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3

分类号 密级

UDC 编号

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
——以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三位名师教学实录为例

英文题目: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aching Case of "Kong Yiji"
---- Take the Teaching Case of Three Excellent Teachers as an Example: Yu
Yingchao, Huang Houjiang and Xiao Peidong

学 院 文学院
专业学位类别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领域 学科教学(语文)
研究生姓 名 叶穗 学 号 1526030010
导 师 姓 名 匡锦 职 称 副教授

2018 年 5 月 28 日
; 

 f






 k

独 创 性声 明

 ■

 -



本 人声 明 所 呈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我个 人在 导 师 指 导 下进 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 取 

得 的 研 宄成 果 。 尽 我所 知 , 除 文 中 已经 标 明 引 用 的 内 容 外 , 本 论 文不 包

含 任何其他 个人 或集体 已 经 发表或 撰 写过 的 研宄 成 果 。 对 本 文 的 研 宄做




出 贡 献 的 个 人和 集 体 , 均 己 在文 中 以 明 确 方 式 标 明 。
本 人完 全 意 识 到 本


声 明 的 法律结果 由 本 人 承 担 

学 位 论 文作 者 签 名 




年 鴻曰

学 位 论 文 版 权 使 用 授权 书

本 学 位论 文作 者 完 全 了 解学 校 有 关保 留 、
使 用 学 位论 文 的 规 定 , 即 : 

校有 权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关 部 门 或 机构 送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 允许


论 文 被査 阅 和 借 阅 。
本人授权 云 南 师 范 大 学 可 以 将本 学位 论 文 的 全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关 数 据库 进 行检索 , 可 以 采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描 等 复 制


手段 保存和 汇 编 本 学 位 论文 

学 位论 文作 者签 名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I 

年 # #沙 年 丨 月W




摘 要

摘 要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近现代小说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长期以来,
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近现代小说教学中一直
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探寻近现代
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而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研究便是一条重要路径。鉴于此,
笔者拟以初中近现代小说经典篇目《孔乙己》为例,选取余映潮、黄厚江、肖
培东三位语文名师执教本文的课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提炼出值得
借鉴与反思的精髓,并力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近现代小说教学策略。论文总
体结构如下:
第一章主要对《孔乙己》课例比较的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课文《孔
乙己》概说、教材地位阐述,以及三位语文名师的教学理念和课例概述,使得
后续研究有据可依;
第二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三位老师的《孔乙己》课例进行尽量全面详实的
比较分析:“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情况,从中提炼出教
学共性与个性,以为接下来的研究论述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则立足于前两章的比较分析,在思考之中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与策略,以期能对笔者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与广大一线教师的初中近现代小说
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孔乙己》;课例比较;教学实录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modern novel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novel teaching. Howev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oriented education, etc,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modern novel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As a first-line Chinese teacher,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modern novel teaching from many
aspects, and the teaching case study of special-grade Chinese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way.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intends to take the example of "Kong Yiji", a classic
work of modern novels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n compare and analyze teaching
cases of three excellent Chinese teachers——Yu Yingchao, Huang Houjiang and Xiao
Peidong. Based on its research results, the author try to extract the quintessence that is
worth learning and introspecting, and strive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teaching
strategies of modern novel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ing cases of "Kong Yiji", including the general outline of the novel
"Kong Yiji", its statu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ideas of three famous
Chinese teachers, and three teaching cases overview, in order to make the follow-up
study has a reliable basi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trie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eachers' teaching cases from three aspects: "what to
teach", "how to teach" and the eff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from which to extract the
teaching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for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the third chapt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concrete teaching suggestions and tactics in the thinking, in
the hope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author's upcoming teaching career and first-line
teacher's junior high school modern novel teaching.
Key Words: "Kong Yiji"; teaching case comparison; teaching record

II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绪 论.........................................................................................................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相关概念界定................................................................................................................ 4

三、 研究综述........................................................................................................................ 5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7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9

第一节 课文《孔乙己》概说.............................................................................. 9
一、《孔乙己》主要内容...................................................................................................... 9

二、《孔乙己》教材地位.................................................................................................... 10

第二节 三位名师教学理念概述........................................................................ 12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 12

二、黄厚江:“本色语文”与“语文共生教学”............................................................ 13

三、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14

第三节 三位名师《孔乙己》课例概述............................................................ 15
一、余映潮《孔乙己》课例概述........................................................................................ 15

二、黄厚江《孔乙己》课例概述........................................................................................ 16

三、肖培东《孔乙己》课例概述........................................................................................ 16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18

第一节 “教什么”比较分析............................................................................ 18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19

III
目 录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21

第二节 “怎么教”比较分析............................................................................ 25
一、文本切入点的选择........................................................................................................ 26

二、主问题的提炼与设计.................................................................................................... 29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32

第三节 “教得如何”比较分析........................................................................ 38
一、余映潮——学会品词析句,见微知著........................................................................ 38

二、黄厚江——学会窥斑见豹,发散思维........................................................................ 39

三、肖培东——体味言语之味,感受人心凉薄................................................................ 41

四、比较分析........................................................................................................................ 42

第四节 小结........................................................................................................ 43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44

第一节 关于小说文本解读的思考.................................................................... 45
一、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解读............................................................................................ 46

二、作为教材文本的教学解读............................................................................................ 52

第二节 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思考........................................................ 54
一、恰当取舍,选取教学内容............................................................................................ 54

二、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 59

第三节 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68
一、尊重并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68

二、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69

三、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69

结 语......................................................................................................... 71

参考文献................................................................................................... 72

附录 A........................................................................................................ 75

IV
目 录

附录 B........................................................................................................ 84

附录 C........................................................................................................ 9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95

致谢........................................................................................................... 96

V
绪 论

绪 论

一、 研究缘起

(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定教”,研究初中语文教学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关注
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这三大基本目标理念已逐
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并付诸实践。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
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在这种“以生为本”的
新的学生观指导下,教师的角色也必然且必须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传统的知识
传授者角色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师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进
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
“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命题,又对语文教师
提出了要求与挑战,更是自身取得专业性成长的必需条件。因此这便意味着,
语文教师在具有本学科教学技能与学科基础知识以外,还应拥有一种“扩展的
专业特性”: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或能够通过研究其他教师和通过检
验相关理论在课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语
文教学、认识学生、认识自我。

(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个性化解读作品,并全面实现小说教学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课
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于第四学
段(7—9 年级)的阅读教学相关内容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
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阅读也是
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初中阶段是学生真正接触文学作品的初期,也是学生学习
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知识储备的限制,学生对
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容易浮于表层,难以触及作品的深层意蕴。因此,作为
语文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化解读、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加强

1
绪 论

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充分合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到审美乐趣,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
鉴赏水平与人文素养。

(三) 当前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中存在重应试轻素质等问题

小说是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文体,它可以在具体生动的人物生活环境再现
中,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因此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被称为“生活教科书”。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近现代小说都是中外名篇,风格流派不一,异彩纷呈,给
学生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小说作品对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
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等方面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小说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然而,纵观我国当前的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现状却十分令人
担忧,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空洞乏味、教学方法单一固
化、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导致照本宣科等(教师教学层面);阅读泛娱乐化倾
向、阅读泛功利化倾向等(学生层面)。小说教学的课堂往往弥漫着浓浓的“应
试”之气,而严重缺乏精品细读的经典韵味,将本应是美好享受的美文鉴赏变
成了冰冷的支离破碎的技术性分析。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是有条不紊地完成,学
生对基本内容也好像大体掌握,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完成,然而教学过程基
本都是为考试内容而服务,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基本都
走上了“应试”的捷径。当然,这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升学考试压力不无关系,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理应在教学与应试之间努力寻找到合适的平
衡点,不偏不倚,这是时代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挑战与要求,也是语文教师必备
的基本能力。

(四) 《孔乙己》教学研究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研究中具有突出的代表性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艺术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之一,1919 年 4 月,《孔
乙己》在《新青年》发表,这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
说,虽然全文不到三千字,但由于其舒缓的叙述风格,短小精巧的体制,深切
的表现,深邃的意蕴,堪称中国短篇小说的典范。《孔乙己》一经面世,便获
得广大普通读者和学者的欢迎与赞赏,鲁迅先生自己也毫不掩饰对这篇短篇小

2
绪 论

说的喜爱,随后它便顺其自然地作为经典陆续被各版教材收录。1923 年 7 月,
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学国语文读本》最早收录了该短篇小说,自此,近一
个世纪以来,《孔乙己》成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常客。1986 年,《孔乙己》被
确定为教材基本篇目,真正进入到了中学语文教科书之中,成为历代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的经典读物,在语文教学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经典课文,常读常新。用经典滋养孩子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
个时代的语文教育者的使命,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则肩负着传承使命的重任。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应时刻保持独立思考,认真钻研的精神,在
吸收借鉴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落前人解读或教学的窠臼,积极探索
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发掘《孔乙己》这类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
充分发挥其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独特作用,努力实现教
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 研究语文名师课例对语文教学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语文名师之所以能在一定范围内引领语文教学往往与他们先进的教学理
念、独特的教学设计、纯熟的教学艺术、深切的人文关怀等等因素有着密不可
分的联系。因此,对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而言,观摩学习语文名师
的课堂实录往往能得到诸多有益启示,对于反思并提升自我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语文教师进行借鉴吸收以逐步获得专业成长,从而在教学上实现创
新发展。尤其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语文教师而言意义非凡,是促进语文教师
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有利于知识的互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名师的语文课例进行比较研究,
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语文教学中的“疑难杂症”,也能够更好地实
现知识间的互补,从而更好更快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与教学质量。
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语文课例比较研究的过
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分析探究追踪到课例依据的教学理论,去粗取精地
利用其指导教学实践,因而能够逐渐改变纸上谈兵的空泛研究现状。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初中语文近现
代小说教学的现状、《孔乙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名师课
例的教学示范与研究意义等五方面的原因,本文拟以《孔乙己》课例为例,通
过比较分析余映潮、黄厚江和肖培东三位语文名师执教本文的教学实录,深入

3
绪 论

探究三位名师教学小说的共性与个性,从中挖掘出宝贵的教学借鉴资源,并以
小见大,由此及彼,结合当下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的现状加以分析,在思
考与探究中力求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及策略。

二、相关概念界定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理论依据概述如下:

(一)小说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1、小说
“小说”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最早见于庄子所说的“饰小说以干县令”。
按照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的说法,我国的小说始于神话和传说,而后经
过汉人小说、六朝鬼神志怪、唐传奇、宋代话本拟话本、元明讲史等的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终于形成了蔚为可观的各种类型的小说。
按照巴赫金的说法,西方小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传奇小说和
自传。法国批评家阿贝尔·舍瓦莱认为小说是“具有一定长度之散文体虚构作
品”。现代小说理论则认为,小说是一种叙事艺术,它注重用叙事技巧表现一
定的叙事情节,而叙事就是用语言虚构出具体的社会事件的过程。由于学科及
选题所限,本文中所提“小说”具体为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中外近现代小
说类文学作品。
2、叙事学
叙事学理论是专门研究叙事作品的理论,起源于西方,主要研究各种叙事
形式的个性与共性。“叙事学”一词最早由托多罗夫提出,他认为叙事学的研
究对象是叙事的本质、形式和功能,无论这种叙事选取的是何种媒介,这一理
论注重研究的是故事的普遍结构。而热奈特则认为,叙事学的研究范围应该仅
限于叙事文学,也就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叙事行为,且应着重研究反映在故事与
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等。

(二)课例比较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1、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对一堂课进行课堂教学实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对这节课进行
的阐述(分析与反思)。课例,也就是课堂教学实录,或课堂教学纪实,它是

4
绪 论

真实纪录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实用文体。总之,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
与学的案例,是教师研究课堂、改进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最佳载体之一。
2、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
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有效的课例研究可为研究者评价、反思施教者的教学活动提供平台,为深化教
学研究提供有效途径,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研究水平与教学水平。
3、课例比较研究
课例比较研究即同时以多位执教者的课例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多维度
对其进行分析与比较,利用所得出的比较分析结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进而
取得更为深刻的、具体的教学研究成果。

三、研究综述

笔者通过查阅整理与本文所选名师执教的《孔乙己》有关的文献资料,将
综述分为如下三部分:

(一)关于余映潮教学《孔乙己》的研究

郑涛(2013)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听余映潮老师讲<孔乙己>》
一文将语文教学的内容作为立足点,从主问题教学内容选择、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横向比读加纵向品读、知识与能力兼顾四个方面对余映潮老师的《孔
乙己》课例加以分析研究,探讨了如何选择与创生语文教学内容;唐伶俐(2015)
在《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比较黄厚江、余映潮关于<孔乙己>主问
题教学》一文中将余映潮与黄厚江两位老师的《孔乙己》课例进行比较,探究
二人在主问题设计上的异同点,进而分析两位名师是如何致力于提高学生知识
和能力,从而得出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陈丹(2014)在其学位论文《<孔乙
己>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中,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对余映潮老师的《孔乙
己》课例进行分析探究,在肯定余老师运用“比读教学法”、“儿童视角”分
析文本的同时,也提出了课例中存在的不足与遗憾,认为“比读”未落到实处,
最终导致“浮泛化的成果借鉴”。除此之外,大多数关于余老师的研究文献多
是从其“板块式教学”出发,整体探究其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或具体的教学策
略等,专门就其所执教的《孔乙己》进行详细探析的文献资料不多,因此,可

5
绪 论

见这一部分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二)关于黄厚江教学《孔乙己》的研究

汪为洪(2010)在《平实朴实见巧思——赏析黄厚江老师一堂课的教学艺
术》一文中从用心交流、潜心设计、精心点拨、静心教学四个主要方面赏析黄
老师的《孔乙己》课例,肯定其平实而独特的本色教学艺术;张盘英(2012)
在《巧“抓手”,活课堂——听黄厚江老师<孔乙己>观摩课有感》中认为,黄
老师这一教学案例的妙处就在于巧妙地把孔乙己的“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
切入点,激活有效课堂的兴奋点,设计层层问题的追击点,训练语言活动的生
长点,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岳学贤(2014)在《于平常处
见真功夫——听黄厚江老师执教<孔乙己>有感》一文从平易的导入、自然的预
设、直指核心的训练以及简练的收尾四方面分析本课例;陈丹(2014)在其学
位论文《<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中,肯定黄老师新颖的教学切
入点与精妙的课堂调控能力,但同时也认为从教学内容层面而言,黄老师对《孔
乙己》一文教学主题的把握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方面做得
也不够,对作品中最关键的人性关怀缺乏必要的关注。陈成龙(2015)在《由
课释理:真语文名师的教学智慧》一文中,肯定了黄老师这节课例用语文的方
法教语文。由此可见,尽管是名师课例也依然存在着争议,因此黄老师的《孔
乙己》课例也还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

(三)关于肖培东教学《孔乙己》的研究

姜伟(2015)在《小说教学:以思维品质为突破口——品读肖培东老师的<
孔乙己>一课》一文中认为,肖老师是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突破口展开小说教学,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思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
营养和情绪环境;刘兆刚(2016)在《课堂诸元素交融的哲学思考——以肖培
东<孔乙己>课例为例》一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点拨三方面详细分析
探究肖老师的课例,肯定肖老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活
动的全面而扎实的把握;贾龙弟(2016)《小说教学要抓好对话细读》一文以
肖培东老师教学《孔乙己》为例,详细阐述了小说教学细读对话的几个点:话
题的控制与被控制,语气语调和标点,反复出现的话,凸显话语意图的字词,
提出从这些点走进文本,走近人物,开启小说对话艺术的大门,能教出“这一

6
绪 论

篇”小说的丰富个性魅力等等。
由于学科门类所限,笔者暂未搜寻到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外文研究文献资
料,因此国外研究现状在此便无以概述。
通过以上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发现:
我国学者或语文教师对于三位名师执教的《孔乙己》课例已从微观层面进
行了多个角度的分析,内容均有涉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方面,
为本文的课例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
大多数研究都仅是针对某一位名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进行论述分析,至
今还未有将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共同进行分析比较与探究的文献资料。
因此,基于以上综述整理,笔者认为三位名师的课例比较还有进一步发掘
与利用的空间,希望借此研究力求在探究三位名师教学的共性与个性之中找到
宝贵的教学借鉴与反思资源,为笔者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的同时,也以期能够对当下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些许参考。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有关的研究成果和现状,使得研
究过程更加有效,且确保本研究是建立在他人或者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实现的创
新研究,为后文进一步分析比较做好充足准备,为整体研究提供思路引导与理
论支撑。
2、比较研究法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课例比较研究法,即以三位语文名师的《孔
乙己》课例为研究对象,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与分析,发掘出课例之间的共性
与个性,从中提炼出名师教学的精华和共同原理,最终落实到初中语文近现代
小说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反思当前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并尝试提出一些
切实可行的具体教学策略。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主要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阶段。

7
绪 论

第一阶段:通过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明确研究方向、研究
内容和整体思路;
第二阶段:通过比较分析三位语文名师执教的《孔乙己》课例,力求在探
究名师教学的共性与个性之中找到宝贵的教学反思与借鉴资源;
第三阶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反思当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并于
启示中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以期能对当下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
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些许参考。

8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三位语文名师所执教的《孔乙己》,精彩纷呈且
各有千秋。三位老师能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寻找到解读与教学的精粹点,
并将其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打造了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在此,
在对三位语文名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例进行具体比较分析之前,需厘清其
相关研究背景。本章将就三位语文名师《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相关背景进
行阐述,从而为后文的比较研究提供依据并使其更具说服力。

第一节 课文《孔乙己》概说

一、《孔乙己》主要内容

“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

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风度。” 作为鲁迅先生艺术成就最高且最为得意的的短
篇小说之一,同时也是也是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孔乙
己》一经面世便受到众多好评。鲁迅先生以极俭省的笔墨与细微且典型的生活
细节,透过一个少年的眼光与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晚清世风图的一角,塑造了
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
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亦刻画了一群典型的中国“看客”形象,揭示了封建社
会的腐朽病态面目与炎凉世态,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
冷酷,表现出封建传统文化氛围的“吃人”本质。
这篇小说全文不到三千字,笔触却几乎涉及了孔乙己的一生,“孔乙己是
活在、死在多元的、错位的感受世界之中的。在世的时候,人们拿他作为笑料;

去世了,人们居然既没有同情,也没有悲哀,甚至连一点感觉也没有。” 整篇
小说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平静叙述中,实则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令人动容的
同时更值得深思。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2.

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39.

9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二、《孔乙己》教材地位

(一)初中语文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代表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艺术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之一,“这里不但有鲁迅

对于人生的严峻讽喻,而且有其在艺术上的创造性探索。” 1919 年 4 月,《新
青年》第六卷第四号首先刊发这篇小说,一经面世,便获得广大普通读者和学
者的欢迎与赞赏,后其被编入作品集《呐喊》,这也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
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随后它便顺其自然地作为经典陆续被各版教材收录。
1923 年 7 月,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中学国语文读本》最早收录了该短篇小说,
自此,近一个世纪以来,《孔乙己》成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常客。以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例,《孔乙己》几乎入选了所有版本的教材,甚至在
台湾,许多版本的高中国文科教科书亦有选录此篇文章。由此,这篇篇幅短小
的小说在整个初中语文现代小说教学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二)多版本教材定其为单元首篇课文
表 1.1 五个主要版本教材中《孔乙己》的分布情况

分布 册数及单元 本单元其他篇目 位置
版本
九年级下册 《蒲柳人家(节选)》《变色
人教版 第二单元 龙》《热爱生命(节选)》 首篇课文

八年级下册 《范进中举》《口技》
苏教版 第四单元 《变色龙》《窗》 首篇课文

九年级下册 《范进中举》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我的叔叔于勒》《乞丐》 首篇课文

九年级上册
沪教版 第三单元 《故乡》《风筝》 首篇课文


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39.

10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续表 1.1 五个主要版本教材中《孔乙己》的分布情况

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 《一厘米》《差半车麦秸》 首篇课文


第二单元 《清兵卫与葫芦》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
课,与《蒲柳人家(节选)》、《变色龙》、《热爱生命(节选)》一起共同
组成小说单元。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孔乙己》这篇课文对于实现小说教学
中的把握故事情节、欣赏人物形象、掌握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等教学
目标而言,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出现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
课,本单元的主题为“小说之林”,除此以外还收录了《范进中举》、《口技》
两篇古代小说,以及《变色龙》与《窗》两篇外国小说。同样,《孔乙己》为
本小说单元第一篇课文,因此,它对于整个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在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与《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
勒》以及《乞丐》四篇中外小说共同组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悲悯
人生”。不难看出,编者意在通过本单元的小说学习,在理解故事情节与把握
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在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与《故乡》、《风筝》共同被收录
在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近鲁迅”中。毫无疑问,本单元重点学习鲁迅先生
的作品,作为他艺术成就最高的短篇小说之一,《孔乙己》对于学生理解和把
握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思想内涵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孔乙己》被安排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其
余三篇课文分别为《一厘米》、《差半车麦秸》以及《清兵卫与葫芦》,同样
为本小说单元的首篇课文,《孔乙己》的教材地位也由此可见。
同一篇课文,五个主要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将其收录并作为初二或初三
学生的重点学习篇目,可见《孔乙己》这篇篇幅短小的小说在语文教材中有着
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教学价值,且依然有着很大的解读与探究空间。无论是对文
中人物和语言的分析,还是情感、主题等的把握,都值得师生甚至学者更加仔
细地进行解读与探究。同时,正如语文教育界流传的一句俗语:中学生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孔乙己》的教学探索与研究,对于
中学生逐渐掌握鲁迅先生的整体创作风格以及思想内涵也具有不容置喙的重要
作用。

11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因此,本文拟以三位语文名师执教《孔乙己》这篇经典小说篇目的课例为
研究对象,从比较分析后所得的共性与个性中挖掘出宝贵的教学资源,试图提
炼出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的共同经验,为笔者即
将到来的职业生涯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的同时,也以期能够提出一些适当的教
学建议及策略,从而对当下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启示。

第二节 三位名师教学理念概述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与独立的教学理念应共同兼备。教
学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工作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
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从某种程度而言,教育理念更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
活动的信念,对于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文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必定与他们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先进而独
到的教学理念以及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息息相关,而名师所执教的课例本身也
正是其教学主张与理念的直接呈现。因此,理解语文名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接下
来的课例比较探究而言十分必要。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

余映潮,著名特级教师,湖北荆州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在中学语文教
学中首创“板块式”教学思路与模式,也是其课堂的主流教学模式。所谓“板
块式”教学模式,即在某节课或者某篇课文教学中,从多种角度出发,将整个
教学内容或教学过程按照有序的“块”状安排分布,从而呈现出合理优化的教
学内容与清晰明朗的教学结构。因此,相较于传统教学而言,“板块式”教学
模式无疑是一种创新与突破。在余老师看来,“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基本上
是以三至六个板块内容的组合为主,但具体到不同的文体与选文,板块思路的
设计应不一样,且即是同一篇课文,教学思路与模式也可有多种方式,切忌以
一概全。如余老师的《卖油翁》设计:“三快式:品析——积累——背读;四
块式:正字音——明词义——析文句——背全文;五块式:说词义——译文句

——析内容——演情景——背全文。”

余映潮.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50 讲[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7.

12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此外,“主问题”设计也是余映潮老师独到的发现,并在多年教学过程中
付诸实践,形成其品读教学的重要特色。所谓“主问题”,就是“在课文阅读
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

味、欣赏的重要提问。” 在教学《祝福》一文时,余老师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
的主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
证明这种看法。这不仅仅是一个极具思考空间的主问题,同时也是一条生动而
极具吸引力的全文线索,对于学生深入探究全文而言引导性极强。与此同时,
余老师还认为“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显现着诗意手法。”②总之,
纵观余映潮老师的诸多精彩课例不难发现,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
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以及美化教学手段,是其孜孜探求
的教学艺术境界。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充分、积累丰
富的课堂,也逐渐形成了其精彩而独特的教学理念。

二、黄厚江:“本色语文”与“语文共生教学”

黄厚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在长期的中学语文教
学工作,黄厚江老师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系
统的语文教学理论,即“本色语文”和“语文共生教学”。
“本色语文”的核心主张主要有两点,即“把语文上成语文课”,“用语
文的方法教语文”。而它的内涵主要有三层:“语文本原,即立足母语教育的
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语文本真,
即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这是语文教
学的规律和途径;语文本位,即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

价值。这是语文教学的方法和效果。” 三者层层深入,相辅相成。
基于“本色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黄老师又提出了“语文共生教学”的
理念。这个教学理念主张运用“共生理论”协调语文教学的种种关系与矛盾,
指导具体的教学过程,最终达到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它的核心纲
领有两点:“一、用阅读教阅读,用写作教写作;二、在阅读中教阅读,在写

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80 讲[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11.


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43.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

13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作中教写作。” 如果说“本色语文”是系统的教学主张,那么“语文共生教学”
则是具体的教学方法,二者共同构成了黄厚江老师独特的教学思想与鲜明的教
学风格,在当下的语文教育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
以《我们家的男子汉》为例,黄老师在执教本文时,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与
教学形式等都鲜明地体现出了他独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黄老
师主要抓住三点:“男子汉精神”的理解,把握文中小标题的结构特点,以及
重点语言语句的品味与揣摩。以此为依据,教学形式也紧扣语言来展开,注重
立足课文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将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丰富的语言活动打
通整合,且注重阅读教学的语言活动与写作教学的语言实践之间的联系与结合,
师生共同打造了一个朴实纯真、和谐共生的语文课堂。

三、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任永嘉十一中校长。迄今为止,虽然肖培东
老师并没有提出一种明确的系统性的语文教学理念或思想,然而,这并不妨碍
他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正如其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精选他在全国各地示范课的十六个经典课例编纂成书,篇篇精彩且富有启迪。
所有的精彩凝聚起来,则是他常说的那句话,也可称其为他的教育理念:浅浅
地教语文。
一篇《春酒》,仅仅是课文题目寥寥两字,肖老师都连请十一位学生朗读、
讨论,在读与议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慢慢被唤醒,渐渐生长、丰盈。而后的课
堂活动更是始终不离肖老师的课堂上所独有的书声琅琅,文字中所饱含的那一
份深情,在师生的一次次朗读体味中愈发清晰,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学生成长之
间的融合亦是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肖老师的“浅”,是浅浅地教字词句篇,
却是语文课程最基础、最本真的元素。正如钱梦龙老先生所言:
“正是这种‘浅’,
却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肖培东老
师的浅,实则值得深深思索。
无论是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模式,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与
“语文共生教学”,还是肖培东老师“浅浅地教语文”,都是在多年的教学实
践中摸索探寻而成。与此同时,当这些独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课堂相遇,呈现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34.

14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出来的则是一个个精彩纷呈而又独具特色的课例。

第三节 三位名师《孔乙己》课例概述

本文所选取的三位名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例皆是以公开课形式呈现,
在此首先绘制如下表格,就三位老师所执教《孔乙己》的背景和相关内容进行
简要阐述,紧接着将对各位老师的执教课例分别进行介绍。
表 1.2 三位名师《孔乙己》课例信息表

姓名 单位 学段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参与活动

湖北荆州 2015 年 深圳 南山区“一师一优课、


余映潮 教科院 初中 3 月 27 日 南山区 一课一名师”之专家示
范引领主题活动
黄厚江 苏州中学 初中 2009 年 南京 “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
4月 名师精品课堂”
江苏省 “同题异构小说,多重
肖培东 永嘉 初中 2015 年 镇江市 对话经典”初中语文对
十一中 1月6日 第一外国 话式教学课堂研讨会
语学校

一、余映潮《孔乙己》课例概述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孔乙己》,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板块式”教学思
路与模式:
首先,对于作品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紧接着直接进入知识点的教学:儿
童视角、场景设置以及“看客”,意在使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技法与背景内容
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其次,开始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话题:品析一个句子。在这个环节中,余
老师让学生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
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句话进行品析,并认真思考关键词“伤痕”
的重要表达作用。随后在学生的踊跃回答中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伏

15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笔”的学习,一气呵成;
在对“伤痕”一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品读后,接下来则进入下一个话题:
品析一个段落。本环节中,余老师引导学生将视线落在小说的第十一自然段,
品析探究本段的细节描写之妙笔;
最后,余老师于细微之处寻不平常之教学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最后鲁迅
先生只给孔乙己安排四文钱,有何深意,于是师生就此问题也展开了活跃的思
考与讨论。
整个课堂在清晰明确的话题指向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且在此过程中,余映
潮老师还引用了丰富的课内外资料进行对比助读,如《最后一课》、《社戏》、
《祝福》等等,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
落实也更到位。

二、黄厚江《孔乙己》课例概述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则是紧紧抓住孔乙己的那双
“手”,以“手”串联起整个课堂活动,将“读”与“写”二者紧密结合,思
路清晰:
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对孔乙己的手的描写及次数,并对每一次的
描写进行细致品读分析,尤其抓住几个重要动词以小见大,从而达到初步了解
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的效果;
紧接着,黄老师趁热打铁地对学生进行及时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
感受,找出自己认为还可以对孔乙己的手进行描写的地方并自由补充,要求表
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且契合当时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让学生展开想象,用几句必须包含“手”的简要语句去想象
描写看到孔乙己去世的场景,给学生又一次深入体察人物内心世界的机会。
纵观黄老师的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想象和再造为主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
在逐层深入、读写结合的丰富活动中一步步走进文本深处,理解人物形象,探
寻作品主题。

三、肖培东《孔乙己》课例概述

如果说“手”串起了黄厚江老师的整个课堂,那么“记”字则是支撑起肖

16
第一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

培东老师《孔乙己》课堂最有力的杠杆。三“记”之间,层层深入:
一“记”:内容感知——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在课堂第一环节中,
肖老师就在简洁自然的导入之后开门见山,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让学生用一
个字或一个词谈谈初步阅读小说之后,对孔乙己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记”:重点研讨——小说中的其他人“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倾
听完学生多个角度的初读体验后,肖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进直观的文本,并让
学生思考小说中的其他人对孔乙己的最深印象又是什么。在这一环节中,肖老
师通过指导学生多次且多种形式地进行文本朗读,品析关键字词、句式甚至标
点的课堂活动,启发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探寻;
三“记”:主题探究——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通过前两次的
“记”,学生对于文本大致内容已基本掌握。因此,在第三环节中,肖老师再
用一“记”带领学生探究小说主题,学生的思考也在老师的点化之下愈加深刻。
三“记”之间,肖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既有字词句篇的细致品读分析,
又弥漫着浓厚深重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的感受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中自然而然地
愈加丰厚,实可谓“润物细无声”。

17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一篇课文,三位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呈
现出三个同样精彩又各具特色的《孔乙己》课堂,既有共性更有个性,而这些
共性与个性恰恰又是某种珍贵的教学资源。从中我们不难发掘出初中语文近现
代小说教学一般性的教学规律和经验,可借鉴可反思,更可提出异议,值得广
大语文教师品析探寻,从而逐渐摸索出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合适路径,
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当然,三位老师的《孔乙己》课例值得分析与探究的点都非常多,可谓是
每一点皆可成文章。不过综合考究会发现,诸多教学点的分析其实都离不开教
学的核心内容——教什么、怎么教,以及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教什么”和
“怎么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教学目标落实与教学效果达成的基石。因
此,本章将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对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孔乙己》课例进行尽
量全面详实的比较分析,从中挖掘并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为后续
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 “教什么”比较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时至今日,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全国范围内大
力实施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传统语文教育理念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进而也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渐渐萌生出诸
多棘手的问题。当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所谓新思潮、新理论出现并充斥进当下
的语文教育界,语文课堂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课程所强调“统一”
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亦发生了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偏颇。在教学手
段愈加丰富、教学形式愈加多样化的同时,语文课程到底应该“教什么”逐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18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与学界研究者所密切关注与期望解决的问题。正如王荣生教
授所说,若要正确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多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将

关注的重点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 这里所说的“教什么”主要包
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目标,另一个则是教学内容。本节将从“教什么”
这个维度出发,比较分析三位教师《孔乙己》课例中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与教学
内容的选取。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从事任何教学活动之前,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必
不可少的一步。从宏观视域出发,教学目标关乎着整个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
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就微观视域而言,教
学目标的确立也可直接衍生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与其相辅相成,进而影响着教
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采用,最终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当然,任何教学目标的
确定都不能仅凭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或某种单一因素随意而为,需综合考虑多
种因素而定。就语文学科而言,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文本、学生学情等都是确
立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指导性与纲领性文件,
以其为参考可如滤网般帮助教师尽可能地过滤掉某些不合实际的想法,随后,
需结合教材文本、学生学情以及教师本人等因素综合考虑,才可逐步生成具体
可行的语文教学目标,缺一不可。

(一)三位老师的《孔乙己》教学目标

综观三位老师所执教的《孔乙己》,之所以呈现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教学内
容,无疑与他们确定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由于查询途径有限,笔者并未搜寻
到三位老师关于本课教学目标的条分缕析的明确表述。因此仅有通过仔细研读
课堂实录,笔者自行分析整理出较为对应的教学目标,如下图所示:
表 2.1 三位老师《孔乙己》教学目标分析

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余映潮 1.了解作品的基本背景知识;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

19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2.能通过品读分析字词句段,初步掌握儿童视角、场景设置、
“看客”、伏笔以及细节描写等多种小说技法,把握人物形象;
3.能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初步把握
作者的创作风格与作品的主旨内涵。
1.能学会通过重点字词句的推敲与细节描写的分析,掌握人
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黄厚江 2.能学会从文本出发,进行适当想象和再造,加深对人物形
象的理解与主旨把握;
3.尝试跳出经典解读的桎梏,学会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内涵。

1.能学会通过品词析句,初步掌握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肖培东 2.能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本,披文入情,感受“看客”之冷
漠麻木,体会文章之深层主旨。

(二)比较分析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即使是三节风格各异的课堂,三位老师
的教学目标也会有可能呈现出鲜明的共性,体现出名师对小说教学要求的准确
把握和教学任务的高度认同,亦能体现名师教学理念的点滴契合:其一,共性
中最突出的则表现为重视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对作品主旨内涵的
深层体会;其二,尽管选取的具体鉴赏点有所不同,但在实施方式上三位老师
都期望通过品析字词句段的活动循序渐进,逐步落实以突出语文味。且虽然各
自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三位老师的教学目标确立显然都是基于“三维目标”
之上。
与此同时,对于人物形象与作品主旨的深层理解,三位老师则综合考究地
确立出各具特色的、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余映潮老师侧重于通过品词析句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字词句段鉴赏能力,
并落实具体教学知识点,黄厚江老师侧重于通过多次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想
象再造与读写结合能力,而肖培东老师则突出“朗读”在本篇小说教学中的重
要性,以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活动来使学生慢慢沉入文本,由言语之味中体
尝到文本之蕴。而在整个教学目标的输出方式上,三位老师也不尽相同。余映
潮老师与黄厚江老师都采取了显性的呈现方式,即在教学活动之前直接向学生
20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展现所要落实的具体目标。这种方式具有清晰明确的指向,因此可以使学生更
快速地把握教学内容,也能够更迅速地聚焦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相较于余、
黄两位老师的显性呈现,肖培东老师则选取了较为隐形的输出方式,即引导学
生一点一滴地进行字词句段甚至标点符号的品析鉴赏,一步一步拉近学生与文
本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愈来愈深的感受与体味中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老先生有言:“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

他教的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语言和文字的性质。” 作为一名合格
的语文教师,选取的教学内容合适与否亦关乎着即将进行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实
际价值。王荣生教授也曾说道:“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只
有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

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 由此可见,执教者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对于课
堂教学的评价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遵循语
文教学的应有规律,那么即使教学方式再多样、教学活动再丰富,最终也会致
使整个课堂流弊于形式,成为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壳。
因此,三位老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也是进行《孔乙己》课例比较的重要
维度之一。自《孔乙己》被选入语文教材以来,人物性格与形象塑造、造成孔
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科举制度的毒害,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的叙事技法
等都成为屡见不鲜的教学内容。当然,不同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侧重点也
定有不同,但归根结底,这种差异的形成必然与其文本解读的不同角度或方式
息息相关。在语文教育界“文本素读”的呼声愈来愈强的当下,语文教师的文
本解读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下面就将根植于三位老师关于《孔乙己》
的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他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之异同,以期对下文
研究有所启示。

(一)余映潮——看“伤痕”累累,品凉薄之心

纵观余映潮老师的《孔乙己》课堂,多个“话题”的探究是串起整个教学


赵志伟 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5.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

21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活动的主线,而这些“话题”的背后则隐含着余老师对于这篇小说的独特解读。
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余映潮老师认为其表现了作者的同情之感,因
为作者写到孔乙己的“偷”仅只是小偷小摸之类,且采用的都是侧面描写的手
法。这种深切的同情感也饱含于余老师的整个课堂与字里行间:
“人们对待一个弱者,对待一个小偷多残忍多残忍!孔乙己从来不偷人家
的钱,仅仅偷一些东西去卖一卖,换一点酒喝,但是任何人都打他,什么何家,

什么丁家。”
与此同时,余老师认为这里所说的“何家”与“丁家”并不是特指,而是
泛指孔乙己挨打的任何一家。由此,在与学生谈到孔乙己的死因时,余老师提
出了不同于众多研究者和教师所认为的“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是致命的”观
点,他认为“挨打”才是最残酷的,孔乙己最终死去就是因为被打折了腿。看
客的嘲笑是表面的原因,“挨打”的描写是作者构思的重要着眼点,是全文中
一条隐伏的线索,“打”比“笑”的力量要强得多。基于此,余老师设置了第
一个话题——品析第四自然段段首中“伤痕”一词的重要表达作用。学生在一
次又一次愈来愈深刻的品析中体会到“伤痕”一词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了一
系列的“打”,通过“打”的描写表现了社会的残酷与对苦人的凉薄。
当整节课即将进入尾声之时,关于“四文大钱”的探讨又体现了余老师文
本解读的又一独特之处。他认为作者最后为什么只给孔乙己安排四文大钱是这
篇小说里最神秘最深奥的地方,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笔。围绕这个问题,学生
又展开了一番谈论,最终余老师将其归结为鲁迅先生塑造人物或叙述情节时所
惯用的“极端笔法”,同时也与前期的“伏笔”知识相照应,使学生对于相关
知识点的理解更进一步。
此外,关于这篇小说的叙事技法,余老师主要选取了“儿童视角”、“场
景设置”、“看客”以及“伏笔”,在课堂伊始便开门见山地提出并引入了丰
富的课内外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理解并落实。同时,在余老师的文本解读中,
第十一自然段占据了较大的解读空间,这也直接衍生出接下来的第二个重要话
题,随后余老师还认为应将本段与第四自然段进行对比阅读,从而能够使学生
对于人物形象与作品主旨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22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二)黄厚江——以“手”为“眼”,走出破灭梦想

“经典常读常新,经典的教学也可以常教常新。” 正如黄厚江老师在《孔
乙己》的教学思考中所说,他对于这篇小说的文本解读有两个突出的亮点:解
读的新视点与内涵的新解读,由此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
首先,不同于传统的“人物”、“环境”、“看客”等解读切入点,黄厚
江老师认为这篇小说的“眼睛”是孔乙己的那一双手,因为那双手是小说中着
力最重也最多的地方。全文篇幅不到三千字,作者却用了将近十处笔墨去描写
孔乙己的双手,因此黄老师认为这双手是孔乙己性格的标识,或善良,或迂腐,
或自命清高,或好喝懒做,皆从这双手上得到表现。同时这双手也是其悲剧命
运的象征,“一‘排’一‘摸’,便浓缩了他的一生境遇;孔乙己用那双手‘走’

出鲁镇酒店,走出人们的视线,走出人生的舞台,堪称是人物描写的绝唱。”
于是,黄老师紧紧抓住这双“手”,充分挖掘双“手”内的解读空间,针对这
双“手”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包括细节描写分析、自由添加关于“手”
的描写以及最后的场景想象与再造,使学生借由这双“手”走近孔乙己,走进
文本,同时也走近鲁迅。
黄厚江老师文本解读的另一大亮点便是作品的主旨内涵新解。《孔乙己》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历代教师对其文本的解读主要有两种,一是对
科举制度与封建社会的揭露与控诉,另一种则是对人心冷漠、世态炎凉的表现
与批判。而黄厚江老师认为这两种传统解读固然不错,但它们所关注的“还都

是作品的历史意义,而对文本缺少立足于学生、立足于时代的现实观照。” 因
此,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与自身解读的感受中,黄老师另辟蹊径,提出“人应该
走出自己破灭的梦想”的新内涵解读,令人眼前一亮。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孔乙己的“手”,读出人物性格,思索悲剧命运,进
而结合蒲松龄科举失败但并未消沉,最终写出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的事例进
行对比,以期让学生尝试跳出经典解读的局限与桎梏,并学会从不同角度思索
这一经典小说背后的主旨内涵。

(三)肖培东——谁记得?谁忘了?

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小说中的其他人“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7.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8.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7.

23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么?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一个再也寻常不过的“记”字,贯穿了
肖培东老师的文本解读与整个课堂。

“国民,尤其是中国的国民,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在肖老师心中,孔乙
己是一个极其不幸的可怜人,是一个看似被记得,实则被忘记的人。人们所记
得的只是他满身伤痕中的故事,那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笑料。而他们所忘
却的,是孔乙己痛苦的表情,是他凄楚的内心世界,是他悲惨的命运,是他作
为一个人的尊严与灵魂。被人屈辱地记着,又被人残酷地忘记,这就是孔乙己
的一生。在“忘”与“记”之间游移的一直都是嘲笑、奚落与打击,是极其冰
冷的讽刺的目光。这些看客们一味只想咀嚼他人的悲哀,品味他人的痛苦,乐
于成为某些痛苦故事的传播者,幸灾乐祸,冷眼旁观甚至恶语相向。也正是这
些人,慢慢把孔乙己逼到了死亡的边缘。

“无数个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满怀着对孔乙己
的深切同情与对无情社会的悲愤控诉,肖培东老师用三“记”解读整个文本,
揭露出典型看客们冷漠无情的可憎面目,亦将这种心酸沉重由浅至深地传递给
每一位学生。
“长文短教,取舍就是关键。选择小说中最能体现孔乙己悲惨的两个片段,
引导学生探寻小说主题,是这堂课的重点。”③由此出发,肖老师首先选取了课
文的第四段,着重品析本段中酒客们与孔乙己的对话,意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到
酒客们对于孔乙己的嘲笑讽刺的常态;紧接着又选取第十段中掌柜与酒客的对
话,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进行细致品读,甚至深入到连标点符号中所应蕴含的情
感体验也不放过。通过着重选取的这两段对话,肖培东老师再一次向学生验证
了自己的解读:对于冷漠的看客与社会而言,孔乙己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就像酒店粉板上欠账时被记下的名字一样,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没有人真正
关心他的精神状态与生命状态,人们惦记的只是他伤疤里可供娱乐的笑料,被
打折了的腿里可供猎奇的故事。由此,看客的冷漠、一味去舔舐他人的伤口以
求满足猎奇心理的丑陋面目被揭露得更加充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主旨理解也
在一次次的精品细读中得到又一层次的加深。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5.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7.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9.

24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四)比较分析

通过厘清三位老师对《孔乙己》的文本解读可见,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
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自身经验与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三位老师阅读同一文
本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感悟,因此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也必有差异,这些教学内
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

——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若论及这种重构,三位老师之中程
度最大的应为黄厚江老师对“手”的视点捕捉与其所提出的“人应该走出自己
破灭的梦想”的内涵新解读,另外两位老师的解读相比而言则略显传统。
但新颖并不等于突出,黄老师的内涵新解读在笔者看来稍有牵强之嫌;传
统也不意味着落后,余映潮老师与肖培东老师的“传统”也各有其特色所在。
余老师以“伤痕”为解读的基本点,以“伤痕”映照“挨打”,用“挨打”凸
显凉薄。同时,对于结尾处“四文大钱”的品读也是其文本挖掘之新意所在。
同为观照孔乙己的不幸,肖培东老师的解读重点主要放在两处对话的品读上,
由此慢慢剥开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内核——看客们嘲笑着“记”,冷漠地“忘”。
记得与忘记之间的残忍切换,着实发人深省。
当然,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也隐含着共性,即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悲悯与
同情。由此点出发解读,再结合个人阅读体验、课程标准、学生学情等因素进
行加工重构,虽没有面面俱到,但都重点突出且科学有效,因此也都成功地利
用了《孔乙己》这一经典小说作为教材文本的功能与价值,且并不能分出孰优
孰劣。正如肖培东老师在《孔乙己》教学思考中所说:“教学,总是有遗憾的。”
正是由于这种“遗憾”所在,才造就了三位优秀教师个性突出且同样精彩的课
堂,也才能够令我们从中获得诸多有益资源与启示。

第二节 “怎么教”比较分析

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教学效果的检测而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方法
的采用都是缺一不可的考量因素。虽然一味追求花样百出的教学方法的课堂不
值得提倡,但如果教学方法采用得不恰当,即使教学内容再丰厚充实,也得不
到有力可行的途径实施,学生便难以获得充足的发展,预期的教学目标更难以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67.

25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得到实现。因此,三位老师执教本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同样值得比较探讨。
孟子云:“教亦多术矣。”回顾我国历史上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会发现,长
期以来大多数语文课堂常常出现囿于某些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的现象,
即使不同的教师执教,往往都会呈现出较为相似的课堂,比如七八十年代“红
领巾教学法”的出现及沿用,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例证。“教学方法若‘定于一’,

则必然导致僵化。”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只有掌握不同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方法,对于“怎么教”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研究,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才有可能创造出扎实且精彩的语文课堂,也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课堂上感到学有所获。纵观三位老师的《孔乙己》课例,
教学方法亦存在很大差异。本节将从“怎么教”这个维度出发对三位教师的课
例进行比较。

一、文本切入点的选择

如果说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之后,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与随之制定的教
学目标为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进行基础,那么合适的文本切入点则是打开学
生思维闸门的一把钥匙。由于生活阅历与经验等的缺乏,当学生初次接触陌生
文本尤其是较难文本时,常常会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对于文
本切入点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文本切入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
突破口,它能够迅速调整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对于文本的初步把握尽量
不发生偏倚,且有助于快速聚焦学生注意力,打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从
而有利于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孔乙己》这篇课文之所以成为众多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与其丰富深刻的
内涵密切相关,加之鲁迅先生独特的创作文风,就初中生的接受程度而言理解
起来实为挑战。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好所
有的教学资源巧妙地选择一个合适的文本切入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欣赏探究。三位老师在执教本文时便根据各自情况选择
了不同的文本切入点,下面就将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9.

26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一)余映潮:开门见山,落实基本知识

“这节课是文学作品欣赏课,小说阅读欣赏课,我们先要了解《孔乙己》

这篇小说的背景知识,大家要学会用摘取关键词的方法做好课中学习笔记。”
“开门见山”式的直入主题,余映潮老师的文本切入没有显示过多修饰的痕迹。
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出少量相关背景知识,迅速将学生的视线带入文本,紧紧
锁住即将学习的文本内容。紧接着再次出示具体的学习内容:欣赏本文的基本
角度为“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小说的独特故事技法为儿童视角;同时,
小说还巧妙地进行场景设置,孔乙己的“出场”与“退场”均在咸亨酒店;小
说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看客”等,由此引导学生与课内外小说进行对比思
索,以更加透彻地掌握具体知识点。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

知识。” 在面对涉世未深的初中生时,余映潮老师以这种直观呈现知识点的方
式带领学生切入文本,不失为一种快速聚焦学生思维,迅速进入文本的较为不
错的方法,不仅表现出余老师对于文本内容细致入微的解读分析,同时还能够
促进学生准确全面把握文本,建立起较为清晰的学习框架。

(二)黄厚江:从“眼”入“手”,创新解读视点

作为“本色语文”的倡导者,黄厚江老师的文本切入同样没有多余的花哨
与点缀,上课伊始便直接进入文本,
“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检地画出一个人物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同学们读过《孔乙己》这篇文章后,有没有发现对孔乙己眼睛的描写?” 在得
到学生的否定回答后,黄老师又继续延伸追问作者主要是运用哪些人物描写的
方法,这一追问再一次迅速将学生的视线固定于文本细节之处,且锁定在小说
人物描写方法的知识点上。学生基于各自的原初体验纷纷给出不同的回答,肖
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我的感受与刚才有一位同学十分接近,老师在读这篇

小说时,感觉鲁迅先生别具一格的是用了许多笔墨写了孔乙己的‘手’。” 将
学生的感受置于自己同等的地位,黄老师用自己的感受牵引出“手”这一独特
的解读视点与文本切入点,随后便与学生一起进行关于“手”的多项教学活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0.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0.

27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从“手”入手,分析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进而推进对文本深
层内涵的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
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
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①黄厚江老师选择“手”这一文
本切入点,是在尊重学生原生阅读体验基础上的点拨,是与学生交换阅读感受
之后的自然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抓住中心人物,跟随人物一起进入文本情境。
学生也能够在感到被尊重的同时,学会从多角度发散思维去解读文本,逐渐掌
握不同的解读方法。

(三)肖培东:由此及彼,无意之中有深意

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只有当你对自己的课堂拥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的时候,神灵才会降临。” 这句话用于形容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文本切入
点再合适不过。
从学生赠送的生日贺卡中发现文本解读的灵感,于学生的生日祝福里找到
文本解读的切入点,这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偶然的是执教之日正是肖培
东老师的生日,必然的则是多年用心教学带给他的点滴滋润所得。
“谢谢你们王老师记得我的生日,也谢谢你们记住了我的生日。老师在快

乐之余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
看似不经意的迁移发问,给学生及在座教师带来的却是醍醐灌顶般的深思。
回答当然是“不记得”,于是肖老师再次追问学生是否记得孔乙己的名字,又
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又是一个“不记得”。为了验证这一“不记得”,
师生一起进入文本寻找根据——“孔乙己”只是绰号而已。紧接着肖老师再一
次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至深处,“记不记得孔乙己家里的人?”答案依旧不变。
在所有的“不记得”之后,肖老师巧妙地进行反转,让学生思考阐述最“记得”
孔乙己的什么,调动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指引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处。
至此,在“记得”与“不记得”之间,肖培东老师用一种干净利落的方式
完成了文本切入点的选取,寥寥数语便迅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展
开了与学生初读感受的深层交流,令人意外又感到惊喜。肖老师的文本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

转引自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9.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0.

28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同时更是对学
生心灵的一次强有力的震撼,使得学生能够在寻常的发问中开始意识到孔乙己
的被忽视与被遗忘,从而真正从“心”出发去感受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与命
运。

(四)比较分析

三位名师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或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或
精心构思巧妙切入,皆是其教学经验与深思熟虑的具体呈现。
但若就自然状态而言,笔者认为余映潮老师的文本切入点稍显僵硬。选取
小说知识点切入文本未尝不可,但余老师在课堂之初便罗列出相关知识点,并
不是经由学生体验文本所感知,因此笔者认为稍有预设过强之嫌,相比较而言,
另外两位老师的切入点则显得更加自然。
合适的文本切入点,不需要追求华而不实的点缀或出其不意的精彩,只要
符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接受能力,便于调动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即
使从细微之处出发,也能够保证教学活动方向的不偏不倚,为接下来的教学过
程顺利开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主问题的提炼与设计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情境中,“主问题”是连接教师的文本解读与
学生的文本理解的重要桥梁之一,对于教学目标的落实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
因此,合理的主问题设计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必不可少。正如钱梦龙老师所言:
“引导之法,贵在善‘问’,所以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①
顾名思义,“主问题”则是阅读教学对话中师生所探讨的核心问题,它要
求教师基于自身细读文本的体验,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选取的主要
教学内容,精心提炼出合理明确的层次与逻辑兼备的优质问题。通过这些设置
得当的主问题,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探究方向,教师便能更快
更好地引导学生将思维触角伸入文本深层。在三位老师的《孔乙己》课堂上,
“主问题”的身影亦清晰可见,现将三位老师各阶段的主问题设计汇总呈现如
下表所示:


钱梦龙.语文讲读课基本式浅探——钱梦龙教学经验选[M].上海:上海教育学院,1982.116.

29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表 2.2 三位语文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各个阶段主问题设计汇总表

主问题 初读阶段 精读阶段 升华总结阶段


执教教师

“伤痕”一词在全 小说第十一段的“妙 小说最后鲁迅先生


余映潮 文中最重要的表达 笔”有哪些? 为什么只给孔乙己
作用是什么? 安排了“四文大钱”?
鲁迅先生写了几次 1.你觉得小说哪些地
孔乙己的“手”, 方还可以写孔乙己的 孔乙己为什么会有
黄厚江 是从哪些方面来写 “手”?请自由补充。 这样的悲剧命运?
的,表现了他什么 2.如果让你想象亲眼
样的性格? 看到了孔乙己的死,
你会怎么写?
你们最“记得”孔 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 这些人真的是“记
肖培东 乙己的什么? “记住”孔乙己的又 住”孔乙己了吗?
是什么?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位老师都有明显的“主问题”意识,不过细细究之会
发现,三位老师的“主问题”设计侧重点各有其文本解读的标签与印记所在,
侧重点便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余映潮:“话题”导向,注重知识点

余映潮老师是“板块式教学”的首创者,每个话题便是一个“主问题”,
这是余老师《孔乙己》课例的显著特色。
通过三个指向明确且探究空间极大的主问题,余老师引领学生在思考、品
读、交流与对话中逐步掌握本文中所特有的“伏笔”、“妙笔”以及“极端笔
法”等知识点,对于小说主旨内涵的理解也在“主问题”中得到强化。余老师
在论及“主问题”时有言:“由几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活动呈‘板块
式’结构。每一个‘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产生有相当时间长度的课堂学
习与交流活动,几个‘主问题’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着课文内容的学

习。” 《孔乙己》便是最好的例证。

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80 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85.

30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二)黄厚江:从“手”入手,注重“性格”分析

黄厚江老师的《孔乙己》课堂上的主问题,极其鲜明地体现了前文中所提
到的他关于孔乙己的“手”的新视点解读。从“手”入手,环环相扣。
首先从学生关于人物描写方法的讨论中引出孔乙己的“手”,进而提出第
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搜寻文中对“手”的描写,并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
的作用;在确定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初步了解后,黄老师便顺势抛出第二个、
第三个“主问题”,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另一方
面也可以通过本阶段的教学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随后,在学生的
深层解读之中,黄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最后一个主问题,剖析性格与命运之
间的关系。通过前两个阶段的“主问题”分析做铺垫,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力
发散,因此黄老师的内涵新解读也能够较为自然地被学生深思并接受。

(三)肖培东:由“记”而生,注重“不幸”挖掘

一个简简单单的“记”字,将温暖开场的生日问候自然而然转向了对孔乙
己这个“不幸”之人的关注。由“记”而生出三个“主问题”,虽然足够发人
深省,但肖培东老师并未刻意追新求异,标榜深刻,而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第一个“主问题”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原生阅读体验,使学生在看似不经
意的忽略中初次领会到孔乙己的“不幸”;紧接着便用第二个主问题引导学生
真正进入文本,感受看客们对孔乙己种种遭遇的冷嘲热讽与猎奇心理,“不幸”
之感再一次加深;最后再以一个反转式的问题惊起学生对文本深层主旨的深刻
反思,社会对于苦人的漠视与凉薄、孔乙己的孤独与不幸在学生文本体验中得
到最后的升华。一个“记”字,将学生的理解在三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
题”中从情节的表层走向逻辑的内里,没有凌空蹈虚,唯见步步深刻。

(四)比较分析

由以上汇总分析可见,三位老师的“主问题”设计都是在精读文本的基础
上设计提炼出来的,且体现出与具体的教学目标相呼应的特色:
余映潮老师的三阶段主问题注重从细节入手,紧紧围绕着关键字词句段所
包含的具体知识点进行;黄厚江老师则以“手”为突破口,抓住与“手”相关
的内容进行品析与探究,且注重引导培养学生想象与再造的能力;肖培东老师
则自始至终以“记”为线索设计主问题,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出发来逐步培养他

31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们的感知能力。而在这各具特色的主问题设计中,也不难发现三位老师皆注重
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加深问题难度,从而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蕴。
针对这篇课文,三位老师都精心提炼出角度丰富、高屋建瓴的“主问题”,
且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预留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在清
晰明确的指向中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见,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充分显示了
各位老师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与对各教学因素的综合考量,更体现了他们把握教
材的水平和控制课堂对话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打造了一个个主线清晰、流畅扎
实、动静有致、和谐共生的高效课堂。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内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取,抑或是教学
目标的制定,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设计组织与学生参与共同生成的教学活动得以
落实与达成。与此同时,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也直接影响着二者的实际效果。
在当前各种语文教育新思潮、新理论的涌入令人眼花缭乱的境况下,中学语文
课堂的教学活动常常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华而不实,这也往往使得学生的
学有所获大打折扣。因此,语文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效果
的最优化,也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重要问题。
在《孔乙己》的课堂教学中,三位老师也分别采取了各有特色的形式来组
织教学活动:

(一)余映潮:紧扣知识,品词析句

余老师的《孔乙己》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本篇小说特有的知识点而展开,
采取的主要形式则是引导学生品析关键词句段落,其间还引入了丰富的课内外
资料进行助读比较,在细致的品读分析中使学生逐步掌握重要知识点。
课堂伊始,余老师首先直接呈现了与本篇小说相关的背景知识及几个特有
技法:儿童视角、场景设置、看客,在此过程中,余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同
样运用了这些技法的《最后一课》、《社戏》、《我的叔叔于勒》、《泥人张》
以及《祝福》等小说,因此避免了知识点的空泛讲解,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原
有知识经验,因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与巩固。
紧随其后的便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话题”探究,品词析句。第一个
话题便是品析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段首语句,且余老师给出三分钟时间要求学生

32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结合全篇内容着重品析“伤痕”一词的重要表达作用,思考完后可以进行小组
分享,随后余老师便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踊跃有序的发言中,余老师或充
分肯定,或耐心指正;在老师的自然引导中,学生的理解也逐步走向深层并最
终探究出“伏笔”这一重要知识点。此时,余老师不仅呈现了“伏笔”的具体
理论阐述,同时又引入了鲁迅先生的另一名作《社戏》进行举例说明,使得学
生能够更加充分地理解这一叙事技法。
在品析完“伤痕”后,余老师再次向学生出示第二个“话题”——品析课
文第十一段,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兴趣点分析某一细节或某一句子的妙笔所
在,学生的关注点又一次落到文章的语言上:
“生 8:在掌柜取笑他偷东西的时候,‘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这与
他之前的极力争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他之前被打只是受到肉体上的折磨,
现在他的创伤已经到心灵了,以致于心灵已经有些颓废。
师:嗯。他已经无力和别人争辩,也预示着他的噩运。你来——
生 9:‘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还有‘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
便用这手走来的。’我觉得这两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丁举人的横行霸道,也可
以看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也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的凄惨,从而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罪恶。
师:嗯,很流畅的表达,滔滔不绝啊!那么,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跟前面
联系起来,孔乙己健康的时候是青白的脸色,而现在呢,是黑脸,就像鬼一样。
生 10:‘穿一件破夹袄。’我认为这里与前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
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旧社会的残酷,对孔乙己

的迫害。”
依旧是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尊重下畅所欲言,由
“伤痕”一词的品读到重点段落中“妙笔”的剖析,学生的思维触角更加深入,
语言表达也更加流畅,师生共同将这一重点自然段品读得细致入微,文章的主
旨内涵也在品析中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二)黄厚江:想象再造,读写结合

“小说教学,自然要体现小说文体的特征。我们以为不是强化小说知识的
教学,而是要尊重小说阅读的基本规律。小说阅读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呢?我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33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以为,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中想象和再造。” 这是黄厚江老师在《孔乙己》的
教学思考中所说。的确,黄老师的《孔乙己》课堂较之于以往,不仅在文本解
读上有所创新,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也表现出显著新意,即整个活动以训练学
生在不脱离文本主旨下的想象再造为主。
首先,在经由人物描写方法的讨论引出孔乙己的“手”后,黄老师便开始
让学生分工合作找出小说中关于“手”的描写并分析,第一组负责第四到九自
然段,第二组负责第十自然段至文末。在本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对于“敲”与
“罩”、“排”与“摸”、“走”等用于描写孔乙己的“手”的重要字词的品
析是主要组织形式: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好,值得大家学习。这样一来对人物性格的把
握就更加准确全面。除此之外,还有哪两个动词也可以这样来分析?
生:‘排’和‘摸’。
师: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为这里有一个前后的变化与反差,由前面的‘排’到后面的‘摸’,
体现了自命清高到卑微的转变。
师:很好!体现了人物处境的前后对比。因为没钱,所以要‘摸’。但是
又想跟别人炫耀自己有钱,所以用排。对不对?那么这两个动词联系起来运用
了什么描写手法呢?
生 13:对比。
师:嗯,对比。除了有钱没钱的对比,还有哪方面的对比?从性格的角度,
排,清高——摸,自卑。两者的对比让我们对于人物的个性特征了解得更加透
彻。那么如果从人物命运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哪个词最能表现呢?
生(齐):走。
师:为什么?
生:人们都是用脚走,而孔乙己用手,说明了他命运的悲惨。
师:很好。用两只手‘走’过来,这是一个畸形的动作,表现了一个畸形

人物不幸的命运,更影射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
当前一位学生对“敲”和“罩”两个动词进行联系解读后,黄老师对其做
了充分的肯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引导学生再继续用这种方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8.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1--222.

34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法解读,紧接着便有了更加深刻的生成,更让学生通过一个“走”字对孔乙己
的可悲境遇有了更为切身的体察。
在确保学生在字词品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后,黄老师
便顺势展开了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即让学生根据已有内容想象和再造,在
自己认为还可以描写手的地方进行一两句自由补充,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于
人物性格的理解,亦能够加深对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
在对学生的想象描写进行评点后,黄老师紧接着引导学生将视线落在小说
的最后一句话上,并让学生思考“大约”和“的确”是否矛盾,进而要求学生
再一次进行想象与再造,即用带有“手”的描写的语句描述出亲眼看到孔乙己
去世的场景,难度较之前一次也有所增加。最后,在学生丰富又精彩的描述中,
黄老师与学生共同概括出孔乙己的多重性格特征,并就其悲剧命运的原因再次
展开了讨论。
就这样,在根植于文本的两次想象与再造的教学活动中,黄老师引领学生
将读与写完美结合,学生的文本体验愈加丰厚,对于主旨内涵的认识角度也愈
加全面,黄老师也顺利地落实了其关于主旨的新解读。

(三)肖培东:潜心朗读,品味语言

正如钱梦龙老师在《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一书的《序:为“浅浅地教语
文”喝彩》中所言:“培东的语文教学之所以可贵,就在于把朗读放到了它应

有的位置上,使其功能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纵观肖培东老师的诸多优秀
课例,最令人印象深刻且赞叹的当属他的朗读教学。在肖老师的课堂上,当前
语文教育界所疾呼的“琅琅书声”常常不绝于耳,这在当下多注重于分析探究
而忽视朗读的语文教学现状中实为难得。
在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课堂上,带领学生潜心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
言、体会文意仍是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组织形式,突出体现在“二‘记’——小
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己的又是什么?”这一环节中:
“师:孔乙己一到店,大家说的那句话怎么读?
生 17:‘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音有点低)
师:是这样说的吗?同学们,这句话怎么说,你说说看。
生 18:‘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情并茂)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3.

35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师:你读的声音为什么比他响?
生 18:就是要表现出一种外人对孔乙己的嘲笑,高声嘲笑。
师:哪个字可以看出这样子的嘲笑?
生 18:叫道。
师:对,是有人‘叫’道,声音要拉高拉长的。来,你再来叫叫看。
生 18: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师:同学们,这些人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生(齐):伤疤。
师:从哪个字可以判断出大家对孔乙己的伤疤记得特深?你说。
生 19:‘新’字,说明老伤疤大家都没忘记。
生 20:‘又’字,说明这样的嘲笑不止一次。
师:‘新’字有味,‘又’字更有味。来,我们将‘又’字去掉读读看。
‘孔乙己,你脸上添新伤疤了!’‘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这个
‘又’字说明什么?
生 21:说明孔乙己不是第一次因为偷书被打而落下伤疤,那些人也不是第
一次嘲笑他。
师:我觉得如果你能把语句顺序换一换可能会更棒。
生 21:因为他们不是第一次这样嘲笑孔乙己了,也说明孔乙己也不是第一
次因为因为偷书被打。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叫道’。

生(齐):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高声)”
为了帮助学生一步步走进文本核心,肖老师引导学生定点欣赏文章中关于
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第四自然段,自此,精彩纷呈的朗读便开始了。首先,肖
老师让学生重点品读本段中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典型嘲笑话语,“孔乙己,你脸
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在学生读的感觉不到位时,肖老师耐心指导其要抓住“叫
道”二字所表现出的高声嘲笑;为了让学生体会出人们对于孔乙己的嘲笑已是
司空见惯,肖老师紧紧抓住“新”、“又”二字让学生朗读,紧接着,又重点
朗读接下来的一句:“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在反复比较、指导朗读中,
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境遇有了更为用心的体会。
接下来,肖老师从学生关于孔乙己被吊着打的回答中自然过渡到第十段掌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7.

36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柜的与酒客的对话朗读。首先让学生齐读本段对话,然后肖老师请一位男同学
与其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本段对话只有连串的问答语句
而没有主语的特点。随后,再请一位男同学与其对读,当男生的“哦!”读得
较为平淡时,肖老师紧紧锁住这个“哦!”字与其后面所用的感叹号,设想出
将感叹号分别换成句号、问号等,再让多位同学进行试读,从而让学生理解这
个小小的感叹号中所包含的大大的惊讶与好奇。紧接着,师生又分角色进行下
面的对话,同时肖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掌柜的说话句子很短且语气急切的特点,
试着比对有无“孔乙己”的情况,学生立即就体会到掌柜的只关注事件发展的
动态而对孔乙己的生死漠不关心的冷漠嘴脸;然后,肖老师再一次让男女生分
角色朗读这段简短的对话,后又对酒客的最后一句话“许是死了。”中的句号
进行耐心品读,感受酒客不轻不重的无所谓语气;最后再朗读掌柜的“孔乙己
还欠十九个钱呢!”一句,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人们对于孔乙己的凉薄。直到这
时,看客们冷漠无情只顾猎奇的丑陋心理在一次又一次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被揭
露得淋漓尽致。在肖老师的耐心引领、静静等待中,在起伏跌宕、意味无穷的
琅琅书声里,学生慢慢走进文本深处追根溯源,由浅显到深刻,由淡漠到沉重。
整个朗读环节,无论是句子,抑或是词语,甚至是单个字,肖培东老师也
毫不吝惜时间,根据学生的发言顺势引导,师生共同用心推敲锤炼,在反反复
复几个回合中体悟表层语言形式背后所蕴藏的细腻情感。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
的标点符号,肖老师也不轻易放过,甚至也能掀起朗读高潮。他几乎不用其他
外在于语言的方式,而只用朗读这种再现语言的方式来支撑课堂,推进课堂。
立足文本研读教材,紧紧抓住语言这个基本要素是肖老师文本解读的突出特点。
据此设计的教学活动几乎都围绕着语言品析而展开,且皆具有清晰明确的指向: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看似极其朴素的教学方式,对
于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有分析定有朗读,有朗读定有指导。以读促析,或以析助读,这是一位优
秀语文教师的气度和襟怀,更是其深厚的教学功力之体现。这样的“浅”,实
则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与精髓,是深刻的另一种境界。“在淋漓尽致的文

字品读中,语文味已四处飘散。”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59..

37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四)比较分析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是《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明确表明了语言文字教学在
语文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无论是余映潮老师紧扣知识点的品词析句,还是黄
厚江老师读写结合的想象再造,又或是肖培东老师用心指导的朗读品味,三位
老师所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以及制定的教学目标
所服务,且归根结底都是紧紧围绕着语言文字进行的不同形式的教学。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住文本的语言形式,在此基础上
精心选择合适的语用教学资源,进而与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链接。
只有立足于语言文字的教学,才是真正掌握到语文教学的核心。

第三节 “教得如何”比较分析

在不同组织形式的教学活动开展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落
实,不同的教学目标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达成。可以说,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某种程度上也是教学效果的反映。在前文的整理与分析中,三位老师的《孔乙
己》课例都确立了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经教学实践
证明都是经得起推敲与考验的,且以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为媒介,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也必然学有所获。现将结合三位老师《孔乙己》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
进展情况,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此验证相应的教学效果。

一、余映潮——学会品词析句,见微知著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

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在余映潮老师的整个课堂上,他始
终真诚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言,“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你的欣赏。”
在第一个话题“伤痕”的品析中,在老师的充分尊重下,学生们发言态度由刚
开始的小心翼翼逐渐变得十分踊跃,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毫不保留地倾吐出
来。与此同时,思路更加清晰,逻辑也更加鲜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8.

38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生:文章最后也写到了他被打折了腿,是用手爬到酒馆里去的,我认为
这也说明了,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如果考不上秀才,或
者说没有取得更高的功名的话,也会活得很卑微,甚至也会活不下去的,所以
说这种“伤痕”也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他这样的读书人的打击,这种打击造成
了这种伤痕。”①
学会由词语之表象延伸看到文意之本质,从细微之处体察到深意,发言也
更有深度,由此也自然生成过渡到“伏笔”知识的总结。
有了第一个话题的深入探讨做铺垫,学生们在第二个重要环节中的表现与
收获更加突出。对于十一段中的妙笔品析,学生们或抓住具体字词,或抓住某
一语句,或分析环境描写,或结合正面侧面:
“生:‘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还有‘见他满手是泥,原来
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我觉得这两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丁举人的横行霸道,也
可以看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也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的凄惨,从而揭露了封
建社会的罪恶。”②
由小及大,见微知著,深入到孔乙己这个可怜人物的内心,更触及小说的
主旨深层。因此,在课堂最后关于“四文大钱”的探究中,学生的思考较之之
前便更进一步。在字词的细心品读中,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在和谐民主的课
堂氛围中,学生们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学习激情与思考能力,发言回答愈发流畅
到位,思维触角更加深入,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再单薄片面,对于主题的理
解也更加丰富,余老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基本在最大程度地得到实现,学生
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也于可圈可点的课堂表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黄厚江——学会窥斑见豹,发散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在扎实打好学生语
言积累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黄厚江老师的《孔乙己》课堂则突出体现了这一点:以“手”为眼,紧紧抓住
这双“手”,以此开展生动有趣的想象再造的教学活动。
从“找手”开始,学生们找得很细致,在教师的引导下,也会慢慢结合人
物所处的环境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对于“敲”和“罩”的比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39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生:这两个动词的对比很鲜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乙己自命清高同时
又迂腐可笑的性格特点。”①
能够将两个动词联系起来品读,从中发现孔乙己矛盾的性格特征。紧接着
便引出对“排”、“摸”以及“走”的品读,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孔乙己的性
格特征已经初步掌握,于是接下来的“写手”活动便进行得更加顺利。无论是
自由补充关于“手”的描写,还是想象孔乙己去世时的情景再造,学生的好奇
心与求知欲都被大大激发出来。
“师:孔乙己一只手抓着破碗,是为了生存,那另一只手应该攥着什么呢?
请同学们根据你们对孔乙己的性格的理解帮我补充出来。
生:攥着一文钱。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本破书。
师:哪一个更好呢?
生:一本破书。
师:为什么是书呢?
生:因为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一生的遗憾就是‘连半个秀才也

没有捞到’,所以我觉得他直到死都还是会紧紧维护着读书人的尊严。”
由已知想象未知,从浅显走向深刻,于是,当黄老师出示自己的情景想象
并让学生思考另一只手攥着什么时,便自然而然地有了“一本破书”的精彩生
成,生成的是对人物形象更加透彻的理解与对文本主旨更加深入的思索。
通过“找手”与“写手”活动的顺利开展,“论手”这一环节便向文本更
深处溯源。在黄老师的耐心启发中,学生再一次拓展了思维的深广度,对于造
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也进行了多角度的全面思考,最终黄老师的“人应该
走出自己破灭的梦想”的内涵新解读也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中自然得到落实。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 优秀的语
文老师懂得用教材教,在教材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生成点,以此教会学生充分挖
掘教材文本,学会延伸拓展。黄厚江老师就是以“手”为“斑”,教会学生窥
全文之“豹”,以四两拨千斤。通过“找手”到“写手”再到“论手”,充分
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一步一步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师与生在层层深入的教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1.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5.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6.

40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学活动中和谐共生,创造出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肖培东——体味言语之味,感受人心凉薄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

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语文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义务教育的每个学段语文教师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这在
肖培东老师的课堂上表现得极为出色。如果将肖老师的课堂比喻为一栋栋精心
设计的建筑物,那么朗读就是支撑起这些建筑物的强有力支架。著名教育家叶
圣陶老先生也十分注重文章的吟诵,且曾撰文论述“吟诵”对于语文教学的重
要性:“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
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肖老师与学生们的《孔乙己》课堂,就是在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咂与郎朗吟读中
用心生成。
课堂伊始,肖老师用一“记”调动学生的原初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的初读
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且有所超越。在十几位同学的交
流体验中,清高而又迂腐,贫穷却又善良,孔乙己的多重形象便自然而然地浮
出水面,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此环节中,肖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
读体验,从不轻易给予否定,因此有了多处精彩的课堂生成,如:
“生 11:我记得他的落魄。
师:落魄,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11:当别人问他“你识字吗”,他就显得很神气,但是当别人问他“你
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样子。
师:“落魄”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的生存境况的,更多的是指物质经
济状况,你为什么用这个词来概括他的神情呢?
生 11:(想了想)应该改成“落寞”。
师:不,我觉得你的“落魄”用得很好。你想想,在孔乙己眼里,什么样
的落魄比没钱、生活拮据更糟糕呢?
生 11:自己在仕途上的失败和不顺。
师:对。对于孔乙己来说,这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大的落魄,最承受不住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

41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打击。”
这一处,肖老师紧抓住学生发言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借追问引起学生
对文本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学生思维的深广度也得到拓展,透过表象看实
质,避免了架空分析。紧接着肖老师的一句简短又精到的总结:“又脏又破的
长衫,看似儒雅,但却如此破旧。真是欲上不能、欲下不甘,落魄、懒惰、迂

腐与清高尽在其中。” 看似轻轻一点,实则对学生的心灵又是一次有力的震撼。

“读书就要潜入文字当中,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 接下来的课堂活动,
无论是第四段中酒客与孔乙己的对话,还是第十一段中酒客与掌柜的对话,无
论是对于重点字词的品析,还是对于几个标点符号的品读,肖老师都认认真真
地践行他的朗读理念。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集体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
读、师生分角色朗读,多种朗读方式交错进行。没有敷衍随意,没有嬉笑怪异,
在肖老师的耐心点拨之中,学生认真反复地品读,从开始的平淡漠然,到最后
的声情并茂,他们用心感受文字的温度,真诚聆听人物的声音,文本深处所蕴
含的复杂深意,在琅琅书声中静静流淌蔓延,直至心灵深处。一个残喘在“记”
与“忘”之间被冷眼旁观的苦人,一颗颗拿他人苦痛来嘲笑赏玩的丑陋心灵,
都在学生的心中刻下入木三分的烙印。最后,在缓慢悲凉的朗读中,学生们再
一次接受了文字与人文精神的洗礼,体会孔乙己的心灰意冷甚至绝望,感受人
心冷漠与世态凉薄,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意义已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水到渠成。

四、比较分析

同一篇《孔乙己》,从三位老师的课堂实录中,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从始至
终的表现不难看出,三位老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各自的
教学目标,也取得了与之相符的学习效果:
在余映潮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逐渐学会了抓住关键字词句段把握人物形象,
进而理解作品内涵;在黄厚江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想象与再造小说人物
与情节的新颖的学习方式,读写能力也在丰富的活动中有所提升;而在肖培东
老师声情并茂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突出则体现为,通过朗读的学习方
式沉入文本,感知各人物形象的内心世界,充分做到“感同身受”,最后实现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3.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4.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0.

42
第二章 《孔乙己》教学比较

更深层的文本理解。由此可见,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即使没有面
面俱到,但只要让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收获与成长,便是有效的课堂,便是值
得借鉴的课堂。

第四节 小结

综合以上三方面对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孔乙己》课例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
三位教师针对这一教学名篇,各自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切入课堂,所制定的
教学目标、选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都不尽相同,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引
导学生走进文本,循序渐进地沉入文本、感受文本,进而理解“孔乙己”这一
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体会隐藏在作者平淡叙述中的复杂而又深沉的主旨
内涵。因而,最终所取得的教学成效也各有侧重。当然,个性之中也蕴含着共
性,最突出的则是:虽然三位老师的课例都是公开课,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流于
表演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学有所获的语文课堂,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皆是适合
学生学情,适应学生发展的。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都表现出了
尊重学生思考,珍视学生独特感受的优秀品质,师生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中和谐共生。三位老师都紧紧抓住小说文本本身的特点,用丰厚的学养与独特
的技巧为我们呈现出各有千秋的课堂。

43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小说可谓文艺的后起之秀,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称“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这一在产生之初有些不入流
的文学样式,经过发展,现已成为通俗文学中最受读者喜爱的体裁形式之一。
而纵观各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小说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占据了一席之地,
其中以中外近现代小说居多。在这里,笔者整理出人教版、苏教版两个主要版
本的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篇目,如下图所示:
表 3.1 人教版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篇目梳理

册数 所属单元 篇目
七年级上册 一 《羚羊木雕》
一 《爸爸的花儿落了》
二 《最后一课》
七年级下册 三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四 《社戏》
六 《斑羚飞渡》
八年级上册 一 《芦花荡》《蜡烛》
二 《台阶》
八年级下册 三 《喂,出来》
四 《俗世奇人》
九年级上册 三 《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
《心声》
九年级下册 二 《孔乙己》《蒲柳人家》《变色龙》
《热爱生命》
表 3.2 苏教版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篇目梳理

册数 所属单元 篇目
七年级上册 一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三 《社戏》《端午日》《卖白菜》
七年级下册 二 《三颗枸杞豆》

44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续表 3.2 苏教版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篇目梳理

八年级上册 二 《最后一课》
三 《甜甜的泥土》《父母的心》
八年级下册 四 《孔乙己》《变色龙》《窗》
二 《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九年级上册 《在烈日和暴雨下》《多收了三五斗》
四 《百合花》
九年级下册 三 《台阶》《呼兰河传》
不难看出,作为教材篇目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近现代小说都是中外文质兼
美的经典名篇,因此,近现代小说的教学对于提升初中生的鉴赏能力与人文素
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纵观长期以来我国的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多的是不尽人意。
虽然相较于古代小说而言,学生们对于近现代小说的学习兴趣更趋于浓厚,但
由于小说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学习效果多的是差强人意。而通过前文的比
较分析可发现,对于同一近现代经典名篇《孔乙己》,余映潮、黄厚江、肖培
东三位语文特级教师呈现出的课堂却是大不相同而又精彩纷呈,诚然,落实到
细微之处或多或少有高下之分,但正因如此,课例比较的启示与意义由此可见。
鉴于此,并结合当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的现状,本章将着重探讨初中语文近现
代小说教学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第一节 关于小说文本解读的思考

如果把每一节关于近现代小说教学的语文课堂看做一栋精心建造的大厦,
那么语文教师对于入选教材的小说文本的解读便理应被视为此栋大厦之根基的
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还是教学活动的开
展,都是基于小说文本解读基础之上的环环相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作为
一名语文教师,由于自身角色使然,对于小说所进行的文本解读必然应该包括
两方面:即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解读与作为教材的教学解读。换而言之,
在小说文本的解读中,语文教师既是文学解读者,又是教学解读者,双重身份
缺一不可。

45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形之下,升学压力也是师生、家长乃至全
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
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考核指标功利化之间的矛盾。因此,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学生的考试成绩便长期成为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
要标准。”①具体到语文教学之中,呈现出则是诸多语文教师对于小说文本的解
读都更偏重于为中高考服务的现象,着实令人担忧。正因如此,在初中语文近
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小说文本解读值得深入探究。

一、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解读

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样式之一,小说有其特有的呈现方式与魅力所在。随
着时代与语言方式的演变,相较于古代小说而言,近现代小说由于其时代优势
与通俗的表达方式,整体更为普通读者所易于并乐于接受。而入选中学语文教
材的近现代小说文本,基本都是文质兼美且意蕴深刻的文学作品,因而,在进
行近现代小说教学之前,语文教师首先应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学解读者去感受文
本,并且这种文学解读对于接下来的教学而言尤为重要。

(一)“素读”文本,“自失”于文

毋庸置疑,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资源,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文本而展
开。正如沃尔夫冈·伊瑟尔所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 于语文
教师而言,与文本零距离对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
教学参考资料随处可见且应试教育之压力有增无减的当下,很多语文教师在面
对小说文本时很难保持纯粹的阅读者心态,孙绍振先生就曾屡屡提及当今语文
教师解读教材的“肤浅性”,解读目的与心态的功利化、解读思维与方法的模
式化、解读内容的标准化等情况在语文教师的小说教材解读中屡见不鲜,由此,
语文教育界“素读”文本的呼声愈来愈高。
所谓“素读”,原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即指不追
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从而达到夯实文化根基的目的。”
而当前语文界所提倡的“素读”文本,则是建议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


叶穗.高中语文小说教材解读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119.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43.

46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应不带任何教学者与设计者的心态,甚至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纯粹以一个普
普通通的读者角色进入文本、感受文本。钱理群教授对此也曾有言:“应该保
持阅读的新鲜感,不带任何先入的主见,不作任何分析地去读,抓住阅读的第

一感觉与感受。” 可以说,“素读”文本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具备
的基本功之一,读出原汁原味,读出内在魅力,甚至还应努力达到一种审美“自
失”状态。
何谓审美“自失”?如赖瑞云教授所言,这是“优秀读物的最基本的真实
阅读状态”②,是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忘记主体的一种极致状态,是“在文本提供

的精神家园中让人性舒展,让灵魂升华,并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 的一种境界。
这一理论的表述源于叔本华的“自失论”,在其名著《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中,他曾多次论述这一审美状态,“不是让抽象的思维、理性的概念盘踞着意
识,而代替这一切的却是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浸沉于直观,并使全

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 简而言之,则是读者抛却
所有影响因子,完全沉浸在作者所构造的艺术世界中,整个意识被审美对象完
全占据的忘我状态,正如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之“自失”之境。
孙绍振教授曾说到:“读者若想要真正读出小说深层的艺术奥秘,当设想
自己作为作者进入创作过程,分析出其为什么这样写,而没有那样写。”⑤因此,
除了保持“素读”文本且争取“自失”于文以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代入创作
者角色之中,从创作的角度审视文本,改“仰视”作者为与文本平视,化被动
的读者身份为主动,从而更冷静地把握作品的创作思路,更深入体会作者的每
一处匠心之运。
尽信书不如无书。如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中,抛却种种先
入为主的、会对原始阅读体验形成干扰的教参或知识点的影响,作为普通读者
的角色“素读”甚至“自失”于小说作品之中,是语文教师正确进行文本解读
的首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拾人牙慧,老生常谈,避免应有的阅读体
验被应试教育中所要求落实的教学知识点所干扰或限制,也才能够逐步提升自
身的思辨能力与批判意识,进而逐步提高近现代小说的解读质量与教学质量。


钱理群.也谈“感同身受”[J].中学语文教学,2005(8):12.

赖瑞云 主编.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5.

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392.
[德]叔本华 著,石冲白 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49—250.


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3.

47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而不是一提到《孔乙己》,便仅仅是揭露人心麻木,批判世态炎凉;也不是一
提及《我的叔叔于勒》,便是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观,等等。作为一
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即使所要教学的小说文本已烂熟于心,也尽量做到把每一
次阅读都当做第一次阅读来对待,“素读”文本,甚至“自失”于文,才会不
断地产生新的理解,实现新的突破。总而言之,在文学解读中保证“素读”,
力求“自失”,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前提。
如前文所做的梳理分析可见,无论是余映潮老师关于“伤痕”、“挨打”、
以及文末“四文大钱”的解读,还是黄厚江老师关于“手”的新视点捕捉和内
涵主旨的新解读,抑或是肖培东老师的三“记”之间的解读,虽然所执教的《孔
乙己》已是无数次被各界名家探究解读过的经典名篇,但三位老师并未囿于固
有的文学解读成果,而是将其作为崭新的篇目认真思索对待,于细微之处见精
神,从而形成了基于“素读”文本上各自具有特色的文学解读,也为接下来的
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叙事观照,优化解读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由此可见,教师的素质与
学养对于教学质量与学生发展而言极为重要。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老先生在谈
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时也曾说到:“说千道万,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即提升文学素养与更新
教学观念。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意识到,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无
疑都是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兼备,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言作用极大。而
想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则是一个必要条
件。纵观近现代语文教育界诸如钱梦龙、魏书生、于漪等泰斗级的语文名师们,
他们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称颂,不仅仅在于其精湛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们丰
厚的文学素养与底蕴,而不是仅满足于一个固步自封的“教书匠”而已。正所
谓“好的语文老师是书堆出来的。”这不仅仅是要求语文教师具备充足的阅读
量,同时还应该掌握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从而使文本解读有据可依、有章可
循。
小说是一种叙事的艺术,它“在旨趣、情境、人物性格和生活关系的各个

方面显得丰富多彩,具有整个世界的广大背景。” 凭借着叙事,它将作品的各

[德]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美学(第一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258.


48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种因素构筑成浑然一体的有机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近现代小说的文学
解读时,不仅仅要有意识“素读”文本,同时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小说叙事学理
论,从而更准确地解读并把握文本,设计教学。当然,小说的叙事学理论具有
极其庞大复杂的体系,它是西方当代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 20
世纪初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得
到进一步弘扬,又通过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特、格雷马斯、多洛罗夫、
热奈特等人的努力发展而取得丰硕成果。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读者反应理
论、接受美学等新兴学派的出现,各家学派对小说叙事学的发展也做出了相应
的贡献。总之,叙事学是一门发展性的学科,同时又呈现出一种见仁见智的状
态。就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文本及教学实际而言,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至少应掌
握叙述者、叙述视角等基本的叙事学理论知识。
1、叙述者
“所有的叙事作品都有一个叙述者,他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这
个行为通过对一定叙述话语的操作与铺展最终创造了一个叙事文体。”①简而言
之,叙述者即是指小说中叙述故事的行为主体。但与此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
到: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虚构出来进行叙事行为开展的主体,小说的虚
构性决定了二者之间是不可等同的。(在肖培东老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例
中,便有一名学生出现了这样的认知错误,将文中的叙述者“小伙计”看作是
本文的作者,好在肖老师及时纠正并拓展教学了这一小说叙事知识,因此可以
见得,对于初中小说教学而言,语文教师掌握一定的叙事学理论十分必要。)
当然,叙述者与作者也不是毫无关联,作者所选取的叙述者虽然是一个具有自
身声音的独立主体形象,但同时也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作者的某种立场和
观点。
小说中的叙述者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经典叙事学研究中常用与常见的
一种划分则是分为可靠的叙述者与不可靠叙述者。按照布斯的看法,可靠的叙
述者指的是当叙述者在讲述或行动时,与作品的思想规范相吻合。也就是叙述
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基本与作者相一致,立场与观点也基本吻合,比如《故乡》
中的“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等等,这些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
与作者本人的心态、思想等基本吻合,作者也正是借这些可靠的叙述者来表达
内心深处的情绪,读者也能较为直接地通过叙述者的叙事行为感受到作者的真

徐岱.小说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186.

49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实情感状态。
而不可靠的叙述者则反之,作者往往意在通过叙述者的表象行为或想法为
读者留下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因此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必须有意识地抵住迷惑,
透过表象看到作品本质。《孔乙己》便是最好的例证。鲁迅先生选取的叙述者
是一个十几岁的酒店小伙计,看似天真无邪,殊不知它的另一面却是不懂世事,
甚至有一种以别人的不幸为乐的恶作剧心理和冷漠心理。故而,作者有意将小
伙计无知而冷漠的眼光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照,在看似平静如水、
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实则蕴含着无比深沉的悲哀与批判力量。这就需要读者在
解读文本时千万不能流于表面,而要在素读之后再有意识地结合相关叙事学理
论进行深入思索,才可逐渐体察出作者选用这一不可靠叙述者之良苦用心。
2、叙述视角
余映潮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便将“儿童视角”作为这篇小说的一个
重要叙事特点,且在课堂伊始便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引入《最后一
课》、《我的叔叔于勒》作为佐证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虽然后续教学
中并未对此进行展开,但至少说明在小说教学中,叙述视角也是语文教师所必
须掌握的重要叙事学理论之一。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

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的情境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 法国学者热奈特
将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零聚焦型、内聚焦型、外聚焦型。“零聚焦型”视角
是一种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故又可称“全知全能视角”,且通常以第三人
称为主,也是最传统的叙述视角,凌驾于作品之上,如“上帝俯瞰”般无所不
知。正因如此,“零聚焦型视角”则常用于诸如《红楼梦》、《水游传》等规
模庞大、线索复杂、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作品之中。在初中近现代小说中,《变
色龙》则是这一“零聚焦视角”的代表作,叙述者犹如上帝的一双眼睛,广场
上的一切都为他所知,透过这双眼所展现的场面正是当时整个病态社会的缩影。
但这种叙述视角也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其“全知性”,故其叙事的真实可信
性常常会受到质疑,正如冯·麦特尔·艾姆斯万在《小说美学》中所说:“一
般的方法是这样:无所不知的作者不断地插入到故事中来,告诉读者知道的东
西。这种过程的不真实性,往往破坏了故事的幻觉。除非作者本人的风度极为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50.

50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有趣,否则他的介入是不受欢迎的。”
“内聚焦型”视角是一种有限制的叙述视角,故也称“限知视角”。“作
者有意识地把叙述者隐退到某一个人物背后,目的救是为了使这个人物成为整

部小说的叙述者。” 此种视角常常采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内聚
焦型”视角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作为叙述者的人物所不可能知道的前
因后果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内心活动,必须严格排除。在小说《孔乙己》中,
孔乙己的经历与命运只在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有限视角中展开,细细思索便知,
作者选择小伙计作为主要叙述者颇具匠心,正如孙绍振对于小伙计这一“内聚

焦型”视角的解读:他的功能在于“自由的省略和营造复杂的错位的情致。”
何处省略?即关于孔乙己的所有悲惨的故事,没有正面描写,而全部借由小伙
计的视角叙述出来;何为“错位”?即本是可以称作悲剧的故事,故事中的所
有人却都没有悲伤的感觉,反而充满了看喜剧的欢乐。这种“寓虐杀性的残酷

于嬉笑之间” ,于平静叙述中蕴含深沉悲哀与批判的大家手法,与这一“内聚
焦型”视角的选取息息相关。
“外聚集型”视角则是指叙述者严格地完全地置身事外,不在故事中扮演
任何角色,对其所叙述的一切不仅不全知,反而比所有人物知道的还要少,仅
仅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发生与发展,无法解释和说明人物任何隐蔽的
和不隐蔽的一切,从整体上来看为小说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叙述视角。这种叙述
视角在 19 世纪的作品中就常被运用到,而在现代小说中运用更活跃。这一视角
中,叙述者“知之甚少”的客观叙述为小说增添了无限的神秘色彩:一方面,
大幅度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叙述者对于
故事掌握的局限性,整个故事情节就显得更加富有悬念且耐人寻味。但外聚焦
视角的局限性也是不能忽视的:此种视角无过多解释,只是单纯描述故事人物
的语言行为,使得讲述者和作者都不能介入其中,另外,它也“很难进入人物

内心,顶多能作些暗示,因而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
当然,以上三种叙述视角虽各有特点,但三者之间绝非独树一帜甚至互相
排斥。恰恰相反,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复合交叠在一起,特别是随着小说艺术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40.

徐岱.小说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189.

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8.

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69.

徐岱.小说叙事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189.38.

51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的不断发展,在叙述视角上表现为由单纯的叙述视角向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
视角转化。因此,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文本的解读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掌握叙述
视角的相关知识,准确辨析且反思不同叙述视角的选取及其意义所在,从而更
深入的探察作者的真实立场与情感倾向,并据此有效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学会
从叙述视角出发深入理解作品。
小说叙事学理论是一个庞大丰富的理论体系,鉴于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及相
关学情,笔者在此列举的仅为其中常用之几点,还有很多叙事学理论值得把握
探究。总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掌握一定的叙事学理论是文学素养提升的重
要因素,尤其对于近现代小说教学而言,引入适当的叙事学理论进行解读与教
学十分必要。“缺乏一定的文本解读的理论素养和实践体验,阅读教学的设计
就很难突破常规,课堂教学也就较难上出新意和深度。”①只有注重提高自身的
文学素养,才能在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之基础上,一步步挖掘出教材文本
所深含的意蕴,帮助学生架起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准确、深入地传达文学作品
作为语文教材的双重意义与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作为教材文本的教学解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当近现代小说作为经典入驻初中语文教材,
即意味着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普通读者的身份去阅读小说,还要从教学的
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所有与教学相关的因素,从多方进行近现代小说的教学解
读,以发挥小说作为教材文本对于学生发展的最大价值与意义。

(一)与课标对话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

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性与
纲领性文件。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课标的引领性作用,以课标为基点仔
细研读其中对于每个学段的小说教学的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据此才能找到解
读的立足点,正确把握近现代小说教材解读的总体方向。
此外,对于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而言,研读课标不仅仅要关注本学段的指


潘庆玉.课文解读应注意的问题[J].山东教育,2013: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52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导要求,还应掌握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相应纲领,充分发挥好初中语文近现
代小说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课标对于第三学段(5--6 年级)提出:“阅读
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

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直至此时,叙事性作品的
教学要求仅停留在“了解”这一基础层面。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包括
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小说与戏剧”是选修课的五个系列之一,对此
课标建议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
鉴赏水平。”②由此可见,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要求相较于初中而言,无论是体
验的深广度,还是应用性、审美性等,都大大增强。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
在进行近现代小说教学时,应首先抓住课标关于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与建议,
做到有的放矢,实现不同学段近现代小说教学的顺利衔接。

(二)与教材编者对话

教材是编者根据一定的选文标准,将精挑细选出的优秀文学作品按照科学
的理念编排而成的教学文本,因此,教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进行具体的教
材解读时,作为教师应脚踏实地力求通读本学段的全套教材,宏观把握其内在
联系和逻辑关系,为本阶段的小说教学选择一个恰当的教学点,力求实现教学
内容的前后衔接,承上启下。其次,单元提示与课后习题也不容忽视。如本单
元提示中:要在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着重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了解刻画人物性格的多种艺术手法。“便以寥寥数语为教师掌握本单元的核心
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参考,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部分则为实施
教学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对师生双方把握本单元学习都具有引领性的启示

作用。”
同样,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教材文本也是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近现代小说
教学时应仔细研读的参考资料。首先,整个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更多的
并非实际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以儿童文学为主,主题较浅近、单一、明朗,人
物形象多以正面为主且多儿童形象,塑造人物时也多用外貌、动作描写,鲜少
涉及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相对于小学阶段,无论是主题内涵的深刻性、人
物形象的复杂性、叙事手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等方面,初中阶段所入选的小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1.

叶穗.高中语文小说教材解读策略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119.

53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文本都有了很大的拓展,它是在小学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深化,更有利于发展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同时也强调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与独立思考
能力的培养。而高中阶段教材中所选的近现代小说文本无论是思想性还是审美
性等等则更胜一筹。因此,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思维的敏锐性与深刻性
等方面都不可或缺,语文教师应充分做好本阶段的近现代小说教材解读,务必
做到在小学基础上深化,为高中升华而奠基。
总之,对于初中近现代小说的文本解读,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两个环节,
即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解读与作为教材文本的教学解读,二者缺一不可。力求
将文学解读者角色与教学解读者角色扮演到最好,并将二者的解读成果恰当衔
接、整合,从而为教学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也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供有力保证。

第二节 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思考

在前一章节中,笔者针对余映潮、黄厚江、肖培东三位老师所执教的《孔
乙己》课例进行了比较全面详实的比较分析,从中不难得出,无论是教学内容
的选取,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形式,都能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本节将结合所得启示,由此出发,就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确定以及如
何实施教学活动提出一些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一、恰当取舍,选取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除了被拧干的‘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
方面,事实上就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①这句话十分透彻地反映了我国中学
语文小说教学内容的现状与困境。虽然自新课改以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或
研究者都意识到应将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从“怎么教”转向“教什么”,但就
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而言,或长期按照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模式化安
排内容,或忽视小说文体特征,教学内容与散文无太大区别,或主题解读按套
路进行等等,不如意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教学内容如何恰当取舍与确


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54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立,仍应是值得学界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探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初中语
文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小说的文本体式与学生学情基础应作为
主要参考因素,下面将就此二者进行具体阐述。

(一)依据文本体式,选取教学内容

围绕“小说三要素”进行的“套路式”小说教学,是一种用共性代替个性
的教学,这种教学陋习使得本应丰富多彩的小说课堂变成了对三要素的一步步
“解剖”,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也必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重点突出、
因材施教地选取教学内容,对于提升初中近现代小说的教学效果而言至关重要。
王荣生教授在论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取时就曾明确提出,要“依据
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这一观点对于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颇具指导意义。
正如王教授所说:“阅读诗歌、戏剧、小说,有不同的方法;阅读古典小说、
现代小说,也有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阅读都要运用适合于这种文本体

式的阅读方法。” 可见,即使是小说这一种文体,也不应只用“小说三要素”
这种固定的、几乎僵化的方法去选取教学内容。虽然三要素是小说这种文本体
式所基本具备的内容,但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选取应该是基于文本解读的基
础上,探寻这一具体文本在大的小说文本体式下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就当前初
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定的近现代小说而言,文本的注重点主要可划分为人物形象
塑造、情节描写、环境描写三类,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每一具体文本的注
重点,从而确定出符合文本个性的适宜的教学内容。
1、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主
此类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任务,情节的安排与环境的设置都是为了
彰显人物个性、传达人物内心感受而服务,因此,把握人物形象是这一类型小
说的教学难点,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也应侧重于引导学生领会人物性格特点,
从而全面理解人物形象。
由前文的分析可得,三位老师对于《孔乙己》一文的教学,则是充分抓住
了这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小说特征,因此确定的教学内容都紧扣住孔乙己
这一人物形象,且主要都运用到了把握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如余映潮老师对于
“伤痕”一词的着重品析,以及对重点段落的探讨,黄厚江老师对于“敲”、
“罩”、“排”、“摸”等关乎孔乙己双手的重点动词的推敲,还有肖培东老


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33.

55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师对于“一”和“都”、“新”与“又”等细微之词的亦品亦读,学生对于人
物形象的理解的确也在这些字词句的品析之中进一步深入,由此通向作品主旨
的体味。
诚然,在初中近现代小说作品中,作者往往会通过大量关键性字词或句子
来表现人物心理或凸显人物性格,以为刻画丰满的人物形象助一臂之力。除此
以外,人物的话语更是人物性格与内心活动的直观体现。王荣生教授有言:“小
说中的言语,除了叙述人的叙述,便是人物的话语(对话、独白以及心理活动),
可以说,对话语言,是小说的半壁江山,是小说艺术的驰骋场所。”①因此,对
于刻画人物关键字词句的品析、人物关键性话语的品析等都应成为这一类型小
说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变色龙》中课文结尾之处:“‘我早晚要收
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语
言和动作都活现了一个胆小怕事、趋炎附势而又无能多变的“变色龙”形象,
极具讽刺性,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可将此类人物话语等作为
重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句细细咂摸,由小见大,于
“无疑”之处生疑,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细致地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为更
全面地把握人物形象奠基。
2、以环境描写为主
环境作为传统的小说三要素之一,往往是作者精心润色以为人物形象的刻
画、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服务。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环境描写为主的小说
较少,比较突出的则是孙犁的《芦花荡》,之所以被誉为“诗意小说”,是因
为此篇小说最大的亮点则是优美的语言,所以,对于相关语言文字的鉴赏无疑
应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
《芦花荡》这篇小说虽以战争为话题,但阅读时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没
有传统战争小说中硝烟漫漫、炮声隆隆甚至血雨腥风的场面,取而代之的一种
由芦花荡优美静谧的自然风光和信步芦花荡的自在悠然所带来的审美感受,其
主要得益于小说中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
来的样子”,“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等。寥寥数语便展现
了淀水的晶莹明澈,多么通透而又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景。可是,因为到处有炮
楼林立,到处有监视与封锁,所以,白天里这无比美丽的地方却是死寂一片,
就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33.

56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动和唱歌的声音”。但即便如此,“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
是天上。”字里行间,不仅流露出作者的复杂情感,更有力地烘托出白洋淀人
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依然顽强的生命姿态。
正因有如此生动且丰富的环境描写,选取相关的描写语言作为教学内容进
行品析更显得重要。因此在教学这篇小说时,富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不仅会注重
品析,还会善于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教学方式,或教师范读,或指导学生自读,
来努力创设这一幅幅令人如痴如醉的动人画面,让琅琅书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
特定氛围当中,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渐渐体会作者丰富波动的情感表达,以更深
入地理解作品主题。
3、以情节描写为主
高尔基论及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

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主
要是不同人物形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般分为发生、发展、高潮、结尾四个环
节,因此此类小说最突出的特征则是这一曲折完整的过程的呈现,情节的分析
与把握理应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
《我的叔叔于勒》则是这一类型小说的典型代表,仔细研读会发现,这篇
小说并不以“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取胜,而是以一波三折的情节见长:于
勒的败家无能与“我”家人对他的憎恶;于勒到美洲赚钱后寄信回家与“我”
家人对他的态度的“转变”(这是重点);在船上遇到穷困潦倒的于勒与“我”
家人对他的态度的再次转变。作者让于勒三次转换着身份,菲利普夫妇对于勒
的态度也随之前后迥异。这些转变意味深长,小说的主题、结构与艺术手法等
都在扣人心弦的情节转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诠释与体现。因此,诸如此类以情
节的逆转反复取胜的小说,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应将关注点主要放在“情
节”上,带领学生欣赏情节的波澜起伏,从中领会作品的艺术手法。而不应像
很多教师一样仍然将把握人物形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致使顾此失彼把握不住
文本的核心价值。
当然,以上所列举仅以近现代小说文本的注重点为基本维度作为教学内容
的参考,除此之外关于小说本身文本体式的分类还有其他维度。总之,无论是
哪种体式或类型的文本,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切忌面面俱到,否则难免会造成
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内容不恰当,泛泛而论而失之过于面宽。教师应准确把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8.

57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握住具体小说文本在体式共性中隐藏的个性,针对该小说的文本特征灵活取舍
教学内容,以充分发挥文本的核心价值。据此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注重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领会每类小说的个性魅力,从中攫取
出真正有效的小说学习方法与学习体验。

(二)依据学生学情,选取教学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情为基础,能够使语文教师据此科学地确定教学
起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学情也是确定小说教学内容是所必须参考
的重要因素。立足于本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学识基础等去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避免做无用功。
1、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随着青春期的逐渐到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状况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
化: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日益成熟,初中阶段的学生情感日益泛化,情感需
求日益增多,遂日益关心起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
和认同感也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又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与影响;另一
方面,本阶段学生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与分析能力虽在不断提高,抽象逻辑能力
也在逐步发展,但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片面性。因此,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总
体上呈现半成熟与半幼稚的矛盾状态,情绪情感体验也趋于复杂化。据此,教
师在确定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时,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尽可能最
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小说学习中感受到作品所包含的多元、复杂的思想与情感,
进而一步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初中生的学识基础
即使同为初中阶段,三个年级的学生所具备的学识基础也由于所处阶段不
同而有差异,因此,针对每个年级所选入的不同篇目的近现代小说,教师在确
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应基于学生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侧重。
七年级:侧重于养成小说的学习习惯。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阶段,真正
意义上的小说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极具首次接触的新鲜感与好奇感。因此,语
文教师首先应进行小说文体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小说这种文体的
基本特点,且能够将小说与其它文体区分开来。由于此阶段的学生理性分析能
力有限,因此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主要应侧重培养学生养成勾画、圈点的习
惯,并尝试在阅读、交流等活动中感悟小说语言的特点与魅力。

58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八年级:侧重于掌握小说的知识结构。本年级处于初中三年承上启下的学
段,因此具有衔接前后的关键作用。虽然本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
相较于前一阶段有了较大提升,但总体而言仍比较浅显,故还不能完成深入分
析、鉴赏小说的目标与任务等。因此,教师可在前一阶段的教学基础上更进一
步,注重使学生掌握小说文体的知识结构,并尝试引导学生初步向鉴赏小说层
面过渡,以为下一阶段的小说教学任务做好铺垫工作。
九年级:侧重于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前两年的学习与铺垫,九年级的学生
已初步具备了小说学习的基础,也基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鉴赏小
说文本,但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本阶段学生的小说学习心态有可能趋于功利
化,因此鉴赏方式也有可能受到教参等资料的模式化影响,个性化的鉴赏意识
整体较低。基于此,语文教师在确定本阶段的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时,应注重
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与水平,以为顺利衔接高中阶段做好准备,更为高中
阶段的小说审美教学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个需要考虑多重因素的复
杂过程,无论是小说的文本体式,还是本阶段学生的学情状况,都是需要参考
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还有课程标准、教材等因素。教师在选取、确立教学内
容时切不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本阶段学
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在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所编选的近现
代小说的选文类型,全面、系统地对小说文本的内容加以“沿用”或“重构”,
进而确立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顺利、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老先生在其脚踏实地的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理念,有力冲击了
以往唯书是从、唯师是从的传统语文课堂。正如课标所言:“阅读中的对话和

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的引导与点拨必不可少,但无论采取何种方
式组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切不可越俎代庖,要
以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而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

59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接受美学的开创者 H·R·姚斯曾对读者与作品的关系给出这样精辟的论述: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独立自在的、对每个时代每一位读者都提供同样图景的
客体。它并不是一座独白式地宣告其超时代性质的纪念碑,而更像是一本管弦
乐谱,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并将作品文本从语词材料中解放出来,

赋予它以现实的存在。” 换而言之,正是由于读者自发参与其中,作品所隐含
的各种潜在意义才能够不断被揭示于众。此外,建构主义也强调阅读是读者主
动对作品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要突出阅读者作为“个体”的重要性。正因如
此,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具备“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为”的重要意识,应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
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

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加之教师适时的引导,从而逐步拓展学生的阅读思
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在三位老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始终处于受尊
重的状态,即使由于学识水平或生活阅历所限,学生的感受或体验一时未能到
位,三位老师也始终保持着耐心,静待学生在细品慢饮中取得点滴进步。例如,
余映潮老师在设置第一个话题——品析“伤痕”一词的表达作用,留给学生约
四分钟的思考时间:
“师: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你的欣赏。
生 1:我认为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为后文做铺垫,因为后文写到了‘你
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还有孔乙己去人家偷东西,所以这个伤痕应该是被打
出来的;第二种作用我认为是暗示了当时所处封建社会的黑暗,像孔乙己这类
人所受到的迫害,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
师:好,说得非常有意思,既是表达了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而且也为后

文做铺垫,这个见解还是很深刻的。好,请继续表达你们的欣赏,请你来。”
在这个片段中,“各抒己见”一词便表明了余老师的态度,即充分尊重学
生的不同观点,且针对学生的发言,余老师也认真进行点评与肯定,紧接着让
下一位学生“继续表达你们的欣赏”,这样的尊重之姿态无疑会给予学生更大

[德]H·R·姚斯 著.周宁、金元浦 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60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的参与勇气与自信,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言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黄厚江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设置了多次让学生进行想象创作的活动,
这就自然会生发出更加丰富的个性化解读。例如,在让学生描绘出假如看到孔
乙己去世的场景时,有位学生写到:
“生:孔乙己歪倒在墙角,两条腿不规则地伸在地上,两只手都失去了原
来的样子,简直不能称作是手了。
师:‘两条腿不规则地伸在地上’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换用描述性的
语言吗?
生:两条腿散了架似的瘫软在地上,两只手也像是折断的树枝,无力地垂
了下来。
师:嗯,这就明显好多了!”①
对于学生一开始略显僵硬的表述,黄老师并没有急着打断或者否定,而是
运用了设问的方法去引导,甚至略带商量的语气,以引起学生对于表述不当的
思考,在黄老师的细心指引下,学生的语言能力被激发,快速发掘出描述性的
语言对原先的语句进行了改写和润色,也取得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拥有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权利。就初中
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而言,教师应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解读人物形
象、小说主旨等等,而不应用“标准答案”的套路压制甚至是否定学生的个性
化解读,正如我国学者慕君所倡导的“探究性对话”指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必须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应力求促进学生思考,发出自己的声音。”②
当然,虽然强调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但这并不等于对其放任自
流。如果发现学生出现明显偏离文本的解读,教师便应充分发挥主导性,予以
及时纠正。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创造性思维,深入文本之中探求精髓,不求所
谓“标准答案”,而是实实在在地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尊重动态生成,及时把握生成资源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于“依据知识的逻辑结构预设来

引导学生探寻真知问题,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 自新课改以
来,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预设过强以致学生话语权长期丧失的状态,语文教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24.

慕君.探究性对话:课堂交流的结构追求[J].教育评论.2009(5):56.

靳玉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114.

61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育界极力提倡“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
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摒弃预设整个教学过程与寻求“标准答案”的错误
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尽量给学生以正面鼓励,且能
够及时把握住有价值的生成资源以为我所用。
三位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正因他们平等对话的姿态与静待学生成长
的耐心,课堂上随处可见精彩的动态生成,在此基础上加之教师的不断引导、
激励,使得学生的思维触角愈加发散并深入,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也在
其中得到提高。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

的经验。” 这种宝贵的教育经验在三位老师的课堂上随处可见。当然,与此同
时,面对学生的动态生成,教师还应正确发挥自己作为“平等对话的首席”之
作用,避免盲目表扬、一味肯定,“而是要善于倾听并做到恰当‘插足’,因

为纠错也是一种尊重。” 在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课堂伊始便有这样一处非
常值得借鉴:
“师:再问,同学们记得孔乙己的家人吗?
生 3:不记得。
师:为什么?
生 3:因为孔乙己是孤儿。
师:孤儿?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孤儿呢?
生 3:小说里没有写到他的家人的情况。
师:没有写到,但我们也不能轻易就下“他是孤儿”这个结论,但有一点
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孤独的人。课文既没有提到孔乙己家里的情况,也没有人
去关注他家里的情况。”④
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脱口而出的“孤儿”看似是一个细微的无关痛痒之处,
却直接表现了学生“想当然”的文本理解方式,说明学生的思考方式不够严谨。
对此,肖老师并未急于否定,而是连用两个追问使得学生明白没有明确依据就
不能轻易下结论。而在评判之后,肖老师也并未就此停止,而是及时抓住学生
思维中的闪光点,转折而得出孔乙己是一个“孤独”的人的看法,将这个小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9.

蔡汀,王义高.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52.

肖培东.语文教学如何在尊重中凸显实效[J].中学语文教学,2012(3):74.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11.

62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的失误引入正途,用“孤独”一词将学生的思维触角引向更深处,无意之中有
深意。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被尊
重的需要,主要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两部分,而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欣
赏则是外部尊重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增强人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
我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
首先要建立起充分尊重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做好面对学生充满偶然性的
文本理解情况的准备,应尽量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
是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而存在,避免随意否定或批判学生即使有些偏差的个人
体验。此外,教师还应具备高度的教学机智,在面临学生复杂的动态生成时,
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的哪怕极微小的火花,并由此入手,将其化作衔接下一
个教学点的实时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向文本更深处
溯源的愿望。

(三)细节入手,注重“学有所获”

纵观三位老师的《孔乙己》课例会发现,对于这篇经典小说的教学,每位
老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切入点与探究点,且在教学过程中并未苛求知识点的面
面俱到,而是主要抓住某一个点设计教学活动,据此促进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
发展,真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教师在教学
时习惯于力求将选文所包含的所有知识点全部落实到位,但不料最终却屡屡出
现看似全面周到,学生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实则却是浅尝辄止并未透彻,
以致于教学下一篇同样体裁的课文时,教师又不得不重新教授这些知识,如此
境况周而复始,更多的却是徒劳。因此,在研究三位名师的课例后,如何让学
生在近现代小说教学中真正感到“学有所获”,更应值得我们反省与深思。
1、培养学生紧扣关键字词句品析小说的能力
海德格尔有言: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小说是用语言文字叙述故事的叙事艺
术,因此,小说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语言。郑桂华曾说到:“要使语文教学回

到语言,首先是语文教师自己要重视语言,要能看到课文里的语言现象。” 在
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


郑桂华.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58.

63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小说文本中某些字词句往往看似平常,实则却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无论是对
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氛围的营造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都具有不容忽视的
表现作用。
在前文的课例比较中已提到,三位老师对于孔乙己人物形象的教学,都运
用到了把握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尤其是在余映潮老师的教学中,关键字词句的
品析是其课例的一大亮点所在。由“伤痕”一词开启第一个话题,在学生愈加
深刻的理解中落实“伏笔”知识点的学习,紧接着,是对于第十一自然段中“妙
笔”的品析:
“师: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故事的细节进行品读、欣赏。请你来说
说,谢谢——
生 5:‘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极低’说明了孔乙己
当时很疲弱,‘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
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
欠十九个钱呢!这里就有鲜明的对比,在孔乙己这么悲惨的时刻,掌柜的第一
句话竟然是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而不是像‘你怎么了’这样问问他关心他。
师:嗯,分析得很好!特别是掌柜,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没有,而是只记得
欠钱的事,这一比,多么冷酷呀!好的,就像这样品析,请你来——
生 6:第十一段的第一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也预示着
后文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师:分析得太好了!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寒冷啊!
预示着孔乙己不行的结局就要到了。这位同学的欣赏能力很不错。好,请大家

继续。”
显而易见,正因有了前一个话题中“伤痕”品析的教学活动做铺垫,学生
在这个环节中的生成愈发精彩,懂得透过人物的语言来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
甚至能够抓住细节与侧面描写来深入体察作者的用意。通过占据了课堂三分之
二的时间的这两个语言品析活动,学生的发言越来越自信、流畅,且有理有据
愈见深刻。通过余映潮老师精心设计的这节《孔乙己》教学课堂,学生的字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f75d10102vk63.html.(余映潮《孔乙己》教学视频出处)

64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句品析意识无疑会有所增强,对于近现代小说语言的把握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本的鉴赏,最终要通过与语言的品悟和富有穿透

力的语感能力来完成。” 总之,正如《孔乙己》文末那让人不禁细细反思的“大
约”与“的确”所包含的无限深意,初中教材中所编选的近现代小说,遣词造
句无疑皆是深有讲究,值得细细考究。因此,引导学生紧扣这些关键字词句进
行推敲,是语文教师应该且必须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欣
赏能力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小说内蕴的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最注重的莫过于“吟
诵”,而这一优良的语文学习传统,却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日趋没落。直至今
日,“朗读”这一本该作为语文教学标志性“配备”而存在的学习方式却往往
难觅踪影。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在教学古诗文时象征性地读上几遍,还鲜
有专业性的朗读指导,而在教学现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类文本时,“朗读”
则极易被忽视,这不得不令人重新审视大多数教师的语文教学。正如课标所要
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注意品味

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而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朗读便是品味语言
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不仅仅是古诗文需要朗读,在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中,朗读同样应该
拥有一席之地。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倘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
么,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③初
中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必须注重朗读。将朗读运用到
初中小说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小说人物的喜怒哀乐,
欣赏小说环境塑造的意境之美,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在肖培东老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堂上,朗读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无论是孔乙己的独白,还是孔乙己与酒客的对话,抑或是酒客之间的对话,甚
至是一个细微的标点符号,肖老师都毫不吝啬时间地鼓励学生用心朗读:
“师:为什么发出这样一声‘哦!’的感叹?读书时同学们有想过这个问
题吗?


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5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59.

65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生:没有。
师:读书就要潜入到文字当中,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来,同学们,我们
一起来试试看,如果句号时怎么说,‘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哦。(平淡)
师:问号时,‘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哦?(疑问)
师:感叹号时,‘他打折了腿了。’
生(齐):哦!(吃惊)
师:对,声音还要延长一些。用这个感叹号能够包含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我觉得是对孔乙己打折了腿的惋惜之情。
师:是惋惜吗,你平时会用这样的方法表达惋惜吗?
生:我觉得这是在表示惊讶。
生:我觉得是在好奇被孔乙己被的整个过程。
生:我也觉得是急于听到整个故事。
师:对,很惊讶,同时又特别急切地想要知道这整个过程。因为它又将成
为他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和笑点。所以,他不是关心孔乙己的生死,而是猎
奇这段所谓的痛快淋漓的被打。来,用感叹号读出这种语气。‘他打折了腿了’
——

生(齐):哦!(感叹,惊讶的语气)”
即使面对的是学生平淡表达的一个标点符号,肖培东老师也能以极其敏锐
的眼光发现其中最合适的教学点,以点带篇,辅之以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依然
是推敲锤炼的品析,依然是此起彼伏的朗读,学生的语感意识渐渐被激活,对
人性的思考慢慢在深入,情感体悟也在潜滋暗长。在如此“浅显”的语言文字
训练中,深层的情感体验却渗透得恰到好处。正因如此,在一次又一次的多种
方式的朗读训练中,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把握、内涵主旨的理解都自然而然地
提升到更高层次,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也明显增强。
的确,这篇小说中还有多处人物话语值得用朗读的方式还原语境,如“窃
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展现了一个落魄的知识
分子,犯错被人嘲笑后却还理直气壮地维护着“读书人”的自尊的可笑又可悲
的形象;小说最后,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后在咸亨酒店的首次露面,面对众人的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221.

66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戏谑,这次他不再像以前一样极力争辩,而仅仅说了句“不要取笑!”,且“低
声说道,‘跌断,跌,跌……’”直到最后,依然想要维护着仅有的自尊,却
明显没有了底气,嘲笑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希望,以致最终绝望。从受到酒客们
一如既往的嘲笑奚落,到用低声与眼色恳求人们不要再提,再到从破衣袋里摸
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最后在人们的说笑声中坐着那双沾满泥土的手慢
慢离去的场景,没有任何高潮迭起的平淡叙述,却让人不禁心生阵阵酸楚与悲
凉。如果指导学生用心用情地去朗读,落魄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可笑又可悲,冷
眼旁观的酒客们寻他人苦痛以咀嚼作乐的丑陋嘴脸,甚至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
何愁不能自然涌入学生心中?
这些对话或者人物的独白如若能够引导学生尽力还原角色地用心朗读,必
然能够对充分理解人物心理产生明显效果。正如肖培东老师让学生一处又一处、
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训练,学生们到此处的朗读便自然而然声情并茂,令人动容,
朗读所达到的浸润效果也由此可见。
从事任何文学作品的鉴赏活动,“披文入情”是一个重要前提,如何“披
文入情”,这则需要鉴赏者具备良好的语言感受力,笔者认为,朗读便是提高
语言感受力的捷径之一。在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把朗读提
到它应有的位置,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人物性格,感受人物情感,体会作
品内蕴,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人物内心的声音,读出作品深处的声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说到:“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①任何教学都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具体的教学目标既是
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最终归宿所在。与此同时,学生又是整个学习活动的
主体,学生的进步发展与教学目标的接近与统一,归根到底是其自身不断努力
的结果,他们才是矛盾得以转化的内因和根本动力。因此,在初中近现代小说
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实质就在于语文教师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正如乌申斯基所
说,教师的工作“不是教,而是帮助学。”另一方面,重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
的主体地位,并不等同于将其绝对化,以致导致忽视文本、忽视教师等偏废现
象,而应在尊重学生拥有独立感受、理解作品的权利,尊重并支持学生的个性
发展的基础之上,合理发挥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
多重且平等的对话,在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以为

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6.

67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节 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由于本文所研究对象为三位教师所执教的公开课,笔者对于教学前后学生
的具体学识基础以及学习效果等情况无法完全得知,因此在此无法对其教学效
果作出全面的评价。但如若就三位老师的课堂实录而言,我们依然能够从前文
的课例分析比较中发现每位老师都为学生呈现了一堂实实在在的“好”课,这
样的“好”课至少也能为广大一线教师关于如何保证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产生
的思考提供几点具体的参考与借鉴。

一、尊重并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中长期面临着如此困
境:“本应个性丰富复杂的人接受统一僵死的标准答案和统一的知识技能教育,
从而变成批量生产的标准化人。”①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语文教师
开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总体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笔者以为,在初中近
现代小说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中,是否真正尊重并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衡量因素。
由于成长环境、生活阅历与经验等的差异,初中生在面对同一近现代小说
文本时的感受与体验皆因人而异,或深或浅暂且不论,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
师首先应认识到,无论学生的阅读体验程度如何,那都是值得珍视的原生阅读
感受,更是值得反思与利用的教学资源。以此为基础,从中寻找出合理性的思
想内核,尊重、鼓励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文本解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向文
本深处继续探寻,才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应有态度。
以三位老师执教《孔乙己》为例,纵观课例会发现,无论是学生的原初阅
读体验,还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理解,三位老师都以尊重为前提,给予
充分的肯定,也有适时的提醒与纠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做到了尊重学生的
个性化认知与独特感受。正因如此,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之下开始真正走
进文本之中,并尝试自主构建起文本与自身体验之间的联系,通过愈发积极的


王建峰.语文文本解读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师范大学,2010.

68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思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真实的理解与感受,这正是小说阅读内
化的重要过程,更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投射。

二、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

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鉴于小说文本
具有极大的解读空间,学生在理解并内化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师生、生生的多
方对话必不可少,而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则是对话得以进行的一方沃土。与
此同时,评价学生在小说学习中是否学有成效,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学生是否
具有小说学习的兴趣,以及是否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动力。因此,语文教
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以为学生充分发挥小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产
生富有见地的见解,在多重对话中深入透彻理解小说内容,提高小说学习能力
等等提供一个宽阔的舞台。
在执教《孔乙己》的过程之中,三位老师最大的共性便是尊重学生的主体
地位,充分保护学生的独立话语权。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没有高高在上的教
师威严,没有急于求成的“填鸭式”催促,多的是教师的耐心等待与鼓励倾听,
多的是学生愈来愈积极、流畅的发言与愈来愈深刻的理解,一切教学活动都是
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中缓缓展开。这样的三个《孔乙己》课堂,充分展
现了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也体现了三位名师作为一名优秀语
文教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有力地验证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对于增强初
中生小说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

三、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重要维
度,是新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上的根本体现,也是课堂有效教学得以落实的可
操作性基础,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促进
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根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69
第三章 《孔乙己》课例比较对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启示

新世纪以来,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的语文课程改革对于改变少、慢、差、
费的传统语文教学境况的成效不容忽视,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
题。比如,在课改过程中,为了一改以往只注重语文教学“工具性”的品词析
句、割裂文本之状,许许多多的语文课过犹不及地开始偏向“人文性”的极端,
浮躁之气、噱头之秀、炒作之风愈盛,许多教改课尤其是公开课上,“充斥着
‘鸡汤叙事’、‘道德箴言’、‘政治术语’、‘励志大话’、‘媚世套话’、
‘虚情假话’、‘阿谀宫话’、‘正确废话’和‘舞台腔调’等令人眼花缭乱
的非语文因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真我缺席,教学真谛变质,语文真知退

场,根本地异化了语文教学常态。” 因此,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优质的
语文课堂应是三维目标的兼容并包、有机融合,正如三位老师所执教的《孔乙
己》,其中既有对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学习方法的教授,亦包含对
作者作品思想感情、主题内蕴的理解与内化,缺一不可更不可偏废。只有关注
并推进学生达成学习小说的三维目标,才可真正提升学生的小说学习能力,促
进小说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黄伟.语文教学专业性初议[J].教育视界,2017(1):8.

70
结 语

结 语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教学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探讨的
话题。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名师课例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学习、借
鉴与反思意义甚大。以三位语文名师所执教的《孔乙己》课例为基本落脚点,
以探寻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主要方向是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比
较分析三位特级教师课例的共性与个性,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比较三节课的优劣,
而是以充分吸收和借鉴三位优秀教师课例的精华为初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
出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的有益启示,以期能够为自身即将到来的语文教学工作
以及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些许指导。
但是,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学策略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由于个人能力与
资源有限,研究终究不能涵盖所有,且存在着许多疏漏与不尽如人意之处,还
有待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进一步探讨与深化,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和指正。在
此,笔者亦希望能借助此论题的研究和探索,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专家、学
者以及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者共同参与其中,共同关注初中语文近现代小说教学
的有效性教学。
总之,在初中近现代小说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
不同阶段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以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的不同角度审视小说文
本进而进行文本解读,据此制定出合理、适宜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理性选取
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而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在尽量丰富且踏实有效的
教学活动开展中,循序渐进地逐步落实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乐、
学有所获,最大程度地发挥近现代小说对于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提升人文
素养的双重作用,由此打造师生和谐共生的脚踏实地、高效优质的近现代小说
课堂。

7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学位论文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肖培东语文课例品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 郑桂华.语文教学的反思与建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 鲁迅.呐喊[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9] 于漪.语文教师如何成长[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10] 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12]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13] 钱梦龙.钱梦龙教学经验选[M].上海:上海教育学院,1982.
[14] 钱梦龙.语文讲读课基本式浅探——钱梦龙教学经验选[M].上海:上海教育学院,1982.
[15]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6] 靳玉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17]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 孙绍振.批评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19] 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0] 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21] 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22]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课本鲁迅小说汇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23]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4] 吴非.不跪着教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5] 潘新和.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6] [美]多尔 著,王红宇 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7] 谭君强.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8] 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9] 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0] [美]詹姆斯·费伦 著,陈永国 译.作为修辞的叙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32]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3] 余映潮.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 40 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72
参考文献

[34] 余映潮.致语文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5] 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80 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36] 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37] 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4.
[38] 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9] 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0] 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41] 陈丹.《孔乙己》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2] 张敏.《孔乙己》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2015.
[43] 鄢淑云.余映潮语文教育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4] 李扬.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模式及对语文教育改革指导意义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5] 杨天和.叙述学中学小说内容的构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
[46] 李佳妮.黄厚江本色语文课堂教学思想研究[D].渤海大学,2015.
[47] 王成.以学生为立场的黄厚江本色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
[48] 吴蕊.“坚守本色语文,追求和谐之境”——黄厚江语文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49] 吴芳.预设与生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辩证法[D].湖南师范大学,2012.
[50] 刘晓晓.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浅谈[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二、期刊文章

[1] 郑涛.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听余映潮老师讲《孔乙己》[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版),2013(4):91-92.
[2] 唐伶俐.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比较黄厚江、余映潮关于《孔乙己》主问题教学[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7):60-61.
[3] 施 列 彬 . 最 是 那 一 低 头 的 温 柔 — — 黄 厚 江 《 孔 乙 己 》 教 学 片 段 赏 析 [J]. 江 西 教
育,2013(32):39-40.
[4] 岳 学 贤 . 于 平 常 处 见 真 功 夫 — — 听 黄 厚 江 老 师 执 教 《 孔 乙 己 》 有 感 [J]. 语 文 建
设,2014(31):32-34.
[5] 张 盘 英 . 巧 “ 抓 手 ” , 活 课 堂 — — 听 黄 厚 江 老 师 《 孔 乙 己 》 观 摩 课 有 感 [J]. 考 试 周
刊,2012(43):34-36.
[6] 汪 为 洪 . 平 实 朴 实 见 巧 思 — — 赏 析 黄 厚 江 老 师 一 堂 课 的 教 学 艺 术 [J]. 语 文 教 学 之
友,2010(12):25-26.
[7] 王 荣 生 . 当 前 阅 读 教 学 的 问 题 在 哪 里 — — 广 西 观 课 印 象 及 讨 论 [J]. 语 文 学
习,2012(3):12-17.
[8] 陈成龙.由课释理:真语文名师的教学智慧[J].语文建设,2015(2):18-20.
[9] 刘 兆 刚 . 课 堂 诸 元 素 交 融 的 哲 学 思 考 — — 以 肖 培 东 《 孔 乙 己 》 课 例 为 例 [J]. 语 文 建
设,2015(3):18-20.
[10] 贾龙弟.小说教学要抓好对话细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6(1):36-39.
[11] 肖培东.三“记”之间——《孔乙己》教学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5(2):5-9.

73
参考文献

[12] 姜伟.小说教学:以思维品质为突破口——品读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J].教育研究与评
论,2015(4):65-68.
[13] 贾 龙 弟 .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 — 肖 培 东 “ 标 点 细 读 ” 教 学 片 段 赏 析 [J]. 江 西 教
育,2015(9):28-29.
[14] 肖培东.语文教学如何在尊重中凸显实效[J].中学语文教学,2012(3):72-75.
[15] 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3(9):31-36.
[16] 申丹.选择性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与潜藏文本[J].外国文学,2005(6):56-62.
[17] 何竹根.初中语文小说文体知识点[J].新作文,2008(20):23-24.
[18] 张秀茹.浅谈小说教学策略实施[J].吉林教育,2009(30):99-101.
[19] 谢代优.初中小说教学策略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7):46-47.
[20] 倪文尖,朱羽.重塑小说观 建构新图式[J].语文学习,2005(3):15-18.
[21] 吴含荃.泛语文 反文学 主题解读 面面俱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9):50-51.
[22] 李 卫 东 . 今 天 怎 样 教 小 说 — — 基 于 “ 学 科 教 学 知 识 ” 的 视 角 [J]. 语 文 教 学 通
讯,2010(6):7-12.
[23] 禇树荣.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J].中学语文教学,2011(2):4-11.
[24] 许向宏.初中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J].中学语文,2012(24):51-52.
[25] 陈隆升.小说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2(5):29-36.
[26] 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中学语文教与学,2010(3):27-31.
[27] 黄厚江.本色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2(5):17-18.
[28] 黄厚江.把语文上成语文课[J].语文建设,2013(13):4-7.
[29] 肖培东.小说,往“小”里去说[J].语文学习,2016(4):28-30.
[30] 肖 培 东 . 残 喘 在 “ 忘 ” 与 “ 记 ” 之 间 的 苦 — — 我 教 《 孔 乙 己 》 [J]. 语 文 教 学 通
讯,2016(1):32-35.

三、外文文献

[1] Wayne C,Booth.The Rhetoric of Fi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2] Meir Sternberg.Expositional Modes and Temoral Ordering in Fiction[M].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3] Nika Fludernik.“Natural Narratology and Cognitive Parameters”in
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M].Stanford:CSLI,2003.
[4] JENNIFER MERRIMAN BAUSMITH,CAROL BARRY.Revisiting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to increase college readiness:The importance of pedagogical knowledge[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11(4):175-178.
[5] LONG RICHARD.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released:What comes next?[J].Reading
Today,2012(6):26—28.
[6] Vera Nunning.“Unreliable Narr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Variability
of Values and Norms:The Vicar of Wakefield as a Test Case of a Cultural—Historical
Narratology.”[J].Style,2004(7):236—252.

74
附录 A

附录 A

余映潮《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15 年 3 月 27 日
授课地点:深圳南山区
参与活动:南山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之专家示范引领活动

师:这节课是文学作品欣赏课,小说阅读欣赏课,我们先要了解《孔乙己》
这篇小说的背景知识,大家要学会用摘取关键词的方法做好课中学习笔记。
(PPT 显示:《孔乙己》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故事发生的时间
是在清朝末年。小说主要利用孔乙己这个旧知识分子的形象来表现当时底层的
读书人的命运。意在“表现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师:最后一句话则是我们欣赏《孔乙己》的一个基本角度;《孔乙己》的
叙事特点,四个字:儿童视角。这是小说的故事的技法。那么什么叫“儿童视
角”呢?就是从儿童的观察出发来写故事、写人物。这篇小说中的小伙计就是
一个少年,通过他的眼睛来观察社会、来观察人物、来编织故事,这就叫“儿
童视角”。我把这四个字说出来,你们应该立刻想到《最后一课》,典型的儿
童视角,还会想到《社戏》,也是儿童视角,等到你们阅读《我的叔叔于勒》,
也能够感受到它的视角特点。所以,这四个字很重要。
(PPT 显示:运用“儿童视角”编织故事、塑造人物。小说以咸亨酒店小伙
计的口吻,讲述他眼中的孔乙己的凄惨遭遇。)
下面看“场景设置”。如果读小说连场景都弄不清楚,那就说明很缺乏阅
读能力。又增加了一个知识。
(PPT 显示:巧妙地进行“场景设置”,即“咸亨酒店”。孔乙己在这个场
景里“出场”、“退场”。)
那么现在考考大家,《最后一课》的场景设置在哪里?
生:教室。

75
附录 A

师:对,就是在我的教室。场景就是把所有任务的都集中,然后展开故事。
再考考大家,《社戏》的场景又是在哪里呢?
生:船上。
师:哎对,那一只大白船上。临死前的严监生呢?
生:屋子里。
师:对,一间屋里面,来展开故事情节。同学们这样读小说就比较内行了。
好,下面来看“看客”,这一段要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开始——
(生齐读 PPT:看客:鲁迅常常在悲剧主人公的周围,设置一群“无主名无
意识的杀人团”,构成一种社会环境和氛围,从而形成“看、被看”的叙述模
式。)
师:这篇小说里面的酒客,包括掌柜的,包括“我”,都是看客。这些看
客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面是没有名字没有意识的“杀人团”,但却有一种欺侮
人家、嘲笑人家的那种强大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们。但在有些文章当中,“看客”
也具有侧面烘托的作用。你们可能还没有学到《泥人张》吧,在《泥人张》里
面也有看客,他们就是为了烘托某种氛围。
(PPT 显示:鲁迅用孔乙己的故事对封建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命
运际遇进行了深刻的表现。)
师:等你们到了高中会学习到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祝福》,那是鲁迅
先生用他的笔墨塑造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惨形象,表现了最底
层妇女们的生活。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个特别的话题:品析一个句子。请大家看第四段中开
头描写孔乙己的这句话,然后请大家把“伤痕”这个词圈出来。下面大家的任
务是:
(PPT 显示:话题一:品析“伤痕”一词的重要表达作用)
下面给同学们三分钟的时间静读课文,结合全篇内容思考“伤痕”描写的
重要作用,开始自读、批注。
(学生自读课文,三分钟)
师:再给大家时间议一议,小组之间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约一分钟)
好了,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你的欣赏。
生 1:我认为有两种作用,第一种作用是为后文做铺垫,因为后文写到了“你
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还有孔乙己去人家偷东西,所以这个伤痕应该是被打

76
附录 A

出来的;第二种作用我认为是暗示了当时所处封建社会的黑暗,像孔乙己这类
人所受到的迫害,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
师:好,说得非常有意思,既是表达了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而且也为后
文做铺垫,这个见解还是很深刻的。好,请继续表达你们的欣赏,这位同学请
你来——
生 2:我很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他的伤痕可能是处在当时的
社会所受到的痛苦造成的。
师:嗯,那么这个伤痕是自己造成的呢还是其他人为的呢?很明显这里是
人为的,是别人打的对吧。“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皱纹”说明他已经很
老啦,“时常”又表现人们常常打他,所以这里很值得思考。好,请继续。你
来,谢谢——
生 3:我觉得第一点是从表面上写出他脸上的伤痕,从他偷东西表现出来的,
因为他常去偷东西就说明他很贫困,那个时候如果很贫困的话,也就说明封建
社会对于底层文化人的蔑视;第二点我觉得它暗示出来孔乙己悲惨的遭遇和坎
坷的命运。
师:嗯,说得很好。当然,孔乙己这个人呢,也有他自身的弱点,偷啊,
好喝懒做,偷就挨打。人们怎么打他呀?(生:吊着打)吊着打是后来的事,
我们先来看“伤痕”,大家要考虑到伤痕是在什么地方。(生:脸上)对,这
是非常关键的。孔乙己从来不承认偷啊,他说偷书是窃书,而且“窃书不能算
偷…”他到死都不承认自己偷东西,这样一个爱面子的人,人们就要破他的面
子,所以任何人打他都打他的脸,所以“时常夹些伤痕”是极有表现力的。因
此当他出现在酒店的时候人们就经常喊叫到——(生:“孔乙己,你脸上又添
上新伤疤了!”)对,又添新伤疤了!我读到这里会觉得很沉重,太有表现力
了!伤痕夹在皱纹间,打在脸上。人们对待一个弱者,对待一个小偷多残忍多
残忍!孔乙己从来不偷人家的钱,仅仅偷一些东西去卖一卖,换一点酒喝,但
是任何人都打他,什么何家,什么丁家。同学们思考一下,“何家”难道真的
姓“何”吗?不是的,任何一家都打他,只要他偷就都打他,所以“伤痕”一
词太有表现作用了。但是,刚才同学们对于“伤痕”一词在全文中的作用还没
有透彻地解释清楚,希望同学们再联系全文看看,深入思考一下“伤痕”有什
么作用。其实刚刚第一位同学所谈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那你能不能再深入一
些谈谈,你说它为后续的发展做铺垫——

77
附录 A

生 1:文章最后也写到了他被打折了腿,是用手爬到酒馆里去的,我认为这
也说明了,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如果考不上秀才,或者
说没有取得更高的功名的话,也会活得很卑微,甚至也会活不下去的,所以说
这种“伤痕”也说明了当时社会对于他这样的读书人的打击,这种打击造成了
这种伤痕。
师:好。这里就有一个关系到小说阅读的知识性的内容,两个字——伏笔,
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
(PPT:“伤痕”设置绝妙的伏笔。文中一切的“打”都照应着它。)
所以,鲁迅先生先用很淡的一句话“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然后才有了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才有了被吊着打,才有了最后双腿都
被打折了。由脸上打到身上打到腿上,故事情节不断地推进,都是因为首先暗
示了我们孔乙己是一定在常常挨打,这就是高妙的小说表达技巧。文中一切的
“打”都是由伤痕引起的,而一切又“打”都照应着伤痕,我们正是因为先看
到了“伤痕”二字,才觉得后文的打是很自然的。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个知识点
读一读吧——
(生读 PPT 显示的“伏笔”内容: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
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暗示。因此,可以
让读者在阅读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强烈的突兀或者疑惑之感。)
师:光这么说还不行,老师给你们举个例子。同学们读到《社戏》的时候,
孩子们都上了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才开始走。这里为什么把阿发点
出来呢?如果用“伏笔”的知识点来看,阿发拔后篙与后文有什么关联,就可
以知道“伏笔”的独特作用了。后文写了谁,怎么样?
生 4:后文偷豆子时,双喜和阿发是主要的人物,在前面先点明他们,这样
在后文提起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太突兀。
师:说得很好,这就叫“伏笔”。你们初步读到了它的作用,以后慢慢地
就会更加熟悉起来。
同学们,很多的学者在研究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说到,咸亨酒店的酒
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是致命的,但我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挨打”才是最残
酷的,孔乙己后来死去就是因为被打折了腿。表面是看客的嘲笑,暗线或者说
虚线是挨打。受到人们的嘲笑是死不了的,但挨打是会死掉的。“打”比“笑”
不知道要强到多少倍。

78
附录 A

(PPT 显示:“挨打”的描写是作者构思的重要着眼点,是《孔乙己》中一
条隐伏的线索。)
好,我们再来梳理一下:
(PPT 显示:从打“脸”写到“打折了腿”,对孔乙己命运的表现,“打”
更为凶险。)
师:吊着打呀,打折了腿呀,后来对被打之后的孔乙己的描写更让我们觉
得触目惊心。所以说,“伤痕”这个词在全文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了一
系列的“打”,通过“打”的描写表现了社会的残酷,表现了对苦人的凉薄。
这是一个难点,攻克了这个难点,那么我们在小说的阅读理解上就会有一丝提
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挨打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高妙的角度和铺垫技巧,下面
我们就进入下一个话题:
(PPT 展示:话题二:品析一个段落)
请大家把视线放到第十一段上面,孔乙己被打折了腿之后,最后离开这个
世界的情境描写。给大家的话题是:这一段的妙笔。可以说,这一段的每一个
细节都写得好,你们就盯住这一段,思考某一个细节或某一个句子,为什么写
得好。
(学生自读并思考,约三分钟。教师提醒:手上的笔要圈点、勾画。)
师: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故事的细节进行品读、欣赏。请你来说说,
谢谢——
生 5:“‘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极低”说明了孔
乙己当时很疲弱,“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
里就有鲜明的对比,在孔乙己这么悲惨的时刻,掌柜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还
欠十九个钱呢!”,而不是像“你怎么了”这样问问他关心他。
师:嗯,分析得很好!特别是掌柜,一丝一毫的同情都没有,而是只记得
欠钱的事,这一比,多么冷酷呀!好的,就像这样品析,请你来——
生 6:第十一段的第一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也预示着
后文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师:分析得太好了!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寒冷啊!
预示着孔乙己的不行的结局就要到了。这位同学的欣赏能力很不错。好,继续
——

79
附录 A

生 7:我看到的是倒数第二句,“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写出了他被打得很严重。
师:太让人觉得沉重了!而且同学们你们要注意到,“满手是泥”,孔乙
己的手是在干什么呢?对,这个时候他的手成了走路的工具,那是一双大手啊,
读过书的手,能写一笔好字的手,偷东西的手,挨打的手,最后终于成了走路
的工具。这一幅肖像,这一个情景,是不是带给我们很沉重的感觉。这一笔描
绘得太好了!
生 8:在掌柜取笑他偷东西的时候,“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这与他
之前的极力争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他之前被打只是受到肉体上的折磨,
现在他的创伤已经到心灵了,以致于心灵已经有些颓废。
师:嗯。他已经无力和别人争辩,也预示着他的噩运。你来——
生 9:“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还有“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
便用这手走来的。”我觉得这两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丁举人的横行霸道,也可
以看出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也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的凄惨,从而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罪恶。
师:嗯,很流畅的表达,滔滔不绝啊!那么,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跟前面
联系起来,孔乙己健康的时候是青白的脸色,而现在呢,是黑脸,就像鬼一样。
生 10:“穿一件破夹袄。”我认为这里与前文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
长衫的唯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旧社会的残酷,对孔乙己的迫
害。
师:对,这里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孔乙己的长衫到哪里去了呢?被打的
时候还能穿长衫吗?长衫的消失,夹袄的出现,也可以表现出孔乙己受到欺侮
的程度。我们还可以看到,孔乙己原来是满口之乎者也的,但在第十一段里面,
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了,而是有气无力地说,“温一碗酒”、“不要取笑”。
好的,还有要说的是吗?好,你来,谢谢——
生 11:“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从这里可
以看出,孔乙己身体上是很虚弱的,同时也能看出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
力气,他也可能觉得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是只能被欺压的。
(生笑)
师:这里是意识流的表达。(全场笑)好,最后一位同学请——
生 12:请大家看到第十一段后面的部分,“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

80
附录 A

掌柜都笑了。”前一句还说到孔乙己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的眼色,可这些人们还
越是在笑他,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弱者的一种冷漠无情和残忍。
师:看客,永远在笑。这个作品里面不变的就是看客的笑,这是一种社会
的氛围,来表现孔乙己的悲剧。所以说这一段写得很好啊!大家看一看:
(PPT 显示:好在环境的描写:中秋过后……也须穿上棉袄了。寥寥几笔,
既描述了深秋寒冷的天气,同时又渲染并且象征着孔乙己最后出场时的悲剧氛
围。)
如果说孔乙己很幸福、很快乐、很健康,那么这里可能是红日、是阳光,
但是这个时候却是一种悲剧的氛围。
(PPT 显示:好在“先闻其声”:“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对了门槛坐着。”
出场时先写人物的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极低”的。无疑凸显了孔乙己所受
到的严重摧残。)
(PPT 显示:好在传神的外貌形态的描写:他脸上黑而且瘦……“温一碗酒”。
从人物消瘦的脸,再到那可怜的身形,最写出人物的企盼。这是典型的“以形
写神”的笔法,仅用几笔勾勒,就表现出了孔乙己极其悲惨的遭遇。)
(PPT 显示:好在写了孔乙己的“走路”:他满手是泥……坐着用这手慢慢
走去了。)
这是一个精心构思并且有着丰富深意的特写镜头。在画外音的衬托下,人
物渐渐远去的慢镜头,它是孔乙己命运的深沉写照。
这一段话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读 PPT 显示:好在丰富的深暗色彩的词语运用。阴凉的“秋风”,“极
低”的声音,“黑而且瘦”的脸,破夹袄上的“破衣口袋”,“颓唐”的样子,
恳求的“眼神”,都在烘托着一种悲苦的气氛,预示着人物的不幸结局。)
师:有非常多的好在,有非常多的妙笔,继续读起来——
(PPT 显示:
好在作者一如既往地写了人们的嘲笑。
好在掌柜只记得他的钱。
好在孔乙己说了谎话。
好在孔乙己的长衫没有了。
好在孔乙己说的是大白话。
好在打折了腿照应着皱纹间的伤痕

81
附录 A

……好在与第 4 段的处处照应、对比。)
师:好,我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要你们来解决。有一个很难理解的地方
——
(PPT 显示:鲁迅先生只给孔乙己安排了“四文大钱”。)
为什么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的时候只给孔乙己四文大钱呢?这才是这篇小
说里最神秘最深奥的地方,也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笔。
(生思考)
师:好,有位同学表达观点,请——
生 13:第一段说一碗酒四文钱,第十一段写他身上只摸出买一碗酒的钱,
暗示着他身上没有多余的钱,没有生活的费用了,暗示了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和
结局。
师:这个观点就四文钱来讲是可以的,但是我问的是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给
他多安排些钱呢?来,请你说一下——
生 14:因为他想表明封建社会的残酷。(笑)
师:你说的是大话。(笑)再想一想,为什么只给他四文钱呢?
生 15:孔乙己在死之前呢,只想好好地喝一碗酒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
(笑)
师:那给八文钱不行吗?八文钱就是两碗酒啦!(笑)但是就只有四文钱。
你来——
生 16:之前提到孔乙己喝酒的时候是温两碗酒,还要一碟茴香豆,可是现
在他只有四文钱,只剩一碗酒的钱了,也买不到以前的茴香豆了。(笑)
师:这才是正确的解答,说得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笑)这个可怜的人
最后,临死之前的一碗酒是没有下酒菜的。你看。孔乙己有钱的时候买一碗茴
香豆,还会分给孩子们吃,但是这个人在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连一粒
下酒菜都没有。一个喝了一辈子酒的酒鬼,临终连一粒下酒菜都没有。鲁迅先
生常常用极端的笔法来表现孔乙己命运的悲苦。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祝
福》这篇小说写的是祥林嫂,一个最底层的妇女,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永远伴随
着死亡,她的第一任丈夫死了,第二任丈夫死了,按说他的命运已经够悲苦了,
但是她可爱的儿子阿毛也被狼吃了,最后她自己也死去了。《祝福》的故事其
实是死亡的故事,作者用极其极端的笔法表现了人物极其悲苦的命运。
同学们再看伏笔吧,《孔乙己》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了,四文大钱一碗酒,
一文铜钱一碟茴香豆,这就是伏笔,它让我们知道,这个一文钱在后续的故事

82
附录 A

里面都是很自然的出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这一文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表
现得多么的吝啬。好同学们,最后的悬念就是这篇小说留给我们的一个疑问:
(PPT 显示:孔乙己感觉到痛苦没有呢?他曾经向人们倾诉过吗?)
这就是一个永远的悬念了。
好吧,谢谢大家,下课!

83
附录 B

附录 B

《黄厚江》孔乙己课堂实录

授课时间:2009 年 4 月
授课地点:南京
参与活动:“全国第二届初中语文名师精品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孔乙己》。鲁迅先生曾在小说创作方面有
言,如果想用最省俭的方法来表现一个人物的特点,那么最好的方法便是注重
于人物眼睛的描写。同学们,你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有没有发现其中对孔乙己
眼睛的描写呢?
生:基本没有。
师:对,几乎没有,或者说至少没有进行重点描写。那么你们发现这篇小
说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描写孔乙己的?
生(齐):通过描写孔乙己的脸。
师:脸,那就是肖像描写,对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描写?
生 1:外貌穿着的描写,还有动作。
生 2:语言描写。
师:大家说得都有。那么大家还记得孔乙己说的话吗?能不能回忆起来?
生 3:君子固穷。
师:嗯。小说中对于孔乙己话语的描写很符合人物的形象和个性,而且还
很精彩。还有没有?
生 4:多乎哉,不多也。
师:没错。老师觉得还有一句也很有特点,那就是“窃书不为偷书”。这
些个性化的语言都很生动地体现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那么除了对孔乙己以
上角度的刻画,我的感受与刚刚有一位同学提到的很相似,我在读的时候感觉
作者别出心裁地在小说多处都描写到了孔乙己的“手”,你们发现了吗,是从
哪里开始的?
生:从第四自然段孔乙己开始。

84
附录 B

师:对,从孔乙己登场开始就写到了他的手。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找一找,
鲁迅先生在哪些地方写到了孔乙己的“手”。然后思考:从中可以看出人物什
么样的性格特点?
生 5:我找的是第七小节,“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
甲敲着柜台。”长指甲就可以看出很长时间没有修了,表现出他很懒而且不修
边幅。
师:嗯,找得很仔细,分析得也比较准确。其他还有吗?
生 6:第十一段“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说明他伤得真
的很严重。
师:对。还有没有呢?
生 7:还有后面的“坐着用这手走去了。”
师:嗯,用手走,两位同学都找到了这里,可见这里的描写很重要。还有
吗?
师:那孔乙己第一次出场的情境中是否有关于他手的描写呢?
(生沉默)
师:没有吗?看来黄老师要带着同学们一起来找了。大家想一想,第四自
然段中除了写肖像除了写语言,还写了什么?别人嘲笑他的时候他是怎么拿钱
的?
生 8:排出九文大钱。
师:对,所以这个“排”字肯定应作为重点分析。对吧?好,那除了这个
以外呢——
生 9:“摸”出四文大钱。
师:嗯。从以上同学们找到的这些字词,你觉得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生 10:样子,还有动作。
师:“样子”好像有点口语化。你能换一种类似的说法吗?
生 10:(思考)应该是模样。
师:比刚才稍微好一点。还有更好的吗?
生 10:外形。
师:对,外形,或者是形状。(板书:形状 动作)现在有外形(形状)描
写,还有动作描写,主要是以动作为主吧。下面同学们再找一找,主要写了哪
些动作呢?把关于动作的描写加圈,把你认为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加两个圈,

85
附录 B

特别重要的加三个圈。这些动作中,大家觉得哪一个最能突显人物的个性呢?
生 11:排。大家嘲笑他的时候,他用这个动作证明自己的清白。
师:嗯,理解得很到位。用这个动作表明他没有欠账。还能表示什么?
生 12:表示他没有偷钱。
师:对,用来缓解尴尬对吧。还有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敲”和“罩”。“敲”可以看出他得意甚至有些神气的
样子。可是,当孩子们找他要茴香豆时,他就慌张地用大手“罩”住了。这两
个动词的对比很鲜明,可以看出他自命清高、迂腐可笑的双重性格特点。
师:这位同学的思路非常好!将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分析比较,这样一来对
人物性格的把握就更加准确全面。除此之外,还有哪两个动词也可以这样来分
析?
生:‘排’和‘摸’。
师: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为这里有一个前后的变化与反差,由前面的‘排’到后面的‘摸’,
体现了自命清高到卑微的转变。
师:很好!体现了人物处境的前后对比。因为没钱,所以要“摸”。但是
又想跟别人炫耀自己有钱,所以用排。对不对?那么这两个动词联系起来运用
了什么描写手法呢?
生 13:对比。
师:嗯,对比。除了有钱没钱的对比,还有哪方面的对比?从性格的角度,
排,清高;摸,自卑。两者的对比让我们对于人物的个性特征了解得更加透彻。
对于展现其个性和性格来说,哪个动作最形象?
生 14:我觉得是“罩”,这个动作表现出他很吝啬,怕孩子们把豆吃光了
所以罩住。
师:嗯。这样的动作的确值得探究。那么我们再来想象,孔乙己的身上只
有吝啬的一面吗?大家能否看到他值得肯定的一些个性呢?他很有钱吗?
生(齐):没有。
师:对,他很穷,那他有没有给孩子豆啊?
生:给了。
师: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
生:主动的。

86
附录 B

师:对,是主动给的。所以从这里也可见,他也有善良的一面;给豆的同
时他又可以表现自己的学问,这又是他稚气的一面。所以呀,同学们要注意,
分析人物的性格不能太片面,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境和语境来解读。那么,假如
从展现人物命运的角度来观察,大家想想哪个动作最具有表现力。
生(齐):走。
师:好,说说理由。
生 15:人们都是用脚走,但现在他却只能用手。表现了他命运的悲惨。
师:很好。那他为什么用手走?对,被打折了。如果我们不用“走”,用
“爬”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不行。爬是手脚并用,爬的时候腰是弯曲的。(随手画了幅简笔画,
简洁而传神。众笑。)而孔乙己是挺直了腰用“手”走过来的,这也更突出了
他仍想保留自己仅有的尊严。这是一个畸形的动作,表现了一个畸形人物不幸
的命运,更影射出了一个畸形的社会。
下面让我们也试着跟随鲁迅先生一起来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同学们找一
找,如果让你来写,你觉得小说里哪些地方还适合加入手的外形或动作的描写?
我提一点要求:找一处,写一句。要能够凸显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并且契合当时
的环境。开始——
生 16:我找的是第七自然段,孔乙己想教小伙计写字。“他长长的指甲在
空中一划,却看到小伙计一脸不屑,他的手就那样僵在了空中,而后无力地垂
下来。”师:嗯,你想表现他个性的哪一方面?
生:很热心,同时又很惋惜。
师:很不错。继续——
生 17:我写的是孔乙己出场时,“别人笑他时,他涨红了脸,手指在桌上
不停地左右拨弄。”
师:这样的细节又体现出他怎样的心理呢?
生 17:为了掩饰。因为别人都在嘲笑他偷了书,所以他想借此来掩饰内心
的慌乱和羞愧。
师:不错。还有吗?
生 18:我补写的是最后一次到店喝酒时:“脸上黑而瘦,两手使劲地撑在
地上。

87
附录 B

师:为什么要撑呢?
生 18:他已经饿得无力了,却又碍于自尊心想要保住面子,所以就用手来
撑住身体。
师:很符合他的个性。科举制度迫害了他的身体,更迫害了他的心。即使
奄奄一息,却还依然用读书人的清高抵死硬撑着。还有其他补充的吗?
生 19:我也是写的最后一次:“他那沾满泥垢的手紧紧地抱着那只酒坛子。”
师:酒坛子,说说理由。
生 19:我是为了表现他嗜酒如命。
师:那小说里关于喝酒之前是怎么交代的?
生 19:温一碗酒。
师:对,孔乙己很穷,就算有也只有一碗酒的四文大钱,基本没有可能买
得起整坛子的酒。所以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千万不能脱离文本。
生 20:我写的是孔乙己最后递酒钱的时候,“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都干裂开来。”
师:为什么是干裂的呢?是劳作的吗?
生 20:不是,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他好吃懒做。我写它干裂是为了表现孔乙
己用手“走”得很辛苦,很可怜。
师:嗯好。刚才大家的想象与创作基本都很合理。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在
课下再进行补充。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小说最后一句话——
生(齐):“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师:看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了,这句话里的“大约”和“的确”两个词,一
个表示推测,一个又很确定,这是不是很矛盾呀?思考一下。
生 21:我觉得不矛盾。用“大约”是表示猜想,因为没有人看到他究竟有
没有死。用“的确”是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又被打折了腿,加上多重
不堪的境遇,活下去的可能微乎其微。再加上他已经很久没有露面,所以是必
然结果。
师:对,说得很好!这两个词语一前一后看似矛盾,实则更加深刻地凸显
了作品主旨。那么下面老师又想让大家进行创作了。既然孔乙己很有可能已经
离世,如果你亲眼看到了他死时的情景,你会怎样写?请你想象一下,写几句
话。语句不用很长,但必须写到孔乙己的“手”。
(生创作后发言)

88
附录 B

生 22:孔乙己斜靠在墙角,两只脚平伸着,两手撑在满是泥浆的地上,背
却还是直挺挺的。
师:嗯。为什么还有强调背是直挺挺的呢?
生 22:我想表现他直到死仍然不想放弃仅有的自尊心。
师:不错。还有吗?
生 23:他那一双手上布满了厚厚的灰黄的茧子。这样写是强调这是走路走
的。
生 24:孔乙己歪倒在墙角,两条腿不规则地伸在地上,两只手都失去了原
来的样子,简直不能称作是手了。
师:‘两条腿不规则地伸在地上’是什么样子呢?好像有点抽象对吧,我
们把他改成具体一点的描述怎么样?
生 24:两条腿散了架似的瘫软在地上,两只手也像是折断的树枝,无力地
垂了下来。
师:嗯,这样就形象多了!好,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描写得也很精彩。
黄老师在读到小说结尾的时候,眼前也自然而然浮现出了一副画面。“人们发
现他时,他已经在寒风中冻僵了,他的蜷曲的身子像一个大大的问号,又像一
个残缺的圆。两只手,一只手紧紧地攥着一只破碗,另一只手紧紧地攥着……”
这里我想请同学们帮我补充想象一下。根据你们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你们
觉得另一只手上攥着的是什么呢?
生 25:一文钱。
生 26:我觉得是一本破书。
师:哪一个更好呢?
生:一本破书。
师:为什么是书呢?你说说。
生 26:因为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他一生的遗憾就是“连半个秀才
也没有捞到”。所以我觉得他就算是生命最后一刻也不甘心,仍想葆有读书人
的尊严。
师:知音啊!我们来握个手吧。(众笑)
总之,这双手折射出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是什
么因素导致了孔乙己的悲剧。来,你来说一说。
生 27:我觉得是社会的不关心。

89
附录 B

师:的确是不关心。不过这个词的程度还不够,能换一个吗?
生 28:冷漠。
师:对啊,就是冷漠。孔乙己命运已经悲惨至此,但小说里的人们仍然在
从始至终地嘲笑他,多么冷漠无情。还有没有?
生 29:我觉得还有封建社会的黑暗。
师:这方面有很多。能不能具体说说看。
生 29:我觉得是科举制度对他的迫害。
师:嗯。那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生 30:我觉得他本身的惰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好吃懒做。
师:这个见解很新颖,大家同意吗?我也比较认同。他为什么不愿意劳动?
一种是懒,还有一种是什么?你们看他常说的一句话“窃书不能算偷……窃
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他骨子里很清高,认为万般只有读书高,
这也使得他不愿意劳动。大家想一想,他有没有办法避免这样的悲剧命运呢?
生 31:我觉得他本可以好好地以抄书为业,至少也能自食其力。
生 32:我觉得当受到别人的嘲笑时他也可以反省一下。因为如果他能够找
到别人嘲笑他的原因,应该就能改变,然后通过努力谋出一条真正的出路来。
师:嗯,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黄老师在读《孔乙己》时还想到一个人,
他也是一生热衷于科举,但直到七十二岁时,朝廷才补给他一个岁贡生。但就
算如此,他并没有因此终生郁郁不得志,而是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将搜集素
材,并且将这种切肤之痛诉诸笔端,创作出一本文学巨著,大家知道这本书吗?
生:《聊斋志异》。
师:对,他就是——蒲松龄。很好。他的经历就能够说明,人啊,梦想就
算破灭了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走出那个破灭的梦想。只要能坦然面对困
境并重拾信心往前走,人生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着也是本文能够给
我们带来的重要思考之一。
好,最后我们一起再回头想一想,鲁迅先生讲到写人物最好的便是写“眼
睛”,但本文虽然并没有重点写孔乙己的眼睛,却也写得很成功。所以,鲁迅
先生所说的“眼睛”并不全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是能体现人物特征的一种
重要媒介即可。在这篇小说里。孔乙己的“手”就是表现他性格的“眼睛”。
抓住这双“手”,就能够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好,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90
附录 C

附录 C

肖培东《孔乙己》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时间:2015 年 1 月 6 日
授课地点:江苏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
参与活动:“同题异构小说,多重对话经典”的初中语文对话式教学课堂
研讨会。
一“记”:内容感知——你们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生(齐):肖老师,生日快乐!
师:谢谢你们王老师记得我的生日,也谢谢你们记住了我的生日。老师在
快乐之余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记得孔乙己的生日吗?
生 1:不记得。因为文章中没有提到。
师:那孔乙己的名字你们记得吗?
生 2:也不记得。
师:为什么不记得?
生 2:因为文章里只提到了他的绰号,没有说到他的真实名字。
师: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 2:因为他姓孔……叫作孔乙己。
师:嗯对。可见这“乙己”并非他的真名。再问,同学们记得孔乙己的家
人吗?
生 3:不记得。他好像是孤儿。
师:孤儿?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孤儿呢?
生 3:小说里没有写到他的家人的情况。
师:老师觉得这个结论有些草率。文章既然没有写到,我们就不能轻易得
就得出他是孤儿。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一定是孤独的人。
(接下来,肖老师让学生用尽量精简的字或者词语来形容自己对于孔乙己
这个人物的最深的印象。也就是“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学生踊跃发言,“可
怜”、“守信”、“迂”、“骄傲”、“悲”、“落魄”、“贫穷”、“痛苦”
等等,并给出具体依据。)

91
附录 C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读书就要学会从隐性的词上去发现深层的意义。现
在,迂腐的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贫穷的孔乙己,落魄的孔乙己,痛苦的孔
乙己……通过同学们刚刚的思考和发言,孔乙己这个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挣扎的
小人物形象就愈发清晰了。

二“记”:重点研讨——小说中的其他人最能“记住”孔乙的又是什么呢?
师:刚刚同学们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孔乙己”的印象。下面我们再
来看看,文章中其他的人又最能记住孔乙己的什么呢?
(在这个环节中,肖老师由学生关于孔乙己的伤疤的发言点及时引导,带
领学生耐心品读酒店内的对话。“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对于学
生不够饱满的情感,肖老师予以一次次的引导与纠正。)
生 17:“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音有点低且平淡)
师:是这样的语气吗?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说,来你试试看。
生 18:“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声情并茂)
师:你读的声音为什么比他响?
生 18:因为是“叫道”。这里就是要表现人们对于的嘲笑,所以应该是高
声的嘲笑。
师:对,是“叫”道。所以这里的声音是要拉高拉长的……
(接下来,肖老师又因势利导,带着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第十自然段中酒
客与掌柜的对话,然后分析本段对话中的重点字词与语句特点所在。)
师:好,刚刚我们读了两次这段对话。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对这段对话的
描写有什么特点?你来说说看。
生 26:这里的问答对话是一连串的,没有间断。平时会写谁谁谁说,谁谁
谁又说这样。
师:对,某某说,某某说,这样写是吧。那你们思考一下,鲁迅先生在这
里为什么不把类似于“谁说,谁说”这样的词加进去呢?
生 27:不加进去就更表示他们对孔乙己的不关心,还有看笑话和看热闹的
不良心态。
师:你觉得这样表示毫不关心孔乙己的吗?
生 27:关心了,但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被打的情节,很好奇整个过程。
师:因为好奇所以说话就会比平时快一些,是吧?

92
附录 C

生 27:是的。要是把“谁说,谁说”这样的加进去,可能就会破坏这种好
奇和急于知道的感觉……
(对于“哦”字的品读,肖老师用改换标点符号的形式来指导学生潜入文
字当中,从而更加准确地品析其中的感情。另外,对于“许是死了”这一句后
面的句号,师生也共同分析探究。)
生 41:句号显得很冷淡,整个故事结束了,没什么可多说的了。
师:对,故事说完了。就此没有了下文。于是掌柜的接着算他的账,酒客
们也不再多谈。对于他们而言,孔乙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没人去关心他的
生死,没人去关心他的生命状态。这些酒客惦记的是他伤疤里的笑料、被打折
的腿里的故事。
(紧接着,对于文中掌柜的将“孔乙己”的名字记在粉板上、最后又取下
粉板的细节,还有店中小伙计对于孔乙己的评价与印象,学生都在肖老师的引
导下找出分析。最终理解“孔乙己只是粉板上的一个名字,一个符号,一个笑
料。但却不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三“记”:主题探究——这些人真的是“记住”孔乙己了吗?
师:由此可见,大人嘲笑他,连“我”这样一个小孩子也看不起他。这就
更让人觉得孔乙己的存在就像一个彻彻底底的悲剧。那么最后我想请大家思考
一下,你觉得这些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
(联系课文具体的内容如第九自然段,学生对于本问题的探究直指作品丰
富的主旨内涵。对于文中所塑造的“看客”形象,学生的理解也自然得到落实。)
生 62: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冷冷的看客。
生 63:他们的心灵冷漠,麻木,令人感到悲哀。
(师板书:在“忘”与“记”之间,写下“看”:忘——看——记)
师:对此,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国民,尤其是中国的国民,永远是戏
剧的看客。”还有一句:“无数个远方,无数的人们,都跟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同学们,《孔乙己》这个故事永远咀嚼不完,永远思考不尽。今天,是我的生
日,我本应该开心地笑。但当我带着你们走进孔乙己的世界,我却真的很想哭。
让我们一起怀念这个不幸的苦人,让我们怀着很沉痛的心情,一起来看看他最
后的背影。
生(齐):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

93
附录 C

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
手慢慢走去了。(缓慢、悲凉)
师:“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背影,让
它给这个社会留下一点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人。下课。

9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1] 叶 穗 . 高 中 语 文 小 说 教 材 解 读 策 略 探 析 [J]. 齐 齐 哈 尔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2017(2):119-121.
[2] 叶 穗 .“ 原 型批 评”视 域下 的《 边 城》内 蕴探 究 [J].宿 州学 院 学报 ,2017(3):65-67.
[3] 叶 穗 ,李 阳 .中 学语 文 阅读 教 学对 话 预设 策 略探 究--以 肖培 东《山 羊兹 拉 特 》为 例[J].
黔 南民 族 师范 学 院学 报,2017(3):72-75.
[4] 叶 穗 . 论 《 一 封 未 寄 的 情 书 》 的 “ 书 信 体 小 说 ” 文 体 特 征 [J]. 宿 州 学 院 学
报,2017(4):60-62.

95
致谢

致谢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转眼之间,伴随着毕业论文的答
辩工作,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将悄然落下帷幕。这三年,这一路,需要感谢的
人太多太多……
在这里,首先我想向我的导师匡锦副教授表达我衷心的感谢。犹记得初入
学时第一次见到匡老师,我便被她举手投足之间的优雅温婉所深深吸引。在深
入了解匡老师的研究方向后,我便毫不犹豫地想选择她作为我的导师,一番交
流之后,庆幸老师亦愿意收下我。三年以来,事实证明匡老师确是一位认真负
责的好导师。虽然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但定期的读书笔记检查与交流、各类教
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等,匡老师对我们的学业指导从不落下。在毕业论文撰
写的整个过程中,从最初的选题到最终的定稿,匡老师亦从不吝惜时间,始终
坚持着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对我们进行指导,耐心而又严谨地帮我们分析论文中
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总是从最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并及时给出最好的修改意见,
为我排疑解惑,一点一点地提高论文的总体质量与水平,令我受益匪浅。正是
得益于导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心指导,我的毕业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
三年以来,匡老师的工作态度与人格魅力深深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一点一滴地
取得进步。在此,学生再一次真诚感谢您对我的悉心关照与鼓励,感谢您给了
我考博深造的勇气和自信,谢谢您!
其次,感谢陪伴着我们成长的老师们,谭超老师、谭晓云老师、成巧云老
师、周丽蓉老师,还有文学院的其他老师们,感谢您们三年来的无私付出,用
渊博的学识与丰厚的学养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感谢您们的教导与陪
伴,不断提升着我们的专业水平与修养;感谢母校,感谢您赋予我们足够的力
量以追求更宽更广的人生舞台!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三年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中,无论是取得成绩
与荣誉,抑或是遭遇挫败与打击,他们总是坚定地站在我身边,或为我骄傲,
给予支持,或给我安慰,给予鼓励。三年里,独在异乡的我正是因为有了他们
始终的伴随,我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之中变得愈加坚强,愈加勇敢,愈加
成熟理智地面对生活。
感谢你们,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家人。因为有你们,我相信,在未
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会努力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时至今日,毕业论文顺利完成,当初的胆怯畏惧早
已在一次次磨练中烟消云散。的确,当我们在纯真地、坚韧地、勤恳地付出的
时候,生活也许正在悄悄安排着一个又一个惊喜等待着我们。回首过往,每一
种经历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成长。只要还在前行的道路上,就满是希望……

9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