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第 二 章 平 面 運 動

§ 2-1 位置向量和位移
v
1. 位置向量( r ): 物體對參考點(原點 )的 坐標,包含
和 的觀念 ,通常以在直角坐標軸上之坐標
( x,y )來描述。為一向量。
< 註> 原點可以任意選取;相同物體對不同原點的位置向量不同。

x A(x,y)
v
r y
θ
O x
vv v v
質點在 A 點的位置向量 OA ,簡記為 r ;其量值以  r 表示;
方向則以和 + x 軸之間的夾角 θ 表示之。
v
x +y
2 2
量值:  r=
y
方向: 和 + x 軸夾成 θ 角 而 tan θ =
v x
2. 位移( ∆ r ): 物體位置向量的改變量,其大小為起點和終點的直線距
離 ,其方向為起點射向終點。為一向量。
< 註> 位移僅與起點和終點位置有關,而與所經的路徑、所歷時間及所
取的參考點無關 。
y
v
∆r B
A
v
rA
v
rB
O x
vv v
質點由 A 點移至 B 點其位移向量為 AB ,可記為 ∆ r
vv v v v
AB = ∆ r = rB − rA

§ 2-2 向量的合成和分解
1. 純量: 僅具大小而無方向性的物理量。
例: 時間、質量、速率、能量、功、溫度•••
v
2. 向量: 包括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以 P 表示, 可以平移 ,

1
v
其大小以 ∣ P ∣表示且 ≧ 0
例: 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力矩 •••
v v v
直角坐標表示法 : P = x i + y j
v v v v v
3. 向量的加法 : C= A + B = B + A
v v
= ( Ax + Bx) i + ( Ay + By) j
v
 C  = a + b + 2ab cos θ
2 2

v b sin θ
C tan α =
a + b cos θ
v
B b sinθ
αv θ
A b cosθ
v v v v v
4. 向量的減法 : C = A − B = A + ( − B )
v v
= ( Ax − Bx) i + ( Ay − By) j
v
 C  = a + b − 2 ab cos θ
2 2

b sin θ
tan α =
v á v a − b cos θ
B bsinθ C
v
b cos θ A

5. 向量的分量 :
v
y Ax = A cos θ  A = Ax 2 + A y 2
v Ax
Ay A Ay = A sin θ tan θ =
Ay

Ax x

6. 單位向量: 大小為 1 的向量


v
在正 x 軸方向以 i 代表單位向量
v
在正 y 軸方向以 j 代表單位向量
v v v
故向量 A = Ax i + Ay j
y
v
Ay A
v
j
v
i
Ax x

2
7. 向量的乘法 :
(1) 純量積( 內積 )
v v v v v v
A • B =▕ A ▕▕ B ▕ cos θ = AxBx + AyBy = B • A
v
B

θ v
b vcosθ v A v v
當 A ⊥B 時, A • B =

§ 2-3 速度和速率
1.速度向量: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經的位移。具大小、方向。為一向量。
y
P 切線
v
∆r
v
r1 Q
v
r2

O x
v v v
r −r ∆r ∆x v ∆y v v v
<1> 平均速度: V = 2 1 = = i + j = vx i +vy j
t 2 − t1 ∆t ∆t ∆t

v v v v
v r2 − r1 ∆r dr dx v dy v
<2> 瞬時速度: v = lim = lim = = i + j

t 2 − t1 ∆t →0 ∆ t dt dt dt
t 2 t1
v v
= vx i +vy j

< 註 > 速度方向即為運動軌跡的 方向 。


v v 2 2
< 註 > v 之量值:  v  = vx + vy

2. 速率: 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經歷的路徑長(s)。不具方向,為一純量。
∆s
<1> 平均速率: V =
∆t

∆s
<2> 瞬時速率: V = lim
∆t → 0 ∆t

<註> 因瞬時路徑長 = 瞬時位移量值,故 瞬時速度大小= 瞬時速率

3
§ 2-4 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
1. 加速度向量: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為一向量。
v
y ∆v
v v
v2 v1
Q
v
v1
v
r2
P
v
r1

O x
v v v
v2 − v1 ∆v ∆V v ∆Vy v v v
<1> 平均加速度: a = = = x i + j = ax i +a y j
t 2 − t1 ∆t ∆t ∆t

v v v v
v v2 − v1 ∆v dv
<2> 瞬時加速度: a = lim = lim =
t 2 − t1 ∆t →0 ∆t dt
t 2 →t 1

dv x v dv y v v v
= i + j = ax i +ay j
dt dt
v v 2 2
< 註 > a 之量值:  a  = a x + a y
< 註 >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但不能表示運動的方向
2. 重要觀念 :
(1) 瞬時速度方向 = 運動軌跡的切線方向
(2) 曲線運動時 :
v
v2
v
∆v
v v v v
v2 ∆v = v 2 − v1
v v
v1 v1

(3)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v
v2
v v v
v1 v1 ∆v

v v
v2 a
v
a

4
註: 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同
註: 有速度不一定有加速度,有加速度也不一定有速度。
v v
(4) 切線加速度( a t )和法線加速度 ( a n ):

v v
at v
θ
v v
an a

法線

v v v v v v
a = at + an at ⊥ an  a t  = a cosθ
v v
a = at 2 + an 2  a n  = a sinθ
θ < 900 速率漸增
θ = 900
速率不變
θ > 900
速率漸減
註:切線加速度可改變運動速率;法線加速度可改變運動方向
註:等速率運動的物體,其切線加速度必為零。
註:直線運動的物體,其法線加速度必為零。
註:曲線運動的物體,其法線加速度必不為零,而切線加速度
可能為零 。
範例 :
1. 長 10 cm 之秒針針尖
(1) 由 0 ∼15 秒內之平均速度大小為
(2) 在 t = 15 秒時瞬時速度大小為
(3) 由 0 ∼15 秒內之平均加速度大小為
(4) 在 t = 30 秒時瞬時速率為

2. 一物體作變速率曲線運動時,可能 (A)作等加速度 (B)作變加速 (C)僅有法線


加速度 (D)僅有法線加速度 (E)法線加速度和切線加速度均存在

v v v v v v v v v v
3.若 a = i − j ; b = i + j ,則(1) a + b = (2) a − b =
v v v v
(3) a • b = (4) a 和 b 之夾角為

5
4.一螺絲釘每厘米內共有 24 螺紋 ,其直徑為 0.25 cm。(1)當螺絲釘向前旋進
一轉時 ,螺絲釘上某點的位移為 cm(2)當螺絲釘向前旋進 1/2 轉
時,螺絲釘上某點的位移為 cm(3)當螺絲釘向前旋進 1/4 轉時 ,
螺絲釘上某點的位移為 cm

5. 下列何者運動方式只有法線加速度?(A) 等速直線運動(B) 曲線等速率運動


(C) 等速率圓周運動 (D) 變速曲線運動 (E)等加速度曲線運動 。

v v v
6.某質點在平面上運動時,其位置向量為 r = (2t2-3t) i + (t3-2t2) j
求(1)第2 秒時的位置向量?瞬時速度?瞬時加速度?
(2) 2 秒內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7.一質點以 12 m/s 的速度向北運動時,突受一力作用,而以 1.5 m/s2 的加速度


向東作等加速度運動,則受力 6 秒時,該質點的法線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8. 某質點以初速度 16 m/s 向東,若加速度為 3m/s2 向南,求第 4 秒時,該


質點的切線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6
補充教材
1. 單位向量: 大小為 1 的向量
v
在正 x 軸方向以 i 代表單位向量
v
在正 y 軸方向以 j 代表單位向量
v
在正 z 軸方向以 k 代表單位向量
v v v v
故向量 A = Ax i + Ay j +Az k
z

v
A

Ax Az y
Ay

x
2. 向量的乘法 :
向量積( 外積 )
v v v v
A × B =▕ A ▕▕ B ▕ sinθ n̂
v v v
= ( AyBz − AzBy ) i + ( AzBx− AxBz) j + ( AxBy− AyBx) k
v v
= − B × A
n̂ v v v
C= A ×B
v
B
θ
v
v v A v v
當 A 和 B 平行時, A × B =
3. 兩物體運動之參考坐標相同時, 則其相對速度:
v v v
A 對 B ( 即 B 看 A ) 相對速度: V AB = V A − V B
v v v
B 對 A ( 即 A 看 B ) 相對速度: V BA = V B − V A
v v v v v v v v v
4.∵ V AB + VBC = ( V A − V B ) + ( V B − VC ) = V A − VC = V AC
v v v
∴ V AB + VBC = V AC ••• 轉換坐標
v v v v v v
5. V AB = V A − V B = −( V B − V A ) = − V BA
v v
∴ V AB = − V BA ••• 兩物相對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6. 相對加速度:
v v v
A 對 B ( 即 B 看 A ) 相對加速度: a AB = a A − a B
v v v v v
同理可知 : a AB + a BC = a AC ; a AB = − a BA
例 :雨天時,某人靜止站在地面上測知雨水沿鉛直方向下落,其速度為 3
m/s,若此人以 3 m/s 的速度小跑步行進,則所見雨水的方向為何?撐傘

7
的角度應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遮雨效果?

成就練習 :
v v
1.某物體作曲線減速率運動,任一瞬間,其加速度 a 與速度 v 的夾角為 θ,
則 (A) 0 < θ < 90O(B) 90O < θ < 180O (C) θ = 0O (D) θ = 90O (E) θ = 180O
2.沿一曲線作等加速度運動(A) 速度方向會變(B) 速度大小會變(C) 切線加速度
方向會變(D) 法線加速度大小會變(E) 軌跡為一拋物線
3.時鐘的秒針長 10 公分,則由 15 秒到 30 秒時間內,其秒針的針尖平均加
速度大小為(A) 2π /45 (B) 2π /3 (C) π/3(D) 2π /4 (E) 2π /5 cm/s2
v v v
4.某質點在平面上運動時,其位置向量為 r = (3t−4t2) i + (−6t2+t3) j ,則3 秒
v v v v v v v v
內的平均加速度為 (A) −6 i − 3 j (B) −8 i −8 j (C) − i − j (D) −8 i − j (E)
v v
−8 i −3 j
5.一質點以 10 m/s 的速度西偏北37O 的方向運動,突受力作用,而以2 m/s2 向
南的加速度作等加速度運動,則5 秒內的平均速度大小為(A) 65 (B) 67
(C) 35 (D) 55 (E) 5 m/s
v v v
6.某質點在平面上運動時,其位置向量為 r = (3t2−2) i + 2t j ,則第幾秒時,
其速度與位置向量相垂直?(A) 2/3 (B) 1/3 (C) 1/7(D) 3/7 (E) 5/7 秒
7.在水平桌面上,一質點以10 m/s 的速率作等速率圓周運動,若其速度在 4 秒
內由南變成南偏西 60O ,則此 4 秒內之平均加速度大小為(A) 4.5 (B) 4 (C)
1.5 (D) 2 (E) 2.5 m/s2

答案 :1.B 2.ABCDE 3.A 4.E 5.A 6.A 7.E

§ 2-5 拋體運動
I 、水平拋體運動
1. 物體所受重力 mg 方向向下,定力作用下, 其加速度 g 方向向下, 為等
加速度曲線運動 。
2. 水平和垂直兩運動方向互不相關 ⇒ 運動的獨立性
3. 公式 :

水平分量 鉛直分量

加速度 0 −g

初速度 v0 0

t 秒時的速度 vx = v0 vy = − gt
vy
θ = tan−1
2 2
合速度 v = vx + v y
vx

t 秒時的位移 x = v0t y = − gt2/2

8
y
合位移 d = x 2 + y2 φ = tan −1
x

Vo
öv
d
θ Vx
v
v
Vy

− gx 2
4. 軌跡方程式 : y =
2v o 2

證 :

v v v
5. 瞬時加速度 g 恆向下 ⇒ g = at + a n
at = , an =
x

θ
an θ at

g
y

6.在高度 H 以初速 vo 水平拋射 :


落地時: <1> 總飛行時間 T = 和自由落體相同。
<2> 水平射程 ( 最大水平位移 )
R = =
<3> 落地速率 v =

範例 :
1.以 vo 的初速,水平拋射一物體,當水平速度和鉛直速度大小相同時,其前進
之水平距離與落下的鉛直距離之比為 (A)1:1(B)1:2(C)2:1(D)1:4(E)4:1

9
2.一砲彈在斜角為 300 之斜坡頂端,以 60 m/s 速率水平射出,落於斜坡上,則
砲彈沿斜面的射程為(A) 720 m(B) 600 m(C) 560 m (D) 480 m (E) 240 m ( g = 10
m/s2 )

3. 有一石階,每一階高 20 cm,寬為 30cm,今有一物體自頂階以速率 5 m/s


水平射出,則此物將落於第幾階?(A) 5 (B) 7 (C) 9 (D) 12 (E) 14(g=10 m/s2 )

4. 飛機以 100 m/s 之速率水平飛行,航高為 125 m, 投一炸彈欲擊中目標 ,


則其瞄準方向和鉛垂線夾角為 (A) tan-14/5 (B) tan-15/4 (C) tan-11/4 (D) tan-14 (E)
tan-13/5 (g=10 m/s2 )

5.以 4.9 m/s 之水平速率拋出一石,當其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之大小相等瞬


間,物體的速度大小為(A) 4.9 2 (B) 4.9 3 (C) 9.8 (D) 14.7 (E) 19.6 m/s

成就練習 :
1.以初速度為 12 m/s,水平拋射一物,當法線加速度為 3/5 g 時(A)水平位移與
鉛直位移的比值為 3/2 (B)此時速度大小為 20 m/s (C)離拋出時間為 1.6 s (D)
位移方向與水平方向夾角為 530 (E)水平速度與鉛直速度比值為 3/4 。( g =
10 m/s2)

10
2. 有一石階,每一階高 20 cm ,寬 30 cm,今於頂階以水平速度 4 m/s 射出
一物,則此物落於第幾階?(A)7 (B)8 (C)9 (D)10 (E)12 。 ( g = 10 m/s2)
3. 有關於水平拋射運動,不計空氣阻力時,何項正確?(A)飛行時間和初速度無
關(B) 鉛直速度等於水平速度時,鉛直位移大小等於水平位移大小(C) 法線
加速度的大小漸減 ,而切線加速度的大小漸增(D) 整個飛行過程作等加速
運動(E) 速度的大小與方向均隨時間而改變.
4. 以 4.9 m/s 之速度沿水平方向拋出一球,當其切線加速度達 4.9 m/s2 時,球
在空中經歷之時間為(A) 3 2 秒(B) 3 3 2 秒 (C) 3 6 秒(D) 2 3 3 秒

(E) 3 3 秒

5. 以初速為 8 m/s 水平拋出一物體,當其速率變為 10 m/s 時 ,其法線加速


度之大小為(A) 8 (B) 10(C) 6 (D) 4 (E) 5 m/s2 ( g = 10 m/s2 ) .
6.如圖,每階高 20 cm ,寬為 30 cm ,由 10 m/s
其頂階踢出一足球,初速為10 m/s ,則球
將落在第幾階 ﹖( g = 10 m/s2 ) 。 1
(A) 40 (B) 45(C) 60 (D) 22 (E) 38 2
7.每邊長10 米之四方形光滑木板 ABCD ,今令 CD 邊貼地,舉起 AB 邊,使
離地 5 米,於 A 點向 B 點彈出一球,初速為 4 米/秒,則球觸地處與 D
點相距為 (A) 10 m (B) 8 m(C) 6 m (D) 4 m (E) 5 m ( g = 10 m/s2)
8.在一樓頂以 v 的初速水平拋射一物,物體觸地的速度與水平夾角為 θ,則(A)
觸地時的鉛直速度為 v cotθ (B)觸地時的速度為 v secθ (C)飛行時間
為 2 v tanθ /g (D)拋射點的高度為 v2 tan2 θ /2g (E)水平射程為 v2 tanθ /g
9.一石子自斜角 370 的斜面頂端,以初速10 m/s 水平射出,且 g = 10 m/s2, 則
石子擊中斜面時法線加速度為 (A) 20 (B) 10 (C) 15 (D)
13 13 13
20 (E) 10 m/s2
3 3
10.一物以初速 9.8 m/s 水平拋出,則落下過程中,速度方向自俯角 370 至俯角
530 共經幾秒?(A) 7/2 (B) 7/4 (C) 7/6 (D) 7/12 (E) 7/15 秒
11.將物體以初速 v 水平拋出,則當其鉛直速度為水平速度的 4 倍時,物體的
的位移為 (A) 4 3 v2/g (B) 4 5 v2/g (C) 2 5 v2/g(D) 5 v2/g (E) 4v2/g
12.一物自 h 高的塔頂水平拋射,著地時的瞬時速度和水平面夾 450 ,則其水
平位移為(A) h/3 (B) h/2 (C) h (D) 2h (E) 3h

答案 :1.ABCE 2.B 3.ACDE 4.C 5.A 6.B 7.B


8.BDE 9.A 10.D 11.B 12.D
II 、斜向拋射運動
1. 物體恆受重力 mg 方向向下,定力作用下, 其加速度 g 方向向下, 為等
加速度曲線運動 。
2.公式 :
y

11
v0cosθ0
v0

θ0 x
R θ0
v0

水平分量 鉛直分量

加速度 0 −g

初速 v0 cosθ0 v0 sinθ0

t 秒時速度 vx = v0 cosθ0 vy = v0 sinθ0 − gt

vy
合速度 θ = tan-1
v= v x2 + v y 2 vx

t 秒時的位移 x = v0 cosθ0 t y = v0 sinθ0 t− gt2/2

y
φ = tan-1
合位移 x
d= x2 + y2

3. 運動的對稱性:<1> 上拋時間 = 下拋時間


<2> 初速大小 = 末速大小
<3> 同一高度速度的大小相同
4. 最高點時: 速度為 vocos θ ( 最小值 )
<1> 所花的時間: t = 。
<2> 最大的高度: H = 。
0
仰角 90 時, Hmax =
<3> 切線加速度為零 ( 最小值 ) ,而法線加速度為 g ( 最大值 )
5. 落地時:( 和拋射點同一高度時 )
<1> 全部飛行時間: T = 2 t = 。
<2> 水平射程: R = 。
0
仰角 45 時, Rmax =
註: 兩初速相同而拋射角互餘時, 其水平射程相同 。

12
600 450
300

6. 拋射角 θ 、水平射程 、最大高度三者之關係 :


tan θ = 和初速、重力加速度皆無關。
gx 2
7. 軌跡方程式 :y = x tanθ −
2vo 2 cos 2 θ

證 :

範例 :
1.以 10 m/s 之初速度自與地面成 450 之仰角斜拋一物體,則 (A)軌道最高點高
度為 2.55 m(B)水平射程為 10.2 m(C)落地水平速度大小為 5 2 m/s (D) 落地
鉛直速度大小為 5 2 m/s (E)總飛行時間為 7 秒

2.如右圖,一大砲以仰角 θ 瞄準一目標 T ,
於砲彈射出之同時,目標 T 亦同時落下; T
則當砲彈射出之初速為多少時方可擊中目
標? (A)v0> gx sin 2θ (B) v0< gx sin 2θ (C)

v0> gx cos 2θ (D) v0< gx cos 2θ h

13
砲 θ
x

3.以同樣大小之初速,斜向拋出物體兩次,其水平射程均為 R ,所能達到之最
大高度分別為 H1 及 H2, 則其間之關係為(A)R = H1 + H2 (B)R = H1 + H 2 (C)
R = (H1 + H2)/4(D) R = 4 H 1 H 2 (E) R = H1H2 /2

4.某人由地面同時向空中拋出 A、B 兩球 ,A 球之初速為 vA, 仰角為 θA,


B 球之初速為 vB, 仰角為 θB,且 θA > θB ;設兩球在同一平面內運動,
而且所達到的最大高度也相同,則下列敘述中何者為正確 ?(A) vB > vA (B) A
球的水平射程較 B 球遠(C) 兩球同時到達最高點(D) A 球先著地(E)兩球會在
空中相撞

5.在距地面高度 h 處有甲、乙兩物體。物體甲以初速 v0 水平射出,物體乙也


同時以初速 v0 沿一傾角為 450 之光滑斜面以直線軌跡滑下。如甲、乙兩物
體同時到達地面,則 vo = (A) gh /2(B) gh 2 (C) gh (D) 2 gh (E) 2 gh

6.一物體自地面拋出,其軌跡方程式為 x2 − 20x + 20y = 0 ( 式中 x,y 均以 m


為單位 ),設重力加速度為 10 m/s2, 則此物 (A)初速率為 10 m/s (B)拋射時

14
之仰角為 450(C)所達之最大高度為 10 m(D)水平射程為 20 m(E)總飛行時間為
2 秒

7.一物體在傾斜角 θ 之光滑斜面上,以與鉛直線成 vo
2 θ 之夾角,v0 之初速 ,斜向拋出一球,重力場 2θ
強度為 g,且斜面很長,球可以落在斜面上,則
自拋出至碰到斜面歷時多久? (A) v o sin θ
g
(B) v o sin θ (C) 2v o cos 2θ (D) 2v o sin 2θ
2g g g
(E) 2v o
g

8.如圖所示,光滑斜面 ABC 之兩斜角均為 300 ,


高為 h,一物體自 A 點上滑 ,若此物體經 B B
點後恰落於 C 點 ,則此物體初速度之大小為
(A) gh (B) 2 gh (C) 3gh (D) 4 gh A 300 h 300 C
(E) 5gh

成就練習 :
1. 一物在空間中拋射,若以拋射點為坐標原點,其軌跡方程式為 2x2 −3x + 4y =

15
0,則(A)拋射角為 370 (B)最高高度為 0.28 m (C)水平射程為 1.5 m (D)飛行時
間為 1.5 s(E)初速大小為 41 m/s 。( g = 9.8 m/s2 )
2. 自高為 14.7 m 的樓頂,以 19.6 m/s 的初速,仰角 300 拋出一物 ,經幾秒
後著地?(A) 6 (B) 7 (C) 3 (D) 5 (E) 4 。( g = 9.8 m/s2 )
3. 在一高樓上,以同一速率 v 分別以仰角 300 及俯角 300 且同時拋出兩球,
則兩球著地時間差為 (A) v/g (B) 2v/g (C) v/2g(D) 3 v/g (E) 2 v/g 。
4.某物初速度為 16 m/s 向東,若加速度為 3 m/s2 向南,求第 4 秒末時的切線
加速度為 (A) 1.8 m/s2 (B) 2.4 m/s2(C) 3.6 m/s2 (D) 4.8 m/s2 (E) 3 m/s2
5. 以相等初速 ,θ 與 900 − θ 之仰角,分別從地面斜拋二物時,則(A) 水
平射程相等(B) 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C) 上升的最大高度比值為 cos2 θ(D) 上
升的最大高度比值為 tan2 θ (E) 水平射程的比值為 cot2 θ
v v v
6. 一物斜向運動之位置向量為 r = 40t i + (10 + 30t − 5t2) j ,(M.K.S.制), 若
地面的位置 y = 0 ,則 (a) t = 2 秒時的加速度為 (b) 軌跡方程式為
(c) 此物到達最高的高度為 。
0
7.在一等腰三角形,底角為 30 ,底邊長 B
60 3 m,斜面為光滑,由底邊 A 以初速
v 上滑,恰可落至C 點,則初速為 v
(A) 12 m/s (B) 24 m/s (C) 30 m/s A 300 C
2
(D) 40 m/s (E) 90m/s ( g = 10 m/s ) 60 3 m
8.若一物作斜向上拋運動,其軌跡方程式為 y = ax − bx ,則其(A) 初速度大 2

小為 (1 + a 2 ) g / 2b (B) 全部飛行時間為 2 a 2 / b (C) 最大高度為 a2/4b

(D) 水平射程為 a/b(E) 落地速率為 (1 + a 2 ) g / 2a


9.一物體自地面被斜向拋出,如欲水平射程為最大高度的 3 倍時,則拋射時的
仰角為(A) 300 (B) 450 (C) 600 (D) 370(E) 530
10.自一斜角 450 之斜面底,以與斜面成 θ 角拋出一物體,當其落至斜面時恰
垂直斜面,則 cot θ = (A) 1 (B) 2 (C) 3 (D) 4 (E) 5
11.在 32 米高的樓上,以初速 20 m/s ,仰角 370 斜拋一物 ,自拋點至頂點時
速度變化量大小為 m/s ;在 2.4 秒時的切線加速度為
2
m/s ,落地時與樓底的水平距離為 米。( g = 10 m/s2 )
12.一物以仰角 θ 斜向拋出,若其最大高度為 h ,則最大高度一半之兩點間距
離為 (A) h cot θ(B) h tan θ(C) 2 2 h cotθ (D) 2 h tanθ(E) h cosθ
13.斜向拋射當抵鉛直最大高度之速率與抵最大鉛直高度之半的速率比值為
2 : 5 ,則此拋射體之拋射角為 (A) 300 (B) 370 (C) 450 (D) 530 (E) 600
14.在水平地面以 vo 初速斜拋一物,於軌跡上一點, 其瞬時速度最小值為
vo/3 , 則此物可達之最大高度為 (A) vo2/3g(B) vo2/4g (C) vo2/6g (D) 3vo2/8g (E)
4vo2/9g
15.某物自斜角 300 之斜面,以和鉛直線成 600 600
之夾角,初速 v 斜向拋出, 設重力加速
度為 g ,且物可落在斜面上,則物自拋出
至碰撞斜面共歷時 (A) v/4g (B) v/2g
(C) v/g(D) 3 v/g (E) 2v/g 300
16.自地面斜向拋射一球,經 4 秒經過塔頂,再經 2 秒落回地面 ,則塔高多

16
少?( g = 10 m/s2 )(A) 10 米(B) 20 米(C) 30 米(D) 40 米(E) 50 米
17.以一定的初速作斜向拋射,所能達的最大水平射程為 R ,若以相同的初速
斜向拋射,但水平射程為 R/2 時,其拋射角為(A) 750 (B) 530 (C) 600 (D)
150 (E) 300
18.設有A 、B二球,A 球以 200 m/s 的的初速及 300 的仰角射出 , B 球在
A 球出發點仰角為 300 的方向上,距A 球 800 m 處同時自由落下,則二球
在空中相遇時,B 球落下的距離為 (A) 39.2(B) 78.4 (C) 19.6 (D) 24.8 (E) 56.2

19.以不同的仰角斜向拋射時,若飛行時間相同,則下列何者必相等?(A) 初速
大小(B) 軌跡之最高點(C) 水平位移(D) 初速在鉛直方向的分速大小(E) 水平
分速度大小
20.右圖中,將一質點在斜角為 ψ 的光滑斜面
上,以 θ 角斜向拋出,則此質點水平射程為
多少?
vo
θ φ

v
答案 :1.ABC 2.C 3.A 4.A 5.AD 6.(a) −10 j m/s2
(b) y = 10 + 3x/4 − x2/320 (c) 55m 7.C 8.ACD 9.E
10.B 11.(a)12 (b) 6 (c) 64 12.C 13.E
14.E 15.E 16.D 17.AD 18.B 19.BD 20.vo2 sin2θ/g sinφ

§ 2-6 等速率圓周運動
1. 物體受向心力作用,在半徑 r 圓周上作等速率 v ,週期 T 的運動 。
2. 名詞 :
<1> 週期 T ,頻率f ⇒ f =
<2> 速率 v = = =
<3> 角速度 ω= = =
<4> 加速度 :

v v
R v1 v1
∆θ ∆θ
α
v v
v2 ∆v
v
v2

(1) 方向 :

17
2 α + ∆θ = 1800 ( ∵ v1 = v2 )
v v
而∆θ → 0 時 α → 900 ∴△ v ⊥ v
v v
即 a 和 v 互相垂直,指向圓心, 稱為向心加速度 。
(2) 大小 :
∵ △v = v △θ

∆v v∆θ v2
而 a = lit = lit = vω =
∆ t →0 ∆t ∆ t → 0 ∆t R

an = ac = vω = v2/R = Rω 2 = 2πv/T = 4π2R/T 2


at =
註: an = v2/R 中 R 為曲率半徑,但 an 不一定等於4π2R/T2 ,
除非是等速率圓周運動。
範例 :
1.一物體沿一曲線作等加速度運動,則 (A)速度大小會改變(B)切線加速度為變
值(C) 法線加速度為變值(D) 切線加速度與法線加速度之向量和為定值(E)必為
等速率運動

2.等速率圓周運動中 (A) 為等加速度運動(B) 為變加速度運動(C) 切線加速度為


零(D) 法線加速度方向指向圓心(E) 加速度變化週期和速度變化週期相同

3.某質點由靜止開始沿一半徑為 R 的水平圓周,以大小一定的切線加速度運
動,最初 4 秒內行 32 米,而第 3 秒末其加速度大小為 5 m/s2,則 R = (A)
9 (B) 72 (C) 48 (D) 12 (E) 45 米

4. 秒針長5 公分,求針尖(1) 在0 秒時瞬時加速度為 (2) 從 0 到 15


秒的平均加速度為 。

5.甲、乙兩質點速率均為 v ,分別在半徑為 a 及 b y

18
的同心圓周上作等速率周運動,若在某一瞬間質點
甲的速度方向為朝 + x 方向,質點乙的速度方向
為朝 + y 方向,則在此瞬間兩質點的相對加速度量 v 甲 乙
v2 a2 + b 2 v2 b 2 − a 2 v2
值為 (A) (B) C) a b x
ab ab 2ab
v2 v2
(D) (E)
ab a2 + b2

6.設雨傘以角速度 ω 做等速率旋轉,轉軸為垂直軸,當水滴由傘緣飛出時,
距離轉軸為 R ,此時距地面高為 h ,則水滴在地面上所圍住的圓形半徑為
多少?

7.地球的半徑為 6378 公里,則在赤道上某質點隨地球自轉時,其角速度


為 rad/s,速率為 m/s,向心加速度大小為
m/s 2 。

成就練習 :
1. 以10 m/s 的等速率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在2 秒內方向改變了 600 ,則此時距
內平均加速度為 (A) 1.25 (B) 2.5 (C) 5 (D) 7.5 (E) 10 m/s2 .
2. 承上題,此物體的瞬時加速度大小為(A) 5π(B) π/3 (C) π(D) 5π/3
(E) π/5 m/s2 .
3. 等速率圓周運動中(A) 切線速率保持一定(B) 速度保持一定(C) 加速度保持一
定(D) 無切線加速度 (E) 無法線加速度
4. 一物體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其向心加速度為 a , 則於半週期內物體之平均
加速度的大小為(A) a/ 2 π (B) 2a/π(C) 2 a/π(D) a/2 π(E) 4a/π
5.若地球的半徑為 6400 公里,則在北緯 300 處,其向心加速度為(A) 0.0293(B)
400(C) 0.727(D) 4(E) 0.465 m/s2
6. 圓周運動的敘述,何項正確?(A)必為等速率(B) 可為等速率或變速率(C) 必
有法線加速度(D) 必有切線加速度(E) 有向心加速度(F) 當法線加速度為零
時,物體沿切線方向作等速率直線運動(G) 法線加速度恆與速度垂直 (H)
ac = v2/r 可適用於曲線運動中任意點(I)等速率圓周運動為等加速度運動
7.某質點以 60 m/s 的等速率作半徑 300 米的轉彎,運動前後對圓心形成 600
角,則其向心加速度為 m/s2; 平均加速度為 m/s2。
19
8.一質點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其半徑為 10/π米, 北
週期為 10 秒,自圖中 P 點開始經 2.5 秒後 P
(A)位移為 10 2 /π米向南(B)平均速度為
4 2 /πm/s 向南(C) 瞬時速度為1/3 m/s 向 西 450 東
東南(D) 速度變化為 2 /3 m/s 向西(E) 平均
加速度為 2 2 /15 m/s2 向西北 南
2
9.某質點沿半徑 2m 的圓周,以一定的切線加速度 2 m/s 由靜止而運動,則
在 2 秒末之瞬時加速度大小為 m/s2。
10.質點以初速 v ,拋射角 θ 自地面斜向拋射,則此質點在運動過程中,最
大與最小的曲率半徑之比為 。
11.質點以等速率 v 在半徑為 r 的圓周上運動,則何項正確? (A)切線加速度
為 0 (B) 法線加速度為 v/r2(C) 經1/4 圓周的平均速率為 v (D) 經 1/4 周平
均速度大小為 v/4 (E) 經 1/4 周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為 2v2/πr
12.一質點作等速率圓周運動,其半徑為 5/π米,
週期為 20 秒,自圖中 P 點沿逆時針方向開
始運動,則此物體在(A)第 5 秒至第 10 秒間 P
平均加速度大小為 2 /10 米/秒(B)第 5 秒至
第 10 秒間位移大小為 5 2 /π 米(C) 第
10 秒末加速度方向指向正北(D)第 10 秒末速度方向指向正西
13.半徑為 1.2 米的等速率圓周運動的物體,在 π/12 秒內方向改變了 300 ,
則此物體的瞬時加速度為 (A) 1.2 (B) 2.4 (C) 3.6(D) 4.8 (E) 6 m/s2 .
14.半徑為 R ,週期為 T 的等速率圓周運動的物體,在 T/2 內平均加速度為
(A) 2πR/T (B) 4πR/T (C) 8πR/T2 (D) 2πR/T2(E) 4πR/T2
15.一物體以 100 m/s 的初速度,仰角 600 斜向拋射,則其軌跡頂點的曲率半徑
為 ( g = 10 m/s2 ) (A)25 m (B) 100 m (C) 155 m(D) 200 m (E) 250 m

答案 :1.C 2.D 3.AD 4.B 5.A 6. BCEGH 7.12 m/s2 ,11.5 m/s2
8.AB 9. 68 10.1/cos3θ 11.AC 12.AB 13.D 14.C 15.E

2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