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浅谈北魏鲜卑华化与五代沙陀华化之差异

20 日语 陈瑾柔 20300120040
正如台湾学者林芊所说,“纵观历史,中国各民族,无论是以和平方式,还是战争方
式与汉民族接触后,多少均有汉化的现象。” 1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人民
密切交往、相互交融、互相依存,形成了“多元一体”文化格局和民族格局。在这个过程
中,各时代不同民族的华化过程各有不同。南北朝、五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动荡
和大融合的特殊时代,也是中国民族史的转折期。本次讨论我将通过沙陀华化的例子来分
析五代-宋“胡汉语境的消解”的过程,并从历史背景、民族融合、时人观念角度来比较其
与北魏鲜卑华化之差异。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何为“胡汉语境的消解”。邓小南女士在《论五代宋初
胡汉语境的消解》中,提到了“胡汉语境消解”的概念。所谓 “语境 ”问题,是指某一
说法得以流行的现实情境,实际上涉及到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涉及到时人的认识心理与
解释角度。所谓 “胡汉”语境的“消解”,它一方面是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进程的自然结
果;另一方面,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观念与认识的演变也是促成这种“消解”的重要
因素。2
一、沙陀之华化——动荡中的交错与混融
历史背景:
《新唐书》记载“沙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 3,沙陀,是突厥的分支。唐宪宗元和
年间, 迁居内地。五代时期, 沙陀族在中原地区连建三朝——后唐、后晋、后汉,以及偏安
一隅的北汉朝廷。在这一时期,多民族日益混融,政治局面空前混乱。作为活跃在中原地
区的族群,沙陀人迅速华化,犹如江河汇入大海, 完全与华夏所融合。
华化过程:
(一) 沙陀族对于中原地区政治军事活动的积极直接介入, 推动着本民族的华化进程。沙陀民
族的入主中原,事实上提供了使他们得以更加贴近于中原社会的机会。
(二) 沙陀族凭其骁勇善战,在军队中、社会上影响力逐步提高。五代,可以说是武人政治
的时代,以武人为主体的军事地主集团成为大土地所有制主体,通过非经济手段占取
了大量土地,一大批武人的政治地位、势力迅速提高。直到宋初,自五代继承下来的
军事将领中,也不乏沙陀等外民族背景者。王明珂在《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认为,
华夏边缘存在于社会阶层上,攀附往往是从上层开始的。沙陀社会地位的提高,也让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华夏文化。
(三) 由沙陀建立的各朝代,对推行汉化政策都较为积极。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指出,从安史之乱开始,“夷夏之防亦因而转严”,为构建其政权的合法性、正统性,
沙陀政权循唐制度,并在国号、族望的选择上煞费苦心。“身虽为夷,自居为夏。”
沙陀所建立的几个政权在族望上托汉族先人为其远祖,在国号选择上则力求攀援前代
王朝。如,后唐建立者李存勖祖上有功,“入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名国昌,仍
为郑王房”4,遂自称唐氏后裔,定国号为“大唐”,以明其政权乃唐朝基之延续。
(四) 与中原通婚。沙陀居中国久,这批人及其族裔,事实上已经渐染了相当深厚的中原文
化特征, 随着该家族逐渐深入内地,种族婚姻向政治门第婚姻转变,其交际、联姻圈也
已不再局限于本族。由于一代代相互通婚造成的血缘混溶关系,长期磨合中发展起来
的共有文化倾向、文化心理,使沙陀慢慢融入了中原社会,其“夷狄”背景也在逐渐
销蚀。久而久之,已无人再以狄夷视之。

1
收入林恩显编:《中国边疆研究理论与方法》,渤海堂文化公司,1992 年。
2
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文史哲》2005 年 05 期,第 57-64 页。
3
《新唐书 沙陀传》
4
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
时人观念:
(一) 沙陀统治阶级对汉文化持积极吸纳的肯定态度,对汉文化较倾慕。沙陀建立的三朝一
国,在权力分配上没有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实际上朝廷中起决策作用的人物都是汉
人。沙陀、汉关系呈现良性发展趋势。
(二) 随着时代发展,历史传布者在意识、表述方式、材料取舍也发生转变。《宋史》在谈
到后辈传主时,倾向于回溯籍贯地而不涉及其族属背景。汉人对胡、汉的区分已很少
再提及。到宋的中后期,不再见有沙陀人的记载,说明此时沙陀人已全面汉化,完全
融合于汉族当中。
(三) 由于石晋将燕云地区割为契丹属地,使得原北方诸族脱离了与部族根基之地的密切关
联,也让契丹势力不断深入中原。在自我中心的天下主义遭遇挫折的时候,自我中心
民族主义兴起。在新的外族威胁的刺激下,反而促进了久居中原的沙陀与中原其他民
族融合过程的加速。
小结:沙陀自内迁起,主动吸收接纳汉人加入沙陀集团,努力学习中原文化,为巩固
其统治,又主动继承唐制,攀附华夏正统。同时,在五代民族政权更迭的时代背景下,
民族色彩逐渐淡化。时人观念更倾向于淡化处理已卷进中原地区、逐渐融入一体的沙
陀之背景。在对彼此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沙陀、汉完成了:文化认同变迁—民族
融合—民族形成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二、北魏鲜卑之华化——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历史背景:
拓跋鲜卑的祖先原活动于东北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魏甘露三年,拓跋力微从河套北
部迁居盛乐,“与魏和亲”。公元 386 年,拓跋珪改“代”为“魏”,迁都平城,称帝。
随着北魏实力不断增强,太武帝拓跋焘马踏漠北,一举统一北方。为后孝文帝拓跋宏迁大
举汉化改革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鲜卑开始主导政权之后,面临的是继续坚持自己的非华夏身份,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
统治模式,还是通过该某种方式让自己“合理化”为华夏的问题。
华化过程:
(一) 北魏初期,道武、明元帝虽然有意吸纳汉文化,但他们内心深处依然坚守着民族本位
思想。以官职体系为例,北魏初期的官职体系沿袭了部落旧制下的“爵本位”本质,
既是为了遵循其政治体发育的一般途经,也是为了延续北族在草原游牧环境中形成的
政治文化。在爵本位的实际运作中,爵往往和重大行政职权、经济利益、优越特权联
系在一起,任官的目标是得爵,爵官之间泾渭分明。道武帝所制定的天赐品制并非是
融合官品制、九品官人法的华夏官僚制度,而是在西晋以来“封爵”浪潮的影响下,
鲜卑借以沟通部落联盟与华夏官僚制度帝国的,与两者似是而非的产物。另一方面,
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初,帝欲法古纯质,每于制定官号,多不依周汉旧名”5在
官制从次序模糊的北族官号发展到序列整齐的华夏爵号的过程中,统治者还有坚持传
统的倾向。
(二) 北魏最高统治者中主动进行较彻底汉化改革的是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主
要有七大方面: 一是迁都,二是改官制,三是禁胡服,四是断北语,五是改姓氏,六是
定族姓,七是推动鲜卑族与汉族联姻。孝文帝不仅是想通过迅速的制度华化来实现皇
权重振、国家富强,还在不断为北朝正统化而努力。如,孝文帝企图利用史学撰述来
构建华化的历史。在《魏书》成书过程中,李彪两次编纂国史,将北魏历史写作一部
一开始就高度华夏化,以孝文帝改革为顶点的中华王朝发展史。在《魏书 ·官氏志》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天赐品制与汉族官制的“比”、“拟”,而一些用来比况的官制在当

5
《魏书》卷 108 《礼志四》。
时甚至还不存在。通过这种叙述策略,来攀附华夏官僚制,建立了鲜卑官号与汉族官
号的关联,造就了鲜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华夏政权的史相。此外,在孝文帝看来,拓
跋鲜卑要真正纳入到华夏正统之中,必须否定十六国政权合法性,重新核定正统概念,
整顿、排列历史的法统秩序,即通过五德历运整顿国统。孝文帝采纳李彪等人所议,
魏以水德承晋金德。北魏宣武帝时, 御史中尉王显奏称 :“自金行失御,群伪竞兴,礼
坏乐崩,彝伦攸*。大魏应期,奄有四海。” 6即以晋魏相承, 视十六国为僭伪。
时人观念:
(一) 北魏前期,鲜卑与汉族都有较强烈的民族意识,彼此心存隔阂,缺乏信任,合作中也
往往怀有戒心,猜忌与疑惧。尽管北魏君主在吸收汉族士人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
性,但不管是以文化见用的汉儒,还是军职工作,实际上都缺乏发挥其才能、提升其
地位的空间,所有要职几乎都由鲜卑担任。此外,随着华化程度加深,文治倾向增强,
以征战立身的北族武人失落,也损害到了一些鲜卑贵族的利益。这让鲜卑族对于汉族
思想文化更加排斥。而在汉人意象中,鲜卑的形象不佳,难以被汉人接纳与认同。西
晋大臣傅玄给晋武帝的上疏中有“臣以为胡夷兽心,不与华同,鲜卑最甚”之语。不
难理解起初汉族士人进入鲜卑政权其实大都是被动的。
(二)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时期,鲜卑贵族渐慕华风,主动学习汉文化,文化认同日益增进,
鲜汉文化由冲突、磨合、走向融合。然而,一种文化融入另一种文化,需要较长的时
间。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到他去世,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
要使鲜卑族彻底汉化是难以想象的。“北人恋旧, 南北纷扰” 7汉化改革并没有得到
多数鲜卑人的拥护和积极响应,保守势力、反汉化势力非常强大。改革成效并不理想。
到了北魏后期,部分鲜卑人对汉化改革猛烈反扑。六镇起义基本中断了北魏汉化改革
的进程。
小结:北魏鲜卑华化,并非直线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保守力量、反对力量的阻力和
制约。此外,鲜卑华化也存在着阶段性和渐进性,道武、明元帝开始学习汉文化,孝文帝
时期则进入加速期,主动吸收、运用华夏帝国的政治文化,完成了来自草原世界中级政体
发展壮大为高级政体,实现自我华夏化的过程。
三、结论
通过两次汉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北魏鲜卑华化与五代沙陀华化差异之处在于:
(一) 相比于鲜卑,沙陀汉化主动性、积极性更加高涨,而北魏初期的汉化更像是统治者在
以华夏符号表示政治文化的霸权地位下,为统治中原,而做出的略显被动的选择。
(二) 建立政权的沙陀上层,有积极与汉族文化认同的倾向,并通过“共同祖源记忆”造成
的血缘性共同体想象,将自己的身份与汉族封建王朝的正统相联系,以示政权合法性。
而早期的北魏统治者,内心深处坚守着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对汉文化排斥得尤为激烈。
直到孝文帝时期才开始借由五德历运等开始与华夏文化产生联结,来粉饰其政权的正
统性。
(三) 胡汉语境消解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体现在史学撰述上,当时撰史者淡化
传记主人公背景的原因,更加接近于历史与观念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北魏的史学撰述,
却是鲜卑华化进程的一部分,史书所构建出的“高度华夏化的历史”,只是一种人为
的利用华夏历史中的符号来实现自我华夏化的攀附。
(四) 由于两族文化认同程度的差异,鲜卑华化的阻力大于沙陀华化。沙陀华化最终很快融
入了汉民族中,而鲜卑华化的历程十分曲折,孝文帝改革后,反华化力量不断反扑,
东魏、西魏甚至出现了新的鲜卑化倾向。

6
《北史》 卷一七 《景穆十二王上·广平王洛侯传》,中华书局 1974 年标点本,第 645 页。
7
《魏书》卷 19 中 《任城王传》
正如霍布斯鲍姆在《民族与民族主义》中所说“当任何一群足够大的人群,宣称他们
属于同一民族,那么本书就会接受他们的自我认定……民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实体,
简言之,民族主义早于民族建立。”民族融合的过程往往就像是不同颜色的橡皮泥糅合在
一起的过程,从对彼此文化的认同,经历民族融合,不同颜色的边界也在渐变模糊,直到
最终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观念,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小南 《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2. 刘蒙林 《沙陀铁骑控制中原 50 年:五代时期建立三个政权》
3. 王旭送 《论沙陀的汉化》
4. 马晓丽、崔明德 《对拓跋鲜卑及北朝汉化问题的总体考察》
5. 胡鸿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与华夏化》
6. 罗新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
7. 李锋敏 《唐五代时期的沙陀汉化》
8. 段锐超《北朝民族认同研究》
9. 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
10.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