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3

第一次段考-國文

1. 下列哪一項同音字的字形相同
(A)功虧一「ㄎㄨㄟˋ」/「ㄎㄨㄟˋ」不成軍
(B) 鳶飛「ㄌㄧˋ」天 / 風聲鶴「ㄌㄧˋ」
(C)「ㄈㄣˋ」世嫉俗 / 發「ㄈㄣˋ」圖強
(D)死灰「ㄈㄨˋ」燃 / 全軍「ㄈㄨˋ」沒。

功虧一簣
釋  義
堆一座九仞高的土山,因差最後一筐而不能成功。語出《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
簣。」比喻事情不能堅持到底,只差最後的步驟而功敗垂成。《晉書.卷五九.汝南王亮等傳.贊
曰》:「長沙奉國,始終靡慝;功虧一簣,奄罹殘賊。」

潰不成軍
釋  義
潰,崩潰、散亂。潰不成軍指軍隊潰敗得不成個軍隊。形容遭到慘敗。如:「在我方猛烈的攻擊下,
敵方早已潰不成軍。」

鳶飛戾天
釋  義
鷹在天空中飛翔。形容天地萬物各得其所,自得其樂。《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
于淵」。

風聲鶴唳
釋  義
東晉時秦主苻堅率眾列陣肥水,謝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還擊,秦兵大敗,潰兵聽到風聲和鶴鳴,皆
以為王師已至。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形容極為驚慌疑懼。宋.李曾伯〈醉蓬萊.問
金城方略〉詞:「見說棋邊,風聲鶴唳,膽落胡虜。」《紅樓夢》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
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得兩府俱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也作「鶴唳風聲」。

憤世嫉俗
釋  義
痛恨腐敗的社會現狀及庸俗的世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一回:「說起憤世嫉俗的話來,
自然處處都有梟獍。」也作「忿世嫉俗」、「疾世憤俗」。

發憤圖強
釋  義
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如:「他每日勤勞不懈,發憤圖強,希望能有所作為。」
<易搞混>
奮發圖強
1
釋  義 振奮精神,努力自強。如:「為了祖國的振興,我們要刻苦學習,奮發圖強。」
死灰復燃
釋  義
1.已經熄滅的灰燼,又重新燃燒起來。如:「在郊外烤肉後,要確實將火苗熄滅,以免死灰復燃,
引發火災。」
2.比喻已經平息的事情,又重新活動起來。如:「盜版軟體消聲匿跡一段時間後,最近又有死灰復
燃的跡象。」

全軍覆沒
釋  義
全部軍隊傷亡殆盡,無人倖免。比喻完全失敗。《舊唐書.卷一四五.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
所敗,荊南節度張伯儀全軍覆沒。」《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忽然天崩地塌一響,黑煙成團結塊,
迷得人眼睛睜不開。大家以為甲營一定全軍覆沒了。」也作「全軍覆滅」。

2.下列各组「 」中的字,何者字音前後相同?
(A)「便」宜行事 / 大腹「便」便
(B)堅「瓠」廣集 /袍「笏」登場
(B)鞭「笞」天下 / 異「苔」同岑
(D)陶「庵」夢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字  詞 便 [人部-7 畫-共 9 畫]


注  音 ㄅㄧㄢˋ ㄆㄧㄢˊ (點各音查相關詞)
漢語拼音 biàn pián
釋  義
㈠ ㄅㄧㄢˋ

順、順利、方便。如:「便利」、「不便之處」。《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就善水草屯,
舍止,人人自便。」宋.陸游〈初發夷陵〉詩:「今朝喜處君知否?三丈黃旗舞便風。」
簡單的、非正式的。如:「便服」、「便鞋」、「便條紙」、「家常便飯」。
靈敏、輕巧、敏捷。《莊子.應帝王》:「猿狙之便。」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曲眉豐
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

適宜、合宜。如:「便於攜帶」。《南史.卷三五.顧覬之傳》:「率皆即日不宜於人,方來未便
於公,名與實反,有乖政體。」
有利於。《韓非子.孤憤》:「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史記.卷七十七.信陵君列傳》:
「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
熟習。《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隋書.卷五○.
郭榮傳》:「孝先於上流縱天筏以擊浮橋,護令榮督便水者引取其筏。」
2
排泄屎、尿。如:「便尿」。《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安世)為光祿勛,郎有醉小便殿
上。」

方便的時候。如:「便中請來個電話。」、「得便就幫你送過去。」
機會。《文選.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唐.李華〈弔古戰場文〉:
「吾想夫北風振漢,胡兵伺便;主將驕敵,期門受戰。」
屎、尿等的排泄物。如:「大便」、「小便」、「糞便」。

即、就。《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紅樓夢》
第四回:「每日或飯後,或晚間,薛姨媽便過來,或與賈母閒談,或和王夫人相敘。」
豈、難道。表反問的語氣。宋.文同〈可笑口號七章之一〉:「若無書籍兼圖畫,便不教人白髮
生?」《董西廂》卷八:「姑舅做親,便不敗壞風俗?」

縱然、即使。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二)ㄆㄧ
ㄢˊ pián

㈡ ㄆㄧㄢˊ

姓。如漢代有便樂成。
字  詞 瓠 [瓜部-6 畫-共 11 畫]
注  音 ㄏㄨˋ
漢語拼音 hù
釋  義

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葉互生,呈掌狀或菱狀心臟形。卷鬚分歧。夏日葉腋生
白色單性花,雌雄同株。果實圓長,表面有毛,可食,亦可晒乾貯藏。
姓。如戰國時楚國有瓠巴。
字  詞 笏 [竹部-4 畫-共 10 畫]
注  音 ㄏㄨˋ
漢語拼音 hù
釋  義

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執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製成。如:「玉笏」、「象笏」。《禮記.玉
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唐.岑參〈東歸發犍為至泥溪舟中
作〉詩:「日出朝聖人,端笏陪群公。」
字  詞 笞 [竹部-5 畫-共 11 畫]
注  音 ㄔ
漢語拼音 chī
3
釋  義

用鞭或竹板打。如:「鞭笞」。《墨子.魯問》:「譬有人於此,其子強梁不材,故其父笞之。」

古代一種用竹板鞭打的刑罰。《新唐書.卷五六.刑法志》:「其用刑有五:一曰笞。笞之為言恥
也;凡過之小者,捶撻以恥之。」
字  詞 苔 [艸部-5 畫-共 9 畫]
注  音 ㄊㄞˊ ㄊㄞ (點各音查相關詞)
漢語拼音 tái tāi
釋  義
㈠ ㄊㄞˊ

植物名,苔蘚類植物下之一大群。配子體具假根及假葉,綠色。孢子體寄生於配子體上。

㈡ ㄊㄞ
參見「舌苔」條。

字  詞 庵 [广部-8 畫-共 11 畫]


注  音 ㄢ
漢語拼音 ān
釋  義

圓頂的草舍。《集韻.平聲.覃韻》:「庵,圜屋曰庵。」如:「草庵」、「茅庵」。
僧尼禮佛的小寺廟。如:「尼姑庵」。《儒林外史》第二回:「這庵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個和尚
住。」

字  詞 掩 [手部-8 畫-共 11 畫]


注  音 ㄧㄢˇ
漢語拼音 yǎn
釋  義

遮蔽。《禮記.月令》:「君子齊戒,處必掩身。」《紅樓夢》第五七回:「三人聽說,忙掩了口,
不提此事。」
關閉。如:「虛掩房門」。《南史.卷二六.袁湛傳》:「席門常掩,三逕裁通。」唐.李白〈擬
恨賦〉:「若夫陳后失寵,長門掩扉。」
停止。漢.班昭〈女誡〉:「是故室人和則謗掩,外內離則惡揚。」《紅樓夢》第一五回:「賈赦
等見執意不從,只得告辭謝恩回來,命手下人掩樂停音。」
襲擊、偷襲。《史記.卷九○.彭越傳》:「於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覺,捕梁王,囚之雒
4
陽。」《隋書.卷七○.李密傳》:「密發伏自後掩之,須陁眾潰。」

3.下列選項中的「火」字,何者意思同於「只許州官放火」的「火」?
(A) 人間煙「火」(B)「火」樹銀花 (C)十萬「火」急 (D)趁「火」打劫。

字  詞 火 [火部-0 畫-共 4 畫]


注  音 ㄏㄨㄛˇ
漢語拼音 huǒ
釋  義

物體燃燒時產生的光和熱。可燃物、燃點和氧氣是火的三要件。《書經.盤庚上》:「若火之燎于
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水滸傳》第四六回:「便去灶前尋了把草,灶裡點個火……那火
頃刻開天也似般大。」
中醫指病理變化過程中,機能亢進的現象。如:「肝火」、「上火」、「退火」。
槍炮彈藥等武器稱為「火」。如:「軍火」、「火藥」。
五行之一。參見「五行」條。
姓。如明代有火源潔。
二一四部首之一。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狐狸」。唐.李白〈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詩:
「天外飛霜下蔥海,火旗雲馬生光彩。」

燃燒。《禮記.王制》:「昆蟲未蟄,不以火田。」《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李靖)軍
次伏俟城,吐谷渾盡火其莽,退保大非川。」
動怒。如:「他一火,大家都不敢說話了。」

急速、緊急。如:「火速赴約」、「十萬火急」。《莊子.天地》:「彼且乘人而無天,方且本身
而異形,方且尊知而火馳。」

5.下列各選項,哪一組詞語的意義是相近的?
(A) 捕風捉影/杯弓蛇影 (B)生氣蓬勃/生生不息 (C) 咫尺天涯/天涯比鄰 (D)滄海桑田/白雲蒼狗
捕風捉影
釋  義
5
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余持又稟道:『可見這
關文是個捕風捉影的了。』」《紅樓夢》第九五回:「襲人心裡著忙,便捕風捉影的混找。」也作
「係風捕景」。
比喻事情毫無成果、徒勞無功。
杯弓蛇影
釋  義
相傳杜宣夏至日赴宴,見酒杯中似有蛇,不敢不飲。酒後胸腹極痛,醫治不癒,後得知是壁上赤弩
照在杯中,形影如蛇,於是病痛立刻痊癒。見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
傷者》。後比喻為不存在的事情枉自驚惶。也作「杯底逢蛇」、「杯中蛇影」、「弓影杯蛇」、「弓影浮杯」、「影
中蛇」。

生氣蓬勃
釋  義
精神抖擻,充滿生機、朝氣的樣子。如:「春天來時,萬物顯得生氣蓬勃,到處都充滿希望。」
生生不息
釋  義
孳生繁衍而不停止。如:「宇宙萬物生生不息,永無止盡。」《朱子語類.卷九六.程子之書二》:
「天地設位,而變易之理不窮,所以天地生生不息。」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一○.姚江學
案》:「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
咫尺天涯
釋  義
形容相距雖近,卻無緣相見,如同相隔千里。元.關漢卿〈新水令.王驄絲鞚套〉:「馬頭咫尺天
涯遠,易去難相見。」《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
天涯一般,有甚捨不得處?」也作「天涯咫尺」、「咫尺千里」。
天涯若比鄰
釋  義
朋友情誼深厚,雖距離遙遠,也能心神相通,而不感到孤單。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作「天涯比鄰」。
滄海桑田
釋  義
大海變為陸地,陸地淪為大海。語本《太平廣記.卷六○.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
田。」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明.張景《飛丸記》第一齣:「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
更。」《幼學瓊林.卷一.地輿類》:「滄海桑田,謂世事多變。」
白雲蒼狗
釋  義
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參見「白衣蒼狗」條。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
釋子家。」

6.阿端常於報紙專欄評論社會上貧富差異的問題,下列是他所寫的內容,何者使用的成語最正確?
(A)豪門子弟生活在重壓之下,「暴殄天物」,稍受一點風寒就生病了
6
(B)他們奢靡的生活,可比宋朝時宰相寇準的「蠟淚成堆」
(C)對於飲食的挑剔程度令人咋舌,常常是「一飯千金」,花草不回的
(D)宴客時的排場只有「鐘鼎山林」可以形容了。

暴殄天物
釋  義
殄,滅絕。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暴殄天物語出《書經.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殄
天物,害虐烝民。」指殘害各種生物。唐.杜甫〈又觀打魚〉詩:「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
所哀。」宋.陸游〈廣德軍放生池記〉:「至於後世德化弗行,厲禁弗施,廣殺厚味,暴殄天
物。」亦可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紅樓夢》第五六回:「若不派出兩個一定的人來,既許多值
錢之物,一味任人作踐,也似乎暴殄天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衣服一層,平素不
肯穿一件綢衣;兄弟做了上去,請老人家穿,老人家非但不穿,反惹了一場大罵,說是暴殄天
物。」

蠟淚成堆
釋  義
蠟淚成堆宋朝的寇準,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他性喜華靡,成為宋真宗的宰相以後,生活更加奢華,
不但講究吃、穿,連廚房和廁所,也燃燒巨型蠟燭,以至蠟淚成堆。 穿絲履,著縞衣。形容奢侈。
一飯千金
釋  義
淮陰侯韓信未得志時,曾受漂母贈飯療飢,後來以千金為報。典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
後遂以一飯千金比喻報恩隆厚。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九齣:「太史公表他,淮安府祭他,甫
能勾一飯千金價。」

7.「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
(甲) 幾曾識干戈 (乙) 沈腰潘鬢消磨 (丙)一旦歸為臣虜 (丁)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李煜《破陣子》)上列是宋詞,依文意排列順序最適當的是:
(A) 甲丙乙丁 (B)甲丙丁乙(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
<原文>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譯文>
南唐開國已有四十年曆史,幅員遼闊。宮殿高大雄偉,可與天際相接,宮苑內珍貴的草木茂盛,就
像罩在煙霧裏的女蘿。在這種奢侈的生活裏,我哪裏知道有戰爭這回事呢?

自從做了俘虜,我因爲在憂慮傷痛的折磨中過日子而腰肢減瘦、鬢髮斑白。最使我記得的是慌張地
辭別宗廟的時候,宮廷裏的音樂機關/教坊的樂工們還奏起別離的歌曲,這種生離死別的情形,令我
悲傷欲絕,只能面對宮女們垂淚而已。

08.《腹中更無他物,唯赤心耳〉一文中,玄宗更加寵信安祿山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課文]
7
(A) 因為安祿山表明自己對皇帝忠心不二,藉以討好皇帝
(B) 因為安祿山懂得毛遂自薦,讓皇帝覺得他是可用之才
(C) 因楊貴妃也在場,玄宗不想讓愛妃看見自己度量狹小,故刻意掩飾憤怒
(D) 因為安祿山擅長自我解嘲,討皇帝歡心。

9.《錢若賡斷鵝〉一文中,錢太守辦案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課文]
(A) 看似無理取鬧,實則是相信店主不會說謊
(B)看似拖延時間,實則是用心蒐集證據
(C)故意給鄉下人難看,因為太守早與店主串通好了
(D) 故意做樣子給百姓看,讓大家相信鵝真的會告狀。

10. 《戴高帽〉文中,老師情緒緩和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課文]


(A) 因為學生認錯,誠心向老師道歉並保證不再說謊 (B) 因為學生技巧性地送了老師一頂高帽,滿足了
老師的虛榮心 (C) 因為老師深知人心險惡,說好話才能保護自己,故不再生氣 (D) 因為老師自己想通,
學生即將進行,不該這時還堅持己見。

11. 《包待制智勘灰闌記》中,包拯命人於庭階畫圈的用意,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課文]


(A) 查看孩子與兩人於圈內的互動是否親暱(B)在不能接觸孩子的情況下,分別詢問兩人,孩子身上有
何特徵 (C)將孩子獨立於圈中,使其無法與兩人串供(D)觀察兩人對孩子使力的輕重。

12. 關於《解鈴還須繫鈴人》一文的主旨,下列解讀何者最恰當? [課文]


(A) 製造問題的人,就該負責解決問題 (B)膽識和見地是英雄不可或缺之物
(C) 鈴聲可提醒人危險來臨,但仍無法解決虎患 (D)積極面對問題,機會就會降臨。

13.路遙寫歷史作業,把李白「申包哭秦庭,泣血將安仰」詩句中的「申」字誤抄為字形相近的「由」
字。 下列文句中的錯別字,何者也屬於「形近而誤」的情況? [105 會考-23]
(A) 香遠易清,亭亭淨植 音近而誤,「易」→「益」
(B)萬里赴戒機,關山度若飛 形近而誤,「戒」→「戎」
(C)忽有龐然大物,拔山搗樹而來 音近而誤,「搗」→「倒」
(D) 孔明乃披鶴氅,戴官巾,焚香彈琴。 音近而誤,「官」→「綸」

14.下列詩句前後兩句的關係,何者說明正確? [106 會考-29]


(A)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一前句為因,後句為果
(B)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一將前句的讀書與後句的尋春互作比較
(C)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一前句泉灑蕉葉的假設引發後句的雨聲
(D)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一前句由梅至雪,後句由雪至香,層層遞進。
<解析>
(A)出自邵雍 安樂窩中吟。前後句為並列關係,說明享受美好的 事物應適可而止
(B)出自楊萬里 閒居初夏午睡起。前後句為順 接關係,泉灑蕉葉的聲音讓兒童誤認為是雨聲
(C)出自朱熹 出 山道中口占。由「不如」可知,作者將埋頭讀書與尋春作比較, 認為與其埋頭讀書,不
8
如拋下書本去尋春
(D)出自盧梅坡 雪梅。 前後句為轉折關係,說明梅花與雪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語譯】
(A)喝美酒喝到微微醺醉,欣賞美麗的花到花半開之時。
(B)百無聊賴中用兩手捧起清澈的泉水去澆灑芭蕉葉,那水聲讓兒童誤以為是下雨的聲音。
(C)與其整天埋頭在書堆裡, 好像永遠沒有盡頭,還不如暫時放下書本,到郊外去尋訪春意。
(D)梅花比不上雪的晶瑩潔白,但雪卻輸給梅花的清香。

15.「書,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裝;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這句話
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04 會考-23]
(A) 處逆何妨將書讀,興味來時百憂除 (B)讀書百遍義自現,尋根求源探其妙
(C) 紙上得來終覺淺,方知此事要躬行 (D)求學當如飢索食,問道應似寒需衣。
「孤寂而讀之」、「幽憂而讀之」皆是處於人生逆境而讀書, 從而得到慰解,故選(B)。
(A)強調讀書多遍以及尋求本源(C)強調讀書得來的知識應當親身實踐(D)說明讀書的態度應當急切
【語譯】書,飢餓時讀它,把它當作肉一般,可以止飢;寒時讀它,把它當作皮衣一般,可以禦寒;孤獨寂寞
時讀它,把 它當作朋友一般,可以抒解孤單;憂鬱愁悶時讀它,把它當作 音樂一般,可以慰解憂悶。

(A)把書反覆閱讀多遍,就能了解其中義理;追根究柢,探求個中奧妙。
(B)處在逆境時不妨拿書來 讀,讀到興味出來時連憂愁都可遺忘
(C)只靠閱讀得來的學 問終究太淺薄,才知道要深刻了解學問必須要親身實踐才行。
(D)求學問道應當像餓了求取食物、冷了需要衣服般急切。

16.「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自元日至端午以來,汝已半截入
土, 猶爭高下乎?」桃符怒,往復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閒氣耶?』」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6 會考-32] (A) 艾人以「半截入土」暗譏桃符有過時之嫌 (B)門
神指責桃符愛爭閒氣,所以只能傍人門戶 (C)三者位置由高而低依序是:門神、桃符、艾人 (D)桃符與
艾人為了元日、端午的重要性而爭吵不休。
<解析>
(B)門神並未指責任何一方,而是充當和事佬,說明他們三者都只能依靠別人,無法自立,所以不要白費時
間爭閒氣(C)由文中可知艾人位置高於桃符,但無法得知門神的確切位置(D)桃符與艾人是為了位置的
高下而起爭執
【語譯】桃符抬頭看著艾草紮成的人形,罵道:「你是什麼野 草,竟高居在我頭上?」艾人低頭應聲道:
「從春節到端午節 以來,你已經半截入土了,還想跟我爭什麼高下?」桃符勃然 大怒,於是雙方你一言
我一語,吵個不停。門神勸解道:「我 們沒出息,只能依靠別人,不能自立,何苦費功夫去爭那一口 閒氣
呢?」

17.白居易〈題山石榴花〉:「一叢千朵壓闌干,剪碎紅綃卻作團。風嬸舞腰香不盡,露銷狀臉淚新乾,薔
薇帶刺攀應菡萏生泥玩亦難。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採弄盡人看。」下列關於這首詩的說明,何者錯誤?
[104 會考-24]
(A)「薔薇帶刺攀應懶」一意指薔薇有刺,使人懶於採摘
9
(B)「露銷妝臉淚新乾」一描寫賞花人心緒神態
(C)「剪碎紅綃卻作團」一描寫山石榴花的形態
(D)「菡萏生泥玩亦難」一意指荷花長於淤泥,不易親近。
<解析>
(B)描寫山石榴花的神態
【語譯】一叢山石榴上有千朵花壓著欄杆,就像把紅色的薄綢 剪碎捏成一團。山石榴花在風的吹拂
下,搖擺腰肢,持續散發香氣;山石榴花上的露珠蒸散,就像淚水在妝扮美好的臉蛋上 才剛乾去。薔薇帶
刺,使人懶得摘採;荷花生於汙泥之中,也 難以接近賞玩。哪裡比得上山石榴花就長在一般人家的屋簷
之下,隨便人摘採玩弄觀看。

18.袁宏道與友人書云:「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壁,故有以奔為寄,有以色為寄,有以技為寄,有以文為寄。
古之達人,高人一層,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虛度光景。」這段文字的主要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104 會考-18]
(A)情感有所依託,生命方能愉悅自適
(B)古之達人寄懷於民,不求一己之樂
(C)以物為寄應該有所節制,不可浮濫
(D)習得多種才藝,方能晉身達人之列。
<解析>
由「人情必有所寄,然後能樂」可知,袁宏道認為情感必須 有所寄託,人生才能夠快樂,故選(C)。(A)題
幹未提及以物為 寄必須有所節制(B)作者認為人必須有「寄情」的事物方能快樂,這也是古之達人高
人一層的原因,然而「寄懷於民,不求 一己之樂」的境界與此並不相同(D)作者認為古之達人情有所
寄,不虛度光陰,是他們能夠成為達人的原因,然而習得多種 才藝並非成為達人的條件

【語譯】人的情感必須有所寄託,如此才能快樂。所以有人以 圍棋為寄託,有人以聲色為寄託,有人以
鑽研技藝為寄託,有 人以寫作文章為寄託。過去出類拔萃的人物,能夠比一般人 出色的原因,只不過
是因為他們的情感有所寄託,不肯浪費青 春,虛度光陰罷了。

19.知名文學家莫言曾說:「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的時候,你就應該靜下心來學習:當你的能力
還駕馭不了你的目標時,就應該沉下心來歷練。夢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澱和積累,只有拚出來的美麗,沒
有等出來的輝煌。」 下列敘述,何者與上文的涵義最接近? [3688-9-13] (A) 看清現實的殘酷,就不會對
夢想抱太多期待(B) 逐夢的過程,就是努力拉近現實與夢想的距離 (C) 如果野心太大或是目標太遠,將
會無法成功(D) 活到老學到老,夢想達成之後仍必須靜心學習。

20.保自元和以來,以至今日,其所見聞名公才人之所論討,征伐叛亂,考其當時,參於前古,能不忘失而思
念, 亦可以為一家事業矣。但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目重耳之過,此亦學者之一病也。」(杜牧〈上池州
李使君書〉) 針對作者期望自己能做到的事,最適合下列哪一句話來勉勵他? [3688-10-23] (A) 日知其
所亡,月無忘其所能(B)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 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D)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解析>
作者希望自己「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矣」,並且希望自己不要「隨見隨忘,隨聞隨廢,輕
10
目重耳」,故應選(C)。(A)讀盡萬卷書,那麼寫文章 時就會才思泉湧,就像有神仙相助一樣;(B)寒冷的季
節,才知道松柏的堅貞,在所有的草木中是最後凋謝的;(D)天下的事都是因為在困難之中發憤圖強而成
功 ,也都是因為成功後奢侈、萎靡不求上進而失敗。
【題幹語譯】我從元和年間以來,一直到今天,耳聞目睹 的名公才人的論述、典籍刑律制度、征伐叛
亂之事,考證它當時的情況,參考前古的記載,能夠沒有遺忘 喪失且心裡記得,也可稱為自成一家的事業
了。只是 隨時看見隨時遺忘,隨時聽到隨時荒廢,全是因為輕 視所見偏重聽聞的過錯,這也是做學問
的人的通病。

2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人雲,清流見底,兩岸石蟹,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
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
書〉)關於上 文寫作法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688-11-22]
(A)寫景由近而遠,井然有序 (B)皆採平視視角,於不變中求變
(C) 寫景有動有靜,有聲有色 (D) 以四季景觀變化,寫山川之矣。
<解析>
(A)寫景或近或遠,沒有明顯的順序;(C)並未寫出四 季景觀變化;(D)高峰入雲為仰視,清流見底為俯瞰,
視線有變化。
【題幹語譯】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 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 明淨的溪
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竹林,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 將要
消散的時候,傳來了猿猴、鳥兒此起彼伏的鳴叫 聲;夕陽快要落下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
出水面。這裡實在是人間仙境。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 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22.「達克效應」是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
況更加優秀。 在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的實驗中,研究者發現實際上分數最低
的受試者,會過分高估 自己的得分:表現最好的受試者,反而會低估自己的實際分數。而研究者讓「低
估自己的高分者」比較自己和 其他人的測驗答案後,發現他們會調整自評分數,好貼近實際得分;然而,
「高估自己的低分者」卻會持續對自己的表現抱招態度。根據上文,下列的解讀何者正確? [大滿貫複
習卷-16 回-25] (A)實際分數偏低的受試者,是因為低估自己的實力(B)表現越好的受試者,越不願改變
自評分數 (C)「達克效應」的概念接近於「整瓶不搖半瓶搖」 (D)高估自己的低分者屬於有「認知
偏差」的人,對自己的表現會抱持樂觀態度。

23. 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所願,其實不應該用「追求」,而應該用「吸引」。 曾經,有一個人為了得到美


麗的蝴蝶,便買來一雙跑鞋、一隻網子,穿上運動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終於在 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中抓
到幾隻。可是蝴蝶在網子裡恐懼掙扎,絲毫沒有美麗可言,一有機會蝴蝶就會飛走,這就 叫「追求」。
另一個人也很喜歡蝴蝶,他買來幾盆鮮花放在窗臺,然後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品著香茗,望著蝴蝶翩翩而
來, 心情猶如吸蜜的蝴蝶,這就叫「吸引」「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改寫自若昂·德讓〈時尚的精髓>)這段話所強調的意旨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大滿貫-拾肆-P249(模力第一題)] (A)往者已矣,來者可追(B)求才若渴,廣開門路(C)潔身自愛,獨善其身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1
24. 自子夏,門人之高弟也,云「出見盛麗紛華而,人聞夫子之道而樂,二者心戰,未能自決。」(《史記》)
根據上文,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子夏「內心交戰」的主因? [大滿貫-拾伍-P279(模力第一題)] (A) 對於自
己心性未定,表裡不一的行徑深感羞慚(B)在追求物享受與精神快樂之間感到游移不定 (C) 無法確信
孔子之道是否能通過現實生活的考驗 (D)無法釐清繁華與質樸帶來的愉悅何者才能長久。
<譯文>
上自子夏這樣的孔門高弟,猶且說:"出門見到紛紜華麗盛美的事物而歡喜,回來聽到夫子的學說而
歡喜,二者常在心中鬥爭,不能決定取捨"。

2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根據這句話,君子與小人的差別為何? [大滿貫-複-12-19]
(A) 君子不爭,小人好爭(B) 君子理性,小人衝動 (C) 君子合群,小人結黨(D) 君子謹慎,小人粗心。
<譯文>
君子團結群衆而不拉幫結派,小人拉幫結派而不團結群衆。


釋  義

完密、嚴謹。如:「周密」、「周詳」。《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說文解字.口
部》:「周,密也。」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註》:「范曄之刪後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
漏,蓋云備矣。」
完備、充足。《左傳.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紅樓夢》第
六四回:「後來不料遭了官司,敗落了家產,弄得衣食不周,那裡還娶得起媳婦呢?」
全部、整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濼陽消夏錄》:「見數物似人似獸,周身麟皴,班
駁如古松。」

量詞。計算環繞次數的單位。如:「環島一周」、「繞場兩周」。
滿一年。通「週」。如:「周年」、「周歲」。
一星期。如:「周末」。
姓。如明代有周順昌。

環繞。如:「周而復始」。《楚辭.屈原.九歌.湘君》:「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救濟、援助。通「賙」。如:「周濟」。《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夷王梅賾等並帥
支黨來附遜,遜傾財帛,周贍經卹。」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恤貧濟老》:「富家沿門親
察其孤苦艱難,遇夜以碎金銀或錢會插于門縫,以周其苦。」

普遍、全、都。如:「眾所周知」。《易經.繫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宋.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以古揆今,則似內重,共惟祖宗所以預圖而深計,固非小臣所能臆度而周
知。」

12

釋  義
㈠ ㄅㄧˇ

較量。晉.張華〈鷦鷯賦〉:「將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餘。」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
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媲美。《三國演義》第三六回:「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
依照、仿照。如:「比著葫蘆畫瓢」。《戰國策.齊策四》:「食之,比門下之客。」
用手勢摹擬動作。《紅樓夢》第二九回:「因為寶姐姐要看獃雁,我比給他看,不想失了手。」
打譬喻。《紅樓夢》第三四回:「別說多了,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
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如:「競賽結果為五比一。」
同類的兩量相除,求出前量為後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以 A:B 或 A/B 表示。

《詩經》六義之一。即譬喻。〈詩大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
五曰雅,六曰頌。」
事例。《禮記.王制》:「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漢.鄭玄.注:「已行故事曰
比。」
比利時的簡稱。
二一四部首之一。

比較程度、性狀的差別。如:「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
㈡ ㄅㄧˋ

親近。《周禮.夏官.形方氏》:「使小國事大國,大國比小國。」漢.鄭玄.注:「比,猶親
也。」
緊靠、相並。如:「比肩而行」、「比鄰而居」、「櫛次鱗比」。
結黨營私。如:「朋比為奸」。《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最近、近來。唐.韓愈〈祭十二郎文〉:「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
及、等到。宋.岳飛〈良馬對〉:「比行百里,始奮迅。」《聊齋志異.卷二.陸判》:「比醒,
則殘燭昏黃,鬼客已去。」
連連、屢屢。《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又比殺三趙王。」《漢書.卷五.景帝紀》:「間
者歲比不登,民多乏食。」

《易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坎(☵)上。《易經.比卦.彖曰》:「比,吉也;比,
輔也。」
古代地方組織名稱。五家為「比」。《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為比,十家為聯。……使之相
保相受。」
㈢ ㄆㄧˊ
13
參見「皋比」條。

26. 請問下列何者含有假設語氣? [大滿貫-複-13-21]


(A) 她不敢正視我,這人品恐有問題
(B)無緊急發電系統,萬一停電就很麻煩
(C)勿到無人管理的水域,以免溺水無人救
(D)儘管沒下雨,仍帶雨傘出門。

27.「道在爾而求諸道,事在易而求之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這段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
最相近? (A)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B) 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C)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D) 父母
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譯文>
孟子說:「平天下的道理就在眼前,卻偏要向遠處去求;事情本來很容易,卻偏要向難處去著手。
其實,只要人人親愛他的父母,恭敬他的長上,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28. (甲) 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


(乙) 學者如取水,終日取而不能通其量,操瓢者止於瓢,故善學者不自溢其器。
這兩句話主要在說明下列何者? [大滿貫-複-17-14]
(A)取物的原則(B) 讀書的功效(C)學習的方法(D)專心的重要。

29. 祥子〈古老的故事〉:「從來的 替天行道,敵不過 的老謀深算,有多少窮斯文


,都做了 辛酸眼淚。」 上文中的缺空處,依據小說內容及主旨加以判斷,依序應填入下列何
者?
(A) 三國演義/紅樓夢/儒林外史/水滸傳
(B)三國演義/儒林外史/紅樓夢/水滸傳
(C)水滸傳/儒林外史/紅樓夢/三國演義
(D)水滸傳/三國演義/儒林外史/紅樓夢
30. 「從日出的方向/一頭長鬚鯨浮出,小心地/握近了數量龐大的座頭鯨族群/那悄然/只以美學難以估
量的距離/ 露出細瘦而狹長的背影/在高山與大海間的廣袤/找到自我安逸的邊界」(劉克襄〈海岸山
脈〉)關於這首詩, 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 使用轉化的手法,將山比擬成海中優游的鯨
(B)「從日出的方向」指出本詩所要描述的主題是太平洋
(C) 透過在山中描寫鯨魚,控訴人類對自然的迫害
(D)「細瘦而狹長的背影」指的是座頭鯨的背影。
<賞析>
〈海岸山脈〉這首詩,書寫的對象就是海岸山脈。第一段的第一句「從日出的方向」,標明了方位
-東方,同時也點出了時間-日出時。第二句「一頭長鬚鯨浮出,小心地」,詩人用「長鬚鯨」來
形容海岸山脈,一方面是以長鬚鯨的身型來比擬,與下一句的「座頭鯨」相比,長鬚鯨的身型相對
來說是比較長而略扁的,不似座頭鯨那樣又長又厚實;另一方面,還是呼應了「日出的方向」,海
14
岸山脈在台灣的東方,緊鄰太平洋,而鯨豚正是花東海域的指標性生物,從賞鯨活動之盛行可略知
一二。「日出」的時候,因為海岸山脈在台灣的最東邊,因此陽光最先照到的山脈就是海岸山脈,
若清早從花東縱谷經過時,定然會看到西邊仍是沉睡在夜中的中央山脈,而海岸山脈的身影會如鯨
豚浮出水面一樣,在日出的光芒中「浮出」。太陽漸漸升起,山脈浮出的感覺也就小心地、慢慢地
來。第三句「捱近了數量龐大的座頭鯨族群」,「座頭鯨族群」指的就是其他比海岸山脈更高聳廣
闊的山脈(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多有兩、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海岸山脈
才一千多公尺高),相對於海岸山脈來說,這四條山脈是緊鄰著的,所以是數量龐大的族群。之所
以用「捱近」而不是用「靠近」或是「加入」,一方面是指出海岸山脈的位置與最接近的中央山脈
之間還隔了一道花東縱谷,另一方面則是用第二句的「小心地」和第三句的「捱近」,來營造出
「大」與「小」的對比,「捱近」是一種比較慢、比較靜的動作,「靠近」或是「加入」的字眼太
強烈,用「捱近」比較能符合山脈的形象,同時也讓「大」與「小」的對比更鮮明。因此也能帶出
第二段第一句的「那悄然」。

第二段第一句的「那悄然」,除了承接前一段形容海岸山脈的靜之外,「悄然」還有一個人靜靜地、
自顧自地在做什麼事的意涵,是以接著的二、三句「只以美學難以估量的距離/露出細瘦而狹長的
背影」,便是「悄然」進行的事。第二句「只以美學難以估量的距離」是指什麼東西的距離呢?第
三句「露出細瘦而狹長的背影」給出了答案。相較於其他山脈寬大的身形,海岸山脈長約 150 公里,
寬約 10 公里,確實是細瘦而狹長的背影,而這樣的背影能否稱得上美嗎?為什麼用「美學」會難以
「估量」呢?詩人刻意在第二句寫進用「美學」難以「估量」,「美學」是人為的評判分析,「估
量」也是以一個人定的標準進行評估的活動,而詩人在此要傳達的,一方面是因為海岸山脈的山形
不如其他大山的雄闊峻奇,向來不受山友青睞,是以希望不要以一般人對美的看法去評斷海岸山脈;
另一方面要突顯海岸山脈是自然的產物,不要用人為的事物加諸海岸山脈身上;同時也呼應到前面
的「那悄然」,海岸山脈會露出這樣的距離,除了山脈自身以外,不需要有任何外來的原因。

而這美學難以估量的距離,若把視野放遠,其實同時也指涉海岸山脈與太平洋和中央山脈之間的關
係。詩人在第三段寫下:「在高山與大海間的廣袤/找到自我安逸的邊界」,再次呼應了海岸山脈
只是小心地捱近中央山脈,在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的廣袤土地上,悄然的露出背脊,找到屬於自
己的一方天地。而在山與海之間這樣寬廣的空間,為何是這樣的距離呢?原因就在最後一句「找到
自我安逸的邊界」,「自我安逸」表示詩人認為海岸山脈之所以「悄然」地選擇露出背影,以及介
於山海之間的距離,真正的原因就是在此。因為要找尋自我安逸的地方,而那地方就在台灣的邊界,
是以不需要以美學的乃至一切其他人為的眼光去估量。擺出什麼樣的姿態不重要,處在什麼地方不
重要,只要能夠自我安逸就好。
宋朝詩人魏野詩云:「異鄉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自問自答寫出登高引起的鄉愁,下列何者
亦是 自問自答? (A)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B)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C) 丞相祠堂何處
尋,錦官城外柏森森(D)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只

32.下列何者沒有使用轉化修辭?
(A)雷,在雲端靜坐抗議 (B)春天一到,大地就披上花色絲巾 (C)雨仍落,似乎已這樣落了許多世紀
(D)清晨的節奏響起,向世界說聲早安,今日台慢,人世後裔眼到,皆屬告台灣找与自西高

15
33.詩人描寫事物時,往往兼顧視覺與聽覺,以達成「有聲有色」的效果。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
松間照, 清泉 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便是藉由「視覺一聽覺、聽覺—視覺」的交錯書
寫,以營造意境。下列寫法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100 學測]
(A) 岸上北風急,紛紛飛荻花。賈船停擁浪,江戍遠吹笳
(B) 雨後明月來,照見下山路,人語隔谿煙,借問停舟處
(C) 古剎疏鐘度,遙嵐破月懸。沙頭敲石火,燒燭照漁船
(D)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解 析>
題幹引詩的四句文字,分別描寫「視覺→聽覺→聽覺→視覺」。細檢以下選項中詩文的感官描寫,
能符合此一次序者,只有 D 項︰
A 岸上北風急(眼見草樹搖動,耳聽風聲,故是視覺加聽覺),紛紛飛
荻花(視覺)。賈船停擁浪(眼見波浪湧動,耳聽浪聲,故是視覺加聽覺),江戍遠吹笳(聽覺)
B 出自王士禎〈惠山下鄒流綺過訪〉。雨後明月來(視覺),照見下山路(視覺)。人語隔谿煙
(聽覺),借問停舟處(聽覺)。
C 出自李賀〈南園十三首〉。古剎疏鐘度(聽覺),遙嵐破月懸(視覺)。沙頭敲石火(耳聽敲石
聲,眼見火光,故是聽覺加視覺),燒燭照漁船(視覺)。
D 出自王維〈過香積寺〉。古木無人徑(視覺),深山何處鐘(聽覺)。泉聲咽危石(聽覺),日
色冷青松(視覺)。
<語 譯>
A 江岸上北風急吹,荻花紛飛。彷彿被浪花簇擁的商船,停泊在岸邊,四周蕭瑟,遠方戍人的吹笳
聲在江上聽起來格外清晰。
B 下過雨之後當空的明月分外明亮,把下山的路照得一清二楚。煙雲瀰漫的山谷彼岸似乎有人聲,
我因此出聲詢問停泊舟船的地方。
C 古寺稀疏的鐘聲遠遠的傳來,山嵐飄渺中天空的缺月高懸著。有人在沙岸邊敲石燃竹,以便捕魚
時能聚魚,燃燒的火光把漁船照得通明。
D 在古木森然,人跡罕至的山徑間,忽聞不知從深山何處傳來的鐘聲。清泉流過山石的聲音彷彿在
嗚咽,蒼白的日光照在青松上令人有森冷之感

34.王國維曾提出境界說,並認為說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的人,必定經過三種境界,他用三個句子來描
述: 甲、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乙、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丙、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其實這三種境界就是人生發展的三個階段,三者層次井然,環環
相扣。上述文句依「立志(建立夢想) ➔奮鬥(堅持努力)→成功(水到渠成)」的順序排列應是: (A)甲→
乙→丙 (B)甲→丙→乙(2)丙→甲→乙 (D) 丙→乙→甲
<解析>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語出晏殊《蝶戀花》,意思是:昨夜通
宵不寐臥聽秋風落葉,碧樹因一夜秋風而盡凋,獨自登高望遠,原本心中充滿了蒼茫空虛及悵惘,
但抬眼遠眺,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讓詩人精神上一振,原本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而對
廣遠境界的騁望。 在王國維此句中解成:做學問成大事業者,首先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確立志向
目標,這是做學問的起點。
王國維認為治學第二境界是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語出北宋柳永《蝶戀花》,
16
原詞是表現沉溺於熱戀中的情人對愛情的執著,人消瘦了,但決不後悔。王國維則別有用心,以此
兩句來比喻成大事業、大學問者,不是輕而易舉,隨便可得的,心志必須堅定不移,在追求知識的
過程中所表現出嘔心瀝血、孜孜以求的執著堅持精神。
王國維認為治學第三境界是說:「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語出南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做學問、成大事業者,要達到第三境界,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反復追
尋、研究,下足功夫。只有在苦苦鑽研的基礎上,才能夠一朝頓悟,發前人所未發之秘,闢前人所
未闢之境,功到而渠成。「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表達了智慧的頓悟。詩人在艱苦的
尋求中,豁然開朗,靈感頓生。

35.下列詩句所歌詠的人物,配對最適當的是:
(A)竹杖驚秋/領著開白芒花的草鞋/千年猶喧譁的時我像雕刀/而疏桐隱於身後/缺月斜掛眉前: 蘇軾
(B)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檸櫓灰飛煙滅: 周瑜
(C)巴峽過了過巫峽/襄陽下了轉衡陽/瀟湘是深闊的弱水/承不起屈子,浮不起賈生/自然也載不住你: 杜甫
(D)南朝的時候/我打此經過/寫了幾首詩/和女子調笑/他們戲稱我為/帝王/歷史要數說我/亡國的罪惡 /但是/我的
罪/何止亡國:李煜。

36. 右圖是兩副吟詠鄭成功的對聯,請依文意與對聯組成原則,選出最適合的選項:[103 學測-改]


東海望臺澎,風景不殊,【1】
南天留祠宇,雄圖雖渺,【2】
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3】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4】
甲、方知海外有孤忠 乙、稱名則婦孺皆知
丙、敢向東南爭半壁 丁、舉目有河山之異
(A) 丙甲丁乙
(B) 丙乙丁甲
(C) 丁甲丙乙
(D) 丁乙丙甲
<解析>
對聯的下聯末字須用平聲,但符合條件的甲、乙項都已被安排在下聯位置,因此已失去判別意義。
本題只能從文意判讀。

  第一副上聯「東海望臺澎,風景不殊」的「不殊」,意為「一樣」,接丁項的「舉目有河山之
異」,正反相續,文意轉折正確。下聯「南天留祠宇,雄圖雖渺」,接乙項的「稱名則婦孺皆知」,
雄圖渺微與名號顯揚對列,文意轉折與上聯相同。

  第二副上聯「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的「兩島屯師」指軍隊數量不多,接丙項的「敢向東南
爭半壁」,文意轉折正確。下聯「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接甲項的「方知海外有孤忠」,其
「一隅抗志」與「海外孤忠」意義連貫。

17
37. 依(甲)、(乙)二詩的祝賀內容,分別選用相應的題辭,最恰當的選項是: [104 學測]
(甲) 三代冠裳應接武,百年琴瑟喜同幃。今朝福曜潘門燦,戲舞堂前著彩衣。
(乙)榮遷指日向南行,福曜遙臨萬里程。民已馨香生佛事,公應此地不忘情。
(A) 天賜遐齡/大展鴻猷 (B) 天賜遐齡/里仁為美 (C)昌大門楣/大展鴻猷 (D)昌大門楣/里仁為美。
<解析>
(甲)詩從「三代冠裳」「百年琴瑟」中得知為官宦之家,家族和睦;以「彩 衣戲舞」凸顯晚輩承
歡的場面,故應為「為長者祝壽」場景。
(乙)由「榮遷指日向南行」「福曜遙臨萬里程」可知將有「宦遊他方」,故 有「祝福大展鴻圖之
意」
38.閱讀下文,判斷最適合填入 與○○中的分別是:王國維與金庸同為海寧人,金庸對前輩鄉賢的大作
定必讀得很熟,或許就是這個緣故,他就一再「通而作他體」, 於是有了五首《天龍八部〉《天龍八部
》既有小令,亦有長調,水平不俗。此所以潘國森敬稱金庸為「小查詩人」,以別於他們海寧查家在清
初的大詩人「老查」查慎行了。金庸以韻文作為回目,先有《書劍恩仇錄》和《碧 血劍》用對聯,
《倚天屠龍記》用七言古詩,《天龍八部》則用 ,所選的○○都很切題,讀者不可輕易錯過! (節錄自
潘國森《金庸詩詞學之三·別序》)(A)賦/賦句 (B)詩/詩句 (C)詞/詞牌(D)曲/曲牌。

39.下列文句所描寫的景色,依一年時序的先後,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101 學測]


(甲) 梅英疏淡,冰浙溶洩,東風暗換年華
(乙)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丙)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袅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丁)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花倒著冠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丙)(乙)(丁)(甲)。
<解析>
甲、從「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判斷為冬末春初。「東風」指「春風」。出自秦觀〈望海潮〉。
梅英疏淡,梅花稀疏淡雅,冰澌溶洩,溶化的雪緩緩流動,東風暗換年華。春風吹過,偷偷地更迭
了節候。
乙、西風為秋風,故為秋天。出自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荷花的香氣散了,翠玉
般的荷葉也凋殘了,西風愁起綠波間。當秋風開始吹拂綠色水波的時候,愁緒也隨之蕩漾。還與容
光共憔悴,不堪看。美好的事物往往會和美好的時光一起憔悴凋零,讓人真是不忍看啊。
丙、從「春無力」判斷為春末。出自溫庭筠〈菩薩蠻〉。玉樓明月長相憶,樓外有皎潔的圓月,樓
內有女子陷入長長的思念;柳絲裊娜春無力。春風無力吹拂著楊柳,柔美纖細。門外草萋萋,想到
別時的情景,那時門外青草茂盛;送君聞馬嘶。那時你策鞭而去,而我只能佇立聽馬嘶。
丁、從「黃菊枝頭生曉寒」可判斷為秋末冬初。出自黃庭堅〈鷓鴣天〉。黃菊枝頭生曉寒,早上凜
凜的寒氣籠罩在黃菊枝葉上,歲人生莫放酒杯乾。月易逝,人生一定要痛快飲酒。風前橫笛斜吹雨,
對著斜風細雨吹奏笛子,醉裡簪花倒著冠。喝醉的時候,何妨插上花枝,把帽子倒轉過來。

40.「老師希望同學在同儕中,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幫助自己進德修業的對象。」上文的意思與下列何者
相同?
18
(A)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B)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C)行百里者半九十 (D)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 請閱讀下列詩句,回答第 41-42 題。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顛狂□□隨風處,輕薄□□逐水流。
-杜甫《漫興》九首其五
<譯文>
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麼會不感到傷感呢?拄着柺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
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41. 根據詩義, □□中應填入:(A) 蘆葦、楊花 (B)柳絮、桃花 (C) 芳草、樱花 (D) 苦竹、梅花。
42. 仇兆鰲曰:「□□□□,是借人比物,亦是託物擬人。」依此詩手法, □□□□應填入:
(A)腸斷春江 (B)杖藜徐步 (C) 顛狂輕薄 (D) 風舞水流。
<賞析>
杜甫草堂周圍的景色很秀麗,他在那兒的生活也比較安定。然而飽嘗亂離之苦的詩人並沒有忘記國
難未除,故園難歸;儘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國的愁思還時時縈繞在心頭。其本意是寫景抒情,並未
有批判女子作風的意思,但因爲其中兩句所用意象“柳”“桃花”也用來形容女子,所謂殘花敗柳,
面若桃花等。且詩中極盡其輕浮的狀態,所有常被後人用來暗指女子作風的輕佻,不羈。

* 請閱讀下列作品,回答第 43-44 題。
山巔之月
矜持坐姿

擁懷天地之人
有簡單的寂寞

而今夜又是
花月滿眼
從太魯閣的風檐
展角看去
雪花合歡在稜線
花蓮立霧于溪口

谷圈雲壤如初耕的園圃
坐看峰巒盡是花
則整列的中央山脈
是粗枝大葉的
-鄭愁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附註:
① 太魯閣為原住民語音譯,峭壁直轟數百尺,如風檐懸空。

19
② 合歡埡口為中橫公路最高點,其上為大雪場。
③ 立霧溪流經太魯閣峽谷,至花蓮人海。

43. 關於本詩內容的說明,正確的是:
(A)「擁懷天地之人/有簡單的寂寞」表達孤單寂寥的痛苦
(B)「合歡」、「立霧」在本詩中可看作
(C)作者看到臺灣有許多山上開滿了各式各樣的花
(D) 中央山脈為各山峰的主幹。

44. 本時隱約透露對生命的悟境,下列詩句最能表現此種意味的是:
(A) 谷圈雲壤如初耕的園圃
(B) 山巔之月/矜持坐姿
(C)擁懷天地之人/有簡單的寂寞
(D) 而今夜又是/花月滿眼。

請閱讀下列文章,回答第 45-46 題。
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城。長裾連理帶,廣袖合 歡
褶。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一鬟五百萬,兩鬟千萬餘。 不意金吾子,娉婷
過我廬。銀鞍何煜燴,翠蓋空踟躕。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就我求珍餅,金盤膾 鯉魚。貽我青銅鏡,
結我紅羅据。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貴賤 不相踰。多謝金
吾子,私愛徒區區。
——辛延年(羽林郎〉
<譯文>
以前有個霍家的奴才,叫馮子都。他不過是狗仗人勢的豪門惡奴,依倚着霍家的將軍勢力,調笑一
位賣酒的少數民族女子。胡姬今年十五歲,正是美貌俏麗的年紀。年輕的胡姬獨自守壚賣酒,在明
媚春光的映襯下益顯豔麗動人:你看她,內穿一件長襟衣衫,腰繫兩條對稱的連理羅帶,外罩一件
袖子寬大、繡着象徵男婦合歡圖案的短襖,顯出她那婀娜多姿的曲線和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再看她
頭上,戴着著名的藍田所產美玉做的首飾,髮簪兩端掛着兩串西域大秦國產的寶珠,一直下垂到耳
後,流光溢彩而又具有民族特色。她那高高地挽着的兩個環形髮髻更是美不勝言,簡直連整個世間
都很罕見,甭說她整個人品的美好價值無法估量,單說這兩個窈窕的髮髻,恐怕也要價值千萬。沒
有想到有不測風雲降臨。執金吾的豪奴爲調戲胡姬而做出婉容和色的樣子前來酒店拜訪,你看他派
頭十足,駕着車馬而來,銀色的馬鞍光彩閃耀,車蓋上飾有翠羽的馬車停留在酒店門前,徘徊地等
着他。他一進酒店,便徑直走近胡姬,向她要上等美酒,胡姬便提着絲繩系的玉壺來給他斟酒;一
會兒他又走近胡姬向她要上品菜餚,胡姬便用講究的金盤盛了鯉魚肉片送給他。他贈胡姬一面青銅
鏡,又送上一件紅羅衣要與胡姬歡好。她首先從容地說道:“君不惜下紅羅前來結好,妾何能計較
這輕微低賤之軀呢!你們男人總是喜新厭舊,愛娶新婦;而我們女子卻是看重舊情,忠於前夫的。
我堅持從一而終,決不以新易故,又豈能棄賤攀貴而超越門第等級呢!我非常感謝官人您這番好意,
讓您白白地爲我付出這般殷勤厚愛的單相思,真是對不起!”
45. 依據上詩,敘述正確的是:

20
(A)由「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可知馮子都的身分為掌管家務的奴僕
(B)由「長裙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可知馮子都家境富裕
(C)由「依倚將軍勢,調笑酒家胡」可知將軍仗勢欺人
(D)由「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可知胡姬髮飾稀有難得,應是千金小姐。

46.下列有關本詩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詩以第一人稱敘寫
(B)由「娉婷過我廬」可知來者為女性
(C)「男兒愛後婦,女子重前夫」是說男子喜新厭舊,女子重舊情
(D)「貽我青銅鏡,結我紅羅据」是指男子以贈送鏡子和裙子追求女子。

請閱讀下列文章,回答第 47-48 題。
我不喜歡壯烈。我是喜歡悲壯,更喜歡蒼涼。壯烈只有力,沒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壯則如大紅大 綠
的配色,是一種強烈的對照,但它的刺激性還是大於啟發性。蒼涼之所以有更深長的回味,就因為它像
蔥綠配桃紅,是一種參差的對照。

我喜歡參差的對照的寫法,因為它是較近事實的〈傾城之戀〉裡,從腐舊的家庭裡走出來的流蘇,香 港
之戰的洗禮並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影響范柳原,使他轉向平實的生活,終於結婚了, 但
結婚並不使他變為聖人,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
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

極端病態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麼沉重,不容那麼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
底也這麼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裡,除了《金鎖記》裡的曹七巧,
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
是 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
——張愛玲《流言,自己的文章》
47. 依據上文,關於張愛玲文學觀點的詮釋,正確的是:
(A)張愛玲看重作品的啟發性,以及作品如何反映人性樣貌
(B)張愛玲之所以喜歡悲壯,是因為「力」的成分使作品極富跌宕的美感
(C)透過「力」與「美」對照,讓作品產生極大刺激感,正是張愛玲追求的美學效果
(D) 想要使作品流露蒼涼之美,必須寫盡悲哀的事。

48. 依據文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關於壯烈、悲壯、蒼涼三者,張愛玲喜歡的順序,由低而高分別是蒼涼➔悲壯➔壯烈
(B) 白流蘇和范柳原究竟是俗人,他們並沒有大徹大悟,他們的故事是大時代裡的一面,接近著生活的事

(C) 悲壯的震撼性及力度超越蒼涼,它給人的感受強烈而意味深長,值得回味
(D)就上述內容分析,白流蘇和范柳原的愛情屬於張愛玲所稱的「完成」。

21
請閱讀下列文章,回答第 49-50 題。
方文山創作歌詞時,相當用功,除了藉由閱讀豐富創作素材,對於文字的磨練更是絕不馬虎,才能創作出
深入人心的作品。以《青花瓷〉為例,一開始是因為認識了骨董鑑定領域的朋友,觸發方文山的創作靈
感,本想以「青銅器」 為題,但是不符曲調的婉約風格,欲改以北宋最富盛名的青瓷窯址「汝窯」為名,
又覺得不夠淒美。 後來從五代後周世宗的詩句「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發想,字斟句酌,
反覆琢磨,終於完成 《青花瓷》這首動人的情歌。

而他從南北朝名著《洛陽伽藍記》中的「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
棘」獲得靈感,虛構出一段大時代中沒有結果的愛情,寫出哀豔淒美的《煙花易冷》,是方文山的代表
作之一。 提到個人的閱讀習慣,方文山用「雜食性閱讀」形容。

除了最愛的詩詞歌賦,他也閱讀散文、遊記、時評、文物誌、文化論述等,最近因為對文創感興趣,更
是 看了不少文創設計的書。方文山唯一比較看不下去的類型是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

「想到花那麼多時間閱讀,收穫就是一個故事,對我來說,是有點不那麼划算。」方文山坦承,自己缺乏
看長篇故事的耐心 不過,他依然會閱讀篇幅較短的小說,

對於方文山來說,閱讀是一個「凝聚觀點」的過程,他經常是透過閱讀不同的書,獲取不同的視角,再消
化成自己的觀點,「如果我們不廣泛涉獵,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就只是被有意識灌輸的世界,沒有機會從
另一 個角度看問題。」

對方文山人生帶來影響的書中,其一便是龍應台的《野火集》,龍應台直指一九八○年代臺灣社會的種
種 問題和弊病,行文相當犀利,像是把瘡疤撕開,讓人直接看到傷口。「當時的我看了這本書,感到很震
驚,因 為居然有人這麼看問題。」方文山回憶,「原來寫文章不一定只能風花雪月,也能夠以筆代劍、
氣勢磅礴。」 另外,方文山也是蔣勳的書迷,蔣勳以現代的語言解析古典藝術之美,寫成如《美的沉
思》一類的作品, 讓他更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

「做為一名創作者,有自己的觀點很重要。」方文山指出,龍應台針砭時事有她的觀點,蔣勳對美學的
解 釋也成一家之言,「他們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這就是個人特色。」

只是,身處網路時代,大量的網路資訊是否足以滿足人們擁有多方視野,形成「觀點」的需求?方文山不
否認,就資訊的即時性來說,網路連勝於紙本書,「但是書也有它的優勢,當手指跟書頁接觸的時刻,內心
就 開始安靜下來。」方文山形容,那種沉浸在書中世界的喜悅,還是網路無法取代的。

「對一般人來說,著作等身』並非易事。但是,『閱讀等身』絕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而讀得愈多,你
的世界就變得愈寬廣!」方文山強調。 ——節錄自天下文化團隊(讀得愈多,你的夢想愈開闊)
49.方文山認為「讀得愈多,你的世界就愈寬廣」,下列選項與之意義相近的是:
(A)學不必博,要之有用 (B)學問博識強記易,會通解悟難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 人不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來造就自己。

22
50. 文中「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可與方文山的歌詞相呼應
的選項
(A)夢偏冷/輾轉一生/情債又幾本 (B)如妳默認/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輪
(C)浮圖塔斷了幾層、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 (D)容我再等/歷史轉身、緣分落地生根是/我們。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