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一、控制计划( CP )概要介绍

1 、控制计划( CP )的概念:
指 Control Plan ( 控制计划)的英文简称。
C ( Control ) 控制
P ( Plan ) 计划

2 、控制计划( CP )的定义:
提供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用于对特性的控制,是对
控制产品所要求的体系和过程的系统的文件化的描述。

注 1 :编制控制计划的重点在于表明产品的重要特性和工程要求。每种
零件都必须有控制计划,但在许多情况下,“系列零件”控制计
划(即:通用控制计划)可适用于相同的过程生产出的许多零件。
注 2 :在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APQP )中,控制计划( CP )是重要的输出。
3 、 ISO/TS 16949 : 2002 质量管理体系对 APQP 的要求:

解释说明:
■ 美国三大汽车厂( OEMs :福特、通用和戴姆勒 - 克莱
斯勒)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认可的产质量策划的输
出方法为: 控制计划( CP )。
■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认可的产品质量策划的输出方法为:
质量检验计划。
■ 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认可的产品质量策划的输出
方法为: 质量计划。
■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认可的产品质量策划的输出方法为:
QC 工程图。
4 、控制计划( CP )的目的:
提供结构性的途径 ; 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
差;使控制计划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得到保持和
使用,确保按顾客的要求制造出优质的产品。
5 、控制计划( CP )实施的时机和范围:
公司内所有的产品(包括:新产品和常规产品-老
产品和旧产品)
6 、控制计划对用来最大限度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的体系
作了简要的书面描述。控制计划不能替代包含在详细的
操作者指导书中的信息。
14 、控制计划 与“过程流程图”和“ FMEA” 的关系:

过 程 流 程 图
特殊
过程 过程流 变差 机器设备 搬运
过程流程图 产品特性 过程特性 特性 备注
编号 程名称 来源 / 测量设备 方式
符号

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FMEA-DFMEA/PFMEA )
过程 风 措 施 结 果
功能 严 潜在 频 现行 现行 探 险 责任及
潜在 潜在 严频 探 风险
重 级 失效 度 过程 过程 测 顺 建议 目标
失效 失效 采取的 重 度 测 顺序
度 别 起因 数 控制 控制 度 序 措施 完成
模式 后果 措施 度 数 度 数
S / 机理 O 预防 探测 D 数 日期
要求 RPN S O D RPN

控 制 计 划
过程 机器、 特 性 方 法
零件 / 特殊 样 本
名称 / 装置、 反应
过程 编 特性 产品 / 过程 评价 /
操作 夹具、 产品 过程 计划
编号 号 分类 规范 / 公差 测量 容量 频率
控制方法
描述 工装 技术
控 制 计 划
适用产品范围: 版本: 制订: 批准: 生效日期:

步骤 工序 设备 / 过程 控制 产品 控制 检测 抽样 检测 记录 反应
序号 描述 仪器 要点 参数 要点 参数 方法 频率 部门 表格 计划
料号实物
1 配料 天平 称重 BOM BOM 复检 100% 配料员 配料记录表 调整
相符
2 乳化投料

3 乳化操作

4 乳化出料

5 静置
二、控制计划( CP )表
栏目填写说明 / 解释

1 、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表示各阶段适当的分类:
1.1 样件控制计划 ---- 在样件试作过程中,对所涉及
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1.2 试生产控制计划 ---- 在样件试作之后,正式批量
生产之前,对所涉及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
验的描述;
1.3 生产控制计划 ---- 在正式批量生产过程中,对产
品 / 过程的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
全面文件化的描述。
1.4 在相应的阶段前“□”中以“√”表示控制计划
的不同阶段。
16 、过程名称 / 操作描述:
填入零件的过程名称,系统、子系统或部
件制造的所有步骤都应于过程流程图中的
描述一致;过程流程图是描述所述活动的
过程 / 操作名称的最佳方法。
■ 用工作要素作描述,表明确切的过程目
的,例如:
◆ 组合齿轮 XYZ ;
◆ 转动 ( 锁紧 ) 销钉螺母;
◆ 安装传感器。
17 、制造用机器、装置、夹具、工装:
适当时,填入每一操作过程中所用
到的生产设备的名称,例如:生产
/ 制造 / 加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机器设
备、装置、模具、夹具或其它工具。
◆ 应表明装备的编号。
18 、特性:
对于从中可获取计量或计数型数据的过程
或其输出(产品)的显著的特点、尺寸或
性能,适当时可使用目测法辅助。
19 、编号: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
不限于):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
FMEA 和草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
图)相互参照用的编号。
20 、产品:
20.1 填入产品特性的相关内容,产品特性是指在图
样或其它主要工程信息中所描述的部件、零件
或总成的的特点或性能。
20.2 多方认证小组应从所有来源中识别组成重要产
品特性的产品特殊特性,所有的特殊性都应列
在控制计划中,此外也可将在正常操作中进行
过程常规控制的其它产品特性都列入。
20.3 必要时,填入所有适当的文件,诸如(但不限
于):过程流程图、已编号的计划、 FMEA 和草
图(计算机绘图或其它方式绘图)相互参照用
的编号。
21 、过程:
21.1 填入过程特性的相关内容,过程特性是指在其
发生时才能测量出的、与被识别产品特性具有
因果关系的过程变量(输入变量)。
21.2 多方认证小组应识别和控制其过程特性的变差
以最大限度减少产品变差。
21.3 对于每一个产品特性,可能有一个或更多的过
程特性。
21.4 在某些过程中,一个过程特性可能影响多个产
品特性。
22 、特殊特性分类:
22.1 填入顾客指定的或整车厂( OEMs )要求的或公
司内部确定的(包括与顾客等效的特殊特性符
号)产品和 / 或过程的特殊特性符号。或者这
一栏可空着用来填写未指定的特性。
22.2 顾客可以使用独特的符号来识别那些诸如影响
顾客安全、法规符合性、功能、配合或外观的
重要特性。
22.3 这些特殊特性符号主要是用来识别那些诸如影
响顾客安全、法规符合性、功能、配合或外观
的重要特性,这些特殊特性的符号标识为“关
键”、“主要的”、“安全的”、“重要的”。
注:但特性的重要性等级很高 ( 如:安全、关
键、重要特性 ) 时,顾客通常要求使用计量
类量具。
23 、方法:
使用程序和其它工具控制过程的系统的计
划。
24 、产品 / 过程规范 / 公差:
填入产品 / 过程规范 / 公差的要求,产品和 /
或过程的规范 / 公差可以从各种工程文件,
诸如(但不限于)图样、技术标准、设计评
审、材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制造
和 / 或装配及有关技术文件中获得。
25 、评价 / 测量技术:
25.1 填入零件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测
量设备的名称,包括测量零件 / 过程 /
制造装置所需的量具、检具、工具和 /
或试验装置。
25.2 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前应对测量系统
的线性、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
偏倚(准确度)和 / 或假设检验分析法
进行分析,并相应地作出改进
26 、样本容量 / 频率:

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容量和频率。

■ 试生产控制计划中的样本容量 / 频率应比

生产控制计划中的样本容量 / 频率严。

■ 注意:抽样原则。

◆ 采用合理的抽样计划;

◆ 样本应能足于区分特殊原因变差和共

同原因变差。
27 、控制方法:
27.1 填入对操作进行控制的简要描述,必要时包括
程序编号。所用的控制应是基于对过程的有效
分析。控制方法取决于所存在的过程类型,可
采用(但不限于)统计过程控制、检验、计数
数据、防错(自动 / 非自动)和取样计划等来
对操作进行控制。
27.2 控制计划的描述应反应在制造过程中实施的策
划和战略。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计划中可
填入引用程序文件的特定的识别名称或编号。
27.3 为了达到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应不断评价控制
方法以达到其有效性,例如:当出现过程或过
程能力的重大变化时,应对控制方法进行评
价。
27.4 在选择控制方法时,应把重点放在:
◆ 满足所有顾客的要求;
◆ 控制过程,而不是产品;
◆ 预防而不是发现;
◆ 把目标定在自然容限,而不是产品规格容限;
◆ 防错而不是检验;
◆ 管理控制方法。
27.5 当选择控制方法时,应考虑:
◆ 特性的重要性;
◆ 变差的来源。
注:理解特性变差的原因,对指导小组人员选
用正确的控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7.6 控制方法主要是:控制强度和过程能力
■ 过程能力愈高,控制方法的强度愈低;
■ 能力系数是衡量控制有效性的一种方
法。基本原则是;
◆ Ppk≥1.67 是新产品投产的最起码
的合格过程能力;
◆ 优胜者的竞争指标为 Cpk = 2.0 ;
28 、反应计划:
28.1 填入对操作进行反应的简要描述,反应计划
规定了为避免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操作失控所
需要的纠正措施。这些措施一般由最接近过
程的人员(操作者、作业准备人员或主管)
执行,生产现场的班 / 组长监督,并应在反应
计划中清晰地将其指定出,同时对预防措施
应作出文件化的规定。
28.2 在所有的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由
反应计划中指定的负责人进行清晰地标识、
隔离和处理。同时反应计划中还可用来标注
特定的反应计划编号并标识反应计划的负责
人员。
28.3 典型的反应计划是:
◆ 遏制;
◆ 调查;
◆ 记录(好的和 / 或坏的事项);
◆ 调整;
◆ 通知班组长;
◆ 标识;
◆ 隔离;
◆ 返工 / 返修;
◆ 报废;
◆ 100 %检验;
◆ 其它。
● 控制计划是持续改进和规范化的机制。这一
栏内一般应当引入参考文件的文件编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