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近义词的四字成语

A four-word idiom of synonyms


‫المترادفات لألمثال الشعبية التى من اربع مقاطع‬
‫أسماء على عبد الحميد على‬
‫مدرس بكلية اآلداب جامعة حلوان‬
drasmaaali99@gmail.com

摘要:

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的词汇特别丰富,汉语词
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义词。近义词现象的界定是一个很热点也复杂的
问题。本文将以一些四字成语近义为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阿拉伯学生更
好地理解、辨析和掌握近义词。了解近义词的界定,有用,帮助阿拉伯学
生更好培养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与语义的能力,也提高了汉语水平。

有了这个辨析,阿拉伯学生可以学习汉语更加方便,也避免使用偏误,提
高汉语词汇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汉语水平。阿拉伯学生在学习时不要只局
限于掌握一种表达。在本文有提供一些辨析,解释学生怎么正确地使用常
用的成语,好好理解近义词是什么。

关键词:近义词 – 成语 – 词汇 – 近义词的界定

Abstract

Vocabulary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vocabulary is very rich, and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synonyms in the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The definition of synonyms is a hot and complex
issu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some four-word idiom synonyms as examples to
help Arab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identify and master synonyms.

0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of synonyms is useful to help Arab students‬‬
‫‪better develop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language, use language and‬‬
‫‪semantics, and also improve Chinese proficiency.‬‬

‫‪With this analysis, Arab students can learn Chinese more conveniently, avoid‬‬
‫‪using bia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then‬‬
‫‪improve Chinese proficiency. Arab student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mastering‬‬
‫‪only one expression when studying. In this article, some insights are provided‬‬
‫‪to explain how students can correctly use common idioms and understand well‬‬
‫‪what synonyms are.‬‬

‫‪Keywords: synonym – idiom – vocabulary – Definition of synonyms‬‬

‫المستخلص‬

‫يحتل تدريس المفردات مكانة مهمة في تدريس اللغة‪ .‬مفردات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غنية جدا ‪ ،‬وهناك عدد كبير‬
‫من المترادفات في نظام المفردات الصينية‪ .‬تعريف المترادفات هو من القضايا الساخنة والمعقدة فى‬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 .‬و من خالل هذا البحث سيتم تحليل بعض المترادفات لألمثال المكونة من أربع كلمات‬
‫كدراسة لمساعدة الطالب العرب على فهم المترادفات وتحديدها وإتقانها بشكل أفضل‪ .‬يعد فهم تعريف‬
‫المترادفات مفيدا لمساعدة الطالب العرب على تطوير القدرة على فهم اللغة واستخدام دالالتها بشكل‬
‫أفضل وأكثر مرونة ‪ ،‬وكذلك تحسين كفاءة ومستوى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لديهم ‪.‬‬

‫من خالل هذا التحليل‪ ،‬يمكن للطالب العرب تعلم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بشكل أكثر مالءمة‪ ،‬وتجنب سؤ‬
‫األستخدام للمترادفات ‪ ،‬وتحسين كفاءة تعلم المفردات الصينية‪ ،‬ومن ثم تحسين كفاءة اللغة الصينية‪.‬‬
‫يجب أال يقتصر الطالب العرب على إتقان وأستخدام تعبير واحد فقط للمفردة ‪ .‬ومن خالل هذا البحث ‪،‬‬
‫يتم شرح كيف يمكن للطالب العرب استخدام االمثال الشعبية بشكل صحيح ودقيق‪ ،‬وفهم المترادفات‬
‫والفرق بينهم جيدا‪.‬‬

‫الكلمات المفتاحية ‪ :‬المترادفات – االمثال الشعبية – المفرادات– تعريف المترادفات‬

‫‪1‬‬
近义词的四字成语

一, 近义词的界定

*什么是近义词

关于近义词,学界看法一致,都认为是意义相近的词。如:

*近义词是意义上彼此接近而各表示不同事物对象的词。1

*近义词指的是意义相近的词语。“相近”,是指词语之间存在着某些方面
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概念义,附属义和用法(如搭配对象,词性和句法功
能)等三方面。2

*意义大同小异,或意义相同而附加色彩,用法不同的一组词,叫做近义
词。近义词也叫相对同义词。3
*近义词是所指不一而存在某种近似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例如
“含糊”和“含蓄”。近义词从字面上看,是意义相接近的一些词,从本质上
看,则是所指不同一而又在意义上有某种相近关系的一个词群。4
*表示的理性意义或色彩意义不完全相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细微差别。
这种同义词,一般称为“近义词”。5
*词汇里,指称的事物,现象相近相似,指称的意义大同小异,从而在用
法上或色彩上也往往存在差别的一些词的组系,如“照亮”和“照耀”等,是
近义词。6

*近义词就是语法意义相同,词汇意义相近的一组词。所谓语法意义相
同,那就是这一组词必须要在同一个类型的概念范畴之内,否则是无法进
行比较的。所谓词汇意义相近,就是指一组近义词在词汇意义的义素分析
上有主次之分,反映到它的概念对应性的特征分析上也有主次之分。7

1
刘叔新,“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划分”,《语言研究论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第 18
页。
2
卢惠惠,“现代汉语词汇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第 109 页。
3
邵霭吉,冯寿忠 “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 202 页。
4
周荐 “近义词说略”,《天津教育学院学报》第四期(1990),第 3 页。
5
谢文庆《同义词》,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第 12 页。
6
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第 153 页。
7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3 版(2014),第 160 页。

2
*研究者认为,在一个意义范围内,词汇意义(有的称理性意义或概念义
等)相近则必定是近义词。8

最后可以说“近义词的界定”是:近义词指的是意义相近的词语。

二, 四字成语
成语是熟语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成语以四字结构为主要形式。
主要原因让研究生选择实用成语,因为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四字格”的成
语。因为四音节结构比较灵活,又能体现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
韵美,而且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对偶的审美心理,方便记忆和诵
读。
成语的意义是一个故事,我们平时使用一个成语,不是为了去讲一个故
事,而是想表达出这个故事所反射出来的哲理和含义。
学习,运用和分析成语时需要讲究技巧,否则一不留神就会出错。需要注
意两个事情是一,要防止片面地理解成语的意义,防止望文生义。首先,
学习与分析成语需要结合成语的来源出处。是一,要注意辨别成语的色彩
义,尤其是感情色彩。如:“巧舌如簧”含义有贬义,语境中如果需要技巧
的贬义就可用。

三, 近义词四字成语辨析
近义词四字成语辨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褒义的意思 ,贬义的意思。
第一类:近义词四字成语含义褒义 (好的,利益)的意思
1. ①趁火打劫 ②浑水摸鱼 ③顺手牵羊
解释:
1)趁火打劫:chèn huǒ dǎ jié,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
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9
2)浑水摸鱼:hún shuǐ mō yú,又作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候捞一
把。
3)顺手牵羊:shùn shǒu qiān yáng,意思是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
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

周玉琨 “现代汉语近义词研究述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第 15 页。
8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9页。
9

3
【相同点】有“乘机拿走东西”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②强调趁混乱的
时机捞取利益; ③强调顺便拿走人家的东。
例子:
1,⼈家有难时还趁⽕打劫的⼈,真是可耻。

2,考试的时候要专⼼⼀点,别⼀天想着浑⽔摸鱼。

3,经过果园时,她顺手牵羊地摘了几颗苹果,一下子就被园主逮个正
着。
2. ①承前启后 ②承上启下 ③继往开来
解释:
1)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
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 ,承接上面的, 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
章方面。10
3)继往开来:jì wǎng kāi lái,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11
【相同点】有“接上启下”的意思
【不同点】 ①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方面; ②
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方面; ③多用于继承事业,开
辟道路。
例子:
1, 哪年不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
2, 文章中常有过渡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 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3. ①重整旗鼓 ②卷土重来 ③东山再起
解释:
1)重整旗鼓:chóng zhěng qí gǔ,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也说
重振旗鼓。12

10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2页。
11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80页。
12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6页。

4
2)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g lái,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灰土。形容失败
或遭到挫折后重新组织力量反击过来。13
3)东山再起:dōng shān zài qǐ,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或重整旧业。指再度
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14
【相同点】有“失败后重新开始”的意思
【不同点】 ①褒义,重在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②贬义,指失败后重新
恢复势力; ③褒义,偏重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例子:
1, 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国王用一个清晰振奋人心的嗓音来让优秀的
军队重整旗鼓。
2, 敌⼈妄图卷⼟重来,我们要时刻警惕。
3, 乐观的人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悲观的人因缺乏自信,往往一败
涂地。
4. ①当仁不让 ②义不容辞 ③理所当然
解释:
1)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地担当起
来,毫不推辞。15
2)义不容辞:yì bù róng cí,道义上不容许推辞。16
3)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该这样。17
【相同点】有“应当”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遇到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②强调道义
上不容许推辞; ③强调理应这样。
例子:
1, 小明是个见义勇为,当仁不让的热血青年。
2, 这件事,我义不容辞,就让我来协助你吧!
3, 小李当上班干部是理所当然的。
5. ①洞若观火 ②了如指掌 ③明察秋毫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22页。
13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30页。
14

1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38页。
1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228页。
17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00页。

5
解释:
1)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洞:透彻。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
观察事物清楚透彻。18
2)了如指掌:liǎo rú zhǐ zhǎng,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
掌给人看一样。19
3)明察秋毫:míng chá qiū háo,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
清楚。20
【相同点】有“对事物非常清楚”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观察认识事物透彻、深刻; ②强调对情况非常清楚;
③强调对事物观察敏锐、细致,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例子:
1, 他对目前的政局洞若观火,因此总是忧心忡忡地提出建言。
2, 你对你的行业里的任何事情都了如指掌吗?
3, 别对孩子明察秋毫,给他一点空间。
6. ①独断专行 ②专横跋扈 ③一意孤行
解释:
1)独断专行:dú duàn zhuān xíng,是指行事专断,单独决断并照着实
行,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指自己独来独往,任意行事。21
2)专横跋扈:zhuān hèng bá hù,专横:专断蛮横。跋扈:霸道,蛮不讲
理。形容任意妄为、不讲理。22
3)一意孤行:yī yì gū xíng,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23
【相同点】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专断,霸道,语意较重; ②现多强调任意妄为,不讲
理; ③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语意较轻。
例子:
1, 将军做事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42页。
18
19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326页。
20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86页。
21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48页。
22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00页。
23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60页。

6
2, 在班上小王专横跋扈,很让同学们讨厌。
3, 要不是妈妈他一意孤行的话。
7. ①耳濡目染 ②耳闻目睹 ③耳熟能详
解释:
1)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常听常看,无形中受到影响。24
2)耳闻目睹:ěr wén mù dǔ,亲耳听见,亲眼看见。25
3)耳熟能详:ěr shú néng xiáng,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
来。26
【相同点】有“耳朵听到”的意思。
【不同点】 ①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强调听、
见的结果; ②强调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③听的次数多了,也就能详尽
说出来,只有听,没有看。
例子:
1,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小杰出身书香门第,耳闻目睹也爱上了读书。
3, “都是美国的错”已经成为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头禅。
8. ①绘声绘色 ②惟妙惟肖 ③栩栩如生
解释:
1)绘声绘色:huì shēng huì sè,形容叙述或描写非常生动逼真。也说绘声
绘影、绘影绘声。27
2)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形容刻画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像。28
3)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g,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
动逼真,像活的一样。29
【相同点】有“生动逼真,很像”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②强调形似,模仿得像真的一
样; ③强调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4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55页。
2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56页。
2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57页。
2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43页。
28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20页。
29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35页。

7
例子:
1, 演讲台上,教授正在绘声绘色的讲着数学题。
2, 小杰在绘画艺术方面很有天赋,无论画什么都惟妙惟肖。
3, 这个画家画画很厉害,画的人物都栩栩如生。
9. ①匠心独运 ②巧夺天工 ③鬼斧神工
解释:
1)匠心独运:jiàng xīn dú yùn,匠心:灵巧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
造性的构思。独:独到的。运:运用。形容独特精巧的艺术构思。30
2)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
妙。31
3)鬼斧神工:guǐ fǔ shén gōng,形容技能的精巧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
32

【相同点】有“技艺高超、精巧”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②强
调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③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例子:
1, 用户体验设计者匠心独运,总是为新顾客将软件设计的更友好和实
用。
2, 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3, 圆明园的设计真是鬼斧神工。
10. ①牢不可破 ②颠扑不破 ③坚不可摧
解释:
1)牢不可破:láo bù kě pò,坚固得不可摧毁。33
2)颠扑不破:diān pū bù pò,意思是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
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34
3)坚不可摧:jiān bù kě cuī,非常坚固,不可摧毁。35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16页。
30
31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24页。
32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32页。
33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65页。
34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77页。
3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65页。

8
【相同点】有“牢固不可摧毁”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坚固得不可摧毁,多指抽象事物,如友谊; ②强调永
远不会被推翻,多指理论、道理等; ③强调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多用
于意志、精神等。
例子:
1, 这是一堵牢不可破的城墙。
2, 达尔⽂的进化论⾄今仍旧颠扑不破。
3, 信仰使我们更坚不可摧。
11. ①络绎不绝 ②川流不息 ③纷至沓来
解释:
1)络绎不绝:luò yì bù jué,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
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36
2)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形容行人、车马很多,像水流一样连续不
断。37
3)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38
【相同点】有“接连不断”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②强调行
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数量很多; ③强调接连不断地到来。
例子:
1, 集市里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2, 生命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那个渡河的人。
3, 一闭上眼,各种景象就纷至沓来,吓得她整夜合不上眼。
12. ①莫衷一是 ②各抒己见 ③各执一词
解释:
1)莫衷一是:mò zhōng yī shì,不能判定哪个对,哪个错。39
2)各抒己见:gè shū jǐ jiàn,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40

36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227页。
37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9页。
3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72页。
39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58页。
40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34页。

9
3)各执一词:gè zhí yī cí,意思是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形容意见不一
致。41

【相同点】有“意见有分歧,不统一”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②强调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
见解; ③强调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
例子:
1, 各种食物选择孰优孰劣,莫衷一是。
2, 人大代表各抒己见,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3, 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13. ①锲而不舍 ②旷日持久 ③持之以恒
解释:
1)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2

2)旷日持久:kuàng rì chí jiǔ,耽误时间,拖延了很久。43


3)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有恒心地坚持下去。44
【相同点】有“用时很长”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②强调
多费时日,拖得很久; ③强调长久地坚持下去。
例子:
1, 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
2,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3, 我们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习惯是不会成功
的。
14. ①煞费苦心 ②惨淡经营 ③殚精竭虑
解释:
1)煞费苦心:shà fèi kǔ xīn,煞:很,极。形容费尽了心思。45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37页。
41

42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912 页。
43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636 页。
44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234 页。
45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110 页。

10
2)惨淡经营:cǎn dàn jīng yíng,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
原指作画之前,精心构思。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从事某项事业或某种
事情。46
3)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用尽心思。47
【相同点】有“费尽心思做事”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费尽心思,带有目的性; ②强调在困境中艰苦地从事
某种事业; ③强调用尽精力,指一种状态。
例子:
1, 这一技术难题使专家们煞费苦心。
2, 经过几年惨淡经营,妈妈的服装店开始兴旺发达起来了。
3, 这几年你父皇殚精竭虑,宵衣旰食。
15. ①拭目以待 ②指日可待 ③倚马可待
解释:
1)拭目以待:shì mù yǐ dài,拭目:擦眼睛。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对某
事的关注、期待。48
2)指日可待:zhǐ rì kě dài,意思是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49
3)倚马可待:yǐ mǎ kě dài,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50
【相同点】有“可以等待”的意思
【不同点】 ①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②强调为期
不远,(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 ③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例子:
1,这件事,我姑且拭目以待,看是什么结果。

2,资金已经按时到位,桥梁竣工指日可待了。

3,她是有名的才子,文章倚马可待。

16. ①深谋远虑 ②深思熟虑 ③老谋深算


解释: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240 页。
46

4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337 页。
4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1116 页。
49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356 页。
50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1227 页。

11
1)深谋远虑:shēn móu yuǎn lǜ,深谋远虑的意思。51
2)深思熟虑:shēn sī shú lǜ,深:深入。熟:仔细。反复地、深入细致地
思索考虑。52
3)老谋深算: lǎo móu shēn suàn,周密的计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
干练,有经验。53
【相同点】有“深入、周密考虑”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 ②强调深入细致地考
虑; ③多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例子:
1, 这个计划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2, 运气通常照顾深思熟虑者。
3, 她是个 老谋深算 的商人,你想佔她的便宜是绝对不可能的。
17. ①生吞活剥 ②囫囵吞枣 ③不求甚解
解释:
1)生吞活剥:shēng tūn huó bō,生吞活剥的意思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
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54
2)囫囵吞枣:hú lún tūn zǎo,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
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55
3)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56
【相同点】有“不透彻”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对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
用; ②强调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③强调学习或研究只求懂得个
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例子:
1, 小明,回家吧!在这里他们会把你生吞活剥的。
2, 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51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119 页。
52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123 页。
53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586 页。
54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1050 页。
55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1340 页。
5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89 页。

12
3, 图书馆里有很多读书不求甚解者。

18. ①一诺千金 ②一言九鼎 ③一字千金


解释:
1)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57
2)一言九鼎:yī yán jiǔ dǐng,九鼎:古代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后奉为传国之宝。形容言辞极有分量,作用大。58
3)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59
【相同点】有“话少但分量重、价值高”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②强调所说的话分量
很重,作用很大; ③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
贵。
例子:
1, 妈妈一诺千金,真守信用!
2,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3, 李老师只把文章改了几处,却起到了一字千金的作用。
19. ①一视同仁 ②等量齐观 ③相提并论
解释:
1)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表示对人同等看待,不分厚薄。60
2)等量齐观:děng liàng qí guān,不管事物的差别,同等看待。61
3)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谈论或
看待。62
【相同点】有“同样看待”的意思
【不同点】 ①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多指人; ②不管事物间的差
异,同等看待,多指物; ③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5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560 页。
5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562 页。
59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561 页。
60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563 页。
61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108 页。
62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1437 页。

13
例子:
1, 医生若不能一视同仁地照顾病人,如何成为良医?
2, 你能够在观点上与所谓的专家们等量齐观了,说明你真的提高了很
大。
3, 他们两人背景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20. ①以身作则 ②身体力行 ③身先士卒
解释:
1)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63
2)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g,身:亲自。体:体验。力:努力。行:实
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64
3)身先士卒:shēn xiān shì zú,身:自己。士、卒:泛指士兵。原指作战
时,将帅亲自上阵,冲在士兵前面。现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65
【相同点】有“亲自去做”的意思
【不同点】 ①偏重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 ②偏重在亲自体验,努力实
行; ③偏重在职位高的人首先走在前面,带头去做。
例子:
1, 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爱学习、守纪律的榜样。
2, 我们应当身体力行,畅所欲言。
3, 每次义务劳动,校长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实干。
21 .①卓尔不群 ②鹤立鸡群 ③出类拔萃
解释:
1)卓尔不群:zhuó ěr bù qún,优异卓绝,与众不同。66
2)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比喻人的仪表或才能在一群人中极为突出。67
3)出类拔萃:chū lèi bá cuì,出:超过。类:同类。拔:高出。萃:草丛
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同类之上。形容一个人的品
德、才能出众。68

63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564 页。
64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278 页。
6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279 页。
6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722 页。
6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752 页。
6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94 页。

14
【相同点】有“与众不同,超出同类”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②强调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
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③强调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
例子:
1, 广告宣传需要卓尔不群,需要引人注意,有时甚至需要惹人发笑。
2, 当世界大多数股市仍低于其年的高点时,少数股市却鹤立鸡群。
3,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出类拔萃。
第二类:近义词四字成语含义贬义(辛苦,争斗,惊慌,不能成功)的意
思。
1. ①跋山涉水 ②风尘仆仆 ③风餐露宿
解释:
1)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 ,跋山:翻山越岭。涉水:蹚/趟水过河。
形容长途奔波的艰辛劳苦或旅途艰苦。69
2)风尘仆仆:fēng chén pú pú,风尘:路途中的风吹尘扬,比喻旅途辛
苦。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劳累辛苦的样子。70
3)风餐露宿:fēng cān lù sù,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
活的艰苦。也作餐风宿露。71
【相同点】有“旅途辛苦”的意思。
【不同点】 ①重在强调远行艰辛; ②重在强调长途奔波劳累; ③重在
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例子:
1, 经过一番跋山涉水,他终于采到了珍贵的药材。
2, 为了赚取微薄纺薪水,他风尘仆仆地两地奔走。
3, 不管风餐露宿还是锦衣玉食,你的父母一向陪在你身边。
2. ①风声鹤唳 ②草木皆兵 ③杯弓蛇影
解释:
1)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è lì,唳:鸟鸣。形容惊慌恐惧,自相惊忧。72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4页。
69
70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25页。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7页。
71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68页。
72

15
2)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兵:士兵。野草和树木都像是敌兵。形容
人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73
3)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74
【相同点】有“惊慌失措,疑神疑鬼”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自相惊扰,自己吓自己; ②强调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③强调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例子:
1, 犯了罪的⼈对每⼀个声⾳都感到风声鹤唳。
2, 我们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敌人心惊胆战,草木皆兵。
3, 看清楚!那只是块石头!别杯弓蛇影, 自己吓自己。

3. ①功亏一篑 ②功败垂成 ③前功尽弃


解释:
1)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功:功效、成绩,泛指所做的事。亏:
差,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原意指筑一座九仞(一仞合古时七尺或八
尺)高的土山,由于只缺一筐土而没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
力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75
2)功败垂成:gōng bài chuí chéng,事情快要成功时遭到失败(含惋惜
意)。76
3)前功尽弃:qián gōng jìn qì,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77
【相同点】有“没有成功”的意思
【不同点】 ①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有惋
惜之意; ②强调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③强调以前的努
力完全白费。
例子:
1, 她这次表演功亏一篑,令人遗憾。
2, 这座桥梁本就要完工了,一场大地震却让它功败垂成。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8页。
73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7页。
74

7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87页。
7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88页。
77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20页。

16
3, 方向错了,不是创新,而是守旧复古,前功尽弃。
4. ①钩心斗角② 明争暗斗 ③尔虞我诈
解释:
1)钩心斗角:gōu xīn dòu jiǎo,原指宫室建筑的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比
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78
2)明争暗斗:míng zhēng àn dòu,明里暗中都在进行斗争。形容内部钩心
斗角,互相激烈斗争的情况。79
3)尔虞我诈:ěr yú wǒ zhà,比喻互相欺骗,互不信任。80
【相同点】有“争斗”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②强调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
斗; ③强调彼此猜疑,互相欺骗。
例子:
1, 我不擅长与人钩心斗角。
2, 好学生们在学习上明争暗斗。
3, 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的事相当多。
5. ①良莠不齐 ②鱼目混珠 ③参差不齐
解释:
1)良莠不齐:liáng yǒu bù qí,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指好人坏
人夹杂在一起。81
2)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冒充真
的。82
3)参差不齐:cēn cī bù qí,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
齐或水平不一。83
【相同点】有“两种东西混杂”的意思
【不同点】 ①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②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
西; ③强调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90页。
78
79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80页。
80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15页。
81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223页。
82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22页。
83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46页。

17
例子:
1, 样⽶养百样⼈,所以⼈有好有坏,良莠不齐是正常的现象。
2, 余华曾说,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
鱼目混珠的事物。
3, 厚厚的嘴唇咧着,露出几颖牙齿,参差不齐的。
6. ①墨守成规 ②故步自封 ③抱残守缺
解释:
1)墨守成规:mò shǒu chéng guī,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
进。84
2)故步自封:gù bù zì fēng,自己停留在原地。比喻保守,安于现状,不
求进步。85
3)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抱:守住。缺:又作“阙”,不完整。固
守陈旧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86
【相同点】有“因循守旧”的意思,都含贬义。
【不同点】 ①偏重在按规矩办事,不肯改进; ②偏重在安于现状,不求
进步; ③偏重在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例子:
1, 要发展,就不能恪守成宪,墨守成规。
2, 我们要不断进步,不能故步自封。
3, 我们不能停留在以前抱残守缺的旧生活里。
7. ①南辕北辙 ②背道而驰 ③缘木求鱼
解释:
1)南辕北辙:nán yuán běi zhé,本想往南方走,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
行动和目的相反。87
2)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行动跟既定的方
向完全相反。88

84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56页。
8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23页。
8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29页。
8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63页。
8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1页。

18
3)缘木求鱼:yuán mù qiú yú,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行事的
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含贬
义。89
【相同点】有“初衷与目的不一致,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行动和目的相反; ②强调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③
强调方向、办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例子:
1, 两个人在创作方法上南辕北辙。
2, 我和朋友的想法总是背道而驰。
3, 不努力却想发财,无异是缘木求鱼!
8. ①呕心沥血 ②处心积虑 ③挖空心思
解释: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90
处心积虑:chǔ xīn jī lǜ,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91
挖空心思:wā kōng xīn sī ,比喻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92
【相同点】有“用尽心思”的意思
【不同点】 ①褒义,形容费尽心血; ②贬义,千方百计地盘算; ③多
含贬义,形容费尽心机。
例子:
1, 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忘我工作。
2, 现在的公司不得不处心积虑精心计划。
3, 他挖空心思地想要得到那件宝贝。
9. ①束手无策 ②无能为力 ③手足无措
解释:
1)束手无策:shù shǒu wú cè,策:计策,办法。像捆住手似的,一点办
法也没有。形容遇到问题时毫无解决的办法。93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371页。
89

90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271页。
91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45页。
92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361页。
93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1056 页。

19
2)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指用不上力量或者力量薄弱。94
3)手足无措:shǒu zú wú cuò,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在哪里好。比喻慌
乱间没有主意,不知该怎样应付。95
【相同点】有“没有办法”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②强调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
到; ③强调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例子:
1, 一个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处逆境束手无策。
2, 你不是无能为力。
3, 几个人都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事情搞得手足无措。
10. ①望洋兴叹 ②望其项背 ③望尘莫及
解释:
1)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发出感
叹。原指看到伟大的事物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
缺乏而感到无可奈何。96
2)望其项背:wàng qí xiàng bèi,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形容差距不
大,能够赶得上。97
3)望尘莫及:wàng chén mò jí,望得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却不能追
上,比喻远远地落在后面。98
【相同点】有“望到”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赶得上或
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③强调远远落在后面。
例子:
1, 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2, 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3, 他才气很高,所写作品确有过人之处,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11. ①徇私舞弊 ②营私舞弊 ③假公济私

94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1346 页。
95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1060 页。
9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1349 页。
97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351 页。
98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352 页。

20
解释:
1)徇私舞弊:xùn sī wǔ bì,徇:曲从。徇私: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
事。舞:舞弄,玩花招。舞弊: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指因照
顾私情而弄虚作假,做违法乱纪的事。99
2)营私舞弊:yíng sī wǔ bì,营:谋求。舞弊:作弊,用欺骗的方式做违
法乱纪的事。为谋求私利,玩弄手段做违法乱纪的事。100
3)假公济私:jiǎ gōng jì sī,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101
【相同点】有“牟取私利”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 ②强
调为自己谋求私利耍弄手段,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③强调假借公事的名
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例子:
1, 这种徇私舞弊的事情,他绝不会干。
2, 生意场上有很多营私舞弊的不法商人。
3, 有些干部假公济私,专门肥自己的腰包。
12. ①犹豫不决 ②举棋不定 ③畏首畏尾
解释:
1)犹豫不决:yóuyùbùjué,意思是迟疑,拿不定主意。102
2)举棋不定:jǔ qí bú dìng,意思是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103
3)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畏:害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
胆子小,顾虑重重。104
【相同点】有“迟疑、犹豫,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下不了决心; ②比喻临事拿不定主意; ③形容怕这
怕那,疑虑过多。
例子:
1, 面对这么多的机会,我倒犹豫不决起来,不晓得该选哪一样才好?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1462 页。
99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 1547 页。
100

101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 648 页。
102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574 页。
103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 876 页。
104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346 页。

21
2, 你别再举棋不定了,机会稍纵即逝。
3, 我们年青人,要敢于勇往直前,而不能畏首畏尾。
13. ①置之不理 ②束之高阁 ③置若罔闻
解释:
1)置之不理:zhì zhī bù lǐ,放在一边,不理不睬。105
2)束之高阁:shù zhī gāo gé,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阁楼上。比喻
搁置不用或扔在一边不管。106
3)置若罔闻:zhì ruò wǎng wén,形容听见了不加理睬。107
【相同点】有“放在一边”的意思
【不同点】 ①强调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对象多为事; ②强调放在一边,
不去用它或管它,对象多为物; ③强调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
予理睬,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例子:
1, 倔强的小杰又生气了,对谁都置之不理。
2, 再好的理论,如束之高阁,不运用于实践,也是没有用处的。
3, 想不到他面对此事竟然熟视无睹,置若罔闻。
14. ①作茧自缚 ②自食其果 ③玩火自焚
解释:
1)作茧自缚:zuò jiǎn zì fù,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
缚了自己或使自己陷入困境。108
2)自食其果:zì shí qí guǒ,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109
3)玩火自焚:wán huǒ zì fén,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
是自己。110
【相同点】有“做了某事结果使自己受害”的意思

105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710 页。
106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015 页。
107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718 页。
108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第1725 页。
109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1730 页。
110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第1297 页。

22
【不同点】 ①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②指做了坏事,结
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 ③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终受害的还是
自己,语意较重。
例子:
1, 要不然,他决不会发表那几点声明来作茧自缚的。
2, 我感到我们的自满情绪已使我们自食其果了。
3, 战争狂人倒行逆施,到头来总是玩火自焚,自食恶果。

四,结语
近义词是语言词汇中非常活跌的一个部分,近义词的丰富和纷繁,不但
可以说明词汇的发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反映语言的发展和人们思
维能力的发展。
近义词四字成语的辨析,让读者了解每一组近义词哪些地方相同,哪些
地方不同。让读者了解异同,掌握用法。近义词四字成语辨析不仅能帮助
读者弄清近义词的差异,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掌握常用词语和成语,更好地
进行交际。从这本研究,本文希望帮助读者掌握汉语的近义词成语,也避
免使用偏误,帮助阿拉伯学生弄清近义词的异同,使他们尽可能快捷地正
确使用近义词,提高汉语词汇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汉语水平,也可以学习
汉语更加方便。
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每一个成
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
色。所有的成语都有例证为引掌握更多成语灵活还用就能丰富语言。“用
成语可以让对话简单明了,好处其实很多,很多模糊的观念、很多复杂的
话,用四个字一下就解决了,简单明了”。所以我选择成语题目为了实用
一列。

参考:
1,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3 版,
(2014)。
2, 卢惠惠,现代汉语词汇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3,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世界汉语教学》
第 3 期,2010。

23
4, 邵霭吉,冯寿忠,现代汉语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5, 赵新,李英《学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刘春梅,留学生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统计分析,《语言教学与研
究》第 3 期,2007。
7, 齐沪扬《现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 刘春梅,现代汉语单双音同义名词的主要差异,《华中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 1 期,2006。
9, 王还《汉语近义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10, 杨寄洲,贾永芬《1700 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北京语言大
学出版社,2005。
11, 符准青,《现代汉语词汇》(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
12, 刘乃叔,敖桂华《近义词使用区别》,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03。
13, 马燕华,庄莹《汉语近义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4, 许振生,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
15, 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6, 王还《新编汉英虚词词典》,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17, 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8, 吴海《常用同义词典》,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19, 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
版社,(1984)。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