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152·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年第 1 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文化自信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外语教育路径探析
林晓卿

(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99)

摘要: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是以积极态度肯定自身文


化的价值而形成的坚定信念和理性判断 。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的进一步增强以及“一带一路 ”
倡议的实施,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在对外交流中彰显着文化自信。 高校外语教育承担
着为国家培养对外交流人才的重任 ,高校外语教学应该呼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教师的语言功底和
中外文化素养,培养出具有文化自信的高端外语人才。 高校要加强对外语的改革,探索基于文化自信的外
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途径,在传授英语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重把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避免出现外语专业的
学生对国外文化的认知程度高于对本国文化的了解 ,避免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外语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 H319.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970( 2020) 01 - 0152 - 02
DOI:10.16145/j.cnki.cn23-1531/z.2020.01.049

2017 年,
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就语 值追求和精神向度,是文化主体自我认同的标志,也
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是这样阐述的: “大学英语课程 是文化主体从文化角度拓展自我的心理诉求 。”文化
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语言是文化的 自信是民族自豪感与文化精神价值的最好体现 。 高
组成部分,
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不仅是对外交流的 校外语教育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对外交流所需要的
工具,
而且也是传播文化、增进文化认同感的媒介。 专业知识,而且还承载着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 识素养的任务。 因此,高校的英语教育在向学生传
断提升,
为人类共同体建设贡献着中国方案、中国智 授专业知识、背景文化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母语文化
慧,
在文化交流中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外语教 的讲解。只有了解、热爱中华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
育肩负着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高校培养的学生 信,尤其要在英语教学中要以文化自信为引领 ,树立
既要精通外语、了解外国的历史文化,又要有深厚的 学生的文化自觉。 由于缺乏对母语文化的了解,造
中国文化底蕴。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 成部分大学生分不清精华还是糟粕,就盲目追捧外
价值产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以积极态度肯定 来文化,对西方节日的追捧程度远超过对本民族传
自身文化的价值。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是新时代高 统节日的了解,面对如此情形,我们的外语教育者是
校的使命,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建立大学生母语 否应该反思,新时代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
[1]
文化自觉性是外语教育的重要课题 。 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如果外语教育培养的人才更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了解国外的历史文化,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他们文
在当代,文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 化自信的树立和发展。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国家的未
的价值维度。“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的满足心态、价 来,不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要

[收稿日期]2019 - 11 - 12
[作者简介]林晓卿( 1984 - ) ,女,苗族 ,湖南怀化人,硕士,广州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文化、日语教学。
[基金项目]2018 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 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大学《基础日语》生态课堂建
构研究”( 项目编号: 2018WQNCX222) ; 广州工商学院 2018 年基础日语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 项目编号: 2018KC - 002)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年第 1 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153·

有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这样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 机会,学好外文去为外国人服务,那将是我们一个绝
拥有文化自信,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推动我国的 大的失败。”因此,要在外语教育中增加中华优秀传
国际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开展,促进提升综合国力和 统文化的讲授,不只是作为选修课,应设置为必修
[2]
国际影响力 。因此,对高校外语教育进行改革,提 课,讲深讲透中华文化,不仅要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中
高中国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华文化的过往,而且要让学生了解五千年中华文化
二、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 的辉煌,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高校外语教育对外语的文化背景的学习是培养 中逐步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群体
学生的语言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外语专业的学生 的母语文化素养,调整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及把
不仅要掌握外语语言技能及应用能力,而且要了解 母语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升英语专业学生
外国的文化、经济、政治,这对学习语言是有帮助的。 的母语文化素养,增加其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传
[3]
但是,在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接收的外来文化和各种 播的责任感,以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宏观目标 。
文化思潮中,影响着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价值观不 ( 二) 提高教师的文化自信
断受到冲击。 而高校的外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并 建立文化自信对一个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
没有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外语专业学生 具有深刻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建立文化自信观,主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还停留在高中时的知识 动承担起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责任,注重在专业教
储备中,在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 学中提升自身本民族文化的素养,在不同文化的交
力时,挤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空间。 中华 融中,让学生感受世界历史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引导
优秀传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不能 学生在感受文化多样性魅力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
客观看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盲目崇洋媚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
外,理想信念动摇,遗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 有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教师了解中华民族博
宝,导致主流价值观出现认同危机。 外语专业的学 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华
生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而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 文化输入的意识,完善中华文化在外语教育中增加
往往被忽视,母语文化反而成为他们的短板,在跨文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才能肩负起培养学生文化
化交流中出现母语失语的现象。高校从事外语教育 自信的责任。
的教师大多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受外来文化影响较 四、结语
深,推崇外国文化和风俗,而对母语文化了解不深, 高校必须在外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教育,使
导致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交流过程展示中国特色的能 学生逐渐形成文化自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
力欠缺,他们更注重传输西方的价值观念,而忽视了 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而且对提升外语专
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不能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 业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多种文化交
化的内在力量,使学生缺失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 融中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在对外文化交流的实
三、高校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途径 践中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起着重要作用 。 在
高校的外语教育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 不断探索基于文化自信的外语专业学生的培养途径
提升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力。以往过于职业化的教 的过程中,注重融会贯通中西方文化,避免出现中华
学模式,只能培养语言交流的“工具”,缺乏鲜活文化 文化失语现象。
滋润,很难达到文化交流目的。 外语教育的目的就
是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丰富、创新中国文化,以有效 【参考文献】
的方式在外语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以维护国家立 [1]亓静 . 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自信之路[J]. 内蒙古大

场和文化本位。 2014( 5) : 36 - 40.


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一)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彭劲松,孙浚铭. 增强文化自信的思考[J]. 理论视


2016( 9) : 18 - 22.
野,
如果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不能融入国家伟大的
[3]费孝通. 文化与文化自觉[M]. 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10.
事业,拥有精湛的外语知识也不能认为是教育的成
功。正如陈毅同志当年所告诫的: “为外国语而学外
( 责任编辑: 路可如)
国语,学了不是为我们服务,而利用我们给他的学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