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http://www.sinoss.

net

《野草》中的人生悖论思考

颜华 刘涵之
(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12)

摘要:鲁迅一生著作等身,其文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学理论等多个方面。其中《野草》一书
尤其以其深奥的思想著称。本文避开研究野草一贯所使用的历史结构以及文本分析的层面,而是转向对《野
草》一文进行哲学范畴的分析。以“梦”为切口,去探寻藏匿在鲁迅思想深处的矛盾,即关于人生与人性
中的悖论情节的思考。这有利于我们更加立体地了解鲁迅思想,更好地去体味这一文学巨匠对于超越历史
的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于我们当今社会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梦、人性悖论、人生悖论、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I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国民的精神导师,鲁迅常以坚定不移的斗士形象出现在公众眼中,以手
中的笔为利刃,划破封建礼教的肌肤,直指其吃人本质。然而,作为一位思想上
的巨人,鲁迅是否真的像我们以为的那般,那样的坚定决绝呢。鲁迅曾用“彷徨”
一词为题来表达 内心的愁苦与不安。一般意义上,散文诗因其表述方式灵活多
样,与小说相比,更具有鲜明的个性,更能表现出创作者的感情变化。本文将以
《野草》为切入点分析鲁迅的矛盾心态。
关于野草,鲁迅曾说:我的哲学思想全在《野草》中了。
《野草》将“诗”和“哲学”一体化,是鲁迅“献出全身而形成”的“努力”(木山英雄
先生)的轨迹,是一部勇于“自我解剖”的散文诗集。1
可见《野草》一文不仅仅是简单的关于现实的散文诗,更是一部承载了作者
对人生的哲学思考的书。因而想要全面,深刻地解读《野草》,发掘其深刻内涵,
便不能如现在大多数人做的那样,单纯从叙述结构或者停留在历史层面对其进行
批评,而应对文章背后的主题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去思考鲁迅的人生哲学。

一、现实与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与现实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极富讨论性的趣味
话题。最开始人对梦的认识是一种崇拜阶段,认为梦与神相通,具有预言、警示
等作用,于是便衍生出对梦的最传统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提出为人们
对“梦”的解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随后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又使这
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然而无论是那种观点,梦都是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二者
之间具有某种意味深长的联系。
(一)现实的压抑
《野草》主要创作于 1924 年至 1927 年,当时是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去,

-1-
http://www.sinoss.net

人们对于革命的热情处于低潮期,人们开始迷信“和平”,这让生而为战士的鲁
迅倍感孤。其次《新青年》解体,这再次对鲁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打击,也为《野
草》的创作提供了动机。
他在《〈自选集〉自序》中有如下的叙述:
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
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
字,叫作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
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2
除了社会潮流的变化让鲁迅感到孤独与压抑,家庭生活的重担也一直是他
精神上的枷锁——鲁迅与朱安的包办婚姻一直让他不得自由。朱安于 1906 年在
父母的安排下嫁与鲁迅,自由的先锋鲁迅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朱安之间没有
共同的爱好交流,两人也就一直过着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
在 1923 年,鲁迅的生活更是遭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收到了周作人的绝交
信。
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
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
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
话… …3
周作人是鲁迅的二弟,并且曾是并肩战斗的盟友,绝交信意味着二人关系的
破裂,手足反目,这让原本就孤独压抑的鲁迅更是孤立无援。也就是说直至 1923
年以前,鲁迅的情感实际上是处以一种相当压抑的状态之中。“生命力受压抑而生
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而其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4
也正是在这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鲁迅当时的作品中有很深刻的矛盾的元
素,这令他开始深入思考关于现实与人生。也正是这种压抑,是鲁迅的思考已经
超过单纯的对现实状况的反思与考量,而是上升到了对人类普遍情结的关怀。受
当时象征主义的影响,转化成为作者他下一个又一个的梦。
(二)隐喻——梦
在阅读《野草》时,我们不难发现梦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意象。其实不仅
仅是《野草》,在鲁迅的作品中都有反复出现的梦的意象。在《鲁迅全集》中,
出现梦这个意象的文章多达一百多篇。而其中《野草》篇又梦的表现最为集中,
包括题记在内的二十四篇文章有七篇直接以:“我梦见自己开头......”,更有学
者认为《野草》本身就是一个“以梦始,以梦终”的一个文学梦,甚至认为除了
《题辞》及《我的初恋》之外,其余 22 篇皆有“当下——引诱——梦(忆)——引
诱——当下”的叙事结构。5 无论何种观点,这都显示出鲁迅对“梦”寄托的特殊
情感。
基于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的提出,现在意义上一般认为,梦是被压抑
的无意识。由于不符合道德规范,被压抑的情感便降格到无意识中,通过凝缩、

-2-
http://www.sinoss.net

移置、把抽象转化为图像、润饰等四种“化妆”途径进入人的梦境,表现人最原
始的欲望。弗洛伊德甚至认为文学写作其实是作家的“白日梦”:作家通过改变和
伪装来减弱利己主义的白日梦性质,并且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形式的、也就是
没得乐趣,从而把我们收买了。6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梦被认为是无秩序的,非理
性的。如果对此种梦加以研究,就会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当大的
难度。然而文学意义中的“梦”区别于生物学上的“梦”,是通过作家理性加工
而转化为文字,相当的具有理性与逻辑性。
文学梦是理性的,它是理性活动的结果,其意义要在语境(语境是理性创造的时空)中
生成,因此,叙述者的叙述就要干预梦境的建构。7
也正是由于文学梦具有理性与逻辑性的特点,使我们通过对鲁迅笔下的梦进
行分析,去发掘隐匿在作者内心深处的对人类的普遍关怀成为可能,并且这也是
必要的和富有意义的。

二、人的基本生存境遇
人自一出生开始,便生存在天地之间,我们和其他动物一样不能脱离土地而
生存,但是造物主又赋予我们高贵的理性,让我们能够去思考,去感受,让我们
与普通动物区别开来。但是随着理性而来的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幸福,而是被逼迫
着的无法停下来的对意义的追寻:我们将永远将思考人生而为何,将受到理性与
感性的矛盾冲突,将无法逃脱生老病死,并且无法跳脱人生的有限面对自身的灭
亡,将永远依附于社会不能脱离集体,也将去追求永远的自由与无限。
一方面,它标志着人木再只是世界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或点级,而成了世界的主
体、户思考者、设计者和创造者,标志着社会历史的车轮开始运行,灿烂辉煌的文明和文化即
将在这个世界诞生。另一方面,它也标志着人与自然母体的分离和疏远,并为人与自然以及在
此基础之上的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的对立冲突埋下了祸根,也预示了随着人的反思和体验
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将越来越深地陷入生命的悲剧意识和人生的荒诞意识的深渊之中。8
上述矛盾是生而为人者都不能逃避的,任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的鲁迅,也无法避开这一命题。而鲁迅的关于这一命题的思考,则集中体
现在承载了鲁迅一生所有哲学思想的《野草》之中,用一个又一个的“白日梦”
表现了出来,下面将进行分析。

(一)人性的悖论
关于人性的讨论,古人已有很多的讨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
论”等等。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人性并非是关于“性善”或者“性恶”的问题,
而是在人性中存在的关于“理性”与“感性”这一对概念,以及我们在使用时出
现的一系列问题。
1、对“纯粹理性成果”的质疑

-3-
http://www.sinoss.net

自黑格尔以来,理性一直被人看做是人的灵魂的高贵部分,人类的文明的结
晶如科技、医疗甚至是文学都深深地打上了理性的烙印,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
历史便是理性主义的历史。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大机器生存代替了传统的手工
生产,理性更是被推高到了一个极高的位置,这就无法避免地弱化了感性存在的
意义,关于人本身存在意义的思考被挤压在角落里,发出无力的呻吟。也正是这
中对于自身存在意义思考的减少使得我们在偏离人本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现象也被鲁迅认识到,于是开始反思建构在纯粹理性基础之上的人类文
明的究竟是人类的进步亦或是退化,在《野草》中,鲁迅在《狗的驳诘》篇中用
狗的语气尖锐地提出了认为自己愧不如人,“我终究还不知道分辨铜和银;还不知道
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9 “铜和银”,“官和民”,“主
和奴”,这几组概念早在人类文明的开端便有了,狗的反驳正是对被我们认为是
常识性的知识的追问。然而而我作为一个理性人,在面对狗的驳诘时居然无言以
对,只能仓皇逃走,表现出人对自身文明某些部分的不自信。在这里鲁迅不单单
是对封建制度发出了质疑(关于主和奴、官和民),更是进一步对构建在人类理
性之上的人类文明进行了反思——差别的产生。
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但残酷的历史现状不是推动所有
事物发展的“因”,而是在某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呈现为作为历史进程的“果”。
这里作者从狗的角度出发去反观人类文明历史,发现所有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都在
于人类理性的过度使用。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或者是标榜人自身的与众不同,我
们开始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对立开来,人为的去划分等级、制定标准,并
将这种结果奉为圭臬,根深蒂固地根植于人们思想之中,再也没有人去考虑这是
否是合理。
2、对“泛滥成灾的感性”的回应
除了对人类对理性的盲目崇拜的质疑之外,鲁迅在《我的失恋》中则直接反
驳了当时泛滥成灾的感性思维方式: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爱人赠我百蝶巾,回他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
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10
全诗由 4 节构成,讲述了“我”的所爱在山腰、闹市、河滨、豪家,然而由
于种种阻扰(山太高、人拥挤、河水深、没有汽车),没有办法去找寻所爱之人,
总是伤心流泪。在面对爱人的示好时“我”又不能给予正确的回应,总是惹得爱
人恼怒,使“我”也是战战兢兢,神经衰弱。本诗看似是描写男女之间的差别,
但实际上是理性与感性的博弈。
古诗有云“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得到爱情,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双方都迸发出创造力,让其中的人感到十分的
幸福与满足。但如若失恋,就会让人陷入精神上的空虚,就如如诗中主人公那般
痛苦烦恼。面对此种状况时,理性会试图让人从悲伤的情绪中解放出来,继续寻

-4-
http://www.sinoss.net

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思考方法带给人是一种向上的力,而感性则会蛊惑不幸
的人,任由他们在悲伤中沉沦,这种思维方式带给人的情绪力是向下的。
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
的失恋》”。关键就在此处,我们说,想要建立一个健全积极的国度,那么具有
教育意义的诗歌也应该给人一种积极的导向,引导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当一个
国家的已经被充满颓废、压抑且非理性的诗歌占领时,这种情况对于好的健全的
社会的创作自然是不利的。所以当作者看见当时“啊呀啊唷,我要死了”之类的
诗盛行时,他的会用是——由她去罢!
可见,作为国民精神导师的鲁迅再此地不单单是就失恋问题而回应,而是对
于当时泛滥的非理性的思考方式的回答。
既然人的感性存在和理性思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那么对待和处理的方式就
显得尤其重要。

(二)人生的悖论
人从一出生便是在天与地之间的夹缝之间,既无法摆脱脚下的大地,也没
有办法奔向极乐的天堂,因此人注定是痛苦的,矛盾的。人总是受到来自上天的
压抑以及来自地底的挤压,想为自己渺小的生命找到更大的生存空间。
1、关于“生”与“死”
作者在《死火》一文描写了我与“火”在无妄之境的对话,集中反映了人在
生存中的“生”与“死”的矛盾。全文描写了我在冰谷中迷路,在脚边发现了快
要冻死的死火。死火被唤醒后随之面临的即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抉择:“我愿意
携带你出去,使你永不结冰,永得燃烧。”“那么,我将烧完!”,“我便将你留下,仍在
这里罢。”“唉唉,那么,我将冻灭了!”11
作者在此处以死火口吻表现出了一组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里作者不仅仅是
道出了处于低潮时期的革命者进退维谷的尴尬境遇,更是对“生”与“死”这一
古老的哲学命题的再现。
“生”与“死”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对“死”
的态度与对“性”的态度一样讳莫如深。关于“生”与“死”的讨论也从来没有
停止过,人总是为新生而喜悦,确有对死亡感到恐惧。然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作为具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无论承认与否,在人
的本性中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刻的悲观色彩。
有哲人曾经说过,“死亡”是最值得探讨的哲学问题,随着讨论的无结果,
人们便消解了这一命题,转而向“如何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鲁迅再一次把大
家的视线引灰到了“生”与“死”的讨论,并且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人的“此亦非”、
“彼亦非”的矛盾生存境遇。并且在结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我就不如烧完。”
当然,这只是鲁迅给出的他的答案,对于这一命题的讨论,后人们还在继续。

-5-
http://www.sinoss.net

2、关于“命运”与“救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救赎”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赎罪,而是指人在发现自
己生命的有限性以及个体生命的渺小之后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
由于能力的有限,人们常把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归因于“命运”,并且认为
命运是“上天注定的”,“是不可抗拒的”,然而作为具有能动性的人,我们天
性中便有作为“人”的优越感。所总在尽自己的努力去或者纵向延长我们所存在
的时间。如秦始皇执着于“不老药”的研制,或者横向扩大我们的生活空间,如
原始人类的领土意识,并且有不断扩张本部落领土的取向。由此我们才能有更多
的支配自己的自由。
也正是在这样的悖论之下下,鲁迅在《死后》篇里做了这样一个纵向处理:
假设人死后还有知觉,将生命在时间维度加以延长。
“我想睁开眼来,他却丝毫也不动,简直不像是我的眼睛;于是想抬手,也一样......
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谁知我的预想竟的中了,我自
己就在证实这预想。”12
随后,鲁迅在假设了在自己“死”后发生的种种事情,围观的众人的脚步声,
爬到自己身上的蚂蚁,前来查看情况的巡警,还有为自己送来《公羊传》的旧书
铺伙计......这一切都很糟,可是也并没有完全让人绝望。想到自己终究没有死去,
没有给仇敌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以至于自己在快意中哭出来。
反观《死后》一文,实际是鲁迅对“人生大限”这一哲学问题的关注。大千
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或为名利、或为金钱、或为美色,而鲁迅,则是
为了战斗。人生有限,肉体都将化为尘土,但是那些还未燃尽的战斗情绪仍未消
亡,而那些将因为自己的死亡而感到快意的仇人也将得到满足,对于一个真正的
战士,毁灭是不能容忍的。
也正是意识到了人将死亡这一命题,因此他渴望永恒,所以他用将自己的意
识在时间维度加以延长的假设,来完成自己的战斗的愿望。

(三)关于人与社会的悖论
人是社会中的人。在最原始的时候,人们为了抵抗自然灾难而集结成团体,
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人们一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工,每一次分工都让人与人更
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对社会其实是存在必然的依赖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或者是便出现了不由单个人能够掌控的发展趋势,以至于在的社会中对人产生一
种无法摆脱的压抑感,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是它对人造成了实
际上的“异化”。
很显然鲁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野草》的多篇文章里都可以看到鲁迅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1、人性的异化

-6-
http://www.sinoss.net

鲁迅在《颓败线的颤动》有涉及到这个问题的思考。
作者利用梦境用蒙太奇的手法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位贫穷的母亲为了
养活自己的女儿儿被迫出卖肉体,展现出了人性中的母爱光辉。而等到女儿长大
后,这位贫穷的母亲非但没有得到女儿的理解与感激,却因此被自己的女儿女婿
的指责,受到很深的责难:
“使我委屈一世的就是你!”女的说。
“还要带累了我!”男的说
“还要带累了他们哩!”女的说,指着孩子们。
最小的一个孩子正玩着一片干芦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放佛一柄钢刀,大声说道:
“杀!”13
这篇文章中描涉及到了社会、道德、人伦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在社会层面
上,贫富差距,这位母亲为了救女儿牺牲了自己的尊严,最终却受到女儿站在道
德制高点的指责,并且认为是母亲拖累了他们。何其哀呼!
最后她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的,所以无词的言语。
不难推论,女儿的畸形性格是受当时畸形文化的影响,被异化成了一个没有
一丁点“人性”“感恩之心”的冷血人,而那位母亲则是被无情的现实的逼迫着
发出了“非人非兽”的语言,震撼了天空和大地。此文章给读者留下的关于“人
性”的思考正是鲁迅正是在意识到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后所思考的。
2、人格的异化
鲁迅除了关注到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之外,还关注到畸形的社会对于人格的影
响。作为一个原始状态的人,他的心应该是善良且单纯的,应该富有同情心且爱
好美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中,国人的心态却变成了另一个模样——麻木不仁,
沦为看客。
《复仇》(其一)一文就是鲁迅对这部分被社会异化还毫不自知的看客的讽
刺。
人们从四面奔来......拼命的伸长颈子,要鉴赏这拥抱或杀戮......人们于是乎无聊,
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
别人的毛孔中......甚而至于居然觉得干枯到失了生趣。......无血的大杀戮,而永远沉浸
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14
看客们想要鉴赏两人的杀戮或拥抱,却得到了来自于鲁迅的复仇,让他们无
聊到自觉“干枯到失去生气”。
鲁迅意识到了社会对人的异化,并且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尖锐批评,这批评是
针对人的,因为人不知反省不懂思考。但我们对鲁迅的思想的理解不应该单纯停
留在对现实封建礼教教条的反抗上,而应去反思使历史演变成这样的根本原因之
所在,即在这一问题背后所隐含的在处理“社会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上进行讨
论,这对我们如何引导今后社会的走向都具有指导意义。

-7-
http://www.sinoss.net

三、悖论的超越
在前文的论述中,我们发现人生的悖论存在于人与社会之中,人生之中,甚
至人性之中,好像是一个避无所避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深深地困扰着当时的处在
彷徨之中的鲁迅,在他发现这一悖论的时候其实也在尝试着寻找超越之道。然而
在《野草》一书中我们不能明确的找到鲁迅给我们的答案,所以我们只能从《野
草》中去窥见鲁迅当时的心路历程,去窥见鲁迅在寻找出路之时所想到的可能的
方式。
1、不是逃避,而是寻找的“走”。
在《野草》中多次提到“走”这个词语。在《狗的驳诘》一篇中,在受到一
系列的关于人类文明、等级以及不平等的起源的质疑,而不知如何作答时,“我”
便转头仓皇地逃走;在《墓碣文》中,我面对墓中人时也是转身疾走,诸如种种。
“走”看似是对问题的逃避,其实不然。关于“走”,《过客》当是最具有解释
意义的一篇文章。
《过客》讲述的是一位无姓无名的旅人,不知其父母,也不知其从何而来,
也不知要到何处去,只知有意识起便一直在往前走,从来不曾停下脚步。当小女
孩告诉他前面是一片坟地,请求他停下来时,他只说:“然而我不能,我值得走,
我还是走吧。”不难发现,此时的“走”这一动作已经完全超越了“逃避”的意
义,而是富有使命意义的,积极的去找寻,去发现,无论将来会面对什么,这其
实本身就是对无望的生命的一种积极反抗——永不止步。
每个人都如文中的过客一样,在宇宙的洪荒之中生存,并不知道自己从何而
来要到何处去,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并且还要时候感受到来自于世
界和人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鲁迅在超越方式之时,寻找似乎在《过客》中
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打破束缚及规则,勇敢的走出去。
2、摧毁与死亡
在《野草》一文中,另一个让人无法回避的意象便是“死亡”。出现在《过
客》中的坟地,在《死后》中描述的在死亡之后的境况,《死火》中描写的燃尽
的火,《失掉的好地狱》中描写到的魔鬼与地狱。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
希望让奔涌的熔岩摧毁这一切,希望能有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实都是鲁迅在认
识的虚妄与无望之后的反应。
在一般意义上,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义的消亡,而在《野草》中,死
亡也被鲁迅用作一种与现实相抗的手段,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说的那样:鲁迅通过
死亡反证了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真实。15
在人生的悖论之中,人的存在受到贬低,人的价值意义受到质疑。鲁迅另辟
蹊径,通过死亡来论证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真实,完成了对生命解构之后的重新
建构。当然鲁迅的提出摧毁与死亡的目的并非是为大众指出了一条消极之路,而

-8-
http://www.sinoss.net

是借此希望引起对生命的重新思考。

参考文献

[1]〔日〕丸尾常喜著 〔韩〕金贤贞译 《“彷徨”时期的鲁迅》 国外鲁迅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


九年第六期。

[2]鲁迅 《鲁迅自选集·自序》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年 1 月 14 日。

[3]朱正 《鲁迅三兄弟》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137 页。

[4]〔日〕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第 1 部 创作论 第4章 精神分析学。

[5]李国华《野草:梦与忆之诗》 鲁迅研究月刊 2011 年第 5 期。

[6]林驤华译 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年版。

[7]王文革 《文学梦的审美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77 页

[8]钟华 《源于“人生悖论情结的艺术”》(上) 《文艺》评论 1990 08 29。

[9]《鲁迅全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一版 198 页 。

[10]同 9 ,199 页。

[11]同 9 ,205 页。

[12]同 9 ,209 页。

[13]同 9 ,205 页。

[14]同 9 ,173 页。

[15]陈蘅瑾 《生命意义的探寻—《野草》中梦与死的浩歌》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年第五期。

The life paradox in《wild grass》

Yan Hua/Liu Han Zhi


(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 HuNan,410012)

Abstract:Lu xun's works of life, including novels, prose, poetry, essays, literary theory and other aspects.
Among them, 《wild grass》is especially famous for its profound ideas. Instead of studying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and textual analysis of weeds, this paper turn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ical category of
《wild grass》. With the "dream" as the incisions, to explore the contradictions hidden in lu xun's thoughts,
that is to think about the paradox of life and human nature. This will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lu xun's

-9-
http://www.sinoss.net

thought and better appreciate the ultimate concern of this literary giant for the life beyond history, which is
also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ur society today.

Keywords: dream/human nature paradox/ life paradox/philosophical thinking

- 1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