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中国各地区离婚率的差异分析

2017-03-13 来源:EPS数据平台

一、引言

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给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这种自由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结婚
自由;二是离婚自由。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家庭观念的改变,我国的离婚率也
不断上升,同时我国各地区离婚率水平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
型,共选取13个原始统计指标,并生成4个统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对中国31个省市区进
行以离婚率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且利用相关资料对其进行统计检验和分
析。

二、基本解释变量分析及其处理

本文参考借鉴相关文献,共选取了社会聚合力、家庭结构、民族习俗、人口结构四个
方面共计13个原始和生成统计指标,见表1。
本文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体劳动者的比重、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用外资数、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占6岁以上人
口的比重和居民消费水平等变量来反映社会聚合力。社会聚合力代表的是一个价值观趋同
和人际互动良好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会起到稳定婚姻,降低离婚率的作用。

本研究选用家庭户均人口数、人口出生率、15-64岁妇女人均存活子女数和人口总负
担系数4个变量来解释家庭结构对离婚率的影响。家庭人口数越多,老年和小孩人口比重
大,这些都将对离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同时,考虑到各民族之间的家庭婚姻观念和习俗不同,加入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总
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作为民族习俗该项解释变量。

由于结婚率一般会与若干年后的离婚具有正相关关系,15岁以上人口性别差异也会对
离婚率产生影响,故加入这两个变量作为人口结构这一解释变量。
一般来说,社会聚合力、家庭结构、民族风俗和人口结构对该地区的离婚率的影响具
有时滞性,因此本文以2011年31个省市区的相关资料作为自变量来进行统计检验与分
析。本文所用到的数据多来自于EPS数据平台,其余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少量地
区缺失值均用全国平均总值代替。

图1、EPS数据平台

由于社会聚合力和家庭结构的各项度量指标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存在公共因子,为了
排除这两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对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的影响,本文需要对代表这两个变量的
10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代表社会聚合力这一变量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用外资数、
高中以上教育程度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和居民消费水平这六个指标在因子1上有较高的载
荷,可称因子1为城市聚合力因子;代表家庭结构的这一变量的家庭户均人口数、人口出
生率、人口总负担系数和15-64岁妇女人均存活子女数这四个指标在因子2上有较高的载
荷,可称因子2为家庭结构因子。通过因子得分,我们将这两个新得到的复合因子——社
会聚合力因子和家庭结构因子与民族风俗和人口结构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三、描述和检验分析

3.1中国各地区离婚率的总体差异
各地区离婚率变化如图2所示,2010年至2015年,全国总体粗离婚率水平保持在2‰
以上,离婚率水平较高;同时全国以及各地区的粗离婚率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离婚
率水平较高的省市区主要是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重庆、北京和天津等等,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们知道这些省市区大多位于西北、东北、华北和川渝地区。离婚率水
平较低的省市区主要是西藏、海南、广东、甘肃、山西、青海和江西等地区。
结合2010年-2015年各地区离婚率变动(如表3),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各地区离婚率差
异呈现如下特点:(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的粗离婚率一直在全国各地区居高,并且也
是全国唯一一个在这六年内离婚率降低而没有增加的省份。(2)一般而言,初始粗离婚
率越小,离婚率上升幅度一般也就越大,反之初始离婚率越大,离婚率上升幅度也就越
小,但是有些省份存在例外。比如,河南省、贵州省、安徽的粗离婚率在全国排名居中,
但是这几个省份却是离婚率上升幅度和离婚率位序变化较大的省份;西藏自治区、浙江省
的粗离婚率在全国排名较低,但是该省份的离婚率上升幅度也较低;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
区的粗离婚率在全国排名较高,但是这两个省份的离婚上升幅度也较高。
3.2 离婚率各地区差异解释的统计检验

对于离婚各地区差异解释的统计检验,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了减少同一省
份的离婚率的偶然性和不稳定性,我们采用了2013年到2015年这三年的粗离婚率的平均
值作为回归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采用社会聚合力因子、家庭结构因子、民族风俗和人口结
构(人口性别比和结婚率)作为解释变量。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家庭结构对离婚率地区差异影响最大,回归系数为-0.75,
家庭结构指数越高,将增加亲属间对夫妻双方冲突的缓冲作用,夫妻间有更多的家庭羁
绊,自然离婚的意向和可能性也会相对降低。城市化、现代化以及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可
能使男女双方更多的摆脱了旧时代包办婚姻的束缚,双方的结合更多的是出于对对方的欣
赏和对真爱的追求,故日后的离婚率也会相应下降;前几年的结婚率与目前的离婚率呈正
比例关系;但是人口性别比和民族风俗显著性稍微弱些,对离婚率的影响不大。

3.3 离婚率各地区差异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以及更具体分析不同地区的离婚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在附
录列出该地区主要解释变量的排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家庭结构对离婚率地区差异影
响最大,本文利用熵值法计算影响家庭结构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各地区家庭结构得分。
家庭结构与各地区离婚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家庭结构与各地区离婚率关系图

首先,家庭结构对各地区离婚率的影响有重要牵制力,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海南省、广西省、江西省、青海省和甘肃省等地区离婚率较低的原因极大一部分
是因为这些地区大多都是在家庭观念和生育观念多承袭着中国古代“多子多福”、“养儿
防老”传统的思想,家庭规模、家庭负担系数提高也自然而然降低了这些地区的离婚率。

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重庆市和四川省等地
区离婚率较高的原因也大多这些地区家庭凝聚力较低。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和四川省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生育观念多提倡优生少生和家庭观念比较先进,医疗设施和社会
保障等方面都比较完善,男女双方离婚风险成本小,故离婚率相应会提高;东北三省(辽
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该地区男女性性格都比较豪爽、婚姻观念开放,同时受沙俄文
化影响生育率较低,这些都会对男女婚姻关系产生冲击。

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都是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但是这两个省份
的离婚率差距甚大。西藏自治区的低离婚率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离婚率更加可以说明
民族风俗对离婚率的影响并不大。

四、结论和讨论

家庭结构尤其是子女对稳定父母婚姻关系的作用影响最大。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生育观念超前和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的地区反而会因为少了一些家庭束缚和牵绊而使得离
婚发生的概率越大;生育观念和家庭观念多保留着传统文化中“多子多福”和“扶老携
幼”等观念的地区离婚的概率较低。虽然在目前社会,我们对离婚都比较宽容,但是中国
这居高不下的离婚率还是不利于婚姻家庭甚至是社会的稳定,每一个成年人在做出离婚这
个决定时也应该多考虑子女的教育成长、婚姻道德和家庭职责等问题。

附表:主要影响变量的地区排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