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2015 年第 4 期 海外华文教育 No. 4 2015

( 总第 77 期) OVERSEAS CHINESE EDUCATION General Serial No. 77

“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龙 藜
( 重庆大学国际学院,中国 重庆 400044)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已经引发了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本文梳理了“翻转
课堂”的已有研究成果,论证了“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并以《发展汉语
高级口语 1》为例,提出了“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模式、实施步骤和实施建
议,以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使汉语学习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对外汉语;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195.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221-9056( 2015) 04-0467-09
DOI 编码: 10. 14095 / j. cnki. oce. 2015. 04. 002

一、前 言

21 世纪,以网络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技术与课程逐渐向着深度融合的趋势
发展( 宋艳玲等,2014) ,与之相关的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也层出不穷。 当前技术与课程融合得最为
高效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翻转课堂”( the Flipped Classroom) 模式。
所谓“翻转课堂”模式是指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下练习 ”的模式,转变为“课下学习,课堂练
习”的模式。从知识学角度来看,它是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的过程颠倒。 知识学习成为学生课
后学习的核心任务。 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材料,主要是各种知识教学的视频,包括 慕 课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资源。知识内化成为师生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任务 。教师需针对学生的课前
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设计,让知识活起来,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框架中 。
这一创新性的理念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并成为全世界教学改革浪潮的核心。 这次
教学改革浪潮对中国各个层级的教学 、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在面对如此具有
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浪潮袭来之时 ,对外汉语领域内的学术研究却关注不够 。CNKI 数据库中相关研
究并不多见。莫非我们就不需要引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吗? 如果要引进“翻转课堂 ”教学
模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施? 要注意什么问题? 本文尝试回答以上问题。

二、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源起

正如文化人类学领域有学者提出的人类文明产生的多中心论一样,“翻转课堂 ”模式的提出也

收稿日期: 2014-10-03
作者简介: 龙 藜,女,博士,重庆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教育。Email: longli525@ cqu. edu. cn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来华留学生学业上的文化涵化模式研究”( 项目号: 2013PYJY05) 阶段性成果。

· 467·
海外华文教育 2015 年

并非一人之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尝试在世界各地零星闪耀 。
1998 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 ,与当前的“翻转课堂 ”教学理念相同,不
同的是囿于当时的科技发展所限 ,学生并不使用微视频和在线做题 ,而使用导学案,课本和习题册。
2000 年,美国 Maureen Lage 等( 2000) 在论文中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
门》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 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翻转课堂 ”或“翻转
教学”的名词。
同年,J. 韦斯利·贝克在第 11 届大学教学和学习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提出“翻转课堂 ”的模
型为: 教师使用网络工具和课程管理系统以在线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以之作为分配给学生的家庭
作业,在课堂上,教师有时间深入参与到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和协作中 。( Baker 等, 2000)
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 (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 的化学老师 Jonathan
Bergmann 和 Aaron Sams 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式 ”教学模式,并推动这个模式在美国中小学教
育中的使用。
2011 年 3 月,萨尔曼. 可汗( Salman Khan) 在加州长滩举行的 TED( Technology,Entertainment,
Design,美国一家大型私有非盈利机构) 2011 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 》提到: 很多
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 ( Khan Academy) 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
题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 》评为
2011 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 。( 张金磊等,
2012)
可以看出,教育实践者最先自发地进行这一创新性的教学实践 ,然后学者们再总结、分析和完
善这种教学模式。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及实施路径

( 一) “翻转课堂”模式的特点
从理想教学角度来看,“翻转课堂 ”理念试图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
学,不管是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为中心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知识的传授和练习上总是无法做到完
全的“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其知识体系、思维框架方面,多多少少还有着各种不
足和漏洞。通过改变课堂和课后的学习模式 ,知识学习的时间得到了尽可能的扩大 ,学生可以通过
充分利用课后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教学资源。而课堂教学在练习或主题教学方面让学生自
查问题,补齐不足之处,学以致用,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从学习角度来看,“翻转课堂”的实施彻底“强迫”学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学生在课下
不认真学习知识,那么课堂教学时的练习、提问环节对他而言就完全无用。如果学生在课下认真学
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变得极为高效 。也就是说,学生的收获可能就在一点儿不学到全都
学会两个极端情况之间。具体来说,“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不同点如表 1。
( 二) “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路径
“翻转课堂”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下练习 ”的模式,转变为“课下学
习,课堂练习”的模式,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 Robert Talbert 教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翻转课堂 ”的实施包括
了两个基本的部分,即课前和课上。具体路径为: 课前学生需要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相应的作业。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学习成果测评 ,然后就是一起练习,回答学生的问题,最后是总结。
不过他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 。

· 468·
第4 期 龙 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表 1 “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主要特点之比较
“翻转课堂”教学 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语言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
教学目标 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
与能力的培养并重

知识学习的时间 课后相对无限的时间 45 分钟
时间分配
练习答疑的时间 45 分钟 可做可不做,很少找老师答疑

教学过程 课前学习 + 课堂讲解 + 课后复习 课前预习 + 课堂学习 + 课后作业

课堂教学重点 解决为什么和怎么用的问题 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课本、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所有
学习内容 以课本及配套资源为主
可得的资源

教师 < - > 学生、学生 < - > 学生、
交流方式 教师 - > 学生、学生 < - > 学生
学生 < - > 社会

对自己负责 对老师、父母负责
学生的责任
主动学习 被动接受
教学活动
主体 答疑; 将“平面”性的知识转化为“立体
答疑; 将“平面性”的知识复制、传
教师的责任 性”、可操作的知识,并创设知识应用新
播给学生
环境。

教学效果 A. 无效 B. 高效 介于无效和高效之间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
评价方式 单一评价模式
评价形式多样化

张金磊等( 2012)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为详尽的“翻转课堂 ”模式路径图。 他也根据课


前和课上两部分进行设计。具体路径是: 课前学生需要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课前练习。 在这个环
节,可以通过一个交流平台来实现教师与学生 ,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的支持
下,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具有个性化和协作性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学习环境里,学生在问题
的导向下进行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 ,然后交流成果,最后老师反馈评价。这个循环会根据教学要求
继续滚动。
也就是说,“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都是根据课前和课上两部分来进行设计的 。 在进行课前设
计时强调学生对教学视频的学习和练习 ,在课堂设计时,更灵活、多样,强调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
互动、交流与应用。这些设计符合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

四、“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通用的。它都有一定的实施要件。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和
要求虽然与“翻转课堂”模式的设计精神一致,但是能否在实践中展开,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杜鹏
( 2014) 的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 教师受传统教育
观念制约、班级安排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教育资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对外汉语教学
中是否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 一) 教师教育观念的问题
杜鹏( 2014) 指出的教师传统观念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第二,
· 469·
海外华文教育 2015 年

传统教育观中教师是主导者,在实施翻转课堂后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与学生相互讨论 。显然,他提
到的两点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是不存在的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不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一般留学
生没有接受特定语言考试的压力 ,并且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教材多样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
点和需要,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其二,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由于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教师在备课的
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早已从高高的“天地君亲师 ”的神坛上走了下
来。特别是对在外汉语口语教学中,就算是传统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 ,老师也要尽量设计让
学生多开口、爱开口。
( 二) 班级人数安排的问题
由于是针对留学生的教学,所以各高校一般安排的是小班教学 ,班级人数从 5 人到 20 人不等。
不会出现杜鹏( 2014) 指出的一百多名学生一个班级的情况 。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较为轻松地
按照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 、差异化的教学。
( 三) 有效教育资源的问题
杜鹏( 2014) 指出的教育资源缺乏涉及两个方面。 其一,一些学生家庭不具备高速网络或电
脑。其二,某些学校还缺乏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根据 2012 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共计
有来自 2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8330 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分布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690 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 。其中可知来华留学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
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这些机构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教育资源 ,而且据笔者的观察,留学生电脑拥有
量几乎达到 100%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教育资源都已具备 。
( 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
杜鹏( 2014) 指出由于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是老师灌输式的教学,所以在自学环境中找不到合
适的学习方法。另外,学生自控能力不好,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会导致学习效率低。 在对外汉语教
学领域,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方式 ,而且通常都是成年人,因此,自控能力和自
学能力都有一定的基础。只要学生清楚明白“翻转课堂”模式的流程可能带来的好处,一般学生都
会积极配合。
可见,研究者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我们启示,但
是很欣慰的看到,在对外汉语教育领域这些问题并不常存在 。
除此之外,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刘荣等 ( 2009) 的调查指
出 75% 以上高级班的留学生不喜欢上汉语口语课 ,他们认为自己的实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 刘元满
( 2008) 指出当前汉语口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与传统的精读课模式雷同。 孔令跃
( 2013) 指出高级汉语口语教学面临着四对矛盾,具体包括: ( 1) 有限课时与人均口语练习时间之
间的矛盾; ( 2) 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的矛盾; ( 3) 教师讲解与学生口语操练量之间的矛盾;
( 4) 教学进度与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这四个矛盾不只是存在于高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在整
个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根据前面对“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特点的分析可知:
除了第二个矛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法直接解决之外,其他三个矛盾都能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得
到妥善的解决。可以说,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呼唤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到来。

五、对外汉语口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知识的传授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个通过视、听、
说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语言学习的本质是一种经验学习。 学生拥有语言知识,并不能达到他
们的学习目的和我们的教学目的 。学习目的和教学目的的实现需要一个知识的内化过程,其表现
· 470·
第4 期 龙 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就是掌握语言技巧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显而易见,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末倒置,在语言教学
中人们将更重要的语言应用过程淡化,而强调语言知识获得的过程。 这一颠倒导致的后果就是
“哑巴汉语”、“哑巴英语”、“哑巴日语”……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避免“哑巴汉语”的现象出现,而且也会改
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轻视课堂学习 ,视其为负担”( 刘元满,
2008) 的现象。
( 一)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对外汉语口 语 教 学 的 目 的 是 培 养 和 提 高 外 国 学 生 的 跨 文 化 口 头 交 际 能 力 ( 赵 雷,2008 ) 。
P. Skehan( 1998: 32) 认为高质量的语言交际具有准确性 、流利性和复杂性三个特征。 赵雷 ( 2008)
在 P. Skehan 的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和多样性四个特
征。准确性和多样性需要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和词汇的掌握 ,而流利性和得体性就需要学生在自
然环境中多说才能得到实现。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真实的汉语使用环
境,并逐步地从扶持学生说,过渡到放手让学生自然、流利地说。
以《发展汉语 高级口语 I》第 11 课《带什么去旅行》为例进行分析。本课需要 4 学时,其中有 6
个重点表达句型、 3 篇短文( 每篇短文字数在 750 字 - 1000 字之间) 、
34 个生词、 8 个课后练习题、
2
篇相关内容补充阅读。如果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后练习模式进行,这么多的内容,会让口语课
变成阅读课或精读课。例如: 某教师的课时安排如下:
( 第一、二课时) : 导入新课( 15 分钟 ) 、课文一的生词和讲解 ( 40 分钟 ) 、课文二的生词和讲解
( 30 分钟) 、课文回顾和布置作业( 15 分钟)
( 第三、四课时) : 复习检查和导入( 20 分钟) 、课文三的讲解和练习( 30 分钟 ) 、课后练习 ( 15 分
钟) 、辩论赛( 25 分钟) 、课文回顾和布置作业( 10 分钟)
可见,这样的课时安排是满足不了高质量口语交际的需求的 ,学生学了以后必然会觉得“自己
的实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刘荣等, 2009) 。那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怎么做的呢?
( 二) “翻转课堂”口语教学的教学实施
1. 对外汉语口语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课前准备和课堂操
练。每一部分又有各自的任务和特点 ( 详见图 1) 。
2.“翻转课堂”教学的步骤
根据第十一课的课文逻辑可以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课文一、二及生词、练习。第二
部分为课文三、补充阅读和课后练习。重点句型分布在课文学习中。现以第一、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1) 课前的学习准备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学生的课前学习资料有: 教材、课文和生词的 MP3 录音、
教师对重点词句的讲解视频( 10 分钟左右) 、推荐学习过程及反馈单 ( 建议学生如何学习及学生对
此的反馈) 、练习清单( 跟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简单练习 ) 。
学生在学习后,需根据练习清单的内容,在上课前两天将教师要求的口头练习 ( 个人或小组 ) 、
笔头练习交给老师,老师需根据练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 。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时候广泛查找资源 、寻求汉语母语人群的帮助。如此,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可以达到更深的程度 ,以超过课堂讲授的效果。
( 2) 课堂上的练习组织
本课的重点交际策略在于选择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以及表示后悔的方式。因此,学生在掌握
了生词、课文内容以后,在课堂上的设计就以这两个重难点为主进行口头练习 。
· 471·
海外华文教育 2015 年

图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翻转教学”模式设计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先花小部分时间对学生提交的课前作业进行点评 、讲解,检查课前学
习的情况,并予以反馈。之后,根据学生课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练习应该由易到难的展开 。口语本
是交际工具,因此个人表达练习应与小组练习相结合 。在划分小组时,教师要尽量考虑到小组的异
质性。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其文化异质性就越强,信息差也就越大,学生的开口兴趣相应的越
高。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协助学生,不应过多的打断纠正。可以在练习中间集中指导
主要的错误,或给个别学生发《改错小纸条》。
( 3) 课堂结束前的总结和任务安排
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里,总结的设计特别重要。教师应再次将本课的重难点生词、短语、句
式、表达方式等以言简意赅的形式提出总结 ,或设计为练习形式,让学生任务清晰,目标明确。
最后,教师还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对下节课的课前学习 、课程安排、课程目标做出说明并提
供学习资料。
3. 教师指导策略

· 472·
第4 期 龙 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虽然“翻转课堂”口语教学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主导,协作教学为主要形式,但并不是说就不重
视教师的作用,相 反,教 师 的 角 色 在 翻 转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的 实 施 过 程 中 起 着 关 键 作 用 ( 白 迪 迪,
2014) 。教师是口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在教学中的活动是根据教师设计好的步骤和意图进
行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励 、澄清、总结等手段来监督、管理课堂向预定的学习方
向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采取以下三种策略:
( 1) 认知指导
留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肯定有不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些重难点表达形式
肯定会频繁出问题。此时,教师要清晰、大声地示范正确的句子,并要求学生跟说或造新的句子。
从认知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
( 2) 行为指导
行为指导也可以称作课堂管理。 在留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进行适当的行为指导。
行为指导包括矫正性行为指导和激励性行为指导 。例如有的学生在发表看法时,另外一些学生不
理不听,此时,教师就应该小声提醒这部分正在“神游”的学生跟着做课堂练习。 此外,还应有激励
性行为指导,比如一个在进行小组口头练习时 ,有的学生就是不张口说话,这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
说话,同时,还应该从认知指导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找到开口的角度 。
( 3) 评价指导
作为课堂教学,学生最希望的就是得到教师的反馈。 不管是语音、语法,还是段落、句子表达,
学生都希望教师做出中肯的反馈 。同时,“翻转课堂”是一种多主体、多策略的评价模式,因此教师
自己不但要做出评价,还应该指导相关的评价主体做出恰当的评价 。

六、“翻转课堂”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使用的建议

以上仅为“翻转课堂”模式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一个尝试。 在进行“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改革


时我们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
( 一) 从教学环节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第一,课前完成作业的度和量。对课程的安排要有总体考虑,合理地设定学生课前完成作业的
度和量,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学进度和效果。 不能过度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否则会激起学生的反
感,引起学生的不配合。
第二,课前完成作业的安排要具有可操作性 。如果学生居住分散,就不适宜要求学生进行协同
学习或群组作业。如果学生居住在方言区,就不适宜要求学生进行过多的校外社会调查活动 。
第三,课后复习、练习量要慎重。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要求学生课前学习,因此会需要
大量的课后时间。如果一课学习完后又布置大量的复习 、练习题,势必会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学习
压力过大。
( 二) 从学生角度来说要注意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可度。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有
的国家的学生认为学习只是课堂上的事 ,课后不用任何预习、复习,更不用说把学习的部分放到课
后了。他们很可能不会认可,更不会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如果无法和这样的学生进行有效
沟通,让他们尝试配合这种学习理念,那就只有放弃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尝试。
( 三) 从教师角度来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第一,教师要具备一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教师不仅要能够搜集、整理公共教育资源,还要有
能够录制视频,制作独特的教育资源的能力。因此,教师除了要向所在单位请求技术帮助以外,也
要主动提升自己在教育技术方面的能力 。
· 473·
海外华文教育 2015 年

第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成功的标准是: 学生在课前的学


习情况达到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效果和课堂中学生完成了本次课程内容的内化 ( 张金磊,
2013) 。其中的关键因素显然是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懒散,充满抗拒,那么肯定不可
能达到“成功的标准”。因此,在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之前,老师有必要对整个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
让学生了解、理解并支持,进而自发地配合老师。
第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仅为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 。 教师应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而非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要使用“翻
转教学”模式。“教无定法”,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而非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为主。 因此,教师要
有选择性地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综合性的 、创新性的使用。
第四,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 先 告 知 学 生 本 课 的 评 价 策 略 。 评 价 一 般 可 以 分 为 形 成 性 评 价
( formative evaluation) 和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evaluation) 。形成性评价在“翻转课堂”中使用得较
多。提前告知学生,会使学生有努力的方向,并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策略 。
( 四) 从学科适用性方面来看,并非所有的学科都适合“翻转课堂 ”的教学模式。 比如,笔者承
担的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国文化》就不适合全盘使用“翻转课堂 ”的教学模式。 原因如下: 第一,学
生不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到公共选修课的课后学习上 ; 第二,学生分布在各个校区、各个学院,居住
在各个地方,不具备协作学习的条件; 第三《中国文化 》课内容博大精深,不管是中文授课的《中国
文化》还是英文授课的《中国文化》大部分内容主要采取的都是课堂讲授的方式,如果教师进行视
频录像,肯定超过了 10 分钟的视频最佳长度 ( 张金磊,2013) ; 第四,公共选修课一般学生数量较
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例如 2013 - 2014 年度第一学期,班级人数达到了 62 人。
当然,根据部分内容,也可以对学生进行“翻转课堂 ”的教学。 例如: 在讲授中国传统功夫的时候,
就可以提供功夫讲解视频给学生课前看 ,然后再课堂上进行功夫的演示和教学 。

七、结 语

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称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 ”( 邹景平,
2012) ,是一
种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尝试 ,是对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积弊的一种创新性解决方式 。
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与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Bryan Goodwin 等人 ( 2013) 指出,目前对于翻
转课堂的研究现状是“实践不断增加,但是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 ”。 因此,要使“翻转课堂 ”这种新
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应用 ,还需要教育研究者不断地探索与总结 ,在持续
的教学实践中完善“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为更多的教学者提供指导,更加高效地促进学
习者的学习。

参考文献:
白迪迪: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代语文》,
2014 年第 3 期。
杜 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014 年第 5 期。
孔令跃: 《高级汉语口语教学: 问题、研究与对策》,《汉语学习》,
2013 年第 10 期。
刘 荣、刘娅莉: 《辩论教学模式在中、高级汉语口语课中的运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华文教学与研究) ,
2009 年第 3 期。
刘元满: 《高级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年第 5 期。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 《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远程教育杂志》,
2014 年第 1 期。
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
2012 年第 8 期。
· 474·
第4 期 龙 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

张金磊: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中国远程教育》,
2013 年第 10 期。
赵 雷: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汉语学习》,
2008 年第 12 期。
邹景平: 《教育的“破坏式创新”上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年第 3 期。
Peter Skehan: 《语言学习认知法》,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Baker J. Wesley. 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In: Chambers,
Jack A.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legeTeaching and Learning. Florida: Flori-
da Community Coll. ,Jacksonville,
2000.
Bryan Goodwin & Kirsten Miller. Research Says / Evidence on Flipped Classrooms Is Still Coming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2013,( 6) .
Lage M. J. & Platt G. J. &Treglia M.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Environment.
2000,( 31) .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in Oral Class of TCSOL

LONG Li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 400044)

Abstract: The " Flipped Classroom " teaching model is a new tre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around the
worl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xisting studies about the " flipped classroom"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 flipped the classroom" used in oral class of TCSOL. Then the study uses the textbook " Developing
Chinese" as an example to propose the basic " flip classroom " teaching model of oral Chinese teaching,
the teaching step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the Flipped Classroom; TCSOL; Oral Chinese Teaching

· 47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