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勸學〉補充講義 何孟珠97.9.

14
一、重要字詞

形 音 義 形 音 義
「中」繩 蹞步
「 」以為輪 ㄖㄡˊ 「施」薪若一
其「曲」中規 草木「疇生」
雖「有」槁暴 質的張
槁暴 「醯」酸
金就「礪」則利 怨之所「構」
「知」明行無過 騏驥
深「谿」 駑馬
「干」越夷「貉」 「鍥」而不捨
「跂」而望 金石可「鏤」
聞者「彰」 蟹六跪二「 」 ㄠˊ
「假」「輿」馬 「虵蟺」
非「能水」也 「冥冥」之志
而「絕」江河 「昭昭」之明
繫之葦「苕」 「惛惛」之事
「鷦鷯」 「赫赫」之功
「射」干 衢道
巢非不「完」也 「淑人」
白沙在「涅」 心如結兮
蘭「槐」之根 「瓠」巴鼓瑟
庶人不「服」 流魚出聽
其「漸」之「滫」 六馬仰「秣」
遊必「就」
「士」 學「惡」乎始
「物類」之「起」 其「數」始乎誦經
必「象」其德 其「義」始乎為士
魚枯生「 」 ㄉㄨˋ 學至乎「沒」
強自取「柱」 法之大「分」
柔自取「束」 春秋之「微」

二、荀子其人
1.名〈 〉,史記稱「 」,漢書稱「 」,戰國趙人。
1
2.年代:約西元前313至238,較孟子、莊子稍晚。
3.生平:(1)兩次遊學於齊國( ),以齒德俱尊,三為( )。
(2)至楚國,春申君任為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被免職,家居蘭陵著書講學以終。
(3)著名法家( )、( )均為其弟子。
4.主張:提出「 」論,主張以( )、( ),強調後天的教育功能以「 」,
改造人性。
5.著作:《 》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 ),
組織嚴密,分析透闢。善用( ),常用( )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
警鍊,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6.地位:(1)戰國末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正式以「論」為題,成為後世「 」這種文體的鼻祖。
(3)( )被認為賦體文學的濫觴。
(4)是先秦由語錄體、對話體發展至長篇論文的代表作家。

三、人性論的演變
「致良知」
「以心著性」
孔子 孟子 宋明儒
未言人性之善惡 主性善 (格致、內聖之學)
(以心善論性善)

反性善
「生之謂性」 「生而有耳目之欲」
「食色性也」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 ) 荀子 韓非
( ) 主性惡 反禮教
隆禮義 崇法術
四、荀、孟「人性論」的比較
項 目 人性的內容 善性之由來 善行之由來
天然的生成的素質,即
須靠後天的教化,並且 重視環境對人的道德教化。只要背
荀 子 「 性 惡 是「目好色,耳好聲,口
不斷的學習、實踐,方能 棄惡性,接受教化改造,「塗之人
論」 好味,心好利,骨體膚
「 」。 可以為禹」。
理好愉佚」的慾望。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即是善良的道德觀念, 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將心中的善
孟子「性善
也就是心之「四端」-( 天生固有之。 端「擴而充之」,便人人「皆可為堯
論」
)、( )、( )、( 舜」。
)。

五、文章結構:勸學為《荀子》開宗明義第一篇,強調( )的重要,旨在勉勵為學向善、積
善成德,認為透過無休止的終身學習,才能變化性情、提升人格;在學習過程中則應注重學習的
環境、方向、態度、進程、目標,才能有效學習。

2
學 1.總論學習的重要性——( )不可以( )。

2.正論:
(1)學則( )——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一)論學的必要
(2)後天的學習可以改變先天的本性——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3)學習的效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 )矣。
3.反論: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4.結論:( )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 )使之然。……
1. 說明( )——
反面立說: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學;
(二)論學的重要-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
求 人的成就不是因為 正面立說:( )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學 本性使然,而是藉 ( )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助( ) (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善 ( )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2.結論:君子( )也,( )也。
積 1.反例:( )繫巢於( )
善 ( ),與之俱黑。
成 蘭槐之根,是為( ),(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德 (三)強調學習(
2.正例:
)的重要
(   )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臨百仞之淵。
( ),不扶而直。
3.結論:君子( ),( ),所以( )也。

1.事出有因,禍福自取——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
)。
2.舉例:肉腐生蟲,魚枯生蠹 →( ),( )。
(四)為學當掌握正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 )。
確的方向──君子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
「 」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 )也。
質的張而弓矢至,林木茂而斧斤至,樹成蔭而眾鳥息,( )
而蚋聚焉。——( )也,( )也
3.結論:君子慎其所立乎!

(五)論學的態度— 1.為學重( )——


( ) 正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3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駑馬十駕,功在( )。
( ),金石可鏤。
反喻: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騎驥一躍,不能十步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2.態度要( )——
正喻: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 )無足而飛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反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 )五技而窮
結論:無( )之志者,無( )之明;
無( )之事者,無( )之功。
故君子( )也。

1.學能專精,必能感動他人——
( ),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 )。
(六)再論為學必須
2.( ),( )——
累積
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結論: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1.為學的方法——其( )則始乎( ),終乎( )。


2.為學的目標——其( )則始乎為( ),終乎為( )。
3.再次強調( )——學至乎( )而後止也。
(七)論學的進程與 4.學習科目:( )者,政事之紀也;
目標 ( )者,中聲之所止也;
( )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禮之敬文也
( )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
( )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六、修辭整理
修辭 種  類 例        句

4
1.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3.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
( )兼 4.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 ) 5.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6.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

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聞者彰。
4.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

河。
( )兼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 6.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7.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酸而蚋聚焉。
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
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10.蚯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
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燥也。( )
1.「金」就礪則利:借代( )。
借代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代( )。
3.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借代( )。

( )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乃配字

( )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1.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詞轉( )詞
轉品 2.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詞轉( )詞
3. 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詞轉( )詞

( ) 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設問 ( )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1.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
( ) 也。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七、通同字整理
1. 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8.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2.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9. 醯酸而「蜹」聚焉

5
3.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0. 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4.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1.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5. 「干」越夷「貉」之子 12. 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

6. 吾嘗「跂」而望矣 13.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

7. 假舟「檝」者,非能水也 14.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八、成語整理
( )、( )、 形容聲音之優美動聽
( )、 喻環境之重要。
( )、( )、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
( )、( )、
( ) 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自然遠大。
( )、 喻前進雖然緩慢,只要不怠惰,終能遠行千里,得到成功。
( ) 喻平庸之人勤奮努力,亦能有所成就。
( ) (1)原義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
(2)今日指任何事情的成敗,視其有恆心、毅力與否
( ) (1)原義後天的學習勝過先天的秉賦
(2)今義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
( ) (1)原義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成就
(2)今義喻技能多而不專精,無法派上用場;樣樣通,樣樣
鬆。
九、哲人與學說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在諸子之中,
( )以「仁」為一切道德的根源,主張在克己復禮的實踐中完成自我。
( )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認為「食色性也」,把人性理解為生理本能。
( )認為「人性本善」,鼓勵人盡性以行善。
( )認為「人性本惡,其善者僞也」,主張藉由教化,使人去惡為善。
( )崇尚法術,是戰國末期集法家大成的著名學者。
( )主張「自然無為」,捨棄一切智巧,回復人的本來狀態。
( )強調生命的超越和自由,而提出了齊生死、忘義利,以達到「逍遙」的境界。

〈勸學〉補充講義 何孟珠97.9.14
一、重要字詞

形 音 義 形 音 義
「中」繩 蹞步
「 」以為輪 ㄖㄡˊ 「施」薪若一

6
其「曲」中規 草木「疇生」
雖「有」槁暴 質的張
槁暴 「醯」酸
金就「礪」則利 怨之所「構」
「知」明行無過 騏驥
深「谿」 駑馬
「干」越夷「貉」 「鍥」而不捨
「跂」而望 金石可「鏤」
聞者「彰」 蟹六跪二「 」 ㄠˊ
「假」「輿」馬 「虵蟺」
非「能水」也 「冥冥」之志
而「絕」江河 「昭昭」之明
繫之葦「苕」 「惛惛」之事
「鷦鷯」 「赫赫」之功
「射」干 衢道
巢非不「完」也 「淑人」
白沙在「涅」 心如結兮
蘭「槐」之根 「瓠」巴鼓瑟
庶人不「服」 流魚出聽
其「漸」之「滫」 六馬仰「秣」
遊必「就」
「士」 學「惡」乎始
「物類」之「起」 其「數」始乎誦經
必「象」其德 其「義」始乎為士
魚枯生「 」 ㄉㄨˋ 學至乎「沒」
強自取「柱」 法之大「分」
柔自取「束」 春秋之「微」

二、荀子其人
1.名〈 況 〉,史記稱「 荀卿 」,漢書稱「 孫卿」,戰國趙人。
2.年代:約西元前313至238,較孟子、莊子稍晚。
3.生平:(1)兩次遊學於齊國(稷下 ),以齒德俱尊,三為( 祭酒 )。
(2)至楚國,春申君任為蘭陵令。春申君死後,被免職,家居蘭陵著書講學以終。
(3)著名法家( 李斯 )、( 韓非 )均為其弟子。
4.主張:提出「性惡」論,主張以( 隆禮)、(重法 ),強調後天的教育功能以「化性起僞 」,
改造人性。

7
5.著作:《 荀子 》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 說理 ),
組織嚴密,分析透闢。善用( 譬喻 ),常用( 排偶 )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
警鍊,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6.地位:(1)戰國末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正式以「論」為題,成為後世「論」這種文體的鼻祖。
(3)( 賦篇 )被認為賦體文學的濫觴。
(4)是先秦由語錄體、對話體發展至長篇論文的代表作家。

三、人性論的演變
「致良知」
「以心著性」
孔子 孟子 宋明儒
未言人性之善惡 主性善 (格致、內聖之學)
(以心善論性善)

反性善
「生之謂性」 「生而有耳目之欲」
「食色性也」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告子 ) 荀子 韓非
( 性無善無不善) 主性惡 反禮教
隆禮義 崇法術
四、荀、孟「人性論」的比較
項 目 人性的內容 善性之由來 善行之由來
天然的生成的素質,即
須靠後天的教化,並且 重視環境對人的道德教化。只要背
荀 子 「 性 惡 是「目好色,耳好聲,口
不斷的學習、實踐,方能 棄惡性,接受教化改造,「塗之人
論」 好味,心好利,骨體膚
「 化性起僞 」 。 可以為禹」。
理好愉佚」的慾望。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即是善良的道德觀念, 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將心中的善
孟子「性善
也就是心之「四端」- 天生固有之。 端「擴而充之」,便人人「皆可為堯
論」
(仁 )、(義)、(禮 舜」。
)、(智 )。

五、文章結構:勸學為《荀子》開宗明義第一篇,強調( 學習)的重要,旨在勉勵為學向善、積
善成德,認為透過無休止的終身學習,才能變化性情、提升人格;在學習過程中則應注重學習的
環境、方向、態度、進程、目標,才能有效學習。

學 求 (一)論學的必要 1.總論學習的重要性——( 學 )不可以(已 )。


學 2.正論:
向 (1)學則( 才過其本性 )——青出於藍、冰寒於水。
善 (2)後天的學習可以改變先天的本性——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 (3)學習的效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 知明而行無過 )矣。

8
3.反論: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4.結論:( 干越夷貉 )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 )使之然也。
……
1. 說明( 學重於思 )——
反面立說: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學;
(二)論學的重要-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
人的成就不是因為
正面立說:(登高 )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本性使然,而是藉
(順風 )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助(後天的學習
) (假輿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假舟檝 )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結論:君子( 生非異 )也,( 善假於物 )也。
1.反例:(蒙鳩)繫巢於(葦苕 )
積 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善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成 (三)強調學習(環 2.正例:
德 境 )的重要 (射干 )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臨百仞之淵。
(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
3.結論: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
也。

1.事出有因,禍福自取——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 ),(


必象其德)。
2.舉例:肉腐生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
(四)為學當掌握正 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 怨之所構 )。
確的方向──君子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
「 」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質的張而弓矢至,林木茂而斧斤至,樹成蔭而眾鳥息,(醯酸)
而蚋聚焉。——( 言有招禍)也,( 行有招辱 )也
3.結論:君子慎其所立乎!

(五)論學的態度— 1.為學重(積累 )——


(積累專一 正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駑馬十駕,功在( 不捨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反喻: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
騎驥一躍,不能十步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2.態度要( 專一 )——
正喻: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 螣蛇 )無足而飛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反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行衢道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梧鼠 )五技而窮
結論:無( 冥冥 )之志者,無( 昭昭 )之明;
無( 惛惛 )之事者,無( 赫赫 )之功。
故君子( 結於一 )也。

1.學能專精,必能感動他人——
(瓠巴鼓瑟 ),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 六馬仰秣 )。
(六)再論為學必須
2.( 積善成德 ),( 聲聞自彰 )——
累積
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結論: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1.為學的方法——其(數 )則始乎( 誦經 ),終乎( 讀禮 )。


2.為學的目標——其( 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

3.再次強調( 學不可以已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七)論學的進程與 4.學習科目:( 書 )者,政事之紀也;
目標 ( 詩 )者,中聲之所止也;
(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禮之敬文也
( 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
( 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六、修辭整理
修辭 種  類 例        句

10
1.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2.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 對偶 ) 3.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映襯)
兼 4.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5.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 譬喻 )
6.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

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聞者彰。
4.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

河。
( 排比 )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兼 6.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
( 譬喻 ) 7.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酸而蚋聚焉。
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映襯 )
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映襯 )
10.蚯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
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燥也。( 映襯

1.「金」就礪則利:借代( 刀劍 )。
借代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借代( 車 )。
3.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借代( 箭靶 )。

( 鑲嵌 )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弓」乃配字

( 頂真)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1.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名)詞轉(動 )詞
轉品 2.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名)詞轉(動 )詞
3. 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名)詞轉(動 )詞

( 誇飾 ) 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設問 ( 提問 )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1.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
( 轉化 ) 也。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七、通同字整理
8. 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 溪 15.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像

9.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又、曝 16. 醯酸而「蜹」聚焉 蚋

11
10.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捨 17. 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跬

11.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智 18.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蚓

12. 「干」越夷「貉」之子 邗、貊 19. 非「虵」「蟺」之穴,無可寄託者 蛇、鱔

13. 吾嘗「跂」而望矣 企 20.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 儔

14. 假舟「檝」者,非能水也 楫 21.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歿

八、成語整理
( 流魚出聽 )、( 六馬仰秣)、 形容聲音之優美動聽
( 蓬生麻中 )、 喻環境之重要。
( 積土成山 )、( 積水成淵 )、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積少成多。
( 聚沙成塔 )、( 集腋成裘 )、
( 登高望遠 ) 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自然遠大。
( 蹞步千里 )、 喻前進雖然緩慢,只要不怠惰,終能遠行千里,得到成功。
( 駑馬十駕 ) 喻平庸之人勤奮努力,亦能有所成就。
( 鍥而不捨 )水滴石穿 (1)原義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
(2)今日指任何事情的成敗,視其有恆心、毅力與否
( 青出於藍 ) (1)原義後天的學習勝過先天的秉賦
(2)今義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
( 梧鼠技窮 ) (1)原義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成就
(2)今義喻技能多而不專精,無法派上用場;樣樣通,樣樣
鬆。
九、哲人與學說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時代。在諸子之中,
( 孔子 )以「仁」為一切道德的根源,主張在克己復禮的實踐中完成自我。
( 告子 )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認為「食色性也」,把人性理解為生理本能。
( 孟子 )認為「人性本善」,鼓勵人盡性以行善。
( 荀 子 )認為「人性本惡,其善者僞也」,主張藉由教化,使人去惡為善。
( 韓非 )崇尚法術,是戰國末期集法家大成的著名學者。
( 老子 )主張「自然無為」,捨棄一切智巧,回復人的本來狀態。
( 莊子 )強調生命的超越和自由,而提出了齊生死、忘義利,以達到「逍遙」的境界。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