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班級: 學號: 姓名:

〈一棵開花的樹〉學習單
 題解
1.五四運動以來,稱使用白話所寫的詩為(新詩 )、(白話詩 )或(自由詩)。
2.民國四十二年後,詩人受西方文藝思潮的衝激,強調(意象 )的使用,重視技巧的表現,遂另
立「( 現代詩)」的名目。
3.〈一棵開花的樹〉一詩選自《 (七里香 )》。旨在描寫女子渴望(愛情 )的心,以及期待落空後
的感傷。
4. 詩中以少女的(累世期盼 )為經,以(佛陀的慈愛 )為緯,構成一篇浪漫又淒美的愛情故
事。
 作者
1.席慕蓉,原籍(蒙古 )察哈爾盟明安旗。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生於重慶市,民國
三十八年至香港,四十三年來臺。學思背景為(藝術 )科系,除繪畫外,也擅長詩文。受其學思
背景的影響,其詩常融(畫意 ),刻畫精美,甚具特色
2.文學作品有詩集:《畫詩》、《(七里香 )》、《無怨的青春》及《時光九篇》等。
3.著有散文集:《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 )》、《有一首歌》等。
 注釋
塵緣:(俗世的因緣 )。
 意象經營:
1.「一棵開花的樹」比喻:少女
2.以樹上每一朵花比喻:「前世的盼望」
3.顫抖的葉比喻:「等待的熱情」
4.零落的花瓣比喻:「我凋零的心」。
5.全詩以花的盛開與零落,來象徵:少女心境的抑揚起伏。

 選擇題:
1.( C ) 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全詩的主旨是: (A)寫開花結實之完美人生 (B)寫環境保
育之重要 (C)寫女子對愛情之執著 (D)寫男子癡情之等待
2. ( B ) 語文中誇張鋪飾超過了客觀事實,使形象鮮明的修辭技巧稱為「誇飾」。下列何者運用
誇飾技巧? (A)一棵開花的樹 (B)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C)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D)那顫抖的
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3. ( B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這句詩主要的含義是什麼?(A)希望對方跟自己一
樣美麗 (B)想讓對方看見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C)用盡心思找尋對方的蹤影 (D)要讓人世 間 充 滿
美好的事物。
4. ( C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
在你必經的路旁」
,此事印證了什麼道理?(A)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比喻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 (B)
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諺語)指人難免會有缺失和過錯 (C)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加以真誠,連
金石都會為之開裂。用以勉勵人只要有誠心,沒有辦不成的事。 (D)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諺
語)佛教徒勸人修行的話。後比喻只要真心改惡從善,便立即成為好人。。
5.( C )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句中「開滿了花」
班級: 學號: 姓名:
象徵下列何者?(A)對宗教的虔誠信仰 (B)對蒔花植草的熱愛(C)對愛情的殷切期盼 (D) 對
久別老友的思念。
6.( B )由「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一句可知,句中「我」的心理狀態為何?(A)氣急敗壞,
惱怒怨恨 (B)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C)一切隨緣,聽其自然 (D)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諺
語)寧願做珍貴的玉器而被打碎,也不願當低賤的瓦片而得以保全。比喻人寧願保全節操而死,也
不苟且求活。亦可比喻人為了堅持某種信念而不計犧牲,奮鬥到底。
7.( A )在一棵開花的樹詩中,關於「你」和「我」的相遇,由祈求盼望,直至最後的凋零,最適
合用下列何者描述?(A)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諺語)比喻一方有意,另一方卻無情。 (B)路遙知
馬力,日久見人心 (諺語)比喻人心的善惡,須經時間的考驗才能得知。 (C)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比喻暫時受到損失,卻因禍得福,終於得到好處。 (D)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指水
路很曲折,坐船行於其上,本來以為前頭已經無路了,誰知轉個彎,本來深暗的景色,豁然開朗,
出現眼前是一片明亮的景色。
8.( D )本詩中的主角心情由期待轉為失落,請問由下列何者可看出盼望落空?(A)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B)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C)陽光下慎重地開滿
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D)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
花瓣。
9.(C )席慕蓉:
「我一再告訴學生,你不要相信靈感,不要等到靈感來才去畫,你畫了五十張,也
許其中只有五張是不錯的,但這就很可觀了,而其他那四十五張是必要的,沒有那四十五張就沒有
這五張。」關於席慕蓉的作畫態度,下列何者正確?(A)靈感來時,再作畫 (B)繪畫需要極大的天分 (C)
作畫不該等待靈感來時 (D)缺乏靈感的作品,沒有存在的價值。
10.( C)關於一棵開花的樹 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運
用 前世今生的概念,刻劃少女熱烈追愛的深情 (B)「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看似風吹葉 動的
景象,實則表現少女既期待又緊張的激動 (C)以「遇見」和「五百年」祈請佛陀能實現少女與愛人生
生相守的心願 解析:應為「相遇的心願」 (D)「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以充
滿戲劇 性的情節寫出了少女的深情無悔

 問答:
1. 〈一棵開花的樹〉全詩分為三段,以此描述少女對愛情的渴求,請試述此三段內容。
首段描寫少女渴望愛情,虔誠於佛前祝禱;第二段描寫佛陀將少女化為一棵開滿花的樹,藉以
實現她的宿願。第三段描寫少女並未如願地獲得憧憬中的愛情,因希望成空,而花落滿地。

2. 〈一棵開花的樹〉全詩在最低沉蕭寂的情況下嘎然而止,就像繪畫的留白、音樂的休止,請試
述此寫作技巧能帶給讀者何種感受?
目的在留下一大片的空間讓讀者馳騁想像,使本詩成為一個美麗而哀怨的故事,言盡而餘味無
窮的情韻,正是這首詩成功的地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