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何明帅 于 淼*

内容提要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对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代
际社会流动与个体生育意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生育意愿与家庭人均收
入水平呈显著的 “U 型” 曲线关系,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呈现出先
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育意愿与代际社会流动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实现了社会
阶层代际向上流动的个体相对于其他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本文还发现,个体的生育意
愿与其受教育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存在差
异; 对未来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 有宗教信仰、男性、农
村户籍的个体,生育意愿更高。
关 键 词 家庭人均收入 代际社会流动 生育意愿 泊松回归

一 引言

为应对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老龄化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从 “一对夫妇生育


一个孩子 ” 到 “单独二孩 ”, 再从 “单独二孩 ” 到 “全面二孩 ” 的重大转变 。 中国生
育政策正经历着调整放宽 , 与此同时 ,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 在生育
调节技术快速发展且容易获得的条件下 , 随着个体生育决策的外部政策限制逐渐放

* 何明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邮箱: hms14 @mails. tsinghua. edu. cn; 于淼,清华大


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邮箱: yu -m14@mails. tsinghua. edu. cn。本文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金项目 ( 项目编号: 71625006 ) 和清华大学文化传承 创 新 基 金 项 目 “中 国 老 龄 化 和 养 老
保障制度研究” 的资助。作者感 谢 名 古 屋 大 学 薛 进 军 教 授、清 华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朱 旭
峰教授、沈群红副教授、朱俊明助 理 教 授 和 许 家 云 博 士 后 以 及 匿 名 评 审 人 提 出 的 宝 贵 意
见。

· 117·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宽 , 个体的生育意愿成为影响生育行为的关键因素 ( 郑真真 ,2014 ) 。 因此 , 探究生


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 对调动生育意愿进而影响生育行为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 国内许
多学者都对影响中国居民生育意愿的家庭 、 经济 、 社会和文化因素进行过有益探讨
( 陈 卫 、 史 梅 ,2002; 陈 字 、 邓 昌 荣 ,2007; 王 天 宇 、 彭 晓 博 ,2015; 赵 文 琛 ,
2001) , 但国内现有的研究基本没有注意到代际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此外 ,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人均收入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 本文
尝试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 实证考察家庭人均收入 、 代际社会流动与中国居民
生育意愿的相关性 , 以加深我们对于收入水平 、 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理解 。
生育意愿是指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 , 通常包括意愿生育子女数、 意愿
生育性别、生育间隔和生育目的四个维度 ( 姚从容等,2010) 。 本文主要从意愿生育子
女数的层面,探讨代际社会流动、 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本文中的代
际社会流动是指代际的垂直社会阶层流动 , 即子代的社会阶层位置相对于父代的上升
或下降。全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
第三部分说明数据来源和主要变量的具体衡量指标 , 并介绍计量模型与研究方法; 第
四部分报告实证分析结果; 第五部分为主要结论。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 文献回顾
生育意愿与生育决策问题较早地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 。 国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边
际子女合理选择理论 ( Leibenstein,1957,1977) 、 子女数量 - 质量替代理论 ( Becker,
1960; Becker & Lewis,1973; Becker & Barro,1988) 、 生育率决定的供给 - 需求理论
( Easterlin,1975; Easterlin & Crimmins,1985 ) 和 生 育 率 的 收 入 影 响 理 论 ( Simon,
1969,1977) 等。此后的研究则从实证的角度, 探讨了女性社会地位、 宗教信仰、 受
教育程度以及人们在群体中的关系模式等因素对生育决策的影响 。 女性劳动参与率的
提高以及由人们物质欲望的增强、 个性化和性别角色的改变引致的文化转型都会导致
生育率的下降, 而这种情况尤其会影响高社会阶层群体的生育 ( Brown & Guinnane,
2002; Matysiak & Vignoli,2008 ) 。 宗 教 信 仰 较 弱 的 人 通 常 倾 向 于 生 育 更 少 的 子 女
( Caldwell,1999; Schellekens & Poppel,2006; Lutz et al.,2007) 。 教育能够影响生育
的时间和结果,提高女性的自主权, 提高避孕药的使用量并提高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
( Skirbekk et al.,2004; Kravdal & Rindfuss,2008) ; 进而,如果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随

· 118·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而增加,那么教育就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生育 ( Jain,1981) 。 此外,


社会地位的获得与较低的生育水平有关 ( Rskaft et al.,1992) ,减少生育子女的数量有
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地位 ( Van Bavel,2006) 。
国内的相关研究指出, 下列因素会对中国居民的生育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 受教育
程度、收入水平和地区差异 ( 陈卫、 史梅,2002) , 妇女的地位 ( 周俊山等,2009) ,
性别偏好、生育孩子的经济成本及其对抵御家庭风险的作用和扩大家庭规模的效用
( 孙奎立,2010) ,妻子的学历和结婚年限 ( 吕江洪等,2013) , 个体的兄弟姐妹数量
( 陈字、邓昌荣,2007) 和妇女的迁徙流动 ( 尤丹珍、 郑真真,2002) 。 此外, 近期有
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 ( 例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的建立与完善对居民的生育
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 王天宇、彭晓博,2015) 。
梳理国内外文献,我们不难发现, 收入水平是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迄
今为止,关于收入水平对生育决策影响的探讨并没有达成共识 。 早期研究认为, 收入
提高将 会 抑 制 生 育 的 数 量 ( Bongaarts & Watkins,1996; Lee,2003; Bryant,2007 ) ,
而新近的研究成果对此提出了质疑, 一些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 收入水平和
生育数量呈 “U 型” 曲线关系 ( 冀福俊,2014; 于淼、 丁孟宇,2015; Myrskyl et al.,
2009; Luci & Thévenon,2011) ,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同样支持这一新结论
( 李子联,2016) 。但也有一些实证研究表明, 收入水平和生育数量之间的 “U 型 ” 曲
线关系并不成立 ( Furuoka,2009; Harttgen & Vollmer,2014) 。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研
究普遍使用基于宏观面板数据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分析方法 , 使用宏观数据进行分
析往往存在加总偏差和测量误差等问题 , 容易忽略经济个体的微观差异。 本文尝试使
用微观调查数据分析收入水平对微观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 , 以加深我们对收入水平与
生育意愿关系的认识。
与收入水平类似 , 社会流动也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 然而 , 当前关
于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 , 并且主要集中于国外文献。 “社会毛
细管 ” 理论认为 ( Dumont,1890 ) , 在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社会 , 社会个
体具有向更高阶层流动的强烈愿望 , 为了减轻向上流动的负担 , 个体倾向于减少生
育子女的数量 。 同时 , 作为父母角色的社会个体不但期望改善自身的社会地位 , 还
会期 望 提 高 子 女 的 社 会 地 位 , 这 两 种 愿 望 都 会 导 致 家 庭 控 制 生 育 数 量 ( Dalla-
Zuanna,2007 ) 。 此外 , 社会阶 层 的 向 上 流 动 可 能 会 打 破 家 庭 的 综 合 社 会 纽 带 , 导
致家庭的社会不安全感 ( Blau & Duncan,1967 ) 。 总之 , 无论是从社会个体的地位
升迁愿望还是从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变迁来看 , 代际社会流动和生育率的基本变化

· 119·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趋势是 : 随着交换性和结构性的代际向上流动 , 人们的生育率日趋向下 ( Bulatao et


al.,1983) 。与此相反的观点则认为,社会阶层较高的家庭拥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广阔的
社交网络,可以为养育子女提供更多的资源, 特别是当他们处于一个将养育更多子女
视作重要消费观念的社会群体 ( Boyd,1973) 。同时,子代的期望消费水平主要是由幼
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塑造并且此后变化不大 , 当子代的社会地位超过父代、 子代掌握的
资源和社会关系多于父代时, 子代在满足了自身的物质、 文化消费需求之后, 会将更
多的富余资源用于储蓄和扩大家庭规模 ( Easterlin,1968) 。 从这一角度看, 随着社会
地位的提高,个体将会有更强烈的生育意愿。 上述分析表明, 当前学界对于社会流动
与生育意愿关系的研究并没有达成一致 ( Kasarda et al.,1986) , 并且相关理论观点也
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加以支持。 本文使用全国范围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 考察代际
社会流动与居民个体生育意愿的关系 , 能够为上述观点争论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证
据。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 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扩展: 第一, 在国内较早考察了代
际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为国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第二,
运用全国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方法 , 考察家庭人均收入与生育意愿的关
系。此外,本文采用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避免了跨国数据可能存在的文化、 制
度等国家层面的异质性问题,有助于降低实证研究的误差。
( 二) 研究假设
在总结理论争论与回顾实证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 1: 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个体生育意愿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 “U 型 ”
变化趋势。
从家庭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 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主要是父母为养育子女而减少
工作时间或放 弃 工 作 机 会 所 导 致 的 收 入 损 失 ( Becker,1965 ) 。 在 其 他 条 件 不 变 的
情况下 , 养育子女 的 成 本 的 变 化 主 要 是 由 其 机 会 成 本 的 变 化 决 定 。 子 女 作 为 一 种
“耐用消费品 ”, 同时受到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影响 ( Becker,1960 ,1965 ) : 一
方面 , 若父母收入提高 , 则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相应提高 , 子女这种 “商品 ” 的相
对价格就变得更高 , 于 是 父 母 对 子 女 的 需 求 即 “意 愿 子 女 数 量 ” 会 下 降 ( 替 代 效
应 ) ; 另一方面 , 父母收入的提高会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总体水 平 , 则 其 对 所 有
商品 ( 包括子女 ) 的需求水平总体上也会提高一个层次 ( 收入效应 ) , 此时父母的
意愿生育子女数量与其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 因此 , 父母的意愿生育子女数最终
要由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 本文认为 , 在家庭可支配收入由低收入水平上

· 120·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升到中等收入水平的阶段 , 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将会递增 , 其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


响要大于家庭总收入增长的影响 , 因此父母可能会减少对子女的需求 , 生育意愿下
降 。 随着家庭可支配收入由中等收入水平上升到高收入水平 , 工作时间投入的边际
报酬递减 , 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的增速减慢 , 收入效应对家庭消费决策的影响逐渐
超过替代效应 。 因此 , 父母可 能 会 增 加 对 孩 子 的 需 求 , 生 育 意 愿 提 高 。 综 上 所 述 ,
本文假设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 , 个体生育意愿会经历先下降后上升的 “U 型 ”
变化趋势 。
假设 2: 随着个体社会地位由较低阶层到较高阶层的代际流动, 生育意愿呈上升
趋势。
通过回顾现有文献可知, 目前学界关于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机制 , 存在两
种相反的认知: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会降低生育意愿 ( Dumont,1890;
Bulatao et al.,1983; Dalla-Zuanna,2007)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会提
高生育意愿 ( Easterlin,1968; Boyd,1973) 。 具体到中国居民的生育意愿情况, 本文
更倾向于支持第二种机制, 即代际社会流动的提升会提高个体的生育意愿 。 这主要是
因为,一个社会的生育文化的转变具有滞后性 ,中国传统上追求传宗接代、 多子多福、
儿女双全的生育文化,对现代人的生育观仍具有重要影响 ( 赵文琛,2001) 。 受这一文
化观念的影响,当个体随社会地位提升而掌握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时 , 会
将其基本消费需求之外的富余资源用于追求 “多子多福 ” 的理想, 即追求实现扩大家
庭规模、增加子女数量的愿望。 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假设随着个体由较低阶层到较高
阶层的代际流动,生育意愿呈上升趋势 ①。

三 数据、变量和计量模型

( 一) 数据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in
2013,简称 CGSS2013) 。CGSS2013 的样本量为 11438 个, 应答率为 72. 17% 。 为了确
保实证分析的可靠性,本文根据受访者对所涉及变量的回答情况 ,对数据进行了清理。
首先,年龄大于 50 岁的人一般很少发生实际生育行为 ( 特别是女性, 通常认为其育龄

① 经计算,主观代际社会流动和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相关系数为 - 0. 0157 且不显著,可见二


者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这两个指标可以分别作为自变量对生育意愿进行回归分析。

· 121·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期为 15 ~ 49 岁) ,对这部分样本的生育意愿进行研究并无太大的现实意义 , 因此将年
龄大于 50 岁的样本剔除。其次,将本文因变量涉及的问题中回答 “不知道 / 拒绝回答 /
不适用 / 无所谓” 的样本剔除。经过清理, 本研究得到 5409 个有效样本, 其中非农户
籍受访者所占比例为 42. 9% , 农村户籍占 52. 1% ①; 男性和女性样本的比例分别为
49. 7% 和 50. 3% ; 年龄在 30 岁及以下 ( 17 ~ 30 岁 ) 、31 ~ 40 岁、41 ~ 50 岁的样本比
例分别为 26. 6% 、33. 4% 和 39. 9% ; 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
上的样本比例分别为 21. 2% 、33. 3% 、21. 5% 和 23. 9% ②; 未婚样本的比例为 14. 9% ;
无宗教信 仰 的 样 本 比 例 为 90. 8% ; 东 部、 中 部 和 西 部 地 区 人 口 的 样 本 比 例 分 别 为
41. 2% 、31. 7% 和 25. 1% ③。
需要说明的是 , 从统计分析原理来看 , 不合理的样本筛选和数据清理会导致人
为的样本选择偏差 , 损害统计推断的准确性 。 为了控制这一潜在风险 , 本文采用多
重插补法 ( 庞新生 ,2004; Rubin,1987; Carpenter & Kenward,2012; Van Buuren,
2012) 对 CGSS2013 中所有与本研究相关的原始数据的缺省值进行插补 , 得到样本量
为 11438 个的插补数据 ( 包括所有年龄段的数据 ) , 然后基于插补数据重新进行模型
分析 。 通过比较模型结果发现 , 基于清理数据 ( 样本量为 5409 个 ) 的模型参数估计
值和基于插补数据 ( 样本量为 11438 个 ) 的模型参数估计值 , 虽然在数值大小上略
有差异 , 但在符号方向和统计显著性方面是一致的 , 这说明本文的数据清理方式并
没有造成显著的样本选择性偏差 , 基于清理数据 ( 样本量为 5409 个 ) 得到的实证结
果是稳健的 。 由于篇幅有限 , 本文在实证结果部分没有放入作为稳健性检验的多重
插补后模型结果 。
( 二) 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生育意愿, 即受访者 “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 希望拥有的
孩子数量”。本研究的关键自变量包括两个: 家庭人均收入和代际社会流动。 家庭人均

① 农村户籍指农业户口,非农户籍包括非农户口、蓝印户口、居民户口 ( 以前是农业户口) 、
居民户口 ( 以前是非农户口) 和军籍。
② “小学及以下” 包括未受过任何教育、私塾、扫盲班和小学; “高中” 包括职业高中、普通
高中、中专和技校; “大专及以上” 包括大学专科 ( 成人高等教育) 、大学专科 ( 正规高等
教育) 、大学本科 ( 成人高等教育) 、大学本科 ( 正规高等教育) 和研究生。
③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 中部地区
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
重庆市、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

· 122·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收入,即受访者家庭全年总收入除以与受访者经济不独立的家庭成员数量 。 代际社会
流动的测量则较为复杂。本文参照国内学者从社会地位的角度研究代际社会流动的经
验 ( 高学德,2015; 阳义南、连玉君,2015) ,采用主观法和客观法两种方式来测量代
际社会流动,以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首先 , 由于个人在社会 分 层 结 构 中 所 处 的 位 置 及 其 变 动 只 有 内 化 为 个 人 对 自
身社会地位的主观感知 , 才会影响其行为偏好 ( 包括生育意愿 ) , 因此 , 基于受访
者自我评价的主观代际 社 会 流 动 指 标 至 少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适 用 于 本 文 关 于 代 际 社 会
流动与生育意愿关 系 的 研 究 。 CGSS2013 用 1 ~ 10 梯 度 表 衡 量 社 会 地 位 ,1 代 表 社
会最底层 ,10 代表最顶层 , 从 1 到 10 代表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 受访者被要求分别
对下列三个关于其自 身 和 家 庭 社 会 地 位 的 问 题 打 分 : 第 一 , 受 访 者 本 人 目 前 的 社
会阶层 ; 第二 , 受访者 14 岁时其家庭的社会阶层 ; 第三 , 受访者对自己 10 年后的
社会阶层的预期 。 将受访者本人目前的社会阶层 得 分 减 去 其 14 岁 时 的 家 庭 社 会 阶
层得分 , 得到受访者 的 代 际 社 会 阶 层 变 化 情 况 , 即 主 观 代 际 社 会 流 动 指 标 。 该 指
标是一个取值范围为 - 9 ~ 9 的 连 续 型 变 量 , 数 值 为 0 表 示 没 有 发 生 垂 直 方 向 的 社
会流动 ; 数值大于 0 表示代际向上社会流动 ; 数值小于 0 则表示代际向下社会流动
( 池上新 ,2016 ) 。 采用同样的方法 , 将受访者对自己 10 年后社会阶层预期的得分
减去其目前的社会阶 层 得 分 , 得 到 受 访 者 的 社 会 阶 层 流 动 预 期 指 标 。 该 指 标 是 一
个取值范围为 - 6 ~ 9 的连续型变量 , 数值为 0 表示受访者预期自己 10 年后的社会
阶层与现在相比没有 变 化 ; 数 值 大 于 0 表 示 受 访 者 预 期 自 己 未 来 的 社 会 阶 层 会 提
升 ; 数值 小 于 0 则 表 示 受 访 者 预 期 自 己 未 来 的 社 会 阶 层 会 降 低 ( 郑 畅 、 孙浩,
2016 ) 。
其次,本研究以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 International Socio-Economic Index, 简称
ISEI) 为基础构建客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ISEI 是一个基于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对个体
进行赋值和排序以衡量个体的客观社会地位的指标 ( 李强,2005) , 该指数已被广泛运
用于有关地位获得和社会流动的研究 ( 李春玲,2005) 。CGSS2013 询问了受访者本人
现在的职业和受访者 14 岁时其父亲的职业 ( 以 ISCO - 88 代码格式记录 ) 。 本研究首先
将受访者现在的职业及其 14 岁时父亲职业的 ISCO - 88 代码转换为 ISEI, 该指数是一
个取值范围为 16 ~ 90 的连续型变量。 然后, 分别将受访者现在的 ISEI 及其 14 岁时父
亲的 ISEI 由低到高等分为五个阶层区间,分别用数值 1 ~ 5 来指代,数值越大代表社会
阶层越高。表 1 是基于 ISEI 的子代与父代社会阶层交叉分类表, 表中的百分比表示受
访者的阶层分布情况。比较子代与父代的阶层区间, 若子代的社会阶层高于父代, 表

· 123·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明发生了向上的代际社会流动,此时记为 1,其他情况记为 0,由此得到二分类的客观


代际社会流动指标 ( 阳义南、连玉君,2015) 。

表1 基于 ISEI 指数的子代 - 父代社会阶层交叉分类表


单位: %
受访者现在的阶层区间
受访者 14 岁时其父亲的阶层区间 合计
1 2 3 4 5

1 26. 22 24. 37 21. 87 14. 49 13. 04 100

2 27. 80 25. 30 19. 76 14. 89 12. 25 100

3 22. 43 21. 90 21. 90 18. 87 14. 91 100

4 11. 33 16. 34 21. 74 25. 82 24. 77 100

5 12. 25 12. 12 14. 62 25. 96 35. 05 100

资料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关键自变量之外引入了一组控制变量。 首先,
以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为参照标准 , 引入受教育水平分别为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
上三组虚拟变量, 控制教育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其次, 以 30 岁以下为参照组, 加入
31 ~ 40 岁和 41 ~ 50 岁这两个年龄组的虚拟变量,控制个体生育意愿的年龄异质性; 最
后,本文还引入了社会流动预期、 宗教信仰、 民族、 性别、 婚姻状况、 生育史、 户籍
和地区等虚拟变量,以控制这些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 2。其中,生育意愿的最大值为 12, 均值为 1. 824, 可见
受访者的生育意愿在平均意义上处于较低水平 。 受访者自评现在所处社会阶层的均值
为 4. 431,而其 14 岁时家庭社会阶层的均值为 3. 337; 受访者本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 ISEI) 的均值为 40. 223,而其父亲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 ISEI) 的均值为 32. 985。 这说
明子代的社会阶层在平均意义上超过了父代 。此外,受访者预期自己 10 年后的社会阶
层均值为 5. 730,高于自评现在所处社会阶层的均值,说明受访者在平均意义上对自己未
来的社会地位具有比较乐观的预期。 家庭人均收入的最大值为 100 万元 / 年, 均值为
26149 元 / 年。由于生育意愿和家庭人均收入这两个指标的最大值均远高于均值 , 说明
这两个指标可能存在极端值, 为了控制极端值可能导致的模型估计偏差, 本研究分别
对包含极端值和剔除极端值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

· 124·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样本量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生育意愿 5409 1. 824 0. 706 0 12

本人现在社会阶层 5409 4. 431 1. 612 1 10

14 岁时家庭社会阶层 5409 3. 337 1. 790 1 10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 5409 5. 730 1. 912 1 10

本人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3797 40. 223 14. 30 16 90

父亲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3797 32. 985 15. 20 16 90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 5409 1. 094 1. 76 -9 9

客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 3794 0. 357 0. 479 0 1

家庭人均收入( 元 / 年) 5409 26149 43333 100 1000000

无宗教信仰 5409 0. 908 0. 289 0 1

汉族 5409 0. 911 0. 285 0 1

男性 5409 0. 497 0. 500 0 1

未婚 5409 0. 149 0. 356 0 1

生育史 5409 0. 802 0. 399 0 1

非农户籍 5409 0. 429 0. 495 0 1

资料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 三) 计量模型
本文采用 “假如在没有政策限制的情况下, 希望拥有的孩子数量 ( 个 ) ” 来度量
个体的生育意愿。由于这是一个非负的离散型随机变量, 不符合经典线性回归所要求
的正态 分 布, 因 此 本 文 考 虑 采 用 泊 松 回 归 ( Poisson Regression ) 或 者 负 二 项 回 归
(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等计数数据模型来进行参数估计 ( 陈强,2010) 。 对这
两种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 ( Likelihood Ratio Test,简称 LRT) , 结果为 Prob. ≥ chibar2 =
1. 000,即接受似然比检验 ( LRT) 的原假设①, 因此, 本文最终确定使用泊松回归模
型进行参数估计。
记 Y i 为被解释变量,代表生育意愿,假设观测值 y i 来自参数为 λ i 的泊松分布,则

① 其原假设为 “不存在过度分散,应该使用泊松回归”。

· 125·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Y i 的条件密度具有如下函数形式:
e -λ i λ i y i
P( Y i = y i | x i ) = ,( y i = 0,
1,2…) ( 1)
yi !
λ i = E( Y i | x1 ,x2 ,x3 ,…,x n ) ,x i ( i = 1,
2,3,…,n) 为影响生育意愿的各种因素,具
体而言:
2
λ i = exp{ β0 + β1 mobility + β2 ln( income) + β3 [ln( income) ] + X i γ + ε} ( 2)
其 中, mobility 为 代 际 社 会 流 动, ln( income) 为 家 庭 人 均 收 入 的 对 数,
[ln( income) ]2 为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平方项,这三项是本文的关键自变量。X i 指代一
系列控制变量,包括受访者的社会阶层流动预期、 受教育程度、 年龄、 宗教信仰、 民
族、性别、婚姻状况、户籍、 生育史和地区等变量。 本文接下来的实证分析策略是:
首先,利用全体有效样本 ( 样本量为 5409 个) 进行泊松回归分析, 初步检验家庭人均
收入、代际社会流动和生育意愿的相关性; 其次, 用客观代际流动指标替换主观代际
流动指标,重新对全体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 检验结论的稳健性; 最后, 分别以年
龄和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为标准对全体有效样本进行分组 , 分别对各组样本进行回归分
析,以检验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和生育意愿的相关性在不同年龄和收入群体
中的差异。

四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 基准回归
在基准回归中 , 本文 利 用 全 体 有 效 样 本 对 中 国 居 民 的 生 育 意 愿 进 行 参 数 估 计 。
表 3 的第 ( 1) 至第 ( 5) 列报 告 了 基 于 主 观 代 际 社 会 流 动 指 标 的 泊 松 回 归 估 计 结
果 。 第 ( 1) 列中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这表明 , 随
着子代相较于父代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流动 , 中国居民更倾向于把这一过程中增加的
资源和社会关系用于养育子女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系数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平方项的系数在 5%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这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
平与生育意愿呈 “U 型 ” 曲线关系 , 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 , 个人生育意
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表 3 的第 ( 2) 列中 , 在加入了所有控制变量后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仍然
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系数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 家庭
人均收入对数平方项的系数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为了避免异常值对模型整体估

· 126·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计效果的影响 , 本研究在第 ( 3) 列中剔除了生育意愿和家庭人均收入变量中包含异


常值的个别样本 ( 最终共计去除 3 个样本 ) 后重新进行参数估计 , 回归结果表明关键
自变量的参数估计情况 与 第 ( 2 ) 列 基 本 上 是 一 致 的 : 主 观 代 际 社 会 流 动 的 系 数 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表明随着代际社会流动的提高 , 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会提高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系数在 1% 水平上显著为负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平方项的系数在
5%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生育意愿呈 “U 型 ” 曲线关系 。 根
据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及其平方项的系数 , 可计算出二者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 - 0. 2811
和 0. 0141; 进一步计算可得 , 生育意愿达到 “U 型 ” 曲线的最低值时 , 家庭人均收
入水平的对数为 9. 9681 ①,对应的家庭人均收入为 21332. 8 元 / 年。 就全国平均水平而
言,当家庭人均收入小于 21332. 8 元 / 年时, 生育意愿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 而 下
降 ; 而当家庭人均收入大于 21332. 8 元 / 年时 , 生育意愿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
上升 。 在第 ( 2) 列和第 ( 3) 列中 ,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的系数均在 1% 的水平上显著
为正 , 表明对未来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 。 第 ( 3 ) 列结
果还显示 , 不同受教育群体的生育意愿存在差别 , 初中 、 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
度的个体生育意愿都要显著低于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个体 。 而对比 30 岁及以下
人群 ,41 ~ 50 岁人群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 。 此外 , 有宗教信仰 、 男性 、 农村户籍和
有生育史的个体生育意愿更高 。 从地区层面看 ,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个体生育意愿大于
东部地区 。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在具有不同特征 ( 如不同性别、 不同户籍 ) 的群
体中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为了对此进行检验, 本文在表 3 第 ( 4) 列和第 ( 5) 列中
分别加入了主观代际社会流动与男性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与非农户籍的交叉项, 交叉
项可以检验代际社会流动在不同性别和不同户籍群体中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 具体而言,
模型中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表示代际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平均影响效果 , 而交
叉项的系数则表示代际流动对具有某类特征 ( 例如男性、 非农户籍 ) 的个体生育意愿
在平均效果以外的额外影响。第 ( 4) 列中,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在 1% 的水平上
显著为正,表明代际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平均影响为正向促进作用 。 但主观代际社
会流动与男性交叉项的系数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表明男性的代际社会流动对生
育意愿的促进作用要显著低于女性 。第 ( 5) 列中,代际社会流动与非农户籍交叉项的

2
① “U 型” 曲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Y = α X + βX + γ,当 X = - β /2α 时,“U 型” 曲线取得最小
Y 值。在此处,α = 0. 0141,β = - 0. 2811,根据公式计算出 Y 取最小值时 X = 9. 9681。

· 127·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对于不同户籍特征的个体而言,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
愿的关系并没有显著差别。

表3 泊松回归结果

全体样本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主观代际 0. 016 0. 010 0. 011 0. 016 0. 009
社会流动 ( 0. 003) ( 0. 003) ( 0. 003) ( 0. 004) ( 0. 004)

客观代际 0. 029 ** 0. 011


社会流动 ( 0. 012) ( 0. 017)

家庭人均 - 0. 273 *** - 0. 251 *** - 0. 154 *** - 0. 156 *** - 0. 153 *** - 0. 207 ** - 0. 208 **
收入对数 ( 0. 097) ( 0. 094) ( 0. 057) ( 0. 057) ( 0. 057) ( 0. 082) ( 0. 082)

家庭人均收 0. 012 ** 0. 013 *** 0. 008 ** 0. 008 *** 0. 008 ** 0. 010 ** 0. 010 **
入对数平方 ( 0. 005) ( 0. 005) ( 0. 003) ( 0. 003) ( 0. 003) ( 0. 004) ( 0. 004)

社会阶层 0. 025 *** 0. 023 *** 0. 023 *** 0. 023 *** 0. 017 *** 0. 017 ***
流动预期 ( 0. 005) ( 0. 004) ( 0. 004) ( 0. 004) ( 0. 004) ( 0. 004)

- 0. 069 *** - 0. 068 *** - 0. 067 *** - 0. 068 *** - 0. 080 *** - 0. 080 ***
初中
( 0. 014) ( 0. 014) ( 0. 014) ( 0. 014) ( 0. 018) ( 0. 018)

- 0. 077 *** - 0. 072 *** - 0. 070 *** - 0. 072 *** - 0. 085 *** - 0. 085 ***
高中
( 0. 019) ( 0. 018) ( 0. 018) ( 0. 018) ( 0. 022) ( 0. 022)

- 0. 051 ** - 0. 047 ** - 0. 046 ** - 0. 048 ** - 0. 058 ** - 0. 058 **


大专及以上
( 0. 021) ( 0. 020) ( 0. 020) ( 0. 020) ( 0. 024) ( 0. 024)

- 0. 010 - 0. 007 - 0. 007 - 0. 007 - 0. 006 - 0. 007


31 ~ 40 岁
( 0. 017) ( 0. 017) ( 0. 016) ( 0. 017) ( 0. 017) ( 0. 017)

0. 033 ** 0. 035 ** 0. 036 ** 0. 035 ** 0. 050 *** 0. 049 ***


41 ~ 50 岁
( 0. 017) ( 0. 017) ( 0. 017) ( 0. 017) ( 0. 019) ( 0. 019)
*** *** *** *** ***
- 0. 046 - 0. 048 - 0. 048 - 0. 048 - 0. 054 - 0. 053 ***
无宗教信仰
( 0. 017) ( 0. 017) ( 0. 017) ( 0. 017) ( 0. 020) ( 0. 020)

- 0. 008 - 0. 009 - 0. 011 - 0. 009 - 0. 004 - 0. 004


汉族
( 0. 019) ( 0. 019) ( 0. 019) ( 0. 019) ( 0. 023) ( 0. 023)
* * ** * ***
0. 018 0. 019 0. 031 0. 019 0. 032 0. 019
男性
( 0. 011) ( 0. 010) ( 0. 013) ( 0. 010) ( 0. 012) ( 0. 015)
*
- 0. 033 - 0. 047 - 0. 047 - 0. 046 - 0. 064 - 0. 064 *
未婚
( 0. 034) ( 0. 033) ( 0. 033) ( 0. 033) ( 0. 038) ( 0. 038)

· 128·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续表
全体样本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 ***
- 0. 071 - 0. 074 - 0. 074 - 0. 078 - 0. 086 - 0. 085 ***
非农户籍
( 0. 014) ( 0. 014) ( 0. 014) ( 0. 016) ( 0. 016) ( 0. 016)
** * * *
0. 059 0. 051 0. 052 0. 051 0. 025 0. 024
有生育史
( 0. 030) ( 0. 029) ( 0. 029) ( 0. 029) ( 0. 034) ( 0. 034)
*** ** ** ** ***
0. 038 0. 029 0. 029 0. 029 0. 052 0. 052 ***
中部地区
( 0. 014) ( 0. 013) ( 0. 013) ( 0. 013) ( 0. 015) ( 0. 015)
*** *** *** *** ***
0. 052 0. 048 0. 047 0. 048 0. 053 0. 053 ***
西部地区
( 0. 014) ( 0. 013) ( 0. 013) ( 0. 013) ( 0. 015) ( 0. 015)

主观代际社 - 0. 011 *
会流动 × 男性 ( 0. 006)

主观代际社会 0. 004
流动 × 非农户籍 ( 0. 006)

客观代际社会 0. 035
流动 × 男性 ( 0. 025)

2. 061 *** 1. 784 *** 1. 369 *** 1. 370 *** 1. 364 *** 1. 650 *** 1. 667 ***
常数项
( 0. 447) ( 0. 418) ( 0. 268) ( 0. 268) ( 0. 269) ( 0. 391) ( 0. 391)

有效样本数 5409 5409 5406 5406 5406 3794 3794

Wald chi2( 1) 120. 42 325. 09 354. 64 360. 10 353. 90 243. 04 245. 01

Prob. > chi2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注: 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 * 、**和 ***分别表示在 10% 、5% 和 1% 的水平上显著。


资料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 二)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基于主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的泊松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 本文以客观代
际社会流动指标替换主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 , 重新进行实证分析 , 模型结果见表 3
第 ( 6) 列和第 ( 7) 列 。 在第 ( 6 ) 列中 , 客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在 5% 的水平
上同样显著为 正 , 这 表 明 代 际 社 会 流 动 与 生 育 意 愿 正 相 关 的 结 论 是 稳 健 的 。 在 第
( 7) 列中 , 客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与男性的交叉项的系数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表明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在不同性别中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并不稳健 。 因此 ,
本文认为对于不同性别特征的个体 , 其代际社会流动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没有显著

· 129·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差别 。 此外 , 第 ( 6) 列的结果还表明如下结论都是稳健的 : 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
个体生育意愿呈 “U 型 ” 曲线关系 ; 对未来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人具有更高
的生育意愿 ; 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 但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与
生育意愿的负相关强度并不相同 ; 有宗教信仰 、 男性 、 农村户籍的个体 , 生育意愿
更高 。
( 三) 按年龄分组的回归结果
个体的社会阶层可能与其年龄存在正相关性 , 进而导致代际社会流动和年龄存在
较强的多重共线性。经计算,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和年龄的相关系数仅为 0. 12, 且通过
计算各个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 (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简称 VIF) 发现, 最大的
VIF 仅为 3. 75,远小于 10,故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
为了进一步探讨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在不同年龄群体的差异性 , 本
文分 30 岁及以下 、31 ~ 40 岁和 41 ~ 50 岁这三个年龄组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 结果见
表 4。 第 ( 1) 列和第 ( 2) 列为 30 岁及以下年龄组样本的回归结果 , 主观代际社会
流动变量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这主要是由于这个年龄组中的个体年龄较小 , 尚处于
代际社会流动的初始阶段 , 该年龄组中发生代际向上流动的个体数量占该年龄组样
本总体的比例为 57. 65% , 在三个年龄组中比例最低 ( 31 ~ 40 岁组为 65. 27% ,41 ~
50 岁组为 68. 56% ) 。 第 ( 3) 列和第 ( 4) 列为 31 ~ 40 岁组的回归结果 , 主观代际
社会流动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第 ( 5 ) 列和第 ( 6 ) 列为 41 ~ 50 岁组的回归
结果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这表明 , 在 31 ~ 40 岁和 41 ~ 50
岁这两个年龄组中 ,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 在这三个年龄
组中 ,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均在 1%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 表明无论在哪一年龄阶段 , 对
自己未来的社会阶层持更乐观预期的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
系数在 30 岁及以下年龄组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在 31 ~ 40 岁年龄组 , 家庭人均收
入和生育意愿呈现 “U 型 ” 曲线关系 ; 在 41 ~ 50 岁年龄组 , 生育意愿随着家庭人均
收入的提高而降低 。

表4 按年龄分组的泊松回归结果

30 岁及以下 31 ~ 40 岁 41 ~ 50 岁

( 1) ( 2) ( 3) ( 4) ( 5) ( 6)

0. 008 0. 008 0. 010 * 0. 010 * 0. 013 *** 0. 013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
( 0. 007) ( 0. 007) ( 0. 006) ( 0. 006) ( 0. 004) ( 0. 004)

· 130·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续表
30 岁及以下 31 ~ 40 岁 41 ~ 50 岁

( 1) ( 2) ( 3) ( 4) ( 5) ( 6)

0. 007 - 0. 092 - 0. 007 - 0. 222 * - 0. 018 * - 0. 089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
( 0. 011) ( 0. 102) ( 0. 013) ( 0. 113) ( 0. 010) ( 0. 095)
*
0. 005 0. 011 0. 004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平方
( 0. 005) ( 0. 006) ( 0. 005)
*** *** *** *** ***
0. 021 0. 020 0. 026 0. 027 0. 019 0. 019 ***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
( 0. 007) ( 0. 007) ( 0. 008) ( 0. 008) ( 0. 006) ( 0. 006)
** * ** ** ***
- 0. 073 - 0. 069 - 0. 063 - 0. 059 - 0. 073 - 0. 073 ***
初中
( 0. 035) ( 0. 035) ( 0. 026) ( 0. 026) ( 0. 018) ( 0. 018)

- 0. 095 ** - 0. 090 ** - 0. 101 *** - 0. 097 *** - 0. 030 - 0. 031


高中
( 0. 039) ( 0. 039) ( 0. 035) ( 0. 035) ( 0. 027) ( 0. 027)

- 0. 010 - 0. 008 - 0. 064 - 0. 065 - 0. 095 *** - 0. 098 ***


大专及以上
( 0. 040) ( 0. 040) ( 0. 039) ( 0. 039) ( 0. 033) ( 0. 033)

- 0. 100 *** - 0. 100 *** - 0. 029 - 0. 029 - 0. 035 - 0. 035


无宗教信仰
( 0. 032) ( 0. 032) ( 0. 031) ( 0. 031) ( 0. 028) ( 0. 028)

- 0. 028 - 0. 027 - 0. 014 - 0. 012 0. 002 0. 003


汉族
( 0. 034) ( 0. 034) ( 0. 032) ( 0. 032) ( 0. 031) ( 0. 031)

0. 025 0. 024 0. 031 * 0. 030 * 0. 010 0. 010


男性
( 0. 020) ( 0. 020) ( 0. 018) ( 0. 018) ( 0. 016) ( 0. 016)

- 0. 064 - 0. 064 0. 018 0. 017 - 0. 263 * - 0. 262 *


未婚
( 0. 040) ( 0. 040) ( 0. 093) ( 0. 092) ( 0. 141) ( 0. 141)
* *
- 0. 088 *** - 0. 087 *** - 0. 056 - 0. 055 - 0. 074 *** - 0. 074 ***
非农户籍
( 0. 024) ( 0. 024) ( 0. 029) ( 0. 029) ( 0. 021) ( 0. 021)

0. 010 0. 012 0. 125 ** 0. 131 ** 0. 089 0. 093


有生育史
( 0. 037) ( 0. 038) ( 0. 058) ( 0. 058) ( 0. 073) ( 0. 073)
** ** 0. 027 0. 032 0. 011 0. 013
0. 050 0. 051
中部地区
( 0. 025) ( 0. 025) ( 0. 023) ( 0. 023) ( 0. 020) ( 0. 020)
* * ***
0. 036 0. 037 0. 042 0. 043 0. 057 0. 057 ***
西部地区
( 0. 024) ( 0. 024) ( 0. 023) ( 0. 023) ( 0. 021) ( 0. 021)
*** ** *** *** ***
0. 629 1. 106 0. 579 1. 577 0. 769 1. 084 **
常数项
( 0. 120) ( 0. 486) ( 0. 144) ( 0. 548) ( 0. 122) ( 0. 436)

· 131·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续表
30 岁及以下 31 ~ 40 岁 41 ~ 50 岁

( 1) ( 2) ( 3) ( 4) ( 5) ( 6)

有效样本数 1438 1438 1808 1808 2160 2160

Wald chi2( 1) 82. 05 82. 33 111. 08 119. 24 150. 75 151. 99

Prob. > chi2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注: 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 * 、**和 ***分别表示在 10% 、5% 和 1% 的水平上显著。


资料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 四) 按收入等级分组的回归结果
如上文所述,生育意愿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人均收入 、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本
文参照 2017 年 《社 会 蓝 皮 书 》 中 家 庭 人 均 收 入 等 级 划 分 的 比 例 标 准 ( 李 培 林 等,
2016) ①,将有效样本划分为低收入群体 、 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 样本量分别占

有效样本总量的 40% 、40% 和 20% 。 对这三组收入群体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5。 表 5


第 ( 1) 列和第 ( 2) 列为低收入群体的回归结果,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在 10% 的
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低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随着代际社会流动的提高而上升 。 当在
第 ( 2) 列去除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平方项后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系数在 5% 的水平
上显著为负,表明低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
第 ( 3) 列和第 ( 4) 列中等收入群体的回归结果显示,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
在 5%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中等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同样随着代际社会流动的提高
而上升。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及其平方项的系数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 家庭人均收入和
生育意愿的 “U 型” 曲线关系的拐点值为 21332. 8 元 / 年,接近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区间
( 12000 元 / 年 ~ 33333. 3 元 / 年) 的均值 22666. 7 元 / 年, 这意味着一半左右的中等收入
居民位于 “U 型” 曲线拐点的左侧 ( “U 型” 曲线递减的部分) ,另一半则位于拐点右
侧 ( “U 型” 曲线递增的部分) 。由于中等收入群体中一部分居民的生育意愿随家庭人
均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而另一部分居民的生育意愿随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升高 , 因
此从中等收入群体的总体来看,家庭人均收入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 。

① 2014 年中国低收入群体占 39. 9% ,中等收入群体占 37. 4% ,高收入群体占 22. 8% 。

· 132·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表5 按收入等级分组的泊松回归结果

低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高收入群体

( 1) ( 2) ( 3) ( 4) ( 5) ( 6)
* *
0. 009 0. 009 0. 011 **
0. 011 ** 0. 012 0. 012 *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
( 0. 005) ( 0. 005) ( 0. 004) ( 0. 004) ( 0. 007) ( 0. 007)
**
- 0. 022 - 0. 024 - 0. 524 - 0. 044 0. 410 0. 053 **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
( 0. 148) ( 0. 012) ( 1. 845) ( 0. 027) ( 0. 740) ( 0. 026)
- 0. 000 0. 024 - 0. 016
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平方
( 0. 009) ( 0. 093) ( 0. 033)
0. 010 * 0. 010 * 0. 026 *** 0. 026 *** 0. 042 *** 0. 042 ***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
( 0. 005) ( 0. 005) ( 0. 006) ( 0. 006) ( 0. 012) ( 0. 012)
*** *** * *
- 0. 067 - 0. 067 - 0. 042 - 0. 042 - 0. 098 - 0. 097
初中
( 0. 017) ( 0. 017) ( 0. 024) ( 0. 024) ( 0. 072) ( 0. 072)
** ** - 0. 043 - 0. 043 - 0. 106 - 0. 106
- 0. 063 - 0. 063
高中
( 0. 028) ( 0. 028) ( 0. 028) ( 0. 028) ( 0. 074) ( 0. 074)
- 0. 011 - 0. 011 - 0. 024 - 0. 024 - 0. 085 - 0. 085
大专及以上
( 0. 037) ( 0. 037) ( 0. 031) ( 0. 031) ( 0. 073) ( 0. 072)
- 0. 010 - 0. 010 - 0. 005 - 0. 005 0. 011 0. 010
31 ~ 40 岁
( 0. 024) ( 0. 024) ( 0. 023) ( 0. 023) ( 0. 049) ( 0. 048)
0. 048 ** 0. 048 ** 0. 035 0. 035 0. 030 0. 029
41 ~ 50 岁
( 0. 023) ( 0. 023) ( 0. 025) ( 0. 025) ( 0. 050) ( 0. 050)
- 0. 045 * - 0. 045 * - 0. 019 - 0. 019 - 0. 093 ** - 0. 094 **
无宗教信仰
( 0. 026) ( 0. 026) ( 0. 027) ( 0. 027) ( 0. 040) ( 0. 040)
- 0. 007 - 0. 007 - 0. 018 - 0. 018 - 0. 031 - 0. 031
汉族
( 0. 023) ( 0. 023) ( 0. 037) ( 0. 037) ( 0. 057) ( 0. 057)
- 0. 007 - 0. 007 0. 005 0. 005 0. 108 *** 0. 107 ***
男性
( 0. 015) ( 0. 015) ( 0. 016) ( 0. 016) ( 0. 027) ( 0. 028)
- 0. 037 - 0. 037 0. 007 0. 007 - 0. 093 - 0. 094
未婚
( 0. 058) ( 0. 058) ( 0. 044) ( 0. 044) ( 0. 061) ( 0. 061)
- 0. 086 *** - 0. 086 *** - 0. 060 *** - 0. 060 *** - 0. 074 ** - 0. 074 **
非农户籍
( 0. 025) ( 0. 025) ( 0. 020) ( 0. 020) ( 0. 031) ( 0. 031)
0. 094 * 0. 094 * 0. 098 ** 0. 098 ** - 0. 014 - 0. 016
有生育史
( 0. 051) ( 0. 051) ( 0. 041) ( 0. 041) ( 0. 054) ( 0. 053)
- 0. 015 - 0. 015 0. 045 ** 0. 045 ** 0. 053 0. 052
中部地区
( 0. 021) ( 0. 021) ( 0. 018) ( 0. 018) ( 0. 042) ( 0. 042)
0. 023 0. 023 0. 051 ** 0. 051 ** 0. 059 0. 059
西部地区
( 0. 021) ( 0. 021) ( 0. 020) ( 0. 020) ( 0. 038) ( 0. 038)

· 133·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续表
低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 高收入群体

( 1) ( 2) ( 3) ( 4) ( 5) ( 6)

0. 824 0. 832 *** 3. 309 0. 940 *** - 1. 955 0. 076


常数项
( 0. 607) ( 0. 120) ( 9. 100) ( 0. 279) ( 4. 194) ( 0. 319)

有效样本数 2163 2163 2162 2162 1081 1081

Wald chi2( 1) 134. 80 134. 50 108. 54 108. 44 83. 74 83. 29

Prob. > chi2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 ** ***
注: 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 、 和 分别表示在 10% 、5% 和 1% 的水平上显著。
资料来源: 根据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得到。

第 ( 5) 列和第 ( 6) 列为高收入群体样本的回归结果。 第 ( 5) 列中, 各关键自


变量的系数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当在第 ( 6) 列中去除家庭人均收入对数平方项后,
主观代际社会流动的系数在 10%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家庭人均收入对数的系数在 5% 的
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高收入群体的个体生育意愿同样随着代际社会流动的上升而
提高,并且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
综上所述 , 在不同收入群体中 , 家庭人均收入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并不相同 。 低
收入群体位于生育意愿与家庭人均收入的 “U 型 ” 曲线关系的拐点左侧 , 个体生育
意愿随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降低 ; 高收入群体则处于 “U 型 ” 曲 线 拐 点 的 右 侧 ,
个体生育意愿随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 中等收入群体一部分居民位于 “U 型 ”
曲线拐点的左侧 , 另一部分则位于拐点右侧 , 其生育意愿分别受到随收入增加而降
低和随收入增加而提高两种趋势的影响 , 导致中等收入群体的生育意愿从总体上看
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 。 此外 , 社会阶层流动预期的系数在各列中
都显著为正 , 表明在不同收入群体中 , 对未来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人都具有
更高的生育意愿 。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 CGSS2013 数据 , 利用泊松回归方法检验了代际社会流动 、 家庭人均收


入水平与生育意愿的关系 。 本文的估计结果显示 : 第一 , 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生育意
愿之间的关系呈现 “U 型 ” 变化趋势 , 即随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 生育意愿呈

· 134·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 这支持了 Myrskyl et al. ( 2009) 的研究结论。当家庭人均收


入水平达到 21332. 8 元 / 年时,生育意愿处于 “U 型” 曲线的最低点。第二, 主观代际
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 随着子代相较于父代向更高社会阶层流
动,中国居民会更倾向于把这一过程中增加的社会资源用于养育子女和扩大家庭规模 ,
这为 Boyd ( 1973) 等学者的观点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为了确保实证结果和所得
结论的稳健性,本文使用客观代际社会流动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 , 其实证结果与主观
代际社会流动指标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 , 说明本文所得结论是稳健的。 第三, 对未来
的阶层流动持更乐观态度的人具有更高的生育意愿 。 第四, 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意愿具
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五,有宗教信仰、男性、农村户籍的个体,生育意愿更高。
本研究所揭示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 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的相关关系, 对中
国中长期人口政策的调整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当前中国仍然有大量家庭处于由低收入
水平上升到中等收入水平的阶段, 由于其生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增加而导致了生育意愿
的大幅下降。为了调动居民生育意愿, 应当改善制约生育意愿的社会条件, 降低生育
和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 具体而言, 应当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有差别的生育政策。
从低收入水平增长到中等收入水平的过程 , 也是个体生育意愿逐渐降低的过程, 因此
有必要适当对处于这一过程中的群体提供更多生育照顾措施 , 如支付更多的生育补贴
和提供更长的生育假期,以降低其生育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从而提升其生育意愿。
此外,由于高收入群体有较高的生育意愿, 同时也掌握了更充足的社会资源来实现其
生育意愿,因此也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 “超生新贵 ” 阶层的出现。 代际向上社
会流动有助于社会成员拥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广阔的社交网络 , 可以为养育子女提供更
多的资源,资源的丰富可以刺激生育意愿; 同时, 社会成员若对自己未来的社会地位
流动持有乐观的预期, 也会提高生育意愿。 因此, 应当进一步改革中国的福利制度、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 以促进代际社会流动, 防止社会固化, 进而促进居民
生育意愿的提高。

参考文献:

陈强( 2010)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 Stata 应用》,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卫、史梅 ( 2002) , 《中国妇女生育率影响因素再研究———伊斯特林模型的实证分
析》,《中国人口科学》 第 2 期,第 49 - 53 页。

· 135·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陈字、邓昌荣 ( 2007) , 《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口科学 》 第 6


期,第 75 - 81 页。
池上新 ( 2016) ,《阶层流动与中国居民的健康及其不平等》,《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社
会科学版) 》 第 5 期,第 50 - 59 页。
高学德 ( 2015) ,《社会流动与人际信任: 基于 CGSS 数据的实证研究》, 《西南大学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第 6 期,第 29 - 37 页。
冀福俊 ( 2014) ,《经济增长、生育政策与生育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西北人口》 第 5 期,第 35 - 39 页。
李春玲 ( 2005) ,《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 》,
《社会学研究》 第 2 期,第 74 - 102 页。
李培林、陈光金、张翼 ( 2016) , 《社会蓝皮书: 2017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 ( 2005) ,《“丁字型 ” 社会结构与 “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 》 第 2 期 , 第
55 - 73 页 。
李子联 ( 2016) ,《收入与生育: 中国生育率变动的解释》, 《经济学动态 》 第 5 期, 第
37 - 48 页。
吕江洪、黄宝凤、石盛林 ( 2013) ,《一孩与二孩家庭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比较》, 《人口
学刊》 第 1 期,第 36 - 43 页。
庞新生 ( 2004) ,《缺失数据处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统计与信息论坛 》 第 5 期, 第
29 - 32 页。
孙奎立 ( 2010) ,《农村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人口学刊 》 第 3 期, 第 20 -
24 页。
王天宇、彭晓博 ( 2015) , 《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
据》,《经济研究》 第 2 期,第 103 - 117 页。
阳义南、连玉君 ( 2015) ,《中国社会代际流动性的动态解析———CGSS 与 CLDS 混合横
截面数据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 第 4 期,第 79 - 91 页。
姚从容、吴 帆、 李 建 民 ( 2010) ,《我 国 城 乡 居 民 生 育 意 愿 调 查 研 究 综 述: 2000 -
2008》,《人口学刊》 第 2 期,第 17 - 22 页。
尤丹珍、郑真真 ( 2002) ,《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 《社会学研究 》 第 6 期,
第 52 - 62 页。
于淼、丁孟宇 ( 2015) , 《人均收入、 女性社会地位与生育率———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

· 136·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经验研究》,《公共管理评论》 第 2 期,第 107 - 124 页。


赵文琛 ( 2001) ,《论生育文化》,《人口研究》 第 6 期,第 70 - 74 页。
郑畅、孙浩 ( 2016) , 《收入、 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采用 CGSS
( 2010、2013) 数据的实证检验》,《西部论坛》 第 5 期,第 100 - 108 页。
郑真真 ( 2014) ,《生育意愿的测量与应用》,《中国人口科学》 第 6 期,第 15 - 25 页。
周俊山、尹银、潘琴 ( 2009) ,《妇女地位、 生育文化和生育意愿———以拉萨市为例 》,
《人口与经济》 第 3 期,第 61 - 66 页。
Becker,Gary & Gregg Lewis ( 1973) .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1( 2) ,S279 - S288.
Becker,Gary & Robert Barro ( 1988) . A Reformulation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3( 1) ,1 - 25.
Becker,Gary ( 1960 ) .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 In George Roberts ( ed. ) ,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pp. 209 - 240.
Becker,Gary ( 1965 ) .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The Economic Journal,75
( 299) ,493 - 517.
Blau,Peter & Otis Duncan ( 1967) .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ongaarts,John & Susan Watkins ( 1996 ) .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Contemporary Fertility
Transition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2( 4) ,639 - 682.
Boyd, Monica ( 1973 ) . 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Fertility in Metropolitan Latin
America. Demography,10( 1) ,1 - 17.
Brown,John & Timothy Guinnane ( 2002 ) . Fertility Transition in a Rural, Catholic
Population: Bavaria,1880 - 1910. Population Studies,56( 1) ,35 - 49.
Bryant,John ( 2007 ) . Theories of Fertility Decline and the 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4( 4) ,29 - 30.
Bulatao,Rodolfo,Ronald Lee,Paula Hollerbach & John Bongaarts ( 1983) . Determinants
of Fert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aldwell,John ( 1999) . The Delayed Western Fertility Decline: An Examination of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5( 3) ,479 - 513.
Carpenter,James & Michael Kenward ( 2012) . Multiple Impu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New

· 137·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Dalla-Zuanna,Gianpiero ( 2007 ) . Social Mobility and Fertility. Demographic Research,17
( 15) ,441 - 464.
Dumont,Arsène ( 1890) . Depopulation and Civilization: A Demographic Study. Paris: Vigot
Frères.
Easterlin,Richard & Eileen Crimmins ( 1985) . The Fertility Revolution: A Supply-Demand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asterlin,Richard ( 1968 ) . Population, Labor Force, and Long Swings in Economic
Growth: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Easterlin,Richard ( 1975) . An Economic Framework for Fertility Analysis. 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6( 3) ,54 - 63.
Furuoka,Fumitaka ( 2009 ) . Looking for A J-Shaped Development-Fertility Relationship:
Do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Really Reverse Fertility Declines. Economics Bulletin,29
( 4) ,3067 - 3074.
Harttgen,Kenneth & Sebastian Vollmer ( 2014) . A Reversal in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Development with Fertility. Demography,51( 1) ,173 - 184.
Jain, Anrudh ( 1981 ) . The Effect of Female Education on Fertility: A Simple
Explanation. Demography,18( 4) ,577 - 595.
Kasarda,John, John Billy & Kirsten West ( 1986 ) . Status Enhancement and Fertility:
Reproductive Responses to Social Mobility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Kravdal,ystein & Ronald Rindfuss ( 2008 ) .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Education
and Fertility: A Study of Women and Men Born 1940 to 1964.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73( 5) ,854 - 873.
Lee, Ronald ( 2003 ) .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Three Centuries of Fundamental
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7( 4) ,167 - 190.
Leibenstein,Harvey ( 1957) . 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Leibenstein, Harvey ( 1977 ) . Beyond Economic Man: Economics, Politics, and the
Population Problem.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 3) ,183 - 199.
Luci,Angela & Olivier Thévenon ( 2011) . Does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lain the Fertility

· 138·
何明帅、于 淼: 家庭人均收入、代际社会流动与生育意愿

Rebound in OECD Countries. Population and Societies,481( 1) ,1 - 4.


Lutz,Wolfgang,Anne Goujon,Samir K. C. & Warren Sanderson ( 2007) . Reconstruction of
Populations by Age,Sex and Level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for 120 Countries for 1970 -
2000.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5,193 - 235.
Matysiak,Anna & Daniele Vignoli ( 2008 ) . Fertility and Women's Employment: A Meta-
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24( 4) ,363 - 384.
Myrskyl, Mikko, Hans-Peter Kohler & Francesco Billari ( 2009 ) . Advances in
Development Reverse Fertility Declines. Nature,460 ( 7256) ,741 - 743.
Rskaft,Eivin,Annelise Wara & slaug Viken ( 1992) .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Relation
to Resource-access and Parental Age in a Small Norwegian Farming Parish during the
Period 1700 - 1900.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13( 5 - 6) ,443 - 461.
Rubin,Donald ( 1987 ) . Multiple Imputation for Nonresponse in Surveys.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Schellekens,Jona & Frans Van Poppel ( 2006) . Religious Differentials in Marital Fertility in
the Hague ( Netherlands) ,1860 - 1909. Population Studies,60( 1) ,23 - 38.
Simon,Julian ( 1969 ) . The Effect of Income on Fertility. Population Studies,23 ( 3 ) ,
327 - 341.
Simon,Julian ( 1977 ) .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Growth.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kirbekk,Vegard,Hans-Peter Kohler & Alexia Prskawetz ( 2004 ) . Birth Month,School
Graduation,and the Timing of Births and Marriages. Demography,41( 3) ,547 - 568.
Van Bavel, Jan ( 2006 ) . The Effect of Fertility Limitation on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The Quality-Quantity Trade off during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38( 4) ,553 - 569.
Van Buuren,Stef ( 2012) . Flexible Imputation of Missing Data. Boca Raton: CRC Press.

· 139·
劳动经济研究 2017 年第 5 卷第 5 期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and Fertility Desire
He Mingshuai & Yu Miao
(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
Abstract: Using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data,this paper conducts Poisson regression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 and fertility desire as well as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and fertility desire.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 and fertility desire shows a U-shaped curve, which means that as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 increases,fertility desire declines first; and when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
increases to a certain level,fertility desire begins to rise again.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rtility desire, which means that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upwardly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have higher fertility desire than
others. Moreover,education generally has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 on fertility desire, but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have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fertility desire. Those who are more optimistic
about future social class mobility have higher fertility desire. We also find that male individuals,or
individuals with religious beliefs,or with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have higher fertility desire.
Keywords: 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mobility, fertility desire,
Poisson analysis
JEL Classification: C35,D19,J13

( 责任编辑: 周敏丹)

· 14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