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萧阳:“中国哲学”与“汉语哲学”

来⾃: y(right here) 组⻓ 2020-12-09 23:12:31


萧阳,武汉⼤学物理系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硕⼠, 纽约社
会研究新学院博⼠, 加州柏克利与哈佛⼤学博⼠后。现为肯庸学院哲
学系教授.编辑的英⽂书有《道德相对主义与中国哲学》(与⻩勇合编),
《孟⼦哲学研究指南》。⽬前从事语⾔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环境
与⽓候变化的哲学研究。
萧阳|“中国哲学”与“汉语哲学” 发布⽇期: 2018/9/21 10:08:19
9⽉21⽇上午,⾼研院学术报告会第143讲在浙江⼤学⻄溪校区浙
⼤出版社410会议室举⾏。肯庸学院哲学系萧阳教授作报告,题为
《“中国哲学”与“汉语哲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周伟
驰⽼师主持了报告会。
萧教授⾸先指出,最近许多学者都在讨论的关于“汉语哲学”的说法
应当看作是对上世纪九⼗年代“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的⼀个回答。
汉语哲学的说法可以⽤两个命题来概括,第⼀,中国有“哲学”,但它是
⼀种与⻄⽅哲学⾮常不同的,独特的哲学, ⽽且中国哲学的价值正在于
其独特性;第⼆,中国哲学的独特性为汉语的独特性所决定。他把它们
分别称之为“历史主义命题”与“汉语哲学命题。” 萧教授的讲座分为三部
分。第⼀部分讨论历史主义命题,第⼆与第三部分讨论汉语哲学命题。
在讲座的第⼀部分,萧教授通过将历史主义应⽤到它⾃身来对历史
主义作出⼀个回应。他指出,对于历史主义命题不太有利的⼀个历史事
实是,它本身并不是⼀个超越历史的真理。尽管今天很多⼈都将“中国
⽂明(包括作为其精髓的中国哲学)是独特的,⽽且其价值就在于
其‘中国的’独特性”这⼀命题当作⼀个不证⾃明的常识,它的出现其实是
有历史的,⽽且只有短短的⼏百年左右的时间。在⼈类历史的⼤部分
(⾄少⼏千年⻓的)时间⾥,中国⼈⼀直认为⾃⼰的⽂明是“普世的”,
⽽且,中国⽂明有价值的理由是:因为它是“普世的”。只是在⼗九世纪
之后,中国⽂明有价值的理由才变成了:因为它是“中国的”。即然⼈们
曾经不以历史主义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未来有⼀天⼈
们也许会停⽌⽤历史主义的眼光看世界。
在讲座的第⼆部分中,萧教授指出,汉语哲学命题本质上是对中国
哲学的特性所做的⼀种解释。但是,有那么多因素有可能影响中国哲学
的特性,为什么⼀定要挑出“汉语的特性”作为解释中国哲学的特性的唯
⼀因素?他提到两种另类的解释。第⼀种是席⽂(Nathan Sivin),劳埃
德(Geoffrey Lloyd 1933-)与科林斯(Randall Collins)从知识社会学的⻆
度所做的解释。他们不⽤语⾔差异,⽽是⼈们互相交流与谈论的⽅式与
制度之差异,或者社会与⼈际⽹络之差异,来解释不同哲学之间思想与
⻛格的差异。第⼆种另类解释是对中国哲学的特性所给出的⼀种个⼈主
义的,精英主义的解释,其⼤致想法是,中国历史上有⼀些哲学天才,
他们抓住了中国⽂化的独特的本质,然后以哲学概念的⽅式表达出来。
汉语哲学命题的提倡者需要对这些另类解释作出某种回应。

年⽣于威尔⼠。⻓期在剑桥⼤学执教,先是在国王学院,随后
Geoffrey Lloyd 1933
在达尔⽂学院。1983年起担任“古代科学和哲学”讲席,1989年起担任达尔⽂学院
院⻓,2000年10⽉从这两项职位上退休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中,萧教授试图对作为语⾔哲学问题的“汉语哲
学命题”给出⼀个直接的回应。他指出,语⾔哲学中的⼀个重要的洞⻅
是,“语法特性”不决定“语⽤特性”。也就是说,⼀种语⾔的形式的,语
法的特性不决定⼈们可以⽤它来做什么事情。语法意义上的“汉语”不决
定“⽤汉语所做的⾔语实践”。此外,如果我们将哲学理解为⼀种使⽤概
念的⾔语实践。那么,汉语哲学命题是否为真就取决于“汉语”是如何定
义的。汉语哲学的提倡者所使⽤的“汉语”这⼀概念是含糊多义的,它⾄
少有“语法的”与“语⽤的”⼆重含义。萧教授将汉语哲学命题的提倡者分
为三组,头两组的学者的共同点是,他们对“汉语”的定义是⼀个“语法
的”定义。他们将汉语定义为⼀个稳定不变的,静⽌的,形式的⽂字或
符号系统,“汉语的特性”也因此被理解为不变的,形式的,语法的特
性。当这些学者说这些特性决定中国哲学的特性时,他们就等于在说,
语法特性可以决定语⽤特性。在这种情形下,汉语哲学命题不可能是真
的。第三组学者则采纳了“语⽤的”定义。他们将“汉语”理解为⼀种活⽣
⽣的⾔语实践。此时汉语哲学命题⾄少可能为真。
报告会交流环节,卢盈华、顾昕、卞绍斌、赵琦、⽥海华,陈肖
⽣,周伟驰等学者分别就汉语哲学的政治维度,⽂化多元主义与普世价
值,意义的不确定性与同⼀性,语⾔哲学家应当如何处理⼈类交流实践
中的反常现象,庄⼦对语法-语⽤不对称现象的发现,汉语与中国哲学
的创造⼒的关系,中国经验与中国哲学的创造⼒的关系,汉语现象学是
否可以超越对⻄⽅现象学的翻译与模仿等问题与萧教授进⾏了深⼊的探
讨。
《解决全球⽓候变化的中国⽅案:⼈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
【内容简介】
我们应当把全球⽓候变化看作是对哲学的⼀个挑战,应当承认我们还不
知道如何从哲学上来“思”或“理解”它,因为传统的概念已经不适⽤了,
⽽我们尚未找到新的,适当的概念。在这种条件下的思类似阿伦特所说
的“没有楼梯扶⼿的思”(thinking without a banister)。也就是说,当我
们把⽓候变化当作⼀个“哲学”问题来思考时,我们不应当想象我们是在
做“应⽤哲学”或“应⽤伦理学”。相反,我们是在做真正的,作为“理
解”的哲学。哲学的任务之⼀是提供对于世界的“哲学的理解”。我们应
当借此机会来激发⾃⼰,不仅要试图澄清与梳理旧的概念,还要试图发
明与引进新的概念(或许它还会⿎励我们开始将哲学看作是⼀种“发明概
念的艺术”)。
讲座分为两部分。第⼀部分是对作为“科学问题”与作为“伦理与政治问
题”的⽓候变化的⼀个简介。我们将试图澄清的概念包括:“知识”与“理
解”,“科学的理解”与“哲学的理解”。第⼆部分关注作为“本体论问题”的
⽓候变化,试图引进的新的概念包括:⼈世纪(the Anthropocene),技
术的剩余物,因缘与技术的因缘,时间的剩余物,诅咒与技术的诅咒。
我们将利⽤这些概念对⽓候变化给出⼀个“哲学的理解”。我们还可以据
此⽽对⼀些哲学理论(⽐如康德与海德格尔的时间理论)进⾏判教。
2018年5⽉17⽇下午,美国肯庸学院哲学系、浙江⼤学⼈⽂⾼等研究院
萧阳教授到访哲学所并作了题为《解决全球⽓候变化的中国⽅案:⼈类
命运共同体的哲学》的学术报告。此次学术报告由哲学所副所⻓⻩凯峰
研究员主持,哲学所全体科研⼈员及部分研究⽣参加。
萧阳教授的报告⾸先从⽐较哲学的研究⽅法谈起,强调了此次报告的进
路是从问题⼊⼿,以不同的理论视⻆对同⼀问题进⾏解读。在引论中,
萧阳教授解释了⼏个贯穿讲座主题的关键词:中国⽅案和中国理解中
的“中国”和“理解”。在此,中国⽅案不应该只是在传统中国的视域中去
理解,这其中还应该包括在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中产⽣的新的⻢克思主
义的传统。理解不应当只局限于现代认识论的“知识”这个层⾯,更多地
应当是放在古代认识论的“理解”的传统中去理解。今天如何学习古代⼈
以达到同传统的“理解”接洽的问题上,萧阳教授援引了章学诚的观点:
我们不应当去模仿孔⼦的具体观点,⽽是应当学习他思考问题的⽅式。
因⽽在今天⾯对新的问题的时候,对古⼈思想的借鉴应该更多是对古⼈
思考问题的⽅式的借鉴。萧阳教授继⽽指出:哲学史并不是关于同样的
问题的不同回答的并列,相反,历史的变化中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这
就需要我们具有真正⾯对和回应新的问题的能⼒,具体反映在以新的概
念应对新的问题。萧阳教授举了⼀个阿伦特的例⼦——没有楼梯扶⼿的
思。哲学不仅仅是对于旧有的概念的梳理,同时它也⿎励我们将其看作
⼀种发明概念的艺术。
进⼊到对全球⽓候变化问题的理解中,科学的理解认为在⼈类纪,碳的
排放已然重塑了⾃然,这具体表现在:地球温度升⾼、海平⾯上升,极
端天⽓,物种多样性消失等⽅⾯。科学的理解是理解的⼀种。对⽐古代
认识论和现代知识论会发现:现代的知识论强调知识的⼀个确定性结
果,拥有⼀种知识即意味着对这⼀知识有⼀个论证、证成。古代⼈所说
的认识论(epistemology)强调在认识的过程中所拥有的理解,古代认
识论中的“理解”是⼀个知性的德性。萧阳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同样具有这
样⼀种美德认识论的传统:庄⼦和荀⼦对的“通”的表述。全球⽓候变化
的问题在今天经常被解释为是⼀个技术问题,也即转化为了以技术来解
决全球⽓候变化的问题。但萧阳教授明确指出全球⽓候变化不能在任何
层⾯都只强调作⼀种技术的理解,全球⽓候变化问题的伦理、政治维度
不能都还原到技术的层⾯。全球治理是政治哲学中最难的问题。在讨论
对全球⽓候变化的治理的时候,萧阳教授引⼊了技术剩余物的概念以使
问题获得⼀种理解。在⼈类⽂明出现后,⼈类的农业⽣产导致了地表的
改变,乃⾄是彻底地重塑了⼈类出现之前地表的⾯貌。同样,现代⽣活
依靠着巨⼤的能源消耗,技术剩余物在今天就表现为碳的⼤量排放之
后,带来了全球⽓候的变化。以往,世界的局部地区解决环境污染的时
候都是通过转移污染来解决问题,但意识到更根本的碳排放的技术剩余
物的时候,全球治理层⾯上的思考就尤为重要。⽽中国在当下提出以⼈
类命运共同体的⻆度去理解和解决全球⽓候变化的问题就是对于当今现
状的很好的回应。对全球⽓候变化的技术的理解包含着⼀个根本的困
境:技术的解决总是会产⽣新的技术剩余物。这表现在新的技术、能源
替代旧的技术、能源的时候。萧阳教授接下来⼜引⼊了南⾮作家库切
的“技术的诅咒”的概念。这个概念中援引了⼀些古希腊的宗教⽅⾯的思
想资源,在这种理解中,前后的事件都被放在了⼀个整体的解释中。在
全球⽓候变化问题的历史层⾯的思考上,萧阳教授认为历史应该把史前
和历史放在同⼀平⾯上进⾏⼀种深历史的思考,将其理解为⼀个连续的
变化过程,并且强调时间应该做⼀种唯物主义的理解。
最后萧阳教授谈到⼈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的理解。⼈类命运共同体不应
理解为⼀种社群、社区(community)性质的东⻄,⽽是共同的体
(the common body)、共同善(the common good)。同时⼈类命
运共同体不是⻢克思的⾃由⼈的联合体,⽽是所有主权国家平等共存。
当前的紧迫问题在于技术剩余物在共产主义消灭资本主义之前,就有可
能把⼈类赖以⽣存的地球这⼀物质性的前提摧毁掉。
萧阳教授的报告引起了哲学所各位⽼师的极⼤兴趣,各位⽼师在讨论环
节结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领域和萧阳教授展开了对话和讨论。伦理
学研究室赵司空、科学与技术哲学研究室计海庆分别结合⾃⼰的专业视
⻆与萧阳教授进⾏了探讨和交流。何锡蓉研究员从⽐较哲学的⼏个进路
的展开对萧阳教授的讲座做了总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