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敕勒歌》閱讀理解

中二單元四

閱讀下文,回答所附問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1. 「天蒼蒼」中的「蒼蒼」是甚麼意思?
A. 蒼白色
B. 深青色
C. 深紅色
D. 灰黑色

2. 「野茫茫」的「茫茫」是甚麼意思?
A. 很多草
B. 白茫茫一片
C. 遼闊
D. 有霧氣

3. 詩中哪裏用了比喻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詩中哪裏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這對詩歌起到甚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詩中最後三句,如何描寫敕勒族大草原的壯美和豐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思想?

《初中中國語文新編》 1 ©2006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敕勒歌》閱讀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詩中「天似穹廬」用了比喻手法。作者將天空比喻為蒙古包,籠罩著四野。
4. 詩中「天蒼蒼,野茫茫」用了對偶。運用對偶句能加強詩的節奏感,讀起上來
悅耳鏗鏘,富有音樂感。
5. 詩人用「蒼蒼」描寫了天空的雄渾深遠,恢宏慷慨;用「茫茫」來形容草原的
廣大遼闊,無邊無際。透過「天蒼蒼,野茫茫」就可以體會到大草原的壯麗。
而最後一句「風吹草低見牛羊」,透過微風吹低了牧草,顯露出許多牛羊,
含蓄地表現出大草原水草豐盛,牛羊豐足的富饒。
6. 詩中讚美了敕勒大草原的壯麗和富饒,表達了詩人對敕勒大草原的熱愛,也
表現了作者樸實的情懷。

《初中中國語文新編》 2 ©2006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