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公務倫理的意涵與重要性

一、公務倫理的意涵

就行政體系而言,公務倫理(Public Service

Ethics)又稱「行政倫理」、
「職業倫理」
「公務道德」、
「服

務道德」或「服務倫理」。其係指在行政體系中公務人員

在角色扮演時應掌握的「分際」,以及應該遵守的行為

規範。

公務倫理是行政機關及人員在推動政務、處理公務時,

應遵守的倫理道德規範,從消極的有所不為而無害於

人(如不貪污、不怠忽職守),到積極的有所為而有益

於人(如為國效命、為民謀利的各種服務),並使行政

作為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亦即公務倫理就是行政機關

及公務人員在公務上的道德共識及道德自律。

公務倫理之本質乃是公務人員之道德共識及自律。亦即

「公務倫理是指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務時,即日常生活中

基於普世道德及價值,對國家、機關、民眾、上司、同事、

部屬等,應具有的適當價值觀、行為與關係」。

至於政府行政作為中涉及公務倫理內涵者,包括政務

的、事(常)務的、專業的及個人的倫理等層次。而公務
倫理的落實,則在於希冀政府藉由強化公務人員對公

務倫理的認知以及規範的完善,培養公務人員具備廉

潔正直、績效責任與卓越服務的態度。

二、公務倫理的發展趨勢

倫理思想源於內在認可的價值,而價值是因時間、空間

民族性、文化性的不同而差異的。所以公務倫理的發展

成現如次之趨勢。

(一)從「消極性」到「積極性」公務倫理觀以往對公務人員

的服務要求,係責成公務人員奉「依法行政」為圭臬,

用以防杜其非法行事;是一種基於「防弊」的考量,只

在強調公務人員「有所不為」,結果是公務人員為了避

免觸犯法規,而不敢勇於任事,甚至產生目標錯置

(Goal Displacement)的情形。現今的公務倫理觀點

強調公務人員應該「為所當為」,公務人員應該有擔當

並勇於任事。

(二)從重視「他律」到「自律」與「他律」並重的公務倫理觀

以往公務倫理強調透過各種法規以規範公務人員的行

為,希望公務人員亦步亦趨地信守奉行法規,結果導

致公務人員成為「單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昧於時移勢易而不知變通。今日的觀點兼從「自

律」出發,積極從公務人員的內心激發其倫理與道德的

認知及修養,使其成為儒家所稱兼善天下之「君子儒」,

而非獨善其身的「小人儒」。

(三)從「免耗性」到「生產性」公務倫理觀過去政府機關及

媒體對於公務人員的行為表率皆傾向負面報導,它是

一種破壞性及免耗性的(消耗、浪費國家資源),影響

所及則是負面助長公務人員因怕被報導或處罰而拘泥

形式法規,以求敷衍了事、報喜不報憂。現今則強調從

組織文化觀點出發,要求公務人員應不斷進行自我修

練與自我教育、自我成長,藉以養成一個有勇有為、自

覺覺他,具備「知」(知道自己的角色扮演及應該具備

的條件與素質)、
「情」(願意與他人共同分享、共同感

受,建立組織學習環境,營造團隊氛圍)、
「意」(堅持

其公務人員的氣質、捍衛其公務倫理與道德的情操)的

公務人員。

三、公務倫理研究目的與基本原則

首先,就公務倫理研究之目的言,可分三方面:

(一)確立民主防腐機制,樹立清廉政治唯有建構公共服
務倫理機制,確保行政人員之作為,不致產生貪腐與

違反公共利益的行為,才能確保「清廉政治」的存在。

(二)激勵公務人員勇於任事,積極興利如何激勵公務人

員從事積極興利作為,使其有效、公平地行使「行政

裁量權」,成為當今公務倫理的重要課題。

(三)提升國家競爭力,建立公民對國家及政府的信任透

過規範更完備的公共倫理法制,將可逐步累積公民

對政府的信任,進而為促進國家永續發展累積能量。

其次,就公務倫理的基本原則,略分為二:

(一)行政的道德價值原則

主要包括愛心(儒家所謂仁;基督教所謂博愛;佛

教所謂慈悲)、公正(即公平與正義;公平包括平等

的自由、機會的平等;互利)、正義(包括功績主義、

平等主義、服務主義等之正義觀)及服務(其要義包

括人民利益、公共利益、國家利益至上;一切向人民

負責;辦實事、求實效)。

(二)行政的實踐價值原則

主要包括人本(道)主義(強調個人的主體性、自由

性及發展性)、民主主義(包括自主〈參與〉及相關的
自由與平等)及及科學主義(包括求實、理性、探險

與自由精神)的價值原則。

最後,就行政主體內涵,略分為二:

(一)以公務人員為行動主體:

1.關係規範:要為個體與個體關係之準則:最基本之

要求為對下屬之關懷、教導、培養;對上級的尊敬與

服從以及彼此尊重、和諧、合作;以及個體與群體關

係之準則:個體對機關:敬業盡職(責);個體與

人民:仁民愛物,亦即尊重民意,謀求民福;個體

對國家:忠誠與愛護。

2.行事規範:包括積極「有所為」(應為)的行為準則:

此行為可分為工作倫理、政策倫理、服務倫理、效能倫

理;以及消極「有所不為」(不應為)的行為準則:

要點為不得圖謀違背責任之財務利益;不得濫洩公

務機密以圖利;不文過飾非、不圖進取、聽任腐化;

漠視法律;放寬標準圖利他人等。

(二)以機關為行動主體:

1.關係規範:要為機關與機關關係之規範:上下級機

關間之關係:尊重與協助;平行機關間之關係:彼
此相互尊重、協調(商)及配合;機關與人民關係之

規範:為民謀福利、使民安和、向人民負責、為社會伸

張正義;以及機關與國家關係之規範:包括維護國

家尊嚴、獨立自主;致力國家富強;保衛國境安寧;

達成合法政治目標。

2.行事規範:主要有行事基本規範:獨立價值目標;

不屈服於政治;順應社會及人民之要求;對各種價

值應同予尊重並協助其平衡發展;現代社會的行政

倫理要有開放的心胸(openmind),不可自我封閉。

公共政策倫理準則:基本準則為公共利益取向;程

序之民主(如回應民亦即公民參與)公開;政策制

定科學化。行政規劃倫理準則:政策執行之可行性

(行必果);成本效益分配之公平性;資訊、知識、

道德之有效結合。以及行政裁量倫理準則:追求合法

的(legitimate)、良善的(good)、效能的

(effective)公共服務以及公眾取向、深思反省、開

誠布公、尊重程序、手段自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