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当心!这 5 种高血压并发症,

个个都能要你命!
目录 1
血压就高一点要紧吗
CONTENTS


高血压可导致哪些并发症

3 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4
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

您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 是


血压高一点又不痛不痒,我又没感觉哪里不舒服,有什么可怕的?



可是您知道吗?下面的这些情况都可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并










中风:半身不遂, 心衰:稍微动一下就气 肾衰:每周去医院做 心梗、主动脉夹层:
只能长期卧床 喘,躺下会喘不过气 透析 猝死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44.

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 是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1
高血压:当这个压力过大,数值高出一定的标准,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


标准: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在不同一天,测量 3 次 并

医院内的诊室血压≥ 140/90mmHg (毫米汞柱) 症
或家里自测血压≥ 135/85mmHg (毫米汞柱) 2


1. 正常血压 2 、血压增高冲击血管 3 、血压越高对 人

血管冲击越大 易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2.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 , 等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18(2):81-106.

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么




绝大多数高血压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遗传、年龄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1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血





高钠低钾饮食 精神压力大 超重肥胖 年龄≥ 55 岁 人





抽烟饮酒 缺乏运动 高血压家族史 如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44.
目录 1
血压就高一点要紧吗
CONTENTS


高血压可导致哪些并发症

3 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4
如何预防高血压出并发症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脑





高血压可引起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而发生脑卒中的
大部分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或丧失劳动力,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国是脑卒中高发区,据推算,我国目前脑卒中患者约 1300 万 1 ,每年新 并


增约 200 万人 2




2017 年我国有 152.5 万人死于脑血管病 1 易



70% 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 3 如



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 中国循环杂志 .2020,35(9):833-853. 3.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50(6):405-412.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脑




1. 脑梗死









随着时间的延长,斑块越来越大, 高血压会导致房颤,房颤的病 易
如果血压控制不好,身体内的 得
血管腔逐渐变窄,血流通过减少, 人心房内会形成血栓,血栓如 并
动脉血管长期处于张力较高的 发
甚至完全不能通过,引起局部脑 果脱落,随着血流到大脑,堵 症
状态,血管的弹性慢慢降低,
血管出现硬化,就会形成斑块 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 塞脑部血管,会引发脑梗死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脑





2. 脑出血

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血压长时间控制不好,导致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十分容易破裂出血 高




血压忽高忽低,血流反复冲击血管壁,就如 哪

同我们不断的拉扯一根橡皮筋,时间久了, 人


橡皮筋就会断裂。血管在高血压的不断冲击 得

下破裂,容易导致出血发生。 发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心脏




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心脏的损害,导致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疾病

1. 左心室肥厚 血



当血压升高时,心脏向外泵血的阻力增大,负担加重,心腔 症

内压力高,时间久了之后,会造成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肌 哪


肥厚。 容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心脏




2. 冠心病



•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随 并

着血压水平的增高,冠心病发病的危 症

险也随之增高 哪

• 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正常 人


血压者增高 2.6 倍 得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心脏





3. 心衰
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损,

最终发生心衰 血






呼吸困难 活动能力下降、 咳嗽、咳痰 心慌、心悸 下肢水肿 体重增加 容
易疲劳 咯血 少尿 易




4. 心律失常
由于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肌缺血和纤维化,患者容易发生房颤等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如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2. 葛均波 , 徐永健 , 王辰 . 内科学(第九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肾脏




• 肾脏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人体的“筛子”。我们的身体每天会产生很多代谢废物,这些
代谢废物大多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高


• 肾脏里面有很多肾小球,每个肾小球就相当于一个筛子。健康情况下,由于肾小球的“筛 并


子孔”很小,血液进入肾小球后,里面的小血管对血液进行过滤,去掉体积非常小的废物,
经过过滤后的血液就会干净了 哪


• 如果血压长期增高,肾小球的“筛子孔”会因为过高的血流压 容


力而被破坏,“筛子孔”就会变大,原本不能漏过的血细胞和 并


蛋白质就会漏出来,从尿液中排出体外,这就形成了血尿、蛋
白尿。肾脏就这样被弄坏了!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血管




1. 动脉粥样硬化


• 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 压


化可导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等 症




2. 主动脉夹层 容


• 高血压可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把主动脉 并

壁的内膜和中层剥离,形成壁内血肿,病情非 症

常凶险,可导致休克,甚至猝死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眼睛




高血压可损害视网膜、视神经,造成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等,


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 压


小结 哪


• 血压是把血液推动向前的一个动力,血压低的人可能动力就不足 容

• 但血压过高,对“管子”造成问题,“管子”所供应的器官也会出现 得


问题 症

• 就好比浇花的水管变成了高压水枪,会把大脑、心脏、肾脏、眼睛等

这些“花花草草”弄坏、弄死 何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目录 1
血压就高一点要紧吗
CONTENTS


高血压可导致哪些并发症

3 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4
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

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是


血压越高 高

患病越久 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 血


生活方式越不健康 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发

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




• 血压从 115/75mmHg 起,收缩压每升高 20mmHg ,或舒张 易


压每升高 10mmHg ,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1 倍 发

• 在 50 岁以前,舒张压高的危险性较大;而在 50 岁以后,收缩
压高的危害更为严重 如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1123-1149.
目录 1
血压就高一点要紧吗
CONTENTS


高血压可导致哪些并发症

3 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

4
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 是


面对高血压,我们只有积极治疗,主动控制,才能避免出现各种并发症










规律服药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持续监测血压 得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是基础,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监测血压变化是必要环节,
三者缺一不可 如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1-44.

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 是



高血压患者首要任务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降压药,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效果


新型降压药 :

复方制剂 (SPC)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ARNI) 压
目前临床常用的几大类降压药 并

1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症
• 几大类降压药物,各有优劣。如果能 ( ACEI ) : XX 普利,如 ( ARB ) : XX 沙坦,
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如缬沙坦
有效降压,又能兼顾到心、脑、肾等 A A 哪


器官的保护,就是合适的好药 容
D B 易
• 联合用药可以起到增加疗效、相互抵 利尿剂:呋塞米、氢 β 受体阻滞剂: XX 洛 得

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C 尔,
消副作用的作用,复方制剂是联合用 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药的一种方式
钙通道阻滞剂( CCB ) : XX 地平(硝苯地
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 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9, 19(1):44.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 等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 . 中国循环杂志 , 2017, 32(011):1041-1048.
Thomas Unger, et al. Hypertension . 2020 Jun;75(6):1334-1357.

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 是


药物治疗通常效果很理想,但必须得到患者的充分合作。如果不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结
果不仅血压无法下降,还可能诱发其他问题。高血压患者服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高



1. 坚持服药 发



遵照医生指示定时定量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补 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也不 人

服药,尽可能在每日相 服。如果已经差不多需要 能自行停药。一旦停药, 易

同时间服药;不要擅自 服食下一次,就不应补服, 药物作用随之消失,血压 并

加量、减量、加药、减 应该按时按量服下一次, 很可能出现反弹,导致血 症

药 千万不要服用双倍的药量 压反复波动,危害更大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24(1):1-46.

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 是


2. 要有耐心 •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而且每个人的最适宜剂量也有不同,医生

需要试用一段时间,才能判断出最合适的药物与最佳剂量,患者要有 血

耐心与医生充分合作 并


• 长效制剂需要 1-2 周后才能发挥稳定降压作用,不能用药几天觉得没
效果就私自换药或停药 哪



• 降血压只能小幅度、缓慢推进。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 易
3. 不要急于求成 得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在 4-12 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 并



• 切忌在服药过程中擅自增加药量,企图尽快将血压降至正常。

因为血压迅速降低将会使心和肾血流量减少,诱发心绞痛和 何

肾功能衰退 防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24(1):1-46.


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是



高血压属于“生活方式病”,改善生活方式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

•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 6g 高

•注意隐性盐的摄入 压

减少钠盐摄入
控制体重 发

1 • BMI<24kg/m2

心理平衡
2 • 腰围:男性 <90 公分;女性 <85 公 哪


• 减轻精神压力 6 规律运动


• 保持心情愉悦 3 •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 每次 30 分钟;每周 5~7 发
5 4 次

戒酒 戒烟 如
• 禁止饮酒 • 完全戒烟, 避免被动吸烟 何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44.



监控血压变化 高

• 有些患者自己在家不测血压,每个月到医院才能测一 高


次,这样医生不能很好的了解真实血压控制情况,也 并

不利于依据血压调整降压药物 症

• 建议定期在家测量血压,并利用纸本或“护心小爱” 哪

小程序记录血压数值 人





•血压不稳患者:每天早晚各测 1 次,每次 2-3 遍 1 症

•血压稳定患者:每周自测 1-2 天血压,早晚各 1 次



1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44.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是


• 测量前 30 分钟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活动,静坐
休息 5-10 分钟;测量时不要说话,保持情绪稳定 1 高


• 最好选择在早上起床、排尿后,并在口服降压药与早 并

餐之前,每日固定时间点,坐着测量血压 1 症

( 1 )上臂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充分裸露上臂,手心向 哪

上 人


( 2 )袖带下缘在肘窝上方 2~3 厘米,一般以能伸进 得

1~2 个指头为松紧适度,手背和手臂应给予支撑,避免 发

肌肉收缩和运动影响血压
( 3 )然后按下测量开关,等待结果显示即可 如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19(1):1-44.
总结

• 高血压不仅仅是单纯的血压升高,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
压持续升高,引发全身动脉硬化,造成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损伤

• 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血管的损害最为显著,表现为脑梗
死、脑出血、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失
明等

• 要控制血压,且保持血压平稳,要从药物治疗、生活管控、定期检测 3 个方面
同时入手,才能保证血压的正常与平稳
关注护心小爱

公众推文
进入“护心小爱”公众号 扫码关注护心小爱
查看科普文章,一起涨知识

名医讲堂
点击“名医讲堂”
查看疾病科普直播视频回放

版权所有  2022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未经诺华制药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该文章 / 视频
谢 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