演出,需要将剧场的硅号配接到
灯光程序中对应的灯号,才能不影响预编的程序。
B、为灯具编组
对经常同时使用的灯具进行编组,方便编程操作时对多个灯具的选择。比如
对面光进行前区、后区的分组,将逆光从前至后的分组,以及吊笼、天地排、耳
光等根据需要进行分组。
C、预置素材
素材主要针对电脑灯,操作者可以对电脑灯进行素材的预存。比如常用的位
置、图案、颜色、光圈等等。如图,这是《古城女人》中的场景,这个场景的树
和房子出现在很多场中,所以对专门为他们投光的六只电脑灯进行编组,并预存
了位置和颜色的素材,当再次使用时只要选取组和素材就能完成设置,省去重复
工作的时间。另外,在歌舞演出中,经常使用的特殊效果也可存在素材中。编组
和素材的预存能够为之后的编程工作大大提高效率,减少重复按键。
D、绘制灯号灯位图
在进行编程的时候,虽然现在的很多控台都有灯位图系统,非常方便在编程
中进行选灯,但是仍存在一部分灯光控制台,并没有这样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
操作者应该绘制纸质灯位图,并做好一对一清晰的灯号标识,作为叫灯时的参考,
避免手忙脚乱找不到灯。

47
2、编程

在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开始进入正式编程的工作。
在编程的时候需要在 cue 与 cue 之间预留位置,因为有时候在对程序进行修
改时会根据需要增加程序。还有一般情况下,编程会从开场开始以正常顺序往后
进行,但是也不排除因特殊情况不按场序编程,比如舞美布景不方便换场或是导
演选场为演员排戏。这时候控台操作人员也应该在 cue 与 cue 之间预留位置,为
还没编程的场做准备。现在很多的控台具有 Qlist(程序列表)功能,一般情况
下在 Qlist 中的每个 cue 的标号都能加小数点,例如 Compulite 的 Vecter 系列的
控台,支持 cue 小数点后两位,也就是说控台已经自动为将要增加的 cue 预留了
99 个空位,但是为了方便操作建议手动留空,不使用小数点。而像 Avolite 的
Pearl 系列没有 Qlist 功能的控台,则需要为可能增加的 cue 预留重放推杆。
电脑灯和换色器等设备在进行程序切换时会有位置与颜色的改变,如果在灯
具点亮的情况切换程序,会造成明场下灯具“扫过”舞台或换色“刷色”等现象。
为了不出现这种状况,在编程时需要对这些将要进行程序切换的灯具储存暗场。
既为下一个程序中有灯光切换的灯具预存一个程序,这个程序中包括这些灯具的
位置、颜色、光圈、焦距等等信息,但是亮度为 0%。这样就能在这些灯具起光
之前,使他们到达预定位置,在起亮之后不会破坏画面。当然,有时候演出中的
特定场景需要看到这些灯具转换程序时的过程与状态,比如歌舞类节目就经常使
用这样的手段,这就不需要使用暗场。
大部分情况下,不同类型光源的灯具的起光曲线并不一致。比如在同一个 cue
中储存了常规灯、电脑灯、LED 灯这三种灯具,在重放这个 cue 时,可能会发生
LED 先亮,然后是常规灯,再之后电脑灯才亮。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可以对几种
灯具进行拆分存 cue,以达到尽量一致的状态。当然这不是针对本身就要这种错
开起光效果的情况。
针对习惯使用“Go”的灯光控台操作者,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为每个 Cue
编辑淡入淡出的时间,设计师与操作者需要充分考虑合适的用时,并进行试验。
在编程过程中导演与设计师,设计师与灯光控制台操作人员的交流十分重要。
设计师在告知每个 cue 需要储存的内容之外,要明确说明这个 cue 的契机,操作
者需要清晰纪录,为演出制做 cue 表提醒。灯光操作者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设计能

48
力,能够为设计师提供创意,提醒设计师哪些程序控台能够完成,哪些则不能。
在程序编辑完毕之后,需要和各部门进行合成排演,多个控台擦作的情况下,
每个操作人员需要多沟通多磨合,培养默契。在合成过程中会发现需要修改的地
方,但是很多时候整个的排演过程不会间断,这时候应该将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
纪录,以防遗忘,在方便的时候再进行修改。

3、合成演出

所有灯光程序编辑完成,各部门的工作也都完工就进入了合成与演出阶段。
在合成阶段,可能还会有某几个 cue 需要修改,但更重要的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联
排与磨合,包括演员、舞美、道具、服装、灯光、化妆、乐队、音响等。灯光部
门也分成几个小组各司其职,如控台操作、追光操作、舞台上特效设备操作、系
统保障等。
在合成演出中,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通讯设备必须保持通畅。在国
外的演出团队中,舞台监督往往担任着更大的责任。除了在之前的工作中,对各
部门的工作进行统筹策划外,在演出时也充当着“指挥”的角色。通常在通讯设
备中只会听到舞台监督提醒各部门准备下一步操作,包括演员候场、出场,舞美
布景的换场,道具的准备,灯光、音响的每一个 cue 启动的时间等等,其他人员
在没有必要的时候绝对不会在通讯线路中说话干扰通讯。这一点国内的演出团队
还是做得不够。
灯光操作者应该熟记每个 cue 的契机,不管是根据演员的调度、音乐的变化
还是场景的切换,根据 cue 表准确操作。在多个控台操作的情况下,每个操控人
员之间要及时沟通,谁先起,谁后起,避免出现错误。特别是换色器与常规灯之
间,换色器应该在常规灯起亮之前换好颜色,避免亮场“刷色”。
每个灯光控制台操作者的操作习惯都有差别,比如在进行程序重放时,有人
喜欢使用手动推杆,这样更加机动性,有人喜欢使用“Go”按键,这样在进行
重放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抖”的现象,我觉得不管哪种方法都有好处与缺陷。
使用点击“Go”按键的方法,它只需要在按键时准确就可以,之后程序走得稳
不稳就交给控台了。但是这需要在编程时为每个 cue 设置准确的淡入淡出时间,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每个 cue 在启动式需要多少时间,可能在编程的时候会花费
更多的时间。而使用手动推杆节省了编辑时间的时间,在操作时也更加灵活,但

49
是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比如启动时间较长的 cue,使用手动推杆很考验操作者
手的稳定性,并且若有多个程序接连启动时,手就显得不够用了,我认为两种方
法应该适当的相结合使用。
前面已经提到过不同类型光源的灯具起光曲线不同。某些灯具会延迟起光,
特别是在低亮度的 cue 里,可能推杆已经到 50%,灯具才开始亮,这就容易造
成 cue 走得不在点上。操作者需要熟记 cue 里的内容,遇到这种情况的灯具,应
该适当提前走 cue,抓不准手感的情况下,应该在演出前多进行模拟练习。
灯光操作与音乐的结合尤为重要,特别是音乐性较强的舞台演出更是突出,
比如歌舞类、戏曲类演出。灯光控制台操作者在熟记灯光程序外,还要熟记演出
中的音乐,并理解其旋律。灯光程序应该随着优美的旋律舒缓地转换、随着铿锵
的音乐有节奏的变化,随着音乐的高潮一起走向高潮。灯光程序与音乐是否能够
很好的结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乐感、手感与对控台的熟悉,控台操作
者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在演出中使用时间线的程序,点击播
放的时间点必须做到准确,否则之后所有的 cue 都将存在误差,若是没有使用
MIDI 触发,建议与音响部门协调好,制作倒计时提醒同时播放。

四、关于演出资料及文件的管理与保存

演出结束后,各部门需要整理演出相关资料,并妥善保存,为以后的演出留
备份。在灯光方面需要保存的资料有灯位总图(包含灯号、配接信息、吊杆编号)、
分场布光图、吊杆分配图(包含
布景位置)、灯光管理表(包含 cue
序号、契机、内容、缩略图)
、剧
本(包含简单的 cue 提醒、特效
设备使用契机、追光契机等)、控
台中的灯光程序、控台上提醒用
的 cue 表、追光 cue 表等。如图
51 为《古城女人》使用珍珠控台
时的滚轮提示 cue 表。原则上这
些资料应该由舞台监督和设计师 图 51

50
进行管理与保存,但是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灯光工作者应该对这些资料进行留底,
以备下次工作作为参考。

第四章一些技术性课程在灯光教学中的作用之我见

一、灯具的认识、系统的了解

灯具作为舞台灯光设计最基础的设备配置,每一个舞台灯光设计的学生都有
必要去认识和了解,这个课程应该在大一入学就开始学习。通过对灯具的发光原
理、光学原理、电学原理以及机械原理的学习熟悉灯具的特性。灯具之于灯光设
计就像画笔之于绘画,只有对灯具有较好的了解,到了真正进行设计工作时才能
对使用哪种灯具心中有数。
如何了解灯具,我认为只在
教室中是不够的。在教室中学习
了灯具的原理之后,应该到灯光
仓库看一看,对某几只灯进行解
剖,结合理论原理看一看灯具的
内部构造,点亮灯具观察光效,
并且和其他灯具做比较。如图 52, 图 52

这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在广州歌玛公司进行实践学习,通过工程师对电脑灯的
解剖讲解,了解电脑灯的原理。
整个灯光系统的运作原理也应该在本科初级阶段进行学习。灯光系统的连接
直接影响舞台演出的运作。灯光控制台是通过什么协议、什么原理控制舞台上的
灯具,舞台上的灯具信号应该如何串接、如何供电,常规灯与电脑灯连接方式的
不同,硅箱的作用等等。这些应该作为学习的基础性知识,为之后的实践打下基
础。

二、软件与控台的学习

当今,软件应用在任何设计类专业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舞台灯

51
光设计专业也是如此。不管是前期设计中制作灯位图、分场布光图、灯光效果图
还是虚拟演示的离线编程,通过软件的支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灯光设
计中能够应用的软件有很多,比如 Wysiwyg、3Ds MAX、Sketchup、Auto CAD、
Photoshop 等,在这里我想主要谈论学生对 Wysiwyg 进行学习的重要性。
之前几章已经提到 Wysiwyg 是灯光设计专业软件,与现实的结合度很高,
作为教学软件再适合不过。通过在学习 Wysiwyg 过程中设置主题练习,能够培
养学生使用软件制作灯光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图纸的能力,以及对灯具的熟悉、
空间的把握、剧目的了解、音乐的理解等。Wysiwyg 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对于
它的学习,应该贯穿整个灯光设计学习阶段。
“场景再现”作业是锻炼学生根据所选场景照片,使用 Wysiwyg 软件,通
过建模、贴图、文件导入导出、材质设置,以及运用所学的灯光设计知识,选择
恰当的灯具、使用合理的灯位、模拟原图片的视角、进行设计编辑渲染,完成一
个与原图相近的“场景再现”作业。通过这个阶段的教学训练,锻炼学生认知
Wysiwyg 软件在艺术设计领域里多方面的解决能力。同时强化练习多种相关软件
之间的协同工作和配合使用,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使学生对材质设置与贴图应用、
灯具种类与特性、空间布局与渲染管理等综合设置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更熟练的操作、更准确地表达。为后期的进阶学习和操作训练奠定一定的基础。
如图 53 为“场景再现”作业原图,图 54 为 Wysiwyg 渲染图,作业来自中国戏
曲学院舞台灯光设计专业本科学生谢思汉。

图 54 图 53

舞台灯光设计的学生对于控台的学习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设计师与控台
操作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候他们可能是一个人。了解控台运作原理,如
何操作更加简便,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培
养学生对控台的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实践能力。如何让每个

52
学生都能够随时进行控台的学习,可以应用软件来达到目的。
“音乐小品”是锻炼灯光设计专业学生利用 Wysiwyg 虚拟现实的功能,根
据指定的音乐,设计出独特的演出场景、安装所需要的灯具设备、连接相应的操
作控制系统,依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离线编程,完成“音乐小品”作业。
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和选择,领会其中的旋律、节奏以及情绪和情节。结合所
学的专业知识,运用灯具的组合,设计完整的演出方案,通过 Wysiwyg 和控制
系统的结合,对光位、光强、光比、光色、光质以及光的运动等进行操作控制,
在软件虚拟的演出场景中完成这
个“音乐小品”的展演展示,同
时生成视频文件。通过这个阶段
的教学训练,锻炼学生对音乐的
理解,对灯具特性的把握,对灯
光控制台(系统)的操作使用都
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如图 55 为
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灯光设计专业
本科学生李庆海使用 Wysiwyg 制 图 55
作的音乐小品作业。

三、实践演出

舞台灯光设计专业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演出中担任灯光设计、操作、
管理的人才,所有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舞台上。而参加实践演出,也是最直接的
一种学习方式,教室中的十堂课不如参加一次真正的演出。
在设计之前,让学生学习对现场的勘察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比如对剧场尺
寸的测量,吊杆的数量、承重及间距,吊笼的数量、承重及位置,面光的位置及
有无增加设备的条件,演出场地的用电量及可配备的设备,演出场地的硅号能否
够用,需不需要自带硅箱,有否禁用的设备等等信息,并理解了解这些信息的目
的及意义。开始设计阶段,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制图,选择灯具,制作管理表的能
力。装台阶段,能够在现场进一步了解并学习使用各类灯具与附件以及其他特效

53
设备,深化记忆如何串接系统,并且有效使用各类图纸进行装台、布光。编程合
成阶段,通过观察设计师的设计过程,理解其设计理念,学习其设计手段,同时
学习如何表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如导演。各岗位的学生练
习与熟练自己岗位的设备使用,比如控台的使用、烟机的使用、追光的使用等,
培养各部门的默契,了解每一个灯光变化的契机。现场演出阶段,让学生亲自操
作,培养他们的现场操作能力,避免因紧张或疏忽而出现错误。
我觉得在实践演出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在不同的演出中能够让学生
进行轮岗换位,让学生能够了解每个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并且学习如何掌控,如
果有条件,也应该参加更多不同设计师的演出工作,学习更多的设计理念与手段。
这样才能培养全方面的舞台灯光设计人才。

结束语

舞台灯光是以时间的艺术形式存在。我们说演出是时间的艺术,舞台灯光也
是一样的,我们无法在演出结束后把演出中的现场灯光效果和灯光感受完整的复
制下来,所以舞台灯光艺术是一种现场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舞台工作者常常
付出艰巨的劳动只为了每一次能够尽善尽美的舞台演出,科技的发展提供给我们
更多支持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挑战。
舞台灯光通过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与舞台场景、演员表演甚至观众融合到一起,
表现舞台演出的魅力。当今的舞台演出有着更多高新的舞美技术与手段作为支持,
使舞台表演富有更强的表现力。但同时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舞台演出,也让表演形
式更加多元化,灯光设计构思将会月来月复杂,因此舞台灯光从业人员无论在艺
术与技术的素养方面,都要不断接受新的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
己的能力。
总之,在舞台灯光创作中,科技的发展一定会促进舞台灯光技术的进步,作
为灯光设计师需要不停学习各类知识,让科技成为自己创作的手段,不断了解新
技术、新手段,与时俱进,创造舞台演出的美。

54
参考书目

演出剧照:
京剧《走西口》
、京剧《宝莲灯》
、《红腰带》、西藏 60 周年大庆晚会《再唱山歌
给党听》、大型歌舞诗《魅力西藏》、
《鸡鸣三声》、话剧《都是我儿子》由李威老
师、马路老师提供

《舞台灯光》金长烈等
《Wysiwyg 现代灯光设计师专用软件教程》马路
《戏剧舞台灯设计》马克思凯勒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论导演与表演》郑雪来
《从辩证到综合:布莱希特与中国新时期戏剧》卢炜
《慕百锁文集》
《当代舞台设计》汤尼戴维森
《舞台设计基础及论述》罗克敏等
《灯光环境艺术》王耀武刘晓光
《走近乔治西平的艺术世界》吕钦
《光影大师》丹尼斯•谢弗拉里•萨尔瓦多
《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
《中国剧场史资料总目》朱联群著
《戏剧空间构成》丁加生
《艺术•设计的光构成》朝仓直己(日)
《戏剧塑形》刘立滨
《中外戏剧史》刘彦君廖奔著
《布莱希特论戏剧》
《剧场技术手册》台湾技术剧场协会
《剧场工程与舞台机械》小川俊朗
《舞台技术基础》马述智
《中小剧场舞台灯光设计》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55
《舞台机械台上设备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舞台灯具光度测试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DMX512‐A 灯光控制数据传输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舞台灯光设计常用术语》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美学三书》、《中国美学史》李泽厚
《美学原理》帕克
《Lighting And The Design Idea》Linda Essig
《Automated Lighting》Richard Cadena
《Stage Lighting Explained》Neil Fraser
《Theatre engineering and stage machinery》Toshiro Ogawa
《Technical Design Solutions For Theatre》Bronislaw J. Sammler
Don Harvy
《Illustrated theatre production guide》John Holloway
《Josef Svoboda Scenographer》Helena Albertova

致谢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一晃而过,在这三年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既有喜悦与成就感,
也有偶尔的挫折与失落。如今更多感受到的是这几年工作学习中所收获的知识与
经验还有对即将结束的研究生生活的不舍。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难,
也切身感觉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文中有还有很多不够成熟的论点与表述和有待
改进的地方,也烦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批评与指导。
这么些年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学习生活,对我来说将是这一生极为宝贵的财富。
感谢学院和舞美系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平台,使我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专
业知识,拓宽视野。在舞美系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也不断地充实自己,完成各
项学习任务。由衷感谢李威老师和马路老师在这么多年中对我无论使学习方面还
是个人成长与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引导以及尊尊教诲。随着毕业的临近,学生

56
生活暂告一段落,即将步入社会,接受新一轮的历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我
也会谨记各位导师曾经对我的指导与教诲,努力做好工作,不停学习,不辜负导
师们对我的用心栽培与期望。感谢王滨利老师和王辛娣老师在我完成论文和论文
答辩准备中的帮助与指导,特别感谢闵新平老师百忙之中能够参加我的毕业论文
答辩会并且给予我最宝贵的意见和修改方案以及平日里在实习实践课程中给我
提供的支持和指导。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好友,在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陪伴
与互助。

5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