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啟思出版社 班別:

姓名:
中學文憑考試
學號:
模擬試卷(110)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讀能力答題簿
一小時三十分鐘完卷

考生須知:
(一) 考生須在本試題答題簿第 1 頁右上方填
寫班別、姓名、學號。
(二) 本試卷分甲、乙兩部。甲部根據「指定
閱讀篇章」設問,佔全卷 30%;乙部根
據另行派發的「閱讀能力考材」設問,
佔全卷 70%。
(三)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考生須根據有關文
章回答問題。
(四) 各題答案必須寫在本試題答題簿指定位
置,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 考生得分
閱。漏答或錯答者,該題得 0 分。
(五) 作答選擇題時,請選出正確答案,然後 甲部 (30%) / 30 分
塗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
答案,多選者 0 分。 第一篇 / 50 分
乙部
(六) 本卷文字題宜用原子筆作答。為便於修 (70%)
第二篇 / 20 分
正答案,多項選擇題宜用鉛筆作答。
總分 / 100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版權所有,本試卷僅供採用《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的學校使用,如補習社或其他未獲授權的機構以任何形式複製、傳送本
卷,有可能觸犯香港法例第 528 章《版權條例》,本社將追究法律責任。一經定罪,違法者最高刑罰為監禁四年,以及每份
侵 權 物 品 罰 款 港 幣 五 萬 元 。 市 民 如 發 現 侵 權 活 動 , 可 向 香 港 海 關 舉 報 ( http://www.customs.gov.hk/tc/contact_us/
enforcement/)。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甲部 指定閱讀篇章(30%)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6 分)

(1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月下獨酌》) 將:
)
(2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聲聲慢‧ 敵:
) 秋情》)

(3 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廉頗 倨:
) 藺相如列傳》)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語體文。(3 分)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說》)

3 試據《登樓》回答以下問題。
(1)《登樓》屬甚麼體裁?(2 分)
A 古詩
B 樂府
C 律詩 A B C D
D 絕句    

(2)試摘錄引用典故以寄託個人情思的一聯。(2 分)
, 。

4 試根據《師說》一文的內容,以自己的文句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6
分)
例子 說明的道理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行為: ①
不恥相師。

② 孔子的行為: ③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2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5 以下哪些項目屬於《岳陽樓記》的寫作特色?(2 分)
 善用對比。
 善用襯托。
 駢散結合。
 敍事、寫景、抒情、議論結合。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6 下文節錄自《始得西山宴遊記》,以下哪項最能說明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 分)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 設置縣念。
B 承上啟下。
C 點明中心。 A B C D
D 總結全文。    

7 試據《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廉頗為什麼不能忍受位居藺相如之下?(2 分)

(2)廉頗認自己應該位居藺相如之上?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5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3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乙部閱讀能力考材(70%)

第一篇

8 第一篇共有 21 個段落,假若把結構分成四個部分,試指出各部分由哪些段
落組成。(4 分)
部分 組成段落

第一部分 第1至 段

第二部分 第 至 段

第三部分 第 至 段

第四部分 第 至 21 段

9 試根據文章第 1-4 段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4 分)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
判斷
 作者向鄰居說中藥店就是她的家,反   
映她不想跟父母回到城鎮生活。

 作者的外婆在中藥店時特地穿上木   
屐,目的是讓病人感到親切。

10 在第 6 段敍述的事件中,外婆為甚麼斥責作者吃山楂糖,卻又不曾沒收桌上
糖果?試從外婆的性格和作者的處境這兩方面分析說明。(4 分)
(1)外婆的性格方面:

(2)作者的處境方面:

11 作者在第 7 段講述「虎頭包」的傳說,有甚麼作用?試根據文意略加說明。
(2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4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12 作者在講述「虎頭包」的傳說後,又引述了舅舅和外婆的言論,有甚麼用意?
(3 分)

13 作者在藥店幫忙時為甚麼偷偷在藥包上寫字?後來又為什麼停止?(4 分)
行為 作者偷偷在藥包上寫字 作者停止在藥包上寫字
① ②

原因

14 以下哪一項最能形容外婆對於作者偷偷寫字給病人的反應?(2 分)
A 不解
B 抗拒
C 接受 A B C D
D 縱容    

15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描寫外婆開藥的療效?(2 分)
我很少吃西藥,大病小疾,都由外婆抓藥治療。外婆的中藥是仙丹,往往一
服即癒,應驗了店內進門的匾額:「華佗再世」。(第 12 段)
 暗喻
 對比
 用典
 雙關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16 作者在文中第 6 段和第 14 段敍述了一些可反映外婆的性情或為人的往事。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5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試根據有關內容,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4 分)
事情 性情 / 為人
:(答案不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一絲不苟


回鎮上後,偶有生病,外婆就寄來幾帖藥材或湯
劑,家裏常飄散中藥氤氳的氣味。

17 在第 15 段,外婆以甚麼事物比喻小時候的作者?(1 分)又這事物與作者童
年時的行為表現有何相似之處?試略加說明。(2 分)

(1)比喻小時候的作者的事物是: (答案須是兩個字)

(2)兩者相似之處:

18 以下哪一項是作者在第 16-17 段描寫的藥鋪的景況?(2 分)


A 高朋滿座
B 陳舊冷清
C 繁忙熱鬧 A B C D
D 頹圮敗瓦    

19 作者在文中運用了不同的描寫手法來突顯自己和家人的形象或感受。下列引
文運用了甚麼描寫手法?試根據文意選擇一個最為合適的答案。(8 分)

(1)外公端詳藥單,對抽屜內的藥材反覆嗅聞再取藥……。(第 4 段)
(2)外婆包藥材時,常是一身藏青色長棉衫,配同色系寬褲。(第 5 段)
(3)外婆瞪視斥責:「苦幹的人汗水多,嘴饞的人口水多。」(第 6 段)
(4)本以為自己會被斥責,外婆竟大方地進屋取貨。廣場上方天光暖暖地
照在我身上。(第 9 段)

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語言描寫 心理描寫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6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20 以下句子中的破折號有甚麼作用?(2 分)
他們敬佩我竟可以面不改色地吞嚥藥粉。我拿出外婆隨袋附上的止苦祕方
──山楂糖,同學們總欣羨不已,幾包糖果瞬間被索取一空。(第 14 段)
A 表示聲音延續。
B 表示語意轉變。
C 表示補充說明。 A B C D
D 強調引出下文。    

21 綜合全文,作者藉着不同的片段顯示作者對與中藥有關的人或事的不同感受。
試根據有關內容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6 分)
時序 片段 作者的感受
寄居外婆 通常熬煮用的藥包上,會印有「虎頭
家早期 包」三字。看我一臉疑惑,外婆解釋:
引以為榮
「和你生肖一樣,凶得很,連病毒都
怕。」
寄居外婆 外婆的中藥是仙丹,往往一服即癒,應 
家後期 驗了店內進門的匾額:「華佗再世」。

作者國小 外婆送我的禮物是長高轉骨藥方,我一 
畢業後 帖不漏地服完。

外婆入院 我幫母親包紮藥材,拿到醫院探病時, 
向外婆說,「我包的中藥會說話。」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7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第二篇

22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卒能手刃父讎。 卒:
)
(2 向使刺讞其誠偽,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 向使:
) 端。

23 作者在文中提到「禮之大本」與「刑之大本」相同,這「本」是甚麼?(2
分)
A 教導人民向善。
B 懲罰作亂的人。
C 鼓勵人民盡孝。 A B C D
D 防止人民作亂。    

24 作者對陳子昂的提出的建議表示「臣竊獨過之」。以下哪一項符合作者的
看法?(2 分)
A 不應表揚殺人者。
B 不應處罰為父報仇的人。
C 不應同時表彰和處死一人。 A B C D
D 不應未查未真相就處死一人。。    

25 承上題,試以自己的文句說明作者認為陳子昂的建議不妥當的地方。(3
分)

26 作者認為要辨明徐元慶為父報仇是否合乎正義,必須先做甚麼事情?(1
分)他又據此作出哪些假設和分析推論?(6 分)
(1)必須先做的事: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8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2)假設和推論:
假設一 假設二
情況:  徐元慶父親確實犯了死
罪,趙師韞誅殺他只是合
理執法。

對徐元慶的 徐元 慶 獨自成功報 了殺 
評價: 父之 仇,死而無憾 ,合
乎禮義。

正確的處理 執法的 官員 應向 徐元慶 


方法: 謝罪和表揚他。

27 綜觀全篇,本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2 分)
 舉例論證
 對比論證
 比喻論證
 駁論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試卷完-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9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啟思出版社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

中國語文 試卷一
乙部 閱讀理解
閱讀能力考材

考生須知:
(一) 「閱讀能力考材」乃本試卷設問依據。
(二) 為便於設題,「閱讀能力考材」的文章或曾經刪改。
(三) 考試結束後,無須交回「閱讀能力考材」。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0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第一篇

1 「妹仔,來包藥了。」一聽到外婆喚人幫忙,我趕緊放下彈珠、翁仔標,
往藥鋪櫃台衝。藥材包好,外婆會賞賜一塊錢,這獎賞,可以去隔壁柑仔店[1]
買兩支酸梅冰。
2 外婆家開中藥鋪。沒有病患上門,外婆則勤於農事;生意若繁忙,她便得
暫擱稻作,幫忙抓藥秤重、包綑藥材。上小學前,我常坐在櫃台內側的高腳木
凳上幫忙包藥。我手不間歇地忙,順便聆聽求診者彼此對病情及日常事的對話。
3 父母因工作繁忙,將我送到鄉下久住。三星大洲村居民多以種稻植蔥為生,
外婆家暗紅磚砌成的三合院,兩側全是綠田。三合院近馬路的北面正房最左側
改建為診間,中間是卧室,最右間是灶房。正房前方有條清溪,鄰居常在溪邊
洗衣搗布,外婆則蹲在岸邊刷洗深色的杜仲、熟地黃等藥材。我很少同齡玩伴,
常獨自一人把腳浸在沁涼水中摸蛤仔、抓蝌蚪。鄰居常問我,何時會回去自己
的家?我指着中藥店說,那就是我家。
4 藥鋪裏的櫃台呈曲尺型木桌,進門便可看見桌上蹲坐一隻象徵招財的金蟾
蜍;招財物旁,平放着古老斑駁的木算盤及秤錘、磅秤、鐵湯匙、搗藥棒。病
患求診時,外公拿起鐵秤,拉開櫃台後方裝藥材的一格格深棕色小抽屜,取出
中藥秤量,口中喃喃說着:「梨皮、杏仁、去咳化痰……」外公端詳藥單,對
抽屜內的藥材反覆嗅聞再取藥,我彷彿也聞到外公的謹慎。
5 外婆包藥材時,常是一身藏青色長棉衫,配同色系寬褲。因為當歸、杜仲、
何首烏等色深,外婆擔心會染污衣服,只能捨棄色淺的棉衫。個頭不高的她,
在櫃台後方必定趿一雙叩達叩達作響的木屐,外婆說,身型比平常高個兩、三
寸,叮囑病患用藥需知時,才有威嚴。
6 包藥材的手勢有一定行規。外婆用防潮止油的蠟光紙包紮藥丸;若是藥粉,
白報紙或粉紅紙裁成長寬各三寸。粉置正中,紙張對摺成三角形,左右角再摺
往中線,接着左右繼續往對線內摺,將角收邊後塞入縫隙。倘若病患是購買藥
材回家自行熬煮,白報紙裁成二十五公分見方,包裹兩層後,外用麻繩綑成十
字。外婆會體貼地在每個藥袋內附上幾顆山楂糖。我常一邊包一邊拈糖吃,外
婆瞪視斥責:「苦幹的人汗水多,嘴饞的人口水多。」但卻從未見她沒收桌上
糖果。小時我常自卑,因為家中孩子,只有我被父母送到鄉下久住,外婆常因
我哭鬧而臉垮眉蹙;在那個用糖就能哄騙的年紀,這些山楂糖,讓我感受到外
婆對我及病患的温柔體貼。
7 藥包上頭,外婆會拿起小楷毛筆,專注地題上患者姓名。通常熬煮用的藥
包上,會印有「虎頭包」三字。看我一臉疑惑,外婆解釋:「和你生肖一樣,
凶得很,連病毒都怕。」我本以為自己生肖帶煞氣,與當花童、鬧洞房絕緣,
沒想到老虎也能驅邪鎮惡,予人福氣,頓時以自己生肖為榮。原來,「虎頭包
藥法」是將紙的兩個對角包起時,中間提高、兩側略低,側面看似老虎張口。
是藥王孫思邈救了一隻病重老虎,之後人遇猛虎,只要出示藥王的虎頭藥包,
老虎隨即離去。幫忙搬藥材的舅舅回了一句:「藥王無害虎心,就怕老虎有傷
人意。」外婆說,醫者的基本門檻,是要放下對外人事的偏見,及對疾病死亡
的恐懼,才會知道甚麼叫悲憫。
8 有次我陪外婆曬中藥,店裏有十幾張圓扁竹簍,在三合院中間的曬穀場上,
大陣仗地一列排開,相當壯觀。曬乾後的藥材切片後,再放入櫃台的玻璃罐或
一格格小抽屜中。那天要曝曬的是生薑,我和外婆先用塑膠管接水,細細清洗
沾着髒泥舊污的老薑。外婆說,老薑粉能補血驅寒、排除濕氣,但得歷經長時
間曝曬,才能磨製。
9 我蹲在廣場上,耐心地清洗老薑表皮污泥,覺得舌尖指掌也嘗到了嗆辣。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1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有個大叔跑來,拿着藥包喜孜孜地向外婆索取獎品。外婆看看藥包,愣住了,
手中水管幾乎噴向蹲在地上的我。外婆沉沉的聲音在我頭頂上方傳來:「『恭
喜中獎,送一項藥材。』妹啊,這你寫的?」「給吃苦藥的病人一點驚喜和感
動嘛。」本以為自己會被斥責,外婆竟大方地進屋取貨。廣場上方天光暖暖地
照在我身上。之後登門兌換獎品的病人不少,外婆總是送幾顆紅棗、山楂或枸
杞。外公說:「好心好行,小心沒衫通穿。」[2]外婆聳肩,威脅會扣除我的山
楂糖數量,以示懲戒,但她從未付諸實行。
10 另有一次,病人送來三星特產的大水梨致謝,說吃中藥時,他看到了包裝
內側細小的字──「趕快好起來」,特地回禮。我因一時好玩,卻受人鄭重回
禮,覺得自己也有能力助人。
11 但外婆警告,以後不可在藥包上寫字,病人會疑心紙張不潔。我變通方法,
在藥袋內另附紙條,隨機寫上──「免費煮水藥」,然因外婆體力無法幫人燉
煮水藥,我才終止調皮。
12 水藥是用插電的小甕熬煮,店內甕嘴長年發出噗吱噗吱聲,我常陪外婆蹲
坐在矮凳上觀察藥材收成濃汁。我很少吃西藥,大病小疾,都由外婆抓藥治療。
外婆的中藥是仙丹,往往一服即癒,應驗了店內進門的匾額:「華佗再世」。
13 父母即將接我回鎮上讀書上小學時,外婆開始認真地教我識藥材,偶爾說
些中藥典故及療效。民國 70 年代還沒有玉荷包[3],荔枝果核是圓圓一顆。每年
端午前後,外婆會將荔枝泡在冰水中,說泡過的荔枝不易上火;然後費工地為
大家剝殼去子,將荔枝核汆燙曬乾,搗成粉末,或熬成湯劑,可治胃病及女人
產後腹痛。那時,荔枝在我心中,是歸類為藥用水果。
14 回鎮上後,偶有生病,外婆就寄來幾帖藥材或湯劑,家裏常飄散中藥氤氳
的氣味。同學常問,可否要求外婆開港劇《楚留香》裏的藥丸?他們敬佩我竟
可以面不改色地吞嚥藥粉。我拿出外婆隨袋附上的止苦祕方──山楂糖,同學
們總欣羨不已,幾包糖果瞬間被索取一空。
15 國小畢業後,外婆送我的禮物是長高轉骨藥方,我一帖不漏地服完,但身
高卻沒長多少。外婆納悶怎麼沒效?我向她撒嬌,說捨不得抽高太多,否則會
讓她認不出來。外婆取笑我,小時番如野猴的人,竟是會撒嬌的大女生了。
16 村上西醫診所一間間興起,外公外婆身形漸漸佝僂,常喊腰痠,不適合再
做曝曬藥材的粗活。漸漸地,原本熱鬧的中藥店式微了,只有鄰居及熟客還常
來店裏抓藥,店鋪因此變成老人泡茶聊天的聚會所。
17 每月每年,父母會帶我回藥鋪探視外公外婆。我常走到櫃台前向外望,小
時前方捉蛤仔的小溪因道路重劃,被泥土填平、鋪上了柏油。桌上鐵算盤長了
鏽斑,搗藥的杵臼擱置在旁,顏色老了好多,如同我年年回到村上,每看外婆
一次,她的容顏就老了幾分。
18 外婆後來不慎跌倒,住院後感染肺炎,器官急遽衰弱,我到醫院探望,她
常將我和幾個表姊妹混淆。外婆吃不慣西藥,常託母親回去店裏拿幾帖中藥。
我幫母親包紮藥材,拿到醫院探病時,向外婆說,「我包的中藥會說話。」外
婆將我喚成母親的名字,問我生的孩子多大了?
19 外婆因器官衰竭去世,母親把醫院內未吃完的中藥拿回來。外婆有聽到我
包的中藥說話的聲音嗎?我把紙袋內每帖藥包攤開,上方都寫着:「趕快好起
來,一起回大洲。」那是沿用我小時候,對病人的習慣祝福。
20 外婆只聽進後半句,她的骨灰最後回到了大洲老家。
21 坐月子前,我去迪化街蔘藥行採買補品,有些藥材已不儲存在小抽屜或密
閉玻璃罐內,而是用真空袋密封;藥粉則改用機器包裝。小時我調皮練字的方
紙,已不復存在。我想買治療產後腹痛的荔枝核,整條迪化街只賣果殼,因為
近幾年玉荷包盛產,扁小的荔枝核甚少拿來當藥材了。時間就在中藥與包材間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2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10)(中四 / 程度:深) 試卷一 閱讀能力(學生
版)

流逝,也流走了一些我來不及對外婆及年幼的自己說的心底話。
(佳樺《藥包上的字》)

注釋
[1]柑仔店:台灣閩南語,即雜貨店。
[2]「好心好行,小心沒衫通穿。」:台灣閩南語,「好心好行」即好心腸又好
德行,是祈求他人的同情的用語;「沒衫通穿。」即沒有衣服穿。
[3]玉荷包:荔枝的一個品種,特點是果粒大、肉厚、果核小。

第二篇

1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尉趙師韞所殺, 卒能
手刃父讎,束身歸罪。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1];且請編之於令,
永為國典。臣竊獨過之。
2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若曰:無為賊虐,凡為子者殺無赦。刑之大本,
亦以防亂也。若曰:無為賊虐,凡為治者殺無赦。其本則合,其用則異。旌與
誅,莫得而並焉。誅其可旌,茲謂濫,黷刑[2]甚矣!旌其可誅,茲謂僭[3],壞
禮甚矣!果以是示於天下,傳於後代,趨義者,不知所向。
3 向使刺讞[4]其誠偽,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則刑禮之用,判然離矣。
何者?若元慶之父,不陷於公罪,師韞之誅,獨以其私怨,奮其吏氣,虐於非
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問,上下蒙冒[5],籲號不聞;而元慶能以戴天為大
恥,枕戈為得禮,處心積慮,以衝讎人之胸,介然自克,卽死無憾,是守禮而
行義也。執事者,宜有慚色,將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
4 其或元慶之父,不免於罪,師韞之誅,不愆[6]於法,是非死於吏也,是死
於法也。法其可讎乎?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7]而凌上也。執而
誅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柳宗元《駁復讎議》(節錄))

注釋
[1] 旌:表彰。閭,里巷的大門,引申為鄉里、家鄉。旌其閭,在鄉里表彰他。
[2] 黷刑:濫用刑法。黷,粵音讀 duk6。
[3] 僭:超出本分。
[4] 刺讞:審理判罪。讞,粵音現 jin6。
[5] 蒙冒:矇蔽,包庇。
[6] 愆:過錯。愆,粵音牽 hin1。
[7] 悖驁:違背,傲慢。悖驁,粵音背(背誦的「背」)熬,bui6 ngou4。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9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