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15 卷第 10 期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2015 年 10 月

Vol. 15,№10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October,2015

《史记 》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1,
2
高正伟

( 1. 宜宾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2.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 司马迁尊崇孟子,最早为他立传,视其为孔子之道的真正传人。他接受和发扬孟子的义利观,通过具
体的历史事件对其加以诠释。司马迁阐发了孟子所理解的孔子作《春秋》的几个原则,并运用于《史记 》创
作。《史记》“实录”精神正与孔子《春秋》褒善贬恶的精神一脉相承。
关键词:《史记》; 孟子思想; 接受
中图分类号: K234; I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365( 2015) 10- 0054- 07

《史记 · 太史公自序 》云: “猎儒墨之遗文, 较为清晰地梳理司马迁对孟子及孟子学说的基


明礼义 之 统 纪,绝 惠 王 利 端,列 往 世 兴 衰。 作 本观点。
[1]3314
《孟子荀卿列传 》第十四。” 《史记 》中专述
一 尊崇孟子
孟子的传文,加上司马迁的赞语,仅两百余字。
司马迁最早为孟子立传。司马迁之前,孟子
在简短的传记中,司马迁介绍了孟子的籍贯、师
地位不高,而且先后受到荀子、韩非等人的严厉
承、
游历、所处时代背景、学说特点、遭遇、著述等
批判。汉初,《孟子》一书虽有过短暂的立为“传
信息。用语不多,但其旨意却很明确。《史记 》
全书提到孟子或孟轲的有十三处,其中,用“孟 记博士”的待遇 ② ,但是影响毕竟不大,它更多是

子曰”或“孟子称 ”明确标明是引用孟子话的有 被作为诸子著作看待。 司马迁作《史记 》,仅为

五处,分别在《六国年表》《燕召公世家》《魏世 先秦诸子中的几人立传,孟子即其中之一,足见
家》《孟子荀卿列传》《淮南衡山列传 》中。 没有 他对孟子的重视。 近人魏元旷《史记达旨 》说:
明确标明但与《孟子》相似的文句有近四十处 ① , “孔子既没,明孔子之道者独有孟子,周秦迄汉,
囊括了《孟子 》七篇,而主要集中在《梁惠王 》上 孟子之书未尊显于世,太史公即信用其说,屏杨
下篇和《万章》上篇。结合《孟子列传 》和司马迁 朱与墨子皆不列传,周末诸子著书论说者无虑百
生平,统观相关引文以及《史记 》全书,我们可以 家,皆屏之不列传,独传孟子,且首发其不言利之

收稿日期: 2015 - 09 - 16
作者简介: 高正伟( 1974 - ) ,男,四川宜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诸子学研究。
10 期 高正伟: 《史记》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55

旨,
终言其述唐虞三代之德……其尊孟子崇儒术 既然是尊孟子,又何以把尖刻批评孟子的荀
[2]76
至矣。” 就是说,在司马迁眼里,孟子就是孔 子放在同一篇传记里呢? 在先秦,真正对孔子思
子之道的真正传人,尊崇孔、孟,就是尊崇儒学。 想作出系统阐发和改造的,实际上只有孟子和荀
在《史记 》中,司马迁的确是把孔子与孟子 子,所以司马迁把二人放在一起,也应有这层含
视为儒学发展过程中的先后代表人物。 这一点 义。加上荀子与韩非以及汉初的黄老刑名思想
后人多有论及。 汤谐《史记半解 · 孟子荀卿列 有关联,所以不可搁置。 但是在对二人的定位
传》说: “多人合传而孟荀为主,孟荀并传而孟子 上,明显体现出了司马迁的取舍。清人罗以智在
为尊,以其私淑孔子也。开手叙孟子语即追本孔 《恬养斋文钞》卷一《史记合传论 》中说: “《孟子
[2]491
子,而后文咏叹孟子处,每将孔子连叙。” 清 传》后,独无《述赞》,首论孟子之不言利者,本于
人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五《史记三》中也说: “孔 夫子,余子皆功利之徒耳。 驺衍以下十一人,错
子无公侯之位,而《史记 》独列于世家,尊孔子也 出《孟子荀卿传》,而兼夫议论,盖以十一人形荀
……其传孟子虽与荀卿、驺忌等同列,然叙忌等 卿,以荀卿形孟子,荀卿亦受业于孔氏门人,而弗
尊宠处,即云: ‘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 之若,则于孔子之后,推崇孟子一人而已 …… 孔
[2]142
梁同乎哉! ’又云: ‘卫灵公问陈,孔子不答; 梁惠 孟子并称,所以尊孟子者,至矣。”
子、 近人李
王谋攻赵,孟子称太主去邠。自有意阿世苟合而 澄宇在《读二十五史蠡述 》中评价《孟子荀卿列
已哉! ’皆以孔子、孟子并称。 是尊孟子亦自史 传》时也说: “此数语真足传孟子 …… 借驺衍论
[2]65
迁始也。” 从现存的文献看,除了孟子把自己 孟子,与《伯夷传 》借颜渊论伯夷略同。 驺衍有
作为孔子第二人之外,司马迁之前还没有类似的 牛鼎之意志在一时,而孔孟持方柄欲内圜凿则志
记载。就是体现了孟子后学思想的帛书《五行 》 在万世……此数语亦真足传荀卿,然于孟子则曰
说文,也见不到一点信息,倒是荀子在《非十二 ‘述仲尼之意’,以孔道正统予孟也; 于荀卿则曰
子》篇中骂孟子是孔子之道的罪人。 因此也可 ‘儒 墨 道 德 之 行 事 兴 坏 ’,不 以 孔 道 予 荀
[2]14 - 15
以说,司马迁是第一个赞同孟子说自己是孔子传 也。” 这也许道出了司马迁的心声。
人的学者。清人汪之昌认为赵翼说还不够全面, 怎样看待司马迁对孟子的尊崇呢? 经过秦
他认为“赵氏所谓尊孔孟,第据世家之文及孟子 的“焚书坑儒”后,汉初统治者多鄙视儒学,而崇
本传言之,吾谓史迁推尊之意,且错见于百三十 尚黄老之学。但是,汉初至司马迁之前,儒家学
篇中……继云孟子、荀卿之列,咸尊夫子之业而 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发展
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不特可见孟子之学一本 后,它越来越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至武帝时期
孔子之学,即牵连而及之荀卿。 或以时俗所号,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一上升势头达到一个顶
或直斥其名,而称孔子、孟子无异词。《十二诸 峰。司马迁对孟子地位的评价,正处于儒学势力
侯年表》孔子所至之邦必书‘孔子来 ’。而《六国 上升这一阶段。 因此,司马迁为孟子立传,正是
年表》梁惠王三十五年亦书‘孟子来 ’。 书法一 儒学地位上升的表现。
例,盖以为春秋时之孔子,一战国时之孟子,时不 当然,司马迁尊崇孟子,并不妨碍他对孟子
[2]72 - 73
必尽同,所以尊之者则未尝异也 ” 。 汪氏 学说的客观评价。 司马迁说孟子“道既通 ”,但
认为,春秋与战国,司马迁仅先后推崇孔子和孟 其学说“迂远而阔于事情 ”。 司马迁说的“道 ”,
子两人而已。汪说虽过于夸大,但司马迁尊孟子 当是指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向内修德以“成尧
之心确实是明显的。 舜”,向外行仁政以“王天下 ”的儒家思想,它要
56 宜宾 学 院 学 报 第 15 卷

求内外皆修,以内圣为主。 可以说,孟子的儒家 也! 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故曰‘放于利


思想是一套较为完整、且有所创新的学说体系, 而行,多怨 ’。 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
[1]2343
所以司马迁说“道既通 ”。但是,在司马迁看来, 异哉! ” 司马迁所言《孟子 》文,为其全书首
孟子的既通之道却并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因为 章文字: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 楚、魏用吴起, 孟子 见 梁 惠 王。 王 曰: “叟! 不 远 千 里 而
战胜弱敌; 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王! 何必
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 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
[1]2343
贤” ,大诸侯追求征战辟地而称霸天下,小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 以 利 吾
诸侯追求不被兼并而苟且生存,弱肉强食才是时 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 · 梁惠王
代最 大 的 特 征。 而 孟 子 却“述 唐、虞、三 代 之 上》)
德”,向往着上古的盛世之治,主张实行仁政,并 孟子把这段对话放在首章,也许正是看到了
相信“仁者无敌”,仁者“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 义利关系在修身为政中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具
甲利兵矣”。所以孟子所到之国都不能真正接 有经世治国理想而又饱受磨难的司马迁读到此
受他的主张。司马迁虽然尊崇孟子,把他与孔子 处,不免身同感受,心有戚戚焉。 司马迁的“未
并称,对他的主张也有好感,但他却能结合时代 尝不”三字,也恰好表明他常读《孟子 》,而其感
形势需求,冷静看待孟子主张的不足,“迂远而 受最深的正是孟子对梁惠王的义利之辨,故每每
阔于事情”,准确地概括了孟子的主张与时代需 读到此处,都会停下来感叹不已,深感孟子之言
求的巨 大 冲 突。 而 这 正 体 现 出 了 司 马 迁 敢 于 乃至理名言,并上溯到孔子,认为孔子罕言利,也
“实录”的史学精神。 是为了时常防范祸乱的根源———利,于此方知孔
二 接受和发扬孟子的义利观 孟反对利乃大有深意。 宋人黄履翁云: “昔太史

司马迁说作《孟子荀卿列传》是为了“明礼义 公读孟子书,至利国之对,而为之废卷太息,流涕

之统纪,
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明礼义之 而言之。彼盖有感当时功利之徒,而深信孟子塞
统纪”,
就是显明儒家仁义礼法的纲纪,“绝惠王 原之论也。虽然,迁之学盖有自来也。董子尝有
利端”,
主要从梁惠王向孟子问利一事而来,要求 ‘正谊不谋利’之一言,诚得孔孟之余论,而迁从
[2]487
通过显明礼义,
断绝君王征战辟地、
满足一己之私 仲舒游,而得是言欤! ” 清人陈澧也云: “《史
利的念头。“列往世兴衰 ”,则是通过历史验证: 记·孟子列传 》先述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 ’云
守礼法则兴,
重私利则衰。因此可以说,
司马迁撰 云,然后云孟子‘邹人也 ’,此于列传为变体。 盖
孟荀列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治国者树立正确 以‘梁惠王’第一章为七篇之大义,故揭而出之。
的义利观,
而孟子的义利观正好是他极力赞扬和 且又于《魏世家》载之,又于《自序》云‘绝惠王利
推崇的。所以方苞《书孟子荀卿传后》说: “驺衍 端’,作《孟子列传 》。 太史公之于此章,可谓三
[3]60
以下十一人,
错出《孟子荀卿列传》,若无伦次; 及 致意者。” “三致意者 ”说可谓得司马迁之本
推其意义,
然后知其不苟然也。盖战国时,
守孔子 旨。
[2]490
之道而不志乎利者,
孟子一人耳。
” 除直抒情怀外,司马迁还时常在其他文字中
《孟子荀卿列传》开篇就是司马迁读《孟子 》 重复着这样的观点。《史记 》直接引用孟子言论
的感受: “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 的有五处,其中就有两处是孟子谈利:
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曰: 嗟乎,利诚乱之始 《六国年表 》: 孟子来,王问利国,对曰: “君
10 期 高正伟: 《史记》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57

[1]727 [1]2586
不可言利。” 子异矣。” 司马迁所讲述的这些历史事件,
《魏世家》: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 正是对孟子“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
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 梁惠王曰: 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的生动
“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 注解。
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 三 继承并践行孟子的史学观
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利吾国? ”孟轲曰: “君
孟子对史学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他对孔子作
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
《春秋》的评价上。梁启超《读孟子界说》曰: “孟
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
子于六经之中,其所得力在《春秋》……《春秋 》
[1]1847
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
为获麟以后所作,昌言制作,为后王法,孟氏一派
《六国年表 》中所选择的事件,一般都是对
传之。故孟子每叙道统,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
该国有重大意义或影响的大事记,如公元前 467
之后,述及孔子,即舍五经而言《春秋 》。于舜明
年秦国年表记曰: “庶长将兵拔魏城。 彗星见。”
于庶物,禹恶旨酒,汤执中,文王视民如伤,武王
公元前 339 年魏国年表记曰: “公子赫为太子。”
不泄迩,周公思兼三王之后,述及孔子亦舍五经
楚国年表记曰: “楚威王熊商元年。”同样,孟子
而言《春秋》……故必知孟子所言一切仁政皆本
与梁惠王关于义利的对话,也被司马迁作为魏国 [4]18 - 19
于《春秋 》,然后孟子学孔子之实乃见。”
的大事记而载入表中。 且在《魏世家 》里,司马 《孟子》一书言及孔子作《春秋》者三见:
迁又一次把这件事作为重大事件,加以完整记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
录,从中可见他对孟子义利观的重视和肯定。 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
司马迁还常常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诠释他 天子之事也; 是故孔子曰: “知我者其惟《春秋 》
从孟子处得来的警示———“利诚乱之始”。《汲 乎! 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
郑列传》在叙述完汉臣汲黯与郑庄的遭遇后说: ( 《滕文公下》)
“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
况众人乎! 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 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阗门; 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 ( 《滕文公下》)
欲往,翟 公 乃 人 署 其 门 曰: ‘一 死 一 生,乃 知 交 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 》亡,《诗 》亡然
情。一贫 一 富,乃 知 交 态。 一 贵 一 贱,交 情 乃 后《春秋》作。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
[1]3113 - 3114
见。’汲、郑亦云,悲夫! ” 常人之间以利 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
结交是如此,就是亲如兄弟的人,如果不能抵住 曰: ‘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
利的诱 惑,也 可 能 翻 脸 为 仇 人。《张 耳 陈 余 列 ( 《离娄下》)
传》就讲了一段有刎颈之交的两个朋友因利而 孟子对孔子作《春秋 》一事的看法,略可归
残杀的历史,司马迁最后总结说: “张耳、陈余, 为三点: 一是孔子作《春秋 》的动机论,即孔子因
世传所称贤者; 其宾客厮役,莫非天下俊桀,所居 忧虑仁义之道衰微,君臣父子之道不存而作《春
国无不取卿相者。 然张耳、陈余始居约时,相然 秋》; 二 是《春 秋 》的 作 用 论,即《春 秋 》寄 寓 了
信以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 《诗》之义———褒善贬恶的微言大义,足以让“乱
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岂非以势利交 臣贼子惧 ”; 三是著史书褒善贬恶乃天子之事,
哉? 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太伯、延陵季 孔子不得已而越权,但存道救世之心后人可鉴,
58 宜宾 学 院 学 报 第 15 卷

孔子作《春秋》实际上是代圣王立法。 孟子对孔 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子作《春秋 》的看法,直接影响了汉代春秋公羊 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
学派,该 派 在 孟 子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孔 子 作《春 《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春秋 》以道义。
秋》而拨乱反正、为新王立法等说,而司马迁又 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 》文成数
学于公羊学派领军人物董仲舒。因此,无论是从 万,其指数千……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
源还是流来说,司马迁对孟子的《春秋 》观都有 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
不同程度的继承。 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
首先,司 马 迁 继 承 了 孟 子 关 于 孔 子 作《春 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 》之义者,必蒙
秋》的动机论。 司马迁借司马谈话说: “夫天下 首恶之名。 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 》之义者,
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 必陷篡弒之诛,死罪之名 …… 故《春秋 》者,礼义
[1]3297 - 3298
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 之大宗也 。
之后,王 道 缺,礼 乐 衰,孔 子 修 旧 起 废,论《诗 》 孟子认为,孔子作《春秋 》借用了《诗 》褒善
[1]3295
《书》,作《春秋 》,则学者至今则之。” 当上 贬恶的大义,而司马迁对这个大义作了条分缕
大夫壶遂问司马迁“孔子何为而作《春秋 》”时, 析: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
司马迁也说: “余闻董生曰: ‘周道衰废,孔子为 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
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 绝世,补敝起废。”并视其为王道的核心。另外,
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 因“《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 ”,所以其旨意不
仪表,贬 天 子,退 诸 侯,讨 大 夫,以 达 王 事 而 已 可一一言说,归根结底,可以概括为“拨乱世反
矣。’子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 之正”。《春秋 》既对为君、为臣有指导意义,也
[1]3297
深切著明也。’” 他又在《孔子世家 》中表达 对为父、为子有警醒作用,不通《春秋 》则必遭祸
了这个意思: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 仲尼悼礼 殃,所以说《春秋》为“礼义之大宗”。孟子说“孔
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司马迁也说“《春
[1]1943
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 》之统纪于后 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 子 惧 焉 ” ,都 对
[1]3310
世。” 司马迁反复强调了孔子作《春秋 》的动 《春秋》的作用深信不疑。
机: 因“王道缺”“礼废乐崩 ”,所以要“修旧起 复次,司马迁也认为孔子作《春秋 》实际上
废”“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这也就是孟 是代圣王立法垂训。 孟子说: “《春秋 》,天子之
子所说的“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因而“孔 事也。是故孔子曰: ‘知我者其惟《春秋 》乎! 罪
子惧,作《春秋》”。 我者其惟《春秋》乎! ’”话里已暗含孔子做了“天
其次,司马迁也极力推崇《春秋 》有褒善贬 子之事”的意思。 照孟子看来,著史书是天子用
恶的作用。 他 说: “余 闻 之 先 人 曰: ‘伏 羲 至 纯 来惩恶扬善的手段,但是春秋战国周室衰微,诸
作《易》《八卦 》。 尧舜之盛,《尚书 》载之,礼
厚, 侯四起,王道不存,所以孔子只得替天子完成这
乐作焉。 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 》采善贬 一任务,而且还要把王道、礼法寄寓在史书之中。
恶,推 三 代 之 德,褒 周 室,非 独 刺 讥 而 已 司马迁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 “弟子受《春秋 》,
[1]3299
也。’” “采善”与“贬恶”是《春秋 》重要的作 孔子曰: ‘后世知丘者以《春秋 》,而罪丘者亦以
[1]1944
用。他又说: 《春秋》’” 。并认为孔子“因史记作《春秋 》
夫《春秋 》,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 ……约其文辞而指博。 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
10 期 高正伟: 《史记》对孟子思想的接受 59

《春秋》贬之曰‘子’……推此类以绳当世。贬损 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 史记 》中说得更清


[1]1943
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 。《春秋》“是非 楚: “司马迁实当时《春秋》家大师董仲舒之受业
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 表 ”,是“达 王 弟子,其作《史记 》盖窃比《春秋 》。 故其《自序 》
[1]3297
事”“明三王之道 ” 。 他在《十二诸侯年表 》 首引仲舒所述孔子之言曰: ‘我欲载之空言,不
中说得更清楚: “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 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春秋 》旨趣
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 既如此,则窃比《春秋》之《史记》可知。故迁《报
[1]509
《春秋》……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 孔 任安书》云: ‘予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3]75
子作《春秋》就是为“绳当世”“以为天下仪表 ”, 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可
为后王“制义法”“备王道”。 视为对孟子评孔子作《春秋》用意的概括。
最后,司马迁撰写《史记 》,也努力践行着孟 司马迁不仅接受了孟子的史学观,把孟子所
子总结的孔子作《春秋 》的几个原则。 他在《太 理解的孔子作《春秋 》的多层寓意进行阐发; 而
史公自序 》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秉承父亲遗志 且在《史记》的实际写作中,无论是全书的布局、
的决心: 史料的选择,还是人物的评价,也都是这样做的。
先人有 言 ③: “自 周 公 卒 五 百 岁 而 有 孔 子。 所以,虽然班固对司马迁《史记 》的内容颇有微
孔子卒 后 至 于 今 五 百 岁,有 能 绍 明 世,正《易 词,但又借刘向、扬雄的话对他高度赞扬: “有良
传》,继《春秋 》,本《诗》《书》《礼》《乐 》之际? ” 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
意在斯乎! 意在斯乎! 小子何敢让焉
[1]3296
。 文 直,其 事 核,不 虚 美,不 隐 恶,故 谓 之 实
[5]2738
以五百年作为圣贤出现的时间周期,是继承 录。” “实录 ”精神正与孔子《春秋 》褒善贬

了孟子的说法。孟子曾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恶的精神一脉相承。

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 · 公孙丑下 》) ,又说 结语


“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馀岁”,“由汤至于文 虽然汉初孟子其人其书地位并不算高,但司
王,五百有馀岁”,“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馀 马迁敏锐地看到了孟子在儒学发展序列中的重
岁”( 《孟子·尽心下》) 。以尧、汤、文王、孔子为 要性,批判性地吸收了孟子思想,开尊孟之先声。
例证,孟子隐然把自己作为这一序列的继承者。 同时,他又能结合时代特点,客观地评价孟子思
司马迁承接孟子之说,认为孔子距离自己五百 想。与《孟子》入经后文人士大夫的顶礼膜拜相
年,也应该出现能发挥六经经义的人,继续《春 比,司马迁的这种态度更为严谨。
秋》的传统,而这个人就应该是自己。“小子何
敢让焉”,用意含蓄,正同于孟子的“我亦欲正人 注释:
心,
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岂好 ① 本文的统计是在陈雄根,何志华编著的《先秦两汉典

辩哉? 予不得已也”( 《滕文公下 》) 。 前人也多 籍引〈孟子〉资料汇编》(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


年出版) 基础上的整理和梳理。
言及于此,明代人黄淳耀《〈史记 〉评论 》云: “世
② 赵岐《孟子题辞》云: “汉兴,除秦虐禁,开延道德,孝
多谓太史公序《六家要指 》,讲 道 德 而 绌 儒 术。
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余按此非迁意,乃述其父谈之言也……若其与上
皆置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 立《五 经》而 已。”( 赵
大夫 壶 遂 相 答 问 语,发 明 六 经 大 旨,隐 然 欲 继 岐: 《孟子章句》,张元济等辑《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椠
[2]487
《春秋 》五百载之后,岂绌儒术者之言哉?” 大字本《孟子》,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 年版,第
对司马迁取孔子作《春秋 》义而作《史记 》,梁启 17 页)
60 宜宾 学 院 学 报 第 15 卷

③ 司马贞《索隐》云: “先人谓先代贤人也。”张守节《正 [3] 陈澧. 东塾读书记[M]/ / 黄国声. 陈澧集. 上海: 上海


义》云: “太史公,司马迁也。先人,司马谈也。”结合 古籍出版社,
2008.
前后文看,张说更为合理。 [4]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M]/ /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北
京: 中华书局,
1989.
参考文献: [5]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1]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责任编辑: 王 露〕
[2] 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 史记集评[M]. 北京: 华文出
版社,
2005.

On Acceptance of Mencius Academic in Shihchi


GAO Zhengwei1,2
( 1.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Yibin University,Yibin 644007,Sichuan,China;
2.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Sichuan,China)

Abstract: Sima Qian respected Mencius and wrote biography of Mencius. He regarded Mencius as a de-
scendant of Confucius. He accepted and developed Mencius’views on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which were
embedded in historical events. Sima Qian expounded and applied several principles which were understood
by Mencius,and used by Confucius when he wrot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spirit of true record in
Shihchi and the spirit in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are of the same strain.
Key words: Shihchi; Mencius Academic; acceptance

You might also like