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課程簡介

隨著個人主義思潮、童年觀念改變,以及少子化,教養成為更被重視的任務,
而此一任務往往由家庭、親職(尤其母職)負責,在兒童福祉、權益備受重視,
同時在諸多育兒專家建議、體制內教育規範、消費與媒體的影響下,親職角色
往往需要滿足更多原有與而後被創設的需求,以及社會和個人期待。因為這樣
的變革,我們可以觀察到教養方式出現一種世代斷裂,產生很大的變化,但同
時上一代的教養方式,亦仍會不時產生作用,而家長、教養也因為這樣的轉變,
處在一個多方矛盾的處境,並隨此衍生不同的應變策略,這使得許多親職因此
面臨巨大的挑戰以及焦慮,而其教養策略,又同時很大程度受到階級差異影響
教養資源、知識、途徑。

在此過程扮演作用的包括傳統教養觀念與新興觀念之間的差異與衝突、階級對
於教養與學校教育的影響、國家體制內教育的形構方式與意識形態,而在此情
況下,親職面臨更巨大的挑戰、並且可能因為求好心切、教養方式的不成熟等
因素,在無意間造成世代間的衝突與傷害,並伴隨社會情境與觀念對關係人心
理造成影響。

課程進行方式

本課程將由講課以及課堂討論兩者共同構成,學生於上課前需閱讀當次資料,
並選擇 4 次課程資料撰寫 memo,以檢視閱讀情況與疑問處,幫助釐清課程討論
重點;每次上課由兩位同學負責紀錄當週課堂講課與討論內容,學習抓到課程
討論重點,並協助整理論證,以利其他同學課後參考、補充、後續討論。

本課程無安排考試,期中作業可選擇兩種方式:

A. 請訪問身邊有親職經驗的人(父母、親友、朋友、教師、相關機構工作者
等),理解其親職經驗或面臨的困境,並從其性別、階級、年齡層、職業別、
社會支援團體等面相,加以分析其經驗的成因、所處脈絡與可能發展,並為其
設想可能有何調整方案(個人調適、國家福利、第三部門協助等)。

B. 蒐集課程相關現象的數據資料,可透過國內外政府資料、學術研究資料、或
非營利組織之統計研究資料,並進行現象發展趨勢分析,可與其他數據比較,
推理其可能之關聯性,或由其他質化研究切入探討。

期末報告部分,請以課程所學為主軸,由期中作業延伸,或另選題目加以撰寫。
由於課程時間較緊湊,若在進行過程有任何疑問,請務必另行與助教或教師聯
絡,以安排時間另行討論期中與期末作業。
評量方式

1. 參與成績(10%):課前準備、出席課程、現場與線上提問/討論等。

2. 平時作業:

a. 5 篇 memo(25%):請於該次上課前一日午夜前,上傳至數位學
習系統。

b. 課堂筆記(5%):請於當次上課隔天下午 5 點前繳交。

3. 期中報告(30%):請於第四週第二次上課前繳交。

4. 期末報告(30%):請於最後一次課程結束後,兩週內繳交。

第一週(1)近代觀念的轉變

此次課程將探討家庭、教養方式在近代的轉變,觀察轉變的內容與方向、轉變
動力與原因,進一步觀察當代觀念在何種環境下被建構出的新形貌,以及隨之
而來可能產生的問題。

 Chambers, Deborah (2012). A sociology of family life: change and diversity in


intimate relations. Malden, MA: Polity Press

此書主要探討婚姻與家庭生活的觀念建構與近代改變,包括親密關係的民主化
與個人主義、全球化與移民的影響、同性伴侶在各方面對於家庭實作,與對家
庭觀念的影響,另外,個別章節亦探討過去的童年觀念與兒童能動性,以及在
新時代的改變,包括童年的隱私化、消費與階級的差異、新興媒體的影響,而
隨著兒童觀念的改變,亦影響到親職教養的內涵與方式,包括親職觀念的變遷、
母職與道德的關聯、父職模範的改變,同時亦討論青少年母親與同志親職。對
上述此些議題,作者主要從幾個議題切入,如家庭親密關係內的民主化、性別
不平等,以及家庭形式的分歧化、多元化造成的新型態危機等,由此進一步理
解家庭觀念如何在當代實作中重新被定義,及其改變的面向與過程。

 Stearns, Peter N. (2003) Anxious Parents: A History Of Modern Childrearing In


Americ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此書透過歷史性回顧,觀察 19 至 20 世紀的主流媒體、育兒手冊、報章雜誌,
來了解美國社會與家庭中的兒童與親職角色的轉變,兒童不再參與勞動、在經
濟上依賴父母,父母也更為重視孩童,在這樣的情況下,孩童(生、心理)更
為脆弱(vulnerable),而孩童的福祉標準也更為難以達成,而在面臨少子化造
成的兒童重要性提升、商業媒體廣泛出現、消費主義等,以及教師、專家、公
眾人物提供的育兒建議方針之下,父母在日常管教、學校教育、提供娛樂面臨
的挑戰等許多面向,均需要滿足更高的社會期待,同時也對自身親職表現有著
更高的期望,並因此對於不確定性或實踐上的困難產生新的焦慮,由此,此書
一項目標也在於重新爬梳親職標準的提高與焦慮的提升,並藉此重新反思該些
標準是否必要,亦或者可能是無中生有。

第一週(2)當代台灣父母的教育困境

此次課程延續上一次討論,觀察西方思潮的轉變如何與台灣傳統觀念互動,以
及台灣親職如何在諸多矛盾之處取捨出困難的平衡,並且觀察階級在此一過程
產生的作用。

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臺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
五南。

此書主要討論台灣的教養困境,包括近代台灣教養方式的變遷、中西思維產生
的教養方式異同、對於家長造成的影響與衝擊、家長與子女在青少年時期產生
的困境與家長角色的矛盾、以及教養行為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以台灣近代環
境而言,工業化改變家戶型態與經濟水準,進而影響教育觀念的改變與重視,
社會氛圍(無論國家或者家庭)也隨解嚴後漸趨強調民主,因此傳統父母更傾
向透過西方專家提供的民主教育新知,也在此過程,可能面臨兩種意識形態的
矛盾(以子女為中心/以父母為中心、民主/威權等),以及套用西方意識形
態可能造成的階級限制,此些情況使家長有時容易對自己的教養方式感到質疑
與無奈,且家長的矛盾管教方式,亦使得青少年在追求自主性與依賴父母之間
產生矛盾,使得親子關係亦產生矛盾困境以及衝突,如親密程度降低與子女自
尊感降低。

  藍佩嘉(2019)。《拼教養》。台北:春山。

此書透過觀察四所學校(分別屬於資本高低、經濟/情緒安全的選擇,兩個向
度下的四種教養選擇)中的家庭與教養方式,從社會學角度探討結構力量下,
不同階級的父母之教養困境與情緒焦慮,包括他們在面對過去受教養經驗,如
何產生不同的理解、當前認同不同的教養方式、目標與益品(goods)、實踐上
面臨哪些困境與矛盾。作者在書中使用 Sayer 的「益品」概念,表示不同的偏
好教養目標,分為內部與外部,外部通常指經濟安全、穩定的生活等,內部則
可能較為複雜,如認知發展、情緒安全、創造力、自主性、自我價值感等。而
這些不同的教養目標選擇之間,亦可能產生矛盾,如自由放任的童年,可能造
成無法適應社會;反之亦然,高壓升學主義下的童年,可能導致心理焦慮與尊
嚴低落等情況,也因此使得當代親職難以兼顧多項目標,而不同階級的家長,
亦對於同一益品有著不同理解與目標,如外部益品對於中上階層家長,可能是
用以維繫既有階級,或在國際市場中嶄露頭角,而對於勞動階層家長,則可能
是用以追求階級流動、過上安穩的生活。

第二週(1)國家與學校教育

此次課程主要探討國家與學校教育的關係,包括教育如何被界定其功能、功能
背後蘊含的國家目標,以及在限制教育途徑方面的情況,如在經濟起飛與國家
發展之下,亦會產生升學主義與家庭教養重點的轉變,從而思考教育的核心目
的與價值。

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

此書主要論及台灣政經發展與教育的密切關連,包括發展概念本身的意涵與其
出現之時空、發展過程可能受到的殖民歷史、外在政治力量、國家目標等面向
的影響,以及國家對於教育介入的具體情況與教育可能無能為力或加劇的社會
問題,如政治面而言,教育內容可能隨著當權者的政治立場而有所更動,如社
會科對於殖民歷史的理解與我國地位的討論,而從經濟面來看,教育的目的多
為白領工作,但人力需求卻仍可能以勞力工作佔大多數,而較無法顧及因此產
生的教育性失業或者教育無用論,而教育過程與結果均可能複製、強化社會上
的不公平,同時,亦可觀察到教育推動很大程度上與資本主義、國際競逐的目
標相關,且教育在此過程轉被重視其工具性的功能,而中上白領階級可能較具
優勢。

 朱敬一、戴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臺北市:行政院教
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此書主要討論國家對於教育活動的各式介入,在「教育鬆綁」的觀念之下,國
家的介入應當有些條件與必要性,如提供公共財。另外,在國家制度下,教育
會被規範為單一標準的知識灌輸或訓練(如課綱、必修等),使得不同的文化
價值可能由當時政府(所組織的委員等)片面決定,而不同學科能力也被分配
到不同的重要性,與升學主義與競爭相關,同時亦使體制內的正式教育成為主
流、應當的,而其他體制外教育則可能較容易受到懷疑,除此之外,師資培訓、
文憑管制亦都能觀察到國家對於教育的影響力予規範性。此書亦探討國家與教
育的關係,如教育同為國民義務與權利,教育與國家發展似乎有一定關聯,但
不應該理解成為了國家發展而辦教育,而更該著重於人民福祉的提升與權利保
障。

第二週(2)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此次課程將延續上一次討論,觀察家長在教養過程如何與體制內教育、教育工
作者產生互動、可能產生的矛盾與雙方的應變之道,以及孩子在此一過程所獲
得的資源與影響。

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
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1),129-161。

此文針對兩所小學進行觀察與學生、家長之訪談,兩校分別為加工區與都會區,
並各主要由勞動階層與中上階層家庭組成,作者發現管教方式與階級相關,並
將管教區分為「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進行歸納:前者包括升學、職涯等,
中上階層家長通常較為重視、管教密度較高,同時也更有規劃,勞動階層家長
則較為寬鬆;後者則與日常生活、規矩相關,勞動階層家長通常在此面相較為
嚴厲,中上階層家長則較重視孩子自主性。此文一大重點在於家庭與學校文化
的連續性,文中提到不少學者認為「家庭文化與學校文化的連續與否,攸關學
生之發展甚鉅」,因此作者試圖透過更細緻的描述與觀察來反思家庭學校間的
互動,與文化再製論的關聯,在研究過程發現,都會區小學,由於父母規劃較
為縝密,家庭學校連續性較強,適應情況通常較為良好;而主要組成為勞動階
層的加工區小學,儘管教師在剛開始採用的教學方式與教材選擇仍以中上階層
方式為主,但隨後在與家長、學生互動下,開始修正、簡化教學方式,亦即,
若學校長年由類似背景學生組成,家庭與學校之間將產生連續性,並進一步影
響兒童未來發展。

 吳璧如(2001)。〈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實務工作者與學者看法之分析〉。
教育研究集刊,47,185-214。

此文主要透過訪問 22 位教育工作者、學者,蒐集並分析其對於家長參與學校教
育的角色、需要參與的原因與內容、阻礙參與的因素等。以升學體制而言,學
校仍在課業、升學甚或未來職場發展方面,扮演較具主導性的角色,但在近年
教育重視提升下,家長較過去更積極參與學校教育且重視子女教育學習情況,
在此情況下,此文所蒐集之專家意見,普遍認為家長應扮演「支持者」與「教
導者」角色,前者指學校課程、活動的支持,後者則指道德、情緒、社會方面
的發展教育,具體而言包括參與學校志工、改善家庭問題以提升教育品質、參
與學校活動與決策,但不到一成專家認為溝通是適宜的家長活動,而其餘非以
學校為本位之活動,也較不被提到,同時超過五成專家認為阻礙家長參與學校
教育,為家長實質上的因素、家長心理上的因素、學校人員的態度,但並不包
括學校人員缺乏訓練。由此研究似乎可觀察到,學校與家長間的關係,儘管有
子女做為橋梁,實際上仍有一定斷裂,社會變遷導致家長參與提升,但舊有觀
念與對於專家的疑懼,可能造成兩者間的矛盾與衝突。
第三週(1)階級對於教養方式造成的影響

此次課程關注階級對於教養方式產生的影響,儘管在兒童權益提升的思潮下,
教養方式普遍產生轉變,但階級仍可能因為限制可獲取的資源、價值觀念、實
作能力,造成階級之間的差異與教養重點目標。

 Kohn, M. l. (1963), Social Clas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


Interpre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68, No.4, pp. 471-480

此文以社會結構與行為之間的連結為主軸,切入分析社會階級差異造成的親職
價值觀以及實作上的差異,如中產階級父母通常會較感受到協助孩子的強烈義
務,同時卻更傾向期待孩子能有自主性,而勞動階級父母則期待孩子能遵守外
部規範,這樣的親職價值差異來自於不同社會階級所提供的社會條件,如中產
階級父母的職場多半需要較高程度的自主(如管理階級),而勞動階級則可能
受人指揮,在職場上需要遵守指令,另外,不同階級家庭內由於條件不同,其
所能掌握的資源有所不同,其關注的面向亦會有所區別,如勞動階級家長可能
更傾向使用體罰管教,但在乎的未必是孩子的行為本身,如孩子搗蛋用壞家具
會被受罰,但若沒有太直接嚴重的結果,搗蛋則可能被忽略,而中產階級家庭
則更傾向使用說理方式,並且在乎孩子的內部道德觀念,而父母性別分工的方
式亦會音階級有不同,如中產階級家庭的性別分工有時較不明顯,父親角色通
常亦擔任支持者,而勞動階級家庭則多以母職負責照護工作,父職則需負責指
揮、決定的角色。

 Liou, T. H. (1997), Ideas of college-educated mother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bout rearing young children.

此研究透過訪談與問卷,了解台灣(曾受大學教育)母親的兒童教養觀念,這
些母親的教養觀念,通常介於傳統華人「以成人為主」(如父母的權威地位、
孩子的順從)與現代「以兒童為主」(如民主教育、尊重孩子自主)的教養觀
念之間,而不同教養觀念、社會網路、教養專家、母親對於上代父母教養方式
的感受等等,均影響當前教養方式的選擇,也因此,有些舊有價值被揚棄或者
重新定義、再概念化(如,服從),而有些則持續被強調(如,禮貌),而強
調這些價值的教養方式也與過去不同,如母親會更傾向傾聽孩子的想法並關注
他們的情感需求,因此這些母親們更重視運用說理來教育孩子,同時也會有更
多的情感表達,但在教養過程仍可能因實踐上的挫敗,使部分母親仍會使用或
者認同體罰方式,而社會網路、專家的建議雖是重要的資訊來源,但同時可能
會使母親因無法全然順利實踐而感到挫折與焦慮,如前述,在這樣的情況下,
可以觀察到母親並未全然否定舊有價值,同時也並不會或無法全然採取新價值。
第三週(2)階級對於體制內教育機會、資源的影響

此次課程關注階級如何影響教育資源的分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除了上次課
程探討的教養方式與目標的差異外,既有的教育體制亦會使不同階級的家庭獲
得不同經驗傳承、資源與資訊,進一步在孩子的求學、升學發展過程造成影響。

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 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
《經濟論文叢刊》,30(1), 113–147。

此文透過分析 1954 至 2000 年台大學生的學籍資料,觀察台大學生的各項組成,


進一步理解各項資料的轉變與意義,以及大學教育分配的公平性。其中,省籍
與學生組成關聯性較高,以外省家庭較具優勢,文中提及相關項目包括教育程
度、職業(軍公教)、收入等,儘管外省本省之落差也逐年減少,但仍顯示階
級高度影響大學教育分配。作者認為,儘管聯考制度看似公平,但學生篩選實
是從高中就已開始,根據 1982 至 2000 年的統計,台大學生有八成來自前 20 名
的明星高中,其中九所為台北學校,對於毫無機會參與聯考的學生來說,或許
公平性值得質疑,而從學費補助面而言,國立大學學生往往獲得較多補助,而
分數較差而就讀私立學校或甚至沒上大學的學生,卻反而獲得較少(甚至沒
有)教育補助,此國家教育機會的分配在學費負擔方面的公平性是值得懷疑的。

 Annette Lareau,李怡慧譯(2015)。《家庭優勢》。台北:群學。

此書探討不同社會階級的家庭親職如何各自運用各自既有資源與細微的手段,
確保孩子在學校教育中可以獲得充足資源,並在此過程將自身優勢、能力傳遞
給下一代的孩子。隨著家長與學校教育、教師之間的關係密切程度提升,家長
與孩子、教師之間亦可能產生矛盾甚至衝突,如介入學校教育可能質疑教師專
業或者造成額外的負擔,同時亦可能造成家長、孩子、教師本身的心理壓力,
而此介入參與過程,實際上亦會因為家庭階級造成不同的結果,在結構面而言,
不同的階級會提供家長不同的觀點與資源,包括教養觀念與資訊量,而在家長
參與學校教育過程,教師因應的方式亦會因此產生差異,並且重新形塑、強化
既有的階級差異,使得在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過程,社會階級將影響家長所能
夠造成的影響力,以及獲得的學校資源。

第四週(1)母職角色

此次課程關注家庭、教養過程的母職身分,如何被社會期待並負擔家庭內的照護與教
養工作,滿足夫家與孩子的需求,並由此過程如何取得個人平衡或放棄部分的主體性,
而此種角色即便個人較不願承擔,仍可能繼續由其他(上代)女性承擔。
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
20,41-49

此文透過訪問 37 位不同年齡、國籍、階級、教育程度、職業的二十歲以上成年
已婚女性,深入了解台灣母職的情況,談及台灣女性從進入婚姻至孩子成年,
將經歷多個階段的角色轉換,並且在不同階段皆會為了滿足不同的需求(自己
的、夫家的、小孩的),而有不同的「主體」與「母職」間的衝突程度的高低,
也使得女性的自我概念有別於男性,而也隨著衝突程度的高低,使不同女性個
人有著不同的應變之道,如放棄主體性的程度高低、肯定母職或否。除此之外,
此文也職場結構以及現行相關法規也使得女性在生兒育女後重返職場的道路困
難重重,同時也提到,台灣母親對於國家育兒政策的態度與歐美較不相同,除
了更傾向認為母職是個人責任外,也較傾向認為支持系統應由家庭負責,而較
忽略國家或社會責任,在此情況下,即便母親個人有較強的主體性,母職工作
也可能由上一代母親(自己母親或婆婆)負責,難以解構家庭內的性別分工。

 胡幼慧、周雅容(1996)。〈代際的交換與意涵:台灣老年婦女的家務
變遷研究〉。臺灣社會學刊,20,1-48。

此文透過集中小組法訪問 4 個小組、共 19 位中年或老年婦女(以 70 歲為分界),


中年、老年與鄉村、都市兩個變項交叉形成 4 組。研究從「燒飯」、「帶小
孩」兩項主要家務切入,隨著社會變輕、兩項家務對於老年婦女的生活經驗、
意義詮釋、生活品質的影響,並發現自身經濟獨立與否、是否與兒子同住、媳
婦是否參與勞動等,是較主要的影響因素。在「從子式」的三代同堂中,若老
年婦女不得已在經濟與居住上依賴兒子,則需透過家務工作進行交換,而婆媳
之間的權力關係有了變化,同時因為媳婦的勞動參與,使部分老年婦女的家務
工作可能更為負擔,且亦會出現身為婆婆的尊嚴受損、心理較不安好的情況,
而育兒方面,儘管在台灣老年育兒的情況普遍,卻較無相關政策與公共服務支
持,而由於體力不支、觀念不同與孫兒眾多等因素,也會使老年人較為負擔,
而在隔代教養家庭中,孫兒在長大些後便被父母帶走,亦可能使老年人的情感
受損。

第四週(2)傳統教養方式與轉變

此次課程觀察將觀察傳統教養方式如何影響親子關係以及如何產生代間的傳承,儘管
在新教養觀念的思潮下,教養方式已在代內、代間產生差異,但仍可以觀察到傳統觀
念對於新觀念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亦持續被個人或親子在衝突或經驗中反思。

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華人父母角色義
務對親子衝突與親子關係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295-317。
此文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一說法出發,提問子女如何理解、判定父母義務
行為,及其行為對錯與否,以及其中的性別差異(對父與母義務的判定可能有
差異),而這些判定又如何影響不同的親子關係。透過三項研究問卷調查大學
生,首先調查 236 位大學生,歸納出父母行為作為不同的義務類型;再者分析
308 筆(來自 65 位大學生)親子衝突經驗的質性資料,歸結出義務觀點為基礎
的衝突;最後透過 295 份問卷,理解此種「義務基礎」衝突對於親密關係的影
響、在不同原先關係下(虛/實性和諧)的影響差異,並透過這樣的模型預測
衝突的發展。研究顯示子女對於父母義務(包括一定要做、一定不可做)的理
解存在,且有時即便父母是在執行其積極義務(如嚴厲管教),仍可能因各式
原因導致衝突,這顯示子女現代思維的出現,同時評斷可能影響甚至瓦解親子
關係,而有趣的是,若是「執行積極義務」引發的衝突,在實性和諧的親子關
係中,反而在衝突後,關係可以恢復且甚至更好,在相關文獻補充下,這或許
顯示大學生在現代權利觀(追求自主)與傳統義務觀(受人管教)之間,仍認
同父母的親職角色,因而父母執行義務長期而言仍是積極實現角色、負責任、
正向的經驗。

 吳齊殷、高美英(1995)。〈嚴酷教養方式之代間傳承〉。九○年代的
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此文主要試圖理解台灣地區代間嚴酷教養方式的代間傳承,以及傳承過程產生
的變化。過去諸多學科文獻普遍認為,在嚴酷甚至暴力的教養下,孩童可能在
未來為人父母時,複製自己所經歷的教養方式,家暴亦可能產生暴力循環,這
顯示嚴酷管教方式的代間傳承,因此作者試圖應用國外理論,並實證台灣地區
的情況與社會變遷。此文透過從 462 個雙親家庭樣本中(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名
11 至 16 歲的子女)蒐集資料,而資料則由該些家庭中的父或母提供,並在研究
結果發現祖父母(該些父母的父母)採嚴酷教養方式者,該些父母採取同樣教
養方式的可能性則越高,但仍可觀察到嚴厲教養方式在祖父母與父母兩代有減
少趨勢,作者表示這可能與近代教育發展相關,同時,被嚴酷管教的經驗,亦
可能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選擇,使嚴酷教養的行為減少。但有趣的是,此一研
究代間傳承的關聯強度,並不如西方相似研究的強度,這或許與台灣時空有關,
如過去台灣文獻曾發現,台灣管教方式的選擇,現實、經濟考量因素,影響力
大於文化、性格因素。

第五週(1)教養的競爭與控制

此次課程關注隨著現代化與全球化造成的競爭,以及孩子在適應過程可能面臨的處境,
親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夠持續延續既有階級或實現本身的權威,便會促使孩子需要
投入特定活動或行為,並在此過程可能產生心理影響。
 Levey Friedman, Hilary (2013) Playing to Win: Raising Children in a Competitive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在美國許多家庭中(尤其中上階級),可以觀察到家長義務近年的加重以及工
作時數的增加,同時也可發現許多孩子在平日晚上與週末參與各式才藝活動、
比賽,換言之,親職第二輪班持續增長,而兒童也開始出現第二輪班,且有趣
的是,這些兒童活動並非僅需參與,更多時候還要積極競爭。作者透過在兒童
西洋棋、舞蹈、足球等活動領域進行 16 個月的田野調查,以及 172 個與家長、
孩子、老師/教練的訪談,試圖了解在家庭時間如此短缺的情況下,由父母組
織、監督的兒童戶外活動增加的意涵,亦即,為什麼父母們促使孩子們參與這
些活動?作者論證道,父母們擔心若不在小學就參與這些活動,將來便會落後,
而不落人後的目標便是高品質的教育文憑,而那也正是維持或進入中上階級的
需求,而若要進入常春藤聯盟大學或類似等級的教育機構,體育或藝術等競爭
性活動經驗便十分重要。此一信念同時也因階級與性別,影響父母對於孩子的
設想,這影響該些家庭孩童的日常生活,同時使得其他階級家庭顯得更為「低
於水準」。

 金熹暻(2019),簡郁璇譯。《異常的正常家庭》。台北:時報文化。

此書從韓國的家庭案件、強勢親權切入,探討「問題家庭」,並進一步從階級、
性別面向觀察「正常/問題家庭」如何被建構、在現代化過程如何轉變,以及
此種意識形態對於「問題家庭」如何究責女性、影響兒童心理、造成社會歧視
等,同時,又如何隱藏「正常家庭」內部的異常,如對配偶與子女的忽略、控
制、權利剝奪、暴力侵害,並且合理化父母的特定養育方式,甚至幾乎避開法
治與國家公權力介入。此書撰寫期間恰好歷經朴槿惠之彈劾與民主社會運動,
作者多處以「民主人權」、「共同體」、「公共性」切入私領域的家庭問題,
並反思在現代化下的韓國民族,其制度與位階如何使孩童遭受傷害,而又如何
透過社會資本、相關制度、機關支援、社會安全網的建置,實現民主人權與共
同權利。

第五週(2)認知發展與社會汙名

本次課程延續上一次的討論,關注親子關係內可能造成的心理傷害,以及這些傷害可
能如何被合理化,而因此難以被視為問題或者避免,並且明顯或隱微地影響孩子社交、
成年生活。

 Susan Forward(2003)。《父母會傷人》。台北:張老師。

如同此書原文書名「Toxic Parents」所指出,此書主要從心理學角度切入探討問
題父母,關注父母在教養過程可能的缺點與不完美,以及對於孩童造成的心理
影響,而這些影響則可能會在潛意識層次深遠影響到成年後的生活,此書較屬
於大眾心理實作書籍,將目標讀者設為那些受到問題父母影響的子女,書中除
了許多個案介紹外,也透過實務方法幫助子女走出自身童年可能面臨的創傷。
作者將「問題父母」區分為六類,其行為除了較為典型的酗酒、言語虐待、體
罰、性虐待等行為外,亦包括忽略(如使子女反而需要照顧父母)、控制(利
用罪惡感、情感連帶綁架子女),這些較不嚴重或者幽微的親子互動,實際上
更難以察覺、避免,同時也較可能被合理化,並且造成親子間的依賴情況以及
子女的自我價值感低落。

 程景琳、陳虹仰(2015)。《父親及母親心理控制行為與子女同儕受害
的關聯:社交焦慮的中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6(3),357-375。

此文主要探討父母心理控制行為對於子女社交焦慮、同儕受害(Peer
Victimization)、遭受霸凌情況的影響,並發現心理控制行為傾向越高,子女越
可能面臨嚴重的社交焦慮。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包括行為與心理控制,行為控制
如外在的生活限制或高度要求,而心理面向的控制則可能包括子女的自主性、
個人表達、互動空間與可能性,而控制方式則可能是過度保護、實際限制、質
疑與反駁、或者給予捉摸不定或負面貶抑的情緒反應與評價等,對於這樣的控
制,可能使得的子女社交過程的中介角色產生影響,如情緒調節能力、對於社
會的認知、預期信念與信任程度等,而受到較高度心理控制的子女,則可能面
臨更為顯著的社交焦慮,並使其在與同儕互動過程較容易出現人際適應的困難,
產生社交障礙與衝突,同時也較容易因此被同儕欺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