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教育管理組 中國語文科個案報告

繼往開來,推動學校發展:「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國語文科教育管理

甲、我們的信念:加強課程領導,提升學教效能
開啟情感之窗,走入魅力語文
語文源自生活,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一定的語彙和語言經驗,只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
中,注意積累語文知識、培養語感,讓學生重新認識語文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傳意溝通工具,能夠滿
足學習、生活、工作的需要,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提升。
近年,我校以學生「學得到、學得好」為中心,構建高參與、高效能的課堂教學。中文科教師
着力營造情境,把親自經歷、親自體會、親自發現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習者,激發學生體驗,撥動
心弦,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輸入(閱讀、聆聽)、整理(思索、討論、辯證)、表達(寫作、匯報),從
中汲取知識,掌握技能,在整體親歷中最終心領神會;從「學會」,到「會學」 ,到「想學」,提升
至更高的學習台階。
另一方面,課堂外的延伸、揣摩、借鑒、運用等挑戰活動,把語文的綜合訓練,應用到日常生
活當中,提升學習效能。學生從實踐到感悟,當家作主,體會語文的魅力,實現還學於生的理想。
因此,「學習」是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形成態度三者統一實現的「體──驗」。(附件 1:中文
科發展目標)
兩屆的文憑考試,本校中文科都取得最高 9 級的增值,在在肯定團隊的努力,校本課程的成功
推展。本校的課程管理,主要針對兩個層面:從課程規畫看,協助學生學得到、學得好;從教學團
隊經營看,着重協助老師範式轉移。下文將以理論與實踐雙軌說明。

乙、中文科課程規畫(協助學生學得到、學得好)
壹、從建立常規出發
全校老師一致執行,建立學生學習常規,由中一開始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點如下:
預習: 課堂常規 / 課業保存:
¾ 學生應自行在家中完成預習,預習不應 ¾ 上課前將課本、筆記及文具放桌上,並
在課堂時間內在老師指導下完成 重溫預習內容作課堂準備
¾ 具體說明學生須完成之任務,須有文字 ¾ 認真的起立敬禮
記錄整理預習所得 ¾ 學生必須參與課堂活動,不可托著頭,
¾ 要求學生列出認為最重要/感受最深的 應習慣留心聽講,適時摘錄筆記
點子,學生須闡釋選擇的原因及解釋其 ¾ 學生應有系統地整理文件夾,把批改的
選取理據 課業和其他筆記分別存放,並自行填寫
¾ 與課堂教學緊扣 : 留意預習的材料能 目錄及登記分數,方便將來重溫時能迅
有效運用於當日課堂活動 速地找到老師的回饋
¾ 在設計問題時,加入不同層次的題目, ¾ 減少學生閒置時間(idle time),如一問
引導學生作高階思維,只需尋找答案, 一答和課堂上跟進個別學生等
轉錄抄寫的課業並不適宜 ¾ 提問時給予足夠思考時間,亦讓全班所
有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¾ T 型分組──有助學生更為投入小組討
論角色
¾ 要求學生以潔淨、優雅語言討論或匯報
¾ 鼓勵學生以完整句子作答
課堂設計: 課業設計/批改:
¾ 訂立清晰的課堂目標,注意課堂目標與 ¾ 多給予學生開放式題目,要求學生經仔
課題的分別 細思考後自行完成,此類課業能避免學
¾ 課堂總結:讓學生反思所學,上完這一 生不經思考地抄襲其他學生答案
課帶走什麼? ¾ 避免只需抄寫不用思考的課業
1
¾ 五分鐘驚喜:讓學生有五分鐘不一樣的 ¾ 個別跟進未能完成課業 / 測驗未如理
經歷,加深學習的印象 想的學生
¾ 十分鐘發言:還學於生,透過學生發言 ¾ 小型專題研習──提供協作學習的機會
提高課堂互動性 ¾ 多元化的課業
¾ 深化小組討論:學生透過擔當不同的角 ¾ 課業設挑戰題 / 高階思考題目,以照顧
色,提高課堂參與率 學生學習差異
¾ 本年度切入點:提升學生書寫能力,用 ¾ 批改課業時給予學生適當的回饋,讓學
文字清楚表達學科的概念 生從錯誤中學習
¾ 減少效率不高的課堂活動,如看影片和
文章閱讀等作預習課業
¾ 課堂上最少包括三個不同形式的課堂活

¾ 不需每組同學都匯報,每組匯報時只需
補充新論點
¾ 在課堂討論時的提問,就學生的答案進
行追問和轉問,宜誘發學生作高階思維
外,亦宜引導他們作多角度思考

貳 、課堂教學與生活結合:語文體驗式教學──把學習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在
教與學的關係上更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科組認為體驗式
教學模式具有其獨特的效果,有效使用體驗式教學模式,可以優化中學語文教學。
體驗式教學旨在把學習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師生運用協作探討的方法、在情感的
交流、思維的碰撞中進行體驗、感悟,使學生逐漸得到薰陶,促進其思維方式趨於成熟。它包括三
個基本環節:提出問題(通過創設情境來完成) 、方法探討(通過師生、生生協作來完成) 、實踐運
用(這是體驗式教學的歸宿)。
有效使用語文體驗式教學模式,優化中學語文教學。第一,激發興趣,準備體驗。如在學習《寒
冬小吃》(附件2:《寒冬小吃》教案)、《藥顱‧母親》(附件3:《藥顱‧母親》教案)等類似題材
的課文時,就可以在引入的環節中,先引導學生暢談自己實際的情感體驗,喚起自己內心深處的情
感共鳴。但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的引入都是沒有定式的,前提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一節課開
一個好頭,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保證其他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
第二,朗讀環節,初步體驗。聲情並茂的朗讀不僅讓學生領悟知識,而且喚起學生的愛憎情感。
同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最大限度開發學生的思維發展潛能,提高
課堂聽講效率,教師在朗讀的同時,一定要設計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
勵學生發言並討論。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這則消息的思想情感,體會作者語言的豐富內涵。
第三,創設情境,加深體驗。如何讓學生真正走進語文,我們上課時,如果能夠把自己隱蔽起
來,讓學生走上講臺,成為課堂的主角,甚至可以把教學目標也隱蔽起來,讓學生自己發現並總結;
創設情境,讓學生加深體驗是最好的辦法。教師向學生提供各種情境,讓學生親身實踐。如教《孔
乙己》、《范進中舉》這篇課文時,本校課堂研究把表演引入了課堂。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遊戲
衝動」和「角色幻想」,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體驗,從而把握人物的內心思維活動,體
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參與角色表演的學生情緒高昂,在把握課文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基礎
上,表演得生動形象,而沒有表演的學生則進行對比分析,品頭論足。教師通過諸如此類的情境創
設,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不但領會了課文的思想感情,而且審美能力也提高了,參與意識也增強
了。(附件 4:《孔乙己》、《范進中舉》教案)

叄、 定立語文教學重點,重點培訓:雙管齊下,春華秋實
z 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習歷程;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配合學校以學生「學得到、學得好」
2
為中心,中文科構建高參與、高效能的課堂教學。
z 讓能力遷移:引導學生提升語文能力,達到「感受──領悟──積累──汲取──遷移──表
達」。
一、語文能力培養──教師循循善誘於前,學生孜孜以求於後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應積極引導學生像蜜蜂釀蜜一樣,行千里路,
採萬朵花,廣泛地收集、提煉、獲取有規律的知識,建立知識庫,並以這些知識庫為憑藉,豐富學
生思維的源泉。
教師宜抓住課堂中「學」與「教」的關係,引導學生學會怎樣思維。從教育理論觀來說,語文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更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
邊活動的過程。教師的「教」主要是啟發、引導學生學會動腦筋,給學生以「點石成金」的手指頭。
而學生的「學」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閱讀、比較、研究主動參加「知識生產」,經過消
化、吸收,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的思維向前發展。
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成為創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徑。
因此,語文課堂必須以教材為依托,從教材的範文出發,通過拓寬學生知識,抓住課堂「教」與「學」
關係,精心設計和安排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等訓練方式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這樣才能使
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附件5:中文科初高中九大範疇規畫)
二、閱讀能力
1. 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為中一至中六設立每月閱讀馬拉松,鼓動學生每天閱讀,並把研習所得,
寫在閱讀工作紙,計畫涉及篇章超過600篇。中一至中六閱讀馬拉松各級主題的編排力求層次井然,
以承中國儒家文化的修齊治平之義。從成長立志發軔;繼之立德愛人;然後思接千古、尚友古人;
再而放眼天下、敬天知時;最後方能通情達理,慎思明辨。
本計畫除了著重於為學生日後寫作的鋪墊,「閱讀馬拉松」的目標及預期成果都不只是寫作。
固然,閱讀為寫作的積儲,但是閱讀同時都成為學生個人成長的養分。為讀而讀,學生才可以延續
師長的教導。除了多讀外,我們也希望學生善讀,掌握閱讀不同文類、題材作品的方法技巧,故計
畫除了關注以主題為縱向的人文性外,亦以橫向的體裁、閱讀策略工具性為輔。
各級主題選定後,篇章選讀均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作出編選:
z 以知識為主的篇章,或介紹、或說明,力求於真;
z 以教訓為主的篇章,寓情理於人、事、景、物,以求人生之善;
z 以趣味為主的篇章,或詞彩豐贍、或情節吸引,以求文章之美。
綜此,則閱讀的知識、情意、態度、方法都能兼顧了。(附件 6:閱讀馬拉松計畫書)
2. 每級上下學期各設「文言文五篇」及「背誦詩詞」,增加學生的閱讀面及量,並加入考試範圍,
以評估誘發學習動機。選定經典作品、文學巨篇,指導學生自我探尋文學瑰寶,拓寬學生視野,
提升文學、人文素質,迎戰高中加強文學元素的挑戰。
三、寫作能力
1. 校本每日一進課程,中一至三級各教授100個成語,初中3年讓學生積累300個四字詞。另外每級
設立文體重點,紮根所學,加強命題作文教學,尤重作文前的審題方法、審題技巧、擬定寫作
大綱、學習立意與選材的技巧、確立文意,加強各級思維訓練。配合閱讀馬拉松(輸入),布置
對應的寫作任務,提升學生的遷移能力(輸出)。
初中重點文類訓練
z 中一級:*記敘文、*景物描寫文、說明文、(議論文:論點、論據)
z 中二級:*人物描寫文、抒情文、*說明文、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
z 中三級:*抒情文、*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
z 中四級: 感悟類、開放題、創意類、場景描寫
z 中五級: 材料寫作、轉折類、評論題、游說文字
z 中六級: 哲理、寓意、綜合
2. 為能力稍遜學生安排簡短寫作,加強基礎訓練。簡短寫作可以是短文、片段式寫作、看圖作文……
片段式寫作、短作訓練讓學生易從中取得成功感,讓學科成績一般的學生亦可寫出不俗的作品,
3
成功的經驗令學生熱心寫作。簡短寫作文題多變、行文方向之自由,有助學生擺脫寫作的束縛,
更重要的是較長文回饋快,便於作品互賞,擴闊學生的視野。
四、聆聽能力
加強理解及評鑑的訓練,呼應閱讀的輸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z 學習重點:以聆聽的接收、記憶、理解重點、深層理解、評價和回應幾個階段為基礎,因應各
階段所需的能力選擇適合學生採用的聆聽策略,再配合中文科課程文件中有關聆聽範疇的學習
和評核重點,擬訂每個單元具體的聆聽學習重點。
z 教學策略:以技能取向為主,再融入策略教學、練習取向和溝通取向的理念。每個單元會包括
兩類的聆聽活動,第一類是以聆聽能力訓練為主的活動,根據每個單元所擬訂的學習重點設計
教學的內容和活動的形式,每次教學先由教師清楚說明學習重點以及講解有關的知識和策略,
然後以小練習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策略運用的方法,再以較長的聆聽練習作延伸和鞏固。第二類
是包含聆聽在內的綜合語文活動,配合單元的閱讀、寫作或說話教學,設計多元化的綜合活動,
以擴闊學生的聆聽學習經驗。(附件 7:聆聽教學示例)
1. 理解能力
z 培養專注的態度和邊聽邊記的習慣、辨別字音、辨別語氣、聽出話語的重音和語調的升降、聽
出說話者的立場和觀點、抓緊關鍵詞和中心句、學習符號記錄法、把聽到的話語圖像化、掌握
視聽資訊的技巧、聽出關鍵詞和中心句、聽出說話者的意圖、抓緊標示語、篩選不同媒體取得
的資料,識別事實與意見、結合背景、說話者的語調和語氣等因素,分析實際語意、聽出話語
的深層意義、把話語分類組合,重新排列、邊聽邊思考、分辨話語中的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
聽出話語內容的前後關係、善用不同媒體的資訊:電視節目、廣播、電子資訊、學習聆聽不同
類型的話語。
2. 評鑒話語
z 聽出話語中的想像和聯想成分、評鑒話語表達的優劣、判斷話語內容的可信性、掌握弦外之音、
深層意思、比較和綜合不同說話者的意見、評價話語的優劣、判斷話語內容的適切性和邏輯性。
五、說話能力
讓學生踏出第一步,建立學生說話習慣,培養良好的說話態度,加強表達能力,呼應閱讀的輸
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附件8:說話教學示例)
1. 建立說話習慣,培養良好的說話態度
z 透過「每日一講」、「說話接龍」、個人短講訓練,學生建立在人前說話的勇氣、培養良好的
說話態度、運用合適的言詞,避用鄙俗語、不夾雜外語、避說口頭禪和不必要的語助詞
2. 增強表達能力
z 善用語言學習中心,錄製節目、活動司儀、早會宣傳等,為學生創設說話平台,加強訓練,諸
如:發音準確、吐字清晰、以適當的聲量、語速、語調和語氣說話、適當運用態勢語、聆聽後
發揮聯想說話、因應目的決定話語的內容、恰當地運用修辭技巧,把話說得生動、深刻、因應
目的、對象、場合,運用不同的說話方法、學習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前後連貫地說話。

肆、時時學,處處學,延展學習空間──語文就是生活,中文就是競爭力
學以致用,時時學,處處學,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激發興趣,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語文課外活動應該成為語文教
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校語文課外活動,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進行有計畫的課外活動,提
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朗讀比賽、書法比賽、智力比賽、即席發言、參觀訪問、旅遊采風、故事
會、討論會、演講會、辯論會、編委會、文學作品欣賞會、改編排練課本劇等等。
我們積極舉辦活動、比賽,為學生創設不一樣的學習經歷,推廣「語文就是生活」的訊息,將
學習融入日常生活。多元學習、各展所長────對於初中學生:主力組織語文、文化興趣活動;
對於高中同學:針對考試及未來工作需要,加強實用性的活動、工作坊,讓中文成為每一位學生的
「競爭力」。
隨著課程改革及社會發展,「說話」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我校籌辦區際小學演說比
4
賽,在於增加學生公開演說之機會,提升學生自信。我們為學生創設語文學習的場所,每年讓超過
100 位的學生透過擔任比賽司儀、評判助理、校園記者、接待大使、工作人員等,通過演說比賽培
訓我校學生成為說話高手。我們鼓動學生「說」的勇氣;製造「說」得不錯的成功,點燃學生自信
之光的火把。每年舉辦工作坊及比賽後,都播種了「鼓勵」,收穫了「自信」,提升了學生的說話
技巧。(附件 9:小學演說比賽文件)
伍、走出校園,開拓視野
我們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校外活動、比賽,挑戰自我,激發學生全方位學習,開拓課堂學習空
間,啟發學生發展溝通、解難、思維、人際技巧、創意等共通能力,積累知識和語言材料,拓展視
野和胸襟,作為規畫豐盛人生的依據。2012-13 年度起,我們舉辦以科為本的境外學習活動,讓學
生參加,分別到訪韶關新豐、福建土樓、台北、台南,體驗異地文化。生活是語文教學的源泉,除
了學校,家庭、社會是聽說訓練的場所。聽說訓練只有面向社會、面向生活,才能發展,才會有進
步,才會有活力,才會常新,才能適應現代社會對聽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的現實。(附件 10:語文
活動、中文週、文化週活動、獲獎紀錄)

丙、教育管理的工作實踐:課程規畫,科目管理
建立夥伴式的團隊文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尋找課程改革的同行者
壹、協助老師範式轉移,從上好一課開始
教師本身就是課程的研發者和創造者,協助老師範式轉移,從上好一課開始。內容決定形式,
教師充分瞭解課程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更好地根據課程目標去設計、實施教學,運用豐厚
的專業知識發揮其教學影響力,最終提升其教學領導力。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是策畫者、組織者和領導者,其作用應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會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解答學生學習語文時遇到的疑難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
體和發展的主體,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把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結合
起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從這個大局著手。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
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語文教學亟宜打開教室的大門,縮小課堂與生活的距離,讓源頭活水流進課堂。聯繫生活進行
基本訓練,既「導流」,又「開源」,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學
人做人。教育改革由以書本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直接經驗為中心,轉變為以
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

貳、同儕分享促進反思
一、共同備課
為提升備課節的效益,本科有系統地規畫課節的內容,如選取單元的教學難點,每單元施教前
參考上年同儕備課、編寫及設計的教案作討論的中心,施教後再結集各人心得以累積成校本教材;
教師亦可定時檢討教學進度表,並將檢討結果紀錄以便來年跟進。(附件11:共同備課表格)
要提高課堂教學品質和效率,備課是關鍵性的環節。通過集體備課,既能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
又能確保所備課程的全面性。通過集體備課,讓教師少走彎路,提高備課效率。在此過程中,鼓勵
教師進行個性設計和在教學方法上推陳出新,使教師的個人的教學魅力得以展現。教師通過作業、
課堂測試、與學生交流以及個人教學反思對教學中暴露出來的不足進行及時總結和改進,為下一輪
備課及教學提供寶貴的經驗。
二、自家人分享會,推動科組教師專業成長
舉行「自家人分享會」,由同仁分享語文教學心得,推動教師專業成長,自家人分享會分享項
目超過30項,由以往不定時舉行,改為自2012-13年度設定每年舉行3次,現舉行了5次,分享已達12
個項目,涉及13位老師。(附件12:「自家人分享會」分享內容薈萃)。同時開展優質課業觀摩、分
享與交流。由任課老師在年度課業檢查時填寫,供優質課業展示時,備文字說明,有助同仁參考課
業設計理念,明瞭布置課業的具體操作情況。有關表格聯同學生課業上載內聯網,專業觀摩、分享
5
與交流。有效益的日常課業可以讓學生鞏固、延伸和應用課堂所學,更可促進學生獨立學習、刺激
思考、展示學習成果,並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附件13:優質課業分享
表格、「優質課業出爐──讓語文習作在積累和交流中起飛」簡報)

叄、積累教學資源:教案、教材、課堂研究
科主任為中文科建立素材庫,橫向蒐集各級讀寫聽說、綜合、文化、文學、語文知識學習資源;
縱向銜接與貫通各級語文能力。日常鼓動分享及協作文化,收集、改進往昔公開課、共同備課、課
堂研究,以致日常課業,以達成研發最適切我校學生的校本語文學習庫,為教師創設空間。
每年鼓動同級協作,觀課時希望同級同事共同設計課堂,並邀請同級同事一同觀課,讓中文科
團隊漸漸蘊釀開放課堂的文化。校本課程開發有助於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問題,開發出真正適合學
生需要的課程內容。
本校透過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加強老師間溝通協作,以達專業成長,提升教學效能。老師按
學生的能力和特性,共同設計對應的課堂教學策略,於課堂實踐,互相觀摩,再回饋檢討,從實踐
中汲取經驗,進而優化課堂設計,增強教學信心。老師自選協作伙伴,選取一課節或一單元共同設
計教案,並到課堂實踐,互相觀摩。鼓勵同儕多作交流以達專業成長,觀課的次數不限,同時可邀
請其他科組同事一同觀摩。教案及教學配套成為科組的教學資源,「課堂研究報告」可供老師未來
施教相同課題時作參考,累積成中文科的教學資源庫。自2008年起,本科推行課堂研究超過60節課
節,涉及所有任教的中文老師。(附件14:課堂研究)

肆、建立公開課堂文化:公開課、家長觀課
科主任鼓勵開放課堂文化,歡迎同事一星期前向科主任相約公開科主任課堂,進一步專業交
流,彼此溝通,增強協作、交流成效。
我們把上公開課看做一個過程,課後須與上課教師進行對話,聽課教師等都可以坦言自己的看
法,包括商榷意見和改進建議,以引導上課教師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成敗得失,反思自己的優勢和不
足,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對觀摩語文公開課教學的教師來說有實效,主要體現在可學上。上語文
公開課的教師,要樹立素質教育理念,教知識,更要教方法。教師要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
準決定教學時間。要加強語文綜合性學習,在學習空間上,體現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結合;
在學習內容上,體現自然、社會、人文領域與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實踐性學
習、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對上語文公開課的學生有實效。
一節好課,應該是學生難忘的課。一節難忘的課,一定是在學生的某種情感、某種興趣、某種價值
觀中播下了能夠發芽的種子,或者是使學生的某種思想得到了提升。一節好課,還應該是學生富有
激情的課。倘若教師能把自己的情感,學生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課堂環境、文本環境有機融合到
一起,做到情境交融,那麼學生就會在一種特定的環境與氛圍中受到全方位地薰染和昇華。自2008
年起,本科推行公開課超過20節課節。 (附件15:公開課)
除了同儕觀課外,我們每年亦邀請家長來校觀課,讓不同的持分者多給意見,家長的讚賞,在
在肯定同事的努力,成為推動教改的動力。
美國學者波斯納(G.J.Posner)曾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
識」。為此,他總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中國葉瀾教授認為「教師專業發
展的動力來源可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在日常專業生活中所遇到的必須解決的問題或者說關鍵情
境;二是在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引導下教師自身對專業發展的主觀追求;三是外界的各種教師教育的
支持。但任何形式的發展動力和機會是否真正導致教師專業發展,外在促進因素是否對教師專業發
展產生影響以及影響程度如何,還取決於教師是否有『反思』、反思的轉向和反思的深度,取決於
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由此可見,教師的反思性思維對於教師專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教學反思是促進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中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學反思
有助於提升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理念;有助於優化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有助於提高中學
語文教師的專業能力;有助於強化中學語文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

6
伍、走出校園,借助外力:全港公開課、分享會
一、專家引領
邀請學者、語文專家來校作專業支援、指導、交流,與教師共同建立理論架構,促進教師專業
發展。科主任會繼續在公餘時間協力推動語文學習,建立網絡,為中文科爭取校外資源,遇有合適
的講者、她校成功經驗,將邀請來校分享,為老師帶來不一樣的「學習」、「思考」經歷。此外,
友校交流、「實課考察」都有助新學制下的語文教學反思,聯繫校外人員,善用校外資源,有助加
快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簡而言之,加強「策劃──推行──評估」自評循環理念的認識及實踐,細緻
清晰釐定周年的目標及推行措施在《科務工作計畫》科務手冊上清晰釐定本科學年的工作目標、科
組發展重點、優化恆常工作。科主任覺知教師的課程意識為中心、以建構合作、對話、慎思的學校
文化為途徑、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為目標。
二、對外公開課
1. 2011年舉行全港公開課:新學制下的中國語文課,開放新高中第一屆中六中文課堂──抒情文
學習,當日出席公開課的校長、老師、教育專家合共約240人。同學上課態度投入、認真,課堂內
容豐富,獲來賓高度評價,實在是中文科團隊多年努力的成果。本校推動公開課已多年,本年將校
內的公開課推展至全港,邀請全港教育界同工參加,體現我們一向持守的開放校園的文化。
2. 2013 年我們再以「找準中小語文教學的銜接點,為高效課堂奠基──新學制下的初中中國語文
課」為題,同一時間開放三個班別,三位老師的課題分別是借物抒情、借事抒情和說話技巧,誠邀
區內小學教員出席,觀摩分享,交流指導。
3. 2014 年教育局再度邀請本校中文科,以「課程領導—如何從課堂教學提升學生文言理解能力」
為題,舉行公開課,超過 100 位教育局官員、大專學者、中小學老師參與。由兩位新老師教授中一
及中四文言篇章,展示中文第二梯隊教學情況及專業發展。與會者高度讚賞兩位年青老師的教學熱
誠,更驚訝其教學技巧純熟,課堂節奏掌握準確,清晰、適切的追問和轉問提升學生思考層次;加
上教案設計別具心思,恰當布置預習及延展學習,緊湊的課堂協作活動,為成功的課堂奠下基礎;
在老師的帶動下,同學上課態度積極、投入。專家學者更欣賞本校中文科的課程規畫與教學設計,
初高中的銜接見心思,能聚焦於語文基礎培育與能力遷移,團隊多年的努力再次獲得外界肯定。
4. 2014年3月一所中學中層10多人到訪,本校中文科兩位老師公開課堂,盡展本校一貫優越的課堂
常規與協作文化。
我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往後,我們仍會著力推動課堂研究、公開課堂,以提升學
與教效能,讓同學學得更好。
三、擔任學校、教師培訓講者,分享學習、教學、課程規畫與課程領導發展
1. 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畫中文科學與教分享(2009 年 12 月)
2.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專業研究中心
開啟情感之窗,走入魅力語文──優秀課堂剖析與分享一(中國語文科) (2010 年 11 月)
開啟情感之窗,走入魅力語文──優秀課堂剖析與分享二(中國語文科) (2011 年 10 月)
以興趣為先導,以能力訓練為主線──淺談如何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2012 年 12 月)
以學生「學得到、學得好」爲中心,構建高參與、高效能的語文課堂(2013 年 11 月)
教學組:如何設計一堂好課堂(2014 年 1 月)
3. 一所中學教師交流,魅力語文課堂分享 (中國語文科) (2011 年 4 月)
4. 教育局教師培訓課程新高中中學中國語文學與教系列(1)——「選修單元一︰名著及改編影視
作品」教師培訓課程《傾城之戀》(2011 年 5 月)
5. 香港大學中文科行動研究--建構式小說閱讀教學(2011 年 5 月)
6. 教育局教師培訓課程「選修單元一︰名著及改編影視作品」教師培訓課程──新高中中國語
文︰作品選讀(三)余華《活着》(2012 年 6 月,2013 年 12 月)
7. 教育局教師培訓課程(三) 善用多元化資源推動語文學習(2012 年 7 月)
7
8. 一所中學教師培訓日主講嘉賓,魅力語文: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色彩──課堂教學分享(2012
年9月)
9. 一所小學升中面試講座(2013 年 1 月)
10. 教育局教師培訓課程──整體課程規畫系列:小學與中學中國語文課程的銜接(2013 年 5 月)
11. 教育局教師培訓課程︰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聆聽能力的培養(2013 年 7 月)
12. 教育局初中聆聽範疇的學與教策略──教師工作坊(2013 年 7 月)
13. 觀塘區學校發展組及語文教學支援組,擔任中小研討會講者,就中文科課程銜接、課程規畫與
課程領導發展,分享校本經驗。(2013 年 11 月)
14. 教育局中學中國語文科科主任導引(新辦) (2013 年 11)
15. 一所小學,簡述初中生在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及認識初中的中文課程內容(2014 年 2 月)

丁、課程領導的體現:栽千萬棵李桃,承先啟後薪傳火;歷四十年風雨,鑑往知來水積淵
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教師的教學領導力是關鍵。
教師專業的發展必然促進教師教學領導力的提升,校本化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一種投資少、
見效快、實用性強的這樣一種實踐層面的操作模式。通過校本培訓,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的實際
問題為重點,讓教師在崗位上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不但重視教師的專業水準,同時注重教師
的思想情操,側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開發教師科研創新的能力。確立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理
念,培養教師的主體意識,引導教師從實踐中學習,不斷提升其教學領導力。
校本研究、同儕協作、公開課堂旨在喚醒教師的自我意識,開發教師的創造潛能。著眼於學校
實際問題,以課題研究為中心,組建教師團隊,發展協作的教師文化,讓教師在團隊中不斷學習,
加強教師之間的團結性。一個和諧的教師團隊,不僅能夠發揮個體優勢,同時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
積極性,提升教師教學的領導力。
中文科組的管理哲學在於創設機會,我們讓師生體會學習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悅,讓教師教
「會」,學生學「懂」。師生間不斷反思,不斷求變,循序漸進,漸次提升,讓師生的水平同步提
升。學生由中一開始建立學習常規,學會學習,紮根所學;課程上關注高小與初中、初中與高中的
銜接,組織嚴謹的六年一貫課程。發展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如何選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
途徑是學校管理者的首要任務。我校中文科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為教研模式;
課程管理主要針對兩個層面:從課程規畫看,協助學生學得到、學得好;從教學團隊經營看,側重
協助老師範式轉移,專業成長。我們圍繞著課改的新要求、新問題開展教師行動研究,教師在行動
研究中掌握了教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提高了對行動的反思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定能有力地促
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讓教師成為「課程的開發者」、「反思的實踐者」、「教學的研究者」,提升
學與教。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情感的世界,離開了情感,許多事物都會變得蒼白無力。「感人心
者,莫先乎情」,情感作為人類生存和交流的基本要素,也是教學之根本。而語文這門學科在諸多
學科當中,情感的濃厚性尤為突出。因為語文教學,不僅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認知過程,也
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的情感過程。
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團隊不僅要教給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對文學
的理解,對人生的看法用高尚激越的感情,妙趣橫生的語言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為之感動,為之動
容,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打開情感之窗,走進魅力語文。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呢?
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激情導入,以情激情;
深情誦讀,以情導情;
教師講解,以情引情;
學生體驗,以情育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