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建筑理论研究1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从再现到模拟
《绘图的消亡.I模拟时代的建筑》及相关文献的对比解读
From Representation to Simulation——the Comparing between:
The Death ofOrawing: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Simulation and Related Reference

俞传飞f YUChuanfe

摘要:随着数字媒介在建筑设计中的普及和应用,以绘图为代表的传统设计媒介早已日渐式微,甚至大有被淘汰取
代之势。这种由来已久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又会对相关专业设计的方法和流程产生怎样深刻的影响,成为许多相
关研究者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绘图的消亡模拟时代的建筑》及一系列在标题上似乎针锋相对的研究著作等
相关文献的深入解读,探讨设计媒介从绘图到数字工具转换的前因后果,以及它们各自在设计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
作用,试图道出其中从再现到模拟的本质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绘图、再现、模拟、运算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of digital computation used in a rchitectural design,traditional

design medium for architectu ral drawing has almost been replaced.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shift from d raw—

ing to computation.has also been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 as an important issue.With the reading and explana—
tion for series books and papers on this point.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drawing and computation,whereas the

deep impact from representation to simulation,were resea rch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Drawing,Representation,Simulation,Computation

一、引言

2014年出现了一本书——《绘图的消亡
模拟时代的建筑》(后文简称《绘图的消亡》.
THE DEATH OF

The Death of Drawing."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


DRAWING
^rch^ect川in㈣AgeslmuI^tlO“

Simulation,SCHEER D R,201 4)11】.以近乎宣言式

的标题.宣告绘图在建筑中的式微乃至消亡(图1)。

而早在2008年.著名建筑师、当年建筑电讯派

(ARCHIGRAM)的代表人物彼得‘库克就曾出版 ≮眵
过一本书,标题与前者可算针锋相对——《绘图:
建筑的原动力》[21(Drawing.’theMotiveForceof 沁\’N
‘’沁、.
012””种髓
Architecture,Peter Cook,2008),旗帜鲜明地坚称绘
作者: 图1《绘图的消亡模拟 图2:《绘图:建筑的原动力》
俞传飞.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图在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图2)。 时代的建筑》(The Death of (Drawing The Motive Force of

硕士生导师。 Drawing:Architecture|n the Architecture,Peter Cook,2008


201 2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甚至举办 D
201 5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 Age ofEimu/ation,SCHEER

外研修项目.编号:116069∞28 了一场标题为”绘图消亡了吗”的研讨会。日】会 R,2014)

万方数据
建筑理论研究1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1 07

议一方面坚持绘图是建筑学专业的标志性 一样.建筑本身也是符号。 而很难描绘的几何形式,因为无法建造.


技能.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数字工具 都被排除在建筑语汇之外。理想化的柏拉
的增值彻底改变了绘图在建筑中的历史角 图体,因其高度匀称和一目了然的纯净形

色。而迈克尔・格雷夫斯则在同一年仍然坚 式.在建筑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欧几
持,建筑不能和绘图分离.不管技术如何 “绘图所拥有的更大的抽象性,使得它 里得几何曾因其美学上的简洁性、可测量
发展。14]手绘草图.是一种思维方式,它 在弥合思想和空间体验的世界之间那微妙而 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而大行其道。1 7世纪
保留了思考和意愿的轨迹.是一种设计者 难以言喻的鸿沟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嘲 晚期.欧氏几何又被笛卡尔空间取而代之.

与图面的无缝交互.是手、眼、脑的共同 后者可以通过一套描述性网格界定对象的
协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流程.缺乏手在 绘图能够以抽象形式同时表达设计的 方位;由此而来的画法几何极大拓展了建
笔端导出的情绪和感性.而只留下了所谓 不同方面.而不仅仅只是建筑的形式;它 筑形式的可控范围。罗宾‘伊文斯在其著
逻辑和理性。 能帮助设计者理解复杂问题,在设计中掺 作(TheProjectCast)中.把建筑学中的几
相关讨论的文论书籍当然不止以上这 入非空间信息,建立设计和施工建造之间 何应用归纳为三种类型:测量性的、投影
些。但绘图再现与数字模拟之争.在笔者 的重要联系。(实体J模型常常只能表达形 性的和象征性的。
看来.其实关乎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在 式.它们太具象了。建筑与绘图的体验方式 绘图是二维平面的.现实空间是三维
数字媒介日渐普及的当代,建筑设计的主 其实并不相同.但图纸常常作为中介.将建 立体的,乍一看这是个难题,但其实这恰
流媒介正在从传统的绘图转向方兴未艾的 筑师的实践{绘图)转化为抽象化的空问对 是绘图的优势所在。虽然我们对建筑的体
数字技术工具,新旧工具各自曾经和正在 象,将图的体验和建筑的体验等同起来。【7】 验是历时性(diachronic)的,而绘图是共
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媒介的转换又给建筑 图帮助建筑师(脱离或先于建造)对其设计 时性{synchronic)的;但绘图却可以通过
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乃至建筑本身带来怎 对象进行操作和理解(编码).也帮助他人 一系列共时性的画面表现.捕捉到我们的

样的影响7要理解新工具带来的变化.必 对设计对象进行解读和体验(解码)。 历时性空间感受.让我们借此研究和讨论


须先了解绘图的形式生成方法,以及相关 另外.绘图不仅是一种传达抽象建筑 其中的空间联系。(91

建筑思想和实践的实质。笔者试图通过前 理念的工具媒介.它也是产生建筑学自身 相对于三维媒介.二维媒介的处理,


述相关代表性著作的深入解读.从绘图再 知识的方法手段。建筑学并非科学,但它 实际上更为经济.能够舍弃冗余信息.抓
现和运算模拟两个层面,对以上问题展开 也需要像科学运用术语那样.运用绘图的 住本质特征.而不单纯是一种受限的无奈
讨论,分析二者本质性转换的主要特征。 惯例.来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选择。立面图和剖面图那样的二维投影.
我们的绘图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展现的是某种恒定的基于理性主义原则的

建筑的再现表达——绘图 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思维方式。众所 几何关系;透视图则是从个别、偶然的视

周知.图解和图形能把不同类型的数据转 点反映空间在经验和感觉上的秩序关系;

绘图远远不止是~种“交流的媒介”, 译成空间关系.通过空间化和视觉化信息, 轴测图一方面兼具前面两者的几何信息和


其实它创造了建筑学作为思想和活动的专 揭示出其中隐含的秩序。空间逻辑的联系 秩序关系.但更反映出现代艺术和现代主

业领域所赖以存在的条件.乃至所有的可 可以被视觉化理解。绘图就是通过空间逻 义建筑中独特的观看方式和对空间关系的

能性.过去五百年来一直如此。is) 辑的具象化,进而创造有关空间的知识, 理解,成为某种观念和风格的象征。【101

正如《绘图的消亡》一书作者所认同 为我们的理解增添全新的维度.从而为我 不同的空间维度和空间概念,也体现

的.绘图之于建筑师.既是媒介.也是手艺. 们的学科知识作出贡献;这种方式其他表 在东西方不同的空间绘图之中。吴葱在其


还是产品。它强调眼、手、脑的配合互动, 现形式做不到。 博士论文“在投影之外:文化视野下的建
传达设计概念.是理念、设计和建造之间 筑图学研究”就曾提及.中国人的空问理

的联系。绘图在二维纸面再现三维空间. 解并非时空分离.而是一种审美的、诗性

并以此传达有关空间的抽象概念。绘图因 的、融入了时间因素的经验时空;西方的

其天然特性保持对形式的强调:以表达和 “几何以不同形式占据着我们的思想 欧几里得几何空间,则是一种抽象化.定

再现的方式训练建筑师。也正是绘图.使 世界和物理现实,并为二者提供着关键联 量化的所谓均质、连续、恒定的物理世界。

建筑的设计从施工建造中分离出来.使建 系。”【8】 因此.中国的再现是与具体时间、地点和

筑师得以用绘图方式传达施工信息。绘图 意义相关联的定性化的”存在空间。:西

这样的再现性设计思维,是基于符号和指 理论上.任何形式都能够被画出来, 方的再现则是基于科学美学的,抽象精确

代的系统。某种意义而言.如同建筑制图 并在场地中建起来。但实际上.太过复杂 的、基于数理逻辑的定量化投影。

万方数据
108 建筑理论研究l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3.手艺 求,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特性.以及建
筑实践对此的反应.都将导致这种转变。
绘图能带来欢愉和满足,因为它弥合 而这种转变将会改变建筑师的专业要求, “理解建筑信息模型(BliP,)的关键,在于
了精神和肉体的人为割裂,通过操作物质 改变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组织贯穿建筑生命周
(用笔作画),传达思想和情绪,给无生命 也将改变整个建筑学专业。 期的信息流,促进建筑工业的商业流程。”””

的世界赋予意义。[Tq BIM.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能够综合
1.建筑作为信息 集成模拟建筑各方面性能的计算机技术。
绘图作为一门手艺.需要通过反复练 BIM也可以定义为”用以建立、交流和分
习来获得.可以让绘图者的手、眼、脑进 “把建筑理解为某种信息管理方面 析建筑模型的一种建模技术及其相关流

行天衣无缝的协作。这门手艺也让建筑师 的运作,倾向于将其焦点从结果转向过 程叫圳。它尤其针对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可


重视绘图过程中的概念和表达.对其中的 程……建筑师的创作者身份,也变得像作 量化标准.包括气候、环境、物理要求,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保持开放心态;让建筑 曲和指挥之于交响乐团的关系;其艺术成 工序流程.预算、规范等建筑工程施工(AEC)
师超越自身现有知识,得以发掘新的知识 就不再仅只是某种预期成果,而更取决于 体系中的内容,因为建筑早已变成了越来
并用之于设计。绘图与设计是相互促进、 一群特殊的创造性个体的共同表现。叫”1 越复杂的技术对象.需要越来越多非形式

相互影响的。建筑师所掌握的绘图技能, 特征的综合信息;而基于传统建筑价值观
对于设计活动而言.和建造同等重要.甚 从建筑信息的内容层面而言.设计的 的建筑制图中.则多为形式等方面的信息.
至有过之。 操作对象包括可量化信息和难以量化的信 偏向于定性的、主观的、表现性内容。

类似绘图的传统技艺.总是需要操作 息。建筑设计和建造变成了大量相关专业 BIM平台,通常泛指基于参数化对象

者和对象之间的物理连接.比如通过手对 信息的运作.分工协作是其创作中的重要 以不同格式建立建筑模型并加以显示的软

纸笔的运用.来实现设计意图和材料介质 特征。如能把建筑信息变成可计算的数据. 件系统。承载着几何限定和相关数据规则

之间通过身体产生互动;而数字化媒介则 就可以对设计各个方面的性能表现进行量化 的计算机代码,被称为参数。包含参数信

通过计算机界面把设计和施工连接在一 评估,还可以消除项目信息运作中的模糊低 息的参数化对象组成的建筑模型.也就被

起.操作者身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远没有 效;而后者正是建筑绘图领域的通病之一。 称为参数化模型。一个单一对象可以生成

那么重要。绘图和数宇运算在另一个层面 当然要完全实现这一目标.为时尚早。现有 多个建筑组件;参数变量可以被用于运算


的区别是,传统技艺的材料介质,更像是 的BIM平台仍然需要输出图纸.而图纸仍然 搜寻其他有用信息;而且它们不仅帮助设
向外部现实交流学习的工具.设计者运用 是现有施工流程的关键信息载体。 计者规避沉闷冗长的重复性劳动.还能帮

技艺完成对材料的思考和运作;而数字化 从建筑信息的组织方式和操作序列而 助他们避免潜在的错误。

媒介则纯粹是在自定的规则中对人造物的 言.传统方式可谓信息块(阶段性、线性 BIM的根本目的.几乎都是冲着建筑


操作.是在虚拟的环境里对虚拟的对象进 先后),而基于BIM的数字运算模型.则 性能优化处理及其可行性操作。它就是为

行操作,是现实的模拟。数字媒介的非物 多属于信息流(网状、并行)操作。过去. 了尽量减少制图在信息传达方面的低效冲

质性和人工性.必然导致它对操作对象的 只有建筑师作为项目负责人.拥有对于项 突和文件编制方面的不充分.以便尽可能

简化和抽象。纯粹的运算技艺.或数字化 目的全局了解,也作为信息分配的决策者. 通过预先估算和周密计划,降低成本并缩

和材料操作的混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 决定着其他各专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 短项目周期.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往细里

用的工具软件。 式获得怎样的信息。基于绘画制图的信息 说.BlM当然还可以通过三维可视化增进

块.传统建筑师的工作被分为方案、扩初、 业主对项目设计的理解.帮助设计者和承

三、建筑的模拟工具——建筑信息 施工图.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几个界限分 包商在投标和项目经营中提高效率.增强

模型和运算化设计 明的阶段。基于BIM的项目.则融合了线 效益。归根到底.引M的发展和应用并非

性流程的不同阶段.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 建筑师的需求.而是整个行业体系和业务

建筑信息模型(BlM)和运算化设计, 少基于绘图流程的各阶段信息损耗.让相 实践共同推动的。

使得数字模拟方法有可能取代绘图的再现 关人员在流程的更早阶段以更为精确的方 运用BlM技术的建筑师和基于绘图方

表达。虽然相关技术还有待成熟和进一步 式获得重要的项目参数;并且依靠计算机 法的建筑师.需要具备不同的知识储备和

推广.但以BIM和运算为代表的技术在成 工具的强大运算能力.根据能耗、成本等 技能。BIM项目非常不同于基于制图的项

本分析.可建造性评价和施工计划方面存 性能指标的多项比较分析.快速选取最优 目.要想有效利用BIM技术,需要进行工

在不可忽视的经济优势。市场和经济的诉 计划。 作流程、项目人员和计划、甲方合约、软

万方数据
建筑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109

硬件配备、员工培训,市场运营等各方面 四、从再现到模拟的本质性转换 反应。美学的判断已经变得极端个人化


的通盘重组。建筑师既要保持其创造性角 和飘忽不定。
色,又要适应新的协作性要求.这取决于 SCHEER D R总结了从表达再现{repre- 人们没法通过虚拟的对象进行思考.
我们对技术的了解和把握程度。不同于传 sentation)到模拟(stimulation)的转变带 而只有借助于可以感知的产品.比如可供
统制图与规范.建筑师的直接工作产品变 来一系列影响.包括:性能标准在设计评 观看的显像.可以触碰的实体或三维打印
成了数据库中的信息。同时.基于这些数 价中的主导;设计和施工界限的模糊;信 模型等。因此为了展现计算机中的几何操
据信息.利用数控机械设备.建筑师们可 息共享与合作对建筑师主导权的侵蚀:身 作,需要某种描述几何的新方式——某种

以直接制造可用于组装建造的建筑构件。 体作为设计和体验的共同基础的减弱;电 新的形式。运算对于形式的生成是不透明


脑操作的几何意义的转变;数字化合作与 的。SCHEERD R预测.也许将来建筑师们

运算对设计方式的改变。【15】 能够直接看出代码中指代的形式.就像我
随之而来的.是设计思维与流程方法 们能够看着画面感受空间.音乐家可以读
BIM将建筑设计的重点从最终结果转 的本质性转换。在参数化和算法设计中. 着乐谱听到音乐那样。另外,运算几何并
向了设计和建造的过程;它并不看重形式. 空间形态结果无法预知.也无需预知。设 非基于我们的日常体验.所以它生成的形

除非形式会影响性能。《绘图的消亡》一 计者的首要作用.是根据初始条件和项目 式难以具备象征性意义。

书的作者SCHEER D R强调.与此不同的是. 要求建立运算的规则和结构.以生成足够


运算设计的重点就是形式的生成.而且极 丰富的样本集群:其次是要设立适当的选 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大地拓展了可建造形式的范畴;但其实形 择标准,以便在算法系统的迭代更替中有
式仍非主要目标.而是选择过程的次要结 效筛选集群对象。这些一开始就需要明确 再现和模拟这两种不同的体验转换.
果。运算设计常常让人想到那些奇奇怪怪 的意向和要求.在传统设计过程中都是起 将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再现是先有概
的没来由的曲线形态,但实际上它能够通 初模糊,然后逐步明晰的。以下几个方面 念、后有模型.所以也被称为白上而下的
过视觉化分析和建构形态的新方法,解决 的特征.应该能够概括上述变化。 思维方式;模拟则是先有模型,后有体验,
真正的实质性的建筑问题。 因此可谓自下而上。二者关系是颠倒的。
运算设计被SCHEER D R分为手工建模、 1.所见即所得(、^ⅣSIWYG)【16】 再现可以带来新的体验和知识;而模

参数化设计(parametric design)和算法设 拟因其严格的操作性要求.只有操作性本


计(algorithmic design)三种类别。手工建 以《绘图的消亡》作者所见.再现利 身的理解.没法提供有关方法和原因的知
模虽然运用软件工具,但仍属于传统设计 用符号指代现实.但又在符号和现实之间 识。对于建筑师而言.就存在一个实际问
范畴,是自上而下的先验式操作。参数化 制造了模糊和歧义;模拟则完全不同,它 题——他们会受其所用模拟工具的限制和
设计则通过自下而上的抽象规则控制调节 直接用符号取代现实.或者被称作“超现 影响。建筑师用什么工具画草图,对其设

和生成形式。算法设计将集群思维(popula・ 实”。模拟属于。所见即所得”(WYSIW忆). 计和概念的影响不大;但用什么工具建模


tion thinking)引入建筑设计。它不再满足于 操控性和有效性是其首要价值。以文丘里 模拟.方法和结果都会大相径庭。这也带

通过单一设计追求独一无二的理想化的解决 为代表的观念是建筑的外形是承载意义的 来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模拟中只有直白可

方案;而是通过大量性的可能性方案集合, 符号.这是典型的再现思维。但实际上大 操作的对象.才能被考量;建筑涵义的传

从中选择提炼出最优解。这和生态进化中的 多数情况下,建筑就是它自己,无所谓意 统基石.那些再现中模糊隐晦的东西,会

自然选择过程颇为类似,但其实又并不相同。 义;就好像沃尔玛、麦当劳的建筑和标识 被抛弃.并被新的标准所取代。

数字运算只是适用于参数化和算法设 那样.仅是其作为商业建筑的直接存在。
计的媒介。它对设计的影响.类似于物理 对于模拟而言.体验是编程的产物,虽然 3.纵向工作流程的整合
媒介之于绘图和建造。但其思维方式截然 并非所有的体验都存在客观标准。
不同于传统设计,它要编程(programming)。 建筑通过塑造我们的空间体验影响 绘图影响甚至决定了建筑专业的讨论
编程成了建筑学的一部分.需要学习新的计 着我们。建筑师则把激发人们的情绪反 和交流方式.以及建筑实践的运作方式。

算机语言,需要很高的精确度——不精确的 映作为建筑的重要目标。这有一个前提, 设计从施工中的分离,是因为绘图可以让

程序代码不会像不精确的手绘那样产生模糊 就是对于形式的情绪反应是共通的:这 建筑师不必在施工现场就可以进行设计:

的影像.而是完全没结果。编程运算和基于 样建筑师才能通过形式的操作组合预知 而设计内容向建造者的传达,则有赖于施

制图的设计方法完全不同;对后者而言.模 公众的反应。但如今社会与文化对感知 工图所承载的建筑信息。尽管图纸的类型

糊性和歧义反而至关重要。 的影响已经剧变,很难说有什么共通的 和内容不断丰富.但这个传统自文艺复兴

万方数据
110 建筑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以来到现在.几乎没有多少改变。 环境响应和生态系统是基于性能表现 化发展的结果。更直接些说,模拟是大众

随着建筑技术和建筑问题的日益复 的运算模拟设计的核心价值之一。建筑性 传播媒体导致的结果,它教会人们把表象


杂,建筑领域不断细化的分工和不断扩展 能指标包含诸多方面,如结构、热工、能耗、 作为现实,满足于没有环境的体验,把一

的合作.使得建筑师的核心作用不再是他 成本、施工、功效、通用性等。建筑性能 扇小窗扩展为一整个世界……所以模拟让


们对于形式操作的知识,而是建筑行业的 的标准正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增长。建筑性 建筑师不舒服的真正根源,是其塑造我们
结构性调整所带来的资源和信息整合要 能有些易于客观评价.诸如结构、成本、 世界的基本作用。”1201

求。新的方法要求克服设计和施工的低效 物理指标等;有些则不能,尤其是涉及人
割裂。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等各领域、 文艺术方面的属性。不同方面在实际操作 从以上两段引文推而广之,其实设计
各环节,都需要不同类型的数据。链条上 中的平衡很难把持。运算媒介,正像当年 与表现的媒介,也从来就不是中立的。设
的每一个单独环节都提供着部分数据,却 的绘图媒介一样,渐渐同化建筑设计建造 计者也不能简单委身为信息操作管理人
没有哪一个环节需要所有的数据。信息流 的流程.促使它们皈依性能化逻辑,变成 员.而数字化运算生成的充满诱惑力的丰
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都有着各不相同 第二性般的存在.拓展着建筑的认知范畴. 富图像.更无法代替曾经蕴含在绘图之中
的需求。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建造.再到建 在设计中引介惊人的异质元素。 的批判性反思。绘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筑设备管理.要想让建筑生命周期的整个 传统建筑问题通常拥有双重属性.功 保证了建筑师在建筑中表达自己的意图。

信息流程中大家都能各取所需、互为所用, 能需求和表现形式。在模拟中,建筑的表 而作为建筑师思想的直接表现,绘图比建


需要一种具备互通性的通用数字格式,一 现形式和其他东西一样.都是操作的结果。 筑本身更接近于他们的描绘。所以彼得・库
种能够被所有人自由取用的开放性标准。 因为表现形式,不属于性能评估的范畴; 克坚持认为.绘图常常独立于它所表达的

要做到这一点.则需要文件交换和联合模 而模拟以性能效益为准,运算设计则利用 对象,甚至更能抵达建筑的本质。121]

型库。所以.BIM应运而生。 项目的性能标准来直接找形,因此表现形 而模拟就是它本身.模拟的背后没有


式在设计中所占比重自然受限。 更深层的东西.无所谓概念。模拟追求量

但是另一方面.SCHEER D R强调.如 化.以建筑性能作为设计评价的主要标准。


果说性能目标在道德上是中立的.只能说 作为媒介.模拟是非物质性的。模拟需要

传统设计总是凭借建筑师的经验和判 这想法太幼稚了。这种基于集合的设计, 处理大量各类相关信息——尤其是那些可


断.在设计之初耗时费力地提出数量有限 在设计思维中以性能表现为主要评判标 运算的数据信息.而非绘图形式中的那些

的比较方案.以供发展和评判。而基于模 准.几乎没给其他概念留下多少可能性, 模糊的指代。因此它势必削弱形式在绘图


拟的设计,则能根据关键因素的初步性能. “它们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概念方面显得太 中的特殊地位。模拟还会让信息在不同环

快速、便利、清晰地生成并初选出大量的 慢.而在匆匆发展和评价设计方面又显得 节流动.共享那些曾经专供于图纸中的信

候选方案集合,因此也被称为”基于集合 太快”[181。基于模拟的BIM技术对建筑师 息.模糊设计和施工之间的界限。运用模


的设计”Iset-based design)。 的最大挑战.恰恰是避免仅只把性能作为 拟方法进行设计的建筑师.就变成了信息

传统设计专注于有限数量甚至单一的 设计的首要标准。运算设计把性能指标作 的处理者,而非形式的操作者。

设计对象.而基于BIM和运算的设计则并 为一项正式需求.但建筑师还需要保持其 模拟运用虚拟而非实体的对象.它不

非如此。BIM是基于集合(set)的设计. 他的价值标准.把引M置于一种多元语境 允许模糊性;而过多的精确性.可能误导

算法设计则基于群体(population),都能 之中.以便也能用再现的方式来看待设计。 或过早扼杀设计的可能性。模棱两可不仅

够迅速生成、分析和处理大量可选方案; 有时候.符号表现也能成为性能标准之一。 富有建设性.有时候甚至是至关重要的。

并能针对相关数据比较方案在建设成本、 所以绘图常常故意保留模糊性。虚拟几何的

暖通空调(HVAC)能耗等方面的性能。设 五、结语:机会与反思 一个显著特性.就是人们能够感知到其形式

计追求的是最佳性能,结果往往是在性能 中潜在的秩序,而非仅只是随意的形态。

表现方面胜出的选项.而非传统设计中对 以鼠标、键盘和显示器为主要设备的数

理想目标的效仿和回应。 字化设计工具,远未建立理想的人机界面。

“从心理学层面讲,长久以来,建筑 绘图应该也可以和数字化设计的流程相结

5.性能作为主要标准 和绘图之间的联系作为建筑文化的基础根 合。问题是它究竟在哪些环节会被数字工具

深蒂固,很难让在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建 所取代。毕竟.数字工具和绘图以不同的方

“模拟以性能本身为目标,意义被简 筑师以其他方式想象和理解建筑。”【”1 式整合着我们的手和脑。工具的转换.必然

化成了操作。”‘”1 “模拟是一种现象,是具体社会和文 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手眼脑之间的关系,也必

万方数据
建筑理论研究I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Theory 11 1

然带来建筑思维和理念的转换。 方式,也将从基于形式的再现性设计.转
在运用BIM和运算设计的同时.若想 变为基于性能的模拟性设计。
保留再现的优势和特点.关键在于把它们 伴随新技术涌现的多种特性改变着体
和其他媒介联系在一起。当计算机模型和 验和设计。诸如GPS、卫星地图、移动应
图版、分析性图解.物理模型、材料样板、 用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和应用,微妙地影响
案例和环境图片.甚至人的现场体验等一 着城市和建筑环境.并且和传统意义上的
起,以综合多样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一个 城市心理地图——凯文・林奇界定的经典
项目.它也就具备了再现的特性。 城市空间结构要素——产生了竞争。而那
些复杂.灵活的伪智能计算机工具.正转
变着建筑师的设计思维。

运算几何和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也
“很多建筑师似乎仍然执着于作为一 是问题之一。基于运算的设计和衍生的形
个决策者的传统形象,掌握着评判一个给 式.使得建筑生成的依据和理由.不再来
定形式是否可取或正确的权力;但评判的 自传统的形式本身.而是来自关系和过程。
标准其实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22】 进化演变的适应取决于非常简单的标准:
“我们需要重新寻找和建立新的专业 生存和复制的能力。建筑的适应性更为丰
基础;需要重新思考建筑的意义,思考建 富.选择标准也更为复杂.包含了作为性
筑环境怎样影响人类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能类别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需要继续用真正的杰作挑战人类;需要理 另一个角度而言.当前的形势和这样的 参考文献

解和反思模拟带来的影响。绘画或许仍然 时刻,也是前所未有的转折点和t/1.会。经过
…SCHEER D R.The Death of Drawing:Architecture

是达到这些目标的有力工具。”瞄1 MIT媒体实验室的创建者Nicholas Negroponte in the Age of Simulation【M1.Routledge.2014.

宣称的整合到常规设计流程中的”可调节” 【2】Sir Peter Cook.Drawing:the motive force of architec・

ture【M】.Chichester England:John Wiley&Sons.2008


过程操作和性能标准已经改变了建筑 和”可适应”阶段.数字化设计已经成熟。
【3】Is Drawing Dead?Symposia Spring 201 2.J.Irwin
师工作的基础。建筑师著作权和话语权的 现在正在“可进化”阶段的边缘。【24l在这个 Miller Symposium.YSOA(Yale School of Architec-

基础.正被模拟所摧毁。基于BIM的建筑 阶段,数字化流程辅助设计者推进建筑设 ture).Thursday-Saturday Februa ry 9-1 1.201 2.

f4】Michael Graves Architectu re and the Lost Art of


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以过去无法 计的常规可能性,同时也通过先前无法想
Drawing.http://www.nytimes.coml2012/09/02/opinion/
想象的广泛性和复杂度来展开分析、引导 象的概念,表现和传达范式.改变着对于 sunday/architecture-and-the-lost-art-of-drawing.html.

设计:运算设计则使得建筑师用一种截然 设计和施工流程的传统理解。 【5】乔纳森・希尔著.冯炜译.追逐阴影:非物质建

筑|J】建筑师,2005(6):9-1 5.
不同于绘图的方式思考形式,从联系和约
【6l吴葱.在投影之外文化视野下的建筑图学研究
束条件生成形式.而非直接用图像来绘制 【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形式。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不仅是以更快的 注释 f7】彼得・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M】.何守源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方式完成任务.而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
…SCHEER D R.The Death of Drawing:Architecture
【8】曾引.概念建筑(上卜一埃森曼建筑理论研究【J】
完成任务。设计者需要不同以往的重要技 in the Age of Simulation【M】.Routledge,201 4. 建筑师.201 2(4):48-53.

能:信息管理.团队协作等:而且这些技 【2】本书在国内已有电子工业出版社的何守源译本. 【9】曾引.概念建筑(下)——埃森曼建筑理论研究【J】


标题为”绘画:建筑的原动力”。但考虑到中文。绘 建筑师,201 2(5):53-58.
能并非只是建筑师独有。
画’一词多对应于英文的painting.而作为建筑设 【10l布赖恩爱德华兹.建筑绘画与思考(原著第2版)
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的多层级项目团 【M】.申祖烈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计的传统媒介.对应英语Drawing一词.也多作。绘

队可以在一个充分集成、合作的设计/施 图”或“制图。;因此为免歧义.本文统称绘图。 【1 1】DERNIE D.Architectu ral Drawing(第2版)【M】.

【3】Is Drawing Dead?Symposia Spring 201 2.J.Irwin Laurence King Pub,2014.


工/运营流程中,通过一个对等的平台共
Miller Symposium,YSOA(Yale School of Architec— 【121马里奥・卡尔波.周渐佳译.制图的艺术【J J.时
享和使用信息。团队的领导者.有可能是 tu re).Thursday-Saturday,February 9-1 1.2012. 代建筑.201 6(02):I 62-1 64.

甲方的代表、总承包商,施工管理者.或 【4】Michael Graves.Architectu re and the Lost Art of

Drawing.http://www.nytimes.corn/201 2/09/02/opinion/
者建筑师。甲方最关心的不再只是最低的
sunday/architecture-and—the-lost-art・of-drawing.html. 图片来源
投标价.而是项目的成本和计划。建筑师 【5】同【2】:50

凭借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面信息.将能够提 【6]同【2】:50. 图1:参考文献【1】。

【7】乔纳森・希尔著.冯炜译.追逐阴影:非物质建 图2:参考文献【2】。
供更为广泛的专业服务。建筑的设计思维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