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专题十三 写作

You might also like

You are on page 1of 37

初中总复习指导用书配套课件

2023 山东
语文
专题十三 写作

全国视野
(2022· 海南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在《致年轻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孩子
们,你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们走过那些痛苦的、
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们还需
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
扎实地往上爬。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黑暗的路,拨云见日。”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给全国青年朋
友们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不被大风吹倒》。在信中,莫言分享了在艰难时
刻给他带来力量的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
战胜狂风的经历。他勉励大家:“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
打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和立意,拟写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
论文。
(2) 给你的学弟学妹或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分享阅读以上材料的心得
体会。
(3) 作家莫言在信中分享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战胜狂风的故
事时,写道:“小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滩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
根旋转着的黑色圆柱 ( 龙卷风 ) 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着沉闷如雷鸣的呼
隆声。”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事,具体情景又是怎样的?请你发挥想象,自
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 500 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 ×× 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
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022· 山西 ) 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写作其实并不难,就是用笔来说话,可以抚今追昔,也可
以畅想未来。文字是家园,可以保鲜你的昨天,安放你的心灵;文字是驿
站,可以昂扬你的明天,助力你的脚步。文字可以把时光变成成长的财
富,可以让我们过好每一个今天。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题目一:以“回首那刚刚过去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日记,诉说你的心
语。
题目二:围绕“明天,我将远行”这个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毕业
典礼上演讲。
写作提示:①如果选择题目一,默认写日记的日期为 2022 年 6 月 20
日;②如果选择题目二,请自拟标题;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2· 杭州 )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采访”的相关知识。请以“采
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叙述某次采访的经历,可以想象采访某个人的情景,也可以谈谈
你希望采访某个人的理由。采访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你熟悉或陌生的
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或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
平凡的人……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 诗歌除外 ) ;②字数 600 ~ 800 ;③不
得抄袭、套作;④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写作相关知识

( 一 ) 拟题
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能达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它决定
了读者 ( 尤其是阅卷者 ) 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与第一判断。那么如何拟写
一个精彩的题目呢?
1 .借助修辞
各类修辞手法能帮我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拟出精彩漂亮的标题,从而
增加文章的文采。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拟题,可以使题目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
广泛的想象和联想。例如:以“面对缺陷”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有的考生就
以“缺陷——一柄双刃剑”为题。这个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缺
陷”比作“双刃剑”,指出缺陷可以让你找到奋斗的动力,也可以让你自卑
而失去自信,陷入失败的泥潭。
运用设问或反问,可激发读者兴趣,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例
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可拟为“幸福在哪里”;再如,以“成长”为话
题的作文,可以拟为“我们的成长谁做主”。这些题目,紧扣话题材料,对
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指向性。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注意。例如:以“挫折”为话题,有位
同学就拟题为“那个障碍粉碎了我”,不禁让读者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
挫折给作者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另外,还可以运用反复、双关、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加文题的美感,
使题目既生动鲜明,又贴切传神。
2 .引用化用
这种拟题法,是指引用或化用歌词、影视片名、书名、俗语、名言名
句等作为作文的题目,使标题新颖醒目,吸引读者阅读,体现作者鲜明的
个性特征。用这种方法拟出的题目,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从而能使读者一
看题目就有阅读文章的强烈兴趣。例如: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
拟题为“快乐老家”,这是一首歌的名称。用这种方法拟题,通俗明了,妥
帖自然,必然会博得阅卷老师的好评。
3 .妙用符号
在拟作文题时,要根据内容和题意,进行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一些
符号或公式的潜在含义,从而赋予其以新意。这样的题目,可以形象地表
现文章的内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起到文字标题所不能达到
的效果。例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可以以“诚实+信用=财富”为
题,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再如,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可以
拟为“ 1 + 1 > 2” ,以突出合作的重要作用。
4 .前增后补
话题作文拟题,在所给话题 ( 词语 ) 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
增补,对写作范围加以限制,能使话题由大变小,由虚变实,由抽象变具
体,这是最简捷方便的拟题方法。例如: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可以添
加为“体味感动”;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可以添加为“我的一次精彩合
作”;以“真诚”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补充为“真诚浇开友谊花”。当然,也
可以在话题 ( 词语 ) 的前面和后面同时添加词语,从而形成文题。例如: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可以拟为“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 二 ) 开头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元代乔梦符把文章开头称为“凤
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美丽动人。明代的谢榛则认为“起句
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意思是文章开头要像燃放爆竹一样,清脆响亮,
贯通全篇,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的开头具有强大的
吸引力呢?
1 .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是考场作文最常用的开头技法,或扣题,或点明行文的线
索,让读者一目了然。运用此法,可以使文章十分紧凑。
示例:
爱能燃起生的希望,爱能坚定生的信念。让爱走进心灵,让爱传遍整
个神州大地。
—— 中考满分作文《让爱走进心灵》
2 .设置悬念法
所谓“悬念”,即读者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
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写作时,开篇可以先写事情的结局或高潮,可剪
辑一个精彩的片段,可提出一个思考的话题,可亮出一个重要的物件,也
可创设一个典型的环境。
示例:
心中从来没这样糟糕过。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知道不妙,卷子上醒目
的分数像一把刀在心头轻轻擦过,心立刻凉了。
—— 中考满分作文《留点感激在心中》
3 .勾画背景法
截取要记叙的人物的活动背景——某种自然景物或社会环境,在开头
用一段文字把它描绘出来,作为文章的起点,然后再展开记叙内容,引入
具体情节。此法有利于让读者了解人物活动的场所或背景,进而了解文章
所要表现的深刻主题。
示例:
天空一片碧蓝,坠落的夕阳被卡在树杈上,像悬挂的红灯笼。这时,
庄户人家的烟囱冒烟了,被夕阳染了色的暮霭从野外向村庄包围过来,被
炊烟和暮霭笼罩的村庄,霎时平静下来。
—— 中考优秀作文《夕阳洒满场院》
4 .巧用修辞法
在文章的开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可以
使语言富有文采,飞扬灵动,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波澜,化朴素
为诗意,增强感染力。
示例:
期盼,多么耀眼的字眼!
期盼,犹如黑夜中的一声惊雷,响彻云霄;
期盼,犹如航海中的一个指南针,指引方向;
期盼,犹如沙漠中的一场暴雨,滋润万物。
因为有了期盼,我们更加勇敢地前行。
—— 中考满分作文《因为有了期盼》
5 .引用法
名言警句、歌词、诗句、对联或俗语往往都脍炙人口,言简意赅,含
蓄深沉。文章开头若能恰当地引用此类语句,既可以吸引读者,引起读者
共鸣,又可为文章增添文采,加深文章的意境,提升思想的高度。
示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中考优秀作文《我的美丽乡愁》
6 .题记导入法
题记,是放在作文标题和正文之间的一句或几句概括性的文字,就像
一个醒目的招牌,对文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题记一下子就能抓住读
者的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示例:
在生命的河流上掌舵,左右自己的不是涌浪迭涛,而是心头矢志不变
的罗盘:自信。——题记
—— 中考优秀作文《带上自信上路》
( 三 ) 结尾
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道重要的“收官工
序”。古人在谈到结尾时常以“豹尾”为标准,是指结尾时要简洁、明快、
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文章结
尾的技巧有哪些呢?
1 .自然收束
所谓自然收束,是指把文章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
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以事情
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示例: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
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 中考优秀作文《一堂有趣的科学课》
2 .卒章显志
这种结尾方式,是指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
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
旨交代清楚,使文章中心鲜明突出。
示例:
无论在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
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 中考满分作文《承诺》
3 .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实用的方法之一,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
心,然后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
体,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能唤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例如:中考
满分作文《把梦想带给花季》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
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结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
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4 .巧妙发问
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
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结尾以发问
的形式提出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具有感染、强调的作用,可谓言有尽而
意无穷。
示例:
难道我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吗?你见过这样的老师吗?
——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语文老师》
5 .抒发情感
用抒情的方式收束文章,运用排比、比喻修辞,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
心真实情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能够
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真
实感、充足感。
示例: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丽的,美丽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拼
搏。愿天下的人们都能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花一样的馨香!
—— 中考满分作文《花样年华》
6 .呼吁号召
结尾时,发出呼吁号召,这样的结尾给人饱满的力量,给人以启迪,
增强了文章的深刻性。
示例:
生活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在教我学会宽容,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
他人,也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对待自己。
用一颗宽容之心去聆听世界吧,世界将会更美好,你的生活也会更有
乐趣。
—— 中考满分作文《生活给了我宽容心》
( 四 ) 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
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
“血肉”,那么结构无疑就是文章的“骨骼”了——失去了健壮坚实、功能齐
全的骨骼,血肉也就无所依附。
布排文章的结构可用以下方法:
1 .一线贯串
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
料贯串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
心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
2 .总分相映
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它们的好处是总提明确,
分述到位,各得其所。这种结构方法,纲目清晰,中心突出。
3 .首尾出彩
开头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形成一股气
势,把后面的内容带动起来。结尾可以运用呼应开头、交代结局、写景蕴
情、启发鼓励等方法。不论哪种方法,都要力求用得自然、精巧、含蓄、
有力,为文章配上一个“豹尾”。
4 .小标题式
运用小标题式的结构方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拟写
一个精妙的小标题,用这个小标题统领下文的内容,为下文的展开指明写
作方向。这种结构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五 ) 语言表达
中考作文要求有文采,包括“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
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语言神采飞扬
呢?
1 .善用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勾勒出事物的鲜明特征,状难言之物如在眼
前,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
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可
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2 .引用化用名句
名言警句、古诗词名句、俗语谚语都是我们扮靓作文语言的法宝。写
作时,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
华。
示例: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对于强者来说,是迈向高
级台阶的垫脚石,是驶向万里征途的加油站,是大海上乘风破浪航船的强
劲风帆。
—— 中考优秀作文《逆境造就成功》
3 .使用精当贴切的动词
不管什么文体的文章,都要求语言准确、简洁。叙述事件时要力求生
动,可运用大量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巧妙地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尤
其是动词,以使叙述对象清晰完整,形象逼真。
示例:
鱼在下面狠拽着,我的双眼紧盯着渔竿儿上的线。渔竿儿忽而向左弯
去,忽而向右弯去。我握住滑腻腻的渔竿儿,加大力气向上提着。也许是
水的浮力起了作用,那家伙终于露出了水面。“乖乖!”我大叫起来,朋友
也在一旁惊呼,分明一个碗口粗的青鱼头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青黑色光
芒。我正得意忘形,那家伙搅起一阵水花,冷不防又扎入了水中。
这段文字中,“拽”“弯”“搅”“扎”等动词将大青鱼勇猛、有力、求生欲
望强烈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4 .注意句式变化
讲求句式的变化,可以使句子由呆板变得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示例:
① 夏夜,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旁,在轻柔的夜风中纳凉。在炎热
中小溪为人们消暑,在干旱时小溪赐予人们以碧水,家乡人民感谢你,小
溪。
② 古老而年轻的小溪啊!你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
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人的微笑,只是默默地敞开胸怀,在炎热中为人
们消暑,在干旱时赐予人们以碧水,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家
乡人民。
第①段中都是一般的陈述句,显得平淡。第②段,用了感叹句、把字
句、设问句,句式变化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化平淡为神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