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主要重點

A. 巴洛克藝術的特徵:
巴洛克藝術風格的興起主要是針對文藝復興時期追求復甦古典主義的精神所
產生的反動思潮。文藝復興時期嚮往的藝術風格是以古希臘羅馬藝術為首的古
典主義風格,也就是在理性的思考下,發展出具有比例、對稱、和諧等等形式
規範的藝術傑作,包含建築、雕刻、繪畫。巴洛克藝術風格則恰恰與文藝復興
時期的古典主義風格相反,它試圖打破穩定、勻稱、與均衡等種種古典主義的
形式規範,追求不穩定、不對稱、不平衡、不精確、具強烈對比的形狀,並運用
複雜的變化來取代簡潔,因而使得巴洛克的藝術作品充滿動感與活力。

B.「巴洛克」(Baroque)的字義源自於葡萄牙文 “barroco”,意指「形狀不規則
的珍珠」(A pearl of irregular shape)。在音樂裡,「形狀不規則」可比喻為
「音樂的樂句長短不一、曲式結構不規則與不平衡」;「珍珠」可比喻為「音樂聲
響的亮度」
。整體音樂風格以亮麗輝煌、尊貴堂皇、以及精緻優雅的貴族氣息見
稱。
Ex1: 巴赫(J.S. Bach, 1685-1750)a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 BWV 1041
Ex2: 巴赫 A 大調雙簧管協奏曲 第一樂章 BWV 1055
Ex3: 巴赫 C 大調第一號管絃樂組曲 第一樂章 BWV 1066

C. 巴洛克時期特有的五大音樂風格要素:
1. 方塊力度(Terraced Dynamics):同一首旋律或是同一個樂段共演奏
兩次,第一次大聲(forte)演奏,第二次小聲(piano)演奏,或者情
形正好相反。
Ex1. 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的「春」
Ex2: 巴赫(J.S. Bach, 1685-1750)C 大調第一號管絃樂組曲 第一樂章。
2. 數字低音(Basso Continuo or Figured Bass):為巴洛克時期特有的記
譜法。通常在低音譜的下方會出現 或是 的數字記號。該數字記號代表
三和絃或七和絃的內部原位或轉位後的各種音程距離。數字低音記譜法
是巴洛克鍵盤音樂家用來表現即興演奏能力的考驗。
3. 行走般的低音(Walking Bass):由巴洛克時期的低音樂器,包括大提
琴、大鍵琴、低音大提琴等等,以撥奏的方法(或斷奏的技巧)一個單
音接著一個單音的撥彈過低音譜上所有的低音。
Ex1: J. S. Bach D 大調第三號管絃樂組曲 第二樂章 BWV 1068
Ex2: 阿爾比諾尼(Tomaso Albinoni, 1671-1751)的 G 小調慢板
4. 利用各式各樣簡短的音型透過模進的作曲技巧與連續的和聲進行或轉調,
達到一種綿密不斷的,如織帶般的音樂段落。並且,低音部的律動相當
活躍。

1
Ex: 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B 小調第十號協奏曲
第一樂章 Op. 3 RV 580 來自「調和的靈感」。
5. 頑固低音(Ostinato,):頑固低音與數字低音不同;前者是一種作曲技
巧,
而後者是一種記譜法。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一種連續且不分段落的變奏
曲(Continuous Variation)作曲技巧,常由一組 4-8 個的低音群構成。這
組低音群會不斷地在曲子中被反覆,當該組低音群被反覆的同時,若高
音域的旋律跟著變化,此即為頑固低音變奏曲。Ex: 帕海貝爾(Pachelbel,
1653-1706)的 D 大調基格與卡農。此外,也可運用不斷反覆的頑固低音
當低音伴奏,然後結合重複詩歌曲式寫成旋律。例如: 周杰倫的「爸我
回來了」與普赛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狄朵的悲歌」。二者
皆是以重複詩歌曲式結合頑固低音伴奏的絕佳曲例。

D. 巴洛克時期在音樂史上最具歷史意義的三大貢獻與成就是:
1.歌劇(Opera)與清唱劇(Cantata)的誕生與神劇(Oratorio)的成熟--
十七世紀初,聲樂方面也誕生了新的形式。歌劇、清唱劇與十六世紀即已
然出現的神劇對巴洛克時期的聲樂風格與音樂語言產生突破性的貢獻。此三
者皆將戲劇與音樂相結合,並皆在各自的劇型中出現相同的歌曲形式:a.
朗誦調(Recitative)b. 詠嘆調(Aria),有時也稱歌調。
朗誦調的特色是:模仿人自然的語言音調變化,使之用於各類劇型中接近
敘事體裁或散文體裁的快速對白段落,以表達劇情與動作的外顯進行。
詠嘆調的特色是:用以抒發表達主角內省的、精神與心靈層面的情感內容,
故旋律性常優美具延展性,而和聲的進行豐富有變化。
Ex1: 巴赫(J. S. Bach)的「咖啡清唱劇」(Coffee Cantata)
Ex2: 普赛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的歌劇「狄朵與阿尼亞斯」(Dido
and Aeneas)中「狄朵的悲歌」(Dido’s lament『When I am laid in earth』)是
一首用頑固低音寫成的極為淒美的詠嘆調,在該詠嘆調之前是由 Dido 演唱
的朗誦調「你的手,Belinda」(Thy hand, Belinda)。
2. 調性(Tonality)的確立—
在巴洛克時期所建立的調性概念,對功能和聲學中的和絃進行與轉調有著深
遠的影響。所謂調性概念指的是一組稱為關係大、小調的兩個調式,其內部
和絃級數的進行運作,以及相互轉調的關係,或轉到其他更遠的大小調去。
但不管如何轉調,所創作出來的音樂若能通過功能和聲理論的分析時,皆
稱為「調性音樂」。巴洛克時期法國音樂理論家拉摩(1683-1764)的「功能
和聲學」(Traite de l’harmonie, 1722)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所謂一組關係
大小調是指兩個調式,其大調的主音位在小調主音的上方小三度的距離上。
3. 各種器樂的音樂言語與器樂形式若非於此時期誕生,便是於此時期成熟。包
括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室內樂、組曲與變奏曲(此二者出現於文藝復興

2
中期以後,而成熟於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是音樂史上第一次出現純粹為創作器樂音樂的音樂語言、形式、曲
式結構、與器樂風格的時期。

E. 情愫主義(The Affections):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美學主義。強調每首器樂曲只表達一種情感,充分體現該
時期盛行的「專一一致」的精神。而且音樂情感不是作曲家個人的主觀心境感
受。此外,由於在當時某些約定俗成的音型或動機被認定具有「修辭學」
(Rhetoric)上的意義,因此,當時候的作曲家可運用這些具有修辭意義的
音型來表達「激動」、「生氣」、「悲嘆」等情愫。但是,每首曲子或樂章只能表
達一項情愫。同一首樂章還沒有形成可表達二種以上或具有對比性質的情愫
這類的可能。

F. 有關巴洛克時期的協奏曲(Concerto)的曲式特色:
「協奏曲」的原文是 “Concerto”,從十七世紀以後,其原文字意從原先的「加入」
「連結」增加了「競爭」、「較競」、 「競鳴」的意思,意指一首帶有各類聲音組合的
樂章從原先各類聲音(包括人聲與器樂聲)的加入合作,轉為以各類小器樂組
(concertino)或獨奏樂器(solo),與管絃樂團全體(tutti)在單一樂章中作音量大小的
輪番交織變化。絕大多數時候,為配合管絃樂團全體奏(或稱合奏)與小器樂組
輪番交替演奏已達成一種競奏在音色與音量的交織對比。巴洛克協奏曲在創作方
式方面,特別是在第一樂章部分,為管弦樂合奏的地方設計了一個稱作「複奏樂
節」或「複奏樂段」(ritornello)的特殊段落,顧名思義,這個由管絃樂合奏的樂
節或樂段將在該樂章中不斷重複出現,並且與小器樂組部份或獨奏部分交替演
奏。小器樂組或獨奏的音樂部份不需要重複出現,但管絃樂合奏部分出現時必用
同樣的音樂旋律作部份或完整的演奏,用以統整整個樂章。通常,「複奏樂段」
會完整的出現在樂章一開始的地方與樂章結尾處,而在樂章進行的中間則會以
部份的形式出現。而小器樂組或獨奏的音樂部份每回出現的旋律以及樂句數目或
長度都不需一致。於是,整個巴洛克協奏曲在創作與演出的形式上就是:
Ritornello---solo---Ritornello(Part)---Solo---Ritornello(Part)---Solo---Ritornello
協奏曲誕生於巴洛克時期,是巴洛克時期許多新興樂種(genres)之一,其他新興
樂種包括交響曲(Sinfornia)、室內樂(Chamber music)性質的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等等。這些樂種持續被稍後古典樂派、浪漫樂派、二十世紀現代音樂使用。
並且,協奏曲自巴洛克時期以降歷經了在聲音風格、曲式運用與調整、創作技法
與規模的變化發展,足見其深厚長遠的影響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