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T10 B1 单元十 课文一《最后一课》阿尔丰斯 · 都德

小说三大要素
人物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
环境 社会环境 :交代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
人物性格、感情。
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分层: 1 - 2 故事开端 (“我”上学路上的见闻及心理活动)


3 - 7 故事的发展
8 -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1)这天早晨,我上学去,时间已很迟了,心中很怕先生要骂,况且【昨天汉
不爱学习
麦先生说过,今天要考我们动静词文法,我却一个字都不记得了。我想到这里,
格外害怕,心想还是逃学去玩一天吧。】你看天气如此晴朗暖和,那边竹篱上
的两只小鸟儿唱得怪好听;野外田里,普鲁士的兵士正在操演。我看了,几乎
把动静词的文法都丢在脑后了,幸亏我胆子还小,不敢真个逃学,赶紧跑,上
学去。
2)我走到市政厅前,看见那边围了一大群人,正在读墙上的告示。我心里暗
想,这两年我们的坏消息:败仗哪,赔款哪,都从这里传来; 今天又不知有
设置悬念
什么坏新闻了。我也无心去打听, 一口气跑到汉麦先生的学堂。
3)平日学堂刚上课的时候,总有很大的响声:开抽屉、关抽屉的声音,先
生铁戒尺敲桌子的声音,种种响声,街上也常听得见。我本意想趁这一阵乱响
的当儿混进去,不料今天我走到的时候,里面静悄悄地一点声音都没有。我朝
窗口一瞧,只见同班的学生都坐好了,汉麦先生拿着他那块铁戒尺踱来踱去。
我没 法,只好硬着头皮推门进去,脸上怪难为情的。 幸亏先生没有说什么,
他瞧见我,只说:“孩 子。快坐好!我们就要开讲,不等你了。”我一跳 ,
3, 4 教室异乎寻常的情景
跳上了我的坐位,心还是卜卜地跳。
4) 坐好了,定睛一看,才看出先生今天穿了 一件很好看的暗绿袍子,挺硬
的衬衫,小小的丝帽。这种衣服,除了行礼颁奖的日子,他是从不轻易穿的。
最奇怪的,今天全学堂都是肃静无哗的;更奇怪的,后边那几排空椅子上也坐
满了 人,这边是前任的县长和邮政局长,那边是赫叟那老头子,还有几位,我
却不认得了。这些人为什么来呢?赫叟那老头子,带了一本初级文法书,摊在
膝头上,他那副阔边眼镜,也放在书上,两眼睁睁地望着先生。我看这些人的
脸上都很忧愁,心中正在惊疑,只见先生上了座位,很严肃地开口道:“我的
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课书了!昨天柏林有令下来说,阿色司和洛林两省,现
在既已割归普国,从此以后,这两省的学堂,只可教授德国文字,不许再教法
文了。你们的德文先生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末一天的法文功课了!”
5)我听了先生这几句话,就像受了雷打一般。我这时才明白,刚才市政厅
照应上文“这两年我们的坏消息:败仗哪,赔款哪,都从这里传来”
墙上的告示,原 来是这么一回事。这就是我最后一天的法文功课 了!我的法
文真该打,我还没学会作文呢,难道就不能再学法文了?唉!我这两年为什么
不肯好 好地读书?为什么却去捉鸽子、打木球呢?我从前最讨厌的文法书、历
史书,今天都变成我的好朋友了。还有那汉麦先生也要走了,我真有点舍不得
他。他那副铁板板的面孔,厚沉沉的戒尺,我都忘记了,只是可怜他。原来他
因为这是最后一 天的功课,才穿上那身礼服;原来后面空椅子上 的那些人,
也是舍不得他的。我想他们心中也在懊悔从前不曾好好地学法文,不曾多读些
5, 6 正面揭示“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
法文的书。唉,可怜得很!⋯⋯
6) 我正在呆想,忽听先生叫我的名字,问我动静词的变法。我站起来,第
一个字就答错了。 我那时真羞愧无地,两手撑住桌子,低了头不敢抬起来。只
听得先生说道:“孩子,我也不怪你,你自己总够受了!你们天天自己骗自己
语言描写:沉痛地总结了以往的教训, 把学习、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表现了他对教育的高度
说,
重视。 这算什么?读书的时候多着呢,明天再用功还怕来不及吗?如今呢?你

们自己想想看,你总算是一个法国人,连法国的语言文字都不知道!⋯⋯”先生
说到这里,索性演说起来了。他说我们法国的文字怎么好,说是天下最美、最
汉麦先生对祖国语言的高度评价和赞颂,表现了汉麦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明白、最精确的文字。他说我们应该保存法文,千万不要忘记。他说:“现在
我们已算是为人奴隶 了,如果我们不忘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还有翻身的
牢记民族的语言就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有了信心和力量, 就能团结人民, 最终打败敌人。
日子⋯⋯”
7)先生说完了,翻开书讲今天的文法课,说也奇怪,我今天忽然聪明起来,
先生讲的,我句句都懂得。先生也用心细讲,好像恨不得把一生的学问在这一
天里都传授给我们。文法讲完了, 接着就是习字。今天习字的本子也换了,
先生写好了“法兰西”“阿色司”“法兰西”“阿色司”几个大字,放在桌上
就像一面面小小的国 旗。同班的人个个都用心写字,一点声音都没 有,只听
得笔尖在纸上飕飕地响。我一面写字, 一面偷偷地抬头瞧瞧先生。只见他端

7 汉麦先生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 在“最后一课”中认真学习的感人情景。
坐在上面,动也不动一动;两眼瞧瞧屋子这边,又瞧瞧那边。我心中怪难过,
暗想先生在这里住了四十年了,他的园子就在学堂门外,这些台子、凳子,都
是四十年前的旧物,他亲手种的胡桃树也长大了,窗子上的紫藤也爬上屋顶了
如今他这一把 年纪,明天就要离开此地了!我仿佛听见楼上有 人走动,想是
先生的老妹子在那里收拾行李。我心中真替他难受,但先生却能硬着心肠,把
一天 的功课一一做去,写完了字,又教了一课历史; 历史完了之后,便是那
班幼稚生的拼音。坐在后面的赫叟那老头儿,戴上了眼镜,也跟着他们拼那 Ba
Be Bi Bo Bu。他的声音哽咽住了,听起来很像哭声。这一回事,这末了一天的
功课,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8)忽然 礼拜堂的钟敲了十二响,远远地听到喇叭声,普鲁士的兵操演回来,
踏踏踏踏地走过我们的学堂。汉麦先生立起身来,面色都变了, 开口道:
“我的朋友们!我⋯⋯我⋯⋯”先生的喉咙哽住了,不能再说下去。他走下座位,
破折号: 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让读者体会汉麦先生的心情
取了 一支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回过头来,
法兰西万岁:汉麦先生的心声。他坚信法兰西一定会胜利, 也体现了所有法国人的爱国精神
摆一摆手,好像说: “放学了,你们去吧。”
动作、神态描写:体现国家被占领的残酷现实,汉麦先生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

中 本文通过描写小镇里一位小学生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

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法国人民的悲愤及对祖国的热爱,

想 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启示/ 道理
模板: 本文记叙(描写)……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
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理解与赏析
1.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试举例说明。
 两个问题,两组答案, 答案分上下写
不爱学习:
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
外去玩玩吧。

2. “天气如此晴朗暖和”是什么性质的描写? 有什么作用?
环境描写
烘托人物高兴愉悦的心情,与后面的悲哀形成巨大的反差
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
海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
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a) 唉!我这两年为什么不肯好好地读书?
(b) 唉!可怜得很!……
3. 试说说上述两个句子中的叹词“唉”表现“我”怎样的情感。
第一个“唉”表现出“我”懊悔自己没有好好用功;
第二个“唉”表示“我”对老师感到惋惜、同情。

4. 为什么“我今天忽然聪明起来,先生讲的,我句句都懂得”?TP4
因为“我”珍惜最后一堂课,专心听课,一改平日不专心的态度。

5. 文中的第 4-5 段“今天是你们最末一天的法文功课了。我听了先生这几句话,


就像受了雷打一般……我还没学会作文呢,难道就不能再学法文了?……他那
副铁板板的面孔,厚沉沉的戒尺,我都忘记了,”刻画了“我”怎样的情感变
化?(心理反应)
当汉麦先生宣布“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我”听了大吃一惊,感情
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对不能再学习法语的痛苦,对
过去逃学的懊悔,对老师和课本的依恋,顿时变得判若两人。

6 试列出教室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平时 最后一课
学校开始的时候上课的时候, 总有 静悄悄地一点声音都没有
气氛
一阵喧闹,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上课前(同学们)开抽屉、关抽屉 上课前同班的学生都坐好了。
学生
的声音
先生铁戒尺敲桌子的声音, 汉麦先生拿着他那块铁戒尺踱
老师
来踱去
其他 没有镇上的人 多了镇上的人

含义题:填完整 -谁的最后一堂什么课
7. 文题《最后一课》是什么意思?(含义题)有什么作用?(作用题)
意思指在法国战败后,沦陷区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节法语课。
作用:在这最后一节课中, 整个沦陷地区人民的爱国热情和亡国只恨都在这
最后一课中迸发了出来。标题不但高度概括了文章内容, 而且蕴含了悲情的
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
8. 根据文章内容, 分析“我”上课前后的心情、态度有何变化?

上学路上 看到 知道是
上课时
课室情况 最后一课

“我”
怕被骂
的心路
吃惊、诧异 难过、懊悔 悲伤
历程 贪玩

天真幼稚 懂事成熟

9 作者如何刻画汉麦先生的形象?
作者通过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汉麦先生的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
“我”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而汉麦先生出现
在读者面前时态度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我”大感诧
异。原来,汉麦先生即将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他和学生就要对自己
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汉麦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仍然保持镇定,维持着教师
的形象,显示出他的气度。汉麦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 ,
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突现了出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崇高爱国情操
的教师形象。
题目的作用:文眼;揭示文章中心 /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文章线索/吸引读者、新颖

10. 为什么小弗朗士永远忘不了这“最后一课”?
“我”本质不坏, “我”受到老师和小镇居民的影响, 对最后一刻的严肃意
义深刻理解。亡国惨痛的震撼,激发了“我”心中的爱国情感,也表明了
“我”已经由天真幼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了。
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此题线索为“心理描写”

11.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我们必须热爱祖国、母
语。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