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十八章 十八世紀早期的義大利與法國

社會背景:十八世紀人口急速增加,學校也增多,不論是給精英貴族或中產階級
的學校皆紛紛設立。
音樂背景:a) 對音樂家和作曲家而言,中產階級的贊助越來越重要。
b) 對新曲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作曲家幾乎必須為每一場音樂會創
作新的曲子,因此促成音樂風格的頻繁改變。

義 大 利

音樂發展重點:Opera 仍是重要的樂種,但器樂曲,尤其是 Concerto,開始受到


重視
南義音樂重鎮 Naples 拿坡里
特色:1) Conservatories 孤兒院:共有四家,他們接受音樂訓練,
之後到歐洲各地工作,將義大利歌劇和器樂曲推廣至各
地。
2) Castrati 閹割手:到 17th 末期,很多 opera 的主角是寫給
閹歌手唱的,最有名的 Farinelli 即來自 Naples
3) A new kind of serious opera by Pietro Metastasio
(1698-1782): 劇作家 Metastasio 創造了一種新的莊歌劇
(opera seria) 型態。

Antonio Vivaldi (1678-1741)

身分:小提琴家、指揮、教師、作曲家、Pietà 孤兒院的樂器指導老師
The Pietà:威尼斯四家孤兒院的其中之一,培養其音樂才華,和 Naples 的
conservatories 一樣。
作品:Vivaldi 寫了很多器樂曲給此院孩子演奏,尤其是給弦樂器的作品,其中
Concerto 尤其適合,因為可以適合不同能力的人去演奏,優秀有天分
的拉 solo 炫技,其他人拉樂團。

代表曲種:Concertos
手法特色:a)旋律清新鮮明、節奏輕快,曲式清楚,有技巧地處理 solo
和 orchestra 的音色,是作品深受喜愛的原因。
b)善於利用獨奏和樂團之間的音色差異,製造出多元的音
色與聲響效果

23
c)約有 350 首 solo concertos, 其中 2/3 是寫給 violin solo
d)使用了快慢快三樂章形式,頭尾樂章是主調,中間是同
調或近系調,第三樂章常比第一樂章短和簡潔
e) Ritornello form
由 tutti/ ritornello 和 solo/episode 交替出現,開始和結束
都在 ritornello,頭尾的 ritornello 在主調,其他在屬調
或近系調,Episode 常轉調
f) slow movement: 提升慢板樂章的重要性,使之和快板樂
章一樣重要。特色為:樂句長,有表現力,優美的旋
律,就像是歌劇中的慢板 aria 或 arioso。
代表作品:The Four Seasons op. 8 (四首,春夏秋冬,每一首三樂章)
歷史地位與影響:
a) 作品反映出 18th 前半新舊風格的改變
b) 在器樂曲的創作中,Vivaldi 地位與前一代的 Corelli 相當
c) 明確的主題,清楚的曲式,節奏的明快,有邏輯的樂思,
皆影響到後代,例如 J. S. 巴哈,就曾改編九首 Vivaldi
的協奏曲。
d) 強調 solo 部分的戲劇性張力,藉此形成和 Orchestra 的對
話,並發展出個人化風格。

法 國
音樂環境:不像義大利有很多音樂重鎮,法國只有一個,即巴黎。Louis XV 當
政,對文化藝術音樂持續支持,但不再像他祖父 Louis XⅣ那樣獨裁,
因而促進許多贊助人和團體開始贊助音樂家和作曲家,讓音樂多元化

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風格:擅長結合義大利與法國品味風格
音樂事業模式:除了當國王的管風琴師之外,還教貴族們大鍵琴,並出版作品,
賺取不少外快,反映出當時音樂家的生存模式。
重要性:a) 教學著作:1716 年出版 The Art of playing the Harpsichord,教導學生
如何彈奏巴洛克時期法國的大鍵琴,為當時重要的演奏法書籍。
b) 重要樂種:trio sonata,1726 年出版曲集 Les Nations,為法國此樂種
第一個且重要的作曲家
c) 手法:結合法義手法,例如法國的裝飾音加上義大利 Corelli 所用的
五度和聲進行

24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特殊的經歷:先是擔任管風琴師,四十歲時以音樂理論家受到重視,五十幾歲時
成為作曲家,是少數兼具理論分析和創作的特殊音樂家。
重要性:a) 音樂理論方面:建立調性和聲的理論基礎
b) 歌劇方面:成為 Lully 最重要的後繼者
作品:a) 音樂理論:1722 年出版著名的和聲學著作 Traite de l’harmonic《和聲學)
b) 歌劇:Hippolyte et Aricie (1733)奠定作曲家的聲望,之後的 Les lndes
galantes《華麗的印地安人》(1753) 和 Castor et Pollux (1737)被視
為是大師之作。

Rameaus 和 Lully 的異同點比較:


相同點:a)都很注重如何以音樂表現法文歌詞的語韻,並準確記錄 recitative
的節奏
b)皆會在 recitative 中結合歌唱性的旋律(不像義大利那麼像說話的口
氣),減少 recitative 和 air 之間的差異性
相異點:a) Rameau 的旋律線條架構在三和絃上,即分解和弦
b) Rameau 有清楚的和聲進行,並適度加入不諧和音和半音,使得音
樂更有表現性
c) Rameau 對歌劇中的器樂曲貢獻很多,例如 overtures 和 dances
d) Rameau 擅長音樂的描述能力,例如音畫手法
※甚麼是音畫 word painting?
用音樂描述實際景物,例如照耀-音型往下,仰望-旋律往上,
地震,打雷,跳躍,奔跑,水流等。

【認識常見的音樂語彙】
castrati 閹歌手
comic opera 喜歌劇
serious opera 莊歌劇
sonorities 聲響
virtuoso 炫技
closely related key 近系調
episodes 插入句
arioso 小抒情調
arrangement 改編
patrons 贊助者
aristocracy 貴族

25
agrément 裝飾音
passages 樂段
declamation 歌詞語韻的抑揚頓挫
interludes 插曲,間奏
phrase 樂句
triadic 三和絃
chromatic 半音
depiction (音樂的) 描述能力
tone-painting 音畫

【心智圖】

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