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1

目录

比较文学概论..................................................................................................................................2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2
一、 比较文学的定义.............................................................................................................2
二、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历史.........................................................................................3
三、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和研究方法.....................................................................................3
第二章 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4
一、 文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4
二、 流传学............................................................................................................................ 6
三、 渊源学............................................................................................................................ 7
四、 媒介学............................................................................................................................ 8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9
一、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9
二、 创造性叛逆与翻译.......................................................................................................10
三、 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11
四、 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12
第四章 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13
一、 形象学..........................................................................................................................13
二、 接受学..........................................................................................................................16
三、 变异学..........................................................................................................................18
第五章 文学的类型研究.......................................................................................................21
一、 类型学(Typology)....................................................................................................21
二、 文学主题与主题学.......................................................................................................22
三、 文类学研究...................................................................................................................25
第六章 比较诗学...................................................................................................................27
一、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27
二、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28
三、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29
第七章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30
一、 文学与艺术...................................................................................................................30
二、 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32
三、 文学与自然科学...........................................................................................................33
第八章 总体文学...................................................................................................................34
一、 区域文学与世界文学...................................................................................................34
二、 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35
第九章 跨文明比较文学.......................................................................................................36
一、 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37
二、 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样性...........................................................................................37
三、 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38
四、 文明的跨文明比较方法...............................................................................................38
第十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39
一、 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39
二、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39
三、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40

1
比较文学概论

绪论 比较文学的意义
·比较文学:文化交流之桥与文化创新之路
1. 文学发展的两个维度:纵向的继承与革新;横向的交流与影响
2. 比较文学最初的理念:打破文学研究的国别限制,将眼光放开,将胸怀拓展,研究人
类文学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3. 比较文学的最根本特点:突破国家、民族、语言、学科、文明的界限,架起国与国之
间文学交流的桥梁。
4.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文化交流—文化杂交—文化创新
5. 文学与文化的“他国化”: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
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
6. 学习方法: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建构新理论

第一章 比较文学总论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法国学派
1. 定义: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是跨国文学影响关系。
2. 代表人物:梵·第根;卡雷;基亚
3. 主张:
(1)反对平行研究;
(2)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
(3)研究文学影响关系
4. 局限:彻底否定平行研究;其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
(二)美国学派
1. 定义:比较文学是跨国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2. 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
3. 主张:
(1)重视文学的审美性;
(2)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4. 局限:模糊了学科边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三)苏联学派|历史比较文艺学派
1. 关注焦点:不同民族文学现象和类型的相似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对应关系。(类型
学研究)
2. 观点:综合法国和美国学派,基本上没有独创性
3. 代表人物:日尔蒙斯基
(四)中国学者
1. 定义:比较文学是跨国、跨学科与跨文明的文学研究。
2. 代表人物:
(1)季羡林:将文学同其他学科比较;
(2)钱钟书: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
(3)乐黛云:比较文学要走向开放,力图寻求世界文学发展的共通规律;
(4)曹顺庆: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

2
文学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历史
(一)欧洲阶段(19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
1. 阶段特征:将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的分支,重视研究对象的事实联系、渊源关系和实
证方法。
2. 发展过程:
(1)德·莱辛《拉奥孔》(1766):诗歌与绘画的比较
(2)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概念(1827)
(3)英·波斯奈特:出版全世界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著作《比较文学》(1886)
3. 理论基础:法国学派(代表人物:巴登斯贝格、基亚、卡雷、布吕奈尔、梵第根等)
(二)美洲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1. 阶段特征:比较文学学科转型期,学科体制化建设进展加速。
2. 代表人物:
(1)韦勒克:发表《比较文学概念》一文(1953)批评法国学派
(2)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3)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1973)
(三)亚洲阶段
1. 阶段特征:学科理论拓展期
2. 代表国家:
(1)印度:开设大学课程
(2)日本:坪内逍遥把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介绍到日本(19 世纪末)
(3)韩国:金东旭《比较文学小考》(1955)
(4)中国:
m ì

A.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的课程(1924);
B. 1931 年和 1934 年,出版了傅东华翻译的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和戴望舒翻译的
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系统地、完整地介绍西方比较文学的理论、
历史及方法);
C. 20 世纪 70 年代后逐渐繁荣(钱钟书、季羡林、黄药眠、童庆炳、乐黛云、曹顺庆、
陈鹏翔等);中国第一部比较文学教材《比较文学导论》(卢康华、孙景尧)

三、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和研究方法
(一)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 同源性(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
(1)定义:指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文学比较,寻求一种有事实联系的同源影响关系,这种
影响的同源关系可以通过直接、具体的材料得以证实。
*影响路线:

(2)缺点:抛弃了平行研究;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变异性
(3)弥补:美国学派;中国学者提出了变异学

3
2. 类同性(平行研究)
(1)定义:指没有文学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2)研究方法:平行研究;影响研究;跨学科比较
3. 异质性(平行研究)
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
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4. 变异性
·中国学者针对法、美学派的不足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都存在变异
在不同文学的译介、传播、交流、影响、接受、阐释过程中,在语言、文本、文化
等各方面会发生变异。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1. 法国学派:
(1)探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学之间的国际关系史;
(2)注重事实性的关联和渊源性影响,采用实证方法,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求证;
(3)反对将比较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反对涉及文学作品的美学内涵和艺
术价值。
2. 美国学派:
(1)将文学理论和批评纳入比较文学研究,注重作品文学意蕴的挖掘,试图揭示文本背
后共通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规律;
(2)提倡一种没有影响关系的跨越国家的类同的平行研究;
(3)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学科的类同关系。
3. 中国学者:
(1)变异学弥补了法国学派影响研究方法的缺憾,提出了不同国家文学关系与流传影响
中的变异研究方法;
(2)变异学也弥补了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类同研究方法的缺憾;
(3)异质文明之间的可通约性和不可通约性;
(4)文学变异理论的基础是异质性和变异性。

第二章 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
一、文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一)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科学性与审美性
1. 科学性:研究国际文学关系中的客观性因素。(搜集、考订资料寻找文学作品间的关
系)
2. 审美性:文学作家作品之间具有艺术倾向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影响关系。(不可言传)
(二)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实证性与非实证性
1. 实证性:
(1)创始人:法·孔德(实证主义)
(2)研究途径:通过搜集材料、鉴别、考证,寻找文学渊源、流传、借代、模仿和改编
的事实证据。
2. 非实证性:
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会发生误读、信息的增添与失落、形象的扭曲和变形、文本的
变异等现象,需要非实证性的研究方法。
如基亚《比较文学》(最早涉及形象学研究的专著)中对异国形象及其成因的关注

4
(三)国际文学关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源性与变异性
1. 同源性:
(1)巴登斯贝格:各民族文学中固定不变的东西;是支撑文学走向世界主义的基础;
(2)梵第根:文学现象异同的考察,目的是“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
(3)卡雷:证实存在于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和假借的同源关系。
2. 变异性:文学传播过程中的误读、误译、误释现象构成文学交流中的变异。
3. 同源性与变异性的辩证关系:同源性和变异性相互包容
(1)同源性是变异性存在的前提;同源性中包含变异的因素。
(2)变异性中包含同源性因素,因同源性的存在而存在;文学变异的发生是双向、多元
的。
*关于“影响”
(1)含义:美·约瑟夫·T·肖:作家和其作品显示出的外来效果无法被他本国的文学传统
和他本人解释,我们可以说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影响。
(2)类型:
A.正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都远超其他民族的国家,并给予其影响。
如唐朝白居易诗集传入日本,对日本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B.反影响:
指一国文学希望从反面受到自己所需要的外国的影响。(主要通过批判和否定他国文
学,以维护本国文学传统)
如中国杂剧《赵氏孤儿》传入法国后,受到了法国批评家的指责(不遵守“三一律”
等)
C.负影响:
指接收者以选择的态度,从影响者处吸取反传统的因素,以创作出与影响者倾向完全
不同的新文学现象。
如鲁迅《摩罗诗力说》对儒家传统文论的批判
D.回返影响:
指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被外国作家接受并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又回返到
放送者国家的现象。
中国古典诗歌影响英美意象派的创作,英美意象派又对五四革命文学产生影响
E.超越影响:
指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过在本国的影响。
杰克伦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在中国的影响;唐代诗人寒山诗歌在外国的影响
F.虚假影响:
指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的现象。
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风行英美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所著多卷的侦探小说《狄公案》
G.单向影响:
指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
如古希腊文学对古罗马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越南、朝鲜文学的影响
H.双向影响:
指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相互影响、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
I.直接影响:
一国文学直接影响另一国文学,中间没有插入其他作家或作品媒介。
如日本《古今和歌集序》与《诗经》之间的关系

5
J.间接影响:
指一国文学影响另一国文学时,经过了其他作家或作品等各种媒介。
法国作家蒙田的作品在英国流传,但我国早期作家大多不能直接阅读原著,但谙熟英
语,于是借助英国这一媒介吸收蒙田的作品。
(3)影响研究的三方面:渊源学、媒介学、流传学

二、流传学
(一)定义与特征
1. 定义:
研究一国文学流传到国界之外而产生影响的事实,主要探讨它在国外所产生的接受、
声誉、变动方面的史实关系及其意义。又叫“誉舆学”、“声誉学”(Doxologie),最早由
法国学者梵第根提出。
2. 特征:
(1)实证性:
研究者首先要找到与流传相关的事实材料(作家自述、批评家论述、国外文本翻译
等),了解文学传播的历史事实,进行一种实证性的分析与探索。
(2)根源性:
流传学研究是以起点为中心的研究,对于文学流传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需要追根溯源。
(3)历史性:
指研究者要有历史意识,把某种文学现象流传的事实,当成一种历史现象进行考察。流
传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描述其流传的历史形态,还原其历史的真实面貌,并尽可能深入
细致地探讨与历史事实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某一位诗人与作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在国外的流传及其产生的影响
(1)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
① 整体上:卢梭的作品、拜伦的诗歌
② 个体上:巴金与屠格涅夫
(2)技巧的影响
如鲁迅受俄国作家的艺术影响,《狂人日记》受果戈里、契诃夫和安特列夫影响
(3)艺术形象的影响
如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的青年贵族唐璜形象的流传
(4)主题或题材的影响
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学的影响
(5)框范的影响
“框范”,指作品中展示的某种特定空间和环境,如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风物、背
景、社会环境等常常形成一种“框范”,对后世文学产生广泛的影响。
如但丁《神曲》,弥尔顿《失乐园》
2. 文学作品在国外的流传、影响与声誉
3.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在国外的流传
4.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在国外的流传
(三)文学流传的五种形态
1. 单向流传形态:(一对一)
指文学现象作为传播者来说是个体,作为接收者来说也是个体,从起点到终点,文学
流动的方向是一维的。

6
如托尔斯泰对茅盾的影响;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对沈从文《湘行散记》的影响
2. 多项流传形态:(一对多)
指传播者是个体,而接收者却是群体,形成多段投射的态势。
泰戈尔对郭沫若(自由精神),对冰心(母爱、童真),对王统照(向往自然)等人影

3. 多波次流传形态:
指某个国家的同一个作家或作品、同一种文学思潮或文学批评流派,在不同时段对同
一个国家产生的影响,每次流传的内容与结果都是各不相同的。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意象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等)在 20 世纪的中国文坛发
生的多波次流传(二三十年代对象征派诗人;三四十年代对新感觉派小说家;八十年代对
朦胧诗人;九十年代对先锋小说、实验小说作家)
4. 聚合流传形态:(多对一)
指传播者是群体作家,接收者是个体作家。
俄国作家(契诃夫、果戈里、陀氏等),尼采(超人哲学)、波德莱尔(以丑为美)
对鲁迅的影响。
5. 交叉流传形态:
指传播者和接收者都是群体的作家。

三、渊源学
(一)定义与特征
1. 定义:
又称源流学或源泉学(Crenology)。指以文学接收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
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
等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2. 特征:
(1)实证性
如研究者对孙悟空形象来源的考证
(2)溯源性:
指文学渊源关系的研究者对于作为终点的作家作品的追溯式研究。其根本目标是把
不甚明确的某种外来文学传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说明白。
(3)文本性:
从文学作品里看出国外某种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产生的影响,也是渊源学研究的基
本方法之一。
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
(二)主要研究内容
1. 笔述渊源:
指可以从作家以及与他相关的历史文献里查找资料而得到说明,以“自述”与“他述”
文字实录作为渊源存在的证据。
2. 口传渊源:
指国外的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让本国作家以艺术事实的方式呈
现出来。
3. 印象渊源:
指某一位作家到国外旅游或旅居、留学与游学所获得的某种印象,以文字方式保存在做
作品里的现象。

7
4. 直线渊源:(孤立渊源)
作为终点接收者的作家是个体,而作为起点传播者的作家也是个体。
5. 曲线渊源:
指接收者与传递者之间存在诸多中间环节,要寻找作家与作品的外来渊源,必须反复追
寻与探讨才可以发现。
6. 集体渊源:(圆形渊源)
指作为接收者的作家所接受的国外文学影响具有多源性,其文学成就的取得与来自不同
方向的传递者都有关系。
(三)研究的四种对象
1. 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渊源关系
《繁星》和《飞鸟集》;《野草》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梦十夜》、《爱之
路》
2. 作家与作家之间的渊源关系
沈从文与屠格涅夫;徐志摩与雪莱;莫言与马尔克斯;冯至与里尔克;曹禺与易卜生
3.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渊源关系
中国先锋诗潮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
4. 文学思潮的跨国旅行
形式主义、精神分析批评、新批评、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
(四)研究的三种类型
1. 西方国家之间
法国文学与古希腊;德国文学与古罗马;英国文学与北欧;东欧文学与西欧;俄国文
学的西方渊源等
2. 东方国家之间(包括中、西亚,澳大利亚与非洲等)
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
3. 东西方国家之间
(五)渊源与影响研究奠基人:陈寅恪
1.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四个层次:启发;认同;消化;变形
2.双向诠释:两种文化的接触不是简单的认同或同一
*关于孙悟空神猴形象来源的渊源学研究:
赵国华:《论孙悟空神猴形象的来历》
汉译佛经(主要是《六度集经》中《国王本生》等四个故事)中的猕猴,与《大唐三
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有直接对应关系,作者认为小猕猴是猴行者的渊源;而《西游
记》孙悟空的形象直接继承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因此孙悟空的神猴形象
源于印度佛经,孙悟空和小猕猴之间存在间接渊源关系。

四、媒介学
(一)定义与特征
1.定义:
指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文学关系的中介过程的研究。
2.特征:
(1)可见性:
指让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实现流传并产生变异的媒介总是有形的、物质化的,是一
种真实历史现象。
(2)实证性:

8
指媒介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可视的,并且是可以实证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材料
得到证明,任何结论都可以通过考证与考据方法得到论证。
可以通过文字媒介、环境媒介、译者、改变者、创作者、评论者、游记作者等证实
(3)流动性:
指媒介学研究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的文学交
流媒介出现了,媒介学研究者就会进行跟踪分析,采取新的研究方法而提出某些新的观
点,媒介学研究不会停留在某个历史时段而处于静止状态。
交流媒介有口头传播、文字媒介、译者与译本、电子媒介等
(二)媒介的四种类型
1.译本
如《圣经》德文与英文译本;佛经故事被翻译成汉语;寒山诗译本对美国“垮掉派”
的影响
2.评论(包含译本的评论、原本的评论、作家的评论等)
如鲁迅《<察拉图斯忒拉的序言>译者附记》;郭沫若《<雪莱诗选>小序》;朱生豪译
《莎士比亚全集》;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夫》
3.改编
如伏尔泰将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五幕话剧《中国孤儿》;美国作家把《花
木兰》改编为迪士尼动画电影
4.对话
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三)文学媒介展开的三种方式
1.个体方式:
指某一国家的作家在对某国外作家产生影响的时候,作为传播者与接收者的作家个体都
发挥着媒介的意义。
尼采对鲁迅;孔子对伏尔泰;埃斯库罗斯对莎士比亚;老子对托尔斯泰
2.团体方式:
指来自外国的某个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作为一种整体力量,投射到作为接受国的一
群作家或单个作家身上而产生的重要影响。
西方象征主义对戴望舒、李金发、金克木等人的影响
3.环境方式:
古希腊时期雅典的大型演出剧场;文学沙龙;丝绸之路

第三章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一、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翻译
(一)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视野中的翻译
1.未能进入比较文学研究者视野的原因:
(1)欧洲中心主义的研究立场,研究框架被限制在欧洲文学内部;
(2)研究者素养:熟悉多种欧洲语言,不依赖翻译。
2.同时期欧洲学界对于翻译的关注:
歌德:译者是“人民的先知”
洪堡:翻译丰富了译入语文化和文学
对 20 世纪国际比较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东方比较文学的崛起与翻译地位的上升
1.西方对东方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的重视(19—20 世纪)

9
如歌德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好逑传》;《赵氏孤儿》的英译和伏尔泰的改编;理雅各
发表《论语》英译
进入 20 世纪后,中国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被较多地翻译出版;
20 世纪后半叶,中、日、韩、印等东方比较文学崛起,翻译研究更受重视。
2.对翻译问题的重视
(1)法国: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正式讨论了“译本和翻译者”的问题;对译本的研究从两个
方面展开:一是把译文与原文进行比较,二是对同一作品的几个不同译本的比较。
基亚《比较文学》:文学作品的“翻译理论问题”是“当前比较文学的中心问题”;
布吕奈尔:“比较学者的任务在于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使读者数量增加,而且
还是发明的学校。
(2)意大利:
梅雷加利:“翻译无疑是不同语种间的文学交流中最重要、最富特征的媒介”。
(3)德国:
吕迪格:“在近于哲学阐释的翻译理论之外,还远未加以研究的翻译艺术的历史构成了
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
1.“翻译转向”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文学发展呈现新特征:
A.反思与重建:70 年代理论热、80 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
B.研究对象:90 年代对非纸质、非文字材料(影视、动漫等)作品的关注;
C.斯皮瓦克:“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研究阶段”(当前);
D.新视野:地缘政治、文明冲突、自然生态、民族图腾等。
(2)当代翻译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向:
研究重点由 70 年代以前的“怎么译”转向“为什么这么译”,“翻译的本质和意义”,
“为译这些国家的作家作品。
2.“翻译转向”的实质:文化转向
·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共性:
(1)都质疑学科边界;
(2)都开创了自己新的空间;
(3)都关注权力关系和文本生产;
(4)都认识到理解文本生产过程中操纵因素的重要性。
3.翻译界的新的研究课题:译介学

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
·罗贝尔·埃斯卡皮:
翻译是叛逆的: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语言)里;
翻译是创造性的: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
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一)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
1.翻译与改变:
(1)语言外壳
(2)读者对象
(3)接受环境

10
如《格列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进入儿童文学的圈子,作者原来的意图隐退了。
2.“重写”“改写”理论
(1)安德烈·勒菲弗尔
(2)巴斯奈特
在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性叛逆就同义于“重写”“改写”。
3.当代翻译的文化转向:开创了翻译研究和译介学研究的新空间
(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
1.译者的创造性翻译(有意识|无意识)
(1)个性化翻译
A.“归化”:用流畅自然的译语去传递原著内容,用译语“吞并”原著文化。
严复译《天演论》,译文有桐城派古文式的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B.“异化”:译语文化“屈从”原作文化。
庞德效仿中国古诗意象并置的手法,将李白“荒城空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de desert”。
(2)误译与漏译
A.无意误译(大多数)
英译者将“阿舒已二八”译作“阿舒十八岁”(“二八”指 16 岁)
B.有意误译:强行引入或介绍外来文化的模式和语言方式(庞德);或输入新的内容
和新的表现法(鲁迅)。
英译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名为“Road to Calvary”,用“Calvary”(耶稣被钉
上十字架的地方)替换了俄文中泛指“苦难、痛苦”的名词“ мука”。
(3)节译与编译
·二者都属于有意识的创造性叛逆,混杂难分。其目的是为了与译入国习惯、风俗相一
致,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等方面的因素考虑。
如林纾和包天笑的翻译,总体而言属于编译,其中也有节译,即删除了某些段落
(4)转译与改编
·特殊的两种创造性叛逆,使原作经受“两度变形”。
A.转译:展示了转译者对其他语种文学的主管选择与接受倾向。
如巴金通过英语翻译了不少俄罗斯文学作品
B.改编:文学样式、体裁、语言、文字的改变和转换。
如林纾把易卜生的剧本《群鬼》改译成文言小说《梅孽》
2.接收者的创造性翻译
·读者调动人生体验,在译者翻译的基础上,对译作再创造,更富创造性和叛逆性。
如屠格涅夫读《哈姆雷特》会把哈姆雷特与“多余人”形象相比
3.接受环境的创造性翻译
·指在特定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环境影响下的读者的集体接受。
如《鲁滨逊漂流记》和《格列弗游记》在当代世界各国的变迁
(三)创造性叛逆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韦斯坦因:“一本书只要还被人误解着,就具有生命力……伟大文学的标志就是看
它能被‘背叛’的能力有多大。”
梅雷加利:“……‘创造性背离’和‘弄假成真’的批评起了促进作用。”
如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的《鲁拜集》经过英国诗人菲茨杰拉德的翻译成为英国文
学史上的名作,在中国经过郭沫若的翻译而赢得名声;
接收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将寒山诗塑造成了美国读者心目中的中国文学经典;

11
*注:创造性叛逆是翻译中的一个客观存在;揭示了跨语言、跨文化传播和接收者中的规律;
有助于认识翻译的实质,与“该怎么译”无关。

三、文化意象的失落与变异
·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出现的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可被用作修辞手段。译介学称之为文化意象。
(一)中外文学和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汉民族语言 欧美民族语言
植物 松树、梅兰竹菊 橡树、橄榄树、白桦树、玫瑰花、郁金香
飞禽走兽 乌鸦、喜鹊、龙、麒麟 猫头鹰、狮、熊、狐
成语、典 画蛇添足、三个臭皮匠,顶个 To put a fifth wheel to the coach(画蛇添
故、地名、 诸葛亮、走麦城 足)、all roads lead to Rome、Waterloo
谚语 (滑铁卢)
数字 三(多)、八(发) 七(多)、十三(不详)
意象错位 动若脱兔(快) As timid as a hare(胆小)
瘦得像猴子 As thin as a shadow
无风不起浪 No smoke without fire.

(二)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失落、扭曲、变异
1.失落: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汉译:笑面虎
失去了意象背后伊索寓言的内涵
2.扭曲:
龙:英、俄语:邪恶、凶残的怪物; 汉语:高贵、神圣,代表民族形象
在传播中国龙文化时,难以引起西方人共鸣
3.变异: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汉译:说曹操,曹操到。
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带有浓厚的译入语民族文化色彩,容易使读者产生错误联想
4.其他意义相仿或大相径庭的文化意象:
狗 蝙蝠 海燕 西风 喜鹊 猫头鹰 水仙 兰花
汉 贬义 福,吉 斗士 温暖 吉祥 智慧 凌波仙子 高雅

英 褒义 贬义 预示灾难 严寒 饶舌;小偷 不详 自恋的象征 贬义

(三)文化意象的跨民族传递
·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翻译)问题,背后蕴含着不同民族文化如何理解、如何正确
交流,以及如何彼此丰富的大问题。
契诃夫《樊凯》(《万卡》)中的“Milky way”,赵景深“牛奶路”的译法和汝龙
“天河”的译法。其中“天河”属于汉民族文化,扭曲了原文中人物形象的文化身份;
“路”的意象则是俄罗斯民族和不少欧洲民族的文化思维。

四、翻译文学与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视角
(一)文学的跨国传播及其身份认同

12
·籍籍无名的作品借助翻译实现了“死而复生”
如《鲁拜集》、寒山诗、伏尼契《牛虻》、《围城》、福克纳的作品
(二)翻译文学概念及其国籍归属
1.翻译文学的概念
(1)翻译文学是一种艺术再创造
既要传达原作的基本信息(情节、时间地点、人物等),还要传达原作的审美信息,
需要译者调动各自的再创造能力。
(2)翻译文学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方式
文学翻译是对作品语言文字的变换;改编是对原作文学样式的变换。二者都赋予了
作品新的文学形式。
(3)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的载体
严格来说,翻译文学不属于外国,而是译入语国,是译入语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翻译文学也不能简单等同于译入语文学(本土文学),而是译入语文学中相
对独立的一个组成部分。
2.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1)文学翻译史:
对文学事件的描述。(更倾向于单一门类序列)
(2)翻译文学史:
具有文学史的性质;包括文学史的三个基本要素:作家、作品、事件。
A.核心对象与任务:
围绕作家、作品和事件展开历史叙述和分析:即不仅要描述翻译文学在译入语国家
的基本面貌、发展历程和特点,还要在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语境中对翻译文学的形成和意
义作出明确的界定和阐释。
B.作家主体
① 翻译家
如林纾、鲁迅、朱生豪、傅雷等
② 原作家(披上了译入语国家外衣的外国作家)
C.文学翻译事件:
翻译文学史需要对其进行描述,分析作家作品在各个时期译介和接受的特点,根据特
定时代背景对作家作品被译介的原因作出阐释;或者通过译本序跋等文字,分析在特定
文化时空中译者对所译作家作品的阐释。
(3)翻译文学史的作品:
指同一部原作在译入语国家的诸多不同版本。
(4)总结:
翻译文学史是一部文学交流史、文学影响史、文学接受史。
要求在时代社会文化语境中揭示翻译文学的时代文学意义;从翻译角度切入中外文学、
文化的特质;探讨现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和特点,在时代语境下阐释外国文学。

第四章 形象学、接受学与变异学
一、形象学
(一)发展历程概述:
1. 萌生: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法国;标志着早期法国学派观念和方法上的转向。
2. 扩展: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保罗·利科确立“形象”的两个主要功能:“意识形
态”和“乌托邦。

13
3. 飞跃:20 世纪九十年代初,莫哈、巴柔等学者使形象学成为比较文学学科的一种专门
研究类型。
(二)历史与现状
1. 萌蘖与生发(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niè

(1) 萌蘖:20 世纪初关于“异国形象”的研究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比较文学学科由发端到定型,前期研究受进化论影响,重视归
纳与综合;后期强调文献实证,排斥理论综合和美学评价,导致“影响研究”难以操作。
(2) 生发: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卡雷和基亚确立了新的原则
A.卡雷:新的研究空间:
各民族间通过文学作品、旅游日记所表现出来的“想象性的相互诠释”。
《法国游客与作家在埃及》《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形象学领域的“拓荒之
作”)
B.基亚:用简单化的形象来想象别的民族,然后总括性地对此加以研究,就会得出
“漫画式的、图解式的和令人惊讶的抽象结论”。
→人们开始注重文学在表现异国形象时的传播和建构作用(仍只是“影响三支柱”中
的其中一种,还没有成为“专门之学”,20 世纪 80 年代得到根本改变)
2. 发展与现状
(1) 形象学自身的理论化:
A.借助新的理论来建构形象学的理论基础;
B.借新的理论来开辟研究空间,深化研究内涵。
接受美学;“场论”(布尔迪厄);东方主义(萨义德);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2) 形象学迅速向其他欧美国家传播(20 世纪 60 年代)
形象学社会化、政治化、历史化、文化心理化
→遭到了部分著名学者的抵制:主张文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探讨文学内在形式和美学品

(3) 形象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
A.相关论著极其丰富;
B.不少高校开设了形象学课程
C.比较文学教材的形象学专章设立
(三)性质与定义
1. 性质:
取决于研究对象(民族文化中的“异国形象”或“异国描述”)
“自我”的确立,始终是与“他者”相伴。(“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1)“形象”所蕴含的是不同民族间“想象的相互诠释”;
(2)“形象”的认知功能处于“再现”与“想象之间;
(3)“形象”兼具“自我”与“他者”的双重蕴含;
(4)“形象”兼具“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价值功能;
(5)“形象”具有语言的一切特征(符号结构、象征与隐喻、熟语套话等),具有严格
意义上的诗学特性。
对于形象学性质的认识奠基于卡雷,细化于卡多、巴柔、莫哈等人。
2. 定义:
形象学是把“异国形象”置于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关联之中,研究一个民族对

14
“他者”的各种诠释(描述、想象、幻象、神话、传说等)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
和意识形态的原因。
莫哈:强调从“形象”的功能(而非内涵)入手界定形象学
巴柔:强调形象学的“跨学科性”
→形象学采取跨学科的方式来考察“他者形象”及“社会集体想象物”所蕴含的两级
(同一性|相异性)关系及其表现在文化间的爱憎态度、身份上的认同与别异、本质上的褒
贬判断,注重探讨“自我”(“叙述者”|“注视者”及其文化)借“他者”进行自我反观、
自我书写、自我言说的深层原因和变异机制。
(四)对象、内容和方法
1. 对象
(1) “异国形象”的创造者,即“主体”“自我”“叙述者”“注视者”等;
(2) “异国形象”创作所依赖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3) “社会集体想象物”所依赖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
(4) “异国形象”的方法论研究;
(5) “异国形象”本身(最重要的内容)
2. 内容和方法
(1) 理论建构研究:围绕形象学的性质、特点、功能、对象、范围、目标和方法所作的
理论探讨。(法国学者贡献最大)
A.形象学的性质与特点:(性质不再赘述)
① 跨学科性;
② 使用诸多新文学理论;
③ 注重总体性和综合性。
B.形象学的功能与目的:(核心)
① 目的:考察“异国形象”在民族文化中产生的原因、机制及其复杂表现。
② 功能:审视和辨析“形象”。
a.利科诠释“社会集体想象物”的功能:

意识形态:不属于政治概念,群体再现自我存在,并由此强化自我身份。
乌托邦:与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相反,注视者向往“他者”社会,同颠覆群体价值观的方式
对异国形象进行描述。
b.巴柔对“社会集体想象物”功能的修正:
在主体批判意识的强弱与想象物|现实之区别的大小之间,并不是一种单一对应关系。
根据民族作家心目中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高下优劣的差异程度,把民族作家对于异国
文化的基本态度分为三种:
1)狂热:异国现实优于本土文化
2)憎恶:异国现实劣于本土文化
3)友善: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彼此认可,相互尊重

15
C.形象本身:
① 形象的分类(莫哈)
② 形象的学术史演变(卡多)
③ 形象的诗学(巴柔)(把形象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2) 具体问题研究:
A.在文学事实联系脉络下延伸出来的相关结果
艾田伯:形象学巨著《中国之欧洲》
我国学者:钱钟书、季羡林、张星烺、范存忠、方重、戈宝权;乐黛云、钱林森主编
“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周宁撰写或主编的一系列著作将理论反思不断引向深入。
B.词汇与“套话”研究
① 词汇研究
词是构成文本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构成他者形象的最基本单位。
词的来源:反复出现的词;具有深刻文化隐喻意义、约定俗成的词。
巴柔采用福柯话语理论、东方主义、结构主义等方法来讨论这类词汇所蕴含的“文
化”与“权力”、“自我”与“他者”关系。
② “套话”研究
“套语”在形象学中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
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
如“法国人喝葡萄酒”,“德国人思维严谨”;中国人用“老毛子”指俄国人
C.关于西方的“中国形象”反思
研究数量多,但大多重视史料罗列,缺乏思维深度。周宁的相关研究较大地改变了这
一现状。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一书。

二、接受学
(一)历史与现状
1. 早期形态: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学派理论奠基者把“接受”问题纳入学科体系建设,“影响学三
支柱”都与“接受”有关,早期“接受学”的共同特点:
(1)属于“文学史”研究,是“历史或社会学研究”而非“文学批评”;
(2)虽然着眼于接受者的“接受”,但重心落在放送者在他国获得的“机运”和“成
功”之上,故流传学实为放送者在异国的“声望”之学;
(3)他国的种种“接受”是对于放送者的单向反映,接收者往往是被动的。
2. 发展与现状: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后,接受美学成为欧美学者的关注热点——1979 年在奥地利因
斯布鲁克举办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九届年会,次年出版的年会论文集第二卷名为《文学交
往与接受——标志着“比较文学接受学”进入新阶段。
(1)国外: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专设一章讨论“接受与效果”
伊夫·谢弗莱尔《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在德国》《今日比较文学》,较早运用接受美
学来研究“接受问题”
齐马《比较文学导论》设有专章“比较性接受研究”
施梅林《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设有专节“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
(2)国内:1983 年进入我国学界
A.主要相关研究:

16
① 跨文化视阈下的接受美学与诗学研究;
朱立元《接受美学》;龙协涛《文学阅读学》
② 以接受美学为参照的中国诗学理论重构与反思;
20 世纪 80 年代的“重写文学史”;90 年代“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
③ 阐发研究;
④ 外国作家、文学和理论思潮在中国接受研究;
⑤ 翻译研究。
B.主要著述: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中西比较文学教程》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
张铁夫等《比较文学教程新编》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二)性质与定义
1. 接受美学概述:
形成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由联邦德国康士坦茨的几位学者姚斯、伊瑟尔、施特
里德、福尔曼等率先倡导与建立。重视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作用及规律,被称为“接
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
2. 接受美学的主要观点:
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聚焦“读者”)
伊瑟尔《文本的召唤结构》(聚焦“文本”)
(1)“文学如何存在”:文学的本质在于作者、文本和读者的动态关联和相互交融;
(2)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受到“接受屏幕”的制约而产生“期待视野”;
(3)文学文本蕴含“召唤结构”,它是由开放未定而具有可连接性的“意义空白”、各
种图景片段的“未定性空缺”(可供读者的“游移视点”加以交织、转换、整合而形成
丰富的“视觉场”或“参照域”)和“否定性”(文本具有的、对于惯性思维的否定功
能,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等因素构成。
(4)良好的“召唤结构”能够打破庸常的“期待视野”,形成创造性的“视阈融合”;
(5)文学史就是“效果史”,也是读者参与的 “接受史”。
*比较文学接受学与接受理论的不同之处:

3. 接受学的性质和定义
(1)性质与特点:
A.摆脱了对流传学等传统影响研究类型的依附,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研究类别;
B.研究的内容更为广阔、深邃和复杂;
C.不单是历史研究和文献实证,而且还是“文学批评”乃至“文学理论研究”;
D.影响研究从原来的单向流传,变成了双向的互动。
(2)定义:
接受学以一国作家为主体的读者对异国文学的接受和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文化背景、

17
文学批评原理、原作与译本的比较、发行调查、一般舆论反响等多重视角来审视和探究接
受过程中对于异国文学和文化的过滤、误解、变形乃至扭曲等各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和变异
机制,同时也可以更加清楚地反观与认知本民族文学与文化的特点和规律。
(三)对象、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读者对异国文化与文学的“接受”
(1)主体:接受者(个人、群体)
(2)时间:接受者所处的“年代”(历史分期、流行思潮、时代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相
互影响关系对接受的影响)
(3)空间:接受者的民族或国家之社会现实环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
(4)文本:接受者遭遇的“客体世界”;“文本”具有“召唤结构”,“文本”杰作能
够产生对庸常“期待”的否定作用,最终参与改变接收者的“接受屏幕”。
(5)“接受”现象的各种差异性表现及其深层原因和变异机制。
2. 内容和方法
(1)研究某一作家对国外某一作家或某些作家的接受与反应(鲁迅与雪莱;王国维与叔
本华;莫言与马尔克斯);
(2)研究某个外国作家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泰戈尔在中国);
(3)研究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在某一国家的接受和反映(变异)(《赵氏孤儿》在 18
世纪欧洲的流传与接受);
(4)研究某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在中国的接受与反应(印度文学在中国);
(5)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某一国家某一历史时期的接受与反应(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
然主义|浪漫主义等),或者研究某一思潮、流派在同一时代不同国家的接受和变化(中
国诗歌意象与英美意象派);
(6)研究某一母体或主题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接受与变异(灰姑娘母题在意大利、
法国、德国、英国的童话故事和中国《聊斋志异·阿宝》等小说的不同演变)。
*比较文学接受学与影响研究的联系:

(四)接受学的前景(了解)
1.透过民族文学在异国语境中的传递和接受,能更加清楚地认清“自我”;
2.接受学的方法论有待丰富与多样化。(以往的研究局限于接受美学);
3.加强接受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
4.重视变异研究。

三、变异学
(一)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基本原理
1. 定义:
(The Variation Studie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现
象在影响交流中呈现出的变异状态的研究,以及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相互阐发中

18
出现的变异状态的研究,以此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
2. 发展过程:
(1)国外: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影响过程中的“创造性转变”;
萨义德《理论旅行》:“理论旅行”说;《理论旅行再思考》:“理论旅行与越
界”(强调批评意识的重要性和理论变异与时空变动的关系);
斯皮瓦克,巴斯奈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
弗朗索瓦·于连:对异质性的强调。
(2)中国:叶维廉《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文化“模子”说;
严绍璗(dang):“变异体”概念;
王向远:论述日本新感觉派及其在中国的变异;
乐黛云《文化相对主义与“和而不同”原则》:“和而不同”;
谢天振《译介学》:强调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等变异性;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2005)。
3. 传统研究方法及其局限性
(1)影响研究:
A.目标:同源性、实证性
B.局限:
① 不能反映在文学流传中信息的失落、增添与误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接收
者、不同文明的影响下的文学阅读差异;
② 影响研究中的超越影响,未能揭示出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
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变异。
(2)平行研究:
A.目标:类同性、求“同”才具有可比性
B.局限:
① 拒绝对异质文化进行研究;
② 缺乏对“异”的认识,比较沦为“X+Y”的表浅化“比附”。
(二)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可比性
“异质性”与“变异性”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基础,是在同源性和类同性的文学现象的
基础之上,找出异质性与变异性。(“同种之异”)
如禅宗与佛教有相当的差异,但都有共同的源头——印度佛教
(三)变异学的研究范围
1. 跨国变异研究
(1)国别文学与跨国文学比较
国别文学是一种以政治地域观念“国家”为界限的文学研究;跨国文学比较,是比较
文学最重要的内容。
(2)内涵:
跨国别的文学研究,是两国或两国以上文学的比较,必然会涉及一国文学流传到他国
所产生的变异。(形象学、接受学大多是跨国文学研究,不再赘述)
2. 跨语际变异研究
(1)含义:
是比较文学变异学在语言层面展开的研究,关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主要
指文学现象通过翻译,跨越语言的藩篱,最终被接受者接纳的过程。
(2)特点:
A.语言的“不可译”性与变异的必然性

19
B.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异质性
3. 跨文化变异研究
(1)跨文化的实质:
打破国家界限、学科界限、东西方文学界限
(2)文化过滤
A.定义:
指文学交流中接收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
透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收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
作用。
B.含义:
① 接收者的文化构成性
② 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
③ 接收者对影响的反作用
C.作用机制:
① 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② 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
③ 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
D.后果:
静态的文本提供的信息与读者解读时所获取的信息之间往往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影响
误差,形成误读。
(3)文学误读
A.含义:
由于接受者或接受者文化对发送者文化的渗透、修正与筛选,亦即文化过滤,从而造
成影响误差,形成误读。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诸因素合力的产物。
B.国内研究情况: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曹顺庆《比较文学论》(国内学界关注不足)
C.造成文学误读的因素:
① 阅读者的主体性
② 文学的传播不仅跨越了空间地域差异,同时也意味着历史时空的错位;
③ 文学误读是一种创新
(4)研究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的意义:
A.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研究揭示了文学变异的深层原因,是对传统影响研究的反拨与
开拓;
B.对两者的探讨确立了文学交流双方主体间性关系,打破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欧洲中心
主义,确立了多元文化理念;
C.文化过滤和文化误读促进了文化新意义的产生;
D.研究深入到文学背后文化“模子”、文化语境的研究,使比较文学研究具有异质文
化间对话与协商的色彩。
4. 文学的他国化研究
(1)何谓他国化
A.定义:
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
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所化,
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化的他国化研究就是

20
指对这种现象的研究。
B.判断标准:话语规则是否发生改变
C.两种情形:
① 本国文学被他国文学所“化”
② 外国文学被本国文学同化
寒山诗美国化;庞德译汉诗美国化;佛教中国化
(2)中西话语规则的异质性
A.话语规则:
指在特定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心理下所形成的思辨、阐述和表达等方面的
基本规则。
① 直接作用于:理论的运思方式、意义生成和语言的表达;
② 集中体现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话语规则和言说方式上。
③ 本质:文化规则,具有强烈的异质性
“道”与“逻各斯”
B.文学他国化的特点:
① 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话语原则必须经一国传播到另一国,并且传播国与接受国的文
明是不同质的;
②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言说方式和话语规则必须与本土文学、文化相
结合;
③ 在传播和结合过程中,传播国文学的话语规则和言说方式必然被改造,并创生新
质,新质的创生是以接受国的话语原则为主。
(3)西方文论中国化:中国文论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A.含义:
指的是将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化相融合,结合中国的文学实践,以中国的运思方式、学
术规则、话语方式为主,来吸收与改造西方文论,在对话中进行异质互补,有效融通,实
现中国文化的创新。
B.方法:
① 结合本国的文学实践、文化传统与源头,理解本国文化的话语规则及其独特价值;
② 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同点与相异处,用双向阐发法来检验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和
本土的实效性;
③ 吸收、改造、利用其积极因素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普罗文学”“左翼文学”《讲话》)
《人间词话》把西方文论术语(“理想的”“写实的”)融入中国从传统诗话评论
《红楼梦评论》一书中用叔本华的生命悲剧意识来评价《红楼梦》
C.文学他国化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① 必须有不同质文明的差异性存在;
② 必须有开放的环境作为传播的条件;
③ 在传播过程中必须经碰撞与结合而产生新质。
D.文学他国化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① 接受国要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
② 接受国要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
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改造;
③ 要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文学要求结合起来。
E.意义

21
① 文学他国化研究填补了比较文学的空白;
② 文学的他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助于正视本土文学优秀传统,避免盲目地全盘照搬;
③ 充分重视文学的他国化,有助于重建中国当代文论。

第五章 文学的类型研究
一、类型学(Typology)
(一)定义与研究对象
1. 定义:
文学的类型学研究是平行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对比研究不同国家或民族同一类
型的作家作品、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手法和思潮流派之间异同的学问。
2. 研究对象:
类同的作家作品、题材情节、人物形象、表现技巧和思潮流派。
3. 苏俄学者与类型学研究
·苏俄学界将比较文学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
(1)维谢洛夫斯基: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结构相似性,因而比较历史类型研
究成为可能。
(2)日尔蒙斯基:“历史类型的类似和文学的相互影响是辩证地相互联系的,并且在文
学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被看成是同一历史现象的两个方面。”
A. 继承了维谢洛夫斯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理论
B. 提出了俄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类型学观点,同时认为类型学的相似并不排斥具体的影响,
文学现象的类似和相互之间的具体影响密切相关,都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3)赫拉普钦科:运用比较文学及类型学方法,研究作家创作特性和文学发展规律问题,
提升了实践的方法论意义。
(二)文学现象类似的原因
1. 平行研究的提出
·文学现象的类似促成了平行研究的兴起
1931 年,梵第根:探讨“无影响的类似”问题
1958 年,让·弗拉比埃:重视对世界文学范围内研究的思想与形式的平行关系作的比较
德国主题学研究、俄国“相似”和“汇流”等现象提出
1961 年,雷马克:“比较文学”不是“影响文学”
2. 平行研究的分类(根据是否具有可比性)
(1)类比比较:
从相同的文学现象入手分析,重在对“同”的论证。
古希腊史诗与印度史诗;中外文学中的私小说
(2)对比比较:
从相异的文学现象入手分析,重在对“异”的论证。
屈原和但丁;莎士比亚和汤显祖
3. 平行研究的发展
(1)萌芽:伏尔泰、赫尔德、歌德,用其研究探索文学的一般规律
(2)湮没期: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长期居于主流地位
(3)成熟:美国学者的提倡
(三)文化同步发展中的文学
·人的一般性(一致性)是文学可比性的基础
1. 向宗教寻求解决困难和灾祸的安慰

22
希伯来《旧约》;印度《吠陀》;阿拉伯《古兰经》
2. 将复仇的希望寄托于梦幻或鬼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果戈里《外套》
3. 人爱恋中的困惑,情与欲的分野,灵与肉的对峙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郁达夫《沉沦》;卢梭《忏悔录》
4. 人生惨淡,空虚、寂寞、孤独的感受
鲁迅《伤逝》;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二、文学主题与主题学
(一)主题和主题学的联系与区别
1. 主题学(Thematology)的含义:
研究同一主题思想及其相关因素,如母题、题材、人物、意象、情景、套语,在不
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的表现形式或被处理的方式,并从主题中进一步阐发之所以产生不
同点的那些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推究这
些异同表现在不同时代或地区形成的过程、规律、特点、成因等。
2. 主题的含义:
指文学研究领域中,从形象思维到形成文本的过程中,将某些情节、某类人物和某
种思想概括升华成种种抽象的认知理念,是文学创作内部的重要元素。
3. 主题学的起源与发展
(1)发端:19 世纪,格林兄弟等德国民俗学者对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研究
(2)阻碍:20 世纪初遭到法国、英美学者的反对
(3)20 世纪 70 年代,“主题学”作为专门术语出现在中国港台地区
(4)20 世纪 70 年代后,美国学者哈里·列文从字面上统一了“主题学”概念
(5)20 世纪 80 年代传入中国大陆
·中国的类似研究:
1916 年,钟敬文《中国与欧洲民间故事之相似》
1924 年,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1979 年,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
1983 年,陈鹏翔《主题学研究与中国文学》
4. 主题与主题学

23
例如:《唐璜》
主题:对唐璜这一典型形象的性格和思想进行剖析,力图揭示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所要抨
击、讽刺、嘲弄的对象。
主题学:(1)找出唐璜的原始出处
(2)确定其最初文学形式的作者
(3)列出所有写过唐璜的作家和作品,并进行分析
(二)主题学研究的分类
1. 母题研究
(1)概念界定
A. “母题”的来源
① 最早出现在音乐学著作《音乐学词典》中,指一首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组音符,
是衬托乐曲主题的一个结构因素;
② 在民间文艺学中,源于荷兰民俗学,后经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的改造,成为“最基
本的情节因素”:
母题表示最小的叙事单位,是作品不可分解部分的主题
如人物心态:嫉妒、骄傲;人物感情:爱、恨;战争、欢乐、野蛮等都可以作为母

B. 含义:
① “叙事句”的最小基本单位
②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最小意义单元
C. 母题与主题的区别:
① 母题具有较明显的具象性特征
② 母题表现出较强的客观性;主题带有价值判断
母题:农夫被蛇咬
主题:恶人遭难不应该怜惜
(2)研究对象
A. 人物母题
① 想象型人物典型
海伦代表美貌;亚当代表始祖;浮士德代表求索;大禹代表无私
② 现实性人物典型
夏洛克代表贪婪;俄狄浦斯是父子相残;关羽代表忠义
B. 意象母题
在被有意识地重复或起微妙的衔接作用时,才是主题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古诗中的柳树、梅花;西方文学中的玫瑰
C. 情境母题
一般被认为是作品中的人物在某种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可以重

24
复组合出现的典型人生境遇。(类型化、程式化的社会环境)
文革文学中“高大全”的正面人物;武侠小说中的复仇
2. 题材研究
(1)题材的含义:
即主题或母题所赖以寄身的事件。主题学范畴内的题材专指在民族文化间具有共
通性的典型事件。是经过理性推敲、选择、提炼,并经过集中、综合、虚构、变形等
加工处理过的素材。
(2)分类
·亚历山大·迪马《比较文学引论》:
A. 典型场面
B. 地理
C. 描写对象等组成的题材
D. 人物形象
E. 传说中的典型
(3)题材与母题的区分

(4)题材研究的范围
A. 同一题材在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流传和演变情况
纪君祥《赵氏孤儿》:英:哈切特《中国孤儿》;法:伏尔泰《中国孤儿——孔子的
伦理》;德:歌德《埃尔佩诺》;意:梅达斯塔苏《中国英雄》
B. 不同民族文学出现的相似题材
“二母争子”:佛经《贤愚经》;希伯来《旧约·列王妃》;伊斯兰《古兰经》;元
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3. 主题研究
(1)母题、题材、主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A. 主题是对母题和题材的再诠释
B. 母题是题材和主题的必备要素
(2)研究范畴
A. 对已有题材的再利用
“主母反告”题材:茨维塔耶娃长诗《费德乐》颠覆传统,成为现代女权主义代表作
B. 对人物母题的再加工
普罗米修斯: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罗威尔《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C. 对意象母题的处理
“云”:徐干《室思》、印度古典梵文抒情诗《云使》,将抽象的情意概念化为
“云”
D. 对情景母题的新诠释
“三角恋”:萨特《禁闭》:“他人就是地狱”

25
(三)主题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涉及主题学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很难区分得泾渭分明,会出现交叉融合的现象
1.主题学研究的特征
(1)主题学源于民间故事和题材史研究,包含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因素
(2)是涉及从母题到题材再到主题的源流过程
(3)对母题、题材乃至主题的内核含义进行重复、模仿和再创造都是主题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4)在研究母题、题材、主题时,几乎都涉及其具体的表现功能,发现其自身的渊源和
文化属性
2.中外文学中的相似题材
(1)神话:洪水、除妖、兄妹乱伦、兄弟姐妹争斗
(2)民间文学:“灰姑娘”题材
(3)相似的意象运用:春蚕吐丝象征爱情或献身精神

三、文类学研究
·文类(genre):文学体裁或曰文体
文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文学的种类和类型,即对文学的体裁、文体进行比较研究。包含
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缺类研究、文学风格研究
(一)不同文类研究分析
1. 中西文类的区别
(1)西方(基础文类)
A. 叙事类:史诗、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B. 戏剧:喜剧、悲剧
C. 抒情类:十四行诗、颂歌、挽歌、赞歌、回旋诗、歌谣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没有把抒情诗当做单独的一类,影响了后来的文学批评家
(2)中国
A. 有韵: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笺、诔、碑、哀、吊、杂文、谐、

B. 无韵:史传、诸子、论、说、诏、制、策、箴、檄、移、封禅、章、表、奏、启、
议、对、书记等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
抒情诗歌与散文一直是中心文体
2. 中西方文类的相似点
(1)体裁上,都由有韵的诗体散文发展为无韵律散文
秦汉时期散文杂有韵律,唐代散文运动后得以解放
经培根、弥尔顿等人之手,无韵散文趋于成熟;18 世纪笛福和斯威夫特使之成为传统
(2)韵律上,诗歌都押韵,因情况有别,宽严有节
中国古诗格律偏宽,绝句和律师格律较严
十四行诗格律最严,法文亚历山大押韵体和英文无韵五节格格律较宽
(3)文体发展上,文艺理论的产生发展都基于创作实践,在其后逐渐形成系统
(二)缺类研究的特殊性
1. 缺类研究:
研究一种文体为何在这个民族或国家里有,而在其他民族或国家则没有,或者即使有这
种文体的形式,而实质或表现形式又相差甚远等。

26
2. 关于中国是否有长篇叙事史诗,有没有悲剧
(1)中西方对史诗的定义不同
西方史诗:尚武英雄主义
中国史诗:崇文英雄主义(“文王史诗”|“周文史诗”)
《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
(2)悲剧:《雷雨》《日出》《北京人》等不乏悲剧感染力
(三)文类学的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
1. 文类学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特征:
(1)研究无事实联系的同一文体在不同民族或国家文学中的发展过程及其共同的规律特
点时,具有平行研究特征;
(2)研究某些文体产生于某种民族或国家文学之中、又流传到其他民族或国家文学的历
史轨迹,以及变迁演化的过程时,具有影响研究的性质。
2. 不同文体的平行研究
(1)文体
《格萨尔王传》《罗兰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俄)
“伶工文学”特征:篇幅长,有许多短歌、叙事诗、赞歌,都由到处游走的伶工传唱
(2)文学形式
《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睡美人》(川端康成)《春之声》(王蒙)
东西方意识流小说的侧重点不同
(3)表现手法
《神曲》《天路历程》《玫瑰传奇》(法)《水虎》(芥川龙之介)《南柯太守传》
象征手法
3. 文学表现方法比较研究中的影响研究
指放送者所制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方法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影响了
接受者。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体影响了莎士比亚;《一千零一夜》影响了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
集》、薄伽丘的《十日谈》;《剪灯新话》影响了日本《伽俾子》、朝鲜《金鳌新
话》

第六章 比较诗学
一、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
(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
1. 古代:
(1)指一种比较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即所谓《诗经》之学——研究《诗经》的学问;
(2)更宽泛的含义指以历代诗歌作为讨论对象,论及关于诗歌创作、欣赏、批评,以及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文论、美学和思想文化文体的普遍研究领域。
2. 20 世纪后:
(1)沿着传统的诗学范畴界定去进行诗歌及其理论探讨;
(2)由于在理论上受欧美影响,在研究上表现出相对更加侧重诗作为普遍文类的历史书
写和理论阐述的倾向。
(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
1. 西方诗学概念:
(1)古代希腊,诗学以悲剧为主要研究对象
(2)亚里士多德以后,把诗歌与文学研究共称,将诗学作为理论和批评研究的替代概念。

27
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布瓦洛《诗的艺术》;鲍姆嘉通、康德、黑格
尔等美学的创造性阐发和理论提升
汉语“诗话”“诗论”与西方的“诗学”的真正内涵在讨论的文类对象和概念内涵的疆
域方面始终具有明显的不同。
2. 中外学者共识的诗学概念:
主要是指在理论层面上所展开的关于文学问题的专门研究,譬如从本体论、认识论、
语言论、审美论或者从范畴论和方法论等思路去展开的学术探讨,也包括理论之间相互
交流关系和跨学科关系的研究等。关注和研究文学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文学意义产生的
范式、途径、方法,以及文学的语言性存在条件、文学的审美阐释模式,等等。
(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
1. 比较诗学的发展历程
(1)19 世纪,由于实证性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排斥审美性批判,比较诗学没有得到应
有的发展;
欧美世界内部的理论差异较小,比较的内在要求不强烈;
西方理论一家独大,缺乏向其它传统的文学理论学习的迫切愿望。
(2)20 世纪 70 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学术范式“平行研究”大行其道,推动了比较
诗学的发展。
2. 理论失效
(1)理论放大失效:
指产生于某一文化传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对本传统的文学现象的描述、解释具
有普遍有效性,但处理他国文学现象时会出现无法解读甚至得出荒唐的结论。
如用精神分析学和原型批评方法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
(2)逻辑演绎失败:
指理论系统和概念的内在逻辑和关系结构问题。
“崇高”、“优美”、“悲剧”;“风骨”、“有”“无”;“物哀”、“幽玄”
3. 解决办法:“比较诗学”
构建一种对话协调机制,搭建一个讨论问题的平台,共同来讨论不同文化、语言和
族群之间的文学理论问题。
比较诗学迎合了中国文学的现实学术需求。

二、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从跨文化和全球学术视野去展开,是有关不同文化相关文学理论
和批评方法问题的专门性比较研究领域。
(一)中国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
1. 发轫:
佛经翻译的“格义”和《圣经》译解“况义”的时代
“格义”:用儒家、道家经典的言述来附比和诠释读解佛经的内容(求同)
“况义”:以《圣经》一类经典的观点为主,强制解说本土儒道诸家的文本,确立外来
圣典的思想(立异)
2. 非学科化建构(“五四”到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
鲁迅《摩罗诗力说》
朱光潜《诗论》
钱钟书《谈艺录》

28
3. 学科化建构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
叶维廉《比较诗学》
钱钟书《管锥编》(比较诗学学科趋向成熟)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乐黛云、叶朗等《世界诗学大辞典》
(二)比较诗学的基本方法与研究类型
1. 既有研究成果
(1)不同基本概念和范畴的比较研究
“道”与“逻各斯”;“虚静”与“距离”
(2)对特色理论和批评话语方式的跨文化汇同研究
“通感”和“人化批评”;“文气”“兴”“隐喻”
(3)对基本概念共同的文论关系的比较研究
“语言与意义”;“情与理”
(4)对各种诗学文类的比较研究
按照抒情、戏剧、叙事等不同文类进行历史关系清理;进行内涵的平行比较
(5)文论学著作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文心雕龙》《沧浪诗话》
(6)对中外文学理论系统的整体性比较研究等
2. 中国学者的研究范式发展路径:
(1)理论概念范畴的中西简单 1+1 配对
(2)寻找不同文化理论之间的共同论题
(3)寻找所谓“共相”和意义追问倾斜的交集互补
(4)主动解构自身,尝试搭建包括非西方理论在内的,具有文化差异的多元复数理论的
对话平台
(5)倡导广义的、包含文化思想史反思的比较诗学研究,寻找所谓普遍性理论问题
(6)从多元文化共创的思路去探讨国际间文学理论问题
(三)研究案例分析
1.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
用六种理论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结构框架,全面整合中国历代诸家的诗学观念
形而上学理论;决定理论;表现理论;技巧理论;审美理论;实用的理论
2. 叶维廉《比较诗学》
由五篇论文合成。在中西之间寻找“共相”,探索“共同的文学规律”和“美学据
点”的时候,应该放弃死守一个理论模子的固执。
3.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
4. 其他: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陈跃红《比较诗学导论》;曹顺庆《中国古代文论话
语》;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 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
张沛《隐喻的生命》;代讯《断裂与延续——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

三、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

29
(一)文化语境变迁与问题意识转换
1. 中国诗学的现代性命题:
探索如何使中国传统诗学资源中有生命潜力的部分向现代敞开,使其合理地成为中
国现代诗学的有机构成部分和未来生长基础。
2. 中国诗学的世界性命题:
在跨文化的诗学对话中,以中国诗学为一方,积极寻找加入国际性诗学对话的有效
“话语模式”和具有国际普遍性以及独特性这双重价值的理论资源。
(二)理论旅行与诗学变异
1. 理论旅行的提出
1982 年,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萨义德在《理论旅行》一文中提出了“理论旅行”说,
强调理论变异与时空变动之间的关系:
(1)有一个起点|发轫环境
(2)有一段必须穿行的距离
(3)接纳条件或作为接纳所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的抵制条件
(4)完全(或部分)地被容纳(或吸收)的改造
2. 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思路:
(1)用今天的视野回返古代,开展古今对话
(2)走向世界,在他者文化和理论参照系映照下面向未来文论发展
→中西方文论相互交织,产生变异
(三)文论对话与互释:比较诗学的新空间
1. 中西诗学对话过程中平等关系的建立
(1)中西诗学要互为主客体关系
(2)要有主动的问与答
2. 走向未来的中国诗学阐释学
·文学的理解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一种关于文学的诗学阐释学建构。
(1)“阐释学的探寻”(an hermeneutic inquiry):
学术研究从当代的视域出发,面对各类传统价值视域的再追问和再阐释。
(2)存在的问题:
A. 诗学与经学关系纠缠不清
B. 传统诗学阐释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存在,忽略了人在历史中不断的审美认
识拓展和鲜活的艺术创造力
(3)中国诗学阐释学走向现代性的重要方向:
A. 用现代性的眼光发掘传统诗学理论中蕴藏的诗家学人的生命体验
孟子及其弟子阐释《诗经》:“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逆,迎也。→“知人论世”
B. 在中国诗学传统话语表述范式的基础上,将其中的一般诗学认知转化为对于人的诗
意存在和意义探寻的根本性追问
“天人合一”“诗言志”;宇文所安对中国诗歌的解读
(4)诗学意义探寻模型

30
第七章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一、文学与艺术
(一)文学与音乐
1. 比较:
(1)功能上,都诉诸人的情感,陶冶情性;文学具有音乐性;
(2)时间性上,都是时间的艺术;
(3)刺激方式上,文学是间接的,但具有概念的相对确定性;音乐是直接的,但又与人
心的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
(4)媒介与形式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通过视觉确认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靠
听觉确认的。
2. 关系:
(1)起源上,文学与音乐几乎相伴而生
(2)不同文学文体与音乐的关系是有差异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比小说、散文与音乐的关系密切
A. 歌曲
B. 戏曲
C. 歌剧→话剧
(3)不同流派与文化中,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也是有差距的
·音乐本质上是偏表现的,而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流派是偏再现的
偏表现的文学流派: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体:诗歌
(4)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更密切
(二)文学与绘画
1. 比较:
(1)呈现方式上,都具有形象性,但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具有不确定性
(2)表达媒介上,文学借助语言,绘画借助图画
2. 关系:
(1)起源上,绘画的历史早于文学
(2)功能上,文学介于音乐和绘画之间,音乐偏表现,绘画偏再现
(3)中西在漫长的古典时代都强调诗与画相互交融的艺术性
莱辛《拉奥孔》对西方诗画关系做了理论总结
(三)文学与戏剧、影视
1. 文学与戏剧

31
(1)戏剧的内涵:
A. 作为剧本的戏剧文学(文学内部意义上的)
B. 指融音乐、歌唱、表演、舞蹈、武术与造型艺术于一身的戏剧(跨学科意义上的)
(2)关系:
A. 戏剧是抒情与叙事,表现与再表现的综合;
B. 不同的戏剧形式与文学的关系是有差异的
西方的歌舞剧独立成为芭蕾舞剧,与文学的关系最为疏离
2. 文学与影视
(1)影视的特点:
A. 时代性
B. 综合性
是对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的全面综合与扬
弃,其与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同上
(2)影视与不同文体的关系
A. 抒情诗:关系较远
B. 戏剧:关系较近
C. 小说:关系密切
① 影视会激起观众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欲望;
②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提升了影视文本的文化品位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
1) 各种艺术的共同渊源都是审美,其差异在于所运用的媒介不同;
2) 从产生来看,诗书画、诗乐舞同源;
3) 从发展来看,文学与艺术相互借鉴和渗透;
4) 从主体来看,诗人也有可能是画家、音乐家,身份合一

二、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办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是研
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
(一)文学与哲学
1. 关系:
哲学指导着作家的创作,文学创作又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条件。文学与哲学相互联系
的最典型方式,是哲学内容与文学形式的结合,哲理性往往是作品思想深度的一种表现。
2. 比较文学的研究内容:
(1)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以及这种思想与哲学史上某种哲学思想、哲学流派
的联系,即哲学是怎样进入文学的;
(2)文学与哲学的相互联系,常常表现在文学家与哲学家之间在根本立场与世界观上的
相互影响。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与文学性;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通过小说表现和传播
(二)文学与历史
·历史指历史家书写历史的文本
·关系:
(1)优秀的长篇小说再现历史画卷,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历史价值
《红楼梦》《金瓶梅》
(2)优秀的史家记载人类历史的运行与遗迹时,其历史文本具有文学价值

32
《史记》;希罗多德《历史》
(3)历史与文学交汇后会产生一种互文性文体
史诗、历史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
(4)历史与文学关系密切,但在不同文化中叙事文学与历史有不同的地位与价值
中国古代小说地位低下,古代小说撰写者或整理者难有署名
(三)文学与社会学
1.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文学的产生、传播、流变以及作家的行为动机、文本的表现内容;
2. 研究作家作品对社会发生的影响
“观”:从诗中看社会风俗兴衰;“群”:文学对社会所发货所发生的凝聚族群的作用
(四)文学与心理学
1. 心理学的含义:
(1)词源学角度,关于灵魂的科学
(2)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2. 关系
(1)文学是人学,会将笔触伸向人的心理和灵魂,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2)心理学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詹姆斯的格塔式心理学与比较心理
学;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3)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对现代文学批评与理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以及对神化作为原始意象潜在每个民族深层记忆的理论,与弗雷泽的
《金枝》结合,生成了神化—原型批评
3. 比较文学角度的研究内容
(1)对作家创作个性和心理的研究;
天才;艺术家特有的感受力、观察力、情感迸发力
(2)对作家创作过程的研究;
灵感的实兀性、非我性
(3)对文学作品中表现心理学类型和法则的研究;
作品本身的心理学因素;作品中的典型和原型
(4)对读者心理的研究,即审美心理研究
(五)文学与宗教、伦理学、法学
1. 文学与宗教
(1)西方文学与宗教关系密切
《神曲》《失乐园》《该隐》《浮士德》《卡拉马佐夫兄弟》
(2)中国文学受佛教影响
《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2. 文学与伦理学
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梁实秋强调文学的伦理价值;孔子强调“兴观群怨”、“尽善尽美”
《礼记·乐记》在世界文学史上较早使用了“伦理”一词
3. 文学与法学
·起诉状、反诉书、答辩状、代理词等法律文书需要文字书写;法律对公平正义的维护与
文学的追求有契合之处
《三侠五义》《窦娥冤》;波斯纳《法律与文学》

33
三、文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以定量作为手段,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
门科学的总称,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
(一)文学与科学的关系及其历史
1. 关系
(1)文学关注美丑,科学探究是非;
(2)文学诉诸人的直觉与情感,科学诉诸人的理性与理智;
(3)文学运用想象与虚构,科学揭示真实与真理;
(4)文学焦虑的是情感的安顿与生命的不朽,科学凝视的是世界与宇宙的真相;
(5)文学与科学也各有交叉,科学家不忘审美,文学家也可能喜欢科学。
张衡的地动仪与《二京赋》;鲁迅《科学史教篇》;歌德在进化论、解剖学等多个学
科领域有所贡献
2. 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1)发轫之初,二者混而为一
《天问》
(2)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神化让位于宗教
(3)文学脱离宗教后遇到了科学的挑战
(4)从康德、席勒到马克思肯定了审美与人的自由、创造力、自我价值实现的联系
(5)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向科学与人文两个极端发展
(6)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后,因为中国文化的整体性,没有出现科学与文学的极端对立
(二)文学中的科学及其他
1. 文学对于科学的态度:
由理性乐观转向批判反思
2. 表现科学的典型文体:
(1)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开山之作);凡尔纳《海底两万里》
(2)科学散文:《昆虫记》
(3)科学小品
3. 科学对文学的影响
(1)科学方法论:生物进化论、精神分析、相对论等
陀氏笔下激烈的灵魂冲突;严复《天演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
记》
(2)自然科学方法对文学批评有重要影响
系统论、信息论
(3)技术革命对文学的影响
文字文学;小说兴起;网络文学;作家“换笔”
*跨学科研究对话的途径
1) 表达媒介与话语
文学与其他学科在言说方式上有差异,文学理论可能与其他学科共用一套话语
哲学话语、科学话语、社会学话语;中国文论“气”“道”;西方文论“逻各斯”
2) 话语规则
·言说:
当语言用来传达信息时,发挥指认作用;
当语言用来表达情感态度时,发挥表达情感的功能;
当语言用来影响其所述及的人时,发挥意动或指令功能、交际功能等;

34
当语言的美学(某种)功能占主导时,它便可能是美学或诗歌的表达。
·阐发:
《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雷马克):文学与文学以外的某个知识领域的比较,只有是
系统性的时候,才能把文学以外的领域作为独立连贯的学科加以研究,才算是比较文学跨
学科研究。

第八章 总体文学
一、区域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各民族文学的空间延展与区域文学的形成
1. 区域文学的含义:
又称“文学区域”,是因各民族、各国文学的相互交流、相互关联而出现的相当程
度的联系性、共同性和相似性。
2. 如何划分区域文学
(1)文学区域是否实际存在;
(2)研究者的研究目的与宗旨;
(3)“宏观性”特征;
(4)区域内文化联系的紧密程度。
3. 区域文学的划分
(1)亚洲文学区域
A. 东亚文学圈
B. 南亚—东南亚文学圈
C. 中东文学圈
(2)欧洲文学区域
A. 起点:二希文化
B. 文学思潮策源地:南欧和西欧
(3)拉丁美洲文学区域
(4)非洲文学区域
(二)区域文学与东西方文学、世界文学
1. 区域文学形成的四个基本条件
(1)地域上的毗邻
(2)政治上的推动
(3)宗教的纽带
(4)语言上的关联
2. 东西方文学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1)14—18 世纪:东方文化对欧洲近代化变革产生了一定影响
(2)18 世纪以后:东西方在对立冲突中呈现出空前密切的联系
(3)20 世纪上半期:东方文学完成近代转型后,与西方文学进一步接近
(4)20 世纪下半叶:东方文学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中心”的格局
(三)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及对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价值
1. 世界文学观的形成
(1)18 世纪,新的世界观念形成
维柯《新科学》:最早利用比较的方法,试图全面地为世界各民族文化史构建一个理
论体系
伏尔泰《风俗论》;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

35
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要义》:将世界历史划分为诗的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论
述。大概是欧洲文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全世界文学史”的构想
歌德明确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
(2)18 世纪以后
别林斯基《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严复《本馆附引说部缘起》;王国维:“学无中西”;泰戈尔《世界文学》
2. 世界文学观念的含义:
(1)作为“量”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学史的综合;
(2)作为“质”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在世界上占有历史地位的、代表人类文学水
平的文学;
(3)作为“观念”的世界文学,即世界文学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思考和文学研究时所应持
有的一种思维背景、思想空间、价值标准。
3. 世界文学的价值:
(1)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和前提;
(2)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必须具有的视野,即“世界文学的眼光”

二、总体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总体文学的学术文化背景
1. 总体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又译为“一般文学”,早在 18 世纪的欧洲被使用,当时欧洲学者曾编辑出版了“一
般文学”及“一般文学史”之类的著作。但内涵还不太明晰,主要指欧洲各国文学的总
和,有时指一种宏观理论的视野。其实质是在具体的、个案的文学研究基础上的一种综
合、提升、抽象与概括。
2. 学术背景
(1)黑格尔《小逻辑》
(2)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3)英国“比较法学”创始人梅因《古代法》
(4)丹纳《艺术哲学》
(5)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6)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
(二)梵第根的总体文学的构想
·《比较文学论》从比较文学学科论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总体文学”的概念
1. 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外来影响和相互关系
2. 研究层次
(1)国别文学:
主要处理一国文学之内的问题,是一切文学研究的基础。
研究卢梭《新爱洛绮丝》在十八世纪法国小说中的位置
(2)比较文学:
一般处理两种不同文学的关系,是国别文学的必要补充。
研究英国作家理查生对法国作家卢梭的影响
(3)总体文学:
多是处理国家文学所共有的事实,是“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展开。
研究理查生和卢梭影响下形成的欧洲言情小说
3. “总体文学”的研究领域

36
(1)“有时是一种国际影响”
伏尔泰主义;卢梭主义;托尔斯泰主义
(2)有时是一种更广泛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潮流
人文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
(3)“有时是一种艺术或风格的共有形式”
十四行诗;古典主义悲剧
(4)研究那些“没有影响的类似”
研究方法上,“总体文学”的研究可以不必像“比较文学”研究那样拘泥于事实的确证
4. 局限:
并没有以世界文学或全人类文学作为前提,而只是比较文学的一种自然的展开和必
要的补充。
(三)从欧洲中心的总体文学到跨文明的总体文学及其研究方法
1. “总体文学”外延的突破
·中国学者提出的“总体文学”:有世界文学视野、总体文学观的理论研究
2. 总体文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比较诗学
A. 总体诗学
B. 纯理论研究
C. 追求理论的概括力和抽象度
(2)文学人类学
A. 跨学科
B. 人类文化大背景
C. 阐释文学意义

第九章 跨文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欧洲范围的“跨国别”—以西方为中心的“跨区域”“跨学科”
—全球多元化时代的“跨文明”
一、跨文明比较文学提出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的“文明冲突”与“文明对话”
1. 文明冲突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
2. 文明对话
杜维明、“东方研究中心”学者:“文明对话”研讨活动
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活动
汤一介:《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
(二)文明的“异质性”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转机
1992 年,《多元文化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强调文学研究的“多元性”
后殖民批评、第三世界理论
中国学者:“异质性问题”

二、人类文明的多源和多样性
(一)文明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产生

37
1. 英语 Civilization 与“城市化”“公民化”含义相关。
2. 汉语“文明”在《尚书》《周易》中均有记载,有将自然、人文、外表及内在的总貌
特征 关联审视之意。
3. 今天的“文明”指特定的人类群体在自然生态及历史环境相作用下所创造出的物质、
精神产品及社会制度的总和。
(二)文学在不同文明中的意义
苏美尔—巴比伦史诗《埃努玛·埃立什》迄今发现人类最古老的文学杰作
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被刻在泥版上,被纳入宗教祭祀仪式中
《湘夫人》;少数民族民歌
(三)多元文明观
1. 早期:偏狭的文明观
2. 新文明观的出现:
(1)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
(2)利玛窦传入世界整体知识,冲击固有夷夏观念
(3)全球殖民扩张,多元交汇
3. “轴心时代”
(1)汤因比《历史研究》:提出“文明的比较研究”
(2)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轴心时代”的观点
指公元前 800 年以后的 500 年的时间内,在世界各大洲分别出现了彼此不同的区域
性文明中心。
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希伯来先知;孔子、老子
张法《中国美学史》:
原始文化时期(200 多万年旧石器时代—公元前 3000 年古埃及第一王国)
高级文化时期(公元前 3000—公元前 1000 年: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前
玛雅文化)
轴心时代(公元前 800—公元前 300:中国、印度、两希文化)

三、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的新拓展
·跨国别、跨区域、跨文明
(一)跨国别与跨区域
1. 比较文学的第一特征:跨国别
2. 跨国研究基础:民族国家的建立及文学在语言、内容及身份认同上的国别化
3. 催生因素:民族国家及现代体系的建立
4. 标志: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签订,宣告现代“民族国家”类型的出现
(二)“西方中心论”的局限和危机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上帝已死”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萨义德《东方学》
乐黛云、叶朗《世界诗学大辞典》:“和而不同”
(三)跨文明比较文学: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交往和对话
1. “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民族的、地方的——世界性的、各民族的、相互依赖、相互往来
2. 对话:
(1)文学交往

38
元代杂剧《赵氏孤儿》—《中国孤儿》
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川剧《杜兰朵》
(2)世界文学
(3)“网络化”与“超媒体”
3. 前景展望:
从单纯的文学文本阐释向复合的、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转型。

四、文明的跨文明比较方法
(一)文明异质性与文学的差异性比较
1. “美人之美”法:
主位观察,以对象为主体,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和呈现“他者”的文化特征与价
值。
2. “求同存异”法:
寻找共同的美学根基;保持每一种样式、类型的自尊、独立和相互平等。
3. “双向阐发”法:
用两种或多种民族的文学相互阐发、相互发明。
(二)文明对话与文学话语比较
1. “失语症”问题与话语重建实践
克服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建立一套自己的文论话语系统
2. “话语霸权”与“自说自话”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
陈跃红《比较诗学导论》
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三)文明的互补与异质文明的融合研究
1. 创建对话平台
(1)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等学术机构
(2)各国文学的对等学习
(3)兼容互补的跨文明论坛
2. 寻求共同诗话
(1)各说各话的“自称”阶段
(2)彼此对照或误读的“他称”阶段
(3)相互兼容的“总称”阶段

第十章 比较文学前景展望:世界文学时代的到来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与“全球本土化”
·全球化的结果:
1. 冲击了西方传统文学研究
2. 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带来繁荣:“全球本土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跨学科的特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文史哲的交叉)
对西方理论进行借鉴、改造、重构,达到理论的双向旅行和平等对话
(二)全球化之于比较文学的意义
1. 解构权威,建构多元的文化认同

39
2. 使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变得模糊
3. 协调文化研究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
(三)全球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新方向
1. 全球化与文学研究
2. 流散和海外华人写作研究
3. 文学和人类学研究和文学文化的书写
4. 汉语在全世界的普及以及用汉语撰写的新文学史
5. 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
6. 走向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

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一)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1. 现象:传统文学的研究不再纯粹
电影研究、后殖民研究、性别研究、大众文化研究
2. 结果:文学研究者的焦点转换
从致力于经典文学研究转向通俗文学作品研究
(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动与互补
1. 当今的文化语境:
(1)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精英取向的吞没
(2)世界文化越来越趋同
(3)弱势文化的民族身份也变得模糊
2. 比较文学在当今语境的可能贡献:
(1)在东西方的语境下建构各种形式的乌托邦
歌德(对非西方文学的阅读)勾画的具有乌托邦色彩的世界文学
(2)比较文学介入文化研究
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3. 关于文化研究:
(1)定义:
西蒙·杜林:“文化研究并不像别的东西那样是一门学科。它既没有一种界定完备的
方法论,也没有清晰划定的研究领域。当然,文化研究就是对文化的研究,或更为具体一
些,就是对当代文化的研究。”
(2)三个层次:
A. 对文化本身进行理论探讨和反思,其目的在于建构各种形式的文化;
B. 指向当代通俗文化甚至消费文化,从而使更多的人得以享用文化产品;
C. 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视角来讨论文学研究,而非像传统的文学研究从审美和形式的
角度来研究文学。
4. 结论:
比较文学研究在其最高级意义上应该是以一种跨语言、跨越文化和跨越学科疆界的
方式来进行的。它不仅仅要关注形式主义意义上的“文本”,还要关注社会和意识形态
意义上的“文本”或“语境”。

三、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产的世界性特征”
1. 全球化在西方历史上的两个层面:

40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形成的一种世界的文学”
2. 对全球化的态度:
·顺应、借此推动中国文化、文学走向世界
(二)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兴盛
1. 对世界文学的态度:
(1)文化相对主义:
强调不同民族|国别文学所具有的平等价值
(2)文化普遍主义:
强调普遍的和共同的美学和价值判断标准
2. 研究世界文学的两种观点:
(1)通过翻译,扩大文学研究的视野
(2)返回“语文学”的层面,通过阅读来研究世界文学
(三)作为一种审美现实的世界文学
1. 文学研究多样化
2. 世界文学的生产、翻译和流通
·戴姆拉什:
(1)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简略折射
(2)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获的作品
(3)世界文学并非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超然地接触我们时空之外的不
同世界的一种模式
3. 中国对于世界文学概念的理解与重建:
(1)世界文学是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的经典汇总
(2)是我们的文学研究、评价和批评所根据的全球性和跨文化视角和比较的视野
(3)是通过不同语言文学的生产、流通、翻译以及批评性选择的一种文学历史演化
(四)世界文学研究的新方法
·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1)是否把握了时代精神
(2)其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本语言的界限
(3)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
(4)是否能够进入大学课堂成为教课书
(5)是否在另一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与学术研究

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