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中國語文

模擬試卷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 2017 年 4
月)
卷一 考材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
中四(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考材

1 小時 30 分鐘完卷

考生須知:
(一)「閱讀能力考材」乃本試卷乙部設問依據。

(二)為便於設題,「閱讀能力考材」文章或曾經刪改。

(三)考試結束後,毋須交回「閱讀能力考材」。

版權所有,切勿公開展示或轉載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第一篇
1 相信命運似乎對人有好處,強者可以用它欺人,弱者可以用它自慰。
2 現在,相信命運的人比過去少多了,因為,據不信的人說,那是迷信。 ——「不
信」也是一種「信」,這會不會也是迷信呢?是己非人要有使人心服的理由,這就不是
片言隻字所能解決的了。
3 過去有一些人,以預言他人的未來為職業,如卜卦、算命、相面、測字之類。相信
這類人的預言,是迷信,因為他們並不能知道未來。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們據以推知
未來的材料(如生辰八字、面容之類,這裏稱之為「甲」),與他人的未來(如騰達、
貧病之類,這裏稱之為「乙」)並沒有必然的聯繫,說嚴格一些,是甲和乙並沒有因果
關係。假因不能推出真果,這就可以證明,他們所說能知他人未來的話是虛妄的,相信
虛妄的話自然是迷信。
4 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容易解決。但是問題卻不能到此為止,因為我們的論據只能證
明,他們根據「這樣」的材料以預言未來是虛妄,而不能證明,他們根據「任何」材料
而預言未來都是虛妄。是不是根據任何材料都不能預知未來呢?在常識上,顯然沒有人
這樣想,因為事實證明,以某種材料為依據,我們可以確知某種情況將要出現;並且,
如果事實不是這樣,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會變得難於想像。這樣,可見我們,或有意或無
意,還是相信未來是可以預知的。這在本質上同相信命運是不是沒有分別呢?
5 「命運」這個說法,在過去有神祕色彩,容易引起誤會。這裏換個說法,「人一生
的種種遭遇,都是前定的」,或者如有的人所說,「人一生的遭遇,種種活動,甚至極
細微的末節,都是遺傳加環境的必然結果」。這是不是事實呢?顯然,否認這樣一個說
法,在理論上有不少困難,最主要的一個是,必須對因果關係有另外的看法。根據現在
的科學常識,絕大多數人認為,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個統一的整體,其中任何個別事物,
都由因果關係的鎖鏈維繫着,就是說,它是前因之果,後果之因,無因而自生自滅的現
象是沒有的。如果這個認識不錯,顯然,人一生的種種遭遇,就其為前因所決定說,確
是前定的。
6 因果關係,或說因果規律,使不少人相信定命論。有的人說,如果有足夠的材料,
他就可以根據因果規律,通過演算,預知全宇宙的無限未來。甚至有的人還設想,我們
所處的宇宙,可能是一成為「有」就全部定了局的,我們覺得它是在時間順序中發展變
化,那只是主觀認識的一種形式。時間,確是微妙難以理解的事物,這裏只好安於常識
承認事物是在時間順序中發展變化,問題的癥結在於,在這個時間的順序中,能不能有
無因的個別事物出現。
7 堅信因果規律的人說,不能。有的人對這樣的堅信有懷疑,因為所謂因果規律,是
人試着用它「說明」存在的,現在把它高舉到「統轄」存在的地位,沒有危險嗎?很難
說。但我們似乎不得不承認,推倒它不很容易,至少是很不方便。一個像是避難就易之
法是,只說生命的活動間或有例外。但是,這就等於說,這個世界忽而生出一個新系統
不那麼統一了,問題實在太大,且不管它。堅信因果規律的人大概不會讓步,他可能堅
持,生命的活動其實也不例外,譬如說意志吧,你覺得是自發地想如何如何,其實並不
是自發,因為你想這樣而不想那樣,還是有原因的。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2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8 這樣用因果規律解釋一切,甚至統轄一切,引起的問題有兩個:一、對不對;二、
好不好。前一個問題,或者要留給將來的哲人去解決,這裏只談後一個。好不好的問題
最顯著的表現在生命的活動方面,或者更嚴格一些說,表現在人的生活方面。如果相信
人的一切遭遇,一切細微的活動,都是前因所決定,那就:一、「自強不息」就成為無
意義了;二、道德、法律所要求的「個人負責」也就失去根據,因為,反正是已經注定
了的,不能改變,被因果規律束縛着的個人又有甚麼辦法!這種沒辦法的心情,如果真
正成為印在心上的陰影,它就會產生破壞「理想」和「興趣」的力量,這也是個不小的
實際問題。大概就是因此,所以歷史上有不少賢哲,想出種種理由證明,雖然世界是在
因果規律的統轄之下,可是「人」卻有意志自由。這種看法是常識上容易接受的,因為
一、根據我們的自身體驗,確是有所謂「我想如何如何」,「我能如何如何」;二、道
德、法律的要求不是毫無效果的。自然,這裏又會碰到,所體驗的自由是否真實的問題
上面已經說到,這很難解決,因為對於宇宙整體的性質,我們了解得還不夠多;而且,
意志自由之感,從一個方面看,它是實有的,我們難得不承認;從另一方面看,意志活
動也是在時間順序之中,我們很難證明它完全不受前因的影響。
9 關於定命和人定勝天的問題,根究孰是孰非,就會遇到左右為難的麻煩。存在的本
質或者比我們所能想到的要複雜得多。既然暫不能解決,那就不如安於不知為不知;幸
而這從躬行方面看,關係並不太大,因為飯是不能等到營養理論都通了之後才吃的。我
們要生活,就不能不希望有個比較妥善的可行之道。我想,這可行之道就是,「假定」
自強不息會產生效果,也就是姑且承認意志活動中會出現「自生因」,它不是前因所生
卻能夠突入時間的順序,產生後果。這只是個假定,它有落空的可能,但也有成為現實
的可能,在真相沒有徹底弄清楚之前,失掉這後一種可能是不應該的。從積極方面看,
有了這個假定,人人堅信煉石真可以補天,人生的「理想」、「興趣」等等就都有了依
靠,被命運播弄的無可奈何的陰影就會淡薄甚至完全消失。自然,這種假定並不是放棄
因果規律,而是同樣要借重因果規律,因為,如果種瓜不能得瓜,自強不息也就沒有意
義了。我們的生命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常常處於兩歧之間:對於有些事物不能求甚解
但又必須相信自己的眼睛,選擇一條路,向前走。
張中行《命運》

第二篇
1 鬥者,忘其身者也,忘其親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
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
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下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是刑
法之所不赦也,聖王之所不畜也。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人也,下忘其
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2 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
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下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是人
也,所謂「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將以為智邪?則愚莫大焉;將以為利邪?則害莫大
焉;將以為榮邪?則辱莫大焉;將以為安邪?則危莫大焉。人之有鬥,何哉?我欲屬之
狂惑疾病邪?則不可,聖王又誅之。我欲屬之鳥鼠禽獸邪?則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3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惡多同。人之有鬥,何哉?我甚醜之。
3 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爭飲食,無廉恥
不知是非,不辟死傷,不畏眾彊,恈恈然唯飲食之見,是狗彘之勇也。為事利,爭貨財
無辭讓,果敢而振,猛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輕死而暴,是小人之
勇也。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
君子之勇也。
4 鯈鱧者,浮陽之魚也,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挂於患而思謹,則無益矣。自知
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
《荀子‧榮辱》(節錄)

注釋:
不畜:不容。
狐父之戈:狐父盛產優良的戈。狐父,地名。
钃:截、砍。
辟:避。
恈恈然:貪欲的樣子。
橈:屈服。
胠:擱淺。
志:此處解作識見。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4
中國語文
模擬試卷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 2017 年 4
月)
卷一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姓名
班別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 班號

(2017年4月)
中四(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 考核重點:
1 欣賞詩詞的表達手法
試題答題簿 2 欣賞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
的思想感情
3 理清篇章結構
考試時間:一小時三十分鐘 4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掌握論證方法
6 掌握舉例說明的方法

考生須知:
(一) 在本試題答題簿首頁之適當位置填寫
考生的姓名、班別及班號。
(二) 本試卷分為甲、乙兩部分,甲部根據
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設問;乙部根
據兩篇文章設問。甲部佔30分,乙部
第一篇佔50分,乙部第二篇則佔20分
總分額100分,佔考試成績百分之二十 考生得分
四。 甲部
(三)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必須根據各有關 乙部
第一篇
文章回答問題。 乙部
(四) 乙部兩篇文章見另行派發的「閱讀能 第二篇
力考材」。 總 分
(五) 各題答案必須寫在本試題答題簿指定
橫線上或空格內。選擇題每題限選答
案一個,多選或漏答者該題0分。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5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甲部 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30%)
《逍遙遊》、唐詩三首、詞三首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帶點的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5分)考核重點:掌握文言
字詞的意義;評核能力:解釋【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1題】
(1) 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逍遙遊》) 掊:擊破(1分)
(2) 子獨不見狸狌乎?(《 逍遙遊》) 獨:難道/豈(1分)
(3) 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 逍遙遊》) 患:擔憂(1分)
(4)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 歇:衰謝(1分)
(5)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月下獨酌》) 將:和/與(1分)

2 莊子在《逍遙遊》一文中列舉了不少例子。他借以下例子說明了甚麼道理?試根據
文意加以分析,以完成下表。(6分)考核重點:掌握舉例說明的方法;評核能力
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7題】
例子 說明的道理
(1) 以同一種使雙手免於乾裂的配方,宋國人用於漂洗絲絮,只能
賺取微薄的收入;( 1分)客人游說吳王把配方用於戰事上,
不龜手之藥
獲得分封土地,(1分)說明「所用之異」的道理,強調用法不
同會帶來不同結果。(1分)
(2) 藉由狸狌和斄牛的特性和下場作對比,前者機敏靈巧、善於捕
獵,卻因這種「有用」的特性而死於陷阱當中;( 1分)後者
狸狌和斄牛
體形龐大、不能執鼠,看似「無用」,反而能全身遠害,(1
分)說明「無用之用」的道理。(1分)

3 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所描寫的「赤壁」,四周環境如何?(2分)考
核重點: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15題】
巨浪滔天
明月當空
崖岸積雪
山勢險要
A
B
C A B C D
D ○ ○ ● ○
分析:
詞中「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雪」運用了比喻手法,實際是指浪花,故選項
錯誤。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6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4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提及周瑜,有甚麼作用?(2分)考核重點:欣賞
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17(2)
題】
A 突顯周瑜的形象。
B 帶出詞人的喟歎。
C 諷刺當世沒有豪傑。 A B C D
D 交代當地的歷史背景。 ○ ● ○ ○

5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試指出其中一種。( 1分)又這種修辭手法如何加
強抒情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分)考核重點:欣賞詩詞的表達手法
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4題】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聲聲慢‧秋情》)

(1) 修辭手法:疊字/層遞(1分)
(2) 抒情效果:藉着七組疊字,加強語氣,並指出詞人因思念丈夫而「尋尋覓覓」,
遍尋不獲後感到天氣「冷冷清清」,於是心中感到「悽悽慘慘」,「戚戚」於
言表,突出情感由失望轉為悲痛的過程。(2分)/先藉由思念丈夫,在家中遍
尋細覓,到遍尋不獲後感到天氣寒冷淒清,環境的寒冷進而強化內心的淒慘之
情,情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突出詞人因丈夫逝世而生的孤寂之情。(2分)

6 試根據杜甫《登樓》一詩,判斷以下陳述。(4分)考核重點:欣賞詩歌的內涵,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評核能力:重整、伸展【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3
題】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杜甫因「花近高樓」而傷心,他是由繁花凋敝聯想
○ ● ○
到唐室的動盪局勢。
(2) 杜甫提出《梁父吟》的典故,目的在抒發懷才不遇
● ○ ○
的感慨。
分析:
(1) 從詩中「錦江春色來天地」一句,可知杜甫登樓時繁花處處,並沒有繁花凋敝
的景象。他自言「花近高樓傷客心」,是因為看見花朵美不勝收,正值欣欣向
榮之景,對照唐室卻面臨內憂外患,百姓離散,因而觸景傷情。
(2) 《梁父吟》是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喜歡吟誦的樂府詩篇。杜甫在詩末說「日暮聊
為梁父吟」,是以諸葛亮自況,暗示自己有報國盡忠的心志,希望效法諸葛亮
輔助劉備,為朝廷建功立業,可惜卻不為世用,抒發懷才不遇的慨歎。

7 在《山居秋暝》中,王維藉着視覺描寫,刻畫了山村之景。除了視覺描寫外,王維
還藉由哪方面的描寫刻畫山居的生活?試舉例並略加說明。(3分)考核重點:欣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7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賞詩詞的表達手法;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2題】

(1) 聽 覺 描寫(答案須是兩個字)(1分)

(2) 例子:以「竹喧歸浣女」一句,從聽覺下筆,描寫竹林裏傳來浣女天真歡樂
的笑聲,為寧靜的山村添上活潑的氣氛,突出山村生活的自在閑適,與世無
爭。(2分)

8 有人認為王維在《山居秋暝》中流露的情懷,體現了退隱的思想,你同意嗎?試談
談你的看法。(5分)考核重點:欣賞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評核能
力:評鑒【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8題】
我同意王維在《山居秋暝》中流露的情懷,體現了退隱的思想。王維在詩歌開首着
力刻畫山村秋天的景致:雨後的空山、松林間的明月、潺潺的清泉等,景色怡人,
令人留戀。而從「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一句,描寫嬉鬧的浣女、穿過蓮叢的
漁舟,可見他認為山村生活恬淡閑適,與世無爭,反映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歌結
尾「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兩句,指出春天的花草雖然凋謝,但山居的秋景亦
十分吸引,可以留居此地,更進一步體現他退隱的思想。(5分)
評分原則:
 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是否準確;
 理據是否充分;
 闡釋是否完備。
 本題分三品評分,評品考生的理解及表達能力,可注意下列原則:
評品 原則
上品 準確理解文意,並具體說明是否同意相關評述;闡述清晰完備,
5分 條理分明。
中品 大體理解文意,並大致說明是否同意相關評述;闡述一般,條理
3-4分 尚可。
下品 大體理解文意,惟未能說明是否同意相關評述;闡述粗疏,條理
1-2分 略見混亂。
 錯誤理解文意,分析與文本內容有矛盾,給 0 分。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8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乙部 閱讀理解(70%)
第一篇
9 第一篇共有9個段落,按內容大意可分成六個部分,試指出各部分由哪些段落組成
(5分),然後概述第二、三、四、五、六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
內。(10分)考核重點:理清篇章結構;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7年文憑試第1
題】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第一部
第1段 指出相信命運對人有好處。

(6) 說明「迷信」與「相信命運」的分別,前者指相信
第二部 (1):
相士虛妄的預言,後者指根據事理的因果關係來推
分 第2-4(1分)段
知未來。(2分)

第三部 (2): (7) 為「命運」一詞下定義,提出「命運」是指人的一


分 第5(1分)段 切遭遇都是前因所決定的。(2分)
第四部 (3): (8) 指出抱持定命論的人對世界的認識,他們相信所有
分 第6-7(1分)段 事理都存在着因果關係。(2分)

第五部 (4): (9) 指出定命論引起的弊端,以及討論人是否擁有意志


分 第8(1分)段 自由。(2分)
第六部 (5): (10) 自述對定命論和人定勝天的看法,並說明這種看法
分 第9(1分)段 的積極意義。(2分)

10 作者在第1段指「相信命運似乎對人有好處,強者可以用它欺人,弱者可以用它自
慰」,命運如何可以「欺人」,如何可以「自慰」?試根據文意加以分析,並舉本
文以外的事例說明。(6分)考核重點: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伸展、創意
(1) 「欺人」:強者可以利用命運之說來欺騙別人,從而獲取別人的信任,謀求成
就或利益,(1分)例如古代的帝王想要推翻前朝,自立為王,常會借用天命
說,表示自己「君權神授」,把自己爭權奪位的行為合理化,以收服人心。
(2分)(例子僅供參考)
(2) 「自慰」:弱者在失意挫敗時,可以用命運之說來自我安慰,說明失敗並非因
為自己能力不足,只是時運不濟,從而逃避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1分)
例如投身演藝事業而未能走紅時,可以藉時運未到來安慰自己,逃避自己仍有
不足的現實。(2分)(例子僅供參考)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9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11 在第3段,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論證相士的預言是虛妄的?(2分)考核重點:掌握
論證方法;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18題】
A 演繹論證
B 歸納論證
C 舉例論證 A B C D
D 比喻論證 ● ○ ○ ○
分析:
第3段運用了演繹論證,大前提是「假因不能推出真果」,小前提是「他們(相
士)據以推知未來的材料,與他人的未來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從而得出「他們
(相士)所說能知他人未來的話是虛妄」的結論。

12 在第5段,作者指出「『命運』這個說法,在過去有神祕色彩,容易引起誤會。」
這裏所提及的「命運」是指甚麼?試略加解說。(3分)考核重點:理解篇章內容
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10題】
引文所提及的「命運」是指占卜師、算命師等所說的命數氣運,(1分)意指人的
騰達、貧病之類的未來是由生日、面相等不相干的「前因」所注定,所以作者說它
有「神祕色彩」。(2分)

13 文中提到用因果規律解釋一切會引起的問題,試就有關內容填寫下表。(6分)考
核重點: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5年文憑試第17題】
引起的問題
(1) 「自強不息」會失去意義,因為事情的結果已經注定,非人力
個人方面 所能改變,(1分)這使人失去為理想和興趣打拚的進取心,
(1分)自覺受命運播弄而感到無可奈何。(1分)
(2) 道德、法律所要求的「個人責任」會失去根據,(1分)因為人
們只是受因果規律所束縛,他們的意志活動並非自發,( 1
社會方面
分)也就沒有理由要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使法律和道德
失去效用和約束力。(1分)

14 在第6至9段,作者談及因果規律和意志自由。根據文意,判斷以下陳述。(6分)
考核重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評核能力:重整、伸展【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4
題】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用因果規律解釋世間事物較為合理。 ○ ○ ●

(2) 作者藉由說明因果規律,流露對命運無常的感慨。 ○ ● ○

(3) 作者認為人有意志自由只是假象。 ○ ● ○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0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分析:
(1) 作者只談及因果規律的內容,以及所引起的問題,至於「用因果規律解釋一
切」究竟「對不對」,作者則表示「或者要留給將來的哲人去解決」(第8段)
未有表態。
(2) 相信因果規律的人,容易認為事情結果早已注定,人力不能改變,因而有被命
運播弄、無可奈何之感,這是作者所要指出的問題,但他未有在文中流露對命
運無常的感慨。
(3) 文中雖然提到「(意志)其實並不是自發,因為你想這樣而不想那樣,還是有
原因的」(第7段)、「我們很難證明它(意志)完全不受前因的影響」(第8
段),看似認同人有意志自由只是假象;但他又同時指出根據我們的自身體驗
人似乎確有自由的意志活動,並承認「所體驗的自由是否真實的問題」很難解
決,「既然暫不能解決,那就不如安於不知為不知」(第9段),可見作者對這
個問題存疑。

15 在第9段中,「飯」和「營養理論」分別比喻甚麼?(4分)考核重點:理解篇章內
容;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2題】
(1) 「飯」比喻:生活/生存。(2分)
(2) 「營養理論」比喻:世界是否受因果規律統轄的問題/人的活動是否受制於因
果規律的問題。(2分)

16 作者在第9段多次提及「假定」,用意何在?(2分)考核重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評核能力:伸展
A 強調有關命題眾說紛紜。
B 指出所提假設不符事實。
C 突顯人與世界關係複雜。 A B C D
D 申明意見僅屬個人見解。 ○ ○ ○ ●

17 作者對「命運」有甚麼看法?試綜合全文加以析述。(6分)考核重點:理解作者
的思想感情;評核能力:重整
我們可從兩方面說明作者對「命運」的看法:一是理論層面,作者對定命論和人定
勝天孰是孰非的問題,「安於不知為不知」。因為他認為要否定「定命論」,必須
對因果關係有另外的看法,在理論上有不少困難;但要確定「人定勝天」的說法,
必須先證明人有意志自由,我們卻很難證明意志活動完全不受前因影響。既然問題
左右兩難,那就不如姑且存疑。(3分)二是在躬行方面,作者認為較妥善可行的
辦法是相信世界有其因果規律,同時假定自強不息會產生效果。因為如果不借重因
果規律,種瓜卻不能得瓜,自強不息就沒有意義。另外,要假設意志活動會出現
「自生因」,它不是前因所生,卻能產生後果,藉以表示人力可改變命運,這樣人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1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們才能積極奮發地生活。(3分)
第二篇
18 試根據文意,把下列文句譯為白話。(3分)考核重點:掌握語譯的技巧;評核能
力:解釋【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20題】
挂於患而思謹,則無益矣。
身處災禍之中(1分)才想要小心謹慎(1分),就毫無裨益了。(1分)

19 作者在文中談及對鬥者的看法。試根據有關內容,判斷以下陳述。(4分)考核重
點: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重整【參考2018年文憑試樣本試卷第17題】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鬥者「狗彘之不若」,因為他們行事沒有經過謹 ○ ● ○
慎思考。
(2) 作者認為鬥者只是在形體上跟其他人相同,其他方面就與 ○ ● ○
禽獸無異。
分析:
(1) 作者在第1段指「乳彘觸虎,乳狗不遠遊,不忘其親也」,反而鬥者卻「下忘其
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可見作者認為鬥者「狗彘之不若」,並非因為他
們行事沒有經過謹慎思考,而是因為其行為有違人的道德責任。
(2) 作者在第2段提到「我欲屬之(鬥者)鳥鼠禽獸邪?則不可,其形體又人,而好
惡多同」,可見鬥者與其他人除了在形體上相同外,好惡也與其他人相同。

20 作者在第3段提及不同類型的「勇」,試就有關內容填寫下表。(8分)考核重點:
理解篇章內容;評核能力:重整
「勇」的類型 行為表現
狗彘之勇 (1) 不顧一切地追求飲食之慾。(2分)
賈盜之勇 (2) 貪婪暴戾地搶奪利益財貨。(2分)
小人之勇 (3) 行為暴躁衝動而不在乎個人生死。(2分)
士君子之勇 (4) 重視生命卻為道義而堅持不屈。(2分)

21 本文運用了甚麼手法批評鬥者所為?(2分)考核重點:掌握寫作手法;評核能力
重整【參考2016年文憑試第18題】
比喻 A B C D
語例 ○ ○ ● ○
層遞
誇飾
A
B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2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C
D
分析:
選項正確,作者在第4段以鯈鱧「胠於沙而思水,則無逮矣」為喻,指出鬥毆的人
觸犯刑法,事後才想到自己有欠謹慎,已經是太遲了,批評鬥者行事衝動欠考慮。
選項正確,作者在第2段引用「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一語,批評鬥者的不智,因為
即使自己正確而別人有錯,不顧律法而互相毆鬥,也會損害自身。選項正確,第1
段從「忘其身」、「忘其親」到「忘其君」,層層遞進,說明鬥者所為對自身、家
人和君主的危害。

22 作者以「乳彘觸虎」一例,說明甚麼道理?試略加以說明。(3分)考核重點:掌
握舉例說明的方法;評核能力:伸展【參考2017年文憑試第19題】
作者以哺乳的豬為了保護幼豬,敢於冒着生命危險來對抗老虎,對比鬥者並非為了
保衞親人,只是因為一時的忿怒,就做出危害自身、家人和違反法紀的鬥歐行為。
作者藉着對比兩者鬥歐原因的不同,說明鬥者的行為不智和醜惡。(3分)

第二篇《荀子‧榮辱》(節錄)語譯
鬥毆的人,是忘記了自己身體的人,是忘記了自己親人的人,是忘記了自己君主的
人。發洩他一時的忿怒而喪失終身的軀體,然而還是要鬥毆,這便是忘記了自己的身體
家庭立刻會遭到摧殘,親戚也不免要受罰被殺,然而還是要鬥毆,這便是忘記了自己的
親人;鬥毆是君主所厭惡,刑法所嚴禁的行為,然而還是要鬥毆,這便是忘記了自己的
君主。對個人來說,是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對家庭內部來說,是忘記了親人;對在上位
者來說,是忘記了君主;這種人是刑法所不能赦免的,也是聖明的帝王所不能容的。哺
乳的豬(為了保衞幼豬)而觸犯老虎,哺乳的狗不到遠處遊逛,這是因為牠們沒忘記自
己的親骨肉啊。身為一個人,對個人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對家庭忘記了親人;對在上位
者忘記了君主;這種人,連豬狗尚且也比不上啊。
凡是鬥毆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自己如果真是對的,別人如果
真是錯的,那麼自己就是君子而別人就是小人了,以君子的身分跟小人互相殘害,對個
人來說,是忘記了自己的身體;對家庭內部來說,是忘記了親人;對在上位者來說,是
忘記了君主,這難道不是錯得太厲害麼?這種人,就是所謂的「用狐父出產的利戈來砍
牛糞」了。要把他們看為聰明嗎?其實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要把他們看成有利嗎?其
實沒有比這更有害的了;要把他們看成光榮嗎?其實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了;要把他們看
成安全嗎?其實沒有比這更危險的了。人們有鬥毆的行為,到底為了甚麼呢?我想把他
們歸類為患上瘋狂、惑亂疾病的人,可以嗎?卻不可以,因為聖明的帝王還是要誅殺這
些人;我想把他們歸類為鳥鼠禽獸,可以嗎?卻不可以,因為他們的形體還是人,而且
愛憎也大多跟別人相同。人們有鬥毆的行為,究竟為了甚麼呢?我認為這種行為是很醜
惡的。
世上有狗和豬的勇敢,有商人和盜賊的勇敢,有小人的勇敢,有士君子的勇敢。爭
喝搶吃,沒有廉恥,不懂分辨是非,不顧死傷,不怕眾人的強大,眼睛貪婪地只看到吃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3
培生高中中國語文 文憑考試模擬試卷(2017 年 4 月)中四(深) 卷一 評卷參考

和喝,這是狗和豬的勇敢。做事圖利,爭奪財物,沒有推讓,行動果敢而振奮,兇狠貪
婪而暴戾,眼睛貪婪地只看到利益,這是商人和盜賊的勇敢。不在乎死亡而行為暴躁,
是小人的勇敢。合乎道義的地方,就不屈服於權勢,不顧自己的利益,即使整個國家的
人都對付他,他也不改變觀點,雖然看重生命,卻堅持正義而不屈不撓,這是士君子的
勇敢。
鯈鱧,是喜歡浮在水面曬太陽的魚兒,但當牠擱淺在沙灘上而想得到水,就來不及
了。身處災禍之中才想要小心謹慎,就毫無裨益了。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埋怨別人,懂得
命運的人不埋怨上天;埋怨別人的人會走投無路,埋怨上天的人是沒有識見。錯誤在自
己身上,反而責備別人,豈不是不切實際嗎?

閱讀能力分析量表
題號 復述 解釋 重整 伸展 評鑒 創意
甲部 1 /5
2 /6
3 /2
4 /2
5 /3
6 /2 /2
7 /3
8 /5
乙部 9 /15
10 /2 /4
11 /2
12 /3
13 /6
14 /4 /2
15 /4
16 /2
17 /6
18 /3
19 /4
20 /8
21 /2
22 /3
總計 /0 /8 /65 /18 /5 /4

— 試卷完 —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2017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