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脏器纤维化疾病与抗纤维化药物研究

纤维化被定义为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沉积,组织出现瘢痕和增厚,本质上是一种过度的伤口
愈合反应,可导致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发病和死亡。多种刺激,包括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毒素、
辐射和机械损伤,都可能导致纤维化。在世界范围内,脏器纤维化是许多疾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
因。例如,肝纤维化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发生破坏,影响肝细胞血液供应,病情恶化会造成肝功能衰
竭。心肌纤维化导致心力衰竭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
肺间质疾病,病因不明,死亡率高于大多数肿瘤,被称为一种“类肿瘤疾病”。

当前,根据 WHO 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 2021 年 10 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 2.35


亿例,累计死亡 481 万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成为世界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全球生命健康
安全和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危机。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感染的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肺部会有明
显的炎症和损伤,出现大量的炎症细胞,修复过程中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最终产生肺纤维化。因
此,肺纤维化的发生率将在全球范围内剧增。肺纤维化加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抗纤
维化研究刻不容缓。不幸的是,纤维化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及缺乏治疗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对全
球治疗该疾病构成了重大挑战。

然而,纤维化产生的分子机制不明确,给药物开发带来巨大的困难。并且,许多纤维化疾病的
罕见发病率阻碍了针对单个器官纤维化疾病的靶向治疗的发展,研发抗纤维化新药的成本仍然很高。
近年来,生物信息学、新传递系统、新模型、新基因编辑和类器官等技术的发展,为揭示器官纤维
化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新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为了让读者了解目前纤维化产生的机制和抗纤维化药物的发展,《药学学报》特别编发了“脏器
纤维化疾病与抗纤维化药物研究”专栏,方便读者集中阅读。本专栏共收录了 7 篇综述文章和 6 篇
研究论文,邀请业内专家和公开征集的方式进行组稿。撰写稿件的专家包括南开大学药学院周红刚、
杨诚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潘振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基础医学院杨振华、屈静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高建主任,安徽医科大学王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沈
云辉教授,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杨为民教授,苏州大学蒋小岗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时晨、单进军
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梁磊、何蓉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吕晓希研究员,中国药科大
学中药学院罗建光、张浩教授等。这些稿件的内容涉及针对肺纤维化、肝纤维化和心肌纤维化等脏
器纤维化的机制和药物研究进展,以及新型药物包括天然药物、中药、干细胞、类器官、非编码 RNA
和抗体作为潜在药物的发展前途方面的综述和相关研究论文,体现了当前纤维化领域中药学研究的
热点问题。非常感谢为本专栏提供稿件的各位专家,希望本专栏能够为同行提供信息和开拓思路,
促进开发有效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