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5


 -

■ ■

繁 奪




 & ,

V /

& .
纏 3
 _










^ M















\ , 







a 


学位论文独创 性声 明


本 人郑重 声 明 所提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本人在导 师指 导 下 进 行 的研


宂工 作 和 取得 的 研 宂 成 果 。
本 论文 中 除 引 文 外 ,
所有实 验 、 数 据和 有

关 材料均 是 真 实 的 。
本 论 文 中 除 引 文 和 致谢 的 内 容 外 ,
不包 含 其 他 人

或 其 它 机 构 己 经 发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其 他 同 志 对 本 研 宄 所 做 的


贡 献均 己在论 文中 作 了 声 明 并 表示 了 谢意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鮮

曰 期
> '
1 


学 位论 文 使 用 授权声 明


研 究 生 在 校 攻读 学 位期 间 论 文 工 作 的 知 识 产权 单 位 属 南 京 师 范

大学 。
学 校 有 权 保 存本 学 位 论 文 的 电 子 和 纸 质 文 档 , 可 以 借 阅 或上 网

公 布 本 学 位论 文 的 部 分 或 全 部 内 容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复 印 等 手 段 保 存
, 、 

汇 编 本 学 位论 文 学 校 可 以 向 国 家 有 关 机 关 或 机 构 送 交 论 文 的 电 子 和
。 

纸质 文 档 ,
允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 保 密 论文 在解密后 遵 守此 规定 

保 密 论 文注 释 :
本学 位 论 文 属 于 保密 论 文 ,
保密期限为 年 

学 位论 文作 雜 彳旨 导 獅餘

曰 期 曰 期
广方
以 別 


广
摘要

摘 

岭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属 于 植 物 文 学 与 文 化 研 宄 ,
是 对 古 代 岭 南 植物 意 象 和 题 材 的 专 题


然 环 境和 植 物资 源

研宄 。 前 两 章 是 通论 ,
首先 明 晰本 文所用 岭南 的范围 、 自 ; 其次 , 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发 展 历 程 进 行 个简 单 扼 要 的 梳 理 把它 分成四 个 时 期 即 萌 芽期 


, , 、

展期 、 繁荣 期和 新变 期 ,
在 梳 理过 程 中 重 点 把 握 它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 后 六 章 是对 荔 枝 、 槟榔 

榕树 、 木棉 、
茉莉 、 素 馨 和 朱 槿等 七 种 岭 南 特 色 植 物 的 个 案 研 究 ,
也 是论 文 的 主 体 部 分 

荔枝 章 主 要探 讨 了 如 下 问 题 首 先 是王逸 荔枝 赋 的 创 作 背景 其 次是 岭 南 荔 枝


, 《 》 ;

再 次 是 以 苏 轼 为 中 心 阐 述 荔枝 书 写 所 展 现 出 来 的
“ ”

与 讽荔 模 式 以 及唐 代 审 美 文 化 的 关 系 ; 

贬谪 心 态 ; 最 后 是 以 历 代荔 枝 谱录 和 荔 枝 词 为 主 要 材料 ,
分 析 了 从宋 至 清

直 争论 不休 的闽

粤荔 枝优劣 问 题 ,
指 出 这 种 话 语 权 的 争 夺 实 质 上 是 地 域 学 术文 化 的 较 量 

槟榔 章 则 以 嚼 食 文化 为 中 心 指 出 南 北 朝士 人 嚼 食槟 榔 之风 方 面 是 道 教徒 所 强


一 一

, ,

调 的槟 榔 药 用 价 值 另 方 面 则 是 嚼 食 槟榔 与 魏 晋 风度 的 合 拍 当 时 的 书 写 正 是 这 种 社 会现


, 。

象 的 反映 唐 宋 以 后随 着南 北 的统 士族 的 衰 落 江 南 地 区 的 士 人 之 间 己 不 再 流 行 嚼 食槟


。 , ,

榔 ,
故 而 槟 榔 书 写 带 着 强 烈 的 夷 夏 之 辨和 异 俗 体 验 

榕树 章 则 从贬 谪 的 视 野 选 取 三个 经 典 的 榕 树 意 象 探讨 榕 树 文 学 书 写 的 开 启 和 发


, ,

展 。 另 外 阐 述 了 榕 树 书 写 与 儒 道精 神 的 关 系 ,
认 为 榕 树 儒 道 化 的 观 照 方式 不 但 是 书 写 的 基 本

模式 , 而且 也 具 有 很强 的 文 化 史意 义 

木棉 章 主 要 论 述 了 木棉 书 写 与其 象 征 的 形 成 从 木棉 花 歌 南海 神 庙 的 木 棉 题 咏

。 、 

《 碧 嶂红 棉 图 》 及 其 题跋 切 入 , 主 要 论 证三 点 :
首 先 是 木 棉 英雄 形 象 的 塑 造 ,
其 次 是 南 花之

王地 位 的 奠定 ,
最 后 是 岭 南文 化 代 表 和 象 征 的 形 成 

茉莉 素馨 章 考述 了 茉 莉 素 馨 的 入 华 时 间 以 及 它 们 的 异 名 另 外 主 要 从 茉 莉 的 商 业 性

。 

素 馨 的 历 史性 出 发 ,
论 证它 们 与 文 学 书 写 的 关 系 ,
如 茉莉 书 写 中 独 有 的 乡 愁 想 象 、 南 汉 美人

素 馨 故事 的 层 层 累 积 ,
等等 

朱槿 章 通 过 梳 理 岭 南 植 物 朱 槿 花作 为 文 学 题 材和 文 学 意 象 的 流变 史 首 先厘 清 它 多


变 的 名 字 及其 与 文 学 的 关系 ,
其 次 是 汉 魏 六 朝 文 人 对它 的 审 美 发 现 以 及 歌咏 ,
最 后 在 唐 宋文

人 笔 下的 意蕴生成 。 朱 槿花 朝 开 暮 落 和 四 时 芳 菲 两大 特 点 构 成 巨 大 的 反 差 ,
并 因此 形 成极 大

的 文 学张力 

关 键词 : 岭 南植 物 ,
文 学书 写 ,
意 象研 究 ,
文学 文 化


A b st r a c 

A b s t r a c t

O n t he  l it e r a r y w r i ti n g o f p l an t s  i n L 
i n g n a n  i s  a  s o r t o f  l i t e r a r y a n d c u lt u r a l s t u d i e s o n

T h i c h a  T h e  f r s t t w o  c h a
pl an t s p a p e r c o n si s t s o f e gh p te r s p t e rs  a r e  a g e n e r n a l

s i t .

s u rv e
y w h i c h an al y z e s  t h e c o n c e p t  t h e  n at ur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p l a n t  r e s o u r c e s  o f


 ,

L n g n an  wh at 


i s m o re ,
 i

g i ve s
 a b r e f r e v e w fo r  th e l i te r ar
y wr i i n g o f p l a nt s n

t i 
 i

L n g n an  th at 
i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 fo u r  s ta
ge s ,
 n a me l
y ,  t h e p e r od  of  g e r m n a t i o n
i i


de v e o p m e n t  p r o s p e r
l ,
i t
y a n d  n e w c h a ng e b y th e h i s to r c a a n d c u l tu ra l  b a c k g r oun d i
l 

Th e  at e r s i x c h a t e rs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e v e n  c h a r ac t e r st i c an t s i n  L i n g na n w h o s e



p ,   i  p l

na m e i s l i
t c h i b e t a l  b a n y a n b o m b ax
, , , ,
j
a s m i n e  a n d h i b ,
i s c u s ,  a r e  t h e m ai n  p a r t o f  th e

pa p e r


T h e c h a pt e r  th r e e m a n y d i

i s cus s e s t h e  fo l l ow i n g p r o b l ems . F i rs t i s t h e c r e a ti o n

惹 枝 赋 b y Wan g  Y  王 逸
“ ”

ba c k g r o un d o f  l it c hi  Fu i . S e c o nd  i s  th e  r e l a t i o n sh i


be tw e e n L i n g n an l i tc h i a n d th e  w r i t i n g m o d e l s a t i r i z e d b
y i t o r th e  ae s t h e t i c  c u l t u r e i n

Ta n gD y n a s ty T h .
i r d i s t h e m e n t a l i t
y o f r e l e g a t i o n  s h o we d b y  S u  S h i 
 苏 拭 w ho  wa s a

“ 


h i w F i na y a na l e s o u r c e  o f L R e B o ok s
m aj or  ro l e o f ng y s i n g h e  r ch i
tc ri t i t t st e r 
g i

l i l l i

“ ”

惹 枝 谱a nd L i tc h  So n g

落枝 i 司 ,
it a r g u e s t h e  i s s u e t h a t wh i c h l it c h i i s  d e l i c i o u s

d e b a te d fr om S o n g

D y na s t
y to Q i ng

D y n as t y b y C a n to n e s e  a n d H o kk i e n  n fa ct  t h e

 ;

e s s e n c e o f 
t h i s c o n tr o v e r s y r e fl e c ts  a d i ffe r e n c e o f th e r e g i o na  l  a c a d em i c  cul t ur e 

Th e c h a p te r  fou r C o n c e nt r at n g on c h e w n g  b e t a c u i i l lt u r e ar u e s t he  fo l l ow i n g





g ,

pr ob l e m  F . i r s t  o n a c c o u nt  o f e m p h a s i z i n g

he  me d
t i c i n a l v al u e o f b e t a l  by 

Ta o i s t s a nd

me e t i n g  w i t h t he d e m e a n o r  o f  We i J n i
,  c he wi n g b e t al  w a s s op o p u l a r i n t h e N o r t h e r n

a n d S ou t h e r
n D y na s t ie s .  A t th a tt me  b e ta w r i , l i ti n g i s  ar e f l e c t i o no f  t h i s s o c i a l

t e r t h e  Tan g and  S o ng D y na s t i e s  w


p h e n o m e n o n A f . i t h th e  un i f i c a ti o n o f N o rt ha n d

So u th , 
t h e  de c l i n e  o f 
t h e a r i s to c r a c
y ,  s c ho l a rs i n J i an g n an  ar e a w a s  n o  l o n g e r c h e w n g

 i

b e tal . T h e r e fo r e  b e t a l  w r i t i ng  i s w i t h  a  st r o n g  Y Xi i a d i st i n c t o n  a n d d f fe r e nt
i 
 i

e x p e r e nce i 

T h e  c h a p t e r f v e s e i l e c t s t hr e e  i m a g e  o f  t he  b a ny a n  fr o m t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 o f e x il e 

e xp l o r i n g t he  o p e n n g a n d d e v e o p m e nt o f
i l l i te r ar
y w r i t i n g o f  he b a n y a n a nd t h e
t 
 ,

re l at i o n s hi p  b e tw ee n  b a ny an  wr i ti ng a nd  th e  s r i t  o f C o n fu c a n i s m  an d T a o i s m  Th e


pi i .

me t ho d to  t h n k b a n y an fr o m t h e p e r sp e c t v e  o f C o n fu c
i i  i an i s m a n d T ao i s m n o t  o n l y  i s

a  b as i c m o d e l o f  wr i ti n b u t a s oh a v e a p r o fo u n d n f u e n c e  an d  c u i l l t ur al  s gn fi c a n c e
i
 i
g

i n  t h e h i s t o ry o f b a n y an  

T h e c h a p te rs x  d i i s c u s s e sh o w B o m b a x b e c o m e  a s y m b o  o f L l i n g n a n an d  i
ts

c u l t u r e . F r o m  B o m b ax  S o n g ,
t h e  wr i t n g o f b o mb ax i n  fro nt o f
i   N an ha i te mp e  l
南海神


庙 碧 嶂 红 牛 帛 图 a n d
“ ”
t h e D r a w i n o f  B o m b a x n  G r e e n  M o un ta i n i t s  i ns c r i p t i o n s 


g

, ,
i

d e m o n s tr a t e s t hr ee  i s s u e s :
t h e fi rs t i s t o c r e at e a h e r o i c  im a g e s o f b om b a x 


a n d t h e n t o

as c end t he  thr o n e o f  S o u th f l o we r  fi n a  t o  b e c o m e t h e r e p r e s en t at i v e a nd s y m b o l o f

 ,

L n gn an  c u
i lt u re 

Th e c h ap te r s e v e n  re l at e s w h e n d i d Ja s m i n e c o m e  in t o C h i n a  an d  wh at i s  th e i r o t h e r

n a m e ?  i t a l s o d i s c u s s e s t he r e l a ti o n s h p b et w e e n i
 j
a s mi n e a n d th e l it e r a r y w ri t i n g fr o m

t h e  p o i n t  o f h i s to ry  a n d  c o mm e r c e 

su c h a s  a un i
q u e  n o s t a g a  m a g n a t i o n o f l i
i i a sm i ne


, 

A bs t r a ct

w ri ti n g ,
t h e  s t or y  of S o ut h e r n H an  b e au t y S ux i n

, a nd s o o n 

T he  c h ap te r e g h t  i i s t o
p
r e s e n t t h e  h i st o r
y  o f h i b i s c u s f o w e rs h a  i

t t l
s  th e
 p an of
l t 

L i n g n an  as l i te r a t ur e  s u b

e c t ma t t e r an d i m ag e  Fi .
r st o f a ll ,

t h e a u th o r  fi
g u r ed o ut  th e

re l a t i o n sh te r a t u r e  S e c o n d
 b e t w e e n t s v ar i e d  n a m e s  an dl
y h i b i s c u s f o w e r s  wa s



i .


i i l

fo und  fo r a e s th e t i c  b y m a n  o f  l e t t er s fr o m  H an  d y n a s t i e s to J i n d
yn
a st i e s F i n al


y h
t 

me an i n g o f H ib i s c u s f
l o w e r sw a s c r e at e d i n s c h o l a r s w r i t i n g s  o f  T a n g  a n d S o n g

d y na s t i e s .  H i b i sc u s  f o w e r s  o p e n e v e n n
l i
g
fal ls ,

bu t i t h as  f l ow e r s  t he  w ho e  ye a r l .  Two

c h ar ac t e r i s t i c so f  i t o s e  a  h u g e  c o n tr a s t  an d fo r m  a g r e at  l i t e r ar y te n s i o n  w hi c h  i s


p ,
 ,

t h e  b i gg e s t c h a r m  o f  i t as  th e th e m e  an d m ag e i


K e y w o r d s :  t h e p l a nt s  o f  L i n g n a n  l i t e r ar y  w r i t i n g  t h e  s tu d y  o ft h e  s u bj e c t s a nd



i m ag e s 9 
li t e r ar y a nd  c u l t u r a ls t u d i es


目 

目 


M ^  

Ab s tr a ct 


^ 


第 章 岭南 植物 资源




第 节 岭 南及 其 自 然 环 境

 

第 二节 关于岭南植物 的主 要文 献著 录 


先 秦两 汉魏晋 南 北 朝

、  

二 、 隋 唐 五代 
1 

三 、 宋元  1 

四 、 明清  1 

第 三节 岭南植物资 源记载 的概 况 —

以 岭南 风物文 献 为 中 心  1 

第二 章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
1 

第 一

节 萌芽期 : 先秦两汉 
1 

第 二节 发展期 :
魏晋 南 北 朝  1 

第三节 繁 荣期 : 唐宋  22

第 四节 新 变期 :
明清  2 7

第三 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 29

第 一

节 先唐 岭南 荔 枝文 学 书 写 :
王逸 《 荔枝 赋 》 的创作背 景  29

第二节 唐代 岭 南 荔 枝 文 学 书 写 
3 

岭 南 荡 枝 与 讽 荡 书 写模 式
一 “ ”

、  3 

二 、 荔 枝 与 唐 代 审 美文 化  3 

第 三节 荔 枝 书 写 与 贬 谪心 态 —

以 苏 轼为 中 心  35

第 四节 地 域 文 化 话语 权 争 夺 : 闽 粤 荔枝 优 劣论 及其文 学表 现  40

、 基调 :
荔 枝 闽优粤 劣 
4 

二 、 巩固 :
历代荔枝 谱录 中 的 荔 枝优劣  42

三 、 重夺 :
清代岭 南荔枝 书 写 的 繁荣  45

四 结 语
>  50

第四章 槟榔 的 文学书 写 —

以 槟榔 嚼 食 文 化 为 中 心  52

第 节 引 言 文 学书 写 的 先 声

:  52

第二节 药 用 价值 与 魏晋 风 度 : 南北朝槟榔文化及其 书 写 
53


目 

第三 节 夷 夏 之 辨 与 异 俗 体验 :
唐 宋 以 后 的 槟榔 文 化 及 其 书 写  5 9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 65

第 节 榕树 名 实 考


65

第二节 贬 谪视 野 : 榕树 文 学 书 写 的 开 启 和 发 展  66

榕叶莺啼

、  66

二 、 榕 下维舟 
68

三 、 榕 阴 默坐  70

四 、 结语  71

第 三节 吾 以 为楷 榕树书 写 与 儒 道精神
“ ”


72

、 引 言 : 榕树 的效用 与 士人 的选择 
72

榕树 儒 道 化 的 生 成
“ ”

二 、 材 与不 材 :  73

处 暗 与道合 保身 和 独 善 的 象 征 符 号



、 自 : 
77

居 官 者所 宜 取 则 荫 庇 万 物 与 淑世 精 神
“ ”
四 、 :  79

五 、 结语  82

第六章 岭南 木棉 的文学 书 写  84

第 一

节 木棉 : 时 令和 地域 的背 景  85

第二 节 木棉 花歌 : 审 美认识 的 深 化  87

第三 节 南 花之王 : 南海神庙 与 木棉 文 学书 写  9 

南 海神 庙木棉 的 题咏

、  9 

二 、 南 海神 祝融 与 木棉 文 学 书写  93

第四节 木棉 题材绘 画 与 文 学书 写 :
以黎 简 《 碧嶂红棉 》 图 为 中 心 . . 95

第 七章 茉 莉素馨 的文 学 书 写 
1 0 

第 节 茉 莉 素馨 名 实 考


1 0 

茉 莉 素馨 入 华 时 间

、 
1 0 

二 、 茉莉素 馨 的 异名  1 03

第二节 茉莉 素馨与 宋 元 文化  1 05

书 写 的 开始

、  1 05

二 、 茉莉 与 宫 廷 的 关 系及文人 的 书 写态度  1 06

第三节 茉莉 的 商 业性及其 书 写  1 08

茉 莉 的 商 业 性 色彩

、 
1 08

二 、 赣产茉莉 
1 1 

三 、 茉莉 的 乡 愁  1 1 

四 、 结语  1 1 

第 四节 素 馨 的 历 史 性及 其 文 学 书 写  1 1 


目 

第八章 朱槿 花 的 文 学 书 写  1 1 

第 节 朱 槿名 实 考

 1 1 

第二节 文人 的 观 赏 吟 咏 
1 21

第三节 朱槿 花 的 意 蕴 生成  1 24

天 的寿命 朝不保 夕

24


、 ,  1

二 、 四 时 的 芳菲 , 新 陈代 谢  1 25

第四节 结 语  1 26

^  if
e    1 27

征 引 文献 目 录  1 28

在读 期 间 发表 的 学 术 论 文 及 研 宄 成果 
1 35

后记  1 36


绪 

绪 

、 

研 究缘起
花树问 天 下 无心外之物

先 生游 南镇 友指岩 曰 如此花树在深


, 中 :

” “
山 中 自 开 自 落 , 于 我心亦何相 关 ? 先生曰 :
你未看此花时 , 此 花与 汝心

同 归 于寂 你 来看 此 花 时 则 此 花颜 色 时明 白 起来 便知 此花 不在你 的 心



, 。





外 。

王 阳 明 这段 话 经 常 用 来 与 贝 克 莱 主 教 ( G eo r ge B e r ke  l ey ) 那句 存 在就 是被 感知

相比附 并为它 们在 哲学 上找到 唯 心 主 义 的位 置 





( To  b e i
s t o b ep e r c ei v e d ) ,

而 ,
抛开 哲 学 立场 不论 ,
我觉 得王 阳 明 这 段 话简 直 可 以用 来 诠释 花卉 文 学 与 文 化


研 宄 的 意义 所在 。 正 因 人们对物 的 凝视 , 花卉 文学 才被创造 出 来 ; 文 学 所带 来 的

种特 色文化 既然 此 花 不在 你 的 心 外
“ ”

积 淀 又使 它足 以形 成 那 么我 们就有


。 ,

必 要 知 道 你心 中 的花 到底是 怎 么 样 的 。 每 个 人 的 认 识 可 以 是 千差 万 别 , 但文 化 惯


性 让 我 们 很难 逃 离 话 语 的 控 制 一 一

这 也 是 我 们 所共 享 ,
现代 人 也 不 例 外 。 所 以身

在当下 , 虽然眼 光要 投 向 未来 ,
但我们 有 责 任 要 了 解过 去 发 生 了 什 么 ,
尤其是这


套 话 语 是 如 何 形成 的 。 既 不 无视 ,
也不 拘泥 ,
而 是 以 备参照 

言 归 正传 ,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属 于 植 物 文 学 与 文 化研 宄 ,
是对 古 代 岭 南 植 物


意 象 和 题 材 的专 题 研 宄 般来讲 岭 南 是指 中 国 五 岭 以 南 的 地 区 李权时 在 其


。 , 。

岭南文 化 》 书曾说 由 于 地 理位 置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原 因 古 代 岭 南 的 进化 和



《 : ,

个 比较单纯 然的 历 史 发展过程 @

发 展 相对独立 成体 系 呈现 出 自 正因



自 , 、 。

发展 的独立和 成 体 系 所 以 岭 外 人 士 对 岭 南 文 化 的 认识 和 接 受 必 定 是 个逐 步


自 ,

深入 的过程 。 另外 , 岭 南 独特 的 自 然地理环 境 孕 育 出 许 多 奇 珍 异 宝 ,
如 清代潘 耒



所说 物产 之 瑰 奇 风俗之推迁 与 中州绝异

山 川 之秀 丽 气候之参错
”

, 。 , , 。 

也 使 得岭 外 人 士 对 于 岭 南 这 片 半异 域 的土地 存在许多 好 奇 和 想 象
“ ” “
。 南来人


士 为岭南奇特 的 山 川 地貌 ,
丰富 的工艺 物产所 吸 引 。 广 泛描 写 岭南 各 地 的 山 川 形


势 、 名胜古迹 、 风土人 情等 ,
是 入粤人士著 述 中 最丰 富的 内 容 。 中 国古代文人

① [ 明 王阳 明撰


邓 艾 民注 《 传 习 录注 疏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 1 2 年版 ,
第 23 1
页 

② 李 权时 《 岭南 文化 》 , 广东 人 民 出 版 社 1 9 93 年版 ,
第 1 1 页 

③ [ 清 潘耒]
《 广 东 新语 序 》 , 《 遂初 堂 集 》 文 集 卷 七 ,
清 康 熙 刻本 

④ 李 权时 《 岭南 文 化 》 , 第 34 页 




绪 

向 来 有猎 奇 的 心 理 和 恋 物 癖 , 从 类 似博 物 学 的 汉 赋 到 作 为 道 听 途 说 、 街谈巷议 的

笔记小 说 ,
无不 如 此 。
自 古至 今 保存 着 许 多 关 于 岭 南 异 物 的 文 献 ,
这不 但 给 未 能

踏 入 岭南 的 文 人 以 想 象 的 基 础 而 且 也 是被 贬 谪 的 士 大 夫 参 考 的 指 南 所谓

, 。 


禀七情 应物斯 感 感物 吟 志 莫非 然 刘勰 语 岭 南 山 川 风物 开 始 被 审 美



, , ,
自 ( ) ,

发掘 ,
并见诸文 学 歌咏 ,
可 以 说是 自 然 而 然 的事情 。 岭南植 物大多 属 于 亚热带 

热 带 植物 ,
品 种 和 景 观都 具 有 丰 富 的 内 容 ,
其 特 点 与 长 江 以 北 的 植物 有 较 大 的 差

异 。 本 文 即 选 取 岭 南植 物 作 为 切 入 点 ,
在搜 寻 和 查 阅 关 于 岭 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作 品 和

分 析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的 基 础 上 重 点 探讨 人 们 对岭 南 植 物 的 关

 ,

注观 赏 、 独特认知 以及文 学 的 描 写 吟咏 、 比 较想 象 和 情感 寄 托的 特色 ,
力 图展现


岭 南 植物 的 文 学 书 写 史 。 植 物 文 学 与 文 化 本 身 就 无 法分 幵 ,
而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与 民俗 、 园林 、 绘 画 和 宗 教 都 有着 密 切 的 交 叉 关 系 ,
所 以 在 强调 文 学 性的 同 时 

又 时 刻 注 意 地域 文 化 的 色 彩 以 及 他 者 的 特 殊 认 知 和 变 迁 。 如 上所 说 ,
植 物 特色和


植 物 景观 蕴 含 着 许 多 风 土 、 民 俗 等文 化 内 容 ,
历代 文 人 对 它 的 认 知 、 审 美观照 和

文 学书写 必定与 岭南文化 息 息相 关 事实上 部岭南植物文 学 书 写 史 就是




, 。 ,

部岭 南文化的 认识史



二 、 研 究现况


关于 岭 南文 化 的 研 宄专 著 可谓 伙 颐 套 岭南 文化知 识书 系 》 丛 书就包 含


。 《

上 百 种研宄 专著 , 学者 的 切 入 点 各 不 相 同 ,
有 宗教 、 戏剧 、 民歌 、 建筑 ,
但关于

古代 岭南 植物文 化 ,
当 代 学 者 做 的 较 多 还是 园 艺 性 和 实用 性 的 研 宂 ,
特 别是在岭


南 园 林研 究 中 ,
如 刘庭风 《 岭南 园林 ?
广东 园 林》 ( 同 济大 学 出 版 社 ,
20 0 3 ) 、 


琦 《 岭南 园林 艺 术》 ( 建 筑工 业 出 版社 ,
20 0 4 ) 等 。 但它们 同 《 岭南建 筑经典丛

书 岭南 园 林系 列 样 都 偏 向 于 建 筑艺 术 以 植 物 为 主 体 的 文 化在 其 中 只 是



》 ,

余论所及 , 未加 详 释 。 此后 ,
关 于 岭南 园 林 的 学 位 论 文 ,
如梁明捷 《 岭 南 古典 园



林风格研 究 》 、 谢晓 蓉 《 岭 南园 林 植物景观研 究》 ' 杨发 《 岭南古 典 园 林 的植


? ?
物 景 观 配 置研 究 》 、 宋程鹏 《 岭 南 四 大 名 园 植 物 配 置对 比 研 究 》 ,
植 物 文化 在


园林 中 的 应用 开始 得到重视 。
又 有 从开 发 史 视 角 出 发 的 ,
如 吴慧 珠 《 汉 唐 时期 岭

南 的植物 资源及 其 利 用 》 ?
。 这 些 论 文 虽 然 不 是 专 门 探 讨 岭 南 植 物 的 文 学 色彩 

但对岭 南 植 物 资 源 的 研 究 和 梳 理 将 有 助 于 本 课 题 的 开 展 

本 课 题 主要 围 绕 岭 南 植 物 ,
所 以 展 开论 述 必须对 岭 南 植 物进行 梳理罗 列 。 

① 梁明 捷 《 岭 南 古 典 园 林 风格 研 究 》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博 士 学 位论 文 ,
20 1 2 年 

② 谢晓蓉 《 岭南 园 林 植 物 景 观 研 究 》 ,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20 0 5 


③ 杨发 《 岭 南 古 典 园 林 的 植物 景 观 配 置 研 宄 》 ,
华 南理 工 大 学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20 1 4 年 

④ 宋 程鹏 《 岭 南 四 大 名 园 植物 配 置对 比 研 宄 》 , 华 南理 工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20 1 4 年 

⑤ 吴惠珠 《 汉 唐 时期岭 南 的植 物 资源及其 利 用 》 ,


郑 州 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20 1 2 年 




绪 

前对 于 植物 意 象 的 研 宄 大 都是 专注 于 对 某个 植 物 意 象 或 某部 作 品 的 植物 意 象 的

发掘 而较少对某 区 域 的 植物 意象进行 统观 较有 开创性 的 是美 国 汉 学 家薛 爱




, 。

朱雀 唐 代 的 南方 意 象 》

华 E d w a r d H e tz e 的 T

( 77记 iv mY / r w


( l S c h a fe r ) 《 :
丨 /
iJ z / z/ .

厂 ^尽 < //? 〇
^ ? 〇/ .
/ / ^ & )

?7 ? ,
! 96 7 ) ,
该书在 20 1 4 年有 中 译本 行世 ,
里面第十 章 是

专 门 探讨 南 方 (
包括 岭南 、 安 南 等地 )
植物 意 象 与 题 材 的 创 作 情 况 ,
可 以 说是本


课 题 在 现 代 学 术视 野 下 的 开 山 之 作 其中 植物 章 分为 热 带 森林 神 奇 之物 与


。 , 、

有毒 植物 、 有 用 植物 、 食用 植 物 、 芳 香 植物 和 观 赏 植 物 六 类 来 论 述 。 作 者 以 其跨


文 化 的 视野 ,
在 运 用 理 论 和 文 献 进 行 分析 都 有 独 特 的 观 点 。 但 由 于本书是 断 代 的

意 象研 宄 专 著 历 时性 解 读 有 所 欠 缺 尤其是 宋 以 来 的 缺 席 而且植物 章 的论


, , ,

述 大 部 分还 只 是 停 留 在 胪 列 串 讲 上 进 步探讨的 空 间 很大 另 外在 陈 永正 的 《岭




南诗歌研 宄 》 书中 第 七章第 三节 是专 门 论述 了 岭南 诗 词 中 的 花木 特产

, 、 

但 由 于 其选 题 在 于 岭 南 ( 此岭 南 指 广 东 ) 诗词 ,
所 以对 岭 南 的 奇 树 、 名花 、 佳果

的探讨 都仅 止 步 岭 南 本土 文人 的 歌 咏 。 在 邹俊 的 学 位论 文 《 岭南古 典 园林 与 岭 南



诗歌 艺 术共性特征初 探 》 中 , 作者 则 主要探讨岭南 诗歌 与 岭南 古 典园 林 的 艺术


共生 性 。 岭南植物受限 于 岭南古 典 园 林 中 ,
文 学 方 面 则 专 对 岭 南 诗 歌而 言 

国 内 的 岭南 植物意象 研宄多 为某 种 植物 ,
如 董丽娜 《 中 国文 学 中 的桂 花意 象

研宄》 ?
、 徐波 《 中 国 古代 芭 蕉 题 材 的 文 学 与 文 化 研 宄 》 ?
、 黄 宪梓 《 芭蕉 的 古 典



文化 叙 事 》 、 赵 军 伟 惹 枝 题 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究 》 ?等 学 位 论 文 国 外 也 有
《 ;
R e y no l d 


P .
K .
和 C Y  Fang

. 《 中国 文 学 中 的 香蕉 》 :
这 些 论 文 都 是 全 面 梳 理 某 个植 物 意 象


的 文学 和 文化含 义 ,
力 图 呈 现 此 题 材 在 文 学 演 变 中 的 全 貌 以 及 相 关 的 文 化 价值 

但 植物 的 岭 南 地域特 性和 文 学 书 写 只 是 占 据某 部 分 或 者 是在 作 者 的 叙 述 中 逐


渐淡 化 。 其 他 岭 南 植 物 意 象 如 木棉 、 榕树 、 槟榔 、 桄榔 、 椰子 、 菩提 、 龙眼 、 


榄 、 柑橘 、 素馨 、 茉莉 、 扶桑 、 指甲花 、 豆截 、 蒲葵 、 甘鹿 、 沉香等 , 专门研 宄



它 的 审 美 价 值 和 文 学 功 用 有 杨 化坤 《 中 国 古 代 诗 词 中 豆 蔻 意 象 考释 》 、 宗靖 华

① [
美 薛 爱华著 ]

程章灿 、 叶 蕾蕾 译 《 朱雀 :
唐 代 的 南方 意 象》 , 生活 ?
读书 ?
新知 三联书


店 20 1 4 年版 

② 陈永 正 《 岭 南诗歌研 究 》 ,
中 山大学 出 版社 2 00 8 年版 

③ 邹俊 《 岭 南 古 典 园 林 与 岭 南 诗 歌 艺 术 共 性特 征初 探 》 ,
华 南 理 工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20 1 

年 

④ 董丽娜 《 中 国 文 学 中 的 桂花 意 象研 究 》 ,
南京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2 00 6 年 

⑤ 徐波 《 中 国 古 代芭 蕉 题 材 的 文 学 与 文化 研 究 》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硕士 学 位 论 文 , 2 0 1 1
年 

⑥ 黄 宪梓 《 芭 蕉 的 古 典 文 化叙 事 》 , 西 北 大 学 硕 士 学 位论 文 ,
2 009 年 

⑦ 赵 军伟 《 荔 枝 题 材 与 意 象 文学 研 宄 》 ,
南 京师 范 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
20 1 2 年 


( 8 ) R ey n o d s l Ph i l

K  T h e B a n an a  i n C h n e s e  L
i i t e r at ur e

 Ha rv ard Jou rn a  l of A s i a t ic  St u di e s 5
p
. .

,  

no . 2

1 9 40) 

⑨ 杨 化坤 《 中 国 古 代 诗 词 中 豆 蔻 意 象 考 释》 , 《 北 京 社会 科学 》 20 1 4 年第 4 期 




绪 


《 岭 南诗 歌 中 的 木 棉 形 象 》 、 任群 《 论宋 代 的 茉 莉 诗 》 ?
、 吴春秋 《 试 论古典文



学 中 的槟 榔》 ,
这 几 篇 专题 论 文 或 对 某 植 物 进 行 历 时 性 梳 理 , 或 将 其 放 在某个


年代看 待 ,
或就 某个 区 域 的 诗 歌来 分析 ,
各 有 特色 

从 以 上 的 研 宄 现状 可 以 看 出 , 对 岭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进 行 总 体 观 照 的 很少 

除 了 汉 学 家薛 爱 华 的 开 创 之 外 , 大部 分 是止 步 于单 个意 象 的 揭 橥 。 薛爱 华 停 留 在


断代 研 宄 上 ,
陈 永 正 则 专 注于 岭 南 本 土 诗 词 ,
其他 也 未 能 充 分 展 示 岭南 植 物 的 地

域特 色 。 本 课 题 将 结 合 前 辈 学 人 的 研 宄成 果 , 对 岭 南 植 物 意 象 群 进 行整合 研 究 

从 其 地 域 性 特 征 到 被 审 美 发 现 以 及 文学 书 写 乃 至 最 终 形 成 ,

个 模式 进 行 历 时 性


的 梳 理 和 共 时性 的 比 较 。 在 这之 中 , 着 重 注 意 它 与 岭南 植物 文 化 、 地 域文 化 的 关


系 

① 宗 靖华 《 岭南 诗 歌 中 的 木棉 形 象 》 , 《 名 作欣 赏 》 20 1 4 年第 6 期 

② 任群 《 论 宋 代 的 茉莉 诗 》 ,
《 阅 江 学刊 》 20 1 1 年第 4 期


③ 吴 春秋 《 试论 古 典 文 学 中 的 槟 榔 》 , 《 海南 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版 ( )
》 20 1 4 年第 3 期 




第 章 岭 南 植物 资 源


第 章 岭南 植物 资 源


岭南植 物资 源丰富 ,
本 章 拟解 决 的 问 题 是 :
岭南 的 概 念 和 界 定 、 岭南 的环境 

岭南 的植物 资源 

第 一

节 岭 南 及 其 自 然环 境

历 来 学者使用

岭南 的 概念 多有 分歧 李 权时 说 概 念在历


” “
岭南 这


。 :

史文 献上 主 要 有 三 种 不 同 含义 第 地区名 第二 道名 第三 唐 方镇名




, : , 。 , 。 ,


但是 岭 南 作 为 修 饰语 其 本 身 就 具有 定 的 地域 范 围 而 分 歧 也 多 出 现在 这


, ,

上面 作 为地域范 围 来 讲 般有 广 义 和 狭 义 之分 狭 义 的 岭 南专 指 广



岭南
” 一

。 , 。

“ ” “ ”

东气 广 义 的 岭南 则 是 五 岭之 南 。 而 所谓 的 五岭 ,
同 样 也 是众 说纷 纭

。 


在 通行的 定义 则 是 又称 萌渚 岭

南岭 五岭 包 括 了 越城 岭 都 庞岭 


‘ ’


, , 、 、 、

田 岭 和 大 庾岭 ,
东 西绵 延 1 000 多千米 ,
穿越湖 南 、 江 西 南 部 和广 西 、 广 东 北部 

连接 着 云 贵高 原 与 武 夷 山 脉 是 系列东北 西 南走 向 的 复 杂 山 地 有着 


一 ‘

, ,

岭 逶 迤腾 细 浪 的盛誉 常 被作 为热 带 与 亚 热带 的 气候分界 线 南岭 以 山 地 丘陵


, 。

地 貌为 主 ,
地形复 杂 ,
是 中 国 南 方 各 省 主 要河 流 的 发 源 地 ,
是 长 江和 珠 江两 大 水



系 的 分水岭 这 是 从 自 然地 理 的 角 度 来 看 但 由 于 历 代 中 央政

岭南 的 范围 

” ”
。 ,

词使


“ ”

府 经略岭南 的 不 同 所 以 其 行政 范 围 也 变 动 不 居 屈 大均 曾 批评 岭南

, 。

① 李权 时 《 岭 南 文化 》 , 广东 人 民 出 版 社 1 99 3 年版 ,
第 4 页 

广东 丛 书 的 编 辑主 旨也

② 如 岭 南文 库 丛 书

其前 言 即 云 隅 史称 岭南 是选 编 有


《 》 , : ,

关 岭南 ( 广东 )
的书 籍 ,
如陈 永 正的 《 岭 南 文学 史 》 、 《 岭南 历 代 诗 选 》 、 《 岭南 历 代 词 选 》 

岭南 词 都 是 专指 广 东 丛 书 的 其 他 书 籍 也 大 部 分如 此 屈 大均在 广 东 新语 》 卷
一 一

。 。 《 ( 

也 力辩 生 乎唐

第 凡为 书 必 明 乎 书 法 则书 岭南 生乎宋 则书 广南 东路



‘ ’

3 1
7 ) :
, , ; ,

” “ ”

生乎昭 代 广东 此 著述 之 体 也 这 就 是 狭义 上 的

则 必书 曰 岭南

, , 。 

是 五 道 山 岭 或是 入 岭 之 五 途
“ ”

③ 五岭 。
五 道 山 岭 的 名 字 和 位 置 也 有争 议 。 最流 行 的 是 

五 岭 为 越城 岭 都庞 岭 说揭阳 岭 萌渚 岭 骑 田 岭和 大 庾 岭 详 见 金强 五 岭 考辩 》

、 ( ) 、
、 。 《 

《 宋 代 岭南 谪 宦 》 , 广 东 人 民 出 版社 2 008 年版 ,
第 1

23 页 

④ 王 发 国 等主编 《 南 岭 国 家级 自 然 保 护 区 植物 区 系 与 植 被 》 ,
华 中科 技 大学 出 版 社 20 1 3



版 ,
前言 




第 章 岭 南植 物 资 源


用 不当 ,
云 


“ ”
且 岭 南 之 称亦 未 当 ,
考 唐分 天下 为 十 道 ,
曰 岭 南道 者 ,
合广 东西 

“ ”

漳 浦 及安 南 国 境 而 言 也 宋 则分广 东 广南东路 广西 曰 广 南西路


“ 


。 曰 ,

“ ”

矣 。 今而 徒 曰 岭南 ,
则 未知 其 为 东 乎 ,
为西乎 , 且 昭 代 亦 分广 东 为 岭 南 

“ ”

西 三 道矣

州 则 为 海 北道

东 、

专言 岭 而不及 海 焉 。 廉 、 雷 二 ,
琼州

为 海 南 道矣 分 巡使
“ ” “ ”

今而徒 曰

岭南

专言 海 而 不及 岭 焉 则 


。 ,

“ ” “ ”
且广 东 之 地 兼称之 今言
“ 


者所 辖 已 耳 。 , 天下尝以 岭海 ,
岭 则遗 海

将称陶 唐 之
” “ ”
或舍
“ “ ” “
则遗
“ ”
矣 , 言 海 岭 矣 , 岭 与 海 而不言 , 

周之 吴晋之

乎 ? 汉之 乎? 是 皆非今


” “ ”
南越
” “ ”
交 乎 ? 扬粵 乎 ?
交广
日 四 封之所 至 。 与 本朝 命 名 之实 , 其亦 何 以 为 征 。 凡为 书必明乎书 法 , 生乎


“ ” “ ” “ ”

唐 ,
则 书 岭南 。 生 乎宋 , 则书 广南东路 。 生 乎昭 代 , 则必书 曰 广东 

此著 述之 体 也 ,
以 尊祖 宗 之 制 ,
以正

代之名 , 而合乎国史 ,
其道端在乎是 



屈 氏大 意 是 说 如 果 专 指 广 东 这个 地 方 用 唐 代 作 为 行政 设 置 的 词来



岭南
” 一


表示 ,
就会 发 生 指 称不 明 的 后 果 。 每 个 时代 都 有 自 己 的 行政 设置 以 及 特定 称 呼 


词 虽然 可 以上溯 到 史记 但 广 泛 运 用 则 得 助 于唐 代 岭 南 道

岭南
”
良 是 


《 》 ,

的 设置 。 岭南道分 属 五 个 都 督 府 ( 岭南 五管 ) ,
即 广州 、 桂州 、 容州 、 邕州 、 


南 。
其 所 辖范 围 与 我们 今 天 广义 的 岭 南范 围 相 差 不 大 。
从行 政 区 域 的 设 置 上 ,



州 、 郴 州 等 地都应 算 五岭 以北 , 日 本学者户 崎哲彦 说 : 严格 来 说 , 此 地包 括 五



岭北 麓 因 此 应称 为 泛 岭南 但 地理上 以 五 岭 为 线 而包 括其南北 麓 带

‘ 一 一

, , , 

本文称 为 五岭线 该地 区 然 文化相 近而 又与 北方 大 相 径庭 因此本文


‘ ’ 

。 自 、 ,

致用 岭南 词 @
可 以看出 户 崎哲 彦 在 结 合 唐 代 岭南 道 的 行政 区 划 的 基础



‘ 一

。 ,

岭南
“ ”
上 同 时 更 强 调 了 文 化趋 同 性 所以 词 的 使用 就溢 出 普通 的 然地



。 ,

理范围 , 而更 趋 向 于 文 化地 理层次 。 同 样左 鹏 在 对 唐 人 岭南 观 做 出 分 析 后 , 得出 

唐人心

目 中 的 岭南 ,
大 体 上 包 括 了 今 两 广 和 福 建等 地 ,
甚 至 岭 北 近郊 的 江 南 西

道 的 五 州 也 因 夷 僚 杂 处 而 被 认 为 是化 外 之 地 。 这样 区 划认 识 ,
依据 的 并 不仅 仅是


自 然地理 条件 ,
更包 含着文化观 念 的 内 涵 ,
所 以 随 着 地 方 经 济 文 化之 发 展 ,
福建


与 两广 即 分道扬 镳 后 来广 东 广 西 也 各 行其 是 至有 以 岭 南 专 指 广东 之说
‘ ’ 


, ,
、 。


在地域 景 观和 植 物 资源 上 , 广 东 和 福 建 确 实 存 在 着 很 多 相 似性 , 所 以在 唐人 的


岭 南 观 里 面 有 时 难 免等视 , ,
但 这也 只 是 作为 特 别 情 况来 处 理 。 本课题 的

岭南


① 清 屈 大均 广 东新语》 卷 中华书局 年版 第 页


《 ,
1 98 5 3 1 


[ ] ,

② 汉 司 马迁 货 殖 列传 》 史记》 卷 二九 中华书 局 年版 第 页

《 , 《 ,
1 9 82 , 32 6 9 


[ ]

③ [
日 ] 户 崎哲 彦 《 唐 代 岭 南文 学 与 石 刻 考 》 ,
中 华书 局 20 1 3
年版 ,
第 5 页 

④ 左鹏 《 唐 代岭 南 社 会 经 济 与 文 学 地 理 》 , 河南 人 民 出 版社 20 1 4 年版 ,
第 1 2 页 




第 章 岭南植 物资源


概 念 取户 崎 哲 彦 说 ,
即 以 五岭之南 的 广 东 、 广西 、 海南 为 主 ,
同 时 包括 五 岭 北 麓 

以 期 兼顾 自 然地理 和 文化地 理 的 特 点 

岭南 的 概 念 明 晰 之后 我 们 需要 进 步 了 解 岭南的 然环 境 泰纳 喜欢


“ ” 一


自 。

以 植物 的生长 与 艺 术 的 发生相 比 每个 地域 有 它 特 殊 的 作 物 和 草木


他说 : ,


者跟 着 地域 同 开始 同 告终 植 物 与 地域相 连 地域 是 某 些 作 物 与 草 木 存 在


一 一

, ;

的条 件 ,
地域的 存在 与 否 ,
决 定某些 植 物的 出 现与 否 。 而 所 谓 地域 不 过 是某种 温

度 湿度 某些主 要 形 势 相 当 于 我们 在 另 方 面所 说 的 时 代 精 神 与 风 俗 概 况

、 , , 

自 然 界有它 的气 候 ,
气 候 的 变化 决 定 这 种 那 种 植 物 的 出 现 ; 精 神 方 面也 有它 的 气


” “ 


^
候 ,
它 的变化 决 定这 种 那 种 艺 术 的 出 现 。 虽 然他 的 立 说 是 为 他 的 精 神 气候
张本 ,
但 我 们 在这 里 援 引 此 段 只 是 想 说 明 自 然 环 境 与 植物 的 关 系 是 很 密 切 的 ,



以 有 必 要对岭 南的 然 环 境 进 行 全 方 位 的 了 解 对 自 然环 境 的 描 述 般有两个维


自 。

度 个 是 从现 代 生 态 学 出 发 描述 的 是现在 的 然 环境 另 个 则 是 从环境 史


一 一

: ,
自 ;

出发 ,
描 述 的 是 历 史变 迁 的 自 然环境 。 本 节 所 讨 论 的 岭南 自 然环境 主要 是 当 代 的

概况 目 的 是给人 个岭 南 自 然环境 的大 体 印 象 而岭南 些气候 森 林变 迁 等




一 一


, 、

情 况则 会落实在后 文具 体 的论述 中 

首先 , 岭 南的 地形 

岭南位 于 我国 最 南部 ,
北阻 五岭 , 南隔 大 海 ,
整 体地 势 北 高 南 低 ,
地形 以 丘

陵 和 山 地为 主 ,
平 原地 区 主 要 有 珠江三 角 洲 和 韩江三 角 洲 。 南岭的 阻隔 使岭南 地

区 在 古 代较 为孤 立 ,
也 因 此形 成 自 己独特 的 文 化 。 加 之海 岸 线 绵 长 ,
随 着地 区 的

开发 ,
岭 南 也 逐 渐 成 为 中 国 对 外 交流 的 重 镇 。 这两 方面 均 与 岭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息

息相关 

其次 ,
岭南 的 气 候及其变 迁 

岭 南 纬 度 低 太 阳 辐 射 强 加 上 南岭 阻 隔 北 来 的 冷 气 流 如 上 所 说 南 岭 是 热



 , ,

带与 亚热 带的 气 候分 界线 , 而又受热 带 海洋 的影 响 ,
其气 候 多 为 热 带 、 亚热 带


°

季风气 候 ,
特 点 为 温度 高 ,
湿度大 ,
雨水 多 。 岭 南地 区 的 年 平 均 气 温 为 20 C 

下 ,
冬季温暖 ,
夏 季 酷热 。 降 水量也 在 全 国 首 屈

指 ,
大 部 分地 区 降 水 量 在 1 5 00

毫米 以 上 。 而 且 岭 南 地 区 年 平均 相 对 湿 度 在 7 5 % 以上 , 

属 于 高 湿 地 区气

气 候在 历史 的长河 中 是会变迁 的 而 研 究 变 迁 的 关键 如 竺 可 桢 所说

, ,
: 



@
候 之要素 ,
厥推 雨 量与 温度 。 岭 南地 区 气 温 的 整 体 变 化 是 与 中 国 近 5 000 年的

气 温变化 差 不多 致的 参见图

( 0 1 ) 。

① 孟 庆枢 ,
杨 守 森主 编 《 西 方 文论选 》 ,
高 等教 育 出 版 社 2007 年版 ,
第 1
74 页 

② 参 见 鹿 世 瑾等 著 《 华 南气 候 》 ,
气 象 出 版社 1 9 90 年版 ,
第 50

9 1
页 

③ 竺可桢 《 中 国 历 史 上 气候 之 变 迁 》 , 《 竺可 桢 文集 》 ,
科学 出 版 社 1
9 79 年版 ,
第 5 8
页 




第 章 岭 南 植物资 源


t C



3 . 3


 a






\ _

M 




"' '

s m  寒 冷 寒

冷 溫 暖



°
I  § I I  I 1 1 1 1 . 1


图 公元前 年 公元 年中 国 的 气温变化 此 图 是 根据


0 1 3 000 1 950 ,

竺可桢在 《 中 国 近 五 千 年 来 气 候 变 迁 的 初 步研 究 》 的 研 究 成 果 制 作 ? 

最后 , 岭 南 的 水文 土 壤 

岭南 的 珠 江 流 域 由 四 大 水 系 组 成 , 包 括 西 江 北 江 东 江 及 珠 江三 角 洲 诸 河
、 、 

珠江 的流 量是 中 国 第 二 ,
泥 沙 却 是七 大江河 中 最 小 的 。
泥沙 与森林 植被 、 冲积 平



原 和 流域 景 观 均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马 立博说 :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产 生 和 它 后 来 成为 岭



农业富庶 的 中 心 区 是 个 历 史 的 偶然 结 果 而 非 自 然 决定
”

南人 口 稠密 他认


、 , 。

为 早 期 汉 人 害 怕 瘴 气 等 疾 病 而 定 居 珠江 流 域 上 流 , 人 类 的 开发导 致 水 土流 失 , 


泥 土 只 是沉 积 在 洪 泛 区 而 没 有 到 达 海 湾 ,
口 。 等 到 宋代 开 始 营 造 防 洪 堤 坝 设 施 后 

河水 才携泥 沙俱 下 。 因此 ,
宋 元 之 后 对 珠江 三 角 洲 农 田 开 始 大力 开发 ,
并奠定 了

岭 南 文 化繁 荣 的 基 础 

岭 南 地 区 广 泛 分布 着 红 壤 、 砖红 壤 、 砖 红 壤性 红 壤 、 黄壤 、 石 灰土 等 ,
以此


为 基 础 创 造 了 独具 特 色 的 农 业 文 明 以 上这 四 种 然 土壤 组 成 红 壤 系 列

。 自 , 适宜

发展热带 亚 热 带 经 济作 物 果树 和 林木 作物 年可 以 二熟 三熟 乃 至 四 熟

、 、 。 、 

土 地生 产 潜 力 很 大 为流 域农 业 文 明 提 供 强 大 的 自 然 基 础

?



① 图引 自 [
美 马立博

《 虎 米 、 、 丝 、 泥 :
帝 制 晚 期 华 南 的环 境 与 经 济 》 ,
江苏人 民 出 版 社 2 0 1 

年版 第 页 笔者 按 本 书 图 片 来源 有 三 为 网络 二为 书籍 三 为 笔者 及 兄 弟 朋 友



48 。 : : ; ;

所拍 图 片 引 用 时 均 注 明 所 有者 在 这里 并 向 素 未 谋 面 的 古 人 和 网 友 以 及 笔者 的 兄 弟 朋 友


。 ,

们 致 以最 崇 高 的 敬 意 和 衷 心 的感 谢 

② [ 美 马 立博

《 虎 、 米 、 丝 、 泥 :
帝 制 晚 期 华南 的环 境 与 经 济 》 ,
第 80 页 

③ 司 徒 尚 纪编 著 《 中 国 珠 江文 化 简 史 》 ,
中 山 大学 出 版社 20 1
5 年版 ,
第 28 页 





章 岭 南植物 资源

第二节 关 于岭 南 植 物 的 主 要 文 献 著 录

中 国 古 代植物 学 史源远流长 ,
辽 阔 的疆 域蕴含 着 丰 富 的 植物 资源 ,
关 于 植物

的 文 献 记 载 更 是汗 牛 充 栋 。 岭 南 虽 然偏 居 一

隅 ,
但 历 代 对 于 岭 南 方 物 的 兴趣 有 增

无减 奇花异 木 即 是其 中 个关注点 缪 启 愉 先生认 为 古 代有关 植物 的 重点 著




, 。 ,

作 大致可 分 为 三类 是农书 类 二是本草 书类 三 是专志 类? 虽然 农书类




, :
, , 。

多 强 调 植物 的耕 作 栽培 ,
本草书 类多 着 眼于药用 价 值 ,
专 志 类 多 对 形态 、 性状作


描述 ,
但三者往往 互有因 袭 

下 面 按 照时 间 线 索 ,
对著 录 岭 南 植 物 的 主 要 文 献 进 行 提 要 

、 先 秦 两 汉 魏 晋 南 北朝

东汉杨 孚 异 物志 》

( ) 《

隋书 经 籍志 》 中 题为 杨孚 著作 有 两 本 为 异物志 》 为 交州 异


? 一

《 ,
《 ,

物志 两 书誊 写 的 位置相 隔甚 远 史 官 似 不 以 两书 为 同 人 所撰 但无 论 如 何


》 ,

题为 杨 孚 的 书 在历 代 引

异物志 》 书 是 明 确 题为 后 汉 议 郎 杨 孚撰 另外 

《 。 ,

文 中 又有 《 南 裔异 物志 》 ( 《 水 经注》 ) 、 《 临海 水 土 记 》 ( 《 初学记 》 ) 等名 字 。 这也

给辑 佚 工 作 带 来 了 较 多 的 麻 烦 屈 大均 称 杨 孚 南裔异物 志》 古奥

。 《 辞 旨 , 散见

搜 辑 之 亦 可 以 为 广 东 文 之权 舆 随 后 的 曾 钊 筚 路 蓝 缕 有 异 物 志 》

他书 , , 《

的辑 本 ,
辑 佚 的范 围包括署 名 和 未署 名 杨孚 的 《 异物 志 》 。 今人骆伟 和 骆 廷 亦 沿


用 此 体例 辑 佚 ,
所辑条 目 更 多 ' 然而 ,
无 论 是 曾 钊 还 是 现代 学者 的 辑 佚 ,
因为

有 时 又贪多 务得 比如屈 大均说


体例 不 难 以 做到准确 还 原 往往 失 实 


, ,

。 :

和帝时 ,
南海杨孚 字 孝 先 , 其为 《 南 裔异物 赞 》 ,
亦 诗 之流 也 。 然 则 广 东 之诗 

其始 于孚乎 今 人追 溯 岭 南 文 学 史 时 经 常 沿 用 这 个 说 法 并从 曾 钊辑 本找 出

 ?

, 

榕 树 栖栖 高 出 林表

符合 诗 体特征 的异 物 赞 ,
最主要的 一

条是 ,
长与 少 殊 。 , 

广

孰知初生 并称 异物志》 中 的 均为 四 言韵



荫原 丘 葛 蠤之 俦 杨孚


‘ ’

。 ,



语 ,
优美生动 ,
富有诗味 ,
是 我们 今天 见到 的广 东 最早 的诗歌 。 但 是如 果 知


道 曾 钊 和 今 人辑 佚 这 条 的 来 源 ,
那 么 这 首 赞 诗 是 否 是 杨 孚 所 撰就 大 可 存 疑 。 这首

① 缪启 愉

、 邱 泽奇 辑 释 《 汉 魏六 朝 岭 南 植 物 志录 辑释》 ,
农业 出 版社 1
9 90 年版 ,
《 序 》 

② 清 屈 大均 广 东 新语 卷 中华 书局 年版 第 页
一 一

[ ]
《 》 ,

9 85 , 3 1
8 

③ 刘 炜 毅也 有 杨 孚 《 交 州 异物 志 》

《 临 海 水土 记 》 的 辑 佚 本 , 但 所 收条 目 较少 。 见 《 汉唐


方 志 辑佚 》 北 京 图 书馆 出 版 社 99 7 年版 第 4 页

, 1 , 1 1
7 

④ 清 屈 大均 广 东新语》 卷 二 第 页

《 , 345 


[ ]

⑤ 陈永正 《 岭 南文 学 史 》 , 广 东 高等 教 育 出 版 社 1 9 93 年版 ,
第 34 页 ; 类 似 的 说法 和 引 用 又

见氏著 《 岭 南 诗 歌研 究 》 ,
中 山 大 学 出 版社 2 0 08 年版 , 第 25 6 页 




第 章 岭 南 植物 资 源



所谓 《 榕 赞 》 来源 于 《 太 平御 览 》 ,
并 无 题 撰 者名 。 另 外 今 存题 为 陈 祈 畅 的 《 

物志 》 所录 多 是 四 字 韵 语 ,
这 首 体例 与 其 相 似 气 极 有 可 能 是 陈 本 《 异物 志 》 的 

而且 ,
根据 榕 树 文 化 的 发 展 ,
东 汉 尚 不 可 能 存在 这 种 作 品 ( 详见榕树 一

章 ) 。 


对 待 辑佚 得 来 的 文 字 要 考其 源 头 姑 信 其 无 不 妨 如 汉 魏 六 朝 岭 南 植 物 志

以 ,

 , ,

那样 缺名 的 异 物 志 》 都 放在 边 最 明 确 的 佚文

录 辑释 只 取用

》 ,
《 , 

按 照 严格 的 筛选 , 其 实 杨 孚 著 作 关 于 植 物 的 著录 并 不 多 。 但 它 确 实 如 学者 所


是我国第 部 地 区 性 的 物产 志 书 也是 岭 南 首 部 科 学 著 作 具 有较 高 的 学 术

称 


价值 气 它 的影响 极 大 是 开 地 方 风 物 著述 之 先 历 代 学者 多 有效仿 且多

, 。 , ,

以 《 异 物志 》 为 名 。 如 三 国 时吴 国 万震 《 南州 异 物 志 》 、 沈莹 《 临 海异 物 志 》 、 


翊 《 异 物志 》 、 薛莹 《 荆州 以 南异 物 志 》 、 谯周 《 异物志 》 、 朱应 《 扶南异 物志 》 

唐代 房 千里 南 方 异物 志 》 孟琯 岭 南 异物 志 》 可见杨孚 书 于 著 述之 体

《 、 《 ,
, 

影 响 甚远 这 。

类 著 作 都集 中 著 录 动 植 物 资 源 是 了 解 早 期 岭 南 植 物 的 重 要 著 作 , 

( 二) 晋代 徐衷 《 南方 草物 状 》 和 今 本 《 南方草 木状 》
《 南方草木状 》 三卷 , 旧 题 为嵇含 所 著 , 由 于保存完 整 , 流 传 至今 ,
所以 学

界 的 评价 直很高 至 如 称 其为

我 国现存 最早的 部植物 学 文献 t 这显 然




, 

是 无 视 历 代 学者 对 此 书 的 怀 疑 。 四 库 馆 臣对今 本 《 南 方 草 木状 》 虽 然 有 诸 多 怀 疑 

最终却 以 叙述 典 雅 非 唐 以后 人所能 伪 不 得以始见 其 本亦 最



, ,
《 宋 志 》 疑之 。 

完整 圆场 余嘉 锡 认 为

?
。 但 后人多 不 满 意此说 ,
异 议蜂 起 。 ,
《 南方草木 状 》 和


南 方草物状 》 实 际 上是 本书 传 世的 南 方 草 木 状 》 只 专 门 记 载植 物 己经


《 ,
《 ,

不是原来 的面 目 。 但 这本 书 屡 为 六 朝 唐 人 所 引 ,
在 当 时 肯 定 是存在过 的 。 后 来经



过南 宋人 的补缀 分类 ,
而 流 传至 今 。 余 嘉锡 的辨证 ,
能 发 四 库馆 臣所不 能 发 

但犹有 未尽 之 处 农 史 学 家缪 启 愉 利 用 更丰 富 的 材料 进 步论 证 了 嵇 含 此 书 之


。 ,

伪 ,
并指 出 : 《 南 方草物 状 》 与 《 南方 草 木 状 》 是 不 相 干 的 二 本 书 , 不 能混 同 

《 草 木 状 》 并 非 嵇 含之 书 , 是 后 人 根 据类 书 和 其 他文 献编 造 的 , 其时 代 当 在南 宋




时 。 北 宋 之前 ,
《 草木状》 和 《 草物 状 》 两 个 名 字 经 常 混 淆 , 但 实 际 上都 是 徐


衷 《 南方 草 物状 》

书 。 南 宋 才有 了 题为嵇含 的 《 南 方 草木状 》 。 这 个 公案



没 有 定论 ,
但就现在 的情 况 来看 , 缪 启 愉 所 论 更加 翔 实 审 断 。 所以 ,
笔者在梳理

① 宋 李昉等撰[ ]
《 太平 御 览 》 卷 九 六 〇 木 部 九 , 《 四 部 丛 刊 三 编 》 景 宋本 

志录

② 缪启愉

、 邱泽 奇辑 释 《 汉魏六朝 岭 南植 物 辑释 》 ,
农 业 出 版社 1 99 0 年版 , 第 6 4

页 

③ 骆伟 、
骆 廷辑 注 《 岭 南 古 代 方 志 辑佚 》 ,
广 东人民 出版社 2 0 02 年版 ,
第 1

2 页 

④ 吴永 章 《 中 国 南 方 民族 史 志 要 籍 题 解 》 ,
民族出 版社 1 99 】
年版 ,
第 1
8 页 

⑤ [ 清 纪昀等撰 ]
《 钦 定 四 库全 书 总 目 》 ,
中 华 书局 1
99 7 年 ,
第 9 63 页 

⑥ 详见 余嘉 锡 《 四 库 提 要辨 证 》 ,
中 华书局 1 980 年版 ,
第 43 5

44 0 页 

⑦ 缪启 愉 《 〈 南 方 草 木状 〉 的诸伪 迹》 , 《 中 国 农史 》 1
9 84 年第 3 期 

1 


第 章 岭 南 植 物 资源


岭 南 植 物 的 历 史 发 现和 文 学 书 写 过 程 中 是 以 此 为 前 提 即 不 以 今 本 《 南 方 草 木 状 :


为晋 代作 品 ,
而 是 追溯 到 最 原 始 的 征 引 文 献 中 甄 别 ,
同 时 参 考缪 启 愉 的 《 南方草

物 状 》 辑本 ? 。 当 代探讨 岭南 植物文化 的著 作 ,
多 不 考虑 今 本 《 南方 草木状 》 著

录的 真伪 问 题 旦意 识到 这个 事实 很 多 探讨 都 需 要重新 修正 这也 是研宄 岭


, , ,

南 植物文化 个 不得不 首 先 强 调 的 前 提 虽 然 今 本 题 为嵇 含 的 南 方草木状 




。 《 》

能 如 实 反 映 晋代 的 情 况 ,
但 它 仍 体 现 了 宋 人 关 于 岭 南 植物 的 认 识 水 平 ,
尤 其 是其

中 的 分 类 思想 ,
在 今 天看 来 仍 有 价 值 

( 三) 后魏贾 思 勰 《 齐 民 要术 》
齐 民要术 书 是我 国 现 存 最 早 最 完 整 的 农 学 名 著 在 农业史 上有 极重要


《 》 ,

的 地位 。 作 者是后魏 贾 思勰 , 山 东益都人 。 《 齐 民 要 术》 共 有十卷 , 九 十二 篇 



书 成于公元 6 世纪 中 期 。 虽 然 其 书 指 导 的 是 黄 河 中 下 游地 区 的 农 业 生 产 ,
但第 十


录 了 大 量的 热 带亚热 带植物 资料 旧题


卷 成为我国 最早 的 南 方植物 志

引 , (

西 晋嵇含 写 的 《 南 方草 木 状 》 是 伪 书 ) ,
对 我 国 植 物学 史 的研究 有特 别 的 意 义 

而 且 其 所 引 书 大 部 失传 尤其值得珍视 ' 贾 氏 第 十 卷 所 记 种 植物都是非



,  1 49

中 国物产 即 江 淮 以南所 产 的 农 作 物 的是 聊 以存其名 记其 怪 异 耳



, ,
目 目 , 

这 些 从 群 书抄 撮 出 来材 料 对 研 宄 岭 南 植 物 具 有 很 大 的 作 用 , 是后 世 很 多 岭 南 专 志

的 辑佚来 源之



综 上 所 述 先 秦 两 汉 魏 晋 南 北 朝 关 于 岭 南 植物 的 文 献 著 录 除
, ,
了 《 齐 民 要术 

保 存 比 较 完整 外 ,
大 多 零碎 不堪 ,
尤 其 是后 代 所 引 用 的 不 题 作 者 的 《 异 物志 》 

所 以 面对这 些材料时 ,
需 要 谨慎 处 理 ,
在 无 确 凿 证据 时 ,
宁 信 其无 ,
不 可妄下 雌


黄 

二 、 隋 唐 五代


隋唐 五代 关 于 岭 南 植 物 的 记 载 ,
多 散 见 于 南 来 北 人 所 创 作 的 史地 方 物 文 献


中 。 现存 比 较 重 要 的 有 段公 路 《 北户 录》 、 刘恂 《 岭表录异 》 , 其 他大 都散佚 , 


人 多有辑 本 

段公路 北 户 录 》

( ) 《

该 书 为 唐 代 段 公 路 所撰 ,
公 路 为 唐 懿宗 时 人 , 《 四 库 全书 总 目 提要 》 称 :



” ?
书 当在 广州 时 作 ,
载岭南风土 , 颇为赅备 ,
而于物 产 为尤详 。 该书共三卷 ,



多记 珍兽 卷二 记物事 植 物 多 集 中 在卷 三 即 以 南方 之地

书名

北户


, 。 , 

门 户 皆北开 向 阳 ,
故曰 《 北户 》 。 所记 多 岭南风物 ,
唐 代 陆 希 声 对段书 能 做到 博

“ ”

① 缪启 愉等 《 汉 魏 六 朝岭 南 植 物 志录 辑释 》 , 农业 出 版 社 1
99 0 年版 , 第 75 页 

② [ 后 魏 贾 思 勰撰

, 缪 启 愉 校释 《 齐 民 要术 校 释 ( 第 二版 ) 》 ,
中 国农 业出 版社 1 99 8 年版 

第 6 92 页 

③ [
清 纪 昀等撰

《 钦 定 四 库 全书 总 目 》 ,
中华书 局 1 99 7 年 , 第 9 64 页 

1 


第 章 岭 南植 物 资 源


物 而不荒 诞给 予很 高 的 评 价 

采其 民风 土俗 、 饮食 、 衣制 、 歌谣 、 哀乐 , 有异 于 中 夏者 ,
录而志 之 

至于草 、
木 、 果 、
蔬 、
虫 、
鱼 、
羽 毛之类 , 有 瑰形 诡 怪者 , 亦莫 不毕 载 。 

徒止 于所见 而 已 。 又能 连类 引 征 , 与 奇 书 异说相参验 , 直 所 谓 博而 且 信矣 



清初 曹溶 学海 类 编 》 所 辑 记物产 五十 条 已 非完 帙 清末 陆 心 源重 刊 此书

《 , , 。 

斯 为善本 。 民 国 商务 印书馆 《 丛 书 集成 》 本 即 以 此 为 底 本 

( 二) 刘恂 《 岭 表 录异 》
刘恂 为唐昭 宗时 人 ,
书 盖 成 于 五代 。 《 四 库 全书 总 目 提要》 称 

粵 东 舆地之 书 ,
如郭义恭 《 广 志》 、 沈 怀远 《 南越志 》 , 皆 已 不传 。 诸家

所援据者 ,
以恂 是编为 最古 。 其 中 记载 博 赡 , 而 文章 古雅 ,
于虫鱼草木 ,






录尤繁 。 训 诂名 义 ,
率 多 精核 。

鲁迅 先生 曾 以 《 四 库 全 书 》 本 为底 本 , 对 该 书 做过详 细校勘 ,
参考 《 太平 御 览 》
等 25 种古 代文献 , 纠 谬增 删 5 00 余条 。 鲁迅本 仍分三 卷 ,
但 进行 了 归 类 。 卷上

记文 史 掌 故 ,
卷 中 记花草 果 木 ,
卷 下记 虫鱼鸟 兽 。 今 人骆 伟 在 鲁 迅 的 基 础 上 , 

增 补 了 2 0 条 ,
全书共 1 5 9 条 ,
收在 《 岭 南 古 代 方 志 辑佚 》 里 , 是 目 前 最全 的 版


本 

三 、 宋元

宋 代范成 大 桂海 虞 衡志 》

( ) 《

今江 苏 吴 县 人 提要

范成大 ( 1 1 26

1 1 93 ) ,
平 江吴 郡 ( ) 。 《 》 谓 :
是编乃

由 广右入 蜀之时 ,
道 中 追忆而作 。 自 序 谓 凡 所 登 临 之 处与 风 物 土 宜 ,
方志 所未载


者 萃为 书 蛮 陬绝 徼 见 闻 可纪 者 亦 附著 之 共十 三篇 观其 志 花 》

… …

, 。 , , 。 。 《

小序 称 北 州 所有 皆 不录 或 志 果 》 亦用 此例 其中 志 花》 志果 



?
, ,
《 。 《 、 《 》 、 《

草木 》 、 《 志香 》 多 涉及 到 岭南 植物 ,
而且范成大著 书 的体例 ,
是 录北 州 所 无之 物 

所 以 其 地 域 性色 彩 更 加 强 烈 

( 二) 宋代 周 去 非 《 岭 外 代答 》
周 去非 南宋末 永嘉 今浙江温州 人 提要 称 是 书 即 作 于 桂林

( ) , ( ) 。 《 》 :


代 归 之后 ,
自 序谓 本范成大 《 桂海虞 衡 志 》 ,
而益 以 耳 目 所见 闻 , 录存 二 百九 十

四条 。 盖 因有 问 岭外 事者 ,
倦 于应酬 ,
书 此示 之 ,
故曰 《 代答 》 。 其书 条分缕析 

?
视嵇 含 刘恂 段 公 路诸 书 叙述 为 详 岭 南 植物 在 花草 门 》 有详细 的 罗 列

、 、 。 《 

① [
唐 陆 希声

《 北 户 录 原序 》 ,
《 风 土志 丛刊 》 第 6 2 册 , 广 陵书 社 2 003 年影印本 

② [
清 纪昀等撰

《 钦 定 四 库全书总 目 》 ,
中 华书 局 1 99 7 年 ,
第 9 65 页 

③ [ 清 纪昀等撰

《 钦 定 四 库全书总 目 》 ,
第 %7

9 68 页 

④ [ 清 纪昀等撰
] 《 钦 定 四 库全书总 目 》 ,
中 华书 局 1 99 7 年 ,
第 9 68 页 

1 


第 章 岭南 植物 资 源


由 于 该 书 保存完 整 ,
其 内 容也 更翔 实 ,
代 表 了 宋 代 的 认 识 水平 

( 三) 谱录


唐 中 叶 以后 地区 性 的 植物 专 著 和 园 艺 专 谱 大量 出 现 形成 了 中 国 植 物 学

, ,

的极盛时 代

岭 南地 区 的 植 物 专 著 主 要 有 如 上 所 介 绍 的 几 种 园 艺专 谱 流传至

。 ,

今 则有 蔡襄 《 荔枝 谱 》 、 韩彦直 《 桔录 》 、 王灼 《 糖霜 谱 》 。
这 几 种谱 录 虽 然 不 是


专 门 针 对 岭 南 地 区 的 植物 而 言 但 由 于 岭 南 地 区 也广 泛 分布 而且自 成 色 


, , 。

以 也 可 视 作 是 关 于 岭 南 植物 的 文 献 值得 提的是 蔡襄 的 荔 枝 谱 》 是 现存 最


。 ,

早的 部 荔枝专 著 而历 史 最 早 的 部 荔枝 专 著 则 是 北宋初 年郑 熊 所著 的 广中


一 一

, 《

荔枝 谱 》 , 记 载的 是广 东 荔枝 的 品种 。 可 惜现 在 基 本 失 传 ,
其 中 有二十 二个 品 种



及 其性 状 保 存 在 宋 代 吴 曾 的 能 改 斋漫 录 中 蔡 襄 的 谱 录 直接 影 响 了 后 世 关


《 》 。

于 闽 粤 荔枝优 劣 的 争 论 ,
意义非常 

四 、 明清


载 明清 以 后

据 《 岭 南文 献史 》 ,

说 粤 书 和 岭 南 地 方 文 献 著 述层 出 不 穷 ,



明 代瞿 其美 的 《 粤游见闻 》 、 瞿 昌 文的 《 粤 行纪 事 》 、 华夏蠡 的 《 粤 中偶记》 及 《 


广 纪略 》 、 马 光的 《 粤行小 记 》 ,
清代前 中 期 吴绮 的 《 岭南 风物记 》 、 屈 大均 的 《 

广
东新 语 》 范端昂的 粤中见闻 》 张渠的 粤东 闻 见录 》 以及 其他 些 作 者撰写


、 《 、 《

的 《 粤 东笔记 》 、 《 粤游 日 记》 、 《 粤游小 志 》 、 《 粤游录 》 、 《 楚 庭稗 珠 录 》 ,


等等 

举不胜 举 气 由 此可 见 该 类 文献 的 浩 博 其 中 以 清初屈 大 均 的 广 东 新语 》 影


《 


响最 大 屈 大 均 为广 东 番 禺 人 该书 的作 意 原 是给 岭外 闳 览 博 物 之君 子 参考



。 ,

有 嗜奇 尚 异 草语
“ ”
的 ,
明显的 倾向 。
书中的 《 》 、 《 木语 》 、 《 香 语 》 较 多 地涉 及

岭 南植物 资源 ,
作 者 在 做 客观介 绍 之 后 , 经常 附 带 文学 歌咏 ,
兼 具 科学 性和 文 学

性 。 另 外在谱 录方面 ,
吴应 逵 的 《 岭 南 荔 枝谱 》 和 赵 氏 三谱 ( 《 槟榔 谱 》 、 《 龙眼

谱》 、 《 烟谱》 )
对 研 究 岭 南 植 物 也 有 特殊 的 作 用 。 他 们 用 力 之 处 都 在 汇辑 历 代 关


于岭 南 植 物 的 文 献 记 载 对 于 梳理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程 有 定 的 参考作 用

, 

“ ”

综本 节所 述 ,
岭 南地 区 的 物 产 长 期 作 为 异物 受 人关 注 ,
在 介绍 岭南植物


的过程 中 ,
作 者 的 群体基 本是 由 北而 南 ,
而 且 存在 着 两个不 同 的视角 : 中土人士

以 入岭 后 的 特 殊见闻 作 为 谈资 著书 以 广 博 闻 岭南本土人士 则 以 宣传 自 己
“ ”
, ,

乡 邦物 产 和 文 化 为 己 任 ,
更多 是 以 求精确 。 这 些 书 籍 的 流传对 岭 南 文化 的 传 播 和


岭 南植 物 文 学 书 写 有 巨 大 的 推 动 作 用 ,
人们 在没 有 踏上 岭南 时 , 往 往通过许 多 间

接 渠道 来 获 取岭 南 的 信 息 而 这 些 书 籍 知 识 无 疑就 是 主 要 的 来 源 之 当 诗人 写


, 。

① 中 国 植 物 学会编 《 中国 植物 学 史 》 ,
科 学 出 版社 1
9 94 年版 ,
第 3 5 页 

② 宋 吴曾 能 改 斋漫 录 》 卷 五 方物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 《 


[ ]

③ 乔 好勤 主 编 《 岭南 文 献 史 》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社 20 1 1 年版 ,
第 244 页 

1 


第 章 岭 南 植物 资 源


与 岭 南 主题 有关 的 文学 作 品 时 ,
他会 有 意 地 运 用 与 岭 南 有 关 的 各 种 意 象 ,
植物 即

是其



第三 节 岭 南植 物 资 源 记 载 的 概 况 一 一

以 岭南 风 物 文 献 为 中 心

岭南地 区 是古 热 带 植 物 区 印 度 马拉亚区 的 部分 区 内 有广泛分 布 的 热





一 一

带科 、 属 ( 特别 是 木 本 植 物 ) , 如龙脑 香科 、 肉 豆蔻 科 、 无 患 子科 、 芸 香科 、 


科 、 楝科 、 漆 树科 、 豆科 、 番荔枝 科 、 大 戟 科 等等 ,
呈 现 出 亚 热 带 和 热 带植 物 的

特色 本 节 将 对 几 种 岭 南 风 物 文 献 中 所 记载 的 植 物 做 个梳 理 和 呈 现 来 观 察历


。 ,

代对 岭南 植 物 的兴 趣点 , 这 是 研 宄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基 础 

汉魏 晋南北朝 的 《 异物志》 系列 、 《 南 方 草物状》 、 《 齐 民要 术》 及各 种地记



关 于 岭 南 植 物 的 著 录 基 本 奠 定 了 唐宋 以 来 岭 南 植 物 著 录 的 格 局 而 且 多 被 后 世 征

 ,

引 和 订补 。 但 由 于 著 作 太 碎太 杂 ,
不便统 计 ,
现将 唐 以 后 几 种 比 较 完 整 的 文 献 所


著 录 的岭 南 植物胪 列 如 下 ,
见表 1
和 2 

表 1 : 《 北 户录 》 、 《 岭表录异 》 、 《 南 方草 木 状 》 著录 的 植物

《 北 户 录 》 《 岭 表 录 异 《 南 方 草 木 状 》 》

睡 菜 水 韭 蕹菜 野 鹿 藤
、 、 、 、 茄子 、 山 甘 蕉 、 诃梨勒 、 荔枝 

斑 皮竹筍 、 无核荔枝 、 橘子 、 馨子 、 山 胡桃 、 椰树 、 杨梅 、 橘 、 柑 、 橄榄 

变 柑 橄 榄 子 山 橘子 、 、 、 山 姜花 鹤子 草 媚草 、 ( ) 、 龙眼 、
千岁 子 、 五 敛子 、 


山 胡桃 、 白 杨梅 、 偏核 野葛 ( 胡 蔓草 ) 、 越王 缘子 、 海梧子 、 海松子 、 


桃 、 红梅 、 朱槿 花 、 笺 竹 、 思勢竹 、 桃枝竹 、 摩勒 、 石栗 、 人 面子 、 蒲葵 

香树 、 抱木 、
方竹 、 山 沙摩竹 、 箣竹 ( 刺勒 ) 、 桄榔 、 槟榔 、 椰树 、 海枣 

花 燕脂 、 鹤子 草 越王 、 倒捻子 、 榕树 、 水松 、 芜菁 、 茄树 、 蕹 、 甘储 、 


竹 、 无名花 、 指 甲花 、 枫树 、 桄 榔树 、 抱木 、 蔗 、 豆蔻花 、 胡椒 、 益智子 

相思 子 、 睡 莲 石 栗 。 、 波斯 枣 、 偏 核桃 、 桂 、 鸡 舌香 ( 丁香 ) 诃 梨勒 

荔枝 、 龙眼 、 槟榔 、 橄 槟 榔与 扶留 、 指 甲花 、 苏枋 

榄 、 枸 橼子 、 椰子 树 、 甘蕉 、 蒲葵 、 桄榔 、 箪竹 

迦南香 、 蜜香 、 栈香树 、 蜜 香纸 、 蕙草 、 枫香 、 薰陆

朱 槿花 、 胡 桐泪 、 沙箸 。 香 、 蜜 香树 、 水松 、 紫藤 

山 姜花 、 留 求子 、 乞力伽 


绰菜 、 冶葛 、 吉利 草 、 良耀


 

1 


第 章 岭 南 植物 资 源


草 、 枫香 、 桂 、 杉 、 荆 、 


藤 、 抱香 履 ( 水松 ) 、 云丘

竹 石 林竹
、 、 思摩竹 、 箪竹 

越王竹 、 耶 悉 茗花 、 末利 

水莲 、 水蕉 、 贞桐 、 水葱 


朱槿 、 指 甲花 、 刺桐 、 荆 

表 2 : 《 桂海虞 衡 志 》 、 《 岭 表代 答 》 、 《 广 东 新 语》 著 录 的 植物

  ̄  ̄ ̄

《 桂 海 虞 衡 志 》  岭 表 代 答 》 《 广 东 新 语 》 《

上元 红 、 白 鹤花 、 南 桂 、 榕 、 沙木 、 思 儡 松 、 水松 柏 、 、 漆 

山 茶 、 红豆蔻 、 泡花 、 红 木 、 槟榔 、 桄榔 、 椰子木 、 杉 、 梅 、 桂 、 枫 、 木棉 

蕉花 、
枸那 花 史 君 子 花 、 、
竹 ( 斑竹 、 蕩竹 、 涩竹 、
榕 菩提 、 、
荔枝 、 龙眼 

水西 花 、 裹 梅花 ( 木槿 ) 穷竹 、 人面竹 、 钓丝竹 箭 橄榄 、 槟榔 、 桄榔 、 椰 

玉修 花 、 象 蹄花 、 素 馨花 、 竹 ) 、 荔枝 圆 眼 、 红盐 草 橘柚 、 波罗 树 、 诃子 

茉 莉花 、 石 榴花 、 添 色芙 果 、 八角 茴 香 、 余 甘子 、 羊桃 、 山桃 、 蒲桃 、 


蓉花 、 侧 金 盏花 、 曼 陀罗 石栗 、 杓栗 、 蕉子 、 乌榄 、 竹桃 、 蜜望 、 宜母 、 


花 柚 子
。 、
百子 ( 罗晃 子 、 木 面 、 诸山 果 、 苦楝 、 


荔枝 、 龙眼 、 馒头柑 、 竹子 、 人面子 、 五 棱子 、 丹 、 木芙 蓉 、 夜合 、 


金橘 、 绵李 、 石栗 、 甘剑 黎朦子 橹罟 子 搓擦 子 、 、 、 樨 、 月 贵 、 茉莉 、
贝多

子 、 龙荔 、 木竹 子 、 冬桃 、 地蚕 子 、 火炭 子 、 山 韶子 、 罗 、 杜鹃 花 、 丁香 、 

罗望子 、 人面子 、 乌榄 、 部蹄子 、 木赖子 、 黏子 、 青 ( 贞 ) 、 山丹 、 佛桑




方榄 、 椰子 、 蕉子 、 鸡蕉 千 岁 子 赤枣 子 藤韶 子 、 、 、 ( 扶桑 ) 、 瑞香 合欢 、 

子 、 芽蕉子 、 红盐草果 、 古米子 、 壳子 、 藤核子 、 指 甲 花 南 烛 山 石榴


、 、 

八角 茴香 、 馀甘子 、 五梭 木莲 子 萝 蒙 子 特乃 子 、 、 、 锦鷺花 、 白 鹤花 、 粉婕


子 、 黎朦 子 、 波罗 蜜 、 柚 不纳 子 、 羊矢 子 、 日 头子 、 花 栎 、 、 九 里香 、 山攀 

子 、 橹罟子 、 槎檫 子 、 地 秋风 子 黄皮 子 朱 圆 子 、 、 、 蝇树 、 药树 、 

海 南 文木
蚕 、 赤 柚子 、 火炭子 、 山 粉骨 子 搭骨 子 布衲 子 、 、 、 ( 花梨 ) 、 山木 、 移榕 

韶子 、 山 龙 眼部 谛 子 、 木 黄肚 子 蒲 奈 子 水泡 子 、 、 、 柊叶 、 山 大丹 、 步惊 

赖子 、 粘子 、 千岁 子 、 赤 水翁 子 、 巾 斗 子 沐浣 子 、 、 槌子 、 红豆 、 果日 、 


枣子 、 藤韶子 、 古 米子 、 牛粘 子 、 天威 子 石 胡桃 、 、 木 、 海苔 树 、 油葵 、 


壳子 、 藤核子 、 木连子 、 频婆 果 、 木馒头 ) 、 藤 、 枣 、 盐醋 子 、 刺桐 、 


罗 蒙子 、 毛栗 、 特乃 子 、 花藤 、 胆瓶 蕉 、 水蕉 、 红 桃花 、 散沫花 、 朱槿 

不纳 子 、 羊矢 子 、 日 头子 、 蕉花 、 南 山茶 、 素馨花 、 孔雀花 、 沉香 、 檀香 

秋风子 、 黄 皮子 、 朱圆子 、


茉莉 花 、 石 榴花 、 史君子 |
素馨 、 茉莉 、 阇提 、 

1 



章 岭南 植 物 资 源

匾桃 、 粉骨 子 、
塔 骨子 。
花 添 色芙 蓉 花 豆 蔻 花
、 、 、 桑 、 渠那 、 含笑 、
麝香


I I

桂 、
榕 、 沙木 、
桄榔 匾菜 、 泡花 、 曼陀 罗 花 、 花 

木 、 思儡 木 、 胭 脂木 、
鸡 拘 那花 水 西 花 裏 梅 花、 、 、
黄 金间碧竹 棕竹 、 、



桐 、 龙骨木 、
风膏 药 、 南 玉修 花 、 月禾 、 大蒿 、 都 皮竹 、 黄皮竹 、 人面 竹


漆 蕩 竹 涩竹 人 面竹
、 、 、 、
管草 、 蛆草 、
铜鼓 草 、 石 ( 佛肚竹 ) 、
鹤膝 竹 

钓 丝竹 、 斑竹 、 猫 头竹 、 发 、
胡 蔓草 、 匾 菜 马 蹄 竹 。 、 马鞭竹 、 牛角

桃 枝竹 、 箸竹 、 箭竹 、 宿 沉 水 香 、 蓬莱 香 、 鹧 竹 、 象牙 竹 、 石竹 、 


根茄 、 铜鼓 草 、
大蒿 、
石 鸪斑 香 、
笺香 、
众香 ( 光 竹 、
勒竹 、 思 努竹 、



发 匾 菜 都管 草
、 、 、 花藤 、 香 、 沉香 、 排草香 、 橄榄 竹 、 大头竹 、 单竹 、 


胡 蔓 藤 香 。 、 钦香 ) 、 零陵香 、
蕃 竹 、
水竹 、 长 节竹 、 


沉 水香 、 蓬莱香 、 鹧 栀子 竹 。 、 扶竹 、 苦竹 、 龙公

鸪斑 香 、 笺香 、 光香 、 沉 竹 、
菡堕竹 、
符竹 、



香 、 香珠 思劳香 、 、
排 草 筋 竹 、 、
桃 枝竹 、 桃竹 

槟榔 苔 橄榄 香 零 陵香 邛 竹 、 、 。 、 方竹 、 观 音竹 

芭 蕉 竹 槟 榔 竹 木竹 、 、 

甜竹 、 猫竹 、 思 摩竹 

银 竹 崖州 藤 竹 芭 蕉
、 、 

朱蕉 、
蔗 、 兰 、
菊 、



兰 、 薏苡 、 仙茅 素馨 、 

蔞 、 西 洋莲 、 秋 海棠 

凤尾 花 、 凤仙 花 、
露头


花 、 水仙 、
换锦 (
胡婕


花 ) 、 夜 落 金钱 雁 来

 、

红 、
菱 莲 、 、
茨菰 、 蕹 

桃 金娘 、 二兰 菜 、 百合 

蕨 、 睡莲 、 仙 人掌 、





异草 、 油草 、 水 蜡烛 

由 上可 见 , 这 七 种 文 献 所 著 录 的 植 物重 出 率很 高 , 这 不 但 意 味 着 重 出 的 植物


为 较 多 人熟 知 和 认 可 , 而 且 将 有 可 能 大 量 出 现在 文 学 作 品 中 的 。
著名 如荔枝 、 


蕉 、 桂等植 物 ,
在 中 古 时 代就 已 经 有 与 中 土 植 物媲 美 的 地 位 了 。 不过 ,
大 多数 植


物 还 只 是存 名 而 己 , 甚 至 在 今 天 都无 法 确 定 是 哪 种 植 物 , 更 别 说 成 为古 代 文人 的

意 象 和题材 。 这 些 植 物 大 体 可 以 分 为两 类 ,

种 是 泛南 方 植 物 ,

种 是 岭南 特 色


植物 。 如 芭蕉 、 桂 就是泛 南方植 物 , 而荔 枝 、 龙 眼之 类就 是 岭 南 特 色 植 物 。
本文


主 要 是探 讨 岭南特 色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

1 


第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第二 章 岭南 植 物 文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展 历 程

以 岭南 植物为 中 心 的文 学 书 写 ,
大 致属 于 传 统 所说 的 咏 物文 学 ,
但其 范 围 又

专 限 于岭南 植物题材和 意 象 。 所以 ,
它 的 发展并 不 能 与咏物 文学简 单归 同 ,
而是


有 自 己 特殊 的 发 展 背 景 。 本 章将 对岭 南 植物文 学 书 写 的 发展历 程 进行 一

个 简单扼


要 的 梳理 ,
把它 分成 四 个时 期 ( 萌芽期 、 发展期 、 繁 荣期 、 新变期 ) ,
在梳理过


程 中 重点 把握它 的历 史 文 化背 景 

第 一

节 萌芽期 :
先秦两 汉

我 国 的 咏 物 文 学 滥觞 于 先 秦 时代 ,
远在 周 初 的 古 铭 辞 就 有 以 物 为 中 心 的 书

而在我 国 第 部 文学 总 集 诗经 咏物之句俯拾 皆 是 南 朝 刘 勰称

写 里 



《 》 ,
。 :

人感 物 , 联类 不 穷 。 流连 万 象 之 际 ,
沉 吟视 听 之 区 。 写物 图 貌 ,
既 随物 以 宛 转 

属采附声 ,
亦 与 心 而 徘徊 。 故 灼 灼 状 桃 花 之鲜 ,
依依尽 杨柳 之貌 ,
杲杲为出 日 

容 ,
漉 漉 拟 雨 雪 之状 ,
喈 喈 逐黄鸟 之声 ,
嚶嚶 学 草 虫之韵 。 皎 日 嘻星 ,

言 穷理 

参 差 沃若 两字 连 形 并 以少 总多 情 貌 无遗 矣 诗经 的 咏物大 部 分 是为

, 。 , 。 《 》 

是 依 靠 比 兴 来完 成 虽 然它有着 多 识 草 木虫 鱼鸟 兽之 名
“ “
言志

了 , ,
的启 蒙

意义 ,
但 真 正 以 物 作 为 独立 审 美 对 象 的 并 不 多 。 而且就 植物物 象 而 言 ,
《 诗 经 》
所 代 表 的 是 北 方 的 植 物 区 系 所 描 述 的 植 物 多 以 黄 河 流 域 的 中 原地 区 为 主 所 以 ,
。 

岭 南 植 物 在 当 时 还 没 有 正 式 进 入 普 通 中 原 人 的 视野 。 中国 文学 的另

源头 ,
荆楚


文 化所孕 育 的 楚辞 》 在 咏物 的特征上 如 刘 勰 所称 及 离 骚代 兴 触 物而长

《 , ,

, 

物貌 难尽 于 是 嵯 峨之 类 聚 葳 蕤 之 群 集矣 @


故重 沓 舒 状 , , 。 也 就 是说 ,
对物的

描写 更加 铺张 扬厉 点 也 不 吝 啬词 汇 而不是像 诗经 》 那 样 以 少 总 多 


一 一


, 《 ,

千金 。 这 当然是 由 诗 、 赋 的容 量及其体 性所决定 的 ,


但 最 值 得注 意 的 , 还是 《 


经》 与 《 楚 辞 》 代表 着 不 同 的 文化 系统 ,
因 此 在 描 写 的 对 象 上 也 就 各 具地 方 特 色 

宋 代黄伯 思 说 盖 屈 宋 诸骚



皆书 楚 语 ,
作 楚声 , 纪 楚地 ,
名 楚物 ,
故可 谓 之

① [ 南朝 刘勰撰 ]

范 文澜 注 《 文 心雕龙注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1 9 58 年版 ,
第 6 93 页 

② [
南朝 刘勰撰 ]

范文澜 注 《 文心雕龙注 》 ,
人民文学 出 版社 1 95 8 年版 ,
第 6 94 页 

1 


第 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程

楚辞
?
其中 楚物 表 现 最 多 也 最 具 特色 的 就 是 植 物 诗经 》 迥 然不 同
” “ ”
。 。 与 《 

《 楚 辞 》 中 出 现 的 花 草果木 代表 的 是 南方 植物 区 系 ,
这 也 就 不 可 避 免地 涉 及 到 岭


华中 华 南特 有 的 植 物 共 有

楚 辞》 中 种 有
” “

南植物 。 据 今 人统 计 , 《 、 26 ,


藭 ( 江离 、 蘼芜 ) 、 木兰 、 肉桂 ( 菌桂 ) 、 莽草 ( 宿莽 ) 、
杜衡 ( 蘅 、 衡 ) 、 薜荔 

扶桑 、 食茱萸 (
椴 ) 、
高良姜 ( 杜若 ) 、
辛夷 、 石解 ( 石兰 ) 、 灵芝 ( 芝 ) 、 芭蕉 ( 芭 ) 

橘 、 桂花 、 甘蔗 ( 柘 ) 、 枫 、 茭 白 ( 菰 ) 、 囊荷 ( 苴莼 ) 、 柚 、 女贞 ( 桢 ) 、 箭竹 (


蔣 ) 、 刺 叶 桂樱 ( 撢 ) 、 莼 (
屏风 ) 、 射干 、 华榛 ( 榛 ' 这 些 植 物 占 了 其 中 的

四 分之 当 然 这 个 统计 显 然 包 括 了 楚 辞 》 所 收的 汉代作 品 而 且也 不能 说是


。 《 ,

” “ ”

完全 精确 无误 九歌 礼魂 》 中 传 芭兮代 舞 是否指 芭蕉 尚 存争

( 如 《

之 芭 

议等等 ) ,
但总 的 来说这个 统 计 是 能够反映 出 《 楚 辞 》 植 物 所 代 表 的 南 方特 色 

这 类 植 物 大 部分 是 泛南方 植物 并 不专 属 于 岭 南 它 们 往往 可 以

另外

地 

, ,

如甘蔗 招魂》 腼 鳖炮 羔 有柘 浆 些
“ “
楚辞 柘 


” ”

通 过移 植 往 北 推 移 。 ,



, 。

是甘蔗 ,
它 本属于 热 带植物 , 但秦汉 时 荆 楚 等地 已 有 种植 ,
不 过 尚 未 全 面普 及 和


利用 , 而 且 南 橘 北枳 , 它 们 最大 的 区 别 还在 于 ,
岭南所 产 的往 往更 为 醇 正 ,
如甘


“ “
蔗 肉桂等 楚 辞 》 中 对物 的 描 写 还 是 以 取兴 为主 如 汉代 王逸 所说 



、 。 《 ,
. 《

骚 》 之文 , 依诗 取兴 , 引 类 譬喻 。 故善 鸟 香草 , 以配忠 贞 ?


恶 禽 臭物 , 以 比谗 佞 


灵 修 美人 以 媲于 君 诗 经 》 的 比 兴 手法 步 开 发 了 植物 的 比


”
屈原 继承 进

, 。 《 ,

德 意义 引用 芳 香 类植 物来 作 譬 喻 这 也 决 定 屈 原 不 可 能着 眼 于 草 木 的精雕


一 一

, ,

细琢 

如 果 说 先 秦时 代 已 经开 始 书 写 泛南方 植物 那 么 对 岭 南 特 色 植物 的 关 注




“ ”

则 要 等到 秦 汉 时 期 对岭南 的 开发 。 秦 始 皇遣 发 逋亡 人 、 赘婿 、 贾人 参与 桂 林 

象郡 、 南 海 等 郡 的 建设 ,
这次移 民 打 破 了 岭 外 与 岭 内 的 隔 绝 ,
使 岭南 地 区 正 式进


“ ”
入 秦 帝 国 的 视野 之 内 后 值秦朝 覆 灭 赵佗 名 尉佗 吞并 桂林 象郡 等


。 ,
( ) 、

地 ,
扯旗 自 立 为 南越 王 。 当 汉 高 祖刘 邦统

四海 ,
汉 帝 国 与 南越 国 开 始 剖 符 通 使 

重 新建立藩 属 关 系 臣服的 方 自 然需 要 向 中 央帝 国 朝 贡 岭 南 特产 就 作 为 贡 品


。 ,

源 源不 断 输 入 皇 家 宫 苑 西 京杂 记 》 载 尉 佗献 高 祖 鲛鱼 荔枝

。 据 《 : ( 汉 ) 、 

” “
?
高 祖报 以 蒲 桃锦 四 匹 。 又如 上林苑积草池 的 珊瑚树 , 史云 :
积草池 中 有珊 瑚


树 高 丈二尺 本 三柯 上有 四 百 六十二 条 南 越王 赵佗 所献 号 为 烽火 树

, , , , , 

至 夜 光 景 常 焕然 ?
从 这 些 零 星 的 记 载 可 以 窥 见 南 越 王赵 佗 的 些 上贡情况 


” 一

。 。

① 宋 黄伯 思[ ]
《 校 定 楚词 序 》 , 《 东 观 余论 》 卷 下 ,
宋刻 本 

② 潘富 俊 《 草 木缘 情 :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的 植物 世 界 》 ,
商 务 印书馆 20 1 5 年版 ,
第 87 页 

③ [
宋 洪 兴祖 ]
《 楚辞 补注 》 ,
中 华书局 1 9 83 年版 , 第 2

3 页 

④ [ 晋 葛洪 ]
《 西 京 杂记 》 ,
中华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1
9 页 

⑤ 《 西 京杂 记 》 , 第 6 页 ; 何清谷 《 三 辅 黄 图 校释 》 ,
中 华 书局 2 0 05 年版 ,
第 26 8 页 

1 


第 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文 化 背 景和 发 展 历 程

枝和 珊瑚 树 都 更具 岭南特色 ,
而 为 岭 外 所难植 。 汉武 帝 平 定 南 越后 ,
曾 经 在上 林


苑 营 建 扶荔 宫 网 罗 岭 南 植 物 ,
据载 

扶荔 宫 ,
在上林 苑中 。 汉武 帝 元鼎 六 年 , 破 南 越 起 扶荔 宫 ( 宫 以 荔枝 得

名 ) 。 以植所得 奇 草 异木 :
菖 蒲百 本 ;
山 姜十本 ; 甘蕉十 二 本 ; 留求子十本 

桂百 本 ;
蜜香 、
指 甲 花百 本 ; 龙眼 、 荔枝 、 槟榔 、
撖榄 、
千岁 子 、 甘橘 皆百

余本 。 上 (

作土 ) 木 ,
南北异 宜 ,
岁 时 多 枯痒 。


这 个 现 象在 司 马 相 如 的 辞 赋 中 得 到 了 展 现 , 《 上林赋 》 中 对 奇草异 木 的 书 写 , 

便

涉及到 许 多 岭表植物 如 荔枝 槟 榔 和 其 他棕 榈 类 植 物 但与 屈 原 样 司 马相


, 、 。 ,

“ ”

如 对待这些 奇花 异草 ,
也是引 类 而用 , 即 刘勰 所说 相如 《 上林 》 ,
繁 类 以成艳 

是 其 润 色鸿 业 的 部分 只 不 过汉帝 国 的 兴 盛 使他 的 眼 光 比 楚 辞 作 家 更加 广 远

。 

所 描 绘 的 植 物 范 围 己 经 直达 热 带 腹 地 西 汉 已 存 在 不 少 咏 草 木 的 小 赋 。 , 《 汉书 ?


文 志 》 就 著 录有 杂 器 械草 木 赋 三 十 三 篇 辞 赋创 作 己 经开始表




 ' 到 了 东 汉 ,

现 出 由 大赋 向 小 品 赋 发 展 的 趋 势 , 在 这 个 对 汉 大 赋解 构 的 趋 势 下 , 岭南 植物文 学

书 写 也 照进 了 新的 曙 光 王逸 的 荔 枝 赋 》 就是 这个时 期 的代表 它 标志着 以




一 一

《 ,

岭 南 植 物 为 独 立 审 美 对 象 的 开 始 ' 但 是 这 种 书 写 只 是 个 别 现 象 ,
并 未 形 成 风气 

所以 先 秦两汉时期 的 岭南 植物文 学 书 写 只 是处于 个萌 芽期


, 

第二节 发展 期 :
魏 晋南 北朝

咏 物文学 在 魏 晋 南 北朝 有 了 巨 大发展 刘勰称 近代 以来 文贵 形似



。 : 自 , 

窥 情 风景 之上 ,
钻 貌草木之 中 。 吟 咏所 发 ,
志 唯深 远 ?

, 体物 为 妙 ,
功在密 附 。 


巧 言 切状 ,
如 印之印 泥 。 不加雕 削 ,
而 曲 写 毫芥 。 故 能 瞻言 而 见貌 ,
即 字 而知 时



@
也 。 咏 物 赋 在 魏 晋臻 于 鼎 盛 ,
据统计 ,
现 存 共 有 4 00 余 篇 ,
占 当 时 赋作 的二 分



。 魏晋以后 , 咏 物 更 是 成 为 历代 赋 作 的 主 要 创 作 类 型 气 咏 物 赋 的 勃 兴 也 影


响 了 咏物 诗 。 它 是 在 晋 宋 逐渐 兴 起 ,
而 大 盛 于 齐梁 之 间 。 晋 室 的南 渡 ,
世 家大族


的 乔 迁 地理 空 间 的置 换 , ,
自 然 环境 的 改 变 使 山 水 文 学 的 孕 育 有 了 肥 沃 的 土 壤 , 

人 们 幵始把 目 光投 向 大 然的 山 水草木 另 方 面私 家 庭 园 的 营 造 和 游 宴 的 风 气


自 ,

① 何 清谷 《 三 辅黄 图 校释 》 , 中华书局 20 05 年版 , 第 20 8 页 

② [
汉 班固 ]

[ 唐 颜师 古 等 注

《 汉 书 》 卷三 〇 ,
中 华 书局 1
9 62 年版 ,
第 1
75 3 页 

③ 详 参第 三 章 论 述 

④ [
南 朝 刘勰撰 ]

范 文澜 注 《 文 心雕 龙注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1
95 8 年版 , 第 6 93 页 

⑤ 廖 国栋 《 魏 晋 咏 物 赋研 宄 》 ,
转 引 路成 文 《 宋 代 咏 物词 史 论 》 ,
商 务印 书馆 2 00 5 年版 ,



23 页 

1 


第 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也 使 人们 开始 在 日 常生 活 中 用 审 美 的 眼 光 把 玩 山 川 草 木 。 在这 个 大背景下 ,
自 

而然 ,
岭 南 植 物 题 材 的 文 学 书 写 也 有 所发 展 。 不 过岭南 与江 南虽 然 同 属 南方 ,


毕竟有所不 同 ,
岭 南 的 开 发 和 发 展 显 然 无法 与 六 朝 的 中 心 相 比 。
那么 ,
人们 关 注


岭 南 植 物 及 其 书 写 又 是 出 于 什 么 样 的 背 景呢 

首 先 是 博 物 学 在 魏 晋 时 代 的 新 发展 。 博 物学 的 学 术渊 源 是古 代的 名 物学 、 

志学 、 农学 、 本草学 、 图学等 等? 。 南方 的 开发 ,
大 量 动 植 物 资 源 呈 现在 人 们 的

眼前 。 人们 迫 切 需 要 认 识 自 然来 弥 补 旧 有 的 知 识 结 构 缺 陷 ,
因 此 博物学 著 作 就 应


运而生 ,
如 张华 的 《 博物志 》 、 徐衷 的 《 南 方 草 物 状》 、 崔豹 《 古 今注 》 , 等等 

另 外 各种 关 于岭 南 的地 记 ,
与 东 汉 以 来的 许多 《 异物志 》 ( 尤 其 是 孙吴 时 代 的 ) 

都 可 以 看 出 人 们 认 识新 世 界 的 迫切 渴 望 。
值得

提 的是 , 在 认 识 岭 南植物 的 过程


中 , 道教 徒 也 起 了 相 当 大 的 作用 。 由 于岭南 自 然 地 理环 境 的 因 素 ,
如罗 浮 山 等地


负阴抱阳 远离 政治 中 心 再 加 上 物产丰 富 有所谓的 丹砂 灵药
“ ”
山 川 秀美 , , ,
, 

所 以 非常 符 合 道 教 的 生 长 和 发 展 。 葛 洪 就率 先 进 入 罗 浮 山 修 炼 , 在认识岭 南植物

的过程 中 他们 般 抱着 实用 的 的 也 就 是为 了 寻 找 灵 丹 妙 药 服食 长生




目 , ,

些 中 草药 如 肉 桂 、 槟榔 、 菖蒲 、 茯 苓 等 都 得 到 前 所 未 有 的 关注 , 这 无疑 会 影 响 到

岭 南 植物 在 岭外 的 传播 。 槟 榔 的 药性 就 在这时 被 道教 徒所认 识 ,
影 响 所及 ,
嚼食


槟 榔 甚至 在 六 朝 士 人 社 会 中 流 行 见槟榔 章

( ) 

其 次是 入岭 经 验 。 除 了 凭 借 他 人 著 录 了 解和 熟 悉 岭 南 植 物 外 ,
最 好的 方式 当

然 是亲临 岭南 , 与 当 地 的 山 川 草 木有 实 在 的 接 触 。 这 样的 书 写 才 是 发 自 内 心 ,



永 嘉之 乱 后 北 方 有 大 量 移 民 进 入 岭 南避 乱 据 出 土 的 碑铭 云

实可信 的 。 ,
。 : 

都 是 南渡 避




嘉世 九州荒 余广 州 平 且康 广 州 与 当 时 的 江南 吴土 样

, , , 。 、 ,

乱 的 选择 但 般 门 阀 地 位 高 的 士 族 不 会选 择 岭 南 作 为 自 己 的 栖 息 地 只 有因政


。 ,

治 斗 争 或其 他 原 因 ( 出使 、 出仕 ) 才 会 踏 入 岭 南地 区 。 许多 与 岭南 有关 《 异 物 志 》

和 地 记 就 是 产 生 于 这群 入 岭 之 人 的 手 里 ,
如 《 南 越 志 》 的 作 者 沈怀 远 就 是 因 罪 谪


长 江 沿 岸 诸州

徙广 州 的 。
曹 道 衡 先生 曾 指出 :
南朝 的 文学 家大多 数 出 自 ,
至于


今湖 南 、 两 广 及 福 建等 地 ,
出 现 的 文 人相 对较少 。 其 中 湖 南和 福 建还有 一

些文人


因 游 宦和 贬 官 曾 至此地 ,
所 以宋 、 齐两代 ,
就 有 较 多 文 人 到 过那 里 。 至 于两广则

很 少 有 人涉 足 ,
只 有 犯 罪 贬黜 者 被 流放 至 此 。 不过到 了 梁末侯景之乱 以后 ,
也有



文 人避难 至此 如江总 有 部 分 作 品 就作 于此地 这 是 以 重 大 历 史事 件为 标 志
”

。 

对 主要文 学家 的 概括 ,
基本正 确 。 但 如 果要 向 前 追 溯 ,
则 可 以 发现

些 有入岭 经

验 并 有 书 写 实 践 的 零 星记 载 。 如 东晋 俞益 期 的 《 与韩 康伯 笺 》 中 对植物 ,
特别 是

① 见朱渊清 《 魏晋 博物 学 》 ,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 》 ,
2 0 00 年第 5 期 

② 陈 寅恪 《 金 明 馆 丛 稿 初编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 店 2 00 1
年版 ,
第 77 页 

③ 曹道衡 《 南 朝 文 学 与 北 朝 文学 研 究 》 ,
江 苏 古 籍 出 版社 1 9 98 年版 , 第 1 59 页 

20


第二章 岭 南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对 槟榔 的 讴 歌 不 能不说是 种成功 的文 学 书写 又 如晋 宋 之间 的 王叔 之 游罗


, 。 《

浮山诗》 云 

菴蔼 灵岳 , 开景神封 。 绵界 盘址 ,
中 天举峰 。 孤楼侧挺 , 层岫 回 重 。 

云秀 体 ,
丼木媚 容 。 ( 《 先 秦汉 魏 晋 南 北朝 诗 》 宋 诗 卷


第 1 1
29 页 

“ ”

卉木媚 容 句 不 啻 为 王叔 之游 罗 浮 山 见 到 岭 南 植物 之 后 的 整体 印象 对 于此


后 千 多 年 间 的 入 岭 文 人 来 言 这 种 新 鲜和 奇 特 的 感 受 都 或 多 或 少 在 其 作 品 中 得


到 表现 。 除 了 王叔之 ,
范 云 也有 岭 南 出 仕 的 经历 。 范云 ,
字彦 龙 ,
南 乡 舞 阴人 今

 (

河南泌 阳 县 ) 。 萧齐 时 曾 历任始 兴 内 史 、 广 州 刺 史等岭南地 区 的官职 ,


他的 《 



桂树诗 》 就是 对岭 南 樟科 桂树 的 书 写 。 梁 末 侯 景之 乱 后 ,
到 岭 南 避 难还 有 江 总 

阴铿 、 苏 子 卿 等人 。 江 总 更 是 在 岭南 呆 了 十 余 年 ,
关 于岭 南植 物 的 书 写 ,
现存 尚

有 南越 木 槿 赋 》 篇 专 门 描 写 朱 槿花 综 上言 之 文 学 创 作 源 于 现实 生活 


《 。 ,

人 的 入 岭 经 验 对 岭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实 践 有 巨 大 影 响 正 因 为 南 方 的 进 步 开发 以


及岭 南 相 对 安 定 的 社 会 环 境 , 文 人 入 岭 的 数 量较 之 前 代 有 较大 的 增 长 , 相 应地 也

促 进 了 岭 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实践 

最后 是 南 北 交 流 愈 加 频 繁 。 以岭 南蒲 葵 为 例 。 据 《 续晋 阳秋 》 载 


( 谢 ) 安 乡 人有罢 中 宿 县诣 安 者 , 安 问 其归资 。 答 曰 :
岭南 凋弊 ,



有 五 万蒲 葵 扇 , 又 以 非 时为 滞 货 。 安乃 取其 中 者捉 之 ,
于是 京 师 士庶 竞 慕


而 服焉 。 价 增数倍 , 旬 月 无卖 。 夫所好生 羽毛 , 所恶 成疮痏 。 谢相

言 , 


成美于千载 ,
及其所与 ,
崇虚价于 百金 。 上之爱 憎与 夺 ,
可不慎 哉 ! @

蒲 葵 以 新 会所 产 最 有 名 ,
多用来制作蒲葵扇 。
中 宿 县 大 致 在 今广 东 清 远 市 。 谢安


乡 人 从岭南 带 回 批 蒲 葵扇 然而 于 当时 并不是 炎热 的 夏天 蒲 葵扇 没 有 太


。 ,
由 ,

大 的 市场 需 求 但谢 安从 中 取 了 把来 使 用 犹如 为它 代言 京 师 士 庶 竟然


一 “ ”
。 ,

靡 然 从风 。 这批 蒲 葵 扇 也 因 此 洛 阳 纸 贵 ,
价 增 数倍 。
既然有 了 市 场 需求 ,
人 们肯


定 会想 方 设 法 通 过 运输 贸 易 来 谋求 暴 利 。 事 实证 明 ,
在后 来 的文 学 作 品 中 ,
蒲葵


和 蒲葵 扇 出 现 的 频 率 非 常 高 。 这也足 以 说明 ,
岭 南 植 物及 其 成 品 在 日 常生 活 的 普


及情况 。
又 如 槟 榔 受 道 教 徒 的 开 发利 用 及 其 在 本 草 书 的 著 录 , 南 朝 士族 在 日 常生

活 中 逐渐 形 成 嚼食 槟榔 的 风气 影 响 所及 北 朝士 人也 幵 始有 伪 赏槟榔 之味
“ 


, ,

的 举动 。 而 六 朝现 存 的 槟榔题 材 作 品 ,
有许 多 答谢 赏赐 槟榔 的启 文 。 皇 室 所馈 赠

山 北 谓 之慎 火

艺 文 类 聚 》 卷八
“ “

① 慎火 条 引 南越志 》 广州有树 可 以 御火

《 , 《 : 。 。 

或谓 之 戒火 。
多 种屋上 ,
以 防 火也 。 但南 中 无霜雪 ,
故 成树 。 后 收有 范 筠 的 《 咏 慎 火树 》 

兹 卉 信 丛丛 。 微 荣 未 足奇 。 何期 糅 香 草 。 遂 得绕花 池 。 忘 忧 虽 无用 。 止 焰或 有施 。 早得建


幸爇 柏梁垂 严 可均
” “

章立 。 。 《 全 上 古 三代 秦 汉 三 国 六 朝 文

全梁 文》 卷 四 六云 :
筠 ,
爵里


疑 范云 或 吴 筠

未详 。 、 王 筠 之误 。
考 虑 到 范 云 的 入岭 经验 ,
范 筠 极 有可 能 是 范 云 之 误 

② 余嘉 锡 《 世 说 新语 笺 疏 》 ,
中 华书局 1
98 3 年版 ,
第 84 4 页 

21


第 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给 士 人 的 槟 榔 大 部 分 来 源 于 藩 属 国 的 朝 贡 这 些 现 象 无 疑 都 得 益 于 南北 交 流 的 发

 。

展 

综 本 节 所述 ,
在 咏 物 文 学 新 发展 的 大 背 景 下 ,
魏晋博 物 学 的 推 动 ,
南 北交流

文 人 入 岭 经验 的 丰 富 作为 的 岭 南 植物 开 始 在 文 学 书 写 中 得 到

异物

的加 强 , ,

了 新 的拓 展 ,
但 我 们 也 要 清楚地 认识到 ,
魏 晋南 北 朝 的 岭 南 植 物 文 学书 写 注 重 形


似 ,
还是 以 体物 为创 作 的 纲领 。 所以 出 现新 的 拓 展 是 相 对 于 前 代 来 说 ,
而进



的 丰 富 则要 等待唐宋时 期 的 到来 

第三 节 繁荣 期 :
唐宋

上承八代 ,
唐 宋时 期 是 我 国 文化 和 文 学 发 展的 一

大高 峰 。 岭南 植物 的 文 学书

写 无 论 是 作 者 还 是 作 品 数 量 都 超 迈 前代 除 了 客观上岭南 的 进 步发展之外 


。 ,

南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繁 荣 首 先 是 得 力 于 唐 宋 贬谪 文 化 的 发 达 。 从某 种 程 度 来 说 ,


其 是唐宋时 期 对 岭 南 植 物 的 书 写 本 身 就 是贬 谪 文 学 的 部分 尚 永亮 曾 指 出

, 。 

贬 谪 与 贬 谪 文 学 是 中 国 历 史上

个独 特 而 重 要 的 文 化 现 象 中 国 贬 谪 文 学 的 开


端 在屈 原那 里 ,
而 其 鼎盛 期 则在 唐 、 宋两 代 。 在这两代 中 ,
又 突 出 表现 于 元 和 

元祐 两 大 时 期 。 在 这两 大 时 期众 多 的 贬 谪士 人 中 ,
柳宗元 、 刘 禹 锡 和 苏轼 、 黄庭


坚堪 为突 出 代表 居 易 则 可 作 为承 唐 启 宋 的 过 渡 人 物 历 代贬 谪 的 地 点 虽 有




白 。

南 北 的不 同 ,
但 远 离 政 治 中 心 的 岭 南在 元 代 以 前 一

直是 统 治 者 的 首选 之 地 ,
岭南


自 秦代就有遣戍 罪 人 的 记 载 这 传统 在唐宋两 代臻于 鼎 盛 上举 元 和 和 元 祐 两


, 。

个 时 期 的 四 大代 表 都 有 贬 谪 岭 南 的 经 历 。 永 贞 革新 失 败后 ,
柳宗 元 被贬永州 ( 


湖 南零 陵 ) 、 柳州 ( 今广 西柳州 ) , 刘 禹 锡则 有两次连州 ( 今 广东 连县 ) 之贬 。 


轼 晚年 在 题金 山 画 像》 中 称 问 汝 平 生 功业 所代表

黄州 惠 州 儋州 


《 自 :
, , 三州

的 不 仅 是 他 遭贬 的 地 理 空 间 ,
而 且 也 是 他思 想 和 艺 术 最 为 成 熟 的 历 史 时 间 。 其中

惠州 儋州 今 海南 均 属 于岭南 可 见岭 南 在 苏 轼 生 的 地位 黄庭 坚 崇 宁二


、 ( ) , 。

年 ( 1 1 03 ) 也有宜 州 ( 今广州 宜 州 ) 之贬 。 由 此可 见 ,
唐 宋 贬谪 文 学 与 岭 南 有 千


丝万 缕 的联系 。 因此 ,
贬 谪 文 人关 于 岭 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自 然 是其 中 应有 之义 

早在唐初 ,
张氏 兄弟 ( 张易之 、 张昌宗 )
的 兴衰影 响 了

批文 人 贬谪 岭 南 

因 忤 旨 而配流钦 州 ( 今广西 ) 的 张说 ,
因 党 附 而 配流 岭 南 的 杜 审 言 、 宋之 问 、 


佺期 , 均 与 张 氏 兄弟 相关 。 他 们 踏入 岭 南 后 , 对岭 南 植 物 的 书 写 大 多 是 从 整 体 印

① 尚永 亮 《 贬谪 文 化 与 贬 谪文 学 :
以 中 唐 元 和 五 大 诗 人 之 贬及 其创 作 为 中 心 》 , 兰州 大 学 出

版 社 2 0 0 4 年版 ,
自 序 

22


第 二章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象出发 ,
为 其抒 发 情 感 作 铺 垫 。 如 宋之 问 对岭 南毒 物 、 毒草 的 描写 

含沙缘涧聚 ,
吻 草 依林 植 。 ( 《 早发大庾岭》 , 《 全唐诗》 卷 五



吻草 ,
又称 钩吻 、 胡蔓草 、 断肠 草 ,
有剧 毒 ,
食之 顷刻 即 死 。 全 诗都 是在渲染 岭

南 的 恶 劣 环 境 及 其不 可 久 居 , ,
诗人对 故 乡 的 眷念 就是对 生还 的 渴 望 又 如 早

 ,
。 《

发 始 兴江 口 至 虚 氏 村作 》 

候晓逾 闽 峤 , 乘春望越 台 。 宿云鹏际 落 , 残月 蚌 中 开 。 薜荔摇 青气 , 



榔 翳碧 苔 。 桂香 多 露褢 , 石响细泉回 。 抱 叶 玄猿 啸 ,
衔花翡 翠来 。 南 中 虽可

悦 , 北思 日 悠哉 。 *发 俄成素 , 丹心 已作灰 。 何 当 首 归路 ,
行剪故 园莱 。 ( 《 

唐诗 》 卷 五三 

比之有毒植物 ,
岭南 尚 有其他 可亲 可爱 的植物 ,
如此诗排闼 而来 的薜荔 、 桄榔 

桂香 ,
但即 使如 此 ,
诗人 依 旧 牵 挂 着 北 方 的 家 乡 ,
诚如 薛 爱 华所 说 ,
热 带 对于 他

来 说 并 无 吸 引 力? 。 宋 之 问 对 待 岭 南 植 物 的 态度 在 唐 代 文 人 中 是 具 有 普 遍 性 的 

此期 诗人 尚 有独立 吟 咏岭 南 植物 的 作 品 , 如沈佺期 《 题椰 子树》 



日 南椰 子树 , 香袅 出 风尘 。 丛 生调木首 , 圆 实 槟榔身 。 玉房九霄露 , 



叶 四 时春 。 不 及 涂林果 , 移根 随汉 臣 。 ( 《 全 唐诗 》 卷九六 

以椰 树为 独 立 审 美对 象 的 作 品 唐代 现 存 仅 此 首 前 三 联 是对 椰 子 树 枝 干 


, 。 、

末联用

实 、 叶子 进 行描 写 ,

个典故 ,
晋 代 陆机 《 与 弟云 书》 :
张骞为汉使



外 国十八年 得涂 林安 石 榴也 涂林 果 即 指 安 石 榴 以 椰子 树 不 能跟 随 张 骞 移



, 。 。

正 表 达 出 诗人对热 带椰子树 的 赏 玩之情及 其



根中原为恨 独 乐 乐 不 如 众乐 乐



的心理 , 可与 俞益期 《 与 韩 康 伯 笺 》 中 对 槟榔 不 能 移 植 中 原 的 无 限 惋 惜 之 情 相 参


看 

岭 南 的 开 发 随 着 岭 南 文 人张 九 龄 主 持 开 通 大 庾 岭 通 道 而 进 入 个新 的阶段



财货 通 矣

明代丘濬说 : 兹路 既开 , 然 后 五 岭 以 南 人才 出 矣 , ,
中 原 之声 教 曰 

而 且 也 含有 巨 大 的 文

矣 , 遐 陬 之 风俗 日 变 矣 。
@
这 条 路 的 打 通不 但有商 业 意义 , 

化 意义 。 张 九 龄 作 为 岭南 本地人 ,
自 觉 承担打 通大 庾 岭通道 的历 史 工 程 ,
也 是深

知 这 项 工程 对 于 岭 南 的 重 要 意 义 。 另外 , 作为文人 的他 , 在岭南植 物的文 学书写




上 ,
同 样 也 秉 持着 弘 扬 乡 邦 文 化 的 理 念 。 《 荔 枝赋 》 就是 其 中 的 代 表 

从 某种 程 度 来 说 大 庾 岭 通 道 的 开 通 也 为 中 唐 贬谪 文 化 的 兴 盛 奠 定 了 个现


实 基础 。 韩愈 、
柳 宗元 、 刘 禹 锡 等 大 诗人 在 贬 所 创 造 了 瑰 丽 的 贬 谪 文 学 ,
但对 于

① [ 美 薛 爱 华撰


程章灿 、
叶蕾 蕾 译 《 朱雀 :
唐 代 的 南方 意 象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


店 20 1 4 年版 ,
第 89 页 

② [
唐 欧阳询

《 艺 文 类 聚 》 卷 八六 果 部上 ,
《 影 印文 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③ 明 丘 濬 《 唐 丞 相 张 文献 公 开 凿 大 庾 岭 碑 阴 记 》 琼 台 会稿 卷 七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 《 》 , 《
[ ]

全书 》 补配 《 文津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23


第 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岭 南 植物 却 甚少 着 墨 歌 咏 韩愈 虽 有 曲江 山 水闻来久 恐 不知 名 访倍难 愿借



。 ,

但 他 对 岭 南 植 物 似 乎没 有

图经将入 界 , 每逢佳处便开看 这种 异 于平常 的想 法 ,




这 种 兴趣 全无 昔 那种 花 前 醉 倒 歌 者谁 的 情趣

楚 狂 小 子 韩退 之


日 , 。
柳宗 元




只 是 从 榕 叶 满庭 引 出 自 己 的 身 世 之 感 。 又 如 晚 唐 李德 裕 《 谪 岭 南 道 中 作 》 同 样 如
此 

岭水 争 分路转 迷 , 桄榔椰 叶暗 蛮 溪 。 愁 冲 毒 雾 逢蛇 草 , 畏 落沙虫避 燕泥 



五月 畲 田 收火米 ,
三更 津吏报潮鸡 。 不堪 肠 断 思 乡 处 , 红槿花 中 越鸟 啼 。 ( 《 

唐诗》 卷四 七五 

以 我 观物 ,
物 皆 着 我之 色彩 。 高 大 的 桄 榔 和 椰 树在 诗 人 眼 中 是 遮 天 蔽 日 , 黯 淡无


光的 ,
蛇 草 更 是 令 诗 人 恐 惧? , 而 红艳 的 朱 槿花 也 在 越 鸟 的 啼 叫 中 带着 悲 怆 的 意

味 。 唐 代贬 谪 文 学 可 以 说 始 终 带 着 这 种 悲剧 的 印 记 ,
文人 们 带 着 深 沉 的 感 伤 情 绪


来 到 这 个 布 满 原 始 森林 的 地 方 ,
除 了 政 治 前 途 的 覆 灭 之外 , 也 充 满 了 对生 命的 哀

叹 。 他 们 在 现 实 层 面 上 所 关 注 的 感 官 刺 激 也 是 为 其抒 发 内 心 情 感 作 铺 垫 。 这些 也

就 决 定 了 唐 代 贬 谪 文人 对 岭 南 植 物 的 审 美 意 蕴 无 法 再 作 进 步拓 展



晚 唐五 代 时 还有 不 得不提 的现 象 诚 如薛爱华所 说

十世 纪 有 些大


一 一

, 。 :

胆 的 作 家 他们 的 想 象 是 真 正 的 热 带 想 象

… …

他们 抓住 了 南 越的 热 度和 狂野 的 颜


色 这 些 大 胆 的 作 家 以 李 珣 和 欧 阳 炯 为代 表 他 们 真 正 的 热 带 想 象 集 中 体现 在


。 ,


二 十五首 《 南乡 子》 中 。 

画 舸停桡 , 槿 花 篱 外竹 横桥 。 水上游人沙上 女 ,
□ 回顾 , 笑指 芭 蕉 林 里

住 。 ( 欧阳炯 , 《 全 唐五代词》 ,
第 45 1 页 

路入 南 中 , 桄榔 叶暗蓼花红 。 两 岸 人 家微 雨 后 ,
收 红豆 ,
树底纤纤抬素

手 。 ( 欧 阳炯 , 第 45 2 页 

归 路近 ,
扣 舷歌 ,
采真珠处水风 多 。 曲岸 小桥山 月 过 ,
烟 深锁 , 豆蔻 花

垂千万朵 。 ( 李珣 , 第 6 00 页 

倾绿蚁 , 泛红螺 , 闲 邀 女伴 簇 笙 歌 。 避暑 信 船 轻 浪 里 , 闲 游戏 ,
夹岸 荔

支红蘸 水 。 ( 李珣 , 第 60 1 页 

相 见处 ,
晚睛 天 ,
刺 桐 花下越 台 前 。 暗里 回 眸深属 意 ,
遗 双翠 ,
骑 象背

人先 过 水 。 ( 李珣 , 第 6 02 页 

山 果熟 , 水花香 ,
家 家 风 景有 池 塘 。 木兰 舟上珠帘 卷 ,
歌声 远 , 椰 子酒

“ ”
① 蛇草 即 岭 南蛇 过草 ,
有毒 ,
人遇 之 即 病 。 见 金 元好问 [ ]
《 唐 诗 鼓 吹 》 卷七 ,
清顺治十


六年 陆 贻 典钱朝鼐 等 刻本 

② [
美 薛 爱 华撰


程章灿 、
叶 蕾蕾 译 《 朱雀 :
唐代 的 南 方 意 象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


店 4 年版 第 66 67 页

20 1
, 丨
1 

24


第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和 发 展 历 程




倾鹦鹉 盏 。 ( 李珣 ,
第 6 1 1 页 )

《 南 乡 子 》 咏 南粤 民 俗 风物 ,
是使用 了 调 名 本意 ,
这 也 是 词 体 发 展 的 原 初 形态 

经 统计 这 二十 五 首词 有十三 首 直 接涉及 到 岭 南植 物 意 象 词 人们 用 种迴异于




, ,

前 人 的 态度 和 视 野 来 对 待 岭 南 植 物 。 在词 人 眼 中 ,
南 国 风 光 无 不 引 人入 胜 ,
其中

的 植 物 自 然 可亲 可 悦 富 有诗 情画 意 这在 岭 南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史 是 大转 变

, 。 

李 珣 和 欧 阳 炯 两人 全 新 的 态 度 和 书 写 也 预 示 了 新 时 代 的 到 来 

宋 代 文 学 与唐 代 文学 的 个不 同 之 处就在于 常 化色彩 更加鲜 明 吉 川 幸 次




日 。

“ ”
@
郎曾言 :
宋 诗 比 起过 去 的 诗 ,
与 生活 结 合 的 远为 紧 密 。 其原 因 大 概有 二 ,



是 面 对 丰 厚 的 唐 代 文 学 而 遗产 宋 人 想 超越 必 须 在 其 基 础 上 有 所 突 破 无论是


, ,

在 题材上 ,
还是表现 艺术上 ;
第 二是唐宋转型 后 ,
由 科 举 出 生 的 士大 夫 主 要是 来


自 于平 民社会 。 这 些因 素 使他 们 在 进 行 文 学 创 作 中 更 加 关注 日 常生活 ,
因 此也 就


能 够 言 前 人所 未 言 

表3 :
唐宋 岭 南植物 题材作 品 统 计 ( 数据 来源 :
《 全 唐 诗》 、 《 全 宋诗》 

植物
 |
唐 代岭 南 植物 题材作 品 ( 首 )


宋 代 岭 南 植 物 题 材作 品 ( 首 

荔枝 
2 1


28 1



龙 眼0  1 

槟 榔0  1 

橄 榄  0 _
21


从 上 表 的 样 本 统 计 可 以 看 出 宋 代 的 岭 南 植 物 题材 作 品 整 体 上 要 比 唐 代 多 十

 ,

余倍 ,
许 多 植物 题 材 是 从 无 到 有 , 经宋人 之 手完 成开 拓 。 由 此也 可 以 窥 见 宋人 在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题 材 和 数 量 上对 唐 人 的 突 破 

上文 说过 ,
唐 宋 贬谪 文 化 高 度 发 达 ,
但 由 于 宋 代 文 学对 日 常 生 活的 关注和 表


现 远 比 前 代 精 细 所 以 当 宋 代 文 人 遭贬 入 岭 之 后 他 们 必 定 会 更 加 留 意 岭 南 植 物
, ,


而且更 乐于 在 文学 作 品 表达其所 思 所感 在这 些书 写 当 中 个更 明 显 的 区 别 是


。 ,

宋人贬 谪 心 态 的变 化 , 这集 中 体现在 植物 的观 照 方式上 。 关于贬 谪心态 , 《 冷斋




诗话 》 曾 概括 出 三 种 

凄怆 夜 俱长

少 游调 雷 , , 有诗 曰 : 南 土 四 时都 热 ,
愁人 日 。 安得


” “

此身 如石 时忘 家乡 鲁直谪宜 殊坦 夷 作诗云 老色 上面

, 了 。 , ,
: 日 

欢情 今既不如昔 不如今
” “
去心 后 轻纱 幅 短 簟 六尺床

日 。 , 当 。 中 , 


无客 白 日 静 , 有 风终夕 凉 。 少游钟情 , 故 其 诗酸 楚 ;
鲁直学道 休歇 


至于东 坡

故其诗 闲暇 南 中诗》 曰 平 生 万事 足 所欠惟 死 


。 《 :
, 。

① 曾 昭 岷 等编 《 全 唐 五 代词 》 正 编 卷三 , 中 华书局 1 999 年版 

② [ 日 ] 吉 川 幸 次郎 撰 , 李庆等译 《 宋 元 明 诗概 说 》 ,
中州古籍出版社 1 9 87 年版 ,
第 M 页 

25


第二章 岭 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英特迈 往之气 , 不 受 梦 幻折 困 ,
可畏而仰哉 !

秦 观 被 贬之 后 凄 怆 的 心 态 更 酷 似 唐 人 而 苏轼和 黄 庭 坚 的 心 态 无 疑 更 能够 代 表宋

 ,

人 面 对 挫 败 和 悲 剧 的 气 度 这 种 或 处 之 泰然 或 高 昂 进 取 的 心 态决 定 了 他 们 能 够 以

 。

欣 赏 的 眼光 来看待 岭 南 植物 ,
而 且 将之 贯 穿 在 岭 南植 物文 学 书 写 中 。 姑 举两例 以

明之 

我 爱 临 封好 , 诗人兴味长 。 岭南蕉子 国 ,
海 上荔 枝 庄 。 民有百 年寿 ,


藏十种粮 。 宦游无远近 ,
乐处 是仙 乡 。 ( 田 开 《 临 封杂 咏》 其 二 , 《 全 宋 诗 》

第 8 册 , 第 5 05 5 页 

嘉 弁 怀 炎德 , 孤根幸 斗临 。 象 蹄交绿润 ,
佛 眼瞬 红 深 。 含笑香飘 坐 ,


馨娇满簪 。 老榕虽拥肿 , 六 月 十分阴 。 ( 朱翌 《 初 到 曲 江六 首》 其六 , 《 全宋



诗》 第 3 3 册 , 第 20 83 2 页 

田开 ,
恭城 ( 今广 西 恭城 ) 人 , 嘉祐 三年 ( 1 058 ) 知 封州 ( 今广 东封 开 ) 。 此诗


即 作 于 诗人封 州 任上 朱翌 舒州 怀 宁 今 安徽潜 山 人 宋高


。 ( 1 09 7 1 1 67 ) , ( ) ,

宗绍 兴 十

年 ( 1 1 4 1 ) ,
因 言 事而忤秦桧 ,
责韶州 ( 今广 东 韶 关 )
居住 , 此诗 即

作于 此时 两 首 诗 代表 两 个 不 同 的 视 角 个 是 本地 人 个岭外人 但殊途 同


一 一

。 , ,

“ ”

归 ,
他 们 对 岭 南及 其 植 物 毫 无 排 斥 感 。 田 开所云 宦 游无远 处 ,
乐 处是仙 乡 

苏轼 极为 相 似 如 果苏轼不 是从 田开 这里化用 的话

此 心 安 处 是吾 乡

, ,
那么 只

能 说 他们 两 人心 有 灵 犀 ,
这 其 实 也代 表 着 宋 人 的 普 遍 心理 。 同样 ,
朱翌初 到曲 江


并 没 有 像唐 人 样 满纸 忧 愁 相反 他用 嘉卉 来 概 括 他 对岭 南 植 物 的

时 

, , ,

整体 印 象 ,
而且连 续描 写 了 象蹄 、 佛眼 、
含笑 、 素馨 、 榕树 等 五 种 植 物 ,
完全 让



人感觉 到 曲 江就是 个宜 居 的 地方 事实上 南 宋诗人 已有 古 人度 岭 悲 南 迁

。 , 

送 卢 五 方 春分 教 端 州 的 说法 在南北宋之 际 


今 人度 岭 如 登 仙 ( 赵汝 回 《 》 ) 。 ,

南迎 来 了 又 个移 民 高潮 是指 与 江南相 比 岭南 受 战 乱 威 胁 更 小
“ ”
登仙 


。 ,

此 环 境 相 对 来说 要 更 加 安 定 。 再 加上 ,
北宋 元 祐诸 贤 的 入 岭 使 这 里 的 文化 教 育 事


业 得到 了 较 好 的 发展 所以 入 岭对 于 士 大 夫 来 说 己 不 是 件非 死不 可 的 事情

。 , 

相 反可 以说 是

种 全新 的 体验 。 比如 , 许多 诗人有 ( 初 ) 食 荔枝 、 槟榔 、 橄榄 的

诗歌 虽然 不 定 都在 岭 南 所 写 但在 定 程度 说 明 他 们 喜 欢 尝试 岭 南 的 新 鲜 事


一 一

, ,

物 而 且 乐 于 表 达这 种 口 腹之欲 

综 上 所 述 宋 型 文化 影 响 下 的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 ,
由于 人 们 更 加 关 注而且 乐

于 表现 日 常 生活 , 所 以题 材较 之前 代 有 很大 的 幵 拓 。 另外 ,
宋人能 够 以 优游 自 若

的 心 理 来 面 对 贬 谪 也 使他 们 在进行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时 能 拥 有 与 前 人 不 同 的 视

 ,

野 和 态度 。
这 也 是 宋 代 岭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最 吸 引 人 的 地 方 

① [ 宋 释 德洪

《 冷 斋 诗话 》 卷 三 , 《 宋元 笔记 小 说 大 观 》 第 2 册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 07 


版 ,
第 2 1 83
页 

26


第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和 发 展 历 程

第四节 新 变期 : 明清

宋元时 期 ,
随 着 北方 人 口 的 大 量南迁 以 及 沿海地 区 尤其 珠江三 角 洲 的 开发 

岭 南 己 进入全 面 开 发 的 阶 段 值得 提 的 是 岭 南人 口 在 南宋 时 曾 达到 个 高峰
一 一

。 , 

但 由 于 遭遇 了 蒙 古 的 入侵 和 元 明 之 际 的板 荡 ,
岭南人 口直到 明 中 晚期 ( 1 6 世纪

晚期 )
才 恢复 到 宋代 的 水 平 。 所 以 明 朝 的 建 立 对 于 岭 南 的 发 展 来说 是 一

个 巨 大的

转折点 ,
同 样也 使 岭南植物文 学 书写 进 入新变期 

众所 周 知 ,
明 清 时 期 是 我 国 传 统 植物 学 研 究 的 高 峰 ,
也 是 花 卉 文 化 发展 的 繁

荣期? 。 在 这 个大 的 文 化 背 景 下 ,
岭南 植物 文 学 书 写 自 然 会 沿 着 前代 的 遗 绪 继续


发展 下 去 ,
但它 的新 变 , 归 根结底 , 还 需 依 赖岭 南 本 土 的 变 化 。 这里有两 点 至 关


重要 ,
值得注 意 

首 先 是 农业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明 清 两代 ,
岭 南 地 区 的 农业 商 品 性生 产 迅猛 发


展 ,
主 要 产 品 有甘蔗 、 桑香 、 茶叶 、 水果 ( 荔枝 、
龙眼 、 槟榔 等 ) 、 花卉 ( 素馨 

茉 莉等 ) 、 香料 、 蒲葵 。 这 固 然 与 岭南 气候 适 宜 种 植 热带 和 亚 热 带 作 物有 关 ,



最 根 本 的 是 承平 时 代 , 人们 对物质 利 益 的 追求 。 经济 作 物 与 水稻 、 小 麦 的 种 植相


t匕 , 显 然利 润 要大得 多 。 这 也 使 得广 东 地 区 在 清 代 经 常 出 现 缺 粮 的 现 象 。 在 雍正

年间 位官员 抱怨 广 东 本处 之人 惟知 贪射重 利 将地 土多 种龙 眼 





, :
, , 、

蔗 、 烟叶 、 青靛 之 属 ,
以 致 民 富而 米少 。 关 于 明 代 广 东 的 农 业 商 品 性 生产 的 情


况 ,
屈 大均 在 《 广 东 新语 》 曾有描述 

番 禺 土瘠而 民勤 。 其富者 以稻 田 利薄 ,
每 以 花果取饶 ,
贫者乃 三糯 七 枯 

稼穑是务 。 或种甘蔗 以 为 糖 , 或种吉贝 以 为 絮 。 南 海在 在 膏腴 ,


其地宜 桑 

宜荔支 。 顺德 宜 龙眼 , 新会宜蒲葵 , 东 莞宜香 ,


宜 甘蔗 ,
连州 、 始 兴宜 茶子 




阳 春宜 缩 砂 蕾 , 琼宜槟榔 、
椰 。 或迁 其地而 弗能 良 ,
故居 人利 有 多 寡 。

另 外 如广 州 西 南 部 的 花棣 ,
以 栽 花木 为 业 。 庄头村 的素馨花 、 罗 冈 的 梅花 ,
都非


常著 名 。 可 以说 ,
广 东 的 经 济 作 物 生 产 充 分 利 用 了 本地 资 源 的 优 势 ,
许 多地方 都


建 立 起 自 己 的特色 产业 。 这种 发 展趋 势 虽 然在 明 清 易 代之 际 有过 中 断 ,
但整体 上

是 直延续下 去 的 正 因 如 此繁 荣 的 经 济 作 物 种 植 花卉 水 果 无 论 是 在 本 地还


。 , 、

① 详 参 程杰 《 论 中 国 花 卉文 化 的 繁 荣 状 况 、 发 展 进程 、 历 史 背 景 和 民 族特 色 》 , 《 阅 江 学刊 

20 1 4 年第 1
期 

② 《 宫 中 档 雍 正 朝奏 折 ( 第 八辑 ) 》 ,
国 立故 宫 博 物 院 印 行 1
9 79 年版 ,
第 25

26 页 

③ [ 清 屈 大均

《 广 东 新 语》 卷二五 木语 ,
中华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63 4 页 

27


第二章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历 史 文 化背 景 和 发 展 历 程

是外地 ,
都有较 为广 泛 的 传播 ,
也 就 是 说 它 们 在人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中 扮 演着 重要 的

角色 。 这 自 然 也会 得 到 人 们 的 关 注和 书 写 

其 次是本土 士 大 夫 阶层 的 形 成 清代潘耒 曾说 粤 东 为 天 南奥 区

。 :

人文 自

宋 而开 , 至 明乃 大 盛 ,
名 公巨 卿 、 词人才 士 ,
肩背相望 。 从 整 体 来看 ,
明清两


代 的 岭南人 口 是 呈 上 升趋 势 的 。 但 正如郝若 贝 ( H ar t we ll Ro b e r
 t) 所言 :
与 以往

的 各个时期 不 同 ,
明 代 岭 南 人 口 的 增 长 主要 并 不 是 来 自 于 北 方 人 民 的 移 入 ,
而是

源 于 当 地 已 有人 口 的 缓慢 增 加 。 造成 这 种 差 异 的 原 因 也 是 蒙 古 人 的 入 侵 ,
从而 导

致 了 华 北 东 南 沿 海 和 四 川 至 江 西 间 的 长 江 中 上游 的 大 部 分 地 区 都 有 很 多 被 抛 弃
、 


北 方 人 没 有 必 要 再 穿 越南 岭 来 寻 找 岭 南 人 口 源 于 本地人 口 的
”

的 荒地 ,
良 田 了 。 

自 然增 加 ,
明 清 两代 皆 然 。 正 因 人 口 的不断 繁衍 ,
岭 南 地 区 也逐 渐 形 成 了 具 有 本


土意 识 的 士 大夫阶 层 。 有学者指 出 , 明清以来 , 由 本 土 文 人撰 写 的 岭 南 地 方 历 史

存在 种 模 式化 的 表述套路 把 移 民繁衍 作 为解 释 广 东 文化 有 所 进 步 的
“ ‘




原因 和 土 著犹 存 作 为说 明 广 东文化只 能 无异 中 州 却 又 不完 全 与 中 州 等 同
‘ ‘



’ ’

气 转进 层讲 正 是 这 种叙 述二 重奏使岭 南 地 区 逐渐 壮 大 的 士 大夫 阶

的理由 

层 方面 努 力 与 中 国 主 流 文 化靠 拢 以 免 被人视作 蛮 夷 另 方面又试 图求 异

, , , 

寻 找 地 方 文 化 与 其 他 文 化 的 不 同 之处 本土 意 识 的兴 起正 源于 后 者 而 个地 方


。 。

的 独 特 之 处 又 往往 在 其物 候 物 产 上 首 先体现 出 来 所 以 作 为 物产之 的 岭南植




、 ,

物 ,
无疑 就是本土 文 人关注 的 一

个 焦点 。 明 清两 代 ,
岭南植物文 学 书 写 的 主体变

成 了 岭 南 本 土 文人 。 无 论是 清初 岭 南 三家 ( 屈 大均 、 陈恭尹 、 梁佩兰 ) 、 清中期




的岭 南 四 家 ( 黎简 、 张锦 芳 、 黄丹书 、 吕 坚 ) , 还 是 后 来 的 学海 堂 文 人 ,
他们 在


艺术 创作 中 都横 贯 着 种 或强或弱 的本土意 识 尤可 注意 的 是 文 人在 游 宴 集 会


。 ,

常 常会依托 山 川 、 古迹 、 园 林等 植物 景 观 。
而此期 的 诗 社 活动 、 园林 艺 术都蒸 蒸


可 以 说 本 土 文人 得 岭 南 他们 在 明 清 两 代的 岭 南
“ ”

日 上 , 江 山 之助 多矣 。 因此 ,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中 也 扮演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角 色 

综上所 述 ,
明 清时 期 岭 南 农 业 商 品 经 济 的 繁 荣 ,
使岭南 植 物在 社会生活 的应


用 越 来越 广 泛 。 岭 南 本 土 士 大 夫 阶 层 的 形 成 和 壮 大 使他 们 的 本 土 意 识 开 始 觉 醒 

甚 至 出 现 了 以 弘 扬 乡 邦 文 化 为 己任 的 文 人 这 种 觉 醒 的 本 土 意 识 所 带 来 的 责 任 感

 ,

使 他 们 成 为 了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的 主 体 也使 岭 南 植 物 文 学 书 写 进 入 了 个新 变


期 

① [ 清 潘耒]
《 遂初堂集 》 文集 卷 七 ,
清康 熙 刻 本 

② 转引 自 [ 美 马 立博 撰]
《 虎 、 米 、
丝 、 泥 :
帝 制 晚 期 华 南 的 环 境 与 经济 》 , 江 苏 人 民 出 版社


哈特 维 尔

20 1 1 年版 ,
第 84 页 。
该 书 译者 把 郝 若 贝 ( H ar
t we l l M  R o be r

t ) 误译 为 

③ 程 美宝 《 地 域文 化 与 国 家 认 同 :
晚 清 以 来 广 东 文化观 的 形 成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三联书


店 年版 第 页

2 0 06 , 47 48 

28


第三 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第 三章 岭 南 蒸枝 的 文学 书 写

蒸枝 ( L it c h i c hin en s i s ) ,
古 代 又 作 II 支 、 蒸子 、 离枝 、 离支 ,
属 于无 患 子科


荔枝属 ,
是 南 方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常 绿乔木 ,
尤 以 丰 腴甜 美 的 果 实 闻 名 古 今 中 外 ,



果 卵 圆 形至 近球形 成 熟 时通 常 暗 红色 至 鲜红 色 种子 全部




长 2

3 .
5 厘米 ,

” : “

被 肉 质 假 种 皮包 裹 据 当代学 者 统计 年 全球 荔枝种 植 总 面积 


1 )

。 ,
20 1 0 , 70

总产量 我国 惹枝种 植面积 




2 2
hm ,
2 50 万 t ;
5 5 . 56 万 hm 、 总产量 1 75 8 3 .
万 t ,

别 约 占 世 界 荔 枝 种 植 面积 和总 产 量 的 80 %和 75 % 。 粵 、 桂 、 闽 、 琼四省 ( 区 

荔 枝 的 种 植面 积 和 产 量 占 我 国 种 植 面 积和总 产 量 的 98 % 以上 ,
其 中广东约 27 3 .


万 万 广西 万 万 福建 万 hm 


2 2 2
 hm 、 1 0 0 8 3. t ,
2 0 .
9 1 hm 、 46 5 . 8 t ,
3 . 4 1  、 1 4 7 3

产 品 以 内 销 为主
” 2

海南 万 油 上 可知 现代 岭南 荔枝 的

t , 2 5 7
. hm 、 1 2 万 t

。 ,

种 植面积 和产 量 都 占 全 国 9 1
°
/。 , 远超福 闽 , 遑论川渝 。 但在 古 代 ,
岭南惹枝 的命


运则 颇 多 曲 折 ,
几 经 沉浮 ,
饱受来 自 川 、 闽 两地 荔 枝 的 挑战 。 这种 地位 的起 伏也


就 直伴 随 着岭 南荔枝 的 文 学书 写



第 节 先唐 岭 南 荔 枝 文 学 书 写 王逸 荔 枝赋 的创 作 背 景



: 《 〉〉

荔枝 最 先 出 于 岭南 也 是 最 早闻 达 于世 据载 尉 佗 献 高祖 鲛 鱼 荔枝

, 。 : 、 

高祖 报 以 蒲 桃 锦 四 匹 ?
荔 枝 在 汉 初 就 已 经 被 当 成 殊 方 尤 物 来 进贡

( 汉 ) 。 可见 ,


至 汉 武 帝 平 南越 后 ,
则 自 交趾 移 荔 枝 百 株于 上林 苑 。 然南北 异宜 ,
水 土不服 ,



枝鲜 有生者 即 生 亦无 华实 后 才改 为 岭 南 荔枝


“ ” “
?
极为 生 民之 患

, 。
岁贡 , 。

进贡 劳 民 致 怨 ,
矛 盾 越演 越 烈 , 直 到 东汉 和 帝 ( 8 8

1 05 年 在位 ) 时 , 终 于 爆发 

唐羌字伯 游 , 辟 公府 , 补 临 武长 。 县接交州 ,
旧 献龙眼 、
荔支及 生 鲜 

献之 , 驿 马 昼 夜传 送 之 , 至 有遭虎 狼毒 害 ,
顿仆 死亡不 绝 。 道经 临武 , 羌乃

① 中 国 科 学 院中 国 植 物 志编 辑委 员 会编 《 中 国 植 物 志》 第 47 卷第 1
分册 ,
科学 出 版社 〗 9 85

年版 , 第 32
页 

② 余 肀 荣等 《 20 1 1
年 广 东 荔 枝 产 业 发 展 现状 分 析 》 ,
《 广 东 农 业科学 》 20 1 2 年第 4 期 

③ [ 晋 葛洪 ] 《 西京杂 记》 ,
中 华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1
9 页 

④ 何 清谷 《 三 辅黄 图 校 释 》 ,
中 华书局 20 05 年版 ,
第 20 8 页 

29


第三 章 岭 南 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上书 谏 臣 闻 上不以滋味为 下不 以 贡 膳为 功

曰 :
德 , , 故天 子 食太 牢 为 尊 

不 以果 实为 珍 。 伏见 交阯 七 郡献 生龙 眼等 , 鸟 惊风发 。 南 州 土地 , 恶 虫猛 兽

不绝于路 , 至 于触犯死亡 之害 。 死者不可 复生 , 来者犹可救也 。 此二 物升 殿 






帝从之

未 必 延 年益 寿 。 。

并下 诏 云 

远 国 珍羞 ,
本 以荐奉 宗庙 。 苟有伤 害 , 岂爱 民 之本 。 其 敕太 官 勿 复 受 献 



可见汉 武之后 荔 枝 荔枝 都 取 之岭 南 驿 马 传送所 谓


“ ”
当时

岁贡 害 民之 深 。 ,




里 置 五里 堠
一 一

, 

荔 枝第 次 出 现在 文 学 作 品 中 不 过像众 多 奇花 异 草 珍 禽 异兽 样 


一 一 “

、 ,

有荣焉 出 现在 司 马 相 如 前 上林 赋》 中 此 时 的荔



( 约 公元 前 1 79

1 1 8 ) 的 《 。

枝 只 是充 当 铺 陈的 物象 ,
点缀 如 日 中 天 的 大 汉王 朝 而 已 ,
并 不 具 有独 立 的 审 美 地


位 。 真 正 成 为独 立 的歌 咏对 象 , 是在 东汉 王逸 的 《 荔 枝赋 》 。 其文 曰 

大哉圣皇 , 处乎 中 州 。 东野 贡 落疏 之文 瓜 , 南 浦上黄 甘之 华 橘 ,
西旅献

昆山 之蒲桃 , 北 燕 荐 翔 滨之 巨 栗 , 魏 土送 西 山 之杏 

宛 中 朱柿 ,
房陵 缥 李 , 酒泉 白 柰 

乃 睹荔支之树 ,
其形 也 , 暧若 朝 云之 兴 , 森如横天之 彗 , 湛若大厦之 容 

郁 如 峻岳之势 。 修干纷错 , 绿叶臻臻 。 角 亢兴而灵 华敷 , 大火 中 而朱实 繁 



灼 灼 若朝 霞之 映 日 , 离 离 如 繁星 之 著天 。 皮似丹屬 , 肤若 明 裆 。 润 侔和 璧 

奇喻五 黄 。 仰 叹丽 表 ,
俯尝嘉味 。 口 含甘 液 ,
心受 芳气 。 兼五 滋 而 无 常主 

不知 百 和 之 所 出 。 卓 绝类而 无俦 , 超众果 而 独贵 

宛 洛少 年 ,
邯 郸游 士 

装 不及 解 

飞 匡 上下 , 电 往景 还 

朱实 丛生 。


王逸 是南郡 宜城 人 ( 今 湖 北 襄 阳 宜 城县 ) ,
家 近岭 南 ,
又 曾 在朝 为官 ,
出 入 宫廷 

所 以 应 该 对 南 方 所 产 的 荔枝 不 会 陌 生 宛洛 少 年 邯 郸游 士

句 虽 不完 整
“ 一

。 , 

但 王 逸所 描 写 的 应 是 侧 重 于 中 土 人 士 与 荔 枝 的 关 系 。 如果出于为 《 荔枝 赋 》 的 主


题服 务 ,
那 么 当 是 中 土 人 士对 荔 枝 的 追捧 。 这 个描写 虽 然属 于 赋 的艺 术手法 ,



铺 陈和 夸张 的 成分 在 里面 但如 果 联想 到 东汉 和 帝 下 诏 禁贡 事 那 么 王 逸对 荔


, ,

枝及 时 人 (
也许 只 是宫 廷 )
对它 的 迷狂 的 描 写 就 不 是 子 虚 乌 有 。 王逸 , 生 卒年无

① [ 南 朝 宋 范 晔撰 ]
《 后汉书 》 ,
中 华 书局 1 9 65 年版 ,
第 1 94

 1 95 页 

② [ 南 朝 宋 范 晔撰 ] 《 后汉 书》 ,
中华书 局 1 965 年版 ,
第 1 94 页 

③ 费振刚 等 校注 《 全 汉赋校 注 》 , 广 东教育 出 版社 2 0 05 年版 ,


第 8 32
页 

30


第三 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 书 写

“ ”

考 ,
但从他 在汉安帝 元初 中 ( 1 1 4

 1 1 9 年 ) ,
举 上计吏 ,
为 校书 郎 看 ,



有可能 生于 汉 和 帝 ( 88

1 05 年在位 ) 时 ,
并 对 当 时 宫 廷 和 社 会 的 习 气有 所 闻 见 

结合 以 上两 点 荔枝 物 并非是 异数
“ “
入 赋 之早
” 

所以 我 们 不难 发 现 个
一 一

, ,

' 而 是渊 源 有 自 

第 二节 唐代岭 南 荔 枝 文学 书 写

赵 军伟 在 其 《 地域 ?
政治 ?
审美 :
唐 宋 文 人的 荔 枝书 写 》 云 :
岭南荔枝文


学创作延 绵最久 , 历 汉唐宋而 不绝 , 但始 终 没 有 占据 咏荔 文 学 的 主 导 地位 , 荔枝


文 学 创 作 中 心 在 唐代 汇 聚于 巴 蜀 在 宋 代迁 徙 于 闽 地 唐 宋时 期 岭南



, 。 又言 :

荔枝作品 ,
虽 有 张 九龄 《 荔枝 赋 》 、 苏轼 《 食荔枝》 、 《 荔枝 叹》 这样传颂 千古 的

名 篇 佳制 ,
但岭 南 荔 枝 题材创 作 相 较 于 巴 蜀 、 闽地 ,
在 数量上十分 有限 , 没有 占




据主 导地 位 。 岭 南 荔 枝 题材 创作 在 明 清时 期 真 正 勃 兴 ,
这点 留 待 以 后 再加讨 论 。


作者的 《 荔 枝 题 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宄 》 对 汉 至 宋 的 荔 枝 文 学 书 写 都 分 析得 很 透 彻 

令 人 无 容 置喙 但在 这 段 历 史 中 也 存在 些 值得 申 发 的 问 题

。 , 

“ ”

、 岭南荔枝与 讽荔 书 写 模式


在唐代 荔 枝文 学 书 写 形 成 了 个影 响后 世极 深 的传统 即 现 代学者所称 的


, ,

模式 这 个 书 写 模式 滥 觞 于 杜甫

讽荔 而 与 岭 南 荔枝 息 息 相 关 其 中 关捩



, ,
。 ,

则是 杨贵妃 。 先 唐 贡 荔 之 地 是 岭南 ,
人 们 无 多 疑 议 唐 代 贡 荔 之地 。 ,
则说 者纷纷 

至于 杨 贵 妃 天 宝 间 所 食 荔 枝 来 自 何地 ,
更 是古今学 者热衷讨论 的话 题 。 比勘 今人


研 究 成果 ,
杨 玉 环 所食 荔 枝来 自 岭南最有 说服力? 。 杜文玉 《 杨贵妃 、 高力 士 与

荔枝 的 情 结 》 对 历 来 的 争 论 梳 理 得很 清 晰 但犹 有 两 点 需 要 强 调 补 充 第 是蜀


, 。

地 荔枝并 非 与 杨贵 妃毫无关系 。 据载 :
杨贵妃生于蜀 ,
好食 荔 枝 。 南 海所 生 

尤 胜蜀 者 故每岁 飞 驰 以 进 然 方暑 而熟 经宿则败 后 人 皆不 知 之 杨贵妃






, 。 ,
, 。

笃 嗜 荔 枝 也 许 与 其 生 在 蜀 地有 关 很 有 可 能 在 小 时 候 就 喜 欢 品 尝 这 种 美 食 另 外 , 。 

同 时 代人杜 甫 则 有 忆过泸戎 摘 荔枝 青 峰隐 映石逶迤 可 见 蜀 地在 当 时 也 有






, ,

① [ 南 朝宋 范 晔撰 ]
《 后 汉书 》 ,
中 华书 局 1 96 5 年版 ,
第 26 1
8 页 

荔 枝 题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究 》 荔 枝 赋 》 是 专 题 吟 咏 荔 枝 的第

② 赵 军伟 王逸 篇 文学 作


《 :



品 相 对 其 他 花卉 植 物 其 入 赋之 早 可 以 看 作 个异 数

, 。

③ 赵军伟 《 地域 ?
政治 ?
审美 :
唐 宋 文 人 的 荔枝 书 写 》 , 《 阅江学 刊》 20 1
5 年第 3 期 

④ 陈均 《 唐 玄 宗 避暑 华 清 宫 及 南 海 进 荔 枝 考 》 ,
《 盐 城师 专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 》 1
99 9 


第 2 期 ; 杜文玉 《 杨 贵妃 、 高力士 与荔枝 的 情结 》 , 《 南 方论 坛 》 2 007 年 06 期 

⑤ 唐 李肇 [ ]
《 唐 国 史补 》 , 上 海古籍 出 版社 1 9 79 年版 ,
第 1 9
页 

3 


第 三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荔枝 出 产 。 因此 ,
我们 不 能 完 全 否 定 杨 贵 妃 没 有 吃 过 蜀 地 所 产 的 荔 枝 ,
只 是天宝

年 间 蜀 贡 荔枝 风 气 尚 未 形 成 而 己 。 第二 ,
关 于 荔 枝 运 输保 鲜 的 问 题 ,
国 内 学 者往


往 论之不 详 ,
杜先 生 也 只 是 简 单 带 过 。 实 则 此 问 题在 薛 爱 华 《 唐 代 的 外 来 文 明 》
论 之 极详 ? ,
以 当 时 的 技 术和 管理 制度 ,
从 岭 南 生 致 荔 枝完 全 不 成 问 题 的 

“ ”

综上 ,
我 们可 以知道这 个 讽荔 模 式 的 产 生 跟 岭 南 有 着 极为 深 远 的 联 系 

从 汉 代 到初 盛 唐 岭南 荔枝 直 占 据 着 荔 枝史 的 首 要 位 置 汉 和 帝 的 禁 贡与


, 。

杨 贵 妃 的 嗜 荔 是 这 段时 期 的 两 大 转 折 点 。 杨 贵 妃因 与 唐 朝 盛衰之 大变 局 有 关 ,



“ ”

是首 当其冲 , 成为 讽荔 模式 的 主 角 。 在 她 之前 ,
岭 南 诗 人张 九 龄 已 有 《 荔枝


“ ” “

赋》 称其 状甚 环 诡 味特甘 滋 百果之 中 无 可比 而 诸公莫 之知 




, , , , ,

未之信 并 概叹 物 以 不知 而轻 味 以 无 比而疑 远不 可验 终 然永 屈
” “ ”
, , , , ' 


”@
感而作赋 。 可 知 初 唐 岭 南 荔枝 在 两 京 并 不 受 知 。 直到 山 遇 贵妃 ,
荔枝 的

而 此 时 杜 甫 的 赋 咏 则 为 荔 枝 注 入新 的 内 涵

命运遂 为 之 改 开 启 了 荔枝文 学


。 ,

书 写 的新 阶 段 

二 、 荔枝 与 唐 代审 美 文 化


“ ” “ ”

虽然 荔枝 因 杨 而彰 但 对它 的 书 写 并 不 就 是 味 讽荔 杜甫 而后


。 

唐 代 诗人 也 能 赏 其 异 量 之 美 。 这 同 样要 回 到 杨贵妃 。 为什 么 她 会 喜 欢 荔 枝 ? 荔 枝


与 唐 代 的 审 美文 化 还有 什 么 关 系 呢 ?
杨 贵 妃喜 欢荔 枝 ,
可 能 与 她生 于 蜀 地有 关 

己 见 上述 。 另外 , 汲 引 她 入宫 的 高 力 士 ,
在 当 时 是 宫 中 的 大红 人 , 因 他是岭 南人 

尝盛 称 之

所 以 他 极有可能像 张九龄 样 使 岭 南 荔 枝 更 加增 价 贵妃 喜欢 南



, 。

海荔 枝甚 于 蜀 中 ,
未 尝 不 是 高 力 士 等人 之 功 。 如清 代阮 元 《 岭南荔 支 词 》 所咏 

尤 物谁 曾 比荔支 ,
曲江 风度 那 相 宜 。 料应 自 悔初 年 赋 错 与 掖 垣 人 说 知 , 

( 其三 

新 歌初 谱 荔 支香 ,
岂独 杨纪 带 笑尝 。 应 是殿前 高 力 士 ,
最将风 味念家 乡 




( 其四 )

两 首 阐 幽 探赜 ,
要 为具 眼 。 唐 代 自 玄 宗 之后 ,
宦 官 之权 不 断 膨胀 。 至 于 晚唐 ,


① [ 美 谢弗 撰 吴玉 贵 译
] , 《 唐代 的 外 来 文 明 》 ,
中 国 社 会科 学 出 版 社 1 99 5 年版 ,
第 2 66

269

页 

② [
清 董诰 等 编 ]
《 全唐 文 》 卷二 八三 ,
中 华书局 1 9 83 年版 ,
第 66 9 页 

③ 《 全唐 诗 》 卷 六七 五 :
郑谷 《 荔枝 》 :
平 昔谁 相 爱 ,
骊山遇贵妃 。
枉 教 生 处远 ,
愁 见摘




来稀 。
晚 夺红 霞色 ,
晴欺 瘴 日 威 。 南 荒何 所 恋 ,
为尔 即 忘 归 。

④ 荔枝 的政治 化 ( p o l i t i c z at o n
i i ) , 见  M c M U L L EN ,
D  L a n d  M c M U LL EN D AV D
. .


I 

" "
R e co l l
ec ti o n  w it h o u t  T r a n q u i l it
y  Du F u  t h e I m pe r


i a G ar d e ns a n d t h eS t at e

.  A s a  Maj or



T H R D S E R E S
I I


1 4 , 
n o .
2
(
20 0 1 )

1 9 9 .
和 赵军 伟 《 荔 枝 题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宄 》 , 南 京 师 范 大学


20 1 2 年硕士 论 文 

⑤ [ 清 阮元 ] 《 挈经 室集》 四集诗 卷 一 一

, 《 四 部 丛 刊 》 景清 道 光 本 

32


第三 章 岭 南 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至 有 宦 官 操 纵进 贡 之 事 ,
满足 自 己的 嗜好 。 《 旧 唐书 ?
哀 帝 纪 》 载天 祐 二 年六 月 


丙申 福 建 每年 进 橄 榄 子 比 因 阉竖 出 闽 中 牵 于 嗜 好之间 遂成贡



: ,
自 , ,

奉之 典 虽 嘉忠 荩 伏 恐 烦劳 今 后 只 供 进 蜡面 茶 其进 橄 榄 子 宜 停


可见


。 , 。 , 。

唐 代 宦 官对 宫 廷 之 风 的 影 响 参新 旧 唐书 》 又 可知 唐 代 阉寺 多 出


《 自 今四川 

广东 、 福建等 省 ,
在 当 时 皆 边徼 蛮 夷 区 域 。
这 些 都 直接 影 响 了 南 方 风 物 在 宫 廷


的传播 。 这 只 是从外部分析 ,
另 外 需 要 从 荔 枝 本 身 抉 发精 微 ,
它 是 不 是 更 符 合唐


人 的 审美观念

唐 人鲍 防咏荔枝 曰 远 物 皆重近 皆轻 鸡 虽 有 德不 如 鹤




。 ( 《 


感 》 ) 诗人 以 荔 枝得之 不 易 ,
遂受 珍 重 , 固 然 是应 有 之 义 , 但 又 不 足 以 解释 何 以

荔 枝 能够 脱 颖 而 出 ,
所 以 问 题 还是要 回 到 荔 枝本 身 的 物 色之美上 

先 看 唐人对荔 枝 物 色 的描 写 , 白居易 《 题郡 中 荔 枝 诗十 八 韵 ,
兼寄 万 州 杨八


使君》 

素华春漠漠 ,
丹实夏煌煌 。 叶捧低垂 户 , 枝 擎重压墙 。 始 因风 弄色 ,



与 日 争光 。 夕 讶条悬 火 , 朝 惊树 点 妆 。 深于 红踯 躅 , 大 校 白 槟榔 。 星 缀连心

朵 , 珠排耀 眼 房 。 紫罗 裁衬 壳 ,
白 玉裹填瓢 。 早岁 曾 闻 说 ,
今朝 始摘 尝 。 

疑天上 味 , 嗅异世 间 香 。 润胜莲生水 , 鲜逾橘得霜 。 燕支掌 中 颗 ,


甘 露舌头


浆 全唐 诗 》 卷 四 四

。 ( 《 

其中 星缀连心朵 珠排 耀 眼 房 紫 罗 裁衬 壳 白 玉裹填瓤 诸句 被 学 者所 赏


。 , 

是 描 写 荔枝 外貌较 为 生 动 的 ' 果壳 火红

白 诗 中 刻 画荔枝 的色 泽 : 、 带紫 

果肉则 白 皙 、 汁多 。 更 关 键 则 是 强调 荔 枝 果 实 之 圆 大 ( 拟之 于珠 , 比 之 于 槟榔 ) 

这是 唐人较之前代 的 突 破 张九龄 在 荔枝赋 皮 龙鱗 以 骈 比



。 《 》 也言 : ,
肤玉 英


而 含津 色江萍 以 吐 日 朱苞 剖 明挡 出 冏然数 寸 犹不 可 匹 江萍 典 出 




。 ,
, , 。 《

卷二

子家 语 》 ,
楚王 渡江 ,
江 中 有物 大如 斗 , 圆而 赤 ,
直 触 王舟 , 舟 人取之 

王 大怪 之 遍问群臣 莫之 能识 童谣 曰 楚 王渡江 得 萍实 大如斗 





… …


。 : , ,


剖 而食 之甜 如 蜜 张九 龄 以 江萍 的 颜 色 比 于 荔 枝 而 两 者 不但 色 泽 相

如 

日 , 。 ,

似 , 即 在体积 、 滋 味 也能 够 呼应暗 合 。 荔枝 圆 而 赤 ,
固 然数 寸 ,
都 是唐人 在 前 人


认识 上想 极力 突 出 的 。 杜甫 《 解闷 》 其九 曰 

先 帝 贵妃今 寂 寞 荔 枝 还 复 入长 安 , 。 炎方 每 续朱櫻献 , 玉座应悲 白 露团 



( 《 全 唐 诗 》 卷 二三〇 

① [ 后 晋 刘 朐 等撰 ] 《 旧 唐书 》 ,
中 华书局 1
9 75 年版 ,
第 7 97 页 

② 陈寅恪 《 隋 唐 制 度 渊源 略 论稿 ?
唐 代 政 治 史述 论 稿 》 ,
商 务印 书 馆 20 1 1
年版 ,
第 2 09 页 

③ 真 正 从 咏 物 的 角 度 吟 咏 荔 枝 的 好诗 只 有 白居易 的 《 题 郡 中 惹枝 诗 十八 韵 兼寄 万州 杨 八


使君》 云云 , 见 莫砺 锋 《 饮 食 题 材 的 诗 意提 升 :
从陶 渊 明 到 苏轼》 ,
《 文 学遗 产 》 20 1 0 年第


2 期 

④ [
三国 魏 王肃 ]
《 孔子 家 语 》 卷二 , 《 四 部 丛 刊 》 景 明 翻 宋本 

33


第三章 岭 南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此诗用 朱 樱来代 指 荔枝 也 颇堪玩 味 樱 桃 在 唐 朝 皇家 花 园



, 。 中 种 植 非 常广 泛 … 

唐朝 大规模种 植 樱 桃 有 着 非 常 重 要的 原 因 :
从 唐初 开 始 ,
樱 桃 便在 皇 家 典 礼 上 具


”@

有重要地 位 。 也 就 是 说 撄桃 可 以 在 长 安 出 产 ,
杜 甫 着 眼 的 是 樱 桃 与 荔枝 的 外 在


以及它 当 时 在 宫廷 中 的地位 杜甫 野 人送 朱 樱 》 称 樱 桃 万 颗匀 圆 讶

形状 , 。 《 : 


许同 。 而 白居易 《 与沈 、 杨 二 舍人 阁 老 同 食 敕赐 櫻桃 玩物感 恩 因 成十 四 韵 》 更


是大 肆铺 张 ,
可 以 与 他所写 的荔枝 相 映 发 ,
其诗曰 

清 晓趋丹禁 , 红櫻 降紫宸 。 驱禽养 得熟 ,


和 叶摘 来 新 。 圆 转盘倾 玉 , 

明 笼 透银 。 内 园 题两字 ,
四掖 赐三 臣 。 荧惑晶华赤 , 醍醐 气 味真 。 如珠未穿

孔 ,
似火不 烧人 。 杏 俗难为 对 ,
桃 顽讵 可 伦 。 肉 嫌卢 橘 厚 ,
皮笑荔枝皴 。 

液 酸甜足 , 金丸大 小匀 。 偷须 防 曼 倩 ,
惜 莫掷 安仁 。 手擘才 离 核 ,
匙 抄 半是


津 。 甘为 舌上露 , 暖作腹 中 春 。 已 惧长 尸 禄 , 仍 惊数 食 珍 。 最惭恩未 报 , 

喂不才身 。 ( 《 全唐 诗》 卷 四 四 二 

因 为 樱桃 在 当 时 的 地 位 以 及 所代表 的 权 力 象 征 ,
荔 枝 只 能 成为 它 的 衬 托 。 虽然如

此 , 但 两 者 在物 态 的 相 似 ,
却众 目 昭彰 ,
同 样 是圆 而 赤 。 杜 甫 的 审 美观照 , 除了

般论 者 所 说 的 注 入 了 政 治 内 涵 外 也 将 荔 枝 的 物 色 美 淋漓 地 表 现 出 来 我觉 得



这 点非 常重要 因 为 荔 枝 的 形 态 是 非 常 符 合唐 人 的 审 美观 的 宣和画 谱》 云

。 。 《 

多为 丰 厚态度 者 蔽

世谓 周 昉画妇女 亦是 此无 它 昉 贵游 子 弟 


( ) ,

。 , ,

见 贵 而 美者 ,
故 以 丰厚为体 。 而又关 中 妇 人 ,
纤 弱 者为少 。 至 其 意 秣 态远 ,
宜览



此与韩干不画 瘦马 同 意
”

者得之 也 。 。 韩干画 马 , 周 昉画 人 ,
皆 赏 其丰 厚 。 虽然


“ ”

不 能说 唐 人 以 胖为美 ,
但 从现在 流传 下 来 的 唐 代仕 女 画 和 陶 俑 来看 ,
其身 体


审 美观 显然 与后 代稍 异 ,
即 更强调 匀 圆 丰韵 。 如 杜甫 《 丽 人 行 》 所 描 写 的 杨家 姐


妹 肌 理细腻骨 肉 匀 简 直 可 以用 来移 评荔枝 丰 匀 的特 点 从




。 荔 枝果 肉 白 、 、

上 面 文 人 的 描 述及 其 与 樱 桃 的 对 比 都 可 以 清 楚 地 看 出 来 。 屠本峻 《 荔 枝 旧 谱》 序


称荔 枝 实 号 珍肤 树 称 长寿 也可 为 此 下 注脚 所以 荔 枝在 物 色 形 态 上 是



, 。 ,

非 常 符合 唐 人 的 审 美 观 念 ,
是唐 代审 美文 化 的 一

个组成 部 分 。 这 也就是为 什么 在


唐 人 能 够 继 续 他 的 审 美摸 索 发 现荔 枝 其 它 美 学 价 值 的

讽荔

书 写模 式 之外 , ,

原因 

①  M c M U L LE N

, 
D L.

, a
n d M c M U L L EN D AV I D .
 R ec o l l e ct i on  w i
t h o u t  Tr a n q u i l i t y :  Du  Fu ,  t he


I m pe r a i l  G ar d e n s a n d t h e S t at e .  As a
i  Maj o r T H RD,


 S E RIE S  1 4 , ?

no . 2

2 00 1


2 1 7 

② 宋 佚名 [ ]
《 宣 和 画 谱 》 卷 六 人 物二 , 明 《 津逮秘 书 》
本 

34


第三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 书 写

第 三节 荔 枝 书 写 与 贬谪 心 态 以苏轼 为 中 心


_ _

荔 枝 作 为 岭 南 风 物 其 从唐 代 起 就 常 与 贬谪 相 关 联 英 国 汉 学 家 麦 大 维 曾 言 ,
。 

开元 时 橘 子和 荔枝 在 贬谪 文 学 中 占 据 主 要位 置 其实 又何 止 开 元呢 


“ a
, 。 ,

初 除 了 张 九 龄 用 荔 枝 寄 托骚 人 之 思 外 , 应者相 对寥寥 。 但 安 史之乱 后 ,


由 于杨贵

妃 的关系 而使世人熟 知 ,
加之本身 就符 合唐人 的 审 美观念 。 所以 , 荔枝 书 写 开始

变得活跃 起来 。 它 经 常 作 为 岭 南 风 物 出 现在 与 贬 谪 有 关 的 诗 文 中 。 如 王建 《 送严

大夫赴桂州 》 

岭 头分 界 候 半属湘潭 水驿 门 旗 出 山 恋洞主 参 辟邪 犀 角 重 


, 。 , 。 ,

酒 荔枝 甘 。 莫 叹京 华 远 , 安 南更有 南 。 ( 《 全 唐诗 》 卷 二 九 九 

诗 中 的 荔 枝 与 犀 角 相对 都是 作 为作 者 慰 藉 友 人 的

解酒荔 枝 甘

, 良方 。 , 亦即 曾



几 境 上 开 尊应 荔 枝 荔枝 可 以 佐 酒 可 以 解酒 也 能够 酿 酒 后 世许多

之意 。 , , 。 

关于 荔枝 酒 的诗歌 ,
实肇端于此 。
由 于荔枝在 北 方不 易 得 ,
在岭南 则 甚为 易 见 

所 以 即使 诗文作者 没有亲身 践履岭南 ,


当 他 写 这 种 酬 酢赠 送 诗文 时 ,
也 常依 靠 

己 的 岭 南 想 象结 构 成 文 有 时 。 ,
荔 枝 也 作 为渲 染 岭 南 凶 恶环 境 的 物 象 如 许 浑 送

 , 《

杜 秀才归 桂林 》 瘴 雨 欲 来枫 树 黑 火云 初 起 荔枝 红 色调 对 比 鲜 明

桂 林之

: ,
。 , 

“ 

行 ,
竟 如 同 赴汤 蹈 火 所 以 诗人 结句 写 道 。 :
愁君 路远销 年 月 ,
莫 滞 三湘 五 岭 中 。

转 合 叮吁 嘱 咐之意 满纸可掏
一 一

, , 

但酬 赠 诗 词 再好 也 不 过是 代 他 人 语 终隔 层 最 能 体 现贬谪 心 态 的 诗歌




, , 。


还 是 那 些 有 亲 身 体 会 的 贬 谪 诗 人所 写 的 。 正 如 南宋李 纲 《 荔支 赋》 所说 :
爰有

狷 介 之士 ,
负 罪 远谪 ,
适丁 其 时 ,
偶 得而 食 。 不 烦 传 送之劳 ,
以 资 口 腹之 适 。 

平 生 之素愿 ,
饱 珍 味 而 无敦 。 正 犹 卫 懿不 可 以 好 鹤 ,
而幽 人得之 ,
适 所 以 增 其逸 



阮籍之徒得全于酒 ,
而 羲和 湎 淫 , 乃费 时而乱 日 。 且食荔枝 ,
此非 我力 。 这正

道 出 荔 枝 与 贬谪 的委 曲 。 唐代 卢肇 的 《 被谪连州 》 

黄 絹外孙翻 得罪 , 华颠 故 老 莫 相 嗤 。 连 州 万 里 无 亲戚 , 旧 识 唯应 有 荔 枝 

全 唐 诗》 卷 五五

( 《 

岭南 偏 远 地在 八千 里 路 外 而我子 然 身 无诗朋 酒侣可亲 所幸 唯 有 荔 枝


, , , 


尚是 旧识 。 相较 上面两首 , 此诗最大的 不 同 就是 以 自 己的 口 吻 ,
写出 自 己 被 贬连

州 的索寞 ,
但柳暗花 明 ,
沉 舟侧 畔 ,
索 寞 之外 复 有 希 望 和 生机 

宋人与 唐人贬谪诗 的 区 别 在 于 宋诗 含有

胡晓明 曾 言 种 不 以 己悲



一 ‘


① M c MU L LEN


D L . .



an d M c M U L L EN D AV D I .  R ec o ll
e ct i
on w i t h o u t  Tr ati q u il i t y :  Du  Fu ,

he


I m pe r i
a 

G a rd e n s  a n d t h e St a t e .  As i a 
Maj o r T H R D S E R E S
, 
I I
, 
1 4 , 
no . 2
(
20 0 1

: 2 25 

② 曾 枣庄 、
刘琳 主 编 《 全 宋文 》 第 1 69 册 , 上 海 辞 书 出 版社 2 00 6 年版 ,
第 9 页 

35


第三章 岭 南荔 枝 的 文学 书 写

以 荔 枝 题 材 淋 漓 尽 致 地 写 出 贬谪 心 态 则 要推苏轼

6
的 心 灵气 象 。 到 了 两宋 ,



他很喜欢荔枝 ,
在 没 来 岭 南 之 前 就 已经 非 常 向 往 。 写 于元祐三年 ( 1 08 8 )
九月 的

送曹 辅 赴 闽 漕 》 就 已经开始 表达这种 情绪 此 诗 前 六句 写 曹 辅 称他 平生

《 。 , :


羊炙 口 并 海 搜咸 酸 从 荔 支食 岂 念苜 蓿 盘 我感 叹

后 六句 则 生怕无


, 。 , 。 自 ,

法像他那 样 享 口福 我亦江海人 市 朝 非所 安 常 恐青 霞志 坐随

曰 




, 。 ,

阑 。 渊 明 赋归 去 ,
谈笑 便解 官 。 我 今 何为 者 ,
索 身 良 独难 。 最后用 倒 装句 ,




苏 轼称 曹 辅 诸 句 颇 有点 夫子 自 道 的意思

切发 问 : 我舟何时 发 ?
霜露日 己寒 。 ,


?
因 为他喜 欢吃 羊 肉 平 生嗜羊 炙 识 味肯 轻 饱 但在 此 之 前 苏 轼 现 存 集 中
“ ”
( , ) , 

没有 首 表达 己喜 啖 荔枝 的诗 歌 此诗则 改故 态 表现 出 对荔枝的 向 往


一 一


在有荔枝 吃的 日 子 , 则 苜 蓿 堆 盘 的 清 淡 生活 ,
毫不 足 虑 一 一

实 是 后 来荔 枝诗 的 嚆


矢 。 元祐四 年 ( 1 0 89 ) 出 知杭 州 时 ,
苏轼 在 西 湖 品 尝 到 来 自 福 建 的 贡 荔 , 并写 下

减字 木 兰 花 西湖食 荔支》 词 ' 但 只 是 对 荔 枝 进 行 恰 到 好 处 的 描 写 


了 《

无表露太 多 的 情 感 。 从 元祐五年 ( 1 09 0 ) 《 寄 蔡 子华 》 诗 中 看 ,
朋 友似乎 已 经知

道 他 喜 欢 吃荔 枝 诗的 开头云 故人 送 我 东 来 时 手 栽荔 子 待 我 归 荔子 已丹

。 : , 。 

蔡子华名 褒 眉 州 青神县人 是 苏轼 的 老 乡

吾发 白 ,
犹作江 南 未归 客 。 , , 。 但在

当时的眉州 ,
荔枝 没有广 泛种 植 ,
存 活 也是 品 种 极 差 的? 。 元祐 八 年 ( 1 0 93 ) ,



轼在 定州 ( 今河 北定 州 市 ) 还有 三首 与荔 枝 有 关 的 诗歌 :
《 次韵 曾 仲 锡 承 议 食 蜜

渍生荔支 》 、 《 再 次 韵 曾 仲锡 荔支 》 、 《 次 韵 刘焘 抚 勾 蜜 渍 荔 支 》 。 此 时 正值 秋 冬 

北 方 只 能 尝到 保 存 较 久 的 蜜 渍 荔 枝 ,
东 坡应 该 也 能够 品 尝 到 这 种 加 工 品 。 但他不


无 感慨地 说 别 久何人记色香 次 韵 刘 焘 抚勾 蜜 渍 荔 支 》

: 时新满座闻 名 字 , ( 《 ) 

① 胡晓 明 《 万 川 之月 :
中 国 山 水 诗 的 心灵境 界 》 , 三 联书 店 1 99 2 年版 ,
第 1 5 7 页 

② 《 正月 九 日 ,
有美 堂饮 , 醉归 径睡 , 五 鼓 方醒 ,
不 复能 眠 ,
起 阅 文书 ,
得 鲜 于 子 骏所 寄


杂兴 作 古意 首答 之 》 见 全宋 诗 》 第 册 第 页

〈 〉 , 〈 〉 , 《 1 4 , 9 1 70 

③ 关于 《 减 字 木 兰花 ?
西 湖食 荔支 》 的 系 年 ,
诸 本 都不 详 。 今人 《 苏 轼 全集 校 注 》 第 9 


此 词作 于绍 圣二 年
“ ” “ ”

词 集 卷 二 认为 ( 1
09 5 )
四月 , 并解 西湖 为 惠州 西湖 、 闽溪 为闽 粤 

” “ ” “ ”

见 河 北 人 民 出 版社 年版 



不贡 之 不 通 丕 意 为大 贡 都是 不达 间的


。 ( 20 1 0 ,


7 7 页 据 笔 者 考证 当 作 于 元 祐 年 间 苏 轼第 二 次 出 知杭 州时 词中 云 



) , ( 1 0 89 1
09 1
) 。

玉 坐金 盘 不贡 奇葩 四 百 年 东 坡 乐 府笺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社


溪珍 献 ,
过 海 云 帆 来 似箭 。 , 。 ( 《

2 00 9 年版 第 ,
44 1
页 ) 考 曾 巩有 《 福 州拟 贡 荔枝状 》 ,
则 北 宋 福 建 贡荔 当 在 曾 文 之 后 。 据 《 

巩年 谱 》 熙 宁 十年 才 出 知福 州 可 见 贡 荔 之 事 当 在 熙 宁 十 年后 而苏 轼 第 次出


, ( 1 0 77 ) 。 ,

知 杭 州 早在 熙 宁 七 年 ( 1 0 74 ) 就 结束 了 。 所以 , 这首 词 当 系 在 第 二 次 杭 州 任 上 , 即 元祐 四 年


七 月 至 元祐 六 年 正 月 。
再者 ,
从苏 轼 荔 枝 诗 词 的 发 展 上 看 , 这 也 是 比 较 符合 情 理 的 

④ 参看 ht
p : // cd . . 2
q q e o m / a/ 0
1 5 1 20 1 /0 1 2 4 74
_


h tm 《 华 西 都 市报 》 的 报道 :
眉 山三 苏 祠 ,



近 考 古 发现 颗 树 龄九 百 年 的 古 荔 树



36


第三 章 岭 南 荔枝 的文 学书 写

@
意 谓 到此之荔枝 己 不 复色 香 又 认为 红盐 荔 枝 是 浑沌 凿 窍 


“ ” “ ”
, 。 、 蜜煎 ,

丧 天性 所谓

逢 盐 久 已 成枯 腊 得 蜜 犹 疑是 薄 刑

, , ( 《 次 韵 曾 仲 锡承 议 食 蜜 渍 生


荔支》 每怜莼菜 下 盐 豉 肯与 葡 萄 压酒浆 次 韵 刘 焘 抚勾 蜜 渍 荔 支 》
“ ”
) ,
所以 , ( 《 ) 。

“ ”

有鉴于此 ,
他说 欲就 左 慈 求 拄 杖 ,
便随 李 白 跨沧 溟 ( 《 次 韵 曾 仲 锡 承议 食 蜜 溃


生荔支 清代 冯 应榴 案 曰 此 联诗 意 以 荔支产 闽 海 故戏 言 欲 得 仙 术 



》 ) , : , , ,


海 而鲜食 矣 尾 联 也 是 戏语 攀条 与 立新 名 字 儿 女 称 呼 恐不 经
” “ ”

则 要跨


。 :

海 而吃鲜荔枝 则 要 为 荔枝 重 立 名 字 均 以 戏语 出 之 其 中 不 但 可 见 诗 人游戏


, , ,

任真的 性格 而 且 与 元祐 三 年 九月 送曹 辅赴 闽漕 》 我舟何 时 发 


“ ”
, ( 1 0 88 ) 《

相 呼 应 都 点 出 要 深 入 闽 粤 之地 食 鲜 荔 枝 的 渴 望 然 而 福 无 双 至 乃至 语成谶

, 。 ,


绍 圣元年 ( 1 〇9 4 ) 由 于 新 派上 台 , 苏轼 再遭打压 , 南贬惠 州 。 他 去 年在 诗 中 的 戏




竟没有 半年 时 间 就 可 以让 他 假 戏真做 定 程 度上 他 的 岭南之

语 所以



, 。 , ,

行 是有心 理 准备 的 

苏 轼在 绍 圣元 年 ( 1 0 94 ) 十月 二 日 正式 到 达 惠 州 ,
而在广州 到 惠州 路上 ,


经 有 人给他 盛谈 惠 州 风物之 美 而荔 枝无疑 是他梦 中 萦 绕 江 云 漠 漠桂花湿




, 

海 雨 鯈鯈 荔 子 然 此 邦宜 著 玉 堂 仙
” “ ” “ 

, 所 以 不 觉违 忤 ,
而是 ,
便 向 罗浮 觅 稚川
( 《 舟 行 至 清 远 县 见 顾 秀才 极 谈 惠 州 风 物 之 美 》 ) 。 其时 岭南 荔枝 己 经过 了 果期 

所 以 要 吃 到 新 鲜 荔 枝 还 要 等到 明 年 。 绍圣二 年 ( 1 095 ) 《 和 陶 归 园 田 居六 首 》 引

曰 

( 绍 圣二年 ) 三 月 四 日 , 游 白 水山 佛迹岩 , 沐 浴于 汤 泉 , 晞 发 于 悬 瀑之

下 ,
浩歌而 归 , 肩 舆 却行 以 与客 言 , 不 觉 至 水 北 荔 支浦 上 。 晚 日 葱昽 ,
竹阴

萧然 , 时 荔 子 累 累 如 芡实 矣 。 有 父老年八 十 五 , 指以 告余 曰 :
及是 可 食 , 

能携酒来游 乎 ? 意欣 然许 之 

在去年 ( 1 0 94 ) 

\ 月 ?

二 十六 日 ,
诗 人 曾 到 过 荡 支 浦 赏 梅花 ( 见 《 H
— ■

月 二 十六


日 松 风 亭 下 梅 花盛 开 》 这 次又 回 到 这里 荔 枝 己经 结 果 了 但还不 可 以 吃

) 。 , , 

所 以 荔支 浦 的 老主人 与 诗人 约 定 ,
荔枝 熟 时 , 携酒来饮 。 《 和陶归园 田 居六 首》

其四 

老 人八十 余 , 不 识城市娱 。 造物 偶 遗 漏 ,
同 侪尽 丘 墟 。 平 生 不渡 江 ,



北有 幽 居 。 手插荔 支 子 , 合 抱 三 百株 。 莫言 陈家紫 ,
甘冷 恐不如 。 君来 坐树


下 , 饱食 携 其 余 。 归舍遗儿 子 , 怀抱不可虚 。 有 酒 持饮 我 , 不 问钱有无 。 ( 《 

宋诗》 第 1
4 册 ,
第 95 1 1 页 

① [ 宋 蔡襄]
《 荔 枝 谱》 :

红 盐之法 :
民 间 以 盐 梅 卤 浸 佛 桑花 为 红 浆 ,
投 荔 枝 渍之 ,
曝干 色


红 而 甘酸 ,
可三 四 年不 虫 。 修 贡 与商 人 皆便之 , 然 绝无 正 味 。
… …

福州 旧 贡红 盐 、
蜜煎二

剥 生 荔枝 然 后 蜜煮之


种 。
… …

蜜煎 :
, 笮 去其 浆 ,

② 清 冯 应 榴辑 注
[ ]
《 苏 轼 诗集 合 注 》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社 20 0 1
年版 ,
第 1 8 84 页 

37


第 三章 岭南荔枝的 文学书 写

上 四 句 写 老人 与 荔 支 浦 , 下 四 句 则拟 老 人 言 。 当 时 人们 对 荔 枝 品 种 的 评 价 ,
无疑


都认 为 闽 优粤 劣 苏 轼却 显得毫不芥 蒂 只 要是新 鲜荔枝 对他 来说 都 是 种恩


, 。 ,

诗人 称 愿 同荔 支社 长 作鸡黍局
“ ”

赐 。 所 以 对 于老 人 的 约 定 , ,
( 《 和陶归园 田居


“ ” “ ”

六首 》 其 四 ) ,
有 约 吾敢违 ( 其三 ) ,
敢违 即 不 敢违 ,
诗中 常见 的 省 略 。 

清 两 代 流 行 荔 枝作 社 盖源 于 此矣 个多月 后 即 绍 圣二 年

四月 二


; 一

, 。 , ( 1 095 )

十 苏轼 终于 如愿饱 尝禁 鼎 脔 四月 十 日 初食荔支 》 诗 曰
一 一 一

日 , 。 《 

南 村诸 杨北 村卢 , 白 华 青 叶 冬 不枯 。 垂 黄缀 紫 烟雨里 ,
特与 荔子 为 先驱 

海 山 仙 人绛罗 襦 , 红纱 中 单 白玉 肤 。 不 须 更 待 妃 子笑 ,
风骨 自 是倾 城 姝 。 

知 天 公有 意 无 , 遣 此尤物 生 海隅 。 云 山得 伴松桧老 , 霜雪 自 困 檀梨 粗 。 先生

洗 盏酌 桂醑 , 冰盘 荐 此赪 虬珠 。 似 开江鳐 斫玉 柱 , 更 洗 河 豚 烹 腹腴 。 我生涉

世本为 口 官 久 已轻莼 鲈 人 间 何者 非 梦 幻 南 来万里 真 良图 全 宋 诗 》



。 , 。 ( 《

第 1 4 册 ,
第 95 1 5 页 

惟 江鳐 柱 河 豚 鱼 近 之 耳
“ 

诗中 自 注云 : 予尝 谓 荔 支 厚 味高 格两绝 ,
果中 无比 , 、 。

”?
以 荔 枝 比 江 瑶柱

尝谓 盖指 东 坡志 林 》

荔 枝 似江 瑶柱 条 如 同杜甫


” —

《 , ,

“ ”

似司 马 迁 。 这首 诗 可 以 说 是他 近几年 对荔 枝 的 情感总 结 。 人 间 何者非 梦幻 




道不 就 是 在 说 他两 年 前 的 戏语 如今都到眼前来 了 吗 我 生涉 世 本 为 口
“ ”


而 

南来 万 里 真 更 是 可 以 与 前 面荔 枝书 写 所表露 的 心迹 印证 所以我称




良图

苏轼 岭 南 之 行 是 有 心 理 准 备 单从 荔 枝 物 就 能知 微见 著 苏轼 更 为 人 所 道 的



, 。

还是 《 荔 枝 叹 》 这 样 充 满政 治 批 判 色彩 的 作 品 ,
前代 学 者 论 之 甚详 。 该诗作 于 四

 《

月 十 初 食荔支 后 当 于 绍圣二 年 四 五月 份 是作 者 饱 食 荔 枝 后 的


日 》 , ( 1 0 95 ) ,

理 性 思考 宫 中 美人 破颜 惊 尘 派血 流 千 载 我愿 天 公怜 赤子
“ “
莫生尤




。 , 、 ,

物为疮痏 不 须 更待 妃子 笑 风骨 自 是 倾城姝
” “

等句 显 然与 上 引 ,
。 不知 天公 有意


” “

无 ,
遣此 尤物 生 海隅 相 违拗 , 甚至 诗人还 忘 了 自 己 曾 为荔 枝 写过 :
莫遣诗人


说功 过 再次韵 曾 仲 锡荔支 》 文 学 中 所表现 的 矛 盾

, 且 随 香 草 附骚 经 。 ( 《 )
但是 , 

“ ”

恰恰 可 以成 为 种 张力 展 现作者 的 生命 意志 况且 讽荔 作 品 在苏 轼 与荔 枝


, 。

有关 的 诗 文 中 十不 存 如果 说苏 轼 的第 身份是 修身 齐 家 生活化
“ ”

那么


一 一

。 ( ) ,

“ ”
《 荔 枝 叹 》 就 是 苏轼 以 第 二 身 份 ,
即 治 国 平 天下 ( 政治化 ) 写出来的 。 两种


身份 共 同 构 成

个 宋 代 士 大 夫 所追 求 的 完 整 人 格 。 所以 ,
它们 的 存在 并不 矛盾 

而且 也 可 解 释 为什 么 荔 枝 生 活 化 的 作 品 更 多 

绍 圣三年 ( 1 096 ) ,

到 新 年 就 又 开始 盼 望 荔 枝 成 熟 。 《 新 年五 首》 其五 ,
曰 

荔 子几 时 熟 , 花 头今 已繁 。 探春 先 拣树 , 买夏欲论 园 。 居 士常 携客 , 

军许叩 门 。 明 年更有 味 ,
怀抱 带 诸 孙 。 ( 《 全宋 诗 》 第 1 4 册 ,
第 95 2 7 页 

① 如 明 代徐 渤 《 红 云约 》 ,
清代 高兆 有 《 荔 社纪 事》 ,
都 是 比 较 有名 的 

② 曾 枣庄 、
刘 琳主编 《 全 宋 文》 第 9 1
册 , 上 海辞 书 出 版 社 20 06 年版 ,
第 1 99 页 

38


第三 章 岭 南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诗人 的 新年愿望之 就 是 吃 荔枝 此诗基本可看成 他为 吃荔枝而 制 定 的计 划 书





“ ” “ ”

到了 二月 八号 左右 ,
诗 人在 闭 眼觅 黄莲 ,
声称 余病 ,
绝不 作诗 ?
( 《 二月



八 号 与 黄焘 的时候 也 还念 念不 忘荔枝 如 破 例 所作 的 赠 昙秀 结句


… …

》 ) , , 《 》


?
所称 留 师 笋 蕨 不 足道 怅望荔 子 何 时 丹 在三 月 底 四 月 初 时 东 坡吃 了 惠


, 。 ,

州 太 守 东 堂 前 的荔 枝后 ,
兴致勃勃地 又写 了 《 食荔 枝 二 首 》 。 其 中第 二首 (
见前

文所 引 更是 家 传 户 诵 可 以 说是苏轼 岭 南食 荔 的 个总结 也 最 简 洁有 力 地表


) , ,

达 了 他 那 种 乐 观 旷 达 的 心态 ,
遂 使 后 代 祖构 之 士 不 绝 于 途 

南宋 的 政治 文 化延 续 北 宋 的 传 统 ,
从新 旧 之争 ,
转为和 战之 主 ,
贬 谪现象更


是司 空见惯 。 郑刚中 ( 1 08 8

1 1 5 4 ) ,
因 忤秦桧 ,
被贬 封州 ,
并在这里度 过 了 晚


年? 。 遭贬之 后 , 他 却 能够泰然 自 若 , 从容 面对 ,
与 苏 轼 多 有 相 似之 处 。 如 《 

官 多 以 封 州 俸薄 , 井 邑 萧条 ,
居 处 湫隘 为 叹 ,
观 如 闻 而赋之 》 诗 曰 

相逢都说 在天涯 ,
禄似 蝇 头 舍 似 蜗 。 画角 楼前 皆郭外 ,
虚棚 竹上是人家 

草 深正 恐鹿 为 虎 ,
日 暮渐迷鸥与 鸦 。 老子 岂知差别相 , 高 眠饱看荔枝花 。 ( 《 

宋诗 》 第 3 0 册 ,
第 1 9 1 3 8 页 

这 首诗正 是孔颜 乐 处的 阐 释 。 孔子不 云 乎 :


饭疏 食 , 饮水 , 曲 肱 而 枕之 ,
乐亦


” @
在其 中 矣 箪食 瓢饮 人 不 堪 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
”
在陋巷 此则


一 一

。 , ,
。 ,

这些都是别 人抱怨 的原 因
“ ”
可云 :
观如 不 改 其 乐 。 工资 低 ,
住处 窄 ,
环境差 , 

却 不足 以 移 诗人 高 眠饱 看 荔 枝 花 这种 谪居 的幽 趣
“ ”
之乐 。 ,
适足 与 李 纲 《 荔枝



赋》 所说

而 幽 人得之 ,
适所 以 增 其 逸 相映发 。 又如 《 数 日 相识 ,
多 以 荔 子分


惠 ,
荔 雨久而酸 ,
予方绝 粮 , 日 买 米而炊 ,
戏 成 二十 八 言 》 :
穷居 无米糁蒿 藜 

筠 笼相 先 送荔枝 安得 仙 人 炼 丹 灶 试将红玉甑 中 炊 荔枝 虽酸

。 ,
。 ,
仍 可充 饥 

与 世人津 津 乐道 的 品 种 口 味 迥 不相 同 更可看 出 作 者 片 深情 郑刚中 笔下 的




、 , 。

荔 枝有时 甚至 是 自 己 的 化身 如 封州 荔 枝 受 暑 色 方好 茉莉 背 风香更 幽




《 》 : , 。

暑 代表苦 难 , 风 象 征 朝 中 政治 斗 争 , 而 以 荔枝 、 茉莉自 比 ,
表 达苦 难 只 会 让 自 

① 清 冯 应 榴辑 注
[ ]
《 苏轼 诗集 合注》 , 上 海古 籍 出 版 社 20 0 ]
年版 ,
第 1
99 9 页 

② 此 诗收 于 《 苏 轼 诗 集 合 注 》 卷 三九 ,
系 年误 矣 。 当从 中 华 书局 本 《 苏轼诗 集 ( 全八册 ) 

改 系 于卷 四 〇 , 绍 圣 三 年 二月 八 日 左右 

“ ” “

③ 类 本作

从 理 校 的 角 度 上看

荻 芽笋蕨 不 及遇 ,
外 集作 笛 竹 笋蕨 不 及遇 , ,
均不如 


师 笋 蕨不 足 道 怅 望荔 子 何时 丹



, 。

诏 责授 濠 州 团 练 副 使复 州 安 置 郑 刚 中

④ 《 建炎 以 来 系 年 要录 》 载 : 三月 甲 辰 四 月 六 日 ( )


许 用 议 减特 免 禁锢 ,
移 封州 安 置 。 初 ,
秦桧 怒 刚 中 不 己 , 捕 其 子 右承 务 郎 良 嗣与 特使宾 客 

即 江州 同 系 ,
遣 大 理 寺 丞汤 允 恭 。 良 嗣送 柳 州 ,
张汉 之 尝主 管 宣 抚 司 机 宜 文 字 , 坐刚中亦除


每 窘辱 之 刚 中 竟 卒 于 贬 所


名 送宾州 , 至 是 多 人被 贬 。 至 刚 中 至贬 所 ,
守 臣 赵 成之 希 桧 意 , ,

见 宋 李心传
[ ] 《 建 炎 以 来 系 年要 录 》 ,
中华书 局 1
9 56 年版 ,
第 2 57 8 页 

⑤ [ 宋 朱熹 ]
《 四 书 章句集注 》 ,
中 华书局 1
98 3 年版 ,
第 97 页 

⑥ [
宋 朱熹 ]
《 四 书 章句 集注 》 ,
第 8 7 页 

39


第三 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变得 更坚强 而 远离 朝 廷 的 政 治 斗争 则 能独得 幽 静 此联可 与 即 事二首 》 其





。 《

相印证 ,
诗云 

微凉 可 爱 是 薰 风 ,
岭外风 行瘴雨 中 。 渴暑 四 围 如甑釜 ,
不妨蒸得荔 枝红 

( 《 全宋 诗 》 第 3 0 册 ,
第 1 9 1 0 1
页 

但 这 段 时 间 无 疑 是 他 的 创 作 丰收 期

虽 然时 遭

郑 刚 中 晚 年 贬谪 封 州 ,
窘辱 ,


也 是 最 能 体 现 他 个 人性 格 和 思 想 的 。 这 首诗 的 荔 枝 ,
我们 不 妨就把它 看作 是作 者

的象征吧 

要而 言之 荔枝作为 种水果 与 观 赏 花 卉 最 大 的 区 别在 于 它 能够 食 用 



, 。

?
在 舌 尖 上 有 着 极崇 高 的 地 位

且 与 其他 水 果 相 比 它 更是 酝难 言之 妙味


, 

所以 荔枝 书写 中 描写 腹 之欲 是 题 中 应 有 之 义 不应该 味斥 之为形而 下 



口 ,

种 书 写 更 具 生 活 化 更 符 合 人 之 为 人 的 基 本 要 求 而且 从 中 流 露 出 来 的 贬 谪 心 态




更 是分析作 者文 化性格 的 个 重要切 入 点




第 四节 地 域 文 化话 语 权 争 夺 :
闽 粤 荔 枝 优 劣 论 及 其 文 学 表现

在岭南荔枝 发展和 书 写 史 上 闽 粤 荔 枝 优 劣 的 争论 是 个 非 常有 趣 的 现 象

, 

也是 一

条 重 要 的 线 索 相 比 于 四 川 和福 建 荔 枝 岭 南荔 枝 是 最 早 登 上 历 史 舞 台 的
。 ,


宋代 以 前 ,
两个 关键 的 荔 枝事件 ,
即 汉和 帝 禁 贡和杨 贵 妃 食 荔 ,
都 与 岭 南荔 枝 有

关 王逸 荔枝赋 的 创 作 背 景正 是 当 时 宫 廷和 社 会风气 的 反映 所 以 荔枝 


。 《 》 ,

而杨 贵 妃 天 宝 间 所 食荔 枝


“ ”
异数 而是 渊源 有 自 


入 赋 之早 并非 是 '

来 自 何地 ,
虽然争论纷纷 ,
但 以 来 自 岭南 一

说最有 说服力 气 岭 南 荔 枝 在 中 唐 以

赵 军伟 指 出 


前 都扮演着 极 重要的 地位 , 然 而来 自 他方 的挑 战 己 悄 悄 来 临 。 :

南荔枝文学创 作 延绵 最久 ,
历 汉 唐 宋 而 不绝 ,
但 始 终 没有 占 据 咏 荔 文 学 的 主 导 地



唐代咏


位 ,
荔 枝文 学 创 作 中 心 在唐代汇聚于 巴蜀 ,
在 宋 代 迁徙 于 闽 地 。 又云 :



宋代 则 斗转 星移 为闽 地 的 地 盘 这可 以 说是 蜀 中之 品

荔 文学是 巴蜀 的天下 , 。 

① 李纲 《 荔枝赋 》 语 , 见 曾枣 庄 、
刘琳主编 《 全 宋文 》 第 1
69 册 , 上海 辞 书 出 版 社 2 00 6

年版 , 第 9 页 

是专题 吟 咏荔 枝 的 第 篇 文学 作


② 赵军 伟 荔 枝题 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究 》 王逸 荔 枝赋

《 : 《 》



品 相 对 其 他花 卉 植 物 其 入 赋 之 早 可 以看 作 个异 数


, ,

③ 陈均 《 唐 玄 宗 避暑 华清 宫 及 南 海 进荔 枝 考 》 , 《 盐 城师 专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 》

9 99 


第 2 期 ; 杜文 玉 《 杨贵妃 、 高 力 士 与 荔 枝 的 情结 》 , 《 南 方 论 坛》 2 007 年 0 6 期 

④ 赵 军伟 《 地域 ?
政治 ?
审美 :
唐 宋 文 人 的 荔枝 书 写 》 , 另 外 参看 氏著 《 荔 枝 题 材与 意 象 文

学 研 究 》 第 四 章 第 四 节 论福 建 荔 枝 文 学 

40


第 三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 书 写

在唐 尤盛 闽 产至 本朝 的概括

宋代 非 川 广 可望 其万 @

方盛


和 四川


( ) ,

和 福 建荔枝 的崛起 使岭南无法 枝独 秀 三足 鼎 立 就 必 有 博弈 的 存 在 在唐




, , , 。

代 ,
杨 贵 妃 喜 欢 南海 荔 枝 甚 于 其 他 ,
蜀 中 荔 枝 大 放 光 彩 则 要 等 到 中 晚唐 。
但由于


福 建 荔 枝 在 晚 唐 迅 速崛 起 ,
川渝 、 岭 南 荔枝 此 时 未 免 相 形 见 绌 。 另外 ,
四 川 荔枝


由 于 种 植产 量和 质 量 的 原 因 不 断式 微而 退 出 了 竞 争 的 舞 台 ,
留 下 岭南 和 福 建 荔 枝


的角逐 这 也 就 是 聚讼 千 年 的 闽 粤荔枝 优劣 论
“ ”
, 

、 基调 :
荔枝 闽 优粤 劣


晚 唐五 代 时 期 福 建地 区迎来 了 次 移民 高 潮 王审 知 统 治下 的 闽 国 吸引 了

, ,

批 文人学者 的到 来 地域文化 也 有 了 显 著 的 发 展 这 也 是 宋 代福 建 荔枝地位 能




, 。

夺 魁 首 的 历 史背 景 。 据陶谷 ( 903

970 ) 《 清异录》 载 


闽 士 赴科 , 临川 人 赴 调 , 会 京 师旗 亭 , 各举 乡 产 。 闽士 曰 :
我土荔枝 

真压 枝 天 子 饤坐 真人 天 下 安有 并 驾 者

, 。 ?  抚人不识 荔 枝之 未腊者 ,
故盛


主 杨梅 闽 士不忿 遂成 喧竞 旁 有 滑稽 子徐 为 绝云 闽 香 玉 女 含香雪

, , 。 :


吴美 星郎 驾 火云 草木 无 情 争底 事 青 明 经对 赤 参军

。 , 。 闽 香 玉女 条 

岭南荔枝固不逮 刘 錶 每 年设 红 云 宴 正红荔 枝 熟 时

红云

闽 、
蜀 , ,
。 ( 

宴 条 

结 合 晚 唐荔 枝 文 学 的 情 况
“ ”

闽 香玉 女 条所反映 的现象应 为 属实 。 正是在地域


文化大发展 的背 景 下 福建士 人才有矜 夸土产 的 条件 草 木 无情争 底 事 


“ ”
, ,

变成 了 后 代挥之 不 去 的 梦 魇 。 陶谷

生 基本 在 五 代度 过 ,
他 所 说的 岭 南 荔枝 固

不逮闽 大 抵 代表 着 那 个 时 代 的 认 识 是后 代 闽 粤 荔枝优 劣论 的 先 声

、 蜀 , 


真正 把 抬出来 并加 以 论述 的是在蔡 襄 的

闽优 粤劣 , 《 荔枝谱 》 ,
他说 

唐天宝 中 , 妃子尤爱嗜 , 涪州 岁 命驿 致 。 时之词人 , 多 所称咏 。 张九龄



赋之 以 托 意 。 白居易 刺忠州 ,
既形 于 诗 , 又 图而序之 。 虽#髴颜 色 , 而 甘滋


之胜 , 莫能著也 。 洛 阳取于 岭南 , 长安 来 于 巴蜀 ,
虽 曰 鲜献 ,
而传 置之速 

腐 烂之余 ,
色 、 香 、 味之存 者亡几 矣 。 是生荔 枝 ,
中 国 未始见 之也 。 九龄 

居 易 虽 见 新实 , 验 今 之广 南 州 郡 与 夔 、
梓之 间 所 出 ,
大 率 早熟 , 肌 肉 薄 而味





甘酸 。 其精好者仅 比东 闽 之下 等 。 是二 人者 亦未始 遇 夫真 荔 枝者 也 。

由 于 蔡襄 《 荔 枝 谱 》 在 当 时 和 后 世 的 极 大影 响 力 ,
所 以 他所 标 举 的 闽 优 粤 劣 遂 成

① 宋 唐慎 微[ ]
《 证 类本 草 》 卷 二 三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② 《 全 宋 诗》 第 43 册 ,
第 26 7 8 5 页 。 笔者 按 :
本论 文 所 引 用 《 全宋诗 》 为 傅 璇 琮 等 人所 编 

北 京大 学 出 版 社 1 99 1


998 年版 ,
后 注避繁 ,
均 只 注 明册 数 、
页数 。 读者 其 明 之 

③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编 《 宋 元 笔记 小 说 大 观 》 第 1
册 , 上海 古籍 出 版 社 20 0 1 年版 ,
第 48 页 

④ 上 海 古籍 出 版 社编 《 宋 元 笔 记 小 说 大观 》 第 1 册 ,
第 45 页 

⑤ 宋 蔡襄等 [ ]
《 荔 枝谱 ( 外十 四种 ) 》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 社 2 004 年 版 ,
第 3 页 

4 1
第三章 岭南 荔枝 的 文学 书 写

为 谈论 荔 枝 优 劣 的 基 调 。 该如 何评价荔枝优劣 的 问题 也 一

直 纠 缠到 明 清 时 期 ,



彼 优 此 劣 词 何 支 而 对 于 这 个 问 题 的 争 论 主要 体 现

谓 君谟 作 谱 起 聚 讼 , ,

在 历 代 荔枝 谱 录 上 和 荔 枝 诗 文 作 品 中 

二 、 巩固 :
历 代 荔枝 谱 录 中 的 荔 枝 优 劣

由于 《 荔 枝谱 》 具 有 很 强 的 文 献衍 生 性 ,
所以 自 从蔡襄 奠定 了 后世 论荔枝的

基调 之后 ,
福 建士 人纷 纷用 各 自 的 《 荔 枝 谱 》 创 作 佐 证 和 巩 固 蔡 襄 的 说法 。 历代

对 荔枝 的 谱 录 ,
福 建 可 以 说 以 绝 对 的 优势 压 倒岭 南 

据 学 者 的 述评 ' 历 代 专 门 的 荔 枝 谱 录 (
包括佚 本 )
有 十五种 ,
但据南 宋 刘




克庄 《 陈 寺丞 续荔枝 谱 》 载 :
蔡公 绝 笔 山 川 歇 ,
荔子 萧 条二 百 年 。 选貌 略如 唐

进士 , 慕 名 几 似晋诸 贤 。 岂无 品 劣声 虚得 ,
亦 有形 佳味不 然 。 题 遍贵家 台 沼 后 

请 君物色 到林泉 则 陈 宓似 当 作有 然 此 书 今 己 亡佚

。 《 荔 枝谱 》 , , 且不 见诸家 书

目 著录 ,
所 以 单文 孤证 ,
姑信 其无 

m m岭 南


1 .
[ 宋 蔡襄 ]
《 荔枝谱》 
1 .

[ 宋 郑熊]
《 广 中 荔枝谱》 ( 佚 

2 .
[ 宋 ] 曾 巩 《
荔枝录》 
2 .
[ 宋 张宗 闵

《 增 城荔枝谱》 ( 佚 

3 .


宋 徐师 闵 ]
《 莆 田 荔 枝谱 》 ( 佚 ) 3 .

清 吴应逵
] 《 岭 南 荔 枝 谱 》
4 .

[ 明 徐渤 ] 《 荔枝谱》 

5 .

[ 明 宋珏 ]
《 荔枝谱 》


6 .

[ 明 邓道协 ]
《 荔枝谱 》 

7 .

明 曹蕃 ]
《 荔枝谱 》


8 .
[ 明 吴载鳌 ]
《 荔 枝谱 》 

9 .

[ 清 ] 曾 弘 《 荔 枝谱 略 》


1 0 .
[ 清 林 嗣环 ]
《 荔枝话 》 

1 1 .
[ 清 陈 定国 ]
《 荔谱 》


备注 :
[ 清 陈鼎 ]
《 荔 枝 谱 》 对 闽 粵 蜀 三地 荔 枝 都 有 著 录 ,
体 例 特殊 。



由 上表 可知 这十 五 种 谱 录 有 十 种 是专 门 著 录福 建荔 枝 的 岭 南 只 有三种

, , 

而 且还亡 佚 了 两 种 , 可 见 长期不受重 视 。 在 荔枝谱 录 上 ,


岭 南在 数 量 上 可 以 说远

远落 于 下 风 。 另外 ,
福建 荔 枝谱录 的 作者除 了 曾巩 、 曹 蕃 以及 不 能确 定 的 曾 弘 外 

① [ 清 丘逢 甲 ] 《 李 湘文 ( 启隆 ) 邀同 雪澄 、 实甫 、
陶 阳 二子 上涌村 啖荔 枝作 》 , 见 《 岭云海


日 楼诗 钞 》 卷 民国本
一 一

, 

② 彭世 奖 《 历 代 荔 枝 谱 述评 》 , 《 古今农业 》 2 00 9 年第 2 期 

③ 《 全宋 诗 》 第 58 册 ,
第 3 6 1 62 页 。 陈寺丞 ,
即陈宓 ( 1 1 7 1

1 226 ) , 其 字 复斋 ,
福建兴


化人 。 他还有 《 荔枝 赋》

文 ,
《 全 宋文 》 失收 ,
见 曾 枣庄 ,
吴 洪泽 主编 《 宋 代辞 赋 全 编 》 

四 川 大学 出 版 社 2 0 08
年版 , 第 273 5 页 

42


第三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学 书 写

其 他 八 人均 为 本 土 人 氏 ,
他 们 牢 牢 掌握 着 荔 枝 地 位 的 话 语 权 。
所以 ,
宋 明 时期 

荔枝 史的 主旋律 就是 闽优 粤 劣 

蔡襄之言 ,
已 见上 引 ,
又如 

荔 技于 百果 为 殊绝 , 产 闽 粵者 , 比 巴 蜀 南海 又为 殊 绝 。 ( 曾 巩 《 福州拟


贡荔枝 状》 , 《 全 宋文》 第 57 册 , 第 21 6 页 

嗟 蜀广 之名 同 兮 , 真 娬 趺 之 与 琼瑰 。 ( 陈宓 《 荔枝赋》 ,
《 宋 代 辞 赋 全 编 》

第 5 册 ,
第 2 7 42 页 

名 题于西川 , 贡珍于 南 海 。 吾 闽 所产 , 实冠彼都 ,


可 谓卢 橘惭香 、 杨梅

避色者 矣 。 ( 徐渤 《 荔 校谱 》 , 第 1 3 页 

今 所 最重 于 时者 , 中冠 、
胜画 、
状元红 ;
次则 桂 林 、
金钟 。 大抵 闽 中 


产 , 可 弟视 南粵 ,
仆视泸 戎 。 ( 徐燉 《 荔校谱》 ,
第 1 7 页 

可 以 说 从宋 至 明 ,
闽 粤 荔 枝 优 劣 就 笼 罩 在 上述 论 调 下 。 但 如 吴 应 逵 《 岭 南 荔 枝谱 》

所言 荔枝 作谱 始于君谟 后 有继 者 要 皆闽人 夸乡 土 未为定 论








: , 。 , 自 , 。

枝 作 谱 始 于 蔡襄 是 吴 氏 失 于 详 考 作谱始于郑熊 广 中 荔 枝谱 》 如 若 改成

( 《 ) ,



枝优 劣 始 于君 谟 则 庶几 符合作 者初 意
“ ”

。 而 闽人 自 夸乡 土 ,
未为 定论 ,



宋 苏轼 诗 中 早 发 此 意 他说 糖霜 不 待 蜀 客 寄 荔 支莫信 闽 人夸
“ ”

: , 。 明 代徐 慟 撰


《 荔 枝 谱》 曾引 严有翼 讥 苏轼 不 识真 荔枝 , 云 

至于夏初先 熟 , 厥名 火 山者 ,
莆 田 惟黄 巷有之 。 蔡 《 谱》 谓 其 品殿 。 

有 翼 尝 诋东坡 四 月 食荔 枝 , 谓东坡未尝到 闽 , 不识 真 荔 枝 。 是 特火 山 ( 引 者

按 肉 薄 味酸 最差 的 种 耳

2)
、 

: ,
) 。

然而 ,
苏 轼在 岭 南 何 尝 没 有 品 尝 过 其 他 品 种 的 荔 枝 呢 ?
考其 《 与 欧 阳 知 晦 四 首 》

作 与 循 守 周 文之 》 曰

( 《 ) , 

今 岁 荔 子不 熟 。 土产早者 ,
既酸 且少 ; 而增城晚 者 , 不至 , 方有 空 寓 岭

表 之叹 。 忽信 使至 , 坐有 五 客 , 人食百枚 , 饱外又以 归 遗 , 皆 云 其香 如 陈 家

紫 ,
但 差 小耳 。
二 广 未尝 有 此 异 哉 。 又使 人健 行 , 八 百枚无 一

损者 ,
此 尤异





也 。 林 令奇士 幸此少 留 ,
公 所与 者 ,
故 自 不凡也 。

苏 轼往 岁 吃 增 城 晚 熟 荔 枝 习 惯 了 年 没 吃 到 就有 空 寓 岭表 的慨 叹
“ ”
这 而周



文 之 所 送 的 荔 枝 则 让 坐 客 都 觉 得 其 香 堪 比 福 建 佳 种 陈 家 紫 可见 宋 代 岭 南 荔 枝 也

 。

有 佳种 , 从 北宋 张 宗 闵 专 为 增 城 荔 枝 作 谱 就 可 想 见 ? 。 其 实徐燉 自 己在 《 客惠 记

① 清 吴应逵
[ ]
《 岭 南荔 枝 谱 》 序 , 清 《 岭南 遗 书 》 本 

② [ 明 徐渤] 《 荔枝谱》 ,
《 荔 枝谱 ( 外十四 种 ) 》 ,
福 建人 民 出 版 社 20 04 年版 ,
第 20 页 

③ 宋 苏轼撰
[ ]
, 孔 凡礼 点 校 《 苏 轼文 集 》 ,
中 华书 局 1 9 86 年版 ,
第 1 7 54
页 

宋 陈振孙 福唐 人 熙 宁 九年 承 乏 増 城 多 植 荔枝 盖非 峤 南之 火 山

④ [ ] :
其序言 : , , , ,
实类


吾 乡 之 晚熟 见 《 直 斋书 录


搜境 内 所 出 ,
得 百余种 ,
其 初 亦 得 闽 中 佳种 植 之 ,
故 为 是谱 。 

43


第 三章 岭南 荔枝 的 文 学书 写

惠 州 荔枝 味 酸 树 亦 甚少 土产 早 者 既 酸 且 少 而增 城


闻 》 就说 东坡 曾 云


, 。 :

晚者 不至 方有 空 寓 岭 表 之 叹 至东 莞 渐 多 渐佳 五羊黑叶诸品 遂 与 闽产


, ,
, , 。

伯仲耳 他也 承 认增 城 有 佳种 而 且这在 明 清更是 种事实 明清





无法否 定

。 , , 。

福建的 《 荔 枝谱》 虽 然极 力 强 调 闽 产之 优 ,
但 也开 始 觉 得 粵 产 荔 枝 也 有 佳 种 。 

不 过他 们 掌 握 着 话 语 权 力 ,
不会 轻 易 自 毁 长 城而 已 。 如 宋珏 《 荔枝 谱 》 

荔 枝 之 在天 下 ,
以 闽 四 郡为 最 ;
四 郡以吾兴 为最 ;
兴又 以 枫亭 为 最 。 

人所知者 ,
然不尽 然 。 黑叶之入酿 , 未可 以粤产轻 之 

又 如邓道 协 荔枝谱 则专 设 节论

岭南 品第之 当定 云

《 》 ,


五岭 、 七闽 , 邻封比境 。 风土 既近 , 气韵 攸 同 。 荔 子高下 , 未能甲 乙 



大抵此种 为美 ,
不特闽美 , 而 粵亦 美 。 此种为 下 ,
不特 粤 下 , 而闽亦下 。 

来 宦游 二 土者 , 皆 未悉其真味 

此 论 乍 看甚是 公 允 ,
但 是作 者 随 后 又 说 

余 向 客粵 , 食之甚甘 ,
可 比漳 、 泉上 品 。 大 抵五岭过暖 , 时多 失候 , 

亦宜然 。 福 州 寒暖 适 中 , 物 自 纯美 。 岭南 纵不 得与 延寿 、
胜画争雄 , 乃列蜀

川之后 , 实为 厚诬 。 尝 从先 子 宦 游 滇 南 ,
见沐 国 饷丹荔数枚 , 盛 以 金 缕 雕盘 

其酸 不 可入 口 。 大抵摘之太 早 , 正味未全 。 即 福州 佳种 , 亦 以早摘作酸 , 







皆生 质 之过耶 !

闽 中 荔枝 品 在漳 、 泉之上 ,
岭 南 荔枝 比 不 上 闽 中 ,
但可与 漳 、 泉上 品 相埒 。 作者

为岭 南 荔 枝 击鼓 鸣冤 ,
只 不 过 认 为 它 不 该排 在 蜀 中 荔 枝 之 后 ,
但 终 究 还 是 无法 与

闽 中佳品相比 。 历 史 上认为 岭南 荔 枝 比 蜀 中 差 的 前 举 陶谷 是 先 声 又 如 北宋 太

 , ,

涪 州 县 地 颇产 荔 枝 其味尤 胜诸岭 另 外唐 慎 微 证 类 本 草 》


“ ” ?
平寰 宇 记 》 云


, 。 《


岭南 为下 @
有趣的是

也引 图 经 》 之言 云 其品 闽 中第 蜀 川 次之

《 , : , , 。 

唐慎 微 本 身 就 是 蜀 人 ,
在 福 建 荔 枝 掌 握 着 话语 权 的 宋 代 ,
他也 只 能 与 岭 南 荔 枝 争


夺第 二 。 这 些 说 法 在 后 世 也 不 断有 人 昌 言 , 但显然与 事实 不符 。 所 以到 了 明代 

福 建 文 人 都开 始 为 岭 南 荔 枝 叫 屈 只 是 掌 握 话 语权 的 他 们 并 没 有 把 荔 枝 的 王 者 之

 ,

位 拱手相 让而 己 。 清代 岭 南 文 人 急切 想 夺 回 荔 枝 话 语 权 ,
晚 清 金 武 祥 就 对福 建 文


人对 本 土 荔 枝 的 矜 夸 不 满 其后 徐渤 邓庆菜 宋珏 曹 蕃 历 有撰述


曾 言 : 、 、 、 

近传 奇 不 脱小 品 习 气
“ ”
的说


” ”

或近 传奇 ,
或 不脱 小 品 习 气 ,
皆不足录 。 和

解题 》 卷十 ,
清 《 武 英殿 聚 珍版 丛 书 》 本 

① [
宋 蔡襄等

《 荔 枝谱 ( 外十四种 ) 》 ,
福 建 人 民 出 版社 2 〇〇4 年版 ,
第 29 页 

② [
宋 蔡襄等

《 荔枝谱 ( 外十四种 ) 》 ,
第 56
页 

③ 未 乐史 太 平 寰 宇记 》 卷 二〇 江南 西 道 十 八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补 配 古 逸丛


《 ,
《 《
[ ]

书 》 景 宋本 

④ 宋 唐 慎微[ ]
《 证 类本草》 卷二 三 ,
《 四 部 丛 刊 》 景 金泰 和 晦 明 轩 本 

⑤ 清 金 武祥[ ] 《 重 刻 荔 枝谱 序 》 , 见 清 陈鼎 [ ]
《 荔 枝谱 》 , 《 粟 香室丛 书 》 本 

44


第三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法 其 实 是沿 用 库 馆 臣 的评价 蔡谱 尚 已 徐 谱所 收如 十八娘 别传 》 之类

了四 ,
, 《 

邓谱所 收如 《 鲍 山 荔支梦 》 之类 ,
皆近 传 奇 。 宋 谱 福 业 诸说 ,
不 脱 明 人小 品 习 气 

曹谱 差 简 质 犹 有古 格 馆 臣 尚 有 持平 之 论 金氏 说 只 不 过是对

皆不足录

, 。 ,


矫 枉过 正 的 批 驳 而 已
“ ”

闽人自 夸 

三 、 重夺 :
清 代岭 南 荔 枝 书 写 的 繁 荣


正因 为宋明 以来 ,
岭 南荔 枝 地位长 期受 到 压制 ,
当 岭南文 化兴盛时 ,
文人 创

作 岭 南荔 枝题材 作 品 就有

种 义不 容 辞 的担 当 和 争 奇 斗 艳 的 心理 其 中 最 突 出 的

 ,

表现 就是 《 荔枝词 》 的创 作 。 可 以说 , 重 夺 荔 枝 话 语 权 是 清 代 岭 南 荔枝 书 写 繁 荣

的 个重要原因



明 代万 历 二 十 五年 是荔 枝 书 写 史 上 关键 的 分水岭 这 年 的 七月 十


( 1 5 97 ) 。

五 , 福 建 徐渤成 功 撰写 了 《 荔枝 谱》 , 并题 写 了 《 荔枝咏 》 四 十绝 , 附在 卷末 

其诗序曰 

谱 既成矣 , 异名 奇品 , 片语 单词 , 皆 所必录 。 笔札 之 暇 , 取 品 目 之佳者 



各赋 一

诗 ,
得若干 首 , 附于卷后 。 殆 其伎 俩未足 , 拟诸形 容 , 空 贻貂续 之讥 




不 无 弩 末之 愧 。

他取江家 绿 火 山 , 四 十个 品 种 以 绝句 的 形式 进行 吟 咏 无独 有偶 在 个月


、 ,
。 ,

前 ( 六月 ) ,
徐渤 好 友 屠 本 峻 就 有 《 荔枝 纪 兴 二十六首 》 , 前 十 三首也 是专 门 咏品

种 ,
共 咏 二十 三 个 品 种 。 后 十三 首则属 于杂 咏荔枝情事 。 关于 品 种题咏 ,
赵军 伟


说 :
在唐 诗 中 没 有 出 现 题 咏 荔 支 品 种 的 诗 作 。 在宋 诗 中 ,
出现 了 众 多 的荔枝品

种名 称 这种 品 种 题咏 的方式 方 面 体 现 了 荔 枝 题材创 作 的 觉 另 方面也 可




一 一


自 ,

以 看做荔 枝 审 美趋 向 深 入 的 表现 最 早 以 组 诗吟 咏 荔 枝 品 种 要 追 溯 到王 十 朋

@
。 

《 荔 支 七绝》 ( 《 全 宋诗》 第 3 6 册 ,
第 22 9 1 9 页 ) , 共 题 咏七 个 福 建 荔 枝 品 种 , 


附有 自 注 一 一

这是 品 种 题 咏 的 一

个 传 统 徐渤 的 荔 枝 咏 》 可 以 说 是 近 祖 屠 本 峻
。 《 

而远 绍 王 十 朋 。 但 由 于 徐 渤 是 先 作 谱 后 咏 诗 所 以 他 这组 诗 歌 并 没 有 自 注 部 分 , , 

而 是 与 其 书 中 所记相 辉 映 。 徐氏 《 荔枝谱 》 行世之后 , 马 上 引 来 了 福建地 区为 荔




枝作谱 、 题 诗 的 新 高潮 。 很 多 人 更 是 有 意 识 地模仿 徐 氏进 行 荔 枝 品 种 咏 的 组诗 创


作 。 如陈荐夫 ( 1 5 60

1 6 1 1 ) 的 《 荔 枝 十咏 》 , 续徐 氏所题 四 十 绝后 ,
补 其题咏


所 缺漏 的 品种 ; 陈省 ( 1 52 9

1 6 1 2 ) 《 荔枝 十 咏 》 ,
对 自 己家产荔 枝 品 种 的题 咏 



祝树勋 荔枝 咏 》 四 首 也 是用 荔枝名 点缀而成 其 注曰 时 徐兴 公著新谱



《 ,
自 :

另 外 还有谢杰 ( 约 1 5 45

1 60 5 ) 的 《 荔 支 名 歌 八 首》 、 丘 惟直 的咏荔枝 品 种十二

首 、 黄应 恩 ( 1 6 09

1 66 8 ) 的 品 种咏六首 、 曾 化龙 ( 1 5 8 8

1 65 0 ) 《 荔 支 十 咏 》

① 清 纪昀 等 撰
[ ]
《 钦定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 ,
中华书 局 1
99 7 年 ,
第 1 5 59 页 

② [
明 邓庆菜

《 闽 中荔 支通 谱 》 卷 八 ,
明 崇祯 刻本 

③ 赵 军伟 《 荔 枝 题材 与 意 象 文 学 研 宄 》 , 南京 师 范 大 学 2 0 1 2 年硕 士 论 文 ,
第 ] 9 页 

45


第 三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 书 写

和 杜应芳 《 荔枝 咏》 七律三十 首 ,
等等 

处 于 晚明 福 建荔 枝题 咏 大盛之 时 ,
岭南 人会持什 么 看法 呢 ? 韩上桂 ( 1 5 72

 1 6 44 ) 《 荔 支颂》 序 曰 

果之美者 ,
曰 荔支 。 余 友 邓 道协 所著 《 通谱》 详矣 。 往 时 闽 粤各矜其胜 

余 谓 兹果 , 何必余两 乡 。 即泸 戎 间 , 固 俨然称南 面 孤也 。 因 忆 白 香 山 所评语 



而 为之颂 闽 中 荔 支 通谱 卷
一 一

。 ( 《 》 

韩 氏 为 广 东番 禺 人 ,
据序 中 所言 , 他 与 福建 邓 庆 窠 为 朋 友 ,
彼 时 邓 氏 及 其他 福 建


士 人正 矜 闽 荔 之胜 ; 由 于 岭南荔 枝 尚 无 与福 建对抗 的 文化 优势 ,
所 以 他只 能斡旋

其中 , 虚 与 委蛇 ,
面面 俱 到 ,
既 称颂 福 建 ,
也 称 颂岭南和 川 渝 的 荔枝 , 让人 感觉


他持不 偏不倚 的立场 。 可 见 当 时 岭 南 人 调 和 闽 粤 荔 枝 优劣 之 争 的 倾 向 

入 清 之后 ,
荔 枝 题 材 的 创 作 风 气 逐 渐转 移 到 岭 南 地 区 。 屈 大均 ( 1 6 30

1 696 

创作 的 广州 荔支 词》 五 十 四 首 全 面吹起 反攻 的 号 角 第 首就开宗明 义称


《 ,
了 。

荔枝产 番 禺 :

后 皇嘉树产 番 禺 , 朱 实离 离间 叶 浓 。 珠玉为 心 君 不 见 ,
但将 颜色


”?
比芙蓉 荔枝 的 地域性再 次被重新提 出 来 成 为 这 组 荔支词 的 个鲜 明 特 点

。 ,


其 他 则 或 咏 岭 南 荔枝 品 种 ,
或 写 岭南 荔事 。 虽 然他在 《 广 东 新语 》 有 专 门 论 荔枝

的 文 字 但 在他 笔 下 ,

荔 支词 与 自 注 相 结 合 而 且 注 释 大部 分 是 用 整 齐 的 韵 文 四
, 
 (

言 、 七言 、 杂 言不 拘 ) 写成的 ,
诗注相 生 ,
两 者都具 有 很强 的艺 术性 。 受 屈 大均

的影响 ,
与 他唱 和 的 岭 南 人 士 , 也有创作荔枝 词 ,
如 陈恭尹 ( 1 63 1

1 7 00 ) 《 

和 刘 沛 然 王础 尘 广 州 荔 枝 词 十 首 》 、 成鹫 ( 1 63 7

1 7 22 ) 《 荔枝 词 三 十 首 寄 张 子 白

杨鬯侯 但 文学和 史料价值都 比 不上屈 氏 所作 而 同 时 代的 王焕 726


》 , 。 ( 1 65 1 1 )


作 为在 岭 南 仕宦 的 北方人 ( 天津 ) ,
也参 与 到 岭 南 荔 枝 词 的创 作 。 他的 《 离 支 词 》

序曰 

岭南荔子 , 脍灸人 口 , 余初入粵 , 至 韶之 英 德 , 即 有 老 圃 献鲜 , 尝之酸



而少味 ,
以 为 从前 相 传 者 过 其 实 耳 。 抵郡六年 以来 ,
每 得 食佳 者 ,
但挂 绿 

凝冰 、 宋香 、
陈 紫 诸种 , 多 出广 肇属 邑 , 以故未 能遍尝 而 品 题之 。 今夏谢郡

事 , 久 寓会城 , 往 来 端溪 ,
因 得 以次饱啖 ,
寤其 种 类 , 别其优劣 , 定其等 第 

亦快事也 。 吁嗟 。 世 俗之情 , 恒多 否 而 少 可 。 且从 来物 之 尤 者 , 固 足移 人 

即使 聋瞽 , 莫不 欣然 ,
而 遘之者罕 矣 。 无 怪乎 诽 语 之 丛 出 , 而 以 耳为 目 者 

又从而附和 之 也 。 虽 然布帛 菽粟 , 以 及 鸡 豚鱼 鳖 之 常 , 则人 习 见 而共知者 



请得 因 物 托 喻 , 比 拟其 伦 , 庶 使尝之 者 味 其真 , 而 未尝 者知 所慕 也 。 爰 附长





句三 十 绝于左 。

王 焕对 岭 南 荔 枝 经 历 了 次 由 浅 到 深 的认 识 日 久 生情 所 以 不 免 为 岭 南 荔枝 长


, ,

① 清 屈大均 翁 山 诗 外》 卷 三 清 康 熙 刻 凌 凤 翔 补修 本

《 , 


[ ]

② [ 清 王焕]
《 忆 雪 楼 诗 集》 卷 下 ,
清 康 熙 三十 五 年 王 氏 贞 久 堂 刻 本 

46


第三 章 岭 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期 受 到 福 建 压制 感 到 不 公 故 有许 多 回 护 之词 莆 田 荔子 贵 枫亭 闽客矜

, 。 如 : ,


夸亦 可 听 独 惜 君 谟修 荔 谱 不 曾 著 得 岭南 经 其二 H 荔枝

。 , 。 ( ) 正 因 为蔡 襄 《 

谱 》 不著 录岭 南荔枝 的 刺 激
“ ” “ ” “ ”

并对 闽 客矜 夸 、 诽语丛 出 、 从而 附和 等行


径 感 到不 满 作 者 才 迫 切 想 为 岭 南 荔枝 证 明 其 目 的 非常 清 晰 就 是想使 尝之

, , ,


者 味 其真 而 未 尝 者 知所 慕 也 也 就 是 说 想 重 夺 岭 南荔 枝 的 话 语 权 是 其 荔 枝 书



, ,

写 的 诱因 。 由 于王 氏 的屋乌 之 爱 ,
所 以 对岭 南荔 枝 的 普 通 品 种 ,
诸如三 月 红 、 


造 、 火山 、 黑叶 、 塘璺 等 ,
都能 从底层 生活 的角 度进行 欣 赏 , 这是 与 前 人 题 咏 的

异 趣 所在 。 总 的 来说 ,
王焕 这 组 诗 歌 继 承 了 品 种 咏 的 优 良 传 统 ,
有 大 量注 文 介 绍


岭 南 荔枝 品 种 和 社 会 民 俗 风 情 ,
是对 屈 大 均 《 广 州 荔 支 词 》 的 深化 

康 乾之 世 岭 南荔 枝 已 经有 极大 的 发 展 据 学者 考述

, ,
: 康熙年 间 , 广东增


城挂 绿 就 已 取代 了 新 兴 香 荔 的 王 者 位置 , 甚至 成为 了 天 下 第 一

荔 。 这可 以从 屈

大均 、 王 焕等 人 的 《 荔枝词 》 找到佐证 。 经过他们 的 努力 , 闽 粤 荔 枝 优 劣之 争 的



天枰 也开 始 倾 向 岭 南 方 此 间 值 得 注 意 的 是温 汝 适 后 来 甚至


75 5 82

。 ( 1 1 1 ) ,

有人 传 闻 他 著 有 《 岭南 荔 枝 谱 》 气 但 他写 荔 枝 多 留 意 品 种 ,
甚 至 补方志 之 缺 

虽没 有 《 荔枝谱 》 流传 ,
也 可算 是用 诗 谱荔 。 如 他的诗 《 荔支有 一

种名 贵味 , 〈 


禺志 〉 亟称之 , 近 始 得见 , 壳 厚而 粗 ,
味 乃 独绝 ,
始 信 得名 非 偶 , 用 东 坡 韵 赋之 

时 大 暑后 山 枝名 贵味者 与挂绿同时 然 挂绿 以 名 著 多赝 不如贵 味




日 》 、 《 ,
, ,

之真也 。 〈 番禺志 〉 只 附见 山川 而物产 缺载 ,


余感其 有 美不彰 ,
世固莫知 ,
即知


亦 未 尽 为 可 慨也 ,
再 叠 前 韵赋之》 ?
都 是 以 注 当 诗题 。 而 他对 闽粤 荔 枝优 劣 的 认


郡城 寄 荔枝至 曲 江赋所 云 味 特甘

识 ,
如 《 五月 廿九 日 惠言侄 自 。 : 熟 以 季夏 ,


滋 殆 此种 也 用 东坡 四月 十 初 食 荔枝 韵 赋此示之 注云

。 。 〈 日 〉 》 自 


在京师见 图 书 集成 所刻 君 谟谱 外 有 闽 人所撰 卷 云 闽粵


向 《 》 , , :

荔 枝实 相 仿 , 在闽 佳者 ,
在粵亦佳 ,
但 熟有 先后 ,
种有 高 下 ,
过 客未 能 遍 尝 


漫分轩轾 耳 。 同

美种 , 树 老尤 胜 。 蔡谱上 品 , 今多 无有 , 则 树老不 存之

故 。 今吾粤 四 月 所熟 ,
名 玉荷包 , 尚非 佳 品 , 至六 月 之 黑 叶及新兴香荔 、 

城挂绿 , 则 人人 皆 知其美 。 同 种 中有 自 有高下 , 或种植得 法 , 或阅 岁 数百 






结 实 皆殊 绝 , 意 闽 中 未是过也 。

① 赵飞 、 倪 根金 等 《 增 城挂 绿 荔 枝 历 史 考 述 》 , 《 中 国 农 史》 20 1 3 年第 4 期 

闻 温 赏坡 先 生 著 有
“ ”

② 见谭 莹 《 岭 南荔 支词 》 其五 十 九 , 自 注云 :
《 岭 南 荔枝 谱 》 。
可 见温


汝 适与 岭 南荔 枝的 关系 温 汝 适诗 中 有 阿 咸 知 我近 谱 此 远 寄 味 压 秋 江 I卢 惟 应作谱纪
” “
。 , 。 

谱 成 更伤 忠 州 图

尤物 , 。 (

清 温 汝适 ]
《 携雪 斋 集 》 ( 《 清代 诗 文 集 汇 编 》 第 44 1
册 ) ,
上海


古籍 出版社 20 1 0 年版 ,
第 5 1

5 1
4 页 

③ [ 清 温 汝适 ]
《 携 雪 斋集 》 ,
第 5 1 9 页 

④ [ 清 温 汝适 ]
《 携 雪 斋集 》 ( 《 清代 诗 文 集 汇 编 》 第 44 ]
册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 1 0 年版 

第 5 1 3 页 

47


第 三章 岭南 荔枝 的 文 学 书 写

从 韩 上桂 调 和 闽 粤 之 争 再到 屈 大均 王焕 的 积 极 宣 传 如今又 上 了 个台 阶

, 、 , 

岭 南 荔 枝 的 发 展 己 使 温 汝 适有 自信 认为 闽 中 荔 枝 不 能 超 过 岭 南 佳 品 , 这种 自 信也

开 启 了 岭 南荔枝 书 写 的 最后 个 高潮



它 是 在谭 莹 手中完成 也 是 岭南 在 闽 粵 荔 枝优 劣 之 争 的 重 要




1 80 0 1 87 1

击 。 首先 ,
我们 需 要 明 白谭莹 《 岭南荔枝 词 》 的 创作 背景 以 及 创 作意 图 。 他的 《 

雁 山 孝廉 岭 南 荔支谱题 词 》 作 于 道光 丙 戌 年六 月 其中 云 忆往 事于

( 1 826 ) , :


¥
六载 赋新 词 之 百 篇 可知谭 莹 岭 南荔 枝 词 》 成 于 道 光 元 年 据陈




。 《 ( 1 821 ) 。

璞 《 尺 冈 草堂 遗 集》 载 

幼 颖悟 ,
于 书 无 不窥 ,
尤 长 于词 赋 。 年十 二 , 作 《 鸡 冠 花 赋》 、 《 看桃 花

诗》 ,
老宿 惊 赏之 。 弱 冠应 试 。 时 仪征阮 元督 两 粤 ,
以 生辰 避客 , 往 山寺 

见 莹 题壁诗文 奇之 道光 初 阮元开学 海 堂于粤 秀山 以经 史诗赋课




… …


。 ,

士 , 见莹 所 作 《 蒲 涧修禊序》 及 《 岭 南荔 枝词 》 百 首 ,
尤为激赏 。 自 此文誉



噪 凡海 内 名 流游粤无 不 慕交 者


日 ,

谭莹 弱冠 之年 ( 1 8 20 ) 应 试 就 以 题壁 诗 引 起 了 两 广 总 督 阮 元 的 惊 讶 , 学海 堂也 是

同年 ( 嘉 庆二 十五 年春 ) 成立 。 可见 , 谭 莹 也 是在 这时 入学 学海 堂 的 。 《 学 海堂

初集 》 刻 于 道 光 四 年 ( 1 8 24 ) ,
所 收 文 章 都 是 当 时 学 生 的 课卷 。 《 岭 南荔 支 词 》 就


是其中 次 课试 的 题 应课 者 当 然 不 止 谭 莹 人 学 海 堂初 集 》 还 收 有 杨 时



目 。 ,


济 、 李汝 梅 、 崔弼 、 吴 应 逵 等 二十八 个 人 共六十八 首 《 岭 南 荔支词 》 。 不可 否


认 ,
所收 作 品 是经 过删 汰 后 的 优 秀作 品 ,
但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还 是谭 莹 的 组 诗 。 为什


么 谭莹 所 作 的 百 首 会 引 起 阮元 的激 赏 呢 ?
阮 元 在 嘉 庆 二 十 二年 ( 1 8 1 7 ) 十月 出 任


两广总 督 , 嘉庆 二十 四 年 ? 曾 创 作 了 八首 《 岭南 荔支 词 》 ,
所以 , 学 海堂 《 岭南荔


支词 》 题 是 他 依 据 自 己 的 创 作 经验 来 测 试 诸 生 的 水 准 同 样 的例 子如 阮 元先有


《 文言说 》 、 《 文韵说 》 , 而后 学 海 堂 课试 题 目 有 《 文 笔考》 。 由 此可 见 , 学 海堂 所




出题 目 渊源 所在 ,
既包 括 了 阮 元 本 人 探 索 的 经 验 ,
又 隐 含 了 他对 诸 生 的 学 术 和 文


化等 期 待 。 因此 ,
当 谭 莹拿到 这 个题 目 时 ,
首 先横亘 在他前 面 的 就是阮 元 的 《 


南荔 支词 》 这 八 首 是 咏 岭南 史的佳作 兼具史 识和 诗美 谭莹 所创作
“ ”

荔 

一一

, 。

岭南 荔 支 词 》 则 如 学 者 所说是在 对于荔 枝美的 原 真呈





的百首 讽荔 之外
” “
《 ,

也 就 是 说谭 莹 绕 开 了 阮 元 的 荔 枝 书 写 模 式 另辟 蹊径 绍 述屈 大 均

现 气 , , 《 

广

① [ 清 谭莹 ] 《 乐 志 堂 文 集》 卷 八 ,
清咸丰十 年 吏隐 园 刻本 

② [
清 陈璞 ]
《 尺 冈 草 堂遗 集 》 卷 四 , 清光绪 十 五年刻 本 

③ 参见 《 学海 堂初集 》 卷 一

五 ,
道 光 五年 启 秀 山 房 刻 本 

④ 这组 诗 系 年 于 嘉 庆 己卯 见 清 阮元 翠 经室 集 》 四 集 诗 卷 四 部 丛 刊 》 景 清道 光


一 一

。 《 ,

[ ]

本 

⑤ 谢中元 之外 岭南 荔 枝 词
“ ”
《 讽荔 :
〈 〉 的 诗美 价 值 》 , 《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学报 社 会 科学

 (

版 )
》 2 0 1 1 年第 2 期 

48


第三章 岭南 荔 枝 的 文 学书 写

州 荔支词 》 以 来岭南荔 枝书 写 的 传统 ,
出 色 完 成这 组 作 品 。 正因 如此 ,
谭莹的创

作才深获 阮 元激赏 。 如果说 ,


阮元 的 诗 作 是 有 意避 开 岭 南 《 荔枝 词 》 的传 统 ,


么 谭 莹 则 是 回 归 到 这 个 传统 ,
即 对 品 种和 风土 的歌 咏 。 《 荔 枝 词 》 咏 品 种 和 风土

其 实 更体 现本 地人 的 关注 点 也 更符 合这 种 体裁 的设 定 有 的 学者认为 谭诗

, 。 : 

的 最 大价 值在于 跳 出 了 单纯 赞荔 、
讽荔 的模 式 ,
独辟 蹊 径 ,
贴 近 地域 , 尽 情 释放


荔 枝 意 象 的 诗 美 价值

了 。

其实 ,
所谓 独 辟蹊径和 贴 近地域 只 不 过是 《 荔 枝 词 》
的 传统而 己 。 清人 汤 大奎在 《 炙砚琐 谈 》 曾 写 道 

唐人 《 柳枝词》 专咏 柳 ,
《 竹枝 词》 则 泛言 风土 ,
如 杨廉 夫 《 西 湖 竹 枝 》
之类 ,
亦有专咏竹 者 ,
殊无意致 。 宋 叶 水 心创 为 《 橘枝 词》 , 汪钝 翁亦有是





作 。 余入闽 作 《 荔枝词 》 ,
专 咏荔 枝仿 竹 枝 体 。

《 荔 枝 词 》 和 其 他诸 如 《 竹枝 词 》 、 《 柳枝 词 》 、 《 橘 枝词 》 、 《 桂枝词 》 、 《 樱 枝词 》 

《 桃 枝词 》 、 《 蔗 枝 词 》 具有 同 样 的性质 ,
即 专咏题 目 本 意 或泛言 风 土 。 所以确切


来说 ,
谭莹 是继承 了 这种 传统 ,
尤其 是屈 大均 以 来 岭南 荔枝书 写 的 传统 

明 白 了 谭 莹 的 创作 背 景 我们要再考 察 下他 的 创作 意 图 虽然 这 组 诗是 课


, 。

试之作 ,
但 因 为 它 是作 者 精 心 结 撰 出 来 的 ,
所 以 作 者 想 通 过 它传 达 出 什 么 样 的 

容 就变得很 重 要 般 来讲 我们 都认 为这组 诗 是 对荔 枝 的 原真 呈现 但 如果把




。 ,

它 放在 闽 粤 荔 枝优 劣 之争 的 背 景 下 ,
那 么 谭 氏 的 意 图 将 会 非 常 明 显 地展 露 出 来 

谭莹 《 跋岭 南荔 枝 谱 》 ,
曾 记其 中 心 曲 , 曰 

夫陶谷 《 清异 录》 讥 其不 逮 , 李肇 《 国史 补》 乃 言尤 胜 ; 徐 氏 《 笔 精 》

纠君谟 、
景纶之误 ,
浪斋 《 便录》 证长安 、 洛 阳之异 ;
《 诚 斋诗 注 》 称最上

其绿 萝 ,
《 客惠 纪 闻 》 谓 渐佳 惟 黑 叶 ; 类 皆 贵耳贱 目 , 悦甘忌辛 , 揄 扬 标榜 

迄无定论 。 然谱牒 既 详 , 品 流斯析 。 忆 往事 于六 载 , 赋新词之 百 篇 。 为 日 



寡 ,
蓄 书不多 , 捃 拾 靡精 , 搜罗 岂 遍 , 今读 是 书 ,
殆 将 覆瓿 。 权衡迥 异 , 





沿秀 水 之 谈 ;
轩轾 所 存 , 又觌陈 留 之序 。

前面 列举 了 许 多 例 子 都 是 历 史 上 贬 低 岭 南 荔 枝 地 位 的 例 子 所 以 谭 氏 很 欣慰 地 看

 ,

到吴应逵 《 岭南 荔 枝 谱 》 的 诞 生 ,
这将使 岭南荔 枝有谱录 可 以 与 福建 抗衡 ,
而他


六年 前 的 《 岭南荔 支词 》 也 就可 以 丢 弃 不 用 了 ( 覆瓿 ) 。 易言之 , 谭 氏 创作 的深


层 原 因 何尝 不 是为 了 与 福建荔枝 相抗衡 呢 不 敢 沿 秀 水 之谈 正 是创 作 时

? ,
沿秀


水之 谈 秀 水之谈 是 指 朱 彝尊 的
” “ ”

段议论

。 

世之 品 荔 支者 不 或谓 闽 为上 蜀次之 粤又次之 或谓粤次于 闽


。 , ,
。 

“ ”

① 谢中 元 《 讽荔 之外 : 〈 岭 南荔 枝 词 〉
的 诗 美 价值 》 , 《 佛 山 科 学 技 术学 院 学 报 社 会科 学

 (

版 ) 》 20 1 1
年第 2 期 

② [ 清 汤 大奎
] 《 炙砚 琐 谈 》 卷 中 ,
清 乾 隆 五 十 七 年 赵 怀 玉 亦 有 生 斋刻 本 

③ 清 吴 应逵[ ]
《 岭 南 荔 枝谱 》 跋 ,
清 《 岭南 遗 书 》 本 

49


第三 章 岭 南荔 枝 的 文学 书写

蜀 最下 。 以予 论之 , 粤 中 所产挂 绿 ,
斯 其最矣 。 福州 佳者 , 尚 未 敌岭南 之黑


仅 比东 闽之下等 是亦


叶 。 而蔡君谟 《 谱》 乃云 : 广 南州 郡所 出 精好者 , 。




乡 曲 之论也 。

他 在诗 中 写 道 :

优劣 由 来莫定评 , 南 中 品 第 更 谁争 。 竹姹 自 是平 章 老 ,
降 紫颁

红 论最平 他是 非 常 认 同 朱 彝 尊 的 言 论 这 也 是 谭莹肆 力 创



。 ( 其 五 十五 ) 可见 ,

作 《 岭 南荔 支 词 》 组 诗 的 根 本 动 力 ,
他 除 了 想 表达岭 南 荔枝 所具 有 的 丰 富 内 容 

还 想 通过 已 被 遮 蔽的 事 实 回 应 历 史上 那些 评 品 荔枝者 的 乡 曲 之 论 从 而 抢 回 在荔

 ,

枝 竞 争 中 的 话语 权 。 谭莹的 自 我认知 是 非 常 清楚 的 ,
诗中云 

巴 图 闽 谱各搜奇 ,
野客还矜绝 妙词 。 东粤文 章谁 抗手 , 曲 江赋 后 长 公 诗 

( 其 五 十四 

白居易 的 荔枝 图序 》 和 蔡襄 的 荔枝谱 为蜀荔 为闽荔 然 而 岭南 荔




一 一

《 《 》 , ,

枝 文 章 有 谁 能 够 与 之 抗衡 呢 ?
答 案 当 然 是 张 九龄 的 荔 枝 赋 》 和 苏 轼 的 荔 枝 诗 歌 《 


又如 第 五 十九 首云

谭 莹 所 写 的 组 诗 同 样 想 继 续 为 岭 南 荔 枝在 文章 上张 目 。 

荔 谱 人 人 说太 陈 , 亮功红 写 墨 华新 。 老成今 日 伤凋谢 , 贬蔡针徐待粤人 



自 注云 :
闻 温 篑 坡有 《 岭南荔枝谱》 

谭 莹 根 据 传 闻 下注 实 际 上温 汝 适 并 没 有 岭 南荔 枝 谱 》 书 但 他 似 乎 更愿 相


, 《 。

针徐 慟

信这个传 闻 是 真的 ,
在没有看 到 内 容 的情 况 下 就 以

贬蔡 ( 襄 ) ( ) 

之 。 这 是 专 指 荔 枝 谱录 而 言 , 谭 莹 本 人 的 书 写 实 践则 可 以 说 是在 《 荔 枝词 》 创作

将 错 就错

在 五 年 之后

贬 蔡针徐 由 于 温 汝 适 实 无 此作 吴应逵后来
“ ”
中 。 , ,



即 道 光丙 戌 ( 1 8 26 ) 年 撰成 《 岭南荔 枝 谱》 , 继承 谭 氏 这 种 思 想 ,
这也意 味着

岭南地区在 《 荔枝 词 》 和 谱 录 上 全 面 地 从 福 建 抢 回 了 话语 权 。 正是这种 创 作 动力

刺 激 了 清代岭南荔 枝诗词 的繁 荣 

四 、 结语


从 汉代至 中 唐 岭南 荔 枝 直 占 据着 荔枝史 的首 要位置 然而 中 唐 以 降 



。 ,

位面 临 着 来 自 四 川 和 福 建 的 挑 战 宋代 而 后 荔 枝 闽 优 粤 劣 更 是 伴 随 着 蔡 襄 的 《 荔

 。 ,

枝 谱 》 变 成 了 主 旋律 ;
以徐渤 为 中 心 的 晚 明 福 建士 人 牢 牢 地控制 着 这个 话语权 

并 不 断 在 荔 枝 谱 录和 文 学 文 献 中 巩 固 这 个 看 法 入 清 之 后 。 ,
重 夺 荔 枝 话 语 权促 进

了 岭南荔枝书 写 的繁荣 ,
最 终 依 靠 学 海 堂所 形 成 的 学 术 共 同 体 ,
在 谭莹 《 岭南荔

支词 》 和吴应逵 《 岭 南 荔 枝 谱 》 的 创 作 中 全 面 回 应 了 福 建 士 人 荔 枝评 品 的 定 谳 

透 过这个现象 , 我 们 看到 的 己 经不 仅仅 是 荔枝 一

物所 体 现 出 来 的 价 值 优 劣 ,
而是

① [ 清 朱彝 尊 ] 《 题 福 州 长庆 寺 壁 》 , 《 曝 书 亭 集》 曝 书 亭 集 卷 六 八题 名 ,
《 四 部 丛刊 》 景清 康


熙本 

② 福 建 徐 燃是 先 有 谱 , 后 有诗 ; 而岭 南是 先有诗 ,
后有谱 。 这 也算 是 闽 粤 荔枝 书 写 发展 的

个有 趣 的 差异



50


第三 章 岭 南荔 枝 的文 学书 写

荔枝背 后地域 文 化 的发展 和 竞争 。 在 学 海堂 未 成立 之前 ,


福 建 的 学 术 文 化 显然 比

岭 南地 区 发展得更 加 充 分 , 其 士 绅 阶 层 的 构 成 及其 地域 观 念 也 更 为 深 厚 。 阮元 在


道光 元年 写 给陈 寿 祺 的 信 中 云 :
粤中 学术故不 及 闽 , 近 日 生于书 院 中 立学 海堂 

加 以 经史杂课 亦 略 有 三五 佳士 阮 元在学 海堂 的 课试 出 岭南荔支词 》




s 一

, 。 《 

除 了 是他 曾 有过 创 作 具 有经验 外 显 然隐 含 了 他对 岭 南 诸 生 的 学 术和 文 化 期 待
, , 

这与他出 文笔 考 》 是 为 了 弘扬 其 学 术 观 点 是 样 气 结 合 闽 粤 荔 枝优 劣 之争 的


背 景来 看 , 正 因 岭 南 学 术 文 化 不及 福 建 ,
没 有 形成 足 够 强 劲 的 学 术 共 同 体 ,
所以

岭 南荔 枝 的 地位 才 长 期 受 到 压制 。 而 改 变这种 学术 文化处 于 劣势 的境地 , 正是 阮



元 建 造 学 海 堂 培 养 士子 的 原 因 以 及 他 对 岭 南 诸 生 的 期 待 ,
所 以 当 他看到 谭 莹 《 


南荔支词 》 时 表现出 尤为激赏 的态度 我们 并 不惊讶 因 为 这代表着广 东
“ ”
, , ,


“ ”

的 学 术 文化正 在发 展 , 且 己有 三 五佳士 的 学 术 共 同 体 可 以 与 福 建 甚 至 是江 浙


较高 下 学 海 堂 的 设 立 是 广 东 文 化发 展 的 转 折 点 于 此可 见 斑 总而 言 之
一 一

。 , 。 

从 赵宋至满清 ,
闽 粤 荔枝优 劣之争

直是荔枝书 写 中 的潜 伏 因 素 ,
也是清代岭南


《 荔 枝 词 》 创 作 得 以 熠 熠 生辉 的 催 生 剂 。 此 间 天 枰 的 变 动 代表 着 闽 粤 文 化发 展 的

升降 掌 握 话语 权 的 方 往 往 是其 时 学术 文 化 繁 荣 的 表 现 易言之 闽粤荔 枝的


, 。 ,

话 语 权 争 夺 是 闽 粤 文化 发 展 的 晴 雨 表 

① [ 清 陈寿 祺

《 左 海 文 集 》 卷首 ,
《 续修 四 库 全 书 》 第 1 4 96 册 

② 参 见 钱锺 书 《 容 安 馆 札 记 》 第 七三 七 则 ,
商 务印 书 馆 2 00 3 年版 ; 又 於梅 舫 《 学海 堂与 汉


宋学 之 浙 粤 递 嬗 第 章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社 年版

》 ,
20 1 6 

5 


第 四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以槟 榔嚼 食文 化 为 中 心


第四 章 槟 榔 的 文 学书 写 一

以 槟榔 嚼食 文化 为 中 心

第 一

节 引 言 :
文 学书 写 的先 声

槟榔 ( Are c a c ate c hu L . )



棕榈 科 槟榔属 , 热 带乔 木 , 枝 干高 耸 ,

般有 1 

余米 , 最高可 达 3 0 米 , 有 明 显 的环状叶痕 。 叶 簇 生 于 茎顶 ,
羽 状复 叶 ,
狭 长披


针形 果实 长 圆形或卵 球形 长 厘米 橙黄 色 花果 期 月 槟榔 



— —

。 ,
3 5 , 。 3

为马 来语 P i na n g 的 音译 ,
古籍 中 尚有许 多别称 ,
如宾门 、
宾郎 、
梹榔 、 槟稂 

槟楠 均 是槟榔 的 音之转 另 又 有仁 频 洗瘴丹 螺果 锦郎 橄榄 子 榔玉


。 、 、 、 、 、 


青仔 、 国 马等 叫 法? 

现存文 献 槟 榔 的 记 载 可追 溯 到 汉 代 司 马相 如 上林赋》 云 留 落胥 邪


, 。 《 . 


“ ”

仁频并 闾 史 记 索 隐 》 引 东 晋徐 广 云 三 国 孟康注

司马贞 

作 宾

。 《 : , 。

仁频 棕也 即 仁频 也 可 见 唐 前 尚 无直云

仁频
“ ”
姚氏

名棕
” 


曰 槟

: , 。 :
, , 。

“ ” “
即为 槟榔 。 唐代颜 师 古注 《 汉 书》 ,
此 条则 明 确 为 :
仁频即 宾 稂 也 。 频字 或


” ?
缪 启 愉先 生 认为 仁频 爪哇 语 据
” “ ”

作宾 。

am b i 的 音译 。 另 《 三 辅 黄 图 》

记载 汉 武帝 元 鼎 六 年 破 南 越 起 扶荔 宫 以 植得 奇草异 木 龙眼

, ,

… …

、 荔枝 

槟榔 橄榄 皆 百余本

据 此 或 可 推 断槟 榔 曾 出 现在汉武帝 的 皇家 园 林 内


、 。 

而 为司 马 相 如 的 《 上 林赋 》 所援据 。 但 这个 记 载 是 否 真 实 确 切 ,
还 有待 考 古 的 坐


实 

早 期 关 于槟 榔 的 著 录 多 被 收 入 南 北 朝 时 的 《 齐 民要术 》 以 及唐 宋类书 《 艺文

学 者 通过 比 对

类聚》 和 《 太平御览》 中 。 ,
认为 对 槟榔 的 记 载 突 然 增 多 的 时 期

世纪 中 后 期前后 首先 是因 为岭 南 的 进

?
是 孙 吴 到 西 晋初 期 ,
亦 即 公元 3 。



其 次是 魏晋 博物 学 繁 荣 的 后 果 在 汉 末人 们 逐渐 了 解到 南 方 的 异 域与 边

开发 ,
。 

缘 有 槟榔 这 么 异物 随 着 孙 吴 对 交 州 的 开 发 和 控 制 以 及 海 外 交往 的 频 繁






① 参看 清 厉 荃 [ ] 《 事物 异名 录》 卷三 〇 药材 部 下 , 清 乾 隆 刻本 

② [
后 魏 贾 思 勰撰 ]

缪 启 愉 校释 《 齐 民 要术 校释 ( 第 二版 ) 》 ,
中 国 农 业 出 版社 1 998 年版 

第 7 40 页 

③ 何清谷 《 三辅 黄 图 校释 》 ,
中 华 书局 2 00 5 年版 ,
第 20 8 页 

六 朝 槟 榔 嚼食 习 俗 的 传播 中 南大学 学 报 社会 科 学版
“ “

④ 郭硕




从 异物 到 吴俗 》 , 《
( )


20 1 6 年第 1
期 , 第 2 27 页 

52


第四 章 槟榔 的 文学书 写 以 槟 榔 嚼 食 文化 为 中 心


一 一

最早 批 进 入 交 州 地 区 的 士 人 开 始 将 槟榔 记 入 异物 志》 类记述 异 方珍奇
‘ 


一 一

的书 ( 引 者按 : 薛莹 《 荆扬 己 南异 物志》 ) 。 也 随 着 吴 人 对 交州 地 区 的 实 际 控 制 加


强 张 勃等人将 异物志 》 类 的记述转 写入 史 书 按 张勃 吴录 促进 了


《 ( : 《 》 ) ,

有 关槟榔 的知 识 的 传播 入晋 以后 槟榔作 为 种 佳 果在文学作 品 中 按 左思




。 , ( :

吴都赋 得 到 表达 这 些文 学作 品 的 广泛传 播推 动槟 榔这 种 异物 逐渐进




‘ ’

《 》 ) ,

入士人 的生活 。 在 魏晋时 代 , 关 于 槟榔 的 记 载 脉 络 大 致 如 此 。


以 槟榔 之 名 进 入


文学作 品 应推左 思 的 《 吴 都赋》 , 此赋 虽 题为 吴 都 ,
但所 描 写 的 物 产 则 涵 盖 了 整


个南方 因 此 具 有 多 识 草 木 虫 鱼 以 及 方 志 的 特殊 功 能 不过 与 其 他 大赋 样

, 。 , 

左 思 的 描 写 也 只 是 如 点 鬼 簿般 地 著 录 并 没有进 步 的拓展 值得注 意 的 是 





。 ,

晋俞益期 在 与韩 康 伯笺 》 中 对槟 榔 的 欣 赏和 书 写 饱含 情感 不失为 有特 色


《 , ,

的 文 学作 品 。 其 文曰 

信南 游之 可观 子既非 常 木亦特奇 云温
“ ”
槟榔 本作 予在



, , ( 

交 州 时 度之 。
大者三 围 ,
高 者九丈 。 叶聚树端 , 房 构 叶下 , 华秀房 中 , 子结

房外 。 其擢 穗 似 黍 , 其缀实 似谷 。 其 皮似 桐 而 厚 , 其节 似竹 而 概 。 其 中 空 

其外 劲 。 其屈 如覆虹 ,
其 申 如缒绳 ,
步其林则寥 朗 ,
庇其 荫 则 萧 条 。
信可 

长吟 , 可 以远想 矣 !
性不奈霜 ,
不 得 北植 ,
必 当 遐 树海 南 ,
辽然万里 。 不遇





长者 之 目 ,
自 令恨深 。

俞益期 ,
生平 阙 载 ,
其 与 韩康 伯 为 同 时 人 ,
故可定为东晋人 。 俞 氏在交州 见到奇


特 的 槟榔 树 后 难 以 抑制 心 情的激 动 遂写了 封 书 信 为 友 人 韩 康 伯 介 绍 槟 榔树


, ,

“ ”

的 特征 ,
并再三 表达那 种 无 法使 友人 同 享眼 福 的 遗憾 。 两个 信 字都 足 见俞 氏

对热 带 槟榔 树 的 拜 服 正 是 槟榔 文 学 书 写 的 先 声 韩 康伯 看 到此 信

可 以 长吟


。 

后 的 反应 ,
我们 不 得 而 知 ,
但槟榔 树虽 为热带 奇景 ,
无法 北植 ,
槟榔 的 果 实 却 可

以 作 为 商 品 远销 内 地 。 魏 晋 时期 关 于槟榔 的 著 录 ,
大 都 提 到 嚼 食 槟榔 的 方 法 。 


习 俗 也 在 南 北 朝 时 逐 渐 风 靡 于 士 族 及 道教 徒 之 间



第二 节 药 用 价值 与 魏 晋 风 度 : 南 北 朝 槟榔 文 化 及 其 书 写

学 者 己 经 注 意 到南 北 朝 时 社 会 嚼 食 槟 榔 之 风 如 任 乃 强 华 阳 国 志 校 补 图 注 》 , 《

卷 四 附录 蜀 枸 酱 入 番 禺 考》 云 在 汉 魏时 岭 南 似 己 深 染此 俗 六朝 时 则 己

《 :
, ,

“ “ ”

① 郭硕

《 六朝槟榔 嚼食 习 俗 的 传 播 :
从 异物 到 吴俗 》 ,
第 22 9 页 

② [
后 魏 贾 思勰撰;|

缪启 偷 校 释 《 齐 民 要 术校 释 ( 第二 版 ) 》 ,
中 国 农业 出版 社 1
99 8 年版 

第 73 7 页 

53


第 四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以 槟 榔 嚼 食文 化 为 中 心


一一

盛 行 于 长 江 流域 , 至于 朝 廷 以 槟榔作 赏 赐 ,
戚 友 以 槟榔 、 扶 留 相 馈遗 ,
死者 以必

供此 二 物 为 遗 嘱 。 ( 分 见 宋 江 夏 王 义 恭 传 》 梁王 僧 孺 谢 赐 于 陀 利 所 献 槟 榔 启 》
《 ,
《 


今 人 六朝槟榔 嚼食 习 俗 的传播 从 异物
” “ ” “

与 庾肩 吾 《 谢赍 槟 榔 启 》 。 )

《 :
到 


却 可 以 说 是 在 此基 础 上 进 行 衍 益 的

俗 文 虽 没 有提 到任 氏 观 点 基本 网 罗


》 ,

了 六 朝 时所 有 关于 槟榔 的 记 载 ,
但 存 在 过度 阐 释 之 嫌 。 今 略 作辨 正 

槟榔 的 药 用 价 值 是 其 北 传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 西 晋 葛 洪在 《 肘后 备 急 方 》 曾 列出

贮此之 备 最 先 于 衣 食耳

所谓 葛 氏 常备 药 其中有
“ ”
并言

常和合


自 , , ,



” “ ”

榔五十 枚 气 而 槟榔 的 药 用 在 此 书 也 多 有 记 载 , 如 治 卒 胃 反呕院方 可以 通




过 多 嚼 豆 蔻 子及 咬 槟 榔 在卷 四 治 卒 大腹 水病 方 槟榔 也 是 其 配 药 


“ ” “
。 , 。

据药用 价值 ,
可 以 很 好 地 解释 南 北 朝 许 多 关 于 槟榔 的 记 载 。 如陶弘景 《 真诰 》 卷

十八 

盐茗 即至 ,
愿 赐槟 榔 ,
斧 (
引 者按 ?

. 指许 翗 ) 常须 食 。 谨启 。 恒须 茗及


痰饮 意 可 数沐 浴 濯 水疾之 瘕也 此书 体重小异

槟榔 , 亦是 多 。 故云 :
, 。 。 今世 呼 父

为 尊 , 于理乃好 。 昔时 仪 多 如 此也 

四 十七 玉 斧言 有槟榔 愿赐 今暂 倩徐沈 出 至 便反 


… …

月 日 。 : , 。 ,




启 。

《 真 诰 》 是道 教典 籍 。 他 对槟 榔 的 记 载 正 好 可 以 与 葛 洪 呼 应 ,
代表 当 时 道教徒对


槟榔 药 效 的 利 用 许翗 需 要 常 食 槟 榔 正是 因 为 多痰饮 意 据 隋 代巢元 方 


“ ”
。 , 。 《

水 饮气 停在胸 腑

病源 候总 论 》 载 :
痰 饮者 , 由 气脉 闭塞 ,
津液 不 通 , , 结而 成


痰 。 又其 人 素 盛今 瘦 ,
水走肠 间 ,
漉 漉有 声 ,
谓 之痰 饮 。 其为 病 也 ,
胸 腹胀 满 

水谷不消 ,
结 在腹 内 两 肋 ,
水 入肠 胃 ,
动 作有 声 ,
体重多 唾 ,
短气好眠 , 胸背痛 

甚 则 上 气 咳逆 倚息 短气不 能 卧 其 形 如肿 是 也 上言 水疾 正 是 水病
” “ ”
?
, , , 。 

水肿 ,
也 就 是痰 饮 的 表 现 症 状 。 魏 晋 南 北 朝 是 我 国 药 物 学 迅 速 发 展 的 阶段 ,
人们

对药 物 性 能 及 其 疗 效 都 有 全 新 的 认 识 。 当 时 的 道 教徒因 为 服食 的 需 要 , 往往 都 精



条言其

通 中 医药学 ,
陶 弘 景就 是 如 此 , 他 另 著有 《 本 草 经集注》 ,
其中 槟榔 

性状 、 药效 及 品 种甚 明 

味辛 ,
温 , 无毒 。 主治消 谷 , 逐水 ,
除痰 ,
擗 ,
杀三虫 ,
去伏尸 ,
治寸

白 。 生 南海 

① 任乃强 《 蜀枸酱入 番 禺 考 》 ,
《 华 阳 国 志 校 补 图 注 卷 四 附 录 上 海 古 籍 出 版社 》 , 1 9 87 年版 

第 3 1 8 页 

② [
晋 葛洪 ] 《 肘 后 备 急 方 》 葛 仙 翁 肘 后 备 急 方卷 八 ,
明 《 正 统 道藏 》 本 

③ [ 晋 葛洪 ]
《 肘 后 备急方 》 葛仙 翁肘 后 备 急 方卷 四 

④ [
日 ] 吉 川 中 夫等 编 ,
朱 越利 译 《 真 诘校 注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2 0 06 年版 ,
第 5 60 页 

⑤ [ 隋 巢 元方 ]
《 诸 病 源候 总 论 》 卷二〇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54


第四 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以 槟 榔 嚼 食文 化 为 中 心


一 一

此有 三 、 四种 :
出 交州 ,
形小 而味 甘 ; 广 州 以南 者 , 形大而味涩 , 核亦

大 ; 尤大者 ,
名 楮槟 榔 ,
作药 皆用 之 。 又小者 ,
南人名 葫 子 ,
世人呼为 槟榔





孙 ,
亦可食 。

逐水 除痰
“ ”
消谷 、 、 正可 与 《 真诰 》 所 记相 发 明 。 由 此 也 可 见道 教徒 嚼 食 槟 榔


并没 有 像岭南那样 具 有 种 习 俗 的意义 他们 的着 眼点 是 其 药 性 这种 药 性也 极



大推 动 了 槟榔在 上层社 会的 流行 。 如 《 南史 ?
刘穆之传 》 所载 

刘穆之少时 ,
家 贫诞节 ,
嗜酒食 , 不修拘检 。 好往 妻 兄家乞 食 , 多 见辱 

不 以为耻 。 其妻江嗣 女 ,
甚明识 , 每禁 不令 往 。 江 氏 后有 庆 会 , 属勿来 , 



之犹 往 。 食毕 , 求槟榔 , 江 氏 兄弟 戏之 曰 : 槟榔消食 ,
君乃 常饥 , 何忽须



此 ? 妻复截 发市 肴馔 ,
为 其兄 弟 以 饷 穆之 ,
自 此 不对 穆之梳沐 。 及 穆之为

将召妻兄
“ 


丹阳尹 , , 妻泣而 稽颡 以 致 谢 。 穆之 曰 :
本不 匿 怨 , 无所致忧 !

及至醉 , 穆之 乃 令厨人 以 金盘贮槟榔 一

斛以进之 。


刘 穆 之 金 盘 贮槟 榔 一

事 是槟 榔 文 学 书 写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个典 故 ,
值得 大书 。 这条 记

载 并 不 见 于 南朝 沈 约 所 撰 的 《 宋书 》 '  它 的 史 源 是 南 朝 萧绎 的 《 金楼子 》 。 《 


史 》 好 采 小 说入 书 此是 证 金 楼子 》 记载 略 与 此 不 同 少 了 穆之与 他 妻子


, 。 《 ,

的 对话 , 而 多 了 与 他兄弟 的对话 

后 穆 之 为 宋 武佐命 ,
及为 丹 阳尹 ,
乃 召 妻 兄弟 , 设盛馔 ,
劝 酒令醉 ,


座席 将 毕
“ ”
语致欢 令 厨 人 以 金 拌 贮 槟榔 斛 曰 此 以为 口 实 客因


。 ,


日 。

此而退 

“ ”

南史 称江 嗣 女 甚 明识 除 了 禁 止他不 前 往舅 家 求食 外 另外 件 就是她


《 》 , ,

叩 头谢罪 ,
力 图 阻 止 刘 穆之 召 江 氏 兄弟 宴饮 。 然而 ,
刘穆之 口 头上 对她 说不 用 担


心 ,
但 等 到 吃完 饭 后 , 仍 然用 金 盘 献 上 槟 榔 。 《 南 史 》 只 是把 这 个 举 动 叙 述 出 来 

刘 穆之 并没 有 什 么 额 外 的 言 语 可 以 说 点 到为 止 也 就 是 他 向 妻子 保证的



本不


匿怨 无 所 致忧 但无 声 胜有 声

, ,

食 后 用 金 盘贮槟 榔进 献 ,
无不 体 现 他 对 前 事


耿耿于 怀 。 萧绎 的 《 金楼 子 》 则 不 同 ,
他 没 有 叙 述 江 氏 女 求穆 之 事 ,
而在献槟榔


时 穆之 说 了 句
“ ” “ ”
此 以为 口 实 江 氏 兄 弟 因 此讨 了 个没趣 实 


日 口


: 。 。

双关 是可 以 理 解 为 此物 以为 口 实 槟 榔 现在 是 我 每天 的 食 物 二是




, , ,

“ ”

此事 , 日 以为口 实 ,
这件事 我每 天都 记 着 。 所以 ,
两种 记载各有千 秋 ,
但都

① [
南 朝梁 陶 弘 景 撰 ]

尚 志钧辑 《 本 草 经 集注 ( 辑 校本 ) 》 ,
人 民卫 生 出 版 社 1
9 94 年版 ,



3 0 3 页 

② 唐 李延 寿 南史 》 卷 五 中 华书局 年版 第 页

《 , ]
97 5 , 42 7 


[ ]

③ 《 太平 御 览》 引 《 南史 》 的 记载 , 而误题为 《 宋 书》 ,
今人 不察乃 以 为 有 别 本 《 宋书 》 

不 可 不辨 见 宋 李 昉 等撰 太 平 御 览 》 太 平御 览 卷 九 七 果部 八 四 部 丛 刊 三编 景宋


。 ]
《 ,
《 》

本 

④ [ 南 朝梁 萧 绎 ]
《 金楼 子 》 卷 六 ,
清 《 知 不 足 斋丛书 》 本 

55


第四 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以槟 榔 嚼食文 化 为 中心


一 一

所谓 富 贵不 归 故 乡 如 锦 衣 夜行
“ ”

生 动 体现 了 刘 穆 之 富 贵 发 达 之 后 的 心 理 , , 

另 外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槟 榔 在 当 时 社会 生 活 中 充 当 了 什 么 样 的 角 色 ? 有 人 引 用 关 于

 ,

然 后称 由 此看来 刘 穆之 在 生 活 习 惯 上 比 较 热 衷 于


刘 穆 之 生 活 习 性 的 记载 , : ,


?
追 求 丰盛 的 食 膳 ,
故 《 南史 》 言 其食 后 复 索 槟 榔 以 食 ,
似亦 合乎其 性 。 以 生活

这 段 记 载 早 己 说 他 家 贫诞 节

习 性 来解 释 刘 穆 之 索 食 槟 榔 终 是 未 达 间 首先

, 


所 以 不 用 舍 近求 远 其次 最为关键 的是槟榔是 作 为 消食 消 谷之


嗜酒食 了 , 。 , 、

物 ,
是在 饭后使用 的 。 而 刘 穆 之 之所 以 能 够 索 槟 榔 ,
也 需要江 氏 兄弟 家 中 常备此

物 。 可见 , 槟 榔 在 晋 宋 时 仍 是 以 其 药 效 流 行 于 社会 之 中 ,
并不 需 要 求 之 过 深 ,


异俗 而 重 视 槟 榔 药 效 无疑 是 与 葛 洪 以 来 道 教 徒 的 影 响 以
“ ”

为求 之 妻 家 是 依 据 , 

及 人 们 对 中 草 药 性 状 的 认 知 有很 大 关 系 

槟 榔之 所 以 能 够 在 魏 晋 南北 朝 得 到 名 士 的 青 睐 我 认 为还 有 个非 常 重 要 的


原因 ,
就 是 嚼 食槟 榔与 魏晋风 度 的合 拍 。 贾思勰 《 齐 民要术》 中 引 《 异物志 》 云 

古贲灰 , 牡砺灰也 。 与扶留 、


槟榔 三 物 合食 ,
然后 善也 。 扶留藤 , 似木


防 以 (

作 已 ) 。 扶 留 、
槟榔 ,
所 生相 去远 , 为物甚异 而相成 。 俗 曰 :
槟榔

扶留 ,
可 以 忘忧 

关于 槟榔 嚼 食 的方 法 , 还 有许 多 方式 ,
但 基 本 都 是 以 此三 物 相 合 为 正 。 古贲除 了

指 牡蜗 ( O s tr e a ) 夕卜 , 还 包 括蛤蝌 ( M ac tr a ) 、 蝴 ( C o rb i c ul a ) 等 ,
古 贲 灰 就是 把

它 们 的 贝 壳洗净然后 研成 粉末或烧成 灰而成的 。 扶 留 即 萎叶 ( P i pe r b e t l e ) , 又称



凡 食槟 榔 必 以 萎 叶 为佐

荜拨 ,
气热 ,
味辛 ,
也是南 方所产 。 屈 大均 言 :
, ,


霜雪盛 ,
少 萎叶 , 亦 必屑 其根须 。 或 以 山 蒌藤 代之 , 而 以 蚌 灰为 使 ,
否 则 槟榔 味

涩不滑甘 ,
难发津液 ,
即 发亦 不红 。 凡 食槟 榔 , 以汁红为 尚 ,
然 汁 不可 吐 , 吐则

先忍 萎叶之辣 乃 得槟榔之 甘 槟榔 之甘 生 于 蒌 叶 之辣 谚曰 


无 余甘 。 , ,
, 。 :

这 个 俗 语 最 早见 于 贾 思 勰 所 引 的 异物



?
榔浮 留 可以忘忧 言 相 须之切 也

, 。 。 《

的 民俗


“ ”

但 屈 大均 以 槟榔扶 留 有 夫 妇 相 须 之 象 来 解 释 槟榔 作 为 聘果
“ ”
志》 ,

现 象就 显 得 穿凿 不经 。 谚 语 的 本 意 大概是 槟榔和 扶 留 合吃 ,
能 够 使 人 忘 记 忧愁 

何 以会如 此呢 罗 大经 鹤 林玉露 》 云 岭 南 人 以 槟 榔 代 茶御 瘴 其功 有 四

? 《 : , 

曰 醒 能 使之 醉 盖食之 久 则 熏然 颊赤 若饮酒 然 苏东 坡所谓 红潮 登颊 醉






, , ,

槟榔 《
槟 榔 所 含 槟 榔碱 对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有 定 的 刺激 作 用 这也 是 使人 眩




’ 一

。 ,

① 吴 春秋 《 试论 古典 文学 中 的槟 榔 》 , 《 海 南 大 学 学报 人 文 社 会科 学 版 ( ) 》 20 1 4 年第 3 期 

② [ 后 魏 贾 思 勰撰 ] ,
缪 启 愉 校释 《 齐 民 要 术校 释 ( 第 二版 ) 》 ,
中国农业出 版社 1 99 8 年版 

第 7 64 页 

③ [
清 屈 大均 ] 《 广 东 新 语 》 卷二 七 草 语 ,
中华书 局 1 98 5 年版 , 第 6 97 页 

④ [
宋 罗 大经 ] 《 鹤 林玉 露 》 ,
《 宋 元 笔 记 小 说大 观 》 第 5 册 , 上 海古 籍 出 版 社 200 1
年版 , 


5 3 20
 页 

56


第 四章 槟 榔 的 文 学书 写 以槟 榔 嚼 食文化 为 中 心


一 一

晕 的 重 要因 素 ,
而 它 所含 的 生 物 活 性 物 质 如 生 物碱 鞣 酸 、 多酚 、 儿 茶素 、 胆碱等

则 有改 善脑 内 血流量 , 增 加心 脏动 脉血 流 量 ,
改善畏寒症状 的 效果? ,
则 是两頰

发红的 原因 可 见食 用 槟榔 确 实 让 人有如 醉酒 般 庾肩 吾有 能 发 红颜 类芙


一 “
, , ,

此 是 东 坡诗 句 所本 屈大均也说 桄榔


” “

蓉 之十酒 海南 人 有 槟榔为酒

句 , 。 :

” “ ”

为饭 之语 均 可为证 槟榔扶 留 可 以忘忧 大 约 产 生 于汉 魏 时 期 这个


。 。 ,

谚 语 产 生 的 时 代 及 其 句 式 很 容 易 让 我们 联 想 到 另 何 以 解忧

句名 言 唯有



一 一

这 也 是它 们 能 够使 人 忘 忧


杜康 ( 曹操 《 短歌 行 》 ) 。 喝杜 康 与 嚼 槟 榔 同 样 醉 人 ,

的 最大原 因 。
而酒 与 魏晋 风度 、 名 士 的 关 系 早就 被 学 者 反 复 阐 释 ,
那么 具有酒 的

意 味 的槟 榔之所 以 能够在 六朝 士人 中 盛行 是 否 也 与 此有 莫大关 系 ?


我 想是 肯定

的 ,
嚼 食 槟榔 尤 其 符 合 魏 晋 南 北 朝 名 士 放 浪 形 骸 , 任诞不羁 的风度 。 前 面所说 的

刘穆之 南 史 》 就称其 不修 拘 检

家贫诞节

而北齐那位 因为
” ” “

《 、 。 伪赏 宾郎



@
之味 ,
好咏轻薄 之篇 ,
自 谓 模拟 伧 楚 ,
曲 尽风 制 而被 削夺 官爵 的王 昕 ,
齐文



?
宣 帝 高 洋 也 觉 得他 疏诞 非济世才 南 北 都 是 嚼 槟 榔 符 合 魏晋 名 士


” 一


。 ,

风度 的 明 证 

另外 ,
北 齐 王 昕 显 然 更 值得 我们 注 意 。 由 于 受 槟榔 产地和 运输 的 限 制 ,
六朝


嚼 食 槟榔 的 风 气 肯 定 南 盛 于 北 , 北 人接触 的 时 间 显然 也 晚 于 江南 , 因 此王 昕 能 够


“ ”

赏 味 槟榔 可 以 说 是 开风气 之先 。 疏诞 的 性 格 是 他 喜 欢 模 拟 南 朝 士 人 , 接受 嚼

食 槟榔 的 重 要 原 因 。 虽 然 王 氏 以槟 榔 获 罪 , 但北朝 没有禁 止槟榔 的 传 播 。 《 三国



典略 》 记载 

齐命通 直散骑常 侍 辛 德源聘于 陈 , 陈 遣主 客蔡凝宴酬 。 因 谈谑 , 手弄槟




“ ”

榔 ,
乃 曰 :
顷 闻 北 间 有 人 为 啖槟 榔 获 罪 ,
人 间 遂 禁此 物 ,
定尔不 ?  德源



答 此是天 保初 王 尚 书 罪 状辞 耳 犹 如李 被责 云 胡 粉饰 貌 搔头


曰 : , 固 , ,


?


弄姿 不 闻 汉世顿禁 胡 粉

, 。

南 朝 人 以 啖 槟榔 自 矜 颇 能 说 明 六 朝 江 南 的 风 气 ,
蔡 凝对北 人 辛德 源 的发 问 ,
犹如

今天 西方 列 强 以 各种 问 题发难 中 国 , 充 满 着 强 大 的 优越感 ,
但我们 又不 能 否定 其


本 身 确 有 的 基础 。 所以 ,
蔡 凝所代 表 的 南朝 , 槟榔 食用 必 定 大 盛 而 无禁 。 虽然北


人 也渐 染 此 风 ,
但 由 于 南 北 交通 的 关 系 , 大 范 围 传 播 是 没 有 多 大可 能 的 。 因此 

在 北 人看 来 ,
嚼 食 槟 榔就 成 为

种 南方 印 象 ,
是南 方人 的 特点 。 在 《 洛阳伽蓝记 

杨 元慎 与 陈 庆之讨 论 南 北正 朔 问 题 时 说

中 ,

: 吴 人之 鬼 ,
住居 建康 ,
小作 冠

① 许丹 《 食 用 槟榔 的 安 全 风 险 分 析 》 ,
中 南 林 业科技 大 学 20 1
2 年硕 士 论文 ,
第 4 页 

② 清 屈 大均[ ]
《 广 东 新 语 》 卷 二 五 木语 ,
第 630
页 

③ [ 唐 李 延寿

《 北史 》 卷二 四 ,
中 华 书局 1 974 年版 ,
第 88 4 页 

④ [
唐 李 延寿

《 北史 》 卷二四 ,
第 8 84 页 

⑤ [ 明 陈耀 文

《 天中 记》 卷五 二 ,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57


第四章 槟榔的 文学书 写 以槟榔 嚼食 文化 为 中 心



帽 , 短制 衣 裳 ,
自 呼阿侬 ,
语则阿傍 。 菰稗 为 饭 , 茗 饮作浆 ,
呷 啜莼羹 , 唼嗍 蟹


黄 手 把豆蔻 嚼梹 榔 嚼 槟 榔 流 行 于 南朝 士 人 之 间 乃 至成为
”


口 



… … 一

, , ,

地 域标 识 但这 种 风气 只 是 时 而 且 除 了 其 药 效之 外 很 大 原 因 是迎 合 了 魏 晋


, , ,

以 来名 士 的需 求 并 没 有 深 厚 的 群 众基 础 所 以 随着南北 的统 门 阀士族 的衰


, 。 ,

落 江 南地 区 嚼 食 槟榔 也 就 销 声 匿 迹 因此 嚼 食槟榔 只 能 看作 种兴 起 于六朝


, 。 ,

士 族的 风 尚 ,
而 不 能 把 它遽 定 为吴 地 习 俗 

与此同时 ,
由 于槟榔在六朝 士 族之间 受 到重视 ,
所 以 南 方藩属 国 朝 贡 常用 槟


榔 ,
而皇 室 也 乐 于 以 槟榔赏 赐士族 。 这 种 举 动 具 有 连 环 的 文 化 效应 ,
因 为 士 族在


文来答谢 现存 南 朝 文 献 中 


“ ”

接 收赠物时 , 出 于酬 酢 的 礼 节 ,
需 要撰写 启 。 ,

五 篇与 槟榔相关 的 谢 赐 槟榔 启 》
“ ”
启 : 刘义恭 《 、 沈约 《 谢 赐交州 槟榔千 口启 》 

王僧 孺 《 谢 赐干 陀利 所献 槟榔 启 》 、 庾肩 吾 《 谢赉槟榔 启 》 和 《 谢 东 宫赉 槟榔 启 》 

在 南朝 的文学 观念 里 启 文 也属 于 种文学 不 过有 其 特殊 的 实 用 性 而 己 刘勰


, , 。

晋来盛启 用 兼表奏 既 奏之异条 让 爵 谢恩



云 : 启 者开也 … …

自 , 。 陈 政 言事 , ; 





亦表 之别 干 。 必 敛饬入规 ,
促其音 节 ,
辨 要 轻清 , 文而不侈 ,
亦启 之大略也 。

可 见 南 朝 谢 赐 槟 榔 的 启 文 在文 体 内 容 上 属 于 谢 恩 类 其形式特 点 则表 现为 文


一 “
, ,

而 不侈 既 简洁 又 文 采斐 然 谢 赐 干 陀 利 所献 槟 榔 启


, 。 如 王僧 孺 《 》 云 

窃 以文轨 一

覃 , 充仞斯及 ,
入侍请 朔 ,
航海梯 山 , 献 深奉贡 ,
充 庖盈府 




故其取题在赋 ,
多 述瑜 书 ,
萍实非甘 , 荔 葩惭美 。 ( 《 艺 文 类 聚》 八十 七 )

?
南史 称 干 陀 利 国 所产 槟 榔 特精 好 为 诸国 之极 所 以 干 陀利 国 所贡 槟


“ ”
《 》 , ,

榔 应 比 其他 更 好 。 从文 中 可 看 ,
槟 榔 在 当 时 应 为 南 方 的 常 见贡 品 ,
而王 氏 还 谈 到


取题在 赋 也 就 是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的 问 题 俞书

瑜书 应为
“ ” ” “ ”
, 。 之误 ,
指东


晋俞 益期 《 与 韩康伯笺 》 。 俞 书 谈到 : ( 槟榔 ) 信可 以 长吟 , 可 以 远想 矣 !
性不


不 得 北植 必 当 遐树 海南 辽然 万 里 不 遇长者 之 目

奈霜 ,
, , 。 ,
自 令恨深 。 这种


遗 憾在 南 朝 士 人 看 来 己 经 不 存 在 , 因 为槟榔 对于他们 来说 是常 见 的 , 所 以 在槟 榔


的文学书写 中 ,
经常 会 引 用 俞 益期 这封书 信 ,
无非 就 是 想 矜 夸 其 易 得 

另 如 庾肩 吾 的两篇 启 文 

形均绿 竹 , 讵扫 山 坛 。 色 譬青桐 , 不生空井 。 事逾紫奈 ,


用 兼芳菊 。 

为 口 实 ,
永以蠲痫 。 ( 《 谢 赉 槟榔 启 》 

无 劳 朱实 , 兼荔枝之五滋 。 能 发 红颜 , 类 笑 蓉 之 十酒 。 登 玉 案 而上 陈 

① [
北 魏 杨銜 之 撰 ]
, 周 祖 谟 校释 《 洛 阳 伽 蓝 记校 释 》 ,
中 华 书局 1 9 63 年版 ,
第 1
07 页 

② [ 南 朝 刘 勰撰 ]

范文 澜注 《 文 心雕 龙注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1 95 8 年版 ,
第 42 3 页 

③ 清 严 可 均辑
[ ]
《 全梁 文 》 ,
商 务 印书馆 1 99 9 年版 ,
第 545 页 

④ [
唐 李延 寿

《 南 史 》 卷七 八 ,
中 华书 局 1
97 5 年版 ,
第 1 959 页 

58


第四章 槟 榔 的 文 学书 写 以槟榔嚼食文化为 中 心


一 一

出 珠 盘 而下逮 泽深 温 柰 恩均含 赛 谢东 宫 赉槟榔 启


4 

。 , 。 ( 《 》 )

虽 然 只 是停 留 在 咏 物 上 但 己 经 具 有沉 思翰藻 的 特 点 第

篇中 方为 口 实 


, 。 ,

类芙 蓉之十酒
” ”

以 蠲痫 是 强调 槟 榔 的 药 用 性 ,
第二 篇 能发红颜 ,
则 是 槟榔 如


酒 的 体现 。 这 两 点 正 是 我 们 上 面 所分 析 的 槟 榔 在 六 朝 流 行 的 原 因 

现存最 早 的 以 槟榔 为 题 的 诗 歌为 刘 孝 绰 48 咏有 人乞牛舌乳不 付


( 1 539 ) 《

因 饷 槟榔诗 》 

陈 乳何 能 贵 , 烂舌不 成珍 。 空持渝皓 齿 , 非 但汗丹唇 。 别有无 枝实 , 



要湛 上 人 。 羞 比朱 櫻熟 ,
讵易 紫梨津 。 莫言蒂 中 久 , 当 看心 里新 。 微芳 虽 不





足 ,
含咀愿相亲 。

又 如 庾信 忽 见 槟榔 》 诗曰

( 5 1 3 5 8 1 ) 《 , 

绿房千 子 熟 , 紫 穂 百花开 。 莫 言 行万里 , 曾 经相 识来 。




前 两 句 是 对槟 榔 树 幵 花 结 果 的 描 写 ,
但庾信 并没 有南 游的 经历 ,
所 以 这 首 诗 应该

不 是 他 亲 身 见 到 槟 榔 树 后 所 思 所感 。 玩其词 意 ,
此 诗 应作 于 诗 人 羁 旅 北 朝 时 ,



见 南方之槟榔 遂有 同 是 天 涯沦 落 人 之感 庾 信 为庾肩 吾之子 其父就 常受




。 ,

皇室 的赉赏 可 见 槟 榔 对 于他 来 说 就 是 南 朝 故 物
“ ”
, ,
所 以说 曾 经相 识 

综上所 述 ,
先 唐 的 槟 榔文化是 异 常 丰 富 。 首先 , 槟 榔 的 记 载 可追 溯 到 汉 代 

早 期 关 于 槟 榔 的 著 录 多 被 收入 南 北 朝 时 的 《 齐 民 要术 》 以 及 唐 宋类 书 《 艺 文 类 聚 》

和 《 太 平御览 》 中 。 文 学 书 写 则 以 东 晋 俞益 期 的 《 与 韩 康伯笺 》 较 为 突 出 。 其次 

关 于 南北 朝 时 士 人 嚼 食 槟 榔 之 风 方 面 是道 教 徒 所 强 调 的 槟 榔 药 用 价 值 另
一 

。 ,

方 面 则 是 嚼 食 槟榔 与 当 时 魏 晋 风 度 的 合 拍 由 于 南 北 交 流 的 加 强 使 槟 榔 向 北 传 播

 。

更加广泛 ,
嚼 食 槟 榔就 逐 渐 在 当 时 士 人 社 会 中 流 行 开来 。 南北朝 时 的槟榔 文 学 书

写 虽 然 己经 具 备 沉 思 翰 藻 的 特征 ,
但基 本 就 是 这种 社会现 象 的反 映 

第 三节 夷 夏 之 辨 与 异 俗体 验 : 唐 宋 以 后 的 槟榔 文 化 及 其 书 写

有 学者称 嚼 槟榔 风 至 隋 唐时 己经风靡 于 全 中 国


。 史 文反 少及 之 者 ,
盖亦

如 布 帛 菽粟 ,
既 成 生 活 寻 常事 物 ,
则 文士 不记 。 仅 可于州 郡土 贡 与 专 记食 货之 文


得之 元明 以后 似 曾 遭 到 政府 法禁 其 风渐衰 近世 则 全 国 不 见 此俗

。 , , 。 , 。



① [ 清 严 可均 辑]
《 全梁 文 》 ,
商务印书馆 1
99 9 年版 ,
第 7 29 页 

② 逯 钦立 辑 校 《 先秦 汉魏 晋南 北 朝诗 》 梁诗卷

六 ,
中 华书局 1
983 年版 ,
第 1
83 8 页 

③ [
北 周 庾信 撰 ]


清 倪墦注 ]
《 庾 子 山 集注 》 ,
中 华 书局 1
9 80 年版 ,
第 3 81 页 

④ 任乃 强 《 蜀枸 酱 入 番 禺 考》 , 《 华阳 国 志校补 图 注 》 卷 四附录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社 1
98 7 年版 

第 3 1 8 页 

59


第 四章 槟榔 的文 学书 写 以 槟榔 嚼 食 文 化 为 中 心


一 一

些判 断 并不 准确 首先 六 朝时 江南地 区 嚼 食槟榔只 是 士 族 间 的 时风尚 唐宋





, ,

以 后 随着 南北 的 统 士 族 的 衰落 而 淹 没 不 闻 于槟榔树无法成功 移植 内 地

、 。 由 

中 唐以后 士 人越 来 越 强 调 夷 夏之 防 槟榔
“ ”

所 以槟榔依 旧 被 当 成 异 域风 物 。 , ,


既 然无 法 移 植 中 土 内 化 为 华 夏 文 明 的 部 分 嚼 食 槟 榔 的 习 俗 自 然也 无 法 深 入 士


族的 日 常 生活之 中 。 另外 ,
魏 晋 南 北 朝 士 人 的 任诞 不 羁 和 放 浪 形 骸 使 他 们 更 容 易

接 受 嚼 食槟 榔 的 习 俗 ,

旦 离 开 这 种 特定 的 社 会 环 境 ,
嚼 食 槟榔 的 风 尚 便 没 有 存

在 的 可 能 性 所 以 唐 宋 以 降 嚼 食 槟榔 逐 渐 与 士 人 疏 离
。 , ,
只 有 当 他们 来到 岭南时 

他们才 会 重 新关注 这个 异 俗 地域环境和风 俗 习 惯 的 不同 会给初 来乍到 的 文 人 带



 。

来不 一

样 的 体验 ,
他们对 异 俗 的看法常 常表现在诗 文 作 品 中 ,
这 也 是 槟榔 文 学 书

写 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

般来讲 对 待岭 南嚼食 槟榔 的 习 俗 士人 存 在 两 种 意 见 第 是 肯 定和 接




, 。

受 , 入乡 随 俗 ; 第 二是批 评和 禁 止 ,
化 民成 俗 。 从科学 的 角 度看 ,
槟榔 中 的 生物

活性物质 具 有很 多 有 益 的 药 理效 果 但第 次 嚼 食 往 往会 引 起 流 涎 呕 吐 和惊 厥


, 、

等症状 ,
如 果 过 多 嚼 食 则 会 产 生 剂 量 依 赖性 , 也就是 上瘾 。 另外 , 喜欢 与 否 本 身

就是 种 个人主 观 性 非 常 强 的选 择 也 许第 次 嚼食 后 不 符合 口 味 乃 至产 生




。 ,

梦魇 ,
无 法再 次接 受 。 而 当 嚼 食槟 榔 成 为 爱 好 ,
有 上 瘾迹 象 , 那 么 此 物 就 不可 须

臾离 开 。 下面 略 作论 证 

首先 , 入 乡 随 俗派 。 如罗大经 《 鹤 林玉露 》 云 

岭南 人 以 槟榔代茶 , 且谓 可以 御瘴 。 余 始至 不 能食 , 久之 , 亦 能稍稍 

居岁 余 ,
则不可

日 无此 君 矣 。 故 尝 谓槟榔 之功 有 四 :

曰 醒 能使之 醉 。 

每 食之
“ ”
, 则醺 然颊赤 , 若饮酒然 。 东 坡所谓 红潮 登颊 醉槟 榔 者是也 。 

曰 醉 能使之醒 。 盖酒后嚼之 ,
则宽气下痰 , 余酲顿 解 。 三 曰 饥 能使之饱 。 

饥而食 之 , 则 充然气盛 , 若有饱意 。 四 曰 饱 能使 之 饥 。 盖食后食之 , 则饮食




消化 不 至停积 尝举似 于西堂先 生范 族叟 曰 槟榔举主 矣


‘ ’

, 。 。


子可谓 

然子知其功 , 未知其德 , 槟 榔 赋 性疏 通 而 不 泄 气 , 禀 味 严 正 而有 余 甘 。 有是



?


德 ,
故有 是功 也 。

罗 大经 来 岭 南 后 , 入乡 随俗 , 逐 渐 喜欢 嚼食 槟榔 , 并 概括 出 槟 榔 四 功 ,
而 且还 特


禀 味严 正而有 余 甘 的德行 从 单纯 的 咏 物 到


“ ”

意 强调槟榔 赋 性 疏 通而 不 泄 气 , 。

比德 意 义 的 抉 发 可 以 说是 槟 榔 审美 文化的 大 进步 罗 氏 对待 异 俗并 不 抗拒

, 。 

所 以他才能够持 种 欣 赏 的 眼光 对 槟榔 有 个精 到 的 认 识 他 的 说法 在 后 世 槟



, 。

榔书 写 中 也有较 大影 响 。 现 存 的 唐 代 文 献 槟 榔 是 以 物 象 出 现在 为 数 不 多 的 诗 歌

 ,

中 。 到了 宋代 , 以 槟 榔 为 题 材 的 文 学 作 品 才 渐渐 多 起 来 , 其 作 者主体主要是贬谪

① [ 宋 罗 大经

《 鹤 林玉 露 》 , 《 宋 元 笔记 小说 大观 》 第 5 册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20 0 1 年版 ,



532 0 页 

60


第四章 槟 榔 的 文 学书 写 以槟 榔 嚼食文 化 为 中 心


一 一

文人 。 入 乡 随 俗 派 对 待 嚼 食槟 榔 的 异 俗 ,

般 都 是 从槟 榔 的 药 性 出 发 ,
对这项 活


动有 个 理性 的 认识 如苏 轼 食槟 榔 》 诗 曰

。 《 

月 照无枝林 ,
夜栋 立万础 。 眇眇云 间 扇 ,
荫 此八月 暑 。 上有垂房子 ,


绕 绛刺 御 风欺紫 凤 卵 雨暗苍 龙乳 裂包 堕地 还以皮 煮 北 客初




。 , 。 , 自 。 //

未谙 , 劝 食俗 难 阻 。 中 虚畏泄 气 ,
始 嚼或半吐 。 吸津得微甘 , 着 齿 随亦 苦 

面 目 太严冷 ,
滋味绝媚妩 。 诛 彭勋 可 策 , 推毂 勇 宜 贾 。 瘴 风 作 坚顽 , 导利 时

有补 。 // 药储 固 可 尔 ,
果录讵 用 许 。 先 生 失膏粱 , 便腹委 败鼓 。 日 啖过

粒 

肠 胃 为所侮 。 蛰 雷 殷脐 肾 ,
藜藿 腐亭 午 。 书 灯看 膏尽 , 钲 漏历 历数 。 老眼怕

少睡 ,
竟 使赤眦弩 。 渴 思 梅林咽 , 饥念黄独举 。 奈何农经 中 , 收此 困 羁 旅 

“ ”

牛舌 不饷人 斛肯 多 与 乃 知见本偏 但 可酬 恶 语 ( 为 笔者为 便


, 。 , 。 //

于阅 读所加的 分段号 ,
下同 

第 他对 嚼 食 槟 榔 并 不 反 对 初尝之后 觉 得它 滋味 媚 妩 这 也 鲜 明 体现 出 苏 轼


, ,

兼容并包 的饮食 思 想 。 第二 , 苏 轼 对 待 嚼食 槟 榔 活 动 是 理 性 的 , 他 认 为槟 榔 应 该


当成 种 中药 而不是 种 普通 的果 品 所 以 嚼 食 槟 榔 应 视个 人 需 要 而 定 而不


一 一


。 ,

是把它 当 成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他 的 这种 理 性 认 识 是 在
“ 


种 常 活动 啖过 粒

日 日

。 ,

之后 总 结 出 来 的 因此 苏轼 既 是 入乡 随 俗者 又是 名 理 性 批判 者 后 来人们


。 ,
, 。

来到 岭南 ,
之 所 以 能 够 接 受 嚼 食 槟榔 的 活动 ,
除 了 癖 嗜 之外 ,
大部 分 是 因 为 槟榔


有所谓 的 如朱熹
“ ” “

御瘴 作用 。 《 次秀野杂 诗韵 ?
槟榔 》 云 :
忆昔南 游 日 , 


尝面发红 。 药囊 知有用 ,
茗盌 讵 能 同 。 蠲 疾 收殊 效 ,
修真 录异 功 。 三彭 如 不避 

糜 烂七非 中 岭 外 人 踏 入岭 南后 需 要 面 对 环 境 的 挑 战 种 应对



, 嚼食 槟 榔 就 是 一



挑战 的选择 所 以 他们 更 看重槟榔 的药 用 效果 第三 嚼 食槟 榔 作 为 岭 南 种民


, ,

俗 ,
本地 人对 它 的 迷 狂 除 了 酷嗜 之外 , 更多是 一

种 地域 认 同 、 身 份认 同 的表 现 

而 外 乡 人 初到 此地 如 果 嚼 食槟 榔 能 够 坚 持 下 去 成 为 种 嗜好 那仅仅说 明 槟 榔



符 合他 的 味而 己 如 陆 继 辂 以 槟榔 喻 蒋 知 让 的 诗 歌 说 非癖 嗜

口 。 , :
, 不能 时 时



?
下咽 也 。 就 准 确 传 达 了 食用 槟 榔 的 主 观 性 

其次 是化 民成俗派 ,
由于 口 味的差别 、 习俗的冲 突 , 他们 大都持 一

种反对 的

态度 。 如 

南 海地气 暑湿 , 人多 患胸 中 痞滞 , 故 常啖槟榔 , 日 数十 口 , 以 勃楼 藤 ( 

者按 : 扶留藤 )
洎蚬灰 同 咀之 ,
液如朱色 。 程师孟知番 禺 , 凡左右侍 吏 啖槟

悉杖之



榔者 , , 或 问 其故 ,
曰 我恶其 口 唇 如 嗽 血耳 。

① 《 全宋 诗 》 第 1 4 册 ,
第 95 2 3 页 

② 《 全宋 诗 》 第 44 册 ,
第 27 5 3 4 页 

③ 清 陆 继辂 合肥 学 舍 札记 》 卷 清 光绪 四 年兴 国 州 署刻 本

[ 《 , 


④ [ 宋 江少 虞 ] 《 新雕 皇 朝类苑》 卷 六 0 , 日 本 元 和 七 年活 字 印 本 

6 


第四章 槟 榔 的 文 学书 写 以槟 榔 嚼食 文 化 为 中 心


一 一

用扶留藤 、 蚬 灰 与 槟榔 三 物 合 嚼 ,
口 腔 内 会 产 生大 量 红 色 液体 ,
其表现就是 黑 齿

红唇 而 红 色液 体 般 会跟着 口 中 的残渣 起吐 出 成 为地 上 景 这种 现象 在


一 一 一

, , 。

当 时岭 外 的士大夫看来就是 种 茹毛饮血 的蛮 俗 所 以 北 宋程师 孟来 到岭 南后


, 

对于这种 习 俗 , 虽 然没 有 明 令 禁 止 ,
但 看 到 下 属 嚼 食 就杖 打 ,
己 经 鲜 明 地 表现 了

他 个人 的 倾 向 ,
从 而 在 官 僚 系 统 杜绝 任 何 可 能 的 上 行 下 效 。 又 如 范 成 大诗 《 巴蜀

人好 食生蒜 臭不 可近 顷在峤南 其 人好 食槟榔 合 蛎灰 扶留藤 名萎藤


, ,
, ,
、 ( 

食之 , 辄 昏然 , 己 而醒 ,
快 。 三 物 合和 , 唾如 脓血 , 可厌 。 今 来 蜀 道 又 为 食蒜 者


戏题》 同 样 是对 吐血 现 象 的 厌恶 可 与 程 师 孟 看 法 相 参证
“ ”

所薰 , ,

。 当时南

方 ( 主 要为 岭南 ) 嚼 食 槟 榔 的 风气 非 常 兴 盛 ,
南宋 周 去 非在 《 岭外代 答》 中 云 

自 福建下 四 川 与 广 东 、
西路 , 皆 食槟榔 者 。 客至 不设茶 , 惟 以 槟榔 为

礼 。
… …

唯广 州 为 甚 , 不 以贫 富 、
长幼 、
男 女 ,
自 朝至暮 , 宁 不食饭 , 唯嗜

槟榔 。 富 者 以银为 盘 置之 , 贫者 以锡为 之 。 昼则 就 盘更啖 ,


夜则 置 盘枕旁 

路上行人

下细 民



觉 即 啖之 。 中 ,

日 费 槟榔钱 百余 。 有嘲广人 曰 :
口 似羊 。

言 以萎叶杂咀 , 终 日 噍饲也 ,
曲 尽啖槟榔之状矣 。 每 逢 人则 黑 齿 朱唇 ; 数人

聚会 ,
则 朱殷 遍地 , 实可厌恶 。 客次士 夫 , 常 以奁 自 随 , 制 如银铤 , 中 分为



三 以盛 萎 盛蚬 灰 则 槟榔 交址使者亦 食之 询之于人 何为


一 一 一


, ,
。 。 :

顷 刻 不可无之
” “

酷 嗜如 此 ?  答 曰 : 辟瘴 ,
下气 ,
消食 。 食久 ,

无则 口 


” “

无味 气乃 秽浊 尝与 医论其 故 曰 槟榔 能 降气 亦能耗气 肺为 气



。 ,
: , 。

府 ,
居膈上 , 为 华 盖 以 掩腹 中 之 秽 。 久食 槟榔 , 则 肺缩 不 能掩 ,
故秽气升闻




于 辅颊之 间 , 常欲啖槟榔 以 降气 。 实 无益于 瘴 , 彼病瘴纷 然 ,


非 不食 槟榔也 。



在周 氏笔 下 ,
当 时 岭 南 地 区 全 民 嚼食 槟榔 的 疯 狂 现 象 栩 栩 如 生 地 展现 出 来 了 。 


是 反对 这 行为 的 因 为 岭南人嚼食 槟榔 是 为 了 辟瘴 下 气和消 食 而 医 生 说槟



, 、

榔 对 于 避免 瘴 疠 并 没 有 多 大 的 帮 助 。 这

说 法在元 明 清时 得 到 许多 人的 响 应 , 



家根据 自 己 的 实 际经验 ,
现 身说法 ,
如顾 炎 武 《 肇域志 》 :
或 以 炎 瘴之 乡 ,
无此

则 饮 食不 化 。 然 余 携病 躯入粤 、 入滇前 后 四 载 , 口 未 能 食锱 铢 ,
亦 生 还无 恙 也 

大 都瘴 乡 惟戒 食 肉 ,
绝房 帏 ,
即 不 食槟榔 ,
无害 。 渠 土 人 食 者惯 耳 。 随 着岭南

的 开发 ,
明 清 时 期 岭南 的 整体 环 境 己 与 唐 宋 有 较 大 的 区 别 ,
顾 氏 的 论证是 有 漏洞

不过他 说 出 个秘密 就是 食 者惯 耳 也 就 说 嚼食 槟 榔 是 岭 南
“ ”
的 了另 


一 一

, ,

传统 习 俗 ,
它有深 厚 的文化积淀 。 这 种 行 为 的 文 化 意 义 比 实 用 意 义 要 大得 多 , 

以 用 嚼 食槟 榔 的 实 际 意 义 是 无 法 解 释 这种 民 俗 现 象 的 延 续 性 。 上文 己说 ,
本 地人

的 迷狂 除 了 癖 嗜 外 ,
更 多 是 地 域和 身 份 的 认 同 ,
而 外 地人就仅 仅 只 能说是 口味 问

① [
宋调 去非 撰 ,
杨武 泉 校 注 《 岭 外 代 答 校注 》 ,
中 华书 局 1 99 9 年版 ,
第 23 5 页 

② [ 清 顾 炎武

《 肇 域 志》 卷 四 八 ,
清钞本 

62


第四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以 槟 榔嚼 食 文 化 为 中 心


一一

题 

来到 岭 南 的 士大 夫 们 当 他第 次 尝到 槟榔 时 真 是五 味杂 陈 在 槟榔文 学



, 。

书写中 这种 描写 是非 常普遍 的 如 郑刚 中 的 首长诗 标题云



。 , 

广 南 食 槟榔 先 嚼 蚬灰 萎 藤叶 津遇灰 藤则 浊 吐出 口 然后槟榔


《 、
, , ,

继进 , 所吐津 ,
到 地如血 , 唇齿颊舌 皆红 。 初见 甚 骇 , 而土人 自 若 , 无 贵贱

老幼 ,
男 女行坐 咀 嚼 ,
谓 非 此亦 无 以 通 殷勤 焉 。 于 风俗 珍 贵 ,
凡姻 亲之 结好 

宾客之款 集 ,
包 苴 之 请托 ,
非 此 亦 无 以 通殷 勤 焉 。 余始至 , 或劝 食之 , 槟榔

未入 口 ,
而灰 汁 藤浆 隘 其 咽 ,
嗷濯逾 时未 能 清 ,
赋 此长 韵 。 

诗曰 

海 风飘 摇 树 如 幢 , 风 吹树 颠 结 槟 榔 。 贾 人相衔浮 巨 舶 , 动 以 百 斛 输 官场 

官场 出之不 留积 ,
布 散仅 足 资 南 方 。 闻 其 入 药 破 痃癖 ,
铢两 自 可攻腹肠 。 

何费 耗 比菽 粟 , 大家 富 室 争 收 藏 。 // 邦人低颜 为 予 说 , 浓岚毒雾 将谁 当 。 

藤 生 叶大 于 钱 ,
蚬 壳 火化灰 如霜 。 鸡 心小切紫 花碎 ,
灰 叶佐助 消 百 殃 。 宾朋

相 逢 未 唤酒 ,
煎 点亦 笑茶瓯黄 。 摩挲 蒴 孙 更兼取 ,
此味我 知 君 未尝 。 吾邦合


姓问名 者 ,
不许羔雁 先登堂 。 盘奁封 题裹 文绣 , 个数惟用 多 为 光 。 闻 公 嚼蜡


尚 称好 , 随我啖此 当 更良 。 支颐细 听邦 人说 ,
风俗今知 果差 别 。 // 为饥



众 肯置 , 食蓼 忘 辛定谁辍 。 语言混杂 常 嗫 嚅 , 怀袖 携持类饕餮 。 唇 无贵贱如




激丹 , 人 不诅 盟 皆 歃 血 。 初 疑被 窘 遭 折 齿 ,
又怪病 阳 狂 嚼舌 。 岂 能鼎 畔 窃朱

砂 ,
恐或遇仙餐绛雪 。 又疑李贺 呕心 出 ,
咳 唾 皆 红 腥 未歇 。 自 求 口 实象为颐 

颐 中 有物 名 噬嗑 。 噬遇腊 肉 尚为 吝 , 饮食在 颐尤欲节 。 酸咸甘苦 各有 脏 , 



受 辛毒何其拙 。 那 知玉 液贵 如 酥 , 况是 华 池要 清洁 。 // 我 尝效尤进薄少 , 

灰在 喉津 已 噎 。

身 生 死 托 造化 ,
琐 琐 谁 能 污牙颊 。


同 样 是 被 本 地 人劝 食 槟 榔 ,
但 郑 刚 中 的 反应 与 表 现 与 苏 轼 大 有 不 同 。 诗 题 先介 绍


了 岭 南嚼 食 槟榔之风 ,
以 及 它 在 民 俗应 用 的 重 要 性 。 作 者被 贬岭南后 ,
本 地 人就


开始 劝他 品 尝 下 但诗人只 嚼 蚬灰 和萎藤 叶 槟榔 还未 入 口 就赶 紧 吐 了 出


了 , ,

来 跑去漱 口 这 首 诗 前 五 句 描 写槟 榔 奇 货 可居 备 受 官场 和 富 室 的 青 睐 



, 。 , 。

人 风俗今 知 果 差别 九 句 是 亲 闻 描 写本 地 人 的 介 绍 和劝 说 诗 人因 为好 奇

… …

, ,


所 以 这时 的 神态 非 常 专 注
“ ”
。 为饥 … …

况是华 池要清洁 十句 是亲见 ,


描写 诗人


在 当 地所看 到 的 现象 又疑 充 分 显示 作 者 当 时 对 嚼 食 槟 榔 的 心 理

初疑
” “


, 

困惑 。 但 是 作 者 并没 有 抑 制 住 自 己 的 好奇 ,
而 这 个 尝试 也 给 他 留 下 了 永 恒 的 心 理

阴影 。 这 首 长 诗 就 是 描 写 初 食 槟 榔 前 前后 后 的 特 殊 感 受 。 如果 说郑 刚 中 嚼 食 槟榔

只 是 让他想 到 了 个 人生 死 问 题 ,
那 么 李 纲 则 是 关注 到 夷 夏 之 防 的 民 族 问 题 。 如其

① 《 全 宋诗 》 第 30 册 ,
第 1 9 1 1 8 页 

63


第 四章 槟榔 的 文 学 书 写 一 一

以 槟榔 嚼 食 文 化 为 中 心

槟榔 诗 所说 当 茶锁瘴速 如 酒醉 人 迟 蒌 叶偏 相 称 赢灰亦 谩 为 乍餐



《 》 : , 。 , 。


◎
颜愧渥 ,
频 嚼齿愁疲 。 饮啄 随 风 土 ,
端 忧化 岛 夷 。 嚼 食槟 榔 的 行 为 使他 担 心 自

己与蛮夷 同化 夷 夏 观 念 在槟榔 文 学 书 写 的 影 响 可 见 斑 不过 由 于 岭 南人 对


, 。 ,

槟榔 的 巨 大 需 求 ,
槟榔 的 商 业 性 越 来 越 强 。 南 宋 周 去 非 对 当 时 的 贸 易 和 税 收情 况


有 个 大致 的 介绍 他说 海 商贩 之 琼管 收 其征 岁 计 居什 之 五 广 州 税务


, : , , 。


收槟榔 税 岁 数万 缗 则 诸处所 收 既然 商
”
, 。 推是 , ,
与 人之所 取 ,
不可胜计 矣 。 

人 和 官 府 都 能 从 中 谋 取 利 益 那 么 这 种 习 俗 就 无法 依 靠 士 大 夫 的 正 统 理 念 加 以 禁

 ,

止和 消 除 事实 上 元 明 清 三 代 槟榔 嚼 食 习 俗 直 都 在 岭 南地 区 盛 行 虽 然有 的


。 ,

士大夫 不认 同 这种 习 俗 ,
但 大 多 有 容 忍 的 态度 。 如清代杨澹 音 《 槟榔说 》 云 

试 比诸烟名 曰相 思草 得其味 辄 不能 离 虽 昏晕蹉跌 裂 颅破 额


, ,
口 , , 

犹声 声 唤好不 绝 , 殊 不 思 嘘 吸入腹 , 身 颤体麻 ,


自 谓快 矣 。 呵喷及人 , 无不

掩鼻 ,
惟槟榔之为 气也 , 亦然 。 然而 习 俗移 人 ,
贤 者不 免 , 若 欲 全 然禁 止 

恐或未 能 。 第 吏 书 则 于 佥押 时 , 衙役则于 禀话 时 , 暂闲 一

刻 之 嗑牙 , 庶免上

人之蹙额 至 于 门 子尤 宜体贴 本县之于物理 往 往细心体察 非止 恶




… …

, 。 ,

人 口 臭 而迁 罪 于槟 榔也 。 尔 民 能 信 而 戒之 ,
为 益多 矣 。


凌铭 麟 评 曰 :
拟 之 吸烟 , 甚是 酷 肖 ; 指 出病源 , 更 见婆心 。 非 止 憎 其 秽 气 触人 

实欲 望 其共跻仁 寿 但 恐粤人相 沿 不 能信 困 苦 口 之 言耳 这篇应





, ,
己成锢 习 , 。

用 类 的 公 文 虽收 在 《 律例 指 南 》 的禁论 类内 ,
但 其 内 容 是 作 者 本 人在 岭 南 地 区 观


风 察俗 ,
有 切 身 体 验 之后 ,
对 本县 人 民循循善诱 ,
以 期 达到 化 民 易 俗 的 效 果 ,



的 方式 是 温 和 的 ,
并 没 有 像 程 师 孟 那 样 蛮 横粗 暴 地 对 待 异 俗 。 而且 ,
他 的这 种看


法 以 及 处 理 方 式在 古代 士 大 夫 中 是 更 具 普 遍 性 

综 上 所述 ,
唐宋 以 后随 着 南北的 统 一

, 士族 的衰落 , 江 南 地 区 的 士 人之 间 己

不 再 流 行 嚼 食槟 榔 只 有 当 他 们 重 新踏 入 岭 南 他 们才 会 重 新关 注 这 个 异 俗


。 , 。

般来讲 , 对 待 嚼 槟榔 有 两 种 不 同 的 看法 ,
大 致 分 为 入 乡 随 俗 派和 化 民 成 俗 派 。 


者 对异 俗 持 开 放 的 心 理 ,
能 用 理性 的 态度看待 。 后者 则 由 于 夷夏 、 口 味 之别 ,



绝认 同 , 而企 图 幵化 民众 。 这 两 种 感 受 在文 学 书 写 中 有 鲜 明 的 表 现 ,
也是了解唐


宋 以 来槟榔 文 化 的 一

个 重要 切入 点 

① 《 全宋诗 》 第 27 册 ,
第 1
77 3 8 页 

② [ 宋 周 去 非撰


杨武泉校 注 《 岭外 代 答 校 注 》 ,
中 华书 局 ]
99 9 年版 ,
第 29 3 页 

③ 清 凌 铭麟 律例指南 》 卷 五 清 康 熙 二 十 七 年刻 本

[ 《 , 


64


第五 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第五章 榕 树 的 文学 书 写


节 榕树 名 实考

榕树 桑科榕 属
“ ”
( F icu s m i c r o c ar p a L nn i . f . ) ,

南 方著 名 乔 木 。 榕 字后起 

不见 《 说 文解 字》 等早期字 书 。 由 于 松 榕两 字 相 通 ,
所 以 在后世产 生许多 不 必 要


的 混淆 明 代 张 自 烈 在其 正 字通》 力 主 榕松名 实 各 别

说文 》 松 或从 容

。 《 。 《 

” “ “ ” “

字条又 云

作棄 后 人误合为 榕 据 诸说 棄 粲
“ “








。 。 : , 、

甚 。 自 《 说文 》 误云 : 松或从容 ,
棄 为松 重文 。 后 人 承讹 。 东 汉 许慎 的 《 说文


解字 没有收录 榕 却有
“ “ 



“ “

” ” ”
》 ,
松 、 ,
两字 是 相 通 的 。 张 自 烈证明 棄

和 松 并非 物 似 乎 想 强调 棄树 即 后 来 的 榕树 在东 汉 已经 进入人们 的视



, ( )



但是 说法并没有太 大 的 说服力 说 文解 字 》 对 容 松 棄
“ ” “ ” “

野 这

。 ,
。 《 、 、

“ “
三字 的解释 分别 是 宓 古文 容 从公 从木 公 声 



松木也



: : 。 、 : 。 、 棄 :

段玉裁在 字下注云 此如 颂額 同 字

或从 容 容

棄 容声 也 也 就说
” ” ” “ ”
@
。 : 。 。 

“ ”

公 作 为 声 旁时 可 以 互 相 替 换 这 也 是 造成 异 体 字 产 生 的 原 因 后 世 认 为 榕 棄 , 。 ( 

与 松 名 实有 别 ,
只 不 过是 时 代 变 迁 造 成 的 误 解 。 所 以 并不 能 以 今律古 ,
认为 东 汉



棄 就 是指 榕树 字在 传抄时
” “ ” “ ”

之 ,
甚至 认为 棄 ,
衍生成 容木 ,
以 此来 附

榕 字 的 产生?
“ ”

会 

又作 墉 艺 苑雌黄 》

另外 ,
榕 , 。 宋 代严有翼 《 曾 对此发 出 质 疑 ,
其云 : 

观 余 襄 公靖 诗 有 语嫌 双 燕 无虞 羡 大墉 注云 横 阴 数亩 斤 斧不 加 


‘ ’ ‘ ’


, 。 :
, 。

① [ 明 张 ] 自 烈 《 正 字 通 》 卷五 ,
清 康 熙 二 十 四 年清 畏 堂 刻 本 

② 汉 许慎 撰 [ ]


清 段玉 裁 注

《 说 文 解字 注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 98 1 年版 ,
第 24 7 页 

③ 韩琴 《 福州 榕 文 化 新 探 》 ( 《 闽 江 学 院 学报 》 2 00 6 年第 4 期 ) 认 为在 福 州 音 ,
榕 与 松 读音


南 州 异 物志 》 所载 就是 也就 是 并 以此


“ ” “ ” ”

遂断论 榕木 容木 棄 字 的 误衍

相同 ,
《 , ,

指出 南 州 异 物 志 》 所 载榕 木 为 福 州 榕树 按 此 说 不经 明 代 谢肇 淛 五杂 俎 》 卷 〇

《 。 :
。 《 

闽 人 方 言 亦 谓 之松 则 亦 与 榕通 用 矣 可 见福 州 音 中
“ ” “ ”
( 榕 ) , 。 按松字 ,
古作 棄 , 。
榕 


字 也有 另 外
“ ” “ ” “ ”

松 读法 相 同 但 是 准确 来 说 它只 能指 松 而福 州 音 中 榕 个音

, , 。
[ 

5n g ]
, 与 潮 汕 话和 粤 语 非 常 接 近 ,
这 才 是 榕 的 中 古音 , 也 就 是 指 榕树 , 而 不 是 松树 了 。 福州


“ ”

话用 松 音 来 称 呼 榕 树之 榕 , 只 不 过 是 世 代沿 袭 , 约 定 俗成 了 。 学理上 , 用 [ y6 n g ] 比较 准


确 

65


第 五章 榕 树的 文 学 书 写

” “

说 此 木 又 用 墉 字 按 字 书 搗 墉 木 中 箭苛 似 非 此 榕 岂 襄 公 之 误欤




。 。 :

。 ,


字指 榕树 即 导 源 余靖 和 伯 恭殿 丞 游 西 蓉 山 寺 》 有 语 嫌双 燕


( 1 0 00 1 06 4 ) 《 

西 蓉 山 寺 即 在今广东 韶 关芙蓉 山 的 注 释 使人 马 上联



他对
“ ”
无 虞 羡 大墉 , ,

想 到 榕 树 而 且 本 意 也 确 指 榕树 那 么 严 氏 的 怀 疑 有 没 有 道 理 呢 ? 在 此之 前 《 


 。 ,

” ?

修广 韵 》 对 槺 的 解 释确 实 只 有 可 见 余靖 有 很 大 可 能 是误

搗墉 , 木中 箭苛 。 

用 宄 其 原 因 就 是 因 为榕 与 櫥 两者 的 中 古 音 是 相 同 的 在 今 天 的 粤 音 仍然 相 同
。 ,
( ) 

“ ”

所 以 余靖 用 槺来 指 榕 , 此后 相 沿 成 习 ,
墉 字 遂有 榕 树 之 义 , 由 于 榕音 后 来 发


植墉 》

生变 化 ,
槺字 的 就 多 了 [
r 6n
g] 的读法 。 现存 程师 孟 ( 1 0 1 5

1 0 92 ) 的 《 :



楼相 望 枕 城 隅 ,
临 去 重栽 木 万 株 。 试 问 国 人 行往 处 , 不 知 还 忆 使 君无 。 其 诗题



三 山 志 》 土 俗物 产 类 梁 氏 在书
“ ”
是后 人根 据 梁 克 家 《 墉 字条 的 著 录 拟 定 的 ,


“ ”

中 提 到 别 人 认 为 宜 以 榕名 ,
但他 显 然 没 有接 受 这 种 说 法 , 而是以 槺 著录 。 

也 就 导 致 了 程师 孟 的 诗 题 为 《 植墉 》 而 非 《 植榕 》 

第 二节 贬谪 视 野 : 榕树 文 学 书 写 的 开 启 和 发 展

本节 以 贬谪的视野 , 选取 三 个 经 典 的 榕 树 意 象 , 旨 在 探讨 榕 树 文 学 书 写 的 开


启 和 发展 

、 榕 叶莺 啼


榕树 真 正 进 入 文 学 视 野 是 在 中 唐 。
清代宋长 白 云 :
闽 粤之 间 ,
其树 榕 ,



大叶 、 细 叶二种 , 纷披 轮 囷 , 细枝 着 地 , 遇水 即 生 , 亦异品 也 。
前 人取 为 诗 料 


始 于 柳 子厚 榕 叶 满 庭 莺 乱啼

榕 树入 诗始 于 柳 宗 元 柳 州 二 月 榕叶 落 尽 偶


‘ ’

。 《

题》 , 诗曰 

宦 情 羁 思 共凄凄 , 春 半如秋意 转迷 。 山 城过雨 百花尽 , 榕 叶满庭 莺乱 啼 




此诗 作 于 元 和 十 一

年春
一一

柳 氏 被 贬 柳 州 次 年 清 代 王 尧衢 曰 。 : 子 厚 之 刺 柳州 

虽非坐谴 ,
然 边方 烟 瘴 ,
则 仕 宦 之 情 与 羁 旅之 思 , 自 觉含 戚 而 可 悲 。 羁 人 最怕 是



?
秋 今 春 半 而 木 叶 尽落 竟如 秋 般 使 我 意 思转 觉 迷 乱 岭南 气候 不 常 


, , ,
。 ,

贬谪 之 情 思于 满 庭 榕 叶 和 啼 莺 声 中 兀 然 见 之 刘 永济云

人 睹 物伤秋 ,
。 : 此诗 不

① 宋 胡仔 苕 溪 渔 隐丛 话 后 集 》 卷 清 乾 隆 刻本
一 一

《 , 


[ ]

② 宋 陈彭 年 重修 广 韵 》 卷 四 部丛 刊 》 景 宋本

《 , 《 


[ ]

③ [
宋 梁 克家

《( 淳熙 ) 三 山 志 》 卷 四 二 土 俗类 四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④ [ 清 宋 长白

《 柳 亭 诗 话 》 卷 二三 ,
清 康 熙 天茁 园 刻 本 

⑤ 王安 国 《 柳 宗 元 诗笺 释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 99 3 年版 ,
第 33 6 页 

66


第五章 榕 树 的 文 学书 写

言 远谪之苦 种 无 可 奈 何 之情 于 二十 八 字 中 见 之 a
在柳宗 元 手里

而 作为


, , 。 ,

殊方异物的 榕 树 ,
成为 感发其 情感 的 媒介 。 但 他 只 注 意到 榕 叶 ,
而 不 是 榕树 其 他


常见 的优点 诗 人在 柳 州 的第 个春 天 偶然 见到 风 雨 过 后 百花 凋 落 榕叶狼



。 , ,

秋 来 处处 割 愁 肠
“ ”

藉 的景象 这 种 只 有 秋 天才 有 的 现 象 如 何 不使 的 他三致


一 一

“ ”

意焉 ?
这 首 诗情 景 凄 伤 , 自 不可堪 , 极具柳 氏 体性 。 榕 叶满 庭 莺 乱 啼 一

句更

是传诵 不 衰 。 南 宋 林 希逸 看 到 友 人 春 谷 寄 来 的 《 榕 桥精 舍 》 二十 四 首诗时 , 曾戏


最 后 追溯 榕树文 学 书 写 的 渊 源时

为 怜 夹 道绿 阴 阴

称道 春谷 因 榕 费 苦吟 , ,


独有河 东柳 赏 音


北 客未 知 题 咏 少 南州 莫 向 字 书 寻 莺啼庭 叶 曾 留 句

又说 :
, 。 , 。

因 榕 费苦 吟 ,
足 以 说 明 宋代文 人 ,
尤 其 是 闽 粤本 土 文 人对 榕树 的 关 注 与 书 写 。 


“ ”
夕卜 ,
唐 宋时期 北客 的题咏 又 大 多 集 中 在 贬 谪文 人身 上 ,
毫无疑 问 ,
这个传 统


是 由 柳 宗 兀 奠定 的 

柳宗 元 《 柳 州 二 月 榕 叶落 尽 偶 题 》 诗 中 关 于 榕 树 的 书 写 在 后 世 不 乏 回 响 ,


条 接 受 和 诠 释 的 脉 络 也 体 现 了 榕 树 书 写 在 贬 谪视 野 中 的 变 化 。 下 面略作分 析 

苏轼 《 次韵 江 晦 叔 兼 呈 器 之 》 诗 曰 

横 空初 不跨鹏鳌 但觉 胡床 步 步 高 枕 昼 眠 春有 梦 扁 舟 夜渡 海 无 涛

, 。 , 

归 来又 见颠 茶 陆 ,
多 病 仍 逢 止酒 陶 。 笑说 南 荒底 处 所 , 只今榕 叶 下 庭 皋 。 ( 《 

宋诗 》 ,
第 1 4 册 ,
第 9 585 页 

器之 即刘安 世 ,
元符末 年 ,
宋徽 宗 大 赦天 下 ,
苏 轼 和刘 安 世都 获赦北 还 ,
两人相

遇 于虔 州 今江 西 赣 州 同 样 的经历 使 两人 见如 故 相 交甚欢 这 首 诗就是




( ) , , 。

“ ” “

作 于 两 人滞 留 虔 州 时 诗中的 止酒 陶

颠 茶陆 都 是指刘 安 世 笑说南


和 ,


正 传 达 两 人 共 同 获 赦后 喜 悦 的 心情 句 化用

荒底 处所 只 今 榕 叶 下 庭皋 这





榕 叶满 庭莺乱 啼 所 以 苏轼 此 诗 的 写 作 时 间 可 以 确 定 是 在 二 月
“ ”
相 P 宗元 , 。 另外


他 化 用 的 高 明 之 处还在 于 以 其 旷 达之情消 解 了 柳诗 中 的 愁 苦 虽 然作 者 己 经获 赦

 。

回 首 往事 都付笑谈中 胸 怀 何 等 超迈
“ ”

不再是谪官 ,
但 笑说 二 字提纲 挈 领 , ,



“ ”

同 样 是写榕 叶 声 音 ,
苏 轼是 急 雨 萧 萧作 晚 凉 ,
卧 闻榕 叶 响长 廊 ( 《 连 雨 江涨二

首 》 其二 迥 异于柳宗 元 苏轼对待贬谪 的态度 在 宋代是


不 喜 亦 不惧

) ,
可谓 , 。 

具 有 代表 性 ,
也 是 宋 代贬 谪 文 化 与 唐 代 的 差 别 。 又如 郑 刚 中 《 辛 未 中 春旦 极热 流


汗暮 而风雨 如 深秋 》 诗 云 

起 来流 汗对朝 曦 暮 雨 如 秋 意 转 迷 信 是 岭 南 秋 半 景 , 。 , 不须榕 叶乱 莺 啼 

( 《 全宋 诗》 ,
第 3 0 册 , 第 1 9 1 06 页 

其 注云 柳子 厚 有 春 半如 秋 意 转迷 榕 叶满 庭 莺乱 啼

之句

可见

及 

‘ ’ ‘

自 :
, 。

诗 人 也 是对 它 进 行 翻 新 。 岭南 一

日 之中 ,
四 季均 备 ,
正 不 须 榕 叶莺 啼 ,
郑诗充满

① 王安国 《 柳 宗 元 诗笺 释 》 ,
第 33 6 页 

67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宋人 的 理 性之光 所谓 以 筋 骨 思 理取 胜 面对 恶 劣 环 境 诗 人 能够 进 行 心
“ ”
了 ,
。 ,

理调 节 用 理性 战 胜 切 这 是唐 宋 之 别

, 。 

值得 提的 是 到 了 清代 胡宽 送郑 东 谷 之任广 东 》 诗 云

, , 《 

官 新拜 岭 南 行 多 少山 程 共 水程 驿路梅花残 雪尽 岐 亭 杨柳 晓 烟 轻

, 。 ,





文犀 大 贝来殊俗 , 独鹤 孤琴识 宦情 。 想到 羊城春正好 , 满庭 榕 叶 听流 莺 。

明 清 岭南地区 的 发 展 ,
不 但 己 经 不用 像 柳宗 元 那样 愁 思满纸 ,
而且 也不用像 宋人


那 样 用 理 性 筑造 心 理 防 御 机 制 。 羊 城春 好 , 榕 下 听莺 ,
何等惬意 。 作者 化 用 柳 宗


“ ”

元 的 诗句 ,
但情 感 完全 走 向 柳 宗 元 的 对立面 。 穷 苦之 言 易 好 ,
欢 愉 之 辞难 工 

其 艺 术 感 染 力 自 然 远 比 不 上柳 氏 但 如 果 放 在对 的接 受过程

榕叶 满庭莺 乱 啼

, 

来看 ,
胡 宽 此诗 自 有 其 诠 释价 值 一一

榕树 文 学 书 写 与 地 域 文 化 的 起伏 升 降 密 切 相


连 

榕树 入 诗始 于 柳 宗元

榕叶听莺

综上可 以 看 出 , ,
其开 创 的 意象 ,
自唐代


以来 , 随 着 文人心 态 的变 化 , 地 域文 化 的 发 展 ,
所 代 表 的 情 感 内 涵 也 不 断 衍变 

二 、 榕 下维 舟


远 在 先 秦 时代 就存 在 种 树 因人 彰 的现象 甘棠 》 云

诗经 召南 


? ? ?


。 《 .

芾甘 棠 , 勿剪勿 伐 ,
召 伯 所茇 。 蔽芾 甘 棠 , 勿 翦 勿败 , 召 伯 所憩 。 蔽芾 甘 棠 ,


翦勿败 召 伯 所说 朱熹在 诗集传 行 南 国 以 布 文 王之 政 或舍


” “
, 。 《 》 云 : 召伯循 , 

甘 棠 之下 其后人思其德 故爱其树 召 伯 南 行施 惠 有 仁政贤

而不忍 伤也 ?


。 , , 。 ,

德 ,
后 人为 表纪念 ,
就 对 他 曾 经 憩 息 过 的 棠梨 树 爱 护 有 加 。 树 木 不 经 人 为 破坏 

往往 可 以 几 经沧桑 ,
有极 强 的 绵 延性 。 人们 选 择 古 树 来 纪 念 贤 人 ,
正 是基 于 此种

考虑 。 这 个 有趣 的 文 化 现 象 ,
同 样 也 发 生 在榕 树 身 上 。
因 为榕树 同 样可 以 穷 年 累

王建诗 云
“ ”

世 ,
饱历 风霜 ,
檐 外 老榕知 几 岁 ,
亭 亭孤 立傲风霜 是也 。 那么 ,



于 榕树 的 这个文 化现 象 是 如 何产 生 的 呢 

明 代彭大 翼
“ ”
《 山 堂 肆考 》 山 谷维舟 条云 




《 南 轩文 集 》 :
昔黄 山谷南 迁 , 维舟 榕树下 , 后人 为 作榕溪阁 。

黄庭 坚 与 榕 树 极 有 渊 源 ,
他 曾 在泸州 宝 山 之址 ,
见 到 古榕 树 盘 结 如 龙 ,
有感而 为


” ?
其题 曰 木龙岩 山 谷维 舟 则 是 发 生 在 他南 贬 广 西 途径 桂林时 山谷于
“ “ ”
。 , 。 

崇 宁二年 幸灾谤国 这 使他 有机会 途经桂林


的罪名 被贬广西 宜州

( 1 1 03 ) 因 ,

( 次年五 月 到 达 ) ,
当 时 他 是 由 水 路 登 陆 桂 林城 的 ,
由 于 系 缆 溪边 榕 树 , 后 来就


这个 经典意 象 黄庭 坚 在 桂 林 停 留

首诗

成 就 了 榕 下 维 舟 了 几日 只留下

。 , 

① 清 沈季友 携 李 诗系 》 卷 O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 《 


[ ]

② 宋 朱熹集注 [ ]
《 诗集 传 》 ,
中华书 局 2 0 1

年版 ,
第 1 2 页 

③ [ 明 彭大翼
] 《 山 堂 肆考 》 卷二 三六 补遗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④ 清 张英 渊 鉴类函 》 卷 六木部 五 影印文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
《 四 , 《 

68


第 五章 榕 树 的 文 学书 写

并 没 有提到 这颗榕 树 但后人 为 了 纪念他 就 在 榕 树旁 边 建 了 座榕溪 阁 南宋




, , 。

刘 克庄 云 榕声 竹 影 溪风 迁 客 曾 来系 短篷 我与竹 君俱晚 出 两榕 犹及识






。 ,

涪翁 两榕识面 今人识 榕 正 是 后 人依 榕 建 阁 之 意 上引 南轩 文集 》 的 作

。 ,
, 。 《 

者就是南宋张栻 他有 题榕溪 阁 》 首 对 此事 有所记 载



《 , 

寒 溪澹 容 与 ,
老 木枝相 # 。 其谁合 二 美 ,
名 此景物 幽 。 太 史昔 南 骛 , 

焉 曾 少休 。 想 当 下榻初 , 清与耳 目 谋 。 品 题得要领 , 亦有翰墨 留 。 // 我 来访



遗址 ,
密 竹 鸣 钩辚 。 稍令 旧 观复 ,
还 与 佳 客游 。 树影散香篆 , 水光泛茶瓯 

市声不到耳 , 永 日 风飕 飕 。 所忻 薄 书 隙 , 有此足夷犹 。 // 平 生丘壑愿 , 如痼



不 可瘳 。 虽知 等喧寂 , 终觉 静理 优 。 更 思 濯沧浪 , 榕 根浮小 舟 。 ( 《 全 宋诗 



第 45 册 ,
第 2 78 88 页 

前 五 句 写 黄 庭 坚榕 下 维 舟 之 事 , 接 着 五 句 描 写 榕溪 阁 现在 之 景 , 最 后 三 句 抒发 作

者个人情感 。 太史 即 黄庭坚 ,
因 朝 廷 党 争 而 南 迁广 西 ,
泛 舟 榕溪 ,
系 缆榕根 ,



情其景 极 具清 幽 翰墨 指黄 庭坚 到 桂州 桂岭 环 城 如 雁 荡





。 《 》 , :


奈 此百 嶂千峰 何 张 栻 在 淳 熙 元年

平 地 苍 玉 忽 嵯峨 。 李成不在郭 熙 死 , 。 ( 1 1 74 

起知 静江府 ,
由 诗中 可见 ,
榕 溪 阁 经 过几 十 年 的变迁 , 也 只 剩 下 遗址而 已 。 张栻

使其稍 复旧 观 ,
公事之暇 ,
与 宾客 游 宴 其 中 , 集 中还有 《 和 正 父 游 榕溪 韵 》 , 



正是他 丘壑愿 由 于 张 栻 也 是 受 人排 挤 而 来 到 广 西 史载其 在朝未

的体现

。 ,


期岁 ,
而 召 对 至六七 ,
所言 大抵 皆修 身 务学 ,
畏天 恤 民 ,
抑 侥幸 ,
屏 谗谀 ,
于是

宰相 益惮之 ,
而 近 习 尤不悦 。 退而家 居 累 年 ,
孝 宗 念之 ,
诏除 旧职 , 知 静江府 

经 略 安抚 广 南 西 路  所 以 他 对 黄 山 谷 榕根 浮舟 所表 现 出 的 清 逸 非 常 向 往
” “ ”
, 

这 其 实就 是 同 是 天涯沦 落人 我体认 张 栻对 榕 溪 阁 的 题 咏 来了



的 引 

自 。 ,

许 多文人 的 步 韵唱 和 ,
如吴儆 《 次 韵 南 轩 先 生 榕 溪 阁 阁 山 谷 所名 也 》 杨 万 里 、 《 

酉 初 春和 张 钦夫榕溪 阁 五言 》 ,
等等 ; 这 使 榕 溪 阁 的 地位 和 名 气 大 大 提 升 。 吴儆


诗曰 

绍圣用 事 臣 , 党与 纷相穋 。 当 代几忠 良 ,


朝咸黜 幽 。 太 史坐 直 笔 ,


黜名 愈休 。 消长关否泰 ,
天 意 匪 人谋 。 累 臣谁 司 城 , 独为 景物 留 。 当 时西 复

南 , 万 里 不 停耕 。 // 谁知 百年定 ,
欲起九京 游 。 积莽新 陈迹 , 寒泉荐冰瓯 

想 当千骑临 , 水木 寒 萧 飕 。 我 公今伊 傅 , 兹 焉少 夷犹 。 炎方凋瘵余 , 公来今




已瘳 。 // 榕溪两 甘棠 , 千载谁劣 优 。 太史后 凋松 ,
公如 巨 川 舟 。 ( 《 全 宋诗》 第

3 8 册 ,
第 24 06 丨
页 

亦 以 义起


史 载 张栻 斥异 端 ,
毁淫祠 ,
而 崇 社 稷 山 川 古 先 圣 贤 之祀 , 旧 典所遗 ,

?
他 重 修 榕溪 阁 的 本 意 并 非 只 是 想 建 造 个 可供 游玩 的 场所 简 单 地满 足

也 

, ,

① [
元 脱 脱等 撰

《 宋 史》 卷 四 二 九 ,
中 华书 局 1
98 5 年版 , 第 1 2 773 页 

② [ 元 脱 脱等 撰

《 宋史 》 卷 四 二 九 ,
第 1 2 775 页 

69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书 写

他 更 想 在 同 样 遭 受 党 争 之 累 的 先 贤 黄庭 坚 身 上 找 到 某 种
“ ”

其 平生丘壑愿 而己 ,


精神 慰藉 这 隐 晦 的 用 意 在吴儆诗 中 充 分展示 出 来 两宋 党 争 背 景 下 黄庭坚


。 。 ,

与张栻在 桂 林榕溪 阁 这 个 具 体 空 间 上 遥相 呼 应 。 千载之后 ,


后人 登临 此 阁 ,
孰优


孰劣 ,
自 必 如 吴 儆所 说 山 谷 如不 凋 松 ,
南轩为 巨川 舟矣 。 曾丰 《 至 榕 溪 阁 览 黄 》

造物 生贤 意 正 是榕溪



精庐 千古迹 的 感叹

曾有 ,
乐石 两公 题 。 , 宁 图 到广 西 ,

阁 作 为沟 通 被 贬 直 臣 的 纽 带 所 具有 的 文 化 意 义 

三 、 榕 阴 默坐


南 宋胡 梦 昱 《 榕阴 图 》 诗 曰 

古 人遗直 今人是 ,
肯效 乡 原 事 踽凉 。 不把 危 言陈 北 阙 ,
因何着脚 到 南 荒 

排 奸 斥 佞 风 霜 手 耐 冷 禁 寒 铁石 肠 ,
。 臝得榕 阴 浓 密 处 , 忘 言默坐 对炉香 。 ( 《 

宋诗》 第 5 7 册 ,
第 3 5 9 73 页 

据 胡 大用 《 题榕阴 图 》 序云 :
伯 父竹林 先生 , 因 济 邸 狱 贬 象郡 。 其在贬所 ,


坐榕 阴 对 炉 薰 赋 咏 自 适 ,
大 端 弟 笔 以成 图 久 矣 。 今上 嘉 其忠 烈 ,
赐谥 刚 简 。 岂胜


存殁之 光 ,
亟 欲镆 此 图 以 贻 无 穷 ,
顾力 有所未 逮 。 可知 《 榕阴图 》 为 胡 大端所


画 ,
他 曾 在 贬所亲 见 胡 梦 昱 坐 在 榕 阴 之 下 啸 咏 自 若 ,
但 由 于 绘 画 不 能把 坐 与 咏 更


好 地结 合在 起 所 以 该 图 所描 绘 的 景 象 主 要 是 其在 榕阴 之 下 默坐忘 言 如果


, ,

说泽畔行吟 , 必 然 是颜色 樵悴 ,
形容枯槁 的 话 ,
那 么 焚香清坐 ,
得 意忘 言 ,
则是


种 处变不 惊 、 泰 然 自 若 的 境界 :
这 正 是 胡 梦 昱 在 贬所 中 所 努 力 达 到 的 

嘉定十 七年 ( 1 2 24 ) ,
宋 宁 宗病 死 ,
史 弥 远 矫诏 拥 立 理 宗 ,
废除 原 本 的皇位


继 承人赵竑 济王 宝庆 元 年 湖 州 之变 湖州 渔 民潘 壬等
“ ”
一 一

。 ( 1 22 5 ) ,

 一




人拥立济 王 史 弥 远 趁 机 派 人 毒 死他 济王 之死 便成 为 理 宗 朝 政 治 斗 争 的 焦



, 。


点 ,
如 幽 灵 挥 之不 去 。 济 王 不得 其 死 , 识 者 群 起 而 论之 ,
而弥远反用 李 知孝 



梁成大 等 以为 鹰 犬 于是 时 之君 子贬窜 斥逐 不 遗余 力 云 时 之君子



, ,

大 多 是 当 时 的 理学 家 集 团 ,
胡梦 昱 就 身预 其 中 。 胡 梦昱 ( 1 1 85

1 226 ) ,
字季昭 

号 竹林 愚 隐 据 齐 东野语》

巴 陵本 末 条载 大 理 评 事 庐 陵 胡 梦 昱季 晦
” “
。 《 :




诏上书 , 引 晋申生为厉 , 汉戾太子 ,
及 秦王 廷 美 之事 ,
凡万余 言 ,
讦直 无忌 ,



窜 象州 杜丰 皆 有诗 送 之 竟 殁 于贬 所 方大 琼 评他所上


翁定 、 、 胡炎 , 。
… …

@


奏疏 曰 读之使


胡梦昱 疏 尤为恻 怛 贯 穿 百 代之兴 亡 指 陈 天人 之 感应


: , , ,


?
人流 涕 。 胡 梦 昱 写作 《 榕 阴 图 》 的背 景大致如 此 ,
如 诗 中 所讲他 对 自 己 的 忠 直


无怨 无悔 ,
而 且对 古 人 的 遗 直 和 进 取 非 常 认 同 ,
并不肯 像乡 愿 一

般 圆 融处世 ,


① 《 全 宋诗 》 第 62 册 ,
第 3 92 7 5 页 

② [
元 脱 脱等 撰
] 《 宋史》 卷 四

四 ,
中 华 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1 24 1 8 页 

齐东 野语
“ ”

③ 宋 周密 卷 四 巴 陵本 末 条 中 华书 局 年版 第 页

[ ] 《 》 , 1 9 83 , 2 53 

“ ”

④ 宋 周密 齐东 野语 》 卷 巴 陵本 末 条 第 页

[ ] 《 四 ,
2 55 

70


第五章 榕树 的文 学书 写


不愿像狷 者那 样有所不 为 战 斗到底 顽 强抵 抗 的 他 当 时 只 求 死 贬谪对他


。 , ,

赢 得榕 阴 浓 密 处
“ “

来说还 不 算最 差的 结 果 ,
所 以说 。 作 者在 榕 树 之 下 ,
忘言 默


坐对 炉香 种 明 理 见道 的 精神超 越 是 极 具 庄禅意 味 的

更体现 出
“ ”
坐忘 


, 。 。

中 国 哲 学 所 追求 的 人 生 最 高 境 界 是审 美 的 而 非 宗 教 的 慷慨


泽厚曾云
… …


, 。

成仁 易 ,
从 容就义 难 如 果 说 前 者是怀 有某 种 激情 的 宗 教式 殉难 固 然也极 不 易
。 ,




那 么 后 者那 样 审 美 式 的 视死 如 归 按 中 国 标准 就是 更 高 层境界 了 李氏这


, , 。

段 话 可 以 完 美 地诠 释 胡 梦 昱 上 言 直 谏 和 榕 阴 默 坐 这 两 件 事 情 及 其 所 代 表 的 境 界 

另外 , 榕 下 默坐 与 释 迦 摩 尼 选 择 在 菩 提树 下 悟 道 有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 而且 ,
榕 树本


来就是菩提树 的 近亲 。 胡 梦 昱 的 选择 也许有 此微意 ,
但 不 必 求 之 过深 。 总之 ,




审 美式 的视死 如 归

树 与 晚 年 被 贬 的 他 有极 密 切 的 关 系 ,
榕 下 默 坐是

种 ,


片 榕 阴 使他获 得 了 份 见 性 成人 的 从 容



这幅 《 榕阴 图 》 一

直 保存在 胡梦 昱 的 子 孙 中 ,
据 胡震 雷 《 追 和 叔 祖 自 述 韵 》
序载 榕阴图》 胡 大用 常欲镆石 因 循 至今

伯 祖刚 简 公 先 君 肯 堂翁



《 ,
( ) , 。

曰 ,
震 雷 从 家 弟震 载观 ,
则名 公 巨笔 ,
联 编 盈轴 ,
益知 我公 大节 ,
起敬慕 于 易 世

之未 歇者如 此 。 虽名 光 史册 ,
而 图不 多 见 ,
不得 无 余 恨 ,
乃追 和 自 述 ,
并名 笔勒


之石 。 是知 此 图 有 刻石 流 传 ,
惜今不见 

四 、 结语


明 代 文 人高 启 曾 云 古 南 荒窜 逐 过 佞 臣 元少直臣 多 在贬谪 的 历史语



: 自 , 。 

境下 , 直 臣 总是 占 据 多数 。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滥觞 于 柳 宗 元 ,
他与 苏轼 、 郑刚中 等


人 关 于 榕 叶 莺 啼 的 观照 显 示 出 唐 宋 文 化 的 区 别 ; 而 到 了 清代 胡 宽 笔 下 ,
这个 图 景

更 变 成 了 欣 悦可 喜 ,
贬谪 的 意 味不复 存在 。 三 类 书 写 所传 达 的 情 感 内 涵不但 体现

了 文 人心 态 的 变 化 ,
而 且也意 味着 岭 南 地区 在 不断 发展 : 随着 时代 的 推移 ,
它己

经 不 再被 人 视 为 畏 途 。 另外 , 在 两 宋 的 党 争背 景 下 ,
榕溪 阁 的 兴 衰 与 黄庭 坚 、 

栻等人 的 名 字联系 在 榕下 维舟 的经典 意 象 依靠植物景 观 被建构起来


“ ”


, 

贬 谪 文 人 不 断 在 这 个 空 间 里找 到 与 前 贤 的 共 鸣 。 最后 , 胡 大 端所 画 的 《 榕阴 图 

给 我 们 展 示 了 胡 梦 昱 在 雷 州 贬 所榕 下 默 坐 的 气 象 。 通 过 对 其 生 平 和 题 诗 的 解读 


行为 是富 含生命精 神 和美 学意 味 的 。 总之 , 在 贬谪视野 下 的 三 个经典 意 象是




① 王 夫之 宋论 卷 四 济王竑之 死 真 魏二 公 力 讼 其 冤 责 史 弥远之妄杀 匡理宗


《 》 : , 、 , ,

以全恩 ,
以 正 彝伦 ,
以 扶风 化 ,
韪哉 其言 之 也 !
弗 得 而訾 之 矣 。 虽然 ,
言之善者 ,
善 以 其时


也 ,
二 公之言 此 也 , 不 已 晚 乎 ? 王 夫 之 虽 然 批评 真 德 秀 、 魏 了 翁 等 人 言 之晚 也 ,
不 能 见微


知著 ,
但对 他 们 的 气 节 是 持 钦 佩 态 度 的 。
理宗 朝 ,
理 学 家 所 争 的 济王 名 分 问 题 ,
在 后 代看 来


这 是缺 乏

似 乎 是揪 着 不 放 的 小 题 大 做 并 因 此 来 否 定 当 时 理 学 家所 作 所 为 了 解之同


一 一

情 。 笔者以为 ,
这 些细 枝末 节 的 问 题 正 是理 学家 信仰 的根基 ,
为信 仰献 身 , 正 是宋 人 气 节


的体现 。 胡 梦昱 的 价 值正 在 于 此 

② 李泽厚 《 中 国 古代 思 想 史 论 》 , 生活 ?
读书 ?

新 知 三联 书 店 20 0 9 年版 , 第 22 6 页 

7 


第五章 榕树 的文 学 书写

榕 树文 学 文 化 史 的 重 要 构 成 部 分 ,
他们 所观 照 和 开发 的 榕 树 ,
更 具 有 历 史 价值 和

文 化意义 

第 三节
“ ”
吾以为楷 :
榕树 书 写 与 儒 道 精 神

、 引言 :
榕 树 的 效用 与 士 人 的 选 择


关 于 榕树 ,
现存 文献 中 最早 的 记载 可 以追 溯 到 三 国 吴震 的 《 南州 异物 志》 

榕木 缘 榑他树 如 外 方 扶芳 藤 形 不 能 自 立根 本 缘 绕他木


初生少时 , ,
, , ,



作 连结 如罗 网 相络 然彼理 连合


, , ,
郁 茂 扶疏 ,
高 六七 丈 。 但 必须强调 的 是 

由 于吴 震 所 描 述 的 榕 木 , 初 生时 无法 自 立 是 附生在 别 的树 上
, , 并有 攀援 、 缠绕 

绞 杀的 现象 ,
所 以 缪 启 愉 认 为 这 种 榕 木 是 榕属 无 花果 亚 属 ( S ub g e n .
 H c us ) 的某


些种 并 非 我们 通常 所说 的 榕 树 H c u s m 这 点 也 常为 榕树文化研


, ( i c ro c ar p a ) ,

宄者所 忽 视 。 实际上 , 闽粤地 区 常见 的榕树是大乔木 , 冠幅广展 ,


荫庇 范 围 大 

枝干生 有气 根 , 多 而 下垂 ,
着 地 复 生成 支 柱 根 ,
其 果 实 成 熟 时 呈 黄或 微 红 色 , 

甜 ,
鱼鸟 喜 食 。 树皮纤维可制 鱼网 和 人造棉 ; 气根 、 树 皮 和 叶 芽作 清 热 解 表 药 

树 皮可提栲 胶等等实 用 价值 。 唐宋 以 降 ,
文 献 对榕 树 的 著 录 始 多 , 但有关实用 价


值 的 认 识 大 多 不 够 全面 。 这 固 然 是 古 代科 学 知 识 的 限制 ,
但 仔细 寻绎历 史和文 学

文献 ,
却 发 现事 实 远 非如 此 简 单 

明 末清初 的 屈 大 均 离 之 木也

( 1 63 0

1 69 6 ) 曾 云 :
榕 , ,
外 臃肿 而 中 虚 

离之 大 腹 也 。
其 中 常产 香 木 ,
炎 精 所结 , 往 往 有 伽俑 焉 。 粵人 以 其香可来鹤 子 

可 肥鱼 ,
多 植于 水 际 。 又 以 其 细 枝 曝 干 为 火枝 ,
虽风 雨不 灭 。 故 今州 县有 榕须之


征 其脂乳 可 以 贴 金接物 与漆 相似 亦 未尽 为 不 材 也 屈 氏 对榕树 的 认识和

?
。 , ,
。 

总结 比前人 范 成大 周 去非等 前进 了 大步 这 也 体 现 出 当 时 的 认 识水 平

( 、 ) ,


袁 翼 以 此认 识为 基 础 ,
敷 衍而 成 《 榕说 》 ,
以 主 客对 话 的 形 式 进 行 。 袁 氏 作 为岭


外 人士 对 榕的 理 解 只 停 留在 李 纲 的水平 即 散木和 榕 阴 的

材 与 不 材 之间



一 一

传 统 认 识 但 作 为 岭 南 人 的 厮 役 则 给 作 者 重 新 详述 了 榕 树 更 为 丰 富 的 价 值 他 说
, ,


叶 细 枝软 垂梢 入 土 枝复 萌 枝 抱其故垠 胶粘 为 枝之穋者 


, ,
, , , ,

萦他本 , 合成 连理 ,
悬如车盖 , 故上 可 以 为 巢 , 下可 以 为 门 。 闲 寻丈 而 植 二

三 株焉 ,
或 四 五 株焉 ,
离 披下垂 , 束缚 其 枝 以编 篱 落 , 功 省 于 墙垣 , 而风 雨

① [ 后 魏 贾 思勰 撰 ]

缪 启 愉 校释 《 齐 民 要术 校 释 ( 第二版 ) 》 ,
中 国 农业 出 版 社 1 99 8 年版 

第 853 页 

② 清 屈 大均[ ]
《 广 东 新 语 》 卷 二五木 语 , 中 华书局 丨 98 5 年版 ,
第 6 1 7 页 

72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不 能拔 , 贫 贱 者之所用 也 。 曲房 缭室 ,
高轩广 厦 , 累石为 台 ,
引 泉为池 ,


榕其 间 ,
以垂 条布荫 ,
炎 日 当 空 ,
而 清风徐来 ,
若 忘溽 暑 ,
富 贵 者之 所用 也 

须细而韧长 , 逾数尺可 为 筐 笤 ,
兼及 蚕薄 , 深 山 幽谷 ,
不足 于 竹木之器 者之

所用 也 。 制须为药 ,
固 齿 牙而 拔疔痒 ,
病 者之 所用 也 。 脂乳若漆 ,
贴金黏翠 

助 鬟 饰髹 ,
器 皿 者之 所 用 也 。 子落溪中 ,
鱼食 而 肥 , 且 多 鲲鲕 ,
畜 鱼者 以 为

用也 。 细枝曝干 , 涂 以膏油 , 爇之 为炬 ,
风雨不 灭 ,
夜行 者 之 所 用 也 。 癭瘤

如斗 , 雨渍成穴 ,
蜂蜜其 中 ,
蜜与脂融 ,
千年之久 ,
结成伽俑 ,
是 以臭腐为

用 而 神奇 独绝也
15

, 。

上可 以看 出 榕树 既 上可以为巢 又 能 结 出 奇 特名 贵的 迦 南 香
“ ”
由 ,
下可 以 为 门 , 

贫 贱者 、 富贵者 、 不 足 于 竹木 之 器者 、 病者 、 器皿 者 ■ 、 蓄 鱼者 、 夜行者都 能从 中

获取 定 的 价值 同样以 榕说 为名 的 文章 元代 朱 思 本 的认


2 73

。 《 》 ,
( 1 1 3 33 )

识 水平 就远远低 于 袁 翼 ,
这 其 中 当 然 可 以 推 断 为社 会 认 识 水 平 的 提 高 。 但有趣的

是 ,
榕 树 文 学 书 写 史 中 并 没 有 很 好地 反 映 出 这 种 科 学 的 认 识 水 准 ,
榕树书 写 者似


乎有意遗 貌取神 ,
只 取 传 统 最直 观 的 印 象 。 袁翼 的 《 榕 说 》 虽然 有 更 加 全 面 的 认


识 但卒 章 之 旨 仍 是 的 道家 思 想 并 把 廝 役 的 这番 话 称 为

类于有

无用 之用 



道 者 之 托物 以 讽 也 人们对榕 树的 认识 虽然不 断 提高 但 观 照 方 式仍



。 换 言之 , ,

“ ”
是 无用 之用 这 传 统 的 形 成 源 于 榕树 与 儒 道 精 神 的 结 合 儒 道 化 的 结 果使


。 ,

它 成 为 了 后 代 士 人价 值 取 向 和 审 美 理 想 的 象 征 符 号 。 那么 ,
我们 不禁 要 问 这 种 书

写 传 统 是 如 何 形成 和 延 续 的 

“ ”
二 、 材 与 不材 :
榕树 儒 道 化 的 生 成


在 榕 树 的 文 学 书 写 史 上 真 正 对榕 树 的 效 用 及 其 所 蕴 含 的 思 想 价 值 进 行 抉发

 ,

是宋代李 纲 ( 1 08 3

1 1 40 ) 的 《 榕木赋 》 。 此前 有 关 榕树 的 文 学创 作 ,
虽 然有柳


宗元 、 苏 轼等 大 作 家 的 参 与 ,
但 由 于 抒 情诗 的 局 限 , 榕树大 多 只 是 作者 起兴 的 媒

介 ,
因 此 对 榕 树 的 观 照 远 远 不够 全 面 ,
如柳宗元 《 柳 州 二 月 榕 叶 落 尽 偶 题 》 虽第


次把它 纳 进 文学 视野 却 只 是 注意 到 榕叶 李纲 则 重新选择 种 表现 力 更强 的




文体 赋 来 对 榕 树 进 行 全面 的 铺 陈 描 写 诗缘情而绮靡 赋 体物而浏亮
一 一
“ ”

。 , 

由 于赋体 的 内 在 体制 要求 ,
李纲 的 《 榕木 赋 》 也 与 此 前 的 榕 树 书 写 大 异 其趣 

闽广 之 间 多 榕木 ,
其材大而无用 。 然 枝叶扶疏 ,
芘 荫数 亩 , 清 阴 人 实赖


之 , 故得不 为 斧斤之所翦 伐 。 盖所谓无用 之用 也 。 感 而 为 之赋其 辞 曰 

南有 巨木 , 其名 曰 榕 . 。 下蟠据于厚地 , 上 荡摩 于 高 弯 。 雨露 之 所霧润 

雷霆之所震耸 , 日 月 之 所照 烛 , 乾 坤 之 所 含容 , 与 众木 均 

夫何赋形 稟气之独不 同 也 

① [ 清 袁翼] 《 邃 怀 堂 全集 》 文 集 卷 二 , 清 光 绪十 四 年袁 镇 嵩 刻本 

73


第 五章 榕 树的 文 学书 写

尔 其擢干敷条 , 轮囷离奇 , 结 根植 本 , 拳 曲 臃肿 。 口 鼻 百 围之 窍 穴 , 

蛇千 尺 而飞 动 。 仰视俯察 ,
何 规矩 绳 墨 之 不 中 也 !
高 明 之丽 ,
非 栋梁之 资 

斲 削之 工 ,
非 俎豆之奉 。 以 为 舟 楫 则 速沈 ,
以为 棺椁则 速 腐 ,
以 为 □ 户 则液 

以 为 楹 柱则 蠹 。 薪之 弗 焰 , 无爨 鼎 之功 ?

, 燎之 弗 明 , 无爝火之用 。 盖枵然 之

散木 , 徒万牛之嗟 重 。 宜 匠石之 不顾 , 同 栎社而 见梦 



然 而修枝翼布 , 密 叶云 浓 。 芘 结 驷之 千 乘 , 象青盖 之童童 。 夏 日 方永 



畏景驰 空 垂 方之 美 荫 来 万里 之清风 靓如 帷幄 肃如房 栊 为 行人 之




, , 。 ,

所依 归 , 咸休影 乎其 中 。 故能 不 夭斧斤 , 掊 击是 免 。 虽 不材而 无用 ,


乃用 大

而效显 。 异文木之必折 , 类 甘棠 之 弗 翦 。 立乎无何有之 乡 ,


配灵椿而独远 

不然则雁 以不鸣而 烹 , 漆以有用 而割 , 犀象 以齿角 而 毙 , 樗栎 以 恶 木 而 伐 






处 夫材 与不材之 间 , 殆 未 易 议 其优 劣 也 。

在李纲 之 前 榕 阴 庇 人 早 己 得 到 文人 的 关 注 如 北 宋程师孟 榕 阴 落 处 宜千





客 卧龙山 程 氏 出 任 福 州 郡 守 时 曾 命 本 地 人 多 植 榕树 正 是 注 意 到 榕树 这

( 《 》 ) , , 


个 显而 易 见 的 优 点 。 他 离 开 时有 诗 曰 : 三楼 相 望 枕城隅 , 临去 重栽木万株 。 


” “ ”

问 国 人 行往 处 ,
不 知还 忆使君 无 。 ( 《 植墉 》 )
国 人行住 处 正是指榕 阴 。 另如

郭祥 正 老榕交 阴 不透 客 袂生 寒 冰 雪洗 石屏 台 致 酒呈蒋 帅 待制 


“ ” “
日 , ( 《 》 ) 、

阴缺处 见西 山 步 遍墙 阴 落 照 间 城 东 延福 禅 院 避 暑 五 首 深沈 榕



其 一

, ( 《 ( ) 》 ) 、

叶遮 烦 浩 荡 风 头 驾 晚潮 城东延 福 禅院 避暑 五 首 其五 等等 都 是 关 于



日 , ( 《 ( ) 》 )

榕 阴 精彩 的描 写 。 李 纲 同 样 也 注 意 到 榕 树 这个 优 点 ,
而 且 在行 文 的 处理 上 首 先 突


材 大 而无 用 的缺 点 他在赋序 中 明 确表 明 榕木赋 所要 阐发 的 中 心 思



出 了 。 《 》

想 是 榕 树 的 无用 之 用 整篇赋 正 是 围 绕 这 点 进行铺张 必 须强 调 的 是 他是现




。 。 ,

存 文献 首 个 对 榕树 特征 进 行 文 学 书 写 的 人 在 题为 西 晋 嵇含

无用 之用

。 ( 263

南 方 草木 状》 榕树 条云 树干拳 曲 是 不可 以 为器也 其本 棱


“ ” “

3 06 ) 的 《 : , 。

理而深 , 是不 可 以 为 材也 。 烧之无焰 , 是不 可 以 为 薪 也 。 以其 不材 , 故 能 久而 无


伤 其荫十 亩 故人 以 为息 焉 @
南 方草 木状 》 已 被学 者 多方 质 疑

。 , 。 但现存 的 《 

缪 启 愉 认 为 它 是 由 后 人 根 据 类 书 和 其 他 文 献编 造 ,
其 时 间 当 在南 宋@ ,
笔 者是 同

意这种 看 法 的 。 在此 之前 ,
文 献上 关 于 榕 树 的 著 录 ,
如唐代刘恂 《 岭表 录异》 

都 没有关 于 榕树 而 且 从 唐 代 到 北宋 榕树 这 个特征 也 没有

无 用 之用 的审视 


。 ,

“ ”

如实反 映 在文学书 写 上 ,
所 以 有 理 由 相 信对于 榕树 无 用 之用 的 关注是在 南宋 

与 今本 南 方 草 木 状 》 的 记载 时 间 刚 好 较 为 致 至 于 南宋 之时 是 不 是李 纲 的 榕


《 。 .

树 书 写 影响 了 今本 《 南方草木状 》 的记载 ,
笔 者不 敢 断 定 ,
但 可 以 肯 定 的 是李 纲

① 曾枣庄 、 刘琳 主 编 《 全宋 文 》 第 1 69 册 , 上海 辞书 出 版 社 20 06 年版 ,
第 26 页 

② 《 南越 五 主 传 及 其 他 七 种 》 , 广东人 民 出 版社 1
982 年版 ,
第 62

63 页 

③ 参见 缪 启 愉 《 〈 南 方草 木 状 〉
的诸 伪迹 》 , 《 中国农史》 1
98 4 年第 3 期 

74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学 书写

此赋在 当 时 的 影响 要远 远超过今 本 《 南 方草木状 》 的记载 , 比 如 薛 季宣 的 《 大榕




赋 》 就是 对 李 纲 的 摹 仿 ,
无 论 是 构思 还 是遣词 ,
都可 以 很 明 显 地看 出 来 。 所以 

笔者 认 为 李 纲 《 榕木 赋 》 是榕 树书 写 与 儒 道精 神相 结 合 的 先 声 ,
也奠定 了 榕 树文


学 书 写 的 基 本 模式 

无用 而 能 全身 远 害 是 鲜 明 的道 家 思想 ,
《 庄子 ?
逍遥游 》 :
惠 子谓庄子 曰 

吾 有大树 人谓 之 樗 其大本拥 肿 而不 中 绳 墨 其小 枝 卷 曲 而不 中 规矩 立之


, 。 , ,





匠者不 顾 庄子 人 间世 》 中 有三 组树木的 寓 言 第 则 举栎树云



, 。 《 : 

散 木也 。 以 为舟 则沉 ,
以 为 棺椁则 腐 ,
以 为 器则 速毁 ,
以 为 门 户 则 液橘 ,
以为



柱则蠢 是 不 材之 木 也 无所可用 故 能 若是 之 寿 第二 则举 商丘之木 云
” “
。 , ,
。 :



而视其 细枝 ,
则 拳 曲 而 不 可 以 为 栋梁 ; 俯而见 其大根 , 则 轴 解 而 不 可 以 为棺 椁 

” ¥

咕 其叶 ,
则 口烂而为伤 ; 嗅之 ,
则使 人狂酲 ,
三 日 而不 已 。 正 因 是 不 材之 木 

以 至 于 此其 大 也

以 此 不材

才能 嗟乎神 人 第三则 则 举 楸柏 桑 三种有





。 , 。

“ ”

材之 木 未 终其 天年 而 中 道之夭于斧 斤 ¥
作 为 反证 庄 子 》 所举 樗 栎 


; '


。 《 、 、

丘之木的 特征 都与 榕树非常相 似 。 李 纲正 是从 《 庄子 》 这 几 则 寓 言 中 得到启 发 



其 词 汇的 运用 也 多有雷 同 ,
所 以 可以 说 《 榕木赋 》 深受道家 思 想 的 影响 。 明代王


” ?
世懋称榕 树 其 自 处 暗 与 道合 者 美 国 学 者薛爱华 榕木赋》 道

。 曾 评李纲 《 


《 庄 子 》 中 并没 有 提 到 榕 树 , 但 它 与 里 面 的 不 材 之木 有 很 大 的 共 同 点 , 这使它


成 为 体现道 家思想 的绝佳对 象 因此 他称 此赋就是 



篇押 韵 的 道家 寓 言
” 一 ”
。 ,

篇 》 几则 寓 言 的 结 构 有所不 同 的 是 李纲 虽 然描写榕 树

与 上举 庄子 内 



《 ,

匠 石 之不 顾 同栎 社而 见 梦 但 并不 仅仅 停 留 于 此 而 是转 进 突 出榕树




, , , ,

为 行人之所依 归 咸休 影乎其 中 的 特征
“ ” “
这种 用 大而效显 的 优 点 才 是它

, ,


少掊 击 之 害 和 斧 斤 之 伤 的 真 正 原 因 所 谓 无 用 之用 的 不 仅 仅 体 现在


“ ”
。 因此 , 用

榕树能 够 若是 之寿 还 在于其 能 够为 他 人 服
“ “
终其天年 我价 值 的 释 放
” ”
、 ,
自 ,


务 。 李 纲 这 个结 构 的 处理 及其 观点 显 然也是受 到 《 庄 子 》 的 影响 , 《 外篇 ?
山 木 》

记 庄 子 与 弟 子 的 对话 山 中 之 木 以 不 材得终 其天年 



弟 子 问 于 庄子 曰 昨

: : 日 ,




主 人 之雁 以 不 材死 先 生将何处 庄子 笑 曰 周 将处乎 材与 不 材之 间


’ ‘ ’

, ,
? : 。

在这里 材 与不材 之间 显然比 味 点 恰恰不 是



不材




“ ”

更加 高明 这

, ,

子 ?
内 篇 》 中 几则 寓言 强 调 的重 点 。 李纲吸取 《 庄子 ?
外篇 》 的观点 ,
通过 文 章

① [ 清 郭 庆藩
] 《 庄 子集 释 》 ,
中 华书局 20 1 3 年版 ,
第 4 1 页 

② [
清 郭 庆藩

《 庄 子集 释 》 ,
中 华 书局 20 1
3 年版 ,
第 1
58 页 

③ [
清 郭 庆藩

《 庄 子 集释 》 ,
中 华 书局 20 1
3 年版 ,
第 1
62 页 

④ [ 清 郭 庆藩
] 《 庄 子集 释 》 ,
中 华 书局 20 1 3 年版 ,
第 1 63 页 

⑤ [
明 王 世懋

《 闽 部疏 》 ,
明 万历 纪录 汇编 本 



E d w ar d  H K an g A Rh a p s o d y  o n t h e B a n y an Tr ee 6


S c h a fe r ,
.  i
:    .

, 
no . 2
(

95 3 ) : 3 45 

⑦ [ 清 郭 庆藩
] 《 庄 子集 释 》 ,
中 华 书局 20 1 3 年版 ,
第 5 92 页 

75


第 五章 榕 树 的 文学 书 写

结 构 的 安 排突 出 榕 树之 材 使它 处于 材 与 不材 之 间 虽 然 从 文 本渊 源 来 看
“ ” “ ”
, 。 

李 纲 的 书 写 基本是得益 于 庄 子》 书 也 就是体现道家 思 想 的 但对 于 榕 树 之


《 , ,

材 的 强调 显 然 为 榕树 与 儒 家 思想 的 结 合开 了 方 便法 门 。 稍 后 的 薛 季宣 ( 1 1 3 4


对榕 树之材又有进 步 的 铺 陈 发挥 在其 大榕赋 若夫景升之



中云 

1 1 73 ) ,
《 》 :

服箱孔钝 以 不 才 而 烹 者 何哉 ? 

牛 ,
主人之 雁 ,
不 善其鸣 , ,
同 样是 不 才 ,
何以

榕 树 能够 生 存 下 来 而 景 升 牛 和 不 鸣 雁 就惨 遭 横 祸 ,

其 原 因 就 在 它 们 不 但 没有 给


人 类 带来 直 接 利 益 而 且还需 要人类 的饲 养 榕 树 则 不然

, 。 。 它 承 天之 施 , 得生

于地 ,
不假乎人 ,
不离 乎类 。 不 以 直节为 高 , 不 以 孤生 为 异 ,
凌寒而 不 改 其操 

连 理而不 称其瑞 。 无庸 而庸无 尚 焉 ,


为 其 全 虚 愚 之 义 也? 。 至于 交柯旁 薄 ,
分根


合枝 , 异生同命 ,
萦 缭相 维 ,
倚天成盖 , 蔽野成帷 。 迷云 而零 雨 不 下 ,
畏 日 而炎

天改色 邑 人之依 行人之得 不才 而 才无似焉 斯其 为大 通之 德也 正是榕



。 ,
, , 。 

“ ” “ ” “

树有 全虚 愚 之义 、 为 大通 之德 ,
德义兼备 ,
所 以 能够 守 不才 之位 ,
处无


庸 之地 ,
为 物 而 物 莫之 陵 ,
比 人 而 人适 当 其 意 , 其事也 无施 ,
其 生 乃克 遂 。 是生

乎 通 邑 大 都 之 间 尚 亦 躐千 龄 而 几 万 岁 也 薛 季 宣 虽然 是 摹 仿 李 纲 的 《 榕 木 赋 》





, 。

但 他对榕树 的思 想 内 涵 有 明 显 的扩展 。 李 纲 还 只 着 重 于 榕树 与 道 家 的 关 系 , 薛季


宣 则 把榕树 之材用 与德 义联系 起来 ,
认 为它 是 德 义兼 备 ,
这就用 儒 家 思 想 丰 富 了

榕树 所代 表 的 思 想 内 涵 由此 榕 树 的 儒 道 化 也 就 正 式 形成

不材 附丽 道 家



。 , ,

材 则牵合儒 家思 想

思想 两者之 间相互交 融

, , 

榕 树 与 儒 道 思 想 相 结 合 在 后 世 演 化 为 文 学 书 写 的 基 本 模 式 其 中 用 榕 树来 表

 ,

现道 家 思 想 更 是 如 条件反射 的 常 识 般 较早 的有 南 宋 刘 克 庄 门 前榕树 》 


, 《 ,

诗云 

木寿尤推栎与 樗 ,
观榕 可信 漆 园 书 。 绝无翡 翠 来巢此 ,
曾 有蚍蜉欲撼渠 

五 凤修成安用 汝 , 万 牛 力 挽竟 何 如 。 山 头旦旦寻斤斧 ,
拥 肿 全 生 计 未疏 。 ( 《 

宋诗 》 第 58 册 第 ,
3 6 4 44 页 


漆园 书
” “ ”

就是 《 庄子》 。 所谓 观 榕 可信 漆 园 书 ,
从上 文 可知 ,
这种 观照 方 式


在 南 宋之 前 尚 未 出 现 , 到 了 李 纲的 《 榕 木赋 》 才 被 推 上 前 台 ,
成为后 来文人进行

榕树书 与 的前 意 识 

综上 李 纲 是 现 存 文 献 首 个 对榕 树 材与 不 材 的 特 点 进行 文 学 书 写 的 人
“ ”



他的 《 榕木 赋 》 基本借鉴 了 《 庄子 》 的观点 ,
把 榕 树 与道 家 思 想 相 结 合 ,
并有 意


突 出 榕 树之 材 薛 季宣 的 大榕 赋 则 有意 模仿李纲 之赋 步 赋予 了 榕




” 一


《 》 ,

“ ”

树之 材 的德义性质 ,
把榕 树 与 儒 家 思 想 结 合 。 榕 树与 儒 道思 想 相 结 合 的 书 写

全 宋 文 》 此句 无庸 而 庸 无 尚 焉 为 其 全 虚 愚 之义 也 无庸 而 庸 无 尚 焉
“ ” “

① 《 , 应点为 ,



” “ ”

其全 虚 愚 之义 也 。 这样 才 能 与 下 文 不 才 而 才无 似 焉 ,
斯其 为 大 通之 德 也 相对 

② 曾 枣庄 、
刘琳 主 编 《 全 宋文 》 第 257 册 , 上海 辞 书 出 版 社 2 0 06 年版 ,
第 86

87 页 

76


第五章 榕树的文 学书写

模式也成为 个根深 蒂 固 的 传 统 在元 明 清影 响 巨大 几成 窠 臼

, , 

“ ”

三 、 自 处 暗 与 道合 :
保 身 和 独善 的 象 征 符 号

榕树 与 儒 道 思 想 的 结 合 为 榕树 文化 注入 丰 富 的 精 神 资 源 使 它 逐渐演 变 为精

 ,

神 和 意 识 的 象 征 符 号 文人 的 榕树 书 写 也 有 意利 用 榕 树来表现 自 己 的 价值 取 向 和
。 

审 美理想 。 这 也就 回 到 本 文 引 言 所 点 出 的 问 题 一 一

传 统 形 成 之 后 如 何被延 续 

在榕树文化研 究 中 有 的 学者 曾 指 出 个现象 即 不少 文 人 的 字 号 室名


, 、 

文 集 名 以 榕 来 命 名 但 她 只 是 简 单 地 把 榕 树 作 为 故 乡 的 象 征 或 是 抒发 乡 情 的 载 体




。 而 据笔 者 所掌 握 的 材料 来看 ,
文 人 以 榕 为 字 号 的 就 有榕 巢 、 榕村 、 榕坛 、 


江 、 榕门 、 榕庵 、 榕龛 、 榕斋 、 榕坞 、 榕沌 、 榕皋 、 榕园 、 榕门 、 榕庄 、 榕塘 

榕堂 等等 其 中有 些人并 非 出 生 于 闽 粤 地 区 的 如 比 较 著 名 的 查 榕巢 查礼 就


, 。 ,

是顺 天 ( 今属 北京 ) 人 、 潘 汝 诚 潘 榕 堂就 是 归 安 ( 今属浙 江湖州 ) 人等等 。 这些



岭 外 人 士大 多 是 因 为 仕 宦 的 机 会 来 到 闽 粤 地 区 , 与 榕 树有 所 接触 ,
所 以 才产 生 了

这些字 号 。 当然 ,
以 榕 为号 的 文人大部 分是 生于 斯 、 长于 斯 的本地 人 。 他们对 榕

树 的 感 情 诚 然 是对 故 乡 风 物 的 热 爱 ,
但是宂 其 原 因 ,
无 论 是 来 自 岭 内 还 是 岭外 

对榕树 的 亲 近 其 实 还是对 榕树 儒 道 内涵 的 体认 。 以 榕为名 ,


无 疑是他们审 美 旨趣

和生活理想 的 间接 体现 。 元初 文人 袁桷 ( 1 2 66

1 3 27 ) 的 《 榕 轩赋 》 最后 写 道 



议物产者 必 以 良

客有踵 门 而言曰 : 。 舍所 用 而求无用 ,
将安所 向 ?


先生曰 : 多 谋 者神 泣 , 多才 者形 伤 。 维彼 阻 穷 , 百 虐 备尝 。 蔚然 以休 , 

然以光 。 四海 立贤 , 勿云其 方 。 穷发之北 ,


殆将 骇兮 。 榕兮 榕 兮 ,
吾 以 为 


”*


兮 。

袁桷 是 鄞 县 ( 今属浙 江 ) 人 ,
他之 所 以 以 榕命名 自 己轩 室 ,
就 在 于 他对榕 树


就是道 家思 想 的 化身

明 哲保身 的精神 非 常认 同 榕树 以 榕 为名

。 ,
在这里 , 。 

即 以 榕为 楷 在袁 桷 的 语境里就是 以道 家 思 想 来 指 导

自 己 的 人 生 出 处 有趣 的 是 。 

同 时 代 的朱思本 榕说 》 则 表现 出 完 全相 反 的 倾 向 岭 南 本地 的 樵



( 1 2 73 ) 《 ,

其 大 蔽天 其深 彻 泉 妖狐鬼

夫对 他 说 :
是木 也 , ,
凤凰 不 栖焉 。 ,
虬 龙不 亲 焉 。 

魅之所凭 依 ,
毒 虺之 所 穴藏 ,
人 莫敢 睥 睨 者 。 今 也 幸 而 为 雷 所震 ,
为 材 则 脆鹿 而


为 薪 则 渣 洽 而含 洳 斯亦 控于 地 与 粪 土 俱 腐 而 己耳 于是


速桡 ,

无 适可用 。 ,

他有感而 曰 不 仁 而在 高位 豪猾与 游 逋逃 与 归 上 以 罔 其君 下 以 贼夫 民

: , , 。 , 


神怒而不 知 人 怨 而 不恤 其不为 百粤之 榕而踣于 雷者 几希 吁 但是 这种


”

, 。 。  ,

看 法 在 后 世 几 乎 没有 反 响 ,
因 为 朱 思 本对榕树 的 认识过 于 片 面 ,
而且背 离 了 李纲

① 参 见 潘婷 婷 《 论 榕 树 作 为 审 美 客体 的 内 涵 流 变 及 其 文 化 意 义 》 ,
《 阅 江学刊 》 20 1 6 年第 

期 

② 李 修生 主 编 《 全元文》 第 23 册 ,
江 苏 古 籍 出 版社 200 1
年版 ,
第 1
7 页 

③ 李 修 生主 编 《 全 元 文》 第 3 1
册 , 凤凰 出 版社 2 0 04 年版 ,
第 386 页 

77


第 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所代 表 的传统 观照 和 书 写 模式 。 相反 ,
后 世 如 袁 桷 以 榕 为 楷 的 则 大 有 人在 ,
他们

延 续 了 以 李 纲 为 代 表 的 话 语 实 践 这 不 能 不 说 是对 榕 树
“ ”
, 自 处 暗 与 道合 的认 同 

从榕树 书 写 中 延续 李纲 、 袁 桷 等人 的 传 统 ,
把 榕 树 作 为 明 哲 保 身 和 独 善其 身

的 象 征符号 是 以榕 为 楷 的 倾 向 之 明 代都 穆 松 栢 杉 桧 等 皆 以材 而

榕 岗记》 

。 《 :

见伐 ,
榕惟 为 人 所弃 ,
故 得遂生 息 ,
以 全其天 。 噫 !
此可 以 观乎 人 以 世 之好 自 用

者 ,
逞其智 谋 ,
竭其心 力 ,
自 谓 人 莫吾 若 ,
卒 之贻 讥笑 ,
蹈灾患者 ,
往往而是 

此无 他 , 自 用 者未 见其 能 用 也 。 处 士 蓄 徳器 ,
涉猎 书 传 ,
善为诗词 , 然未 尝求 人


之 知 今 又 得 雄伟 抱 时 望 如 户 部 者 为 之 子 荣 名 事 业 方 隆 未 艾 若 有 类 乎 榕 者



, 。 , , 。


处士 就是 唐 尚 义 ,
有 《 榕 岗集 》 四 卷 ;
其 子唐 胄 ( 1 47 1

1 53 9 ) 曾 官 至户 部 左


“ “

侍郎 史 称 其为 岭 南 人 士之 冠 都穆 由 榕联 想到 用 者而未见 其用
” ”

。 自 , 批评

那 些 师 心 自 用 的 人将 会 自 食其 果 。 相反 , 唐 尚 义能 够韬光养 晦 ,
厚 积薄发 , 最后


培 养 出 了 唐 冑 这 样 优秀 的 人 才 光 宗 耀祖 若有 类乎榕 正 点 明 了 唐 尚 义行 为

, 。 

与 榕 树 的 相似 性 。 唐 氏 始 祖唐震 为琼 州 太守 时 , 手 植 二榕 于 门 ,
自 宋代 历 数 百 年


唐 尚义以榕岗为 号
“ ”

而 愈硕 茂 其 家 族 遂 以 榕树 名 号 榕 树世家 可见


, ,
。 , ,

方 面 是 对家 族传 统 的 继 承 另 方面 则 是 对榕 树 思 想 内 涵 的 体 认 后 者 在 以 榕为


, 。

名 的 现 象 中 更 具 普 遍性 ,
也 是 最 值得 注 意 的 。 他 们 对 榕 树 的 认 识 并 没有 随 着 时 代

而有所丰 富 ,
只 是 延 续 传 统 的 书 写模 式 , 取榕为 用 ,
以榕为楷 , 用 传 统 的 话语 

即 对 儒 道 内 涵 的 体 认 来 建构 价 值 取 向 和 审 美 理 想 的 象 征 符 号 在 上 举 的 例 子 中 更

 。

多 表现 出 明 哲 保 身 和 独善 其 身 的 倾 向 

另外 ,
榕树 也被 视 作 隐逸 闲 适 的 代表 。 曹 学佺 云 

榕 性喜水石 , 根 抱 石 为 刺 绣文 , 每 临 水则 如虬舞 状 ,
影 冉 冉 与 波俱 逝 




夫 是 物有 幽 人 之 贞 矣 。 是宜 以名 从 先之集也 。

履道坦 坦

幽人贞吉

幽人 之贞 幽人


语出 周 易》 九二 象》 曰


《 。 , 。 《 :

” “

贞吉 中不 乱也 孔颖达疏 云 中不自 乱 者 释 幽人贞吉 以 其居




’ ’ ‘ ’


自 。 :
, ,


不 以 危 险而 何 有 危险 乱之 事 格 树 喜 欢 高温 多
”
中 ,
自 乱也 。 既 能 谦 退幽 居 ,
自 。 

雨 空 气 湿 度 大 的 生长 环 境 其 多 栽 培 在 水 边 还 考 虑 到 榕 子 能 够 肥 鱼 的 实 用 价 值
、 ;


文 人 对 这 些 特 征 进行 雅 化 称其 性喜 水 石 隐士

则 俨然
“ “
有幽 人之 贞
” 一

, , , 

“ 

如 果 从谦 退 幽 居 ,
明 哲保 身 ,
性 喜 水 石 等 特 征 来看 ,
那 么 榕 树 的 确无愧 于 幽人
称号 处 暗 与 道合 股潮 流 人 们 对 榕树 这 种 隐 逸 之 趣 的 抉 发
“ ”
这 也是 的另 

。 自 。

虽 然 异 于传 统 的 但 归 根结底 仍不
“ ”

无用 之用 ,
出 儒道两家 的 思想园 囿 ,
所以 

榕 树 与 隐 逸 闲 适 之趣 的 结 合 也不 乏 嗣 响 。 清代 沈大 成 《 榕 吟稿 自 序 》 谈到 诗 稿缘

① [
明 唐冑 ]
《 ( 正德 ) 琼台 志 》 卷二 四 ,
明 正德 刻 本 

② 明 曹 学佺 石 仓 文稿 》 卷 明 万 历刻 本

[ ] 《 , 

③ [ 魏 王弼注 ]


唐 孔颖 达疏

《 周 易 正 义》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2 0 00 年版 ,
第 76 页 

78


第五 章 榕树的 文 学书 写


有榕郁然 优游 少 托 榕 树助 诗 情

起云 :
余 寓 斋之 北 ,


吟啸其间 。
£
。 字里行


悠 然 闲 适之 状更 是 不 可 自 掩 同样是 榕树世家 的 唐谊方 史 载其 在 永 乐
“ ”
间 , 。 ,

年间 致仕之 后 绝迹 城府 榕 根盘 结 如 座 者 公朝夕 杖履 诗酒 琴 棋 其间乡 人



, , , ,


呼为榕树公 也 是 榕 与 隐 逸之趣 的 结 合

 ' 

“ ”

综上 不 难 看 出 ,
自 处暗与 道合 的 榕树所 具 有 的儒 道 色 彩 ( 全 身避 害 、 


逸之 趣 、 无 用 之用 ) 使 它 常 常 被文人拿来 作 为 表示 自 己价 值取 向 ( 保身 、 独善 

的 象 征符 号 , 这也 是 榕树经过儒道化 后 ,
书 写传 统 的 延 续 和 文 化价 值 的 体现 

“ ”

四 、 居 官 者 所宜取则 :
荫 庇 万 物 与 淑世 精 神


如上所 述 ,
李 纲 所 代 表 的 书 写 传 统 并 不仅 仅 在 于 强 调 榕 树 的 独 善 其 身 ,
而更


在于 其 自 我 价值的 体 现 对 于 无用 之用 的 理解 般 表 现 在 明 哲 和 独善 之 上
” 一

。 ,


这是 它 的 道 ;
另 外 还 体现 在 它 能 够 荫 庇 万 物 上 , 这是它 的 仁 。 两 者 都 是 榕 树赖 以

生存 的 法 则 但 显 然 只 有 发 挥 了 荫 庇 万 物 的 大用 才是 其生 存 的 关 键 这 点

, , 。 

“ ”

道家 思想 显 然强 调 不 够 ,
而儒 家 思 想 的 德 义 恩 泽 恰 恰 成 为 格义 的渊源 。 那么 

后世 文人又 是 如 何观 照 和 延 续 这个传 统 呢 

从 榕树 的 历 史 发 展 来 看 , 北 宋三 郡 守 ( 张伯玉 、 程师 孟 、 黄裳 ) 植榕 为 民 的

佳话 就 直 为 人 们 所津津乐 道? 明 代 叶 春及 出 知 惠 安 今 广东 惠州 也 有植 榕


。 ( ) ,

之举 。 他说 

邑 当 南北 之道 , 车毂击 , 人肩 摩矣 。 列 亭少行 , 无 所休 息 。 予甚悯之 



榕者容也 。 其 阴大 当 驰道 ,
植 自 白 水 至洛阳 。 五丈而 树 , 田 间 恐妨 谷 , 止 

凡 植几本 以报 , 呜呼 。 远 者种德 , 近者 种 树 , 吾 无 德且 种树 。 ( 《 植榕 》 

种 树其 实就是种 德 。 叶春及 施政有 方 ,


等到 要调 职到别 地时 ,
百 姓 纷 纷乞 留 。 

开前 ,
他 还 命 令 驰 道 再 植榕 四 百 二 十 一

本? 。 屈 大均在 《 广 东 新 语 》 把 他与 吴 廷


“ ”
?
举 、 仓振 、 高芝 、 刘 洵 等人的 植榕 并举 ,
称 此 皆 仁 人 之泽 。 榕有 大 用 , 




季 宣 把 荫 庇 万 物 看 作 是 大 德 的 体 现 是 为 榕 树 注 入 了 儒 家 思 想 但 屈 大 均 己 从 榕树 。

关注 到 榕树背后 的 人 ,
植榕 当 然 也 是 仁 德 的 体 现 。 钮锈 《 补榕说 》 云 :
唯 容善


蓄 ,
则 仁足庇物 ;
唯容善防 ,
则 智 足 葆生 。
… …

榕之 德 备 矣 ,
皆 居 官 者所 宜 取 则

,容 树 有 仁 人 之 风 能容 善 蓄 足 以 荫庇万 物 钮 锈 认 为 这是 居 官 者 所 宜 取

也 。 , , 。 

① [
清 沈大成 ]
《 学 福 斋 集 》 文 集卷 六 ,
清乾 隆三 十九年 刻本 

② [ 明 唐冑 ]
《 ( 正德 ) 琼台志》 卷二四 ,
明 正德 刻 本 

③ 见 宋 梁 克家 [ ]
《 ( 淳熙 ) 三 山 志 》 卷 四 地 里类 四 , 《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 本 

④ [
明 叶 春及 ]
《 石洞 集 》 卷九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⑤ [ 明 叶 春 及 《 止 百 姓乞 留

》 , 《 石 洞集 》 卷九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⑥ [ 清 屈 大均 ]
《 广 东 新语 》 卷 二五 木语 ,
中 华 书局 1 985 年版 ,
第 6 1 8 页 

⑦ 清 钮诱 [
] 《 临野 堂诗文集 》 文集 卷 九 ,
清 康熙 刻 本 

79


第五章 榕 树的 文 学 书 写

法学 习 的 。 这同 样是 以 榕为楷 ,
但 己 经倾 向 于 学 习 榕树儒家 的 一

面 ,
而 不 仅仅 为


了 保身和独善 。 榕树 与 仁 德 结 合 既然 给 士 人 树 立 了 模 范 ,
那 么 它 的 文 学 书 写就 不

仅 仅 只 是独善 其身 的 独奏 曲 ,
而是与 兼 济天下 相 辅相 成 的 交 响 乐 。 士人 的 淑 世 精


神通过榕树 的 儒道 内 涵折射 出 来 ,
这 才 是榕 树 文 化 更 为 重 要 的 价 值 。 吴宽 ( 1 435

1 5 04 ) 《 榕江 记 》 曰 

故虽 不为 宫 室之用 , 而 其功 与 宫 室 等 。 岂 不犹 乡 里巨人 ,
厌爵禄 ,
谢民

社 而 浮沉 乎 闾 井 之 间 旦里 之人有 急 焉 投之无 不周恤 者 岂 惟仅全其




, , , ,

身以 自 足而 巳 。

孔 诚或 坐盘石 , 投竿 而 钓 ,
悠 然有会于心 。 因 自 号榕


江 。
… …

所谓 榕江 者 ,
盖孔诚托此 以 自 譬者 ,
意 实有 在 , 岂惟 追凉 风 ,
弄明





月 ,
以为 供 宾 友 子弟 之 乐 之计 耶 。

陈 孔 诚 居 室 临 江 前 有 榕数 十 株 , ,
他与 宾 客经常 往游其间 ,
弹琴 赋诗 , 投竿 垂 钓 

“ ”

因 自 号 榕江 。 首先 , 榕性 水 石 与 陈 氏 的 幽 居 之趣相 得益 彰 ,
但作 记者吴 宽 知

道榕 树 并 非 仅 仅 是 保 全 自 足而 已 ,
所 以 他 通 过 榕 树 之 用 勉 励 作为 隐 士 的 陈 孔 诚 

“ ”

后面 所谓 意实有 在 实 际上 是吴 宽对 陈 氏 的 期 望 。 不 管 是 否有微 辞 ,
由 于陈 氏

是隐士 ,
这 种 淑 世 精神 在 这 里 并 没 有 明 显 的 身 体 实 践 ,
只 能 是 纯 粹 的 用 世 之志 而


“ ”
已 。 但也 可看 出 ,
榕 作 为 符 号 的 表现意 义 以 及它 所体现 的 士 人 理想 

如果 上面 只 是 述愿 的话 也 就 是 真 正 取法 榕 树
“ ” “
那 么 必 定存 在 述行

, 


为 官 有绩 的 。 这里 可举榕巢为 例 。 榕巢 即 查礼 ( 1 7 1 6

1 783 ) 的号 ,
他 曾 于乾隆


丙 子夏 ( 1 75 6 ) 出 任 广 西 太平 府 ( 今广 西 崇 左 市 ) 知府 , 榕 巢 就 是在 这 个 时 候 建


榕巢记 述其始末

的 ,
有 《 》 。 后 来查礼又创 作 了 《 榕巢 图 》 ,
旧巢 宛 在 命 图 画 

细 书作记门生钞 天 都传 观 哦 以 咏 诸公 险 句 牙 须 聱 此 图 流传京 师

' 


。 ,

名 士 题咏甚 多 ,
如程晋芳 《 题 查 丈 俭 堂榕 巢 图 》 、 邓显鹤 《 榕 巢 图 为 查 俭 堂郡 守

题》 三首 、 顾光 旭 《 查 恂 叔 太 守 榕巢 图 》 、 蒋 士铨 《 查 恂叔太 守榕巢 图 》 、 彭元瑞




《 为 恂 叔 太 守 题 榕巢 图 即 送 之 宁 远 》 三 首 、
钱大 昕 《 题 查 恂 叔 太 守 榕巢 图 》 、 


大成 《 榕 巢 歌为 查 恂 叔 太 守 作 》 、 吴省钦 《 题 榕巢 图 为 恂 叔 太 守 》 、 赵翼 《 题查恂

叔太守 榕 巢 图 》 郑虎文 、 《 题 查太守 俭 堂 榕巢 图 》 、 朱筠 《 书 查 俭 堂 太 守 榕 巢 图 后 》


等等 一 一

这 些 题 诗 大 多 是对 查 礼 《 榕巢 记 》 的 麇栝 和 引 申 ,
足见 当时 影 响之 大 

可 以说 ,
榕 巢 故 实 是榕 树 文 化 史 上 最 负 盛 名 的 ,
那 么 为 什 么 查 礼 的 榕巢 会 引 来 如


此之 多 的 首 肯 呢 ?
也 就 是说查 礼 的 榕 巢有 什 么 特 殊性 以 及 它在 什么 地 方 引 起 了

 ,

大 家 的共 鸣 

第 榕 巢 与 其 他 依 榕 而 建 的 屋 室 有 所不 同 它 作为 种 人 为 景 观 是充分 运




用 了 榕 树的 特 点 就其 枒杈 间 架巢 焉 凌 空 结庐 达 到 了 榕屋合
“ ”

即 而其


, ,
, ,

① [ 明 吴宽

《 家藏 集 》 匏 翁 家 藏 集 卷三 二 ,
《 四 部丛 刊》 景 明 正德 本 

② [ 清 朱筠

《 笥 河 诗集 》 卷四 , 清 嘉 庆 九 年 朱 珪椒 华 吟 舫 刻 本 

80


第五 章 榕树的文 学 书写

优 点 也是明 显 的 巢既 成 幽 荫荟萃 翠蔓蒙络 天 光 云影 浮动 于 几 席 间



, , , ,



榕 上 架屋 且 又 居 住在 里 面 非 常像 上 古 时 代 的 巢 居 查礼诗云

, , 。 : 上古有 民 兼


穴处 南 天 惟我 独 巢 居

题榕 巢 》 巢居 正 是 他 矜 之处 他 的 选 择是有 缘




。 ( 《 )
自 。

由的 , 《 榕 巢记》 云 

然古之 高 人逸士 ,
尚有结巢 以 居者 ,
如巢父 。 是巢父耄年 ,
凭树为 巢 

饮食其上 , 故 以 巢 父名 。 我朝如皋 冒 辟疆 构水绘 园别 墅 , 中 亦 因 树为 巢 , 



号巢 民 。 康熙 乙 己 王 贻上 尚 书 与 邵潜 夫 、 陈其年 、 许 山 涛 、
杜于 皇 诸 名 宿修


禊园 时 诗酒雅集 传为千载盛事 余生 也晚 未 尝登 陟 其 地 然心窃


中 , , 。 , ,

契之 。


上 古 的 巢 父 和 清 代 的 巢 民 冒 辟 疆 都 是 查 礼 所 仰 慕 且 欲 追 摹 的 高人 逸 士 ,
当 他来 到


广 西时 ,
因 地制 宜 ,
取榕 为巢 ,
才实现 了 这个愿 望 。
另外 ,
巢居 方 式 比 较 特 别 

而且具有 定 的复古精神 与 当 时社 会 的 汉 学 思 潮 密 切 相 关 所以 能够 引 起较


, ,

大的 关注 

第二 ,
查 礼 建榕 巢 的 理念 。 太 平 府衙 的 西 面 , 地势 高 峻 ,
多 古 木池沼 ,
但没


有 很 好 开发 。 查 礼 出 任 知 府时 ,
数 年之 间 ,
就 建 了 十 座 亭馆 ,
其中 以 榕巢 最有名 

这些 亭 馆的 按 查 礼的 话来说 主 要是 怡情 适性 亦 足 以 消 瘴疠 之惧 



目 的 , , ,


远 宦 之思 榕巢 作 为

西岗 个私 人 空 间 则 更具 个 人色彩 赵 翼 对榕 巢


( 《 》 ) 。 ,

的描 述是 明窗净几 掩映 绿 阴 中



, 退食后 ,
辄梯而上 ,
品书 画 ,
阅文史 ,




为 退 闲 胜地 这 固 然 是 搭 建 榕巢 的 应 有 之 义 但作为 种 他者 的 眼 光 其 实还
”


。 ,

无 法 全 面体 现 查 礼 的 理 念 。 《 榕巢记》 云 

余之守 此郡 也 , 喜时 良 民安 ,
士 习 谨 ,
女红 勤 ,
风雨甘和 , 边徼 宁 谧 

余方 得 以优游于 巢处 。 不然 ,
虽逸置 ,
其身 、
其胸臆 能不 彷徨失措哉 。 每于


春 秋佳 日 ,
坐卧巢 中 , 煮茗 焚香 , 摊 书觅句 , 禽不 一

声 , 虫不

语 。 或小 吏


捧案 牍 就判 , 或博 士 弟 子 携 诗 与 文就 删 改 , 信笔应之 , 辄欣然骋 望 。 披朝 露

而对夕 月 ,
俯 清流 而倚 疏 风 。 长啸 高歌 ,
翩 翩 焉 若 登仙 ,
然 其视人 世之 冠 带

车骑 , 劳 攘奔驰 者为 何 如也 。 余 居于 巢 , 久久不 出 ,
叉手 欹 身 , 摇头曳足 

曰 徘徊于其上 ,
亦不 自 知其 为何许 人也 。 其 自 巢下见者 ,
以 余 为 上古之 民也

可 ,
以余 为 孤 飞之鸟 也可 

可见 查礼 建巢 的理 念是公 与 私 雅与 俗 的 统 也 就是说 闲 适清逸 的 生 活是 建





、 ,

立 在 地 方承 平 的 基 础 上 。 郑虎文 《 题 查太 守俭 堂榕巢 图 》 以对话 的 形式 展开 ,




① 清 查礼 铜 鼓 书 堂 遗稿 》 卷 四 清 乾 隆 查淳 刻 本

[ ] 《 ,


② 清 查礼 榕 巢记 铜 鼓 书堂遗 稿 》 卷 四 清 乾 隆 查 淳刻 本

] 《 》 ,
《 , 


③ 清 查礼
[ ]
《 铜 鼓 书 堂 遗稿 》 卷

四 ,
清 乾 隆 查 淳刻 本 

④ 清 赵翼
[ ] 《 檐 曝 杂记》 卷 四 ,
清 嘉 庆湛 贻 堂刻 本 

8 1
第 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对 查 礼 在 《 榕 巢记 》 自 比 明 末遗 民 冒 辟疆提 出 疑 问 ,
然后 以 想 象 查 礼 的 答 语 作 结 

这个 答 语 即 是 藥 栝查 文 中 先 公后私 的 理念 。 先 公后 私 、 先儒 后 道 、 先有治 绩后 优


游不迫正 是榕巢 引 起士 人 的共鸣 之 处 

总之 作为 个文 化 行 为 榕 巢 的 建造 及 其 理 念 的 实 践 都 非常符合士人 的



, ,

价 值观念与 审 美 理 想 榕 树 不 材无 用 。 ,
能 够全 身 避害 ,
这可 以 说 闲 逸生活 的追求 

而其

仁 足庇 物

德之 备 矣 又是 居 官 者 所 宜 取 法 查礼可 以 说兼顾 了 二者
” ”
, , 。 

人 们 对榕巢 的 认 同 也 是基于 对 儒 道 精 神 的理 解 所 以在 榕树文化 史 上是 值得注 意



 ,

的 。 榕树 旧 时 多 栽 培在 府 衙 官 廨 周 围 ? , 它 所拥 有 的 儒家 特质 使 它 具有 强 烈 的 象

征 色彩 。 如 张 云璁 《 榕 阴 听鹤 图 记 》 描 写 梁 接 山 的 闲 居之 乐 同 样 是 以 地 方 治 平 为


基础 ,
这 是 山 林 隐 逸之 流 不 可 同 日 而 语 的 ,
榕 与 鹤 都 是 隐逸 的 象 征 和 体 现 , 

但榕
树 的另

个 文化 属 性也 与 事功 紧密 结 合在 一

起 两 者 的 交 叉无疑 是 榕树 儒 道 内 涵



的 体现 。 在 文学 与 文化的 阐释 中 , 这 种联 系 首 先 是基 于 榕树 的地域性 —

南方才


有 ,
且 多 种 在府 衙 官 廨 周 围 ;
其 次才 是 榕树 的 文 化属 性 一

儒道 思 想 的渗 透 : 

但 是独 善 其 身 的 象 征 符号 , 也 是 士人居 官 处 世 所宜 取 则 效仿 的 。 榕 巢 景观 的意 义


就 在于 生动地 呈现 了 上述价 值 

五 、 结语


榕 树 与 儒 道 精 神 的 契 合 是 榕 树文 化 研 宄 中 不 得 不 致 意 的 问题 。 以 往 的 研 究尤


其注 重 榕 树 文 化 在 民 俗 的 应 用 虽 然 从 其 本 身 的 特 征 可 以 或 多 或 少 地 联 系 到 传 统

 ,

的儒道 精神 ,
但其 视角 是 由 下 往 上看 ,
这 就 不 可避 免 地 忽 视 了 古 代 士 人 丰 富 的 书

写 传统 。 在 传统的 书 写 语境里 ,
榕树与 儒道精 神 具 有 丰富 的 阐 释 空 间 ,
它们之间

的 结 合 是 如 何 形 成 和 延 续 的 理 应 引 起 我 们 的 关 注 士 人对 榕 树 效 用 的 认 识 本 身 虽

 。


然不断 提升 其选择 却似 乎 有意 遗貌取神 大处 着 眼 的 他 们对 榕 树 无用 之 用



, ,

的 儒 道 化 阐 释 尤足 对 心 ,
时 常 通过 这 个 书 写传统表达 个 人 的 价值 取 向 。 可以说 

在这 点 上 审 美情 感 压 倒 了  实 用 理 性 也 就 是 程 杰 先 生 所指 出 花 卉 审 美 文化


一 ”

” ?
情意美

中的 

榕 树 儒 道 化 的 进程 是 由 李 纲 《 榕木 赋》 开启 的 ,
并 在 薛季 宣 的 《 大 榕赋 》 完

成 了 儒 家 精 神 内 涵 的注 入 ,
这 也 奠 定 了 榕 树与 儒 道 精 神 相 结 合 的 新 模 式 , 使其 成


为后 世 观 照 和 书 写 的 文 化传统 榕 树 儒道 化 的 文化 意 义 既使 它成 为 保身 和 独善 的

 。

象征 符号 也 变 成 士 人 学 习 效仿 其 仁 德 精 神 的 对 象


。 后者可 以 在 居 官者 所宜 取


则 的 箴 言 中 得 到 很 好 地体 现 。 值 得注 意 的是 ,
强调后者并非否 定前者 ,
相 反却

是为前 者 即 独善 其身 提供 个 更 加 完 美 的 前 提 他 们 所要 达 到 的 是 榕 树 所 代表 的


① 这种 说 法 最 早 见 于 唐代 岭表 录 异 》 桂 广 容南 府 郭 之 内 多 栽 此 树
“ ”

《 :
榕树 , 。
见刘 恂 :
《 


表 录异 》 卷 中 ,
《 武英 殿 聚 珍 版 丛 书 》 本 

② 参 见 程杰 : 《 论花 卉 、
花卉美 和花 卉 文 化 》 ,
阅 江学刊 ,
20 1 5
年第 1
期 

82


第五章 榕树 的 文 学 书 写

儒道 互补 ,
独善与 兼 济相 成 的境 界 。 这 也 是 士 人 书 写传 统下 榕树文 化 的 精神 魅力


和遗产 

83


第六 章 岭南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第六 章 岭南 木棉 的 文 学书 写

棉有草 棉 和 树棉 之 分 , 这 两 种都 是 棉 属 植 物 。 而 中 国 南方 ( 广东 、 广西 、



南 云 南 福 建 台 湾等 地 另 有 种 木 棉 属 乔 木 称为 木 棉 B o m ba x ma ab ar i c u m


、 、 、 ) , (  l

DC . ) , 也 叫 班枝 花 、 攀枝花 、 植花树 。 由 于 中 国 古 代 的 棉 花是从 印 度 及 巴 基斯




坦 引 进的 植物 从 巴 基 斯 坦 通过 西 域 引 入 中 国 的 通常


引 种 的 路 线共 有 两 条 :



称 为 西路棉 , 属于 G o s sy p i un herb ac eu m L .
种 ; 另

条 路线 是 从 印 度 E as t  Be ng al

经 云南永 昌 地 区 、 广 西越南 边境 , 传入闽广 ,


称 为南路 棉 , 属于 Go s syp i um

西 路 棉 没有 多 少 争 论

则 多 与南 方

arb or eum L .
种 , , 南 路棉 ( 即 木本 亚 洲 棉 ) 

固 有 的 攀枝 花 混 淆 。
其 中 最 引 起 争 议 的 是 班 枝花 絮 宄 竟 能 否 用 以 纺 织 布 :

而研

宄 成 果表 明 ,
攀枝花絮 是可 以纺 织的 , 但 由 于 它 不是 良 好 的 纺织 纤 维 ,
纺 织起来


费时费力 , 产量有限 , 随 着 木 本 亚 洲 棉 的 传 入 而 逐渐 被 淘 汰 ? 。 虽然 己 成 历 史 物


品 , 但 它 在 中 国 纺织 史 的 意义 则 不 容 抹 除 攀 枝 花 所 具 有 的 实 用 性 能 也 是 人 们 最

 。


初关注 的焦 点 , 南 朝 范晔 所 著 《 后 汉书 ?
南蛮 西 南 夷传 》 云 :
武帝末 , 珠崖太


” ? “
守 会 稽 孙 幸 调 广 幅 布献 之 蛮不 堪 役 遂 攻 郡 杀 幸 广 幅布 班 枝 花布
” “ ”



即 

这 是 历 史 文 献 中 对 攀 枝 花 出 现 年代 比 较 明 确 记 载 也 就 是 说 可 以 上 推 到 汉 武 帝 时

 ,

“ ”
期 。 而 《 西 京杂 记 》 、 《 三辅黄 图 》 所记 的 珊瑚 树 是 否 为 攀 枝 花 则 大 可存 疑 

其云 积 草 池 中 有 珊瑚 树




丈二尺 ,

本 三柯 , 上 有 四 百 六十 二 条 ,
南越




王 赵 佗 所献 号 为 烽 火树 至夜 光 景 常 焕然 木 棉 树 和珊 瑚 树 的 联 系 后 来 被 文





人 引 进诗 词 中 ,
所 以 常 常 造成误 会 。
如 熊孺 登 《 曲 池 陪宴 即 事上 窦 中 丞 》 云 

水 山 阿绕 坐 来 珊瑚 台 上 木 绵开 欲知 举 无情 罚 片 花 流酒 杯
一 一

自 ,
。 目 , 

( 《 全 唐诗 》 卷 四 七六 

长 安 曲 池 无论 气 候 、 环 境 都 不 适 合 南 方攀 枝 花 的 生 长 , 诗 人 之 所 以 会 把 珊瑚 台 和


木 绵 树 联 系 起 来 完全 是受 了 , 《 西 京 杂 记 》 等 书 记 载 的 影响 。 这个 误 会 是 很 深 的 

① J .  B 
. Hu tc uns on R A ,
. S
. o w  a nd S
il .

 .  Ste he us ,
Th e E vo l ut i o n o f 
Go s syp i um ,  Lo ud o n  1 ,
94 7 

转引 自 美 赵冈
[ ]
《 历 史文 献对班 枝 花 与 木 本 亚 洲棉 的 混 淆 》 ,
《 农业 考 古 》 1 9 96 年第 1 期 

② 具 体参 看 美 赵 冈 [ ] 《 历 史 文 献 对 班 枝花 与 木 本 亚 洲 棉 的 混 淆 》 ,
《 农 业考 古 》 1 99 6 年第 

期 

③ 南 朝 宋 范晔 撰
[ ]
《 后汉 书 》 , 中 华书局 1 9 65 年版 , 第 2 835 页 

④ 晋 葛洪 [ ]
《 西 京杂 记 》 ,
中 华 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6 页 ;
何清 谷 《 三 辅 黄 图 校释 》 ,
中 华书


局 20 0 5 年版 , 第 26 8 页 

84


第 六章 岭南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但 后 人 将 错就 错 ,
也 不 断 在诗词 中 表现 ,
所 以 攀 枝花 就 顺 理 成 章地 又 称 珊 瑚 树 

烽火树 ( 见 《 广 东新 语 》 卷二 五 ) 。

攀枝 花 第 次 出 现在 文 学 作 品 中 是在左 思 吴都 赋》 其文曰


《 。 

木则 枫柙槺 樟 , 拼榈构稂 , 绵杬祂栌 , 文攘 桢 僵 , 平仲裙樋 ,


松 梓 古度 



异 物 志 》 注云 木 绵 树高 大 其实 如 酒杯 皮薄

绵 即 是 攀枝 花 。 刘渊 引 《 :







有 如丝 绵者 色正 破 实 得数斤 广州 南 交趾 合浦 皆 有 之 




, ,

。 、 日 、 、 。

思在 这 里 排 比 罗 列 的 都 是 高 大 的 树 木 是指 南 方 的 攀






所 以 可 以肯 定 这里 的
枝花 

第 一

节 木棉 : 时 令和 地域 的 背 景

在 唐宋的 诗文 中 , 攀枝 花 与 亚 洲棉 大 部分 是 可 以 区 别 幵 来 的 。 两者都 是作 为

南 方 风物 进入 文 学 书 写 ,
但攀 枝 花 的 实 用 性 没 有 亚 洲 棉 大 ,
人们 注 意 的 点 也主 要

是 它 所代 表 的 时 令 和 地 域 。 如李 商 隐 《 李卫 公 》 诗 云 

绛纱弟 子音 尘 绝 ,
鸾镜佳 人旧 会稀 。 今 日 致身 歌舞地 ,
木棉 花暖 鹧 鸪飞 


此诗 作 于 大 中 三 年春 , 是对 李 德 裕 晚年 被 贬 岭 南 的 咏 叹 。 清代冯 浩说 : 下两句

不 言身 赴南荒 而 反折 其词 旧 时王 谢堂 前 燕 飞 入 寻 常 百姓 家 笔法

与 同

, 


, ,

?
伤之 非 幸之也 余 恕 诚 也称 三 四 则 伤其置 身 岭外

今人刘学 锴

, 。 、 : , 即 目 


见 ,
惟木 棉花红 ,
鹧 鸪 南 飞而 己 。 二 者均南 中 具 有 典 型 特征 之景 物 ,
然 自 远谪者

视之 则 异 乡 风物 徒增悲 感耳 屈 氏 谓 结用 赞 皇 红槿花 中 越 鸟 啼 意 固过


f ’

, , 。 ,

泥 然二 诗意 蕴相似 则 显 见 德裕 谪 岭 南 道 中 作 》 末 联为 不堪肠 断 思 乡 处

, ( 《 

红 槿 花 中 越鸟 啼 以景结情 以 丽 语 反衬贬 地 之 荒 凉 处 境 之孤 寂 北 归 之无


) 。 , 。 ,

均于 言 外 见 之 ?
它 不 但是



望 , 。 可见 ,
木棉 花 在 诗 人 笔 下 的 意 蕴 是 非 常 丰 富 的 ,

时 令 的 象征 ,
而 且还被 注入 了 某 种 情 感 ,
来 写 出 李 德 裕 被 贬 岭 南 的 处境 ,
淋漓尽

致地 展现 出 中 国 诗歌 的含 蓄 性 。 同样在李商 隐 《 燕 台诗 ?
夏》 中 , 木 棉 花再 一




“ 

出现 蜀 魂寂 寞有 伴未 几 夜瘴 花开木 棉 冯 浩注 云 木 棉花红 借 比炎暑


“ ”

, 。 :
, 。

刘学 锴 余 恕诚 也云 瘴花 木棉 点 明 时 令 与 女 子 现 居之地

且 以 木棉 花反


‘ ’

, ,
、 :

① [ 梁 萧统 编


唐 李 善注
] 《 文选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
986 年版 ,
第 2 1 0 页 

② [
梁 萧统 编


唐 李 善注

《 文选 》 , 第 2 1 0 页 

③ 刘 学锴 、 余 恕诚 集释 《 李 商 隐 诗 歌 集解 》 ,
中 华书 局 2 0 04 年版 , 第 97 3 页 

④ 刘 学锴 、 余 恕诚集释 《 李 商 隐 诗 歌 集解 》 ,
第 9 74 页 

85


第六章 岭 南 木 棉 的 文学 书 写

衬 女 子 之寂寥 个 独立 的 客体 出 现


木 棉花在 李 商 隐的 笔 下 虽 然不是作 为 


。 ,

作 为 诗 人感情抒 发 的跳 板 ,
木棉 花 被 赋 予 了 强 烈 的 情 感 色彩 ,
可 以 说 哀感 顽 艳 

这 两 句 诗 对后 世 诗 人 写 木 棉 影 响 很 大 。 另 如皇甫松 《 竹枝 》 

槟榔 花 发鹧 鸣 啼 ,
雄飞 烟瘴 雌亦 飞 。 木棉 花尽荔支垂 ,
千花万花待 郎 归 

全 唐 诗 》 卷八 九

( 《 

槟 榔 花 果 期 和 木 棉 花 期 都在 三 四 月 ,
早熟的 荔枝 ( 火山种 ) 也 是这 段时 间 ,
所以

这 首 诗 的 时 间 背 景 可 以 非 常 清 楚地 推 见 。 五 代 孙光 宪 的 《 菩萨蛮》 ,
词云 

木 绵花映 丛祠 小 ,
越禽声里 春光晓 。 铜鼓 与蛮歌 , 南 人祈 赛 多 。 客帆





风正 急 , 茜袖 偎樯立 。 极浦几 回 头 , 烟 波 无 限愁 。

栩庄漫记 》 称

首 句 极 写 木棉 花 之 大 ,
也 突 出 时 令的 背 景 。 《 : 南 国 风光 ,
跃然 纸


唐 五代 两宋词 选释 木 棉花 下 正 蛮 江春 好 之 时

上 。 俞陛云 《 》 :
铜 鼓声中 ,
, 

忽 翠袖 并船 惊鸿 瞥 方待 回 头 顷刻 隔 几重 烟浦 其惆怅何 如 正 是客 心


一 ‘


, ,

?
孤 回处 谁家 红袖 倚江 楼 文 人之 遐 想 有 此相 似者 花 间 集注

则云

, 。 , 。 《 》 

彭羡 门 广 州竹 枝词 木棉 花上 鹧 鸪 啼 木棉 花下 牵 郎 衣 欲 行未行 不


《 》 云 :


落红 没尽 郎马 蹄 深得此词 之 意 彭 羡 门 即 清 代彭 孙通

忍别


。 。 ( 1 63 1 1 700 ) 

这 首 竹 枝词 同 样 深 得皇甫 松 竹 枝 之意 可 以说 上 述 三首 诗 是 以 贯之 的 都是



, ,

用 木 棉 花来 写 南 方 风 情 

再如苏轼 海南人不 作寒食 而 以上已上冢 予携 瓢酒 寻 诸生 皆出矣


《 , 。 , 。 

因 与 饮至 醉 记取 城 南

独老 符 秀才在 。 。 符 ,
盖儋 人 之安 贫 守 静者 也 》 结句 云 : 

上已 日 木棉 花落 刺 桐开 即是 个把 木 棉 与 时 令 色彩相 结合 的 鲜 明 例 子 



。 。

代魏濬 西 事珥》 卷六对此 有 个总 结 云


《 

木绵 名 琼枝 大可 合抱 高数 丈 花 红似 山 茶 而蕊黄 色 瓣极 厚


。 , ,




春初 叶 未 舒 时 , 花 开满 树 , 望之烂然如锦 , 又如 火之烧 空 , 既 结实 ,
大 似酒

杯 , 絮 茸茸如细毳 , 半吐于杯之 口 , 与江南 ( 草本 岁 艺者异 。 唐 王獻 诗 



“ ” “

纸钱 飞 出 木 绵花 。 盖其盛开 之 时 ,
正 与 春社 相 值 。 又李商隐 :
木 绵花 飞



鹧鸪啼 。 则 花 尽 叶长 , 春 已老矣 。


可 见 通过 木棉 花 的盛 开 与 衰 落来暗 示 诗 歌文 本中 的 时 令在 早 期 的 文学 书 写 中 非


常普遍 

① 刘 学锴 、 余 恕 诚 集释 《 李商 隐诗歌 集解》 ,
第 9 1
页 

② 曾 昭 岷等 编 《 全 唐 五代 词 》 正编卷 三 ,
中 华书 局 1 9 99 年版 ,
第 62 2 页 

③ 俞陛云 《 唐 五 代 两 宋 词选 释 》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社 1 98 5 年版 ,
第 1 40 页 

④ 华钟 彦 《 花 间 集注 》 ,
中 州书 画社 1 9 83 年版 ,
第 22 1 页 

⑤ 唐 音癸 签 》 引 此 条衍 这 两 个 字 见 明 胡 震亨 唐 音癸签 卷二 O 影 印 文渊 阁 四


《 , 《 》 , 《
[ ]

库全书 》 本 

⑥ [ 明 魏濬 ] 《 西 事 珥 》 卷六 ,
明 万历刻 本 

86


第六章 岭 南 木棉 的 文 学书 写

综上 唐 宋 时 期 写 木 棉 的诗 词 中 只 有很 少 部 分 涉 及攀 枝花 其他都是对亚



洲 棉 及其 纺 织的 描 写 , 比 如 宋代 诗词 中 经常 出 现 的 木 绵 袍 、 木绵 裘 。 在 对攀枝 花

的 书 写又 多 着 重它 的 时 令 ( 春天 )
和 地域 ( 岭南 ) 特点 , 这 也是攀 枝花 早期 文 学

书 写 的特征 

第二节 木棉 花 歌 审 美认 识 的 深化


开始全 面对 木 棉进 行 审 美 观照 和 发掘 是 在 明 清 两代 岭南 文化快 速发展




一 一

的时期 。 在此之 前 ,
人 们 对 攀 枝花 的 认 识 和 书 写 还 大 都 是 把 它 当 成 时 令 和 地 域 的

象征 。 不过 ,
偶 尔 也有 一

些对 攀 枝 花 本 身 的 物 色 、
形 状 进 行 挖掘 描 写 。 如 南宋杨

曲 湾放 船 》 木 绵 吐 焰 满江 头 这 是对 木 棉 花 开 放 时 红 艳 的 场 景 进 行 工
“ ”
万里 《 :
。 

潮 惠道 中 》 春 深 绝 不见 妍 华 黄茅 际 白 沙 几树


致 的描写 。 又如 刘克庄 《 : ,
极 目 。

同 样 也 极写 木 棉 之 巍 峨和 艳丽 到 了 明清 


半 天 红似染 居 人云是 木绵花


n: i

, 。 。 ,

们 对 木 棉 花有 了 更 深 刻 的 认 识 ,
它的 文学 书 写 也 如 雨后 春笋 。 明 初汪广 洋 的 《 

枝花曲 》 首 开风气 ,
诗云 

班枝花 , 光烨焊 , 照耀 交州 二 三 月 。 交州 人家花满城 , 满城花开 未抽叶 



焜 煌隔 水散霞彩 ,
幂历缘空张锦缬 。 信非韩 郎丹染根 , 恐 是杜 宇 啼 成血 。 

成血 , 著 树枝 , 点 缀铱芳 也 自 奇 。
岭 南 到 处足 种 此 , 岭 北居 人稀见 之 。 榷芳

晓落 花 时雨 ,
东 家 西家 具鸡 黍 。 当 门 笑 拾 玛瑙 钟 ,
持 向 城南 踏 春去 。 交州地

暖春归 早 夕 东 风为 谁老 翠 苞半拆渐 吐 绵 雪花 填满行人道 越娃携筐




, 。 ,

争采绵 ,
采绵盈筐 胜万钱 。 搓就琼 簪腻如茧 ,
丝成 冰 缕细 如烟 。 细如烟 , 

万缕 ,
绵绵到 底知几许 ?
的 的灯煤 夜结 花 , 轧 轧 机声 暗 相 语 。 停梭 掩 袂 那 得

眠 ,
吉 贝 相 将下 机杼 。 并 刀 裁剪 秋江云 , 与 郎 为 衣 白 且新 。 乡 社 年丰 载春酒 

郎 试 新衣 赛 海 神 。 从今只 种 班枝树 , 开花结 子 两 成趣 。 劝郎切 莫种垂杨 ,







惹长条系 愁绪 。

作者 所使用 的班 枝花 名 也 是现 存 文献 中 最 早 的 李 时珍在 本草纲 云


, 。 《 目 》 

今 人 谓 之斑 枝 花 讹 为 攀枝花 可 见 班 枝 花之 名 早 于 攀 枝 花
“ ” “ ” “


, 。 通 斑 。 

后 来攀枝 花之 名 才流 行 于 吴 中 地 区 。 屈大均 《 广东 新语 〉〉 对攀 枝花名 字 的解释 则



显 得附 会 穿 凿 他说 树 易生 倒 插亦 茂 枝长 每至偃地 人可 手 攀 故曰攀



, , , , ,

① 《 全宋 诗 》 第 5 8 册 ,
第 3 63 0 1 页 

② [ 明 汪广 洋

《 凤池吟 稿 》 卷 二 ,
明 万历刻 本 

87


第 六章 岭南 木棉 的 文 学书 写

枝 。 其 曰 斑枝 者 ,
则 以 枝 上多 苔 文成鱗 甲 也 。 所以 ,
斑枝 花 ( 班枝花 ) 的名 字


来是 因 为树 枝上 多 文 理 如鳞 甲 般 但 后 来 班 枝 花音 讹 为 攀 枝 花 却不能把


由 , , ,

它 说 成 是枝 长 偃 地 ,
人可手攀 。 此不可 不 明 。 汪 氏 所写 的 班枝花 大部 分 是符合 木


棉 花的 特征 的 ,
但 最后 写 到 木 棉 花 絮 裁 剪 为 衣 服 ,
则 显然 与 亚 洲 棉 相 混 ,
徒为 木


棉 花增 光 而 己 。 这 虽 然 是瑕疵 ,
但后 来 屈大均 、 陈 恭尹 等人写 木棉 ,
几 乎都落 这


个窠臼 南海 神 祠 古 木 棉 花 歌 还怜飞 絮 织 为 繰布 作 衣裳
“ 


。 如屈 氏 《 》 : 白如霜 , 。

木绵 花歌 》 结 句 愿 为飞 絮 衣 天下 不 道 边 风朔 雪 寒 汪 氏 写木棉制
“ ”

陈 恭尹 《 :
, 。 

“ ”

衣 ,
使 全 诗变 得 更 加 风 情 旖 旋 ; 陈 恭 尹 则 体 现 其 民 胞物与 、 广 厦万间 的 诗人


情怀 虽不 科 学 却 只 能 以 文 学 想 象 和 文 学真 实 之 把它 当 成木 棉文 化 的 


。 , 目 ,

分 。 汪 氏 这 首 诗 对 后 世木 棉 书 写 的 影 响 极 大 ,
因 为 他着 力 关 注和 倾心 描 写 的 是 木

棉 之 花 所 以 明 清 笔 记 小 说如 杨 慎 宋 长 白 等 人 所 著
, 、 ,
谈到 班 枝 花 都 会加 以 称 引 

这也 使 《 班枝 花 曲 》 流 传 更广 、 影响 愈 深 。 《 班枝花 曲 》 虽然 形 象 地写 出 木 棉 花


的 物色形 态 ,
木棉的 内 在 精神 及其 比 德意 义 却 还未 充 分体现 。 明 中 后期 ,
广东 南


海人庞尚 鹏 ( 1 5 24

1 5 80 ) 的 《 木棉 行》 则 写 出 木 棉之傲 ,
使木 棉 的 审 美 价值 和

意义进 步提 高 诗云




槎 牙 古 树海 天涯 , 长与 东风竞 岁 华 。 翻 见 白 头人易老 , 独 留疏影傲烟 霞 



昔年 自 幸栽培早 , 岁 月 几何 今 合 抱 。 仰看皮骨 正苍苍 , 肯 随樗 栎 同 枯槁 。 



身 不入 百花丛 , 屹 立 乾坤 秋 复 冬 。 雪里 奇葩千万簇 , 春 来 云锦 烧 天 红 。 繁华

尽 付风 尘 外 ,
惟有 丹心长 不改 。 纷 纷百 卉 竞 销 沉 ,
姚黄 魏 紫今谁 在 。 飞絮 漫

天东 复西 , 零 落残 红 逐 马 蹄 。 片 片 直 随 流 水远 ,
渔人 争讶 武 陵溪 。 君 不见园

陵多 植 冬 青树 , 森 森丛棘知 何处 。 又不见桕 梁高架承露 台 , 金 茎 露冷 旋成灰 






何 如 深根著 南 土 , 长 年饱历冰霜苦 。 参 天 咫尺 日 月 光 , 肯 为人间作栋梁 。

庞 尚鹏 史 称其 忠 介慷慨 有才有 胆 其立朝 知 有法纪



而不顾 身利 害

, : , 。 , ,


其当 官 ,
知恤民艰 , 而不 避

时谗疑 。 海 内 缙 绅倚重 焉 。 这首 《 木棉 行 》 的 诗


“ ” “ ”
眼即在 傲 字 所谓 独 留 疏影 傲烟 霞 也 是诗人性 格的 写 真 诗 中 写木


, , 。

棉 树龄 之 古 邈 皮骨之苍老 枝干之 笔 直 花 朵之 烧 红 无不 著 我 之 色彩
“ ”
、 、 、 ,


秋 去 冬来 , 饱经 艰 辛 ;
繁 华 落尽 ,
丹 心不 改 。 不 肯 折 腰为 人 间 栋 梁 ,
不但 点 出 木


棉 之孤 傲


同样也 是作者守 正不 阿 、 刚 毅 不 屈 的 人 格 象征 。 《 广 东新 语 》 载 :


春 仲 至孟夏 ,
连 村 接野 ,
无处不开 ,
诚天下 之丽景也 。 其树易 长 ,
故 多 合抱 之 干 

其材不可用 ,
故少 斧斤 之伤 ,
而 又 鬼 神 之所 栖 ,
风 水 之所 藉 ,
以 故 维乔 最 多 与 榕

① [
清 屈 大均

《 广 东新 语 》 卷 二 五 木 语 ,
中 华书 局 1
985 年版 ,
第 6 1 5 页 

② 中 山 大 学 中 国 古 文献 研 宄 所 编 《 全粵诗 》 第 1 1 册 ,
岭 南 美 术 出 版社 20 1 0 年版 ,
第 30 5

页 

③ 明 何 乔远 名 山藏》 卷 八 臣 林记 崇祯 刻 本

[ ]
《 ,
明 

88


第六 章 岭 南 木棉 的 文学 书写


树等 木 棉 树材 质 差 所以 少斧 斤之伤 庞 尚 鹏在 此 却 赋予 木棉 主体 性
”
。 , , ,
不是


无用 ,
而是 不 肯 低 眉 下 首 。 庞 氏还 有 《 木 绵 飞 絮 歌》 ,
同 样 可 以 从 中 看 出 其 人格


的 傲岸 ,
最 后 两句 曰 

簸 扬何 必 怨 东 风 ,
年去 年来 万古 同 。 自 信若非杨柳 质 ,
春 来依旧 满枝红 



总之 ,
木 棉 在 岭 南诗 人 庞 尚 鹏 笔 下 完 成 了 一

大跳跃 , 其 比 德 意 义和 审 美价 值都 得


到 很大 的提升 ,
为 明 清 之 交 的 木 棉 文学 书 写树 立 了 新 的 坐标 

最后 ,
值 得注 意 的 是 在 明 清 之 际 木 棉 树 英 雄 形 象 的 确 立 。 最早 把木棉 与 英雄


的 联系 起来 ,
应 是 明 末 李 云龙 的 《 木棉 花 歌 》 , 其四 曰 

旧苑 昌 华 吸紫氛 ,
宫 娃 曾 斗石榴裙 。 枝头犹是英雄血 , 无奈流花 不待君 



李云 龙 字 烟客 番禺人 少 补 诸生 慷慨 重 节 义 时 名 士多 严事之 后北往




, ,
。 , , 。

塞上 , 入 袁 崇焕 幕 。 天 启 七年 ( 1 62 7 ) , 袁 崇 焕遭 魏 忠 贤 党 人 弹 劾 , 乞休归 去 

李 云 龙对此痛愤 抑郁 ,
遂作归 隐 罗 浮之计 ,
与 梁元柱 、 黎遂 球 、 陈 子 壮等 人都有


交往 。 后 袁 崇焕 死 ( 1 6 30 年 )
, 祝发为僧 ,
号 二严 。 明亡 ( 1 6 44 年 )
后 ,
更不知


所终 。 这组 《 木 棉 花歌 》 作 年 虽 不 可 确 考 , 但 以 意 逆志 ,
可 能成 于 大 明 王 朝 华 屋


丘 墟后 所谓 亡 国之音哀 以 思 每逢朝 代更迭 咏物诗词 都 是遗 民 诗人寄
“ ”

也 。 ,


托其黍离 麦 秀之 悲 的 首 选体裁 上 引 这 首诗 基调 与 般 的 木棉 书 写大相 径庭

, 


不 是豪放 恣肆 ,
雄奇 巨 丽 ,
而 是 婉转 多 情 ,
悲 哀感伤 的 。 所以 ,
李 云 龙 虽 然 把木


棉 与 英雄联 系起 来 ,
但 更 多 是 由 花色 之 红 联 系 到 英 雄 之 血 ,
充 满着 悲 剧 性 色彩 

如 果 要 强 作解 事 ,
昌 花 苑 与 宫 娃 可 能 是 影射 亡 国 之 君 崇 祯 皇 帝 ,
而 英 雄之 血则 必

是 诗人 的幕主 袁崇 焕 袁 崇 焕 对李 云 龙有 知 遇 之 恩 诗 人在 其 死 后 选 择在 罗


一一

。 。

浮 山华首台 出 家 可 见 当 时 触 动之 大 史载 他 谓穆 曰

尝与 张 穆 同 旅塌


。 ,




血性男 子 ,
独 不 知 豪 杰 不 能 为 之事 ,

回头 ,
英 雄 技 俩 皆 痴也 。 英雄 技俩

即 指 反清 复 明 之 事 张 穆大概 拳拳于 此 但 在 诗 人看 来 却 都 是 痴 佛家 认为



一 一

, ,

“ ”

切 烦恼 由 痴 而起 明 末 遗 民 普遍存 在 种幻 灭 感 而 李 云龙 的幻 灭感 则 是经


。 ,

英 雄血 溅 后逐渐形成 的 以 致 诗人 入 清 之 后 不 知 所终 



销声匿迹

历了 , ,

以 , 伟 岸 的 木棉树使他 自 然 而 然 地联 想 到英 雄 的 形 象 , 但 他 着 重 突 出 的 是 英 雄无

① [ 清 屈 大均 ] 《 广东新语 》 卷 二五 木语 ,
中 华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6 1
6 页 

② 中 山大 学 中 国 古 文 献 研 究所 编 《 全 粤诗 》 第 1 1
册 , 岭 南美 术 出版 社 20 1
0 年版 , 第 3 08

页 

③ 中 山 大学 中 国 古 文 献 研究 所 编 《 全 粤诗 》 第 20 册 ( 未刊 ) ,
卷 七 〇六 

④ 九 龙真 逸 辑 《 胜朝 粵 东 遗 民录 》 卷 四 ( 《 清 代 传 记 丛刊 》 第 70 册 ) , 明 文 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4 1 7 页 

89


第六章 岭南木棉 的文学书 写

力 回 天的 悲剧 

而 到 了 陈 恭 尹 手 上 木 棉 的 英 雄 形 象 变得 更 具 生 命 力 它 不 再 是 奄 奄 息的

, , 

而是救饥拯溺 、 道济 天 下 。 《 木 绵 花歌 》 云 

粤江二 月 三 月 来 , 千 树万树朱华 开 。 有如尧 时十 日 出 沧海 , 又似魏 宫 万



炬 环高 台 。 覆之如钤仰如 爵 , 赤瓣 熊 熊 星 有 角 。 浓须 大 面好英 维 , 壮气高冠



何落落 。 后 出棠榴枉有名 ,
同 时桃 杏惭 轻 薄 。 祝 融炎 帝 司 南 土 ,
此 花无 乃 群

芳主 。 巢鸟 须 生丹凤雏 ,
落英拟化珊瑚 树 。 岁 岁 年年五 岭 间 ,
北人 无 路 望 朱





颜 。 愿为 飞 絮 衣天下 , 不 道边 风 朔 雪 寒 。

壮 气 高冠 何 落 落
” “

不 道边风朔 雪 寒

浓 须 大 面 好英 雄 愿 为飞 絮 衣天 下

, 、 ,



句 扫 英雄 颓唐不 振之气 重树 神采 飞扬 之 姿 丘逢 甲 棉 雪歌》 结 句 英雄





, 。 《

心性 由 来 热 待竟苍生衣被功 即 是对陈 恭尹这 两 句 诗 的综括 他在 诗 中 注云




。 自 

陈 氏 所 塑 造 的 英 雄 形 象 更 符 合 人 们 对木 棉

别名 英雄树 干高 花伟


红棉 花 ,
, 。 

的 审 美期待 ,
所 以 英 雄树 的 称 呼 才 正 式 确 定 下 来 。 陈衍 《 石遗室 诗 话 》 曾 谈到 木

棉 树 的 雄丽 ,
他说 

如 《 木棉与 他树并植 , 必高 出 之 ,
俗谓 为英雄树 , 又称 曰 省花 ,
余特 赏


其 高标劲 节 , 冠 绝凡卉 , 因 成是咏 ,


以 志心仪》 云 :
绿崖 附木入云 霄 , 


葛 纤藤也 空 扶 植绝 似 君 标 格始 真高 木棉 》 云

豪 依傍 又 刻 画


自 。 ,
。 《 :

红棉 不易 真 熊 熊 赤焰 烧 苍 旻 此花若 肯 夸雄丽 宇 内 群芳 孰敢 春

, 。 , 。 君 ( 

者按 :
陈树人 )
善画 , 于花 木最 爱 木棉 , 常绘 之 。 余喜其红 ,
君 喜其 高 , 


“ ”

中 所谓 雄丽 也 。 盖诸 花 丽则 不 雄 , 雄则 不 丽 ,
如马 缨则 红 而 淡矣 。 又云 


岭 南春色 丽兼雄 , 用 旧句 。 并在 繁 棉 密 梡 中 。 宛 似翠 屏开 八面 , 高 烧桦烛






万枝红 。 真 是木 棉 。

岭 南 春 色 丽 兼雄 陈树人有 岭 南春 色 》 图 即 是 以 木棉树为 题材 曾获国



, 《 ,




大 奖 雄 丽 就 是 他所 理 解 的 岭 南 春 色 而 代 表 这 雄 丽 的 春 色 非 木 棉 而 何
。 ,
? 所谓 宇

也 是人 们 对 木 棉 树 的 审 美 期 待

内 群 芳 孰敢 春 也 。 雄 丽 是 木 棉 树 的 美 学风 格 ,


所 以 陈 恭 尹 为 木棉 塑 造 的 英 雄 形 象 深 得 人 心 ,
后世 谈 起 木 棉 ,
鲜有 不 联想 到 英雄


的 。 方 濬顿 《 德畲 送 折 枝 红 棉 介 以 洋 蛱 蝶 二 盆 戏 作 短 歌 》 云 

荔枝湾头 园丁 来 ,
海 山 拘 取 赤玉 杯 。 花 中 豪杰 绝无 比 , 生 面特 为 炎

荒开 。 亭 亭 百 尺凌霄 艳 ,
嘉 名 不许 苕 华 占 。 难 得 英 雄 伴 美人 , 小样春驹

下 坛坫 。 碎琼弄影双蹁跹 ,
柔 姿 媚 态 殊可 怜 。 宛 似 虬 髯 对红 拂 , 即色即

① 清 陈恭尹 [ ] 《 独 漉 堂 诗 文 集 》 诗集 卷 三 ,
清 道 光 五 年 陈 量平 刻 本 

② 清 丘逢 甲 [

《 岭 云海 日 楼 诗钞 》 卷五 ,
民国本 

③ 陈衍 《 石遗 室诗话 》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2 00 4 年版 , 第 7 76

7 77 页 

90


第六章 岭南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空 宜悟 禅 。

前 六句 写 木棉 。 赤玉杯 、 花中豪杰 、 英雄 、 虬髯 ,
皆木棉之比 。 春驹 、 美人 、 


拂 则 是洋 蛱蝶 因 其酷似蝴 蝶 所以称 碎琼 弄影双蹁 跹 柔 姿媚 态 殊 可 怜



, 。 , , 

自 古 英 雄 配 美人 ,
结句生新 。 方濬 颐此诗 虽 云 戏作 ,
也可 看 作 是 对木 棉 英 雄形 象


另 如 丘逢 甲 则 从木棉 本 身 出 发

的深 化 。 ,
认 为英雄树有 儿女气 ,
绝 世 英雄 儿 女



气 不 嫌绮 绪更 缠 绵 东 山 木棉花盛 幵坐对成咏三 首 》 其 这种儿 女气 指


” 一

, 。 ( 《 )

的 就 是 木 棉 花谢 之 后 , 缱绻缠绵 的 飞 絮 ,
正 因 为木 棉 花 的 这 个 特 点 ,
所 以 历来木


棉 书 写 能 够 在雄 丽 之 外 别 立 清 婉 。 值 得注意 的 还是 ,
这 种 清 婉 的 风 格 往往 是 在 牺


牲科 学 性 的 前 提 下 完 成 ,
如 认 为 木 棉 花 絮 可 以 制 作 成衣 等 等 。 总之 ,
木棉 的 英雄


形 象 的 塑 造 虽 然 在 陈 恭 尹 手 上完成 的 但 后 世 文 人 的 书 写 依 旧 对 它 进 行 丰 富 和 深

 ,

化 

第 三节 南 花 之王 : 南 海 神庙 与 木 棉 文 学 书 写

南 海神 庙 木 棉 的 题 咏


明 代 以 来 用 七 言 古 诗 的 形 式 来 写 木 棉 花 逐渐 形 成 种传统 其 中可注意的 是


诗人 们 对 南 海 神 祠 前 面 十 余 株 木 棉 古 树 的 题 咏 。 南 海 神 庙 位 于广 州 ,
是我 国 四 大


海神 庙 之 由 于 庙 中 植有波 罗 树 所 以 又称波罗 庙 但在 历 史 上 两 棵波 罗 神


, , 。 ,

树 早 就销 声 匿 迹
“ ”

重 新长 出 来 的波 罗 树 则 薜萝 纠 缠 ,
枝 柯 臃肿 ,
显然 无 法 与


巍 峨 挺拔 的 木 棉 树 相 比 ,
况 且波 罗 树 有 实 无 花 ,
观 赏 性不 足 。 所以 ,
在 南海 神 庙


的题咏中 ,
木 棉 树 可 以 独 占 暄妍 。 在某 种 意义 上 ,
它 不 但 是 木 棉 文 化 的 重 要组 成


部分 而且 也 是岭 南地 域文化 的代 表 沈大 成就 说 波 罗庙 中 木棉 花

, 。 : ,
南人恒


?
向 北人夸 那 为 何 会 有 这 种 现 象 的 产 生 呢 ?

我 们 且 看 屈 大均 《 广 东 新语》 的记载 

( 南 海神 ) 庙 在 扶 胥 江 北岸 , 其南岸有 最高峰 ,
曰 烟管 闪 ,
正与庙对 

冈 左 右 乱峰 环 叠 , 海树如 城 。 翁山 有 书屋 在其下 。 倚南面北 , 扶桑晓 赤 ,




浮晚青 ,
山 海之胜 ,
曱 于百粵 ,
北海东海之滨 ,
未易 有此 。 村 民千户 , 耕渔


为 业 皆屈 大夫之流裔 田 肥美而 水苦咸 屋后小峰 甘泉涓 涓 村饮足



。 ,

① 清 方 濬颐 二知 轩诗 钞 卷 三 清 同治 五 年刻 本

] 《 》 , 


② [ 清 丘逢 甲

《 岭 云海 日 楼 诗钞 》 选 外 集 , 民 国本 

③ [
清 沈大成
] 《 南 海 神 庙 木 棉 花歌 》 ,
《 学 福 斋集 》 诗集 卷 三 瞰 荔诗 钞 ,
清乾 隆 三 十 九 年刻


本 

9 


第六章 岭南 木棉 的 文 学 书 写

焉 。 翁 山 之庐 , 倚烟管 冈为 屏 , 临南 海为 溪 。 想 其扶 桑 日 生 , 中 夏犹 夜 , 

登山 阁 ,
以受 晓华 ,
真神 仙 境界 , 岂人世王 侯所 能 梦 见 。 予 为 之作 《 海阁 

题其上 曰

华 图》 , :
天 以 布衣存 日 月 , 海 滨 山 阁 著藏 书 。 阁 旁 多木棉 。 

种 自 海外 来 ,
树高 数十尺 , 喜温恶 寒 , 莫 能过岭 以 北 。 花 类玉 兰 ,
色 正赤而

无香 , 结实如酒杯 。 老而 飘 絮 , 著土 自 生 ,
盛于 荒滩 闲 址 。 集其絮可席 以坐 

柔而少温 , 若 芦花 然 。
翁 山 谓广 民 种 木 , 多 择实之 易 售 者 , 若荔支 、 龙眼之

属 , 非是则不贵 。 以 故木 棉 为 弃种 ,
而任 其 自 生 。 若收之园林 , 当 亦佳观也





云 。

南海祠 前 ,
有 十余株 最古 , 岁二月 , 祝融 生朝 , 是花盛发 。 观者 至数 千

人 ,
光 气熊 熊 , 映 颜 面如 赭 。 花 时无 叶 ,
叶 在花落之后 , 叶必七 , 如 单叶 茶 


未叶时 ,
真如十 丈珊瑚 , 尉 佗 所 谓 烽 火树 也 。 予诗 : 十 丈 珊 瑚是 木 棉 , 

开红 比 朝 霞 鲜 。 天 南 树树 皆 烽火 , 不及 攀 枝 花 可 怜 。 南 海 祠 前 十 余树 , 祝融

旌节花 中 驻 。 烛龙衔 出似 金盘 , 火 凤巢 来 成绛 羽 。 收香 一 一

立华须 , 吐绶纷

纷饮 花 乳 。 参 天古 干 争 盘 挈 ,
花时 无叶何粉葩 。 白 缀 枝枝胡 蝶茧 , 红烧朵朵

笑 蓉砂 。 受命 炎洲 丽 无 匹 , 太 阳 烈 气成 嘉 实 。 扶 桑久已 摧为 薪 ,
独有此花擎






日 出 。

据此可知 , 每 年 二 月 举 行 南海 神 诞庙 会 时 ,
恰逢木棉花盛开 ,
庙 前观者如 云 ,



红 映面 ,
俨然 是广 州 的 赏 花 盛事 。 虽 然 木 棉 作 为 木 材 无利 可 图 ,
但屈 大均 认为 木


棉 具有 非 功 利 性 的 审 美 价 值 ,
有 无用 之 用 ,
是 绝 佳 的 园 林 观 赏 植物 。 由于屈 氏就


定 居 在 南海 神 庙 旁 ,
不 但 与 这 些 木棉 朝 夕 相 对 ,
而 且 每 年 都 能 见 证 如此 盛 大 的 木


棉花 事 所 以 他 对 木棉 有 这种 审 美 的 看 法 并 不足 怪 其 诗 文集 中


, 。 , 如 岁岁祝


融节
” “

祠 前照 绮罗 木 棉》 春暖 春寒 二 月 天 祝融 祠 畔 冶 游 遍

, ( 《 ) 、 , ( 《 木棉》 ) 


朵 朵 中 心 含火 凤 春 飞 满祝 融 宫 这些诗句 都与 南海神庙木棉 及

木棉 


( 《 》 ) :

其 花 事有 关 从 中 也 可 略 窥 屈 大 均 木 棉 书 写 的 渊源
, 。 书 中所引

十 丈 珊瑚 是 木 棉 

花 开 红 比朝 霞 鲜 扶桑 久 己摧 为 薪 独有 此 花 擎 即 是 他所作 南 海神 祠

… …

, 日 出 《 

古 木棉 花歌》 的前 半 部分 盛极 时 的 南 海 神 祠 庙 会不 但使 庙 前 古 木 棉 进 入 普 通


人 的 观 赏 视野 ,
也让 它 当 时 岭南 诗坛 的 吟 咏热 点 。 不但 同时 代 的 陈子 升 ( 1 6 1 

成鹫 22 陈恭尹 梁佩兰

62 9

6 92 63 7 00
— —

1 ) 、 ( 1 63 7 1 7 ) 、 ( 1 1 1 ) 、 ( 1 1 70 5 

等人都有 《 南海神祠 古 木 棉 花 歌 》 , 就 是 在 此之后 ,


依 旧 有人 追和 创 作 ,
如 沈大


成 的 南海神 庙 木 棉花 歌》 另外 题 咏 此庙 之 古 木 棉 更 是 指 不


( 1 70 0 1 77 1 ) 《 。 ,

方 濬 颐在 其 次 恢垣 院 中 木 棉 韵 》 昔 登 镇海 楼 句有自 注
“ ”
胜屈 。 《 ,
徒怀 作 诗 意 

① 清 屈 大均[ ]
《 广 东 新语 》 卷 一

七宫语 ,
中 华书 局 〗 9 85 年版 ,
第 474 页 

② [
清 屈 大均

《 广 东 新语 》 卷 二 五 木 语 ,
第 6 1 5

6 1
6 页 

92


第 六章 岭 南 木 棉 的 文 学书 写

云 :
咸丰辛 亥二 月 ( 1 85 1
年 )
登 镇海楼 , 得 见南 海祠 红 棉 ,
欲 吟不 果 。 据此


可见 ,
南海 神 祠 的 红 棉 对 于 文 人 骚 客 的 魅 力 ,
这种 同 题 竞胜 的现 象 ,
也 折射 出 诗


人 争奇斗 艳的 创作心理 ,
堪称 木 棉 文 学 书 写 史 的

大焦点 。 但我 们 要 追 问 的 是 

南 海 神 庙 古 木 棉 的 吟咏 到底 带来 了 什么 

二 、 南 海 神 祝 融与 木 棉 文 学 书 写


从上可 知 ,
写 南 海 神 庙 的 木 棉 往往 绕 不 过祝 融 ,
也 正 因 为 木 棉 与 南海 神 庙 的

关系 ,
使后 世 文 人 就 算 不 写 庙 前 木棉 ,
也 有 这 个 文 化 意 象 萦 绕脑 中 。 南 海海 神 之


名 ,
据韩 愈 《 南 海神庙碑 》 载 

考于传记 , 南 海 神 次 最贵 , 在北东 西三神 、


河伯之上 ,
号 为祝 融 。


而 韩 愈 所依 据 的 传记就 是 太公 金匮 》 书所载 海 神 祝融 之名 实昉于 此


《 。 

太公 《 金匮 》 云 :
南 海之神 曰祝融 , 东海之神 曰 勾 芒 , 北海之神 曰 

西 海 之神 曰 蓐 收

顼 , 。 今按 :
东海神名 阿 明 ,
南 海祝融 , 西海 巨 乘 ,
北海


养生 杂书




然公 言 南 海 神次最贵

禺 强 。 亦见 《 》 。 ,
则 是 据太公 之 书 。

但祝 融 在 古 代 具 有 多 种 身 份 其 中之 就 是 南 方火 神 南 海海 神 与 南 方 火 神 


, 。 ,

成 水火 何 以 能 够调 和在 起呢 屈 大 均 的 解释 是


? 

南 海 之 帝实 祝 融 , 祝融 , 火帝也 , 帝于南 岳 , 又帝 于南 海者 。 石 氏 《 



经》 云 :
南 方赤帝 ,
其精 朱鸟 ,
为七宿 ,
司 夏 ,
司 火 ,
司南 岳 ,
司 南海 

司 南 方是 也 。 司 火而兼 司 水 ,
盖 天地之道 ,
火之本在水 , 水足 于 中 , 而后

火 生 于外 , 火 非水 无 以 为 命 ,
水 非 火无 以 为 性 , 水与 火分而 不 分 , 故祝融 兼

为 水 火之 帝 也 。


屈 大 均认为 水 火为 天地之道 ,
所 以 它 们 并 不 是 相 互排 斥 的 。 他在 《 南海 神 碑 》 也


火而 兼 司 水 也

云 : 故 祝融 之职 ,
司 。 天 地之 道 ,
水 与火而 己 。 民 非 水 火无 以 为


性命 ,
则其 事祝融 也 ,
以 其帝乎水火 也 。 其事帝 乎 水火也 ,
以 其帝乎性命 也 。
” 

他 的 阐 释是 通过 水火 的 一

体性 一 一

即 民 众 需 要 仰 仗 水 火 生存
一 一

来 完成的 这种

 。

说法 显 得 有 点 牵 强 ,
虽然 也 能 够 自 圆其说 ,
但并 未 真 正落 到 实 处 

在这里 我 们 也 承 认 南海 海 神 祝 融 是 身 兼 二 职 完 美 地把 水 与 火 协 调 统 


, ,

来这种 传统说法 。 但现在 问 题是 在 海神 庙 中 ,


祝 融 的 身 份 定 义和 社 会 认 同 还 是 以

海神 为主 。 如 果这 样 ,
火帝 的 身 份 岂 非 无 所着 落 ?
这里有必 要 重新找到

种 合理

① [
清 方濬颐

《 二 知 轩 诗 续钞 》 卷三 ,
清 同 治 刻本 

② [
唐 韩 愈撰


马 其昶 校 点 ,
马 茂 元 整理 《 韩 昌 黎文 集 校 注 》 , 上海古 籍 出 版 社 20 1 4 年版 

第 4 86 页 

③ [
唐 韩 愈撰


马 其昶 校 点 ,
马 茂 元整理 《 韩 昌 黎 文 集校 注 》 ,
第 486 页 

④ [
清 屈 大均

《 广 东 新 语 》 卷 六 神语 ,
中 华书局 1 9 85 年版 ,
第 20 7 页 

⑤ [ 清 屈 大均
] 《 翁 山 文钞 》 卷 三 ,
清 康 熙刻 本 

93


第 六章 岭南 木棉 的 文学 书 写

又 曰 木棉

的 文 化 阐释 ,
而答案就在 庙前木 棉 身 上 。 郑绩 曾 说 ?

. 红棉 ,

二月 






南 方离 明 之象 故 北 地 无之 离 为火
” “

开 , 红焰如 火 ,
, 。 《 周易》 云 :

为 日 。

红 棉 正是火 和 日 的 象征 。 木棉 树 又 称 烽 火 树 气 其 花通 常被 认 为 是 南 方 火 德 的 结





?
是炎 天德 全 钟 大绛花 祝 融 以 德火 其木 雷 电 成 章 天始 春
“ ” “

晶 ,
所谓 自 ,
、 ,


。 可见 ,
南海海神 祝融 火 神 身 份 的 外 在 体现 可 以 在神 庙 前 十 余 株 古 木棉 树身 上

多 在祝融 前 所以 庙 前栽 植 的 木 棉 树 具
“ ”

找到 ,
屈 大均 即 云 :
越王 烽 火树 , 。
?
, 

有很 强 的 文 化 象征 意 义 。 这 种 若 隐 若 现 的 文 化 意 蕴大 多 表 现 在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雨 露 曾 分 扶荔

上 。 屈大 均在其 《 南 海 神 祠 古 木 棉花 歌 》 就有 高高交映 波罗 东 , 

而 木 棉 树 于 南 海 辅 佐 赤 帝祝 融

宫 。 扶持 赤 帝 南 溟 上 , 吐 纳 丹 心大 火 中 的描 写 , 

的 文 学 构 思 显 然 要 比 他 前 面 的 论述更 有 可接 受 性 , 所 以 对于 这 种 想 法 ,
后代 文人

不 断 进行发挥 。 陈 恭尹 《 木绵 花 歌 》 称 

祝 融炎 帝 司 南土 , 此 花 无乃 群芳 主 。 巢 鸟 须 生丹凤雏 ,
落英 拟化 珊 瑚 树 

北人无路望朱颜



岁岁年 年五岭间 ,

陈 氏 已 经 是 有 意 识 地 将 祝 融 的 火 帝 身 份 与 木 棉 结 合 起 来 并 通 过 祝 融 与 木棉 的 关

 ,

系 , 把木 棉 的 地 位 拔 高 到 为 ( 南土 ) 群 芳 之主 。 另外 , 他在 《 南 海 神 祠 古 木绵 花

歌》 写 道 : 


祝 融 帝 子 天 人杰 ,
凡材 不 敢 宫 前 列 。 梃 生奇树号 木绵 , 特立南 州 持绛节 

拔地 孤 根 自 攫拿 , 排 空 直 干 无旋 折 。 生 气 长 资渤澥宽 , 老鳞不 受冰霜 裂 。 



春二月 当 艳阳 ,
观 者千 人 皆 叹绝 。 繁英贯 日 下无 阴 , 丽 色烧天炙 能热 。 堂堂

正正势 莫 当 , 密 密 疏疏随 所 设 。 落 瓣 全铺 细 草 青 , 飞 须 欲 满 游 丝缬 。 似闻昨



铜鼓鸣 海 神黼 黻 朝 天 阙 玉女三千笑 口 开 电光 夜枝头 掣 受 命扶 桑




日 , 。 , 。

捧 日 车 , 旌 旗 片 片 裁 虹蛻 。 六 龙 战 胜各归 来 , 髭 髯尽化 玄黄 血 , 不 尔花红何



太烈 。 君 不见 四照 之枝 不可寻 , 赤 松渺 矣火 井 深 , 为 君岁 岁 呈 丹心 

祝 融帝子天人杰 凡 材 不敢 宫 前 列 正 因 为 木 棉 是南 土 群 芳 之 主 所 以 木棉


“ ”

, ,

才有 资 格生 长在 海 神 祝融 庙 前 这也 可 以 说 古 木棉 代表 着 海 神 祝融 的另 种身 份


一 一

火帝 。 陈恭尹 一

往 一

复 的 两 次书 写 ,
从 南 海 神 庙 木 棉 与 南 海 神 祝 融 的 文化 联

系 出发 重 新 赋 予 了 木 棉 南花 之 王 的 地 位 木 棉 是 南 方花 中 之 王 这 种认识也


一 一

, 。

① [ 清 郑绩]
《 梦 幻 居 画 学 简 明 》 梦幻 居画 学 简 明 卷三 ,
清 同 治 三 年刻本 

广 东新 语 》

② 木 棉 树 与 烽 火树 ,
两 者 之 附会 即 见 于 《 ,
另外屈大均 《 攀枝 花 》 云 越 王烽 火


树 ,
多 在祝 融 前 ,
均 可 参证 

③ 屈 大均 《 攀枝 花 》 其三 ,
见 《 翁山诗外》 卷八 ,
清 康 熙 刻凌 凤 翔 补 修 本 

④ 宋湘 《 木 棉花 二 首 》 其二 ,
见 清 刘彬 华
[ ]
《 岭南群雅 》 , 清 嘉 庆 十八 年 玉 壶 山 房 刻 本 

⑤ 屈 大均 攀枝 花 其 见 翁 山 诗外 》 卷 八

《 》 , 《 

⑥ [ 清 陈 恭尹

《 独 漉 堂 诗文 集 》 诗 集卷 三 ,
清道 光 五年 陈 量平 刻 本 

⑦ [ 清 陈 恭尹
] 《 独 漉堂 诗 文 集 》 诗 集卷 三 ,
清道 光 五 年 陈 量 平 刻 本 

94


第六章 岭 南 木 棉 的 文 学书 写

方 濬顿 在 其诗 中 就 云 牡丹 称 王洛 阳 土 尔亦雄豪偏


得 到后 人 的 响 应和 认 可 。 :

闰 位 群 芳 惭紫 色
“ ”

? ” “

霸主 。 另 如 晚 清 丘 逢 甲 写 木 棉 花有 、 天扶 赤运花应 帝 


无不是让木棉 花 南 面称 王 再看他 的 拜大忠 祠 回 咏 木 棉 花二首 》 其


” 一

, 。 《 

枯木寒鸦 吊 大忠 , 力 回 阳 九气熊 熊 。 化身待挽笑蓉劫 ( 花 能解鸦片 烟 毒 ) 



洒血疑 开杜 宇 宫 。 铜鼓哀歌春庙古 , 铁 椎 奸 魄满 庵 红 。 扫 除冰雪持炎运 , 







率 群 花拜 祝融 。

大 忠 祠 所祭 祀 的 是 南宋 三 大 忠 臣 : 文天祥 、 陆 秀夫 、 张 世杰 。 此 诗生 气 灌注 ,



棉 的 正 气 可 以 说 就 是 文 天祥 等 人 的 象 征 。 在此 ,
我们 关 注 的 是 诗 人对 木棉 身 份 的


“ ” “

体认 ,
扫 除 冰雪 持炎 运 ,
合 率 群 花拜 祝 融 也 即 是 屈大 均 仙 种 珍 奇世 希 见 

受 命 天 南绝霜 霰 不 同 之 处 在 于 木 棉 己 经 晋封 为 南 方 群 花 之 主 但 祝融 又

之意 , 。


不 是 花 神 为 何 木 棉 要 率 群 花 拜见 它 其 中 的 奥 妙 就 在 于 木 棉 树 与 南 海神 庙 有 


种 空 间 和 文 化 上 的 联 系 而 这 种 联 系 也 逐 渐 演 化 成 文 化记 忆影 响 后 代 认 知 所 以 , 。 

木 棉 花 成 了 南花 之 王 , 并 在 某种 程 度上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代表 和 象 征 

综本 节 所述 南海神 庙木棉 的题咏 屈 大 均 以 来 逐渐 形 成 个传统 这种 同





自 ,

题竞 胜 的现 象 是 木 棉 文 学 书 写 史 上 的 大焦 点 另外 南海 神 祝 融 与 木 棉 的 关 系


。 ,

也 逐 渐 在 这 些 题 咏 之 中 被 建 构 起 来 它 们 之 间 的 联 系 使 木棉 的 文 化 象 征 意 义 更 加

 ,

突出 ,
并在最后 完 成 了 南方花 中 之王 的 加 冕 ,
成 为 了 岭 南 文 化 的 代表 和 象 征 

第四节 木棉 题 材 绘 画 与 文 学 书 写 : 以 黎简 《 碧 嶂 红棉 》 图 为 中心

木棉 树入画 , 相 比 于 其他 岭南植物 ,
并 不算早 ,
却 是 最 有特 色 的 。 据 谢兰 生



( 1 769

1 83 1 ) 《 题 海珠 图 》 云 :
楼 上 高 枝 乃 木棉 也 ,
花谢 絮 飞 , 嫩绿初 吐 , 

殊有 风 韵 。
吾粵 画人 ,
自 二樵 山 人始 以 红棉 入 山 水 ,
第 俱用 朱点 花而不 叶 , 写叶



里 甫始 也 二樵山 人即 黎简 里 甫 则 是 谢 兰 生 之字 木棉



则 自 7 47

。 ( 1 1 799 ) , 。

花有 个特 点 就 是 开 放 的 时 候没 有 叶 子 所谓 此花开时 叶无 炎 官 火伞 空


一 一

, , ,


德保 般就 只 能在 花和 叶 之 间 任选 其

中擎 木棉花歌》 所以 画木棉
一 一

( 《 ) 。 , 

谢 兰生 的 《 海 珠 图 》 就 是描绘木 棉花 谢 之后 ,
漫天飘絮 ,
而 嫩叶 初 长 。
因此 ,


① 方濬 颐 木 棉花 歌 和陈元孝 韵 见 二知 轩 诗 续钞 》 卷 清同治刻本

《 》 , 《 , 

② [
清 丘逢甲

《 岭 云海 日 楼诗 钞 》 卷五 ,
民 国本 

③ [
清 谢 兰生

《 常 惺 惺斋 书 画 题 跋 卷 下 》 , 见 《 常惺 惺 斋 日 记 ( 外四 种 ) 》 ,
广 东 人 民 出 版社


20 1 4 年版 ,
第 52 1
页 

④ [ 清 德保] 《 乐 贤 堂 诗钞 》 卷 中 ,
清 乾 隆 五 十六 年英 和 刻 本 

95


第六章 岭南木棉 的 文 学 书写

颇为 负 地称吾 粤 人画 木 棉花 自 黎简 开始 而 画 木 棉 叶 则 从 他作 古 这 点 说明


自 , 。

岭南 本土文人对木棉的欣 赏 和 书 写 又 前进 了 大步 因 为 木 棉 叶 相 对于 木 棉 花

, 

关注度要 小 很 多 ,
甚 至 都 比不 上 木 棉 花 絮 。 此外 ,
最可 注 意 的还 是谢 氏 认为 黎简

是第 个 以 木 棉入 画 的 岭 南 画 家 事 实 是 否 如 此 呢 ?

据 黄钊 ( 1 778

? ) 《 至 厂 肆 见 陈 章 侯所 画 红 棉 急 购 归 为 题 其 帧 》 云 

虬枝铁干 缀朱 果 , 有柯无叶蒂衔火 。 此是南 交 倔强 花 ,


白 絮 丹须 自 包裹 

燕 台三 月 花如绣 , 华 毂 雕 鞍 炫 春昼 。 碧嶂 红棉好 画 图 , 流落 风尘 问 谁购 。 

尘 岂必无物色 , 此 花 至 竟 无 人识 。 典衣 买 得趣 提 壶 , 鹧鸪 由 来是南客 。 章侯


章 侯听 鹤 鸪 , 越王 城外看春 芜 。 此 花本 是 红 珊湖 , 海 女 献 此 同 火珠 ,
悬之明





堂有 意无 。 君 不见 榑 桑 日 出 大 海红 ,
明 堂 图障 悬 当 中 ,
圣 人正坐蓬莱宫 。

陈 章侯 即 明 末 清初著 名 画 家陈 洪绶 65 2 章 侯其 字 也 浙江诸 暨 人


( 1 5 99 1 ) , ,


如 果 黄钊 看到 的 是 陈 洪 绶 的真 迹 , 那 么 木棉 入 画 的 时 间 就 可 以 上 推 至 明 末 。 黎简


“ ”

作于 1 78 1 年 的题跋云 : 碧嶂红棉 … …

此景 岭 海人 习 见 , 而少 画之 。
作于 1 7 82

为 菊 湖 写各 家 山 水 图 册三 》 题跋 也 云 碧 嶂 红棉 此南海真 景也

年 《 : 。 。 余颇喜

为此 图 而 南 士少 画 之 然 都变态不 玩绎 句 意 在黎简 之 前 岭 海人 以 木




, 。 。 , ,

棉入 画 并 非没有 ,
只 是数 量 较 少 ,
而且 艺 术水 平不 高 所 以没有 引 起人们 的 注意 , 

黎简 虽然注 意 到这 些 画 作 ,
但对其艺 术 水准 心 生 不满 ,
有意 进行改进 ,
故 而肆 力

创 作红棉 图 。 结 合黄钊 所言 ,
可 以肯定 的是 ,
黎 简 并 没 有 亲 眼 见 过 陈洪 绶 的 红 棉

图 。 陈 氏 所画 木棉 ,
当 时 流传未广 ,
所 以 当 黄钊 在 琉璃 厂 见到 此 作 时 ,
欣喜 若狂 

马 上就 买 回 来 并加 以 题 诗 黄钊诗 言 碧嶂红棉 好画 图 流落 风 尘 问 谁 购
“ ”
, 


, 。

可 见 他 对 陈 氏 红 棉 图 的 理 解 和 欣 赏 是 有潜 意 识 存 在 的 ,
那就是黎简 的 《 碧嶂红 棉

图》 这 从 侧 面 反 映 了 黎 简 的 红 棉 图 在 当 时 是 岭 南 木 棉 题 材绘 画 的 个代表 



陈 洪 绶 红棉 图 虽 然 成 画 时 间 更 早 , 但 由 于 没 有 流传 开 来 ,
其 文 化 影 响 力 就大 大 下

降 。 人 们 对 于 木 棉 图 的 印 象 和 记 忆还 是 黎简 的 《 碧嶂红棉 图 》 。 所以 ,
准 确 来说 

木 棉 入 画 时 间 可 以 上推 至 明 末 ,
而黎 简 则 是 第 一

个大量 以 木棉入 画 ,
并对 木 棉 题

材 绘 画 产 生重 大 影 响 的 画 家 

黎 简 长于 十 八 世纪 下 半 叶 , 经过 明 末清 初 的动 荡 ,
此 时 广 东 的 经 济 和 文化 正

在 迅速 复兴 —

标志性 的事件就是粤海关 ( 广州 ) 在 乾 隆 二 十二 年 ( 1 75 7 ) 成为

全国唯

的 通商 口 岸 。 经 济地 位 的 提 升 和 社会 的 繁荣 使本 土文 人更具 文化 自 

力 。 本 土 意 识 的 觉 醒在 此时 的 岭南画 坛 表现得 相 当 明 显 。 黎 简 大 量 创 作 岭 南特 色

植 物木棉 题 材的 绘 画 即 是 其 中 之 这 是从时 代文 化 背 景 的 角 度 来看

。 

另外 ,
对于 黎简 本 人来说 ,
又 有 什 么 特殊 原 因 导 致 他 大 量 创 作 《 碧 嶂 红 棉 图 》

① 清 黄钊 读 白 华 草堂 诗二 集 》 卷 清道 光 十 九 年 刻 本
一 一

《 , 


[ ]

96


第六 章 岭南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首先 当 然是他酷 爱 木 棉

呢 ? ,
。 史载 其 尝 为 市 肆 画 纱 灯 人物 ,
所作 人 物 绝工 

而 画 人 无不 着 色 作 红 衣 者 故其 画郭 山 人扇 诗 朱衣 钓 石泉 题画 扇 》 诗




《 》 、 《

要与 江 山 助秋色 赤滕 滇仗蓓红 衣 种特 殊 的 癖好

可见 他 对 红色 有

是也

a 一

, 。 

所 以 面对猩 红 的 木 棉花 ,
黎 简 如 何 能够 抗 拒 其 色 彩 的 诱 惑 呢 ?
他的 《 木棉 花 ( 



君子 命 作禁体 诗 ) 》 云 :
沧 洲开 木 棉 ,
开 处 掩春 天 。 粗野何 论 态 , 纵横 不受怜 。 



南宜 正色 壮观 殿诸妍 碧嶂来仙 客 朱衣薄 装绵 此 诗结 句 出 现 的 碧 嶂 仙 客
”
, 。 , 。 

就 是穿 红 衣 的 , 红 衣与红 花结合 ,
红 上加红 ,
诗 人 对 红 色 可谓 情 有 独 钟 。 在其题


红棉画 诗 碧 山云热炙春空 到 木棉红处红
“ ”

同 样 讲 的 是这 种


也有 ,
日 之句 ,


红 的效果 不 同 的是 上面 是红衣与 红 棉



这里 是 红 日 与 红棉 。 需 要强 调 的是 

“ ”

木 棉 花是 黎简 心 中的 海 外第 花 他在作 于 年的 碧嶂 红棉图 》 的题


目 , 1 796 《

跋中写道 木棉 为 吾 粤 东 花 之 独 冠 故余常 作 此 图 今 又拟 此 帧 以 待 博览 者 辨




, 。

焉 。 所以 , 木棉 花 理 应 成 为 黎 简 大 力 渲 染 的 对 象 。 其次 ,
他所 创作 的 《 碧嶂红

棉 图 》 大 部 分 是 用 来 赠 送给友人 的 。 换 言之 ,
红 棉 图 在他手 上 具 有 非常 强 的 交 际

职能 虽 然 其 创 作 带有 很 大 的 现 实 功 利 性 但这 举动 实 际上包 含 着 更深广 的文


。 ,

化意义 值 得作 讨论 写于 年的 送 别 赵 孝 廉 渭 川 希 璜 还 惠 州 题碧 嶂 红


, 。 1 78 3 《

棉图 》 云 

病 后 残年劳 此身 ,
秋 还三 度 送夫君 。 萝 烟药气沾衣在 , 别 浦 寒城落 日 曛 

绘 事 明 春 木棉 树 ,
花期 归袖 紫 宫云 。 中 原 他 日 思南 卧 , 或有 兹 图 到 见 闻 。 

年 四 方 之 士 来 游粵 , 索 予画 。 予 多 以此 图 贻之 ,
三年 以来 ,
此 图 度 岭 几 数 十本 矣 。


黎简 生平不 出 岭南 ,
但 名 声 在外 ,
海 内 人 士 想 望 其 风采 ,
求诗 、
书 、 画者 ,
络绎


不绝 ,
日 填其 门 。 诗的 自 注云 : 近 年 来 岭 外人 士 到 粤 游 玩 ,
经常 向他索 画 。 他则

多以 《 碧嶂红棉 图 》 赠送 。 这三 年 ,
此 图 度 岭 己有 数十 本 了 。 诗 画 酬 酢 本是 古 代


文 人重要 的 文化活动 。 书 画作 品 作 为视 觉艺 术 ,
更具有 直观 的冲 击性 。 黎简 以 红

棉 图 作 为 赠 送岭 外 人 士 的 礼 物 ,
不仅 仅是单 纯为 了 社 交应酬 ,
而 且 也表 现 出 他 强


烈 的本土意识 ,
实 际 上 间 接 地 向 外宣 传 了 自 己的 乡 邦文 化 。 可见 ,
木棉 树 不 仅 仅


种 植物 ,
而且 也是岭南文化 的载体 。 对于岭外 人士 , 《 碧嶂 红棉 图 》 有助 于


他们 了 解岭南风土 人情 对 于 本土 人 士 此图 则 能 稍 解 思 乡 之 情 即 黎 简所谓


, ,


原他 思南 卧 或 有兹 图 到见 闻 据赵希 璜同 年所作 题 白 雪 红棉 图 》 序



日 ,
也 。 《 自

云 

壬寅 ( 引 者按 : 1 782 年 ) 岁杪 , 由 羊城返 棹 , 连 日 风雨作 恶 。 维 舟江



① 《 达神 栺 斋 随 笔 》 ,
转 引 至 汪 兆 镛等 撰 《 岭南 画 征略 :
附续 录 、 岭南 画人 疑年 录 》 , 广东


人 民 出 版社 1 9 88 年版 ,
第 1 25 页 

② 清 黎简 五 百 四 峰 堂 诗钞 》 卷 七丁 未 年 清 嘉 庆 元年 刻 本

《 , 


[ ]

③ 清 黎简 五 百 四 峰堂 诗钞 》 卷 三癸卯年 清 嘉庆 元 年 刻 本

《 , 


[ ]

97


第六章 岭 南 木棉 的 文 学 书 写

绪 , 木棉 始 放 ,
因 追 忆年来行路 , 两度江 南 ,
万树芦花 ,

天 白雪 ,
此大江

风景 也 惜无红棉 二树 为 之点缀 尔 新年无事 牵 合作 此 小 景 得 四 绝句


, 。 , , 




异 日 以示 中 原人士 ,
其以为 田 山 叟绛雪丹否 ?

赵 氏 对岭 南 木棉 是 份痴 爱 作 为 岭 南 人 的 他 两度 游 宦 江 南 看见芦花 飞 雪 的 大



江 风景 却 深 以 无 木棉树 点 缀其 中 为 大憾 事 黎简 或 有兹 图 到 见闻
“ ”
云云

, 。 

大 概 是 针 对 赵 氏 这 种 奇想 而 发 但对 出 岭 怀 乡 的粤 人也 具 有 定 的 普 遍 意义 的

, 

岭南 到处 足种此 岭 北 居 人稀 见 之
“ ”

木 棉 树是 在 定 意 义就是地 域 的符号

, , 

文化 的 载体 江 南 芦花 飞 雪 之 景 其 实 有两种 其 是芦 花 随 风 飘 扬 弥望如

。 ,
。 ,


雪 ; 另 外 则 是大 雪 皑 皑 与 芦 花 相 映 成 趣 。 因 为 木棉花 絮 是 白 色 的 ,
花谢后漫天 飞

也能 产 生第 丘逢 甲 有

絮 种 效果 棉雪歌》 其序云 红棉 飞 絮 满 天如 雪

, 。 《 ,




此南 荒 奇 景 也 不可无 诗 所 写 的 就是这种 现 象 而 赵 氏 创 作 的


雪 红 棉 图 》

。 。 。 《 白

则 是 要创 造 出 第 二种 奇 景 即 木棉 与 白 雪 珠联 璧合 其题诗云 牵 合江南到 岭


, : 

长江风 雪 木棉 酣

南 ,
。 ( 《 自 题 白 雪 红棉 图 》 其 二 ) 从艺 术 渊 源看 , 是 上法 王 维



袁 安 卧 雪 图 》 中 雪里 芭 蕉 之 景 两者 同样 是 牵合 以艺 术想 象 加

《 。 南北 之景 ,

以熔 冶 陶 铸 细宄 起来 不尽 合 事 理 却别 有 种 视 觉冲 击 力 能 给人 带 来 审 美


, ,
, ,

的享 受 。 沈 括说 :
书 画之妙 , 当 以 神会 ,
难 以 形 器求 也 … …

予家 所 藏摩 诘 画 《 


安卧 雪图》 ,
有 雪 中 芭蕉 。 此乃得 心 应手 ,
意 到 便成 , 故 造理入 神 、 迥得天 意 


?
此难 可与 俗 人论也 。 移 此 语 来 评 价 赵 希 璜 的 创造 ,
不亦 可乎 ?
赵 氏对 自 己的画

作 也很 满 意 , 称 对 于 中 原 人士 来 说 , 此 图 无异 于 田 山 叟 的绛雪丹 。 田 山 叟即是 申


“ ” ?
元之 ,
其绛雪 丹 能 使人死而 复生 , 非 唯 去疾 ,
兼 能 绝谷 。
自 我评 价 不 可 谓 不


高 ,
其 中 也可看 出 他对本 土文 化 的 自 信 。 赵 希 璜 画 红 棉 的 技 法深 受 黎 简 影 响 ,



且 也 喜 欢 画 红 棉 图 赠送 友 人 ,
其集 中 有 《 十 月 十 六 日 作 木棉 图 送 大 庾 杨 田 邨 进 士


之湖 南 》 ( 作于 1 784 年 )

即是

证 

在 当 时 的 岭 南 画 坛 以 黎 简 为 中 心 的 诗 画 家 群 形成 了 以 红 棉 图 赠 送 岭 外 人 士

 ,

的 风气 ,
而 诗 书 画 不分 的 文 化 传 统 也 深 深 影 响 了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 作 画 必然会 有

题 跋 文字 ,
黎简 现 存的 《 碧 嶂 红 棉 图 》 中 就 有 大量 叙 事 性 文 字 和 题 画 诗 ,
可以说


是 图 文 并茂 。 如 1 78 1 年为谢景 卿 ( 1 73 5

1 8 06 )
所 作的 《 碧嶂红 棉 图 》 ,
其题跋


云 

碧 蟑红 棉 余去年 引 者按 年 以 碧嶂红棉 纸 作此画 藏




。 ( :
1 7 80 ) ,

① 清 赵 希璜[ ] 《 四 百三 十 二峰 草堂 诗 钞》 卷 六 ,
清 乾 隆 五 十 八 年 安 阳 县 署 刻 增 修本 

② 清 丘逢 [ ] 甲 《 岭 云海 日 楼 诗 钞 》 卷 五 ,
民 国本 

③ 宋 沈括 梦溪 笔谈 》 卷 七 四 部 丛 刊 续编 》 景 明 本

[ 《 ,
《 


④ [ 宋 李 昉等 撰

《 太平 广 记 》 第 2 册 , 中华 书 局 1
96 1
年版 , 第 429 页 

⑤ [
清 赵 希璜

《 四 百 三 十 二峰 草 堂 诗 钞》 卷八 ,
清 乾 隆五 十 八年 安 阳县 署 刻 增 修本 

98


第六章 岭南 木 棉 的 文 学 书 写

于家 ,
子孙保之 , 携 以示颜子 。 颜子 寻家遘难 ,
此 画 遂失 。 此 景岭海 人 习 见 

而少 画之 忆戊戌 按 年 尝 为 李 吏 部作 纸 题 曰 海外第 花》
一 一

。 ( :
1 778 ) , 《 

今吏部 已去 , 此颜 子 又 北 滞幽 燕 。 独为 云 隐 作此 景 ,
回 思人事 种 种 , 可胜太



息 诗 曰 度花 时廿度风 朱亭紫槛 时空 惟有攀 枝耐风力 年年骄


一 一

。 : , 。 ,





恣烧天 红 。

谢景卿 即 云隐 ,
乃 上 面提到 的 谢兰 生之 父 。 这 个 题 跋 信 息 量大 ,
为谢 氏作画 而 回

思 年 来 人事种 种 ,
他共提到 此前 两幅 红 棉 图 的 来 龙 去 脉 。
而题送之 对象 : 李吏部


( 李调 元 ) 、 颜子 ( 颜斯缉 ) 今 皆不 在 岭 南 , 是可浩 叹 。 所题绝句 也 传神 地 写 出

了 木 棉 的 风骨 气韵 ,
与 画 作相 得 益 彰 。 黎简 的 《 碧 嶂 红棉 图 》 对 当 时 及 后 代 的 影

响 极大 。 黄丹书 ( 1 75 7

1 8 06 ) 《 为 胡 秋筠 题二 樵 红棉 碧嶂 图 即 送 归 山 阴 》 云 

祝融衔命 行 海燸 , 灵旗 宝 纛 高 插 天 。
… …

南 方草木 此奇观 , 纷 纷 红紫 徒

争妍 。 山 樵 画 笔通 诗 禅 , 胸罗 幽 怪 穷雕携 。 丹青偶尔 出 新意 , 真 迹 过 岭人 人

传 。 君 归 浙 东 携此 本 ,
轻装 包裹 充 寒毡 。
… …

炎州 回首忆 旧雨 ,
何 由 遽集兰

亭贤 。 官斋 冷 绝空 见 画 , 暮 云春树 增 凄 然 。 他时 雪棹访安道 , 定许襟期 同 







虔 。

黎简 还

黄丹书 与 黎 简 交好 ,
而 且 非常 欣 赏 他 。 据 《 岭 南 画征 略 》 载 : 初 ,
自 

西

粤 声誉 未 广 丹 书 为 之 揄扬 盖弘 奖名 流 天性然也 此 诗就是 以 碧 嶂红



, , ,

。 《

棉 图 》 为 中 心 对 黎 简 的 绘 画 艺 术 进 行 揄 扬 其 中 更 谈到 红棉 图 在 当 时 的 流 传 状 况 , 

谢兰 生虽然说 画 木 棉叶

所谓 真迹 过 岭 人 人 传 足 见 此图 影响 之深 他始


。 自 

但 他画 红 棉 也深受 黎简 影 响 。 如 《 红棉 溪 阁 图 》 '就 是 对黎 简 《 碧 嶂红棉 图 》 的

忠 实模 仿 。 岭南其 他 画 家如 叶梦 草 、 郭适 、 张深 、 秦祖永 、 丁翯 、 陈 树 人等人都



擅长创 作 木 棉题材 的 作 品 ,
而 且 基 本 都 要 追 溯 到 开 山 鼻祖 黎 简 的 《 碧嶂 红棉 图 》 

它 是 木 棉 文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从另 外

个角 度讲 ,
木 棉 题 材 绘 画 的 兴 起 不但 说

明 岭南 文 化在清 中 叶 的 兴盛 ,
也极 大反哺 了 木棉题 材的 文学 书 写 

综 上所 述 木 棉 入 画 时 间 可 以 上 推 至 明 末 而 黎 简 是第 个大 量 以 木棉 入 画

, 


并对 木 棉 题 材绘 画 产生 重 大 影 响 的 画家 。 从时 代背 景 看 ,
清 中 叶 岭 南经济 的 复兴


增 强 了 本土文人 的 乡 邦 意 识 。 另外 ,
黎 简 本 人对 红 色 情 有 独 钟 ,
而 且他 的 木棉 图

的 最大 功 能是 用 于 交 际酬 赠 。 这 些 都 是他 大量 创 作 《 碧 嶂红 棉 图 》 的原 因 。 正因

① 《 碧嶂 红 棉 图 》 ,
纸 本设色 ,
25 5 * 3 2

厘米 ,
藏 广 州 艺术 博 物 院 

② [ 清 刘彬华

《 岭南群雅》 ,
清 嘉 庆十 八年 玉 壸 山房 刻本 

③ 汪兆镛 等 撰 《 岭 南 画 征略 :
附 续录 、
岭 南 画 人疑 年 录》 , 广 东 人 民 出 版社 1 9 88 年版 ,




1 3 页 

④ 香港 中 文 大 学 出 版社编 〈 仿 各 家设 色 山 水 册 《 黎 简谢兰生 书画 》 ,
香港 大 学 出 版社 1
9 93

年版 ,
第 24 6 页 

99


第六 章 岭 南 木棉 的 文 学 书 写

为 黎简 的 木 棉 图 是 为 了 酬 赠 ,
所 以 它 们 不仅 仅 只 是 一

幅画 ,
而是 配 备 了 许 多 具 有


叙 事 和 抒情 功 能 的 诗 文 在 这个 酬 赠 行 为 中 木棉 扮 演 着 两 种 功 能 是作 为岭


。 , ,

南文 化 的 代 表和 象 征 , 向 岭 外 人 宣 传 地域 文 化 ;
二是让 在 外 游 子 得 慰 思 乡 之情 

与 此 同 时 对 于 此 图 的 仿作 以 及 题 诗 和 赠 图 的 文化活 动 也 逐 渐 在 士 人之 间 流行 开
, 

来 总 而 言之
。 ,
木 棉 题 材 绘 画 与 木 棉 文 学 书 写 两 者 的 互 动 构 成 了 岭南木 棉文化 的


大部分 

1 00


第七 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第 七章 茉 莉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节 茉 莉 素 馨名 实 考

、 茉莉 素 馨 入 华 时 间

由 于 茉莉和 素 馨这 两 种 植物 涉 及 中 外 交 流 史 等诸 多 问 题 所 以 海 内 外 学 者 都

 ,

很关注 由 此产 生 了 系 列 研 宄成 果 今人刘 家 兴 素馨 考辩》 文 综合大




一 “ ” 一


。 《

陆 台湾 本 美 国 等 地 学者 之 说 重 新 把素 馨 茉莉名 实捋 了 遍 条 理清


、 、 日 、 , 、 ,

晰 结 论也 非常 中 肯 但 刘 氏 虽 然 把 前 人之 说 搜 罗 殆尽 却 偏偏遗漏 篇 比较 重


, 。 ,

要 的 文献 薛爱华 的 耶 悉 茗 考 》 ' 这 篇 文 章 发 表 于 发 表


S c h a fe r E d wa r d

( ) 《

于 1 9 48 年 ,
其 中 对素 馨和 茉莉 的考证 都 比 今人 ,
特别 是大陆 学者 ,
要清楚 的 多 

而 且 也提 出 了 些 今 人 也 没 注 意 的 问 题 气 由 于 这 篇 文 章 年 代 久远 而 且 是 英 文 写


成的 ,
所 以 大 陆 学 者 在 做 这 方 面 的 研 究 时 往往 无 视 它 的 存 在 。 在 这 里 综合薛 爱 华


和 刘 家 兴两 人 的 研 宄 对这 问 题略作 增 补

, 

本 文 的 研 究 对象 是 素 馨 ( J as i l o rum L
m n u m g r and f i .

和 茉莉 ( J a s m i n um s a m b a c


L .


A i t . ) ,
两 者 均 是重 要 的 外 来 植 物 ,
在岭 南地 区 有 着广泛 的 种植 和 应用 。 今人

研 究 这 两 种 植 物 的 最 初 记 载 往 往 要溯 源 到 题 为 嵇 含 的 《 南 方草木 状》 ,
但 学者对


今 本 的 真伪 性 己 多 争 论 ( 见第 一

章 ) ,
所 以 笔者把 《 南 方 草 木 状 》 视 为代 表 南 宋


人观 点 的 文 献 力 求 谨慎 在 研宄 茉莉素馨 的 起源

罗佛

况且 劳费 尔 译 

, 。 ( )

时 ,
通 过 语 言 学 的 证 据 已经 对 嵇 含 的 记 载 有 所 怀 疑@ ,
这 使我们 更 难相 信 今 本 的

著录 

唐 代段 公 路 《 北户 录》 云 

耶 悉 弭花 、 白 末利花 ( 红者 不香 ) 皆 波 斯移植 中 夏 , 如 毗尸 沙金 钱花 也 

? S

No

c h a fe r , 
E d w a rd  H .  t e s  o n a  C h i
n e s e Wo rd  fo r J a s m n e i

 Jo u rn a l of t h e A m e ri c anO r i en t al


So c ie ty 6 8 
n o 1 . 1 94 8 ) :
 60

65 

 ,
(

② 国 内 学者 讨 论茉 莉和 素馨时 ,
往往 点 出 素 馨 与 美 人 的 关系 时 便 不 做 深 入 。 薛爱 华 则 提 供


了 另外 个 思考 的 视 角 他认 为 由宫女 公主 坟墓 茉莉 组 成 的 故 事 情 节 可 以 在 古 印 度


。 ( ) 、 、

找 到 原型 由 此 推 测 南 汉 素 馨 的 故 事 也 是 跟 茉莉 词 样 由 印 度传 入 然后用 晋书》 三吴


一 一


。 《

女 子 为 织 女 簪 素 柰 的 例 子 说 明 这 是 早 期 受 印 度 故 事影 响 的 结 果 其 说 可 参 但 不 必 求 之 过 深 。 , 

③ [ 美 劳 费尔 撰] ,
林筠 因 译 《 中 国 伊 朗编 》 ,
商务 印 书馆 20 0 1
年版 ,
第 1 5 4

1 59 页 

1 0 


第七章 茉 莉 素馨 的 文 学 书 写

本出 外 国 ,
大 同 二年 始来中 土 。 今番 禺 士女多 以 缕贯花 卖之 。 愚详末利乃 五




印度 花名 , 佛 书 多 载之 , 贯花亦佛 事也 。

这 段 记 载有 茉 莉 入华 的 明 确 时 间 说 明 即 南 朝梁 大 同 二 年 但 学 者们 往



( 536 ) ,

往以 《 南 方 草 木状 》 予 以 反驳 , 把 这 两 种 植物 的 入华 时 间 向 前 推 然 而 除 了 。 , 《 


方 草木 状 》 的 记 载 之 外 无 明 确 的文 献 依 据 , 只 是依 靠 汉 晋 时 中 外 交 流 的 文 献 记 载


就臆测 茉莉 、 素馨 当 在 这 些 交 流 中 移 栽 引 进 ,
未免失之 武断 。 因为 , 茉莉 素 馨 在


唐 宋 以 前 几 乎 没有任 何文 献记 载 的 影 响 ,
故为 保守 , 可存 而 不 论 。 至 于 明 代杨 慎

把 《 晋 书 》 中 三吴 女子 所 簪 的 柰 花 当 成末 利 花 ? , 则 不 过是 杨 氏 一

千年 后 想 当 然

耳 。 《 晋书 ?
成 恭 杜皇 后 传 》 云 

先是 ,
三 吴女 子相 与 簪 白 花 , 望 之如 素柰 , 传 言 天 公 织 女死 , 为 之着服 




至是 而 后崩 。

首 先吴 地 白 花 不 止 茉 莉 种 其 它如 栀子 花 白 兰 花 也 同 样 具 有 这 种功 能 而且


, 、 ,

在 当 时 更 具 普 遍性 。 所以 ,
杨 慎 的 推测 不 可 引 以 为 据 。
宄 其原 因 还 在于 杨 氏 误读


陆贾 素馨 条云
“ ”
《 南方 草 木 状 》 的记 载 。 《 丹铅 总 录 》 


陆贾 《 南 中 行纪 》 云 :
南 中 百花 , 惟 素 馨香特 酷 烈 。 彼 中 女 子 以采丝


“ 


细花穿 弱缕

穿 花 心 绕髻 为 饰 。 梁章 隐 《 咏素 馨花 》 诗云 :

盘 向 绿 云鬟 。


用 陆 语也 。 花绕髻 之饰 ,
至 今犹 然 。 予 尝有 诗云 :
金 碧佳 人堕 马 妆 , 鹧鸪


把风流恼陆 郎

姜 梦 宾笑谓 予

林 里 采 秋芳 。 穿 花 贯 缕 盘 香雪 , 曾 。 曰 ;
不意






陆 贾 风 流之 案 ,
千 年 而始 发 耶 !

南 方 草木 状 》
“ ”
今本 《 耶悉茗 条 的 记 载是 

南 越行 纪 》 曰

南 越之境 百花不香

陆贾 《 :

五 谷无 味 , 。 此 二 花特 芳

香者 ,
缘 自 胡 国移至 , 不随水土而 变 ,
与 夫橘北 为枳异矣 。
彼之女 子以 彩 丝





穿 花心 ,
以 为 首饰 。

可见 , 杨慎 把 《 南 方 草木 状 》 作 者 的 叙 述部 分 误读 为 陆 贾 的 记 载 ,
因 而 导 致许 多

人 据 此断 定汉 代 己 有茉 莉 和 素 馨 的 传 入 。 此 点 今人 已 有 辩 正 。
实 际上 , 关 于 穿花

之俗 ,
唐 代 段 公 路 已 有 记载 (
见上所 引 ) , 但 可 以 肯 定 段 氏 的 史 料来 源 不 是 今本


《 南 方 草 木状》 ,
因 为 他 明 确 提 出 耶 悉 茗和 茉 莉 入华 时 间 ,
如 果 他 见到 今本 的 记

载 , 就 必 定 不 会 这 样说 。 所以 ,
今本 《 南方 草 木 状 》 关 于 穿 花 的 记 载有 可 能 是 宋


人 从段 公路 那 里 搬 抄过 来 , 略 加 整 理 的 杨 慎这 条 记 载 以 及 他 的 题 诗 对 茉 莉 素 馨

 。

① 唐 段 公路 [ ]
《 北户 录》 卷三 , 广 陵 书社 2 00 3 年影 印 本 , 第 1 6 页 


“ ”
② 见 明 杨慎 [ ] 《 丹铅 总 录 》 卷 四 末利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③ 唐 房 玄 龄 等撰
[ ]
《 晋书 》 卷三二 ,
中 华 书局 1 99 6 年版 ,
第 97 4 页 

④ [ 明 杨慎 ]
《 丹铅 总 录 》 卷 二 〇 ,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⑤ 《 南 越 五 主传 及 其 他七 种 》 ,
广 东 人 民 出 版社 1 98 2 年版 ,
第 57 页 

1 02


第 七章 茉莉素 馨 的 文 学书 写

的 文学 书 写 影 响 极 大 陆 贾与 茉 莉素馨 的 关 系 成 为 个诗歌 故 实 清人 吟咏时经





常 会化用 这也是 个 弄 假成 真 的 文 学 文 化 现 象

, 

综上 ,
笔 者 认 为 茉莉 素 馨 入 华 时 间 定 在 南 朝 时 较 为 稳 妥 

二 、 茉莉 素 馨 的 异 名

茉 莉 和 素 馨是现 代 约 定 俗 成的 写 法 。
在古代文献 中 它们都有许 多异 名 。 归纳


起来 异 名 存 在两 种类 别 第 种是音 译名 第 二 种 是 汉化 名 前 者 如 李 时 珍所


, 。 ; 。

说 如 何书

: 本 胡语 ,
无正 字 ,
随人会 意 而 己 。 这些 名 字读 音相 近 ,
写 法不 同 ,

写 其 实 也 体 现 人们 的 理 解 和 认 识 后 者 则 是根据 植 物 本 身 的 特 征 另 取 个 更具有


中 国 特色的 名 字 。 不 过 有趣 的 是 ,
茉 莉最终保 留 了 音译 名 ,
素 馨 则汉化成 功 。 

种 现 象 非 常 值得 阐 释 

据 《 事 物异 名 录 》 载 

茉莉 ,
鬉花 、
奈花 、
抹厉 、
没利 、
抹利 、
末利 、
末丽 、 暗麝 、
雅友 、


客 、
狎客 、
小南强 、
萼绿君 、 狗牙 、 雪瓣 

素馨 ,
耶悉茗 、
耶悉蜜 、
韵客 、 蕃巷 花 、
花嬖 幸 

其实 ,
异名 还不 止这 些 ,
如 茉莉还 有玉香 、 幼 女等 称 呼 ; 素 馨 则 有 野悉 蜜 、 耶悉

弭等 不 同 写 法 。 但 要其 指 归 , 均 可 用 上 面 音 译 名 和 汉 化 名 进行 归 类 

关 于 耶悉茗 和茉莉 的语源 ,


美 国 学 者 劳 费 尔 己有 不 容 置 喙 的 研 宄 。 他认 为 

耶 悉茗 帕 拉菲 语 的 新波斯语

ya s id mi f y a s mTn y Ss a mTn


( s it i , 


( )

y Ss m Tn ,
y §s mO n ,
阿 拉 伯 语 Yas m i n 或野 悉 蜜 ya

s i t

m i t ( 见于 《 酉阳 杂姐》 


中 古 波斯 语 y S sm i r  (
? ) 。 从语言 学 的证据 看 来 , 《 酉阳 杂 俎》 和 李时珍既

然都说这 植物 的原产 地 为 波斯 , 我 们 似乎 应该 承认 它 是 由 波 斯传 到 中 国 的 

( 二 ) 末利或茉莉 ,
m w a t (m w a l

li

m al li , 梵语  m a l l i k § ( J a s m n um s a m b a c i 

的译音 ,
西藏语 ma l

li

ka , 暹罗 语 ma

li ,
吉蔑语 m Sl y 或 m li h , 占 语 mo l i h 。

马 来 语 me l 是来
a ti  自 梵 语 M l l a ti , 指素 馨 ( J asm i n u m  g r an d i l o ru m )
f 

( 三 ) 散沬 , sa n

mw at ( 福建 方 音 mw a k ) 。

显 然符合阿拉伯 字 z anb a


( 茉莉 ) , 植 物学 名 称 s am b a c 就是从 这 个阿 拉伯 字 来的 

( 四 ) 望花 , 见 于佛经 里 , 显 然 是梵 语 s uma r^ ( J a s m i n um g r an d i f
l o rum 




的缩 写 ,
s u m an § 采用 到波斯语成 为 s u m an 或 sa m a n 。

据 中 国 植物 志 》 载 耶 悉 茗
《 , ( J a s m i nu mo ic
f i na l e ) 、
素馨 ( J a s m i n um  g r a n d i f
l o r um 

和茉莉 (
J a sm i nu m s a mb ac ) 三者在 品 种还 是 有 区 别 的 。 但 在宋 代之前 ,
耶 悉 茗和

茉莉 经 常 成对 出 现在 文 献 上 ,
其指称 性还很 模糊 , 尤 其 是茉 莉 ,
这 时 的 茉莉 大概


还可 以 指今 天 的 素馨 ( J a sm i nu m g r an d i f
l o r um ) 。 上 面所 引 劳 费 尔 之 说 ,
马来语

① 清 厉荃 [ ]
《 事 物 异 名 录 》 卷 三三 花 卉 部 ,
清乾 隆刻 本 

② 美 劳 费尔撰 林筠 因译 中 国伊 朗编 商 务 印书馆 年版 第 57

, 《 》 , 20 0 1

1 1 58 


[ ]

1 03


第七章 茉莉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m e l at i 就 是 专指 素 馨 , 可见其 最 初的 指 称可 能 包 括素 馨 ( Ja s m i num
g r an d i f
l o r um 

和 茉莉 (
J a sm i n um s am b ac ) 两种 ,
后 来 人们 才 把 范 围 加 以 限 定 的 。 而我 国 自 宋代


以来 素馨 名 逐渐流行 并 成功取代 了 耶 悉 茗 但 这 种 取 代 并 不 是在 同 品种


一 一

, , 。

的 名 字置换 如 前所述 宋 前 茉莉 可 能 还 包 括 素 馨 种 宋后则 两 者各管 各的


。 , , 

也 就是 茉 莉 指 J a s mi n u m s am b a c ,
素馨指 J a sm i n u m g r and f
l o rum i 。 宄其 原 因 可 能

是 因 为 耶 悉茗 ic
f 种 的 衰落 其影响 也 逐渐淡 化 然而 


( J as m i n u m  o i na le )  ,
。 ,

代 般 认 为 耶 悉茗 与 素 馨 是 同 个品种 而 茉 莉 又是 另 种 所 以 著录 异 名 时 常


一 一 一


常 把 耶悉茗和 素馨 归 为 类 查考 中 国 植物 志 》 的记 载 耶 悉茗

。 《 , ( J as m i num

of
i c na le
i )
和素馨 ( J as mi num g r a n d i f
l o r um ) ,
相 比 于 素馨和 荣莉 ,
区别 要小得多 

所 以 宋 以 后 的人 般 都 把 耶 悉 茗 和 素 馨等 量 齐 观 但 是 这 里还 有 个 要回答 的


一 一

。 ,

问题 为 什 么 耶 悉茗衰 落 了 而素 馨 异 军 突起 学 者们 般 认 为 耶 悉 茗 是 外 来词

。 ,
? 

且拗 难读 所 以 用 更符合 中 国 审美 的 素馨 来替代 如 南 宋吴 曾 就 说 岭外 素



口 ,
, :

馨花 ,
本 名 耶 悉 茗花 。 丛脞 幺 么 , 似 不足贵 。 唯 花洁 白 ,
南 人极 重 之 。 以 白而香 

故 易 其名 ?
他 们 的 回 答 还 是 建 立在 耶 悉茗 和 素 馨是 同 品 种 的 基 础上 其实 如


。 ,

果 知 道 耶 悉 茗 与 素 馨 是 不 同 品 种 的 话 那 么 耶 悉茗 种 的 衰落 也 同 样 可 以 用 音 译


的 拗 口 以及素馨 名 被 广 泛 接 受 来 解释 正 因 素 馨被 大 众 认 可 所 以素 馨 种能



。 ,

够 异 军 突 起 取代 耶 悉 茗 

那么 我 们 不 禁 要 问 为 什 么 素馨 名 能 够 汉 化成 功 而 茉莉 却 依 然 使用 音 译


, ,

的称 呼? 学者 般 认 为 素 馨 便 于记 忆 符合 植 物 的 特 点 又 认为 与 南 汉 政 权 和 大


, ,

理 国 等 传 说有 关 气 这 基 本 是 正 确 的 ,
但必 须 强 调 的 是 历 史 语境 的 丰 富 才 是 素 馨


能够 迅速传 播 并被 人 接 受 的 重 要 原 因 。 人们 记 住 素 馨 己 经 不 是 单 纯 的 花 名 ,
或者


说 白 色 芳香 的 意 义 而是 个 真 实 存 在 的 历 史人 物 当然 这些 历 史 都 是后 人 的



。 ,

文化 想 象 不必 言 之凿 凿 所以 有 关 素馨 的 传 说 流传版 本众 多 说 法不 


, , , , , (



见下 文 在中 国 古代 的传统 素 馨 正 是在 这
”
另外 直有 个 物名 类人名 

一 一

) 。 , ,

个 意 义 上 被 建 构 和接 受 的 

明 代 田 艺 蘅 曾 想为 茉莉 重取 个更 加 中 国 化的 名 字 他说 茉 莉花 字本




, : ,

?
从末从利 客 有 病 其 名 不雅 者 余更命之 曰 玉香 花 外清 代 曹 溶 也 说 


” “
。 , 。 另 :

于茉莉 ,
《 洛 阳名 园记 》 作抹 厉 , 王梅溪作没利 ,
朱元晦作 末 利 ,
不若 《 本草 纲


名 为 雪 瓣者 雪 瓣 以 及 茉 莉 其 他 汉 化 的 名 字 都 没 有得 到

s
目 》 ,
最雅大 都 。 玉香 、 

① 宋 吴 曾 能 改斋漫 录 卷 五 影印 文 渊 阁 四库 全书 本

[ ] 《 》 ,
《 》 

② 参 见 刘家 兴

、 刘永 连 《 素馨 考辨 》 , 《 暨 南 史学 》 20 1 5 年第 2 期 

③ 详参 清 董含
“ ”

[ ] 《 三 冈 识略 》 卷三 物 名 类 人名 条 , 作 者举 了 许 多 例 子 

④ [
明 田 艺蘅 ]
《 香宇集 》 初 集卷 四 诗 ,
明 嘉 靖刻 本 

⑤ 清 曹溶
[ ] 《 倦 圃 莳植 记 》 倦 圃 莳 植记 卷 中 ,
清 钞本 

1 04


第七 章 茉莉 素馨 的 文 学 书 写

后 人 的 广泛 响应和 认 可 我想 方 面 可 能 是 因 为 这 只 是 文 人趣 味 的 体 现 



一 一

。 ,

馨 名 其 实 也体 现这 种 趣 味 另 方 面 则 是 缺 乏 历 史语 境 的 支 撑 玉香 雪瓣 等


一 一

。 、

名 都 能够根 据 植 物特 点进行 定 义 的 ,
但 它 们 都缺乏 历史 的 厚 度和 文 化 的 意 义 所

 ,

“ ”

以 不可 能 像素 馨 名 样广泛流传 而且 最为 重要的 还是 茉莉 本 身在 解 释


一 一

。 ,

上 有很 强 的 自 足 性 人们 根 据 音 译 来 组 词 常 常 有 许 多 望 文 生 义 但 讲 得 通 的 解 释
, , 

是掩 盖 群 芳 的 意 思 等等 耶 悉 茗就



抹丽

为 闻 香 而 无好 利 之 心

没利

如 , , 。

不 能 像 茉 莉这 样 缘 音 生 训 ,
所 以 最终 被 素 馨 取 而 代 之 

第二节 茉 莉 素 馨 与 宋 元 文化

书 写 的开始


茉 莉 自 从 海 外 移植 进 来 后 ,
刚 开 始还 只 是扎 根岭南 ,
对 中 土 的 影 响 还不 是 很


大 现存 文 学 文 献 中
。 ,
唐代 以 茉 莉 为 题 材 的 作 品 并 不 多 见 素 馨 由 于 是 后 起 之 名 ?




更 不 可 能有 。 任群 说 : 《 全唐 诗 》 中 提 到茉莉 花 的 诗 歌 只 有李 群玉 《 法 性 寺 六祖


戒坛》 、 皮日 休 《 吴 中 言 怀 寄南海二 同年 》 、 赵鸾鸾 《 檀口 》 等少 数作 品 。 就时间

而言 , 这几 位诗人 己 经步 入 晚唐 ; 就 内 容 而言 ,
茉 莉 花 并 不 是 作 为 独 立 的 审 美对




象存在 。 今人的 《 全 唐 诗 补 编 》 也 没 收 咏 茉 莉 的 作 品 气 现 存 最早 ( 能确定系


年 ) 把 茉 莉 花 作 为独 立 审 美对 象 的 作 品 是 余 靖 的 《 酬萧 阁 副 惠 末 利 花栽 》 云 

素 艳南 方 独 出 群 , 只 应 琼 树是 前身 。 自 缘香 极宜 晨 露 ,
勿 谓开迟 怨 晚春 

栏槛故将宾榻近 ,
丹 青 重 整 画 图新 。 移根得地无 华裔 , 从此 飞觞不 厌频 。 ( 《 

宋诗 》 第 4 册 ,
第 267 3 页 

萧 阁副即 萧注 字岩夫 临江 新喻 今江西 新 余 人 皇祐 四年






( 1 0 1 3 1 073 ) ,
, ( ) 。

( 1 05 2 )
以 权 广 州 番 禺 县 令 萧 注 为礼 宾 副 使 ,
仍 权发 遣 番 禺 县 事 ,
赏捕 系 蛮贼之



可见 这首诗 的 系 年上 限 为
”
劳也 。 阁 副 即 礼 宾 副 使的 简 称 , 1 05 2 年 。 但当 时侬


智 高 叛乱还没有完全平息 ,
赠 花 这种 雅 事应该 不会存 在 。 平定叛乱后 ,
萧注 又 知


邕州 ,
而余 靖则 是 当 时 的 广 南 西 路经略 安抚 使 ,
此诗 的 创 作 时 间 当 在 这 个 阶 段 

萧注所赠之 茉莉可能 就是 邕州 ( 今广西 南宁 ) 的 茉莉 。 另如 陶弼的 《 茉莉花 》 两




首也 是北宋 较早 的 作 品 ,

曰 

① 任群 《 论 宋 代 的 茉 莉诗 》 , 《 阅 江学刊 》 20 1 1
年第 4 期 

② 些学 者 据 历 代 花 鸟 诗 》 所 收唐 代 张 劭 茉莉 》 诗称 唐代 己经 有 独立 吟咏 实 是以


一 一

《 《 ,

讹传 讹 

③ 宋 孙逢 吉[ ]
《 职 官分纪 》 卷四 四 ,
《 影 印文 渊阁 四 库全书 》 本 

1 05


第七 章 茉 莉 素馨 的 文 学书 写

重 译新 离 越 裳 国 枝 都掩桂林香 养成 崖谷 黄蜂蜜 羞死 江湖 白 藕房

, 。 , 

( 《 全宋 诗 》 第 8 册 ,
第 49 9 9 页 

陶弼 07 8 仁宗庆历 中 曾 为桂州 阳 朔 今广西 桂林


— —

( 1 0 1 5 1 ) , ( 1 04 1 1 04 8 ) ( 

枝都 掩 桂 林 香
“ ”
主 簿和 县令 从 来看 此 诗 似 乎作 于 桂 州 任 上 如 果 孤证能


。 , ,

立 ,
那 么 这首诗 的 创作 时 间将 比 余靖更早 。 现在 姑 且两存 , 以俟后 考 

宋 代现存最早 提到 茉 莉花的 作 品 是蔡 襄 移 居转 运 宇 别 小 栏 花 木 》 素馨 出

《 :


万里来船 舶 团 团 末利丛 繁香暑 中 拆 据诗中 三年对 小 栏



南海

, 。 , 。 可 知这


首诗 当 作于庆历六 年 ( 1 0 46 )
秋 ,
作 者 从福 州 知 州 ( 1 044 ) 改 任 福 建 路 转 运使 时 

蔡襄 这首诗虽 然 出 现素馨和 茉莉 ,
但 他 似 乎 并 没有 把 它 们 分 别 对 之 ,
而 是把 素 馨


视 为 末利 的代称 。 茉莉 与 素馨分指是 后 来 的事 ( 己见 上考 ) ,
这 时还 没 有清 晰 界

定 。 在 当 时的福 建 ,
茉莉并不 易 得 。 蔡襄另 一

首诗 《 寄 南 海 李 龙 图 求 素 馨 含 笑 花 》
云 

二 草 曾 观岭外 图 ,
开 时 尝 与 暑 风俱 。 使君 已 自 怜清 分 分得新条过 海无 ,


( 《 全宋 诗 》 第 7 册 ,
第 48 1 0 页 

从上 面 可知 ,
蔡 襄 在 福 州 知 州 任 上 有 花 园 专 门 栽种 茉 莉 素 馨 一

类花木 。 这首诗是


作 者 向 南海友 人 李龙 图 索 求 素 馨 和 含 笑 花 ,
所 以 此诗可 能 作 于 刚 出 任福 州 知 州


( 1 0 44 年 ) 时 。 如 果 考 虑 到 蔡 襄 用 素 馨 来 代 指 茉莉 , 那么 严格来说这首 诗是更


早提到 茉莉花 的 。 但 这 首诗 的 意 义还在 于 它 表 明 了 茉莉花 在宋初 的福 建 并 不普


及 ,
人 们 为 了 得 到它 , 还 需 要求 之 岭 南 

二 、 茉 莉 与 宫 廷 的 关 系 及文 人 的 书 写 态 度



据陶 谷

清异 录 》 小南 强 条记载 南汉 地狭 力贫 



( 90 3

9 70 ) 《 : ,
不 自

度 ,
有欺 四 方 ,
傲 中 国之 志 。 每 见 北人 ,
盛 夸 岭 海 之强 。 世 宗遣 使 入 岭 馆 , 接者


遗茉莉 ,
文其 名 曰 小 南强 。
及 本朝 鎭 主 面 缚 ,
伪 臣到 阙 , 见 洛 阳 牡丹 , 大 骇叹 

有搢绅 谓 曰

0

此名 大北 胜 。 这 是 南汉 ( 9 1 7

9 71 ) 与 茉 莉花有 密切 联系 的 较 早


记载 , 也 许 正 是 因 为这 件 事 ,
影 响 了 后 世 对 南 汉 素馨 传 说 的 建 构 。 此是后 话 ,



且不表 但 陶谷卒 于
“ ”
。 9 70 年 ,
而 后 主 刘 銀是在 97 1 年 投降 的 ,
所以 大 北胜 


说是 否 是陶 谷本人亲 见 亲 闻 颇有可疑 。 不过应该注意 的是 ,
南汉 人称茉莉 为小 南


强在 当 时 有 定 的 流传 其事 并 非生 造 而陶 谷卒 前恰逢 宋朝 与南 汉的 交 战 


, ,

以 夷 夏之 防 的 观念 使他完全 有 可 能 杜撰 出 牡 丹为
“ ” “ ”
( 中国 的用 语 )
大北胜 

“ ”

从 而 体现 中 国 傲蛮夷之志 在 南汉 茉莉花成 为 岭海之 强



并在

。 ,
的 象征 ,

与 中 土 交流 中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
由 此可 以 看 出 它 在当 时岭南 ( 尤其 是 南 汉 宫 廷 ) 

地位 。 而在北方 ,
如 洛 阳 等地 ,
私 家 园 林 已 经 开 始种 植 茉 莉 ,
李格非 《 洛 阳名 园

① [
宋 陶谷]
《 清异 录 》 卷二 , 《 宋元 笔记 小 说 大观 》 第 1
册 , 上海 古籍 出 版 社 200 1
年版 

第 3 7
页 

1 06


第七章 茉 莉 素 馨 的 文 学书 写

记 》 中 记道 远方 奇卉如 紫 兰 茉莉 琼花 山 茶之俦 号为难 植 独植 之洛






、 、 、 , ,

辄与 其 土产 无异

阳 , 。

虽 然李 氏 说洛 阳 己 经可 以 栽培 茉莉 ,
但可 以 肯 定 的是 茉


莉 需 要 靠南 方 的 供 应 来 维 持 , 其 次 种植 范 围 只 是 局 限 于 少 数 人 ( 达 官贵 人 ) 。 


宋末 年 ,
茉 莉 素 馨 成 为宫 廷 消 费 的 重 要花 卉 。 崇宁 四 年 ( 1 1 05 ) ,
宋 徽 宗 设立 应

奉局 、 造 作 局 等机 构 ,
专 事 搜 罗 南 方 地 区 的 奇 花异 石 。 在皇家园 林 中 ,
大量 南 方


草木 成为 宫 廷的 消 费 品 当 时 的 艮岳有 所谓 的 八草 金蛾 虎耳

玉羞
” “
。 ,
即 、 、 

凤尾 、 素馨 、 渠那 、 茉莉 、 含 笑之草 ?

茉 莉 素馨 均 名 预 其 中 。 另 如 琼林苑 

如 孟 元 老所 写 :
苑之 东南 隅 ,
政 和 间 创 筑华 觜 冈 ,
高数 丈 , 上 有 横 观层 楼 ,



碧相 射 ,
下 有锦石 缠 道 ,
宝砌 池塘 ,
柳 锁 虹桥 ,
花 萦 凤舸 ,
其花 皆素 馨 、 末莉 

射香等 闽 广 在宋徽宗 的影 响
”
可以说

山丹 瑞香 含笑 二浙 所 进 南 花 

、 、 、 、 、 。 ,

当 时 幵 封 的 皇 家 园 林 大 量 栽 植 茉 莉 素馨 这次 也大大提 高 了 茉莉


“ ”

下 , 。 花石 纲

素馨 的 名 气 有如 被钦定 样 后 来在南 宋宫 廷 中 更是 属 于 常 见 的 消 费 品 如周


, , ,

武林 旧 事 禁 中 纳凉 条云 禁 中 避暑 选 德 等殿
“ ” “

密 《 》 :
, 多 御复 古 、 ,
及 翠 寒堂


纳凉 。
… …

又 置 茉莉 、 素馨 、 建兰 、 麝 香藤 、 朱槿 、 玉桂 、 红蕉 、 阇婆 、 簷葡等


南花 数 百 盆 于 广庭 , 鼓 以 风轮 , 清芬满殿 。 宋末叶 寘 认为 

此花 由 作生 西 国而南产久矣 乃 复越 南 而 北 盖尤 盛于 宣和 


( ) , ,

仁父 侍 郎 诗 序云 皆 岭外海濒物 宣和名 益著 


: 茉莉 花素 馨 ,

自 。

李 仁甫 即 李焘 ,
他 的 这 首 诗 己 佚 但 从 以 上 记 载 可 以 看 出 宋 徽 宗 朝 是 茉 莉 素馨 向

 。


北 推广极 重要 的 阶段 ,
后 人 吟 咏 茉 莉 素 馨 也 不 断提 这 个 话 头 ,
如 宣和时节 始名



' 等 等
” ”

扬 浣 溪沙 ?
茉莉 》 宣和 名著 后 真珠帘 茉莉 》 




( 《 ) 、 ( 《 ) 。

时 ,
花石纲 的影响极大 ,
吕 本 中 有诗 《 邵 伯 路 中 途 遇 前 纲 载 茉 莉 花甚 众 ,
舟 行甚


急 不得 细观也 又有 小 盆 榴等 皆 精 妙 奇 靡 之观 因 成二 绝 》 其 曰


, , , , 

花 似 细 薇 香似 兰 , 已宜 炎暑又宜寒 。 心知 合 伴 灵和柳 ,
不许行人仔细 看 

( 《 全宋 诗 》 第 28 册 ,
第 1
8 08 7 页  ) 

纲 即 由 十艘船组成 诗人所 见正 是 当 时 装 载 茉莉 花 开往汴京 的船 只 但从 作




, 、 。

者 的 态度 来看 ,
似乎 没 有 特 别 强 烈 的 批 判 ,
相 反 却 是 被 茉 莉等 花 的 精 妙 奇 靡 所 吸


“ ” ”

而且 因 为船 速 太 快 诗人 竟 以 不 得细 观 惋惜不已 花 石纲 在当 时及



弓 丨
, , 。

后 世 都 有 人 强 烈 反对 和 指 责 ,
吕 本 中 这种 态 度 非 常 值 得 琢 磨 。 首先 ,
他 在诗 中 并

① 宋 李格非 [ ]
《 洛 阳 名 园记 》 ,
明 《 古 今逸 史 》 本 

② [ 清 秦缃业

、 黄 以周辑 《 续 资 治 通 鉴 长编 拾 补 》 卷 四 四 ,
清 光 绪浙 江书 局 刻 本 

③ [
宋 孟 元老 撰


伊 永 文 笺注 《 东 京 梦 华 录笺 注 》 卷 七 ,
中 华书 局 2 00 6 年版 ,
第 67 6 页 

④ [ 宋 周密]
《 武林 旧 事 》 武 林 旧 事 卷 三 ,
民国景明 《 宝 颜 堂 秘籍 》 本 

⑤ [ 宋 叶寘]
《 爱 日 斋 丛抄 》 ,
中 华 书局 20 1
0 年版 ,
第 1 26 页 

⑥ 清 汪 懋麟 [ ]
《 锦瑟词》 ,
清 康 熙 刻本 

⑦ 清 邵瑱 情田 词》 卷 清 乾 隆 十 七 年 石 帆花 屋 刻 本

《 , 


[ ]

1 07


第七章 茉 莉 素 馨 的 文 学书 写

没 有 关注

花石 纲 事 而是 体 现 在 对茉 莉 等 花 的 玩赏 中 其次 诗人 是 以
” 一 

, ,

种 不 得 相 见 的 遗憾 来抒 发 情 感 , 原 因 即 在 茉莉 花在 当 时主 要 是 宫 廷 的 消 费 品 ,


般 人并不 多 见 。 另 外 据 现 存文献 看 ,
宋 代 文人对 茉 莉 和 素馨 的 文 学 书 写 大 多 发 生



在 南方 尤 其 是 两 广 之 地 南 北 宋 之 交 茉 莉素馨 的 吟 咏 突 然 多 了 起 来 除 了
, 。 , , 


石纲 事 的影响 外 还 要 得力 于 南 迁 贬 谪 等 因 素 使 文 人 有机 会 踏 入 岭南 


” 一


、 ,

触 到 在北 方 被 当 成 奇花 名 卉 的 茉 莉 素 馨 所 以 作 品 更 多 , 。 但 是诗 人 吟 咏 茉 莉素馨


基 本没有 着 眼 于 它 与 宫 廷和 政 治 的 关 联 ,
而是 如 吕 本 中

样 持玩 赏 的 态 度 。 吕本


中另

首 咏茉 莉 诗 云 :
香 如 含 笑全 然 胜 , 韵 比 酴 醵更 似 高 。 所 恨海 滨 出 太远 

初 无 名 字 入 风骚 。 诗人 依 然 喟 叹 茉 莉 离 中 土 太 远 , 而 且在 《 诗经 》 、 《 楚 辞》 中

并没有 出 现 ? 。 他 并 没 有把 眼 光 投 到 茉 莉 与 花 石 纲 的 联 系 。 所以 , 当 南 来 的 文人


有机会 真 正 接 触 到 茉 莉素 馨 时 , 他们 就大 多 会 以 玩 赏 的 态 度来 书 写 

第 三节 茉莉 的 商 业性及其书 写

、 茉莉 的 商 业 性 色 彩


茉 莉 花 的 商 业 性 色彩 非 常 强 。 在 宋代 就 深 受皇 家 贵 族 的 青 睐 ,
随 着 经济 贸 易

的繁荣 , 茉 莉 逐 渐在 江 浙 一

带 流 通起 来 。 民 间 对 茉莉 的 消 费 显 然 是 受到 宫 廷 文 化


的 刺激 。
以 南 宋 临 安为 例 。 据周密 《 武林 旧 事 》 载 

熙 春楼 、 三元楼 、
五间 楼 、 赏心楼

已 上 皆 市 楼 之表 表 者 。
每 楼各分


小十 余 , 酒 器 悉用 银 , 以 竞 华侈 。 每处 各 有 私 名 妓 数 十 辈 ,
皆 时 妆核服 , 


笑争 妍 夏 月 茉莉 盈 头 卖客
“ ”
。 ,
香满 绮 陌 。 凭槛 招 邀 ,
谓之 。


周 密对 杭 州 酒 楼妓 女 卖客 的 场 景 描 写 栩 栩如 生
“ ”
。 当 时 的 妓女 犹 如 今 天 的 明 星 

都 是引 领 时 之潮 流 者 所 以 她 们 的 穿 着 以 及 簪 戴 都 代 表 着 当 时 的 时 尚 追求 


。 。

簪 茉莉 花 就 是其 中 之 他对 当 时 茉 莉 的 贸 易 情 况 也 有 描 写 卷 三载

。 ,


茉莉为 最盛 , 初出之时 , 其价 甚 穹 ,
妇 人簇 戴 , 多 至七插 ,
所直数十券 

不 过供 饷 引 者按 疑为 晌 之娱耳 


( : ) 。

这 种 情 况 在 文 学作 品 中 多 有 反 映 。 如 元代 顾瑛 ( 1 3 1 0

1 36 9 ) 《 西 湖 口 占 三 首 》
其三 

① 这种 书 写 其 实 是 吟 咏 花 卉 果 木 的 常 用 套 路 —

即 以 不 入诗 骚 为 恨 。 后 来 罗大 经 《 鹤林玉


露 》 列 举许 多 花 草


如 :
木犀 、 山矾 、 素馨 、 茉莉 ,
其 香之 清 婉 ,
皆不 出 兰 芷 下 , 而 自 


墨客 椠 人 语及 之 者 何 也 ?

以前 曾 未有 后 世 也很 常 见

, ,



② [ 宋 周密 ]
《 武林旧 事 》 武林 旧事 卷六 ,
民国景 明 《 宝 颜 堂秘 籍 》 本 

③ [ 宋 周密 ]
《 武 林 旧 事》 武 林 旧 事 卷三 

1 08


第七章 茉莉素馨 的 文学 书 写

十 九韦 娘著绛纱 , 金杯 玉手载春霞 。 清歌未 了 船头 去 , 笑 买新 妆茉 莉 花 



( 右戏赠 杜姬 )


屠性 《 西湖 竹 枝 词 》 云 

二 八 女儿 双 髻 丫 , 黄 金条 脱银 条纱 。 清歌

曲 放船 去 ,
买得新 妆茉莉 花 



可 见宋 元 杭州 地 区 的 簪 花 以 及 贸 易 之风 。 而 且 还 有 女 性 诗 人 现身 说 法 ,
如 元代 嘉


兴 名 妓罗 爱 卿 凌虚 阁 避 暑 玩 月 四 首 其三 云 手 弄 双头茉莉 枝 曲 终 不觉鬓

《 》 : ,



云欹 珮环响 处飞 仙 过 愿借青 鸾 只骑 正 因 为 民 间 女 子对簪 花 的 需 求




。 , 。 ,

且在 江 浙 带 茉莉 还无法大 面积 种 植 也 无法 然越 冬 所 以 必 然刺 激 了 茉莉


, ,
自 ,

贸 易 的发展 。 宋代张邦基 云 

闽广 多 异 花 悉 清芬 郁 烈

。 而末利 花为 众花之冠 … …

今 闽 人 以陶 盎种 之 

转海而来 , 浙 中 人家 以为 嘉玩 ,
然 性不耐寒 ,
极难爱护 。 经霜 雪则 多 死 ,


土 地之 异 宜 也 

另 外 应盂 明 

茉莉之生宜于 闽而不宜于浙 。 闽 之地 ,
篱 旁舍下 , 山 樊水崖 ,
如刺如藤 

不植 自 繁 。 浙 之好事者远而求之 闽 , 既得之 , 则 辛苦培之 。 不 敢植地上 与 群



花偶 ,
瓦 以为 缶 ,
木以为斛 , 植其中 ,
求 迁 徙便 。 夜归于 室 内 ,
昼 出 之庭下 




时 而 寒 之 则 昼夜 不 出 ,
居火之近 。 然犹 十植而 八九不生 ,
而六七不繁 。

以 上都可 以 看 出 茉 莉 的 市 场 需 求 以 及 在江 浙 带 比 较 难栽植 的情况 宋代 如 此


, 。 

明 代亦然 。 于 若瀛 云 

茉莉 自 夏 首 至 秋杪 皆 花 , 开必 薄 暮 ,
半 □ □ 口 作 奇香 。 次 晨则 香 减 

霜后犹生 朵但渐小耳 经大寒无 不萎者 即 金 陵亦 然 向 余得 本


, 。 , 。 

根下有 铁少许 , 盖 鬻 者利 其 必萎 , 彼 钻 核 者 又何 足 异 ? 余去 其 铁 ,
易土

而植之 , 灌 以 腥汁 , 开甚 盛 ,
遇 大寒藏之暖室 。 历 三 岁 犹花 , 但 干老苍

疏 , 总 之风 气 , 不宜也 。 金陵 易 得 ,
每岁购 二 三本 ,
霜 后辄 弃之 , 不复





藏矣 。

这 些 材 料都 表 明 古代 茉 莉 最 大 的 消 费 市 场 ,
一 一

江 浙地 区 因 气候和 技 术 的 原 因
, 

无 法 大量 种 植 茉 莉 ,
本 地供 不 应 求 ,
只 能 靠 闽 广两地 的供应 ,
所谓 低徊 粤客 田

消 受吴 娘鬓 底风 值得注意 的 是 清 两 代 己 经 不 仅仅 依 靠 闽 粤 两 地 的

边雨 , 。 ,
明 

① [ 清 顾嗣立

《 元 诗选 》 初 集卷六 四 , 《 影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书》 本 

② 清 陈衍
[ ]
《 元诗 纪 事 》 卷八 ,
清 光绪本 

③ [ 清 陈衍]
《 元诗 纪 事 》 卷 二 〇 藩 属 

④ 曾 枣庄 、 刘 琳主编 《 全宋 文 》 第 25 7 册 , 上海 辞 书 出 版 社 200 6 年版 , 第 47 页 

⑤ [ 明 于 若瀛

《 弗 告堂 集 》 卷 四 ,
明万 历 刻本 

1 09


第七章 茉莉 素馨 的 文 学 书 写

生产 而 是又发 展 了 另 个新产地 江西 赣产茉 莉后 来 占据 了 江浙 带的 茉




一 一
一 一

, 。

莉 花 市场 , 也 对文 学书 写 产生 了 极 大 的 影 响 

二 、 赣产 茉莉


清 代 王谟 ( 约 1 73 1

1 8 1 7 ) 《 江西 考 古 录 》 云 :
按 耶 悉茗 ,
今素 馨 也 。 

出 广东 而 茉莉 则 盛 出 于 赣 通志》 云 赣产茉莉 业 之者 以 千万计 舫载 以


, 。 《 :
, ,

达江湖 岁 食其 利 正陆 贾当 所见 也 贾 凡再使南越 必 取道赣 上 故 




, 。 日 。 , , 《

然则 赣 产茉 莉 来远 矣 这 条 考证并 不 准确

纪 》 云尔 。 ,
由 。 ,
是王 氏 误读 《 南方

草 木状 》 的 记载 。 但 从 这条记载来看 , 清代江西 的 茉 莉种 植和 贸 易 都 非常 发 达 

影 响 力 大 大超 过 广 东 ,
所 以 王 氏 以 今况古 ,
认为赣产茉莉 一

定 由 来 己久 。 这 是错


的 赣产 茉莉 比 较 明 确 的 书 写 是南宋赵 师侠 沁园春 信 丰 赋茉 莉 》 词 信丰



。 《 。

即 今 江西 赣州 但 这 首 词 所 写 的 茉 莉 是 赣 产 还 是粤 产 无 法 言 断定 但可 以 肯 定


。 ,

的是 ,
闽 粤 茉莉除 了 通 过东 南 沿海 的 海 运输入 江浙 地 区 外 , 还 有 越过 大 庾 岭 经 由

江 西 运到 江浙 带 的选择 宋 元 两代 几 乎 不 见 赣 产 茉 莉 的 身 影 直到明清 江西


。 , ,

的 花 卉 种 植 业才 独领 风 骚 。 宄 其原 因 , 首先 是 明 清时 有大量 闽 粵流 民 涌 入 赣南 地


区 ,
其 中 大 多 是破 产 小 农 和 商 人 其 次 是 赣 南 地 区 适 宜 栽 培茉 莉 等 植 物 ,
而且


有 强 大 的 地缘优 势 。 所 谓 天府 江 西 号 产 米 乡 , 岁 漕 数百 万 石 ,
巨航 鳞 次 北 发 

惟章 水是赖 。 综上 , 闽 粤 地 区 的 流 民 带 来 了 种 植 技 术和 商 业 思 维 ,
打破 赣南 地


区 原 有 的经济 结 构 ,
大 力 栽培 经济 作 物 、 观赏花 卉 ,
如 蓝靛 、 甘蔗 、 兰花等 等 

茉莉 即 是 其 中 之 然 后 依 靠 商船 经 由 赣江 鄱阳 湖 长江运往吴 中 地 区 


。 , 、 、 。

方志 载 ,
通 过茉 莉 的 种 植 岁 食 其 利 , 业 之者 以 千 万计 。 这种 现象 也 极 大影 响 了 明

清 茉 莉 的 文学 书 写 。 如清代 方文 《 茉莉 谣 》 五首 

章贡交流处 , 种花如种 田 。 家家 千 百本 , 争附下江船 



炎方霜雪少 花叶 四 时青 过江东 去 交 秋叶 即 零

。 ,



藤本 多 而贱 , 木本少 而 贵 。 朱夏花偏繁 , 玄 冬叶 不替 

风 寒是 所 忌 ,
干 燥亦 非 宜 。 三冬 藏密 室 , 隔 日 记浇期 

井 泉 令 叶烂 , 蚁穴令根伤 。 秋分须换土 , 乌 豆汁 为 良 。


方 文 把 当 时 赣 州 种 茉莉 的 情 景 生 动 的 描 写 出 来 种 花如 种 田 正 表 明 其 茉莉 的
“ ”


利 润非常 大 。 下 面 还谈 到 茉 莉 种 植 之 法 ,
可 见 这 几 首 诗 既 真实再 现种 植和 贸 易 的


“ ”

盛况 ,
也 对种 植 有 实 用 性 的 方 法指 导 。 这可 能是其文体 谣 的 内 在规定 。 另外 

赣 产 茉 莉 主 要 销 往 江 浙 地 区 清 初 江 西 士 子 杨 弱 生 就 曾 从 赣 江载 花 入 吴 以 换 购 图

 ,

① 可 参 曹 树基 《 明 清 时 期 的流 民 和 赣 南 山 区 的 开 发 》 , 《 中 国农 史 》 1 98 5
年第 4 期 

② 董榕 《 章 源神 庙 记 》 ,


清 黄鸣珂 修
] 《 ( 同治 ) 南 安 府志 》 卷二 三 ,
成 文出 版社 1 9 74 年版 

第 2 04 1 页 

③ 清 方文 [ ] 《 翕 山 集》 续集 西 江游 草 ,
清 康 熙 二 十八 年王 槩 刻 本 

1 1 


第七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并 拜 访 了 钱谦 益 牧斋为 他作 序 云 泰和杨弱生 不 远二千里 访 余 干江



书 , 。 : , ,

村 。 问 其何 以 治 行 ? 曰 :
潭 ( 章 ) 江 多 茉莉 花 ,
吴 中多 书 ,
载 花满棹 ,
易 书 盈车 

谒 夫子而 还 吾事办矣 这是 个 非 常有趣 的叙述 它 既体现 了 当 时 江 西 人 的





, 。

贸 易思维 ,
也 昭 示 了 茉 莉 在 吴 中 的 市 场 前景 。 同样 ,
茉莉贸 易 也深刻地 影响到 茉

莉 文学 书写 如 明 代 王穉登 茉莉 曲 六首

。 ( 1 535 1 6 1 2 ) 《 》 

赣 州 船子 两 头尖 , 茉 莉初 来 价便添 。 公子 豪 华 钱不惜 , 买 花只拣 树齐檐 



花船尽泊 虎丘 山 , 夜宿娼楼醉不还 。 时 想 簸 钱 输小 妓 ,
朝 来 隔水唤 乌 蛮 

满 笼 如雪 叫 栏街 , 唤起青 楼十二 钗 。 绣箧 装钱下楼买 , 隔 帘 斜露凤头 鞋 



乌 银 白 襁紫 磨金 ,
斫 出 纤纤茉莉替 。 斜 插 女 阿 崎蟏髻 , 晚妆朝月 拜深 深 

卖 花伧父笑吴儿 ,

本千 钱亦太痴 。 侬在 广 州 城里住 ,
家 家茉 莉尽编 篱 

章江茉莉 贡江 兰 夹竹桃花不 耐寒 三种 尽非 吴地产 年 度买 来 看



, 。 , 

邓 原 岳 称王 穉 登 茉莉 曲 》 翩翩 竹 枝余 响 ' 正 是 因 为 六 首 诗 包 含 大 量 民 俗 信
“ ”
《  

息 ,
传神 地表现 了当 时 卖 花买 花 的 场 景 。 而 且 还 可 以 看 到 当 时 赣 州 花 船 的 主要 集


散地 是 苏 州 虎 丘 ,
这 里 的 花 市 以 及 花齐 贸 易 非 常 有 代 表 性 。 最 可注 意 的 是 ,
这里

第 五首提 到广州 , 但 广 州 的 茉 莉 却 不 是 这 里 的 主角 ,
取 而 代 之 是 赣江 运 来 的 江 西

茉莉 关于 虎 丘花市 的茉 莉 贸 易 当 时 有 所谓 山塘 花成 市 园 客 家 家雪 满



。 , 日 日 ,

清 嘉录 》 记 道


?
的 描写 , 顾 禄在 《 

珠兰 、
茉莉花 , 来 自 他省 。 薰 风欲拂 ,
已毕 集于 山 塘 花肆 。 茶叶 铺买 以


“ ” “
为 配茶之用 者 ,
珠兰 辄取其 子 ,
号为 撇梗 ;
茉莉 花则 去 蒂衡值 ,
号为 

虎 丘花 农 沿门 叫鬻

爪花 。 花蕊之 连蒂者 , 专供 妇 女簪戴 。 , 盛以 马 头篮 , 

“ ” “
辄举 其 器 折枝 为瓶 洗

谓之 戴花 。
… …

百花之和 本 卖者 , ,
号为 盆景 。 

“ ”



赏 玩者 , 俗呼 供花 。

可 见茉 莉并不仅仅 只 是簪 戴而 用 ,
它 还 有 许 多 功 能 和 应用 。 如 经 济 价 值 的 开发 

配茶 ; 观 赏 价值 的应用 一 一

盆景 、 插花 。 其 中 经 济 实 用 功 能 应该 更 是 消 费 的 主

要点 。
虎 丘花 市 的 茉 莉 贸 易 对 茉 莉 文 学 书 写 的 影 响 如 前揭 《 茉 莉 曲 》 六首 外 , 

有 钱希 言 《 茉 莉 曲 》 十首 ,
不过 己 佚 。 但宋懋澄 《 和 钱 大 虎 丘茉莉 曲 十首 》 和彭

孙贻 《 和钱 象 先茉莉 曲 十首 》
一 一

这 二 十 首 和 作 却 都 流传 下 来 。 这 些 诗 歌在 内 容

上 基 本 都 是 继 承 王 穉 登 的 传 统 描 写 赣 产 茉 莉 对 苏 州 虎 丘 的 影 响 以 及 当 地卖 花 买

 ,

花簪 花 等情景 具 有极高 的 民 俗 史料 价值 也是茉莉文学 个重要 的 书 写 模 式


, , 

① [ 清 钱谦 益

《 列 朝 诗 集 》 丁集 卷 八 ,
清 顺治 九 年 毛 氏 汲 古 阁 刻 本 

② 明 邓原 岳 荔枝 曲 十 四 首有 引 西楼全集》 卷 〇 明 崇 祯元 年邓 庆 棠 刻 本

《 》 , 《 , 


[ ]

③ 清 沈德潜 清 诗 别 裁集 卷 六 清 乾隆 二十 五 年教 忠堂刻 本

《 》 , 


[ ]

④ [ 清 顾禄]
《 清 嘉录 ?
桐桥 倚 棹 录 》 ,
中华书 局 200 8 年版 ,
第 1 36
页 

1 1 1


第七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三 、 茉莉 的 乡 愁

商 人重利轻别 离
“ ”

所谓 ,
茉 莉 花 的 商 业 色彩 使 它 不 得 不 远 走 他 乡 ,
这就 给


文 人 留 下 了 极大的 想象 空 间 茉 莉文 学 书 写 的 另 个特色就是抒发茉莉 的 乡 愁

。 

这 点恰恰 是它 商 业性 的 鲜 明 体 现 也 是人 们 个特殊 的 审美观 照 早在宋代


一 一

, 


素馨 茉 莉 就有 移根若 向 清都植

应 忆 当 年瘴 雨 乡

陈宓 《 》 ,
的句 子 。 但 此后 应


者 寥寥 ,
原 因 可 能 是花 卉 的 商 业 性 色 彩 还 未 充 分 展 现 出 来 。 到了 明清 ,
乡 愁书 写

成了 个 非 常重要 的 组成部分 如曹 亮武 爪 茉莉 茉莉》 云



。 《 

记得岭 南 ,
在蛮娘之圃 。 飘 流过 、
章 江 湓浦 。 冰肌 玉魄 , 销受 了 , 许多

炎暑 。 试看 他 、 月 上 栏干 , 芳心 也 曾 漫吐 。 摘来销 帐 , 色 蒙蒙 、 尚 沾露 

须念汝 、 远抛 乡 土 。 洛妃解颯 ,
想 依然 、 恁丰 度 。 到夜深 、
隐隐冷香无数 




应 都是 , 牵惹处 。

茉莉从 岭南 到 江西 ,
从赣江 到湓浦 ( 今江 西 九江 ) ,
词 人 有 非 常 清 晰 的 路线 说 明 

下 阕 就对茉 莉 的 乡 愁进行 设想 揣 摩 ,
但还 只 是 隐 隐约 约 , 充 满着 没有完全 说透 的

惆怅 而 与 曹 氏 齐名 的 陈维崧 金明 池 茉莉 就完全捅破 这层


。 ( 1 62 5 1 68 2 ) 《

纸 , 其词 曰 

海 外冰肌 , 岭 南 雪魄 , 销尽人 闲 溽暑 。 曾 种在 、 越王台 下 , 记着水 、




露初吐 。 遍花 田 、
千 顷玲 珑 ,
惹多 少 、
年 小珠 娘凝觑 。 奈贾 舶 无 情 , 茶船 

事 , 载下江州 湓浦 。 姊妹飘流离 乡 土 ,
怅异域炎天 ,
黯然 谁 与 。 燕姬戴 

斜拖辫 发 ,
朔客嗅 、 烂斟驼乳 。 望夜凉 、 白 月 横空 ,
想 故 国 帘栊 , 旧家儿女 




只鹦鹉笼 中 , 乡 关情重 , 相对 商量 愁苦 。

这首词 主题非常鲜明 ,
就 是 围 绕 茉莉 的 乡 愁 来 构 思 的 。 上 阙 写 岭 南茉莉在家 乡 的

情景 贾 舶 无情 茶船多 事
“ ”

但是 由 于 ,

茉 莉 作 为 商 品 就 流离 乡 土 ,
然后 引 发


出无限的乡 愁 。 这 种 描 写 只 有在 商 业化 程度高 的 社 会 才会 大 量 出 现 ,
所 以 陈维崧


这 种 明 确 的 构 思在 此后 的 茉 莉 文 学 书 写 不 断 出 现 。 岭 外 文 人见 到 商 业化 了 的 茉


莉 ,
首 先 映 入脑 中 就 是 它 的 原 产 地 , 然 后 就 会 把诗 词 常 见 的 乡 愁 主 题 赋 予 给无 生


命 的 茉莉花 。 这 是 文 学 与 商 业 交 叉影 响 后 自 然而 然 的 事 情 

另 外 除 了 岭 外 人 会 注 意 商 业化 茉 莉 的 乡 愁 之 外 本 土 文 人 由 于 身 份 的 不 同




他 们 在 观 照 茉 莉 乡 愁 时 往 往会 打 入 自 己 的 乡 邦 意 识 ,
所 以 显 得更加 情深 意 挚 , 


冯询 ( 1 7 92

1 8 67 ) 《 谢 王 小 初 太 守 惠 茉 莉 》
君知 我 思 乡 , 为 我 致乡 卉 。 南 海第 一

株 , 移 自 波斯始 。 彻夜女儿 香 , 

素馨与 尔 。 尔 干似 槎 材 , 尔花 实绮 靡 。 忆昔珠江游 , 花船烂筵 几 。 珠 串绕 成



围 ,
银丝插作珥 。 酒 阑 人散后 , 花 意转竞 起 。 芳 生笑语余 , 腻入魂 梦 里 。 

① [
清 曹 亮武

《 南 耕词 》 卷二 , 清康熙刻 本 

② [ 清 陈维崧

《 迦 陵 词 全 集》 卷二 九 ,
清 康 熙 二 十 八年 陈 宗 石 患 立 堂 刻 本 

1 1 


第七章 茉 莉 素馨 的文 学 书 写

谓温柔 乡 , 毕 生 住亦 喜 。 讵 料 轻别 离 , 商人重利 市 。 衣香抛 一

园 , 捆载 逐 千


里 。
薰 菸媚 人 鼻 , 薰 茶媚 人 齿 。
如蝶干可怜 ,
如 磨馥 自 毁 。
安用 逞南 强 , 


免厌 北 鄙 。 憔 悴滞 天 涯 , 嗟 予今老 矣 。 欣欣见花来 ,
爱 比遗替履 。 培植纵有


人 , 岂及 故园美 。 聊 复酒

杯 ,
赏 花 酌行止 。 珍重 谢 良朋 ,
惠我意无已 。
〃 

冯 询 是广 东 人 诗 中 茉 莉 的 乡 愁 就 是 诗 人 的 乡 愁 虽 然 主 题 是 表 达 感 谢 惠 花 之 举
, , 

但 仅 仅 在 诗 末 进行 点 题 而 己 通 篇 其 实 都是 借 花 说 愁 远走 他 乡 而 媚 人鼻
“ ”
, ,


“ ”

媚人齿 , 可 能 也 表 达 作 者仰 人 鼻 息 的 心 情 ,
当 然友人所 惠 茉莉花 让诗人有如

他 乡 遇 故知 样 欣 喜 若狂 这 种 感 情 更 具 个 人 色 彩 所 以 也就 更 令 人 感 慨 总之

。 , 。 

茉 莉 书 写 中 乡 愁 的 色 彩 大 部 分 是 由 其 商 业 性 所造 成 的 它 是 古 代 茉 莉 文 化 的 重 要

 ,

组成 部分 

四 、 结语


茉 莉 在江 浙 地 区 拥 有 巨 大 市 场 ,
但 由 于 本 土气 候 和 种 植 技 术 的 影 响 ,
不 得不


依 赖 闽 粤 地 区 的 供应 。 明 清两 代 , 闽 粤 流 民 大 量涌入 江 西 ,
为 该地 带 来 了 新 的 种


植技术和 商业 思 维 ,
打 破 了 原有 的 种植 结 构 ,
大力生产 经济作 物 。 由 于 地缘 的优


势 ,
赣产 茉 莉逐 渐 占 领 了 江浙 市 场 ,
取代 了 闽 粤 的 地 位 。 在此 时的茉 莉文 学 书 写

中 赣产 茉 莉也 独 占鳌头 描 写 卖 花 买 花 的 场 景 成为 个重 要 书 写 的 模 式 另外


, 。 

因 为 茉 莉 所 具 有 的 商 业 性色 彩 文 人对它 们 进行 观 照 和 书 写 时 时 常会赋 予 它 

, ,

种 特殊 的 乡 愁 话 语 。 这 种 乡 愁的 想 象 是 茉 莉 商 业性 的 体 现 ,
也 是其 文 学 书 写 的重


要 特色 

第四节 素 馨 的 历 史 性及 其 文 学 书 写

上 文讲到 ,
素 馨 名 字 的 历 史 语 境 才 是它 被 广 泛 接 受 的 重 要 原 因 ,
但 素 馨之 名

的 产 生 并 非和它 的 传说 同 步而至 ;
而且 ,
最 早 提 到 素 馨 的 蔡 襄 也 是把 它 当 成 茉 莉


的 代称 所以 首 先 要 把这 层 层 累 积 的 历 史 层 层 地剖 开 比较 明 确 把 茉 莉 素


一 一

。 , 。

馨视 为 两 物 的 是 南 宋 文 人 郑 刚 中 他 的诗题如 小序 般

( 1 08 8

1 1 54 ) 。


云 : 


茉 莉素 馨孰优 予曰 素 馨与 茉莉香 比 肩 但素 馨 叶 似 蔷 薇而 碎 枝 似酴 醵


问 ?

, ,

而短 大率类 草 花 比 茉莉其体质 闲雅不 及也 诗曰


’ ”
, , 。 

茉莉天姿如丽 人 ,
肌理细 腻 骨 肉 勻 。 众 叶 蘗 蘗 开绿 云 , 小蕊 大花气 氤氲 

素 馨于时亦呈新 ,
蓄 香 便未甘 后 尘 。 独恨雷 五 虽 洁清 ,
珠玑 绮 縠 终 坐 贫 。 ( 《 

宋诗 》 第 3 0 册 ,
第 1
9 1 20 页 

① 清 冯询 子 良 诗存 》 卷 八 清刻本

[ ]
《 , 

1 1 


第七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 学 书 写

末 句化 用 柳 宗元 马 室女雷五葬 志 》

文 所 记 雷 五事 柳 氏写 道 雷五生 巧 慧


《 , :

异甚 ,
凡 事 丝 纩 文绣 ,
不类人所为 者 ,
余 睹之 甚 骇 。 家贫 ,
岁不易 衣 , 而天姿洁


清 修严 ,
恒若 簪 珠玑 ,
衣 汍縠 ,
寥然 不 易 为 尘 垢 杂 。 在郑 刚 中 眼 里 ,
素馨 比 不


上 茉 莉 他 之所 以 把 素 馨 比 喻 为 马 室 女 雷 五 是 因 为素 馨 与 雷 五 样 虽然洁清

, , , 

但 没有 富 贵之气 贫 茉 莉 花 具 有 富 贵 之态 所以 诗人称它

( ) 。 与之 相对 , ,
小蕊


大 花气氤氲 这 种 审 美 观很 像 唐 人 对 牡 丹 荔 枝 等 花果 的 欣 赏

。 、 ,
尤其想 捉 住它


们的富态 然 而 根 据 现 代 植物 学 的 研 宄 素 馨 的花 般 要 比 茉 莉 的 花 大 气 但郑


。 ,

氏 可能 是 着 眼于 花瓣 的形 状 ,
因 为 素馨花瓣显 得尖瘦 ,
而 茉 莉是 圆 瓣 ( 这在 明 代


已 有 明 确 的认 知 这 样 就 可 以解 释 为 什 么 素馨 会与 贫联 系 起 来

) , ,
而茉莉是 

理细 腻骨 肉 匀 后 代 文 人 常 常 会 吟 咏 茉 莉 的 丰 韵 而 不 是素 馨

。 ,
很大程度是 基于


对它们花瓣的认识 。 郑 刚 中 是 现存 文 献 中 较早 把素 馨和 茉 莉 拿来 比 较的 , 但他并


没 有 谈 到 任 何 有 关 素馨 的 历 史 传 说 ( 包 括 其 他 素 馨诗 ) 。 在这 首诗 中 ,
更 值得 注


意 的 是 他 把 素 馨花与 个 天 资 洁清 喜 欢 簪 戴 珠 玑 的 女 子 联 系 起 来 笔者 认为

, ,
。 

这个 比 拟开 了 后 人想象 的 法 门 

吴曾 《 能 改斋漫录 》 云 

岭外 素 馨 花 , 本名 耶 悉 茗花 。 丛脞 么 么 , 似 不足 贵 。 唯花洁 白 ,
南人极





重之 。 以 白 而香 ,
故易 其名 。

吴 氏 此书 ,
据其 子 吴 复 的 作 跋时 间 来看 ,
应 该成 于 绍 兴二 十 七年 ( 1 1 5 7 ) 之前 

也就是 说 , 在 1 1 57 年之前 ,
素 馨花 之 名 只 是 因 为 它 的 洁 白 芳 香 得 名 的 , 并没 有


什 么 历 史传说 与其 挂钩 。 另外 ,
蔡戡 ( 1 1 4 1

 1 1 82 ) 有 《 重九 日 陪诸 公 游 花 田 

四首 ,
他是 淳 熙五 年 ( 1 1 78 ) 十 二 月 至 淳 熙 七 年 九 月 在 广 州 任上 , 这四首诗当作


于这段时 间 内 。 此时 的 花 田 已 经 是素 馨花 的 天下 , 所 以 蔡 戡 四 首 诗 的 内 容基本 都


是 在 吟 咏 素馨 花 但 有 。

个 非 常 奇 怪 的 现 象就 是 蔡 诗 中 ,

句 也 没 提 到 南汉 美 人 

花 冢 等 历 史传 说 而后 世文人 写到 花 田 或 素馨 首 先 映 入 脑海 的 必 定 是 南 汉 美


。 ,

人素馨 的传 说 。 由此可 以 推 断 ,
这些传说在 1 1 79 年 之前 还 不存在 或没 有 流传开


来 。
到 了 1 2 世纪末 ,
素 馨 题 材 的 作 品 已 经 开 始 出 现 南汉 美 人 、 花 冢等 历 史 典 故 

如 傅伯 成 ( 1 1 43

1 22 6 ) 的 《 素 馨花 》 、 许及之 ( ?

1 20 9 ) 的 《 咏史》 、 方信孺


( 1 1 77

1 222 ) 的 《 花田》 ; 加上董 嗣杲 ( 宋末元初人 ) 的 《 素馨花 》 ,


《 全 宋 诗 》
所 收 录 的 素 馨 题 材 作 品 与 这 个 典 故 有 关就 都 在 这 里 了 

① [ 唐 柳 宗元 ]
《 柳 宗元集 》 ,
中 华 书局 1 9 79 年版 ,
第 34 9 页 

中国植物志》 卷六

② 如 对 素馨 花 的 描 述 花冠 白 色 高脚碟 状 花冠 管 长

2 5

《 :
, ,
1 . 3 .

厘米 裂片 多 为 长圆形

枚 长 厘米 对茉 莉 花 花冠 白 色


5 , ,
1 . 3

2 2 .
, 宽 0 8 .

1 . 4 厘米 。
: 

花 冠 管长



0 . 7

1 . 5 厘米 , 裂 片长 圆 形 至近圆 形 , 宽 5

9 毫米 ,
先端 圆 或 钝 。

③ 宋 吴 能改 斋漫录 》 卷 五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 曾 《 , 《 

1 1 


第七章 茉 莉 素馨 的 文学 书 写

昔 日 云鬟 锁翠 屏 ,
只 今烟冢伴荒城 。 香 魂 断续 无 人 问 , 空有 幽花独擅名 

( 傅伯成 《 素 馨花 》 , 《 全宋 诗 》 第 48 册 ,
第 3 0 3 69 页 

南 汉倾颓 宫女亡 风流争睹 花香 香 名认取 素 馨 字 玉 树琼花 样妆


一 一


。 , 

( 许及之 《 咏史》 , 《 全 宋 诗》 第 46 册 ,
第 2 84 5 3 页 

傅伯 成 还只 是 隐 隐 约 约 点 出 云 鬟 、 香魂 以及 烟冢 ,
但 可 以 肯 定 他 对 这 个 传说 己 有

耳闻 ;
在 许及 之笔 下 ,
素 馨 花 书 写 己 经 变成 明 确 的 历 史 书 写 ,
即 为咏古 的 形式 

相 比 于傅 许 二人 方信 孺 诗提供 了 更 多信 息 花田 是方氏 南 海 百 咏 》


、 , 。 《 》 《

中的 首 诗 及其序 曰




在 城西 十 里 三 角 市 平 田 弥望 皆种素馨 花 名 那悉茗 南 征 录 》


。 ,

。 《




至 今 花 香 异 于他 处

云 :
刘 氏时 , 美人死 ,
葬骨于此 。 。

千 年 玉骨 掩尘沙 , 空有 余妍 剩此花 。 何 似原 头美人草 , 樽前犹 作 舞 腰斜 



( 《 全宋 诗 》 第 55 册 ,
第 3 4 7 46 页 

四 库 未 收 书提 要 》 称 是编乃其 官番

《 南海 百 咏 》 是 方 信 孺 的 少 作 , 阮元 在 《 :

禺 县 尉时 所作 取 南海 古 迹 每 事 为七 言 绝 句 首 每题之 下 各记其 颠末
一 一






近多 不 传


注 中 多 记 五代 南 汉 刘 氏 事 所 ,
引 沈怀 远 南越 志 《 》 、 郑熊 《 番禺 杂志》 , 。



刘克 庄 《 宝 谟寺丞诗境方 公行状 》 云 :
京西公 ( 其父方崧 卿 ( 1 1 3 5

1 1 94 ) 

才望 倾 方信 孺 大约
”

服阙 授番 禹 县 尉 诸公 争 致 之幕下 府 ?
由 上可知 


; 1



, 。 ,

1 1 97 年 出 任番 禹 县尉 , 《 南 海 百咏 》 正 作 于此 时 。 另外 ,
方 氏在 序 中 清 楚标 明 其


素 馨 花 传 说 的 史料 来 源 是 《 南征 录 》 。 《 南征 录 》 不 见 公 私 家 书 目 著录 。 但 《 南海


百咏》 曾多 次 引 用 ,
在 《 越 台井 》 序 中 就称 :
何公 异所 作 《 南 征 录》 … …

何公


乾道 中 入 南

何 同 叔 以 广府节 度 推官 督 赋



… … ?
又洪 迈 《 夷 坚支 志 》 : 乾道 初 ,

南征录 》 为



@
惠州 因 游罗 浮 逢 道人 与语良久 殊为 契 合 据 此可 知

, ,
, ,
。 ,

何异 所 著 。 何异 ( 1 1 29

1 2 09 ) ,
字 同叔 ,
江西 人 。 乾道 ( 1 1 65

1 1 73 ) 初 ,


以 广 府节 度推 官 入南 。 《 南征 录》 一

书 所记 内 容当 是此时之见 闻 , 其 成书时 间也

不 能上推 。 这 个时 间 与 笔 者 上面 所考 的在 1 1 79 年之前花 田 与 南汉美 人事 并不存




在 或 没 有 流 传 开 来 大 致 吻 合 因 为 方信 孺 到 了 。 1 1 97 年左右 才正 式 引 用 南 征 录 《 》 

而且 后 来又 佚 失 ,
不见征 引 和著 录 ,
可 见此 书 在 当 时 的 影响 力 其 实 不 大 。 另外 

何 异所 记 事 也 比较简 单 只 是 说 因 为 刘 氏 美 人 死 葬 于此 所 以 此地




花田 ,

仅仅 是坟 冢 上 ) 素 馨花香异 于他处 。 可 见 他 并 没 有 认 为 刘 氏 美 人 名 字 为素 馨 。 

① 原 本作

漫 , 误 

② [ 清 阮元] 《 四库 未收书 提 要》 卷 三 ,
清刻 《 攀 经 室 外集 》 本 

③ [
宋 刘 克庄

《 宝 谟 寺丞 诗 境 方 公 行 状 》 ,
《 全 宋文 》 第 33 0 册 ,
第 36 1
页 

④ 《 全宋诗 》 第 55 册 ,
第 3 47 4 4 页 

⑤ [ 宋 洪迈] 《 夷坚 支 志 》 辛 卷三 ,
清 景 宋 钞本 

1 1 


第 七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学 书 写

于花 田 阑入 了 历史 因素 ,
特 别 是 美 人 死葬 、 花香 等 因素 ,
方 信 孺构 思此 诗 自 然 而

然会联想到 青冢 ,
即 昭君墓 ,
传 说 昭 君 墓 上 草 青青 ( 这 也 是 后 人缘 词 生 训 ,
虚构


捏造的 ) 。
这 首 诗 就 是 用 何 异 所 记 刘 氏 美 人事 与 昭 君 的 典 故 杂 糅 而 成 ,
如 第三句


何似 原 头 美 人 草 也就是 花 田 而 美人草 则是脱 胎 于 昭 君墓 上



原头 即 原野

, , ,

“ ”

的 传说 。 这 样 不 就 把后 人 花冢 生花 的 想 象 激发 出 来 了 吗 

宋代 全芳备祖 》 所 引 龟 山 志》 云 素馨 旧 名 那 悉茗

再者 曰野悉



《 《 :

?



蜜 昔刘王 有侍女 名 素馨 其 冢 上生 此花 因 以得名 龟山 志 书


。 , , 。 《 》 , 《

史 艺 文 志 》 有著 录 题为 黄晔 但 具 体 成书 时 间 不 明

龟 山 志 》 三卷 





《 , 。

过 南宋 王 象 之 ( 1 1 63

1 23 0 ) 《 舆地纪 胜》 己 有 引 用 此书 ,
但作 黄 晔 《 鼉山 志 》 

应为 同 书 今考 其 成 书 之 年 在 南 宋 嘉 定十



去 之 未远 ,
。 又 阮元 :
( 《 舆 地纪 胜》 )

四年 又 宫 阙殿门 寿康宫》 下 引 朝野杂 记 》 云 宁 宗 始受禅


( 



22
… …

( 1 1 ) 《 《

云云 ,
则 是作序在 嘉定 ,
全 书 之成又在理宗 时 矣 。 可见黄 晔 《 龟 山 志 》 当在 《 


地 纪 胜 》 成书 之前 ,
而在何异 《 南征录》 之后 。 他 发 展和 丰 富 了 何异 和 方 信孺 的

想象 ,
把 素 馨花 的 得名 归 到 南汉侍 女 身 上 ,
并 强调 突 出 了 冢 上生花 一

事 

综上 ,
素馨花 刚 开始 并 没有历 史 传 说 与 之相 附 会 , 它 的 名 字是假 借本身 物 色

香味 的 特 点 而 郑 刚 中 在 其 素馨书 写 中 化用 柳 宗 元 马 室 女 雷五 葬 志 》 文的 记


。 《

载 ,
把素馨花 与 一

个 天 资 洁清 , 喜欢 簪戴珠玑 的女 子联系 起 来 。 这很 可能是 后 来




南汉 美人传说 的 早 期想 象 或者说 中 国 原 型 ( 印 度 原 型 见上 举 薛 爱 华 论 文 ) 。 南汉

美 人 传 说 在何 异 南征 录 》 书 才有 明 确 文 献记载 但 这时 年之 前 


《 ,
( 1 1 79 )

响 还 不够 ,
直 到 十 二 世 纪 末 方信 孺 才 把 它 推 到 前 台 , 并在 自 己 的 书 写 中 糅合 了 昭

君 的 传说 。 而在方 氏 后 不 久 ( 十二世纪 初 ) ,
黄晔 的 《 龟 山 志 》 才 把 这些 想 象 整


合起 来 变成 个更 有逻 辑 关 联性 更 强 的 故 事

, 、 

素馨 、 花冢 、 花 田 的 历 史 传说基 本 定 型 于 宋代 黄晔 的 《 龟山志》 ,
后 世的 书

写 和 想 象 大 部分 是 在 这 个 框架 上 添 枝 加 叶 不 过 有 个例 外 的记载 清 代冯 甦 滇


。 , 《

考》 云 

( 段 )
素 兴 年 幼 好 佚游 ,
广 营宫 室于 东京 ,
筑春登 、 云津二堤 , 分种 黄

白 花 , 其 上有 绕 道 金棱 、
萦 域 银棱 之 目 , 每春 月 挟妓载 酒 , 自 玉 案 三泉 , 

为 九 曲 流觞 女列 坐 斗草簪花 以为 乐时 有 花 能遇歌则 开 遇舞 则



男 , , , ,

素兴爱之 后又讹为 素馨


命美人 盘髻 为 饰

动 , , , 因名 素兴花 ,

清 人 写 北宋 时 大 理 国 段 素 兴 事 , 其可 信度 自 然 大 打折 扣 。 所 以 这 段 记载 要 么 是作

者 孤 陋寡 闻 ,
从 未 听 过 花 冢之 事 ,
要 么 是 以 前见过而 自 己 另 外 改编 以 欺 后 人 。 

① [
宋 陈景 沂
] 《 全 芳 备 祖 》 前 集 卷 二 五 花部 ,
明 毛 氏 汲 古 阁 钞本 

② [ 清 阮元]
《 四 库 未收 书提要 》 卷 五 ,
清刻 《 翠经 室 外 集 》 本 

③ [
清 冯甦] 《 滇考 》 卷上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1 1 


第七章 茉莉 素 馨 的 文 学书 写

人 揆 叙在 《 隙 光 亭 杂 识 》 己经 指 出 其 说 之诬 。 除 此之外 ,
素 馨 传 说大 致 是 依 照 黄


晔 《 龟 山 志 》 所 代 表 的 故 事框 架 进 行 增 益 的 

素 馨 花 的 历 史 想 象 其 实 很 大程 度 要 得 益 于 文 学 话 语 所 以 它 ,
自 始至 终就是 文


学书 写 中 的 焦 点 ,
而 且 也 依 靠 文 人 们 的 踵事 增 华 ,
不 断发 展 和 丰 富 。 素 馨 花的 历

史 性 需要三 个 因 素 来完成 是具 体空 间 花 田 花冢 二 是 实物 素馨 花 




、 :
; ;

是 历 史时 空 : 南 汉 美人传说 。 文 学 书 写 就 是 以 素 馨 花 为纽 带 , 通过 具 体 空 间 一一

花田 花 冢 的呈现 诗人 会进入 个全新 的 历 史文化想 象 中 这 个创 作 机 制就 催




、 , 。

发 了 无 数篇 咏 古 诗 、 怀古诗 的诞生 。 虽 然 这 种 书 写 可 以 细 分 为 在 场 和 不 在场 ,



殊 途 同 归 在 没 见 到 素 馨 花 或 者 花 田 之前
。 ,
人 们 往 往 己 经 具 备 递 相 祖 述 的 前背 景


或者 前 知 识 ,
在 这 种 集体 无 意 识 的 笼 罩 下 , 素 馨花 、 花田 、 花冢都 可 以 以历史 意


象出现 。 当 文人踏足花 田 、 花冢 时 , 实 际 经验 根本 无法战 胜历 史 知 识 ,
而 是屈 服


于它 变成 历 史 想 象 的 个触发 点 明 清 两代 岭 南 本 土诗人 的诗 社集 会地 点 多


, 。 ,

选择 在 些 历 史 古 迹上 而 且 也 非 常 流行 以 古 迹为 吟 咏 对象 的 竞 赛 所 以 这都 不



可 避 免 地 加 强 了 素 馨花 的 历 史 色 彩 素 馨 文 学 书 写 中 厚 重 的 历 史 感 正 是 它 区 别 于
。

茉莉 的 首要 特 点 ,
其次 才可 以谈其 它 

1 1 


第 八章 朱 槿花 的 文学 书 写

第八章 朱 槿花 的 文学书 写

朱槿 ( H i b i sc u s r o sa

s i ne ns i s L inn . ) ,
常 绿灌 木 ,
是 锦 葵 科 木槿 属 ,
产 于岭 南


花 大色 艳 四 季常 开 是 易 活常 见的 花 被称 为

之地 。 , , 主 供 园 林观 赏 之 用 ,




” “ ”

国牡丹 、 中 国 蔷薇 。 在古 代 繁 荣 的 花文 化 氛 围 下 , 文 人 墨客 也 喜 欢 对 其 观 赏


吟咏 。 但 由 于朱 槿 花 来 自 岭南 ,
地僻 山 远 , 加 之 名 字繁 多 , 人 们 存在 许 多 误 解 

本 文 首 先 对 它 的 名 字 的 流 变 进 行 厘 清 并进 ,

步考 论 朱 槿 花 在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的 发


现和 吟 咏 及 其特 殊 的 意 蕴 生 成 

第 一

节 朱 槿名 实 考

中 土 的 木 槿 花 比 岭 南 的 朱 槿 花 更早 地见 诸 于 史籍 , 而 且特 点 相 差无 多 ,
兼之


名字繁杂 所 以 后 世多有 相 混 说 文解字 》 木堇 朝华 莫落 者 





许慎 《 :
葬 , ,


艸 此外 椴

榇 都 是 木 槿 独特
‘ ” “ “ ” “ ”
舞声 诗》 曰 颜如 蒜华 王蒸 


。 《 : 。 , 、 、

的名 字 。 由 此可 见 , 木 槿 花在 汉代 以 前 已 经 非 常 普 遍 地 存 在 。
所以 , 当 同 是 木槿


属 的 朱 槿 花 被人 注 意 时 , 由 于特 点 类 似 , 人们 往往疏 于 分 辨或 者把 二 者 同 化 , 


“ “
如 朝 开 暮 落花 虽然 如 此 朱 槿 花和




日 及 都 可 用 来 形 容 这 两种 植 物 。 ,


木 槿花 还 是 有 一

些 细微 的 差 异 。
据 《 中 国 植物 志》 载


朱 槿和 木 槿 的 差 别 有 

是产 地 的 不 同 朱 槿产 岭 南 木 槿 产岭 北 二 是花 期 的不 同 朱槿花 期 全 年


, ; : 

木 槿 花期 基 本 在 六 到 十 月 ( 视 地 域而 定 )

三 是 花色 不 同 : 朱 槿 最大 特 点 是 亮 眼

的红色 ,
即 玫瑰 红 ,
木 槿 花 的 红 色 大 部分 是 比 较淡 的 ,
如淡红 、 浅红 、
粉红 等 

朱 槿见 载 于 典籍 中 ,
大 都 以 题 为嵇 含 (
2 62

3 06 ) 的 《 南 方 草 木 状 》 为 最早 

如 明 代李 时珍 的 《 本草纲 目 》 。 现 代 学 者 也 多 沿 用 这种 说 法 。 但今本 《 南方 草 木


状 成书 于宋代 朱槿
“ ”
已 如 上述 所录 条 内容 详备 不似晋 人 的 认识


》 ( ) ,
, ,

水平 。 所以 , 排 除 掉 嵇 含 的 著 录之 外 , 最 早应 该 是 《 艺 文类 聚 》 所 引 《 罗 浮 山 记 》

① 汉 许 慎撰[ ]

[ 清 段 玉 裁注
] 《 说 文 解字 注 》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1 98 1 年版 , 第 37
页 

② 中 国 科 学 院 中 国 植物 志 编 辑 委 员 会 编 《 中 国 植 物志 》 第 49 卷第 2 分册 ,
科 学 出 版社 1 98 4

年版 ,
第 6 1 页 

1 1 


第八 章 朱槿 花 的 文 学书 写

木槿 花 甚丹 四时敷荣 此条 虽然 附在

名 赤槿
” “ 


的记载 即

木槿

, ,
: 。 ,

条下 ,
但可 以肯 定 这个 记载是后 来人们 所 说 的朱槿花 。 这 时人 们 对 朱 槿 的 称呼 除

了 木 槿之外 ,
就是赤槿 。 据 章宗源 的 《 隋 书 经 籍 志 考证 》 ,
《 罗 浮 山 记 》 为 东晋袁


宏 ( 约 3 28

约 3 76 ) 所著气 可 是 ,
古 籍 中 也 有把 袁宏 所 著题 为 《 罗 浮 山 疏》 

而 且 关于 木 槿此 条 历 代 著 录 都 没 有 直 接题 写 名 字 所 以归 属难以 时遽 定 


, ,

过 ,
我们 还 是可 以 发 现 ,
把 朱 槿 等 同 于 木 槿 应 该 算 是早 期 不 成 熟 的 认 识 。 另外 

刘 宋 时 期 颜 延之 4 己经有 赤 槿颂 》 专 写 朱 槿 花 可见 罗 浮 山 记 》

( 38 45 6 ) 《 。 《

“ ”

的 记 载有 很 大 的 可 能 是 出 于 比颜 氏稍 早 点 的 袁 宏 之手 艺 文类 聚》 木槿 


。 《

” ?
还 引 了 晋人 郭 义恭 广 志》 称 这个记载也极 有可 能 是指 朱

《 : 日 及 ,
木槿也 。 

槿花 而且 是在袁 宏 之前 另 外 南朝 江总

5 94 对 朱槿 的 称 呼 也 没 有 用 


, 。 ( 5 1 9 )

” “
而 是称 为 详见下文 此 可见 对朱槿的认


槿 ,
南越木 槿 ( ) 。 由 , 早期 ( 晋代 )

识 是 把它 与 木 槿 相 混 后来 南朝 才 逐渐 区 别 开 来 但此 时 的 称 呼 还 是

赤槿



, ( ) ,

或是 南 越 木槿 的称呼

朱槿
“ ”

没有




“ ” “

朱槿 词 的 出 现应在唐代 如 王维 黄鹂啭深 木 朱槿 照 中 园

瓜园


。 , ( 《

诗》 皇 甫冉 朱槿 列 摧墉 等诗句

苍 苔 遍幽 石 曾 东游 以 诗 寄 之》

) 、 ,
( 《 ) ,
但这


里应 该不 是 指岭 南 朱槿花 。 因 为 木 槿也 有 红花 ,
不过较 淡而 己 , 诗 人在诗 中 称之

朱槿 亦 无可厚 非 而 真 正 明 确 地用 朱槿 词 来 指 岭南 的朱槿 花 是 在
“ “ ”
为 

” 一

, 。

晚唐时 期 ,
如 李商隐 的 《 朱槿花 》 二首 、 段成 式 《 酉 阳 杂 俎》 、 段公路 的 《 北户

录》 、 刘恂 《 岭表录异 》 ,
等等 

重 台 朱槿 ,
似桑 , 南 中 呼 为 桑槿 。 ( 《 酉 阳 杂 俎 》

岭表 朱 槿 花 ,
茎 叶者如桑树 ,
叶 光而 厚 ,
南 人谓 之 佛 桑 。 树身高 者 ,


于 四 五尺 , 而 枝叶 婆 娑 。 自 二 月 开花 , 至 于仲 冬 方歇 。 其 花 深红 色 ,
五出如

大蜀 葵 , 有蕊 一

条 , 长于花叶 , 上 缀 金屑 , 日 光所烁 , 疑有焰 生 。


丛之 上 

曰 开数百朵 , 虽 繁而 有艳 , 但近而 无香 。 暮落朝开 , 插枝即 活 , 故名 之槿 



俚女亦采而 鬻 钱 售数十朵 若微此花红妆 无 以资 其色 岭表 录 异


, , ,
。 ( 《 》 




岭南 红槿 , 自 正月 迄十二 月 常 开 ,
秋冬差少耳 。 ( 孟琯 《 岭南 异 物志 》 )

段成式所 说 似桑 与 刘恂 样 


而 不 是花 朵
” “

同 是 指 其茎 叶 而且 此时的

, , 。 ,

槿 并 非 岭南 佛 桑 花 的 正 名 如 孟琯 称 之 为 岭 南 红 槿 段 成式 指 出 重 台 朱 槿 





人称 为 桑 槿 刘 恂 则 要在 朱 槿 花 前 面加 上 岭表 这 些细 节 都 体

两字以示 区 别 



① [
唐 欧阳询 ]
《 艺 文 类 聚 》 卷 八 九木 部 中 ,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库 全书 》 本 

② [ 清 章 宗源 ]
《 隋 经 籍 志 考 证 》 卷六 ,
清 光 绪 元 年湖 北 崇 文 书 局 刻 三 十 三 种 丛 书 本 

③ [ 唐 欧阳 询 ]
《 艺 文 类 聚 》 卷八 九木 部 中 

④ [
唐 段成式 ]
《 酉 阳 杂 俎 》 续集 卷 九 , 《 四 部丛 刊 》 景 明 本 

⑤ [
宋 李 昉 等撰]
《 太平广记 》 第 9 册 ,
中华书局 1 96 1 年版 ,
第 33 1
7 页 

1 1 


第八章 朱 槿花 的 文 学 书 写

现 了 唐人 惯 以 朱 槿 称 中 土 的 木 槿 花 ,
而不 是岭 南 的 佛桑花 

从 《 岭 表录异 》 可看 出 ,
佛 桑这 时 也 被 用 来 指 称 朱 槿 。 在 此之 前 《 酉 阳 杂 俎 》

虽然 己 有 佛 桑 如 处士 郑 又 玄云 树枝叶 如 桑 唯条 上



闽 中 多 佛 桑树


, , ,
: :

花房 如 桐 花 寸余 似重 台 状 花 亦 有浅红者 ?
但 此 佛 桑 树 应该



勾 含长

。 ,
, 。 。

指 的 是 同 是 木 槿 属 的 黄槿 ( H i bi sc u s ti l i ac e u s L nn i . ) ,
此 种 为 常绿 灌 木 或 乔 木 ,




 1 0 米 ,
叶为革质 , 近 圆 形 或广 卵 形 ,
先 端 突 尖 或 短渐 尖 ,
与 桑 叶 非常 相 似 

另 夕卜 ,
黄槿 的 花 冠 是 钟 形 ,
与 白 花泡桐 ( Pa u o wn l i a fo rt un e i 

S e em .

) 
H em s l . ) 

管状 漏 斗 形 也 有 可 比 性 。 而 黄 槿 花 的 雄 蕊柱 长 约 3 厘米 ,
也 是木 槿 属 的 特 点 ,



” 

段成 式 说到 花 亦有 浅 红 者 则 显然把黄 槿与 朱槿混 同 所以

早期

, 。 ,
佛桑
名 也 不是专指朱槿 而 是与黄 槿混 同 刘恂的 岭表 录 异 才 说 南 人 把朱 槿 称



。 《 》

为佛桑花 

明 代李 时 珍 本 草纲 卷 三六 扶桑 释名 佛桑 朱槿


“ ”


《 目 》 :
[ ]
( 《 霏雪录 》 ) 、

( 《 草 木状 》 ) 时珍曰 : 东海 日 出 处 有 扶桑 树 。 此 花光 艳照 日 ,
其 叶似桑 , 因 以比

之 。 后 人讹 为 佛桑 ,
乃木槿 别 种 ,
故 日 及 诸名 亦 与之 同 。

集 解 时珍 曰 ]

扶桑 产

南方 ,
乃 木槿别 种 。 其 枝 柯柔 弱 , 叶 深绿 , 微涩如 桑 。 其花有 红 、 黄 、 白 三色 

红者尤贵 呼 为朱槿 嵇含 草 木状 》 云 略 所 引 与 今 本文字略异 李 氏



, 。 《 :
( 。 ) 

释名 的 出 处 在今 天 看 来 都 是 不准 确 的 霏雪录》 是 明人的著作 而佛桑




, , 。 《 ,

名 早在唐代就 出 现 。 另外 ,
李 时 珍认 为 是扶桑讹为 佛桑 ,
也 是 没 有 弄 清 楚历 史 沿


革 。 事实上 ,
扶 桑 指朱 槿 比 佛 桑 要 晚 出 , 显 然是佛 桑讹为 扶桑 。 宋代 有 题 为 佛 桑



花 的诗歌 却 没有 题 为 扶 桑 花 的 可为 证 杨万 里 陈 生 赠 我 绀 叶纱 乃 是金



, 。 ,

鸦 脚底扶桑花 送药者陈 国 器 》 白 玉蟾 急 呼 南 海神 采采扶 桑花






” ”
( 《 ) 、 , ( 《 明

石壁庵 这里所说 的 扶 桑花 宋 代诗 人
“ ”
) , 都 不是 专指朱槿花 。 值得注 意 的 是 , 

姜特 立 《 佛桑花》 诗 曰 

东 方闻 有扶 桑木 ,
南土今开朱槿花 。 想 得分根 自 旸谷 , 至 今犹带 日 精华 

( 《 全 宋 诗》 第 38 册 ,
第 24 1 04 页 

这 首 诗 把 佛 桑 花 与 扶桑 木 放 在 起 虽 然 不 是等 同 却 是 两 者 关 联 最 紧 密 的 次

, , 

因 为 按照 姜 特立 的 说法 无论 是 东 方 的 扶桑 木 还 是 南 方 的 朱 槿花 它 们 都有



, ,

个 特点 那就 是 精华 山海经 海 外 东 经 》
“ ”
, 犹带 日 。 这又要 如 何解释呢 ?
据 《

者按 即 前诗 所说 上有扶桑 十 日 所浴

汤谷

在黑 齿北
” 


云 :
( 引 :
旸谷 ) , , 。

?
郭璞注 齐 民要术 条所 引 十洲 记 》 曰 扶桑

扶桑 木也


” ” “

, 。 《 》 《 :



碧海 中 。 上 有 大帝 宫 ,
东 王 所治 。 有椹桑树 ,
长数千丈 , 三千余 围 。 两树 同根 

① [
唐 段成 式

《 酉 阳 杂 俎 》 续 集 卷九 ,
《 四 部 丛刊 》 景 明 本 

② [
明 李 时珍
] 《 本 草纲 目 》 下册 ,
华 夏 出 版社 2 0 08 年版 ,
第 1 42 7 页 

③ 袁珂 《 山 海 经校 注 ( 增 补 修 订本 ) 》 , 巴 蜀书社 1 9 92 年 ,
第 3 08 页 

1 20


第八章 朱 槿 花 的 文学 书 写

” “

更相依 倚 故曰 扶桑 玄 中记》 云 天下 之高者 扶桑 无枝 木焉 




‘ ’ ‘ ’

。 。 《 : , ,


@
至天 , 盘蜿而 下 屈 ,
通三 泉 。 由 上 可见 , 此 扶 桑 树 与 朱 槿 花 除 了 枝 叶 像 桑树 之

相 差 颇大 但 扶桑 的 另 条 含义是代 指 太 阳 传 说 日 出 于扶 桑之 下 拂 其树


夕卜 , 。 , ,

因 谓为 日 出 处 楚辞 九歌 暾将 出 兮东 方 照吾槛兮扶 桑
“ 

杪 而升 , 。 《
? ?
东君 》 :

王逸注 言 东方 有扶 桑 之 木 上 拂 其扶 桑

: ,
其 高万仞 , 日 出 ,
下浴 于 汤 谷 , ,



始而 登 以 扶 桑 为舍 槛 陶渊明 闲 情赋》 悲 扶 桑 之舒 光
” “

照曜四 方 ,
日 。
1 5

《 :




” “

灭景而 藏 明 。 逯 钦 立校 注 :
扶桑 ,
传 说 日 出 的 地方 。 这 里 代 指太 阳 。 后代有


许 多 诗词写 到 扶桑 红 比 如 戴叔 伦 坐 待 扶桑
“ “
忧心悄 悄 浑忘 寐
” 


日 , ,
日 丽天
二 灵寺 施 肩 吾 扶桑枝边红皎 皎 天 鸡 声 四溟晓 海边远望 诗 》
“ ”
守岁》

( 《 ) 、 ,
( 《 ) 

陈揆 朝 来掩 映扶 桑 红 吹开六 出 花数



车 马 飒沓 西 复 东 临 川 桥歌》


( 《 ) 、 王炎

转 盼 杲 杲 扶桑红 虽 然 这 些 扶 桑 所指 与 朱 槿 花 没 有 太 大

点 ,
( 《 喜晴行呈 陈宰 》 ) ,

关系 ,
但 是 后 来 人 们 因 为 朱 槿 花 颜 色 与 太 阳 相 似 而产 生联 想 ,
再 加 上扶 桑 与佛 桑


枝 叶 像 桑树 , 而 且两者音近 , 所 以 宋 以 后 才逐渐 用 扶桑 花指代佛 桑 和 朱 槿 

综 上所 述 朱 槿 花 的 名 字 演 变 脉 络 基 本 是 木 槿

一■
^ 一

赤槿 

朱權 

佛桑 

扶桑 

第二节 文 人 的 观 赏 吟咏

书早有 槿花 的 文 学 书 写 有女 同 车 颜如 舜

《 诗经 》

。 《 》 篇曰 : 有女同 车 ,

华 有女 同行 颜如舜英 舜 英就 是指 木槿花 朱 槿花 是 岭 南 植 物

… …

, 。 舜华 、 。 

它 的 审 美 发 现远 晚 于 木 槿花 。 如 上所述 ,
朱 槿 的 最 早 记 载 应在 晋 代 ,
但彼 时 只 有

观赏 ,
尚 无 歌 咏 朱槿 花 的 文 学 作 品 流 传 ,
到 了 南北 朝 时 ,
文 人 们 才 幵 始 对 它进 行



如 颜延之 的 赤 槿颂 》 御北 至 气 动上 玄

观照 , 《 : 日 ,
夏德 南宣 。 玉蒸 荣 心 , 

受色朱 天
” “
?
华缫闲 物 是谓珍树 含艳丹 间 御 即 为太 阳 驾 车 的 羲 和

, 。 , 。 日 

夏德 应 为 华 夏之 德 这 是把 朱 槿 花 与 太 阳 联 系 起 来 最 早 的 文 学 作 品 诗赋 向
“ ”
。 。 

所 以 以 稀 为贵

来有 多 识草木 虫鱼

之用 。 对 于 这 种 南来 植 物 ,
由 于 中 土难 见 , 

① [
后 魏 贾 思 勰撰 ]

缪 启 愉校 释 《 齐 民要 术 校 释 ( 第 二版 ) 》 ,
中 国 农业 出 版 社 1
9 98 年版 

第 83 9 页 

② [
宋 洪 兴祖

《 楚 辞补 注 》 ,
中 华书 局 1
9 83 年版 ,
第 74 页 

③ 逯 钦 立校 注 《 陶 渊 明集》 , 中 华 书局 丨 9 79 年版 , 第 1 57 页 

④ 郭 璞 注 木槿 曰


似李 树 ,
华朝 生 夕 陨 , 可食 。 或呼 为 日 及 ,
亦 曰 王蒸 。 见 《 尔雅注疏 》 

“ ” ”

可见 之误

北 京 大学 出 版社 20 00 年版 ,
第 25 7 页 。
《 赤 槿颂 》 玉蒸 当为 王蒸 

⑤ 清 严 可均辑[ ]
《 全宋 文 》 ,
商 务 印 书馆 1 9 99 年版 , 第 3 64 页 

1 2 


第八 章 朱 槿花 的 文学 书 写

经 诗 人 的 审 美发 掘 就 付诸 文 学 书 写 而且 槿花之朱 赤 艳相 比 于 中土 槿花


, 。 、 、

的 淡 色 就 显得 更 具 冲 击 性 。 再稍 微 往后 ,
有 入 岭经 验 的 江 总 又 为 其 揄 扬 ,
《 南越

木槿 赋 》 曰 

日 及 多 名 ,
蕤 宾肇生 。 东 方 记乎 夕 死 ,
郭璞赞 以朝荣 , 潘文体其夏 盛 

嵇 赋悯其秋零 。 此则 京华之丽木 ,
非于 越之舜英 。 南 中 新草 , 众花之宝 ;


什未名 ,
骚人失藻 。 雨来 翠润 ,
露 歇红燥 ,
叠 萼疑檠 ,
低茎 若倒 。 朝霞映 

殊未妍 ,
珊瑚 照水 定 非鲜 ; 千 叶 笑 蓉讵 相 似 , 百 枝灯 花 复 羞 燃 。 暂欲寄 根对

沧海 ,
大愿 移华厕绮钱 ; 井 上桃 虫 难 可 杂 ,
庭 中 桂蠹 岂 见怜 ?
乃为歌 曰 :


妆梁冀妇 , 红妆荡 子家 ; 若 持花并笑 ,


宜笑 不 胜花 。 赵女垂金珥 ,
燕姬 插 宝





珈 ; 谁 知 红槿 艳 ,
无 因 寄狭邪 ? 徒令万里 道 , 攀折 自 咨嗟 ! 

如 果今 本 《 南 方 草 木状 》 的 记 载 属 实 ' 那 么 颜 延 之 、 江 总 绝 无没 有 看 到 的 理 由 

而且 也 不 会 只 使 用 赤槿 、 南越 木 槿 等 名 字 。 所以 , 今本 《 南方草木 状》 的 记载 非


不过 江 总 本人 也没 有 使 用 赤槿 而且 可 以 很 肯 定

常可 疑 此是

证 名 

一 一

, 。 ,


他 没 有 看 到 颜 延之 的 赤槿颂 》 所 以 他称 雅什 未 名 骚 人 失藻

《 。 , ,
也 就 是没 有

人 对 朱槿 进 行 文 学 书 写 。 此 赋 开 头 列 举 了 前 人 各 种 关 于木 槿 的 诗 词 歌赋 ,
如 东方


朔 《 与 丞 相 公孙 弘 借 车 马 书 》 、 郭璞的 《 尔雅图 赞 》 、 潘尼 《 朝 菌赋 》 、 嵇含 的 《 


生 暮落 树 赋》 气 但 诸 人所写 都 是 中 土 的 木 槿 ,
而不 是岭南 的 朱槿 。 江总 在 梁 末

侯 景 之乱 后 曾 避难岭南 此 赋 当 作 于 此 时 蛮 荒之 地 的 花 让 人耳

新 所谓 南


, 。 目 ,

中新草 ,
众花之宝 ,
也 使作 者 禁不 住用 诗赋 把 它 描 绘 出 来 。 后文 便是对岭南 朱


槿 花 的 各 种特 点 进 行 描 写
“ “

尤 其 是捉 住 了 朱 槿 之 红 艳

, ,
如 朝霞 映 日 、 珊瑚 照


水 都 是 极恰 当 的 比 喻 ,
而且 与其他花 ( 芙蓉 、 灯花 ) 相比 ,
突 出 其花美 之外 

重点 还 是 花红 。 作 者在 文 中 还 思考 了 朱 槿花 的 命运 :
如 此艳 丽的 花朵 ,
却 因 为道


途遥 远 , 无 法 为 中 土人 士 所欣 赏 和利 用 。 这 让 身在 岭 南 的 作 者 ,
攀折复叹 息 。 

然 朱槿 在 岭 南 地 区 是 插 枝 即 活
“ “
断 殖之更生

的 跟中 土的 木槿和杨 柳 样是

, 

① 清 严 可均 辑
[ ]
《 全 隋文》 , 商 务 印 书馆 〗 999 年版 ,
第 1 05

1 06 页 

② 今本的 记 载 :
朱槿花 ,
茎 、 叶 皆如 桑 ,
叶光 而 厚 ,
树 高 止 四 五尺 , 而枝叶婆 姿 。 自二月

开花 至中冬即歇 其花 深 红 色 五出 大如 蜀 葵 有蕊 条 长于 花 叶 上缀 金 屑 


, 。 , ,
, , , , 日

所烁 疑若 焰 生 丛之 上 开数 百朵 朝 幵暮 落 插枝 即活 高凉郡 名 赤槿


日 出
一 一

, 。 , , 。 。 。 ,


名 日及 。 与 上引 《 岭 表录异 》 的 著 录 基本 相 同 ,
刘 恂 也 有 可 能 抄他 的 。 但在 此 之前 ,
段成

式 也没有提到 《 南 方 草木 状 》 的 记载 。 而且 《 太 平广记 >〉
也只 引 了 《 酉 阳 杂俎 》 和 《 岭表录


异 》 的 记载 。 如 果 晚 唐 和 北宋 初 己 经存 在 《 南方 草 木状 》 关于 朱槿 的记 载 ,
馆 臣 不 应 该 舍远


求近 , 只 著 录这 两 家 。 所以 ,
今本 《 南 方草 木状 》 关 于 朱 槿 的 著 录 是抄 刘 恂 的 《 岭表 录 异 

的 

③ 除 了 郭 璞所 写 的 赞佚失 之外 ,
其 余 几 篇都 在 今 本 《 艺 文类聚》 卷八九木 部 中 

1 22


第八章 朱槿 花 的 文 学 书写

倒之亦 生 横之亦生 种 极 易 存活 随处 可见 的 植物 但 朱槿在 中 土 是




是 

, , ,

属 于 罕 见之物 

先唐文人 已经 以 种 审 美 的 眼光 去 审 视它 到 了 唐宋 时 期 据 笔者 统计 


, , ,

宋文人 以 朱槿 、 红槿 、 佛桑 为 题创 作 的 诗歌有 1 3 首 ,
列 表格如 下 

作者
 题   |


出处


唐 ?
戎昱 
《 红槿花》 《 全 唐诗 》 卷 二 七 〇


唐 ?
徐凝 
《 夸红槿》 
《 全 唐诗 》 卷 四 七 四

唐 ?
李绅 《 朱槿花 》 《 全唐诗 》 卷四 八三


 

唐 李商隐 朱槿花二 首 》 全 唐诗 》 卷 五 四



《 《
 

唐 ?
薛 涛  朱 槿 花 》 《 全 唐 诗 补 逸 》 卷 七

 《

宋 ?
张俞 《 朱槿花 二 首 》 《 全 宋诗 》 卷 三八二


 

宋 ?
蔡襄 《 耕 园 驿佛 桑花 》 《 全 宋诗》 卷 三八八


 

宋 ?

文同 
《 郡 斋水 阁 闲 书 ?
朱 槿 》 《 全 宋 诗 》 卷 四 四 六

宋 ?
姜 特 立 桑花 》 全 宋 诗 》 卷 二 《

三五

宋 ?
陆壑

《 朱槿花 》

《 全 宋诗》 卷三二八 四

宋 ?
董 嗣 杲 朱 槿 花 》 《 全 宋 诗 》 卷 三 五 七 三

 《

在 浩 瀚唐 宋 诗 词 中 朱 槿 花 大 部 分 是作 为 诗 词 的 个意象出现的 文人单独



着 墨 进行歌 咏 尚 不 多 ,
但 是 其丰 富 的 意 蕴 己 经 被 开 发 出 来 ,
后文详述 。 到了元明

清 由 于 有 了 前 代 诗人 的 传 统 以及 岭 南 地 区 的 进 步 开发 朱 槿 花 开 始 大 量进


, , ,

入 文 人 的 审 美 视野 中 ,
如李梦阳 的 《 朱槿 赋 》 。 值得 注 意 的 是 ,
在元 明 清 吋 代 

人 们 似 乎 更 关 注 朱 槿 花 的 物 色 美 岭 南 朱 槿 的 红 艳 与 中 土 木槿 的 淡 雅 相 比 是 


差别 ,
也 是 先 唐 文 人 最 早体 验 的 美 感 。 但在 唐 宋 阶 段 ,
文 人 们 主 要 对 朱 槿 花 进行


多维 审视 ,
注意它 的 各种特性 ,
并进 行 文 学 书 写 ,
全 面生 成 其 意 蕴 。 自 宋代苏 轼


受到

诗句 涓 涓 泣 露紫 含笑 ,
焰焰 烧 空 红 佛 桑
” 一

出 ,
其 对 朱 槿 花颜 色 的 颂 扬 , 

后 世 的追 捧 沾溉 文 林

元 明 清 三 代 诗 人对佛 桑 花 的 歌 咏 都 非常


了 ,
可 谓是 。 ,

关 注佛 桑花 的颜 色 ,
而 且 大 部 分 不 离 苏 轼这 个 比 喻 。 如元代 姚 燧 的 《 赏 花 吟十


首 ?
其十》 、 明 代 桑悦 的 《 咏佛桑花 》 、 清 朝 孙 元衡 的 《 咏佛桑花》 、 清汤右会 的

《 佛桑 》 都 是如此 。 更有甚者 ,
为了 鼓 吹 佛桑花的颜 色 ,
而 把 朱槿 和 佛 桑 误 认 为


两物 朱槿 差堪 窥色相 石 榴 那 敢 斗 容姿 ?
这样 令 人 啼 笑 皆 非 的 诗 句


写出 , 

由 此 也可 见 佛桑 词 在 文 学 书 写 中 应用 比 朱槿 扶 桑广 泛


、 

① 王 明 《 抱 朴 子 内 篇校 释 》 ,
中 华书局 1 985
年版 ,
第 24 3 页 

② 明 孙继皋 宗伯 集 》 卷 0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全书 本

《 , 《 》 


[ ]

1 23


第八章 朱槿花 的 文 学书写

第 三节 朱 槿花 的 意 蕴 生 成

在唐 宋时期 ,
虽然 专 题 歌 咏 不 多 ,
但在那 些 作 为意 象 的 朱槿花 ,
其短暂寿 命

和 长久 花期 的 对 立 构成 了 强 大张 力 ,
因 此文人在 比 兴 之 中 形成 了 非 常 丰 富 的 意

蕴 而这种 意 蕴 经 生成 就成为 种 传统 深刻 地影响 后 人


一 一

, , 


一?

天的 寿命 ,
朝 不保夕

槿花 朱槿 木槿 的寿命 只 有 天 因 为这 个 特 点 它 经 常被 当 成 反 面 例


( 、 ) , ,

子 来使 用 或衬 托 其他 花 草 表达 时之荣不足恃 或 比 拟人物 感 叹 青春 不 常


, , ,

皇甫 松 岂 羡 朱槿 荣

富贵不 常 有 寄 言青松姿

在 ,
。 :

。 ( 《 古松 感兴 》 ) 朱槿 与

无姿 红 蕉朱 槿 不 将 来

青松 比 居易 万 里携 归尔 知 否 白莲》


。 白 :
, 。 ( 《 种 ) 


“ ”

槿与 白莲 比 ,
廉价 。 李 咸用 :
牡 丹为 性 疏 南 国 , 朱槿操 心 不 满旬 。 ( 《 同友 生 题


僧院杜鹃花 得春 字 朱槿与 杜 鹃 比 短命 王毂 秸英 斗 火欺朱槿 栖鹤

( ) 》 ) ,
。 : , 

惊飞 翅忧烬 朱槿与 刺 桐 比 逊色 在这些 诗词 中 朱 槿花 成 为 绿



。 ( 《 刺桐花》 ) , 。 , 

叶 ,
只 是为 了 衬托他 人 

由于 它 自 己的习 性 ,
花团 锦簇 , 容 易成 活 ,
但 是朝开暮落 ,
所 以 并不怎么 招



人待 见 。 刘 克庄 《 暮春 》 : 燕 子 来时 春 事 空 ,
杖藜来 往绿 阴 中 。 静 怜 朱 槿 无根 蒂 

开落惟 销 张俞 朱 槿花 二 首 》 风雨 无 人弄 晚 芳 野 桥千树斗 红 房
” “
阵风

。 《 :




朝 荣 暮落 成 何 事 可笑 纷 华 不 久 长 朝菌 生迷 晦 朔 灵 蓂 千 岁 换春 秋

如何



。 , 。

槿艳无 终 独倚栏干为 尔 羞 两 个 诗 人对 朱 槿 花 朝 不 保 夕 的 习 性

日 , 。 ,
或显 出 遗

或感到 羞耻
“ “
憾 古人有 三 不朽 之说 太 上有 立 德 其 次有立功 其 次有



, 。 , , ,

立言 槿花这种 习 性 显然 不 符合 古代 士 子 的 审 美 期 待 和

。 自 我认 知 。 所以 一

旦进


“ ” “
入 香 草美人 的 比兴传 统 就是 个 赤 裸裸 的 反 面 教 材 刘 希夷 诗 曰 与君



。 :

相 向 转相 亲 与 君 双栖共 愿作 贞 松千岁 古 谁论芳槿 朝新 公子 行 》




一 一


。 , 。 ( 《 

女主人公 比 松柏 希望长长久 久陪 伴下 去 而 不 愿像槿花 样只保 天新 鲜


一 一

自 , , 

可 以说 ,
女 主人公 是诗人 的化身 , 为 他代 言 ,
以 男 女 之事来 比拟 君 臣关系 。 王誣



借 问 南 山 松 叶意

何 如北 砌 槿花 新 后 庭怨 》 也是如 此 槿花 朝得 宠


( 《 ) 。 

松 叶 之意 无人解 诗人之情也 就无人会 君 难托 槿花朝开暮 还





, 。 又如 王安 石 《 》 :

坠 妾 身 与 花宁 独 异
” “ 



。 元稹诗 曰 :
乍 可 为 天 上 牵 牛 织 女 星 不 愿 为 庭 前 红 槿枝 , 。

古 决 绝词 牵牛织女 还能 年 见 红 槿 花却 只 有 天 的 寿命 以 此说 明 红


一 一

( 《 》 ) , ,

颜薄 命 , 仕途坎河 

综上 ,
朝 开暮 落是 朱 槿花 和 木槿花的 共 同 特点 ,
所 以 诗 人 大 而 论之 , 常 不做


特别 的 区 分 ,
故时 有相 混 

1 24


第八章 朱槿花的 文学 书写

二 、 四 时 的 芳菲 ,
新 陈 代谢


天 的 寿命 和 四 时 的 芳 菲 是朱 槿 花作 为 意 象 最 大 的 张 力 所在 前者 笔 者称


。 ,

为小 花 期 ,
后 者 为 大花 期 。 岭南 地处 热带和 亚热 带地 区 ,
气候温 暖 ,
很 多 花草 树


木 就 大花 期 来 说 都 是 四 季 不谢 所谓


花 到 岭南 无月 令 ( 屈 大均 诗 ) 。 比 如 颇令

苏 东坡 惊讶 的 岭 南菊 ,
冬 天依 旧 盛 放 , 比之中土 ,
花 期 更长 。 朱 槿花也 是如 此 

吴震方 岭南杂记 扶桑 粤 中 处 处 有之 有大 红

《 》 :
, ,
叶 似桑 而 略 小 ,
、 浅红 、 



0
三色 ,
大 者 开泛 如 芍 药 , 朝 开暮落 ,
落 己 复幵 ,
自 三 月 至十 月 不绝 。 大 花期 的

特 征 也成为 许 多 诗人 歌 咏 朱 槿 花的 切入 点 杨万里诗曰 佛 桑解 吐 四 时 艳
“ ”
。 : 。 

唐代 张 登 小 雪 日 戏题 绝 句 子徒 推 小 雪 天 刺 梧 犹 绿槿花然

《 》 :
甲 , 。 融和 长 养 无


时歇 却 是炎 洲雨 露偏 诗 人 以游 戏 的 态度 揶揄 了 制 定 二 十四 节气 的 徒劳 无

, 。 ,


功 ,
因 为在 闽 粤 之地 ( 诗 人 曾 被贬 漳 州 ) 小 雪节 气 并不 下雪 ,
刺桐 花和 朱槿花 都

是 翠绿 如 初 、 红艳依 旧 ,
说 好 的 雪 也 只 是 小 雨 飘扬 。 诗人 借助 朱槿 花 四 时 常开 的

特性 己 放荡 不 羁 的 情怀 又如李 绅 的 朱槿 花 瘴 烟 长 暖 无霜 雪


寄寓 自 。 《 》 :



槿

艳 繁 花 满树 红 每叹 芳菲 四 时 厌

。 ,
不 知 开 落 有 春风 。 诗 人 首 先 交 代 了 地 点及 其

气候 ,
长 年 温 暖无 雪 ,
并把 它 花 团 锦 簇 , 红 红 火火 的 特 点 模 写 出 来 。 结句也因 而

发出 喟叹 ,
如 朱 槿花这 样 四 时 不 败 ,
并 不 知 花开花 落都 是 由 春 风 来主宰 的 。 再如


咏槿 岂 若琼树枝 秋夜 同 畅 当 宿 藏 公 院 》

李白的 终岁长翕龅

《 》 ,
、 卢纶 《 

萤 方喜夜 露 槿 已 伤秋 从 其 短 暂 的 大 花 期 可看 出 这 些描 写 都是 针对北 地 的 槿


, 

花 而非 岭南 朱 槿 晋成 公 绥 及 赋序 》 说 木 槿 花 荣于 仲 夏 讫于孟秋 



, 。 《 日 ,

大花 期 是 中 土 和 岭 南 花 卉 最 大 的 区 别 ,
也 是 朱 槿花 能够保 持 张 力 的 原 因 所 在 。 


凌 阁 前 双槿 》 诗 曰

《 :
群玉 幵双 槿 ,
丹荣 对绛 纱 。 含烟 疑出 火 ,
隔 雨怪舒 霞 

向 晚争辞 蕊 非关后 桃李 为 欲继 年 华 这跟 戎昱 红槿 花 》

迎朝 斗 发花

, 。 , 。 《 


是 深 红 叶 麹 尘 不 将 桃 李 共 争 春 句 有 异 曲 同 工 之 妙 桃 李 只 能 在 春 天开 放 凋 谢


。 

朱 槿花 却 不 然 ,
花期 长 ,
可 以 后 来 居上 ,
并 不 需要 与 它 们 争夺 春 天 ,
由 此 也 寄托

作 者 不与 人 同 流合污 ,
乐 观 处 世 的 人 生态 度 。 另外 , 蔡襄著 名 的 《 耕 园 驿 佛 桑花 

溪馆 初 寒 似 早 春 ,
寒 花 相 倚醉于 人 。 可 怜万 木 凋 零 尽 ,
独 见 繁 枝烂 熳新 。 清艳

夜沾 云表露 幽 香 时过辙 中 尘 名 园 不肯 争颜色 的 的夭红野水滨




。 , 。 万木 凋 零 

繁 枝 独新 十六年 后 蔡 襄 再 回 到 这里 看到 佛 桑 花 盛开如 故 又写了 首 耕园




。 ,

驿有 序》 ,
追 感昔 游 。 佛桑花 旺盛 的 生 命力 使它 成为 蔡襄 人生变迁 的 见证者 ,



它 那 种 不 和 光 同 尘 的 品 格 也 是 作 者 所企 慕 的 徐凝 夸 红槿 》 诗 云

。 《 :
谁 道 槿花


生感促 可怜相 计 半年红 何如 桃 李 无 多 少 并打千枝 崔道 融 槿花

夜风

, 。 , 。 《 》 


槿花不见 夕 东 风 吹 桃李 前人大都喜欢捉住槿

回新 须 到 明 年春 


, 日 。 , 。

① 清 赵 学敏[ ]
《 本 草纲 目 拾遗 》 ,
中 国 中 医药 出 版社 2 00 7 年版 ,
第 24 0 页 

② [
唐 欧阳询

《 艺 文类 聚 》 卷八 九 木 部 中 ,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1 25


第八章 朱槿 花 的 文 学 书 写

花朝 开 暮 落 的 特 点 ( 朱槿 和 木槿 共有 ) 大 加 贬谪 ,
如 前 所述 ,
但崔 道 融 和 徐 凝等


就要 和 主 流 唱反 调 ,
做 翻案文章 , 他 们 把 槿 花 和 桃 李对 比 ,
虽 然 槿花 朝 开 暮 落 

但 是 它 比 桃 李强 多 了 , 它 一

直 开花 不 比 桃 李 ,

夜就 凋 零萎 靡 ,
只 能 等 来年 再 开 

这些 都 是 诗人 自 己 生活 态 度和 人 生 追 求 的 反 映 虽然所写 不 定 是朱槿 

如 徐凝

。 ,

“ ”
所云 半年 红 ,
但 朱 槿 花大 花 期 之 长 , 则 是 人 们 在 观 察 中 可 以 捕 捉 得到 , 也是


极 力 想 突 出 的 所 以 朱槿 花 在 大 小 花 期 的 对 立 中 体 现 出 的 张 力 也 是 最 为 明 显 的
。 ,


综上 , 文 人 对 岭南 植 物朱 槿 花 四 时 红 艳 的 情 意 比 兴 , 其实 也 是 对它 一

种新 的

审 美 体 认 是岭 南 植物 特 色 的 文 学彰 显 大 小 花 期 的 对 立 则 是 它 意 蕴 形 成 的 基 础

。 

也 是文学 张 力 所 在 

第 四节 结 


屈 大均 在 《 广 东新 语 》 写 道 : 广 东 为 长 春之 国 , 虽 涸 阴 冱寒 , 花 开不辍 

佛 桑 亦然 月 贵 就是 月 季 俗称 月

月 贵其

也 ,

?

月 红 ,

代名 花 。
李 渔谈 到

此 花时

曾说 俗云 人无 千 日 好 花难 四 季 红 四 季 能红 者 现有 此 花 


‘ ’




。 , ,


欲 矫俗 言 之 失 也 朱 槿 花作 为 岭南 植 物 受 众面 小 但 其 四 时红艳 易生 易活
”
。 , , , 

可 以 说 丝 毫 不 减 月 季 对它 的 认 识 和 书 写 其 实 意 味 着 岭 南 文 化 逐 步 进入 人 们 的 视

 ,

野 。 当然 ,
朱 槿 花 有很 多 实用 价 值 和 文 化 意 义 , 它 既 是观 赏 类植 物 , 也 具 有 药用


“ 


价值 ( 润容补 血 ) ; 既 可 以 当 篱槿 ,
又 可入 酒 既 可 簪 在帽 子 上成 为 红槿 帽

, 又 是 粤 地 簪 花 风俗 的 一

部 分? 。
本 章 只 是 通 过 梳 理 岭 南 植 物 朱 槿花 作 为 文 学 题


材和文 学 意 象的 流变史 ,
首 先 厘清 它 多 变 的 名 字 及 其 与 文 学 的 关 系 ,
其 次是 汉 魏


六 朝 文人 对 它 的 审 美 发 现 以 及 歌 咏 ,
最 后 在 唐宋文 人 笔 下 的 意 蕴 生成 朱槿 花 朝

 。

开 暮 落 和 四 时 芳 菲 两 大 特 点 构 成 巨 大 的 反差 , 并 因 此 形 成 极 大 的 文 学 张力 , 这也

是 它 作 为 题 材和 意 象 的魅 力 所 在 

① [
清 屈 大均
] 《 广东 新 语 》 卷 二五 木语 ,
中 华 书局 1 98 5 年版 ,
第 64 4 页 

② [
清 李渔

《 闲 情 偶 寄 》 卷 五种 植 部 ,
浙 江 古籍 出 版 社 1 99 1
年版 ,
第 2 79 页 

③ 刘商
“ ”
《 送 王 贞 h  槿 花 亦 可 浮 杯上 ,
莫 待东 篱 黄 菊 开 。 ( 《 全 唐诗 》 卷 三 〇 四 

④ 宋 李 昉等 编 [ ]
《 太平 广 记 》 第 5 册 ,
中 华 书局 1 96 1 年版 ,
第 1 5 60 页 

⑤ 屈 大 均有 诗


佛 桑 亦 是 扶 桑花 朵 朵烧 云 如 海 霞 向 蛮 娘 髻边 出 枝斜

人 人插得


, 。 日 ,

1 26


结 

结 

本 文 试 图 对 岭 南 植 物 的 文 学 书 写 进行 总 体 观 照 ,
但 为 了 避免 流 于 空泛 ,
故而

从具体 的植物意 象研 宄开始 。 除 了 前 两章 为通论性质 的 概 览外 ,


后 六 章 是 专 就七

种 植物 的个 案 研 宄 第二 章 对岭 南植 物文 学 书写 的 历 史文化 背 景和 发 展 历 程 的 分
。 

析正 是 建立在 此基础上 ,
而 这个 框架 无 疑也 是 适宜 其它 岭 南植物 意 象 的 梳 理 

不过 , 最主 要 的 贡献还是在 植物 的个案研 宄 上 ,
从 岭南 的地 域性 出 发 ,
考察

文学层面上 的文 化 内 容 陈 寅 恪先生 曾 说 解释 字 即 是作 部文化史


“ ”





。 : , 。

庸置疑 解释 种植物 同样也能作 部文化史 尤 其 是 面 对 具 有 地 域 性 色彩 的




一 一

, ,

植物 , 对它 进行 长时 段 的考 察 无 疑 能够 帮 助 我们 深入 认 识 该 地文 化 的 特 征 。 这也

就是 我所 说 的 部 岭 南植 物 文 学 书 写 史 就是 部岭南文化 认识 史 换 言之
一 一

, ,
。 

每 种 植 物 都 向 我们 提 供 个 认 识 的 面相 当 我 们把 它 们拼 凑起来时 就 自然能


一 一


够呈现 出 个 多 姿 而 立体 的 形 象



因此 ,
本 文 存 在 的 问 题 也 就 是 对 岭 南 其 他 植 物 意 象挖 掘 不 够 。 很明显 ,
其他


植物 要 么 属 于 植物 岭 南 的 地域 色 彩 相 对 淡 化 不 易处理 要么

泛 南方

些 

, ,

文 献 不够 丰 富 ,
不足辟专 章 予 以关注 。 然而 ,
这 些植 物 仍 然 有 它 独 特 的 价 值 ,


要 以 后 再做 深 入 研 宄 


《 致沈 兼 士 》 , 《 沈 兼 士 学术 论 文 集 》 中 华 书 局 1 98 6 年版 ,
第 2 02 页 

1 27


征 引 文献 目 录

征 引 文献 目 录

说明 

1 、
凡 本 学 位 论文 征 引 的 各类 专 著 、 文集 、 资 料 汇 编 及 学 位 论文 、
期 刊 论文


均 在此列 其他 般 参考 阅 读 文 献 见 当 页 页 脚 注 释




2 、
征 引 文献 目 录 按 书 名 首 字 汉 语 拼 音 排 序 

3 、
学 位 论 文及期 刊 论 文 以 作 者 姓 名 首 字 母 排序 

书 籍类


1 、 《 爱 日 斋丛 抄 》
宋 叶 寘撰 中 华 书 局 20 0 年 ,
[ ]

1 

2 、 《 抱 朴 子 内 篇 校释 》 晋 葛 洪 撰 王 明 校 释 中 华 书 局 ,
[ ] , ,
1 98 5 年 

3 、 《 本 草 经集 注 辑 校本 》 南 朝梁 陶 弘 景 撰 尚 志 钧 辑 ( ) ,
[ ]
, , 人 民卫生 出 版


社 1 9 94 年 

4 、
《 北史》 ,

唐 李 延 寿 等撰

, 中 华书 局 1 年
97 4 

5 、 《 北户 录 》 ,
《 风 土 志丛 刊 》 第 62 册 ,

唐 段公 路 撰]

广陵书社 20 0 3 年影


印本 

本草纲 目 》
6 、
明 李 时 珍撰 华 夏 出 版 社 2 0 0 8 年
《 ,
[ ]
, 

7 《 本草 纲 目 拾 遗 》

清 赵 学 敏 撰 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2 007 年 ,
[ ] ,


8 《 贬 谪 文 化 与 贬 谪 文学
、 以 中 唐 元 和 五 大 诗 人 之 贬 及其 创 作 为 中 心 》 : , 


永 亮 撰 兰 州 大 学 出 版 社 20 0 4 年



9 、 《 楚 辞补 注 》 宋 洪 兴祖 补 注 中 华 书 局 9 8 3 年

[ ]

1 

1 0 、 重修广 韵》
《 宋 陈 彭 年 等撰 《 四 部 丛 刊 》 景 宋 本

[ ]



1 1 、 《 淳 熙 三 山 志 》 宋 梁 克 家撰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
[ ] ,


1 2 、 《 传 习 录注 疏 》 明 王 阳 明 撰 邓 艾 民注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 0 2 年

[ ] , ,
1 

1 3 、 《 尺 冈 草 堂遗 集 清 陈璞 撰 清 光 绪十 五 年 刻 本 》 ,
[ ]



1 4、 《 常 惺 惺斋 日 记 外四 种 》 清 谢 兰 生 撰 广 东 人 民 出 版社 20 4 年( ) ,
[ ]
, 1 

1 5 、 《 草 木 缘情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中 的 植 物 世 界 》 潘 富 俊 撰 商 务 印 书 馆 2 0

, ,
1 

年 

1 6 、 《 东 观 余论 》
宋 黄 伯 思 撰 宋刻 本 ,
[ ]
, 

1 7 、 《 东 坡乐 府笺》 宋 苏 轼撰 龙榆 生 校笑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0 9 年

[ ] , ,


1 8 、 《东 京 梦华录笺注》 宋 孟 元 老撰 伊 永 文 笺 注 中 华 书 局 2 0 0 6 年 版 ,
[ ]
, ,


19 、 《 丹铅 总 录 》 明 杨 慎撰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


20 、 《 独 漉堂 诗 文 集 》 清 陈 恭 尹撰 清 道光 五 年 陈 量 平 刻 本 ,
[ ] ,


2 1 、 《 读 白 华草 堂 诗 二 集 》 清 黄 钊 撰 清 道光 十 九 年 刻 本 ,
[ ]



22 、 《 滇考 》 清 冯 甦 撰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 

23 、 《 地 域文 化 与 国 家 认 同 晚 清 以 来 广 东 文 化 观 的 形 成 》 程 美 宝 生 活 读

 :
, ,

1 28


征 引 文献 目 录

书 ?
新知 二联书店 2006 年 

24 、 《 尔 雅注 疏 》 ,


晋 郭璞 注 宋 邢 舄 疏 北 京大 学 出 版 社

[ ]

2000 年 

25 、 《 二知 轩诗钞 》 ,
清 方 濬 颐撰 清 同 治 五 年 刻 本
[ ]



26 、 《 凤 池 吟稿 》 ,

[ 明 汪广 洋 撰 明 万历刻本




27 、 《 弗 告 堂集 》 ,
[ 明 于 若瀛撰 ]

明 万历刻本 

28 、 《 广 东新 语 》 清 屈 大均 撰 ,
[ ]

中 华书 局 年 1 98 5 

29 、 《 宫 中 档 雍 正 朝 奏折 第 八辑 ( ) 》 ,
国 立 故 宫 博物 院 印 行 1 979 年 

30 、 《 汉书 》 ,

汉 班 固撰 ] ,
[ 唐 颜 师 古 等注 中 华 书 局 96 2 年

, 1 

3 1 、 《 华 阳 国 志 校补 图 注 》 ,
[ 晋 常 璩 撰 任 乃 强 校 注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 1 9 87

年 

32 、 《 后汉书》 ,


南 朝 宋 范晔撰 ]

中华书局 1 96 5 年 

33 、 《 韩 昌 黎文 集校注 》 ,
[ 唐 韩 愈撰 ]

马 其昶 校 点 ,
马 茂 元 整理 , 上 海古 籍


出 版社 20 1 4 年 

34 、 《 鹤林 玉露 》 ,

宋 罗 大 经撰 ] ,
《 宋 元 笔 记 小 说 大观 》 第 5 册 , 上海古籍


出 版社 2 00 年 1 

3 5 、 《 合 肥学舍 札记 》 ,

清 陆继 辂撰 ]
, 清光绪 四 年 兴 国 州 署刻 本 

36 、 《 花 间 集注 》 年 ,
华钟 彦 集注 ,
中 州书 画社 1 9 83 

3 7 、 《 汉 唐方志 辑佚 刘 炜 毅 辑 北 京 图 书 馆 出 版 社 99 7 年 》 , ,
1 

汉魏六 朝 岭南 植物 志录 辑 释

缪启 愉 邱泽 奇 辑释 农业 出版



38 、 《 》 , 、 ,

社 1 9 90 年 

虎 米 丝 泥 帝制 晚 期 华 南 的 环 境 与 经 济 》
39 、 《 美 马 立博撰
、 、 、 :

[ ] , 王玉


茹 关永 强译 江 苏 人 民 出 版社 20
、 年 , 1 1 

40 金楼子 南 朝 梁 萧 绎 撰 清 知 不 足 斋丛 书 本
、 《 》 ,
[ ] ,
《 》 

4 1 、 《 晋书 》 唐 房 玄 龄 等 撰 中 华 书 局 9 96 年

[ ]
, 1 

42 、 《 旧 唐书 》 后 晋 刘 昀等撰 中 华书 局 97 年

[ ]
, 1 5 

43 、 《 建炎 以 来 系 年要 录 》 宋 李 心传 撰 中 华 书 局 ,

[ ]
, 1 95 6 年 

44 、 《 家藏集 》 ,
[ 明 吴 宽 撰 《 四 部 丛 刊 》 景 明 正 德本
] ,


45 、 《 倦 圃 莳 植记 》 ,


清 曹 溶撰 ]

清钞 本 

46 、 《 锦瑟 词 》 清 汪懋 麟 撰 清康 熙 刻 本 ,
[ ]
, 

47 、 《 迦 陵 词 全集 清 陈 维崧 撰 清 康 熙 二 十 八 年 陈 宗 石 患 立 堂 刻 本
》 ,

[ ]
, 

48 、 《 金 明 馆 丛 稿 初编 》 陈 寅 恪 撰 生 活 读 书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2 0 0 年 ,

? ?
1 

49 、 《 孔子家 语 》 三 国 魏 王肃撰 《 四 部 丛刊 》 景 明 翻宋 本

[ ]
, 

50 、 《 洛阳 伽 蓝 记校释 北 魏 杨 銜 之 撰 周 祖谟 校 释 中 华 书 局 》 ,
[ ]

, 1 9 63 年 

5 1 、 《 洛 阳 名 园记》 ,

宋 李 格 非撰 ]

明 《 古今 逸史 》 本 

52 、 《 柳宗 元诗 笺释 》 ,
[ 唐 柳 宗 元撰 ]

王安 国笺释 , 上海古 籍 出 版 社 1 993

年 

53 、 《 柳 宗 元集 》 ,


唐 柳宗元撰 ]

中 华书局 1 9 79 年 

54 、 《 柳 亭 诗话 》 清 宋 长 白 撰 清康 熙 天 茁 园 刻 本

[ ]
, 

55 、 《 李 商 隐 诗歌 集 解 刘 学 锴 余 恕 诚 集解 中 华 书 局 2 00 4 年 》 ,
、 ,


56 、 《 岭 外 代答 校注 宋 周 去 非撰 杨 武 泉 校注 中 华 书 局 999 年 》 ,
[ ]

, 1 

57 、 《 岭南 群雅》 清 刘彬华撰 清 嘉 庆十八年玉壶 山 房 刻 本 ,


[ ]
, 

58 、 《 岭云海 日 楼 诗钞 清 丘逢 甲 撰 民 国 本 》 ,
[ ]



1 29


征 引 文献 目 

59、 《 岭南 画 征略 : 附续 录 、 岭 南 画 人 疑 年录 》 , 汪兆镛 等 撰 ,
广东人民 出


版社 1 9 88 年 

60、 《 岭南文化 李权 时 撰 广 东 人 民 出版社 99 年


》 , ,
1 3 

6 1 、 《 岭南文 学史 陈 永 正 撰 广 东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99 3 年
》 , ,
1 

62 、 《 岭 南 诗 歌 研 宄 》 陈 永 正 撰 中 山 大 学 出 版社 2 0 0 8 年 , , 

63 、 《 岭 南 古 代方 志 辑 佚 骆 伟 骆 廷 辑注 广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2 0 0 2 年 》 ,
、 , 

64、 《 岭 南 文 献史 乔 好 勤 主 编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出 版社 2 0
》 ,
年 , 1 1 

65 、 《 冷斋诗 话 宋 释 德 洪 撰 《 宋 元 笔 记 小 说 大观 》 第 2 册 上 海 古 籍
》 ,


 ]
, ,

出 版社 2 00 7 年 

66 、 《 荔枝谱 外 十 四 种 ( ) 》 ,


宋 蔡 襄等撰 ]

福 建人 民 出 版 社 200 4 年 

67 、 《 荔枝谱 》 清 陈鼎 撰 ,
[ ] 粟香室丛书》 本 ,
《 

68 、 《 律例 指南 》 ,
[ 清 凌 铭 麟撰 清 康 熙 二 十 七 年 刻 本
] ,


69 、 《 临 野 堂 诗 文集 》 清 钮诱 撰 清 康 熙 刻 本 ,
[ ]



70 、 《 乐 贤 堂 诗钞 》 清 德 保撰 清 乾 隆 五 十 六 年 英 和 刻 本 ,
[ ]



7 1 、 《 黎 简 谢兰 生 书 画 香 港 中 文 大 学 出 版 社 编 香 港 大 学 出 版 社 》 ,
, 1 9 93 年 

72 、 《 列 朝 诗集 》
清 钱 谦 益撰 清 顺 治 九 年 毛 氏 汲 古 阁 刻 本

[ ]



7 3 、 《 中 国 梅花 名 胜 考 程杰 撰 中 华 书 局 2 0 4 年 》 , , 1 

74 、 《 梦溪 笔谈 宋 沈括撰 四 部丛刊 续编 》 景 明本

[ ]
, 《 》 

75 、 《 闽 中 荔支 通 谱 明 邓庆 菜撰 明 崇 祯刻 本 》 ,
[ ]
, 

76 、 《 闽 部 疏》 ,
[ 明 王 世懋 撰 ]
, 明 万 历纪 录汇编 本 

7 7 、 《 名 山 藏》 ,
[ 明 何 乔远 撰 ]

明 崇祯 刻 本 

78 、 《 梦幻 居 画 学 简 明 》 ,
[ 清 郑绩 撰 ]
, 清 同 治 三 年刻 本 

79 、 《 南 越 五 主 传 及 其他 七 种 》 广 东人 民 出 版社 ,


汉 杨孚 等 撰]

1 9 82 年 

80、 《 南 史》 唐 李 寿 等撰 中 华 书 局 9 7 年
延 ,




1 

81 、 《 能 改斋 漫录》 宋 吴曾撰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全书 》 本 ,


[ ] ,
《 

82、 《 南 耕词 》 ,

清 曹 亮武撰 ]
清 康熙刻 本 , 

83 、 《 南岭 国 家 级 自 然保 护 区 植 物 区 系 与 植 被 》 , 王发 国 等主编 , 华中科技


大学 出 版社 20 1 3 年 

84 、 《 南 朝文 学与 北 朝 文 学 研究 》 ,
曹 道衡 撰 , 江 苏古 籍出 版社 1 998 年 

85 、 《 曝书 亭 集 》 清 朱 彝尊 撰 《 四 部 丛 刊 》 景 清康 熙 本

[ ]



86 、 《 全上 古三代秦汉三 国 六 朝文 》 清 严可均 辑 商 务 印 书 馆 ,
[ ]
, 1 99 9 年版 

87 、 《 钦定 四 库全书 总 清 纪 昀 等 撰 中 华 书 局 9 97 年
目 》 ,
[ ]

1 

88 、 《 齐 民要 术 校释 ( 第 二版 后 魏 贾 思 勰撰 缪 启 愉 校 释 ) 》 ,

[ ]
, ,
中 国 农业


出 版社 1 99 8年 

89 、 《 琼 台会稿 》 ,
[ 明 丘濬撰 ]
, 《 影 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补配 《 文津 阁 四 库


全书 》 本 

90 、 《 全 唐五 代 词 》 ,
曾昭 岷 等编 ,
中 华书 局 年 1 9 99 

9 1 、 《 全 汉赋 校 注》 ,
费 振 刚等 校注 ,
广 东 教 育 出 版社 2 0 05 年 

92 、 《 全 唐文 》 ,


清 董 诰等编 年


中 华 书局 1 9 83 

93 、 《 全 唐诗 》 增 订 本 中 华 书 局 编辑 部 编 中 华 书 局 999 年
, , , 1 

94 、 《 全宋 文 》 ,
曾 枣庄 刘 琳 主 编 上 海 辞 书 出 版 社 20 0 6 年 、 ,


95 、 《 全宋诗 》 ,
傅 璇琼 等 编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99 8 年 ,
1 

1 30


征引 文献 目 

96 、 《 全 元文 》 ,
李 修生 主 编 , 江 苏 古 籍 出 版社 、 凤 凰 出 版社 

97 、 《 全粵诗 》 ,
中 山 大 学 中 国 古 文献研 宄 所编 岭 南 美 术 出 版社 , 

98 、 《 全 芳备 祖 》 ,
[ 宋 陈 景沂 撰 明 毛 氏 汲 古 阁钞本

, 

99 、 《 清异录》 ,
[ 宋 陶 谷撰 ]
, 《 宋 元笔记小 说大观 》 第 1 册 , 上海古籍 出 版


社 200 1 年 

1 00 、 《 齐 东 野语 宋 周 密 撰 中 华 书 局 983 年
》 ,
[ ]
, 1 

1 0 1 、 《 情田 词》 清 邵 琪 撰 清 乾 隆 十 七 年 石 帆花 屋 刻 本

[ ] ,


1 02 、 《 清诗 别 裁集 清 沈 德 潜 撰 清 乾 隆 二 十 五年 教 忠 堂 刻 本
》 ,

[ ]
, 

1 03 、 《 清 嘉 录 桐 桥 倚棹 录 》 ?
清 顾 禄撰 中 华 书 局 ,
[ ]
, 20 08 年 

1 04 、 《 遂初 堂 集 清 潘耒 撰 清 康 熙 刻 本
》 ,
[ ]
, 

1 05 、 《 史 记 》 汉 司 马 迁撰 中 华 书 局 9 2 年

[ ]

1 8 

1 06 、 《 四 库 提 要辨 证 余嘉 锡 撰 中 华书局 980 年 》 , ,
1 

1 07、 《 四库 未 收书 提要》 ,
清 阮 元撰 [ ]

清 刻 《 擊经 室外集》 本 

1 08 、 《 三辅 黄 图 校 释 》 ,
何清谷 撰 中 华书局 , 2 0 05 年 

1 09 、 《 世 说新语笺疏》 ,
余嘉锡撰 年 ,
中 华 书局 1 9 83 

1 1 0、 《 宋元明 诗概说》 ,

日 ] 吉 川 幸 次 郎 撰 李庆 等 译 中 州 古 籍 出 版 社 , , 1 987

年 

1 1 1 、 《 隋 唐 制 度渊 源 略 论 稿 ?
唐 代政 治 史述 论 稿 》 ,
陈 寅恪撰 , 商 务 印 书馆


20 1 1  年 

1 1 2 、 《 苏 轼 诗 集合 注 》 ,

清 冯 应榴 辑 注 ]
, 上海古 籍 出 版 社 200 1 年 

1 1 3 、 《 四 书 章 句 集注》 ,
[ 宋 朱 熹注 ] ,
中 华 书局 年
1 9 83 

1 1 4 、 《 苏轼 文集》 ,
[ 宋 苏轼 撰 孔 凡 礼 点 校


, 中 华书局 1 98 6 年 

1 1 5 、 《 事 物异名 录》 ,
清 厉 荃撰 清 乾 隆刻 本
[ ]



1 1 6、 《 说 文解字注》 , 汉 许慎撰
[ 清 段 玉 裁注 ] ,
[ ]
, 上 海 古籍 出 版 社 1 98 1
年 

1 1 7 、 《 诗集传 》 ,
[ 宋 朱 熹注 中 华 书 局 20 年

, 1 1 

1 1 8 、 《 山 堂 肆考》 ,
明 彭大翼 撰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
, 《 》 本 

1 1 9 、 《 宋 史》 ,
[ 年
元 脱 脱 等撰]

中 华书 局 1 9 85 

1 20 、 《 宋 代岭南 谪 宦 金 强撰 广 东 人 民 出 版 社 》 , ,
200 8 年 

1 2 1 、 《 宋 代咏物 词 史 论 》 路成文 撰 商 务 印 书馆 ,

200 5 年 

1 22 清 袁 翼 撰 清 光 绪十 四 年 袁 镇 嵩 刻 本
、 《 邃怀堂全集》 ,
[ ] ,


23 《 石 仓 文稿
1 明 曹 学佺 撰
、 明 万 历 刻本 》 ,
[ ]
, 

24 石洞 集

明 叶 春及 撰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书 本
《 》 ,
[ ]
, 《 》 

25 笥 河诗集

清 朱 筠 撰 清 嘉庆 九 年 朱 珪椒 华 吟 舫 刻 本
、 《 》 ,
[ ]
, 

26 1 遗
胜朝 粤东 民录 》 清代 传记丛 刊 》 第 70 册
、 《 九 龙 真 逸辑 ( 《 ) , ,
台湾 

明文书 局 9 5 年 1 8 

1 27 、 《 石 遗室 诗话》 人 民文学 出 版社 ,
陈 衍撰 , 200 4 年 

1 28 、 《 四 百 三十 二 峰草 堂 诗 钞 清 赵希 璜撰 》 ,
[ ]

清乾 隆 五十八年安 阳 县 署


刻 增 修本 

1 29 、 《 隋经籍 志 考证 》 ,

清 章 宗源撰 ]

清 光 绪 元 年 湖 北 崇 文 书 局 刻 三十 三


种丛 书本 

1 30 、 《 陶渊 明 集 》 ,
逯 钦 立 校注 ,
中华书局 年 1 9 79 

1 3 1 、 《 唐代岭南文 学 与 石刻 考》 ,


日 ]
户 崎哲 彦撰 中 华书 局 ,
20 1 3 年 

1 3 


征 引 文献 目 录

1 32 、 《 唐 代 岭 南 社 会 经 济 与 文 学 地理 》 左 鹏 撰 河 南 人 民 出 版 社 20 4 年 , , 1 

1 3 3 、 《 唐 诗鼓吹 金 元 好 问 撰 清 顺 治 十 六 年 陆 贻 典钱 朝 鼐 等 刻 本
》 ,
[ ]



1 34 、 《 唐国 史补 唐 李 肇 撰 上 海 古籍 出 版 社 97 9 年
》 ,
[ ]
, 1 

1 35 、 《 唐 代 的 外 来 文 明 》 美 谢 弗 撰 吴 玉 贵 译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
[ ]
, ,
1 995

年 

1 36 、 《 太平 寰 宇记 》 ,

宋 乐史 撰 ]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补配 《 古 逸 丛 书 》
景 宋本 

1 37 、 《 太平 御 览 》 ,

宋 李昉等撰 ]
, 《 四 部 丛 刊 三 编 》 景宋 本 

1 38 、 《太平广 记 宋 李 防 等 撰 中 华书 局 96 年
》 , 
 [ ]

1 1

1 39 、 《天 中 记 》 明 陈 耀文撰,
影 印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
, 《 

1 40 、 《苕 溪 渔 隐 丛 话后 集 宋 胡 仔撰 清 乾隆刻 本 》 ,

[ ]
, 

1 4 1 、 《铜鼓 书 堂遗稿》 清 查 礼撰 清乾 隆 查淳 刻本 ,
[ ]
, 

1 42 、 《 唐 五 代 两 宋 词 选释 》 ,
俞 陛云 撰 , 上海 古 籍 出 版社 1 9 85 年 

1 43 、 《 唐音 癸 签 》 ,

[ 明 胡 震 亨撰 ]
,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1 44 、 《 ( 同治 ) 南安府志 》 清 黄 鸣珂修 台 北 成 文 出 版 社 974 年 ,


[ ]
, :
1 

1 45 、 《 鑫 山集》 , 清 方 文 撰 清 康 熙 二 十 八 年 王 槩刻 本
[ ] ,


1 46 、 《 文选 》 ,

梁 萧统编 唐 李 善 注 上海 古 籍 出 版 社 9 8 6 年


[ ]

1 

1 47 、 《 文 心 雕龙 注 》 ,

南 朝 刘 勰撰 ]

范 文澜 注 ,
人 民 文 学 出 版社 1 95 8 年 

1 48 、 《 翁 山诗外》 清康 熙 刻 凌 凤 翔 补 修 本

[ 清 屈 大均撰 ] ,


1 49 、 《 翁 山 文钞》 清 屈 大均撰 清康 熙 刻本

[ ]



1 50 、 《 万 善花 室 文 稿 清 方履篯 撰 清 《 畿 辅丛 书 本 》 ,
[ ]
, 》 

1 5 1 、 《 五 百 四 峰 堂 诗钞 》 清 黎 简 撰 清 嘉 庆 元年 刻 本

[ ]
, 

1 52 、 《 武林 旧 事》 , 宋 周 密撰 民 国 景明 宝 颜堂 秘籍 》 本
[ ]
, 《 

1 53 、 《 万 川 之月 :
中 国 山 水 诗 的 心 灵 境界 胡 晓 明 撰 三联 书店 》 , ,
1 99 2 年 

1 54 、 《 先 秦汉 魏 晋 南 北 朝 诗 逯 钦 立 辑校 》 , ,
中 华书局 1 9 83 年 

1 55 、 《 西京杂记》 晋 葛 洪撰 中 华 书局

[ ]
, 1 98 5 年 

1 56、 《 宣和画谱 》 ,
[ 宋 佚 名 撰 明 《 津 逮秘 书 》 本
] ,


1 57 、 《携 雪 斋集》 ,


清 温 汝 适 撰 《 清 代 诗文 集 汇 编 》 第

, 4 41 册 ,
上海 古 籍


出版社 20 1 0 年 

1 58 、 《 新雕皇朝 类 苑 宋 江少 虞撰 日 本 元和 七年 活 字 印 本 》 ,
[ ] ,


1 59 、 《 学福 斋 集 》 清 沈 大 成撰 清 乾 隆 三 十 九 年 刻 本

[ ]
, 

1 60 、 《 西 事珥 》 魏濬 撰 明 万 历 刻 本

[ 明 ]
, 

1 6 1 、 《 香宇集》 明 田 艺 蘅撰

明 嘉靖刻 本
[ ]
, 

1 62 、 《 西 楼全 集 明 邓原 岳撰 明 崇祯元年邓 庆菜 刻 本
》 ,
[ ]



1 63 、 《 续 资 治 通鉴长编 拾 补 清 秦 缃 业 黄 以周 辑 清 光 绪 浙江书 局 刻

 》 ,
[ ]
、 ,

本 

1 64 、 《 闲 情偶 寄 》 ,


清 李 渔撰 ]

浙 江 古 籍 出 版 社 99 年 1 1 

1 65 、 《 西 方文 论 选 》 ,
孟 庆枢 , 杨 守 森 主 编 高 等教 育 出 版社 , 2007 年 

1 66 、 《 艺文类 聚 》 ,

唐 欧阳询撰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1 67 、 《 擊 经 室集 》 清 阮 元撰 ,
[ ]
, 《 四 部丛刊 》 景清 道 光 本 

1 68 、 《 忆 雪 楼诗 集 》 清 王焕撰 ,

[ ]

清 康 熙三 十 五年 王 氏 贞 久 堂 刻 本 

1 69 、 《 乐 志 堂文 集 清 谭莹 撰 》 ,

[ ]

清 咸 丰 十 年 吏 隐 园 刻本 

1 32


征引 文献 目 录

1 70、 《 庾子 山 集注 》 ,
[ 北周 庾信 撰 ]
清 倪墦注 中 华书 局

[ ]

1 9 80 年 

1 71 、 《 渊鉴类 函 清 张英撰 》 ,
[ ]

《 影 印文 渊 阁 四 库全书 本 》 

1 72 、 《 檐 曝 杂记 清 赵 翼 撰 清 嘉庆 湛 贻 堂 刻 本》 ,
[ ]
, 

1 73 、 《 元诗 选 》 清 顾嗣 立撰 影 印文渊 阁 四 库全书 本

[ ]
, 《 》 

1 7 4、 《 元诗 纪 事 清 陈 衍撰 清 光 绪本 》 ,
[ ]
, 

1 75 、 《 夷坚 支 志 宋 洪迈撰 清 景宋钞本 》 ,
[ ]
, 

1 76 、 《 酉阳 杂俎 唐 段成式撰 四部丛刊 景明本 》 ,

[ ]

《 》 

1 7 7 、 《 周 易 正义 魏 王弼注 唐 孔颖 达 疏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 ,
[ ]

[ ]
, 200 0 年 

1 7 8 、 《 庄子 集 释 清 郭 庆 藩 集释 中 华 书 局 20 》 年,

[ ]
, 1 3 

1 79 、 《 竺 可 桢 文集 》 竺 可 桢 撰 科 学 出 版 社 9 7 9 年 ,
, 1 

1 80 、 《 中 国 珠 江文 化简 史 司 徒 尚 纪编 著 中 山 大 学 出 版 社 20 》 ,
, 1 5 年 

1 8 1 、 《 中国 南方 民族史 志 要籍 题解 》 ,
吴永 章 撰 ,
民 族 出 版社 1 99 1 年 

1 82 、 植 物 学 史 》 中 国 植 物 学 会 编 科 学 出 版 社 99 4 年
《 中国 ,
, 1 

1 83 朱 雀 唐 代 的 南 方 意 象 》 美 薛 爱 华撰 程 章 灿 叶蕾 蕾 译 生 活 读
、 《 : 
 ,
[ ]
, 、 ,

书 ?
新 知 三 联 书 店 20 4 年 1 

1 84 中 国 植物 志 》
、 《 中 国 科学 院 中 国 植 物志 编 辑 委员 会编 科 学 出 版社 ,
, 

1 85 证 类 本草
、 《 宋 唐 慎微 撰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本 》 ,

[ ]

《 》 

1 86 、 《 直斋书录解题 》 ,
[ 宋 陈 振孙撰 ] 武 英 殿 聚珍版丛 书 》 本

清 《 

1 87 、 《 炙 砚 琐谈 》 ,
[ 清 汤 大奎撰 ]

清 乾 隆 五十 七年 赵 怀玉 亦 有 生 斋 刻 本 

1 88 、 《 左 海文集 》 ,

清 陈 寿祺撰 ]

《续修 四 库 全书 》 第 1 49 6 册 

1 89 、 《 肘后 备 急方 》 ,
[ 晋 葛洪撰 ]

明 《 正统道藏 》 本 

1 90 、 《 真诰 校注 》 ,

日 ] 吉 川 中 夫 等 编 朱 越利 译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社 20 06

年 

1 9 1 、 《 诸病 源候总 论 隋 巢元方撰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全 书 》 本 》 ,
[ ]
, 《 

1 92 、 《 肇域志 》 清 顾 炎武撰 清钞本 ,


[ ]
, 

1 93 、 《 正字通 明 张自 烈撰 清 康 熙 二 十 四 年 清 畏堂 刻 本
》 ,
[ ]



1 94 、 《 携李 诗 系 清 沈 季 友 撰 《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 ]
, 

1 95 、 《 中 国 古 代 思 想史论》 ,
李 泽厚 撰 ,
生活 ?
读书 ?
新知 三联 书 店 20 09

年 

1 96 、 《 ( 正德 ) 琼 台 志》 ,
[ 明 ] 唐 冑撰 ,
明 正德 刻 本 

1 97 、 《 紫 岘 山 人全集 》 清 张 九 钺撰 清 咸 丰 元 年 张 氏 赐 锦 楼 刻 本

[ ]
, 

1 98 、 《 中 国 伊 朗编 》 ,
美 劳 费 尔 撰 林 筠 因 译 商 务 印 书馆 20 0 年
[ ]
, , 1 

1 99 、 《 职官 分 纪 >〉 ,


宋 孙逢吉撰 影 印 文渊 阁 四 库 全 书 》 本


《 

2 00 、 《 子 良诗存 》 ,
清 冯 询撰
[ ]

清刻 本 

2 01 、 《 宗伯 集 》 ,


明 孙 继 皋撰]
, 影印 文 渊 阁 四 库 全书
《 》 本 

二 、 论文 类


中 文期 刊


( )

“ ” “ ”
1 、 郭硕 《 六朝 槟榔 嚼 食 习 俗 的传 播 :
从 异物 到 吴俗 》 , 《 中 南 大学 学


报 社 会 科学 版
( 年第 期 )
》 20 1 6 1 

2 、 韩 琴 福 州 榕 文 化 新探
《 闽 江 学 院 学 报 20 06 年 第 4 期 》 ,
《 》 

刘家 兴 刘 永连 素 馨 考辨 》 暨 南 史 学 20 5 年第 2 期
“ ”
3 、 、 《 , 《 》 1 

1 33


征 引 文献 目 录

4、 缪启 愉
南 方 草木状 的 诸 伪 迹 》 《 中 国 农 史 》 9 8 4 年 第 3 期 《 〈 〉 ,
1 

5 《 历 代 荔 枝 谱述 评 》
、 彭世 奖
古今 农 业 》 2 00 9 年 第 2 期 , 《 

6 潘婷 婷 《 论 榕 树 作 为 审 美 客体 的 内 涵 流 变 及 其 文 化 意 义 》 《 阅 江 学 刊 》
、 ,

20 6 年第 1 期 1 

7 任 群 《 论 宋 代 的 茉莉 诗 》 《 阅 江 学 刊 》 2 0 年第 4 期
、 ,
1 1 

8 吴 春 秋 《 试 论 古 典 文 学 中 的 槟 榔 》 《 海 南大 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20 4
、 ,
( ) 1

年第 3 期 

“ ”
谢 中 元 《 讽 荔 之 外  岭南 荔枝 词 的 诗 美 价 值 》 《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9 、 
 : < 〉 ,

院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 年第 期

( )
1 1 

〇 余 华 荣 等 2 0 年广 东 荔 枝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 《 广 东 农 业 科 学 》 2 0 2
1 、 
 《 1 1 , 1

年第 4 期 

1 1 、
朱渊 清 《 魏 晋 博物 学 》 ,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版 ( )
》 ,
2 000

年第 5 期 

1 2 、 赵军 伟 《 地域 ?
政治 ?
审美 : 唐 宋文 人 的 荔 枝 书 写 》 , 《 阅 江学刊 》 20 1 5

年第 3 期 

1 3 、 赵 飞 倪根 金 等 《 增 城挂 绿 荔 枝 历 史 考述 》 《 中 国 农 史 》 2 0 3 年 第
、 , 1 4 期 

1 4、 美 赵 冈 《 历 史文献 对 班 枝 花 与 木 本 亚 洲 棉 的 混 淆 》 《 农 业 考 古 》
[ ]
, 1 9 96

年第 1
期 

( 二) 外文期 刊



1 、 M c MU LL EN ,
D  L ”  and  M cMU LL EN D AV ID  Re co
. . l l e ct i o n w i t ho ut


Tra n quili t y :  Du F u 
, 
t he I m i al G ard e n s an d th e S t at e
p er .  A s ia  Maj or T H R D  S E RI E S
,



1 4 
no 2 20 0 1



(

" "
2、 S c hafe r E d war d  H ,
.  Li  K a ng A R hap so d y

 

on t he B a ny a n  Tr ee . 6 , 
no 

2 (
1 953) 

" "
3 、 S c h afe r ,

E d w a rd  H 
. N ot e s  o n a C h n e s e Wo r d  fo r J as m
 i i ne .  Jo u r nal  of th e

 

A m er i can  Or i e n t al So c ie ty  6 8 ,

no .  1 ( 1 9 48 ) 

( 三) 学位论文 

1 、 许 丹 食 用 槟 榔 的 安 全 风 险分 析 《 》 ,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文 , 20 1 

年 

2 、 赵 军伟 《 荔 枝 题 材 与 意 象文 学 研 究 》 ,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文 , 20 1 2

年 

1 34


在 读 期 间 发 表 的 学 术论 文 及 研 究 成 果

在 读 期 间 发 表 的 学术 论 文 及研 宄 成 果

《 唐宋 同 名 诗人张登 考 》 ,
《 文 教资 料 》 , 20 1 5 年第 35 期 

《 榕树 书 写 与 儒 道 精 神 》 , 《 阅江学刊 》 , 20 1 7 年第 1 期 

1 35


后记

B id

以 前读 书 ,
翻 到 今 人 专著 或 学 位 论 文 , 首 先看 的 必 定 是 《 后记》 ,
偶尔还 能



因 为 正 文大 多 太 过 严 肃

读 出 兴味 。 , 丝 毫 没 有 古 人所 说 的 活 泼 泼地 , 而 《 


记 》 则 充 满 个人 色 彩 , 往往是 最 富 感 情 的 部 分 。
所以 ,
我 还 想 过 把 它 们 搜 集起 来


以待研 宄 , 毕 竟也 是 一

类 特殊 的 文体 ;
后 来 发现 竟 有 人 捷 足 先 登 , 而 且还 总 结 出

程式 化 的 写 作 方法供人 参 考 。 也 许按 照 框 架 ,
敷衍几 句 , 例 行 公事 就可 , 但 那等


于 说 求 学 期 间 毫 无 所得 而 已 。 在 我看 来 , 只 要是甘苦 自 知 的 人 ,
就 算 是把 感 情 填


沛然莫 之能 御
“ ”
到 条 条框 框 中 , 那 也是 的 

本课题是 程 杰 老师花 卉 文 化 研 宄 的 部 分 我 也是 在 他 耐 心 的 指 引 下 进 入 研


宄的 所以 不入 程 门 我可 能 永 远 无 法 览此领域的 奥 妙 老 师 可能 觉 得 本 地


。 , , 。

人应 该会 有 一

股 乡 邦情 怀 , 用 流行 的话讲 , 就 是恋 地 情 节 ( Top o phi l i a) ,


所 以认


为 这 个 题 目 非常 适 合我 粤 人治 粤 嘛 不过 其 他老 师 也 指 出 本地 人 做 这
“ ”

。 , : 

个 研 究 未 必 能够 出 彩 。 当 局 者迷 ,
许 多 土 著 往 往 无 法 捕捉 到 外 乡 人 所 欣 赏 的 美 

这 也 是事 实 。
然而 , 研 宄 本 不 该有 太 多 私 人 情感 介 入 , 否 则 难言 客 观 。 只 要掌 握


足 够 的 材 料 与 适 当 的 方法 , 没 有 不 可完 成 的 研 宄 摆 在 面 前 的 论 文 虽 然 算 是 求 学

 。

三年 的成果 , 但 与 老 师 的 期 待还 是 相 差 甚 远 。
未 来仍 需 努 力 

程 老师 和 蔼 可 亲 、 幽默 风 趣 , 几 乎 所 有接 触 到 的 同 学 都 如 是说 。
有 幸程 门 立


雪 , 老 师 常 说 这是 缘分 , 因 为 考研 复 试就 对 我 这 个 广 东 来 的 学 生有 印 象 。 而 我在


上宋 诗 选 读 课 就 听 张 老 师讲 到
“ ”
本科 时 ,

位 梅博 士 , 当 时极 有 印 象 。 后 来入


门 ,
本 科 的 周 老师 还 跟 我 讲 程 老 师 经 常 泡 南 图 的 往 事 让 我 好 好 学 学 治 学 用 功 , 。 

别人 众 口 词 三 年 来 也 亲身 体 会 到 了 我 始 终 觉 得在 研 宄 生 阶段 最 应学 习 的



。 ,

是 老 师 的 治 学态 度 和 方 法 。 程 老 师 这两 方面 可 谓 言 传 身 教 ?
. 态度 上 以 身 作 则 , 


法 上 乐 于传 授 。 亲承 音 旨 , 何 其幸 也 

孑 然在 外 求 学 ,
最 应 该感 谢 是父 母 的 养 育 之 恩 。
没有 他 们 ,
我就 没 有 现 在 的

安逸 。 在我 的家 乡 , 对 于 读 书 的 理解 是 与 金 钱 挂 上 钩 的 。
如 果 没 有效 益 ,
读书 便


是枉 然 。 不 幸 的 是 我对 于 知 识 的 渴 望 , 从 高 中 毕 业 获得 自 由 后 ,
就有 增 无 减 。 


中 总 幻想 像 扬雄 那 样放 弃 三年 俸 禄 只 求闲 静的环 境 心 读书 就 可 以 满足 地


, , ,

自 谓 羲皇 上 人 了 。
好在 父 母并 未 嫌弃 , 而 是 尽 了 最 大 的 努 力 默默支 持 , 让 我不 愁


吃穿 , 继续求学 

1 36


后记

此外 , 论文写 作期 间 ,
华南 师 范 大学 卢 坚伟 、 武 汉 大 学 陈伟 都 在 外 地 图 书 馆


帮 我查找 资料 微 博 好友 犹今视昔 兄 翻 译德文 的材料

搜 韵 网 的 陈 逸云 先 生


; 

核对引 文 的 出 处 。
国 学 数 典 的 电 子文 献 和 豆 瓣 有 趣 的 朋 友 ,
我也 受 惠 良 多 。 最后 

同 门 赵军伟 师 兄 、 石润 宏 师兄 、 韩 斐 都 曾 校对拙稿 , 提出宝贵意见 ; 顺便 感激 石



兄 三年来 的 照 顾 ,
请 我下 了 无数 回 馆子 ,
吃 饱 肚 子 写 论文 ( 这真不 是小 事 ) 。



社交 能力 不 强 ,
但多 结 善缘 总 带 来直 谅多 闻 的 好处 、 贵 人相 助 的 惊 喜 , 这 也非 常

幸运 ,
衷 心感谢 以上 诸多 朋 友 

陈灿彬 ,
20 1 7 年 5 月 9 日 ,
随园西 山 

1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