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第 28 卷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JOURNAL OF SICHUAN
Vol. 28 No. 2 Apr. 2019
MINZU COLLEGE

★民族研究★

从噶尔氏家族专权分析吐蕃王权的独特性

邓 杰

【摘要】 噶尔氏家族是吐蕃前期的第一门阀贵族 , 其父子兄弟相继为吐蕃大相 , 把持吐 蕃


政权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 虽然噶尔氏家族在吐蕃权势滔天 , 但其始终取代不了吐蕃赞普的王
权 , 在这里吐蕃王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中原皇权的特殊性值得我们考虑 。
【关键词 】噶尔氏 ; 禄东赞 ; 钦陵 ; 吐蕃王权
【中图分类号】 K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8824( 2019) 02-0018-05

DOI:10.13934/j.cnki.cn51-1729/g4.2019.02.004

An Analysis of the Uniqueness of Tubo Kingship from the mGar Family


Deng Jie
【Abstract】 The mGar family is the first aristocrat of Tubo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ubo Kingdom,and
the father,sons and brothers successively served as chancellors so that they held Tubo regime for half a
century. Although the family was in power in the Tubo,it never replaced the King of Tubo. Thus the par-
ticularity of the Tibetan kingship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imperial power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worth
studying.
【Key words】 mGar family; Blon -stong -btsan; Tubo kingship

历来君相权争都是封建国家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一个国家而言 ,它的权力 体 系


大致可以分为君权 、相权及其它附属于 两 者 之 中 的 权 力 体 系 。 在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三 权 分 立 及 主 权
在民思想之前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权 力 往 往 都 掌 握 在 某 一 人 或 某 一 家 族 之 中 。 可 是 一 个 人 的
精力毕竟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处理 好 一 个 国 家 中 发 生 的 所 有 事 , 所 以 君 主 就 需 要 有 助 手 来
帮助他处理国事 。那么 问 题 也 就 随 之 而 来 , 欲 要 他 人 帮 忙 处 理 国 政 就 必 须 要 放 权 于 他 人 , 但 要
过分地放权于某一 人 , 国 君 的 至 尊 地 位 就 会 受 到 威 胁 。 古 今 中 外 , 这 一 循 环 的 难 题 如 同 恶 梦 般
缠绕着各个政权的统 治 者 。 在 中 原 王 朝 发 生 有 曹 丕 禅 汉 , 东 晋 至 宋 、 齐、 梁、 陈 的 权 臣 篡 国 ,
及至唐末朱温废唐自立 ; 在云南边隅有 南 诏 国 权 臣 郑 买 嗣 夺 王 位 , 像 这 样 权 臣 弑 君 篡 国 的 例 子
在二十四史中屡见不鲜 ,让历朝国君视权臣如 同 蛇 蝎 。 至 元 朝 时 犹 有 丞 相 擅 权 架 空 皇 帝 的 事 件 ,
甚至于元英宗至元三年发生了 “南坡之变 ”,元英宗在事 变 中 被 杀 死 。 直 至 明 太 祖 洪 武 皇 帝 朱 元
璋时,废丞相 、权归六部 , 才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了 君 相 权 力 之 争 。 我 们 对 中 原 王 朝 历 代 君 相 权 争 十
分熟悉 ,殊不知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地 区 , 在 吐 蕃 政 权 时 期 也 发 生 了 一 次 王 权 与 相 权 之 间 你 死
我活的斗争 ,那就是发生在吐蕃政权前 期 的 赞 普 同 大 相 噶 尔 氏 家 族 之 间 的 斗 争 , 其 残 酷 程 度 丝
毫不逊于中原王朝的君相权争 。

作者简介: 邓 杰,中共歙县县委党校教师。( 安徽舒城,邮编: 245200)

18
第 28 卷 第 2 期 邓 杰: 从噶尔氏家族专权分析吐蕃王权的独特性

一、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1949 年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 全 会 之 后 , 对 藏 族 同 胞 历 史 的 研 究 成 为 一 门 显 学 , 许 多 藏 学
研究机构在各所大学与各个研究院 中 成 立 。 国 家 也 花 费 大 气 力 支 持 学 者 对 藏 族 历 史 的 研 究 , 这
就使得对藏史的研 究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成 就 , 达 到 了 一 个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峰 。 对 西 藏 地 区 的 政 治 、 经
济、文化、宗教信仰及社会生活发展与变迁的 研 究 , 都 取 得 了 一 系 列 的 成 就 , 出 现 了 以 任 乃 强 、
黄灏、陈庆英为代表的许多著名的藏族 史 大 家 。 对 藏 族 史 的 研 究 也 深 入 到 西 藏 古 代 社 会 的 方 方
面面,其中对西藏古代社会制度的研究是一项 重 要 课 题 。 西 藏 和 平 解 放 以 后 尤 其 是 在 1959 年 废
除农奴制以后 ,西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 地 的 大 变 化 , 使 藏 族 同 胞 更 加 坚 定 了 跟 随 共 产 党 走 的 决
心。毛泽东主席说过我们要做到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 这 里 的 古 为 今 用 就 是 要 求 我 们 不 但 要
了解古代社会制度中一些有益于当今时代的事 物 , 还 要 将 这 些 事 物 很 好 地 利 用 来 服 务 当 今 社 会 。
我们通过对吐蕃时 期 的 政 治 、 经 济、 文 化、 宗 教 信 仰 及 社 会 生 活 各 方 面 的 研 究 , 从 中 找 寻 到 一
些在当今时代依然可以利用的事物 ,然 后 结 合 现 状 西 藏 社 会 的 实 际 情 况 , 使 其 更 好 地 服 务 广 大
藏族人民群众 。本文通过对吐蕃政权时期赞普王 权 同 噶 尔 氏 家 族 相 权 之 间 权 力 斗 争 的 历 史 事 实 ,
浅要地分析吐蕃赞普王权 一 些 不 同 于 中 原 王 朝 的 特 点 , 为 我 们 以 后 能 更 全 面 深 入 地 了 解 吐 蕃 王
权的性质及其特点提供些许方便 。

二、噶尔氏家族
噶尔氏家族是吐蕃政权前期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 ,其家族兴起于松赞干布时 期 , 并 且 于 公 元
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起 ,开始实际上掌控吐蕃 政 权。 “永 徽 元 年, 弄 赞 卒。 高 宗 为 之 举 哀 , 遣 右
武侯将军鲜于臣济 持 节 赍 玺 书 吊 祭 。 弄 赞 子 早 死 , 其 孙 继 立 , 复 号 赞 普 , 时 年 幼, 国 事 皆 委 禄
[1]
东赞。” 这里的禄东赞就是噶尔氏家 族 的 第 一 位 吐 蕃 大 相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汉 文 史 料 中 对 这 位
吐蕃大相的认可度很高, “禄 东 姓 蒆 氏 。 虽 不 识 文 记 , 而 性 明 毅 严 重 , 讲 兵 训 师 , 雅 有 节 制 , 吐
[2]
蕃之并诸羌 ,雄霸本土 ,多其谋也 。” “东赞不知书而性明毅 ,用兵有节制 ,吐蕃倚之 ,遂为 强
[2]
国。” “五月 ( 永徽元年 ) ,壬戌,吐蕃 赞 普 弄 赞 卒 , 其 嫡 子 早 死, 立 其 孙 为 赞 普, 赞 普 幼 弱,
政事皆决于国相禄 东 赞 。 禄 东 赞 性 明 达 严 重 , 行 兵 有 法 , 吐 蕃 所 以 强 大 , 威 服 氐、 羌, 皆 其 谋
[2]
也。” 以上三则史料分别出自 《旧唐书 ·吐蕃传》 《新 唐 书 · 吐 蕃 传》 《资 治 通 鉴 》, 从 这 些 汉
文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噶尔 · 东 赞 域 宋 在 噶 尔 氏 家 族 早 期 崛 起 的 过 程 中 所 起 的 重 要 作 用 。 公 元
667 年,噶尔·东赞域宋病逝 ,其五子相继为大 相 , 把 持 吐 蕃 大 权。 “禄 东 赞 有 子 五 人 : 长 曰 赞
[1]
悉若,早死; 次钦陵 ,次 赞 婆 , 次 悉 多 干 , 次 勃 论。 及 东 赞 死, 钦 陵 兄 弟 复 专 其 国。” 直 至 公
元 698 年,赞普都松芒波杰 在 以 大 臣 论 岩 为 代 表 的 江 南 贵 族 集 团 的 支 持 下 , 才 一 举 消 灭 噶 尔 氏
兄弟,结束了噶尔氏家族长达半个世纪 ( 650 - 699 ) 之久的专权 。
( 一) 噶尔氏家族的兴起时期 ———松赞干布时期
当吐蕃赞普南日伦赞被内外勾结的敌人下毒害死时 ,幼赞普弃宋弄赞年仅十 三 岁 , 他 面 临 的
是一个风雨飘摇 、摇摇欲坠的政治局面 。关于此时形势,《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 P . T . 1287 号
《赞普传记 》 说: “松 赞 干 布 赞 普 之 时 , 父 王 所 属 庶 民 心 怀 怨 望 , 母 后 所 属 庶 民 公 开 叛 离 , 外 戚
[3]
如象雄 、犛牛苏毗 、聂尼达布 、工布、娘布等均公 开 叛 变 。 父 王 南 日 伦 赞 被 进 毒 遇 弑 而 薨 。”
在此危难时刻弃宋弄赞在娘 ·芒布杰尚囊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 琼 保 · 邦 色 苏 孜 等 大 臣 的 拥 戴 下 ,
即位为赞普 。然后采取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措施打击反对者 ,最终稳定了局面 。
噶尔·东赞域宋支持松赞干布当上赞普 , 使 他 成 为 “从 龙 之 臣 ”, 并 且 取 得 了 松 赞 干 布 的 信
任。后来吐蕃政权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内部危机 ———琼保·邦色苏孜阴谋反叛活动 。功高望重 的 后
藏贵族琼保 ·邦色苏孜 ,嫉 妒 娘 · 芒 布 杰 尚 囊 , 屡 次 设 计 离 间 松 赞 干 布 与 娘 · 芒 布 杰 尚 囊 之 间
的关系 ,诬告娘 ·芒布杰尚 囊 心 怀 二 志 , 又 在 娘 · 芒 布 杰 尚 囊 面 前 散 布 赞 普 将 以 莫 须 有 的 罪 名
加之; 引起娘 ·芒布杰 尚 囊 的 误 会 , 故 而 不 听 调 遣 , 不 赴 会 议 , 松 赞 干 布 即 令 娘 · 芒 布 杰 尚 囊
的仆人将其杀死 。当琼保 · 邦 色 苏 孜 欲 实 施 第 二 步 计 划 , 设 法 将 松 赞 干 布 诱 骗 到 其 属 地 予 以 暗
杀时,被噶尔 ·东赞 域 宋 侦 知 。 阴 谋 暴 露 后 , 琼 保 · 邦 色 苏 孜 自 杀 身 亡 。 后 来,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成为首席大臣 ,取得了松赞干布的绝对信任 ,也奠定了噶尔氏家族博兴的基石 。
19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双月刊·1986 年创刊) 2019 年 4 月

( 二) 噶尔氏家族的全盛时期 ———芒松芒赞至都松芒波杰前期
公元 650 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死 ,其子贡松贡赞在他之前已死 ,其孙芒松芒赞即 赞 普 位 , 因
新赞普时年尚冲幼 ,国 事 皆 委 禄 东 赞 。 此 后,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以 大 相 之 位 代 理 赞 普 的 权 力 , 噶
尔氏家族进入了全盛时代 。陈庆英本 《西藏通史 》 说: “从 《敦 煌 本 吐 蕃 历 史 文 书 》 记 载 来 看,
松赞干 布 去 世 后 ,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曾 对 吐 蕃 政 治 、 经 济 等 作 了 一 些 改 革 事 宜 , 如 区 分 ‘桂 ’
‘庸’,划分土地 ,征收赋税 ,并写订法律条文等 。但是,他最突出 的 功 绩 仍 然 在 军 事 扩 张 方 面 。
[4]
由此也导致了他的家族专 擅 朝 政 , 穷 兵 黩 武。” 公 元 667 年,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去 世 , 其 子 相 继
专权,尤其是在其次 子 钦 陵 任 大 相 时 , 噶 尔 氏 兄 弟 全 面 主 持 吐 蕃 军 政 大 事 , 权 倾 朝 野 上 下 。 使
得赞普的至尊王权受到了 极 大 的 损 害 , 引 起 了 以 赞 普 都 松 芒 波 杰 为 代 表 的 江 南 奴 隶 主 贵 族 集 团
的极大不满 ,为其家族最终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
( 三) 噶尔氏家族的覆灭时期 ———都松芒波杰时期
物极必反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必将会朝着它的对立面转化 。噶尔氏家 族 长 期 专 权 擅
政,对周边民族发动了一系列的掠夺战争 ,使得吐 蕃 政 权 内 部 各 阶 层 对 其 不 满 的 态 度 日 益 激 化 ,
尤其是其与赞普的矛盾更是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 中的 “传 记 篇 ” 第 九
节叙述了噶尔氏家族同赞普王 室 之 间 的 矛 盾 , 器 弩 悉 弄 赞 普 ( 即 都 松 芒 波 杰 赞 普 ) 引 吭 高 歌,
[3]
词曰: “在 ‘葭布’ 的一个小山谷里 ,一个平民想当王哩 ! 蛤蟆想上天哩 ! 噶尔想当王哩 ! ”
公元 698 年,赞普都松芒波杰与大臣论岩等经过秘密筹划 ,决定趁钦陵将兵在外 , 以 狩 猎 为
名,发动了对噶尔氏家族的清剿 。其具体过程 详 载 于 《旧 唐 书 · 吐 蕃 传》: “吐 蕃 自 论 钦 陵 兄 弟
专统兵马 ,钦陵每居 中 用 事 , 诸 弟 分 据 方 面 , 赞 婆 则 专 在 东 境 , 以 中 国 为 邻, 三 十 余 年, 常 为
边患。其兄弟皆有才 略 , 诸 蕃 惮 之 。 圣 历 二 年 , 其 赞 普 器 弩 悉 弄 年 渐 长 , 乃 与 其 大 臣 论 岩 等 密
图之。时钦 陵 在 外 , 赞 普 乃 佯 言 将 猎 , 召 兵 执 钦 陵 党 二 千 余 人 , 杀 之。 发 使 召 钦 陵 、 赞 婆 等 ,
钦陵举兵不受 召 , 赞 普 自 率 众 讨 之 , 钦 陵 未 战 而 溃 , 遂 自 杀 , 其 亲 信 左 右 同 日 自 杀 者 百 余 人 。
[1]
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及其兄子莽布支等来降 ……” 这样,曾经显赫 一 时 的 噶 尔 氏 家 族 如 同 浮 萍 般
被雨打风吹去 。赞普取得了同大相斗争的完全胜利 ,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

三、吐蕃赞普王权的特点
在中原地区历代王朝的更迭不外 乎 以 下 几 种 形 式 : 其 一, 农 民 起 义。 因 天 灾 人 祸 民 不 聊 生 ,
百姓群起 而 攻 之 , 致 使 旧 王 朝 覆 灭 , 新 王 朝 诞 生 , 如 秦 亡 汉 兴 。 其 二, 武 将 擅 权 , 废 君 自 立 。
如唐末朱温以藩镇 立 梁 , 宋 太 祖 陈 桥 驿 兵 变 黄 袍 加 身 。 其 三, 外 戚 势 大 , 越 俎 代 庖。 外 戚 欺 主
少国疑 ,取而代之 ,如后 周 时 杨 坚 以 周 主 外 公 的 身 份 夺 其 外 孙 皇 位 , 代 周 建 隋。 其 四, 权 相 专
国,架空皇 帝 , 以 相 权 取 代 君 权 , 然 后 废 之 自 立 , 如 后 汉 曹 丕 , 以 汉 丞 相 受 汉 禅 , 建 立 魏 国 。
当吐蕃政权进入都 松 芒 波 杰 时 期 , 他 也 面 临 如 同 汉 献 帝 一 般 的 局 面 。 当 时, 钦 陵 继 其 兄 赞 悉 若
为吐蕃大相 ,噶尔氏兄 弟 全 面 掌 握 吐 蕃 军 政 大 权 , 可 谓 是 权 倾 朝 野 势 不 可 挡 。 而 都 松 芒 波 杰 赞
普少年嗣位 ,无论是才智还是权势都不如噶 尔 氏 家 族 , 一 时 间 主 少 国 疑 , 相 权 凌 驾 于 君 权 之 上 ,
吐蕃赞普的王位看起来已经岌岌可危 ,有大厦将倾之虞 。然而事情却 出 乎 我 们 的 意 料 , 公 元 698
年,赞普联合大臣论岩等竟一举消灭了 不 可 一 世 的 噶 尔 氏 兄 弟 , 结 束 了 噶 尔 氏 家 族 近 半 个 世 纪
的专权 。如果不从吐蕃政权的独特性进 行 分 析 , 单 单 以 中 原 王 朝 兴 废 的 观 点 去 看 看 待 这 一 问 题
的话,我们可能不容易 理 解 这 一 现 象 。 所 以, 接 下 来 我 从 以 下 几 点 简 单 的 分 析 吐 蕃 赞 普 王 权 的
一些特点 。
( 一) 吐蕃赞普王权的神圣化使其地位十分牢固
吐蕃政权是由活动在今西藏山南地区 的 雅 隆 部 落 建 立 发 展 起 来 的 。 关 于 该 部 落 的 祖 先 来 源 ,
藏文史书中有许多不同的 说 法 , 其 中 的 王 族 由 “天 降 ” 而 来 的 说 法 在 青 藏 高 原 上 广 为 流 传 , 为
广大藏族同胞所 信 服 。 传 说 中 的 吐 蕃 王 室 始 祖 为 聂 赤 赞 普 , 他 也 是 吐 蕃 王 系 中 的 第 一 位 赞 普 ,
据说他不是雅隆河谷本地人 ,而是来自非凡人 所 居 的 天 界 , 所 以 聂 赤 赞 普 自 然 而 然 的 就 是 神 了 。
他所遗留下来的后裔也当然是神的子孙 ,是代表上天来统治青藏高原的 。
这一说法来自于古代西藏的苯教徒 ,是在吐蕃王室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后 所 附 会 的 。 虽 然
20
第 28 卷 第 2 期 邓 杰: 从噶尔氏家族专权分析吐蕃王权的独特性

这一理论荒诞不羁 ,但后世佛教史家却 利 用 这 一 不 确 定 的 说 法 加 入 自 己 的 内 容 以 为 己 用 , 这 一
说法广为西藏史 学 家 所 赞 同 , 具 有 一 定 的 影 响。 《敦 煌 本 吐 蕃 历 史 文 书 》 P . T . 1286 号 《赞 普
世袭》 载: “天神自天空降世 ,在天空降神处之上面 , 有 天 父 六 君 之 子 , 三 兄 三 弟 , 连 同 赤 顿 祉
共为七人 。赤顿 祉 之 子 即 聂 赤 赞 普 也 。 来 做 雅 地 之 主 , 降 临 雅 域 地 方 。 当 初 降 临 神 山 绛 多 时 ,
须弥山为之深深鞠 躬 致 敬 , 树 林 为 之 奔 驰 迎 接 , 泉 水 为 之 清 澈 迎 候 , 石 头 石 块 弯 腰 作 礼 , 遂 来
[3]
做吐蕃六牦牛部之主宰也 。” 由此可 见 藏 族 群 众 都 认 为 他 们 的 赞 普 是 天 神 下 凡 来 统 治 雪 域 高 原
的,其王权是神圣的 、是 不 可 替 代 的 。 到 了 松 赞 干 布 时 期 , 赞 普 王 权 进 一 步 强 化 , 赞 普 的 权 力
被苯教徒及佛教徒 所 神 化 。 由 此, 若 有 其 他 家 族 想 要 取 代 赞 普 家 族 的 统 治 地 位 , 其 所 遇 到 的 阻
力可想而知 。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是一家一姓一朝一代的统治模式 ,皇帝的权力是通过征 伐 所 获 得 的 。 其
君权并不是牢不可 破 的 , 当 其 力 量 虚 弱 时 , 自 然 就 会 有 人 站 起 来 挑 战 他 的 至 尊 地 位 。 于 是 就 有
了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 ” 的声音 ,甚至到了更有强大的藩镇发出 “天 子 宁 有 种 乎 , 兵 强 马 壮
者皆可为之 ” 的叫嚣 。所有中 原 王 朝 的 君 权 与 其 实 力 呈 正 比 , 当 其 实 力 消 弱 时 , 他 没 有 任 何 力
量来维持其皇帝的至尊地位 !
反观我们的近邻日本 国 , 其 王 权 也 是 被 神 化 了 的 。 其 天 皇 家 族 自 称 其 血 脉 来 自 于 “天 照 大
帝”,自开天辟地以来就统治日本 ,至于是真是 假 我 们 姑 且 不 论 , 我 们 要 考 虑 的 是 他 的 君 权 神 化
对维持天皇至尊地 位 有 何 作 用 。 据 史 料 所 载 , 不 管 天 皇 实 力 如 何 虚 弱 , 其 日 本 共 主 的 地 位 却 不
见动摇 。自镰仓幕府以 来 , 天 皇 失 去 了 统 治 日 本 国 的 实 力 , 历 代 征 夷 大 将 军 牢 牢 控 制 着 日 本 国
的权力 ,甚至将天皇的 权 力 和 封 地 降 到 不 如 一 个 中 等 的 大 名 , 但 仍 然 不 能 废 除 他 , 还 要 将 天 皇
作为国家的象征进行供奉 。由此可见王权神圣化以后 ,君主的地位就十分的稳固了 。
噶尔氏家族就如同日本的幕府将军一样 ,不管他的权势有多大 ,也替代不了赞 普 代 表 上 天 来
统治青藏高原的地 位 。 按 照 古 老 的 吐 蕃 神 话 , 赞 普 就 是 赞 普 , 贵 族 就 是 贵 族 , 两 者 间 的 地 位 是
不可转化的 。所以,吐蕃 赞 普 王 权 的 神 圣 化 是 其 不 同 于 中 原 王 朝 的 一 大 特 点 , 也 是 其 能 够 维 持
统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
( 二) 赞普王室与世袭贵族关系的紧密结合
吐蕃政权是由雅隆部落发展而来的 ,其性质是奴隶主贵族的联合政权 。赞普是 奴 隶 主 贵 族 的
代表,是奴隶主政权的 象 征 。 因 此 赞 普 与 世 袭 贵 族 间 的 关 系 就 十 分 密 切 , 并 且 他 们 目 的 具 有 一
致性,那就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基 于 这 一 目 的 的 一 致 性 使 得 赞 普 能 够 得 到 大 多 数 世 袭 贵
族的支持 ,当有某一 家 族 站 起 来 挑 战 赞 普 的 权 威 时 , 会 受 到 大 部 分 世 袭 贵 族 的 反 对 。 所 以, 赞
普的地位因得到世袭贵族的支持而十分牢固 。
吐蕃政权前期 ,赞普由过去部落联盟时代的盟主过渡为不可侵犯的专制君主 , 而 其 他 的 奴 隶
主贵族的权力和地位也因得到赞普 的 认 可 而 得 以 稳 固 。 所 以, 赞 普 王 室 与 世 袭 贵 族 之 间 是 互 相
利用互相依靠的关系 。并且早期的吐蕃 政 权 是 以 苯 教 为 国 教 , 苯 教 崇 尚 万 物 有 灵 的 自 然 崇 拜 和
祭盟活动 。因此,大臣们 为 了 表 示 对 赞 普 的 忠 诚 , 赞 普 为 了 表 示 对 大 臣 们 的 支 持 , 他 们 会 每 年
一小盟 ,杀羊、狗、猕 猴 为 牲 , 令 巫 者 告 于 山 川 日 月 星 辰 之 神 “若 心 迁 变 , 怀 奸 反 复 , 神 明 鉴
之,如同羊狗 ”,三年一大盟 ,杀犬马牛驴为牲 , 让 臣 下 宣 誓 同 心 戮 力 共 保 赞 普 及 其 家 族 , 有 负
此盟,必遭身体屠裂的命运。 “赞 普 与 其 臣 岁 一 小 盟 , 用 羊、 犬、 猴 为 牲; 三 岁 一 大 盟 , 夜 肴 诸
坛,用人、马、牛、闾为牲 。凡牲必折足裂肠陈于前 ,使巫 告 神 曰: ‘渝 盟 者 有 如 牲 ’。”[2] 赞 普
正是通过这种与大 臣 互 相 盟 誓 的 办 法 , 一 方 面 从 大 臣 那 里 获 得 支 持 , 保 证 其 王 权 不 受 侵 害 ; 另
一方面赞普也承认 各 个 大 臣 的 贵 族 地 位 , 使 他 们 获 得 应 有 的 尊 严 和 权 力 。 这 样, 赞 普 的 权 威 离
不开大臣们的支持 ,大 臣 们 的 地 位 离 不 开 赞 普 的 认 可 , 两 者 互 相 利 用 关 系 密 切 。 对 其 中 一 方 进
行挑衅必将受到 另 一 方 的 攻 击 , 所 以 当 噶 尔 氏 与 赞 普 的 斗 争 进 入 关 键 阶 段 , 钦 陵 举 兵 拒 命 时 ,
赞普亲自率兵讨之 ,钦陵就未战而溃 ,不得不 自 杀 。 钦 陵 既 然 统 兵 在 外 , 其 兵 力 应 该 不 容 小 觑 ,
然而其不战自溃 ,表明了赞普是得到大多数世袭贵族支持的 。
( 三) 赞普王室与异姓贵族以通婚的形式分享王权对稳定赞普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补国史称》: “吐 蕃 国 法 不 呼 本 姓 , 但 王 族 则 曰 论, 宦 族 则 曰 尚”。 “论 ” 即 父 族 是 王 族,
21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双月刊·1986 年创刊) 2019 年 4 月

“尚” 为舅氏是母族 。王族即赞普家族占据了赞普的继承 权 , 但 他 通 过 与 其 他 奴 隶 主 贵 族 结 亲 来


分享权力。 “尚 ” 这 一 类 贵 族 通 过 把 本 家 族 中 的 女 子 嫁 给 赞 普 , 成 为 新 赞 普 的 舅 族 来 分 享 权 力 。
所以,当某一个家族试图推翻赞普家族时 ,势必 会 受 到 许 多 赞 普 舅 家 贵 族 的 反 对 。 其 原 因 如 下:
大多数异姓的奴隶主贵族 可 以 通 过 与 赞 普 结 亲 的 方 式 来 分 享 赞 普 王 权 , 这 中 间 所 要 面 临 的 政 治
风险几乎为零 。然而,当 有 人 试 图 推 翻 赞 普 家 族 时 , 这 些 异 姓 的 奴 隶 主 贵 族 就 算 支 持 他 , 使 其
成功,这些人所能获得 权 力 也 是 有 限 的 , 但 是 他 们 所 要 承 担 的 政 治 风 险 是 很 大 的 。 所 以 在 面 对
差不多等同的政治 权 力 时 , 为 保 险 起 见 , 当 有 人 起 来 反 对 赞 普 时 , 大 部 分 贵 族 是 站 在 赞 普 家 族
这一方的 ,至少他们 会 保 持 中 立 的 态 度 , 而 不 会 去 支 持 造 反 者 。 所 以, 赞 普 王 室 通 过 与 异 姓 奴
隶主贵族结亲的方式来分享王权 ,对稳定赞普王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结 语
噶尔氏家族是西藏古代四大氏 族 之 一 的 “穆 氏 族 ” 的 一 个 分 支, 世 居 拉 萨 河 流 域 一 带, 早
期是 “苏毗十二小邦 ” 之一的 “岩波查 松 ” 地 方 统 治 者 “古 止 · 森 波 杰 ” 的 两 大 家 臣 之 一 。 噶
尔氏族人在森波杰分裂之 前 就 投 靠 了 “悉 补 野 ” 家 族, 松 赞 干 布 在 占 领 拉 萨 之 后 , 出 于 政 治 目
的,把拉萨河流域交给原籍拉萨林周的 噶 尔 家 族 管 理 , 噶 尔 家 族 在 吐 蕃 王 室 扶 持 下 进 入 政 治 核
心。在噶尔 ·东赞域宋 辅 佐 松 赞 干 布 统 一 西 藏 , 建 立 吐 蕃 王 朝 之 后 , 两 代 噶 尔 氏 家 族 族 人 相 继
为 吐蕃大相 ,掌控吐蕃政权 。从公元 650 年赞普松赞干布死 ,到公元 698 年钦陵自杀 ,噶尔氏家
族掌控新生的吐蕃 政 权 长 达 半 个 世 纪 之 久 , 对 吐 蕃 政 权 的 巩 固 及 发 展 起 到 了 重 大 的 促 进 作 用 。
尽管噶尔氏家族在吐蕃政 权 早 起 的 建 立 及 政 权 完 善 时 起 到 了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但 当 其 威 胁 到 赞
普的至尊权威时 ,其家 族 悲 惨 的 命 运 就 被 注 定 了 。 大 相 钦 陵 自 杀 身 亡 , 噶 尔 · 东 赞 域 宋 的 三 子
赞婆与赞婆兄子莽布支等投奔唐朝 ,噶 尔 氏 家 族 的 财 产 被 查 收。 在 吐 蕃 政 权 前 期 显 赫 近 半 个 世
纪的噶尔氏家族轰然倒塌 ,被埋在了历史的废墟中 。
吐蕃政权雄居西陲二百余年,“彼 吐 蕃 者, 西 陲 开 国, 积 有 岁 月, 蚕 食 邻 蕃, 以 恢 土 宇。 高
[1]
宗朝,地方万里 ,与我抗衡 ,近代以来 ,莫之与 盛 ” 。 噶 尔 氏 家 族 专 权 后 把 全 部 精 力 都 放 在 对
外战争上 ,战争保障了吐蕃政权的权力 长 期 掌 握 在 他 们 家 族 手 中 。 长 期 的 战 争 一 方 面 使 吐 蕃 赞
普感受到噶尔氏家族对王权的威胁 ,另 一 方 面 也 严 重 损 害 了 民 力, 使 吐 蕃 的 经 济 基 础 濒 临 崩 溃
边缘,引起包括吐蕃贵 族 在 内 的 广 泛 不 满 , 这 就 注 定 了 噶 尔 氏 家 族 覆 灭 的 命 运 。 赞 普 王 权 的 神
圣化、赞普与世袭贵族的紧密结合 、以及吐蕃特有的 “论” “尚” 制度,这三者 结 合 , 造 就 了 吐
蕃王权稳固的 “铁三角 ”,形成了不同于中央王朝的独特 的 王 权 制 度 , 保 证 了 赞 普 对 吐 蕃 政 权 长
达 200 年的控制 。吐蕃王 权 之 所 以 如 此 强 势 , 其 王 权 的 独 特 性 是 值 得 我 们 去 思 考 的 。 王 权 与 相
权的关系 、赞普与大臣的关系 、宗教与政权的关系等等 ,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去分析 。

参考文献
[1] 刘昫等. 旧唐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1975 年
[2] 欧阳修,宋祁等. 新唐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1975 年
[3] 王尧.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M]. 陈践译注,北京: 民族出版社,1992 年
[4] 陈庆英,高淑芬. 西藏通史 [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责任编辑: 曾雪玫]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