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5

華德福課程模式

組別:第五組
班級:四幼三 A
組員:吳佳怡 D98150011
魏晨芳 D98150024
周 璟 D98150040
林瑋婷 D98150111
韋雅婷 D98150140
黃家儀 D98150253
李映璇 D98150924
陳巧芸 D98150879
前言
華德福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教育體系,目前全
世界約有一千所華德福學校、一千四百所華德福
幼稚園分布在八十三個國家,並持續增加中。
   歐美有愈來愈多的公立學校老師接受華德福
教育的在職訓練,希望將華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
引進自己的課堂。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在 2005 年發
表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建議公立學校可向華德福
教育學習:及早引進與學習外國語的方法;統整
的教學法;重視口語發展;強調節奏,課程步調
良好;所有課程設計都依據孩童發展;藝術與創
意的教學法。
一九九六年台灣幼教界正式引進
華德福教學,如宜蘭的「慈心華德福幼兒
園」以及台中的「娃得福托兒所」,目前
至少有十五所華德福幼兒園及學齡前共學
團體;其中,又以慈心華德福規模最大,
約有九個班、一百五十多名幼兒。
   在外觀上,華德福園所教室的特徵明
顯:原木地板、手蠟染的窗簾或布幔、粉
色系的牆面。角落常見的布置是「季節
桌」,鋪有棉布的小桌子,上頭可能放著
當季蔬果、木工手偶,或者只是孩子信手
撿回的石頭與花草。
  
隨著華德福教育在台灣的能見度
愈來愈高,對師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華
德福有自己的一套師資培訓系統,目前國
內有三個地方開辦師培課程:宜蘭人智學
教育基金會、新竹教育大學、台中豐樂教
育機構。培訓內容包含華德福理論、幼兒
發展心理、藝術治療等,還特別著重在繪
畫、歌唱、舞蹈等藝術課程。
壹.華德福教育
•我們努力的終極理想是培養有自我能力去開拓自
己生命目標及方向,也就是一個自由人的能力
《 Rudolf Steiner 》
•華德福教育( Waldorf Education )又稱史代納
教育( Steiner Education ),它的教育內涵,
來自對孩子精神本質的了解。它認為孩子的生命
及命運不應侷限在肉體的生與死之間;所以,這
個理念下的教育,便著眼於幫助孩子漸漸開展,
及成長的潛能能在生命的過程中獲得滿足。由於
以這樣開闊的眼界看待孩子,使得這一教育藝術
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教育。
一、華德福教育的起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大部分公司都倒閉了,而在莫
特先生所領導的 Waldorf Astoria 菸草工廠是少數的倖存
者之一。莫特先生是位傑出的商人,也是積極的社會改革
者,他非常熱衷於史代納「三政共和運動」,他請教史代
納是否有可能為他員工的孩子創造出一個既能幫助超越階
級限制,又能保有他們善、美、真的教育,也就是說,能
否規劃出一套引領人走向自由的教育?史代納給予非常肯
定的回覆,但他提出四個條件:
1. 這個學校必須開放給所有的兒童
2. 這個學校必須男女合校
3. 這個學校必須是十二年制一貫教學
4. 這個學校直接與兒童一起工作的教師必須是學校經營的
主持人,同時這個學校必須將政府及經濟的干預減至最低
莫特答應了,史代納旋即展開籌備建校的工作。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係於 1919 年,由奧地利
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 (Rudolf Steiner , 186
1-1925) 在德國斯圖加特所創立,其目的是透過
「開展人類內在自由」為教育目標,來實現社會
正義的理念。這所學校原是工業家為華德福( Wa
ldorf )工廠員工子弟所建的學校 Waldorf Scho
ol ,後來成為全世界六百多所華德福學校之母。
台灣於 1994 年引進,筆者林玉珠承史代納
學校校友 Garth Naude 先生之引介,因深受其崇
尚自然,回歸人本,且落實善、美、真的教育所
感動,而將其引回台灣,並從此加入全國的史代
納教育運動。
二、教育目的:
史代納送給教師的一段話,被全世界的華
得福教師尊為三個金律:「以感恩感謝的心接
納從天堂來的孩子,以愛教育她,以帶領他進
入人間的真自由。」
史代納在 1919 年,世界第一所自由華得
福學校開幕致詞時說:「如果人類想要有一個
正直的社會生活,人類一定要以正直的社會生
活方法教育他們子孫。」可見,「生活即教
育」是顛撲不破的教育真理。
三、成長中心的理想:
邁向自由一直是史代納對人
類成長中心的理想,史代納說:「我
們最大的努力一定要放在培養自由的
人,讓人有能力定義自己的目標,指
導自己的生活。」史代納的教育理想
與我中華民族萬世師表孔子「從心所
欲,不踰矩」根本是一致的。
四、課程計劃:
課程視孩子內在發展階段
中不同的需要而定。這不僅是教學方
法及態度的改變,還要特別留意教學
材料的選擇,課程依孩子自然渴求的
經驗去給予而設計,所以老師擁有計
劃課程的能力是華德福教育藝術中最
根本的一環。
五、學習活動:
從需求、發展與預備上考量
,在幼兒階段,幫助幼兒發揮模仿與
意志的能力,建立規律的生活習慣與
基礎,乃課程發展中最重要的內涵基
石,華得福幼教即以此模仿、意志力
、規律性三元素展開幼兒各項生活課
程的學習活動。
六、教育方式:
華德福教育兼重人類的思考力、感情、意志
力的培養。在幼稚園階段,最強調意志力做事的
動力。小學階段,強調部份轉到想像力及情緒、
情感生活。至於中學階段,重點則在思考能力及
獨立判斷的能力。
  在幼稚園階段( 4-6 歲),孩子是經由模仿
而學習,孩子不是跟著你所說的去做,而是看你
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有秩序的生活可以提供孩
子溫暖和安全,藉由生活中美好的質感及顏色,
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潛移默化。
低年級至中年級階段( 6-14 歲),是
由導師與特別科目老師相互配合,來引導
一個班級完成 8 年的教育,而級任老師負
責所有的一般科目。在童年的「中間階
段」,想像力及韻律節奏非常重要,因此
老師的教法必須儘可能地藝術化。級任老
師引導孩子由早年的自然想像力,慢慢進
入青少年階段漸醒覺的持續思考能力;並
引導全班不同能力及個性的同學相互學習
,培養同伴中的同情心,容忍力及社會敏
感度。
至於高年級階段( 14-18 歲),重點
是理性、清晰的思考及健康的批判能力之訓
練。特別科目的老師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
這個時候的年輕人,需要去體會做為一個有
特殊知識專長的成年人之經驗。
   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都是必修,其他的
共同活動如歌唱、樂團、戲劇,美術工藝、
律動及遊戲競賽也是很重要的。
華得福教育重視兒童的頭、心和
手的發展。頭代表人的思想,心代表情感,
手代表意志力。
七、一天的次序:
幼稚園有它自己明顯的節奏及次序。一
天當中會有幾種不同的活動。例如結束室內的創
造遊戲之後,大家可以集合起來唱歌、讀童謠、
遊戲或律動。在戶外活動遊戲之後,通常也可以
由一個安靜的故事來結束這個早晨。
  而一周也有一周的節奏,在一周內可安排
做做簡單的家事或藝術活動烤麵包、打蠟或用蜜
蠟做玩偶等。在幼稚園中最精彩的活動就是季節
節慶或生日慶典,大家都用很大的心思恭敬及喜
悅地分享這份快樂。
而中低年級部分,每天都以持續 2 小時的主
要科目做為開始。一門科目會持續不斷地上幾個
星期,以達到一定深度的投入及專注的效果。其
他相關的活動,如畫畫、戲劇和詩詞等則穿插在
主要的科目中配合。主要科目後的另一段課程,
則安排以生活節奏為主導的課程,這一類課程強
調持續性的練習,例如:英文、數學,外國語言
、歌唱、笛子練習、體操、律動等。
   下午,儘可能地安排美術、工藝及遊戲。低
年級沒有家庭作業,大一點的學生開始有家庭作
業時,也只是由一天一個科目開始;高年級由於
上課時間延長了,正像是家庭作業,所以原則上
盡量使工作和休息能有均衡之安排。
八、學校結構:
每一個學校都是自主的。家長和老師
共同建校、共同治校,老師們共同做決定、共同
行政,沒有校長或階級制度。在英國和愛爾蘭這
個教育系統學校的共同活動,是由華德福學校會
員組織來負責及代表。
   在英國的華德福學校不是由政府資助的,
有些學校有寄宿學生,有一個制度透過「家長的
克贈」,來幫忙一些真正想送孩子進入華德福學
校而無經濟能力的家長,校方都盡量讓支持華德
福教育的家長有機會送孩子入學,因此在孩子入
學前家長都會先和校方面談過。
九、入學年齡:
遊戲團體: 2 歲半
  幼稚園: 4~6 歲
  低年級: 6~14 歲
  高年級: 14~18 歲
十、教師資格:
大部份的華德福學校老師都有被
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書,但是資格證書不是
唯一的取用人材標準,教學的熱忱及能力
才是最基本的要求。老師都必須對「精神
生活」及「華德福哲學」認同,及對今日
世界文化覺醒,並有設計課程及安排活動
的能力,由於工作環境中沒有階級制度或
校長,因此所有的老師都要分擔行政及決
策的責任。
世界上有許多提供華得福教師訓練的中心或學院,
通常以兩年修完課程,第一年是先修班,課程包括研習
與藝術活動,整體來說,課程的內容領域包含:
1. 三位一體人類學:身、心、靈
2. 兒童發展:
(1) 四種性情:土、水、風、火相性情
(2) 七年發展論
(3) 故事:說故事、故事創作、故事治療
(4) 科目教學:數學、文學、歷史、藝術史、音樂、科學
(5) 藝術活動:朗誦、水彩畫、雕塑、吹笛、手工
(6) 教室觀察與實習
(7) 組織:親師關係、醫療問題等
「敬虔,愛與自由」是史代納對教師的
期許,是華德福教師要完成的工作與目標。
史代納說:我們需要分三個階段完成:
「幼兒期 : 感恩的心;小學期 : 愛的美育
;青春期 : 責任感」史代納一再強調,華
德福教師決不過度理想化,華德福教師也
不是為理想社會預備兒童,而是按照生命
原本的本質預備兒童,按照社會應該朝向
的靈性目標發展。
史代納說:「教育的主要問題不
在兒童,而在於教師。」而教師的主要問
題則在於訓練,訓練是教師在工作上最得
力的助手。史代納一再叮嚀,教育必須透
過教師與兒童的「人的關係」完成,因此
,教師所需的首要與最重要的預備應是一
個能使自己進入深度的生命關係的知識。
貳.華德福幼稚園
一、幼兒教育理念
在史代納的七年發展論裡,幼兒期是人生發
展的第一階段,從發展來看:幼兒是由操作中學
習,由行動逐漸喚醒思考及想像的能力。由不同
的生理發展順序,主張教育首先要由四肢做起
(重視運動及活動),接著是與胸腔有關(重視
感情),最後才是頭部(重視智能與認知),也
就是「意志→情感→思考( willing→felling→
thinking )」的教育重點。所以幼兒階段重視意
志力的培養。華德福老師的「兩大教育座右銘」
:「規律與重複」及「模仿與典範」。
(1)華德福教育的自然精神:「規律」與「重複」

史代納說:「規律是健康之柱」,人
類、大自然都在規律中演進,配合大自然的規律
是促使幼兒生理與心理健康成長的要件,孩子經
由「規律與重複」會獲得完全的保護、愛、安全
及和諧。因此,幼兒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
幫助孩子建立生命韻律感。從人類的歷史文化、
四季的變化、白天與夜晚的重複交替,我們可以
發現其中充滿著節奏,不斷重複而產生秩序,人
類生活在其中,深深受其影響。
生命的韻律節奏就好像我們每天固定重複做
的是,如果韻律、節奏被破壞,我們的健康、身
體狀況,就會受到干擾。而 9-10 歲前的孩子,其
內在節奏較不穩定,因此,從幼兒階段起需要給
小孩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漸漸健康平穩地
進入生命的韻律節奏,同時也要從生活中讓孩子
感覺到大自然的韻律節奏,感覺自己也是世界的
一部份,使生命節奏符合這世界的韻律。很多教
育概念都指出「重複」對孩子的重要,重複與規
律可以讓孩子的內在產生一種秩序,建立安全、
信任感,也提供時間讓孩子可以重複模仿和練習。
(2)「模仿」與「典範」
幼兒具有很強的想像能力及模仿能
力,這階段的孩子具有夢幻特質;具有
很強的能力去編織「想像」的世界,一
根樹枝可能就是他們的一把劍、一支槍
或一艘船。因此必須給孩子一個開放的
想像空間,這種想像力可以幫助小朋友
未來理解事情、體會事情的方式,進入
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幼兒階段不要急著
將孩子夢幻世界喚醒,逼著他們去了解
科學、物理、化學等原理。
  
好的想像力可以幫助小朋友未來面
對現實的基礎及有靈感的思考方式。幼兒是透
過「模仿」來學習的,同時經由感官來認識世
界,他們的感官對所有圍繞著他的聲音、顏色
和形狀開放,因此,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
境」和「典範」提供經驗和模仿是華德福幼稚
園很強調的部分。成人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重複
的、愉快的、親切如家的工作氣氛,孩子很快
地融入其中。成人只要能多層面並且韻律般地
重複自己的工作,孩子就能按其發展時間與步
伐去找到他所要的東西,實現他的模仿。
二、環境
華德福幼稚園提供一個讓孩子感受到快樂、
支持的教育及能健康成長發展的環境。環境的設
計特別重視感官的教育,史代納的建築哲學被稱
為「有機建築」。這樣的環境包括了硬體設備、
心理的氛圍及生活在其中的人。
  首先建築材料、地板、牆壁、家具要有良好
的視覺與觸覺感受,用柔和的氣氛、聲音、顏色
、材質來對待幼兒敏感的感受力,主張多用大自
然素材。進到華德福幼稚園內,就會感受到一個
像「家」的環境,溫暖、和諧的色彩及氣氛。原
木的家具、地板,淡粉色的牆面,同色系的布簾
,主張提供自然材質做成的玩具,可供進行〝創
造力和想像力〞的遊戲。如:取材森林中木塊磨
成的積木、由老師和家長自製的娃娃和玩偶,以
及針線、貝殼、石頭、松果、水彩、蠟筆…等等。
此外,教室的一角佈置有「季節
桌」,顯示對季節之重視,配合大自然的
規律變化,佈置著當季季節的顏色、花果
或孩子從散步中拾回的小東西,也佈置著
相關節慶的重要代表物,讓孩子從中體會
「大自然」與「節日」。
  每間教室都像一個家,會有一個廚房
,有大人使用的廚具,供老師準備餐點的
地方,小朋友也可以幫助。班級採混齡方
式,就像一個家庭團體,不同年齡的孩子
互相模仿,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三、作息

華德福幼稚園的作息安排相
當重視韻律節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它也像人的呼氣和吸氣一樣,具韻
律節奏,活動在動靜交替中和諧地進
行著。
(1)自由遊戲時間

每天最少有一次室內的自由創意
遊戲時間,這段時間,孩子隨著自己的喜
好即興遊戲,他們會在角落中聚成小團體
,有的小小孩喜歡獨自玩或由大小孩帶入
遊戲,有的孩子會在老師身旁參與老師的
工作,或是在老師身旁參與老師的工作,
或是在老師身旁坐一會兒再開始投入遊戲。
( 2)晨圈

用來結束前面的自由活動,遊戲時段
接近尾聲時,老師自己先動手整理收拾,
藉此引導孩子模仿一起收拾。接著小孩上
洗手間去洗手,先盥洗好的小孩可幫忙準
備早餐、佈置餐桌、餐具,用早餐之前大
家先圍成圓圈進行團體活動,晨圈中可能
進行唱遊、慶生、手指遊戲、說故事或輪
舞的活動。所謂「輪舞」是一種結合語言
、詩歌、舞蹈的韻律遊戲,有時會配合季
節來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
(3)餐點
幼稚園的早點是師生共同準備的
,每天食譜不同,但每週固定週幾吃什麼
,強調自然健康的有機食物;自烤的蜂蜜
麵包、黃米粥、水果麥片、小麥片、粗麵
包、兒童茶和當季的水果。
(4)戶外活動
  每天最少有一次戶外自由遊戲時間,有
時大家到附近公園散步、玩捉迷藏遊戲,
有時在教室外的沙坑玩沙或在花圃種植花
木等等,藉以培養孩子與自然的關係。
(5)童話故事時間

老師說故事不是拿一本書來念給
孩子聽,而是將故事早已背下來,用
很自然的方式講給孩子聽。同一個故
事會每天一再反覆的說,教師會依年
齡,有同一個故事重複說一個星期的
,也有重複到三個星期的。
四、華德福學校課程的啟示
不同於一般正規教育的課程設計,史
代納教育依照孩子的發展及精神需求(情
緒面),不強調競爭、分數和太早認知讀
寫之灌輸,而完全尊重一個個體的發展,
視其為一個全人,除了學業之外,也關心
情感的部分。史代納教育與一般教育最大
的不同應是發展和諧、均衡的人格,同時
,魯道夫‧史代納所構思的教育是能啟發
個人對世界更廣博的了解,並且能喚醒個
人的所有潛能,使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
(1)課程設計是基於「完全課程」觀念及重視人與「萬

物」的關係
所有的研究課題都相當重視人與「萬物」的
關係,孩子所學的不是死的知識,設法引起對該
課題的了解與共鳴。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課程主題
,就「自然科學」主題來說: 9 歲以前,自然科
學是一種藝術(此時孩子是萬物有靈論)。 9 歲
開始,自然科學課程重點則放在「園藝與農藝」
,研究泥土、榖物農耕、家畜、建築等。 10 歲的
課程由「家居環境」開始,研究該地的動植物,
部落聚集等人文地理。同一個主題,例如「動物
與人類」也會從不同的面向來讓孩子深入認識
(神話、童話故事)。這種依發展而設計課程引
導孩子進入自然科學(或其他科目)之做法,值
得太早分科、知識異化傳授下的教育來深思。
(2)語文教育應該是整體學習

語文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近年來全球
的語文教育開始反思:分科導向的語文學習,並
不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容易造成對語文的疏離,
倡導語文應是以整體來看待且是屬於生活的,透
過經驗來使用語文以學會語文,而不該分割成片
段來學習。華德福學校裡,語文課程除了本國語
之外,還會有二種外國語,語文學習通常是由具
體的圖畫進入抽象的語文符號。
透過文學素材(童話、兒歌、詩)的
欣賞,遊戲化的活動以及生動的音樂(律動)、
戲劇、美術等藝術活動來進行學習。不急著太早
做讀、寫的訓練,而是透過肢體活動來體會字母
的直線、弧線及圓圈造型。藉由繪畫、塗鴉來學
習字母的形狀。學習外語如果能深入了解不同氣
候、人文下所產生的文化背景,有助於地球上各
種族文化間彼此的關懷與尊重,那麼很多的國家
間的民族戰爭與衝突就可以避免。
(3)回歸人性本質的人格教育
  誠如胡寶林教授所言:「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獨
樹一格,既不右、又不左,和反權威教育的英國夏
山學校( Summerhill School )同是反傳統的前衛
教育,但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理念並非反權威,卻又
是比正規傳統的制式教育更傳統,所謂「更傳統」
即是教師以現代開放親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要求某
些重要的傳統價值觀;如勤奮、向上、立志、感恩
、虔誠和家庭歸屬感,這些良好的傳統美德在注重
成績和放任道德行為的正規教育中已難彰顯,而且
身教言教的教師也不多得。」
台灣目前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很
多認為與偏重學科分數的教育有關。在台
灣,很遺憾的是許多家長及學校對孩子的
期望大多只關注在考試及文憑,所以情意
教育就靠邊站了。在美國有部分的州認為
華德福教育可以重建家庭倫理及社會道德
,因此願以公費補助他們辦學。或許我們
也可以從中小學的課程發展做一些努力,
讓孩子感受到有情有意的學習氣氛和溫暖
信任的家庭關係。
華德福課程啟示結語
雖然目前台灣教育界對華德福教育仍
陌生,但華德福教育的許多哲學與東方的
道德價值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重視家
庭責任和報恩的美德、強調社會人際關係
和諧、應對進退的合宜及共同合作的工作
倫理。另外,還有對古聖先賢的師法及尊
崇及遵循宇宙和自然法則的人生哲學等。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統一編輯的教材、固
定的教學進度的教育,很難讓學生保有對學習的
興趣、發展自主的統整性思考能力及同儕互動的
合作學習關係。但極端的反傳統和反權威德教育
把教育的責任全交給正在發展及成熟中的孩子也
可能是很危險的!
  再多再好的教學方式或教育理念都必須落實
在本土的學校教育裡,而且教育是百年大計,很
難在短期內可以評估其成效的,尤其是對整體社
會的影響更難快速奏效。所以,由教育工作者和
家長自身願意去反省及改變,便顯得急迫而重要。
參.華德福課程模式特色
一、幼兒方面
1. 強調身、心、靈自由的全人發展;重視幼兒意志、情
感、思想的發展。
2. 強調簡單、規律與反覆的生活。
3. 愛護幼兒正在學成長中的感官,強調健康的感官經驗
,例如 : 教室內沒有書、錄音機、音響、電視等機器
;老師用自己的聲音唱歌,幼兒也用自己的聲音唱歌
;老師親口講故事,幼兒注意傾聽,進而培育幼兒主
動思考及圖像思考的能力;不用運動器材做體能,用
自己身體做靈活身體的活動。
4. 重視幼兒模仿的本能、從「做」中學,從工作中培育
幼兒意志的能力,從意志工作中喚醒幼兒意識、思考
的能力。
5. 規範三要素 : 不傷己、不傷人、不傷物。
二、教師方面
1. 強調經營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引導幼兒與人相
親相愛。
2. 以身作則。
3. 讓幼兒看得見的正向、積極、認真、快樂的做事
態度,以行程幼兒工作保護膜;讓幼兒看得見的
對人、事、物感恩的態度,做一個值得幼兒模仿
的人。
4. 有機的身體 : 親自唱歌、說故事、體能動作…。
5. 幫助父母對待幼兒 : 教他,不罵他;說故事,不
說教。
6. 重視自我教育與靈命成長。
7. 同事間相親相愛、彼此幫忙。
8. 重視學校、家庭與幼兒相親相愛,合一成長。
三、家長方面
1. 幫助父母與園所密切合作,建立幼兒健康
規律的生活,保護幼兒身體、器官健康成
長 : 正常的飲食與睡眠、不遲到、不晚歸
;不讓孩子看電視、玩電腦,不帶幼兒到
吵雜、熱鬧、容易興奮的場所;九歲隻前
布袋孩子搭飛機、出國;多讓孩子做家事
,以幫助他身體靈巧。
2. 父母建立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
3. 積極參與園所每月所舉辦的家長成長營。
四、環境方面
1. 酷愛大自然,戶外空間花草樹木生機盎然

2. 教室以具穩定作用的粉紅色油漆牆壁。
3. 以自然素材,半透明的棉紗布佈置室內家
具。
4. 提供幼兒來自大自然材質的玩具,大部分
玩具都是由教師或家長手工製作而成。
五、行政方面
1. 親師合一的幼兒生活規範,園所像一個大家庭。
2. 有清楚的未來藍圖 : 幼兒園所、小學、中學、成
人教育、師資教育班、治療村等。目前已有幼兒
園所、小學、成人教育、師資教育班。
3. 教師每週固定有一次課程研討、一次個案研討、
一次在職訓練課程。
4. 每學習期初、期末共有兩次家長會;每月有一巡
迴一週的家長成長營,每位家長最少要參加一個
晚上的課程研習。
5. 為更加深每位教師、家長與園所的和諧工作,每
學期與每位教師、家長各有兩次個別成長會談。
6. 每個月一次以上對外開放的定期讀書會。
7. 鼓勵參加由本所創立的「人智哲學發展學會」所
舉辦的各種課程及國際學術交流會議。
8. 在研究發展上,對史代納提出的心靈理論與實務
,傾向有更深入的學習。
9. 對外開放師資教育班,分享史代納理論與實務處

10. 實行融合式教育,接納特殊兒童與一般學習障
礙、情緒障礙等兒童。
肆.台灣華德福教學的困難與問題
一、包裝問題
中、南部的家長認為場地愈
大、愈氣派的、色彩愈鮮豔的、有大型
遊樂器材的、有人工草皮的、有電視電
腦的幼兒園所才是最好的園所。家長在
硬體設備上有這般期待,他們也就從外
觀、物質的表項選擇幼兒園所。而華德
福的場地太小、太自然、不夠氣派。
二、流行問題
台灣有許多流行,幼兒教育也跟
隨流行,現在幼教流行全美語教學、電腦
教學、才藝教學……。市場的流行造成家
長的擔心,擔心孩子沒跟上流行就會輸在
起跑點。「輸」是父母認為最不應該發生
在他孩子身上的事。而華德福不是全美語
教學、沒有電腦,才藝教學又不夠多樣化
,不能炫燿、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一般家長對幼教的認知問題
有些家長送幼兒進園所是為了能
先上一些小學課程,希望老師能教注音、
數學、自然、天文、地理、科學等知識。
認為孩子學了知識就會很聰明、有學問。
而華德福為了幼兒將來更完整的發展,努
力保護幼兒的感官,不在幼兒階段強加知
識給孩子。
伍.台灣華德福與國外之比較
1. 國外華德福幼教師多用故事的隱喻解決幼
兒問題,台灣華德福則在輔以心理輔導
2. 國外華德福幼教師更守護幼兒純真夢幻的
心靈發展,台灣的整體環境則過早喚醒幼

3. 國外華德福教師年齡多在 40 歲以上,台灣
華德福的教師多在 30 歲左右
4. 國外的幼兒多上半天課,或一星期上兩、
三個早上,台灣華德福的幼兒全部上全天
華德福幼兒園相關網站
宜蘭「慈心華得福幼兒園」
http://www.waldorf.ilc.edu.tw/index.php?the
me_set=babyfarm
台中「娃得福托兒所」
http://www.waldorf.org.tw/waldorf/index.html
孩子適合華德福課程模式嗎?
  「華德福只選家長、不選學生,」每個孩子都
適合華德福,只是並非所有家長都能接受其教育
理念。華德福幼兒園沒有固定的課程,和一般幼
稚園相較,看不到表面的「教學成果」。如果家
長要求幼兒的讀、寫、算等分科能力不能輸在起
跑點上,華德福園所並不會迎合這樣的需求。
   標榜華德福教育的幼兒園目前並無連鎖或加
盟系統,也沒有一定的官方或非官方的檢核、認
證;各園所也會因時因地而有不同的課程安排。
所以家長選擇時,只能依靠參觀園所、和校方密
集溝通,才能做出正確合宜的判斷。
THE END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