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關於李商隱詩歌中女性化特色的研究

一.引言

李商隱(813 年-約 858 年),字義山,是晚唐著名詩人。1他擅長朦朧詩


創作,善於運用婉曲的手法表達自身的情感。袁行霈在《中國文學史》中把李
商隱的詩概括為「淒艷渾融」,指「李商隱把感傷的情緒注入朦朧瑰麗的詩境,
融多方面感觸於沉博絕麗之中,形成淒艷之美」。2清代劉熙載又用「李樊南深
情綿邈」等等的句來概括他的詩風。3李商隱以晦澀迷離、深細婉曲的詩意為人
所熟悉。葉嘉瑩認為李商隱的詩看似簡單易懂,卻抽象的令人難解。4每個人讀
李商隱的詩都能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讀,因此很多學者為研究他的詩而爭論不休。
而這種如夢似幻、纏綿悱惻的文字都滲透着一種陰柔美,在他的詩歌中表現出
明顯的女性化特色,這正是李商隱詩的魅力所在,亦是本文著力探討的內容。
本文將會發掘李商隱詩歌中,思想感情、言語形式、詩歌意境三方面所體現出
的女姓化特色以及這特色形成的原因。

二. 李商隱詩歌中女性化特色

1.個人化的思想感情

自古男權社會上,男性形象應是勇敢堅強的,要求男性要有建功立業和面
對人生苦況的氣概,在傳統文學觀念中亦應如是。然而,李商隱的詩歌很少觸
及這種拯世濟民的男兒志氣,他基本上不把外世的社會現象納入自身創作,更
別說要在他的詩中看見氣貫長虹的陽剛氣魄了。李商隱詩中主要展現的是個人
化的情懷,他詩中的世界是詩人細膩如女性的個人內心世界。而這種內心化的
情感一般是深閨小姐和寡婦來沈溺著的。近代學者呂正惠亦就此提及過:「李
商隱詩中的重要主題之一,是對生命渴望的落空。就表現方式來講,李商隱的
特色是,把這一主題『有系統』的投射在他所同情的、對愛情追求落空的女性
身上,並由此營造出一個極其特異而深刻的女性寂寞的深閨世界。」5李商隱詩
中「閨怨」的思想感情,並非只是因為愛情失意而引起的,但凡是求不得的惆
悵迷惘、生活中所受的不尊重和逼害等都可以使得女性把自己悶鎖在一個封閉
的空間。無論這些女性有何身分,代表著什麼、曾追求過什麼,結局都只會是

1
吳調公:《李商隱研究》(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2),頁 3。
2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龔元毅:〈隱匿於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悲情意蘊與朦朧審美〉,《青年文學家》,21 期(2015 年,7 月)。
4
葉嘉瑩:《我的詩詞之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91 頁。
5
呂正惠,〈論李商隱詩、溫庭筠詞中「閨怨」作品的意義及其與「香草美人」傳統的關係〉,發表於「中國文學理論
與批評研究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1994 年 5 月 21 日),抽印本,頁 10。
落寞與空虛。6這是一種隱藏於李商隱心中的女性化思想感情。故此,他常以女
性的內心獨白,托身在女性身上來抒發自己的苦悶的感情。這些女性包括歌妓、
宮女、道家女冠、嬪妃,傳說中的神仙, 和許多沒有身份和形象的女性。以他
的《無題·何處哀箏隨急管》為例:「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東家
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歸來展轉
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7詩人借東家老女嫁不售抒發自己仕不遇的苦悶。
又以《無題·八歲偷照鏡》為例:「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
蓉作裙衩。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十五泣春風,
背面鞦韆下。」8詩人在這詩中以少女的當嫁無所的幽怨苦悶抒發自己渴望仕進
遇合的感情思想。如著名作家王蒙對李商隱的評價,「他的詩歌絕少暢快淋漓,
哪怕是佯狂巔放。」9從以上例子可見李商隱詩常借女性的角度來抒發自己個人
化的感情思想,令他的詩歌往往帶有一種屬於女性的哀怨、愁苦和陰柔,不知
覺間流露出猶如深閨一樣的女性化特色。

2. 輾轉反側的語言型態

李商隱詩的語言型態別樹一格,他擅於用迴環往復、輾轉反側的表現方式
創作,令他的詩有種女性般含蓄曲折的特色。葉嘉瑩教授在分析花間詞的女性
化特色時曾經說過:「男性的語言型態主要是理性的,有條理地和有秩序的。
而女性的語言型態是破碎的、是沒有調理的、沒有秩序的、是凌亂的。」10可見
女性的思維顯然是傾向主觀和感性的,語言的理性程度則退而求其次。而作家
王蒙曾經用過這樣詞彙來形容李商隱詩的特徵:「跳躍性、跨越性、縱橫性、
無邏輯性、非順序性、不連貫性和中斷性。」11李商隱的語言型態是感性大於理
性的,雖然他是男性作者,但他的詩歌語言卻是女性語言。從他的經典之作
《無題·錦瑟》中就可見這種特色。:「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
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
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12這詩向來以難懂著稱,詩中的「一弦一柱思華
年」和「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意思上本就十分矛盾,詩歌中
的四句間看來更全無關係,中間倆聯和首聯尾聯的跳躍性尤其大,使得後來的
讀者難以理解。而中間倆聯更像只是把「莊周夢蝶」、「杜鵑啼血」、「良玉
生煙」和「滄海珠淚」這四個沒有關係的典故硬湊在一起。這四個典故被詩人
放在一起並沒有什麼邏輯關係,既無秩序可以觸摸,又看似突兀、凌亂,幻想

6
方蓮華:《李商隱不圓滿詩境探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頁 101。
7
鍾來茵:《李商隱愛情詩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頁 135。
8
李商隱:《李義山詩文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40),205 頁。
9
王蒙:《雨在義山》(北京:中國文化,1990)。
10
葉嘉瑩:〈從花間詞的女性特質看稼軒豪放詞〉,《古典詩詞演講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
月),頁 291。
11
王蒙:〈混沌的心靈場—論李商隱無題詩的結構〉,《文學遺產》,3 期(1995 年)。
12
同注 8。
的空間太多,跳躍性太大,讓讀者反應不過來。但同時,其實這四個典故都帶
出了同一種可望而不可及和若有所失的情緒氛圍,與首亂的無端和尾聯的茫然
形成了一種矇矓、虛幻、迷惘、孤寂、淒情等的情感基調。從此可見李商隱的
詩間並不是用邏輯性的言語接上,而是用字句間滲透出的主觀性感情接上的。
李商隱擅於運用曲折無諸的語言和各種藝術手法,扣合感情的波瀾,精微細密
地展示出詩中的感情脈絡,成功建構出一座座深隱曲折的心城,這正正就是女
性化的語言藝術中綻放的獨特魅力。

3.詩歌意境和意象

清代詩人宋犖在《漫堂說詩》中說過:「義山悠揚婉麗,造意幽邃,感人
尤深,學者皆宜尋味。」13李商隱詩中的意境朦朧含蓄,他擅長於用大量意象、
典故、術語和隱喻來在他的詩歌中營造一個恍惚迷離之景,令讀者難以觸摸,
彷彿女性含蓄的感情世界。詩人更選用了大量豐富的女性化意象,奠定了詩歌
的女性化基調。除了李商隱詩歌中多以女性為主角外,詩歌的背景和她們所居
之地都是雍容華貴的,如紅樓、金屋、櫻花永巷和桂堂等等。而室內的器物也
是精緻美麗的,如:銀燭、金翡翠、鳳尾香羅、雲母屏風等。14雖然這些景物都
是華麗精緻的,但它們卻是被呈現在夜色和雨景中,中心主題仍是不圓融的情
境,都被染上淒迷朦朧,猶如女性憂傷的色彩。除外,詩人更多描寫的是細膩、
輕盈、微弱、細小物體的殘缺,如柳、月、殘燭、蝴蝶、杜鵑、細雨、桂葉等
等。15李商隱選用它們來描寫生命中破落的情境,如詩《殘花》、《落花》和
《垂柳》,詩中的花和柳都呈現出生命力微弱,力不重心的面貌。又如《槿
花》中李商隱寫槿花朝開暮落,他在詩中疼惜的並非只有槿花短暫的生命,更
同時用以映襯身在深宮旦夕禍福的妃女。16李商隱把握了這些物件柔弱易逝的特
質,在詩中以它們來寄喻了屬於女性的細小纖柔、冷艷孤傲和細膩微妙的女性
化情感。不論李商隱所選用的物像是微弱的還是質美的,在他的詩中都會呈現
出一種低迷,破落的情感。其中,月亮出現的頻率很高。在古代,月亮是陰性
的事物,而詩人就常在寂靜的夜裏和月下創作詩歌。《屏風》、《街西池館》、
《霜月》和《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等詩歌都是詩人借著月色情深款款地展示
他女性化的內心獨白和情思的詩歌。除了月外,李商隱詩亦常把道教仙境安放
在水的意象中。水亦是典型化的陰性事物,人常用水來形容女人亦是出於此,
如柔情似水等。學者詹石窗先生對此亦有過評價:「李商隱常把道教仙境置於
水域中,別有意趣,更給人造成了柔美的心理感受。」17例如:《魏侯第東北樓
堂郢叔言別,聊用書所見成篇》中的「海底翻無水,仙家卻有村。」18和《寄華

13
宋犖:《漫堂說詩》(北京 :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09)。
14
同注 6,頁 150。
15
同注 6,頁 133。
16
同注 6,頁 144。
17
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18
同注 8,頁 226。
嶽孫逸人》中的「海上呼三島,齋中戲五禽。」19李商隱更在《海上謠》一詩中,
把本在天上的仙境搬到海上,水域仙境,如夢似幻,給人一種女性化的輕盈柔
美的感覺。20

三.李商隱詩歌中女性化特色的成因

首先,李商隱難堪的個人經歷形成了李商隱的感傷性格。這是他作品中女
性化特色形成的一重要因素。李商隱處於衰頹時期的晚唐,在這個人民無以為
計,社會紛亂動盪的時代。在政治生活中最突出的就是牛李黨爭。牛李黨爭伴
隨了李商隱的一生。 當時朝中官員分成兩黨。兩黨爭權奪利,互相排斥。李商
隱秉賦絕代之才,本想挽救這危急的局勢,卻因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而坎坷終
身。這種受壓抑的窘境令他苦不堪言,久久不能擺脫,正因國運衰逝,欲振乏
力,令詩人有不逢時之感。21詩人一生大多於幕僚中度過,轉逢流離,到處奔走,
生活極不安定,不能在政治上有所表現時,又無法和親人時常相聚。後來,妻
子病逝,子女年幼無人照顧,更是加重了他精神上的無法解脫的孤寂抑鬱,自
不待言語。這些失意的經歷都促成了李商隱內向和悲劇性的性格,令他的感情
世界帶有悲劇色彩,變得像女性一樣多感、多情和細膩。這種性格形成了李商
隱詩中女性情結的主調——感情真摯細膩、情調悲悽沉郁。

除了他的經歷和感傷性格外,他與道教的關係也是其中形成作品女人性化
特色的重要因素。李商隱處於崇道風氣越益盛行的唐代,當時的文壇亦瀰漫著
仙霧道氣。詩人曾到過玉陽山學仙,他身處崇道氣氛最為濃厚的晚唐,所以對
道教典藉的學習比李白等詩人更能抓得緊。22李商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了道
徒。道教對於詩人的一生影響很大,其中,在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對教的
儀軌章和典藉非常熟悉。他在詩歌中大量使用了道教的神天仙道意象、道藏典
故和典藉的詞語,如金翡翠、方丈、玉山、清鳥西飛、王母下丹等等。23在《無
題·紫府仙人》一詩就充滿了道教的味道:「紫府仙人號寶燈,雲漿未飲結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台十二層。」當中的「紫府」是道家中仙人的居所,
而「雲漿 」一句用的就是中晚唐家傳戶曉的道家典故《裘航》。李商隱在這詩
中熟練運用道教神仙之戀的典故,如紫府、雲漿、瑤台十二層等。另外,他更
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道教典藉《黃庭經》的詞語,如《贈華陽宋真人兼寄
清都劉先生》。24從以上可見他對道教典藉的熟悉程度。李商隱在學道期間也故
之然會受到道教的女性崇拜思想影響。道教不如其他宗教重陽輕陰,提倡著
「貴柔守雌」的女性觀。道教思想從陰陽和合的理論出發,尊陽崇陰。老子提

19
同注 8,頁 258。
20
易思平:〈道教女性崇拜與李商隱詩歌的女性化特色〉,《社科縱橫》,31 卷 6 期(2016 年,6 月),頁 125-128。
21
同注 1,頁 43。
22
同注 7,頁 3。
23
同注 20。
24
同注 20。
出過:「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5認為要男女平等,專重女性,「重
陰陽,等男女」,對女性抱有一種寬容尊崇的態度,令道教帶有一種獨特的陰
柔色調。因此,受到道教女性崇拜思想的影響,李商隱的詩中少不免常以有女
性的贊歌,道教中女冠的形象更無一例外在他的詩中都是美麗的化身,女性形
象亦常被神化和尤物化,道教的女神仙更常用作為女性的替身。例如,在《和
韓錄事送宮人入道》中,詩人就用了月仙嫦娥來比喻成為女冠的宮女26;在《月
夜重寄宋華陽姊妹》中,又用了偷不死藥的典故來比喻女冠學道。27在這種思想
的潛移默化下,李商隱詩中就大量使用了多情、溫柔、孤獨、冷艷、高潔的女
性作為主角,亦令他的詩風帶著如陰柔的基調。

李商隱與道教關係密切,曾到過玉陽山學仙,在詩中也有不少為對女冠的
贊歌。由於李商隱對女冠帶有一份特殊的敬慕,令其成為詩人情感的寄托,以
至於他在學仙期間大膽地與女冠發生纏綿的戀情 。這段戀情對詩人的詩風亦帶
來重大的影響。李商隱在學道時遇上宋真人,兩人很快就墮入愛河,他們的戀
愛比一般人困難,他們除了要受到封建禮教打壓,更要冒違反道教戒律的風險。
青春的愛情令他們得到無比的喜悅時,又令他們陷入痛苦,歡樂和痛苦於這段
感情而言密不可分。而詩人不少含蓄曲折的愛情詩亦是為了與宋真人的這段感
情而寫的,其中傳誦千古的有《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28中晚唐崇道本來就
與縱慾有關,年輕男女相愛本也是正當行為。但道門中教規深嚴,上層道徒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故李商隱和宋真人的感情自然又變成不合
法,李商隱為追求愛情的幸福,觸犯了封建禮教,也違反了道門教規,受到極
大挫折,他本認真學習道藏,熟知道家典籍,但後來和女冠戀愛,中迷鬼道樂,
墮落人間,後來沉為下土民,對李商隱創作詩歌中帶有的強烈女性般的悲劇色
彩有重大的關係。

四.結語

李商隱是中國詩歌史上最重要的詩人之一,他詩中有一種鮮明的女性化
特色。前人評之為「深情綿邈」、「包蘊密緻」、「沉博絕麗」和「寄託深而
措辭婉」。作家李怡亦曾評論過李商隱在借女性抒懷作詩時,連自我都女性化
了。29發掘這種李商隱詩中陰柔美,正是本文的論述重點。李商隱詩中個人化的
思想感情、輾轉反側的語言型態和選用的大量陰柔意象都切切實實的展示了他
詩歌中的女性化特色。而這種特色就與他的性格才情和身世經歷密不可分,除
了悲劇性的仕途經歷和愛情經驗外,道家女性崇拜意識亦對李商隱的詩風和特
色帶來影響。
25
曾美雲:〈道家典籍中蘊涵的女性觀念〉,《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4 期(2001 年,12 月),頁 247-278。
26
同注 7,頁 380。
27
同注 26。
28
同注 7,頁 75。
29
李怡:《中國新詩的傳統與現代》(北京:秀威出版,2006),頁 267。
參考書目

專書

葉嘉瑩:《好詩共欣賞》(台北:三民出版,2005)。
葉嘉瑩:《我的詩詞之路》(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李怡:《中國新詩的傳統與現代》(北京:秀威出版,2006)。

鍾來茵:《李商隱愛情詩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宋金鼎:《李商隱詩歌警句點評》(鄭州:中州古藉出版社,2011)。

吳調公:《李商隱研究》(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2)。

方蓮華:《李商隱不圓滿詩境探微》(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李商隱:《李義山詩文全集》(香港:商務印書館,1940)。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王蒙:《雨在義山》(北京:中國文化,1990)。

宋犖:《漫堂說詩》(北京 :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09)。

詹石窗:《道教文學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

論文

呂正惠:〈論李商隱詩、溫庭筠詞中「閨怨」作品的意義及其與「香草美人」
傳統的關係〉,發表於「中國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
大學,1994 年 5 月 21 日)。

王蒙:〈混沌的心靈場—論李商隱無題詩的結構〉,《文學遺產》,3 期(1995
年)。

曾美雲:〈道家典籍中蘊涵的女性觀念〉,《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4 期
(2001 年,12 月),頁 247-278。

易思平:〈道教女性崇拜與李商隱詩歌的女性化特色〉,《社科縱橫》,31 卷
6 期(2016 年,6 月),頁 125-128。
劉麗平:〈試論李商隱《無題》詩的女性化特色〉,《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
學校學報》,11 卷 3 期(2002 年 9 月),頁 57-60。

龔元毅:〈隱匿於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悲情意蘊與朦朧審美〉,《青年文學家》,
21 期(2015 年,7 月)。

葉嘉瑩:〈從花間詞的女性特質看稼軒豪放詞〉,《古典詩詞演講集》,(河
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 月),頁 29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