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2011 年第 1 期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NO. 6 2011

( 总 73 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73

自相矛盾也动人
———从《举目见日,不见长安》看说话技巧

王 琢
(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 说话要看对象。语言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效果。本文试图从《世说新语》中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文出发,探
究因人而异的说话技巧。
关键词: 因人而异; 世说新语
中图分类号: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898( 2011) 01—0068—02

所罗门说: 一句话说得合宜,像金苹果落在银网 说的不一样呢?”明帝回答说: “因为抬头就能看见


子里。说话人人都会,然而说话效果却往往不同。 太阳,但是总是看不见长安。”
有人能舌灿莲花,有人只会信口开河; 有的人说话犹 其实先不论明帝两天的话是否自相矛盾,单说
如高山流水,让人如沐春风; 有的人说话则让人昏昏 他两次精彩的回答本身已经令人惊叹了。 毕竟,这
欲睡,如坠三九寒冬。怎样把话说得简约而不简单, 样聪明的回答是出自一个只有几岁的孩子之口 。所
轻松而不轻浮,庄重而不装腔,恭敬而不谄媚,幽默 以,一定有读者已经“原谅 ”了这个神童犯的“小错
而不滑稽……确实需要用心揣摩。 误”: 毕竟 是 孩 子,突 发 奇 想,随 口 一 说,都 是 可 能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说话做事要言行一致,最 的。我们不能像要求大人一样要求他 ———如果仅仅
忌讳的就是自相矛盾。 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事 如此理解,则是小看这个聪明的孩子了。因为,这个
出有因,自相矛盾的语言有时反而会取得出乎意料 故事中有一个小小的“疑点 ”,那就是没有明确交代
的效果。下面这个故事,即是自相矛盾而打动人心 晋元帝第一天流泪的原因。 根据历史记载,晋朝的
的典范。 都城原来在洛阳,匈奴兵攻占洛阳后又于公元 316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 年攻占长安灭掉了西晋。317 年,晋朝皇族司马睿
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 不得不逃到江南的建康 ( 今南京 ) 重建晋朝,史称东
意告之。 因 问 明 帝: “汝 意 长 安 何 如 日 远?”答 曰: 晋。现在有人从长安来,那当然就是刚从北方敌占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区过来的人。晋元帝,也就是司马睿自然会向了解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 长安特别是故都洛阳的情况。但这时洛阳已在异族
曰: “日近。”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统治下而且破坏不堪,想到这里,晋元帝自然会“潸
答曰: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然流涕”。那是一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的痛彻
这是《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件事: 晋明帝只有 心扉的泪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就可以理解元帝
几岁的时候,坐在元帝膝盖上。有个从长安来的人, “汝意长安何如日远 ”的问题中包含的痛心和无奈
元帝就向他询问洛阳方面的消息,不由得流下了眼 了。而只有几岁的小明帝显然明白了父亲的心情 ,
泪。明帝问元帝因为什么哭泣,元帝便把东迁的原 对于历尽辛苦才到达健康的长安来人,明帝言语中
委详细地告诉了他。 于是问明帝说: “你认为长安 不能不有所照顾,所以才有“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
与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明帝回答说: “太阳远。 没 ( 只闻人从长安来 ) ”的回答。 所以,元帝的惊诧不
听说有人从太阳那边来,这显然可知了。”元帝感到 仅仅是因为孩子出众的口才,还因为他从深层次理
很诧异。 解了大人们国破家亡的痛苦。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举行宴会,把明帝所说的 如此看来,明帝的睿智果然令人拍案称绝。 若
意思告诉了大家。 然后又重新问明帝,明帝却回答 是第二天明帝的回答和前者如出一辙,我们就更可
说: “太阳近。”元帝大惊失色,问: “你为什么与昨天 以认为他小小年纪已经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但这

收稿日期: 2010 - 12 - 22
作者简介: 王琢( 1987 - ) ,男,江苏丰县人,沈阳师范大学,学生,主要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 31·
还不足以证明其非凡,或许这一番话不过是小孩子 论学识、才干当然远不如子贡。 当他看到子贡和农
偶然之语,没什么稀奇。 夫僵持不下的情景时,便对孔子说: “老师,请让我
于是文中写到了明帝第二天对于同一问题的回 去试试看。”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
答: “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一霎那,八个字构出一 “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
幅苍凉的图画。思乡的游子,天天看到太阳东升西 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
落,梦里思想年迈双亲和糟糠之妻,以及不解事的儿 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
女,还有自家的菜园和田里的庄稼,双脚却总也踏不 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 我们该彼
上故土; 思夫的怨妇,天天看着太阳照着自己照着夫 此谅解才是。”
君,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梦里相逢拥泣一回回,却 农夫听了他的这番话,觉得很有理,责怪的意思
无法真正目睹爱人的容颜。 至于寒暖饥饱,更无从 也便消释了,于是把马还给了孔子。 旁边几个农夫
知晓。可不是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吗? 可不是长安 也互相议论说: “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
比太阳更远吗? 难怪有人称赞: 有了这一番话,晋明 那个人,话也说不清。”
帝即使日后没有别的政绩,也足够名垂千古了。 ———所谓对象,一是指说话人。不同的说话人,
可是我们的问题也来了: 明帝的回答为什么会 地位、身份、性格、受好、文化水平等等都有着不同,
出现了前后如此大的反差呢? 在此要注意: 第一天, 因此,同一内容,可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二是指听
他说话的对象是长安来的人,一个历尽艰险重归故 话人。不同的听话人在各方面也都有着差异,就决
土的人。对他来说,来自祖国的安慰是最重要的,因 定说话人要根据听话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语言
此明帝不吝安慰之词; 而第二天他说话的对象是朝 来表达。 这就是所谓说话要看对象。 俗话说: “见
中群臣。对他们来说,简单的安慰显然不如激励士 什么菩萨卜什么卦,看什么人说什么话。”讲的就是
气来的有价值,“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是因为长安 这个道理。这里面有三点要注意:
已沦入敌手的缘故啊! 朝中大臣听了此话,必定会 第一,文化知识不同,说话就要不同。水平高的
倍觉惭愧: 黄口小儿尚且爱国至此,况堂堂大人乎! 说话人对待文化水平低的听话人 ,不能文白夹杂,之
纵观明帝两次不同的回答,可真是聪明得难以 乎者也,一定要用一些最朴实明白的语言 ,让对方一
置信! 如果说第一个回答令我们感动,那么第二个 听就懂。对待文化水平相当或较高的听话人,说话
回答就会令我们钦佩。 从此以后,“举目见日,不见 则要讲究一点语言的修饰。 在书面作品中,作者刻
长安”八个字便成了经典,被后来的大诗人王勃演 划的说话人假如水平很低,但倘若他说的话很有文
绎为《腾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 采,就不符合说话人的文化水平了。反之亦然。
的名句。 第二,身份地位的不同,说话也会不一样。同样
若是剖析明帝的两次回答,我们则会发现其恰 的文化水平,但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身份悬
好符合了说话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 因人而异。 殊,说话则不能太随便,说话人应考虑对方是什么身
小小年纪的古人已然于无意中掌握口才之妙 ,那么 份,自己是什么身份,听话人能不能接受自己的意
身处繁杂社会的今人则更应一探出众口才之究竟 。 见。要经过三思而后开口。
说话要看对象。这一原则,古今中外均适用,可 第三,双方关系不同,说话就要不同。说话人与
谓顺其者成,逆其者败。 即便知名如孔子的弟子也 听话人之间有四种关系,即平等、上下、疏密、亲朋等
概莫能外。 关系,说话人与听话人尽管文化水平相当 ,身份地位
史载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 、游览,一 差不多,也要考虑一下双方的关系如何,然后再开口
路上非常艰辛。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 讲说。
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突 《世说新语 》中的小明帝,言语看似自相矛盾,
然,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 却由于面对不同对象而说出深得其心之话语而取得
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把马扣下了。 非同凡响之效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则更应以此为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一向能言善 经验,体悟说话技巧,在与人沟通中取得预期效果。
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
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 但是,他说话文绉绉,满口
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 参考文献
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1〕《世说新语》( 南朝宋) 刘义庆著.
〔2〕唐慎言编.《百分百说话技巧》.
另有一名刚跟随孔子没有多长时间的新学生,

· 3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