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量子化的國際關係研究 (Quanti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及其批判:


Alexander Wendt 的量子生命社會學與國際
關係後設理論研究的發展

莫大華
國防大學政治系教授
前言

 二元對立的本體論觀點不再對立而是多元觀點相互影響共同產生作用,非二元論的本體論觀
點豐富了國際關係理論的深度與廣度。
 少數國關學者以「科學的」量子物理力學作為本體論的論述基礎,脫離哲學論證的基礎,遂
有學者以「量子躍進」或「量子 轉向」描述國際關係運用量子力學理論的突破觀點;嘗試藉
由量子理論與科技 ( 量子電腦、量子運算、量子通訊及人工智慧 ) 邁向「量子化的國際關係研
究」或是「國際關係的量子理論」。
 Alexander Wendt 以「量子意識理論」發展量子心智理論統一物理 ( 客觀 ) 本體論與 社會 ( 主
觀 ) 本體論,朝向量子生命本體論將物質論與生命論結合成量子生命社會學,以「非物質的
生 命力量」處理國家為有機的集體意識問題,藉以突破新 物質主義或新生命主義的限制。
 Wendt 的「量子生命社會學」仍是以物理哲學為論述方式,並且論述基礎是以 20 世紀初期
的量子力學,更忽略了量子力 學有著不同的詮釋,致使國際關係量子本體論是以量子纏繞概
念為基礎,致使國 際關係學者爭論 Wendt 的量子社會科學論述,以及對國際關係後設理論
研究的影響。
壹、 Wendt 的量子社會科學理論
與量子生命社會學的發展過程 ( 一 )
 2001 年在芝加哥大學書店閱讀到 Danah Zohar 和 Ian Marshall 的 1994 年《量子社會》
(The Quantum Society) 一書,接受他們「心智 與社會生活都是宏觀的量子力學現象」的基本
概念,而認為這能有助於讓社會科 學的哲學辯論向前。
 2006 年在《建構主義與國際關係:溫特及其批判》 (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lexander Wendt and His Critics) 一書以量子社會科學理論回應學者對其建構主義的批評 ( 主要
是在知識論的批評 ) ,運用量子意識理論 ( 假設 )(quantum consciousness theory or hypothesis)
作為其知識論的主張, 嘗試證明其科學實存論的知識論觀點,即是能科學地研究與證明理念
與意識在形成集體認同及行動的作用。
 2010 年在《世界政 治的各種新系統理論》 (New Systems Theories of World Politics) ,將其量
子心智及意識理論置於國際系統理論分析之內,他以「平面國度」 (Flatland) 看待量子心智與
國際全像圖,意圖以量子意識理論發展視覺認知及全像的大腦觀點,由於語言如同量子一般,
能作為國際政治虛擬 ( 視覺 ) 實境的媒介,如此就能以量子個體主義貫穿國際關係的各層次分
析,各行為者 ( 國家與其他集體行為者 ) 都不是真正的行為者,都是個體的全影投射,國際關
係的層次分析只有個體層次及其行為。
壹、 Wendt 的量子社會科學理論
與量子生命社會學的發展過程 ( 二 )
 2015 年出版《量子心智與社會科學》 (Quantum Mind and Social Science) 一書,則
是將其量子心智 ( 意識 ) 理論擴展到量子社會科學本體論的層次,探 討量子意識與
生活而發展出「人的量子模式」,朝向「量子生命社會學」,藉以統一自然科學與
社會科學的心身二元爭論。
 2020 年,他與 James Der Derian 共同呼籲將量子理論運用於國際理論與安全實務,
發展量子國際關係, 但他們認為在此初期階段不免有概念的折衷或哲學的不可共量
性,遂以國際 關係各種的量子研究途徑 (approaches) 而非國際關係的量子理論
(theory) 稱此 量子化的國際關係。
一、 Wendt 的量子 ( 意識 ) 社會科學知識論

 他提出「知識論的威斯特伐利亞」 (epistemological Westphalia) ,兩者相互承認對方


在了解社會生活的共同目標上之貢獻。
 他引進量子力學理論作為其知識論的基礎,嘗試說明其多元的科學實存論觀點,證
明理念的作用,理念也是可以進行科學研究,進而證明理念所 形成的意識作用。
 Wendt 這樣的回應方式,使得其建構主義既能與實證主義作知識論的結合,又能與
後實證主義作本體論的結合, 這是 Wendt 努力不懈追求國際關係理論綜合的目標,
或是尋求統一自然科 學與社會科學的本體論。
二、量子 ( 意識 ) 社會科學本體論 ( 一 )

 從心智哲學觀點,認為意識是宏觀的量子力學現象,事實上人類是「行動中的波粒
雙元性」 (walking wave particle dualities) 而非傳統力學 所稱的物體。因此,他企圖
從物理的量子力學觀點-量子意識假設為其所 引發的批評 與討論提出辯護,因為他
「打賭」 (betting) 量子意識假設是真 的,而且正在探討其對社會科學的啟示。
 以量子意識假設說明量子即是意識,量子以物質形式一路到底;波與粒子雙元性關
係、波函數塌陷、測量問題及非定域性,以及發展其量子意識假設,建立人類意識
的量子解釋。這是一種「泛心智論者」 (panpsychist) 的本體論觀點,亦即物質有其
主觀的層面。
 如果量子意識是真的,則社會生活的基本單位 ( 人類意識主體 ) 是真正的量子系統;
他也說不知道量子意識假設是不是真的,但至多可以說人類猶似( as if )量子系統。
無論如何,他「打賭」量子意識假設是真的,進而從人的量子模型與社會的量子模
型說明其量子社會科學理論。
二、量子 ( 意識 ) 社會科學本體論 ( 二 )

 以三項推測說明其社會的量子模型: 1. 社會系統具有構成集體無意識的波函數;
2. 這些波函數依據量子賽局理論所描述的「內在-行動」 (intra-action) 而塌陷;
3. 社會系統是具有集體意識的超有機體 (super organisms) 。
社會系統具有集體波函數,但集體波函數是沒有意識的,只有在塌陷時,意識才會興起 出現,
但集體波函數的確在社會生活執行功能。
在無意識層次上,個人是糾纏的量子,經由共享意義而相互與其本身內在的關聯;在意識層次上,
人類只經由其行動而變成個人,即是經由個別不同的身體傳達集體波函數塌陷。人類原是統一的
基本體,在策略互動之前,個人都是 具有非決定論特質與量子糾纏特質及策略的量子決策者。
超有機體是指具有有機體功能整合與目的性的系統,但其元素是生物性的個人。由於集體意識是
沒有物質基礎結構的意識,超有機體賦予集體意識此物質基礎結構,有了此基礎結構 ( 身體 ) 而
能從事集體認 知與決策,並藉由量子理論消除對超有機體的不適,並使其內在成員能 非定域性
的溝通。
三、 Wendt 的量子生命社會學

 人類真的是量子系統而且是量子生命系統,整合意識與物質、主體與客體、行為主
體性與結構、解釋 與理解等等二元論而統一自然與社會的本體論。
 以量子本體論為基礎的「生命主義」 (vitalism) 與物化或具體化發展量子生命本體論,
將此抽象概念當作真實存在的客觀物體。
 量子理論有著各種不同的詮釋,無法決定哪個詮釋是正確的, 也無法決定哪個詮釋
與社會科學的相關性,但藉由量子意識理論可以判斷正確的詮釋應該是甚麼樣子。
 量子社會科學理論是建立在「量子意識假設為真」的前提 假定,當前提假定不存在
或為非時,其理論也就不存在了。然而,直至現在,「量 子意識假設」仍是未定之
天。
 換言之, Wendt 的量子社會科學理論仍是一種創意、 另類的思考世界的方法。
學者對 Wendt 的評論與批評 ( 一 )

 國際關係學 者在評論時,大多只能評論對國際關係研究的影響,無法就 Wendt 所


憑藉的量子理論提出批判;但哲學學者就針對此提出嚴厲的批評,甚至批判 Wendt
只是引述 20 世紀初期的量子理論,未能掌握後續的發展。
 Wendt 的量子理論主張行為主體的自由 (agent freedom) , 但量子不確定性不 能解
釋人類的意圖性,兩者正好是相反面,前者是隨機而後者是有其行動的理由,波函
數塌陷不是啟動行動的理由;行為主體是否自由的問題,絕對不是科學最終能處理;
無論是在探討意識、泛心智論或形上學, Wendt 皆帶有方法論的無神論 ;物理因果
封閉性仍未有定論,量子力學仍須符合證據約 制及經驗檢驗的科學理論標準。
 是否有「社會生活的統一理論」、量子力學可能與社會科學無相關的原因,即是量
子脫散,開放的宏觀層次世界過濾掉了微觀層次的量子效應,以及推翻了量子大腦
理論。
學者對 Wendt 的評論與批評 ( 二 )

 他只是用神秘的量子理論詮釋論證人類意識的真實,但自由意志 (free will) 才 是人類意識的基礎,道德


性是沒有也不需要合理的 (rational) 基礎,「我們不是運作 中的波函數」 (we are not walking wave
functions) ,量子無法解釋人類的自由意志。
 批判 Wendt 的量子生命論像是以教義 ( 理 ) 問答手冊 (catechism) 的方式,藉由問答處理笛卡兒二元論
問題。
 Wendt 以量子意識或量子腦理論作為其實存論的依據主張,但卻難以用理解各量子組成之運 作 ( 例如
量子脫散及波函數塌陷 ) 及去理解量子整體的運作。
 Wendt 以「泛心 智論」處理爭論未定的心智哲學問題,進行社會科學研究並未需要解決意識問題、
自由意志問題,不若以現象學的自明之理 ( 人是有意識的、有意圖的而且自由的 ) 開始研究社會科學。
 Wendt 以量子決策論為論證基礎,但此決策論只是形式類比, 並非假設人類思想的真正根本結構,其
運用只是啟示性的而非真實的;另外量子 能否影響生物的認知程序或腦神經功能運作,諸多實驗的結
果仍未有定論。
 總之, Wendt 的理論不僅是尚無定論的理論,更有風險屈服於沒有節制的推測之誘惑。
Wendt 的回應 ( 一 )

 打賭量子意識假設是真的,進而從人的量子模型與社會的 量子模型說明其量子社會
科學理論。人類可能性的經驗是有意義的,可以說明量子社會理論是有可能為真的。
 社會科學家為何應該關切心身或意識問題,理由是如果意識 是幻覺,就沒有社會科
學;認為各量子力量是整體且「合作」 ( 意指相容及重疊 ) 的 (holistic and
cooperative) 。
 藉由泛心智論說明其社會本體 論,並以量子大腦理論推論量子意識理論,量子決策
理論成功地預測了行為結果, 但承認量子決策理論仍不能證明意識是量子,也沒有
定論此時量子決策理論背書 量子大腦 ( 或意識 ) 理論,但終將會背書。
 以生物學及生物物理學的著作展現生物系統能維持量子相干性,說明人是運作中的
波函數,目前量子生物學仍未證明簡單的有機體能維持量子相干性,但越來越多的
科學家加入此研究領域,終將會證明此觀點。
Wendt 的回應 ( 二 )

 認為人的心智或主體性如何與世界的關係是超越身體生物界線,只要量子生物學研
究成果繼續增長,所 有有機生命體的心智與外在世界的關係,就會像量子力學理論
運作。
 這些評論認為 毀滅量子異端邪說是比歡迎量子理論的潛在可能性來得重要,但如果
能有安全無 疑增長知識的基地,就能避免接受假理論為真理論的錯誤。
貳、對國際關係後設理論研究發展的影響

 不論是訴諸於打賭量子理論為真或是訴諸於其潛在可能性, Wendt 是假定量子理論


為真,但如果科學證明為偽時,則他整個量子社會科學理論也就不成立了。這也是
Wendt 聰明之處,他「相信」未來的科學發展會證明量子理論是真的科學理論。但
由於量子理論有著各種不同的詮釋,量子國際關係的學者是選擇不同的量子詮釋建
構其量子國際關係研究途徑,例如 Laura Zanotti 和 Michael P. A. Murphy 為代表,
主要是兩者皆有專書出版;尤其 Zanotti 的 專書更獲得國際關係研究《千禧年》期
刊出版論壇討論。
 雖然 Zanotti 擁抱 Wendt 的量子本體論,但她和上述的 Badredine Arfi 一 樣,以
Karen Barad 的《在中途遇見宇宙:量子物理學與物質及意義的纏繞》對 照 Wendt
的量子本體論論述,認為 Wendt 雖要以量子理論統一物理與社會本體 論,但他堅
持理念主義論者的立場及以量子理論重新架構自由意志的中心性,也 就重新製造了
心物二元論。
結語 ( 一 )

 學者對於 Wendt 《量子心智與社會科學》的 量子意識理論、量子社會科學與量子生


命社會學觀點,存在著理論批判與理論運用兩種回應方式;
在理論批判方式上,不外乎批判其所引述的量子理論多已過時,也忽略量子理論內的詮
釋差異及爭論,更未能以數理統計方式論證,而仍是回歸 哲學論證量子理論,甚至是
以推測思考方式論證量子力學的潛在可能性。
在理論運用方式上,學者直接引述量子理論與 Wendt 的量子心智理論 ( 尤其是語言如
同 量子 ) 作為其個案分析的理論依據,甚至也不批判其適用性,遑論此書是較屬於 哲
學或後設理論層次的性質,不是屬於國際關係理論層次,是較難應用於國際關係議題研
究,遂有以中層理論觀點呈現量子科技對國際關係研究的啟示。
結論 ( 二 )

 對於不熟悉量子力學理論的國際關係研究學者又陷入「後設理論的迷 霧」之中,隨
著學術期刊出版專輯書評或論壇, Wendt 的量子社會理論也就較為國際關係年輕學
者所關注,甚至非國際關係研究學者也應邀加入專輯 或論壇評論。
 即使有學者批判其引述多是 20 世紀初期的量子理論,忽略了量子理論的新發展,
但國際關係學者較難爭論或批判 Wendt 的量子理論。
 個人身為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的學者也必須承認在閱讀上述文獻之後,仍難 以掌握量
子理論不同的詮釋觀點,尤其是不少文獻中,即使 Wendt 已經說此書是完全哲學的
書,他會再寫一本運用於國際關係研究的量子社會理論 的書,但學者仍將其量子觀
點不經思考與批判地就引用為「正統」 的「國際關係量子理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