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實驗名稱

作者:吳衍徵 4106066048

材料系一年級

摘要:

這個實驗主要的目的是在於測定不同液體的表面張力(包含水、肥皂水以及酒精),

並觀察溫度及溶液濃度的大小變化對水表面張力的影響。此次實驗我們得出結論:

溫度對水的表面張力影響的趨勢為溫度下降,表面張力越大。而酒精水溶液濃度

對水表面張力的影響則為濃度越大表面張力越小。

關鍵字:

表面張力、凡得瓦力、表面位能

介紹:

1629 年表面張力這個概念第一次出現

托馬斯·楊在 1805 年、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在 1806 年、西莫恩·德尼·泊松在 1830

年及約瑟夫·普拉泰奧從 1842 年到 1868 年對錶面張力的理論做出了巨大的貢

獻。 [1]

理論:分子由於相互吸引作用而凝聚成液體,在液體中的分子四面八方都受到吸

引力,因此每個方向受力大小都為零。但在液面的分子受的分子間的引力(凡德

瓦力)並不均勻,合成一往液體內的合力。因此,當分子從內部移到表面時需要

作功,也就是說,表面的位能較高,而單位液面所高出來的表面位能,我們稱之
為表面張力。因此在一面上放一金屬環,將其放在水面上慢慢上拉,測到的使一

膜破裂的力值可換算為功( )得到張力( )

實驗過程:

先校正張力測定儀,利用自製砝碼求出橫桿吊重和刻度盤讀值間的關係式。

(1) 測量純水肥皂水和酒精的表面張力。(得到液膜破裂時的刻度盤讀值,帶入

先前求出的關係式

(2) 測量純水在不同溫度時的表面張力。同上

(3) 測量酒精水溶液在不同濃度時的表面張力。同上

結果與討論:
*為確保橫桿吊重較大時,刻度盤讀數仍會在斜直線上,我們又多測量一個值。
2.測定不同液體所測得的張力計讀值

金屬圓環直徑 2r = 2.15 ( cm ),金屬圓環周長 = 6.75 ( cm )

待測液體 水 肥皂水 未知待測液體(酒精)

液體溫度
31.2 26.8 26.1
(單位: ℃ )

次數 張力計刻度 (單位: 度 )

1 78 30 22

2 84 29 25

3 81 30 26

4 82 31 27

平均值 81.25 30 25

橫桿拉力 F
951.88 345.23 286.03
(單位: dyne )

液體的表面張力

F
T
2 70.46 25.57 21.19

(單位:

dyne/cm^2 )

可以推論:
表面張力大小: 水>酒精>肥皂水

3. 測定不同溫度水的張力計讀值

溫度
81 69.6 60 50.1 41.7 30.5

單位:( ℃ )

次數 張力計刻度 (單位: 度 )

78 80 85 83 87 93
1

76 79 82 85 86 90
2

79 78 82 86 91 92
3

75 79 84 86 91 94
4
77 79 83.25 85 88.75 92.25
平均值

橫桿拉力 F
901.57 925.24 975.55 972.59 1040.6 1082.08

(單位: dyne )

液體的表面張力

T
F 66.74 68.54 72.26 72.04 77.09 80.1
2

(單位: N )

可以推論:對於水來說溫度下降,表面張力變大

4.測定不同濃度溶液的張力計讀值 酒精 10ML 80%水 1.875ML

不同濃度的未知待測液體(酒精) 溫度 25.9℃
濃度
20 40 60 80
(單位: % )

次數 張力計刻度(單位: 度 )

52 47 42 37
1

52 44 40 30
2

55 46 38 36
3

54 47 41 34
4

53.25 46 40.25 34.25


平均值

橫桿拉力 F
620.44 534.62 466.55 395.54

(單位: N )

液體的表面張力

T
F 45.96 39.60 34.56 29.28
2

(單位: N )
可以推論:酒精水溶液的表面張力隨濃度上升而下降

討論可能誤差原因:

實驗誤差的來源:

1.實驗上的圓環已經有點變形,非理想正圓形狀態。

2.我們發現每當每次測試完時,橫桿並不會落回原先的基準點,我們無法知道他

是在測量時就產生偏差還是在彈起後才產生偏差。

3.實驗時剛好在冷氣出風口下方,這造成橫桿會不停搖晃,我們不容易將它固定

基準點。

圓環可能沒有精準的在液面下。

4.在測量溫度的實驗,我們無法準確的固定溫度。

5.我們實驗用的溫度計在測量時不太精確,測量的數據間距很大。
6.實驗加熱裝置為電阻器加熱,當我們關上電阻器電源仍會持續發熱,造成溫度

依然持續上升。

7.我們認為實驗儀器的精良度與實驗數據的準確度亦有關

致謝:感謝我的組員們

感想:實驗課應該算是我上了大學之後衝擊最大的一門課了,以往的普物實驗都

是老師做給我們看的,我們只需要在旁邊負責驚歎就好了,但是上了大學之後,

所有實驗都是真槍實彈自己要上的戰場,實驗器材要會操作,實驗目的原理和流

程都要爛熟於心,最重要的會攸關生死(要不要補做)的,就是實驗數據不能和理

論值差太多,不能做到最後 data 圖跑出來之後才發現,一定要邊做實驗邊檢查

數據的趨勢和理論是否符合,必要時還要自己增加測量數據以求實驗數據的完整

性, 在這之中,我真的學到了很多經驗和做實驗時需要具備的態度,相信這種

能力長久累積下來會很可觀。

參考文獻:

[1]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00425000010KK072

54

[2] http://experiment.phys.nchu.edu.tw/ex_h.ht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