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进学解

吴佩碧
韩愈
• 唐代文学家和哲学家
• 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 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 思想上崇奉儒家的道统,坚决排斥佛老
• 文学上,诗歌力求新奇,以文为诗
• 反空洞无物的形式主义骈体文
文以载道
• 上继先秦两汉的文体
• 奇句单行创作有内容、有思想
• 形式自然,文从字顺的新散文
• 所提倡的古文运动是一个文体革新运动
• 不同时代不平现象的产物,古文不仅是传
播古道的工具,也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种
种不平的工具
• 有强烈针对性、批判性和战斗性
解题
• 进:长进、进步
• 学:学者,业与行之总称,学业、事业,
德行、品行
• 进学解:对增进学业和操行问题的辨析
• 国子先生:朝廷设于京城的教育机构和最
高学府
• 唐代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广文馆、
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各置
博士
进学解
• 韩愈传世名作
• 鼓舞有志之士顽强向学
• 旧历变换而不衰
教学方法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业务“精”,德行“成”

•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
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 因材施教
• 主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
于随。业务要精,德行要成
• 在学习方法:阐述了博与精的关系
• 教学方面:先秦儒家一贯主张,因材施教
进学解的价值
• 开解封建知识分子积淀心态
• 思想内容精深博大、深刻
• 强烈的参与意识
• 讽刺与批判的框架吸取古语
• 熔铸新词,凝练深刻
对于学
• 对于学的体察、思索
• 治学的勤苦、弘扬儒教之功
• 为“业”与“行”立下具体可感的榜样
• 勉励弟子进学,盼望世人进学
• 自己虽早贬斥仍立志进学
• 修身治用,对道德文章积极进取
• 鼓舞许多读书人
“进”学
• 强烈的参与意识
• 对国事关注
• 对国家兴盛的期望
• 对选拔人才的积极建议
• 提出“明”与“公”的要求
• “业精”、“行成”、“进学”
• 体现儒家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积极入世思想
进学解形式上创新
• 所讲解的道理是时异事异,讲解进学又紧
紧围绕不明不公
• 抑客扬主,借学生的口,抒发先生的怀才
不遇
• 东方塑《答客难》,杨雄《解嘲》的形式
蓝本
• 赋体形式又融辞赋、散文
• 吸取了辞赋体的铺叙、排偶、藻饰、音韵
• 记叙文的框架,杂糅了骈体文的句式,骈
四俪六,各各对仗
• 采缀了诗歌的韵律,运用了驳洁的方式
• 用许多比喻和夸张,生动而有气势
• 骈散相间的语言结构,使文章有散文的流
畅无辞赋的凝重,体现古文革新的成就
语言成就
• 陈言务去,辞必己出
• 约800字的进学解,留下了20多个成语和格

• 文句大体整齐,又长短错落,韵白相间
• 历评古代著名文化典籍,言简议当,一语
定论
• 巧用比喻,以实论虚,生动形象,言近意

讽刺与批判
• 第一段:先生训示,其中有勤、嬉、思、
随,“患”与“无患”,“幸”与“无幸”
• 第二段:生徒驳诘,从肯定到否定,意念
来个巨大转折,文章显出波澜起伏之美
• 第三段:先生答问,文意又一转折,由反
而正,先生辨析。
• 全文正—反—正展开,大开大阖,欲擒故纵,
一波三折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