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BCNB3043 讲义

12. 情境教学与语文学习
a. 情境教学的定义和类型
b. 情境教学与语文教学
【定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
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情境教学的优点】
情境教学法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
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不恰当地造成大脑左半球接受过度教育,结果因教学抽象概念化,缺乏形象与情感而影响右脑的激活、兴
奋,造成压抑,甚至损伤儿童的创造才能。这是教学领域长期以来注重认知,忽视情感而造成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情
境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营造,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右脑,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境教学的类型(李吉林)】
情境根据刺激物对儿童感官或思维活动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及推理
情境。
  (一)实体情境
   实体情境即以物体原型为主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所见的山川田野,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都
是实体情境;在课堂所出示的实物、标本,如珊 瑚、指南针、松果等也是实体情境。实体情境因其本身的具体化,使学生
看得到,摸得着,易于感受,易于理解。凭借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 力,从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实体创设情境具体而真实,固然有它的优越性, 但也不可避免地有它的
局限性,客观上不可能具备那么多的实体;主观上亦不需要事事物物以实体出现。模拟情境,则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抓
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复现,达到形象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行。如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
都是属模拟情境。因为是模拟,就和实体相似。儿童进入模拟情境 就可通过眼前形象和实际感受,联系已积累的经验,
展开联想与想象,使情境丰富而逼真。同时,由于模拟情境,只需相似而已,在运用时,就显得简便易行。画一 个萝卜
点上三笔作眼睛、嘴巴,就表示是“萝卜娃娃”;很有节奏地哼唱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让学生通过歌曲的节奏、旋律
的感受,可想象游击队员英勇善战,出没 在深山阔水之间,有力地消灭敌人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游击队员是“神枪
手”、“飞行军”等诗句和意境。由学生担当角色,进行表演,也属模拟情境。利用孩子 平时积累的有关森林、小河、田野
等表象作为背景,那小动物的头饰,人格化的雪花、腊梅、大萝卜春姑娘、冬爷爷……连同儿童的情感,在想象的情境中
活跃闪 现。应该说,无论是担任角色,还是在座位上作观众的,几乎都一同借助模拟情境去体验、感受。由于模拟情境,
只求相似,所以它是情境教学中常用的一种。
  (三)语表情境
   语表情境即运用语言表述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语言描绘与其它直观手段结合运用,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
境。而语表情境,则是单纯用语言描述某一情 境,通过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情色彩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
活动,从而体验情境,对一些无法展现实体情境的课文,一般是通过语表情境把学生带 入课文情境的。由于语表情境不
象实体情境那样具体,所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而逐渐增加语表情境。《月光
曲》是一个 优美的传说。贝多芬在盲姑娘的小屋里即兴创作《月光曲》是全文的重点所在。诗一般的意境,非图画能表达尽
致。用语言描绘情境便成了主要的手段。我用这样的 描述把学生带到那莱茵河畔的月光下的小屋而后提问:“这首曲子,
是不是贝多芬早已谱写的?”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花了一夜功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月 光曲》记录下来了”)
显然,贝多芬是在小茅屋里乘着兴致把曲子弹奏出来,而后追记的。那么,是怎样的情景,使贝多芬创作出这样一首世界
著名的钢琴曲的呢? 你们看,课文插图,那皎洁的圆月就在窗外,月光是那样的明,又是那样的美,课文上用了一个什
么词语来形容?“清幽”。“清”是指清亮,“幽”,表示美,而 这种美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所以书上说是“清幽的
月光。”这清幽的月光照进茅屋里来,啊,小茅屋里的一切是这样的明亮,课文上用了一个比喻,“好象披上了 银纱”。

1
“纱”是轻柔的,“银纱”就不光是轻柔,而且明亮,该是多美啊!现在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一节课文,细细体会这清
幽的月光下的一切——这被晚风吹起 的破旧的窗帘,那月光下的穷苦而向往美好生活的皮鞋匠,盲姑娘……这一段语表
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到贝多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从而努力用自己的琴声,把穷 兄妹从这低矮的茅屋带到那广阔无垠
的大海边,让穷苦的盲姑娘从琴声中仿佛看到光明……。
  (四)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 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它虽不象实体情境那样
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意象却比实体情境更广远,更富有感情色彩。学 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情境中得到高涨,想
象力也随之而发展。当然想象情境往往要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或模拟情境,作为想象的契机。口头作文《我是一棵蒲公
英》,“我”的理想那一段,想象蒲公英的种子乘风飞去,飞过高山,飞过田野,有的愿它来到荒山上,有的愿它来到森
林里,有的还愿它来到草原上……并在那儿 发芽长大。这就是典型的想象情境。因为所有这些,学生并不能亲眼见到,
只是将有关表象重新组合成新形象而构成。怎能让学生展开这美妙的想象的呢?那是吹起 的蒲公英的种子。孩子们看到
种子飞远这一实体情境,听到老师的语言描述: “你们,蒲公英的种子飞了,飞向蓝天,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了什么,
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你来到什么地方,决定在哪儿生根发芽?”于是学生望 着蒲公英的种子向远方飞
去,望着望着,许多形象浮现在眼前,伴随着情绪和教师语言描述的方向性,新的形象出现了,学生进入了想象性情境
……。
  (五)推理情境
   小学儿童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必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推理情境的创设会促进这种过渡。
正因为儿童抽象的逻辑思维还属初级阶段,在 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仍然伴随着形象,纯推理的思
维还不大可能。推理情境总是伴随着形象进入分析推导事物的有序状态中的。教学寓言和 常识性课文,常常运用到推理
情境。例如《刻舟求剑》先以模拟情境演示,一艘小船可以前后移动,“剑”从“船上”落到水中,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然后使船向前行进。演示到这儿,要学生说出用“刻舟” 的办法“求剑”能不能求到。于是学生凭借眼前的形象进行分
析推理:剑从某处落入水中,已不能随船前行;船不断行进,离剑愈来愈远,到了对岸,与剑距离更 远。得出“剑”是
捞不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这个人错在哪儿?从而认识到错就错在用不变的、静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
没有看到事物本身是在发 展变化的.推理情境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去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如何设计情境】
  1.从教材出发;
  2.运用直观的手段,情境的强度逐步加深;
  3.教师的语言描绘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且使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在情境中始终注意教材语言文字的落实,即对教材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情境教学在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于识字教学。
    (1)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使独体字形象化;
    (2)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象字的构字特点;
    (3)凭借情境丰富语汇,在整体中认读运用。

   2.运用于阅读教学。
    (1)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
    (2)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
    (3)精读课文──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

   3.运用于作文教学。
    (1)观察情境,提供源泉;
    (2)进入情境,激发动机;
    (3)拓宽情境,打开思路;

2
    (4)范文引路,教给方法;
    (5)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情境教学的基本模式:                         
  (一)拓宽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1.通过多样性的课外活动,渲染学校欢乐向上的氛围。
  2.通过主题性大单元教育活动,强化教育的效果。
  3.通过系列性野外活动,不断丰富课堂认知活动的源泉。
 (二)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1.创设新、助、乐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2.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之间的距离。
 (三)通过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1.担当向往的角色。
  2.扮演童话角色。
  3.扮演现实中的角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创设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
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
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依据教材的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层次创设情境。常用方
法有:
(1)用多媒体创设想象情境
  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创设情境这方面。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
图片、动画、影视 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同时也能培养了学生的想
象力。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
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
协调。
例如在教学《三峡》这一课时,教师可先用多媒体放《三峡之歌》,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三峡的景色,然后让
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自己心中三峡境色。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现有关三峡的图片,让学生感悟三峡之美,并把自己描写的三
峡景色与课文《三峡》进行比较,看看作家的妙手神笔。这样既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特别是在教学古典诗歌时,借助图画可以再现教学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
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 剪贴画、简笔画等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
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

(2)绘声绘色朗诵,创设美感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诵能形成一种特定的旋律,能把作品潜在的情愫和教师的理解及感受融为一体,转化为动人心弦的声
音造型,形成绝佳的教学气氛。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十分注重朗读,他那一遍充满激情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朗读,让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流
下的眼泪,展示了作品的悲剧美。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通过教师激昂的朗诵,文中的黄土高 原壮阔、雄浑、激越、
豪放的腰鼓场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体验,也给学生以豪放美的享
受。

(3)设音乐动画,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动画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
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
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可运用下雪动画再现情境,播放北风来了,动植物的各种变化的动漫,有音乐动
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情 感,调动了学生好奇的求知欲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调动了人的情感因
素。

(4)插入表演,体会真实情境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 。孩子的天性就爱动,
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陶罐和铁
罐》这一课的时候,让学生表演课本剧,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
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 由于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了课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这样,不仅能把
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
  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色。让学生带着强烈地感情阅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
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 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不同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
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
《屈原》,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4)改编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剧本,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
失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

(5)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
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
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四季》一课,课文写了春天是草芽尖尖,夏天是荷叶圆圆,秋天是谷穗弯弯,冬天是雪人肚子圆圆,突出了四
季的特点,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
为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除了课文中描写的四季的特点外,你还
知道四季有哪些特点呢?用你们的笔画出来。”这时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想象创造的世界里,有的同学画了:春天,柳树舒
展开嫩黄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农民伯伯吆喝着牛在地里播种,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夏天,小朋友在草地上捕
蝴蝶,一群红领巾去郊外野游,人们在草地上跳起了欢 乐的舞蹈;秋天,一片片树叶变黄了,翩翩落下,红通通的苹果、
黄澄澄的梨挂满枝头,菜地里,茄子穿上了紫袍;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小朋友们在雪地里戏耍……在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前面所说的方法,无论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能创设教学情境,即使有了
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
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
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教师的本领归
根结底就在教学语言上,教学艺术最后也体现教学语言中。运用教学语言,从内容方面看,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
美;从形式方面看,要做到修饰美、风格美、态势美。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
【拓展阅读】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