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24卷第 112期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

l.24 No.112
2008年 4月 J
our
nalo
fHu
nanFi
nan
ciala
ndEc
ono
micCo
ll
ege Apr.2008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 2
李  博  张安富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为了实现教育工作目标 , 依照一定 的规章和制 度 , 采用一定 的措施和手


段 , 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 , 带领和引导师生和员工 , 有效 的完成学校 工作任务 , 实 现预定目标
的组织活动 。 它是一个学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标志 , 其管理水平 的高低已 成为衡量学 校竞争力的
一个重要标准 。 针对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 题 , 进行深入 细致的分析 , 并借鉴企业
管理实践中的相关经验 , 得出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应 从转变管理 理念 、 组建考 评小组 、 强化
在岗教育 、 加强各个部门沟通 、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等五方面进行改进 。
【关  键  词 】高校行政管理 ;职业倦怠 ;激励
【中图分类号 】 G4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9 -4148 (2008) 02 -0141 -03

  近些年来 , 扩招 的政策使 高校 办学规 模不 断扩 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的重 任 , 教学 、 科 研则是 其基 本


大 , 高校数量及大 学生数 量猛增 , 导致了 高校 行政 工作 , 而行政管理水平 的高 低 , 对高 校教 学 、 科 研
管理工作的难度加 大 。而在日 常行 政管理 工作 当中 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 着至关 重要的 作用 。随 着我 国
暴露出的一些弊端 , 逐渐成为 高校 事业发 展的 一块 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事 业的不 断深化 , 高校行 政管 理
“短板 ” 。因此 , 怎样 补齐 这块 “短 板 ” , 如 何建 立 工作从职能 、 内容到地位 、 作用都发生了新的转变 ,
一支结构合理 、 素 质全面 、 高 效实 干的行 政管 理队 从过去的 “象 牙塔 ” 走向社 会的 “服务 站 ” 、 从 社
伍 , 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 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 , 因 此只 有提升 高校行 政管 理
一 、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水平 , 加强行政管理 干部队 伍建设 , 充分调 动行 政
高校的行政管 理 , 是高等 学校 为了实 现学 校教 人员的积极性 , 才能确保 高等 教育事 业又快 又好 的
育工作的目标 , 依 照一定 的规章 和制 度 , 采用 一定 发展 。
的措施和手段 , 发 挥管理 和行政 职能 , 带 领和 引导 二 、 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师生 、 员工 , 充分利用各 种资 源 , 有 效的 完成学 校 高校行政人员管理水 平的 高低对 高校竞 争力 的
工作任务 , 实现预 定目标 的组织 活动 。首 先高 校的 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 现起着 关键作 用 。但目 前的 高
行政管理是相对于 高校教 学 、 科研 活动而 言的 一项 校行政管理工作存 在机 构臃肿 、 效 率低 下 、 资源 浪
辅助性活 动 。其 表现 主 要体 现在 以 下三 大 关系 中 : 费等诸多问题 , 不仅 没有促 进教育 水平 的提高 , 反
一是学术与行政的 关系 , 即掌 握学 校行政 管理 的领 而严重阻碍教育目标的实现 。
导和具体执行人员 与从事 学术工 作的 教师 、 专 家以 1、 高校行政管理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及学生之间的关 系 ;二是 功能与 部门 的关系 , 即高 加强教育法 制建设 、 全 面实 施依法 治教 , 是 我
校行政管理部门的 设置与 其功能 之间 的关系 ;三是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必然要 求 。我国 现行的 教育 法
人员结构与管理创 新的关 系 , 即优 化行政 管理 人员 律体系是自 上世 纪 80 年代 开始 建立 的 , 以 《中 华
的结构与行政管理 创新的 关系 。其 次高校 担负 着为 人民 共 和 国宪 法 》 为 基 础 , 先 后制 订 了 《学 位 条

· 收稿日期 : 2008 -02 -20


作者简介 :李  博 (1982 - ), 男 , 山西太原人 , 武汉理 工大学 硕士 研究生 ;张安 富 (1957 -  ), 男 , 湖 北武 汉
人 ,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 博士

141
例 》、 《义务教 育法 》、 《教师 法 》、 《教育法 》、 《职 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 (1)公众把 行
业教育法 》、 《高 等教育法 》、 《民 办教 育促进 法 》、 政管理工作视为一般 事务性 工作 , 人 们往往 认为 没
《考试 法 》 等 教育法 律 、 法 规 , 它们 构 成了 我国 现 有能力进行学术研究的人才去做行政工作 , “人人 都
行教育法律制度的 基本框 架 。虽然 也有一 批涉 及高 在做 、 人人都会做 ” 的 思想普遍 存在 , 因此 学校 行
等教育的行政法 规相继 出台 , 如 《高等 教育管 理职 政人员所从事的职业 缺乏一 定的认 可与 尊重 , 缺 少
责暂行规定 》、 《学校工作条例 》 等等 , 但涉 及高校 应有的激励 。 (2)由 于行政工 作的繁 琐性 , 年复 一
行政管理方面的法 律制度 和法规 条例 总体较 少 , 而 年程序化的工作 , 单调而 又琐 碎的行 政任务 超出 学
且现有的 一些 教育 法 律制 度中 不少 内 容空 洞无 物 , 校行政人员的能力和范围 , 产生了过大的工作压力 。
实际操作性差 , 导致 在实际工 作中 难以对 具体 的问 (3)行政工作的科技含量较低 , 故行政人 员的待 遇
题进行有针对性的 评判 , 这样 高校 难以有 效的 建立 也比学校其他人员的 薪酬低 。 这种职 业倦怠 现象 的
现代学校制度 , 难以 与公 平 、 公正 、 公开 的政府 规 出现 , 对正常行政工 作的开 展产生 了不 良影响 , 也
章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环境 , 使工作的创新活动受到了局限 。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 。 三 、 改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2、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痕迹明显 1、 转变管理理念
从我国高校的 实际情 况来看 , 高校内 部行 政管 目前新的企业管理理 念提 倡要向 重视主 管那 样
理上 “官本位 ” 思想严重 。由 于长期 以来规章 制度 重视员工 , 因为真正 和客户 打交道 的人 是员工 , 而
不健全 , 传统办公方 式下高校 行政 管理机 构的 臃肿 不是主管 , 也就是说 , 在 一个 企业部 门里 面 , 员 工
和庞大 , 层级的众 多 , 机构的 重复 设置从 而导 致工 表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 客户对 企业和 产品印 象的 好
作重复 , 职责难以 分清 。而高 校内 部的多 头管 理造 坏 。这对高校的行政 管理工 作有很 大的 启示 :如 果
成矛盾丛生 、 内耗 不断 。另外 一些 行政管 理人 员在 把学校管理者比做一 个主管 , 把行政 基层人 员比 做
传统工 作方 式下养 成了 “明哲 保身 ” 的消 极态 度 , 员工 , 把学生和教师 比做客 户 , 那么 行政基 层人 员
办事默守成规 , 人 浮于事 , 只 能是 完成领 导交 办的 是直接面对 “客户 ” 的群体 。因 此他们所 表现出 来
任务 , 而不 会积 极主 动 考虑 如何 采 用先 进 的方 法 , 的行为和态 度 将 直 接影 响 到 “客 户 ” 对 高 校 的 印
提高管理效率 , 这些 都阻碍了 当前 高等教 育发 展的 象 , 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学校 美誉度 。 此种观 念改 变
需要 。 了以前高校管理角色 的关系 , 即由原 来更多 关注 学
3、 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校管理者的成长转变为 对行政 基层人 员的重 视和 培
高校不仅需要 有一支 高水平 的师 资队伍 , 还要 养 。下面是一幅角色 转变的示 意图 , 说明 了由 “正
有一支高素质的行 政管理 队伍 。然 而从目 前高 校行 三角 ” 到 “倒金字塔 ” 之间的转换 :
政管理人员队伍的 专业素 质来看 , 大多数 来自 非管
理专业 , 教育管理 专业毕 业的人 员少 之又少 , 很多
都是 “半 路出 家 ” , 一般 都没 有系 统经 过高 等教 育
基础理论和现代高 校管理 知识的 学习 , 有 部分 人员
不具备适 应现 代行 政 管理 岗位 所必 需 的知 识结 构 ,
办事主观臆断 , 影 响了管 理水平 的提 升 。从高 效行
政管理人员队伍的 年龄结 构来看 , 目前整 个队 伍中
年富力强 且有 充分 实 践经 验的 中坚 力 量十 分缺 乏 ,
导致整个行政管理 队伍人 才出现 断层 , 形 成了 两头 图  1
大 、 中间小的不合理的年龄结构 。 从上面的图示可 以看出 , 学校管 理者要 转变 原
4、 行政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有的管理观念 , 应由原来 的对 基层人 员发号 施令 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
edenb
ege
r首 次提出职 业倦 的管理到现在的服务式管理 。
怠一词 , 用来描述职 业中的从 业人 员因工 作时 间过 2、 组建考评小组
长 、 工作量过大和工 作满意度 过低 而导致 的一 种疲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 校为 了保证 教学质 量的 稳
惫不堪的状态 。通常 来说职业 倦怠 是从业 者因 不能 步提升 , 专门成立了 教学督 导小组 , 对每位 在岗 教
有效缓解由各种因 素造成 的工作 压力 , 或 深感 付出 师进行了不定期的旁 听督导 制度 , 并 对每位 教师 的
与回报不对等而表 现出的对 所从事 职业的 消极 态度 上课情况从多方面进 行打分 评判 。在 高校行 政管 理
和行为 。目前我国高 校行政工 作中 出现的 职业 倦怠 工作当中 , 也 可以 成立 类似 的考 评小 组 , 借 鉴 360

142
度考评方法 对行 政管 理人 员进 行考 核 。 360 度考 评 之间要密切配合 、 相 互支持 , 人与人 之间要 互相 沟
法是通过被评价者 的上下 级 、 同级 和服务 的客 户对 通 、 相互理解 , 把部门与 个人 的目标 同高校 职能 三
其进行评价 , 从多 个角 度对被 考评者 进行 360 度的 项有机结合在一起 , 共同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
全方位定位 , 使其 了解各 方面的 意见 , 清 楚自 己的 5、 形成对行政管理人员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的
优劣 , 达到改变行为 , 提 高工 作绩 效的 目的 。其 中 激励机制
与高校行政管理人 员关系密 切的人 员有上 级直 接领 人才的激励是高 校行政 管理的 重要 内容 , 是 行
导 、 周围的同事 , 以及服务对象 ———学生和教师等 , 政人员保持良好工作 状况的 重要条 件 。有效 的激 励
因此 , 考评小组可由 学校 领导 、 同 事 、 学 生和教 师 机制不仅可以提供行 政人员 工作的 积极 性 , 同时 也
以及被评价者本人共同组成 。 是促进教职工发展的 举措 , 更 是学校 教育成 功的 保
考评小组不同成员 对被评 价者 进行评 价的 项目 证 。在积极进行激励 机制创 新过程 中 , 努力 实现 依
各有不同目的 , 目 的在于 选取不 同的 评价者 , 从不 靠 “待遇 留人 、 感情 留 人 、 事 业留 人 ” 。 首先 , 要
同的角度对被评 价者 进行全 面 、 客观 的评价 。 上级 充分利用物质激励 。 搞活学 校内部 分配 制度 , 按 照
直接领导主要从政 治素养 和创新 能力 方面考 察 ;同 “效率优 先 , 兼顾 公平 ” 的原 则 , 在 分配 上努 力 实
级评价主要从日常工作表现和个人能力方面来考评 ; 现一流人才 , 创造一流 业绩 , 取得一 流报 酬 。建 立
下级评价主要从职 业道德 方面进 行考 评 。考评 小组 重绩效 、 重贡献 , 向高层 次人 才和重 要行政 岗位 倾
对考核指标转化为 可量化 分数制 , 并且根 据不 同的 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其 次 , 灵 活运用 精神 激励 。 除
侧重点对指标赋以 不同的 权重进 行打 分评判 , 然后 了常规的荣誉授予外 , 高 校应 注意利 用其他 非常 规
将结果进行反馈 , 不 仅对行政 人员 起到了 监管 的作 的精神激励形式 , 特别是 来源 于工作 本身的 内在 激
用 , 也为学校管理者在人事选拔中提供了考评依据 。 励因素 。比如合理授 权激励 , 授予一 定的自 我决 断
3、 强化在岗教育 ,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的工作权力 ;参与管 理激励 , 让行政 基层人 员一 定
我国专门为高校培 养教育 行政 管理方 面的 人才 程度地参与某项管理 的策划 与管理 过程 实施 , 充 分
很少 , 并且现有在岗 的行政管 理人 员大都 没有 受过 采纳他们的合理建 议 。但要 注意的 是 , 要适 当把 握
专门训练 , 现代教 育管理 知识贫 乏 , 因此 把传 统的 激励的水平 , 激励是为了 提高 行政人 员的工 作积 极
管理经验与现代科 学的管 理知识 相结 合 , 是提 高管 性和工作效率 , 但并不是 说激 励水平 越高就 越有 成
理人员业务水平的 重要途 径 。由于 现在很 多高 校行 效 。相反 , 激励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工作绩效 ,
政管理岗位工作的 职责定 位模糊 , 因此在 上岗 培训 只有合理的激励水平才 能最大 限度地 调动起 行政 人
之前 , 首先 要 进行 岗 位工 作 分析 , 明确 工 作职 责 , 员的工作积极性 , 提 高工作 效率 , 所 以把握 恰当 的
并分析出胜任岗位 所需要 的知识 体系 和结构 , 其次 激励水平是教育行政管 理者在 激励过 程中必 须重 视
要对目前在岗人员 进行考 核 , 通过 考核和 考试 等手 的问题 。
段来了解哪些是在 岗人员当 前已经 具备的 知识 和能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贯 穿于 高校活 动中的 每一 个
力 , 还欠缺哪方面 知识和 能力 , 从 而分别 为不 同程 环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的深化 和高等 教育 事
度 、 不同水平的人 员制订 出不同 的培 训计划 。 在岗 业的进一步发展 , 高校独 立办 学主体 的地位 日益 提
培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而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 升 ,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 高低 对于高 校健康 持续 的
学校应为行政管 理人 员制定 短期 、 中 期 、 长期 的学 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 只有建 立一支 能够 促
习目标 , 让他们定 期参加 业务培 训 , 树立 终身 学习 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和 维护学 校的稳 定并且 具有 先
的理念 , 强化服务意识 , 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 进的管理思想和丰富的 管理经 验的高 校行政 管理 队
4、 加强部门之间 、 人与人间的沟通 , 提高行政 伍 , 才能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
管理工作的效率 (
编辑 :王飏 ;校对 :朱恒 )

经过近几年的 扩招和 高校合 并 , 高校 内部 组织 【


参考文献 】
和人员骤然增多 , 各 个部门之 间的 利益矛 盾冲 突加 [ 1] 陈孝彬 .教育 管理学 [ M] .北 京 :北京 师范大 学出版 社 ,

剧 , 人际关系错综 复杂 , 使得 行政 管理工 作的 难度 1999.100 -150.


[ 2] 孙志伟 , 王  亮 .高校 行政管理 刍议 [ J
] .合 作经济与 科
加大 。究其原因 , 缺乏 有效的 沟通 是一个 很重 要的
技, 2005, (3):41 -42.
因素 , 因此 可 以采 用 角色 扮 演技 术 , 使 部 门之 间 、
[ 3] 文  达 .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J
] .
个人之间在特定封 闭的环 境中进 行角 色转换 , 换位 复旦教育论坛 , 2005, (4):26 -30.
思考 , 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沟通的障碍究竟出自哪里 , [ 4] 杨翠娥 , 黄祥祥 .论教师职业 倦怠 [ J
] .教育探索 , 2004,
以前的沟通方式需 要进行 哪些改 正 。行政 管理 部门 (9):105 -106.

14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