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Gordon Kwok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工作紙
(其一)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
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
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
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1) 之 ,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
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問題:
1.  為 甚麼友人力勸荀巨伯離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胡 人說:「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其中的「無義」和「有
義」,分別指甚麼?(2 分)

無義   

有義  
 
3.  你 對於荀巨伯的行為有甚麼評價?試發表你的看法。(字數不多於 100,
標點符號計算在內。)(4 分)

æ1

                               

 
                               

                               

   

                               

                               

4. 試解釋以下劃有底線的字詞。(3 分)
句子 解釋

i.  荀 巨伯遠看友人疾,值 胡賊攻郡。  

ii.  大 軍 至 , 一 郡 盡 空 , 汝 何 男 子 , 而 敢 獨
止?  

iii.  遂 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5. 試語譯下列句子。(3 分)
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胡 人兵臨城下,形勢岌岌可危(1),加上自己身患重病,命不久矣(1),不
想重情重義的荀巨伯為他犧牲(1)。 
 
2. 
無道:匈奴入侵中土,塗炭生靈。(1)
有義:荀巨伯不顧危險,留守病入膏肓的朋友身旁。(1)
 
3.  言 之成理皆可,以下為參考答案:
  荀巨伯的行為雖然是義的表現,但面對這樣的危難,苟巨伯不應只是
坐以待斃,應設法求生,嘗試找尋方法,確保二人的安全。例如他可以找
馬車運送有病的朋友到鄰近城市,在避禍同時可以求醫,這才是義和智慧
兼備表現。
 
4.

句子 解釋

i.  荀 巨伯遠看友人疾,值 胡賊攻郡。 適逢/剛好(1)


ii.  大 軍 至 , 一 郡 盡 空 , 汝 何 男 子 , 而 敢 獨
止? 逗留(1)

iii.  遂 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於是(1)

5.
i.  犧 牲 (1)道義以保全生命,難道是 (1)荀巨伯所做的嗎 (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